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9 03:3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管理

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管理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圆满完成都是通过落实管理分工与责任达到的,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和权责安排,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就无法实现。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这套机制的有效运行能够降低财务制度风险,同时为负债风险、财务业绩风险和支付能力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

企业总经理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同时,企业应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具体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风险管理部作为专业的职能风险管理部门,是公司风险管理的常设机构和具体执行部门,在公司层级化、专业化、多维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下整体统筹公司的风险管理事务。风险管理部制定公司风险策略,进行风险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定价,对各类风险实行组合性管理,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战略与财务风险管理

以分散财务业绩风险为目的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第一,收购或从事低相关业务以实现业绩互补。第二,收购或从事不同回报期的业务以稳定现金流。第三,收购或从事稳定回报的业务以平滑赢利。通过收购稳定回报业务能将赢利波动幅度降低,从而达到平滑赢利的效果。而且,稳定回报项目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能降低遇到困境时出现财务或资金困难的风险。

跨地域经营以分散支付能力风险。跨地域经营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为全球化经营,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支付能力风险。当然,跨地域经营还要考虑成本收益的平衡,逐步推进并实现。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投资战略。多元化经营代表了业务类型的多样化,跨地域经营则代表了经营场所的多样化。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实现了跨地域经营,但所经营业务均为一种,也无法避免该种业务受到冲击的风险。所以,企业应将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结合,平衡现金流动,保持稳定的现金创造能力和持有水平。

把握合理的市场进入时机降低财务风险。最先进入市场虽然可以抢占一定市场份额,但新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投资损失。与之对应,进入市场太晚则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可能耗费大量的竞争成本。此时,等待一段时间后,新市场发展前景较为明朗时迅速进入。一方面,通过对前人的观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决策的结果;另一方面,等待一段时间后,市场气候往往更为明朗化。而且如果想推出一个新产品,等待一段时间后,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虽然这样做放弃了最先抢占市场的机会,但是因为能降低许多风险,有时是很值得的。“不为最先”也可以通过收购已从事某项业务的公司来达到,这样还可以避免早期的巨大投资。

三、企业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

1.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最高决策层是风险管理的主角。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事会,董事会需要慎重决策公司应有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公司所属的每一个业务单元、分部、子公司的管理者都需要在风险识别、风险控制上良好表现各自的目标,并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联系。

2.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并且将其目标概括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四类。所以,这种风险是一种从战略着眼、以目标主导的风险观。这是现行财务学对风险分析的最大的“短板”,单纯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极大地限制了财务分析的战略成分。

3.由于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实现了增长、风险与回报的协同关联。

四、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

但是立体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只是框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离可操作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还有相当的距离。为此,必须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具体要求:

1.构建企业适宜的风控制度体系。风险控制制度先行,制度的建设除了要依循风险框架结构外,还要符合原则的要求,即风险控制规则必须是明确可行的、可以计量的、可以达成的、与责任相关的以及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以确保内控制度条款上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公司全方位、立体的目标体系。既然风险的要义就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有赖于财务上通过计划规划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授权制度等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否则风险管理就没有导向,缺少标杆。

3.构造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在目标确立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配备完善、灵敏的反映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时反映风险状况的预警系统。

4.固化风险处理流程、预案。风险的种类、性质各有不同,公司应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流程、预案,如风险的全部承担策略、部分和全部转移策略、退出消除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综述

旨提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经历财务风险,这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必然,是企业运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而我们对此,只能采取一定的规避手段和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将其消除的可能性是无法实现的。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分为四个方面,即:资金筹划、资金投资利用、资金的回收和利益分配。相应的,各种不同财务风险也不约而同,这需要企业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医院作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实体,其虽有自身的经营特殊性但也包含了普通企业的普遍特性。在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卫生体制的大力改革,使当今的医院管理工作也不得不逐渐转向。这使得经济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变的更为复杂,对于风险的预期与掌握更加始料不及,造成不同程度的财务收益差异和损失,膨胀了医院的财务风险性,使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担忧。

二、当前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当前,国家、政府把卫生事业的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农村和社区的建设中来,而一些大中型医院,诊疗项目调整,药品价格不断下调等导致医院融资成本和购买设备成本的上升,医疗赔偿增加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风险。

2.内部经济环境因素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

第一,筹资策略不合理。在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医院由于政府财政补助减少导致资金来源减少,此时医院都开始盲目融资,致使医院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要承受过多的债务,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周转。

第二,资金回收不安全。随着政策的不断改革,目前医保定点医院收治的参保患者越来越多,而医保部门不能及时的拨付医保费用,导致医保的定点医院的负担明显大大加大,致使定点医院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也越来越大。

