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坚持生态立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也是工业不发达的贫困县市唯一可倚重的优势资源。20世纪8090年代,生态资源是自然禀赋给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人们大规模地伐薪烧炭、毁林开荒掠夺式生产,致使水土流失加剧,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濒发。自1993年以来,县遭受“5.317.22特大洪灾和永茂地质灾害等,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数辈人苦苦创建的千秋基业和大片良田沃土毁于一旦。
近年来,为了不让喜剧再次重演。县始终将维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增长第一支点,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构筑生态农业体系。一是常抓不懈,努力营造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遭受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要治理绿化荒山、荒坡、荒滩和防止山体石漠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需临时努力、长抓不懈,才干确保取得效果。依照一手抓新造,一手抓保护的思路,采取“分区负责、全民绿化、专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落实专人管理,严把造林质量关,确保造一块、成一块;严厉打击盗伐滥采、毁林开荒和人为纵火焚山等非法破坏活动。同时,注重运用固定标语、新闻媒体、扩大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造势,努力形成全民护林兴林的生动局面。二是抢抓机遇,大力夯实生态之基。结合国家实施的世行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维护等项目,采用以粮代赈、租赁经营等方式,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聚集全县之力开展人工造林。通过项目拉动、政策推动、能人带动等办法,全县爱林的热情空前高涨,造林的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护林的队伍日益扩大,先后涌现了一批造林大户、护林先进个人,三年内完成退耕还林103万亩,全国南方片区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工程县中名列第一。2006年底,县现有林地面积2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6%不只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优先享受国家生态补贴政策。目前,仅退耕还林一项,预计可以获得国家生态补贴资金总额超越10亿元。三是狠抓项目,全力整合农口资金。结合退耕还林、四边绿化、产业开发、柑桔低改、水土坚持工程、欧盟天然林维护等等,充分整合资金,整村推进,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发展偏重,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林药兼作等方式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助推生态农业,科学再现“山顶松柏椿杉、山腰果蔬药茶、山脚稻谷鱼鸭”和谐景象。
二、坚持节能护县。促进统筹协调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地区不可比,由于受交通、信息和区位等瓶颈制约。而生态资源相对丰富,后发优势明显。依照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需坚持环保节能优先发展,坚持在维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促进生态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一是开辟新能源,着力为生态减压。抓住农业部、市等继续扶贫援建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集中推行以沼气池、节柴灶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探索“畜-沼-果”畜-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村间道路硬化和“改水、改厕、改圈、改路”工程,两年内新建沼气池1.8万个,节柴灶3万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运用新科技,着力为生态降压。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农村公路为连结产业发展的纽带,充分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着力打造高坪、松柏等农业生态园区,以园区为聚集资金、人力、物力的平台,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和尝试良种良法的示范中心,加快发展平安、高效、节能的生态农业,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的可持续增收,并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梯次推进,规模壮大,引导更多的农民从低效益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链条中解放出来。三是推行新工业,着力为生态解压。注重发展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选用高附加值的优势项目,对新上项目和企业,严格将环评达标放在第一位,从源头上控制企业污染排放。近两年县利用良好的水能资源,重点引进高家坝电站、海螺电站、马鞍山电站扩容技改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行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小水电装机3.4万千瓦,加快实施以小水电代燃料,确保百万亩森林免遭破坏。四是发展新经济,着力为生态分压。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科技能力不强,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因而,既要提速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产出效率,更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努力增强就业转移力,科学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富余农民就近从业或异地就业,减少区域内从事低效益、高消耗激进农业的活动主体。2006年全县共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引导性培训4万人,科学转移9万劳力,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
三、坚持旅游兴县。促进三次产业快速升级
污染少、效益高的向阳产业”有利于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无烟工业”特别是生态相对完好的贫困地区,旅游产业作为一个被经济学家和世人广泛关注的绿色经济。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做活绿色经济已成必然之势。
县以独特自然风光为载体,近年来。科学整合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扩大旅游竞争力。200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0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具体运作方法,一是挖掘原生态文化,增强吸引力。县属湖南省民族文化先进县,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境内有见证土家族历史文明的溪洲铜柱、老司城遗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王村古镇等景观;有多姿多彩的土家摆手舞、茅古斯、土家唢呐、打镏子、板凳龙等民族歌舞;有深受世人青睐土家织锦、刺绣、蜡染、木雕等民族工艺品;有神奇迷幻的楚巫文化、土司文化、土家族文化等文化遗产,通过挖掘、维护和整理,一个以彰显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土家源”精品旅游线路正日愈建成,与张家界生态资源互为补充和延伸,吸引力明显增强。二是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扩大辐射力。利用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溪国家级自然维护区、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字号生态资源来扩大招商融资,通过转让猛洞河漂流经营权,吸引韩国IB株式会社投资开发不二门森林公园,聚外资、集内力,培植发展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探险漂流、温泉疗养、拜佛论道等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和经典景观,重点打造“天下第一漂”中南十三省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唯一幸存的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等品牌,提高旅游知名度,进一步做活生态旅游文章。三是营造生态旅游圈,提高承载力。以张家界荷花机场和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空港,以枝柳铁路、209国道和省道等枢纽,积极采取“生态融城”战略,优先维护和培植旅游干线沿途的生态植被及景观,努力营造大生态、大湘西、大旅游的生态背景,实现永顺旅游与周边景区的连缀和一体化。同时,结合“万村千乡”等工程,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服务餐饮业、旅游精品加工业,优先改造旅游景区的交通运输、商业物流、宾馆食宿、邮电通讯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食品卫生平安,加快旅游景区的升级提质,促进原生态文化和生态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
