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科技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壳聚糖纤维作为海洋生物基纤维的一大重要分支,从实验室阶段到千吨级生产线,整个过程经历了整整十年。而在实现产业化之后,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量产该类纤维的企业,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壳聚糖纤维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2016年12月1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壳聚糖纤维医疗卫生应用研讨会”在山东泰安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郑俊林,泰安市宁阳县副县长崔媛,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总工程师周家村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煤炭总医院、国药控股创服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北京泰克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中创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泰安中心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以及东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共同为壳聚糖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出谋划策。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会上指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是产业用纺织品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行业潜在的市场空间不断释放。目前我国医用敷料、手术被单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能力非常大,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全面的介绍了“医用纺织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俞建勇表示:所谓的“医用纺织材料”是指以纤维为基础,纺织技术为制造方法,医疗应用为目的 ,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替换以及保健与防护的纺织产品。主要包括纤维基组织支架,人工血管,胸、腹补片,防护服,手术巾,人工肾透析材料等。目前国内对“医用纺织材料”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但是高端产品如手术缝合线、人工血管等主要依靠进口。
篇2
1.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1.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国家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1.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1.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1.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1.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国家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1.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1.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1.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1.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1.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2、青岛“生物谷计划”简介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国家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
3.4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问题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开拓、外部环境适应机制的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层次;青岛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应通过组织建设来加强。
4、对策与建议
4.1青岛生物谷自身发展对策
建立协调生物谷计划整体运行的企业化组织机构,对各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与组合,使其具备相应功能,以保证生物谷计划的成功实施;健全各资源整合机构和团队,加紧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强化与技术源头的联系的分支机构;加紧建设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投入中介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青岛生物谷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增加网站的专业化信息交流与技术、人才、产品交易内容;加强对被孵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强化相互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相应专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协助引进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4.2青岛高新区应采取的对策
继续大力支持“青岛生物谷计划”,在扶植方式上体现规范化管理的特征,按WTO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管理生物谷的政策与具体方式;支持和协助筹建生物技术产业孵化与创新服务体系(孵化、中介、咨询、融资、物业等),促进其按企业化运作;积极支持和促进生物谷建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
4.3对青岛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将“生物谷计划”当作青岛新世纪初期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予以全方位支持,结合青岛优势企业和知名活动(会展、节庆)进行宣传和推介;积极协调与“生物计划”有关的地方及驻青单位企业、机构,使生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申办奥运会成功,积极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生产与生活设施的投资建设,为“生物谷计划”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2001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38.
[2]LiuShuguang,ChenCai.ProgressofregionaleconomicgeographyinChina:acomparativestudy[J].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1999,8(3):257-263.
篇3
