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教学建议

篇1

教师的大胆创想,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兴趣,赢得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在讲《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上课开始时给学生展示一个灯泡———病毒的模型。学生既困惑又好奇,增加了本节课的学习动机。

二、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是为了在“做”中“学”,要让学生做完每一个探究活动都能有最大的收获。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上好生物课的关键。1.进行探究性学习一定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性、主动性、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中,这样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进入探究性学习的状态。课程的开放性、多元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具有发展变化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尊重多样性、兼容并收的多元化态度,动态的、联系的、层次性的、系统性的观念,发散、逆向、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层次整合、互动构建、转化出新的认识方法,主动选择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等。后现代教育学和后现代课程论认为:“如果教学中没有真理的创生,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课堂不是寻求真理、发现真理、分享真理的首要地方,那么,教学难以成为生活。”“共享真理”是他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他们还认为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区别在于“封闭系统可传递和转移(transfer);开放系统则可转变(transform)”,体现在对课程的看法上,前者认为教学是“传递和传输知识”,后者则是“要探讨转变性的课程”,在开放的系统中“教学改变了做法,从教导性转向对话性”。他们对知识的形成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它才能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成。”2.教师要实现其角色的根本转变。对教师的角色、课程和学习的意义也有了新的理解,这就是“相互作用是构成成长的核心。“”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探索、究根寻底的精神。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世界中去发现、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理解、影响、激励、鼓舞。3.探究性学习倡导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与同伴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创新的主体,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同一个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丰富共享的资源。教师同学生、生与生之间进行着观点的碰撞交锋,也进行着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同学生都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用好角色扮演

教育家实验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方法相关。实验数据表明:(1)如果只是听,学习效率是30%;(2)边听边看,学习效率是50%;(3)如果融入实际操作,教学效果可以达到80%。这就说明了我听了会忘记,我看了我记得,我做了我就知道。这就说明了角色演绎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效率。不过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那角色扮演主要可以用于以下范围。1.用于较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课堂。如,维生素的缺乏症相关内容,学生可以扮演医生和病人。2.开放性的内容,促进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辩证认识生命世界。如,消费者、病毒是否可以缺少?它们是有害还是有利的?3.用于课堂小结,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例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结束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心脏做个自我介绍。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43

一、引言

提高课堂教学高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投入相同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益和学习效益,形成师生共同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因此值得所有教育的参与者特别关注。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方面,谈谈高效课堂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二、提高初中生物高效的建议

(一)丰富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教师的专业知识,常被圈外人误解为单纯的学科知识。其实,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还应包括: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使教师具有较为开阔的知识视野,以便适应各种教学情境,并能在必要时融会贯通;教育学知识,常言道:“学者未必是良师”,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同时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增多,思考问题的层面不断的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地更新知识。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与时俱进,一步步从教学技能的研究发展到教学模式的探索直至教学境界的追求,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人。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外,还要注意心理的更新。

(二)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是对新事物的兴趣,因此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观念从“要我学”逐渐的变成为“我要学”,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谈到生物学的绪论时,要将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以及生物现实生活中应用,如:萤火虫的生物应用,克隆技术,生物反应器等,运用图片和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演示,通过图片使得学生在视觉感官上受刺激从而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对生物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励其好好的学习,且能够更愿意学习。与此同时,要运用生动的动物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的气氛中成为的大自然爱好者,能够更加的珍爱生命,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只有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树立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三)优化教学课堂,向课堂要效率

1.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初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热情,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生物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

(2)借助实验进行实验教学。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形象、生动、真实感,提高课堂的效率。

(3)借助投影、视频等有效教学。生物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也可以利用投影、视频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生物教学语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我们知道生物教学语言是指生物学语言和一般课堂教学语言这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虽说初中生物主要讲呈述的是学生最熟悉的动植物和人体生理卫生有关的浅显知识。可由于日常生活中回所见所闻的影响,在初中学生的脑海中储存着很多不完整、不系统、似是而非的生物学知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会遇到“理伐解容易,表达困难”的麻烦,南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慧绩。要进一步的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是注意使用正确的生物教学语言。

3.优化反馈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学习任务比小学要重,加上生物学科分值不高,所以我们的大部分学习都尽量放在课堂。无论是新知识学习,还是旧知识的复习,都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能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所以反馈是学生知识输出并不断矫正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重要环节之一。反馈练习的题量要适中,题型要新颖,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及时补偿教学、拓宽知识面;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笔答、个人口答、可以是小组竞赛等。

三、结束语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正视并认真研究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相信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雯.巧用儿歌简图让血液在快乐中循环[J].中学生物教学,2012(3).42.

