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不同民族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不同民族风俗习惯

篇1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教育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政治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教育。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篇2

7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3、知识目标: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重点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

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2、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饮食

3、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民居

猜一猜小活动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

思考:

(1)你从上述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吗?

2、小提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紫苏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3、活动园:五(2)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

4、小小分享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5、介绍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酥油花灯节等。

6、开动脑筋:想一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容易导致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7、社会观察: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游客因不了解或不自觉,而做了许多不尊重当地人的行为,例如:在摩梭人家里随意谈论走婚习俗,并将走婚过度解读。或是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亦或随意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评论为落后、愚昧等。

直观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从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当中感受差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好与坏),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8、民族相处小贴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任何人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9、我是民族风俗小达人: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吗?假如去到当地,你会怎么做?

10、入乡随俗我能行:

(1)蒙古族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我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跨越或踢火,不能往火上摔东西、扔赃物。

(2)回民禁止以食物开玩笑,特别是不能用进食的东西做比喻,如形容辣椒、西红柿像血一样红等。

(3)彝族男性最忌他人触摸自己头上的蓄发,认为这是不可宽恕的行为。

11、小数据:从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对此,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12、小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国家要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3、国家的措施:

(1)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2)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

(3)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14、播放视频《天路》

15、思考与感悟: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它“神奇”在哪里?

16、阅读角:“天路”颂歌。

17、解释: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把意识付诸行动,做到入乡随俗。

从数据中认识到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懂得国家应该扶助少数民族,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了解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所实施的举措。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总结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1、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

篇3

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制度、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语境,翻译不仅需要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定位,联系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还需再现其在新文化当中的认可度,将译本确定在一定的历史性地位中,使处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目的语读者能感知同样的阅读及审美效果。例如,英语中有“tomeetones Wa-terloo”这个说法,被译为“受到失败和挫折’,熟悉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Wa-terloo”是拿破仑惨遭失败之地,又如,中国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有了“鸿门宴”这个历史典故,如果译者对此不甚了解,仅仅将这一词简单地译为Hongmen Feast,将会误导读者,使之认为这仅仅是一般的宴席,而无法准确理解个中涵义,达不到翻译的良好效果。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多以成语或短语的形式流传下来,例如,汉语的“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东施效颦”等,多为动宾式、连谓式、对偶式,英语的“bum ones’s boats”“Achilles’heel”“stickto one’s gun”等,多与人称有关,更注重对个人功绩的宣扬。译者只有准确了解译本所负载出的历史文化及其历史底蕴,掌握各自的表达技巧,例如汉翻英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英翻汉时注重用主动动词,从而使译本更具内涵性,更为准确。

风俗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影响着语言的运用,中西方时常会运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汉语文化习惯视虎为百兽之王,有“虎踞龙盘”“龙腾虎跃”等,而英语文化习惯将百兽之王颁给狮子,有诸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share(最大份额)等说法,可见,中西方在风俗习惯上,分别将“虎”和“狮”寓意为百兽之王。又如,汉语将猪视为愚蠢的象征,而英语也有俗语as stupidas agoose,这里的goose是鹅,与汉语的“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相同的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习惯赋予“龙”这一动物以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认为龙是万兽之首,善于变化,能兴风唤雨,利万物,我国古代更是将其视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明为龙,皇帝使用以龙作为装饰图样的器物,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可见龙在我国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然而西方文化中,视“龙”为一种凶残的魔鬼,认为龙是一种巨型怪兽,凶猛异常,破坏了很大,象征着邪恶势力,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撤旦被称为the greatdragon,即大龙。英语有俗语“plant dragon teeth”,是挑起战争的意思,源自希腊神话中,国王种下的龙牙长成了许多互相残杀的武士。西方还有不少有关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可见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邪恶的,恨不得诛之而后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区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用法上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味,才能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下准确地翻译。例如,上个世纪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亚洲经济体: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考虑到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这个词译为英语是“Four Asian Tigers”,即“亚洲四小虎”,而并没有直接译为“FourAsian Dragons”。

篇4

【关键词】情感 情感作用 情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0-01

一、情感是什么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儒家思想看来,人是情感的存在,就是说,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样式。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首先要从这里寻求解决。这当然不是说情感是惟一的,人除了情感,再也没有别的,而是说,人就其为人而言,首先是情感的存在,情感具有内在性、直接性,而且对于人的其它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甚至起核心作用。

