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常用方法 科学思维能力

多年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各种能力之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

1.比较法和归类法

1.1比较法 这是一种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法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比较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同时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前后对比。通过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1.2归类法 这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的本质特性抽将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本质特性事物的思维方法。

生物学通常采用两种归类法:

1.2.1 一是科学归类法 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这种归类法,因客观地反映了生物本质的特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

1.2.2二是实用归类法 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比较法和归类法是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2.分析法和综合法

2.1分析法是指把事物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法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

2.2分析法和综合法是生物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是培养学生思想能力的重要方法,两者紧密联系,不可截然分开。在实际运用时,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综合,后分析;二是先分析,后综合;三是边分析,边综合。每种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因而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这三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一般而言,对中学生以采用边分析、边综合的方式为佳。

3.系统化法和具体化法

3.1系统化法 这是把几种有关事物或材料,归出一定的顺序,纳入到一定的体系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实际上,知识系统整理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深入地理解,灵活地掌握,牢固地记忆的过程。

3.2.具体化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4.抽象法和概括法

4.1抽象法 是把事物的共同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法可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种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以高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例,它涉及到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分子、RNA分子、基因、“转录”、“翻译”、“中心法则”、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遗传性状等诸多知识。它们都是十分重要而又高度抽象的。但是,这多半是属于非本质的抽象而已。

其本质的抽象仅两个字:基因!因为:基因才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能复制、能重组、能突变等)DNA分子的片段;基因由成百上千个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而成;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着遗传信息等。生物的性状遗传是通过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来传递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讲授生物遗传的3条基本规律,就是讲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活动规律;讲授生物的变异,主要讲的是基因的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既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又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基因才是真正本质的抽象,务必使学生清楚明白。

4.2概括法 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非本质性或本质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是两种水平层次的:一种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也叫感性概括;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也叫理性概括。

仍以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例,涉及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DNA分子和RNA分子的关系;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的异同;氨基酸种类和蛋白质种类之繁多;生物性状之纷杂等,实均为非本质属性概括之范畴。

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着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部分的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行为”之变化(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上基因的互换),即有关基因的特性,包括独立性、分离性、随机性、变异性以及基因遗传的表达等,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生物之所以形形,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因多样性和特异性。

抽象法和概括法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抽象中以概括,在概括中以抽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有益处。

5.归纳法和演绎法

5.1归纳法 是从特殊到一半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大量已知的事实,作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5.2演绎法 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的原理出发,去认识特殊事物的方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生物教学中经常使用.使用得当,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客观分析事物的片面性、形而上学都有裨益。

篇2

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教师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仅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包括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训。就拿小学科学来说,学生想要学好科学,观察能力、试验能力、自学能力缺一不可。而思维能力与三者密切相关,对三者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观察时若没有思维活动,那就不可能将视觉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思想中的理性思考;做实验时,要做到手脑并用才能提高试验水平,加强对试验目的认识;没有思维能力做保障,自学就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科学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就成为了当代教师的工作重心所在。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指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人类的思维存在有目的性,在学习中明确一堂课的目的是重要的,然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意义则更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思维能力不仅仅对现阶段文化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教师交给学生知识重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思维能力更重要。

(二)通过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的知识都来源于对疑问的解答,对疑问的解答就要考人们的思维。可以说疑问便是思维的火种。因此在现代的科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必须要具有启发性或质疑性,改变以往的对明确答案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的一问一答模式,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创造思维的良好空间,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然,提问也不是盲目的,它也有一定的要求存在。

1、提问要难易适度

在学校教学之中,提问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其难易程度不能低于或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既不能好高骛远,一头雾水,丧失学习自信;也不能唾手可得,盲目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好是让学生不能一眼看出答案,经过思考可以自己解决,就想是摘果子,站在地上摘不到,跳起来就可以摘到。

