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职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的职业规划

篇1

关键词: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高校肩负着培养具备较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制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实践的问题。为了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一、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目前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中,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其依托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逐渐发展起来,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各高校开始研究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999年,一些高校开始扩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诸多高校先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了21世纪,各大高校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陆续开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起较为系统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环境设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建设离不开环境设计,人类共享生活环境。现在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作为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进一步分化,教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素质教育对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性学科,其能引导环境不断向着最优化的目标发展。人与环境本身都在时刻变化,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学校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设计师的身份,处变不惊。环境设计师的角色是不断分化的,其知识面要非常广泛。学生个体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

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取向

当前,中国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多样化、特色化为方向,整合、优化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以人和环境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应综合考虑专业方向设置、理论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新时期的设计师要一专多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要爱岗敬业,在校学习期间要多实践、实习,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要有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生只有具有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取得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与地方文化融合,培养出的人才应为地方发展服务。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不相同,而环境设计本身就是解决自然与环境等问题,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熟悉当地的文化特点、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多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以赛促教”;环艺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31-02

2015年10月教育部提出,“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培养动手能力强和专业应用水平高的学生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首要方向,“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深化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如今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客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却招不到所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甚至出F了“用工荒”现象。“就业难”和“用工荒”普遍存在,环境设计专业也不例外。我们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动手实践能力弱,缺乏技术性的知识环节,不能毕业后立即进入岗位角色。环境设计专业应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只有培养出了社会认可的高水平的毕业生,才能提高专业影响力,办出特色专业,使环境专业得到发展。

二、“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是以仿真性职业情境训练为依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大赛的具体项目任务来设计课程内容、开展专业教学,以竞赛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有一定的艺术设计基础,又要求学生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相关知识。当前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实践之间产生了断层,导致毕业生不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磨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与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相符的。

2.“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常规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着重于创新意识的训练过程,但创意若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是不够的,只有把意识化的概念转化为有形的设计方案,或者实施完成具体作品,才能将劳动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整个创作工作才算全部完成。应用型人才是同时具备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的人才,应当具有能把创意思维转换成具体方案的综合能力。在“以赛促教”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修改和完善设计创意的过程中,综合培养了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执行能力,提高了其实践能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一致的。

3.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加专业的竞赛,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动手能力。在成绩考核中,教师考核和评价方式也从曾经的期末考试,调整为多重考核,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4.“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从单一理论转向知识与能力并进,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在以设计竞赛为主的教学中,学生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融合别人,最终融入社会的开放平台。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和不同团队的选手之间相互交流,既可以肯定自己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又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向更优秀的选手学习,取长补短得到进步。

5.“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激励了教师与时俱进。“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反作用于教师教学过程,使学生被动参与转变为师生互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由于长期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缺乏成熟的方案实施和设计项目业务运作经验,对目前市场上最新的设计材料工艺和前卫的设计案例不甚了解。“以赛促教”教学模式迫使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前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等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竞赛内容与具体的授课方案紧密相连,学、练、赛一体化,调动学生的兴趣,既增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创作团队的指导水平。

三、“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依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企业的用人标准为脉络,根据基础课、技能课、专业课、职业规划四层递进建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在增加实践学时比例的同时,采取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双轨并行”模式,强化课程传授内容与提高就业能力的联系,保障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质量。

从教学实践上,以设计竞赛的具体要求为实践训练的主干,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将专业竞赛作为一个单独教学模块穿插在日常的教学中,因势利导,服务于日常教学;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整理出一套适合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学科的训练方法,促进全班每个同学的发展进步。同时邀请权威设计专家和前沿设计师开展教学讲座,实时安排设计沙龙活动,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和参赛积极性,也提高了参赛的起点。

参赛后及时总结经验,以团体小组为单位,就比赛中的创意设计、方案表达和项目实践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出书面报告,取长补短,瞄准自我的不足,将总结经验与教学计划的制订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归纳出新的设计趋势和方向,为下次参赛做积极的准备。

2.培B“双师型”教师队伍。参赛学生的创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水平。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以高职称、高学历的知识型教授为主,现阶段教师中具有丰富的一线设计项目工作经验的人数比例不高,因此高校应针对自身实际,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和措施。一方面加强自有教师团队的培养,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加大培养力度,选派教师参加前沿行业的培训,到大型设计公司参观学习,提供教师到设计单位学习实践的机会,使之快速成长为“双师型”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针对教师结构不完善的板块,广纳人才,从企业、设计院、事业单位聘请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导师来校任教。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参加比赛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建立课下学习小组,强化参赛的意识,提升参赛的稳定性、积极性。如创立专业竞赛社团,区别于学生自发组织的普通娱乐兴趣社团,主要由专业教师设计方案,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和专业方向直接相关的专业性社团,配合专业教学。学生拥有自己的设计方案,加上竞赛的经费的支持,就会在竞赛中百舸争流,自然就全情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去。

4.制定奖励政策。对学生进行鼓励性奖励,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奖励办法,如在相对应的设计课程中实行“以赛代考”考核模式。学生在比赛中的设计方案和作品,可以作为学生的考核作业进行测评,把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获奖证书作为课程考核成绩之一;甚至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竞赛成绩都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

