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篇1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把中医药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的战略目标,把中医药科技创新作为富省兴民的区域首位产业,全力推进其持续、稳定发展,促使甘肃省中医药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综合指数法和AHP法作为评价研究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方法,其确定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的指标方案权值与实际情况符合度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能准确地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一)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也称综合评判法,其将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分解成若干不同的更低一级的子系统,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各子系统评价指标,再划分其表现程度的不同等级。归一化各子系统评价指标之后,将各评价因子的指标数值进行权重叠加,获得各子系统的评价总指标数值。最后,将每个子系统评价总指标数值按照权重进行叠加,得到各不同单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指数数值。综合分析各不同单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指数数值后,才能科技创的评价。

综合评判法模型,主要表现形式为:

式中:iW为第i单元评价指数数值;j为评价指数;ia为第j单元评价指数在第i评价单元的赋值;jb为第j个评价指数的权重;m为评价单元数;p为评价指数数值。

其权重确定均采用AHP法。

(二)AHP法

AHP法即层次分析法,一般应用于管理、社会等较为复杂系统的分析决策。

运用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确定权重的比较好的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由于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复杂多样。首先把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层次化,分解成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率等五个方面,将问题层次化,建立起多层次的评估结构模型:

式中:U={1u2 u∧mu }是u价因素集。

若比较判断因素iu与j u得iju,则ji u =1/iju。

依据矩阵,应用线性代数相关知识,计算得到T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其归一化处理,可得权数分配。

二、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评价因子,本文立足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根据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评价指标特征,以研究研究中医药科技发展创新为目标层,以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率、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分布率、中医药核心期刊的论文数、中药发明专利授权数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为方案层,建立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率、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布、中医药核心期刊发表率、中医药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

从以上5个评价指标共同构成影响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因素。

三、实证研究

(一)AHP法确定甘肃中医药科技发展创新体系因素权重

(二)综合指数法对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综合评价

图1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评价因子数值情况

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是一项探索性工作。由于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的多元性,本文主要对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中医药科研机构的从业率等五个方面组成: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率(权重0.6414)、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布率(权重0.0711)、中医药核心期刊发表率(权重0.2756)、中医药发明专利授权率(权重0.032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率(权重0.0215)。

四、结论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评价能较好的反映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的现实状况,综合研究影响甘肃中医药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性评价因子。

从评价结论中得出,若要推进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则应丰富、发展传统中医相关理论,发挥甘肃中医药在国民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治未病技术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甘肃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甘肃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推动当地民族医药的临床医疗服务规范化,推动甘肃中药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甘肃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增强甘肃中药保护、发展,将甘肃中医药人才作为该领域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加快甘肃中医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创新机制 民营建筑企业 核心竞争力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中,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应该看到,国外建筑企业的准入、国家对建筑企业高标准、高要求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道路日益艰难。我国民营企业既要遭遇中国公司和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又要面临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并提高企业独有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企业保持快速前行的动力。民营建筑企业必须考虑建立适应市场的创新机制,营造企业创新环境,以增强企业实力,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实现民营企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一、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现状分析

( 一 )创新意识薄弱 许多民营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还没有树立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在企业发展壮大时缺乏危机感。尤其由施工队发展起来的建筑企业还长期处于粗犷式管理之中,内部矛盾堆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企业的动荡。在扩大企业的竞争力上,没有意识到创新是争取企业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内容。

( 二 )创新环境缺乏 目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数民营建筑企还仅仅满足于有任务就接的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态,创新并未被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进行,而是在企业内部把主要的资源与精力配置于承担生产的部门,企业往往追求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得到眼前的利益,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有投入就立刻产生回报,因此常被看成是成本,而没有获得企业应有的支持。企业过分的关注眼前利益,使得产值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分配导向,完成的任务越多,得到的利益越大,很多高端人才的收入甚至与企业内一般的技术人员相差无几,这种做法严重打击了高端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过分短视和功利的环境实际上是不利于创新的,创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创新机制除了体现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外,还有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创新,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同样是一个建筑企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直接承担的项目,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的技术创新如掌握使用新技术、创新施工工艺等,结果大都和项目有关,多是结合生产而进行的。但是民营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对创新的内涵认识不够;民营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缺乏与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实际用于创新的资本较少,给与创新的风险资本更是微乎其微;同行业间过多的重复建设的低水平竞争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部分民营建筑企业都没有确切的技术科研投入比例,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普遍较低,每年没有明确的用于企业技术研发的科研预算,即便已存在的科研预算也是按科研项目来申请和投入科研经费的。

( 三 )专有技术缺少 很多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都拥有专利技术,总体来说,相对于国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民营建筑企业比较少,也有一些民营建筑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但是相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工程类企业而言,民营建筑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较薄弱,缺乏对自己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只有将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持续,成为有生命力的科研成果,也只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才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在取得专有技术、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工程技术,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也有企业针对未来的市场需要,提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开发,以取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程度较低,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市场问题,一些企业缺少创新成果推广的市场,或是不去推广使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人力、财力去开发,却没有应用于所承揽的项目中,创新的效果不明显,企业没有看到效益,这也是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经费的原因之一;二是经济的因素,多数企业认为创新成本过高,投入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能否研究出成果、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投入得到回报还是未知的,这是阻碍创新的主要经济因素。

