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2.018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耕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向着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增强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科研队伍,在农业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实践基础不协调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当前的农业基础做出成效。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着眼于农业产量,而忽视了农业其他环节的创新与发展,造成了科技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农业发展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造成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实践基础不相协调。

1.2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效果差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的范围与城市差距大,80%的农民不能很好地运用科技的创新成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进行农业生产[1];另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都进城去从事有发展潜力的第二、三产业,剩余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大大遏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 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不足

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不足。不足的财政支持使得各地方的农业科技创新的设备落后,仅仅运用常规的调研设备很难进行科技创新的突破;不足的财政支持对科技创新人员的社会保障方面也造成影响,待遇低、条件差和科研的难度大、周期长更是加剧了人才的流失,农业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不容乐观。

1.4 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与体制不配套

目前,在农村仍发挥着作用。一方面,小规模的农村经营使现代化的机械技术、组织配套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推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仍是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有些科技创新成果未融入到农业的发展进程当中;另一方面,信息交流渠道是科技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但农村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不仅导致农民不能及时接收新出台的政策和相对应的农业信息,也阻碍了上层领导对农村科技创新成果的接收,造成了政策与体制不配套。

2 农业科技创新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财政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努力改善科研设备和物质条件。同时,国家也要制定出与农业基础实践相适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关注,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大力开展对农民科教的培养

农民是农业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得以有效实施的主体,低文化素质的农民则是阻碍科技创新成果实施的最大问题。因此,国家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教培养,对于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实施的主体――农民,更要加大对其培养的力度,这不仅要求农民在农业经营上有着过硬的技术支持,更要求其在思想上认同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储备,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将农民武装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实施[2]。

2.3 努力扩充高素质科研人员队伍

人才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推动力,但农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科技创新成果停滞不前。因此,国家应努力扩充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队伍,建立起人才合理优化的重要机制,并通过财政支出和政策支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

农业科技创新的局部性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要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突破传统条块格局的分割,加强农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创新和科研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利用,要在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新出多个科研项目,而非一个科研项目使用多年。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水平和设备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技术水平也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因而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道路,则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条件,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实践的科技创新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徐慎娴.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12(06):50-52.

篇2

创新,即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知识、物质进行改进或者创造,产生新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包括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一种,通过物化生产要素、质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使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表现为新品种、新生产方法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及扩散等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技术发展过程'其实质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以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除了受农业自身特点影响,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存在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其次是基础性,即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的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主要为基础性应用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的同时,又为其他学科、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及技术支持。第三是社会性,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源于社会且服务于社会,属于“社会模式”,创新的主体囊括多种社会力量,如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农民等,创新内容包涵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

2.1资源及生态约束

我国耕地资源占世界的10%,淡水资源占世界的6%,却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并实现了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打破“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陷阱,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亿kg,连续两年稳定在6000亿kg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长期透支。另外,巨大资源压力及人口负荷带来了农业生态退化、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约束,且日益明显。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从注重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的新路子迫在眉睫。

2.2城镇化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呈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质量不断改进的根本途径。另外,城镇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挤占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水土资源,进一步加剧耕地、淡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同时,城镇化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成本将不断提高,进一步拉高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今后单纯地依靠传统农业科技难以满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基本诉求,难以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难以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方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2.3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人均耕地、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不断加大并将长期存在;农业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生态与环境状况愈发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增产增收的诉求难以得到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破资源瓶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2.4国际竞争压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化肥、租金、劳动力、农业生产等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的基本利益,托市收购价不断提升。长此以往,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以小麦为例,20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38~1.44元/kg,2014年为2.36元/kg,上涨幅度高达64%?71%。此外,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普遍比国际市场高40%~50%\如此,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外农产品价格下行及国内农资成本上行的双重挤压下竞争力日益减弱,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早已达到75%以上。当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以常规耕作技术为主,而国外则已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定量化的栽培技术运用到农业技术领域。无论是农田灌溉技术、种子产业化方面,还是先进设备、农业信息技术方面,我国都落后发达国家15年以上。生物技术研究,畜牧业科技水平,种质贮存、筛选、创新及利用方面也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n。

3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装备、抗灾能力和农民素质都有很大进步,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尤其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集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战略空间。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诸多问题。

3.1投入相对不足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主要为国家和企业。国家财政投入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括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涉及面广且复杂,各部门间缺乏协调,统计口径不一,总体投人较难统计。以科技部为例,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通过国家主体性计划项目,包括“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年农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所需'除国家主体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外,企业和农户也是主要投人主体。但受农业的自身特征影响,农业科技投人短期回报率较低,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科技活动的动力不足。总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人不足,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

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000项,转化率只有40%左右(表1),但真正实现转化或者取得成效的不足15%,大多数成果停留在理论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有重视学术评价,对成果应用关注不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很低;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依赖行政支持,推广积极性不高,导致推广体系运行不畅,中介功能和推广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市场不完善,农业科技市场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及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成果交易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成果交易风险较大。