针对教师的奖励制度,则需要对指导教师降低日常教学工作量,对在竞赛中获得成绩的教师给予鼓励。具体措施很多,如建立教师参赛专项基金制度,为教师的创作和指导提供专项经费,另外也可以把教师的参赛成绩与其年终考核和教师推优等荣誉评定相挂钩,鼓励专业教师踊跃加入到专业比赛中,提高教师的参赛意识。

四、结语

“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既加强了教学理论内容与职业实践应用之间的相关性,又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比赛的过程建构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是积极推动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with the Gam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Specialty

DONG Qiu-min,ZHANG Huan

(Wuhan College,Wuhan,Hubei 430000,China)

篇3

一、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背景

据相关统计,皖江示范区核心城市芜湖市现有装饰公司、景观园林公司、建筑设计公司总计810余家,从业人员约30000人,年产值达到6亿元,产业利润10%―50%,其中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000―5000元不等,皖江示范区集中了安徽省70%的环境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皖江示范区景观、建筑装饰设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需求量大。 2015年,皖江示范区环境设计人才需求总量约为32300人,到2016年达到35800人; 其二是亟需复合应用型人才。目前,皖江示范区最紧缺的设计人才是:集景观设计、城市规划、施工工程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随着合肥、芜湖双核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两市已跻身于“国家园林城市”,环境设计人才的缺乏日益凸显。因此,加大景?^、建筑装饰设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园林景观、建筑装饰设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解决皖江示范区景观相关产业人才缺乏问题的重要举措。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景观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群(原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创办于2003年,2008年被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综合试点专业。本专业初创伊始即开始推行“引企入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开发项目引入学校教学实践,通过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基于项目制作流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实习实训中心等形式,以项目带动教学。2010年开始,本专业根据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积极探索“三站、两室、一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立一个集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为一体的基础教学平台,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室的方式,培养学生“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个方向的专业能力,取得良好成效。为推行“三站、两室、一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专业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已建设形成初具规模的校内实习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良好基础。本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分布情况及项目承接类型如表1所示。

二、校企共建实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目标

学院结合皖江示范区及学院实际情况,考虑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目标定位为“立足芜湖,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以景观、

建筑装饰设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专业推行“三站、两室、一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董事会制校企共建的服务实训基地[1],建立健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优化项目化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完善以“建筑景观设计院”、“创新工坊”为主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承接及参与项目运作等途径拓展社会服务空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定位为建立“项目化”教学方式,各实训室导师在教学中以设计院为项目承接平台,以工作室为责任单位,把工作室所承担的真实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立体、多元、开放”的实践环境,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真实项目、教学指导、企业案例、考核评价等,探索互联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教学同时,将素质教育全程化,以职业规划课、创业指导课等基础课程为抓手,透过贯穿三年的职业素养培养[2],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职场思维,强化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三、校企共建实训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依托“创新工坊”和“设计院”,扎实推行“三站、两室、一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合“3+2+1”阶段递进式教学。其中,建设建筑景观设计院,以企业化的模式运营管理,承接社会服务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运作。[3]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就业意愿,选择相应的工作室,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在工作室实战项目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以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导向,细分岗位核心技能,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掌握现场勘测方案设计、建设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预算、施工管理等岗位核心技能,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力度,打造具有实践教学、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培养、产学研用开发、师资培训等多功能有机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教学改革“培养模式”的凝练

学院建立与“三站、两室、一坊”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递进式实习实训平台,充分体现其先进性、生产性、研究性、综合性、集成性、辐射性和带动性。递进式实习实训平台集专业课程教学、企业项目制作、对外社会培训、原创艺术品开发四大功能于一体,实现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流程化、管理企业化(如表2所示)。

(二)“设计院”平台建设

学院积极探索“校中企”建设,在现有工作室建设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源参与建设,成立建筑景观设计院,注册法人,探索董事会制管理运营模式,以设计院为平台对外承接社会服务,拓展景观、建筑装饰设计等相关业务,在承接社会业务同时对内组织项目化教学,承担实习实训[4],安排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在整合各工作室及创意工坊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设计院平台的业务绩效。将设计院建设成为集设计、施工、教学、实训为一体的,功能优化、配置合理、省内领先的校内设计院。

(三)“创意工坊”平台建设

参照建筑景观设计院商业管理模式,下设工艺研发、产品加工、业务处理等部门,重点涉及材料工艺、产品造型、施工工艺、装饰美化、工艺品设计等领域;以两个定制中心为基础,推进产研并进、厂校结合实训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整合不同专业的资源(包括:视觉传达、动画设计、产品造型等),形成完整的产品研发、生产产业链,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5]学生全天候进入创新工坊进行综合实训,组织学生成立创新小组,深入学习研究现代装饰材料的定制、新兴施工工艺的实施、城市景观艺术品、公共艺术品的创新研发和加工制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建设

以实训基地(设计院、创意工坊、大师工作室)和“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推行创意工坊教学,开展真实项目驱动的小组训练,手把手传授、面对面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业能力为核心,以技能大赛为推动,引入行业标准,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将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五)“网络化社会服务”平台建设