四、坚持特色富县。促进农民继续稳定增收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构建分析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感兴趣,再加之近些年来城市化人口逐渐饱和、人口拥挤、工作压力大等原因,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时缺乏相应的资源保护意识是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问题已经不能再被疏忽,所以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分析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构建策略进行分析,来构建出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1生态农业旅游概念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农村中一些较为独特的资源、风光以及特有的习俗为内容来构建出一个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其与观光性质的旅游活动不同,是一种较高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从一个角度来看,生态农业旅游也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是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观光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的价值。笔者认为在城市人口饱和、人口拥挤、城市建筑密度大的今天,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必然会成为未来旅游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
第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业生态旅游也可以看作循环经济下生态农业旅游,其主要以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构建,再加上人文风情的修饰,来对旅游者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首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资源以及农业独有的人文风情都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所以其满足循环经济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构建的基本需求。其次,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生产不同,其主要是围绕着游客的吃、喝、玩、乐来进行,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较少,符合充足再利用的理念要求。所以笔者认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需求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主要依靠于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向游客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所以从生态农业旅游内涵上来看,是要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只有保证了良好的生态以及人文环境,才能保证生产农业旅游项目的长远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其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环境保护要求是相一致的,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含义来看其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大自然中物质的能量流动以及循环规律为基础来确立的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么看来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构建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如果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关的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则两者的发展目标均无法实现。第三,生态农业旅游通过将农业生产以一个原生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该形式中涵盖的无形资产转换为一项较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实现经济以及生产的相互统一协调。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其自身的快速发展可以拉动一系列与之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再加上循环经济可以将部分的产业链导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旅游生态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发展,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最大限度实现经济的增长。通过上文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理念以及生产农业旅游的核心目标都是通过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并进行充分的循环利用,来使得经济与生态环境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状态,尽可能避免因经济快速增长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旅游生活环境,所以笔者认为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农业生产旅游是可行的。
3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分析
3.1生态农业旅游区构建
生产农业旅游区是整个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所以旅游区的构建水平与整个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生态农业旅游区的构建,工作人员要善于开发利用当地具有显著特色的农产品,将整个构建内容围绕着显著特色的农产品展开。另外在构建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所构建农产品资源的可持续性,并加大对新型农业产品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促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着生态农业旅游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些地区中没有显著特征的农业资源,则就需要专业构建思路,笔者认为可以适度地降低游客的参与程度,将生产农业旅游模式重心放在观光游模式上,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当地自然资源的价值,给予游客一个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
3.2生态农业食宿区构建
虽然食宿区并不是生态农业旅游的核心内容,但是其确是游客必不可少的服务场所,也是生产农业旅游经营过程中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所以对于生态农业食宿区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食宿区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保障其自身的干净整洁,这是游客接受服务的基本需求,也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农业地区中由于自身地理特征的限制而无法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排污系统,从而使得游客在食宿区活动中产生的垃圾的处理难度较大,处理的效率较低。所以对食宿区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污水应尽可能应用循环处理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另外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后,将其排到土壤中作为自然废料进行二次利用,一方面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对生态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实现生态农业食宿区的可持续发展。
3.3生态农业交通构建
一般情况下,生态农业区自身的面积较大,可供游览的面积也就比较大,所以对于生态农业区中的交通项目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就要保障所设计的交通道路可以贯穿到农业游览区的每一角落,并通过设计来充分显示出风景区所独有的特色。为保证交通项目的构建可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设计人员要尽量应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农业区域来进行道路的建设,并尽量选取一些可重复利用、对周围生态环境没有污染的建筑材料进行道路的施工建设,从而使其可以满足可重复利用的发展目标。
4结论
本文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构建进行了分析,整篇文章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视角下进行分析的,其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可行性以及实际的生产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分析来对同行业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有效地消除目前在产品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生态农业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晶,骆浩文,黄丽芸.基于循环经济的城乡旅游产业链构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12).