3.3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科创新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科研体制滞后,研究目标单一,创新能力不高;农业科研单位之间既存在条块分割问题,又有机构重叠、人才积压弊病,导致项目交叉重叠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机制不健全,推广部门职能分割,各成体系,难成合力,直接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自身的公益性特征,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扩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结合与转换机制。就组织结构而言,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科研、推广和教育3个子系统所构成,由于部门分割,农业科技创新的供需之间存在时滞与脱节,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有效性。就管理手段言,农业科研机构依赖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官僚化及半官僚化,人浮于事,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4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及“十三五”展望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离不开配套的科技体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生产由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借助改革的力量,将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及制度上的保证和支持。“十三五”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5年,既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又要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决定性成果,还需确保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及发展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新时期农业科技应以改革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适应和引领农村经济新变化。同时要适应未来5年万众创业的新形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4.1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投资主体为政府,应进一步维持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对西部省份特别是农业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投人保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人员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在财政预算上保证一线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同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要向重点产业倾斜。

4.2完善现代金融支持保障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金融支持及保障体系通过集聚社会闲散货币资本,为农业科技创新快速积累财富,提升整个社会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同时,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具有未来收益折现、公平合理定价的功能以及知识产权质押、抵押等金融工具,能够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收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现代金融市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机会,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4.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不同科研创新活动,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考核。如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应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对于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活动则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应用及其对产业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性科研活动当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考核评价与绩效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应以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及具体的可推广性作为考核重点。

4.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

加快形成鼓励涉农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将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投入列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对象。当前涉农企业整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较低,能够直接从事研发、拥有真正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更少。而涉农企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能更精准地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并实施更为有效的推广方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套面向涉农企业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4.5把握创新方向,加大推广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眼长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人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明确创新方向,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避免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的脱节问题,做到“理论扎进黄土地,成果走进农民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乡镇的全覆盖,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甚至农户在内的非政府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走向大规模市场开发和应用。

4.6完善法制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绿色思维;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

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方 熠(1962―),男,湖北英山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期刊出版的研究和办刊实践以及科技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48-03

绿色意味着自然与生态、和谐与健康、安全与和平、协调与以人为本。绿色思维则是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对人类行为方式和生产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思维模式。绿色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已有所普及、接受并受到重视,而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或者由于主观认识不足,或者由于成本考虑,或者由于其他因素,绿色思维还没有得到科技人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提倡,倡导以绿色思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当今绿色生态社会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1 绿色思维内涵

绿色思维是一种秉承绿色理念,实施绿色战略,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协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绿色增长的思维方式。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来说,绿色思维至少具有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涵[1]。

绿色思维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思维方式。绿色思维第一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技术的无限追求,对自然界、对地球的资源长期进行毫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极大破坏,使得产生了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生态失控、人居环境严峻等全球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赖于人们进一步增强绿色意识,有赖于新的绿色技术的创造和产生,有赖于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思维的普及和发展。

绿色思维是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维方式。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要注重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环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追求协调、均衡、连续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绿色思维的共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只有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协调,人类才能持久、持续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

绿色思维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思维方式。人的存在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人和社会人。作为自然性的人,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作为社会性的人,又要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绿色思维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理性思考,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对人类和平、安全、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2 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的新思维基础

未来社会是生态社会、绿色社会,绿色思维是当今和未来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和思维基础。

2.1 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的逻辑基础

无论是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自然危机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人类的生存发展危机,说到底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危机。绿色思维反对科技创新中片面、急功近利、惟利是图、浪费、掠夺和环境虚无主义,主张崇尚绿色、自然、开放、节约、人道、可持续和面向未来。绿色思维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科技创新活动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目标。没有绿色思维作支撑的科技创新活动将是盲人瞎马、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能够取得所谓“科技成果”,即使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有一定市场,但终究会为未来人类社会所遗弃。

2.2 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基础

科技成果的价值必须在市场上体现。科技市场消费主体的绿色意识使他们能够接受绿色价格,支持绿色科技创新。人们崇尚自然和谐的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其对科技产品的绿色价值的期望变得越来越高,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还可能主动选择比较价格更高的绿色科技产品,因而绿色科技成果将产生出更多的价值。科技产品的价值体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科技附加值,而是高绿色附加值。

2.3 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的生产力基础

人们熟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否顺利转化成生产力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接受市场的检验。没有绿色含量的科技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呈线性的非循环工艺,从原料―产品―废料,以排放大量的废物为特征[2],应用得越广泛、时间越长,其产生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负作用可能越大,耗费的环境成本就可能越高。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如太湖流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有真正以绿色思维支撑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真正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2.4 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基础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市场已初具绿色思维理性;未来社会,必将造就一个更加成熟的绿色科学技术市场。具有绿色意识、绿色思维的消费者,会从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出发,主动选择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自觉抵制一些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使非绿色产品在市场上逐渐丧失市场份额,直到最终退出市场竞争,形成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取代非绿色技术、非绿色产品的局面。即使同样是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的前提下,绿色性能的比较优势也将是技术产品的关键性竞争力,绿色思维正是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成为科技创新活动中竞争力比拼的思维基础。