实训基地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与上海蒂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其网络平台进行设计研发、施工工艺制作的业务联系与沟通。同时利用该平台本校实训基地产品概念,进而实现网络业务接单,拓展设计院与工坊的项目来源,进一步服务社会。在教学方面,实训学生在一院一坊中完成设计概念、设计图纸、设计咨询、装饰材料造型前期的工作,后期通过该平台自己设计作品,实现了“互联网+设计”的新型谈单模式,预计该网络平台每年可以给实训基地提供50个项目。

(六)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建设

依托建筑景观设计院现有人才,吸引企业兼职教师建设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专业教师、企业管理层、企业一线设计师、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创新团队教师不仅拥有参与创业或者企业高管的亲身经历,同时还和企业保持积极的联系,通过争取企业支持与合作,争取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在创新团队中,以工作室负责人作为小组负责人,带动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小组,以设计院承接的真实项目为创新训练内容。创新小组承担社会设计项目,进一步强化小组负责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小组通过参与设计院项目的管理与实施,锻炼团队自身的企业管理与经营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

(七)创客及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建设

在教学课程中开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搭建由专业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专业性讲座组成的课程平台。根据大一至大三学生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知识掌握能力,设计一套符合学生认知的课程,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另外,开展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学生成立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比赛,依托学校创业园、校外创业孵化园,鼓励学生带着设计作品进行创业实践。[6]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八)教材及网络实训教学资源建设

以编写的工学结合教材、内部讲义为主要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依托MOOC/SPOC建设,加快创建核心课程互动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本专业建设的同时,带动视觉传达、动画设计等相关专业,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以动画、视频、图片、交互课件等多种形式在互动多媒体平台上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企业合作,结合本专业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编写与生产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庭院景观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家居空间设计》、《园林制图与识图》、《项目制作》等教材及内部讲义若干,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础上加以完善,最终完成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综合指导性教材及配套资源。

篇4

一年级绘画类基础课都是为后面的专业课打基础的,此时不应该只是教授单纯的绘画技巧,而应在刚开始时就进行专业学习。但这不是说简单地把专业课调到绘画类基础课之前上,如果学生没有美术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课程知识,最终反映在作品上就会缺乏美感、缺少创意。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运用色彩、空间体现作品的设计理念。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合理地把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在一起,对具体课务有细致安排。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我校一直进行积极探索,如通过刚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专业概念,还需要对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做大胆改革,让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比如,一年级的色彩课在进行了基础教学后,就可以针对动漫、平面和装潢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方向教学。对他们进行卡通画色彩、卡片色彩设计、室内色彩搭配等实用性色彩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因为是一年级基础课,我们不能对课程方向的划分过于明确以至于成为毫无联系的不同课种,而是分而不离,目的只是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找到兴趣点,也为以后的专业课教学做好准备。让整个中职学习变成一个整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无需过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制定清晰目标,集中全力进行专业学习。

二、改变从教师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的老师都是纯艺出身,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进行美术基础课教学时往往从纯粹的绘画技巧出发。他们对设计知识知之甚少,专业引导无从谈起,甚至有的老师尽心尽力地把学生引导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要改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从改变教师的知识架构开始。教师的专业不能有清晰的分类,而要求教师全能全通,绘画出身的老师要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设计出身的教师要加强美术基础。如教素描的老师应该清楚掌握各类造型艺术对素描要求的不同,装潢设计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训练上更注重理解与分析,对形体的比例、透视、空间的理解更重要。而动漫设计则注重在素描训练时对人物表情和动态的刻画,侧重稍瞬即逝的灵动的情绪的捕捉。又如教速写的老师要根据将来的专业方向分阶段分类教学,既要学习理性的建筑速写,又要让他们为动漫打基础,练习远比建筑速写复杂得多的人物速写,其中人体的内部构造,肌肉和骨骼,身体四肢的比例都是学习动漫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科放在整个中职教学安排中进行考虑,要对中职的所有课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务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寻找体现各专业特点的实际任务,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图案课时就可以穿插欣赏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现有的平面构成和图案方面的知识设计自己的班徽,从而接触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三大构成知识布置教室,从而接触室内空间设计。让他们在速写课上先画模特画像,再试着把模特卡通化,还可以试着画一些学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谁画得最像。通过初期的简单任务训练对他们进行专业启蒙,让他们及早树立起专业概念。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际任务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际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及早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

四、编写专门教材,使教学规范化

篇5

关键词: 美术基础课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中职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刚入学便开始美术基础方面的学习,但往往是纯粹绘画技巧方面的学习。学生刚入校时对专业的认识是白纸一张,他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此时他们所学的就是今后要用的。但中职教育特点决定学生如果不继续升学则很少能成为职业画家,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平面设计、装潢设计和动漫设计方面的技术人才。最近教二三年级室内设计课时,我发现了问题,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后,很难在后面的设计课上很好地应用,如我们要求学生对一个电视墙进行设计,即便是在一再提示之后,他们也很少有人能把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知识很好地运用起来。要对卧室进行颜色搭配,他们对色彩的运用也往往差强人意。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一些学生一年级时对画画有极高的兴趣,到了二年级开始电脑软件还有后面设计类专业课的学习时,他们无法接受,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们不学画画了吗?”他们在专业课课堂上无精打彩,更有甚者对学习产生怀疑和逆反,自暴自弃。我们要花上更大精力才能把他们重新引导到专业学习的道路上。针对以上种种现象,结合自身并不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就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美术基础课(绘画类)和专业课(设计类)如何更好地结合、融合,帮助学生一入学就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把专业特色融入美术基础课,帮助学生及早认识专业

