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文化的需求

篇1

一、精神家园的概念内涵

精神有意识、思维、心灵、神志、活力、精力等意思,因此精神家园即心灵的家园。精神家园是人区分他我、存放精神内容的“房屋”,意味着生存和安顿。很多学者给精神家园下过定义。陈杰认为,精神家园是主体坚信不疑的、被认作是自己生存的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在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体系,是以符号、形象等象征物存在的文化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1]。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是指一个民族以至人类的文化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价值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现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人们描述出了世界的图景和生存的意义[2]。詹七一和张立新认为,精神家园“是这样一种精神实在,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3]。笔者在这里将精神家园定义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背景文化,通过内化价值观和认同文化身份,在理性意识支配下构建的精神归属圣地。她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和个体清晰自我概念的来源,提供着生存意义的关怀和自我价值定位,保证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稳态和能量的循环再生,更能在身心受威胁时维持生存的意志和自我的完整统一。精神家园是一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包括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在元素共有性维度上包括个体性心理和群体性或民族性心理。前者有更多的个体主观色彩,后者则是相对客观的存在。因为个体性心理的存在,使得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正如哲学大师坎贝尔(JosephCampbell)①说的,“能使你一次又一次找到自我的地方就是你的圣地。”但是精神家园关于生存意义和超越理想的生命关怀,是以群体精神家园为基础和条件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根于共有文化。文化是精神家园的主体和灵魂,因此一定程度上,文化就是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先秦到明清,人们的精神归属也从图腾崇拜转为山水田园,在理想和现实的斗争中维持着最后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在精神危机的缝隙中延续生命。这种维持生命的自救意识经数千年积淀储存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文化背后的凝聚力量,成为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因此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共有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家园的基础。下文提及的精神家园指的也主要是群体精神家园。在现实性维度上有精神现实和物质现实,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仪式、言语、符号标记、文字记载、空间排布等元素,其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民族性格等是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而其他次要元素按权重规则补充排列,共同构成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诉求分析

(一)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外部诉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4]人无法摆脱这个使命和任务而只能沉浸其中,因为人无法摆脱历史而只能接受历史。人是不仅仅有本能的精神动物,社会性和文化性决定了人只能在文化的界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了自己是谁,继而才能开创文明。但是另一方面,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场文化和人种的争斗史。世界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作为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的继续存在和辉煌发展的。这在古代是,在近代是,现代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她的延续和发展需要生存和归属于其中的子民之有意识保卫,保卫的力量越强大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而这也是国难兴邦的原因。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基地,“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念与理想,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这些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大学生具有启发和挑战的作用”[5]。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其中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可以说,大学生是否具有文化素养,是否依恋和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坚守之,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后继有人,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能长远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对社会的这种影响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刻。然而大学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文化碰撞都在加剧,市场化、功利化、商业化现象在大学泛滥,加上我国大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学生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一面,处在精神失落的威胁之下: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创新思维缺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较表面化,缺乏实质内涵;大学校园诚信缺乏,乃至学术不端几成常态;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的软肋。大学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义世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使命仍然是选拔和造就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精英意识和精英精神的精英阶层[6],也就是文化素养、民族素养、心理素质、专业水平等普遍较高的、拥有开阔眼界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并帮助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成为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内部诉求精神家园是在文化的升华和凝缩中形成的。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人们的依恋和认同,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同样需要归属于文化以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精神家园是人们安全感、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在这里人们能够虔诚地信奉爱、喜悦、和平、自由,也只有在精神家园的引领下生命的力量才源源不断,人类才能不断超越和无限接近理想国,实现文明传承和种族延续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家园这片“诗意栖居”扎根于文化系统,是存在于人的大脑又超越人的内心的复杂系统,在表征和自组织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功能,因此精神家园具有时间属性,即通过大脑的思维过程实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这也使得精神家园的影响力跨越时间而长久持续。从这个角度出发,精神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归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生意义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持续和协调。这种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智慧,在处理一切与人的关系时都同样有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是基于此。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即协调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主、客体关系的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人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潜力无穷的社会群体,是国家、社会、民族和世界的希望,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命运。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更生活在精神世界里。在现代社会,获得基本的饱暖生存条件已不再是人们最紧要的需求,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爱和归属等高级精神需求会更迫切,而这些正是精神家园最能满足人的方面。从刀耕火种到信息科技,人类对自然由敬畏崇拜变为掠夺征服,工具理性笼罩下的“拓荒精神”成为主流并越演越烈,人们粗暴地对待地球的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空间拥挤、资源匮乏、病毒抗药……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外部环境的几近崩溃引起人们内心的混乱,反过来精神世界的失衡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物质主义极度发展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远远超越阈限的感官刺激引起躁狂、暴力、噬瘾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自杀等心理、生理失调;现代社会充斥的利益争夺、人情冷漠、诚信缺乏使人们内心空虚、浮躁,开始厌恶现实人际交往,而网络的便利更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获得安全感,否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可见,现代社会的失衡发展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无能感之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文化认同的身份感,不知自己是谁更不知应该栖身何处,俨然爆发了全民焦虑。成人的心理问题反过来影响儿童。谁能保证经过几代的累积,焦虑仇恨的负性情绪能量不会悄悄扎根,潜伏在集体潜意识中?人类历史是文明积累的过程,文明体现在物质世界的丰富,更应体现在精神的健康和谐。“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7],面对精神危机,构建并坚守精神家园这片“圣地”成为人们最大的需求。大学象牙塔的隔离被打破后,社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他们同样受到精神危机的浸染和毒害,因此帮助大学生寻回精神家园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三、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

传统文化:人是一种精神性自组织系统,创造了文化系统来解释和适应世界并依赖文化系统而存在。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是影响、制约、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8]。这种生存方式通过教育内化到个体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即人化,是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和结果。精神家园也是人类自组织的结果,她的构建材料和零件要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历史文化是人自身生长的轨迹和作出的创造,更是人归属的根本[9]。一个人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积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归属感,使生命的力量厚积薄发,体现生存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不断革新,精神家园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理性自我意识:审视和批判是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是西方哲学确认的人之本性的一种表现“,人作为理性的主体被理性的能力提升到了世界的中心位置,人才能真正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10]。理性意识将人置于观察者地位,不断探究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11]。在人类发展出理性意识之前,所有与精神有关的事物是不可能被创造的,在理性意识的批判下人类文明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只有那些将理性与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自我、关心民瘼、倾听天籁、挺拔自己的主体意志,充分显示自己个性的人才有自己的精神家园。”[12]因此精神家园的构建和完善同样以理性意识的发展为前提。价值观:社会人总是向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体现,其深层呈现为一种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与行为规范所界定[13],决定着个体的基本行为态度倾向,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人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西方哲学被称为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它为西方文明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念和理性化的道德规范。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类文化心理图式与文化行为模式的对应关系[14],也就决定了精神家园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和生存模式的决定作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和构建主体的形成。