导读:宜昌长阳清江魔芋专业合作社是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阳县成立的一家魔芋专业合作社,专门为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鲜魔芋和初加工产品。为保证供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合作,建设15家初加工厂,培植10家魔芋精粉加工供应商,使各方利益最大化。
2007年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风景秀丽的武陵山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落户成立,多年来,公司集种芋“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自有基地166.75 hm2,并于2008年成立宜昌长阳清江魔芋专业合作社,下设分社35个,社员近1 000名。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魔芋行业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目前公司规模和产品涵盖领域处于全国魔芋行业首位,具备年产4 000 t魔芋胶、600 t魔芋膳食纤维、2 000万片魔芋棉、1 000 t魔芋休闲食品和1 000 t凝胶软糖生产能力。2015年企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6.5亿元,魔芋种植基地达到5 336 hm2,产量达到10万t,促进农民增收2.5亿元。合作社依托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技术支撑,依托企业销售市场和社员联动,通过建设技术指导网络、收购组织网络、销售支撑网络,有效地加强了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魔芋种植户的信息互通,促进了生产和收购环节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了合作社与政府、企业、市场的纽带作用。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魔芋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植物,魔芋胶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添加到果冻、果酱、果汁、雪糕、固体饮料、调味粉和汤料粉等中;作为粘结剂可以添加到面条、米线、肉丸、火腿肠、糕点等中以增强筋力和保持新鲜状态;作为凝胶剂可以添加到各种软糖、牛皮糖和水晶糖中,还可以用来制作仿生食品。近年来,公司年加工鲜魔芋4万t(含初加工厂),长阳县本地原材料供不应求,每年有40%芋角和精粉从外省调运。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产能,魔芋胶生产扩大到4 000 t,质量达到欧盟出口标准,并投资700多万元建设魔芋休闲食品生产线,形成亲水胶体、功能性食品、魔芋卫生用品、生物材料四大产品系列;目前,亲水胶体系列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为满足市场需求,合作社实行订单种植,商品魔芋按
4元/kg、种芋按10元/kg保底收购,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
2 创新产业模式
合作社分社遍布长阳、五峰、秭归、保康、巴东、竹溪等县。魔芋产业收益增值分别为:种植125%,初加工(干片)20%,精粉加工53%,精深加工122%。农户种植魔芋每667 m2收入8 000元,初加工每1 t收入2 000元,精粉加工每1 t收入5 000元。为利益均沾、合作共赢,合作社投资150万元与分社种植大户联合,建设了15家初加工厂,有效减少了鲜魔芋运输成本,该模式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魔芋原料供应及质量保障,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增收致富,培植了10家魔芋精粉加工供应商,使产业前端延伸到基地和合作社(初加工厂),种子(芋)选育生产和产品深加工在企业。成功创新“种植基地+初加工(合作社)+精粉加工企业+龙头企业产业模式”。
3 改变种植模式
在长阳,魔芋种植非常普遍,或30~50株一块,或2 001~3 335 m2一片,每到收获季节,挖大留小的扩繁体系年复一年。因此,魔芋病害逐年加重,魔芋收入越来越低。合作社成立后,通过试验示范,不断改变种植模式。
3.1 玉米+魔芋模式
在海拔600~1 200 m乡镇,采用一垄玉米(双行),一垄魔芋(双行),玉米株距33 cm,行距75 cm,密度
2 700株/667 m2;魔芋株距45 cm,行距75 cm,密度
2 000株/667 m2。目前,长阳县玉米+魔芋套种模式已有4 002 hm2,玉米产量约4万t,鲜魔芋产量8万t,产值4亿元。覆盖了全县11个乡镇95个村,其中,青岗坪、施坪和中岭等35个村实现规模种植;榔坪、都镇湾等5个乡镇种植面积均在333.5 hm2以上,贺家坪、渔峡口、资丘等3个乡镇突破667 hm2。魔芋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每667 m2魔芋4 000元、玉米800元(普通玉米种植收入),涌现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和专业村。
3.2 林下种植模式
长阳县有柑橘10 005 hm2,蜜柚、猕猴桃、鲜桃、核桃和李子1 334 hm2,木本油料和特种林木
13 340 hm2。长阳县政府和农林部门努力探讨林下魔芋种植,2008年,成功摸索出猕猴桃+魔芋、李子+魔芋、核桃+魔芋等果园、树林套种魔芋模式。目前,鸭子口乡猕猴桃+魔芋成功种植333.5 hm2,榔坪镇李子+魔芋成功种植133.4 hm2,贺家坪核桃+魔芋 成功种植100.05 hm2。2016年,鸭子口乡的猕猴桃+魔芋种植模式667 m2实际效益:魔芋1 000 kg、收入2 000元,猕猴桃500 kg(春季倒春寒使J猴桃大幅减产80%)、收入2 000元。
4 科技攻关
4.1 生产杂交种子
为解决魔芋种植过程中种芋繁育、软腐病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公司和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率先应用了组培快繁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种芋储藏保鲜技术,开展了魔芋人工杂交育种试验研究。在贺家坪镇青岗坪建设66 700 m2种繁基地,21 000 m2标准化钢架大棚,400 m2试验检测室,1 500 m2仓储及配套设施,年杂交种子生产能力达到2 000万粒以上。2013年实际生产魔芋种子300万粒,杂交种子比常规种芋繁殖系数扩大150倍,发芽率达到95%。远杂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品种抗逆性、抗病性和繁殖系数大幅提升。公司以合作社和大户为载体,合作兴建了53.36 hm2种芋繁育基地,制定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保证种子供应。
4.2 选择合适品种
全世界有260多个魔芋品种,中国有记载的为19种,其中8种为中国特有。日本和中国是两大魔芋主产国,中国的魔芋资源占世界魔芋总量的70%,湖北又占全国魔芋原料的47.3%。多年来,长阳种植花魔芋、白魔芋和黄魔芋,但实践证明,本地花魔芋比白魔芋和黄魔芋产量高15%~20%,抗性好,投入少,效益好。
4.3 田间盖草技术
篇4
自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来,节能、减排、低碳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时尚词汇。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品中,生物塑料的应用越来越贴近普通消费者的生活。NatureWorks公司采用玉米等 100% 可再生资源制造的IngeoTM 生物塑料和IngeoTM 纺织品无疑带给了消费者更多低碳环保的选择。
6月3日,一场名为“IngeoTM 绿色体验之旅”的沙龙在北京举行,NatureWorks公司向国内多家媒体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材料的应用和前景。NatureWorks公司的全球总裁马克・维尔布鲁根(Marc Verbruggen)及亚太区总监丹索耶(Dan Sawyer)向与会记者介绍了有关生物塑料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应用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详情。
