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和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法和措施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在忙碌中收获,在收获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认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以下是我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几点总结: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将迎来九年级期末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学期,对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挑战。学生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完成作业,并适当进行拓展,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二、本学期来完成的教学任务

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的化学教学工作以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突出九年级上册教材特点,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课堂成为他们尽情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让他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自信,找到自己的兴趣,学到自己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以圆满完成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

三、采取的教学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1、课前认真备课,积极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并因材施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人文关怀的因材施教,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转换教学角色,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主动地学。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认认真真地备课,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40分钟要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化学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做好中下生的课外辅导和优生的培养等各项工作。

化学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因为基础、个性差异,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功半事倍现象,差生面扩大了,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我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对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他们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的潜能。第二组为肯学,但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我做耐心诱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就有望提高。第三组为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有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把他们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学习的效果就会好转。

3、认真批改作业。

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4、重视丰富多彩的化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课前五分钟读、背诵重要知识点,适时让学生默写化学用语并进行比赛,优秀者给予奖励。指导学生在家里利用一些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增强趣味性。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生硬,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足;学生考试成绩不稳定,对开放性灵活性题目训练、引导不够等,这些是我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对部分待提高学生的说服教育不够。

五、今后改进的措施和方向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组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篇2

关键词:化学教学;衔接;探究

化学教学中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个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要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对初高中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正确处理好学生化学知识的断裂以及承接的问题;要明确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定位和要求,以便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的环境,努力架设初高中内容衔接的桥梁。

一、初高中知识结构的断裂以及承接的处理

初高中知识结构的脱节,给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年级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很大的障碍,梳理和整合初高中知识结构尤为重要,要过两关。

1.教师关

没有很好地解决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将给未来高中阶段学习带来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无论是初中或高中新接班的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必备的各项技能外,还应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刻苦钻研教材。特别是熟悉初高中教材的承接关系,形成对教材教法全面的见解,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上注意好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取得较为顺畅的衔接。有一方法值得借鉴:即教师暑假期间教师培训内容之一,是对九年级化学教师考查当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新高一年级化学教师考查当年中考试题。

2.知识结构的断裂和承接关

从教材编排体系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教学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拓宽了知识面,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但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精简了许多次要的概念,缩小了计算范围。这样与高中衔接,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断裂,要过好知识结构的断裂和承接关,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九年级教学中应关注核心概念,突出内在本质联系。如:盐的概念教学,学生了解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之后,应让学生从讨论中得出NaHCO3、KHSO4、Cu2(OH)2CO3也是盐的结论,并在“物质的分类”教学中让学生知晓: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分类情况。

(2)教学中应重视将基础知识线索与活动过程,方法思路线索以及自然现象,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线索的紧密结合,融合统一,以弥补知识结构断裂。如: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中,学生不难算出1克氢气和8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9克水。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讨论:2克氢气和8克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水?1克氢气和9克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水?由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教师由势利导综合分析对比,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实际过量问题的计算方法。

(3)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层次、多线索地整合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具有发展性。如: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把氧化还原反应的许多概念模糊带过,甚至从不涉猎。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阶段学习又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从发展性的观点出发,整合教材内容,有必要在九年级教学中介绍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初步理解有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并能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知道常见氧化剂(如:O2等)和常见还原剂(如:H2,C,CO,Al等)。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衔接工作的抓手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以获取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是以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许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年级不久就迅速“掉队”,从而引起了高中阶段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失。因此,这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做好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形成环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强烈的兴趣欲望去解决问题,才能学得轻松,学得轻松后又会激发对新的问题的研究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研究性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兴趣的好方法。应多加指导加以应用,以达到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如九年级化学复习时,安排研究性学习内容:硬水如何软化?让学生不用物理方法思考软化硬水的方案,教师指导并提供必要的Na2CO3等药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设计方案,探究知识,使学生及时懂得Ca2+、Mg2+的消除方法。这既巩固了盐与盐、盐与碱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又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了硬水软化的化学方法:加Na2CO3软化硬水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复习阶段既巩固了知识,又对化学科产生了新的兴趣。

2.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知识。过渡到设计实验的方案,证明学生原有的猜想这一过程。因而,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设计也应依据这一转变来思考和研究。如:在九年级复习时,提供以下四种溶液:MgSO4、NaOH、CuSO4、KCl让学生不外加任何试剂鉴别出来,请学生写出鉴别物质的顺序。该题目就是从学生观察实验过渡到设计实验方案转变的很好例子。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物质时,可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本题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而优先被鉴别出来。然后将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其他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氢氧化钠分别加入其他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镁溶液,没有现象的则是氯化钾溶液。

3.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有序地对信息进行类比、迁移,强化对知识的归纳整理

如:在九年级复习阶段,出示题目:某市游泳馆发生氯气罐泄漏事件,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因此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氯气罐推入游泳池中,以降低氯气排放于空气中而造成污染。事后测定,该游泳池水呈酸性,请分析:(1)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氯气,可用什么方法收集?(3)如果你在现场,应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篇3