篇3

【摘 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模型建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效率,帮助学生走进科学研究,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高中生物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探析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

一、前言

生物课程是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将模型建构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能够增强高中生学习生物新课程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因此,值得将模型建构教学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到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

二、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将模型建构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的促进高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让学生在自身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散思维,构建出相应的生物模型,完成对生物知识的主动探究。同时,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创造性的解决更多的问题,在构建模型的过程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轻易言败的科学探究精神。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模型建构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生物教师的带领下,切实的参与到教学观察和实验中,将学生转变成学习的主体,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的掌握学习内容。此外,通过模型建构,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课程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都能够通过构建相应的模型来解释,教师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当做教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构建相应的生物模型,便于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通过模型建构,引出新知识。通过将模型建构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合进行的模型建构的课程进行教学,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引出教学的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并动手实践进行模型建构,例如,生物新课程教学中《遗传与进化》中的模型建构内容“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通过构建相应的生物模型,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重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在课下准备好橡皮泥材料,由两个学生进行合作,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应染色体分离和重组模型,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2)利用模型建构,巩固知识。高中生不仅应该学习新知识,还应该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巩固,提高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利用模型建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下实践完成模型建构,例如,在讲完细胞的基本结构课程后,让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同时教师还应该在一旁进行监督和指导,当模型建构完成之后,进行统一的收集与展示;再如,如果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纸板模型,由学生用吸铁石在黑板上演示染色体的行为过程,这种直观、快捷的演示过程,能够让全班同学直接观看,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生物概念以及专业术语,通过利用模型的构建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构建物质跨越模运输的概念图模型,强化学生对该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应用现代手段,构建高级模型。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模型建构不仅仅采用简单的例如绳子、泡沫、纸片等材料,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手段,构建三维的动画模型,例如,构建三维结构模型的真核细胞,这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具有非常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准备,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们应用计算机构建相应的三维动画模型,为了便于更好的回答学生在利用计算机构建生物三维模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备案,例如,在构建模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制备相应的PPT教程,引导学生进行三维动画模型的构建,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向学生们展示更多利用普通模型实现不了的生物变化过程,并且展示的过程更加直观和形象,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无丝分裂中的染色体,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将模型建构教学方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生物问题,并构建相应的生物模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模型建构教学方法更符合教学实际,显著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12(2):69-70

[2]尉海元.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教学[J].教学周刊,2014,15(3):94-95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以人为本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做到“以生为本”的基础上。那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呢?

一、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确定了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共生互动的。这就昭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就像陶行知所倡导的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因此,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在师生间构建一个平等、和谐、互助、双赢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中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合作,才能使师生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分享、共同发展。例如:在完成《杠杆》的教学后,为了更好的理解杠杆,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通过大家的努力,他们找出不少用具,其中一些用具笔者也未曾见过。随后引导学生根据杠杆的特点对它们的“一点二力二臂”进行分析,把它们进行分类。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交流、合作中,既巩固了杠杆的知识,又增长了师生的见识,也促进了师生的进步。师生在这样的教学生活中,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教师作为“共同体的首席”,起到“精神指导”与“人格引领”的双重作用。

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促进他们的思维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在探究物理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的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这种矛盾,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在解决思维矛盾的同时增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快速发展,引导学生质疑,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维矛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让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通过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在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时,提出问题:我们照镜子时,离镜子越来越近,像会变大吗?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离得越近像越大。这与他们学习的平面镜成像规律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引导他们进一步进行探究,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