[2]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
[3]魏莉,汤颖松.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8(18).
[4]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4
1.1资源优势
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理环境广阔,自然风景优美,特色农产品丰富,乡土文化气息浓郁,对渴望体验农村生活、亲近大自然的人们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北京、天津居民选择生态农业旅游的理想之处。河北省栾城县是全国著名的草莓生产地,十几年来,该县每年都会举办草莓采摘节,带动了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发展至今,栾城县采摘面积达到670多公顷,采摘品种不断丰富,包括了草莓、甜瓜、油桃、水果西葫芦等。位于京津腹地的永清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迅速,乡乡有农家乐、采摘园。永清县拥有34000多hm2林地,其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是全省之最,被誉为京津走廊的“天然氧吧”。这里的原生态历史沉积与生态农业的人性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绿、美、鲜已经成为吸引人们来此观光的鲜明特色。
1.2区位优势
河北省内环京、津两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14年12月,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提出将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施项目清单,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港通、智能交通、综合枢纽等领域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交通一体化取得实效。在铁路方面,京津冀三地和铁路总公司将出资100亿元,共同组建京津冀轨道交通投资公司;在公路方面,北京交通委员会将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及人口分布进行规划,实现国道、高速与津、冀的对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综合发挥其先行及保障作用,最终形成相邻城市1至2小时交通圈。交通的发展为京津冀地区的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短路程、低花费成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生态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
2推进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措施
2.1增加政府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乡村风貌是根本。所以政府应该以景观的概念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具有当地独特文化的新风尚农村,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使乡村成为生态农业旅游的理想之地。
2.2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丰富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如果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只是简单的采摘、农家乐,那么将会导致同质化严重,就会失去客源吸引力,旅游业无法长久发展。只有与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相结合,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才能使生态农业旅游长足发展。
2.2.1随着旅游的常态化,游客开始追求具有深度的体验。因此在设计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上,就要强调活动的参与性,能够引导游客进行深度地参与活动,加大在互动性的旅游项目上的设计,努力营造深度体验的氛围,让游客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2.2.2生态农业旅游要属于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因此要注重真实性。在建设生态农业园区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注重旅游项目之间的优化组合,使吃、住、行、娱、游、购配套发展,具有整体性,保障游客能够体验到生态农业旅游的真实性。
2.2.3要想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独树一帜,就得发掘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越是与众不同,就越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在进行园区开发时要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突显出原有文化的韵味,形成独特鲜明的且具有文化内涵的主题。
2.3树立区域整体发展观念,实现规模经济
河北省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要树立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企业间联手营销,实现规模经济。这样既可以减少营销成本的投入,避免同业间恶意的价格竞争,使企业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战略。
2.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
促进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树立品牌观念,实施知名品牌带动整体发展的战略。具有星级设施及服务的知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将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周边旅游园区的兴起又会反馈给知名园区,形成共生共荣的发展关系,达到延长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生命周期的效果。
2.5跨区域开展旅游合作,完善协调、监管机制
篇5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以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将其开发成为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它的发展既要依靠生态农业的科学建设,也离不开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健康运行,是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类型雷同、缺乏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往往投资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做出周密的发展规划,只是一味模仿他人,进行了重复建设,导致很多开发的项目类型单一,地域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很难形成长久的吸引力。
(二)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
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但是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只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旅客,没有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作物、动植物、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手工艺品及劳作方式进行深入的挖掘,结果导致没有形成生态农业旅游应有的乡土特色。甚至有的经营者将原本古朴典雅的乡土建筑拆除,以新建的现代设施和现代服务接待游客,缺乏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美。
(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
一些开发商和经营者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无序过度地开发,对环境任意破坏,更有一些开发商打着“生态农业旅游”的招牌开发一些一般的旅游项目,使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一些游客素质不高,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随意摘花采草、随地吐痰、随处吸烟、乱丢垃圾等,忽略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宗旨背道而驰。
(四)行业监管不力,市场混乱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很多都是农村地区的村民,他们缺乏旅游、营销知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而相关的旅游管理机构也没有为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制定出统一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导致经营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可依,随意性强。许多地方发展的并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旅游,只是打着“生态”的幌子,一味迎合旅游者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靠一些娱乐设施、餐饮美食等随处可见的项目充数,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相符合,“生态”仅存于项目表面,缺乏深刻的生态内涵建设。还有部分商家进行恶性竞争,经常出现“宰客”、“欺客”现象,造成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矛盾纠纷,给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
(五)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因为,一些主要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大都离市中心较远,需1-2个小时车程,景点分散、点多面广,旅游交通不甚发达,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造成散客出行难。旅游区内水电、通信、卫生间等设施也不够完善。再则,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精品度不高,绝大多数产品重复,游客的兴趣和重游率不高。此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从业者中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旅游规划、营销、外语、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不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发展的“软肋”。