一年级绘画类基础课都是为后面的专业课打基础的,此时不应该只是教授单纯的绘画技巧,而应在刚开始时就进行专业学习。但这不是说简单地把专业课调到绘画类基础课之前上,如果学生没有美术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课程知识,最终反映在作品上就会缺乏美感、缺少创意。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运用色彩、空间体现作品的设计理念。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合理地把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在一起,对具体课务有细致安排。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我校一直进行积极探索,如通过刚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专业概念,还需要对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做大胆改革,让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比如,一年级的色彩课在进行了基础教学后,就可以针对动漫、平面和装潢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方向教学。对他们进行卡通画色彩、卡片色彩设计、室内色彩搭配等实用性色彩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因为是一年级基础课,我们不能对课程方向的划分过于明确以至于成为毫无联系的不同课种,而是分而不离,目的只是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找到兴趣点,也为以后的专业课教学做好准备。让整个中职学习变成一个整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无需过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制定清晰目标,集中全力进行专业学习。

二、改变从教师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的老师都是纯艺出身,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进行美术基础课教学时往往从纯粹的绘画技巧出发。他们对设计知识知之甚少,专业引导无从谈起,甚至有的老师尽心尽力地把学生引导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要改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从改变教师的知识架构开始。教师的专业不能有清晰的分类,而要求教师全能全通,绘画出身的老师要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设计出身的教师要加强美术基础。如教素描的老师应该清楚掌握各类造型艺术对素描要求的不同,装潢设计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训练上更注重理解与分析,对形体的比例、透视、空间的理解更重要。而动漫设计则注重在素描训练时对人物表情和动态的刻画,侧重稍瞬即逝的灵动的情绪的捕捉。又如教速写的老师要根据将来的专业方向分阶段分类教学,既要学习理性的建筑速写,又要让他们为动漫打基础,练习远比建筑速写复杂得多的人物速写,其中人体的内部构造,肌肉和骨骼,身体四肢的比例都是学习动漫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科放在整个中职教学安排中进行考虑,要对中职的所有课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务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寻找体现各专业特点的实际任务,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图案课时就可以穿插欣赏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现有的平面构成和图案方面的知识设计自己的班徽,从而接触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三大构成知识布置教室,从而接触室内空间设计。让他们在速写课上先画模特画像,再试着把模特卡通化,还可以试着画一些学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谁画得最像。通过初期的简单任务训练对他们进行专业启蒙,让他们及早树立起专业概念。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际任务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际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及早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

四、编写专门教材,使教学规范化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美术基础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有选用高中课本的,也有从其他教材或网络上收集的,只要教师认为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就可以。如我们学校的素描色彩就是选用的高考应试类书本,但这些教材根本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

要使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为专业教育服务,就必须编写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使教学规范化。广大一线教师要把中职美术教学好的经验整理起来,编写校本教材、专门教材,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此外,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尤其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创意、产品包装设计、环境设计及影视制作等方面有着传统美术手段不能比拟的长处,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专业知识融合于美术基础教育中是我们在计算机平面设计美术基础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篇6

自中国学校之学制制度建立以来,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方案即被称之为教育的“宪法”。这个“宪法”通过培养目标、学分要求、培养环节、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外语、导师指导等环节实现其效力与任务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因要兼顾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共性层次与程度差异,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则更需酌量统筹与分化。特别是在中国艺术学科新的门类语境中,以及基于比较外在的其他学科发展特点,努力建立艺术应有的学科标准、深化各艺术门类与领域的专项研究、培养艺术本学科的专业人才,是艺术学科内所有学科都必须首要考量的三大任务。

一、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课程概念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既是各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结构,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换言之,课程是研究生获得学科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学科内涵的核心途径之一。在中国艺术学科的新学科秩序下,5个一级学科与33种专业(1)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制定,需要依据其至少能够实现浇铸学生成为本学科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学位获得者之目标;获得能够认知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塑型学科完善构成形态;打造具有族群特性的学科文化;有效服务社会的教育效能等五个指标。如何使课程培养体系获得预设教育成效,就需要研究生教学的具体实践了。

由是,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课程,应该依据考量以下专项指标而有效设计――问鼎如何以学科理想统筹设计;依据怎样的理念构建设计方案;教师所设计课程体系是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术背景、每门课程是否有相对独立与完善的知识谱系;学生习得课程后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素养与能力、对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有无贡献;跨学科的研究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对多学科的互动研究能否起到促进的可能……这些都应是理解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概念的应有内涵。

二、树立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

树立中国的艺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是一种投资的观念,就是将研究生课程作为投资学生自身的有效资源,并强调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引领与追随、组织与对话、管理与配合等方面的互动性课程取向选择。可从学生、教师与师生关系三个视角来看待课程投资观。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需辩证地认识“课程=学分”的学制规定与“课程=自我投资”的理念。一方面,要认识到完成课程、获得学分,是学制的规定,也是学生的本分性修习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不能持唯“课程即学分”论,而应把课程看成一种自我投资。自2014年起,所有的研究生入学均需缴纳学费,这个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研究生由先期的国家投资培养的观念,转变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由国家、学校、家庭与个人共同投资的行为了。