关键词:衔接;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5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27

中学化学学习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但初中和高中作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如何实现初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切实把握教学衔接的生长点,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以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需要,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和课程标准,并参照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认为要想很好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览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好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上的衔接。

一、通览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好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教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和初高中课程标准,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比较初高中教材在知识内容、理论基础、化学实验上的特点;明确哪些是需要补充的知识,哪些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在高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中人教版必修一),按照单元(初中)顺序整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见表1)。

初高中相承接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再现,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九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和高中人教版必修一),整理了初高中教材中相同的图表,给出了相应承接的知识点(见表2)。

2.初高中教材在知识内容、理论基础、化学实验上的特点比较

初中化学在知识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主要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知识容量小,知识点零碎,教材内容浅显,属于生活中的化学;且没有相对完整的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定性分析,只要求记住现象和结论,具有浅显性、单一性特点。

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注重宏观与微观联系、形象化与抽象化联系、共性与个性联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具有完整的电离理论、氧化还原理论、原子结构知识理论,且将化学理论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突出了理论的应用价值;高中化学实验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突出探究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需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同素异形体、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是初中教材出现但不做深度要求,高中教材未出现但作要求的内容,这些知识必须加以补充,以免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空白。

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基础知识、电离理论知识、化学实验必须加以深化拓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初中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中教材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得失的观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会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利用电子得失相等立方程进行相关计算;初中只要求学生会找出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高中则要求会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初中只要求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离子,高中要求掌握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初中化学对于气体的制取,只要求掌握O2、CO2、H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仪器等内容,高一年级涉及Cl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实验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气体检验、注意事项(尾气处理、气体干燥)等方面加以归纳,并将其拓展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教师要尽可能地分析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或者在新生刚入学时安排一次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便在新课教学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做好新旧内容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被动式传授知识为启发式教学,启导、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可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做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同时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修正、拓展、深化,使新旧知识合理化衔接。例如,在高一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可联系初中质量分数等概念,从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再如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时,可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作为切入点,逐渐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去进一步修正、拓展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再以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通过原子结构基本理论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和理解。

三、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上的衔接

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迁移拓展,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法。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可以在适当时机开设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中,如刚入学时可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做好新课的预习,边预习边用短线将相关知识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路径。接着在思维导图上用各色笔做好相关标记。如:“Why”、“不明白”等,便于上课时注意听讲自己未理解的知识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可通过对比法、类比法学习金属氧化物的共性和个性,如铁的氧化物知识采用列表对比法学习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好预习笔记;上课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做好学习小结,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和试卷等。

高中阶段由于教学进度快,时间紧,学生作业量大。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习题过程中,除一般方法要讲解透彻,一些解题技巧也要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建立解题的基本思路:题示信息 + 基础知识 + 逻辑思维。高中阶段最常使用的解题技巧有:差量法(质量差、体积差)、守恒法(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关系式法、平均值规律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初高中化学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初中与高中衔接,不是简单的把高中学习要求转嫁到初中,也不是把初中的学习要求拿到高中来。而应将初中、高中的衔接准确、到位地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始终,保证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兴趣 成因 对策

遵义市每年的中考,总分750分,其中体育学科占50分,每年升学考试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测试,我都参与,看到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及在考试中的表现,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免感到忧虑,也不禁对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并究其原因。为此,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1.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不高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不高,老师的示范动作学生跟不上,锻炼起来吃力,成绩不如其他同学,使其产生自卑感,从而导致体育学习兴趣下降。如:女生受月经的影响变得不好动,肥胖学生,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2.有过运动受伤史

很多学生在体育课锻炼中受伤,导致失去自信心,不敢参与类似的体育活动,怕再次受伤造成体育兴趣不高。

3.受到学科的影响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考试要到九年级才考,到九年级练习也不迟。甚至认为只要把文化学科学好就行,体育分也就只有50分。这样,许多学生将体育锻炼时间用于学习,上体育课常常偷懒,体育教师不得不采取“减量练习”,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提不起兴趣。

4.教师的因素

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了解快乐体育的实质,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另外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也是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的重要原因。学生认同他们的观点,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

二、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让学生了解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为目的,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要经常强化,不断教导,慢慢的行成习惯才能逐渐养成,身体好才能搞好学习,也只有身体好才能建设家园;只有身体好才能保卫祖国;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同体育课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三部曲”的教学模式:准备活动―学习新内容―小结放松。这种形式过分突出了对新内容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教育和培养。教师一味追求时间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可能转变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多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课堂上获得成功体验的多少安排体育课内容,所以必须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情、学生在每次课中获得快乐是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法宝。因而教师不但要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更不要为传统所拘束。既要学习周边学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又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锻炼身心是基础,训练是能力的体现,目标是快乐体育模式的建立,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体育工作质量。教师的教学要求不能制定得太高,要让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教师更要学会运用“降线法”进行教学,如降低某项练习的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1.结论