NatureWorks是全球最大商业化量产聚乳酸生物塑料(PLA)的公司,引领全球顶尖环保生物科技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生产工厂产能可达 14 万吨/年,并以IngeoTM 品牌进行销售。NatureWoks利用专利技术,提取天然植物糖中的碳及其他成分,经过发酵、聚合等过程转化而成IngeoTM 生物塑料。这种创新的生物材料可应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日常生活终端消费产品,从服装、家居用品、个人护理产品,到食品包装、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电子产品以及耐用消费品等。IngeoTM 比所有传统的石油基塑料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少。与PET聚酯相比为例,IngeoTM 可减少 47% 的化工能源消耗,以及降低 59% 的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商已经在生物塑料的研发及产品应用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及一些成功的经验。NatureWorks公司全球总裁马克・维尔布鲁根指出,近几年越来越多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商使用IngeoTM 生物塑料,这标志着全球生物塑料行业已迈上一个新台阶,世界各地的政府也正加快脚步发展低碳经济。这也让他看到了信心,如果能将NatureWorks在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结合中国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将有利于中国乃至世界生物材料产业的稳步推进。
篇5
近期,国家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了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能源”)申请直销牌照的声明,标注的声明日期为9月27日,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公司董事总裁耿越昌曾在接受《中国直销》杂志记者访问时承认,前期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但这三年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此次申牌声明的公示让他有苦尽甘来的感觉。
2011年6月,福能源由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福能在成都创立。2012年12月,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注册资金为1亿元,剑指直销牌照。
经销商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好医生的传统经营模式出现瓶颈的时候,为了企业长久持续地发展,耿福能将公司重新进行定位――转型走直销。而申请直销牌照是福能源走直销的第一步。
作为西南地区第一家申牌获公示的准直销企业,王先生表示,福能源背后拥有了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撑。“耿福能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十二届人大代表,他将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公司,并由福能源全资控股好医生,说明了他转型直销的决心。”
让经销商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公司的三大拳头产品:石榴系列、美洲大蠊系列和黑苦荞系列。经销商李小姐告诉《中国直销》记者,公司分别在四川会理、西昌和云南建水建成了三个果业生产厂,石榴基地达到55万亩,石榴类产品还获得了苛刻的犹太洁食认证。同时,福能源也是全国惟一一家美洲大蠊养殖及研发企业,其研制的化妆品,对于修复细胞、保湿肌肤有明显的功效。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商业模式和销售系统进行了规划,目前确定了以养生体验健康系统管理为方式、以会议营销为杠杆、以店铺营销为根基、以网络营销为发展的营销模式。”经销商李小姐介绍到。
在此基础上,福能源设置了普卡(1000元)、银卡(4000元)、金卡(7500元)和钻卡(15000元)等四种加盟模式,并以加盟费减半或自动升级的方式刺激前期经销商的加盟,以便快速拓展市场。
改制带来了效果,经销商王先生表示,目前公司一个月的业绩大概在500万元左右,“公司执行总裁孙启航在会上公布,按照这个速度递增的话,5年之内,公司可以实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目标。”
篇6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0b1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日
一、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选择
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1990年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强调的是地理群聚现象对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生物医药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成本高昂、风险大、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技术环节多。一个成功的生物医药技术产品一般要用20年才能完成商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新药开发所需的各个技术平台如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逻辑关系,组成了产业的创新链。创新链中相关机构的集中和协作具有增值效应、加速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形成聚集经济效应,提升医药企业竞争力。医药企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建立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提高知识构建和组织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的注入。
3、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实现人才、技术、基础设施和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整合。并通过打造一定的产业特色形成“区位品牌”效应,实现利益共享。
在美国医药产业中广泛存在着产业集群。如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等生物医药集群,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带动全美乃至全球的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国内也出现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现象,发展势头迅猛。根据集群的特点分为: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以天津、西安为代表;二是利用本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中成药为主、东北地区中西医药结合、沿海东部地区的海洋药品;三是依托密集的国家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医药产业工业园,主要分布在科技基础雄厚、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大城市及省会城市。如,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可见,国际国内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具有空间集聚发展的内在需求,产业集群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二、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1、药材资源丰富,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地貌类型复杂,蕴藏着3,970多种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占全国品种数量的75%,居全国第二位;家种药材产量居全国第7位,野生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11位;且鄂西素有“华中药库”之美誉,神农架有“药国”之称。