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设置的项目、定价、提供的服务等都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在建设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目标,不能破坏自然的乡村风格,污染当地环境。在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气候、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情况,因地制宜,做好开发设计规划。各经营者不能盲目重复建设,要遵循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建设具有大连特色的项目,并且使旅游区内的人、景、物合理组合运转,既要提高整个旅游区的经济效益,又要兼顾景区的美观和生态环境。
(二)保持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
景区建设必须十分注意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避免使之成为城市公园的乡村版。游客到旅游地来就是为了寻找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乡村味,体验乡野乐趣、田园风光,假如将生态农业旅游区建成与城市公园相同的模式就会失去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景区布局与设计都必须从“土”字出发,从“新”字着眼,下功夫营造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环境空间。
(三)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保护
首先,经营者应保护生态坏境,保持旅游区的农村风味、乡土气息,“农业区内的布景不适宜效仿城市,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农业生态环境城市化”,突出绿色、自然、传统的特点。在开发旅游项目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规定,使游客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其次,经营者要科学预测旅游区游客容量,严格控制好游客数量,以保证旅游区内生态环境的质量。最后,经营者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景区醒目位置张贴提示标语,在游客游玩的途中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教育。
(四)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
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篇6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髓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的精华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顾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获得了规模效益。因此,有学者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定义为:生态农业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规划、布局、组织与运作。具体说就是把绿色农产品生产作为一个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为主要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小规模、低循环、低效益是我们生态建设的一大特点。从事生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其生产呈孤立、分散的状态,生态效益不是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大多只局限在农业生产体系内,产业链单一,缺乏与农业系统外二三产业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绿色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呢?答案是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通过采用种养加、农工贸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可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分散的农户通过与龙头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法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性的产业链条,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依托市场指挥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和产品检测标准,统一销售。生态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态小系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内实现了组织协调。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这种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又能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他们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质量、绿色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绿色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面对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特别是国外的“绿色壁垒”,没有标准化生产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引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环境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能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绿色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常规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结合起来,组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体系。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融合了二者的精华,实际上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有机结合。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取得了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多级加工,开发出新产品、新产业,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运输的一体化经营,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没有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就没有生态农业的高效益,生态农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基地。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有长期稳定的联系或者他们自己就有研发机构。为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会经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为了让农民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会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训必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把现代工业和生态农业联结起来,最终摆脱了以前生态农业低效益的困境。常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参与主体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总结
篇7
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其经济伦理意蕴、生态伦理意蕴和社会伦理意蕴三个层面。
首先,经济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主要特性。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中重大的改变。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第三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主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从属于旅游业的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部分,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和休闲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伦理、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伦理和生态农业旅游消费伦理。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从属于旅游市场,旅游市场从属于整个市场经济。因此,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属性。从市场角度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是否规范,是否有健全完善的道德规范和规则。道德规范和规则是市场发展重要的软基石,缺少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市场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也是如此,其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机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生态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内在特征。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精神体验和价值体悟。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旅游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旅游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由此可见,旅游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不否定旅游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是强调旅游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资源和农村地区。从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也很可能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必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上两个问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集中表现。