情感是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唐白居易《庭槐》诗:“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1]往往感情相同时往往会得到双方的共鸣。俗话说“同病相怜”便是如此,就狭义讲,患同样疾病的人,在一起时很容易谈病史及用什么药较好等;就广义讲,当人感情相同时,很快便能寻找到共同语言,一见倾心。

二、情感的作用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交往互动中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感情,分析他人的感情。

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情绪激动时,总是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此时应注意分辨是自己确实太过分了,还是对方情绪过敏了,或是对方故作激动等,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他人爆发的激烈的情感,能够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往往令人尊敬。如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当下级因故发泄脾气或个别人胡搅蛮缠时,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可防止问题激化,留下回旋余地。

三、情感可贵

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情感是可贵的,因此,人也是可贵的。《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2],人之所以为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因为人有情感。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情感。人固然有动物性的情绪、情感这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高级情感,对此,孟子进行过论述。孟子举例说明人人都有相同的欲望,“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就是说,人人都喜欢吃好吃的,听好听的,看好看的。这是就耳、目、口等感觉器官而言;从耳、目等感望之相同进而证明人心也有相同之处,这相同之处就是“悦理义”之心。“悦”是一种心理情感,“悦理义”之心就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孟子所说的“理义”,是一种道德自律,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人的他律,但它具有普遍性,是一种道德理性。所谓“悦”,是“自悦”,不是“他悦”,即是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自律的喜悦,它是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四、如何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要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要首先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独特的感受,尊重个性和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人们就会在这种轻松、愉快的交际或生活中彻底地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

首先,可以从风俗习惯学习中入手,各民族都一惯重视风俗习惯的学习,它是各民族良好的风俗习惯的继承,发展是时代相传的重要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风俗习惯的学习本身在人们的品德教育中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风俗习惯的学习,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对象身上,其地位、作用和效果是不相同的,在具有较长历史的城市和乡村中,风俗习惯的学习更为突出,与城市相比,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通过风俗习惯的学习所接受的品德教育机会多。因此,人生每一阶段是通过风俗习惯的学习形式和发展个体高尚品德的重要时期,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其次,立足现实,从多元化价值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个社会里,不同的民族、辈份、生活区域、家庭、使用语言、宗教、受教育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甚至不同的个人,都可能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存在,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加深对多元化社会德育的理解,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否有价值偏见,重新认识不同文化在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改善人际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与习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特殊体验,使用交往双方熟悉的交流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本地区的人们在选择人生价值观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尽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甚至社会环境错综复杂,也要坚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以造福全人类,个人利益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只要选择了这种价值观,对人生态度就积极乐观起来,想到前途就一片光明,增强自信心,纵使他们正确价值观真正形成,达到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价值观境界。这就是我们伫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发展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将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注释:

[1](汉) 王粲:《柳赋》,《文艺研究》,(1983.6)。

[2](唐) 白居易:《庭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参考文献:

[1](唐) 白居易:《庭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完善,同时还需要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形成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地域、民族以及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中西方在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基于社会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趋势不同以及双方的思想认识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整个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想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核心在于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为突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中,最为突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三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形成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下来。具体分析如下:

(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并结合该区域内各方面,形成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同一现象及事物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态度或看法。例如:在中国的地域文化中,说起“东风”,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的景象,而说到“西风”,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冬天刺骨的寒风,在晏殊《蝶恋花》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中便能看出西风给人们的映像。而在英语中却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时,将其翻译过来则是“刺骨东风”的意思;而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 i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cries”为例,将其用汉语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这种风能够带给人们温暖,当西风吹来时,会出现万鸟争鸣的景象。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的地域环境中,我国的西部地区多处于高山地区,且东临大海,当东风吹来时,自然会给人一种舒心、温暖的感觉,而西风多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风,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在英国人的理解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其国家的东风多来自于欧洲大陆的北部,与其他风向相比,有着一定的寒冷性;而西风则来自于大西洋,温暖宜人。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中,地域文化对英语翻译有着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若不能准确、客观的了解该地的地域文化,将会在翻译活动中造成一定的困惑或误解,直接影响英语的翻译质量。

