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展厅方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展厅方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展厅方案设计

篇1

关键词:科技 地域性 生态 表皮 生命 环境景观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科技――千百年来,这个词创造过很多个曾经的“神话”:汽车、飞机、电灯、电话、计算机、宇宙飞船……不计其数的人类头脑中匪夷所思的想象,因为科技而变为具象,彻头彻尾地改变着、推动着我们的生活。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载体。中国文明历史久远,然而较之拥抱过去,我们对于展望未来表现出更高的热情。科技馆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中,作为一个特殊的象征,积极地应对一系列的矛盾与挑战――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工、智慧的逻辑与奇妙的宇宙。科技馆的使命是创造一个开放和互动的场所来教育、启发、刺激和鼓励人们,去获取超越所有实体、社会和生活界限所需要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

本文以杭州市科技馆建筑方案投标为例,对科技馆方案设计做一次总结与回顾。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杭州市科技馆建设项目用地位于杭州市闻涛路以南,秋水路以北,汉江路以东,腊梅路以西地块。用地西边为汉江路步行街,北边为沿江景观文化水域区块,东边为规划中的滨江区演示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场地内绝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地势平坦。项目总征面积18727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6178平方米,道路代征面积2009平方米。

2、工程概况

杭州科技馆是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的综合性多功能科技馆;是展示杭州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和最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是提高公众科技素质,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激励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地;是杭州市开展科普、科技活动和特色旅游的重要设施和标志性建筑。

二、设计构思

1.立意

中国人讲究意在笔先,无意则无义。杭州市科技馆是展示杭州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和最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方案的设计无疑也承担着体现杭州独特文化特质的责任。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是水的城市,代表了柔美,意味着灵秀---水是杭州的灵魂。本方案基地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区闻涛路以南,北侧为沿江景观的人工湖水面,与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形成一动一静的水面景观。整个地块被水景包围,自然水成为不可取代的设计主题,影响着设计的各个元素。因此,我们把“水”作为科技馆展示杭州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的设计载体,来展示水的特征与科技的延想。

我们任意截取水滴落至水面的一个瞬间形态-水滴。一滴水延生出一个生命体,生命的流动延展出生态与科技的完美结合,阐述生命起源于水,科技以人为本的臻理。

设计直径15m的太空影院球体悬浮于建筑核心,围绕球体设置一个平静的水池。水池结合顶层的生态资源展厅布置,展厅内绿树流水、景色怡人,天窗带进的光线在水面上波动反射,整个空间充满了跳跃的光线与线条,使人犹如处于水天一体的大自然中。水流流经生态展厅由建筑屋顶跌落至一层地面形成广场水池,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水流仿若从建筑身后的水系延伸而出一条瀑布冲入湖底,将诗意的景观抽象提炼出精华所在。

悬浮于序厅的球体与方案立意相呼应,并拓展升华了空间的意义:悬浮在空间中心的小球体与屋顶包覆曲面结构一起形成清晰的卵状结构,球体象着“卵黄”,它代表着生命的孵化、人类与技术的孕生;以形象化的生命孕育状态引入有机体的重要概念,并象征性地将生命置于宇宙概念的中心。科技馆培育未来人才,催生新兴科技的期望与机能也悄然表露在这个有机的“孵化”形式中。

固态的水呈晶体结构,晶体是科技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元素。晶体通常呈规则的几何形状,并多以正四面体构成空间结构,而由此延伸出建筑的围护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以等腰三角形为基本模数进行编织,形成双层幕墙体系。结构体系不但具有较好的刚性,并且达到了生态节能的目的。在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中,窗洞的开启模仿传统中式花格窗,表达科技馆地处江南的文化意趣。

2.形体生成

在确定立意之后,科技馆形态的生成同时也是对基地和周边城市条件理性分析的结果。发掘基地环境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因素是设计的先决条件,有时甚至就是设计本身。科技馆项目用地位于钱塘江畔,基地形状狭长,不利于建筑竖向发展;相反,这样的条件更利于建筑对于地块北边沿江景观文化水域景观的吸纳。

基地建筑红线为45米x156米的矩形,限于建筑容量,建筑布局势必充满建筑红线范围,底层周边退出一定的城市空间。建筑也必然形成一个完整的形体才能完成对其较大的展厅容量布局。

科技馆主体建筑以两个简洁的几何体量,金属质感极强的矩形实体与通透的玻璃体块的穿插为基本形式,形成展览的容器。由其生成的建筑体量低矮大气磅礴,整体结构不对称,具有方向明确的升腾和崛起感。同时,西低东高的建筑体量成为基地建筑容量东西不平衡状态的自然反应。从环境关系看,由西侧渐次升起的建筑和缓地接纳了基地西侧沿江景观文化公园的城市绿化,结合建筑顶层的绿化水景并将其带入。

其自身的规模和背后连续的城市高层天际线,处于自成一体的稳定状态,对城市空间形态而言,科技馆本身就是一件庞大的展品。

3.形体塑造

建筑主体外立面材料采用钛锌金属板,结构以规则的钢构架支撑,创造出整个建筑无可比拟的独特现代感,使人产生出富有科幻色彩的良好视觉感受。

建筑一层局部处理为退让的城市灰空间,架空处以“Y”型立柱支撑,从形象上代表着科技以人为本,科技被人类知识精英的承托之下稳固发展。

建筑沿江的不规则玻璃幕墙外立面是整个建筑惊艳的点睛之笔,视觉上的冲击孕育着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无限惊喜,在夜晚的灯光效果之下,建筑整体更为生动,仿佛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展示着科学技术的无穷活力。

为减少建筑体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将环境的一部分处理为下沉式庭院及水池景观。在下沉式庭院内,设计植被、水体、艺术和科技小品与户外展区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多层次,多对象、充满活力的活动空间。建筑与周围沿江环境结合为整体,设计用不规则玻璃体块,采用“借景”的手法将自然纳入建筑内并融为一体。

三、建筑总体设计

1. 总平面设计

总体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优势,力求规划详尽、分区明确、功能合理、交通流线顺畅,使整个地块疏朗而不失紧凑,简约中蕴涵丰富,形成有机优美的构图。

科技馆主入口设在秋水路上交通主干道上,方便车辆通行。江汉路设人流入口形成入口广场,人车分流,方便管理。在交通组织上,沿基地设车行环路,主要供消防车、布展车辆及部分内部车辆之用。地下自行车库出入口及地下车库的坡道设于建筑东侧,由建筑南面地下车库的坡道出,设计时结合地形,合理布局个功能区块出入口,互不交叉干扰。各功能区的人流可从各个方向进入建筑,科技馆的主要接待、礼仪及业务研究及工作人员出入口结合序厅位于建筑东侧。展品的货物通过建筑北偏西侧的布展口进入并可方便到达地下藏品库或直上各层展览空间。

交通组织上做到动静分区,所非机动车在入口附近的地面自行车停车场内就近停车或通过坡道进入地下室停车。

面对临街界面,本方案采取了尊重环境的态度,在建筑用地西侧设置地面机动车停车场及团体用大客车停车场。完整的绿化用地,即开阔视野增,并能结合停车,做到既美观又实用,争取不浪费每块土地,使各个空间做到最大面积又相互服务。

2、平面功能设计

杭州科技馆具有办公、展示、影院、培训、服务等多重功能。展示及观众活动部分为主体建筑的主要内容。建筑内容根据建筑不对称的特征分为三段,中段以悬浮的太空影院为主的序厅及中央共享空间,所有内容相关以科普教育业务用房与常设展厅,则依次分层设于建筑东西两翼。三个段落设计主题展厅各有功能与主题侧重,呼应“体验科学,探索未来”的主题串联成由原始自然宇宙生命起源到现代科学探索的发展轨迹。

建筑物流程的设计就是要激发敬畏感,产生惊奇。随着游客从主入口门厅进入宽敞大气的序厅空间,站在府展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序厅空间攀升的韵律,悬浮于序厅的球体表面材料的光线变化及对高科技展品的体验。在逐渐熟悉各个功能位置后,游客可随意参观各个展区。

主题展厅参观流线设计为口袋式参观路线,参观者由中央交通厅进入一层主题展厅,随参观流线的结束由自动扶梯进入下一层展区。在每个展览空间外设计休息走廊,在这里游客可以停下来观赏室外环境,回味一下参观经历。

本工程在建筑容量和可建筑用地面积之间形成一定矛盾,经过仔细分析,最终建筑形成完整的四层展览空间的功能构成。

平面布局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人防及设备用房,并结合下沉庭院布置餐厅、咖啡厅。咖啡厅面向下沉庭院处,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寻思他们所看到的展品内容,并计划下一步继续参观的路线;地面一层设序厅、常设展厅,结合序厅周围设置了售票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结合一层展区形成6米层高的夹层作为临时展厅;二至四层设常设展厅,三层设太空影院及4d影院入口;科普教育、业务研究用房及管理保障用房均设于建筑东侧夹层平面。建筑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33358m2,地上建筑面积:25868m2。其中:常设展厅:15520m2;临时展厅:1890m2;影视世界面积:585m2;科普教育用房:1530m2。地下一层高为4.8米,一层层高为10.8米,二层到四层每层高为7.2米。