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增收的社会价值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价值的集中体现。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不够明显,必须要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农民增收上,旅游还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农村生活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村地区必须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水电建设等。这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村人民生活的便捷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价值。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取得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伦理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伦理问题。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不够规范,其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规范性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关旅游法律的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市场道德规范不明确。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失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个是市场主体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我国政府在规划旅游业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地重视生态农业旅游板块。政府将主要关注点投向了传统的人文景观旅游和山水景观旅游,农村农业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没有被重视。这就造成政府在宏观调控旅游市场发展时对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缺失。除此以外,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也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突出的伦理问题。市场主体的“趋利化”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性,很多市场主体通过恶性竞争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不高是他们忽视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
其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技术性不强,形式单一,文化科技含量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不可回避的是其开发形式单一,科技文化含量底下。目前较为普遍的开发模式就是根据农村既有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等进行简单的包装宣传。形式非常单一,除了吃农家饭、做农家事、观农家景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了。游客在游览之后很难再次产生强烈的“故地重游”的动机。在当前旅游业“体验经济”大趋势的背景下,无法满足游客精神体验和文化体悟的生态农业旅游将会走向发展的“死胡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广袤的旅游区域,但是文化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最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最直接的伦理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生态农业旅游主体造成的,一个是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一个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在开发和经营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部分旅游者,从而实现眼前的经济利益。另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水平低下和客观约束机制的缺失会根据自我喜好随意地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从目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节后旅游景区一片狼藉的场面。生态农业旅游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跟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作为,中观层面企业敢于责任担当,微观层面旅游者道德自律。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旅游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主导,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确立来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对于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旅游地的实际情况确立基本的原则。市场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亦是如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良性竞争,打击非法和不道德竞争,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秩序井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会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作者:张燕 张进 单位:延安大学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篇9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篇10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宣城市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农业产业化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壁垒来自于绿色检测,让传统农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民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绿色消费观念兴起让绿色、有机农产品不断获得青睐,生态农业日益成为时代骄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融合了二者优势,把内涵式进步和外延式增长统一起来,把生态农业的品质要求和产业化的规模要求统一起来。正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诸多优势,它不仅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实践中有需求,理论上必然有呼应。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界定,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建设、经营模式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张壬午[1]、马世骏[2]、徐保根[3]、王静慧[4]等均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特点、对策进行阐述。孙艳华[5]等认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机制,以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生态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张宁[6]等认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绿色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的集中体现,而龙头企业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组织。孙桂琼[7]、李树[8]等认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经营模式及主要环节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农业产业化提出对策建议。夏蕾[9]、杨明娜[10]等从加强金融体系支持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着手,提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建设。上述学者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基于定性角度揭示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为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脉络做出了贡献。而这些研究缺少从县级、市级等微观角度分析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宏观跨度大,与实际具有较大差距,可操作性低。这种片面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空间。本文在深入调研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索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二、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苏浙两省交界,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人口约279.9万人,面积约1231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森林覆盖率近58%。宣城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高,生态农业基础良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也是本文选择宣城市作为研究微观生态农业产业化样本的原因。宣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可从如下数字中获得概括性了解。2014年宣城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73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分别为83个、99个、137个。2015年宣城市实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全市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削减20.1%、13.3%。