四、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的途径

精神家园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在个体安全感的获得、文化身份的定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自我价值感的确定等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特殊地位。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生态平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精神家园的构建可伴随人的一生,企图用一朝一夕就构建起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不可能的,但帮助大学生做好构建精神家园的铺垫准备,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精神家园以文化为依托,以理性意识为先导,以价值观念为构建标准,是个体心理与文化相互嵌套的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2010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意识指人们对自身在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自觉理性的认识,即自觉意识到人在现实世界中优越的主体支配地位[15],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在被社会塑造的同时并未被完全规定,仍然是自主自动的。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维新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主意识,使之全面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独特性中澄清自我概念和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价值观是人之所以为人和如何为人之道。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且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行为规范,以此支撑起社会运行的机制。价值观一旦形成就逐渐变成无意识内容,成为个体一贯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态度。处于文化多元、思想后现代的历史时期,“怎样都可以、怎样都不错”的后现代式思维给人们的理性价值判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有必要在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继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主体,尤其应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态和精神家园的建设。

篇2

关键词:京津冀;老年人;精神需求;文化需求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京津冀区域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6457644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况调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目前,城市老年群体在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影响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唐山市区的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古冶区、丰润区、开平区6个市区图书馆的老年人和随机在这6个区街心公园、晨练场地休闲或锻炼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99.33%。其中,男109人(36.58%),女189人(63.42%);年龄57~66岁者占66.44%;有配偶159人(80.3%),丧偶39人(19.7%),离异8人(4.04%),未婚6人(3.03%)。

(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实地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娱乐、家庭关系等)。

二、结果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学习需求。老年人进行文化学习,学习的需求是为了达到持续性社会化的目的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学习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包括养生知识、烹饪、摄影、书画、乐器、织毛衣、电脑、外语等。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文娱类、医疗保健类、生活类、专业知识类。本次调查中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医疗保健类知识需求量最高,占82.21%(245人);其次是文娱类63.42%(189人)。其中在文娱类知识学习中,老年人对旅游知识学习的需求占62.43%(118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学习需求最强烈的是医疗保健类知识和文娱类知识,他们对这两类知识有强烈学习需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心理和身体健康,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身精神生活过得满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需求是指对构筑或维持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要求。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老年人中希望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多结交朋友的人数占85.9%(256人),其中46.1%(118人)非常希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活动,比较希望的人数占34.8%(89人),一般的人数占17.6%(45人),只有1.5%(4人)的老年人不希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其外出活动次数减少,人际关系相对较狭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下降。从本次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他们也希望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三)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文化娱乐的需求主要是满足老年人各种兴趣爱好的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满足业余兴趣爱好者占41.6%(124人);强身健体者占45.3%(135人);结交朋友者占26.5%(79人);摆脱孤独感者占50.3%(150人)。此次调查的选项为多选项,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最大需求是通过娱乐活动摆脱孤独感,并且活动本身充满乐趣,满足自身业余兴趣爱好。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最高需求层次称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同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对自我实现的态度:持赞成意见者占98.0%(292人),其中非常赞成者占29.1%(85人)、比较赞成者占54.5%(159人)、一般赞成者占15.4%(45人)、持反对意见者占1.0%(3人)。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有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的想法与愿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愿望。

三、讨论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家庭因素作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况较多,子女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子女除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外,更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看望、聊天等方式,经常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并设法解决,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让他们有被尊重、受关注的感觉,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子女还可为老人提供一些书籍,满足老年人对知识需求,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也可适当让老年人参与到家庭生活劳作中,如抚育子女的下一代,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老年配偶在精神上起到子女无法取代的作用,对于无配偶的老年人来说,选择再婚能够改善婚姻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社会因素作用。社区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老年人所体验到的社会关心和温暖、社会支持和援助都应从社区获得。但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尤其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多数社区服务比较局限,只限于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和娱乐等多方面。因此,建议大力开展各地社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各社区的服务功能。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知识需求可以开设老年大学。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可度较高,在老年大学中,老年人可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同时也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场所。老年大学的各项功能,可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8亿人,老年大学学员才500多万人,不到3%,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普及老年教育的任务还很重。

通过本次调查,找到影响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得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希望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丰富京津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养老协同发展。

篇3

 

论文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心经济时代,即人类的需要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 

ment)的营销组合论。据此发展出心营销理论是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并论述和描绘了心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物质已经充斥了这个世界,而物质性的产品升值的空间却在大大缩小。顾客对物质性产品的需求在递减,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的商品(除了刚刚开发的新产品以外)做的越来越精致,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可是价值却越来越低,而这一切满足的都是人的物质需要,可称之为“身时代”。 

 

心经济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人类的需要已经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造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身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经济以创意生产来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可称之为“心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对日常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提出质疑。现在唯一可以大规模升值的就是心经济,即文化产业。 

有三个“80%”可以证明心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80%的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发达城市的人用80%的钱来满足自己情感和精神需要,如绿色消费、旅游、教育等;在这些发达地区和国家80%的商品利润来自于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即靠一系列的文化模式,如设计、品牌、色彩、时尚、地位、专利、款式、纹样、结构、个性等获取利润。全球最大的未来学研究机构之一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所长罗尔夫•詹森指出:“未来的产品必须取悦于我们的心,而不是大脑。当这一点成为现实的时候,富裕国家的主导社会模式将不再是信息社会,而是梦想社会。现在是为产品和服务加入情感价值的时候了”。所以说心经济已经来临。心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一)人类的需求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并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 

在21世纪以前,人们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的身体的生理需求展开的,表现出显著的“身”的特征;而今,当这种生理需求被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甚至有的已过度满足后,人的需求则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身与心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需要,两个决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两种决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经济特质。 

心经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而普遍存在,并且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即便是在许多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的、精神的成分也越来越重,甚至成为主导。人们以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人们购买着个性、消费着偏好、感受着心情、体验着意味,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淡化了,而附加在商品上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及其表征意义却越来越重要。 

(二)心经济时代具有与身经济截然不同的经济特质 

感受是个性的,需求是主观的,而现阶段认同成为经济的主宰,是心经济最大的特质。传统经济以满足身体需要为主,所以被称为身经济;但在心经济时代,“看上去很美”就是卖点。在以往,消费是一种消耗性的过程,而在心经济时代,文化消费是主观感受,精神经历是非消耗性的,消费的可是无形的东西;在以往,人们追求“酒足饭饱”的满足,但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的是“心满意足”的感受;在以往,人们期待更丰富的物质,而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对历史的感动和感悟。总之,人们需要的是精神和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教育和启迪,感受的是快乐,追求的是心情的愉悦。 

心灵的需要产生于人们的内心,当满足这一需要的经济被人们确认时,心经济就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所以心经济的最基本特点是人类进入了文化社会,文化成为人类的第一或主要的需要。心经济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其满足的具体实在对象就是人类这种、那种或全部的文化及其需要。 