2、提问要新颖独特

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时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们的共性,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方式和角度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此问题的感兴趣程度。如果提问时平平淡淡,老生常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但如果提问时多加入些新颖的、包含艺术性的方式和角度,那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被新奇感所吸引,从而自觉的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3、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的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而知识传递的“通畅程度”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程度。所以,教学必须富有启发性,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教学中,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提问时,也要将关注点从以往的只关注答案转变为既关注大拿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点拨,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冲破思维障碍,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教师故意向学生抛出“不纯净的水”不是导体,使学生对不纯净的水是导体产生疑问,并借机启发学生,于是,有的学生便提出为什么不纯净的水才是导体,有的学生说那纯净水是不是导体,有的学生则进一步提出水的纯净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平时喝的纯净水算不算等问题此时,教师借机通过实验、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了各种各样的水是不是导体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三)通过各种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不是仅考教师口头上的教导和学习上的引导就可以掌握的,他还要靠各种相应的训练来辅助,强化。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新知识、新概念不断涌入,这些新事物的涌入,增加了知识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就以试验容量仪器为例: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材质、容量范围、刻度规格、外观形状和精确程度的不同来区分他们,并能了解他们的应用范围。教师应该经常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将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来,加以分析,使学生从根源上掌握它,再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杜绝,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例如:在上《昆虫》一课时,老师可以拿出昆虫的图片,如:蛾类、蝶类、蚂蚁、蜜蜂、蜻蜓、蟑螂、蚁子、苍蝇等,再拿出一些其他小虫的图片,如:蜘蛛、蚯蚓、蜈蚣、蝎子等。叫学生比较昆虫的共同点,还有昆虫和其他小虫间的区别,从而学会如何辨别昆虫,了解昆虫的定义。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有长有短,短者几分钟,长者几个世纪乃至更长。对与学生而言,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属于短的一类。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解若干的东西的过程,所以,教师结合一些媒介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对客观对象的本质的规律性有一定的认识,对所见事实经过抽象、概括,从中寻求答案。这样可以强化学生抽象、概括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空气中含氧量时,可以较学生做实验来证明,教学生在装水的盘子中点上蜡烛,在用玻璃罐罩住蜡烛,实验是玻璃罐中的水面上升可以挑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在从旁讲解原理,学生就更容易理解。3、推理能力的训练推理就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在科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加深认识。可以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也可以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从而加强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有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时,他是这样做的:首先出示日全食课件,让学生对日全食现象进行观察:挡住太阳的边缘是弧形的;日食发生时都是在太阳的右边开始;有时候整个太阳都被挡住了。再引导分析现象猜测出挡住太阳的是月球。进而猜测出日食的成因:月球绕着地球转,当但月球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它们三个在一条线上,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月球影子里的人就看不到太阳了,这就形成了日食。

(四)加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立体思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变单调的点线静态思维为立体动态思维。提高了思维的品质,开创了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1、整体思维的训练

简单来说正题思维就是放宽视野,把握全局的大局观思维。站得高,看得远。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与书本和本学科的内容,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自然科学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动态思维动态思维就是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分析反应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逆向思维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理论来说,逆向思考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发现个令人惊奇的新天地。

4、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就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三个特点。对于已设计出来的方案,它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查比较,以确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它又是一种批判的思维过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品质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的外在表现。思维品质包括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归纳来说就是: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种思维品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可能用一个问题去训练学生某一种思维品质,同时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提高也需要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智力层次。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培养光是老师一头热是不行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让学生发挥自己在思维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提高思维质量,为终身教育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一)善于质疑,勤思好问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思考是有问题开始,又是有问题结束,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何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在归类判断中发现问题,通过类比、比较发现问题,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等等,同时对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创造让这一部分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意志,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局面,通过质疑不断把思维引向深入。

篇3

关键词:教学语言;思维能力;历史特色;生动形象

语言作为沟通师生感情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语言的准确性能够体现教师的层次和文化修养。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突出历史特点,讲出历史韵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有助于削弱学生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从而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对于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讲,教学语言非常重要,因为高中历史课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非常多,教师语言运用得当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够加强知识留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语言是教师教学中强有力的武器,教师教学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想让学生学好历史,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语言上下工夫。