(2)资产管理薄弱,财务控制效果差

第一,当前多数的医院都由于财务资金管理不善从而导致流动资金或现金的无法使用或坏账、死账。如,一些医院并未把资金合理投入到医院的正常运行中,使可利用资金没有发挥其良好的使用价值;或者一些医院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的短缺,使医院陷入寸步难行的运作状态。

第二,医院应收账款资金回笼艰难,这是造成医院财务管理资金短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合理,日常管理松散,缺失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步骤,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这样的不善管理,导致医院大量固定资产的使用浪费和流失恶性循环。

(3)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

成本管控是影响企业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丰盈企业资金之本。我们知道,在医院中,各类药品与各种医用器材是医院资金使用的“重头戏”,因此,对于它们的妥善管理是节约成本的先决条件。在实际中,医院往往忽略了缺货成本、储存成本及管理成本,只是将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进价来控制药品的购置成本,使得部分紧俏药品与医用耗材缺货、而部分药品与医用耗材大量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医疗资金不仅效率低下,更是导致医院资金周转困难。

三、如何有效的规避当前医院财务风险

1.强化管理体制,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统一领导,集中核算”是医院要执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依据医院的业务的相关特点,严格分离互不相容的职务,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衡机制,使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减少制度漏洞,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应细化核算科目,准确清晰地反映医院业务的经营状况。

2.成本核算和管理,积极开展医院经济活动分析

  建立医院成本管理组织和成本核算网络体系,为强化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实施全面成本核算和管理,为医院构建成本经营优势。要在医院建立成本考核指标和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以责任成本为重点,将其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分配体系中,使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得医院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规范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

    根据年度、季度的财务计划编制预算,此预算要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对整个财务状况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另外,对于大型设备的购买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对于预算外的经费支出需要书面申请,经医院及财政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划拨资金。对于预算的制定,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并且应定期对其进行审查和核实,如果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规范和完善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医院财务管理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者通过明确的财务报表和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可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医院整个运行系统的全貌,在这样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显示中,领导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和整合医院的管理竞争力,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损失,使医院的生产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硕,崔佳音,韩振武.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2) .

[2] 罗时宣. 对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的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14) .

篇3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经济主体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财务所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判断与分析,并加以防范,使其能够成为一项有目的的管理活动。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能够正常运行。总体而言,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活动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可循环的动态过程,财务风险管理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所带来的各种危害,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1.筹集资金的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在筹集资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银行、贷款、股票等几种融资方式,虽然这一系列的方式可以通过资金供需市场以及宏观经济所影响,比如像国家所颁布的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均会对企业的筹资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与影响,并且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使用资金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均为使用资金,通常情况下,使用资金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对于投资企业市场在生产中所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认真看待,加以重视。其中,在使用资金中期投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投资风险往往与公司的投资比例呈正比关系,但是如果不同风险的投资所获得的投资利用率不同,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投资风险变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财务风险中的主要风险类型。

3.资金回流的风险

我国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或者其它经济活动的时候均会获得良好的报酬,这种行为便被称为资金的回流。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资金的回流是企业资金循环的一种过程,也是企业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在企业资金进行回流的时候,在市场变化的因素下很多资金并没有及时收回,这种情况则会导致公司的账面会出现坏账、死账现象,因此,其发展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下降,并且会导致企业的支付压力得到上升,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宏观经济预警机制

众所周知,国家的政策会跟随市场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建立宏观经济预警机制,对企业的现金流进行编制。这种预警机制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并且还能够对企业未来的收益、财务现状以及未来的投资进行规划,能够促使企业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如果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需要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企业要将公司的资本结构以及发展规模进行连接,在进行融资的时候要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本结构,保证企业现金的自由流动。此外,企业在对资金进行审批的时候,要对企业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了解,尽可能将坏账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方式

1.积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一般而言,企业要对市场的经济变化有所分析,将市场中的发展规律进行掌握,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在规避财务风险中,最为主要的规避方式便是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在根据市场变化的同时选择相对应的措施,尽可能减少企业发展中所出现的损失,不仅如此,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做好,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2.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施多元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公司所发生的财务风险,并且还能够将部门与部门进行联系,这样一来,便会在整个工作之中避免各种各样麻烦。此外,企业所实施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的竞争性,能够引导企业在多个方向发展,并且也能够积极引导企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一来,企业产品利益之间会产生抵消,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篇4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防范