篇2

1.对独特的建筑用地的思考和定位

如何合理地利用这块地形,以最小的土方量,最经济的场地改造达到节约工程造价、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如何充分尊重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地势,塑造独特的空间和造型;如何依借环境,使建筑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仿佛从其中生长出来一样,实现对环境的再塑和升华,这是方案设计首要定位考虑的基点,既是难点,也是该方案与众不同的特点。

2.对建筑所处城市环境中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思考和定位

建筑选址位于晋城市主干道凤台街和环城东路十字交叉口西北角,周围有艺校、中专、泽州大学、拟建广播电视台等,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属晋城市文化园区的中枢地位。选址背依环境宜人的泽州公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充分显示了晋城市领导对该建筑的重视和尊重。如何处理城市十字路口的建筑造型、空间,使建筑依山造势,形成独特的城市空间和人文景观,形成文化园区公众参与、交流的枢纽:如何同风景秀丽的泽州公园交融渗透,融为一体,形成晋城市新建现代化城市的独特标志性建筑,这是方案设计进一步思考和定位的要点。

3.工程性质要求有更高的文化内涵

从位于晋城这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的角度考虑,晋城博物馆就应是一个现代化建筑,但作为博物馆,它又把该地区、该民族的文化历史、科技发展水映出来。因此建筑从气质上的定位是既不能割裂历史,割裂文化,纯粹的现代,又不能盲目仿古,割裂时代,纯粹的复古。晋博应在将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三大功能充分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把晋城深远的文化历史,独特的地域文化,新建晋城的现代化意识和山地晋城“人”与“建筑”特有的雄浑豪放、质朴洒脱,道劲有力的特色及由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兼顾南北文化的兼容精神表达给世人。

城市设计观点指导建筑设计

1.十字路口一角的山丘“城阙”建筑模式

作为城市十字路口一角山丘台地建筑,建筑设计似山丘,似阙,用山之形,城之意,表达出凝重而不沉重,恢宏大度的古代文明信息,有力地强调了古晋城作为山地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要塞城池的特点。整个建筑群依山造势,跌宕起伏,主次分明,舒展大方,塑造了恢宏的气势,画上了城市空间中凝重的一笔,体现了标志性建筑的重要性,分量感和识别性。

2.公众参与、活动、学习的城市广场建筑模式

主体建筑西北背依山丘,东南临街一侧借助地形,坐落在一个3.6m高10m宽的台地广场上,台地广场向南临凤台街是一个24m进深135m宽的公共活动参与的前区广场,广场上设有双排隋、唐、宋、金、元、明、清的各式斗??柱式,以及主题雕塑,大台阶,叠水喷泉池和停车场,整个广场富于层次,流线清晰,生机盎然、仿佛注入了生机、活力、生命和灵气,为城市人民群众驻足,参与、活动、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空间,为晋城市文化园区创造了很好的文化交流中枢场所,为烘托博物馆的气氛,实现参观学习人流的心理过渡起到作用。

总体布局的探索

1.“洛书”,“河图”、与“九宫”格式的运用

建筑总体布局采用中国古典的“九宫”格模式,九宫实际上就是一种中国上古宇宙图案或空间定位的图式,九宫的做法,如过去荀子说的,“欲近四方,莫为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中也,礼也”,古代从城市规模到住宅建筑,大体都采用中央集中的模式,“九富”的发展是与古代传说中的“洛书”“河图”相联系的(孔子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借此布局,方案设计也意在传达晋城古称“凤台”“有凤来栖”的吉祥如意。建筑布局以九宫为母题,塑造了内九宫外九宫,穿插错落,有序有机的空间层次,九宫相套,九宫相生,九宫相借,内外空间虚实相间,阴阳相合,层层递进,主从有序,人与自然共生,正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外九宫烘托内九宫的格局形成了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结合外部层层递进的广场空间,融天、地、人、时、空为一体,引导人们逐步进入有知、有感的历史时空境地。

建筑布局分区明确,流线清晰,有机地同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2.晋博的布局在九宫格的基础上,采用南北主轴线,东西次轴线及以一条由东北角而上的环形辅助轴线的方法来组织空间体块之间的关系

南北主轴线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均衡,对称的手法,对称庄重,均衡抒情,亲切宜人,东西次轴线临环城东路一侧,结合地势,跌宕起伏,富于层次。

3.风水说的观念

中国有谓人杰地灵,一向重视人地关系,“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中国的园林风水讲究借鉴自然。晋博建筑设计面南背北,前有广场喷泉,背依青山秀景,使这一文化性建筑群位于“朝阳俊秀之处,清雅之地”。

建筑创作的构思

1.“高台明堂”与“明堂辟雍”的隐喻

整个设计采用“高台明堂”的布局形式,折射出相当于中国古代书院大学的“明堂辟雍”类礼教建筑的文化气息和纪念性特征。《白虎通义》曰:“天子主辟雍,行礼乐、宣德化、辟者譬也,象圆璧法天雍,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因此在建筑设计上,采用规整形态以突出其纪念性,采用圆形以示“圆如璧”,比喻“法天”,设计水池,以喻“教化”。

把主体建筑立于高台之上,既有突出主体建筑形象的作用,并可隐喻中国古代建筑高台“招贤纳士”、“礼贤下士”之意,唐朝贾谊曾有“昔日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的诗句。瞻仰者置身其中,会感到一种无名的气势,一种和谐、寂静的境界袭然心头,无以名之,曰“圣地感”。

建筑设计将建筑与绘画、雕塑、园林、小品有机结合,既表现建筑美,又表现自然美,将中国的古代文化内涵,鲜明的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相融和,形成统一的整体环境,既有静穆的“圣地感”,又亲切宜人,有祥和的文化气息,可称之为“欢乐的圣地感”。

2.凤台的隐喻

整个建筑主体依借地形,围绕13m高的二级台地,坐落在一个高3.6m的一级台地上,主展馆又坐落在13m高的二级台地上,形成台的高台建筑,一方面衬托塑造了晋博主体建筑的神圣和庄重,反映了黄土地高原北方文化的道劲有力,大气雄泽,豪迈洒脱的气势,同时也幽幽讲述了古晋城“有凤来栖”的历史故事。主体外墙基部雕刻有凤凰的浮雕,也有传达古台州“有凤来栖”的历史神韵,人们由中庭沿水幕,跌水逆流而上,溯源追根,到达序言大厅中部,一泓清水上有一台,一座古凤台凤凰的雕塑进一步强调和升华了追溯古凤台历史渊源的喻意。

3.立面造型设计:重檐挑檐、如鸟斯革、如翠斯飞

立面造型采用大实大虚的手法,现代、明快、简洁、大方,富于韵律,富于层次,体现了晋城博物馆设计的现代意识,体现晋城新城的开放拼搏意识。同时形式功能有机统一,

强调了主入口,影射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主入口的高透光玻璃幕一方面丰富了室内中庭空间,另一方面也隐喻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黄河文明和现代晋城人的开放追求。整体造型道劲雄浑、大气有力,反映了北方黄土高原独特的文化风格。立面造型以实为主,有力地塑造了晋城博物馆的深厚亘古的文化气息,反映了古晋城作为山地城市独有的封闭地域文化特色(晋城古有孔子回车的典故,反映了古晋城文化一度对外来文化抗拒和抵制,自成一体的特色。)

古晋城由于战争和南北经济的渗透影响,其文化逐渐汇入大中华的历史河流,南北朝时的青莲寺已出现重檐,斗的应用相当普遍。借此,立面造型抽象中国古建的重檐大屋顶,如鸟斯革、如斯飞,出挑深远,意喻悠长,富于韵律,富于层次,气势雄浑,似与大地息息相生、体现了中国古哲学“天人合一”的意境,实现了现代科技手法与古建神韵的完美结合。建筑的细部构件和符号,经过对古建的构架柱廊、墙身收分、斜昂、斗拱、雀替棂窗、庑殿顶、四角攒尖顶等符号采用概括、抽象、提取、变形,夸张、重构等现代建筑手法的处理,既体现其建筑现代意识,又蕴含古韵,折射历史,超越明清,指向深沉浑厚的汉唐建筑文化,映射着中国古山西晋城博大的文化背景。

大面实墙的收分与依山而造,同山丘相接的城垛口围合处理,有力地强调了古晋城作为山地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要塞城池的特点,(古晋城的殷富人家和官宦人家,为防御此起彼伏的战乱,在私宅周边多建四、五层的了望角楼,实墙顶多以城垛口收头,这是晋城古文化的重要特色,如砥泊、郭峪、黄城)。

晋城地理上界处于南北文化相交之处,古建以北方建筑大气雄浑、道劲有力的特色为主,又采用了许多南方建筑手法,比较典型的如润城的一座舞台就采用南方临水而建的卷棚顶的处理手法。因此,晋城博物馆的设计在报告厅屋顶和入口雨棚的处理上,采用了曲线微弧翘挑的手法,也在意喻古晋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色,同时结合广场,活跃丰富了建筑的气息和形象。