(2)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与该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同时,还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同时,风俗习惯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在一个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以反映该地的风俗习惯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而在英语文化翻译中,若一味的从字面含义上进行理解,不仅达不到文化交流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文化传播的意义,而这些都需要翻译人员着重注意。白色在西方人眼中象征着天使、纯洁和幸福,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是丧色,人们往往用白色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在中国的婚礼上,新娘要穿红色喜服,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和喜庆,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再如:“Blue blood ”这个习惯用语,若从字面上翻译为“蓝色血液”,然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显然是错误的。在这些颜色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背景,在英语中,通常将“Blue blood”翻译为“贵族”,该词来源于西班牙,一些古老的西班牙人坚持自身的民族原则,不和摩尔人、犹太人等非西班牙人通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皮肤相比,他们的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蓝色”,并由此而得名。

(3)文化差异。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在其具体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基于该民族的、意识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在差异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之间有着不同的。在我国的中,主要以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为主,且这三大教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美国家,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且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英语有句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对应中文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这句话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这样既能借用英语中的谚语来表达汉语成语,又保留了汉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点。

2.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在文化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扩大了文化的影响范围,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整个英语翻译活动中,基于双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针对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英语翻译造成不成程度的影响,在影响双方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会影响着英语的翻译质量及误导人们的理解。

2.词汇歧义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词汇对英语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不同、语义不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词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3.民族文化背景对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其发展的同时,又积累与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英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掌握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翻译工作,在保障翻译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西方文化。而了解西方文化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精通英语的语言形式外,还应熟悉西方国家的文化,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收集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判断哪些内容应该放在教学中,哪些是文化导入的重点,哪些内容可有可无,做到心中有数。

2.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新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汇可挖掘。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风俗习惯等。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体验异国文化氛围。

组织学生上网观看原版电影、电视剧,利用电影、电视所提供的语境,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各个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如何庆祝节日以及说话时的姿态、表情和手势动作等辅助语言。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别表演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并结合自己所学的英语加进各自的创意。学生从演出的反复排练中体会西方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4.鼓励学生积累典型的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毕竟有限,更多的文化知识要靠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学积累。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课余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如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以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书刊杂志,并做好读书笔记,相互交流。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对他们学习英语语言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这样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篇7

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基础,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英汉习语 民族文化 特征 差异

习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含义深刻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以下谈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关系。

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要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汉语有习语“小菜一碟”英语有习语 a piece of cake。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义,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人在 13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所以他们就用piece o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国,小菜在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这两个习语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饮食风俗习惯。在性格方面,中国人质朴凝重,谦虚宽容;英美人性格外向开朗,看重自我,从不贬低自己。汉语习语如“不为祸死,不为福先”、“知足常乐”、“安贫乐道”、“枪打出头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命中无者莫强求”…等表现了中国人以自苦、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为人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则强调人要不断创新,不满足现状,标新立异,寻找新的机会。如“No money,no honey.没有钱就休想得到称心如意的女人为伴侣;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等习语就是这种形象的反映,这些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由于古代中国长年战争,许多习语如围魏救赵、临阵磨枪、毛遂自荐、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三顾茅庐等出自国家间的征战故事,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古代的英国,磨坊和铁匠铺是农村的主要手工业生产地,许多习语如 arut!of the mill job没有多大变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a spade实话实说 ,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与此紧密相联 。

汉英民族对客观事物各持己见,赋予事物不同的内涵。如“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习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有时也用“腾飞的巨龙”来形容我们的国家,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 中 a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凶残狰狞的怪兽。撒旦被称为d~gon,凶暴的女人称为dragon,“亚洲四小龙”是“Four tigers”,而不是“Four如 ns”。又如在中国北方,猫头鹰出现就是一种凶兆,和吉祥全然无缘。英语中却有 aswise as an owl,表明西方人把 owl象征“狡猾、机警、聪明”。两个民族都养狗,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口j。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做人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多数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又如中国人用“花花公子”表示“只追求享受、过纸醉金迷生活的轻浮阔少爷”,用“拈花惹草”表示作风不正派的男人。而英语的 flower却无汉语中提到的含义。再如daffodil汉语中是“黄水仙”,仅仅是一种花而已,但在英语中它是春天、欢乐的象征。在色彩方面,英语中的白色象征着快乐、纯洁。例如习语“days marked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lie无恶意 的谎言,white elephant大、笨而无用之物”…。但在汉语中,白色蕴涵悲怆贫寒,衰败死亡之意。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一穷二白”,都勾勒出苍凉寂凄、衰败哀愁的意境。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一尘不染、万事皆空、现身说法、借花献佛、在劫难逃”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e sword ofDamocle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比较,我们看到了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英汉习语。

参考文献:

[1]卢梅.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

篇9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学校可以借助地方文化形成学校德育的特色化发展。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学校德育特色实践策略包括: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体验道德生活,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追求。

关键词:

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学校德育;道德认知;道德生活;道德情感;道德追求

乡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道德观念、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生活性、情感性、乡土性等特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文化与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相融相生。乡土文化资源既承载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融合,且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倾向,是学校德育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理想资源,也是促成学校德育特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重视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一、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具体而言,乡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物典故、道德情感故事、地方风俗习惯、文化实物、生活方式等内容。这些地方文化资源的形成实际上是当地民众道德规范、性格习惯等深层文化特质的外在体现,无论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是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都蕴含着当地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念,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道德认知〔1〕。例如,人物典故大多讲述一些地方历史名人或者是地方传说中人物的一些具体事迹,由于这些典故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相关典故往往具有明显的是非观念及道德意识等。如豫剧《小仓娃》的故事就蕴含着强烈的兄弟和睦、公平等道德观念。另外,从地方风俗习惯来说,各种风俗习惯的形成和流传实际上是由于此种行为与当地民众道德价值观念一致,这些风俗习惯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民众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载体。生产方式和文化实物也是如此,都是民众道德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蕴含着当地民众特有的道德认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经过一定时期的教育,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是这种认知更多地是理论认知。因此,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有生活气息的当地特有乡土文化资源的道德认知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相关道德理论资源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加深学生对已有德育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和生活性特点,容易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具体到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选择合适的地方文化资源。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差异,每个阶段强调的德育内容不同,面对众多地方文化资源,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地方文化资源,形成地方文化资源德育资源系列,把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基于道德视角梳理成有效的德育资源。第二,把地方文化资源设计为德育课程的一部分。当前,学校德育都是按照课程设计来进行的,什么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什么时间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提纲模式,这就使得地方文化资源要进入德育课堂中,要把相关地方文化资源和其他德育资源一起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中,根据德育课程需要,把相关文化资源和德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能从地方文化资源找到相关理论的例证,加深学生对道德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团结、拼搏等理念时,可以与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的建筑关联在一起,以红旗渠建造的不易和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念的理解。第三,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地方文化资源多种多样,要使相关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化学生道德认知的作用,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式。常见的方式有图片感知、故事讲解、风俗思辨、生活提炼、活动体验等,关于红旗渠等文化实物方面的文化资源,则可以直接选择视频剪辑和现场参观的方式进行。

二、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体验道德生活

学校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选择一种道德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各种关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角色,并能按照相应的道德规则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人和社会的关系。要达成教育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道德理念规范学习;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道德实践加强学生的道德生活体验,使学生对相关道德理念理解得更为透彻。乡土文化资源实际是乡土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其中,包含着民众在道德方面的选择和度量,也包含着道德生活的感悟和启示,同时也蕴含着民众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如大多数地方都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为地方道德水平较高的重要判断标准。因此,乡土文化资源实际上包含着学生道德生活的模板或准则,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生活体验。以乡土文化中的地方风俗习惯为例,很多地方风俗习惯实际上本身就是地方道德观念的一种取向,相关道德观念也正是依照这种方式得以代代传递。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民众就用自己的特殊风俗习惯把民族道德观念蕴含在其中,在儿童习得相关风俗习惯时,自然也就传承了其中的道德规范。如朝鲜族以尊老敬客、互助礼让、孝敬老人作为该民族主要的风俗习惯,因此,在朝鲜民族地区,该地区民众在待客时,往往会给老人和宾客单独设桌,年轻人不能在长辈面前饮酒、吸烟,实在无法回避时,需要背席而饮。与地方生活风俗习惯一样,其他生活方式、文化实物等地方文化资源也都能给学生在道德思想方面以指引。因此,可以把地方乡土文化引入到学校德育中,通过地方文化资源中的道德镜像呈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生活体验,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德指向,并对其中的道德选择形成自己的体会。在实践中,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由学生根据德育课堂需要搜集地方文化中有关道德的文化资源。学生所能够利用的条件或资源有差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寻身边的蕴含着道德思想的地方文化,学生在自己探寻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实践或者更为充分地了解乡土文化资源。有的学生家乡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道德事例;有的学生常去常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借此了解当地士绅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规范,等等。学生对身边文化资源进行探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道德规范社会应用的深入体验。第二,学生通过实践或者思辨的方式对其中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感进行体验。由于地方文化资源形式不同,有的文化资源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如餐桌礼仪,有的特色文化形式学生可能并不能实际接触到,如各种名人故居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便利的方式去实践或思辨某种文化资源,让学生有机会能够对相关习俗文化进行亲身实践或者深入思考。第三,让学生对特定地方文化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总结评价,并对其中的道德倾向和道德选择进行思考和总结。例如,景德镇地区学生可以体味当地陶瓷文化中的匠人精神,学生通过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深入思考自然会获得丰富的深刻的道德体验〔2〕。第四,让学生回到地方文化习俗中感受实践之前总结的道德理念。为了使学生在实践和深入思考中获得的体验能够得到强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再以各自适合的方式去实践各种道德思想,让学生在重温道德体验的同时,也能对各种道德选择之后的人际关系或生活心态形成较为生动的体验。