( 四 )创新人才短缺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竞争追根究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国民营建筑企业要扩大市场生存空间,促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国际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失是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民营建筑企业总认为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低,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也不愿在员工的福利和保险上投资,这样无形中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民营建筑企业中主要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频繁,使企业欠缺人才储备,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二、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 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的战略选择 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其它建筑企业所没有或不完全拥有的核心能力,在社会影响、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等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并拥有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包括行业的领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差别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有效保证。广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包括技术、管理、组织结构、生产制造、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在内的核心资源以及对核心资源的整合、对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狭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仅指以企业技术为核心,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专门技术和技能,并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等的相互融合,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评价企业是否具有出色的业绩或稳定的优势,往往是企业在同对手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是同竞争对手比较的结果。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可以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例如能显著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消费者的特殊效用,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等,为顾客所认可它的实用价值,给民营企业带来在市场上的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其次由于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所特有的,因此,这种难以被替代、被模仿的能力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延展性,能够同时在多个不同的任务中应用,帮助企业扩展相关市场,增加企业的主动权,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客户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形成核心产品。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花果、树叶是产品,那么树干、树枝是核心产品,而提供营养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根系发达了,树干才会粗壮,大树才有茁壮的生命力。民营建筑企业要建立企业牢固的根基,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重视不断培育、制定培植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己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机制创新是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创新、经营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等。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本身创造了资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是管理和制度创新,它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对人才、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塑造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因为由企业对于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当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出来,并逐渐在企业内部转变为核心技术,甚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自我的新的核心能力和技术模式逐渐形成,使得企业拥有了能够越来越趋于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企业可以在较长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而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寿命”将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企业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意义远远超过某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应更关注在未来市场上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而不是在当前市场如何做得更好。从核心竞争力的属性和功能来看,单一的要素很难使企业产品具有稀缺性、持久性或其它企业的难模仿性等特性,不能具备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能力,事实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需要多种核心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民营建筑企业尤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己有的技能,从中识别选择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某些特征的核心要素,区别核心的与非核心的要素,挑选核心要素并加以有机整合,重新认识整合后的产物,根据未来市场的发展,看其是否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全部特征,若具备,则说明在企业内部一项核心竞争力已基本形成。若缺乏某项或某些核心要素,但是却在市场中面临巨大的商机,足够吸引企业发展相关业务,就需要先进行创新核心要素,再将创新后的核心要素与己有的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从无到有,需要较长的时间,实现目标的周期往往较长,因此,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临时决策,考虑创新,那样容易失去机会,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或者与其它社会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投入一定的资金,维持研发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储备,也可以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创新氛围,以激发企业员工开展创新工作。来自于日本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销售额相比,如果科研投入只占到销售额的1%,企业将难以生存,如果达到2%,企业勉强可以维持;只有达到5%时,企业才可能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许多民营建筑企业长期进行低端的、技术简单的重复性的作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管理者开拓意识差,不思进取,或者错误的理解改革和创新,盲目跟风,企业管理流于形式,反应迟钝、人气低落、浪费严重、效率偏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面临竞争无所适从。因此民营建筑企业更应通过制定改革和创新战略,积极推进创新机制改革进程,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含量,摆脱面临的种种困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和不断增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三、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 一 )制度创新机制 企业制度创新对民营建筑企业是极其重要的,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是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不灵活、不完善的机制是制约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观念、分配方式等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同时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民营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力。给企业经营的活动提供体制保障。制度的创新应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形式,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备生存发展能力,以保证正确决策与有效的运行,充分利用和整合本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和需要的社会资源。制度创新应不断进行、长期发展。

( 二 )知识创新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资源、外部关系资源、内部组织资源、情报资源等体系的资本力量是相当惊人的,国内民营企业大多主要依靠的是熟悉和掌握本土市场、人脉以及其他特种资源。当面对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时,作为竞争对手的国有企业及国际企业利用其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历程中建立的各种资源,依托有序管理而又不断发展完善的资源体系,正成为民营建筑企业的可怕的竞争力量。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分析客户、开发市场、制订经营战略等。企业建立制度化的知识共享,通过学习系统化、组织化的知识,优化企业文化,创新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再辅助具体的决策、实施、效果评估行为,提高生产运作效率和效果,降低经营风险。知识时代的资源竞争表现为“直接的”知识资源竞争以及对知识资源的创造者——“间接的”人才资源竞争,民营建筑企业进行整体战略规划时应将“知识管理”纳入机构计划之中,作为战略武器辅助机构日常的经营管理运作,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 )战略创新机制 战略是企业对外部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而作出的积极反应,以此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制定战略是为了超过竞争对手。战略创新是企业在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针对企业的形式、状态、性质的转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企业的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的变化带来的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二是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这种组织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引起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面临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所有的模仿都只能是暂时现象,民营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企业战略目标,培养企业应变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民营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建立好的机制,二要改变承包模式。尤其对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集团公司更应对整体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对原有功能作出调整,强化大项目调控和管理大项目的辐射功能,消弱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职能。理顺公司的职能分工,建立监管和调控机制。随着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承包模式逐渐向总包管理模式转变,而国外的资金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民营建筑企业应该摆脱做承担风险很多却盈利很少的专业分包的处境,增强总包的能力。(1)品牌战略创新机制。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被顾客普遍评价和认知的,是一项能给企业带来溢价的无形资产,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建筑行业的专业划分较多,技术性较强,民营建筑企业品牌主要表现为企业品牌和专业品牌。建筑企业如果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忽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不能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都会使企业形象受损,很难进行二次经营。民营建筑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对企业品牌战略进行调整,创名牌工程,在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重信誉,创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的可持续成长。民营建筑企业品牌战略主要是通过设计品牌要素、传播推广品牌、实施品牌维护等方法,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建造优质工程,巩固和提高专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证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2)技术创新机制。在很多时候,技术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杀手锏”是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所谓的核心的先进技术。从实践看,民营建筑企业若要拓大发展空间,需要跟踪世界建筑技术潮流,把握发展趋势,保持与世界建筑技术潮流同向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工艺创新为主,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保持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重视特色专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技术创新可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技术创新资金,增加科研投资,或寻求科研机构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专利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技术创新作为民营建筑企业的自觉活动,逐渐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四 )人才创新机制 面对人才竞争的态势,民营建筑企业应以人为本,主动探索市场配置人才的路子,建立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人才创新机制,挖掘本企业的优势,尊重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建立竞聘上岗机制,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体系,全面规划薪酬制度,将薪酬与业绩结合,加大对人才的物质激励,同时,完善其它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情感激励、沟通激励等,刺激并制约激励客体。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职工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技能不断提高,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结语

