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篇1

关键词:诚信文化 信用体系 和谐发展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只有讲诚信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顺利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加强政府诚信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德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和市场是有明确分工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则主要是针对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建立一个诚实守信的信用政府。

2 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良好的竞争秩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相关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与企业诚信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越讲诚信,市场经济越发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而良好的信誉则是良好企业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产品的质量、创新的技术、公道的价格、优质的售后服务等环节中所形成的信誉,信誉好才有客户,有客户才有市场。而要想有好的信誉,就必须时时处处讲信用,把良好的信用文化展示给全社会。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

我们在积极发展非公企业的过程中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诚信问题上要格外注意。例如闻名全国的温州货,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历经近20年才逐渐摆脱“假货”的阴影,期间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民营企业不讲诚信或许能得利于一时,但不可能有自己的长期核心竞争力,甚至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最终破坏企业的竞争力,断送企业的发展前途。只有讲诚信,并将诚信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保证企业的长期成长与健康发展。我们在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要从基础抓起,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让诚信成为企业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

3 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

3.1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强化措施,务求实效。要把诚实守信作为本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规划,确定目标,明确重点,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既做诚实守信的教育者和监督者,又要做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到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督和为企业搞好服务上来。

3.2各有关部门要发挥维护社会信用职能的作用:共同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平台,由银行、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和单位提供有关信用情况。二是要建立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对企业进行分层次的信用评估,保证企业信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政府职能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企业塑造诚信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篇2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性质置换等方面入手,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提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引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使其与城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1 问题与矛盾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的6月7日设立为“世界文化遗产日”,其意义是明确“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或自然风景不仅属于它所在的国家,也属于全人类”。200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并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并在法律地位上予以明确。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片区成为城市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曾一度影响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这种状况尤其在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还持续存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起飞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从2005--2008年开始酝酿并初步提出了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空问规划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加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对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不得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两个方面的难题。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是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科学地结合起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中西部地区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科学思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从经济、旅游、城市规划等多角度思考,提出一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并以四川省三台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分析所述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三台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与价值认识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涪江中上游,为绵阳市辖县,距绵阳市中区57km,距成都市153kin,以县西三台山得名。三台县于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古为郡县,是古国文化发源地。自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自古享有“蜀川重镇、剑南名都”之称。境内沿江平川、浅丘绵延,溪流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具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区县,既是人文荟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历史上李白、杜甫、薛涛等诗词文人均在此汇聚,并留有名篇佳作。

三台县主要有4个历史文化片区,分别是古城墙南门片区、大佛寺片区、琴泉寺及北塔寺片区、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该4个片区大多依山就势,坐落在县城的凤凰山、牛头山、三台山、蟠龙山上,构成了县城“山水城”的城市骨架。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并缺乏及时的保护规划,致使以上历史文化片区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部分山体形态被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建设吞噬,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文人名士的关注。作家舒乙认为,三台古城墙年代久远、质量高,城墙的材质超过北京古城墙,并就三台的保护事宜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提案。本文就其重要的历史街区进行概要说明。

2.1古城墙和南门片区

2.1.1概况与价值

古城墙和南门片区内大量的清代民居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的古城墙文风厚重,于清乾隆32年至35年(公元l767—1769年)由知县徐世楹在明嘉靖墙楼的基础上培修复建而成,现仍保留下南城门楼和东城门门洞,是目前国内少数保存完整的石砌古城墙之一,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规划保护区。东门至北门段和南门至老西门段的部份城墙保存完好,城墙总长约2km。南门城墙高6m、厚9.8m;城墙用长1.2m,高、宽0.3—0.35m的条石垒砌,门洞为纵联式券拱。南门城楼为木结构抬梁式,重檐歇山顶,九架梁前后单双步梁分心用9柱、面阔5间、进深8间。南门片区现状为大量成片相联的古民居院落,受北方建筑营造法式影响,形成多进院和几个多进院落并列住宅,以及“四水归堂”,“一颗印”式住宅,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具有北方明清代建筑风格,富有古城韵味。

2.1.2主要问题

城墙被开有断口10处,搭建若干处,均因经济发展而又缺乏保护规划所至。同时,该片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导致民居院落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增加了改造的周期与成本。此外,城墙周边的城市用地性质不合理,大量的工业用地给城墙和民居的保护带来了环境、交通等诸多问题。

2.2大佛寺片区

2.2.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位于三台县潼川镇南河路蟠龙山腰,是县城山水形态的重要构成节点。大佛寺内造像凿建于元大德五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坐东南朝西北,高8.3m,肩宽3.8m,为“说法像”。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发现此佛,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修建大佛寺,其佛教文化影响力大、交通区位好、城市地标功能强。大佛殿的大佛是绵阳市唯一、全省少有的元代佛教造像,在研究元代佛教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佛殿为九脊歇山式木结构,造型独特,气势恢弘。

2.2.2主要问题

周边用地性质复杂,建筑风格不和谐,景区被城区严重屏蔽,缺少“透气”的空间,影响了大佛寺片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2.3琴泉寺及北塔片区

2.3.1概况与价值

琴泉寺始建于北周,唐初按星象落座建殿,文人荟萃。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等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石刻碑,阴刻、楷书,文物价值较高。北塔位于琴泉寺北侧的北塔山顶,清嘉庆十八年修建,现保存完好。随着城市的向北拓展,可与琴泉寺片区携手打造城市北部的城市公园。

2.3.2主要问题

该片区位于城市西侧,处于城市发展的,受城市发展冲击较少,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用地的快速拓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前沿,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2.4东山公园及东山大佛寺片区

2.4.1概况与价值

该片区主要包括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东山公园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甫、薛涛等文人墨客都曾于此驻足作赋,因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称。东山大佛位于东山观音寺,沿涪江东岸山崖而建,面对涪江,自然景观优良。内有坐式佛像高14m,历史悠久,为唐代所造。唐人侯圭《东山观音寺记》对其就有描述。该片区位于城郊涪江东岸,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条件好,为城市的景观骨架节点。

2.4.2主要问题

东塔年久失修,人文历史遗迹保护力度不够,周边建筑不和谐,缺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东山大佛景点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发展空间较小。

3.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保护思路与模式

城市经济发展并非意味着城市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城市的全面发展包含了城市经济在内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居住环境、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作者从旅游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进行了多角度综合思考,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点,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最终达到科学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为城市的游憩空间、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

3.1保护思路提出的研究基础

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作用: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与旅游经济对接、与文化经济对接和与休闲经济对接,并据此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如本次案例中古城墙及南门片区与凯江滨水区的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战略——激活作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其与城市的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以文化为主线进行挖掘、包装,将单个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展示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城市节庆活动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真正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使其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发展战略——引导作用:当前,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影响力并结合城市节庆活动,有效地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城市品位战略——提升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引导,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将其融人到城市公园、文化商业街区的建设中[。如本案例则可以从宏观的城市用地性质调整,到局部的传统商业街区建设、滨水空间建设,大大提升三台县的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需求较强的休闲文化空间与场所。