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45%,还田面积可达222.51万亩,农业领域综合利用量101.85万吨。问题在于,宣城市虽然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铆足了劲,然而,生态农业仍然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规模不大、效益不显著等弊端,制约了宣城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足,这源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一个典型悖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从传统农业变迁而来,是传统农业这个古老的“道”和产业化这个富含现代意蕴的“器”结合而成。结果,传统之“道”相对人们的熟稔和习惯,以及现代之“器”给人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使得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紧紧捆绑起来,所谓“道”“器”不可分割。另一方面,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从“道”的角度讲,是一种转型和进步。然而,这种新“道”却和旧“器”联系在一起。所谓旧“器”,就是传统的、低效率的、非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新“道”和旧“器”的混杂和交织,使得人们产生“要发展就不能要生态,要生态就不能要发展”的二律背反。要走出上述悖论或曰二律背反,就需要把新“道”和新“器”嫁接在一起,让农业发展也能实现“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有机结合。
三、制约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从理论进路回归实践状态,可以发现宣城市在破解农业发展悖论,也就是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诸多梗阻因素。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成两块:一是在“道”的问题上存在梗阻,也就是不愿意用“新桃换旧符”,不愿意用新“道”替代旧“道”。二是在“器”的问题上存在制约,不能很好地运用新“器”助推新“道”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宣城市农业生产者生态意识较为淡薄
尽管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方向,然而在人们头脑中把绿色的“生态”与黄色的“农业”主动结合起来,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一方面,习惯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多年来的耕种习惯,让人们不愿意反思传统农业的诸多弊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现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业资源消耗巨大,污染严重。但是农村土地作为集体所有产权,使得农户更为看重眼前利益,容易忽略不合理作业带来的长期危害。
(二)宣城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宣城农业产业中粮食生产比重过大,林牧渔业及其他副业比重较小,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发展生态农业构成了三重威胁。一是粮食生产比重过大,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量大,直接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二是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转型到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难度大。三是粮食生产比重过大,必然意味着林牧渔业及其他副业比重较小,尤其是林业比重非常有限。林业就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组成部分,林业比重低,也增加了宣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困难。
(三)宣城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
宣城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仍然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山冲梯田、高塝田及坡耕地还是“靠天收”,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此外,有的渠道、河道、水坝、池塘多年失修、功能退化。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破坏,自动调节功能变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使得农业生产者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很难做到“合纵连横”,从而更加迷恋小规模的、低效率的生产方式。
(四)宣城市农业金融体系尚待完善
持续有效的金融体系对于任何一个经济模式的发展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当下中国要实现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既定目标,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不管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发展现代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物流体系,都要求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前置要素。把上述“规范化”要求与宣城实践状态予以对照,可以发现宣城市生态农业金融体系亟须完善。目前,该市生态农业企业贷款基本以农村合作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辅。农村合作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提供足额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随着近两年金融政策的收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出现贷款手续繁、门槛高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五)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待提高
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生事物,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政府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要不断完善。比如,政府对于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制定、检测及市场监管能力均有待提高。目前,市场上所谓生态农产品鱼龙混杂,政府检验、检疫以及检测不够全面,尚未做到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保证、责任可追溯。从完善政策的角度讲,政府对于生态农产品需建立认证机制,依据世界贸易中的普遍绿色检测指标,严格进行统一标准认证。特别是,对市场上及生产中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进行检测认证,建立诚信红黑榜对于达标、未达标产品进行公示,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优质优价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力度。比如,宣城市相关农业企业反映,由于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相关主体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遭遇很多政策关和执行关。所谓政策关,就是相关政策已经颁布,但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拖延实施或不予实施。所谓执行关,就是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推诿,不落实政策中的相关优惠条款。
(六)宣城市生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难
由于上述“道”和“器”普遍存在问题,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可谓举步维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宣城市生态农业经营主体面临发展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一是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农业保险相对滞后;二是规模经营主体存在集中连片流转难,流转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三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公益性技术服务能力不足,农技推广、植保联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公益性和经营组织发展不够;四是部分基层农经部门机构不健全、人员老化、专业人才缺乏。
四、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道”、“器”背离的关键点,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然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一个匹配与衔接的问题。进一步讲,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不同经营模式的适应对象和约束条件也不同,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并赋予一定的目标,对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出科学选择。
(一)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生态农业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在背景和资源拥有量一定的前提下,怎样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下,由于产量较小,所以说平摊到每一产量单位上的成本就较大,致使收入偏低。当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时,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在原有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较低生产成本下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建立相关生态农业模式时,将更多的产业链加入到生态农业模式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