研究背景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获利,然而,与收益相伴的就是风险。资本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资本拥有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资金运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其中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活动。一般意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由于筹资决策导致的风险。从狭义上来说,财务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了负债,负债比例越大,财务风险越大,没有负债,则没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就是债务风险,除了财务风险之外企业还存在生产经营的风险。我们可以使用复合杠杆或总杠杆来度量企业总风险,用经营杠杆度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用财务杠杆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企业来说,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存在着不可避免性。既然财务风险客观地存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并不断地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或资金活动的行为,也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复杂的建模,还需要公司的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运营理念的配合,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因各种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企业能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并保持其发展能力。总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所说:“我们要获得社会或自然界中的运作方式和知识,就必须穿过层层迷雾。”如果说财务风险是企业理财环境里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层层迷雾,那么财务风险管理就像是企业穿过层层迷雾的工具。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风险管理呢?威廉姆斯和汉斯在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种种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的管理。”该定义体现了如下要点:一是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二是风险管理由风险识别、衡量和控制几个环节组成;三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控制。

从上述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直接导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它是指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权衡风险与收益,做出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风险最小、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收益最大的决策,将风险控制在企业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增加企业的价值。具体地说,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或者说是以最小成本获得企业理财活动的最大安全保障。

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衡量、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控制决策。

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如果不能准确地发现财务风险,并且进行确认,就无法分析及预测企业面对的危险和机会,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大小进行度量,以确定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在风险识别与衡量之后,就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环境条件,做出进一步的管理决策,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做出风险控制决策,这是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一环。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帮助公司避免风险,降低损失。当风险无法避免时,尽量降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控制应当根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差异,做出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保和风险自担等风险控制决策。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通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预测、衡量,最后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具体地说,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或者说是以最小成本获得企业理财活动的最大安全保障。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是巨大的。通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使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地管理风险;能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增加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数据和信息来源;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由于风险无处不在,绝对的风险回避一般不可能。即使有可能,企业所需支付的成本往往也是企业无法接受的。对企业个体而言,其可承受的风险是一定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就在于将财务风险降低和化解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系统的观点,全方位来防范,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立清晰、准确的财务信息网络

财务信息源于财务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降低财务风险,首先要求财务所供的报表、资料准确全面,降低财务信息模糊度。所谓“财务信息模糊度”就是财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偏离客观实际的误差,这种误差主要取决于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设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信息处理方法等。降低财务信息模糊度就是要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和控制。财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庞杂的网络,不能求助于精确方法来计算,因此在计量方法上可以来闻常规数学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此外,为了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网络,还应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由于财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与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因此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办法,对财务管理各过程进行质量考核,加强各环节间的联系,以形成一个完整、缜密的财务信息网络。

增强财务信息的充分比与可靠性要求,公司领导应端正态度,明确财务信息对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性,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重视财务、会计、统计分析;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应让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决策,发挥他们在决策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树立预测观念、决策观念、控制观念和风险观念,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二)客观分析财务信息并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风险预测就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对公司财务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事前预测和全面估计,认清公司所处的环境,剖析财务系统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利的因素及其对公司财务风险强度和可能的损失程度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紧密相关,并伴随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循环和周转的始终,防范财务风险就是要剖析影响公司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因素,提高公司风险预测能力,增强公司风险承受力,如通过分析公司偿债能力,确定筹资风险;通过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方向,通过分析影响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产品生长周期和资金流量等因素,弄清投资和经营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国际经济环境及外汇市场的研究,防范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规避外汇风险等。

(三)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在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估之后,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财务风险控制,就是研究如何控制风险,将之降低至最低限度,以达到预期财务目标。财务风险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前馈风险控制、运营风险控制和反馈风险控制。

1.财务风险前馈控制。财务风险前馈控制是在财务计划实施之内的为防止风险的产生而采取的管理策略。风险和收益并存,公司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在实施某一方案之前,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应用现代高科技工具,如高速运转计算机结合当代管理科学的成就,如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等,制定富有弹性的、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增强公司的风险应变能力。如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设置“风险基金”、“风险抵押金”和“商品降价基金”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增强风险抵抗力;通过保险、合同、提货单等途径将风险转嫁给他人;通过公司联营,合并等经营方式来扩大规模,运用规模经济分散财务风险;对那些风险性大,超过公司承受能力,而且很难把握的风险,可采用回避的策略;实现多元化经营就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方法。如改变经营方式,产品多层次销售,提高盈利产品比重并使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在时间上、数量上互相弥补,均衡产销,也可减少风险。

2.财务运营风险控制。在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制订公司风险经营方案。

风险的大小,可通过下述风险指标来确定:

其中:R―风险; P―权数;s―风险指标;n―指标数目。

为了估计某一方面的财务风险,先确定与之相关的一些风险指标(风险指标用百分率表示),然后分析这些指标分别对风险的影响,用权数表示,最后用上述公式计算总风险。对不同的风险指标,可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累积确定一个相应的临界点,当R超过这个临界点时,就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补救,尽可能避免或减轻损失,以保障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3.财务风险反馈控制。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评价、指导未来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确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