3.2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3.2.1基本思路

基于前述研究,以全方位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思路:①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现时的城市资源考虑。跳出传统思路,突破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静态资源进行孤立地保护,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_6j。②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依托资源考虑,通过公共空间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用地性质调整、景观建设,为历史文化遗产从用地布局、保护思路、利用方式等方面“松绑”,真正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发展全面化的良好效果。

3.2.2保护模式

根据以上保护思路,提出以“经济旅游、城市节庆、城市文化公园、滨水区等公共空间为前导,以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城市用地性质调整为支持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见图l。图1中简明地介绍了既能有效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与利用,真正使其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4 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1保护理念与原则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和提出的保护模式,围绕“保护古城,发展经济,旁山依水,北进南拓,两翼,山水其问”的总体理念,从保护“山、水、城”的城市格局,提升古城形象,强化古城特色,有序开展旅游,拓展新区功能,疏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并按照下列原则制定保护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资源价值最大化整合原则;特色化、人性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4.2保护范畴与内容

保护范畴与内容主要是:①遵照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各个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及其特点(表1),从物质层面确定保护的实体内容。这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研究。②从保护“山、水、城”城市形态的层面,保护城市的视觉通廊。位于城市山体制高点上的寺塔之间,以及各点与城楼之间的视觉通廊是三台县的主要景观视廊,应将其作为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③从风貌环境层面,保护城墙、院落、建筑的周边环境,对建筑高度、色彩、形态等方面提出保护要求。

4.3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分区:根据具体地段的实际条件,确定分级保护区,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的限高、色彩、形态等。视觉环境保护:视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位于城市各个制高点上寺塔之间的视觉通廊,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色彩。通过建筑高度的限制、用地性质的控制,保护古城墙的风貌环境,保护建筑、山体形成的空间层次。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依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年代定量分值(表2、表3),按一定权重标准,确定本次规划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每一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主要是:①保护——保护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对规划保护区和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措施,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②改善——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③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以保障与传统风貌的协调。④保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建的建筑,砖混结构,造型与质量较好,同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⑤整饬——对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建筑的立面进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顶平改坡、改变外墙和屋顶色彩等。⑥拆除——指对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院落空间环境的建筑应予拆除。

4.4用地布局及道路交通调整

要保护好古城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对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与控制。调整沿城墙周边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沿城墙留出绿化带和开敞的空间。按照保护规划控制护城河周边用地项目的要求,将污染严重或影响古城风貌的豆豉厂、印染厂等几个工厂在近期内搬迁至新工业区。根据三台县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及每人的用地指标,在城内和城外布置必要的居住用地减少城内居住密度与人口数量,改善居住环境。

4.5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5.1古城墙及南门片区

①保护内容。主要有古城墙、南门城楼、东城门。南门片区现有街道的格局,民居院落,建筑风貌、色彩和高度,保护现有街道与凯江及对岸山体的视觉关系(图2、图3,见封三和封四)。②保护措施。对现有墙体进行整治和修复,恢复历史原貌;对城墙两侧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拆除沿城墙搭建的构筑物,整治周围环境;保留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的现有格局及其与南门城楼的关系;保护南门片区现有的民居院落形式、建筑风貌。③利用策略。在整治保护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古城墙两侧各留出10—20m保护带,规划布置绿化带、游步道等,通过不同景观塑造表达三台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打造在三台历史上积淀厚重的盛唐文化;将南城门、东城门作为重要节点打造,使其成为具有文化性、观赏性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点;对南门片区的民居院落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功能更新和居住条件改善,结合旅游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条集商业、旅游、餐饮、民俗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将外南街与凯江交汇处作为重要景观节点,恢复当年川北古码头的繁盛景象,通过南门片区的综合保护开发,带动凯江沿线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促进三台县的城市经营。

4.5.2大佛寺片区

①保护内容。蟠龙山山体形态、山体制高点和现有的建筑群落,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的视觉轴线通廊。②保护措施。加大对大佛寺重点建筑的保护力度,包括经费投入和技术指导;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将工业厂房移出大佛寺的保护协调区;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周边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大佛寺的高度;明确保护蟠龙山山体及其保护范围,不得继续破坏现有的山体形态,严禁在山体西侧后部进行取土等损害山体的破坏行为;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视觉轴线通廊,在视觉轴线上不得布置高层建筑,使大佛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中。③利用策略。结合佛教文化,对现有建筑群落进行布局完善,在功能上进行充实,形成食宿、休闲、佛事等若干个功能区,将其打造成三台县的民俗佛教文化公园;在蟠龙山麓至南河路之间,规划大佛寺广场,满足香客、游人的停留和礼佛朝拜用品的出售,同时为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4.5.3琴泉寺北塔片区

①保护内容。现有建筑群、摩崖石刻、甘露泉、北塔、名人文化遗迹等文物古迹,保护现有建筑平面格局与建筑轮廓,保护北塔的城市制高点及其周边山体的自然景观。②保护措施。研究发掘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的布置格局,科学划定琴泉寺和北塔寺的保护范围,保护现存历史文物和建筑;对北塔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塔体及其周围建筑进行修葺维护,在未来开发中可适当扩大北塔寺规模;加强琴泉寺和北塔寺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围绕道路、市政设施、绿化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琴泉寺和北塔寺的通达性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③利用策略。充分发掘琴泉寺唐代禅宗祖庭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展示琴泉寺的“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摩崖文化”,形成与东山公园呼应的城市文化公园;按照高耸建筑物的观赏要求保护北塔的城市视觉通廊,使其成为西北侧城市的制高点;结合北坝新区城市中心的建设,打造新城的城市坐标和城市景观轴线;整体联合打造城北新的景点,提升新城的自然环境品味和历史文化底蕴。

4.5.4东山公园片区

①保护内容。东山的山体轮廓,东塔的制高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摩崖石刻;东山大佛、东山观音寺以及沿涪江的滨江景观;保护三台城东“山、水、城”的自然格局。②保护措施。重点维护培修东塔、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苏公泉、流杯池等文物及景点;保护现有东山公园内包括古树名木在内的植被;保护东山公园滨江景观,不得在滨江一侧进行破坏性和永久性的建筑活动;清理东山公园周边不协调的因素,尤其是大门附近现代风格的建筑;东山公园周边的用地开发,严格进行高度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东塔高度的1/2。③利用策略。对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小明湖进行整体考虑,在朝拜、休闲等功能达到互补;突出东山公园的休闲功能,明确东山大佛的朝拜功能;在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之间适当位置配套社会停车场,满足香客、游人朝拜的需要;在涪江大桥东侧设置东山大佛寺山门。