(三)心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是文化的消费 

文化消费的过程由三方面组成:文化、文化形式和感受。文化的展开是种种观念和方式系统,包括价值观、信念、态度、个性、行为特质直至风格习惯等。文化形式具体展开的则是符号、样式、场景和状态,而感受的展开是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人们有了某种文化的需要,而一些文化形式恰能表现这种文化意味人们就能获得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总之,在心经济时代,生产和经营的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意味:从人们的文化需求入手,用适当的文化形式来表现这种文化意味,让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具体的感受中得以满足,从而完成文化消费的过程。 

 

心经济时代的营销

既然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的营销组合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策略。因此,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所谓4e是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四者相结合的营销组合论。 

(一)4e营销组合论诠释 

1.快乐(enjoyment)。在心经济时代,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心经济是以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为主,在消费当中是要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消费过程中应无时无刻不以满足顾客的快乐为导向。因为快乐是顾客的终极需要。 

2.体验(experience)。在心经济时代,需求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里,而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在文化的消费过程中是以体验为主。顾客是以体验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顾客是体验到文化产品带给他的快乐、意味和感受。 

3.情感(emotion)。在心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以产品及服务带给顾客以情感、精神上的享乐和快乐。企业在营销中将以情感营销为主,是给顾客以情感上的满足,以及情感上的教育、启迪,在营销层面企业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达成共鸣。因为情感是营销成功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是价值、顾客忠诚和利润的秘诀。企业应该以情感营销为中心,有效建立、传递和交换情感价值。 

4.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服务传递给顾客的消费文化、情感价值,使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得到启迪和教育,并强烈认同企业传达给顾客的情感价值。此外,企业文化更是给员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启迪和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良性影响。 

(二)“心营销”内涵及意义 

因此,笔者提出“心营销”的定义。所谓心营销是指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 

现在心营销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日常生活,顾客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已经开始转向情感和精神的需求。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感受的是意味,消费的是个性,满足的是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意味和感觉将更加浓厚。产品和服务带给顾客的是快乐的体验,精神和情感得到极大的教育和启迪。产品和服务是以文化和文化设计来打动顾客,传统产品的文化设计和文化成分以及文化产品都将极大的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从以物质需求为主的“身时代”到以情感和精神需求为主的心经济时代,营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自此,营销由外而内,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心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从新经济到心经济,心经济已经在世界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据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到2015年,全球经济50%的产值将源于休闲产业。事实上,美国经济中出口赢取利润的50%来自于美国的娱乐产业,如好莱坞的电影、百老汇的戏剧,以及一系列由个性化与品牌化的销售所产生的丰厚利润。我们可以相信在新经济中的网络、高科技等技术的推动下,心经济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那么,心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借助多种宣传方式,使顾客体验快乐消费 

企业将以网络、信息技术、高科技、传统方式等手段,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让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时时体验快乐。企业将利用这些手段,极大地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二)利用文化赋予产品及服务更高的内涵,以引导消费 

产品设计,以及服务中的文化因素、文化设计将会占很大比重。产品及服务当中的文化因素将更加契合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产品及服务当中不再追求功能、功效的大而全,而是根据顾客的切身需求量身订做更符合顾客的需求,与顾客的需求、环境、情况、协调一致,和谐共处,直至顾客内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包括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以外的产业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将会更加人性化,以快乐为导向。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不断地加强与顾客的快乐互动,将它贯穿到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 

心经济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经济模式,在心营销中,应该用文化赋予产品一定的内涵及不同层次。在营销中,更应注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的结合,它将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企业来讲这是应该牢牢把握的。用文化赋予产品档次、内涵,注重品牌理念的传达。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把这种文化应用于营销中,用文化内涵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层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沟通,这将更有利于品牌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世潮.心时代:一个情感化的世界及其经济图景[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曹世潮.心经济33条铁律[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精神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56-01

一、丰富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

乡镇文化站能够提供、满足和组织很多类型的文艺活动,这能够满足乡镇上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特别是老、病、残)等弱势群体对精神文化娱乐的不同需求,免费开放后的乡镇文化站不单单扩增了乡镇农村的文化市场,也有力地服务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民间的剧团开始发挥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巨大作用,间接地促进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民间剧团可以编排一些表现出乡亲邻里之间和睦关系、农村人们如何发家致富的相声、小品以及歌曲等,在乡镇间不断演出,组织乡镇群众成立自己的秧歌队伍、打锣敲鼓队伍、广场舞,让乡镇群众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乡镇文化站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动员力量,把农村群众聚集到一起。现在的农村多数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他们对生活变得有些冷漠、孤癖,通过乡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和动员作用,让村民自愿加入到文艺活动中来,满足他们对基本文化权利的需求,使先进的文化艺术精神得到有效地传播和推广。

二、辅导乡镇文化骨干,满足新时代乡镇文化建设的需求

免费开放后的乡镇文化站可以组建素质高、乐于奉献的文化艺术队伍和志愿者,这不单单辅导了乡镇的文化艺术骨干,同时也满足了乡镇文化建设的急切需求。乡镇文化站可以把辅导乡镇艺术骨干当成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所在地区的优势及特点,进行艺术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乡镇文化艺术队伍建设。根据乡镇文化艺术骨干的不同情况,组建一些艺术类的培训班级,例如民族乐器培训班、小提琴培训班、歌曲演唱培训班等等。乡镇文化站也可以安排村镇里的艺人到外面采风,培训这些艺人发掘、利用身边的艺术材料。乡镇文化站还可以成立不同类别的兴趣小组,例如书法绘画小组、棋类小组、音乐小组、文学赏析小组等等,通过这些措施,都可以使乡镇间的文化艺术人才得到培养,满足新时代乡镇文化建设的需求。

三、营造乡镇文化和谐氛围,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新时期进行乡镇文化建设,离不开乡镇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后,更多的人受到乡镇文化站的文艺熏陶,乡镇文化站可以借助于多种措施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向乡镇群众发扬健康科学、和谐向上的精神,通过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来引导乡镇人们群众的精神,不断提高乡镇人们群众的思想文化素养。同时,乡镇文化站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文化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文化和谐氛围中不断发掘民间的文化艺术人才。

四、乡镇文化站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基层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乡镇文化站的服务性以及公益性决定了其应该属于公益性经费,需要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给予安排和保障。各个地级市也需要不断完善文化站经费保障制度,保障乡镇文化站的经费可以满足正常的运作需求,不单单可以保障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还需要保障参与到乡镇文化站中群众能够正常开展看书看报等基本文艺活动。

(二)完善乡镇文化站的管理队伍,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乡镇文化站集广播、教育、演出、培训于一体,这需要配备好高素质的文化站管理人员,保障文化站文艺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结合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体系,对文化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不定期的岗位培训,让乡镇文化站管理队伍跟上乡镇文化建设的步伐。乡镇文化站还需要根据党的方针,扫除赌博、封建迷信这些落后现象,开展多种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活动,动员乡镇群众参与其中,在群众娱乐的过程中宣扬社会主义理念,歌颂乡镇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给乡镇群众营造一个讲文明、讲素质的文化环境。