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制定和改革科学的创新机制,积极稳妥的推进民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有特色的核心力,使企业拥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526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文乐:《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问题研究》,《上海企业》2009年第8期。

[2]曾晖、杨平、胡俊:《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10年第4期。

[3]区莹:《建筑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激励问题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20期。

篇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深刻变化的宏观大势要求。报告之所以如此突出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是因为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我国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化,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已进入攻坚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非常及时,十分重要。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县(市、区)域经济是重点之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根据统计资料,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人口超过70%,GDP超过50%。目前,支撑县域经济的工业主体很大比重上仍然是传统工业。要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显得至关重要。以东台市为例,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发展,东台经济总量、人均水平都已经迈上了一个新水平,在苏北率先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2012年在全国百强的位置跨入到第55位。东台的发展可以说是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要实现经济永续发展,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根本途径是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东台市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556家,在苏北处于前列,但是企业群体规模大、单体规模小,行业结构不优,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近两年来,该市以实施转型升级“222”工程为抓手,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突出企业自主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部门的协同创新,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篇4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人才流动 【中图分类号】F172.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三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逐步向纵深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整体看来一些制约人才开发合作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进展比较缓慢。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一个重大战略。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为稀缺最有价值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核心要素,能够增强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发挥,同时也是提升京津冀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有科技创新了,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创新发展。因此,为了使京津冀真正成为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就必须要整合好人才流动问题,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效率,优化配置科技创新人才,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地区,京津两地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市场是调节人才供求关系的核心。近些年来,我国人才市场日趋完善,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加大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频率。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人力资本存量高、价值大等特征。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频率越来越高,科技创新人才以市场为主要渠道,有了更多选择工作场所的机会。根据科技创新理论,长时间中,一个科研或研发团队会缺少不同观念、创新特点、不同特长等的思想碰撞。科技创新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如果保持固定不变的人力资源,也很难激起创新的火花,阻碍了科技创新人员能力的提高,不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而创新人员要想多接触新事物和新思想,就只有不断地更新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创新绩效,才能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另外,由于科技创新人才本身具有比普通人力资本更活跃的流动性、稀缺性和高素质性。

根据《2013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本数据显示,(如下图)1996年―2010年,从三个地区人均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和增长情况来看,在2000年以后,在人均人力资本方面,北京和天津远快于河北,具有快速的增长趋势。到了2010年以后,远远超过了河北省的人均水平,已经是河北省人均的2.9倍,达到了近40万元。其次,2005年后,在人力资本增长速度上,北京市明显快于天津市。但是在2008年之前,在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上,一直居于首位的是天津市。目前,北京人均人力资本以39.5万元居三地之首。整体来说,北京人均量三地最高,人力资本总量和增长速度最快,天津人均人力资本量增速慢于北京,但是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同时总量是三地最低的。而河北省的人力资本主要来源于河北省庞大的人口基数,虽然是三地最多的,但是人均量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河北省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近些年来,在京津冀三地中,由于大量人力资本的迁入,京津科技创新人才迁移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净流入地区,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方面,相对于周边的河北省来说,京津两地具备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有效整合策略

人是发展的主体,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打破现有人才不均衡的现象是重要一环。要想实现人才有效整合流动的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创新体制环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而竞争力则是提升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因此,为了增强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力,就要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改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首先要创新体制环境,促进两个园区的科技合作,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建平台的建设,创新共同体,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增强科技创新人才的交流、合理流动,从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其次要从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建立健全与京津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配套政策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开放式、网络化、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与人才流动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大规模地培训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能力。同时,由科技创新人才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津、河北要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深化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合作,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另外,为了推动跨区域的具体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政策措施的制定,要制定、完善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定优化配置措施,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共享。

第二,规划城际轨道交通网,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提升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水平,就要有京津冀区域内互联互通的交通,从而为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流动打好基础。只有建立京津冀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才能通过建立多条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改变以北京为单核的区域交通模式,规划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才能为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为未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第三,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合理化分工。为了实现科技创新人才自由合理的流动,就要明晰定位各地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调整和整合京津冀产业,实现产业的协同创新;要加快产业和地区分工,开展产业合作,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要加强科技创新、信息技术、金融、商务、文化的功能,搬迁中心城的商贸市场的同时,外迁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天津应该增强现代生产和制造基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天然港口优势,为津冀的转型升级提供条件,实现津冀港口群的无缝对接;而河北要发展物流以及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大力促进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的发展。