3 绿色科技创新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3.1 绿色选题

绿色思维引领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要把握住几个关键实践环节。首先要把握好科技选题环节。

选题方向从根本上决定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绿色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方向应注意:一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要促进学科的绿色取向,三要与国家目标一致,四要考虑科学问题的内在规律,五要贴近民生,以人为本。

3.2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3,4],是指在科技创新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科技产品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科技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保障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为“3R”原则,即Reduce,减少环境污染;Reuse,减少能源消耗;Recycle,回收再循环或重新利用。人性化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重要内容。

3.3绿色实验

绿色实验是科技创新过程中艰苦而漫长的环节。绿色实验是科技创新绿色取向的保证。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材料使用、结果分析等都应有严格的绿色标准。

绿色实验材料是指可再生、可回收、对环境污染小、能耗低的材料。在科技创新实验环节,实验材料选择上应首选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还要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以便成品后减少废弃物的回收成本。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重视绿色指标的达标情况。印证检验应一丝不苟,力求精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创新的成果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科技成果。

3.4绿色转化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成果进行推广普及、转化成生产力,以期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造福人类大众。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更要强调绿色思维的作用,因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进入消费者中流转使用,如果性能上一旦存在绿色缺陷,必将产生严重后果。2008年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而西方国家盛行的产品召回制度是值得提倡、推广的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方法。遵守科技伦理、科技道德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绿色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以绿色思维促进科技管理

4.1绿色科技政策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绿色科学技术观念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起应运而生的,绿色科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相对于工业化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绿色科技方面的差距要稍小一些,只要在科技政策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尽快缩小差距不是没有可能。国家应在科技发展战略上优先鼓励绿色科技创新,保持与科学发展观的一致性。建立有利于绿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奖励在绿色科技发展方面,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科技创新活动,掀起绿色科技创新的。

4.2绿色科技评价

对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效用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是保证科技成果产生真正效应的重要前提。绿色科技评价是指对科学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度、转化可行性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绿色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行为过程。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绿色效益)三方面是有机联系的,但三者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因果链,不能片面追求科技、经济与社会某一方面的高速发展。绿色科技评价制度的使命就在于从宏观上控制和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和速度,保证科技创新向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向着为人类造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把科技中的负效应控制到最小限度,使科技与社会、自然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达到最佳耦合状态[5,6]。

5 结 语

绿色思维的生态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发展理念在引领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人类要突破当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困局,必须提倡和发挥绿色思维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引领作用。如果在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发挥绿色思维的引领作用,将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崭新的绿色科学技术体系、绿色科学技术时代,使可持续发展变成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秦书生.绿色文化与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管理,2006(6):136~138.

[2]王忠学,陈凡.绿色技术系统观[J].理论界,2004(2):51~52.

[3]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傅志红,彭玉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2).

篇4

[论文摘要]阐述了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围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及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出了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技术创新体系是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管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

高校技术创新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而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技术创新的发展。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创新工作要上台阶,不仅要靠高水平的科技管理,更要坚持科技管理的不断创新。

一、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科技工作的促进作用

1.科技管理创新能集成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必备条件,它包括科技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科技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体制的创新。体制是资源配置的根本保障。随着科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不断完善或创新,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国际科技发展为背景,逐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科技政策调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依靠产、学、研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加速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并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科技资源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使科技资源“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实现其最大限度的集成。

2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科技资源分布呈多极化,科技队伍分布呈国际化,科技投入呈多元化,如何高效地利用科技资源,整合科技力量,解决科技投入等问题,是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实行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由于它与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对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结构僵化,科研、开发与生产脱节以及不能充分调动老师、科研人员积极性等弊端日益显露,影响着科技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创新,以促进科技的发展为宗旨,通过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科技管理制度抑制科技发展本身的失衡,促进科技步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的环境。因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本身却是社会活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活动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可以说,科技研究的良好环境,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外部条件。科技管理创新以服从和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因此,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也应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1.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对双方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它不仅是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而且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有了稳定的研究队伍,有了更多创新知识的来源,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一批重点高校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研究所,经过20年发展成绩显著;华东理工大学与兖矿集团开展联合技术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东北大学和上海宝钢采取了“年会制”的合作模式,将合作制度化、长期化,确保了双方的利益;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创新了技术成果转移模式,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利润,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研究经费。随着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合作的深入,还会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模式,取得更大的成绩。

2.管理观念创新,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观念为制度创新奠定基础提供动力。学校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手段,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创造的观念;要充分认识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以科研为先导抓学科建设的观念。还要牢固树立竞争激励、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观念;树立产学研合作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术民主意识,树立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的观念。尤其要强化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动的观念,积极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