那么,如何理解“课程应该是一种自我投资”的理念呢?第一,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应该兼顾短期自我投资与长线自我投资的双重含义。第二,短期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把所学的课程转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使自身具有更好的生存基础,或作为继续进行本学科相关领域深造的基本要求。第三,长线投资的自我投资可以理解为:将具体的显性课程转化成为自我职业规划设计资源,将短期的自我投资持续不断的内化与实践,追问中国艺术学科的个体特性与整体学科群的群体共性,更有实效地推动中国艺术学科的成长,并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能否成为自身的学术发展资源,以及学术职业的品牌。就笔者所知,有些大学的艺术学科教授,上完一门或几门研究生课程,即可出一本教材性的专著。所谓教材性专著,它既可为其他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提供教材支持,又不同于传统教材的材料性整理,是具有自身学术特色的就某一学科或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的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原理论著。(2)可以期待的是,如将课程有效地转化为教材性专著,这一实践将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学派也假以时日可成。

最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课程的投资观,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共赢”。一方面,教师把握“因材施教”之道,组织、安排与设计课程模块。例如,作为“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笔者的导师梁玖教授就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术背景、潜力特点、优势与兴趣领域,针对不同年份入学的博士生,开设《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与族群》、《艺术教育学术规划》、《艺术教育对话》、《艺术教学艺术研究》、《艺术学术》、《审艺学研究》、《艺术课程开发研究》等不同类型的学位课程或《影响做博士学位论文的因素指标》、《“泽园行”(3)年度学术研讨会》等讨论专题,并依据博士生们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排序讲授。学生在课程之中,建立专业认知与思维,受导师学术思想的熏陶,与同门学术群体形成某些共识性认识,逐步熟悉、了解、理解该学科的制度、知识体系,完善建设空间与可持续研究的领域。如此,导师开设的课程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研究领域,学生也得到逐步推进“学科之门”的价值熏陶,此为共赢之一。

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的本质上看:其一,以课程为纽带,可以期待中国艺术学科的学派生发。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约翰?菲利特力赫?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以他的中心学说系统建立起了世界著名的两大教育学派之一的“赫尔巴特学派”,在他身后,他的学生分化成为“拥护”与“学说”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后来都成为赫氏学派的有机构成。其二,在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自身在学科中发展定位的自知,教师帮助学科遴选新的学术候选人。以此,学生的身份可获变更,具有与教师相同或角色重合的社会身份,从“门类艺术学学习者”转换为“门类艺术学教育者”、“实践艺术学创作者”、“理论艺术学研究者”、“实践艺术学传播者”(4)。此为共赢之二。

由是观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于学生、于教师、于师生的学术共赢都是可视作一种投资的。

三、中国艺术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着力多学科互动实验

如果将课程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接下来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获得收益。笔者认为应着力探讨多学科互动的课程实验。

多学科互动实验是指中国艺术学科的内部多个学科间,以及与其他不同学科间做多学科的交叉关注、探讨、发掘与对话。多学科合作是跨学科的核心概念。“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的合作程度,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 disciplinary)、超学科(trans- disciplinary)。目前,中国艺术学科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还停留在多学科、复杂学科、交叉学科的程度。即缺乏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并由一门学科概念处于支配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互动学科”即是学科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这种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设计的具体方案反复地实验实施。

任何一种反思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验行为。广义言之,任何培养出“大师”的教育都是在反复实验中,推翻与构建、摸索与变革、制度制约与自立我法中得来的。互动课程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其他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形态之上、具有应答现实艺术学科教育问题的课程体系。互动课程系统包括: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科间性对话课程(5)。

具体来看,学位基础框架类课程:即获取学位需要完成的学制课程,类似于短期自我投资范畴里的课程;多学科的交叉课程:是寻求其他优势学科的资源以关照本体学科的课程。例如: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是否考虑将教育学院里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比如:借鉴教育学科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与艺术学科进行交叉建构,可以开发出《艺术赞助史》(美国的大学课程之一)、《艺术生存论》、《艺术教育哲学》等交叉课程;学科间性互动课程:是不同学科内外生态之间相互有对话状态与可能性的课程。可以是学科间的理论的建构,也可以是成熟文化理论与学科的融合,这应是中国艺术学科目前大力开发的课程丛。比如:利用国际学界已经成熟的“社会性别”视角,探索性别区分度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开发出《艺术创作本土原典》、《艺术学科职业生涯开发》等课程。另外,建设互动课程需要注意每门课程的个体性与整体性、交叉课程的优先资源开拓性、互动课程对话与交流的发掘与自觉等维度的酌量与把握。

同时,还应关照五种基本课程取向作为互动学科的课程教育实验参考的依据:(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该取向支持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明确主导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应塑造善于合作的、有政治觉悟的、懂科学的学生作为生产力量与公民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2)认知发展过程取向。该取向支持学生学习超越特定内容领域的认知策略,能使用科学的方法,有熟练的技能解决问题、设计决策策略,同时有批判思考的能力;(3)个人适应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一些机会或创造一种可以进行选择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4)社会适应/重建取向。该取向强调课程提供使学习者成功适应社会的经验。学生应掌握那些在竞争社会中成功存身立命所必需的概念和技能;(5)情境化教与学课程取向。该取向强调前四种取向如何圆融地在情境中影响当下的课程设计,并考虑其平衡问题。