五、总结

乡镇文化综合站在开展基层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方面有很多方面的作用,例如营造乡镇文化和谐氛围,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辅导乡镇文化骨干,满足新乡镇文化建设的需求等,随着人们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免费开放后乡镇文化站的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给群众带来更多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 ]。而旅游作为短期的生活方式,就是满足人类的文化需求。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地区,由五大高峰组成,因此得名五台山。传说,五台山是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而存在的,五台山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三座大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正是佛教意义在五台山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丰富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使佛教旅游文化产品成为多元综合的文化载体。在五台山景区内,寺庙林立,佛事活动定期举行这也是五台山不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已经饱和。事实证明,目前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二、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精神性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整体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另一半,他的主要任务是对隐藏在物质性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和挖掘,并最终开发成用于旅游这消费或体验的精神性文化产品[ ]。宗教古建游作为山西省一项重要旅游线路,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蕴,这也可以称之为是旅游景点的人文精神,也是旅游景点所重点传达的内容。这些旅游景点,在对其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将该景点的一些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传达给旅游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才能实现旅游带给人类的意义。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就是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智慧的集中体现。五台山是由一列山峰群组成的,又称“金五台”,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名山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五台山早在东汉年间,即公元58年~公元75年永平年间,就已经建立了佛教寺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建立寺庙的山群之一。五台山的寺庙建造的非常精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历史研究意义,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研究意义等。五台山最著名的几大寺庙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这五大禅寺是五台山寺庙文化,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髓,是五台山的灵魂之作。五大禅寺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从五台山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来分析,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五台山有着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这些文化使它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五台山在文化旅游层面下,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2009年五台山以文化景观遗产申遗成功后,五台山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是第一次来五台山的旅游者占很大的比重。五台山虽然现在已经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了,但是,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特点来看,五台山的精神文化对于五台山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弘扬五台山的文化。

三、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文化定位,开发独特的文化产品

纵观全国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景点由于地域性或历史性的原因,又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就在为开发各景点的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只有在充分考察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独具魅力的个体佛教景点。

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它的这一特点就已经决定它除了可以走古建筑、古文明类的旅游路线之外,还可以走精神性的旅游路线。五台山走精神类的旅游路线主要应该定位于佛教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化上。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文化定位应该更偏重于信仰的树立方面。经济的发展,却未能充实人们的灵魂,反而使人类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助,这个时候,人类需要信仰,信仰是支撑人类勇敢的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况来看,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明显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也是大家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解决温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富裕的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饱满,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逐渐成为人类主要思考的内容之一。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将精神的需求和归宿寄托于旅游所产生的意义当中。

五台山要向人们传达精神层面的意义是有其优势条件的,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天然便其具备了一定的精神表征。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最大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在人类内心建立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从而引导人们去营造一种向美、向善、向真的生活,引导人们互敬互爱,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文化定位上,五台山要着重定位于佛教文化传播和精神信仰的追求,这样才能开发其精神性旅游产品。

(二)形象设计,开发有意义的文化产品

形象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旅游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前,都需要对其自身的形象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包装,这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五台山要成功开发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也需要对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进行相应的设计。

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美是驰名中外的,也就是在开发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之前,五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经很高了,是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赏的。但是,在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过程中,仍然要对其精神文化产品做一定的包装和设计,这样才能使其精神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知名度。同时,形象设计还体现在对五台山的一些文化项目的重新规划上。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第一场胜利。

五台山佛教宗派甚多,有密宗、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藏传佛教、唯识宗等,作为旅游者,从导游那里听到最多的知识多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者甚少,或者完全不知,这显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旅游过程通过一定的旅游演艺产品或残缺的传统佛教文化进行定向复原,并和其他旅游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形象上切入,深度上挖掘,使之能表现时代佛教旅游文化的特征,这种复原不是简单的复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比如河南登封少林寺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较好的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宏大的演出阵容,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剧场设计,融合一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禅乐白哦先手法,备受游客青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又,《印象普陀》准确把握了普陀山丰厚的观音文化及其自身的品牌特征, 于岁首年终时,用一场震撼人心的祈福仪式,带旅游者体验一次温柔的心灵静修、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代言了当地旅游文化市场的特质与高度。

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诸如新的活力[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八日定期举办的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和僧人的佛事活动,这些重要的地域资源都是极好的切入点。本着提高五台山旅游地品牌形象、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旅游产品种类、满足旅游者多元文化需求、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的,深度开发五台山精神文化旅游产品亟需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投资和市场运作,进行旅游文化产品一系列的形象设计、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都要整合各方资源,强强联手。

(三)重视营销,开发五台山文化产品

营销策划是现代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没有营销,就不能高效率的取得经济回报。目前,营销策划的理念已经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运用了,也帮助不少行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对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也必须使用营销理论,重点考察一些关键问题,使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能够成功的开发出来。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五台山的宗教文化信仰宣扬出来。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在宗教文化上,这一点也是早就体现在五台山的旅游文化当中的。所以,要继续开发能够成功打向市场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依靠对于佛教文化的宣教,必须利用营销策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构建景区新形象,融合五台山佛教文化和佛事活动,打造五台山地方品牌,切实提高景区内涵建设。

成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需要利用营销手段,对人们现今的精神需求做一个具体的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一个能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案,使五台山精神产品能够顺利的打开旅游市场。同时,还必须利用营销策略,对五台山精神文化进行合理的宣传,使人们认同五台山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从而为五台山找准市场,使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组织;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群众文化活动是各项文化工作开展的难点及重点,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将集中与分散制相融合,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形式,以此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领域的需求[1]。因此,深入探究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一)有利于启迪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所以合理的将政策内容、法律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渴望能够得到更多高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从而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要求。其中,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娱乐性的功能,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有利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而群众文化活动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民间的文化知识,所以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性

在一些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文化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所以不利于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严重威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通过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远离封建迷信活动,从而更好的维护现代社会在快速发展中的稳定性[2]。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策略

(一)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在以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一些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活动形式非常单一、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变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需要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了解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动态,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积极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充分利用每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开展丰富多样的节日文化活动,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激情,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同享受群众文化活动的乐趣;其次,尽量采用合理的文化活动形式,避免参与人群受限制,如“气排球”运动则主要是由传统的体育运动演变而来的,参与人群男女皆可,所以非常快速的在全国发展起来。通过开展这种不限制参与人群的文化活动,不但能够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再次,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文化宣传的范围扩展到农村的各个角度,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把握这个点,以便将法律知识、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等知识传递给广大农民,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3]。

(二)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发挥文化活动的价值

实践表明,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若局限于环境或某种单一的方式,必定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因此拓展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方能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就以校园文化为例。通常情况下,校园文化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精神需求,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一旦文化艺术活动掺杂了社会性质,则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以至于当学生走进社会时,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将对社会群体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再如,当下社会所流行的广场文化,包括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广场美化以及大型娱乐演出活动等形式,均是人们环节压力与疲劳并获取精神愉悦的有效途径。而在各类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若能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宗旨,则有利于消除部分与时代相背离的腐朽精神,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添砖加瓦。

(三)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绝大多数文化活动的开展均离不开充裕资金的支持。因此,为确保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资金投入渠道的拓宽以及公共文化投入机制的建立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作为政府部门,面对有利于民族精神弘扬的群众文化活动,应首先表示支持,并明_自身于资金问题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将之纳入必要预算支出行列,以设置专项资金来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其次则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及公司对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捐赠或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低偿的服务,从而在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同时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

总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与社会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甚至可能影响大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无论国家或社会均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给予足够重视,而群众需始终坚持国家文化政策的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来开辟出一条符合当地发展模式与规律的群众文化活动之路,从而尽可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吕鹏.关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北极光, 2016(8).