篇3

关键词:影视产业融资升级北京小马奔腾

1“北京小马奔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融资方式

1.1 商业银行资金

小马奔腾一直在尝试将更多的商业银行融资引入到影视业务当中来,以黄金大劫案为例,小马奔腾运用了多种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四家银行和美国保险公司。另外,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房产抵押+第三方保证的组合担保方案,累计为小马奔腾提供了1.9亿的授信支持。

1.2风险投资机构

小马奔腾2007年底、2008年初获得一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是当时市场上单笔最大的投资,投资方式霸菱亚洲投资公司。去年3月,由建银国际影视出奔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开信创投、信中利等其他多家风投跟进、股价交易额达到7.5亿元的融资项目,成为了中国影视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交易。

2“北京小马奔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融资缺陷的原因

2.1 自身产业失衡的原因

首先,主导产业需要维持发展,将有限的资金从主导产业中抽出十分困难。小马奔腾广告业务、电视剧业务、电影业务占据公司收入比例较高,对这三个项目依赖性较大,但其所需要的周转资金也较高,从中抽出资金来完善其他产业链条中的其他项目对小马奔腾来说比较困难。

其次,产业链条中其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小马奔腾进入其他产业的时间较晚,如影院产业、动漫产业、新媒体产业等市场已被其他公司所占据。如影院产业中,“华谊兄弟”、“中影集团”、“光线传媒”等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在开辟市场方面,资金缺口较大,市场竞争较大,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2 内部管理不够全面的原因

2.2.1成本控制管理不够全面的原因

小马奔腾与导演、编剧之间的合作缺少商业化。小马奔腾与导演、编剧之间充满了“哥们义气”的味道。其表现为:第一,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公司与导演之前的权力和义务,这样如果导演、编剧手上有不错的项目,导演、编剧没有义务首先交给公司,公司也没有优先的投资权,造成公司的损失。第二,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与导演、编剧关于影片产出的周期问题,影片生产周期的增加,其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也不能保证影片的产出数量。第三,公司旗下导演有各自的团队,导演间相互合作不够充分,对成本没有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这样与导演的合作方式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和产出质量、数量的损失,导致影片的回报率大打折扣。

2.2.2风险管理不够全面的原因

首先,市场风险的不确定,对回报率的把握难度较大。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是大成本制作,还是小成本投入,其投资与回报的比率是不能确定的,这一点我们从2012年贺岁档的两部电影可以看出:新人导演徐峥的《人在囧途之泰囧》与大导演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做比较,算算背后的经济账,差距实在是惊人。根据公开披露的消息,《人在囧途之泰囧》投资不到4000万元,《一九四二》投资2.1以元。《一九四二》11月29日开始上映,《人再囧途之泰囧》则是13天后的12月12日上映,到目前为止(2012年12月20日),《一九四二》的票房是4个亿,《人再囧途之泰囧》已达到4.6个亿,且《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影院排片场次比《一九四二》多很多。从目前的态势看,已经放映三周的《一九四二》票房可能止步于5亿,而刚刚放映九天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完成6亿的票房不成问题。

其次,企业对利用外资投拍影片之后,利润分成问题有所担心。在拍摄联合投资的影片前,对影片的上映后的票房不能很好的评估,如若影片市场反应不理想,各投资方所拿到的回报会产生分歧,最后成为一种“买卖不在仁义也不在”的境地。如:如小马奔腾与其他投资方联合投资拍摄的影片《机器侠》市场反应不理想,除了获得20%的收益外,并没有更高的收入。这导致小马奔腾对利用外资方面有所顾虑。

2.3 股票上市地定位模糊的原因

企业选择上市地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上市时间差别、上市成本、市场资金充沛度等。这些因素是企业选择上市地时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首先,上市地上市时间差别不同。在改革前,境内上市一般需要经过一年的辅导期以及前12个月没有扩股引进新股东,这也是小马奔腾考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因素之一。目前,证监会取消了该规定,国内上市最短时间在3——4个月,与境外上市的时间周期相差无几。

其次,上市成本是每个拟上市企业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从选择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两个大方向上看,境内上市成本相对低廉,但是,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存在着一批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的律师事务所,他们每天思考如何找出上市公司不合规的地方进而提讼。这一点,曾经令中国人寿、新浪、网易等公司吃尽苦头。

最后,上市地交易所资金充沛度是拟上市企业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选择在何地上市,主要目的是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这是根本;而上市地交易所资金的充沛度直接关系到公司上市能够筹集多大规模的资金。目前看来,香港、纽约和伦敦三地交易所的资金充沛度最高。

3“北京小马奔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融资建议

3.1扩充融资方式——打造产业链,加强影院投资

小马奔腾应该在建立全产业链中重点发展影院业务。在稳定发展广告产业、电视剧产业和电影产业的同时将影院产业也视为另一项重点发展产业。发展影院业务能使其与广告一起形成小马奔腾“哑铃式结构”的两头,为集团其他业务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中间的影视、动漫、新媒体、艺人经纪风险相对较大,但将成为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部分,并且,各行业务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条娱乐全产业链,为扩充融资方式提供新的领域。多驾马车并行的方式可分担风险,通过不同业务之间的配合逐渐打通产业链。

首先,小马奔腾应当在院线上的布局从二三线城市开始。原因有三方面:第一,二三线城市有良好的市场,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消费的提高,群众对影视业需求日益旺盛;第二,二三线城市有良好的竞争环境,影视业巨头在一线城市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其电影屏幕数已达到饱和;第三,二三线城市投资成本较低,其地价方面远低于一线城市。同时,影院区位有极大的选择空间。

其次,小马奔腾应当“左拳出击”,而非“星星点点”。所谓“重拳出击”非“星星点点”就是,在一座城市建立大型影院,使之成为当地影院中的标志,而不是,在一座城市建立多家二流影院或是小型影院。原因有两个:第一,建立一家大型影院虽然在前期投资成本上比较高,但是在后期影院管理、影院维护方面相比多家影院成本较低。影院是一项长期投资,所以要做出有利于长期回报的决定;第二,建立一家大型影院使之在当地能获得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为树立企业形象,提供了较高的保障。

3.2加强内部控制

3.2.1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要搞好成本控制提高陈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成本审核监督,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成本。

首先,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控制影片成本。第一,小马奔腾在影片投拍之前,应当对影片成本进行预算。包括:导演、演员的片酬,剧本的版权。在与导演、演员的合作上应当采取“御用”机制。这种导演的御用机制虽然成本较高,但更有助于影片质量的提升。对于电视剧作品来说,直接出售给电视台,相当于B2B业务,确定了编剧、导演演员等,收入基本可以测算,因此与导演的稳定合作能够保证收入。第二,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应当控制影片成本。对影片的拍摄地点、后期特效制作要有明确的规定。不能为了取得所谓较好的拍摄场景和拍摄效果,而随意加大成本。