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决定财务风险难以完全控制,控制只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风险而已。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因风险而获得的效益,可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提取风险基金、一部分投入再生产。对于发生的风险损失,要通过事先防护性的安排,如备抵坏账、备抵风险基金等,及时进行经济补救,以最少损失和最佳途径排除风险,保证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行。

结论

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虽然财务风险的度量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实际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的种种前提,因此,培养管理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对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是很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现代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公司管理决策层永不停息的探索课题。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才能使公司管理更加有序、有效,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2.石涛.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管理[J].今日科苑,2007(8)

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面临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集团经营管理中一项十分重用的内容。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来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资本结构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联系,以谋求将现代企业集团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一、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一)风险管理概述。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任何企业和组织要想成功,都需要有效管理风险。事实上,高级管理层更要注重风险管理,将其作为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从历史上看,大多数财务战略的风险管理需要处理财务风险,而企业关注的是收入,并非风险。因此,管理层往往没有意识到存在于企业内的潜在威胁。

在应对风险管理对各方面的挑战时,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技术,以便使风险管理过程的每个关键环节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并控制成本。首先,要了解风险和风险管理概念。

一般来说,风险的定义可分为以下两种:

1、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的不确定,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是指:(1)发生与否不确定;(2)发生时间不确定;(3)发生的状况不确定;(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2、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即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例如某企业一年中遭受损失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越大,风险也越大。

风险管理的定义:所有事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有利影响,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以阻止创造价值或削弱现有的价值。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能够抵消不利或带来机会。机会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目标实现、支持创造价值或保持价值的积极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涉及的风险和机会影响价值的创造或保持。它是一个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这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整体来说,企业风险管理是:

(1)一个正在进行并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

(2)受到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影响;

(3)战略制定时得到应用;

(4)适用于各个级别和单位的企业,包括考虑风险组合;

(5)识别能够影响企业及其风险管理的潜在事项;

(6)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7)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单独但是类别相重叠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是关于保护和提高股价,以满足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首要业务目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可获取有助于有效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和提高资本配置的重要风险信息。这些企业风险管理中固有的能力可以帮助管理层实现业绩和盈利目标,并防止资源流失。管理层制定平衡增长和收益目标及风险的战略和目标,并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规避风险和意外,在此过程中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将风险融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最明显的是,风险应被视为企业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目标应当包含在企业目标之中,并且企业的主要动机应纳入风险评估和风险缓解策略。由于一个组织的整体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它的风险文化将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疲软的风险文化是指其员工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管理的作用。这种文化会向管理风险妥协,也许是致命的;另一方面如果风险管理被看作是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可能会形成强有力的风险文化,这种情况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的长期生存能力需要时间和资源。如果企业风险管理被看作是最新的管理时尚,管理人员和雇员可能仅仅是“走过场”,而不会全心投入。另外,如果高层领导说服员工,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真正很必要的变革,他们就更有可能投入和支持这一昌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员工对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看法是成功的关键指标,并影响该计划的长期生存能力。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要素具有很大的潜在好处。坚定不移地领导和来自企业上层的支持对于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风险管理的研究。风险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美国风险管理学家认为,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通过建立过程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如何进行评估,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著名的风险管理顾问费克斯・克洛曼和约维、海门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用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理论界普遍认为是将公司风险管理看作各经济主体通过风险识别、度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措施,防范控制风险,用合理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保障科学管理的过程。

(四)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处理源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涉及评估一个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制定与内部优先事项和政策相一致的管理战略。积极主动地解决财务风险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它还确保管理层、业务工作人员、利益相关者、董事局在关键风险问题上达成一致。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管理是必要的,其好处包括:(1)改善财务规划和管理,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2)辅助作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3)为配套决策提供信息;(4)对市场及经济的持续监控,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5)在进行外包和与对手交易时,促进尽职调查的执行。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取决于多个事项,包括建立完善的财务系统和内部监控、开发简明清晰的报告工具、编制现金预算计划、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为未对商品或服务付款或坏账取得信用保险、对一旦违约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对手执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以及监控利率和汇率的预期变动,从而可以对商业活动时行调整以降低影响,利用已经过测试的技术,对规划投资进行彻底评估。

在管理财务风险过程中,企业对其可接受以及不可接受的风险进行决策。不采取行动的被动战略即被默认为接受所有风险。企业利用各种战略和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重要的是在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和目标下,要了解这些产品和战略是如何减少风险的。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当市场和需求变化时,必须实施和完善战略。这一过程可以归纳如下:确定主要财务风险并确定其优先顺序;确定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政策推行风险管理战略,如果需要,衡量、报告、监测并加以改进。