篇7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及调查内容

为了取得更大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结合整群抽样的方法,即按闵行区特点,把总体分成高档商品房居民、老公房居民、动迁房居民、外来白领和外来打工者五个群体。调查人数为1350人(高档商品房居民、老公房居民、动迁房居民各300人,外来白领200人,外来打工者250人),收回有效问卷1313份,有效率为97%。

本次调查主要从社会交往中的道德满足、文化消费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中的超越性价值三个层面,对当前闵行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特点和趋势等进行分群体调查。

二、闵行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

(一)社会交往中的道德满足

1、过年问候方式

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正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拜年是过年中增强人际之间凝聚力的重要活动,通过对拜年方式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们交往方式的变迁。调查数据显示,总体上,人们实际使用最多的方式仍是“登门拜年”,选择的人占37.5%,其次是“打电话给本人”(24%)和“手机短信”(20.1%),而“邮寄贺卡”仅为2.2%,认为只要“心里记得就可以了”的也仅占2.4%。可见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人们在亲戚之间拜年更多,另一方面也表明传统交往模式在日益多元化的交往方式面前,以其感性直接的情感内涵,在关系最为亲密的人际交往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志愿服务的认知和参与

社会交往的个体化和自主化,使人们的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调查表明,有23.2%的调查对象“一直都在参加”志愿服务,“以前参加过”的占27.3%,两者相加,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人超过一半。同时有3.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志愿服务”,以及12.4%的人选择“没参加,但家人或朋友有人参加过”,至少说明了志愿服务在闵行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尤其在老公房居民中,有36.5%的人“一直都在参加”,表明传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较好,居民的参与面较为广泛。

3、对义务献血的认知和态度

义务献血是公民的社会义务,也是道德需求,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闵行区已在全市率先取消了指标性献血,献血形式已完全采取义务献血来完成。调查中,有54.0%的调查对象对亲人参加义务献血表示“非常支持,做好事,又不影响健康”,表明总体上,人们对献血的认识较为科学,对待亲人献血的态度较为理性。但仍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对献血是否会影响健康存有疑虑。其中,有25.5%的人选择“支持,就算有一点影响健康,也值得”,虽然他们仍支持亲人献血,但在健康观念上仍存在误区,而更有16.6%的人表示担心,1.2%的人明确表示反对,2.6%的人不表态。这表明,对健康的担忧是影响人们对待献血态度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消除盲区,宣传献血的科学知识还需加大力度,扩大范围。

4、慈善募捐的行为倾向

调查显示,人们对于慈善募捐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意识,只有2.3%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慈善募捐。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的人群对于慈善募捐方式的选择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教育程度越高,参与慈善募捐的自主性越强;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参与体制内的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募捐活动,而年龄越小越喜欢自主参与其他体制外的慈善募捐活动。

5、对拾物有偿归还的态度

调查表明,人们普遍持有拾金不昧的传统道德观,调查对象中选择“要归还,但不该要回报”的比例达到66.6%,尤其老公房和动迁房居民,这一选择达到70%以上。

(二)文化消费中的精神追求

1、闲暇时间的利用情况

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闲暇生活中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强。统计数据表明,人们闲暇时间主要用于“休闲娱乐”的比例达到51.8%,选择“健身锻炼”的为35.7%,选择“学习进修”位列第三,占34%,其余依次为“家务及教育孩子”为29.3%,“社会交往,交友应酬”为22.8%,“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为18.7%,有17.4%的人选择“工作加班,没有闲暇时间”。

不同群体闲暇时间文化生活存在显著差异。选择“休闲娱乐”的比例在高档商品房居民、老公房居民、动迁房居民和外来白领之间差异并不大,都在五成左右,但来沪人员选择该项的只有38.5%,而选择“工作加班,没有闲暇时间”的比例达到26.3%,远高于前四类群体。可见,来沪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较低的经济收入以及处于城市边缘的身份地位,使得他们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如何为他们提供文化消费的条件,应成为今后工作重点关注的方面。

从教育程度来看,总体上学历越高,闲暇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进修”、“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人数比例越高,且可以发现,尽管本科学历以下是学历越低,没有闲暇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但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选择“工作加班,没有闲暇时间”的比例高达30%,远高于其他人群,但显然忙中偷闲,进行学习、娱乐和交往的比例仍很高。比如,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没有选择“工作加班,没有闲暇时间”,但选择“学习进修”的比例只有19.6%,而硕士及以上学历选择“工作加班,没有闲暇时间”,同时选择“学习进修”的比例就有22.2%。这在商品房和其他住房条件居民的比较中也有类似现象。这表明,闲暇时间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文化素质更高的人群对文化消费中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相对更大。

2、自主学习培训的意愿和参与情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人对人的依附关系,迎来了一个强调个人成就的时代。调查数据显示,总体上人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经常自主选择培训班的人数占总体的24.5%,参加不多的占43.5%,很少参加的占17%,从不参加的仅占14.9%。在所有群体中,外来白领是参与学习培训最积极的人群,经常参与的比例达到30%,其次是高档商品房居民,为29.2%。这既与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存境况有关,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他们立足城市并有所作为的最重要途径。

3、电影的喜欢程度和观赏方式

调查显示,人们在文化消费中的自主性在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方式烙上了个性化的色彩,且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自主性越强。根据统计结果,人们看电影通常选择“一定到电影院看首映场”的比例仅2.1%,选择“肯定去电影院看一场”的比例也仅为8.2%,两者相加,比例只为10.3%,另有15.2%的人选择“先看光碟或网上下载看,觉得好再去电影院看”。

4、喜欢的书籍类型和阅读情况

调查统计表明,总体上,“生活保健”、“文学艺术”、“流行时尚”是最受欢迎的三类书,选择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3.5%、30.8%和27.7%。

5、常去的场所

根据统计数据,总体上人们最常去的场所是“图书馆(室)”,选择的人数比例为37.4%,其次是“体育活动场所”,选择的人数比例为33%,与前面人们闲暇时间从事的主要活动相对应。