通过要素禀赋理论,我们知道:各国之间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不同,当地应较产本地优势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换取本地劣势产品,从而达到收益的最大化。缩小到国内农产品贸易甚至地方性农产品贸易背景中,该理论同样成立,甚至更加符合实一方面,国内贸易和区域性贸易的交易成本相较国际贸易而言,不存在关税壁垒等阻碍贸易进行的负面因素,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与要素禀赋理论中关于无交易成本的前提假设是趋近的。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区域型经济贸易,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得贸易双边更趋于理性化,就避免了国际贸易中由于博弈的存在使得最终的结果背离了预期的最优状态。将宣城市作为一个产业整体来看,宣城市毗邻经济最发达的苏浙沪地区,安徽省工业基础薄弱,同时周边优质发展工业的资源已被苏浙沪地区吸收,短期内以正常成本无法重新吸引以上资源的依附。故以常规手段进行招商引资盲目发展工业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吸引不到优质工业企业进驻,而是那些追寻政策优惠、产能过剩、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进驻,对地方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所以宣城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区域优势,致力于发展其具有优势的农业,并结合其多山多林特点,尤其适宜发展以种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主的生态农业,如山核桃、茶叶等。将宣城市划分为由若干区县组成的大经济整体来看,要素禀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各区县发展差异化农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大力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较少不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产品产量,通过区域间农产品交易的方式保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农产品供给。例如以盛产山核桃的宁国市,地形特点是多山多林,适宜种植经济作物,不适合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的耕种,若为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开垦山林、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不仅本身成本较大,而且由于减少了山林作物产量造成的收益减少也产生了一部分的机会成本。综合要素禀赋理论和市场供求理论,在理想状态下,宁国市应该因地制宜,由地方政府牵头培育的山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做好市场调研、对总产量有所规划的前提下,在适合山核桃种植的区域大规模种植山核桃,发挥规模效应,纵向深化山核桃种植发展,提高其生产专业程度,最大程度的增加经济附加值。二是优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强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产品而言,优化其上下游间物流通达程度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农产品因运输时长导致的品质下降。两者都能使得交易成本有所减少,从而使得现实中的农产品交易更能达到要素禀赋理论预期的结果。三是地方政府给予专项支持,建立区域间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同样是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举措。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的作用。
(三)协调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性的保障,取决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农户、合作社(协会)等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自古以来的小农经营与产业化的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的加工销售环节对利润的压榨均导致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难度较大,农民增收也异常困难,削弱了农民投身其中的积极性。因此,宣城市应协调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链各节点的效益,改善农民收入。宣城市正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技术、资金、产品等各种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通过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更多的农民资本入股,使企业与股民结成互惠、互利、配套联动的利益共享体。
五、发展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对策
为了让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够从蓝图变成现实,从理想变成效益,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夯实现代化的“道”和现代化的“器”。可以乐观地预计,当“道”、“器”皆备时,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春天也将到来。
(一)强化生态意识,实施绿色经营战略
这是从“道”的角度夯实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世界观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加强媒体对生态、绿色意识的宣传,引领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偏好。对于生态企业则应树立生态化营销模式,以“生态”牌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特色竞争力。政府则应加大对破坏生态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其预期成本,强化经营者绿色意识。通过行业协会招募环保志愿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对农户、合作社、企业中进行生态农业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的普及,从而逐步提升大众生态意识。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
从投入体系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设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支农力度,增加财政在生态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领域的投入,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通过技术专利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等对相关生态农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不断使产加销,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的纵深推进,加快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信贷资金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机制。通过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完善生态农业保险和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便利、小额、畅通的生态农业专项金融产品,鼓励农村民间借贷及担保等灵活的金融支持方式,监督、规范农业资金和农村金融发展的良性信用体系,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保障。
(三)搭建产学研平台
从多主体合作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健全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工作,造就一批农村生态科技人才,培育出优质、安全、高效、高产的绿色新品种,不断研发推广新型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天然添加剂等生态化方面的前沿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绿色友好型转变。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视与高校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加强生态农业品牌建设
从品牌建设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发展品牌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注册绿色有机认证商标,以生态品牌赢得市场。同时进行区域内品牌联合,引导企业通力合作,寻求建立战略联盟,整合资源。政府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国际贸易中绿色认证系统等对农业企业进行审核评估,综合企业资质、生态、品牌创建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生态等级”的星级认定,并对社会公开。高星级农业企业可获得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的优先宣传推广、资源优先对接等待遇,以此刺激企业进行生态品牌争创,形成良性循环。
(五)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一体化
从循环农业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机链条,推进产业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式现代农业,利用生态观光、生产体验和产品推介,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造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休闲农业示范区。
作者:胡彭鹏 姜启军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3(55):26-27.
[2]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0-34.
[3]徐保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浅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1):110-112.
[4]王静慧.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5]孙艳华.论生态农业产业化[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4(2):101-103.
[6]张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手段[J].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30-34.
[7]孙桂琼.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探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9-22.
[8]李树.关于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