2、医药科研力量雄厚。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研究机构众多,研发机构有58家之多,科研人员4,0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2家部属研究试验基地、8家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17家医药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整体医药研发力量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
3、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湖北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78家,通过GMP论证企业269家。拥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如武汉健民、马应龙药业、人福药业等8家上市企业,以及一批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中药老品牌“健民”、“中联”、“马应龙”等。
4、生物医药园产业聚集区逐渐形成。湖北省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源泉,以现代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态势。湖北省先后开发建设了关南、南湖、葛店、沌口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武汉江夏“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2009年9月,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的批复建设,是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对来讲,湖北省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起步较晚,产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比较薄弱,如核心技术及其研发能力、创新型及创业型人才和企业、风险资金普遍比较缺乏,主要问题如下:
1、多、小、散、乱的行业格局。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低,大型生物科技领军型企业仍然比较缺乏,中小企业居多,且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大、中、小企业之间基本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集聚力不够强。集群内缺乏龙头企业发挥牵引和吸聚作用,缺乏重量级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由品牌带来的无形价值较为有限,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集群发展产生制约。
2、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较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湖北省生物医药企业总体上技术含量偏低。企业在研发上的投资额远不能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相比及,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大多数企业还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拥有自己专利技术的企业很少。
3、产业链条的协调性较差,技术成果产业化受阻。生物医药集群内企业间关联度不高,技术开发者之间的联系松散,在创新网络和共享关联组织群中缺乏有效的整合,降低了产业集群的合作效率。一些科研成果由于无中试基地或无资金进行中试、放大,其科研产品不能直接延伸到产业链条的下游,从而大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依然存在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深度不够等问题,科技成果经纪人和有较高信誉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缺乏,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4、缺乏具备比较优势的自有特色。从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定位来看,集群内产业链同化,产业模式雷同,缺乏合理规划和分工。产业模式的同化和产业领域的重叠必将导致园区间的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出现问题,各种项目重复建设,资源严重内耗、产品的同化又导致市场竞争力的缺乏、影响生物医药园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影响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失去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布局的重要目的。
5、支持技术创新的产学研体系和产业服务平台不够完善。湖北省生物医药科研机构众多,但产学研体系不够健全完善,无法吸引和敛聚培育技术创新的优势知识源和技术源,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仅为25%,产业创新和服务平台的打造滞后,对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扶持薄弱。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指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相关辅机构为支撑,在拥有同一产业的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其中,制药企业是产业集群核心产品的生产者;科研机构是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服务;公共平台则是为成品商、供应商提供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管理部门是为集群内医药企业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监测与监督机构等。鉴于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湖北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其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强产业要素的整合和规模集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具体可以从产业集群的区位和要素聚集模式、产业创新模式、管理和服务模式三个方面来着手: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位模式和要素聚集模式。应充分考虑湖北省所具有的生物医药资源、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依据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集中突出打造优势产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可以突出生物资源区域优势,如光谷生物城将其半径延伸扩大到神农架和鄂西北这些享有丰富药材资源的地区,为研发和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突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发现,围绕一簇关键技术,沿着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途径来培育产业集群,如光谷生物城可以集中突出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的产业应用;突出特定的领域和市场,将符合上、中、下游产业链关系的企业有机结合,如庙山医药产业园突出以滨湖双鹤为主体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和以马应龙为主体的中药外用药生产基地的建设,而后者又可以围绕如中医药种植、中间体加工、中医药保健和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发展,形成横向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集群。