常去“图书馆(室)”、“体育活动场所”的人数比例在各群体中差异不明显,但其他场所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明显。高档商品房居民选择常去“剧院”的人数比例为12.7%,而老公房居民、动迁房居民,外来白领和外来打工者该项选择分别仅为4.3%、6%、8.5%和2.3%。同时,高档商品房居民中选择常去“电影院”的有17%,选择常去“卡拉OK等娱乐场所”的有23.3%,其他人群与之相比,存在不小差距。这不仅说明高档商品房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多元化,也表明这一群体在文化消费中更有条件(经济能力和文化素养)满足多方面的精神享受。而外来打工者常去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室)”和“体育活动场所”,分别为44.1%和33.3%。

6、清明祭扫的参与情况及对祭扫方式的态度

习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对于满足精神诉求,认同社会规范,以及维系和融洽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功能,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调查显示,人们对于清明祭扫的观念仍较强,但在年轻人中正在逐渐淡化,且祭扫习俗中不合时宜的方式正在为人们所摒弃。有11.3%的调查对象选择“每年一定正清明去”扫墓,选择“每年会在清明前后几天内去”的比例达到37.2%,两者相加,比例达到48.5%,接近半数,而选择“每年不一定在清明去,平时有空就去”和“会去,但不是每年去”的人数分别为14.3%和22.6%,反映出人们对清明祭扫祖先仍比较重视,这一传统习俗仍有效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7、对婚事操办的态度

人们普遍对婚事操办较为重视,但大多数人持量力而为的理性态度。调查中,对经济条件一般,婚事仍大操大办持肯定态度的为34.3%。其中,有22.9%的选择“没什么不可以,只要他们心甘情愿就行”,只有11.4%的人选择“应该的,人生大事当然要尽可能办得体面”。适婚年龄人群表示支持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人群,表明问题与自身情况贴近程度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此现象不持肯定态度的人当中,选择比例最大的是认为“社会风气是这样的”(23.6%),其次是“传统思想这样要求的”(16%)。认为“不好好办,面子上过不去”的有11.1%。另外还有8.7%的人认为“父母不想委屈了孩子”。

比较不同群体,上海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上海本地居民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平均为28.1%,而外来人员平均为47.4%。但外来白领中表示非常支持的比例仅为3.1%,33.5%的人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此事。而外来打工者表示非常支持的比例达到25.8%,远高于其他人群。动迁房居民对于“不好好办,面子上过不去”(18.7%)和“传统思想这样要求的”(20.4%)选择比例在各人群中最高。“社会风气是这样的”(29.2%)在高档商品房居民中选择比例最高,“父母不想委屈了孩子”(11.4%)在老公房居民中选择最多,而“人跟人总是喜欢攀比的”(9.3%)在外来白领中选择比例最高。

(三)精神生活中的超越性价值

1、信教与否和对他人信教的态度

宗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科技工具理性只能解决人的物质需求,而不能解决人的心灵需求。当人们碰到某些问题不能解决,特别是身心无法摆脱,又无能为力,也无从解释的时候,往往寻求精神支持和情感解脱,此时理智未必解决问题,而宗教往往是最便捷的解决办法。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信教”的人数比例在19.2%,大部分人是老公房和动迁小区居民。其中“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比例为2.2%。而“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比例为2.7%。且调查显示,人们对待信教的态度正越来越宽容,选择“宗教是迷信,不应该信”的比例只有8.2%。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这是个人的事,信不信是个人的自由”,占61.9%,选择“人有了精神寄托,心态平和,没什么不好”的为20.1%。

2、对人生意义的价值认同

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日趋务实,但物质财富并非是大多数人最重要的人生追求。总体上,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家庭美满”(75.6%),其次是“身心健康”(58.8%),选择“事业成功”的有44.8%,选择“做人做事问心无愧”的为43.9%,选择“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为34.8%,而选择“物质富裕”的只有22.8%。

各类群体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高档商品房居民选择“物质富裕”的比例最高,达到29.3%,而外来打工者该项选择只有14.6%,表明这里不仅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还存在一个心态问题。打工者为生计而苦苦打拼,富裕对他们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更珍惜最基本的幸福元素,比如家庭、自己为人处世的德行以及健康。虽然外来打工者选择“事业成功”和“物质富裕”的比例在各群体中最低,但他们选择“做人做事问心无愧”的比例却是各群体中最高的,达到56.3%,显现出其朴素而又平和的心态,尽管文化素质不高,但以正直的为人同样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高档商品房居民和外来白领选择“事业成功”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比例都要高于其他人群,表明个人素质越高,越倾向于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尤其对于个人素质较高但在上海白手起家的外来白领,他们实现自我抱负的愿望更强。

3、对传统价值观现代意义的赞同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传统价值观念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统计数据表明,“诚实守信”是人们最推崇的传统价值观,选择的比例高达67.6%,其次是“宽容友善”,选择的比例也高达63%,其余,“艰苦奋斗”为48.4%,“知足常乐”为45.4%,“自强不息”为43.7%,“乐善好施”为34.1%。表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诚信友爱仍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4、对现今上海人精神品质的体认

市场经济催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调查表明,人们最赞同“创新求变”是上海人正在明显增强的意识,选择比例达到45.5%,其次是“勇于竞争”(37%)和“独立自主”(35.9%)。而传统“合作共享”(24.8%)、“宽容友善”(26.8%)和“诚实守信”(28.6%)选择比例较低。与前面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相比,表明人们的价值认同和现实体认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5、对上海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体意识

大多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较强,以生活在上海为荣。统计结果得出,50.6%的调查对象认为上海承办世博会跟自己“关系密切,我要提高自身素质,做文明的上海人”,29.2%的人认为“有关系,生活在上海会更好”,另有14.1%的人感觉“关系不大,不过这件事情还是令人高兴的”,3.9%的人表示“没关系,我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2.2%的人表示“讲不清”。

三、主要结论

1、在社会交往中传统直接的交往模式仍显重要,“数字化”交往方式日益普遍。人们的传统道德需求仍较显著,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凸显。同时,人们慈善参与趋向自主化和多样化。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满足人们道德需求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主选择性不断增强的特点,在坚持道德建设总的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为不同人群构筑不同的道德实践平台。同时借鉴目前传统小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经验,继续不断拓展社区尤其是新建小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空间,充分发挥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形成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公民道德实践网络。

2、在文化消费中,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精神内涵不断扩大。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在量上不断增长,而且在质上不断升级,逐渐从消遣层面的需求,上升到发展层面的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并且人们对传统精英主导的精神文化的依赖性不断减弱,对精神文化的自主选择性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方式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闲暇生活成为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人们成功的需求日益强烈。精神文化需求的理性化程度在提高,传统习俗消费正在悄然改变。在保留传统习俗中精神文化内涵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崇尚更为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和传统文化阵地的服务空间,尤其是增加针对新兴阶层和青年群体的菜单式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并不断提升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篇8

【关键词】文化产品;精神属性;文化产品价值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4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去对于物质的需求外,中国人对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开始走进我们的家庭中。文化产品的出现,不仅拉动了我国的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其精神属性,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影响了国人的文化素养。研究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属性,对于我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文化产品来普及传扬中国的文化艺术,提高国民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品与其精神属性