三、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社会道德规范中,对于某种角色的道德定位以及相关关系的道德原则,不仅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条件,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基础。例如,父慈子爱便是基于直接的血缘情感,而尊老爱幼也是源于对长辈的敬重和对晚辈的关爱。相关道德规范只有和道德情感一致,才能成为大众认可的道德规范,而个体也会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他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道德意识等密切相关,道德情感对于个体的道德品质构成具有评价、条件和信号等作用,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影响其道德选择,而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而乡土文化资源中往往具有鲜明的道德选择,这些道德选择表明了当地民众的道德倾向。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以及在花洲书院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都具有明显的道德倾向,这些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都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也可借助各种乡土文化资源,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于乡土文化资源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作用发挥,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实践。第一,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特点。由于受年龄、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通过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酌情分析其在道德情感方面的发展状况。第二,选择合适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有丰富的内涵,形式多样,要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就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有选择地开发利用,特别是一些名人典故、道德情感故事以及地方风俗习惯等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例如,选择关于安徽桐城西南的六尺巷来源的典故,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现实和历史典故中的道德反差,对于学生有关礼让方面的认识和情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第三,分析乡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情感。无论是地方人物典故还是特色风俗习惯,其对道德价值观念的诠释往往并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蕴含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例如,程门立雪的故事可以从尊师的角度进行教育,也可以从主人公好学不倦的精神方面进行教育。从德育教学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和分析其中的道德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情感方面的引导作用更加清晰。第四,以合适的方法使相关文化资源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出来。一般来说,促进道德情感发展的方法主要有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对于相关文化资源的应用可以根据资源情况合理利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陶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相关事情进行还原,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相关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例如,多数地区都有地方特色剧种,这些地方文艺形式所演绎的剧目或故事大多是当地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相关剧目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其中的道德生活,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对于是非黑白、对于家国荣耻形成清晰的情感倾向〔3〕。

四、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追求

乡土文化资源是在一定道德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因此,各种地方文化中都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反映了当地人的道德情感,也蕴含着当地民众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这在各种地方文化资源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安阳市岳飞庙里的秦桧雕像,反映了当地人惩恶扶善的道德心理以及对岳飞爱国行为的肯定和赞誉,隐含了当地人在这方面的道德理想和追求。从根本上来说,各种乡土文化资源一方面在实践或展示当地道德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在长时期的积累演化中,原本隐含着道德行为的习惯、事件和传说在向文化积淀的转变中最终成为民众对于崇高道德境界的核心内容,因此,这些文化资源中大多蕴含着当地民众的道德理想和追求。道德理想和追求决定了个体道德标准的高低,也关系着个体未来的道德生活选择。因此,在学校德育教学中,可以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追求。首先,可以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道德理想。乡土文化资源中的道德理想隐含在各种文化形式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发掘其中的道德理想。例如,对于程门立雪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游酢、杨时的立雪行为中隐含的尊师、好学等道德规范发掘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中的道德追求,即人们对两人立雪行为的赞誉表明了大众的尊师重教思想及师生关系有序的认可。通过对地方典故、风俗习惯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学生透过文化现象表面准确把握当地文化资源中的道德追求。其次,探讨乡土文化资源中道德追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每个时期的民众对于道德都有不同的标准,对于乡土文化资源中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进行认知,分析其中的进步性,探讨其中的局限性。例如,对于岳飞的事迹,一方面,要肯定其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对于其对封建政权的无条件服从还需要进行思考。通过辩证讨论,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地方文化资源中进步的道德追求。再次,引导学生把乡土文化资源中的道德理想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对接。现代社会具有独特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追求,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德育教学中,其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建构现代道德标准,形成现代道德追求。因此,在地方文化的道德分析中,还需要和现代社会道德追求进行对接。例如,君子之道在当下仍是社会各方面崇尚的自我道德修养追求,但是现代的君子之道必然和封建社会的君子之道有差别,要在德育教学中在古代君子道德追求上形成新的内涵,使学生从古人的道德修养转向现代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最后,立足文化典故中所追求的道德理想对现实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地方文化资源蕴含着过去民众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也是现代社会道德理想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乡土文化资源的道德反思中建立崇高的道德追求,加强其个人道德修养追求,使其自觉追求现想人格,使其能够自觉投入到现代社会的和谐社会关系建构中。