三、注重动手探究,提倡多样学习

同其他学科一样,初中物理学科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但是初中物理自有其学科特点,初中物理更强调的是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目标出发,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要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验(有时甚至是教师演示代替)为辅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注重动手探究,提倡多样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大气压强》的教学,这个章节的内容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先由教师提出大气压强的概念,然后由教师举例大气压强存在的范例,最后由教师教授大气压强数值测定公式,并由学生做一大堆练习题加以巩固。有部分教师会通过看挂图或录像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这样的课堂就算是有不少生气了。如果教师亲自演示托里拆利实验,那学生就能群情激动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回顾这样的课堂,对比时下的新型课堂,难免会生出许多感慨。如我见过的本章节的优秀教法是:先是教师演示托里拆利实验,由此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然后由学生说说生活中都碰见过哪些大气压强的现象,接下来由教师板演大气压强数值测定办法。最后让学生给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设定相对合理的数值,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的测定。听完了这样一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做为教师,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师生共同体”、“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新视域,去构建一种富有“弹性空间”的课堂;组织和引领学生,去追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彭春花.中学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初探.上海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改革;途径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无数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往往就是全面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地方。不同的教学水平,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体现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促进教师开展主动探究式教学,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点,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初中生物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典型的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物的基本教学方法就是实验、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动脑筋,主动去创造条件,尽力去完成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以促进学生养成较好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性很强、涉及面很广,还可以适当开展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动来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例如,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用黄豆发芽或者绿豆发芽,让学生亲自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对黄豆或者绿豆的发芽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认识,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上走出来,更灵活地获得知识、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初中生物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初中生物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建议结合学情,突出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以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力求“点石成金”、给教师以启迪,谨求抛砖引玉。并以新修订的2011年《课程标准》为基准做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引导,把自完全放给教师。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望而却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觉得初中生物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应该在初中生物课程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对于初中生物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初中生物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2)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节课建议增加课时建议、作业设计等,每章开始的“知识体系”建议细化为知识点内在联系更为密切的“系统概念图”。

五、注意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个体差异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智力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组成,是一种较为综合型的认识能力,其中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智力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感二者相互协调的产物。Gardner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中是没有“差生”这个概念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智力。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地消除。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批评为辅”和“以赞扬为主”的办法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荣誉感和自豪感,切勿让学生自暴自弃,或者产生自卑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照顾乡镇中学,部分农村学校因环境条件和教学时间所限,部分探究实验、生活调查、实践活动等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利于操作,可适时、适当地增加部分更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替代方案及实施建议。

六、结语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主动性和激情,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学习生物学当作负担,认为生物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也大有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梅梓.试谈新课程初中生物“情感体验”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0(03):134-137.

[2]孔少影.构建理想课堂 实施生物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5):102-105.

[3]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 2009(03):144-148.

篇6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关于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11(1).

[2]杨茜.浅谈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

[3]马淑霞.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

[4]刘闯,陈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

[5]邵永刚,赵林川.构建互动生物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54-56.

[6]杨滨,任新英.基础教育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6:71-77.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丽丽.浅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说”[J].新课程导学,2014(20).

[2]张俊梅.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3]赵晓君.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之我见[J].关爱明天,2015,(1):161-161.

[4]赵秀娟.浅谈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5):343-343.

[5]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73.

[6]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0-61.

[7]田庆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浅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285-285.

[8]杨美晶.边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2009,34(8):53-54.

[9]刘宏.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

[10]黄胜.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11]孙炳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12]曾瑞清.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83).

[13]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57):148-149.

[14]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b,2011(12):28-29.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9.

[2]黄敏.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

[3]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5]黄月欢.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2).