第四,构建统一、完善的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供需的无障碍对接。构建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供需的无障碍对接,能够使科技创新人才信息网具备统一、开放、互动等功能。并且构建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数据库,能够方便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科技创新人员求职。该服务平台,是由政府、企业、高效以及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能够对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信息进行动态,是一个统一的开放式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并且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库的运用,使这个服务平台能够为引导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现实依据,能让人们全面了解京津冀区域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情况,从而促进信息的全面共享,切实做到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一体化,从多方面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合作的障碍,进而促进京津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国际科技交流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合同编号:15ZLZLZF0092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朱凯峰:《“虹吸效应”对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与对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②刘梦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与实现途径》,《中国市场》,2014年第51期。

篇5

文化和科技融合强调技术进步对文化经济运行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融合的表征有:一是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二是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是创新创意的重要载体,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战略方向,文化和科技融合既是重大实践问题,又是理论创新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1、基本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文化和科技融合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视角展开。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文化内容信息的技术转化。哈佛大学的Anltaony Oettinger关注到信息的数字转化和传输产生的融合,提出“数字融合”。美国学者Yoffie(1997)认为融合即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1996年欧盟提出“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二是文化信息产品传播的技术应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用“新媒体”概念(1998)泛指以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媒体。三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麻省理工学院的Nicholas Negroponte(1978)认为,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的技术融合,三者的交叉处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欧洲委员会“绿皮书”(1997)认为,数字技术导致“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总体上,都将文化和科技融合视为由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变革。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实质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创新模式,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是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优势,实质上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从横向来看,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线性整合。市场主体倾向于在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中被授权,在保持原有线性价值链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的导入,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创制过程的迂回度,延长最终产品的价值链,进而巩固原有的市场或是获得新的市场。从纵向来看,文化和科技融合表现为网状整合。通过技术的整合实现产业间延伸或产业内部重组,吸纳新的参与者,形成一个可将不同产业部门容纳于其中的新业务框架,建立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价值链结构。例如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融合,引发交互式文化科技创新,建立以内容、渠道、终端为框架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这一过程很可能引起价值链的转移,导致新进入者有机会把原有的业务扩展到较高的价值区域。

2、动力机制

文化产业在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协同,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因此,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功能,形成三者之间良好有序的联动机制,进而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和中介要切实发挥作为连接市场和政府纽带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有效缓解文化产业发展中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二、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美国:市场主导型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市场型发展模式,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消费导向,强调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除了利用行政力量如宏观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工具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调节和少量公共资助外,基本不介入文化产业领域的运作过程,文化市场中的生产商、销售商、运营商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结果。从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乔布斯现象”,无不说明美国注重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注重创意产业的转化。在美国,“大科学”体系的形成,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特别是文化潮流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此外,美国社会运行机制上的特点也催生了美国的创新文化。美国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表现文化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力,其技术支撑下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4%,占GDP的30%以上,其年产值在国内GDP中达1/4,其中版权产业产值达1.25万亿美元,占GDP的12%,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绝对优势。

2、日韩:政府主导型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国家战略推动型的发展模式,这与韩国、日本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关。两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中,国家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是最为重要的。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国家文化产业领域实现了要素的汇聚和力量的裂变。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全面介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市场机制尽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税收、公共财政等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的。

韩国一方面,通过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口号,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基金、游戏产业振兴中心,颁布《文化产业促进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明确了将数字游戏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的文化数字产业成为最活跃、成长最快、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韩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已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已占GDP的15%以上,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

日本是一个民族意识特别浓厚的国家,具有深厚的政府主导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日本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基础,将两大产业紧密融合,诞生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跨国企业。日本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日本在游戏软件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作为文化与技术集成的典范,动漫业已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日本已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日本政府出台的《新增长战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文化和技术产业业务的政策后,预计到2020年,它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超万亿日元的目标。

3、法国:混合型

法国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型发展模式,政府与市场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虽然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细分产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是绝对均等的,但对于整体的国家文化产业而言,两者的影响是难分伯仲的。法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发展路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挖掘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在法国,政府对文化事业以及相关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主要分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资助、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为文化发展提供各类帮助。由于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政策的支持,以及产业技术、创意文化的导入应用,法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世界图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市场占有率高达15%。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技术手段为支撑、先进设施为配套的法国旅游产业为例,仅有6500多万人口的法国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在8000万人次以上,收入高达350亿欧元,占GDP比重超过6%。

4、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评析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产业的培育发展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显著。在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扶持,又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模式的剖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市场型、国家战略推动型还是混合型的融合发展模式,这些国家都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方式,来配置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以发挥其各自优势。政府从科学的制定规划、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搭建融合的载体平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而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环境逐步建设和完善的同时,市场主体也随之被激活,市场潜力逐步被释放,市场力量将逐渐成为配置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便水到渠成。

三、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截止到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达2.8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年平均增长23.35%。然而,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相对滞后,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战略还有待落实

虽然国家、省、市都明确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在城市层面还缺乏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具体的发展目标、创新方向、重点布局和项目支撑不明确。按照现有的政府部门设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主要由宣传文化系统承担,推动科技创新的职能由科技管理部门承担,在体制机制上还不能适应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