当然,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互动课程系统的探讨,也将在不断的实验行为中酝酿、改进、转化、生成、发展,以求得教育成效,持续开发深层的互动课程,深化艺术学科的课程研究与教学实验。

注释:

(1)5个一级学科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33种专业包含: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29个基本专业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书法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等4个特设专业。

(2)笔者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在其所开“艺术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艺术教育学术规划》的“学术艺术教育”专章讨论中就这一话题有专论。

(3)接受梁玖教授研究生培养的学生,以其主张的“润泽教育思想”自发创立师生学术团体,命名“泽园”。在“泽园”中进行相关学术议题的讨论,举办研究生论坛、读书会、学术报告会、作品创作展览与评介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泽园行”为研讨会之名。笔者为2009年首届“泽园行”策划人。“泽园”群体举办的首届泽园师生艺术创作展“风开花”,于2014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展出。

篇7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19-02

《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鉴于隐性课程对特殊儿童的影响不但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而且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有必要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设计并开发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隐性课程内容,以发挥其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1.隐性课程的渊源

20世纪初,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认为,学校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正式课程,还会学到与正式课程“不同的东西”――附带学习,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或自然而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杜威弟子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继承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学习”(concomhant learning)或“副学习”(associate learning),指的就是较为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的习得,且一经习得就会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或“副学习”已触及隐性课程的问题,但未能涵盖学生非正式课程方面的学习,更未能突出该类学习的重要地位。

2.隐性课程的提出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Jackson・P)拓宽并深化了“附带学习”和“附学习”的概念,率先在其著作《Life in classroom》(班级生活)中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开始了与正式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的内涵、功能和建设的研究。

3.隐性课程的内涵

《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与显性课程相对,但并不是真正的课程,而是借“课程”之名,说明学校环境中存在许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的不可控因素。隐性课程是指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其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二、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性质

1.存在形式的潜在性

与显性课程的外显性、明确性不同,隐性课程以内隐的、间接的、不明确的方式存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形式、教育理念、学生群体特征、教育环境、人际交往习惯等潜在因素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受到心理、认知、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多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或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是多重残疾儿童,因而隐性课程的存在必定要适应这些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要,其内容须相应地体现补偿缺陷,代偿感知觉功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特殊需要。另外,各类特殊儿童的课程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例如在感知觉代偿上,视觉障碍更多需要听觉和触觉的补偿,而听觉障碍需要的是视觉上的补偿。

3.教育过程的隐蔽性

隐性课程体现的是对学生能产生影响的各种不可控因素的总和,因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学过程,其教育过程的顺利完成在于课程内容符合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自觉地通过比较、内化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或模仿学习的过程,其教育过程具有隐蔽性。

4.教育结果的集体性

特殊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残疾,在认知上更多地依赖于班集体或小群体的共有认识,因而对隐性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较多地受所在集体的影响,从隐性课程中习得的经验或认知具有明显的从众性,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尤为突出。

三、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结构

物质层面:校舍布局与结构:建筑风格与装饰:教学设备与用具:功能教室设置与个训仪器器材:环境设计与生活服务等办学条件。

文化层面:校园文化设施;校园文化宣传部门与媒介;体育艺术活动建设;校内外活动建设等。

制度层面:学校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班级管理规范等。

风气层面:校风校训;班级、团体风气;学习风气;教师职业风气等。

心理层面: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师生间的良好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四、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设计

根据对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结构的分析和课程层面的划分,可从层面、内容、形态、功能四个方面对隐性课程的形态进行设计。

物质层面:其内容有建筑、设备、环境和标识四个方面。以建筑为例,其形态可分为合理布局、建筑风格、功能教室三个方面:功能可从营造恬静的校园结构与布局、凸显人文化的建筑L格、满足各种教学实际需要几个方面来考虑。

文化层面:可以从人文、体育、艺术、综合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涵盖文化长廊,传播文化资料、耳濡目染地实施教育;教师博客,分享教学与科研经验、提升教学素养;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专项活动;艺术团;传统活动;学校活动;公演活动等。

制度层面:内容包括传统,如校风校训、校歌、团队活动、基地教育;制度,如学生守则、礼仪规范、评比考核;风气,如教学风气、关爱行动;评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常规评比等。

心理层面:着重与人际关系、志向、和健康教育。一般包含礼貌用语、礼仪习惯、人际教育、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社会理想、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形态。

五、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的是培养对象的残疾类型。只有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正确地处理隐性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确立其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摸索构建符合特殊儿童需要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方法与途径,使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隐性课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只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因而可以从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风獠忝婧托睦聿忝娴冉峁箍发载体,以实现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1.开发文化类载体

特殊儿童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学习和继承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社会。因而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氛围,并通过地方社会习俗、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等内容的构建,形成隐性课程文化类的载体。例如,特殊教育学校可鼓励教师利用博客建设教师个人网站,传播学科知识,分享教学经验,以形成文化类网络载体。

2.开发制度类载体

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不仅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正确认识,更需要特殊儿童对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特殊教育学校应通过道德规范引导师生辨别善恶美丑;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正常教育教学活秩序: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规定、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制度等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开发活动类载体