一、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整个教学过程中选用的词语必须确切,这里说的“确切”就是在历史教学中,选用的词语符合史实的同时还要符合历史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总之,就是要与历史事实或者判断完全符合。在指明历史地图说明方位时,不要用上下左右,而是要用东南西北;时间要用公元前和公元后。例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的、统一的大帝国,特别要注意是公元前221年,一定不要漏掉了公元前。另外,课堂的教学内容要准确无误。1842年,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这里千万不能说“割让香港给英国”。香港由三部分组成:香港岛、九龙岛以及新界,这里假如将“岛”字漏掉,就是将整个香港割让给英国,显然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历史语言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确保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准确的。

二、突出历史特色,讲出历史韵味

历史是我国发展历程的索引,因此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尽可能地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能够身处于其中,真实可信,这就需要选用能够反映历史特征的语言。运用能够反映历史特征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历史氛围,使历史信息能够顺畅地传递。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恰当地选用原始的历史材料,加强历史色彩。例如,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历史进程中的诗词歌谣等各个类型的资料,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历史的真实存在感。二是掌握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平时教师应加强对历史著作的学习,从而完成知识的积累、融会和转化,为选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做准备。例如,在讲述明代手工业发达时,可以引用“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的真实感,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基础。例如,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讲,遥远又陌生,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营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自觉地思考。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且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历史故事以及历史背景讲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放飞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大,甚至有厌学和恐惧的心理,而作为当代一线的教师,就是要注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是传递师生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内心需求为依据,同时结合史料进行创新和创造,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准确且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突出历史,体现历史韵味,使学生从心底认为学习历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林慧彬.浅谈《百家讲坛》对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

篇4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维能力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和知识面比较广,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来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是关键。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从认识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只有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超前的学习动机。那么在科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出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刺激学生继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包括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更提倡非常规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模型、实物、投影、录像、实验等直观或现实手段,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产生问题意识。例如在上大气压一节时,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子,然后将杯子倒过来,杯子中水没有流出来)来引出课题。结果教室里刚开始非常安静,接着马上就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问题:“换长一点或粗一点的杯子,水会掉下来吗?”“里面的水不装满 ,水会掉下来吗?”――显然,课堂问题情境的设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详见图1)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和科学有关的问题比比皆是,它们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源头活水”。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疑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做法有:①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授完大气压知识时,教师就可提出这样的思考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去联系生活实际。②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和探究阅读。这主要是指教师引出一些专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阅读和研究,提出问题,完成研究报告或写出科技小论文。

3、设计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引发性,有“抛砖引玉”的功能。设计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直接参与问题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

例如:著名化家罗伯特波义尔在一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发现紫色的花瓣出现红点点。根据这一事实,请你写出几种假设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色现象的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例:硫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吗? 用硫酸滴到紫罗兰花瓣观察现象

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开放性问题能发散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广阔的发问天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显现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大胆质疑,在深入讨论中产生新问题。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设计练习题,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问题性质的把握能力。例如:下表说明夏季某湖泊随水深不同,水温和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研究某些问题。下列问题中,不属于该项研究的是 ( )

A、浮游植物主要在近水面处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B、湖泊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空气中氧气吗?

C、鱼有时游到湖面甚至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的理由是什么?

D、水温和溶解氧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本题通过一项研究活动所收集到的数据来考查这些数据所要说明的问题。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是先有问题,后有假说,然后才有研究方案,执行方案后才能收集到数据,本题逆向设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问题性质的把握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学学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与当前的创新教育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呢?

1、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将输入的多种信息汇集成一种信息输出,即通过对众多信息的抽象、概括、综合,最终导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2、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就是对某一单一的信息沿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从而导出不同的结论。发散思维能有效地克服定向思维的影响,在多变灵活的思考中迅速产生大量的概念,形成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要使入射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出,可选用的光学元件可以是什么?绝大多数同学由于受定向思维的影响,只知道平面镜能改变光线的传播 方向,故只选用了平面镜。而没有考虑到凸透镜和凹 透镜通过折射也能达到这个要求,从而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对 这三种光学元件应如何正确放置才能达到上述要求有了明确的了解。

3、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正向思维的深化和发展,逆向思维是善于从相反的角度、侧面去思考问题,将常规的思维倒逆,在求变中创新。