3.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科研工作关键在人才,科技创新的关键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的作用比资金、设备和其他工作条件都重要。因此,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首先就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必须以人为本,建立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必须从整体上达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而其核心就是选贤任能的聘任制。这种聘任制应该是彻底做到评聘分开、科学设岗、按岗位聘人、按岗位职责考核、按岗位付酬,真正的聘任选拔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各尽其责、尽其所能。其次,要通过真正实施合同制,把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扩大到全社会、直至要面向世界选聘人才,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第三,分配政策和人事管理政策要向人才倾斜,通过利益导向鼓励创新和人才上进。第四,要重视人才环境、软件建设,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学术环境、校园文化和生活、工作条件上都要鼓励人才拔尖,积极扶持优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从总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学术上水平、科研出成果、人才有成就的运行机制。另外,学校还要通过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人才引进计划等补充措施和办法来吸引、培养和扶持新生力量,有了人才科技创新就会长足进步。

4.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点。创新制度,首先要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在高校科研中的地位,通过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来促进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高。科研是讲实力、讲水平的,因此,高校的科技工作首先要有竞争,学校间的竞争、学科间的竞争、课题组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包括对项目、对经费的竞争,也包括对岗位、对成果的竞争。但我们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一定要保证这种竞争是公平合理的,这样才会形成一种良性的机制。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利益导向机制。在分配制度中要向科研、向科技创新倾斜,要加大对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通过技术人股、技术有偿转让、职务技术奖励、科技奖励等办法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推动科技创新。其次,约束机制的重心则是考核评估,尤其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和学术贡献评价体系和办法法;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科学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把评价考核与奖惩、晋级岗位聘任结合起来,以约束形成激励,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

篇5

1医院科技创新的内容

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医学科学研究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措施。在医院学科技术建设中教学和医疗是立本科研是求新。科研创造新知识,新知识解决临床医疗的关键问题,使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新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员素质,同时,科学研究也促进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因此,针对医院学科建设,各级管理部门和学科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充实科技创新的内容,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科技创新的动力,保证科技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

医院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开发应用于诊治、预防疾病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新材料、新药物、新配方、新试剂、新生物制品以及新仪器器械等,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科技水平做出贡献。同时,通过科技开发的创收经费,为医院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福利及工作、生活待遇提供良好的经济与物质条件,步入以科研养科研的良性循环,达到科技兴院的目的。

从整体上看,医院的科技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1.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将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131。一般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将现有的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到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去,使其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由间接为防病治病服务向直接为防病治病服务转化;二是根据防病治病、卫生市场的需要,组织科研攻关。这两部分工作对促进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加强医院自身建设都起到重大作用。

1.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现有医学理论和医院管理理论进行更新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现有医学理论的创新。医学理论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对这些理论进行突破和创新。它可以是某个医生自己理论经验的总结,但在医学理论迅速发展的更多采取的方式是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理论上取得医学突破。二是医院管理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无论是医学理论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与管理体系的不断变更相适应。大的方面,它需要医院管理体制的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小的方面,无论是病历书写还是医疗流程,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从根本上讲,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主要依赖科技创新。只有按患者需求持久的科技创新,才能使医院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客观需要,考虑不同形式的创新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2.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是指医院依靠自身的人、财、物单独从事科技活动,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保证自身利益的一种创新活动。这种创新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一般只有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雄厚的医院才能实施。

2.2合作创新模式

与自主创新模式相比,合作创新具有时效快、投入少、成本低等特点。可使医院获取互补资源、学习机会、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占领技术高地等,有助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合作创新模式适用于较大型科技成果,此类成果往往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多,任何一方不能或难以单独完成成果转化。

2.3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是医院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模仿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引进和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然后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实现技术上的“人有我精”对不同的科技创新模式,医院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整合,协同发展,以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

3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创新的成就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医院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组织机构不健全;医、教、研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战略决策没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等。如果不能快速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创新就难以向前,医院的发展也会步履维艰。为此,医院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3.1树立全员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位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明天的饭碗”形成人人关心科技创新战略,构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医院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估、申报、审查、立项和实施等工作制度;医院的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目的,对学科发展要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专家指导小组,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做好计划导向工作,使医院科技创新工作管理规范化、程序化。

3.2确立医院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医院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医院要提高整体医疗、科研能力,改善硬件设施、服务水准以及职工福利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必须努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将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被淘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就是适应竞争的迫切需要。在当前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和监管都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应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先进和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管理创新,使医院成为市场主体、利益主体、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完善科技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从而产生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3科技创新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同时,树立技术导向以患者为导向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被动地适应医疗市场,从各个方面满足眼前医疗、预防、保健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二是从患者的基本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成果,引导和创造医疗市场,这是高层次的要求。从这样的要求出发,真正决定医院发展方向的不应该仅仅是患者的需要,还应该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医院面对医疗技术可以改变吗?可以增加吗?可以重新组合吗?可以减少吗?可以替代吗?可以颠倒吗?这是世界创造学之父一美国奥斯本提出的著名“6M”法则。按照这一法则通过简单的改变、增加、减少、替代、颠倒、组合,能激发医院的科技创新,适应医疗市场需求。