色彩选取了黄土文化中最具其个性的黄色,同环境石层巧妙地统一、融为一体,仿佛从中生长出来,表达了来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超于自然的心愿。

空间设计

内部空间跌宕起伏,纵横捭阖,富于层次,变化丰富,步移景易,情趣昂然,使人如置身时空隧道,又如闲庭漫步,不知不觉流连于历史长河。步入一层,是一个三层中空的大堂。围绕大堂两侧是两个对外临时展厅,大堂对景是一幅三层高的晋城古韵浮雕水幕,阳光由屋顶的玻璃采光顶和入口的透明斜玻璃洒下,光影交错,气势恢宏。玻璃和钢架,光和影,潺潺水幕和古意昂然的浮雕,交相呼应,构成一曲宏大的交响乐。

沿扶梯上二层,空间豁然开阔,围绕三层中空的中庭,南侧布置临时展厅,东西两侧布置两个室内休息的庭院采光天井,中间种绿树、点缀对外雕塑展品。天井临中庭和展厅一侧为透明玻璃幕,临山丘一侧挡土墙上雕以巨幅浮雕。室内、室外空间在此交融,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意。沿扶梯上三层,围绕中庭和两侧庭院,对景设置两个较大的临时专题展厅。步移景易,人们每到一层,都感受到新的空间,都接触新的展题,结合休息展廊,空间的趣味和变幻消除了人们参展时的消极疲劳心理。追溯水幕的源头,人们在三层看到一部宛若通天的直扶梯,这是一个玻璃楼梯,玻璃踏步下流水淙淙,内藏灯带,映照着流水和踏步,虚幻飘渺,为通向主展厅的道路铺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人们拾级而上。来到二级台地主展厅的序言大厅,空间的演变在这里达到。序言大厅淡泊宁静,万物归一,建筑的意义在这里得到全新的升华,民众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启迪。序言大厅中是一碧清池,中间有一台,落座一个凤凰的雕塑,人们追源溯根,找到了源头。序言大厅顶部次开发是一个玻璃攒尖采光顶,阳光静静地洒落在清池和雕塑上,给人们静静地讲诉古晋城凤台有凤来栖的传说,围绕雕塑四周的墙上绘有壁画、纹饰、雕塑,讲述古晋城亘古的传说,给空间赋予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围绕序言大厅是四个相对独立且联系贯通的主展厅,空间主从有序,层次分明。

水体设计

从广场到室内,从一层到四层,一组结合台地,由跌水喷泉,涌水水幕、镜水、流水组成的水景造型,宛如一条暗暗流动的生命之线贯穿建筑始终,使建筑临水增色,主题升华,潺潺流水,涟漪微波,水花四溅,水膜闪烁,似一幅文明的画廊,历史的长卷,有力塑造了晋城市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个性。

篇3

关键词/武汉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探方 融为一体

引言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村,距武汉中心城区仅5公里,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距今3500年),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遗址于1954年被发现,规模不大,正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周长1100米,面积75400平方米,城垣的方位为中轴线北偏东20℃,四周城垣高耸地面,高达7-8米;现仍保存有比较完整的轮廓。为充分发挥盘龙城丰富的文化积淀的作用,武汉市政府将致力开展对盘龙城的保护和利用;拟在这里建设一座集考古、观光、商贸、旅游、休闲、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弘扬华夏文明、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是在保证遗址完整性的条件下,按保护等级划分为环境控制区、建设控制地带、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15.89平方公里。这种结合城市发展的开放性遗址保护分区规划思路,对遗址区保护来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也是寻求遗址区与城市之间融合的尝试;对于博物馆设计来说,则是要求建筑师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解决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方案创新把博物馆建筑融入到遗址保护区中。

1设计构思

通过对遗址区格局的分析(宫苑近似方形),发现遗址区内的宫城在商代早期城市中所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方案创作中,我们把中国古想城市形态―― “方形”城市网格布局作为设计构思立意的出发点。

盘龙城遗址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要在遗址上建造一座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博物馆,设计师一开始在与历史遗址对话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建筑以什么样的形态融入到遗址区的大环境,以保护遗址区的完整性。同时,充分尊重遗址保护规划对博物馆选址的建议,充分考虑博物馆与遗址宫城以及武汉新城市的呼应关系,充分结合盘龙城遗址的周边环境、合理处理好博物馆与盘龙大道的关系,尽量淡化建筑主体对遗址区的干扰,控制建筑体量、让建筑与遗址区融为一体等要求,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图1、图2)。

2设计研究

整个设计的萌芽是经过基地现场地理环境的实地踏勘和对历史遗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诞生的,历史遗存包括宫城内的两座宫殿基址、盘龙城遗址文物陈列室的现有陈列,展出出土的商代典型文物以及盘龙城已出版成果等(《1963―1994年盘龙城考古发掘报告》、《武汉城市之根》论文集、《盘龙城青铜文化》、《盘龙城文物精品图录》、《武汉之根盘龙城》等书籍),这些资料非常详实有说服力。

2.1城的思考

自从人类进入“群体”生活之后,其群落布局首先选择的就是圆形的布局方式,原始城市平面是圆形的说法十分可信,群居方式逐渐基于理性而发展之后,“圆”就逐渐演变成“方形”,后来才又形成有核心的“内城外郭”的布局方式(图3)。

何谓城?在中国古代,城,是指用于防御的建筑;而市,是贸易活动的场所,一为政治、军事,一为经济,城市,即由城与市复合而成。也就是说,既有防御的建筑,又有商业贸易的活动场所,这才称得上是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种文化形态。通过对盘龙城遗址城垣及护城壕沟结构,以及“前朝后寝”式建筑格局的实物史料解读,和对博物馆与遗址区环境立地关系找寻,从而使建筑方案的设计脉络更加清晰明了。

2.2探方寻根

通过对高耸的夯土城墙、深阔的城壕、大型的宫殿遗址、城外居民点遗址及远郊反映出的城乡对立的商代遗址等的发掘,可以发现商代的城市空间是通过院墙、城墙、宫墙和街区以不同等级来界定的;这种城墙、街区的空间划分,为我们传达了一种讯息、一种心理感受,它们形成特定的文化符号,表述空间的外在含义。从这些发现中,可以确定了博物馆与遗址宫苑之间的时空呼应关系;在本方案设计中,我们以盘龙城遗址宫苑为原型,寻找古代城市在肌理上的显著特征,将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方格网布局、对称布局、等,进行内向围合的里坊叠加,从而寻找出古代城市结构向现代城市结构不断衍进的脉络特征并加以简化、提炼,最后以方格网叠加的手法,让盘龙城这本“神奇而有灵性”、厚重且耐读的“史书”以一个静止的建筑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结合考古 “探方发掘法”,以“布方”的形式把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场地划分成一个个正方形,利用叠加、错位、穿插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主体”、“隔梁”、“关键柱”,引导设计师寻找建筑与历史环境氛围相协调的一条路径,营造出一个互动有趣的、探寻武汉“城市之根”的历史空间氛围(图4、图5)。

2.3平面布局

建筑物分为博物馆陈列展示区、配套服务区、文物收藏与研究区、办公管理区共4个区。由于遗址博物馆是专题性博物馆,只陈列与遗址有关的文化信息,不宜庞杂,因此在平面布局上,采用了向心式布局――即围绕一个中央大厅来安排各种参观流线来保证各个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避免流线干扰,使用起来便捷高效。附属用房为折角型体型,根据各种功能和流线需求,又划分为游客服务区、贵宾区、文物库存区、设备区、后勤休息区和办公区等6个小区。其中,博物馆首层包括入口门厅、过厅、序厅、多功能报告厅、商品服务部、中庭、展厅等;辅助用房首层包括贵宾休息、文物赏析室、文物修复室、文物资料室、文物库房、餐厅、厨房、设备用房等;博物馆展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通过廊道连接。

博物馆二层平面功能包括展厅、露天交流绿化平台、馆长、书记、副馆长、接待室、小型会议室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办公、休息室、图书资料室、科研室、餐厅、退台花园等。屋顶层包括4个室外考古发掘互动模拟区、两个屋顶绿化景观平台、屋顶花园等。

2.4造型设计

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仅能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而且还能体现一座城市的个性魅力。盘龙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遗产无疑是武汉参与未来竞争的一张文化品牌。

1)造型

通过盘龙湖、遗址辐射、自然山体的景观渗透分析,结合建筑单体各自的功能特点,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尽量减少山体土方的开挖,突出山体建筑的灵活和庄重,确定建筑主体造型以20米×20米网格方块为单元功能模块组合成九宫格盒子,以质朴、纯静的形式座落于盘龙湖边与遗址宫城遥相呼应,形成时空对话,传递一串串精彩的历史故事,为参观者构筑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游人穿越时空,亲身探寻盘龙城的今生前世。

2)立面

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原生态,在主体建筑外墙采用质朴自然的仿夯土环保涂料,通过对外墙的拉毛处理,制造出返朴归真的夯土城墙效果,小部分外墙上用雕有早期商代纹饰铜板装饰,辅助用房和景墙则采用粗犷自然的毛石。利用两者材质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来体现建筑古朴性和现代性,在满足环保与节能要求的同时又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3)中庭