[6]谢小荣.重视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9-10,17.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83-03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根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要以课堂为媒介,传播“科技兴农”的方略,贯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育理念,将初中生物教学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中学贴近自然、生物资源丰富、实验材料易得等优势,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并提高其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1)——安徽省农村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在同来自我省16个市农村初中40名同行的3个月的学习交流中,我深感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我省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教育观念滞后,生物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受中考指挥棒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初中的生物课处在极其次要的位置,主要表现是:有的学校几乎不开生物课,有的学校妄自减少生物课课时,有的学校随意删减教学内容,有的学校课表上安排有生物课却并未正常开课……生物课让位其他课程(主要是中考必考课程)或被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农村初中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上存在教育观念严重滞后的现象,应试教育观念的残余根深蒂固,素质教育理念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2.师资力量薄弱,生物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受农村初中生物学科地位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生物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象。调查发现:近年来应聘到农村初中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生物教师更是难得一见,现任专职生物教师少之又少,生物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条件较差的偏远山区学校的上述现象更加严重。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主要表现是:①教研氛围不浓,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体现学科特点,照本宣科、满堂灌现象极为普遍;②课堂教学上常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如种皮与果皮不分、神经和神经纤维混为一谈等;③不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提问、问题设置等只是照顾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④生物实验和教辅设施短缺,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模型,实验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3.学生兴趣不高,生物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说实在话,初中学生一开始对生物的兴趣是蛮大的,可以用兴趣盎然来形容。然而,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初中生物虽然被列入教学计划,但没有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进而变得兴趣索然,生物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我省部分地区进行了中考改革尝试,将初中生物部分纳入中考范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生物学科了,生物教师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涨了,这些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大为改观,《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的将农村生产生活知识融入到课堂课教学的导入、中心授课和结束等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活学活用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①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农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经验导入新课,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教师提问:校园绿化新栽的香樟树为什么要去除一些枝叶?在学习“叶片的结构”时,教师提问:叶片的正面颜色为什么总比背面颜色深?秋天地面上的落叶,是正面朝上的多还是背面朝上的多?……这种以学生耳闻目睹的农村生产生活现象作为设疑提问的素材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感到新课的学习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倍感亲切,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新课导入顺理成章。②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攻克重难点。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于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生物模型的特点和规律,若能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对生物知识进行生活化诠释,在所学知识和熟悉的生产生活现象、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能使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提前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周边农田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同等条件下,田边地头及种植稀疏地方的小麦总比种植过密地方的小麦长势强壮”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根据这一现象,分析说明“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较强”,从而引申到“夏季作物因关照较强可以适当密植,冬季作物因关照较弱可以适当稀植”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农业技术道理。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会释放出热量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境:刚收获的小麦如果堆成堆,过一会把手伸进小麦堆里会有什么感觉?不少学生抢着回答:“感觉到热”!教师继续启发:“如果把手放入晒干的小麦堆里,还会感觉到热吗?”少数学生迟疑后回答:“感觉不到热!”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学生很快作出回答:“种子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就越强,放出的热量就越多。”教师接着启发:“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长时间贮藏种子?”众多学生齐声回答:“晒干贮藏!”……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学生熟知的农村生产生活知识,教学的重难点就可以迎刃而解。③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结束新课。如果把一堂有效的生物课比喻成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那么“起调”(导入)必须扣人心弦,“主旋律”(中心授课)必须引人入胜,“终曲”(结束)必须余音绕梁。例如,“叶的结构”一节我们可以这样结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它和植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植物的生长为什么需要光呢?植物又是怎样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光合作用”,请你课外阅读教材或有关光合作用的科普读物,看谁能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共同探究!再如,“光合作用”一节我们可以这样结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但光合作用还有许多秘密尚不为人知,如果光合作用的奥秘一旦被完全破解,我们就可以工厂化制造粮食,再也不需种田了,这将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革命!……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结束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热爱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回味悠长、欲罢不能。

2.实验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改变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课题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农村初中生物实践教学要在继承传统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①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开展实验教学。根据初中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把课本知识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时,教师提前布置兴趣小组的一部分同学尝试生产豆芽菜、一部分同学水培洋葱、水仙等,注意观察大豆或绿豆种子萌发和洋葱、水仙发根的过程,然后利用学生亲手培养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只要用心挖掘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实验资源,农村初中的每一节实验内容总能找到学生最熟悉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主动获取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开展演示实验教学。农村初中周边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提高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初中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采用鲜活标本、材料有效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例如,学习“根的形态”时,教师课前带领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到校园周边采集同学们所熟知的小麦、油菜、狗尾巴草、樟树幼苗等不同植物根系标本;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如下实验探究活动:仔细观察你们手中各种植物的根系有什么特点?根据根系的形态不同可以将你们手中的植物分为哪几类?课后调查我们熟悉的其他植物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这些小小的课堂演示实验,材料易得,方法简便,学生感知在先,教师只要简单归纳、引导就能使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而且记忆牢固,终身难忘。③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生物课外活动是生物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校园内外、家庭内外的一切生物实践活动。在进行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要科学规划、精心安排、认真指引,学生可以以“身边的生物学”问题为核心,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生物教学资源,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蔬菜种植、果树修剪、花卉栽培及家禽家畜饲养等小实验,制作“淘气的昆虫”、“奇异的叶”等系列动植物标本。这些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实验材料、充实学校标本室,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的不足、密切师生间的情感交往,更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将来服务农村生态产业奠定基础。

三、改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建议

依据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为改变我省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笔者的看法和建议如下。

1.加强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事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部门应加大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包括:加强对《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增加初中生物教研经费,培养优秀的初中生物教师队伍,将初中生物纳入升学考核范围等。只有这样,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才会更多的关注初中生物这门学科,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才能有效改善,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2.提高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提高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教材及课程标准,不断摄取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要将初中生物课程融入时代精神,不能单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要注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相结合;要将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基础上。

3.提高公众对生物科学的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的衣、食、住、行需求离不开生物科学知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公众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度不高,生物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为提高全民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生物学科更好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学人才,国家要加强生物科学价值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和普及生物科学知识,让学生、教师、家长和全社会都能充分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总之,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受制于教育观念的落后而不能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善。另一方面,农村初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生物教学资源,方便开展生物课堂和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信随着国家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不断重视,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孙寒梅.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技术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03):12-56.