其次,建立健全的成本监督制度。在导演拍摄影片时,公司应当安排财务审核人员对影片拍摄过程中的财务进行审核,或者委托第三方对影片制作过程中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管。使之与影片拍摄前成本预算相符合,并杜绝的现象出现。

3.2.2严格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扯到机会成本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岁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这方面,小马奔腾可根据投资规模将影片分成三类: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划分为大项目,这样的大项目或者可以获得大回报,或者对公司在树立品牌有所帮助,例如跟投《建党伟业》;千万级及以下的小投资影片划分为小项目,可视为“小成本博惊喜”的部分,《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属于这一类;千万以上4000万以下的项目则划分为中等项目,这类项目风险较高。

在对影片进行大概的分类之后,对于单个项目的运作,小马奔腾也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应当成立专门负责审核的评估委员会,由公司的管理者、财务、制片人、编剧、导演共同审核并修改剧本,并研究如何控制成本。除此之外,小马奔腾应与专业的调研机构合作,多个角度了解市场需求,对项目的操作更为有理有据、更为可控。

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在与外资联合投拍电影时,明确影片回报利益分配方案。可签署安全保障合同,所谓的安全保障合同是:第一,签署成本回报必要条款,也就是在影片无论是否卖座的情况下,都要对部分成本投入的回收。这样就算影片市场表现表现不理想,也可收回部分投资成本;第二,利用自身产业链中广告业务,规定自身在影片广告植入方面的比率。

3.3确定股票上市定位

首先,明确本公司的上市优势条件。小马奔腾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产业,其现阶段的主要项目是影片的投资与制作。公司储备项目众多,提升空间大。共识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行业内取得了可喜的地位。我认为公司规模、技术、客户等竞争优势良好。在公司竞争力方面,其近几年来在行业内成长明显,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将保持平稳的增长。目前行业竞争格局以相对明朗,公司的更大机遇来自于行业份额的提升,所以作为具备市场和一定资本的小马奔腾具有很高的成长性。

其次,对上市地进行选择。小马奔腾应当选择在境内上市,并应选择在创业板快上市。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境内证券市场已经进行了改革,使境内上市成本已经减少,而国内上市最短时间已经缩短到了3至4个月,在上市间差别上已经于境外相差无几。

第二,小马奔腾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境内,其所面向的主要客户也在中国境内,并且在中国境内有不错的知名度。如若在境外上市,其在境外的知名度不够,要从新的开拓市场,这方面的成本较大。

第三,当前中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与政策的影响较大。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积极救市,出台了多方面的救市措施。况且,当今中国境内,资金充沛、利率、汇率相对稳定。这些都为境内上市建立了优良的条件。

第四,创业板是地位仅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方面都适合小马奔腾这种中小型、高成长型企业。

4结语

解决小马奔腾的资金“瓶颈”问题,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这是小马奔腾得以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为了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必须有多种筹资渠道。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更需要经济上的资助。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单纯以票房收入为融资渠道的发展模式必然使小马奔腾融资举步维艰,最终导致企业停滞不前。除了传统的以票房收入为主要的筹资途径外,民办高校还应从建立产业链条、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股票上市等五个方面入手解决筹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肖怀德.文化创意产业与活动经济链条——关于影院产业经营策略的思考.

[2]陈和钦.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3]高福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4]邵奇.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当代电影,2006,(6).

[5]宋文燕.国内影视产业融资模式.中国中小企业,2009,(9).

[6]唐榕.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略.当代电影,2006,(6).

篇4

【关键词】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策略;传统文化的继承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YANG Ying-y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vis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22,Henan,China)

【Abstract】martial arts is importa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 the soul of a nation, of the nation, of the nati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in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tial arts culture to research on how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problem. By the martial art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martial arts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武术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文化形态,有着自身特点,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推崇的文化侵略已经危及文化安全,而武术和武术商品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成了需求量较大的一种产业,在发展上需要适应经济客观要求〔2〕。因此,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成为重要的课题。

1 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1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礼”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礼”构成了价值观、社会规则、制度、风俗、礼仪及各种思维模式,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在武术的发展史上,“礼”体现在约定俗成的规范程式上,如师徒之间的“礼物、礼仪、礼意”;擂台比赛时行抱拳礼,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意义,左掌右拳是文武兼备,环抱胸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拇指屈曲是谦让〔3〕。除此之外,在语言上,也使用具有特点的,如承让、甘拜下风、请赐教等表达礼貌的用语。由此可见,在武术的传统文化中,“礼”是重要组成部分。

1.2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仁”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讲“仁”,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以“和”为前提,将至善、博爱融入其中。武术也同样继承了“仁”,在与他人交手比试时,多为点到为止,出手不伤人,在于制服而不是伤人。“止戈为武”“随曲就伸”等武术格言充分证明了武术对“仁”的继承,这种思想也是指导武术发展的人文内核〔4〕。

1.3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义”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思想,“舍生取义”说明了中国人对“义”的重视。“义”是将“仁”与“和”结合,“仁”为基础,“和”为目标,从而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人文古训演绎出习武人的人格魅力和骨气。“仁义”、“侠义”是中国武术人对尊长的孝义、敬意,惩恶扬善对百姓的帮扶,是一种精神奉献。

1.4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德”

“德”在武术中是指“武德”,但有公义和私义之分。在传统中,“艺无德者不立”等格言对人的教诲属于公义,拓展分析,在古代,士兵遵守军纪、奋勇杀敌的精神属于公义。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则属于私义,虽然习武人都会尊师重道,但这种思想却成了一种道德枷锁,阻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德”要辩证地去看,批判地继承。

1.5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也是备受尊崇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的两个“和”就具有了差异,中国武术流派多,有不同的技术方法,这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而“礼之用,和为贵”则说明和谐的状态,只有达到了这种状态,才会专心地练习武术,因此,“和”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宗旨。

1.6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易”

“易”是指变化、转化,是整体到局部的演绎过程。武术中的形意拳、八卦掌等技术动作,都是在“易”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此外,“守雌处弱”这种说法概括了“后发制人”的思想,是说在比试时,要有全局的思想,攻守兼备,不要操之过急,可以诱敌深入。

2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2.1 转变发展观念,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武术市场焕发了生机,但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武术文化的改革步伐缓慢,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找到获得效益的方法,找到发展的出路,走出一条具有社会化、产业化的路〔6〕。在寻找武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发现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实施产业化管理,若要实施产业化管理,运行规律是怎样的,转变传统的思想套路,结合本区域内武术文化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处理好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武术市场得到繁荣。此外,在实施武术文化发展中,要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如武术学校、武术馆的审批规定,武术培训的收费标准,整个武术文化产业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对于武术竞赛的配套广告和赞助要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同时对武术产业化做出规定,提出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将已经存在的不合法或半合法的市场行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武术馆教练资格、学员武术水平等级、武术从业人员水平的相关认证制度〔7〕。