在主体建筑正中设有由8根木柱和架子组成的圆形构架内庭,暗含天圆地方的哲理。内庭四周的方格网空花墙体,其纹路是由盘龙城遗址区出土的陶罐装饰纹理变化而成,既呼应本设计的方格网的主题,又暗藏盘龙城早期商代文化内涵。镂空的方格随着光影的变化,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塑造出神圣的历史冥想空间,仿佛时光倒流,岁月穿梭,让人不禁发“怀古之悠情”。中庭中心布置圆形纹饰铜板铺地,其上轻覆一层3~5厘米的水面,纯静平和,如铜镜一般,留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4)观光走廊

博物馆不是张扬的城市地标,它是在遗址中生长出来的建筑单体;把九个方盒子通过屋顶走廊串联在一起形成整体,墙的功能便得到了延伸,围合成空中观光走廊。人们行走在15米高的360度串通屋顶观光廊,与遗址四周景观融为一体。建筑与遗址宫苑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产生有机的对话,形成独特地域特征的空间形态,让观者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在3500年前。

3小结

篇4

[关键词]城市对话 空间整合 生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30-02

一、城市设计篇

(一)项目背景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城市轴线的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和北国温泉之乡等美称。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展大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就,市政府决定建设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

基地选址位于大庆高新区,西邻火炬新街,北邻发展路,南邻科技路,交通条件便利;周边有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文体中心建筑群,区位文化优势显著。

(二)城市空间设计

基地西侧以火炬新街作为城市区域空间主轴线,轴线的北端为文体中心建筑群。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的城市空间设计考虑了与相对地块的空间对应关系,以强化主轴线上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图1)

(三)总平面空间布局

依据城市空间设计,总平面布局将广场平行城市空间主轴线呈线型布置,提供城市最大化的开放空间界面。

建筑空间结合功能分为办公空间与公共空间两部分。320米长的办公空间将所有公共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简”与“繁”的有机融合。(图2)

(四)交通组织分析

结合周边道路现状,基地共设计3处城市开口,机动车可由此进入基地,到达地面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同时还设置环绕建筑的消防流线和两处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建筑出入口主要设置在东、西两侧。西侧设置两个公共人员出入口,分别是规划展示馆参观人员主出入口和档案馆、公积金办事人员出入口。东侧设置2个工作人员出入口,分别是档案馆、公积金、城建档案馆出入口和展示馆、规划局、设计院出入口,同时还单独设置了食堂出入口和参观展览的贵宾独立出入口。基地还设置环绕建筑的消防流线和两处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二、建筑设计篇

(一)建筑形式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由规划展示馆、档案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划局、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档案馆和职工食堂七个主要功能部分组成。通过对功能的梳理与整合,重新划定出两大空间类型,即办公空间与公共展示空间。因此建筑形式脱离了零散功能需求的束缚,从而转向形式与空间的对话。(图3-图6)

(二)功能分布与流线组织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七个主要功能具体分布和组织如下:(图7)

1、规划展示馆包括作为公共展示空间的西侧点式体块以及作为办公空间的东侧板式体量北翼的负一层至二层。其中:

展示区、会议区集中于五个点式体块中,参观人员、会议人员由西侧二层公共主门厅分别经展示序厅和大接待厅进入。其中贵宾也可从东边的独立出入口经VIP接待区进入。

库房及设备区位于地下一层,展品由货梯直接从地下停车场运至一层城市主体模型展厅。

一层办公区由北侧办公集中出入口进入。建筑面积为18328平方米。

2、档案馆集中位于板状体量办公空间南部负一层至三层,其中:

档案库房区及业务处理区居地下和地上各一层,档案货品直接于地下车库卸货接收、处理入库。

南翼二层的公共服务区及档案展室,公共人员由公共次门厅进入。

其上的办公区位于三层,办公人员由南侧办公集中入口由垂直交通到达。建筑面积为14241平方米。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为公共服务、培训和办公、档案两部分,分别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南翼的一、二层和四、五层。其中:

培训中心位于南侧一层点式体块。服务大厅位于南侧二层,与档案展室相对,办事人员可沿坡道由公共次门厅进入。

档案、办公部分分置两层,以南侧集中入口处的电梯垂直联系。建筑面积为7524平方米。

4、规划局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北翼六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部,办公人员由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进入。建筑面积为2326平方米。

5、规划设计研究院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北翼,三、四、五层,办公人员由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到达。建筑面积为4890平方米。

6、城建档案馆位于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南翼六层,办公人员由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进入。建筑面积为2861平方米。

7、职工食堂位于办公空间中部一层,上部办公人员可分别经垂直交通下至底层,从两侧门厅进入。建筑面积为1242平方米。

(三)生态设计

大庆地处北温带亚欧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严寒、冬季盛行风为西北风,最低气温为-36.2度,年平均气温3.7度。因此通过相应的策略使建筑保温性能达到最佳,是该项目生态化设计的重点。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采用三项策略实现生态化的建筑设计:

1、气候缓冲空间

空间布局中将展示空间、辅助空间布置在建筑的西北部,办公空间布置在东南侧,空间布局阻挡了冬季冷空气进入办公空间,从而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2、空中花园

方案的空中花园包括屋顶花园和空中庭院两部分。屋顶花园结合遮阳棚架为顶层办公空间提供气候缓冲区的同时丰富了城市“第五空间”的景观。空中庭园提高了建筑的立面绿化率,同时为办公人员提供了空中休息场所。

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依据不同的朝向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西北向的建筑立面以实墙面为主,开窄条形,以抵御严寒的气候。东南向建筑立面则以框架玻璃为主,提高建筑的通透性,并结合空中庭院,创造一种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

三、布展设计篇

(一)空间布局

展馆展示区的空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结合入口门厅的公共区域,包括展示引导区、观众休息区、临时展示区、球幕放映室和多媒体查询等区域。

第二部分为规划主展区,包括序厅、城市主体模型展厅、城市专项规划展厅、市县规划展厅、城市发展历史展厅和城市建设成就展厅。

(二)流线组织

布展流线设计考虑将参观的顺序性与可选择性相结合。参观人员既可以城市发展为脉络组织参观流线,也可以只参观某个展厅,为参观人员提供不同的参观经历。

(三)空间分析

展示区的空间设计,放弃了传统布展空间单一、封闭的现状。结合当前国际展示手段多元化的现实,提供展区不同的空间体验,创造流动、模糊和透明的展示空间,使参观人员在参观规划成果的同时,被展区的空间状态所感染。(图8)

(四)采光策略

展示区的采光以自然光为主,人工光为辅。设计采用天顶采光、侧墙采光和侧窗采光三种手法引入自然光,为展厅提供舒适的光环境。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1 建筑电气设计的概念

1 .1 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一个构思表达 、再构思表达 、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博览、创意 、构思 、表达等几个阶段 。设计过程从一开始到深入下去 ,各阶段思维的广度 、深度都不同 ,表达方式 、工具也可能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工具要适应思维的速度 ,推动思维发展成熟 。

1 .2 服务的对象

设计是为甲方(业主)的功能需要服务的,也是为施工单位的施工需要服务的。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合作观念 、树立敬业精神 。对建筑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而言 ,妥善处理与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协调上所用的时间甚至可能超过埋头设计的时间。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建设程序办事 ,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或个体户)设计或承包工程 。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技 术水平有限 ,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

2要注意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照明及空调负荷多,电梯等运输设备多 ,给排水设备多 ,所以用电量特别大 ,且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在高层建筑中,照明与动力基本上不共用干线 。动力负荷多采用放射式供电 ,照明负荷则多采用母线槽配电,与动力分开。由于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大柱距 ,形成大空间,使墙面安装的设备增多,必然使地面管道增多。由于建筑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及干法施工 ;缩短了施工周期 ,而且顶棚一般采用标准化 、系统化的吊顶 。电气设备的管线应采取防火措施 。空调设备等主要用电设备分散 ,多数要求集中管理 ,即要求采用电脑管理和监控系统 。采取防震措施。如配电屏 、灯具等电气设备的防震 ;管线的层间贯通和建筑伸缩缝与沉降缝的耐震处理等。消防要求高 。因为高层建筑高度高 ,体量大 ,人员密集 ,设备多 ,装饰豪华 ,建筑本身火灾隐患多,故对消防要求很高 。节省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政策 ,节约用 电又是节省能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 日常生活。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要把电能消耗指标作为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电的设计方案 ,应根据技术先进 ,安全适用 、经济合理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确定。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 ,采用高效率变压器 、电动机和照明光源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设备监控电脑系统等措施 ,减少电能损耗 ,节约用电。采用壁灯时需将容量提高一级或增加盏数 。