2、从产业集群角度整合科技力量,开拓产业创新模式。生物医药集群的最为关键和本质的特点就在于科技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即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下使科技的产生、传递和应用方面具有高效率。
其一,应积极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的优势知识源和技术源。生物医药行业是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生物医药科技园区要想发展壮大,不仅要吸引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集团的进驻,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吸引和培育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加大海内外公开招聘科技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团队建设,在人才引进和联合培养方面建立稳定的激励机制,创建良好宽松的学术气氛和创新环境,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以此培养和造就一批达到前沿水平的技术、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人才的集聚会不断衍生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又能不断吸引投入该领域的资本和研发机构的入驻,如此相辅相成,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
其二,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横向分工和集聚效应。相对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生物医药技术大多从基础学科中衍生出来,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源,而企业则是其中的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前提。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应围绕生物制药、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科技计划及政策引导,建立企业与中科院系统、重点大学实验室的战略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搭建各类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对于科研力量雄厚的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而言,从集群角度整合科技力量对于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积极推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群管理和服务模式。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功能,为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推进政府统筹制定全省各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做好发展目标定位、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建设、矛盾协调等组织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激励政策,打造高效的政府服务和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营造有利于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环境;其次,生物医药产业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各个环节的整合。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除了拥有核心产业之外,还应构建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这样才能将集群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推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新创企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庙山医药产业园在园区设立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与武汉生物医药基金等风险投资和金融机构结成战略联盟,为入孵企业和项目提供完善的资金平台,扶持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孵化器还成立了新药开发CRO机构,接受企业委托进行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法规咨询等专业服务。通过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加速了园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有效整合了各方专业优势形成了集群效应;再次,生物医药产业对资金的巨额需求和高风险性,决定了绝大多数医药企业无法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实现投资―盈利―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而需要外部资本的大力介入。因此,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多元化省级创新创业投资平台,积极吸引政府、金融、民间等多种资本参与,拓宽引导资金来源,探索发展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制,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四、结束语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尤其是生物技术创新、新药研发、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等过程的实现,严重依赖于生物医药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表现在地域空间上则是机构、企业集聚的趋势和结网的特征。湖北省应充分发挥生物医药科研、产业和资源领域的优势,系统设计并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合理地规划和定位生物医药产业,选择适当的区位模式和要素聚集模式、产业创新模式、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逐步完善集群产业链,以促进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曙光.国外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2.