特殊儿童由于视力、听力或智力上的缺陷,在认识上多表现为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更多地需要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因而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注重隐性课程活动类载体的开发。如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可创设不同的社交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在寓教于乐的参与中成为学习的主体,理解并获得社会交往经验。

4.开发知识类载体

特殊儿童尽管存在种种残疾,但其培养目标同样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特殊教育学校可通过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板报等媒介传播文化知识,也可以利用晨读、晚自习等学习时间集中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等,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或班级读书角向学生提供搜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和场所。

篇8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信息通信技术;认知科学;电子诊断;评估测试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等[1]。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关教育与心理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检索到[2]。目前,包括心理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都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并从中获益。心理学家使用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开发出一些程序来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职业规划与指导等[3]。因此,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互联网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进行诊断与评估等交流的一种媒介,它同时也能代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咨询的未来方向[4]。Lytras等(2008)认为通过互联网,心理学者可以根据各种目的来设计互联网环境,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及论坛等电子工具,选用音频和视频会议等形式与来访者进行互动与交流,从而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进一步进行心理咨询[5]。Fogel等(2001)指出[6],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运行必须要以有效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为基础:(1)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设计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内容和工具应该是模块化和灵活的,只有这样,心理咨询师才有能力为来访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环境和不同类型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要;(3)交付给来访者使用的网络心理咨询应嵌入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通信技术。这样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与来访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缓解来访者的心理不适。因此,可以预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将由原来传统的面对面模式改变为基于网络的网络心理咨询诊疗模式[7]。本文对西方新近发展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及其运行模式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为我国心理咨询领域提供借鉴,助推我国网络心理咨询与国际接轨。

二、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及结构

1.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咨询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网络学习又称“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E-Learning主要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8]。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Craig和 Doris(2011)指出,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9]。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广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使治疗过程达到一种全新的沟通水平。狭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的支持、诊断、评估、治疗、咨询及干预等众多服务,通过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基于网络的互动,实现积极有效的治疗效果。就目前与心理咨询相关的理论而言,尽管每种理论的原理不同,但在所有的分支中,评估测试、诊断和治疗过程是一样的,都根据不同行为和心理问题对不同目标群体制订不同策略[10](图1)。

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

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都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而开发的,但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图2)。网络心理咨询环境支持的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操作实现了对目标群体的成功覆盖,根据心理学研究方法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一个有效的网络化治疗结果[11]。这些操作参考了用户的目标群组(既包括来访者也包括心理咨询师),并以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为依托,从而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希望的效果。

训练模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结构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网络心理咨询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应用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能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不断升级的系统和程序支持,并且在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中不断提供各种模块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训练模块还为那些获准进入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研究者及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训练工具[12]。在普通用户训练中,训练模块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提供了关于日常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如压力控制、感觉或行为偏差、药物滥用,甚至是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记忆问题等,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3.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用户级别

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一般可包括四种不同的用户级别,即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和普通访客。无论对于信息和交际工具还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用户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权限级别。管理员的角色是利用心理系统管理工具来管理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工具让管理员有能力允许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其他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访问各种服务,同时,管理员还针对心理咨询的进展情况,在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进行沟通[13]。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员的角色其实是创造和组织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具体内容,从而为来访者和其他对此服务感兴趣的人提供服务。管理员还可以将有关心理健康的一般信息上传到系统,以便访客及时了解和掌握,这就能够让来访者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接收到远程信息,使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进一步开展互动,提升治疗效果。另外,来访者通常可以通过查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中相关内容,并适时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实现在线诊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系统上,普通访客也有机会进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所讨论的电子内容,这就意味着一般访客也可以获得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咨询材料、一般性电子会议记录和论坛的讨论内容[14]。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咨询师与来访者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保密性的。显然,该网络平台的普通访客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来访问该电子平台的有关咨询师和来访者间保密内容的电子信息,这些受保护的信息,只有那些注册过的其他三个级别用户(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才允许访问。

4.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运行环境

Lytras (2007)认为一个完整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这些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测试、评估、诊断、支持及干预等心理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操作系统[15]。它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大量的心理操作和服务,如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测试、评估、诊断和干预等活动,同时,它为来访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教育程序和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旨在补充和完善传统心理咨询服务,即当来访者无法与现实中的心理学家或咨询师近距离接触来进行心理咨询时,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就起到了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目标就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传统心理咨询服务整合为一个系统。这种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心理咨询与电子信息的整合,可以很便捷地提供给来访者各种所需的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工具,如论坛、聊天工具、视频和音频会议等来进行交流,这将有效利用心理与电子信息整合技术,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16]。

5.网络心理咨询的运行模式

网络心理咨询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种技术手段,它的实施一般首先需要通过建模来实现(图3)。第一个步骤就是为了开发和设计网络心理咨询环境,建立一个心理操作的模型,这一网络心理咨询模型发展的基础是诊断和治疗计划报告。

在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诊断,诊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诊断标准,如可以借助《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传统经典心理学量表作为心理诊断依据;另一个是诊断方法,可以借助面谈和观察等方式实现。很明显,在这些基于信息和通息技术的诊断程序基础上,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嵌入式系统,来执行诊断支持(网络诊断)的运作。需要强调的是,建模阶段和心理治疗过程对网络心理咨询环境设计和实现网络心理咨询至关重要,根据两个诊断标准所得出的评估报告,能够直接在心理诊断过程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网络心理咨询环境。