二、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珠三角和长江三角的制造业基地有数千家企业都卷入这场金融风暴中,造成严重的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更多的企业则陷入财务危机,资金周转困难。外贸企业则处在内忧外患的现状之中,对外贸易订单大幅度减少,应收款项追讨困难,甚至变成坏账,无法收回。另外,短期内国内企业产品积压,流动性紧缺。无论是金融危机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还是各种原因形成的危机,都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脱不了关系。

每年世界范围内因财务风险而导致破产的案件屡屡发生,多数企业陷入危机,给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如,日本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山一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八佰伴国际集团先后陷入困境;加拿大最大的商业企业――伊顿商业集团也因遭受财务风险的冲击而破产;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东方电子等企业因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陷入困境;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百年老店让美林证券也陷入破产危机并最终被美国银行收购。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然而,许多企业没有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三、财务风险的特征、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充分地了解,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必然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而客观性意味着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存在。

2、企业财务风险的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的确定性是指财务风险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由于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影响,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从而使企业时时都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3、企业财务风险的激励性。企业财务风险的激励性是指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实现最大经济收益。

4、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性是指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运用、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财务风险的损失性。财务风险伴随着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可观察的还是隐含的,能够量化的还是不能够量化的,它都会影响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与效益经济的稳定性,最终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

6、企业财务风险收益性。财务风险与收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越小。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原因来看,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内外环境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性。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它的存在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某种威胁。我国众多企业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不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及基础工作欠缺管理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缺乏,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因而,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如企业多元化投资、企业分配利润的比例、企业筹资过程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以及相关负责经营等问题,日常资产及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企业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展,发展步伐加快,许多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表现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企业与上级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流失严重,使资金无法得到安全性及完整性的保障。

4、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企业负债的规模越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财务风险也就越高,同时负债的期限结构在企业中所使用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不合理,偿还期限越长,可能造成长期资金短期使用,利率太高,增大资金成本。反之,则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负债无法得到偿还,增加企业成本危机,致使企业加快破产。

5、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和主观决策现象。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经常发生决策失误是不可靠的管理误导的依据,而形成不良资产或损失巨额。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1、无力偿还债务风险。企业负债经营是以定期还本付息的方式进行投资活动。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导致企业面临无力偿还债务而遭受破产的风险。

2、利率变动风险。企业在负责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降低了预期收益。

3、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负责比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权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等筹资的能力。

大宇集团于1967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经过30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成为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1998年底,大宇集团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GDP的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而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大宇积极推选“章鱼足式”扩张模式,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1999年7月中旬,大宇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由于在之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最终不得不走上破产之路。其创办人金宇中因债务问题被国际武警组织通缉,2000年11月8日大宇集团中最核心的部分大宇汽车正式宣布破产,“大宇神话”破灭。

资金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在资金结构决策中,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对企业有重要影响。因为一方面利用债务资金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因此,资金结构问题总的来说是债务资金总额中安排多大比例的问题。大宇集团如果能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金结构,那么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有比较资金成本法、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公司价值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

在2002年,安然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当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雇佣员工2万人,是美国财富500强中第七大企业。但就在2001年,安然宣布第三季度亏损6.4万美元,美国证监会进行调查发现安然以表外形式(投资合伙),隐瞒35亿美元,并发现该公司在1997年依赖虚报利润5.8亿美元,在此同时,安然的股份暴跌,2001年初的80美元跌至80美分,同年12月,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但在此前10个月内,公司却因为股票价格超过预期目标,而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放了3.2亿美元的红利。安然事件发生后,在其分析调查时发现,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均采取不干预监督模式。没有对安然的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包括没有查问他们所采用“投资合伙”的创新的会计方法。事件发生之后,部分董事表示不太了解安然的财务状况,也不太了解他们期货及期权的业务。

由于安然重视短期的业绩指标,管理层薪酬亦与股票表现挂钩,这诱发了管理层利益创新的会计方法和作假,以赢得丰厚的奖金和红利。虽然安然引用了科学先进的风险量化方法监控期货风险,但是营运风险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管理高层常常藐视或公司制度,这是最终导致安然倒闭的重要因素,CEO独揽大权,无制衡机制的后果。

安然的倒闭是由于资本结构与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基于这种情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依据企业目标、决策体系及收益分配等不确定风险而展开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使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的。其中,风险度量是核心问题。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财务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率关系。应该从最经济合理的角度处理风险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由于企业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动态性决定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财务状态的变化,及时调险管理方案,对偏离财务管理目标的行为进行修正。