篇7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在免疫技术方向主要针对抗体的生产,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对抗体生产有较高要求的岗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限制了该专业在当前发展契机下的快速发展。该院在免疫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的欠缺有如下原因:①该院生物技术级应用专业于2012年由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更名而得。而此前的人才培养还主要偏向于微生物技术应用,对免疫技术的要求不高,相关的免疫技术课程开设力度不大,只有《分子生物学》、《免疫技术》两门课程。基础课程的薄弱,造成该院在免疫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欠缺。②此前该专业在已有的免疫技术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完整,与当前的免疫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免疫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差。免疫技术相关企业招聘该校的学生后,仍要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基础技术。因此,为了提升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领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该专业应积极采取措施,走出人才培养困境。
2该院在免疫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改革的应对措施
笔者自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深入武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一年。该公司主要进行抗体的生产,是利用免疫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该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招聘毕业生,是该院的深入合作企业。笔者在长达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了解了目前免疫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掌握目前免疫技术领域发展的动态。更关键的是可以深入了解免疫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并把这些重要信息反馈到学院,学院借鉴这些重要信息,使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方面与现阶段的需求相结合并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的合格人才。
3重构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免疫方向课程群
笔者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对抗体行业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对抗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认识深刻。并对抗体行业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归类,然后重构目前免疫技术方向课程群,以期培养出抗体行业所需的人才。
3.1抗体市场的发展亟需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免疫相关技能的人才
不考虑多克隆抗体在科研应用市场的营销额,仅就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医药市场的销售来看,2000-2013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历年销售额如图1所示。抗体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列。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应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迎合市场人才需求。
3.2积极适应行业需求,采取措施,力求改进人才培养现状
该院目前具有培养抗体行业所需人才的课程群及技能培养基础。通过以上的企业实习及行业调查,不难看出,抗体生产企业需要掌握更多技能的人才。该院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免疫方向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3.3重新建构免疫方向课程群抗体行业所需的技能
点必须通过拓宽免疫技术理论基础并强化技能点培养才能达到。因此,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具体如表1所示。增设课程后,现有的课程群将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
3.4重构课程群的可行性
篇8
一、发展生物技术产业重大意义,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战略措施。
各国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专项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加速培养和吸引人才,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在知识密集区域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
二、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技术产业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和农业领域,生物医药业、生物农业快速增长。以生物医药为例,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批准了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进行试验,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达100多种。由于生物制药科技含量极高,受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较小,消费刚性特点明显,且价格稳定,盈利能力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
(二)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
近十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五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30%,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生物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中总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花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生物制药子行业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2%,而医药工业为19%,生物制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虽然仅为整个医药行业的10%,但成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医药工业的整体水平。另外,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100万亩,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几近140万吨。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中总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生物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生物医药为例,迄今为止,我国生产的中药以外的医药产品,自主发明的不足3%。国内有6千多家的医药企业,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产品趋同,毫无国际竞争力可言。工程化研究开发薄弱,生物医药中上游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三至五年,而下游工程技术则至少落后十五年以上。
2、融资困局亟待打破。
发展生物产业的社会效益远高于产业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迅速形成。这是一个好的趋势,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新兴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产业技术发展滞后、初期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3、缺乏生物技术产业的高端人才。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极其严格,目前在我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经营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十分稀缺,难以适应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之路
(一)建立生物技术产业基金