例如:如图所示,当滑片P从左端滑向右端的过程中,伏特表的读数如何变化?在分析时首先明确伏特表是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和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当P向右端滑动,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而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其乘积(P=UI)的大小难于确定,用常规方法不能解决,只能从 侧面换个角度去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总=U1+U2)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IR1)的变化,就能判断伏特表的示数变大。

4、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成才必备的基本因素。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工作,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要鼓励,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创造思维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

例如:实验室内有一暗箱(RX)现在手边器材只有一个电源、一只安培表、一个已知电阻(R)及若干导线和开关。你能用什么方法测出这只暗箱的电阻?请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的想象力,设计出了自己认为理想的电路图,以下仅为参考,只要是符合题意,合理的都可以。

篇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因而我认为高中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逐步向成积极主动的思维,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获得思维启迪、审美乐趣,从而达到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但是不喜欢上阅读课,经过分析我认为:第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上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特点与需求,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是为了应对考试;第二,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化,语文教师将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放在对知识技能的获取,严重忽视了德育目标、美育目标以及知识技能的培养;第三,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采用传统的法式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也抑制了大多数学生从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

二、科学的建议

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建议如下:

1.阅读教学应从领略文章内涵出发,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诗词赏析是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一些作者的生经历、文化涵养、思考背景让处在成长中的学生无法理解,所以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应从领略文章内涵出发,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认识诗词的美。我在让学生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尽量为学生渲染出一种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画面,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天姥山在诗人的描写下隐隐约约看出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的仙境。引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受,在末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经我讲明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李白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

2.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品味

平心而论,凡是被选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值得品味的,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文章的亮点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例如《背影》中对父亲蹒跚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等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让学生在文章中能够从平淡中见奇崛,于细微之处悟精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作为一名引导着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一些文章词语的运用上,让学生思考换一个词可不可以?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面带微笑的鼓励他,直到学生明白为止,这样无疑是给学生创造了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3.大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分析能力形成

让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与课内阅读进行补充,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我每次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总会向学生推荐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阅读的书籍,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与开阔视野是大有裨益的。我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坚持每周都组织学生去集中阅读一次,并让学生将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课外知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分析能力形成。

篇6

1.抛出疑问,让学生主动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思维和激发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思考,思维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展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富有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NH■的实验室制法时,为什么是用固态的铵盐和碱来制备?通过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与积极性。

2.积极质疑,让学生喜欢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和质疑问题,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比较,设计或改造一套比原来更完善的方案。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中《盐类的水解》这一节:

提出质疑:为什么纯碱是盐却叫“碱”?

分析:想找出规律,就要多进行探索实验。

设计:分组设计,找不同类别的盐类物质进行酸碱性测定。

分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均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设计,学生找到了盐类水解的规律,很有成就感,激发了积极思维的欲望。

3.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化学思维积极性的高低。教师可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在讲金属钠时,做了一个钠与水反应,现象很多: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早已进入课堂,CAI多媒体课件集声、光、色、像等视听俱佳的素材为一体,图文并茂,具有信息的广泛性、传播的高效性、形式多样性的优势。利用CAI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通过拓宽情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情感活动,具有求异思维和发现能力,具有创新思路。

4.动手实验,让学生自觉思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4.1通过实验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即是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从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变化实质――选用哪些化学物质?发生什么特征的反应?属于何类型的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结果?

②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的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条件?

4.2通过装置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装置原理”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实验的目的,应当选择的何种仪器、何种设备、采用何种组合连接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发思考:

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质,检验,干燥,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

②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的连接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何要这样?不遵守此顺序会带来何不良后果?