篇6

创新是我们认知世界与认知社会的重要动力,无论在科技方面还是侨联侨务行为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我们坚持并牢固地树立十七大的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轴心,本质是推动经济社会朝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最后的目标在于确保涵盖广大归侨侨眷以及海外侨胞等群体的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毫无疑问,广大侨胞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确保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队伍。贯彻并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即应该利用好海内外的“两个平台”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资源,服务于国内的经济社会建设需求,要切实地掌握侨联侨务行为的特点及其所需,维护他们的合理权利,通过创新机制的媒介,让他们的创新理念通过科技创新的途径去实现自我,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社会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1]因此,深入侨界的创新行为特点,挖掘出创新型资源、思路与措施。我们欣喜地看到,部分地区诸如上海侨联侨务将科技创新与侨联侨务创新有机地整合起来,积极地开拓凝聚侨民的组织途径,并以“三区”(社区、商务楼宇区与高新科技园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经由“三区联动”的途径促使侨联侨务的组织模式及其实践日益创新化,同时将上述处于现代化环境中的新型面貌改变为“立体化的新侨之家”。摸索出能够显现出“海派”特点的侨务侨联的工作模式,持续性激发基于海归群体为轴心的侨民实现自我价值与回报祖国的正能量。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强化创新力

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工作创新。创新科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侨联侨务行为的创新,是它内在的发展动力与源泉。侨联侨务行为创新的渠道包括思维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模式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与品牌上的创新等。科技创新多体现在科技体制的改革,目前表现为贯彻并落实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战略的基础上。强化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成为多个省区改革科技机制的关键步骤。推动科技资源迅捷地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转变至企业,构建新型化的创新主体,加速围绕公司为重点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打造;探究研发具备自主性知识产权的原发性技术,从而让科技创新链处于中游的商品化服务过渡至企业化的服务领域,构建起类别完备、功能先进的社会服务系统,强化服务中小型对象的高科技公司的创业中心建筑物;[2]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科技创新的管理时,改变以往的直接性管理,而采用间接化的管理方式,改变原先中介机构所担当的政府职能,实现原先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改变,调整经济的内部结构,完成生产力质的转变,强化综合性的竞争实力。结合侨联侨务行为创新课题,首先须强化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性思维。要实现创新,须做好学习的工作,首先须学会学习,包括书本与文件,科学合理地应用的最新成果来充实自我,形成创新的意识。第二,多向先进的侨联侨务单位学习创新的经验。第三,建设创新型学习的组织机构,即积极地组织侨联青年委员会、侨联委员与基层侨联等组织单位学习科技等创新知识。第四,定期开会,对创新学习的感悟加以总结,通过互通通报的方式,了解工作的具体进度及其不足之处,汲取他人的有益成分,拓展创新的理念与工作方法,提升自我的素养与多种能力,学会用科技创新武装自我。第五,采用一切对侨联侨务行为创新有利的方式,诸如研讨会与评比优秀论文等方式加强创新理念。

3构建推动机制创新化的平台

侨联侨务行为的工作主体并不多,但事务却比较地繁琐。因此,只是借助于侨联相关机关工作者难以体现出侨联侨务的功能。构建相应的平台,有效地调动多方社会人士的积极配合,共同地实现科技创新,并为推动整个社会奉献力量。具体构建的平台如下:(1)搭建侨商会,即为侨资侨属公司提供科技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2)建立法律顾问委员会,在市人大与法律界等相关人士的作用下,建立共同维护侨联侨务行为创新的保障性平台;(3)积极与其他地区的侨联侨务合作,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等方式搭建平台,完成资源共享的目的,跨地区地实现不同地区侨联侨务的合作;(4)强化和侨办、人大与政协等组织机构间的关联性,共同构建“四侨联动”性质的“大侨务”平台,通过这些组织机构获取最新的科技,并为侨民所服务,为推动侨民当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4巧妙利用好现代化科技,采用创新式的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也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也使得侨联侨务的创新更具有现实性。全球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内在关联性的世界,因此,须充分地使用好这样的现代化科技工具,构建联网站与侨商会网站,强化和侨资侨属公司、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等不同主体间的关联性,及时地运用创新的科技元素,传递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内容与侨联、侨商会及其成员的工作情况,反映归侨侨眷的心声,提供与创新科技相关的咨询,并征求海外侨胞与归侨侨眷等群体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促进侨资侨属公司、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与祖国大陆的沟通合作,让他们获得最新的科技信息资源。

5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植树造林;管理水平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

科技创新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简称,其定义来源于其实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和知识范畴的概括。在本篇文章中,对于知识创新的概念是指,一方面是包含了对于科学原理的发现与探索,另一方面又包含对于当前所现存的科学技术的革新与换代。在学科实践当中,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尝尝吧被混淆,虽然二者的范围重合程度颇高,但是从操作层面来讲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科技创新的源泉不仅仅包含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对于科技和专利进行革新自然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此之外,科技创新的含义还包括其余的部分,比如高校等科研机构对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高校与企业联合互动所进行的对于技术的革新。