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始终是全球生物科技的领跑者,其生物技术公司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3。分析美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除了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体制等等因素之外,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美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私营投资机构对这个产业领域的连续多年来的巨大投资。可见风险投资对一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以政府为引导,以国有资本投资为主体。即资金来源主要集中于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和金融机构贷款。这种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现行风险投资资金的低效率与盲目性,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风险投资体制已迫在眉睫。政府部门应当制定优惠政策,拓展生物技术企业高风险时期的资金来源,调动社会资金支持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拓宽生物技术产业基金的资金来源,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吸引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形成以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
(二)加强国际合作
近年来,除了美国是传统的生物技术产业强国,加拿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也迅速增长,目前它
篇9
关键词 专业英语 高职 生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适应,甚至厌学。本文就高职教育中生物技术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大应用范围,专业英语并没有全部涉及,而是重点关注“阅读”这一领域,这是符合职业要求的。目前生物技术企业大致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国内大中型企业,国内小型企业,外资企业。毋庸置疑,外企对英语的要求较高,但是作为高职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以执行任务为主要工作责任,能阅读理解好英语指令即可;内大中型企业的执行层基本对英语要求不高,部分研发助理岗位需要跟踪国外科技发展,阅读英文文献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国内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多是“海归”人才创业成立,服务领域多为技术外包,书面英语应用较多。因此,必须开设专业英语课,重点培养阅读能力,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
(二)学生特点分析。
高职学生的入学门槛较低,意味着基础差,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可能有欠缺。而且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专业技能即可,对于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专业英语中新的词汇太多,学习难度大。
(三)师资特点分析。
专业英语课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功底,基础英语课老师不熟悉专业内容,难以胜任;引进了高学历专业老师后,硕士起点的专业教师素质较好,能够结合专业分析英语,但有时教学方法单一,或者是由于课程目标造成了只关注阅读,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教材分析。
在现行的教学中,开设生物类专业英语的高职院校大多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偏向科研,以理论的发展或是科研论文为主,不仅英语表达难度大,实际内容即使翻译成中文也超出了高职学生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适合高职学生。
二、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专业英语教学建议
(一)补充行业英语衔接课程。
在一个学校内,基础英语由一个部门负责,使用材,行业词汇如何融入难以统一,因此,学时数不小的基础英语并没有专门为专业英语的教学特别设计。同时,基础英语都在大一开设,而专业英语多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开设,有一个英语学习的间断,因此,有必要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行业英语课,通过学习浅显简单的行业英语(如科普文章、技术简介等),做到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同时可以扩展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专业基础帮助理解行业英语的学习,提升自信;引入的行业知识对于学生的就业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也能理解英语作为工具的作用。
(二)重点做好教材建设。
由于国际化和网络的普及,可供专业英语学习的素材非常多,例如优秀科研杂志、国外优秀教材以及国外大学公开课视频等。但是素材如何整合为教材,为课程目标服务,为学生服务,是一大难点。生物技术具有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技术等应用领域各不相同,各学校面对的就业企业行业也不尽相同,因此指望一本统编教材不切合实际,必须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方向,精选素材。内容编排可以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模块化。基础模块以专业设备、仪器的操作说明、实验操作指南、药品说明书等内容为主,句式简单清晰,主要为积累词汇量,帮助学生熟悉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工具。拓展模块可以针对专业特色,选择国外药典的部分内容作为学习内容。生物技术类专业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生物制药领域。药典作为法定的工具书,不仅有具体产品分析方法,也有通则论述,这些都是对药物开发领域的权威指南,有必要熟悉药典的论述风格和文法。这三个部分由通用到专业,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目前学校担任专业英语课程多是专业教师,主要原因是基础英语教师不了解专业领域,难以从词义、专业上去深刻理解专业英语材料,不能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新引进的教师基本上都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英语基础较好,有能力进行专业英语教学。但是一定要注意到专业英语的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教师要参与专业调研,把握培养方向,同时关注生物科技进展,、新出现的跨学科和边缘学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另外,教师的口语水平亟待提高。尽管教师的专业素质达到了,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英语学习对口语的培养与学生面临着一样的困难――口头交际能力较弱。由于教师能力的缺乏容易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因此教师的通用能力提升也要不断加强。
(四)优化教学过程。
建议实施分层教学,对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教师引导为主,通过扩大专业词汇量,重点训练阅读与翻译。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要针对职业中运用英语的范畴,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双语素质,为提高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生物技术类专业英语大量的词汇都是由构词法通过一定的规律转化、合成、派生而来。在讲解词汇时,主要从构词法人手,让学生熟悉构词规律,学生就会触类旁通。专业英语中基础模块的句式不难,多为操作性指南,可以结合实际工具,一体化教学,一边通过看说明书学习英语,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 市售食品;微生物污染;葫芦岛市;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9-0137-03
Monitoring inquiry on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in commercial food of Huludao city
CAO Xiao
Huludao City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Huludao 1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monitor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so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od in Huludao city, and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Huludao. Methods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samples of Huludao commercial food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640 samples from Huludao were determined, and 160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quarterly.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food in the first quarter, the second quarter, the third quarter and the fourth quarter were 53.75%, 49.38%, 40.00% and 46.88%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P
食品安全非小事,事P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而观诸现实,各种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正在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1]。食品在生产环节、加功环节和销售环节均可发生污染现象,产生食源性微生物,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2]。葫芦岛市为更好地做好食品卫生工作,加大卫生质量的监管。2016年间,通过对葫芦岛市部分市售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旨在为葫芦岛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护提供可靠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 12月从葫芦岛市的集体食堂、餐饮单位、专卖店、商店、农贸市场、超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季度采集160份样本,共采集640份食品样本进行测定。样品的种类为熟制速冻米面食品、婴幼儿辅食、婴幼儿奶粉、蛋类制品、饼干和糕点类食品、盒饭、米线、米粉、鲜榨果蔬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熟肉食品。