一方面,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的技术集成能力不强。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衔接,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形成。文化科技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偏少,缺乏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行业规范标准研究,缺少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较少。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多数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强;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优势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相对滞后。

3、文化科技创新缺乏产业主体

企业文化科技创新活力不强。文化企业、科技企业主动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影响力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少,文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偏低;文化科技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技术、前沿引导技术和集成传播技术等研发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保障缺失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和协同,鼓励企业开展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虽然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涉及到大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容,但是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仍不够系统和完善。在城市层面,还缺少支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同时,现行政策的条块分割特点较为突出,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都难以获得与高新技术产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5、文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紧缺

文化科技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是制约国内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和文化艺术人才资源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既通晓高新技术又熟悉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高层次的文化科技创意人才匮乏,文化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基础性研究人才少,高校信息技术、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偏向于按照传统方向培养人才,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薄弱;二是专业化高端创意人才少,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领域一般性内容加工制作人才众多,但长于内容创意、集成传播、终端创新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三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少,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应用水平滞后,导致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印刷复制等领域的产业效率不高。

四、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1、制定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互动创新

科学制定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更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依托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建立功能定位合理、特色明显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使之成为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地,文化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平台和窗口。重点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理、产业转型、产品创新、社会影响、政策环境、战略路径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密切关注与跟踪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关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和引领作用。

2、完善政策扶持,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动、左右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要从原来单纯的要素供给促进政策转向要素融合的促进政策,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要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产业。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文化科技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此外,应完善文化科技管理制度,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优化财政投入模式,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

3、完善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配套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一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二是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合,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并扩大其影响力;三是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交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等文化中介机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4、创建智库载体,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

创建国家级和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凝聚整合国内外研究人才和力量,建设人才智库载体,使之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敏锐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点关注文化科技创新,在若干优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及知识产权研究为重点研究领域,持续增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5、培育创新人才,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保障

人才是创意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新兴产业,必须建立起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管理与激励机制,发挥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和人才相对集聚的优势,鼓励各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加强产、学、研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构筑文化科技新兴产业人才高地。

(注:本文是成都市科技局2012年软科学课题《成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沈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6(5).

[2] 郑庆伟: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J].文化学刊,2010(7).

[3] 曹京明、王国华:论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22).

篇6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联网;机器人;区域协同

前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提升为中国的“长远的战略需求”,智能制造产业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试错,要实现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单靠一个企业的创新是难以实现,智能制造的多元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智能制造产业必须协同创新。成都市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成都制造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2016年5月国家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就要求“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创和对外交往中心职能与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可以看出,在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成都需要抓住制造业发展机遇,找准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更加主动、更深程度地融入国际国内区域和产业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实现成都经济带新跨越。

1智能制造的内涵与智能制造协同创新

1.1智能制造的内涵

智能是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包含智能技术和自动制造系统。一般认为智能制造可分为“Smart”阶段和“Intelligent”阶段,“Smart”也就是智能工厂的概念,通俗地讲:“智能”的范围有限,还局限在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侧重于快速制造,灵活制造,没有自主决策,没有智能设计;而“Intelligent”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它可利用互联网技术链接更大大范围的终端市场,全方位的自主感知需要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产生更多的产品设计思路,通过不断优化实施计划,改变产品产生过程,精细生产,实现自主感知、自主设计、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不断改进的目标。

1.2协同创新的概念及协同创新的要素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企业、用户为核心要素,以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学会、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确立需求目标,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效应。成都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即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科研机构、重点院校以及多家企业,围绕当前关键技术,制定攻关实施计划,形成“抱团取暖”之势,融入技术,构建创新的生态系统,加速推进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图1表述了一个抱团之势,不难看出,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都是围绕企业开展各项活动,协会、学会、联盟等社会非营利组织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双向服务。

2成都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状况

2.1成都经济区及发展状况

成都经济区,也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包含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雅安、遂宁八个城市,以成都、德阳、绵阳三大城市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2010年成都与7市签署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都经济区涵盖了四川省重要的科研资源,云集了众多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每年产生出大量的科研成果,对区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据成都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现有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等4个千亿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

2.2成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成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侧重于技术追踪和技术引进。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所需的感知和在线分析技术、典型控制系统与工业网络技术、高速精密轴承、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精密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都需要引进,本地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企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集成商。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高,导致智能制造系统价格巨高,使有意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望而此步,只能徘徊在工业2.0和3.0之间,与国外差距进一步加大。

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对策

3.1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大力推进

“互联网+制造”实施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成都制造业有一定基础,现在暂时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但是,只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契机,用先进制造方式改造企业,用“互联网+”制造实现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就有赶超的机会。实施“互联网+制造”,要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有些企业估计谈“智”色变,认为智能制造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实际上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实施智能制造重要的是观念转变,要用大数据、大制造、大管理的开放式思维模式支撑企业发展,把过去单一的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思维方式等转变到智能化生产思路上来,从过去简单盲目生产转变到理性的、贴近现实需要的“互联网+”制造的智能生产模式。就是说企业必须用三个维度的思路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图2企业智能化生产模式要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就必须建立大制造的思维模式,要实现大制造就必须要有大的管理思路,实现大管理就必须要有大数据支撑。前面文章中提到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即)、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和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五大核心系统,构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催生了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当前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最重要的是把大制造、大管理、大数据的思路贯穿始终,整体构思,分步实施,避免建成一个个系统孤岛,最后又来打通信息孤岛。