从目前的国际发展形势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便意味着更多的关键技术和更多的产业潜力,便可以在全球的产业链条上占据重要和主动的地位。能够激发自己国家的经济产业,运用自身的知识产权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是社会活力水平的衡量指数,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二、科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升标准法,该方法的要义在于将自身的技术标准提升至行业顶端,以行业当前的最高标准作为前进和创新的方向,通过了解,分析,模仿,实践等一系列的方式,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实力,以图超越对手,实现商业发展的途径。

(二)技术路线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规划好自身的技术路线,按照产品的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技术路线法较多的使用在汽车航天等大型产业,作为一种工具,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高效率的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突破。

(三)产品及周期优化法,对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一般有七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产品战略的建立,开发流程的制定,开发结构的建立,阶段性的审核的建立,各项开发工具的完备,各项事业的管理方式。这其中方面都完成了之后,一个高效的研究和开发体系就被建立起来了。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化的缩短研发的时间和高效的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资金和资源。

(四)产品数据管理法,作为对于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顺应,产品数据管理法是制造业邓大规模产业经常使用的方法,其看中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作用,通过数据来得出结论,该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有益于本次科研,更有助于未来的长效科研体系的形成。

三、植树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是指通过规模的行为新建或者更新森林的一种人类活动,以规模的大小来区分,其可以分为植树与造林两个方面,规模较小的成为植树,规模较大的成为造林,不可忽视的是,植树造林行为对于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起了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在近年以来,植树造林活动深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人们也喜欢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生活里一个方面,而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建设意义,一方面,植树造林的行为并不仅仅单纯的只是树木数量的增加,更可以结合科学的规划,种植经济性作物,比如茶叶,药物果树,橡胶等等作物。如此,在起到保护环境之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植树造林的事业不仅仅包括了对于树木的新建,还包括了对于树木的更新与替换活动,在植树中对于旧树木的砍伐和新书树木的更换都可以提高林区的收入,为部分产业提供原材料。

(二)生态建设的意义,作为环境恢复和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对于生态建设的意义,其有助于放分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使得干旱地区和风沙地区的环境状况进一步完善,绿色植物的增多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部分颗粒物与有害气体,还会分泌各种有益菌,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的有益作用,不仅有助于环境,更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起到作用。

四、科技创新对于植树造林事业的必要性体现

(一)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对于幼苗抚育的科学管理,幼苗抚育作为植树造林的基础性活动,对于植树造林事业可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通过营造良好的抚育环境,对于各项指标的管理,使得幼苗成活指数大幅提高。其次,有助于保证幼苗的质量,通过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幼苗的存活达到一定比例之后,便要促进其优质部分的生长,使得成活率与优质率并进。

(二)科技创新有助于验收管理,幼苗在成活之后,在刚刚植树之后仍然会有一定折损,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得幼苗的生长活动得到检测和关注,可以保证期成活率,以及及时的对于死去的幼苗进行替换。这样科学高效的幼苗培育和管理机制,一方面提高了树木的额繁衍周期,一方面也减少了对于折损的经济投入。兼顾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三)科技创新有助于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树木的生长于存活,难免会出现有关的病虫害,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使得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提高,更可以使得对于疾病的治理高效有益。克服了病虫害对于植物的困扰,一方面延长了植物的存活周期,一方面也减少了新增植物的费用维持了事业的稳定性,可以说不仅从生态效益的角度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提高了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有助于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防治,森林火灾作为影响森林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严重的制约着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而科技创新的引入,一方面加强对于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另外建立的应急反应机制,也可以提高灾害的治理,最大化的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林福贤.浅谈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J].科技风,2011,6.

篇8

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电力行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在科技创新中还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于分散的管理技术创新

我国的核电、水电、火电及其各种控制和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彼此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没有一个核心的管理部门对电力行业整体的电力科技创新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很难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电力行业同制造和发电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独立于电网经营企业。电网经营企业有着较为雄厚的实力,但是因为其同制造和发电等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不希望出资推动制造业和发电业开展技术创新,但是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从国外购进设备和产品,最后出现将国外设备引入进来带动国内技术发展的被动局面。

(2)投入有限

根据相关调查,与企业的年销售量相比,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建设中。尽管一些创新科技在市场开发方面前景比较理想,然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一些重大电力项目的科技创新投入仍然有待提升。电力科技创新不仅仅出现了严重的投入不足现象,并且一部分费用还被划分到了科研、制造和设计等环节中,严重阻碍了电力科技创新,影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3)企业体制制约其创新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使用电价制定体系进行运营,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为了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经常会用还本付息的方式,按照当地的经济状况开展建设。如此一来,各地新建电厂的后顾之忧得到有效消除,在不担心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各地电厂大量引进国外设备。但是,向广大电力用户转嫁那些高成本、高电价的模式,也会阻碍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国家规定各个地区的电网调度处要率先确保应用引进国外设备或者获得外资支撑,导致忽略引进设备成本的现象时常出现,也给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带来困难。