3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3 .1 设计的内容

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 ,高度大 、面积大 、功能复杂 ,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 ,项目繁多 。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 计 ,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 、广场等户外工程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 ,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将供电、照明 、防雷归类在强电 ,而其余部分 ,如电话 、电视 、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 。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 ,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 、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 ,容易理解 ,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但是 ,这种按电压高低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严谨 ,如 :动力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 ,其电压可能很低 ;而消防回路中的联动也不宜与配电箱完全分割开 。又如人防设计 、防雷设计 、保安设计等功能性设计 ,其内容不仅仅是弱电信号的报警 ,也包含有动力、照明的联锁反应 。又如防雷接地 ,强弱电都要求 ,而且有向等电位联结发展的趋势 ,实际上又很难分开 。如果电气设计仅仅以电压高低进行分工 ,势必造成强弱两个子工种之间交叉过多 ,界限不清楚 。

3 .2 设计步骤

在项目决策以后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阶段 。大型和重要的建筑工程 ,在初步设计之前应进行方案选优。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 ,可以将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当接受建筑工程设计任 务时 ,首先应落实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文件是否具备 ;检查需要设计的项目、范围和内容是否正确 。上述手续齐备后就可办理设计委托文件 。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前 ,应进行调查研究 ,收集必要的资料 ,把相关的基本条件搞清楚 ,这是保证设计质量 、加快设计进度的前提条件 。然后 ,按照设计各阶段的深度要求 ,编制设计文件 。经过审核后 ,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交到施工单位 。施工开始前 ,设计人员要向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工程负责人作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应对有关设计方面出现的技术问题 负责处理 。工程竣工后 ,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 ,如果技术要求高的 、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及大型建筑工程设计 ,在初步设计之前还要根据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对设计工程作出一个或若干个设计方案 ,交到相关部门或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设计 ,这样可避免在初步设计中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作出较大的改动或造成返工 。对于工艺上比较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工程 ,可以增加工艺设计阶段 。小型建设工程设计可用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 ,设计单位需要将编制初步设计的文件交建设单位报请上级及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 ,方可根据正式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 。对于建筑电气设计有关部门一般有 :城乡规划部门、供电部门、邮电部门、消防部门、人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文物部门等。

4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4 .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照度 、色温 、显色指数 ;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 ,也就是舒适卫生 ;满足上下 、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满足特殊工艺要求 ,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 ,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

4 .2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 ,增加 运行费用 。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 ,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

4 .3 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节能的着眼点 ,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 ,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 。如变压器的功率损 耗 ,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 ,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 量 ,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因此 ,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的原则 。

5结束语:

随着各国政治 、经济 、文化事业的发展 ,高层建筑几乎遍布世界各大城市和游览胜地 。并且 ,高层建筑把多种功能合并为一体 ,在同一建筑内具备了住宅 、办公室、旅馆 、超级市场,医院、餐厅 、文化和体育设施等各种必需的设施 ,已成为高层建筑中最有意义的趋向。由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 ,高 层建筑内用电量也是越来越多 ,因此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 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用电特点以及主要设计内容 ,才能更好的做好电气设计工 作 。要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做好并非易事 ,对年轻人来讲 ,培养起对设计的感情 ,热爱这个行业是很重要的 。

参考文献:

[1] 汪七一.浅论高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有色金属设计与研究,l8 ,4 .

篇6

论文摘要:以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为例,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毫无疑问建筑是理性的,它需要贯穿建筑师的理性思维,同时,建筑又决不仅仅局限于理性思维,它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将人的情感去关注非情感化的理性创作,从而将人的感情转移到建筑上。因此,追求情理兼容的建筑作品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理当追寻的目标。合理定位是设计过程的起点,也是设计理念及灵感产生的基础。就一般意义而言,建筑设计的定位包括环境定位、功能定位和建筑形象定位等层面,合理的定位往往是一个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随着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功能的更新和拓展,也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功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该建筑更好的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要求?如何让新型图书馆的形象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审美要求?使得设计出的作品达到理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我们带着对这两个问题的持续思考,进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文结合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方案设计,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新职能、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建筑文化情感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期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有所参考。

一、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在网络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设计正面临着功能改变,新型图书馆的设计方案必须突破传统图书馆的设计模式。经过深入思考,在功能上结合实际使用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采用“一站式服务”的多功能入口大厅。在入口大厅读者通过网络磁卡就可完成整个馆内的图书借还工作,并可在馆内任何一台电脑前轻松完成检索上网,预约借阅以及其他服务项目,实现超市化管理及“预约、借阅、查询、还书一条龙服务”的高效服务。

阅览室尽量采用大空间布局,并围绕中央大厅及文化沙龙布置。通过阅览柜和阅览桌椅不同的布置方式,在大空问内分隔出既相互联通又相对独立的空间领域。阅览室均采用综合布线系,使每个阅览室都具备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上述布置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库室分离”的模式,将书库与阅览室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格局,完全适应当今图书馆“全面开架、藏阅合一”的运作管理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开放性布局也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灵活可变的基础。

二、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

大学图书馆在当今高校学生生活中正承担日益综合的文化服务职能、教育职能与休闲娱乐职能。这就使单纯意义上的传统图书馆逐步演变成新型综合的文化知识中心,使得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内部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化演变。为顺应上述变化,更好的满足功能要求,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将可独立开放的多功能报告厅、科普展厅、图书超市、咖啡吧、自修教室等相关服务空间集中设置在一层。将整个四层中心区域设为大型的文化沙龙,给读者提供交流、休闲的场所。围绕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和空间,穿插布置相关的配套功能。如每层阅览室均设有休息角,给学生提供一个短暂休息的场所。

三、取代传统的运作模式

传统图书馆的规模历来都以藏书量作为衡量标准,书库在传统的图书馆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功能单元。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在新型的图书馆中已逐渐被为网络和电子出版物所代替。电子媒介已然成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电子光盘库已经或将要取代传统书库成为一般图书馆最主要的资料存储方式。即便是在一些有纸质文献的传统图书馆内,也往往采用制作缩微胶片的方式供读者阅览。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光盘体积小,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就可以不再专门开辟书库,而是将其分散到各类阅览室内,既节省管理成本又方便读者借阅。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更适应当今图书馆的需要。

四、寓意深刻的立面设计

建筑的生命孕育在与环境的情感共生之中,从环境中来,于环境中再生,以环境作为设计的切入点,从环境的结构原型中,从环境中那些有具有生命力的要素中寻求设计线索和灵感刺激,从而建立与完善环境程序,延续与发展环境意象,以建筑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带动整个环境形象的艺术升华,达到情境交融。

在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立面设计中,我们从环境出发,发掘该图书馆的文化内涵,用丰富的建筑语言,赋予新型数字化图书馆深刻的含意。

为了充分表达图书馆建筑的亲和性和开放性,我们设计的图书馆在正面以双手开合的欢迎姿态伫立在读者面前,主入口宽敞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驻流的空间,而且通二层的大台阶使得整栋建筑端庄雄伟。矩形的玻璃中厅增加了图书馆内部采光的同时,也营造了光影交织的变幻空间。方格形的窗户在建筑立面上显得大气稳重,也有立久持久之意。条形窗的布置如同图书馆的一本本藏书,象征着通向智慧的心灵之窗。出挑的玻璃轻钢雨蓬钢架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双手开合的建筑外观,暗喻着这座建筑是知识殿堂的大门,也似乎在召唤着学生们积极走入这扇门,为将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固的基础。

篇7

关键词:老旧建筑改造;建筑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经代表着都市文明发展进程的旧建筑已经千疮百孔,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灿烂。我们经常看见映入眼帘的“拆”字,证明了它们命运的脆弱以及最终的归宿。老建筑在伴随着推土机带给我们巨大的轰鸣声和尘土中轰然倒下,变成等待运输的建筑垃圾。目前,这种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影响了地域性建筑符号、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又是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了新的建筑垃圾。因此,关于老旧建筑的改造是作为建筑设计师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它同时又是一种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1.改造工程实例概述

以下为近期做的一个老旧建筑改造的实例。这个项目从前期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改造使用功能,方案设计推敲修改,到施工图绘制、交底,再到工程验收,最后交付甲方使用,全程跟踪服务,收获感想颇多。工程完成使用后并得到了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并且还获得了优秀设计奖。此工程为改造已作他用的原赤岸村小学校舍,使其符合村委办公、村民活动及社区服务等要求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重新布置,合理设计,并使其符合下列一些要求:

1.1必须保证结构安全,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1.2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减少投资;

1.3外形设计要简洁大方,有地方特色并和周边建筑协调;

1.4室内装修要简约明快,符合卫生及安全标准;

1.5增加室外活动场地,配建绿化景观及停车设施;