2.2 培养“职业化”的武术人才

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但与其他行业需要的人才不同,武术人才不仅要对武术文化市场运营机制了解,精通营销技巧,还要了解武术文化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熟练驾驭武术产业领域中的各项业务。目前,我国武术文化产业人才多数是体育院校或大学里的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这就受到了学科知识的限制,学生接受的市场经济的知识量较少,没有得到市场经营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中,缺乏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为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强武术人才的教育工程,通过武术竞赛、教学科研人才中心等方式,采用经济课程和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工商管理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联合商学院、体育学院、社区学院等多学院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体育经营人才。培养的人才适合市场经济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解决武术文化市场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推动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开发武术文化市场的新领域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寻找发展民族文化的突破点。武术文化不仅是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能够开发、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武术文化要想有用武之地,要寻找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武术文化的发展不是等成功转型,是在转型中寻找正确的方向,经过尝试不同的开发运作,寻找武术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

3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系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想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准确把握武术文化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未来走向上,深刻理解继承与发展,科学把握,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如果发展武术文化产业背离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建设相悖,那么就会出现止步不前,甚至出现文化意义上的没落、倒退。因此,武术文化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统一的整体,都处在文化建设中,是密不可分、互相倚重、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绝对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排斥或者否定经济发展,发展也不排斥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建设的两个环节,但发展代表一个事物的质的变化,是对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继承表示的是对事物的量的吸收,保持事物原本的特点,二者是促使事物朝一个方向发展。如果光继承不发展,那么继承就没有实质的意义,而光发展不继承,也就缺乏了积极的意义。发展与继承作为辩证关系,不能被割裂,不能孤立使用,否则就会使其所蕴含的积极的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武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继承传统文化,没有继承传统文化,武术文化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继承的途径,是重要的阶段,继承的东西是经过发展而来的,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是发展,这种继承是经过批判的吸收、否定、肯定、扬弃等环节,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当然这些保留的精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相互转化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继承形式,新的理论,从而不断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在发展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和”“礼”、“德”“义”“易”,将动态与静态结合,以不变应万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在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能放弃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只有继承传播,才能带动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传播继承。因此,作为中国人,在发展武术经济的同时,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亦要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坤荣.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时空,2013,1(24):41-41,77.

〔2〕王龙飞,姚远,金龙.市场经济下我国武术经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1-6.

〔3〕李国辉.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4,33(5):83-86,90.

〔4〕张慈军.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教育的互动研究

〔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8):23-25.

〔5〕沈晓明.从文化视角探析中国传统武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57-58.

篇5

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过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又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其中,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文化现代化是最重要和最深层的因素,而经济现代化必须有相应的文化现代化作为动力和支持。

 

1. 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含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认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知识化,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包括经济福利的大幅改善以及国内经济公平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明显变化,包括世界经济前沿和国际经济差距的变化等”。

 

1.1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所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制度、观念方面的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制度形态与观念形态两方面),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讲,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已经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足迹和成果,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并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一个地区从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方针政策的制定、体制机制的创新,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经济行为,均会受到一定的文化影响。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当然这种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影响来实现的。文化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一种“文化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

 

1.2文化现代化对经济现代化的意义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引起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相应变化。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的变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是适应世界环境变化,追赶先进国家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来讲,现代化运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变迁运动,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革、整合从而创造新文化的运动。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其经济实质,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在这里,“经济现代化”可以定义为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经济发展,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转变过程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经济发展。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灵魂。文化现代化具有塑造现代人的特殊功能,可以加速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化过程,给经济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需求

 

文化具有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具备中庸和稳定性的同时,也缺乏活力与进取精神,抑制民族的发展和创造力。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与冲突,在某些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较强的力量;但与以民主、科学和制度建设为核心内容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封闭性、落后性和保守性的缺陷便凸显了出来,近代以来也曾经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文化相对多元的国家,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些地区文化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不同的意义,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如温州文化、浦东文化、珠三角文化等。总体来讲,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是有利的,如诚、信、义等;但是,有很多文化特点,如:重自守轻开放,重稳妥轻创新,重自我轻合作,重公平轻效率,重道德轻法律,重权利轻规则,重眼前轻长远,等等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3. 文化现代化的任务:建立市场经济文化

 

3.1经济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包括我们国家所实行的经济体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经济的形式,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主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经济要素都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市场整合、市场分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高效率。这是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但是,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因为,不仅是市场范围空前扩大,而且市场交易的内涵和市场机制的原理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切又都是以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制度的相应变革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体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和精神生活的变化,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变革。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建立。

 

3.2市场经济文化的内容

转贴于

建立什么样的文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文化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从根本上讲,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主流文化的性质和样式,取决于这个地区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市场经济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方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主要特点是:创新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开放与信用、规则与法制等。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

其一,竞争文化与效率文化。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同时这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也必然充满竞争,竞争可以刺激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竞争意识、竞争思维、竞争能力,学会竞争,是市场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要求。建立竞争机制,激发竞争,各种资源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在各地区、部门、行业、企业间实现科学配置,杜绝政府对地方经济的保护,鼓励地方经济参与竞争,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是使地区经济获得生命力的保证。当然,要避免盲目竞争和恶性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通过市场得到合理配置,微观经济活动充满效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效率优先是一个基本原则。当然,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重视微观经济效率的激发,还要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和协调,保证整个地区的宏观效率。

其二,人本文化与知识文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它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传统的以物为本、以权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所以,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积极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对社会的文化要求。由此,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公开、公正,要求消除权力本位和官本位现象,崇尚科学、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尊重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市场经济同时是公平竞争型经济、质量效益型经济、法治规则型经济。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也同时必然是宏观调控型经济、合同信用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某些国家,由现代市场经济派生出诸如质量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人才观念等普遍的社会意识,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本身蕴含着众多的文明因素。

篇6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二、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篇7

动作用,对于当地区域经济之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商务英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这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共同认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的不断激烈,在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的状况下,积极培养促进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企业商务英语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的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 企业 商务英语 人才

在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多元化趋势让企业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成为必要,并让英语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密。商务英语在世界经济领域作为世界性语言的作用愈

来愈凸显出来,深入研究企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

题,对推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商务英语人才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人数过少,他们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争抢一空。当时具备英语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英语专业大学生都可算作是英语人才。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类只具备了单一英语知识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复合型英语人才就此产生,其中不仅懂得英语知识而且又具备商务技能的人才就被称之为商务英语人才。