3.2以企业自主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要实现大制造就必须要有大管理的思维方式,要实现大管理就必须有大数据作支撑。过去企业生产着眼点在企业内部,按照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然后组织销售。其结果,市场饱和、产品积压,最后导致恶性竞争,出现“钢铁价格不如白菜价格”的奇怪现象。今后企业必须提高制造的柔性度,适应高端、小批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整合更多的、企业以外的资源,建立健全产业配套链。要立足成都制造,围绕供给侧改革和高端制造业共性需求,把德阳、绵阳制造业以及其它城市纳入合作共同体,实现跨区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把制造的触角深入到重大装备制造、军工制造。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会协同创新,共享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相关技术和成果信息,共同开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开发与应用推广;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势,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激发成都智能制造领域创新要素,促进成都制造业在技术、信息、生产、市场经营等方面创新能力,为本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智能制造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已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实施智能制造战略会面临诸多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需要,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抱团取暖,举协同之力,突破难点,带动区域发展,打造良好的智能制造生态园。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各界要给予重视和支持,激活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科技成果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于海斌.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发展新趋势,中国自动化学会通讯,2015,(4).

[2]刘贵生.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开发应用研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年(6)

[3]蓝晓霞.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4]陈利民.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平台设计研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3)

[5]刘华.欧盟科技政策对协同创新的启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4期.

[6]孙逊,孙峰.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及启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5期.

[7]邵云飞,何伟,刘磊.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8]王庆金,马伟,马浩.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

[9]马建峰.美国科技政策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协同演进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期.

[10]刘华.欧盟科技政策对协同创新的启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4期.

[11]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12]李彦.推进成都制造业服务化对策研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

[13]廖娟,付丙海,崔有祥,谢富纪.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科技与经济,2015年6期.

[14]解学梅,曾赛星.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1期.

篇7

[关键词]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93-03

作者简介:陈莎莉,湖北随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产业组织。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项目“建设国家陶瓷科技城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0DR00501);江西省“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区域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63)。

一、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跨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江西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构建创新型江西。2009 年江西省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着力打造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绿色照明及光电产品、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文化与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两年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0 亿元,同比增长47.4%,对江西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0%;2011 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0 亿元,同比增长46.4%,光伏新能源、稀土新材料和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发展已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增强江西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发挥江西省后发优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何减少重复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何降低创新成本,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如何集聚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战略性创新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等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和运行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

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社会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从宏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能促进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结合,以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等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满足产业和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与高新技术的扩散,这将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从微观上看,区域创新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为各类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实现平台和创新需求方的无缝对接,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能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与理论综述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载体,平台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福特汽车公司为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易使用性,在整合公司内外部技术时就曾用到“平台”概念,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大批量生产与流水作业。

平台方法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先后提出产品平台(Product Platform)和技术平台(Technology Platform)的概念。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仅是企业后续研发的基础,也突显出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中心、不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战略,它使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迅速,能源源不断向市场输送高质低价的新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平台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演进过程。基于以上原因,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是最有价值但未被充分认识的国家资产。

2000年以后,我国理论界关于创新平台的研究逐渐开始升温。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因素构成。张学礼(2007)提出政府是创新平台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具有战略导向和综合协调服务的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王亚萍(2008)指出政府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持者与服务者,企业是创新平台的服务对象,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及商业化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邓衢文(2009)认为创新平台是把创新从观念引向实践的重要途径,应重视公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使创新平台成为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必要创新要素交流与沟通的场所。郑小碧和陆立军(2011)论证了区域创新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意义与可行性,从多层级互动的角度辨析了产业集群视阈下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构架、实施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根据对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本文认为区域创新平台是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本区域创新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特色,依托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组建,汇集整合区域中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体系内部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促使创新中的潜在不确定性收益向现实收益转化的制度架构。由此可见,区域创新平台是一组由各种规则制度和主体间结构组成的虚拟平台,是支撑区域内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的集合,包括企业创新运行的物质基础设施、信息保障、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及与区域协同创新有关的制度支持。创新平台并不真正拥有所有的创新资源与要素,而是科技资源的“配置器”与“转化器”,可协调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现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想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创新工程。它的建设和有效运行需要调动区域内各方力量共同完成,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作用,双管齐下,合力运作,才能激励各类创新主体,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平台与创新需求者的顺利对接。

(一)构成要素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创新活动主体、技术基础设施与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创新活动主体是区域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包括平台的管理方、核心企业及关联企业所组成的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是创新平台的可控性支持要素;环境因素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外部资源等,属于不可控性支持要素(如表1所示)。

(二)系统结构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主要由技术创新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与创新服务平台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技术创新平台是整个系统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含知识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平台和资金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孵化与扩散平台(含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官产学研金合作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层次的平台;而创新服务平台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后勤保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与外部支撑条件,具体包括宏观调控平台、管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三)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前期创新资源调查与战略研究为基于平台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提供客观和可靠的依据,使创新平台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还能有效地解决创新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然而,创新资源分布于省内不同的创新主体,具有高度的分散性、隐蔽性和私有性等属性,进行深入的创新资源调查并掌握准确的分布信息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并且通过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资源归集也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是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主导力量,政府财政性科技经费应是平台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还可以适当运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规范运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应坚持以平台管理方为中心、政府参与的合作模式,应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主要角色与地方政府的配合角色作用,即“政府搭台,创新平台唱戏”。创新平台是各类创新主体之间长期合作的载体,应逐渐加深主体之间的信任度,从而降低协同创新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扶一家、带一片”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示范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市场的形成,推动知识流动与技术扩散,从而推进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