1.2 方法
食品样品的检测及收集、保存等均严格依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GB/T4789-2003)实行[3]。检测的微生物种类为真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阪崎肠杆菌、沙门菌、大肠杆菌0157、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每一季度分别抽取160个样本,2016年间共取样640份进行测定。
1.3 检测试剂
改良EC 肉汤、GN 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缓冲蛋白胨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水、孟加拉红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购自广州威佳科技有限公司。李氏增菌肉汤、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琼脂、胰酪胨大豆多黏菌素肉汤、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均购自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改良CHROMagar显色琼脂购自北京华越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定,若样品测定的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一项及以上,即视为不合格食品[4]。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定性指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食品检验结果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食品合格率分别为53.75%、49.38%、40.00%、4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
2.2 食品微生物超标状况
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6.88%、7.66%、3.13%、31.25%、19.38%。李斯特菌、志贺菌、阪崎肠杆菌、沙门菌等在食品样本中均未检出。见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关于食品安全,大家最担心的是因食物所引起的疾病,它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5]。人体因摄入食物而导致体内病原体数目增多,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称为食源性疾病[6]。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种类有病毒、真菌、细菌。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微生物污染食品的过程呈动态性,即在生产、保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并非一成不变[7]。对于微生物来说,食品为良好的传播介质,引发疾病的微生物有很多均是通过食品传播。对食品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是保障时品质量及卫生的最主要方式[8]。
本研究2016年通过对葫芦岛市部分市售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旨在为葫芦岛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护提供可靠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分四个季度检测的640份样本中,检测合格率仅为47.50%,说明2016年间葫芦岛市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严峻。且在四个季度中食品的合格率也具有明显差异,第三季度食品合格率最低,可能原因为7、8、9月份气温较高,易于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微生物检测结果发现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熟肉食品、鲜榨果蔬汁、盒饭、米线、米粉存在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的情况。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蛋类制、饼干和糕点类食品、鲜榨果蔬汁、熟肉食品、熟制速冻米面食品中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盒饭、米线、米粉类食物的检测中,发现了蜡样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于适宜的温度下,能够生成肠毒素[9]。肠毒素为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尤其免疫低下的人群具有易感性。由于蜡样芽胞杆菌所导致的食物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0]。本研究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大多出自小规模个体经营摊点及无包装外露产品。在食品销售环节中不注重无菌操作等现象,均为引起食品污染的因素[11]。本研究抽检的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合格率最高,其原因可能为此类食品保存于冷冻的环境中,在此环境微生物不利于繁殖及生长[12]。除此之外,婴幼儿辅食及奶粉合格率也较高,原因可能为此类产品均采用无菌包装,可有效减少微生物的污染[13]。
本研究表明,葫芦岛市市售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严重隐患,微生物污染的食品由于生产加工规模小,加工环节环境卫生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缺乏无菌操作,因而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针对葫芦岛市市售食品受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给予以下几点建议[14,15]:制定更加完善且严格的食品标准,尤其是对于散装类食品。对食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境进行规范及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污染现象。对食品行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对减少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意识。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监督与管理。
综上所述,葫芦岛市市售食品调研中发现受微生物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监管,同时采取相应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彭亚拉. 论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J]. 食品工业科技,2014, 35(2):18-22.
[2] 孙兴权,姚佳,韩慧,等.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1):1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 李晓瑜.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食品科学, 2006,27(9):29-31.
[5] 郑秀清,王俊霞,陈向梅. 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3):106-107.
[6] 胡菊妹,董旭,沈志昊,等. 信息化管理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的应用[J]. 浙江预防医学,2014,(10):1074-1075.
[7] 赵智花.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71.
[8] 张玉凤,王E.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问题探讨[J]. 药物与人,2014,(10):372-373.
[9] 李毅,章乐怡,吴可可,等. 温州地区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生化分型、毒素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0):3010-3012.
[10] 王洋,周帼萍.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死亡案例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2):191-192.
[11] 于翠芳,赵晓丽,宫春波,等. 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状况检测及其原因分析[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47(5):84-86.
[12] 李秀桂,吕素玲,唐振柱,等. 市售速冻米面制品微生物污染羁龅鞑[J]. 应用预防医学,2007,13(3):146-148.
[13] 李艳娟,李朝旭,房新平,等. 婴幼儿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污染防控及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15,43(5):38-42.
[14] 熊培芳.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6,36(7):175-176.
- 上一篇: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下一篇:农业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