1.2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主要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之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各类经济要素相互关系之总和,可以说是地域性的综合经济体,也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市场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也是特定地域范围之中的资源要素与产品、产业密集分布与联系的经济性活动之总体。影响到区域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依据其性质与功能可以划分为自主性要素、再生性要素、牵动性因素与制动性因素等。

2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已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之中,在更深的层次上融入到了国际经济生活之中,特别是运用区域经济之发展,积极寻求国际上的合作,切实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当然发展的选择。随着外资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从事对外经贸活动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发展之主流,大量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要取得新的发展,就需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提供足够数量的商务英语人才,为区域经济提供服务。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其定位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要依据区域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强化产学研相互合作,确定其服务于本区域之目标,为企业培养精通英语和商务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3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然而,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发展的定位上、在产学研合作上、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在教科研发展方向上均和目前企业所需要的商务类人才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在具体培养过程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了语言基础和知识培育,却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素质之要求,这将直接造成所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企业商务英语人才的发展应当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密切结合,这就需要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撑,这样才能切实加强专业建设,不但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并且实现社会价值。企业商务英语专业之发展一定要依托于区域经济之发展。当前,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在设置与培养方案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鉴于目前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够,造成了企业并不了解高校状况,因而也就缺乏足够的信心为区域专业发展提供各种条件,这将直接影响到商务英语人才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由于人力、财力等因素对于高校的关注程度还不够,或者是未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高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最终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 基于区域经济的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4.1 健全完善企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当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安排商务英语人才在职就读本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课程,做到以服务为主要宗旨,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依托于市场实施科学、理性地定位,强调产、学、研相合作,从而培养出具备商贸知识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应当依据区域经济发展之要求,重新制定出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形成科学、规范、适用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进而适应于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之所需。要依据地方产业结构以及优势产业发展之需求,建立起符合现代商务英语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起立足于本土,服务于一线的新型人才和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之所需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育应当强化专业建设的力度,健全完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切实改革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形成一种新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培养更加熟悉专业技术,并且能成功实施文化交流的专业化人才。要全面运用区域资源来实施项目合作,将区域经济所具有的产业结构与技术进行联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区域经济。

4.2 面向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实施仿真教学

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当建立起以培养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运用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工学结合法等各类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企业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教师应当注重于创设良好的环境,模拟真实的场景,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亲身地加以体验,让大学生们在学中用,并在用中学,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感性认识,从而更为直观地学习商务方面的知识,让原本较为抽象的商务内容变得更为具体化,并且更加容易进行理解与掌握。因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之中所用到的英语,其语言教学重点要体现出商务的环境,并对商务环境加以分析,从而让人才体验到商务的情境,并且调动起人才的学习积极性,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要运用组织模拟商务社交活动之中的场景以及商务场景之中的角色扮演以加深企业人才对商务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进而培养企业人才的商务社交能力。

4.3 培养企业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谓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发生的各种交际行为。由于地域有所不同、种族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文化上差异。所以,跨文化交际很有可能会发生在国际上,同时还有可能发生于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跨文化交际所具有的障碍主要有言语与非言语、信仰与行为、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价值观比较等等。商务英语在某些程度上就是跨文化交际,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开展跨文化交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往往是商务活动之障碍。地域文化对于生活在本地区的人往往会产生导向性与凝聚力。所以,要通过主导企业商务英语人才的价值观来推动区域文化实现新的发展,在提升区域形象等各个方面对区域经济之发展形成更加具体的影响。如今,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在交际的过程之中产生各类障碍以及差异,这些均将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到交际所具有的实效性。因此,在培养企业员工接受与尊重不同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到自身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做到入乡随俗,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以及技巧,并且养成更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不断提升跨文化交际所具有的实效性。

4.4 强化校企合作以丰富企业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形式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可以说是现代企业实施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所以,在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更加充分地利用好高等院校的英语学习条件,力争每一年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商务英语人才能够脱岗进入高校学习,让员工们重新走进课堂,使用英语开展交流,从而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本岗位在英语能力上的要求,从而便于其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企业商务英语还要让高校教师们真正了解到自身在英语学习上的需要,从而让英语语言教学这一纯理论的课程能更加充分地和企业学员的实际能力培养进行密切联系,这样就能促进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的单一教学形式,吸引企业学员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于提升企业员工获得英语知识的能力。高校教师应当为企业学员创设出能够展示出自身特长之舞台,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锻炼企业商务英语人才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应当全力服务于区域经济之发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从而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之发展,这是高等学校商务人才培养的宗旨,同时也是实现高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高等院校内任何专业的发展均应和区域经济之发展进行密切结合,把教学的目标切实转化为服务当地区域经济之发展,从而帮助地方与行业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燕.从外贸英语人才需求角度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J].集团经济研究,2007(8).

[2]王旭东. 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郑旭.地方高校以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社会[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4]陈蓉蓉,林雷.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综述[J]. 经济师,2009(4).

[5]饶建华.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价格月刊,2009(8).

篇8

一直以来,人们都用经济总量、贸易总额等的改变从定量的角度对经济进行划分、解析和推理。殊不知,经济还可以从心灵的感受、喜恶的深浅程度来做以定性的区分。如今人们已经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心时代”。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只有那些能够把握住时代脉搏的人才能收获丰厚的利益。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者只有顺应经济的风向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心时代,人们为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而付钱。在这里,一系列表现文化意味的产品被制造出来,人们知道自己主要在消费符号、感觉和信仰,或兼而有之,生产者为满足人们对这一系列文化符号、样式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努力使经济活动在文化之中展开,心经济就这样应运而生。”这是写在《心经济33条铁律》扉页上的一段话,概括性地讲出了“心经济”的含义和由来。简言之,这本书是有关时代、市场、经营、管理四个重点方面的三十三条铁律,均具有规律性的力量,若违背了,就很难成功。作者曹世潮,是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化学者、未来学家,从事文化和文化战略研究二十余年,对国家、地区、产业、行业、公司之间的战略形势亦相当通透。作者舍弃往常以“生产”的标准来划分经济、社会和时代,大胆地提出以“需求”的准线来重新审视整个经济社会。在书中,作者认为心经济与身经济标志了经济以2001年为界限,进入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即公元2000年以前,人类以物质生产满足人的身体、生理、生存需要,即身时代;21世纪伊始,人类将重心转移至情感与精神需要,即“心时代”。

新奇的视角、通俗的语言以及睿智的分析促使我细细研读了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作者所想要传达的思想也有了更多了理解和想法。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阐述的“铁律之十九:排浪式消费”。在心经济时代,消费的产品由于是文化产品,而且是针对人们的情感与精神需要的,这样的消费一定是潮汐式的,是在不同的波浪式中发展、前进。接下来作者将形成这种消费形式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分别是人的心情的自然变化、民族的不同情性、人们始终变化的生活以及文化规律性的改变。以人们变化的生活因素为例,作者从美国911事件为切入点来解释,指出该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人的消费就开始下降,流行的东西特别是文化产品其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诗歌成为流行,黑色的服装流行起来,旅游业受到重创等,这同当时美国人的心境和发生的时事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当其国人的悲伤感渐渐退去时,这些流行的事物也随着改变。经济的发展就这样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心情的波动而起伏变化,形成了排浪式发展的规律。