技术支撑是创新平台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核心优势。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存在着“搭便车”、“囚犯困境”以及低技术锁定等问题,会侵害知识开发企业与技术创新先发企业的利益,从而引起创新停滞。若对知识产业进行明确和严格的界定,则会抑制创新知识的溢出效应,基于创新平台的知识共享与协同优势将不复存在。依靠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最佳手段,创新平台还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规范不同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平台应加强企业创新活动实施过程和资源共享的信誉管理,对平台创新参与企业的创新资源虚拟共享程度实行监测,通过平台网络系统定期相关信息,使企业“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系统排斥的可信威胁。

4. 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

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区域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实现创新活动向市场活动转换、理论研究向经济效益转换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建立和完善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统计和公报制度,定期重大创新成果,发挥创新平台的成果和中介交易功能。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或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应当引进风险投资,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化运作,并加大对后续研发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是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四大基本功能。现阶段,江西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依靠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技术升级,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创新平台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围绕江西省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基础性通用技术与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与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与技术装备,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科技进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据统计,服务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GDP70%以上的份额,且每年都以2%-4%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很多就业机会都源自服务业。服务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是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近年来,美国生产业的增长远远超出其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占美国服务业总量的70%左右,约占美国经济总量的二分之一,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其中,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幅显著。美国的专业服务业整体实力全球领先,如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前50强总部全部设在美国;美国的信息服务业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主导全球市场,雅虎、谷歌、亚马逊等一批美国互联网企业引领整个互联网产业,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形式和商业模式。上世纪80年代末,德国经济逐渐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近年来,德国服务业中尤以贸易、旅游和会展业等发展最为迅速,如德国会展业居世界第一位,境内每年举办约150场国际性的展会,各行业的领先国际性展会中三分之二来自德国。德国拥有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是当今世界现代物流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全球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德国排在第四位。

当前,各个国家都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量,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服务业开放等多种措施予以大力推动。

(一)制定实施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制定服务业产业政策、形成服务业发展战略来推动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服务业的主要策略之一。日本政府2006年颁布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提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引擎带动日本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并将提高商业运营效率和生活质量作为服务业的发展目标。税收优惠政策也是一些政府运用较多的产业扶持措施之一,各国根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将税收优惠的侧重点放在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尤其是生产业,较好地引导了服务业的发展。如韩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支持服务业发展,扩大减免税种,并增加特别税额扣除,尤其对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构筑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各国政府十分重视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努力打造特色服务,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美国服务业以金融、信息、创意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为主,形成了纽约华尔街金融业、洛杉矶好莱坞电影业、加州硅谷电子业等完整的产业链区。欧盟各大都市将构建核心区域、形成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策略。亚洲很多城市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功能集聚,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都形成了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日本政府强调核心区服务业功能集聚的重要性,将东京定位于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并将东京及其附近地区发展成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基地,目前东京已经集中了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等生产业。

(三)积极推行服务业标准化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研究机构越来越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为了给各国提供指导,ISO提出“服务标准化指南”,指出各国在制定服务标准时应主要考虑服务组织、服务人员、顾客、合同、支付方式、服务的交付、服务结果等12个要素。2007年以来,ISO加强了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相继成立了若干新的工作机构。目前发达国家主要围绕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如日本积极推行信息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在国内推行ISO制定的开放型系统互联标准,推动了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进程。

二、世界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全球服务业经济延续增长趋势。2012年12月,JP摩根全球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连续41个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美国、俄罗斯、巴西、日本、爱尔兰、印度、中国香港高于50%。2012年12月,全球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达到52.9%,环比上升2.8个百分点,指数创下自201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就业增势强劲。当前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生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成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成为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环节。近年来,生产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其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金融保险、专业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其产业结构呈现出生产业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格局。

(二)高新技术促进服务产业不断提速

随着全球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对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渐增强,使服务业不断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高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新行业不断涌现,同时使高新技术向传统服务业产业不断渗透。如以健康、教育、法律、咨询、创意等为主的基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模式而形成的新兴服务业,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贸、流通等领域由于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如可通过电子银行付款、电子商务购物等;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巨大

服务外包作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途径,对形成新的贸易格局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业正逐步摆脱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多元化发展十分明显,传统的ITO外包近几年发展依然良好,但BTO和KPO外包迅速扩张,尤其是KPO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升级空间。KP0专注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高速成长和纵深拓展的空间十分巨大,充分展示了服务外包高端化的趋势。外包业务的技术复杂性将不断提高,外包市场结构将不断升级,服务外包逐步向高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三、对我国发展服务业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服务业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服务业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前文对国外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和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并针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总结出以下启示。