治疗计划报告包括治疗方法和程序两个方面。对长期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来说,需要借助各种心理学与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现象学心理学理论,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对长期治疗程序的发展来说,还需要通过一对一、小团体、家庭式等干预方式来提供小范围点对点服务。

三、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方案

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与传统心理咨询一样,也需要经过一个完整地实施心理咨询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网络心理咨询实施方案来进行(图4)。来访者通过注册就可以申请并通过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审核。此后,来访者可以浏览一个临时的个人支持页面,通过诸如心理测试的网络程序等进行操作,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最后会提供给来访者一个结果报告[17]。

此外,通过查看来访者的历史文件夹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能够被传输到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应的虚拟诊所和相关部门(类似于医院挂号),并在那里通过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来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匹配,从而实现基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心理咨询。从西方网络心理咨询的最新发展来看,在这个阶段,上述程序是根据来访者的日程安排、他/她的健康档案、他/她的个人信息、网络心理咨询卫生库和基于互联网的论坛来实现的。在该阶段结束时,来访者可以得到一个由治疗计划报告、治疗进展报告和治疗结果报告三部分组成的结果报告。

由于网络心理咨询是通过具体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工具和服务来实现的,这些工具和服务是基于现有的网络论坛、聊天工具和电子图书馆等公共网络服务构成的,可分为信息工具和服务与交际工具和服务两大类,信息工具和服务包括相关证明材料和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介绍服务;交际工具和服务可分为同步(实时)和异步(非实时)的交际工具和服务,它允许不同的通信用户组之间(用户属于不同的会话级)进行交流[18]。将上述信息、通信技术工具和服务用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就强化了传统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与同步、异步学习和心理咨询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上的应用。一方面,信息工具和服务可以提供电子测试(E-测试)、审计工具、自动诊断、电子内容即时获取、在线数据库的网络托管以及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交际工具和服务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可以提供其他的替代选择路径(实时和非实时),以便随时追踪到对其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影响和治疗进展情况。(图5)

另外,根据用户组权限,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够提供有关信息工具和服务管理的服务。除了前面所论述的内容,信息工具和服务还包括以下内容: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等内容。至于交际工具和服务方面,同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视频和音频会议、即时消息、聊天和电话等内容;异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内容[19]。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是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的方法联系紧密(图5)。因此,前面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服务,如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视频和音频会议、论坛、即时通讯、聊天和电话等电子内容,都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这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实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直接或间接沟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心理咨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的需求。随着当代认知科学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心理咨询的兴起弥补了传统心理咨询的不足。新兴的网络心理咨询以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网络心理咨询虽然与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联系密切,但是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网络心理咨询是对传统心理咨询和认知科学的超越和拓展,是与上述科学融合为一体的一个学科,换句话说,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渗入心理学领域衍生的结果。虽然网络心理咨询相比传统心理咨询是一种创新和进步,但它一开始就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取代和削弱传统心理咨询的地位,而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手段,对传统心理咨询起到补充和强化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咨询过程可以使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而网络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借助电子工具、电子设施和电子服务等来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点对点的心理服务。应该强调,网络心理咨询的设计和开发要尽可能以人为中心,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尽可能多地覆盖那些心理需要支持的个人,以其模块化和灵活性的优势,为来访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在21世纪的心理治疗领域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那么无论是咨询师、心理学家还是来访者都可以享受到极大的快捷和便利。

参考文献:

[1]姜永志. 互联网技术支撑心理咨询[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5-16.

[2]Athanasios, D., Lefteris, K., & Yannis, P.. E-psychology: Towards an ICT-based Psycholog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14161423.

[3]Bob, M., Vicki, M. S., Sung, H., Lee, J., & Bruce, 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SLI[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0, 60, 1-39.

[4]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2007 (5): 86-93.

[5]Lytras, M. D., & Garcia, 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A framework for industry and business exploitationWhat is need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from the market and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8, 4: 93108.

[6] Fogel, J., Albert, S., & Schnabel, F..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 26122621.

[7]杨晶, 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140-145.

[8]蓝雯飞, 郑波尽. 基于资源整合的E-learning系统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8: 53-56.

[9]Craig, E. S, & Doris, U. B..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tools on onlin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and cognitive load[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14: 142-149.

[10]Thomas, B., Franz, C., Robert, R., Bernhard, K., Daniel, S., & Gerhard, A.. 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unguided with two types of guided self-help[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1, 49: 158-169.

[11]Derek, R., & Thomas, R.. Computer-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32: 329-342.

[12]Gomella, L.. The wild, wild web: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Seminars in Urologic Oncology, 2000, 18: 167171.

[13]Lytras, M. D., & Sicilia, M. A.. The knowledge society: A manifesto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5, 1: 111.

[14]David, A. Moskowitz, D. M., & Jill, O.. Power ON: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e counseling and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HIV/STD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7: 20-26.

[15]Lytras, M. D.. Teaching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 art of pa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Case Studies, 2007, 1: 19.

[16]Eysenbach, G., Powell, J., & Kuss, O.. Empiric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 287: 26912700.

[17]Jaap, L., Bout, A., S., & Victor, I. S.. Internet-delivered or mailed self-help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trial[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2, 50: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