参考文献:

〔1〕王高贺.高校德育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探讨〔J〕.教育评论,2014,(11):78-80.

〔2〕程艳,徐海斌.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之中———以景德镇地区陶瓷文化教育为例〔J〕.教育探索,2011,(11):113-114.

篇10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甚至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中文中用“半瓶子醋”来表示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总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而在欧美国家,醋的运用并不广泛,而烤面包却在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因此有“half-baked”来表达“半瓶子醋”的意思。由此可见,日常的饮食起居都与习语的诞生息息相关,不同的习语恰恰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精神

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维明显;英国人乐观健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汉语习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各有命”、“过犹不及”、“命中无者莫强求”“枪打出头鸟”……表现了中国人沉稳踏实、乐天知命、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不断创新以及勇往直前地追求自我。英国人常说的习语有;“Ifyourisknothing,thenyouriskeverything.”(如果你不冒任何风险,其实就是在冒最大的风险。)和“Itdoesnotmatterthespeedyougo.Themostimportantthingistoneverstop.”(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永不放弃。)另外“Allisfairinloveandwar.(”爱情和战争都是不择手段的。)这样观点的习语恐怕也是令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难以接受的。

三、历史背景

习语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们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属于民族文化沉淀的一种形式,不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与多数习语的产生息息相关。甚至很多习语产生的原因就是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古代中国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战争,流传下来很多出自于国家间征战的习语,如负荆请罪、锦囊妙计、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毛遂自荐、成也萧何败萧何、围魏救赵等等,又如在英国历史中,希腊人一直以勇敢好战著称,相传当一个希腊人碰上另一个希腊人,两个人必然会发生械斗来一争高下,故英语中诞生了这一习语“GreekmeetGreek”,来比喻棋逢对手,又比如“drunkasasailor”(烂醉如泥)。以字面意思翻译这习语是很难理解的,但结合英国的历史背景它的意思就不难猜到。在英国的历史上,海员的生活往往是艰辛乏味的,因为他们常常连续几个月都漂泊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从事枯燥繁重的工作,直到抵达下一个港口。于是海员往往会选择上岸直接进酒馆痛饮一番,不醉不归,以此来犒劳自己数月的辛勤。因此人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海员喝得酩酊大醉,久而久之,海员就成为了醉汉的代名词。

四、民族文化

由于种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即便是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含义,这是需要我们去费心了解的。如“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能呼风唤雨,为民众带来福泽。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写到:“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这表明中国古人对龙的喜爱。封建时代,因为龙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龙也成为了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器物,例如真龙天子、龙颜大怒等等,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西方龙是邪恶力量的代表,dragon喜怒无常,威力巨大又极富侵略性。因此常用dragon一词来形容脾气暴躁的人、恶魔、撒旦或是悍妇、母夜叉。考虑到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龙的态度褒贬不一,“亚洲四小龙”被友好而巧妙地翻译为“Fourtiger”,而非带有侵略性的“Fourdragons”。又如在在东亚国家,常常有富裕的家庭供养白象,因为在东亚白象是一种吉祥尊贵的动物,它会给人带来好运是人所共知的。而在欧美国家,Whiteelephant一词被用来形容需要用高额成本维护而实际上已无利可图的资产或损失已成定局的资产。因为他们不理解东亚家庭中为什么要饲养这种食量巨大但又不从事生产的华而不实的庞然大物,所以用“Whiteelephant”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甚至也因为中英间这种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了冠名“白象”的产品在英美国家的滞销。再比如汉民族喜欢用红眼来形容一个人的着急嫉妒,而在英语中却用red-eyed来表示夜晚飞行的红眼航班而用green-eyed来形容嫉妒。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