《心经济三十三条铁律》这本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生动贴切的实例从经济生活的细枝末节向读者传达出其对宏观经济的准备把握与理解。但最让我感到难能可贵的还是作者超前的理念和对经济、文化渗透式的理解。身与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需要,这样的划分也在人们面前呈现了两种决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两种经济特质的揭示引发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新审视和更加深刻的感悟。而且书中所讲的这些铁律浑然一体,可以彼此互动、触类旁通。倘若从投资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内容的话,我认为其对于未来的投资行为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如果一个投资者可以意识到21世纪“心生活、心时代、心经济”到来的这一无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对于其未来的投资方向也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卓越的投资者,更应顺应经济发展的大势,着眼于长远,将注意力集中于商品的精神及文化附加值上来,而不再单单是商品本身。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规避投资战略上的风险与失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随着信息交流传递的加强,俯瞰现在的经济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商品的同质化已是愈演愈烈,竞争也随之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除了要关注商品的功能价值之外,还要专注于商品所能带来的心灵价值。具体而言就是商品的设计、构思以及创意等这些之前少被关注的“软竞争力”。因而对于这些产业的投资回报将更具有更大的意义和升值空间,不失为投资者的明智之举。玩具行业是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产业。如今玩具市场招揽顾客的不再是以往那些复杂或者庞大的事物,而是那些能给人带来精致心灵冲击的物件。也就是说玩具市场已经洞察到“心时代”的到来,至于那些反应稍慢的企业就不得不被时代和市场所淘汰。综上所述,在“心时代”到来之际,投资者应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这一时机的关键变化,将注意力的重心更多的放到实体经济的文化价值上来,比如产品独特新颖的寓意或者其他的与之有关的纪念意义,当然同时也不可放弃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追求,因为对产品心灵体验的价值是建立在其物质基础之上的。在心经济时代,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篇9

[关键词] 叶适;经济思想;创新;温州经济模式;温州精神

[中图分类号] F0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0-0127-03

[作者简介] 晏国彬,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谈振兴,南昌大学教务处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江西 南昌 330047)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在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是经济思想。其经济思想是中原文化的发展流变与东南地域社会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特立独行、反叛传统的务实创新精神。

一、叶适经济思想的创新与价值

1.义利并存: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叶适说:“‘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董仲舒的名言受到“全疏阔”的评价,无功利的道义被认为是“无用之虚语”,这是对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进行的深刻修正,体现出极其鲜明的反传统倾向。

“先王制土处民,富而教之,必世而后仁”,“夫衣食逸则知教,被服深则近雅。”叶适充分肯定人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认为圣贤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给民众以切实的利益,为政之道在于对民众的物质利益追求只可疏导而不可人为堵绝,否则将丧失民心,引起政治动乱。“其途可通而不可塞,塞则沮天下之望;可广而不可狭,狭则来天下之争。”因此,他提出了义利并存的新价值观,主张结合事功讲义理,“成其利,致其义”,把义理与功利相结合,以功利为基础,实现利义统一;“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使“义”成为养“利”的手段;“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使功利与仁义并存,物质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

叶适讲求实效、重视功利的主张,是对当时普遍的社会心态的理论概括与提炼。他敢于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贵义贱利传统思想和“罕言利”的伪道学进行一针见血的批判,在众说纷纭的义利之辩中独树一帜,具有反叛传统、启蒙革新的精神意蕴。

2.本末并举:经济自由主义的理想目标。“重本抑末”传统经济观基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历来是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历代统治者主张“重农轻商”、“抑末厚本”,是为了使整个社会经济严格限制在自然经济的范围之内,从而维护其既有统治秩序。叶适在承认农业生产重要性的前提下,反对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对传统的“抑末厚本”观予以了批判否定。他指出:“夫四民(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他反对为崇本而抑末,主张实行比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促进民间工商业自由发展,把国力的培育建立在繁荣工商业的基础上。他还主张让工商业者参政议事、进入统治集团。“其要欲使四民世为之,其理固当然,而四民古今未有不以事。至于丞进髦士,则古人盖曰无类,虽工商不敢绝也。”

叶适是我国封建时代对于以国家力量和政治原则压抑商品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思想抨击最力的一个人。对“重本抑末”这一传统教条进行公然批判否定、从学理上指为“非正论”的学者自叶适始。尽管他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本工商末”的基本理念,但他的“非正论”说和敢于否定不许工商子弟为官的旧规、主张入仕无身份限制的勇气,具有鲜明的经济自由主义理想性质,在经济思想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3.为天下理财: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叶适不赞同一般土大夫避言理财的迂腐之见,认为财政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圣君贤臣都应善理财。他指出:“理财与聚敛异。今之言理财者,聚敛而已矣。……而其善者,则取之巧而民不知,上有余而下不困,斯其为理财而已矣。……是故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者,大禹、周公是也。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认为理财的根本目的不是聚敛,不是为了解决封建国家的财政需要,而是要“为天下理之”,与天下为利。既然是为民理财,那么凡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手段都是理财的有效途径。“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就是要采取自由的经济政策,允许私人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以自利,增进财富,而政府要采取措施对私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浚导以免壅遏,不能因“嫉其自利而欲为国利。”

他对当时财利匮乏的现象也提出别具一格的认识:“盖自昔之所患者,财不多也,而今以多为累;……故财以多为累而至于竭。……财以多为累,则莫若少之。”这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不多见的论点。他要求罢去苛捐杂税,减轻民众负担,则“财少则有余,有余则逸,以之求治。”叶适“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的理财观,体现了民本主义思想。

4.藏富于民:廉价政府的思想萌芽。“藏富于民”是传统儒家的主张,叶适则强调许民求富、保民之富。他反对“抑兼并”和行井田制,说:“俗吏见近事,儒者好远谋,故小者欲抑夺兼并之家以宽细民,而大者则欲复古井田之制,使其民皆得其利。夫抑兼并之术,吏之强敏有必行之于州县者矣。而井田之制,百年之间……虽告亦莫之听也。夫二说者,其为论虽可通,而皆非有益于当世,为治之道终不在此。”他公然为富人辩护:“然则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富人为天子养小民,又供上用,虽厚取赢以自封殖,计其勤劳亦略相当矣。”在他的认识中,富人的社会功能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程度,作为国家的根基,富人应当受到保护,不容抑制损伤。“富人为天子养小民”之说有特殊意义,说明宋代国家与自耕农及佃农之间的关系变化。叶适认为,富民应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因为只有民富才有国富,所以政府不应与民争利,而是要藏富于民,扶助富民。他针对“冗官”、“冗兵”、“冗费”的宋政之弊,倡议削冗去赘、建立小而不费的廉价政府。上述设想,已接近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思想,有可贵的思想价值及现代意义。