(一)政府政策引导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保障

从现阶段国际经验看,众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发展。政策涉及推动产业发展、税收优惠减免、开放服务业市场等多个方面。日本政府2006年提出的以服务业与制造业作为双引擎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新经济成长战略”,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国家战略地位。韩国政府为提升本国服务业竞争力水平,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帮助本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如扩大减免税种的范围、增加特别税额扣除以及增设税收补贴项目等。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较发达国家尚处在初级阶段,更加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扶持,从而为其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端专业人才是发展服务业的核心要素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政务服务、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服务等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点,都属于高端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相应的高端专业人才。国外经验证明,只有加大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投入,并制定积极的人才激励制度,才能刺激行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德国的“绿卡”项目,主要就是为了推动高新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大胆从国外引进人才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该项目已为德国获得了数万名信息技术行业的外国高级人才。韩国企业则通过与高校合作,构筑产学研合作体系,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服务人才短缺,尤其结构性短缺现象较为严重,成为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研究探索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措施,切实增强国内对各类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三)科技创新是发展服务业的内在动力

篇9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文化

近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高校文化也清晰地映射出其文化走向。如何把文化研究转换为文化生产力要素,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命。

一、协同创新对我国地方高校

文化建设的挑战所谓协同创新,即强调不同组织行为或资源主体,都应该立足于共同发展指标,积极透过自身优势资源和能力共享机制构建手段,进行更深层次地互动互助,创造出符合时展诉求的新生文化成果。地方高校作为贯彻高等教育创新改造指标的主角,必须更准确地掌控协同创新精神和文化发展的诉求。

1.全面革新地方高校教学理念

我国不同区域高校始终面临办学、科研观念快速转变的挑战,高校领导要想主动挖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就必须和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快速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以此提升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大幅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学术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始终不能脱离科研项目而独自运行,再加上我国部分地区高校科研水平有限,致使后期协同创新改革困境重重。第一,科研和教学严重分割,科研项目转型较慢,大部分教师无法把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式发展需求及时纳入科研实践单元中;第二,既有的科研机构领军人物屈指可数,团队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实力不强。大部分高校教授忙于行政事务,无法在科研领域上取得丰厚的成就;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个体科研分析潜质较高,但不可避免地受限于经济条件,难以构建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二、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加快我国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步伐的策略

1.科学定位社会综合式发展诉求,及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轻松地适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则,把熟练掌握的技能理论快速转化为一线生产力。唯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技术发明、学科构建的主体。高校还可以考虑成立产、学、研协作联盟,构筑自由灵活的技术交流平台,采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会经济、科研融合的进度,最终为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占有率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2.全面贯彻协同创新战略规范指标,积极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实力

首先,地方高校应从自身的职能和特点出发,立足基层社会,进行科技创新定位,优先发展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具有现实需求和学术支撑的科研项目。其次,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高校应构筑起结构形态合理、技术开发实力稳固的学术团队,真正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方针,加速学科快速、自主的交叉融合,推动各类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进度,从而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最后,高校要努力打造具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大高水平科研项目经费的配套力度,使教师能够依托创新平台,开展深度、有效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争取在学术和技术研究等方面达到或接近科技前沿,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顺利地在协同创新背景下稳固地方高校内部文化建设实效,高校就必须快速与科研、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交流关系,把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优质资源融入高校综合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中。同时,高校还应集聚各方人力、物力,塑造出全新的办学优势和文化特色,最终成功地实现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标。

参考文献:

[1]胡秋儿.大学科研服务组织创新发展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2]李俊杰.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2,(3).

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 协同创新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34-01

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胡书记的讲话精神,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教计[2012]6号)。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堡垒,是知识创新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如何推进协同创新,是高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协同创新的定义、本质、优点和关键因素

协同创新三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实现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从实践情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或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与协作。

从上得出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通过构建创新网络系统,实现主体的局部最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协同创新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打破学科阻隔、体系壁垒、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共享,通过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多元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面创新;另一方面,协同创新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技术交易成本,使合作主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更直接高效。

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深入合作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产学研的协同合作,需要高校的鼎力支持,因此,教育部对于高校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导向性尤为重要。

2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解读

依据“2011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2.1 总体目标

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方式改变,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结合点的独特作用,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2.2 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社会的深度合作,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2.3 实施原则

(1)统筹部署,分层实施。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2)分类发展,择优支持。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3)广泛汇聚,多元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3 高等学校应如何推动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给高等学校明确了新的方向和新的使命。协同创新赋予大学以新的内容,高校要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培养的摇篮的结合点的优势。

3.1 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现状

高校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收效不甚理想的原因:高校体制不足;缺乏领军人物,教育体制僵化,创新机制的缺乏,使得协同创新不踊跃;产学研利益诉求难以达成,合作不顺畅;自成体系、自我封闭、效率不高;支撑协同创新的法律政策体系和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有待提高。

3.2 高等学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途径

高等学校要推进协同创新,必须要找到问题的结症,有的放矢。

(1)改变原有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加强协同创新联盟直接的利益协调。协调创新战略联盟形成的根本在于利益协调,高校和产学研各方必须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的风险投资机制;(3)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打造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基础;相互尊重和包容是打造协同创新的基本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是打造协同创新的根本保证。

3.3 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的四个要点

高校要科学把握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四个要点,积极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和教育发展模式转变。

(1)协同创新要与高校内涵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相融合。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实现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2)协同创新要有自身特点。协同创新要有自身特点,要结合自身优势,不能“雷同”;(3)协同创新要统筹高等教育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只有紧紧把四大功能统筹兼顾,才能做好协同创新;(4)协同创新要科学的利用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必须站在世界科学最前沿,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建立广泛的网络协同创新体系,借助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学科优势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拓展,不断为自身持续发展寻求持久可靠的市场和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原理[j].技术经济,2012(8).

[3]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