关于文化产品的概念当今有很多阐述,何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就是以物质实体产品为载体,像人们表达或传递某种观念或文化的产品。人们购买文化产品,购买的其实是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因此,文化产品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产品。

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属性,这是文化产品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与普通物质产品最大的不同。所谓精神属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文化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产品制造者将文化概念融入产品之中,这其中就包含了大众审美,社会观念、个人思想价值观和文化创意等,这些便在文化产品中形成了其精神属性。其次,当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后,文化产品通过其承载的内容影响者人们的精神世界并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观念。如好莱坞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观念融入了其电影之中,通过美国大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观念也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

从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属性看来,文化产品不仅仅是某种产品,更是产品承载着的观念和文化。现在我们所说正能量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那些低俗的文化产品,不仅无法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还会败坏社会道德,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注重对文化产品中精神属性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文化产品生产的监管,不仅要从其生产产品的物质质量上监管,更要从其表现内容上进行考察,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检测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关系

现今,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了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大量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所谓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的: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是一种经济活动,而其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归根结底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便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商品便无法流通,无法创造经济效益,从而失去了其商品属性。因此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同样也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与一般大众商品不同的是,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在于物质上,文化产品不能吃不能穿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其使用价值在于精神上,即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一种文化产品是否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最重要的是其产品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思想等文化元素即社会属性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决定关系上来说,其精神属性决定了商品属性,精神属性的好坏决定了文化商品创造经济效益的多少。

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与商品属性也决定了文化产品将产生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一种绿色无烟工业,是朝阳产业,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其龙头产业,如美国、日本。据统计,美国400家最富有公司,其中72家属于文化产业,如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公司均进入了前十名。而日本在2000年时文化产业的产值就占其全国GDP的7%,游戏软件居世界第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对文化产品是第一位的,比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出现过文化拜金主义和文化艺术商品化的倾向,出现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部分人经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不惜降低文化品位,甚至不惜降低人格来迎合市场,迎合一部分读者和观众,导致文化的庸俗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后果就是损害了文化创作,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是因小失大。因此在社会和经济这两个效益中,社会效益才是文化产品放在第一位的。文化产品制造者应该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通过文化产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这不仅仅是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经济的需求。

三、在文化产品的定价和推广中实行市场价值和精神价值双轨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商品的价格,通俗来说是由生产成本加一定的利润组成。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生产成本除去物质成本之外还要加上创作文化产品的精神成本,因此价值难以估量,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密尔顿为了创作《失乐园》,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智,结果仅仅得到了五个英镑,而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的全部稿费,还不及他写作时抽雪茄的钱,当下一些音乐公司以微薄的价格买断了音乐创作者的音乐创作,却在发行市场上捞足利润,甚至一些毫无涵养的文化产品却卖出天价,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出现,归根到底是人们还未认识到文化产品与普通物质产品的区别,文化产品的价格与物质产品价格依照市场规律进行自然调节大不一样。

因此对于文化产品的定价不能仅仅依靠市场价格规律,还要参考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通过市场价格规律和精神价值双重条件制定文化产品的价格,使经济收益能惠及文化原创者,以此来激发其创作动力,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化产品,而优秀的文化产品又能鼓舞消费者,提高人民精神素养与需求,刺激购买力,达到良性循环,使文化创作者,产品发行方与消费者三方获益。

如何使文化产品的定价摆脱市场价格规律的单一制定而走向市场价格规律和精神属性价值双轨制呢?在此有几点看法:

(一)文化市场的开放与文化产品的限制

文化产品的定价权交予市场价格规律来决定,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文化市场不要过多干预,这是文化产业繁荣的需要,但是对于文化产品与文化娱乐产业,却要采取分级与限制,对于评定为限制级的文化产品或者娱乐场所,收取重税和采取限制性的措施,而对于鼓励发展型的文化产品,减轻其税收,甚至给予津贴鼓励。

(二)鼓励文化创作

文化产品产业创新,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素养。将从限制级文化产品中收取的税收成立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文艺工作个人或组织进行先进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创新,使得财政永远由落后低俗文化向高雅先进文化流动,达到动态平衡。同时,国家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公民精神文化素养,使得公民能够自我分别文化产品的好与坏,而不至于被“忽悠”。

(三)完善有关文化与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章

篇9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需求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目前,各级医院实施的系统化整理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在精神科,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受幻觉、妄想、意志缺乏、认知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以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症状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其对健康教育依据,现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有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06年3月—200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0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男101例,女99;年龄15岁-80岁(31.69岁±11.36岁);病程4个月至30年,平均5.72年;临床分型:偏执型100例,青春型5例,单纯型14例,紧张型1例,未定型80例;职业:体力劳动者173例,脑力劳动者27例;文化程度:文盲26例,小学46例,初中84例,高中及以上44例;有精神病家族史者50例,无精神病家族史者150例。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性格、家族史、发躯体疾病、疾病分型、病程、住院次数、自知力、家庭干预、对工作人员信任程度等[1]。

1.2.1.2 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2] 由Overall和Gorham编制,共18个项目,并将其分为5类因子,即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

1.2.1.3 健康教育需求评定量表 自行设计,主动向医护人员寻求与本病有关的知识、虽不主动寻求有关知识,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注意事项交代或相关知识讲解时能够注意听,并部分或全部遵从,为有健康教育需求;拒绝与医护人员交流、敌视医护人员、虽有交流但不接受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或根本无法与之交流,为无健康教育需求。

1.2.2 评定方法 对每位病人用上述工具进行评定,评定前对2名精神科护士(均为主管护师)进行评定工具使用的一致性培训,并进行了模拟评定,Kappa系数=0.86。

1.2.3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用POM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 本组200例病人中有健康教育需求146例,无健康教育需求54例。

2.2 相关因素分析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与住院次数(r=0.1561)、自知力(r=0.2403)、家庭干预(r=0.1564)、对工作人员信任度(r=0.5922)、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r=0.2393)、BPRS思维障碍因子分(r=0.1413)、BPRS激活性因子分(r=0.3608)、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r=0.3608)及BPRS总分(r=0.311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提示:住院次数越多、自知力缺乏、家庭对病人的歧视、病人对工作人员信任度差则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越差、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BPRS思维障碍因子分、BPRS激活性因子分、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及BPRS总分越高健康教育需求越差。

2.3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健康教育需求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0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F=2.9水平上共选入6个因素:X4、X12、X14、X16、X18、X19,即文化程度、自知力、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BPRS缺乏活力因子、BPRS激活性因子、BPRS敌对猜疑因子。以作用程度大小(标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依次为X14、X19、X4、X16、X12,其中X14、X18、X19、X16呈正相关,即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差,BPRS激活性因子分、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越高,对健康教育需求越差。与X4、X12呈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低、自知力越差,对健康教育需求越差。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健康教育需求,27%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无健康教育需求。通过进行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因素涉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BPRS敌对猜疑因子等。这与英国护理专家Johns JL指出的“护理学中的‘信任’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临床上它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信任被认为是病人授权护士进行工作的先决条件”[3]相一致。病人自知力没有恢复,甚至没有现实体验能力的情况下,向病人讲解一些敏感问题,导致病人反感;孤僻懒散、意志活动减退的病人,越来越缺乏高级意向要求,此时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不宜全部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应实施多角度健康教育及分层管理,既符合精神分裂症的发展特点也适应病人的需求[4]。