5.“得民”、“均民”:民生主义的经济理念。叶适在人口与土地、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的认识可谓独到。他认为“为国之要,在于得民。”其所谓“得民”,一是要合理利用民力,二是要人地优化配置。当时宋金战争频仍,中原百姓大规模南迁,两浙人口大增。他说:“户口昌炽,生齿繁衍,几及全盛之世,其众强富大之形宜无敌于天下。然而偏聚而不均,势属而不亲,是故无垦田之利勉为其难增税之入,役不众,兵不强,反有贫弱之实见于外,民虽多而不知所以用之,直听其自生自死而已。”因而主张合理利用民力,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功用,“有民必使之辟地,辟地则税增,故其居则可以为役,出则可以为兵。”南宋偏安一隅,人地冲突激烈,生产密集生态破坏,叶适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均民”主张,即“分闽、浙以实荆、楚,去狭而就广”的人地优化配置方案,以解决人多不富的“偏聚不均”问题。这一主张打破了传统的安土重迁习惯,是对“适度人口”理论的较早理解。他主张通过招徕农民开垦荒地,解决土地问题,增加国家税收,缓解人地冲突,缓和贫富对立,使发达地区免于盛极而衰,使落后地区重振优势。这在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合理配置方面是重要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出民生主义的经济理念。

6.质疑“钱荒”:市场经济的思维倾向。叶适对当时几乎众口一辞的“钱荒”提出质疑:“今之所谓钱乏者,岂诚乏耶?上无以为用耶?下无以为市耶?是不然也。”他从物价变化来考察铜币购买力,认为不是“钱重物轻”,反倒是“钱轻物重”,即物价普遍上涨使不断扩大的铸币量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导致铜币购买力下降,因而形成钱贱物贵、钱多反而物贵的现象;钱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只是不能满足物价上涨后的流通需求,因此不能认为是“钱荒”。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认识,通过辨证地考察货币量与物价变动的关系,比单纯从货币绝对量看问题要深刻得多。他还指出:尽管钱的绝对数量并不少、而市场流通中的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纸币的发行排斥了铜币,使之退出流通所致;而铜币为纸币所驱,是一种必然规律,即“劣币驱除良币规律”。

叶适“不知夫造楮之弊,驱天下之钱”、“楮在而钱亡,楮尊而钱贱,楮行而钱益少”的货币观是较为先进的,呈现出市场经济理念的思维倾向。

总之,叶适的通达与明智、远见和卓识非常人可比。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一系列经济思想观点,蕴涵着反传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温州经济模式与温州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从本地实际出发,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发展个私经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专业市场为依托、购销员为骨干的具有鲜明市场经济特色的“温州模式”,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模式,并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温州经济是一种最具地方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本经济。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热土,温州人是中国商圈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温州产品许多都已挤身名牌之列。“温州模式”作为一种成功的区域工业化发展模式,其间经历了艰难的发展道路,至本世纪初期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其进一步推进的势头不可逆转。温州经济正以其不断丰富的内容、不断创新的载体、不断提升的素质,充分展现出“温州模式”的本色。创新,是温州经济长盛不衰的闪亮之处;变革,延续着温州经济的旺盛生命力。

温州经济模式的精髓是温州精神,“温州模式”是温州精神的载体,温州精神则是“温州模式”的不竭内驱力。何谓温州精神?形象地说就是:“温州人头发都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智慧;跑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尝千辛万苦,挣千金万银;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说下岗言转岗。”理性地提炼,就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精神。

三、叶适的经济思想对温州经济模式的影响

当我们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文化关系的时候,发现不同的区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强大的经济模式的背后都有一个先进的文化力作为其支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方一种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它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同样,“温州模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形态之一,也离不开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温州精神是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传统、特殊的社会人群、特殊的生存环境孕育出来的。

探讨 “温州模式”的文化动因,与其说是主要来自于现代文化,不如说是更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温州人价值理念及经济模式的选择,是本源性发展冲动的天然释放,是一种渊源的自由流向,体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既然是渊源,我们就从文化基因的层面去寻其根、探其源。当寻探到因“义利双行”理论而形成的独特区域文化“瓯越文化”、抵达永嘉学派的领军人物叶适营造的思想世界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叶适的经济主张,是适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不仅对南宋以后温州的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是构成当代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创新的重要传统文化背景和精神资源。

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原则及其表现在精神上的价值取向和实践上的逐利追求,有力地塑造和强化了温州人务实尚利的民间心理和区域文化传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代现实中,都发挥了深刻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由于温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便于经商贸易,又由于地少人多,温州人不得不从事工商业,走南闯北拾遗补缺,因而形成了普遍勤奋务实、吃苦耐劳、注重功利和实效、敢于冒险和竞争、善于学习和进取的精神风尚。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风尚,温州早在唐宋时期就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较为繁荣的工商业,形成了敢想敢干、追求实效、重视工商、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瓯越文化形态。从当代现实中来看,改革开放后当许多人还在顾及自己的面子和铁饭碗而犹豫不决时,务实尚利思想盛行的温州人已经用自发地、大规模地投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创造出独具特色和活力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温州文化精神中所体现的“讲求实效、注重功利”传统。温州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勇于创业、模仿力强、渗透力强、独立性强、竞争意识强、敢闯世界,这些无不与“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传统思想有关。正是这种思想、精神使温州人脑子里充斥着“无利不起早”、“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险半生为万贯”等朴素的市场观和价值观。因“义利双行”理论而形成的独特区域文化“瓯越文化”和悠久的重商习俗塑造了温州人注重功利、讲求实效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长期影响着温州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成为了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动因。

叶适关于义利并存、本末并举的思想和反叛传统的创新精神,一方面对瓯越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强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当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温州模式”深深地烙上了叶适重视工商、藏富于民的传统印记。政府大力支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对各种经济活动采取较自由宽松的政策,较少进行强制干预,从而使人们能够冲破旧体制、旧观念的层层樊篱,自由自主地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激发起人们的实干逐利和自主创新的空前热情,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敢作敢为,保证了“温州模式”的巨大成功。党的以来,国家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大力推进富民事业,真正藏富于民。温州的发展就是我国的当代富民政策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可以说,叶适当年无法实现的富民理想,在当代温州及整个中国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现实。

叶适的经济思想有很多丰富的内涵,蕴含许多重要的价值。因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其经济思想是不够全面的,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无论如何,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各种思想观念早已成为瓯越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核,并对温州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所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勿需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叶适.习学记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2]叶适.水心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3]叶适.水心别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篇10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3.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