(4)缺乏科技创新人员

电力行业对重大电力科技创新在产业、分配和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和支持还有待提升,造成很多科技研发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缺乏积极性和原动力。在地方的电力行业教育中,也只在理论知识上下功夫,对于一些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导致我国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缺乏专业性人才的支撑。

2走出困境的对策

(1)将电力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来

电力科技创新与多个领域、多个行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且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完善的电力科技创新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所以,根据国情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中出现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令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的发展。

(2)对于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予以明确

电力行业的领导也是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对于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否顺利地开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个企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电力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认真规划,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对各个级别的科技进步责任制进行落实。重大科技项目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决策和监督,对相应的决策责任要予以明确。

(3)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

在推动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电力行业可以将输电、配电和发电设备的科技创新当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着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平稳性的原则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来。在对国外设备和技术引进过程中,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做到更深层次的开发研究,对引进设备的更新力度不断强化,将深入的二次开发工作开展起来。要高效地利用引进的设备,进而打造出更高新技术的产品来,提升设备的性能,努力实现自主创新。

(4)专业人员的培养教育

对于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强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定期地进行培养和教育,确保他们能够具备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满足社会对电力发展的需要。

3结束语

篇9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支撑行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节能减排等领域科技创新活跃,跨行业融合与产业链集成创新,为纺织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进和升级产品功能、加快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保障。

端小平在论坛中指出,国家政策主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基地以及产业联盟建设等,提高新技术辐射推广面,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如工信部连续几年组织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引导社会服务机构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加强产业链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和价值,这在今后小批量、个性化主流需求下,显得尤其重要。

李陵申表示,我们转型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技术创新,无论是点创新,面创新,还是立体创新,最终目的是形成行业各类升级,最后能够达到行业整个链条的转型升级,价值链也重新选择,技术的创新升级都会为我们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带来十分重要的意义。

龚杜弟在论坛中谈到,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实践角度出发,紧抓科技创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产品开发体系、构建产品研发平台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集成创新,最终实现技术、产品、营销、管理的整体升级,迎来企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新型纤维材料行业的代表企业,自2007年创立以来,始终以新材料开发应用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指引方向,积极进行持续深入的科技创新,以核心技术和产品应用引领产业化;用工艺融合和系统集成实现工程化,用价值营销和品牌运作实现市场化,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胡广敏谈到,创新、创业和创造是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6年发展中体会比较深的。靠技术,靠创新,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甘甜果实。

积极应对消费升级变化

消费升级也为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带来契机。当前我国衣着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4倍,2020年农村转移人口将达到1亿人,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扩大高品质产品需求。生活方式改变创造了新需求,如休闲旅游、户外产品正在成为新消费热点。如产业用纺织品逐渐成为纺织行业新增长点。新产品应用市场的培育发展将进一步优化纺织产业结构。

李陵申认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给行业带来的最大改善是消除了企业间信息壁垒,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对供需双方都具有极大的意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推出,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安全、快捷和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体系。并且配合有效的诚信体系建设和金融创新,交易平台可以开发出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让企业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

严华荣也提到,未来拉动内需最容易接受就是我们的消费品,这里所指的消费品主要是日用消费品,快速日用消费品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我们企业在材料上已经具备比较优势,如若让材料往终端方向走的话,还要看市场。比如,婴儿尿不湿和成人尿不湿的市场都是极具潜力的。在日本,成人尿不湿已经超过婴儿的销售量。

当前,电子商务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消费渠道,正在改变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严华荣也表示,电子商务我们正在做调查,我们企业商品三分之一已经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也许未来5年会超过50%,10年以后可能80%。确实电子商务实现品牌发展速度比较快。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也是纺织服装行业当前尤为关注的焦点。

李陵申指出,当前我国现有产业集群提升,向主导产业突出、公共服务完善、区域品牌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而且,集群也促进了企业的国际化,支持了企业的国际并购重组,到国外资源及劳动力丰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国际化设计、品牌经验和营销渠道,提高中国品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阜宁县作为一个集群,里面有136家做同样产品的企业,难免会进行同质化竞争,早期阜宁产品档次并不高,经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包括引进国内比较先进或者骨干企业,使得整个园区升级水平比较高,是纺织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代表。

篇10

关键词:标准化;科技创新;全球化;国际贸易

一、引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外贸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给改革新常态下的检验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迅速发展的标准化战略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在确保检验检疫工作准确无误的同时,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所确定的有关技术标准原则,使日常的业务工作投入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有效保护自己、抵御国外产品和技术的进入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科技创新标准化的重要性在于是改进产品性能、生产过程和服务大众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最大限度的技术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要求日益复杂,分工愈发细致,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需要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技术是“标准化+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互衔接的纽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产生的是科学思想、科技原理、科技样品和科学成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标准化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才能获得快速的推广和应用,进而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样要求科学技术标准跟上步伐,需要不断制定、修订相应的科技标准,提升科技标准中的技术含量,这也对科学技术、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为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技术含量,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二、科技创新领域的“标准化+”