首先,护士对健康教育要有足够的认识,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及健康教育的技巧,与病人进行恰当的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对有健康教育需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实现“知(知识和学习)-信(信念和态度)-行(产生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等行为改变)”转变。对无健康教育需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寻找适合的切入点。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症状为主的病人可先从“知”开始,让病人熟悉病区环境、医生、护士、接受治疗。教育方式是,多接触病人,每天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10min,随病情好转,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教育内容。以情感淡漠、孤僻懒散、意志缺乏、认知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症状为主的病人,因交流困难无法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应从“行”开始,以行为矫正为主,目的是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所需行为,维持其残存的适当的行为。让病人每日定时参加工娱疗活动、督促病人按时作息、吐痰入盂、大小便如厕等,每日督促不少于2次。

总之,影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需求的因素较多,无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与否,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时,应更多关注无健康教育需求的病人,以帮助他们尽可能长久地保存躯体、精神及社会功能。

参 考 文 献

[1]赵贵芳,贺敬义.影响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1):11-1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263.

篇10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66

据国家统计局2月份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1%;据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在2016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上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到2053年老年人口规模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达到34.9%,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老年人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但老年人精神关爱、情感慰藉缺失的矛盾还尤为突出。本文认为,要着力补齐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短板,首先需要较为全面地、准确地把握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满足老年人精神关爱的必要条件。笔者为了掌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补齐精神关爱缺失的短板,于2016年4月份对三亚市吉阳镇某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专项问卷调查。

1 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1.1 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在社区共随机发放问卷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调查有效率93.5%。在调查的对象中,男性52人,占45.2%,女性63人,占54.8%。年龄60―64岁占43.5%,65―69岁占32.1%,70―79岁占20.9%,80岁以上占3.5%。退休前为国家公职人员占17.4%,企业职工占26.1%,自由职业占18.3%,无职业者占38.2%。月收入3000元以上占7.8%,2000-3000元占22.6%,1000-2000元占29.6%,1000元以下占40%。

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感觉精神文化生活满意的占40%,比较满意的占38.3%,一般的占17.4%,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占4.3%(图1)。总的来说,老年人有将近八成对社区精神文化生活还是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家庭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以社区为依托,打造安全的居住环境,配套的基础设施,实用的公共服务。三亚市吉阳镇某社区建设了两栋社区服务中心,搭建了综合性、多功能、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提供了以家政服务、老年用品、医疗健康、休闲娱乐、法律咨询等300多项便民服务,使老年人居住舒心、生活顺心、家庭开心。

(2)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增进生活的情趣,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三亚市吉阳镇某社区开辟了两个活动广场和九个户外健身区,每天早饭前占27%的老年人会在广场上打太极拳、保健操,每天晚饭后占46.1%的老年人又会来到广场又扭又跳。此外,每周末为社区居民放映一场露天电影,每半年会组织一场广场晚会,让老年人活力充盈、欢歌笑语。

(3)以居家为主体,通过观看电视、读书看报自娱自乐,充实精神文化生活。调查发现,占83.5%的老年人认为看电视是自我娱乐、了解世界和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长为7个小时,最短也有1个小时,平均3.1小时。有53.9%的老年人喜欢看中央台各个频道,对时事、新闻、娱乐、养生等栏目感兴趣。还有13%的老年人能在子女的帮助下在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书阅读。

2 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迫切需求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倡导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三亚市吉阳镇某社区通过建立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一体化社区服务平台做了很多的工作,但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延伸、扩展和优化还有相当强烈的需求。

(1)老年人需要社会尊重关心。调查发现10.4% 的老年人受到年龄的歧视,主要体现在旅游出行购买保险难,购置房产养老贷款难。7%的老年人受到社会的漠视,主要体现在乘坐公交车时年轻人不予让座。19.1%的老年人希望完善老年优待政策,提高优待标准,扩大优待范围,主要体现在旅游景点门票针对60至69岁老年人应半价处理。

(2)老年人需要子女精神关爱。调查发现32.2%的老年人认为子女感情交流较少,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竞争激烈,子女工作繁忙,无暇或者无能力照顾父母,老年人的精神关爱需求难以满足;二是受代际关系影响,价值取向有所转移,存在“重幼轻老”现象,与父母感情交流较少,造成了老年人“沉默寡言”的无奈。

(3)老年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调查发现24.3%的老年人表达了与时俱进的强烈愿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主要体现在他们不愿意成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不愿意因为角色的转变造成社会地位的下降,特别是60-69岁老年人中占34.8%希望通过自己的特长经验继续发挥余热或者创业就业,进一步充实业余生活,实现精神追求。

(4)老年人需要参与人际交往。调查发现43.5%的老年人非常愿意与人交往,主要体现在老年人退休后从原有的社会圈子脱离出来,人际交往关系主要集中在家庭、亲戚、邻里等简单关系,这种变化常常会使人感到孤独,使人感到被社会遗忘,所以老年人非常希望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排解心中的苦闷,希望通过倾诉来实现人际交往中的精神愉悦。

3 解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对策

(1)政府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作用。充分利用传统纸质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不断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使社会善待老年人、尊重老年人,并积极发挥道德在谴责辱骂、虐待等不公义行为的作用。广泛开展银龄行动,宣传积极老龄化观念,提升老年人自信自爱自强心理素养,推动老年人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完善优抚政策,扩大优抚范围,提升优抚质量,以便更好服务老年人。

(2)社区发挥搭建平台和老年驿站作用。社区在注重文体设施配备完善的同时,进一步培训工作人员,拓展服务老年人能力。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档案,了解老年人兴趣爱好及经验特长,有的放矢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帮助老年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好的实现感情的交流。积极利用老年人的经验特长,搭建老年大学性质的小培训、小发明、小服务平台,促进老年人在发挥余热的同时,实现精神价值追求。创建智慧型社区网络,关心关注鳏寡孤独老年人,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3)家庭发挥精神关爱和感情慰藉作用。积极营造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强化家庭在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作用。关心体贴父母生活,了解父母的心理和需求,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意愿,以恰当的方式与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积极参加或组织老年人“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交流,促进父母身心健康,感受天伦之乐。引导父母正确认识身体衰老,鼓励父母接触新鲜事物,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老年人是家庭的后方力量,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老年人拥有愉悦的晚年生活,既能祛病强身,又能延年益寿,子女可以更加安心的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说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中,探讨解决老年人群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具体措施最终需以政策为引导,可操作的制度加以落实以及相关法律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