1.6改造方案要方便施工,可操作性强,选材方便,减少施工周期。

依照要求,充分利用原有房屋的实际尺寸,经过多次调配,巧妙地安排了各种功能房间,将原来的教室改造为办公室、活动室,将原来的二层大跨度房屋改造为会议室、便民服务大厅等。由于使用功能的调整,在室内改造增设了卫生间,在会议室的西侧还增加了一部疏散楼梯;并在西楼和北楼的二层加了一部连廊。整个建筑群体平面调整后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立面上按照现代中式进行改造设计。根据方案设计需要,将三栋建筑的屋面统一更换成青灰色水泥瓦的坡屋面,在每栋建筑的山墙上增加砌筑了简化的马头墙造型,檐沟也按统一的风格进行改造。同时统一更换了门窗,全部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节能门窗及成品木门。外墙采用灰白两种色彩粉刷,局部墙面采用小青砖贴面并用增强水泥板做出线脚,增加了立面的变化。在服务大厅的东侧增设的一道月亮门造型,成为主入口的对景,也成为该建筑的亮点之处。在室内装饰设计上则延续了建筑设计的风格,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强调简洁明快的效果,减少装饰荷载,保证结构安全。此外室外的景观设计也根据建筑的形式、周边的现状,因地制宜地从满足功能、经济实用和绿色生态等方面出发,力图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美丽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庭院绿化、粉墙黛瓦、步道小径,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空间风韵。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相比于拆旧建新优势十分明显,一是保留了原有的村落肌理、空间形态;二是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从而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三是节约了大量的新的建筑材料,减少了碳排放;四是节约了有限的投资,减轻了财政压力。所以改造升级既有房屋是一条利国利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建设之路。

2.老旧建筑改造的表现形式

老旧建筑改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是某个区域的整体改造,有些是单个建筑的个体改造;有些是建筑的立面改造,有些则是建筑内部的空间改造。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改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现存状态的旧建筑重新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体现它的生命活力。如今许多老小区的整体建筑改造,平改坡工程,某个建筑风貌区的立面改造,废旧厂房改办公、展厅、商业的工程,细化到单体建筑的空调位、广告位统一设置的沿街立面改造工程都体现了改造利用、改造优化的优势所在。通过对一个适宜的旧有建筑改造,不仅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对社会历史及文化资源的延续和传承。当然改造的同时还应满足国家现阶段对节能、消防及地方对城市设计的要求。

3.老旧建筑改造的建筑设计

3.1立面改造

一些老旧建筑的改造,为内部功能格局不变仅是对其外立面进行翻新。如有些建筑原有外立面为涂料或面砖,门窗还是钢质或单层的铝合金门窗,因时间久远已是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视觉效果,或者是要在某个区域达到统一的建筑外立面分格,于是就对其立面外饰材料进行翻新改造。重新粉刷涂料,或是更换新的面砖和节能门窗,根据立面设计的需要有些部位用上了多孔装饰铝板或是LOW-E中空玻璃幕墙。一些建筑在改造时外墙上还加设了保温材料。通过这些立面的改造手法,运用多种现代立面饰材,既改变了立面视觉效果,同时又达到了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如今许多沿街立面改造等就是这种情况。

3.2平面功能改造

有些旧建筑的立面风格富有历史意义,值得修缮保留,但平面功能却已不能满足现在使用功能的要求,于是就需对旧建筑的平面进行改造,上海的“新天地”就是用旧建筑演绎新功能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新天地”采用的是保护建筑的一层外皮,改变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类似于巴黎市旧建筑改造的方法。“新天地”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大片的保留了里弄的格局,特别是花了大量精力和资金精心修复和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细部,对建筑内部则做了较大的改造,以适应办公、商业、居住、餐饮和娱乐等现代生活形态。这个开发项目带有传统建筑保护的性质,受到了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3结构安全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中应首先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影响,考虑到建筑的坚固、实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除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及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须尺寸外,对一些部件(如栏杆、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门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旧建筑改造后使用的安全。

3.4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在旧建筑改造中,应注意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问题,既要注意降低改造成本,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减低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要考虑其综合的经济效益。在选用材料上应根据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意节约用材,充分利用现代节能环保材料,在满足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3.5整体性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必须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的要求是来自于多方面的。除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特质。

4.结语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是现代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可以利用的情况下都应该予以完整的保留与守护。老旧建筑改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有些城市因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轻易把那些没有历史纪念性的旧建筑拆除了,这样做是对这个城市的不负责,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长远的意义。一些没到年限的旧建筑的消失,不但是这个地区历史的消失,同时也更大的浪费了建筑资源。对某些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既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老旧建筑的保护与重新再利用,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并值得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展示;数字技术;展览

数字化展示是博物馆、科技馆、主题馆未来展览的方向,但是这种文化事业与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对于展览来说还是一个处于探索阶段的新模式。数字技术在现代展览中的运用,并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涉及多门学科、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方式成果的综合运用,展示设计不仅要考虑各种前沿展示技术的应用,还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历史文化内容、总体展览形式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相融。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展示艺术的内涵与形式,将更丰富、更多元的展示效果呈现到了观众的面前,让观众在展示的环境空间中获得会展信息与情感体验的美妙交融,这将会极大地推动会展设计的数字化发展,对会展设计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在传统的展览中,美的传达是单向的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仅具有呈现性,而没有交互性。而交互逐渐成为艺术欣赏形式的重要方面,交互艺术的欣赏不再是单向的呈现性,而且具有被改变的能力,在欣赏者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艺术的在创作过程中,欣赏者的欣赏过程即――参与过程会改变艺术品的呈现出形式,所以交互艺术作品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能够给欣赏者带来持续不断的新鲜感。

数字化展示的方式包括虚拟现实放映、多媒体展示和数字辅助展示三种方式。展示中应用的技术大致有:VR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码新媒体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等主要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创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艺术虚拟成像艺术、装置艺术、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协调的影像、视频及互动设计。主要有电子翻书系统、互动投影系统、 数字沙盘、360度全息影像系统、环境特效系统、影音特效系统、互动地幕、互动桌面、三维动画宣传片、全息投影、弧幕影片、增强现实等各种各样充满科技感的展现方式。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展示设计有以下新特征:

(1)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增强细节方面的展示。多种感官信息传播。便于展示文物的原生环境。便于表现动态过程,展示形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展品展示,它的形式更加多元化,由静态展示向动态展示的转变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成熟。

(2)欣赏会展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由真实场景向虚拟化展示的转向工业时代展示设计的主要特征是实体化,通过展柜、展品、图片、文字等具体的实物来传递信息,然而受到展出环境等因素制约,实体展示往往只是极少部分,而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种遗憾,让更多展示内容全方位呈现出来。

(3)增强展示的生动性、趣味性,观众的参与的互动性更高给观众一个更丰富的参观体验。由视觉观赏向综合体验的转型数字媒体技术的加入为会展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观众的感受体验也从单一的视觉观赏向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进行扩展延伸。

数字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的基本要求:

(1)要有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设计。数字化展示设计与传统展示设计一样应注意到主题内容、空间、表现形式的处理,以观众的接纳为本源,才能具有生命力。设计师必须尊重展示主题、把握秩序观念、侧重实用因素、突出视觉效应、考虑陈列氛围的艺术创造、考虑观众的心理因素和审美情趣,应当始终坚持展示内容的科学严谨。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主题内容、展示空间是否相融,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功能要求。在整个展示的结构安排中把握合理适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达到展示所需要的效果,过度使用数字技术可能会破坏展示效果;总之,需要根据展示的特定条件来决定是否采用数字技术。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要结合不同年龄、兴趣、需求和文化层次进行设计。要对观众、市场进行了解,对各种需求进行细化,然后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这些细化出来的要求。设备的操作设计和风格要统一简单,让观众能快速掌握,避免运用上的困难。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富有实际效益的展示空间。在强化展示内容内涵的同时突出展位张力,着力营造一个人与物交流的情感空间,并凭借具有创造性的设计语言,使观众在展览空间中与展品进行“对话”。对布展空间的设计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展示空间的设计是在处理空间变化和塑造空间的形式过程中使空间具有一种魅力。既要切合展示的特点,以稳定的形态设计体系、创新的造型语言、合理的设计符号体现展示内容的本质意义,同时又要科学合理。强调设计为大众文化服务的主流性,注重人的情感归属。

(2)要保证充足的制作周期,国际上筹建一个新展览,从观众需求和市场调查、学术资料整理研究、展品形象资料收集选择、资金筹措,到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展示空间规划、展项制作、布展安装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四五年的时间。

(3)要合理地安排资金分配展示经费中设计费、设备采购费、制作费、施工费等费用的合理分配,能够在有限的资金预算内使项目性价比更高。

(4)在系统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暴力使用可能对系统造成的损坏。在软件设计上,应当合理设计程序回路,避免误操作引起的程序崩演或死循环。

(5)要建立完备的保养维护体系与传统展示不同,数字媒体展示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吊装设备、隐蔽设备的日常检修途径。在有条件使用智能化中控系统的展览中,可利用中控系统生成系统工作日志、统计投影机灯泡的使用时间、实现设备远程检测及故障报警等功能。

(6)要确保展项使用中的安全性。随着展示系统复杂度、集成程度的提高,对设备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未来的展览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数字技术在现代展览中的运用,无论是数字化建设、软件开发、展厅新技术应用还是开辟社交媒体平台,除了需满足资金、设备和技术外,还需要对展览内容作深层次的理解与挖掘、有优秀的创意、专业的策划与实施团队。盲目跟风模仿、缺乏新意与实质内容、“面子工程”正是国内展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结合好的设计创意与合理的技术支持从而更好的体现展示主题,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字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合理运用一定会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燕妮.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篇9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41-03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on Courses in Exhibition Design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Research about Public Education Platform in Art Galleries

WANG Yu-jing(Shanghai Trade Union Polytechnics,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building a new teaching mode when teaching courses in Exhibition Design in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public educ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provided by art galleries. The paper is based on real cases taught in exhibition design major. It has also discussed the core skills required in Exhibition Design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meantime it combines the exhibition design education plat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blic education platform of art galleries. By discussing real cases in class, it trie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teaching mode in exhibition design courses and create new mode connecting the two education platforms.