1、建立风险预测体系。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利用财务杠杆决策,控制负债比率采用资本总成本比较法,选择总成本较低的最佳组合融资,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充足。

2、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制定应变措施。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客观环境,对其趋势及规律的变化要把握好,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式,从而提高其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为筹资环境创造条件。财务风险是由于负责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法偿债或资不抵债,并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从而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筹资决策过程中,首先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进行筹资决策,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5、加强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首先,建立管理层的文化体系,将责任、真诚、直率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董事会对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措施要从经济和道德两方面着手,将责任、真诚、直率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经理层的文化道德建设,并形成一个道德体系;其次,优化董事会的结构,由于很多学者的研究实证表明,董事会规模应该合理,防止因董事规模过大,而导致CEO很容易控制董事会。关于董事会构成,要增加外部董事会的比例;再次,提高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董事会成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专业背景,能够对企业的内部环境与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从不同角度企业的特点对经理层提供的信息按重要性原则予以详细的规定,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企业风险的变换不定期地修改,以尽量规避决策失败。

6、加强财务危机管理。首先,企业应建立及时、全面、动态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其次,可以从企业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资产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财务预警的发展。

7、加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全员风险意识管理机制,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并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发挥团队防范效应。

五、结论

总体而言,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和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倒闭的导火线。企业应该重视这一条导火线,采取有效防范和控制措施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然而,企业财务管理又因各个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而在管理工具和策略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财务风险管理监控系统的构建以及财务管理策略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企业把财务风险管理推向战略高度,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各种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宜州亚东置业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建梅.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J].山西焦煤科技,2009.

[2]陈.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9.

[3]高秀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整合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8.

[4]苑吉林,李树婷.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外资,2010.

[5]朱荣.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8.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风险;资金管理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深层的影响,引起了高校财务运行状况的剧烈波动,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高校的筹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校为保证自身在高速的重组、整合中取得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纷纷决定投入巨资改善和增加办学条件,资金供给上的巨大缺口带来了高校举债办学的现象,造成了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同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战略要求,这都给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现有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急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筹资环境的变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扩招所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国家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200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均年度经费为5.2亿元,2006年已达到9.2亿元,个别高校的年度经费高达20-30亿元,但是这与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并无显著增加。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许多高校逐渐走向市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资本运作、对外投资、兴办企业、对外服务等经济活动,学校与市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促进了高校筹资环境的逐渐变化,主要表现在:以政府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格局正在被开放型、多元化的筹资办学形式所替代;高校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内部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银行信贷等金融工具的支持,需要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引入金融机制和市场观念,高校经费使用自日益扩大,资金运行风险的空间加大。

然而,目前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仍体现出计划经济特色,在筹资方面缺乏市场观念,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树立经营意识。在经费管理上,不同程度存在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的现象,没有对经费使用效益给予应有的重视,存在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在经费支出结构上,缺乏科学的指导,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成分,成本意识不强,在经营性投资活动中,重投入、轻产出,管理不到位情况时有发生。

高校面临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和高校内部经济业务多样化的复杂局面,这些无不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对高校的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筹资环境的需要。高校如何改变传统的筹资观念、完善财务管理职能、创新财务管理手段以适应高校筹资环境的变化,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

二、高校贷款带来的财务危机使高校财务面临严竣考验

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需要巨大的教育投入来支撑。我国的普通高校90%以上是公办高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国家增加的高等教育经费远赶不上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这就使得寻找新的经费来源支持高校发展成为必然。允许高校合理利用金融市场的资金,向银行举债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渠道并被高校广泛采用。但是,从财务活动的角度来说,部分高校高额贷款的超常发展,使得其财务活动已经达到了高风险期的临界点了。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10月底,仅教育部直属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已达到404亿元,较2003年末增加263亿,而高校总经费收入中银行贷款的比重已经连续几年高居20%。各高校负债占高校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的高校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较高的高校则达到了50%以上。可见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已经凸现。因此,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化解高校的财务风险甚至危机,已是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急待解决的课题。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需完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在这过程中,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高校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然比较陈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构建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张维迎曾指出:“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从中国长远来看,应该学习的是制度改造。对于高校来说,这一制度就是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大学制度,且这一制度不改变高校的非营利性。由此可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一个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新型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正常实施的关键措施。

四、总结

综上所述,鉴于高校财务风险具有潜伏性、隐蔽性、难评价性、客观性、高危害性等特征,正确认识目前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目前高校对财务风险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也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可见,如何尽快建立有效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是个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我国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由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可导致一些学校倒闭。作为我国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之一的南洋教育集团由于教育储备金问题在2005年倒闭,轰动一时。民办高校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机构,其自身财务风险管理不善,会导致学校危机,应引起民办高校和学者的重视。