[2]孙涛.农村初中生物课外实验初探[J].甘肃日报,2011,7,8(01).

[3]黄明韶.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学生物教学,1999,3:8-35.

[4]杨振德.对深化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科学,1998,9:34-45.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新课改实施推动中,对生物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独特的生物思维能力。对于生物教学的开展,给初中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学科了解,使其难免会感觉到陌生。但是,生物实验课程也给学生带来了学科的转机,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了生命运动的流程,也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生物教学的认知能力,将学生带入到了生物学习当中。所以,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生物知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注重生物实验过程,结果只是参考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并不需要学生去研究科学性的问题。目前,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对结果的描述,而忽略过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变化,将实验结果列为参考性意见,带领学生不断发挥自身才能,这样才能实现加强学生实验性的目的。另外,培养学生关注实验过程的习惯,也有助于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比如,保持实验过程的整洁、干净等。

二、建立健全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制订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关注实验结果的好坏,还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验步骤、过程等。这些都能综合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也要客观地、公正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如,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作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生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这一点,不断实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完成新课改下关于生物教学的课程要求。

篇9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生物;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观察以及思维运用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初中的生物教师就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教学,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对生物的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生物实验的教学功能缺乏一定的认识。生物教师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实验教学的功能,教师对于实验的教学也只为了应对课程的安排。

2.对于实验不合理的编排。所谓实验,指的就是要利用不同的手段来探索未知的现象,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可是生物课本安排的实验其操作性不强,有些历时太长,有些材料不容易找到,从而造成实验教学的难度太大。

3.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审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功能。教师一定要懂得进行良好的生物实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升,从而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而主动的学习生物,进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运用思维的能力。

2.合理地增加一些易操作的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教师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课程编排,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的多增加一些可行性强的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从而使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有所增加,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这门课程。

3.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运用一些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要把生物实验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的激发其做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向往生物实验的教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的生物教师一定要运用生物实验来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才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这门课程,进而使我国的初中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

【分类号】G633.9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初中生物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机械、填鸭式教学方法,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1.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当学生针对生物课本上的某一方面内容思考自己小组的探究方案时,小组内部的成员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将不同的想法加以融合。探究方案完成后,每一组需要将自己的探究方案运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且与同学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同学需要针对探究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不断完善探究方案。在完善探究方案的同时需要学生之间形成合作的关系,共同对探究方案进行研究,可以在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通^教师向学生下达探究任务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探究方案。同时学生的探究方案需要向全班同学进行表述,让同学和教师理解自己的探究方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学生了解其他同学探究方案的同时,会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不断地提问和讨论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究方案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布置完生物探究任务之后,进行探究的全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完成,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解惑者。一般情况下,探究任务是分组进行的,在一个小组内,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任务的需求进行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从撰写探究方案、准备器材到记录实验过程等生物探究的全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打破了传统生物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探究式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其付之于实际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4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往往会设计出具备许多变量的实验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方案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因此学生需要对探究方案进行不断地分析和探究,对各种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析,从中选择出最恰当的变量,形成探究方案。学生在确定探究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能力,要学会取舍,并对现有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形成探究方案,得出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2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相关措施

2.1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首先,教师应该善于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学习“叶绿素”相关知识时,教师想要让学生知道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蒜苗是绿色,蒜黄是黄色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好奇心的趋势之下,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其次,教师在创设探究情境时,应该时刻谨记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使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对生物问题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强问题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进行生物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2.2教师适当点拨,确立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自主、独立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经验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越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强。例如,在学习“人体所需的有机物、无机物”时,教师以学生每日的食谱为题材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食谱,食谱中的食物应该包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促进身体发育的物质。学生在设计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和评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式教学的主体。

2.3对探究进行合理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对生物探究式教学进行合理评价是探究式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生物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学生本身对生物内容进行探究和实验,拉近学生与生物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该意识到对探究式生物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时,不应该仅仅关注探究结果,探究过程和学生的实验操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从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灵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促使学生敢于向结论和探究方案提出质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不断地探究中进行改进、反思,从而提高学生进行生物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

3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将探究式教学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进行情境创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