Key words :exhibition, design, project teaching, public education in art galleries, platform combination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会展,作为近些年被大力培养和扶持的绿色朝阳产业而被重视。会展行业范畴和技能定义近些年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改写。秉承从事会展设计一线教育近十年的经验与思考发现,会展本身的专业交叉性与行业包容性决定其强大的专业涵盖与外扩气质(图)。也基于此会展作为第三产业服务类专业的技能核心则需要不断完善提升,因此,我院会展专业自2007年于专业教育核心技能中引入会展设计技能,得到行业市场及企业的欢迎与好评。

鉴于会展行业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形势,会展专业的教育创新定位于外扩与内精,理论基础的外扩充容与核心技能的内精提炼。会展专业核心技能中被定位外扩并需求旺盛的会展设计技能显得愈发重要,主要设计课程教育范畴为:《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道具陈列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版式设计》等会展类设计核心课程。

而基于行动领域下的设计技能项目教育也随之被提上日程。会展设计课程下的技能培养需要项目教育开展与实施作为支撑,之所以采用“教育”一词而非“教学”实则因为教育乃是多元化的思路、手段和方法之统称。倘若仅仅称之为教学,那么涵义和内在则会被局限若干,无法拓展。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导正是基于课程项目教育践行下的研究总结而得。

高职会展设计课程的项目教育平台与资源选择,也必须“门当户对”。课程项目教育平台的真实性与对称性选择尤为关键,这关系到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接受力和理解度的优劣。如何选择平台资源成为首要任务,围绕“会展展览”技能核心,进行不断比对挑选。

国际上,美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以下简称美术馆公教)发展则可以称为楷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拥有实力强大的教育部门。这些教育部门除拥有固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一支庞大的义工志愿者团队。教育部门的导览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阐释作品及解说方法。除此之外,美术馆等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而早在1984年美国博物馆界名著《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便论述到:“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换句话说,若学校教育是“正式课程”,那美术馆教育可以与之相对成为“非正式课程”,也可成为“正式课程的有益补充”,因为美术馆教育的范围与意义比学校教育来的更为广泛且更具弹性,他们面对的公众和对象更为多元和全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展览案例资源和教育实战经验。

源于此的不断尝试与思考,专业自建立会展设计核心课程以来,基于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优势,立足于上海地区的教育资源外扩和应用,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以下简称喜玛美术馆)建立了近十年的馆校合作关系,并立足于喜玛美术馆,扩展教育平台资源,建立“美术馆公共教育朋友圈“概念,与上海龙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华艺术宫、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界民生美术馆、震旦博物馆等美术馆博物馆建立一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把学生课下“零散的、凌乱的自我学习场所”,教师“未加以重视的学习平台”有机系统的与会展设计课程项目教育结合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美术馆拥有众多具有一定水准的展览实战经验,更是因为其兼具“公共教育平台”“公益化传播”的重要职能,此平台职能能够较好的与高职会展设计课程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摒弃课程项目教育与一般公司合作时的时间紧张、项目零散等水土不服问题,能够按照设计课程的时间安排和项目进度灵活的进行技能操作与职业素养培养,兼顾大部分课程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于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下的会展设计课程项目教育的践行由此拉开,并形成良性循环、有一定借鉴和领先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课程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下项目教育案例与教学模式分析

美术馆除去具有展览、收藏、传播等功能外,基于真实展览所涉猎的公共教育平台推出一系列项目面向公众,也积极对接高校等学校平台,例如:讲座、论坛、学校巡讲、展览导览等形式的有益资源都深深吸引着受众群,其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真实的展览项目都可以作为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项目教育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作为教学的案例资源使用,也可以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的连接与美术馆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合作可能,在此教育思维的指导之下,根据合作课程所开展的一系列真实项目,例如基于2014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展览项目开展的课程视觉版式设计项目、基于美术馆舞蹈教室外墙面视觉设计项目、基于真实项目2015英国艺术家克雷格-马丁(中国)展览项目开展的整体展览策划与展厅展示方案设计、基于2015年上海六馆(美术馆)联合的活动征集“在美术馆做我的活动”公众征集活动下的展厅空间与道具设计、展览广告视觉推广设计等,在这些有效的项目合作下,渐渐摸索出一定的思路规律:

① 美术馆真实展览项目一般具有提前规划的工作流程严谨的特征,在一定提前时间内可以通过沟通得知即将开始的若干展览计划。经过与美术馆公教平台沟通,可以适配高校会展专业课程的项目教育使用,达到有的放失,而非商业项目合作时的统筹无规律及时间凌乱。

② 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众多,均具有与公众教育经验,也具有真实展览实操经验。对于课程项目教育开展模块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接,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合作导师。在课程的有效主控思路下,不同身份教师参与丰富课堂,并拒绝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让有规划的教学模块导入会展类设计课程,根据检验,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程项目教育对接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的形式与方法

会展设计类课程的开展,其设计的内核决定“头脑风暴”和“创意创新”的特质,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教育活动也是历年来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重心之一。经过若干年的教育摸索,总结出“走出去”“请进来”的一推一请形式――到美术馆去,请美术馆来。

这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在会展设计课程中项目实施开展的了解度和紧密度,在不拘泥于校园课堂内部学习形式,同学们积极参与基于课程引导的美术馆专题讲座、参与美术馆“大师工作室”对话和论坛、参与相关真实展览的策划、设计及现场服务,经过一系列流程的学习,和美术馆公教平台产生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与此同时,采用一系列项目合作开展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项目教育:

① 美术公教平台教师进入设计课程进行相关的知识模块教授,使学生能够在保证真实性项目开展同时,更大范畴的增强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② 高校课程教师参与美术馆相关公众教育活动,在不同的教育平台中增强教育能力,并转化为有益于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整合能力。

三、有效筛选课程教育合作项目,达到双方教育资源对接共赢

会展设计类课程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下项目教育案例的择选,不能一蹴而就,需慎重为之。因美术馆开办的展览项目不同于一般展览、会议所实施的商业性项目,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公益性、精神传播性、艺术独特性。其对设计视觉和人性化设计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运作项目的开放性程度上较一般商业设计公司更加公开透明,也更为适合作为课程进行课程项目合作实施。

基于在不影响美术馆展览项目开展的信息隐秘性和资源独家性的基础之上,一般在会展设计类课程项目教育实施开始之前,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签订课程保密协议,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把真实展览项目及理念导入课堂,让学生产生“公司团队”运作的情景模拟,运用此类教学手法,筛选与学生年龄阶段相贴近,较为受学生接受的文化艺术展览项目来进行课程设计实操,一方面通过此种形式产生与甲方(即美术馆公教平台方)的互动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增进学生对此类文化艺术展览的了解与兴趣,在学习课程同时,学生也了解美术馆的展览运作、设计、运营等多项工作角色,对真实的展览有了自我理解,无形中也对展览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在课堂之外(业余时间)与美术馆产生更进一步的接触互动,整合统筹达到高职会展设计课程的教育目地、美术馆公教平台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双赢。

四、合理设计课程项目中师生交往系统与课程反馈模式

对于会展设计类课堂的教育开展,不能是简单的“你讲我听”形式,而更应该是“团队项目”“公司模拟”“甲方乙方”“合作伙伴”等角色深入扮演,其形式多样,不论是通过讨论、讲座、提报、游戏等任何一种方式,其核心本质均为“平等教育”:即为师生自由、平等的项目教育模式――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可讨论、可学习、可借鉴、可互动的师生交往系统往往能够激发会展设计类学生最大的灵感和创意。

在教师团们的指导下,学生可深入一线美术馆场地扮演不同职业角色开展项目。学生可选择美术馆工作角色进行课程学习,成为志愿者、实习生、导览员、设计师、活动布展员、媒体推广员等角色来进行课程实施,并在逐级深入过程中完成课程项目教育目标与技能掌握。课程任课教师与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的合作,形成了“甲方团”“导师团”概念,整合设计教育资源,形成多维度的项目教育平台融合,在不断的沟通与互动中,学生们能够通过课程项目成果展示、课程现场提报、甲方客观评价、真实展览项目招投标、展览设计搭建等一系列的项目产生较好的项目反馈与总结。

与此同时,基于本专业“课证赛”融通的特色发展思路,多维课程反馈模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美术馆一线实践的方式。通过任课教师评价、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国内外大赛参与评价基础上的四维多方评价形成良好的课程客观、公平的反馈评价机制。本专业会展设计类课程成果通过美术馆方总监级别的反馈、国内外大赛获奖成果的反馈、学生课后反馈及教师自身感悟来看,创新型会展设计类课程教育模式探索正以良性循环的模式构建深入,值得期待。