一、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及成因

(一)民办高校财务风险

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民办高校在开展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无法控制或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所获得的财务收益与原来预测的收益发生偏离,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当前政府监管尚不完善,许多民办高校没有按照要求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风险严重。按资金流转过程,可以将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分为:

1. 筹资领域的风险

民办高校由于内外部因素影响,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支持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目前民办高校面临最大的风险――经费来源单一,筹资困难。许多民办学校采用教育储备金模式筹集资金,这种做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可行的。但到了90年代末期,学校没有对利率下降风险进行管理,导致许多民办高校发生风险甚至倒闭。

2. 投资领域的风险

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投资决策失误或投资收益被挪用到非教学用途的可能性。民办高校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严重的挪用资金现象。如江苏金山桥教育集团就是由于资金随意挪用拆借而导致整个集团的倒闭。

3. 资金支出领域的风险

学校经费支出结构异化导致民办高校办学效率下降的可能性。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用于基础建设的费用过低,办学经费基本用于经常性费用、维持教学办公人员的经费及办公费用上,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规定民办高校经费的使用和筹措问题,而是由民办高校独立解决,他们享有较大的自。民办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如从开立账户、收费、使用到审计方面都存在大量的问题,乱收乱支、挪用、贪污等现象难以控制。例如,由于投资回报问题没有解决(促进法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投资回报的规定就不一致),投资者采用从学校借款的方式来获取收益,因此民办高校账目上投资方单位挂账资金较多。由于民办高校产权归属不明晰,投资者以租赁方式出租校舍等资产给民办高校,以租金方式获取收益。但是租赁业务应该缴纳相应税款,民办高校没有缴纳税金的现象严重。

(二)成因分析

导致民办高校财务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针对民办高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营不规范。首先是民办高校产权问题不清晰,导致有些投资者在投资后转移资金;有些投资者以租赁方式获得收益,却在操作上偷税漏税。因此使民办高校的资金紧张,支出异常,产生财务风险。产权不明晰,投资者无法获得合理回报,导致投资者以借款的方式从学校中挪走资金,学校账户挂账现象严重,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产权和投资者回报问题导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受到打击,只顾回避自身风险,财务管理不规范。这与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不科学密切相关,学校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互相监督的体系,民办高校投资者、管理者的利益诉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完全一致。后者有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满足自身利益的倾向,有利用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漏洞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会引发民办高校财务风险。

二、民办高校防范财务风险对策

(一)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还不成熟。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问题,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正确的认识风险、及时地防范风险变得十分迫切。首先,民办高校的投资者、举办者应该从微观角度上积极主动建立自身学校财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作为学校的所有者、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学校,使其发展壮大。其次,政府应该从宏观上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进行规范,要求民办高校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要想预防民办高校日常运营风险的发生,还要从学校的财务风险管理角度出发,降低风险成本。

(二)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

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民办高校内部来说还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体制,对学校的财务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外部治理,主要是政府行使其权力对民办高校进行管理,并从立法方面出善的规范措施,对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有力的监督。

(三)产权明晰

产权明晰问题是民办教育机构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产权明晰与否已经成为民办高校风险能否得到防范,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有些地方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黑龙江省200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民办学校举办者初始出资额进行界定,使民办学校的改革取得可喜的成功。还应该明确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使投资者责任与收益相匹配,使其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要清晰分配财产权,明确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民办高校的投资者、举办者就会积极规范财务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使民办高校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高校; 财务风险; 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continuously, make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actively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med the national finance education funds primarily, market supplemented by such multi-canal financing of school system. University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large-scale debt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financial risk increasingly dash forward show, making college financial risk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university financial risk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o building financial risk pre-warning index system,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void financial risks.

Keywo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现状

1.1高校财务总体失衡情况严重

随着世界经融危机的爆发和我国经济体制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的财务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主要资金都是由财政划拨的,因此高校只进行财务核算,没有进行财务管理。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作为一个法人主体,在国家的监控下可以进行一切的财务活动,高校的自增大了,发展快速了,需要的资金增加了,则财政拨款就相对少了,高校难免会出现财务失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校园建设资金、设备购置、师资培训、日常开支的资金短缺以及收入与支出时间差异等等方面。

1.2高校面临的债务风险

高校面临的债务风险主要是指向由于高校超常规发展、资金来源短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举债或者不良借贷最后无法偿还本息而造成的不良的后果的一种财务风险。高校举债其实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提前使用,而高校产品(大学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润,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未来支付的压力都使高校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并且高校一旦出现到期无法偿还的现象,就会使本身在银行的信用等级降低,给高校将来的融资造成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高校举债的比例越大,偿付的利息就越高,日常营运的费用就会降低,这样容易给高校造成严重的影响。