5.针对训练,让学生多样思维

5.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例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5.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例如在讨论电解质的导电性时教师提出硝酸钾什么情况下能导电呢?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硝酸钾导电性实验视频,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OH)■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而熔融状态时可以导电,使学生很快得出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的自由电子不能自由移动。

5.3推理能力的训练

篇7

关键词:地理思维;认知规律;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4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96

地理教学需立足于地理思维的培养。衡量一堂课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可以看学生是否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在上一轮课改中所提倡的“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也是由我们地理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地理学科是一门旨在揭示各种自然和人文事象在地球上出现、分布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探讨和分析“地”之“理”的科学。倘若地理课堂仅是记忆地名、了解物产等非理性知识的堆砌,如同是面对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躯壳,乏味而且空洞。例如,面对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这不仅仅是震撼,而且是吸引我们探索的“天地之书”,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周围环境,这是我们地理学科的巨大魅力。再者,我们知道初中地理侧重于了解地理表象,能力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和观察力,而高中阶段更侧重于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和运用,这是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相符的。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表象的感性认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也即将全面推进,用高考制度改革“逼迫”课程和教学改革,假如在我们未来的地理课堂,仍采用传统的“独白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扼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高中地理必须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何为思维过程呢?思维最初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线,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其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进而螺旋式上升,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堂主线设计成:对个别、局部、分散而具体的地理事物感知――归纳总结综合概括出地理原理和规律――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服务社会实践,即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个别案例的感知

思维过程的开端是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和差异是形成地理思维的基础。若学生头脑中对地理表象的认识是局部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必然影响之后思维活动的开展。因此,首先,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事象正确的认知。其次,为引起学生的共鸣,选择的个别案例应联系学生的直接经验(如亲身经历、生活经验)和间接经验(如资料信息),也就是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鲜活的案例才会激发学生探知的激情。如讲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这一重难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去年年三十晚上我看天气预报,预报到年初一46°N的哈尔滨市最低气温是-38℃,这时人们要想在松花江的冰面上散步,一般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或皮大衣,那么这一天要是有一名英国的孩子在52°N的伦敦泰晤士河边散步,他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都会认为这名英国的小孩也一定会穿上皮大衣之类的御寒衣服,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小孩只要穿羊毛衫时,学生肯定会很惊奇,会问“为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讲讲这两种气候的差别,并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显然,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选择的一般案例必须凸显问题本质,但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注意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二、落实思维训练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形成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思维过程,是不断反复思考、比较、分析、联想、判断等思维操作,所以,学生体验原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才是学习价值之所在。教师一般通过设计问题,搭设思维发展的平台,帮助学生得出最终结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问题链和学生的思维链要吻合,教师能否调控好这两根链条,这是保证顺利进行思维活动的关键[1]。第一阶段,教师用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当教师“扶着”学生走一段后,就可以逐渐“放手”。第二阶段,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思维方向,再由学生自主规划思维过程,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不同的见解,赋予其思维的开放性。

三、迁移能力的培养

篇8

1.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有两次思维发展的。一次是在12-14岁,正值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一次是16-18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形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高中学生确实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转折点上,进入思维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条件,促进甚至加快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有利于改变政治课教学蒙受的偏见和事实上存在的歧视。本人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作调查发现,在有些学生看来,政治课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背:考前背,突击背,老师抽背,家长抽背,背得多得分多;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学政治课就是听老师讲书、勾书,然后听老师聊天、神侃,考前背就能应付过去;从政治课堂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言,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机械、浅白,毫无思维价值,引不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和冲动。以上现象并非个别。因此,政治课要提升自己的学科价值,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就必须加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展示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价值,改变被动听、一味灌、一人讲到底的现状,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在政治学科中的培养途径及过程。这样,政治学科的教学才有生机、活力可言。

2.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实践能力

2.1举办小型辩论会。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首先在学生中征集辩题,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最终确定辩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准备,辩论的整个过程从主持人到辩手到记时员到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老师只负责组织、管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做最后的点评。我们的辩题有关于盗版问题、早恋问题、学生打工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都是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理不辩不明,经过辩论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学生自由辩论,各抒已见,辩论内容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予以肯定。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辩论法的采用为学生的自由思维和充分想象创造了条件。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2.2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并在宁波市政治学会年会上,上了一堂研究性学习汇报课,题目是《象山丹城超市发展启示录》。

3.让学生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情商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商。情商可以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开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要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政治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等,也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同时还要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源。通过举办讨论课、辩论课、小组知识竞赛课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课堂上讲伟人的成长故事,课外举办讲座、图片展、影视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