科技创新领域的“标准化+”并不是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两者简单的融合,而是利用标准化的思维模式,开创科技创新活动新型发展模式。(一)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需求。“标准化+科技创新”的主要特性要求技术标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学含量和技术含量,对标准化的创新性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要依赖于科学科技创新活动,需要通过立项、功能测试、安装调试、项目验收以及市场准入等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造技术先进、适应市场、经济价值高的科技成果,并在获得技术许可证、改进、利用推广的前提下,逐步形成新的技术标准。科技创新为技术标准化进程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技术含量,促进我国科学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二)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风险性,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适时地加入标准化思维能够开拓科技创新的思路,能够促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减少不必要的普及活动,从而减少科技创新的成本、降低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在整个行业和产业中的推广,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的秩序,实现相互竞争企业双方以更高的速度优胜劣汰,促进市场机制优化升级,使采用科技标准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而带动新一轮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三)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需求关系及相互支持关系是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利润导向为前提的,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利润导向是建立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企业赚取利润的动机决定了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就必定会考虑创新投入成本的回报问题。从最初的项目确立到真正开始技术研制,再到将科技成果进行市场转化,直至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回笼资金并获得一定的利润,整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都是企业为最终实现利润和生存所必须关注的。

三、科技创新对标准化的作用

(一)标准接口数量的增加,促进新标准普及。企业通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获得新技术、新能力。新技术转化成新产品,新产品又能够改善现有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生产产品和设备的使用效率。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提高效率立足于科技创新能够产生更多的标准接口,产品和设备能够通过这些标准接口相互连接,开展多任务、多维度、多渠道运作。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标准接口方式代替慢速度的旧接口,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标准接口数量的条件下,通过相对高效的接口方式增加相互之间的信息流通。两种科技创新方式都能促进新标准普及和推广,加速科技创新活动标准化进程。(二)创新成果的出现,推动新标准的出现。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新产品,新产品的出现会带动新的商机,同时就会出现新的标准。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旧标准会逐渐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为满足新技术发展的新标准会逐渐形成,从而倒逼标准的更新换代。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消费品品种会不断增加,旧标准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填充,就会形成新的标准,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加速标准化进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巩固市场地位,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一旦企业展开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新标准随之被推出来。(三)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求新标准规范创新成果。开展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获取新的科技成果,这一过程需要新标准对创新成果进行规范管理。另外,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会以更高的要求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审视,标准化工作面临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拥有新技术的企业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标准化能力也会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加强,这都表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加速标准化进程。

四、“标准化+科技创新”实现优化升级

开展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等主体正确认识“标准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学地制定技术标准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有效融合两者关系的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标准化+科技创新”优化升级突破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一)强化企业标准化和科技创新意识。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短时间可能不明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主要原因是相关主体标准化意识淡薄,加上标准化人才的稀缺,从而导致滞后性的发生。此外,部分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受传统竞争思维制约,专业型科技创新人才短期内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目前还未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仅仅是把标准当作让消费者熟知产品、让政府部门认可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身为标准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践行者,为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更加积极地参加相关标准化活动,跑在其他对手的前面,就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果一项新技术可以成功转化为标准,那么会给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二)完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型人才是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广大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企业任何活动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从最初接触国内外相关标准,到一步步认识和应用标准,逐渐到参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既熟悉英语,又熟知国际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需要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同时调动现有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标准化工作和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去。因此,注重专业型人才资源的挖掘,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标准化人才,鼓励他们通过不断科技创新,施展自身才华,更加有效地制定实施先进标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共同发展。(三)优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环境。科技创新和标准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共同的基础设施、共同的参与者和共同目标。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双方竞争的主体存在差异,科技创新的竞争主体一般体现在微观方面,而标准化的竞争主体表现在产业以上的宏观方面。同时,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节作用,调控现有的标准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将标准化体系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当中。逐渐建立和完善与标准化配套的相关科研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科研立项要把握标准化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平衡发展。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协调机制,全面部署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推动标准化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相融合。重点强化各地区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以标准指导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保障社会服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结语

“标准化+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新模式、新方向,标准化作为一个开放型、多元化的统一模式,有利于社会各界力量、多元利益主体广泛的融合参与。“标准化+科技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发展,符合质量发展战略对专业质量数据搜集、分析、预警的综合型需求,能够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统一、专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坚实的数据支撑。检验检疫部门应主动借力“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与技术手段,创新检验监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实现企业和检验监管部门双赢的质量监管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卢风君,刘俊华.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4)[R].中国标准研究院,2012.7.

[2]沈志凌.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策[J].管理世界,2015.4.

[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报告[J].2014.2.2.

[4]孙志远,吴文忠.检验检疫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5]杨剑.技术标准竞争的权力结构限制与中国技术标准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5.25.4.

[6]李薇.中国制度环境下的技术标准战略及其联盟机制[J].华东经济管理,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