1.3高校投资风险的日益严重

高校主要的投资项目就是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为高校创造了一定的价值。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政策的相对制约,使高校面临着内部财务风险和校办企业的连带风险。校办企业一般不能独立核算,高校需要为校办企业承担全部的责任,这样对于高校的财务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也形成高校的财务风险。

2、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2.1高校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

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多,使得高校的财务状况相对较复杂,并且高校财务风险相当的隐蔽,因此,高校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也是相当的淡薄的。由于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定以及财政拨款相对的减少,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需要相应的调整。但是高校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这点,导致了财务管理上墨守陈规,财务管理的行为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无法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脱离实际的发展,导致资金的短缺,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加剧。高校对于财务管理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是高校财务状况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

2.2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产业的结构调整,财务管理制度中相对薄弱的环境就会逐渐的呈现出来。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对于相应的财务管理没有进行制度的研究和调整。领导决策过于随意,监管力度不够。业务操作和财务管理上都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流程,导致了资金短缺,资源严重浪费,加上财政拨款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营运资金的需要,使得财务风险空前加大。高校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给了资金浪费、贪污、挪用等制造了良好的机会,也给高校财务埋下了重大隐患。

2.3高校资金来源产生危机

财政上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不足,收入渠道没有很好的拓宽,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又不能增加,对外提供的科研收入、实体收入又具有不确定性。但是高校的开支除了教职工的薪资、水电、维修等杂费之后,还要不断的向外拓展,扩大办学规模等等不可避免的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目前高校为了快速发展,并未对自身的偿债能力和创收能力经过系统的分析,盲目的向银行进行贷款,使得债务比例过高,给高校产生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2.4高校对于投资风险没有很好的监控

由于高校和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校办企业的管理决策没有自主性,校办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导致了校办企业的自主经营能力差。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校办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高校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给高校埋下了财务风险的隐患。此外,在高校承担风险的同时,没有对校办企业进行相应的监控,使得校办企业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不严等问题。

3、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管理措施

篇9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的成因;控制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理论概述

1.财务风险的含义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理论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受到企业财务活动中多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之间出现偏差,因而造成承担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另一种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不确定性。在本文中,第一个财务风险的角度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后者的观点被称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两种观点的区别是他们所表述的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在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企业,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货币结构布局、起源、融资期限的可能性,利率变动等多种不确定度分量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融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日常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的范围,提高其收益。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融资,将增加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由于企业的贷款利率和资本利润率是不确定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使企业贷款利率可能大于或小于资本利润率。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受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和难以预计的控制因素,造成投资回报率的结果低于预期的目标从而产生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企业产品销售最终达成与否,需要依靠资金的两个转化过程。从成品到结算资金和结算资金成货币基金组织的过程。资金回收风险指的就是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的产品批量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财务风险的不同有不同的起源,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本身有一个巨大的生产和各种复杂的操作。因此,企业内部部门在每个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更强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只要我们注意利用某些因素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1.市场震荡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动荡。在当前金融市场很不稳定,在金融危机余振中整个世界,所有的恐慌一直紧。市场经济的冲击下,LED的股票市场和一系列金融市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市场成交难。这些问题将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企业的金融系统危机的承受能力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不稳定的,连续的冲击,企业只有不断根据在市场经济现状,不断充实自己的翅膀,建立一个积极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为了准备应对各种经济危机的金融基础,减少市场动荡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利率变动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

利率,也被称为利息率,是比总期间的利息和贷款资本。利率调整对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调整会带来利率风险高,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财务损失。

三、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金融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风险管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的整体协调和详细规划.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风险管理,下设办公室(在财务部,财务总监及办公室),具体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风险管理制度的制订、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分析、传递和归档管理等工作,并定期向单位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风险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仔细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化和应变能力 虽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企业不能施加影响,但可以通过分析把握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及时做出反应,实现企业盈利或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使各种应急措施,及时改变财务管理,提高企业适应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控制和把握减少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1.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如企业负债后,其速动比率是否低于1,流动比率是否低于2。这样才可以减少风险,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同时,要针对对中长期贷款和短期借款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使其结构更加合理,还款期限来确定一个合理的还款期限,防止财务风险过度集中。

2.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完善应收帐款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赊销行为的管理。企业分期付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量和占有时间,选择大于边际利润应该是信用政策的总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信用管理行为,防止企业坏账损失,加强企业销售资金的安全管理。

四、研究结论

财务风险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本结构不合理,反映在资产负债率太高。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在上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财务风险意味着企业将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只有企业的员工全方位的注意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正确的概念,针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智林 刘艳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 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