4.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尝试

篇9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欣赏课 培养 思维 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标准厘清了“欣赏?评述”,初中阶段的欣赏内容为: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和要求“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思维科学是一门富于生命力的科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终身受益的能力。美术欣赏课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关注美术课程的强烈的区域文化性、民族性和个性色彩。依据美术课程的特点,为摸索出美术欣赏课的看、想、议、写、画的五步教学法,并用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看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美术欣赏是通过欣赏主体的视觉器官眼睛,去感受客观世界中形形的各种物象。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在上美术欣赏时,可利用直观教学法起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其后再对各种形象思维的结果进行比较、鉴别、筛选得出正确的思维结果。如,欣赏我市苗族东部次方言区(丹青、排绸、排吼)的苗帕时。初看,学生看得十分肤浅,很不深刻。错认为:颜色单调,仅黑白二色。我指导他们细看,学生们能发现画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吉祥之物图案,以及对它们的艺术组合。透过作品的精美,想象出作者的朴素美、健康美和心灵美。并在心灵上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其实学生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通过看画欣赏从物象形体结构、空间情境、色彩关系等,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并利用“看画”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利用 “想画”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想画,是对画的思维过程,海阔天空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创造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上花气力。美术是用形象进行思维的,在它的欣赏创造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想一些为什么?如,欣赏黄永玉的《湘西写生》同学们看到了:秀丽的湘西风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和袅娜多姿的花卉。画面生动感人,富有诗意。学生感受到了:湘西处处有美丽,看到了湘西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丰富。在欣赏时,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听乐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时学生的眼睛、耳朵、脑子同时起动,各种智慧也相继产生了。所谓智能就是认识客观事物,并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一般说人的智能的高低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成的,是靠个人努力与教育得到的。想画,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利用“写画”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智能不是凭空发展,需一定的环境和机遇,使它表现出来。在看画、想画的基础上,接着做写画的练习。其实在看、想时,学生不知不觉的边看、边想、边做笔记了。这样在写时才有东西可写。在写评一幅画的艺术价值,时代背景,民族特色时。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评述、评判。老师要指导写画要点,列出提纲。学生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思维和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幅画美的理由是什么?美在哪些方面?它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一系列的提问,一个个的作答,学生的思维随着逻辑流动。将学生审美能力一步步地提高。这样,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了培养。

四、利用“议画”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议画是培养学生思维全面性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牢固掌握美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议画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实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读者对作者、作品感知的过程。议画,既离不开头脑,又离不开语言表达。议画,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要尽量让学生想得宽一点、深一点。凡是想到的在议画时都要说出来,并且说的要跟想的一模一样。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议画情境,可安排前后2人议论,也可前后左右4人一组讨论。如果班额不大,还可茶座式的排坐,这样,学生讨论时会更为方便。每一个人的发言,可以有不同观点,也可大家辩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加以点拨。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表到知里,从思维内化到口头表达。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五、利用“画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52—01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在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授课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逻辑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及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概念,准确判断以及严密论证。因此,逻辑思维贯穿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应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思维可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这两大部分,逻辑思维的最初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首先创立的。该理论主要是对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进行研究,其学科性质类似于语法学。逻辑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客观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过程,它以感知为基础,同时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是一个动态的关联系统。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正确思维的三个基本规律和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思维形式——概念、判断与推理。

二、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良好的语言驾驭与严密的逻辑思维密不可分。课堂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只有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严密等。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达到以上要求,成为能否充分发挥逻辑思维作用的关键。

1.概念明确——上好课的基础。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课堂教学是用一定系列范畴内的概念构筑而成的。要明确概念,首先要对概念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初步掌握概念内涵,然后通过对概念基本要素的综合以及相似概念间的分类与比较,充分理解概念的外延。

2.判断准确——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条件。不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离不开判断,离不开抉择。培养和熏陶学生的判断能力不仅有益于他们获得课堂知识,更符合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判断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与错,更应是对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判断,通过归纳、演绎让准确的判断随严密的推理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