篇10

[关键词]陕北;古民居;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陕北古民居现状

陕北地处秦晋黄河峡谷以西,自古河运便利。因与内蒙古接壤,地处边关,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烽火不断。陕北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汇地,民间艺术独特而繁荣。明朝政府曾设立九边重镇、修筑长城以捍卫边疆,所以在陕北大地上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军事堡寨。自明万历年始,蒙汉和好,政府在陕北边墙一带与蒙古族互市,双方获利颇丰。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全国统一,蒙古与陕北交界地区的贸易十分发达,于是陕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都成为蒙汉贸易的中心。蒙汉两族人民在陕北的互市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末保持了不断扩大的势头。据田培栋的《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一文记载,清末陕北沿长城各县的商业活动曾十分发达(见表1)。从表中可知,榆林府比延安府的商贸活动发达得多,这解释了一个现象,同为陕北窑洞区,榆林地区现存明清窑洞大院百余座,而延安地区却极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促进了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富商建筑艺术与陕北窑洞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以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明清古民居,形成了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典型代表。陕北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地广人稀,早期以“穴居”形式为主要居住方式,是人类较早聚居的见证。现有的陕北古民居多分布于榆林的佳县、吴堡、神木、府谷、清涧、米脂、绥德、横山、榆阳区等地。陕北古民居为合院式窑居建筑,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体系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围合院落空间的建筑单体是窑洞。陕北疆域辽阔,连绵的大山沟壑间,村落隐匿、道路崎岖、经济落后。然而,恰恰是这份落后与封闭,使陕北有幸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明清古民居实物。这些陕北窑洞大院与地主庄园,像一个个流落民间的“公子”,散布在幽静、深远的大山梁峁沟壑之间,那高耸的围墙和气派的大门,便已悄然昭示出“他”不平凡的身世。据实地考察,陕北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可以百计。在陕北明清民居遗构中,所知最早的实物是明代的,清代后期数量最多,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矗立近四百年之久(见表2)。这些明清古民居规模宏大,选址讲究,院落布局千变万化,建筑装饰精湛,代表着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水平。现有1/3的院落仍有人居住,并能够正常使用,无人居住或维护的院落正在急速地坍塌损毁,现状堪忧,加之气候、人为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一些宝贵的古民居遗构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挖掘、辑录和保护。陕北明清古民居资源,是中华古民居中一支独特的支脉,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一所高校,榆林学院在保护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上应勇于担当。陕北古民居的艺术特点从全国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民居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新建园林宅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元、明、清的六百多年中,北方充分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血缘等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明清两代,中国总体进入封建社会晚期。明初住宅等级划分较之前更为严格,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雕刻纹样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但在地方民居中,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发券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无梁殿”新式建筑结构。清代,木材资源比较匮乏,在民居建筑上更注重砖石材料的应用。由于经济增长,享乐思想萌发,装饰之风在清代十分盛行,建筑装饰艺术走向繁复。以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由于西方文化的导入,陕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民居建筑不再追求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着眼于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陕北明清古民居院落组合呈现出因势而就、高低错落的特点,巧妙利用山地高差营造院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崇尚工巧,雕饰华丽。相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使陕北明清民居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共同的形态。首先,这些古民居宅院大都规模宏大、选址讲究、注重防御。其次,在空间组织与布局上,表现出封建社会大家庭的尊卑秩序。在满足家庭基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辟有各种院落,形成灵活、丰富的空间组合。再次,陕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在大门、墀头、影壁、屋檐、屋脊上,处处点缀着福、禄、寿、喜的华丽图案,表达了宅主的人生理念和美好期盼。最后,陕北古民居的建筑选材、建造工艺和建筑细节处理极其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工匠,建造高原窑居精华。而陕北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决定了民居所呈现的不同人文内涵。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保护实践

1.实地考察、测绘,挖掘一手资料关于陕北古民居的记载,除了少数列入文保单位的有粗略基础资料外,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规范的图纸资料。因此,实地考察、走访是获取陕北古民居一手信息的必要途径。庆幸的是,一部分大宅的后人还在,他们就像活字典,存储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宅后人的年龄多处于60—80岁之间,基本可清楚表述大多数提问。而他们的后代,则几乎全部定居于县城或大城市。可想而知,随着这些老人的去世,关于大宅的故事终将被时光淹没。陕北地域广袤,外出考察路途遥远,又因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每次的考察、访谈能够全面、有效,外出之前,课题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两个表格,“外出考察登记表”与“访谈记录表”,详细罗列出需要考察与访谈的条目,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规避了麻烦,是行之有效的。在第三学期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有“测量与绘图”实践周。自本专业确定了陕北古民居课题后,实践周的内容则围绕“陕北古民居测绘”而展开。外出测绘前,要先安排2—3次理论课程,教师应对陕北地理、陕北古民居类型、陕北古民居专业名称及相关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便于学生测绘时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信息。陕北古民居多为窑与房的结合,窑洞结构并不复杂,但有一套对应的专业名称,需要学生提前熟识。另一个经验是:在外出考察与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将访谈信息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以免遗漏和遗忘。2.标准制图,为数字化保存夯实基础在教学中,古民居图纸绘制的过程,绝非仅仅是“输出”,还有“输入”。由于学生对古建知识了解得不多,对部件的名称、结构、工艺更不熟悉,很难用图示化表达清楚。因此,在标准制图环节,首先要对建筑进行理解,其次才是规范的图示化表达。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建筑比例、工艺、结构,通过规范化作图,如古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将建筑基本信息表达清楚。在此环节,要想绘出高质量的图纸,教师及学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本文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级学生的绘图实践为例,据统计,一张CAD图由初稿到标准成图,学生平均需要7—8次的修改过程;对教师而言,审图的循环工作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该班有46人),每一次审核图纸,都必须依据实景照片和测绘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在课后小结时发现,学生在古民居作图过程中,容易在尺寸、比例、填充样式、规范画法、结构及工艺表现等方面出错。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因粗心、作图技能及规范表达不熟练外,更多的是由于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清楚,作图时只考虑“形似”,从而导致反复出现结构、工艺表达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结构、工艺,这一步,恰恰也是古民居制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经总结,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相关静态文字资料和多角度实景照片与动态的图演绎、视频相结合,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最后,审核通过的CAD图,要兼具美观性、规范性的特征,应结构准确、尺寸精准、标注规范。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将课题导入专业课程2017年,教育部获批了青年基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开启了“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乡村建筑与室内”“室内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与创新古民居。利用专业课程,师生团队专题探讨陕北古民居的利用途径。经文献查阅,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很大。例如,法国政府不提倡博物馆式的被动保存方法,而是积极推动原汁原味、动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既要保护建筑遗产中的社会历史元素,又要使其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允许改造利用文物建筑。日本在古民居保护上,形成了一个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参与的机制,即政府主导、官民协作。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全国已经有117个地区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传统建筑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护。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现阶段对古民居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就地修复展示,二是异地搬迁保护,三是围绕其发展旅游项目。由于不懂工艺,榆林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教学中,师生实践最多的是第三种保护方式,即围绕古民居打造乡村品质旅游项目。以米脂姜氏庄园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为例。姜氏庄园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清代建筑,也是陕北古民居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组合独具特色,砖、木、石雕艺术精湛,门窗棂格图案繁杂,被称为“西北民居第一宅”,更被北京中华民族园以1∶1的比例复建展示。因产权混乱,姜氏庄园旅游区保护利用难度很大,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思路。2021年春,笔者经与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洽谈对接,初步确定了“姜氏庄园中院东、西厢房改造为展示陈列厅”的思路。东厢房展厅陈列姜氏庄园建筑沙盘,使游客可直观感受姜氏庄园建筑艺术的魅力,西厢房则展示姜氏庄园的老家具、老油灯等物件。专题确定后,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先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接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核心),然后邀请专家及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评图,最后调整方案,打印作品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考察、访谈及收集资料,加深了对陕北古民居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对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2.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践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多关注地域性所彰显的独特风格。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数年来不断挖掘陕北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古民居的地域元素,结合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实际客观需求,持续探索与努力,力求描绘出符合时展的设计作品。连续五年来,学生围绕课题积极进行实践。实践过的课题主要有“榆林古城四合院开发设计”“米脂姜氏庄园旅游区规划”“米脂古城古民居开发”“沿黄古渡口——佳县木头峪开发设计”“康家港古驿站‘骡马大店’开发设计”等。虽然有些作品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仍有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市级设计奖项。高校师生团队的不懈关注和介入,会推动社会对陕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重视及思考,必将有效促进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以高校为依托,搭建相关平台五年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相关教学平台、科研平台陆续获批。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建设榆林学院“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工作坊、榆林市“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平台、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和经费的投入,使相关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深入,不仅将地域建筑文脉梳理得更清楚,还形成了陕北古民居基因库,大量的测绘图纸、虚拟三维模型、视频及照片等数字化资料,夯实了陕北古民居遗产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相关课程教案、教学成果等的逐渐完善,艺术学院还将打造校级特色课程“陕北古民居建筑艺术”,并资助出版模块化教材《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的教学,已促使榆林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关于陕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