(1)体育课的课堂效率要提高,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2)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条件。

(3)快乐体育和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

(4)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更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篇5

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我班,语文成绩不突出,一定要让第一名,发挥带头作用,起到引领作用,敢于积极发言,努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学生的缺点在于理解能力差,对文章读的少,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课文无用,尤其是现代文,根本考不着,即使喜欢做点题,但对阅读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再加上不求甚解,阅读理解就成了难点。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进步,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还要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复习为主,练习为辅,考试督促;以学生掌握方法为主,教师讲为次;结合市教研室安排,学校实际,抓牢基础,狠抓阅读训练,搞好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让学生搞好积累,把复习时的重点字词句,古文、古诗,名句牢记在心。并建好积累本,随时积累,养成好习惯。第二轮复习以阅读为主,加强阅读练习,让学生掌握方法,明确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考试的"点",能做到理解准确,表述确切,清晰,回答到点子上。第三轮用时两周,掌握技巧,做好心理准备。

三、教学目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10篇。

8、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9、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10、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教学进度

(一)继续完成第六册的学习

(二)分册复习

1、复习重点:掌握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古诗文。

2、复习难点:

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

②了解三大文体知识。

③掌握文言文重点句子、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三)专题复习

1、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于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

(大概用时四周)

1)记叙文专题复习(2)说明文专题复习(3)议论文专题复习(4)应用文专题复习(5)古诗文专题复习

2、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

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四)综合训练

在两轮复习之后,我们距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必须把握训练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能增加考前的现场感,让学生能冷静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用时约半个月(两周)。

(五)查缺补漏

针对前三轮复习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一些名篇的阅读理解,辅之以大量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坚决杜绝乱卷现象的发生。

五、复习措施

1、为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且成绩较好,必须重点落实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总耗时约二个半月。

2、以中考为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

4、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五、冲刺阶段:培优辅差

努力挖掘优生的潜能,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抓优的同时,也注重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从而,让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得到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八年级共有学生44人,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习,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三、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2、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3、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

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4、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6、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7、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8、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9、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10、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五、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赞赏的力度。

2、广泛征集资料,形成初步材料。

3、把写大作文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4、少搞命题作文,尽量自由写作,评改适度。

六、本学期个人提高方面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全书共六个单元:

1.诗的激情2.文学魅力3.关注自然和生命

4戏曲欣赏5.古文诗词6.古文诗词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但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将来的学习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此外,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般。

四、教学策略

1.坚持上好教材上的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坚持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好小组的作用,把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的时空跨越和交互反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

6、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作用,使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也是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一)在上期已经提前完成了一二单元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九年级上册其余四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任务。(略)

(二)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详)

这是本期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因而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总复习》,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计划地进行两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

并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

3、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4、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

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仿句、能对对联、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因而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文言文阅读

背诵优秀诗文80篇和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穿行(每周2课时)。主要让学生写好记叙文、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第二阶段综合强化复习

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4)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1.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中考说明》为指导,紧扣初三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本单元重点进行教学。

2.体现学校教研思想,积极改进并实施“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立足教情、学情,和其他学科通力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学科“培优推中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全书共六个单元,二十四篇课文,两个专题,两部名著推荐,六个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单元的读书方法指导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本期尽可能早点讲完新课,可以的话,及早进入全面复习,复习分三个阶段:分册复习、专题复习及套题训练,解读《2017中考说明》是前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题的审题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

掌握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散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构思模式,学习从不同角度变换写法;学会读书,懂得鉴赏文学作品方法。

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的感情,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中考目标:力争学科平均成绩名列全县同类校前茅,优秀率达到20%或以上,及格率达到80%或以上,人均分达到105分左右。

四、学情分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初三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共有83人,特别是1班后进生人数多,基础较差,提高成绩难度非常大。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在期末考出来的成绩及格率有上升,但还不够理想。再加上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五周,共计9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二是部分学生会还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力争进入全县同类校前列,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

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分册复习查漏补缺,生字词的辨认书写,诗文背诵默写将是落实的重点。专题复时重在对语文表现手法等进行解读训练。模拟训练主要解决题型分析和答题技巧应对上。

7.优化作业查、批方式,记录作业情况,一日一公布,一周一评比,做好教学落实。

12班和13班两个教学班的作业统一、进度统一,教学方法力求有个人特色。和别人多交流课堂实录效果,整合课件,创新教法,及时进行教法调整。

8.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

9.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10.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奋斗目标

在2017年中考会考中,语文及格率、优秀率和人均分三项指标力争达到全县同类校前列,完成教学任务。七、教研课题本期力争使自己主持研究的2016年度重点课题《中考作文实效性训练研究》顺利通过上级教研部门验收结题。

八、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具体见备课组统一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1-9周下册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期中考试

11周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议论文阅读训练

篇6

一、上好第一课,激发民族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学生充满好奇心,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如何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就能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呢?我在上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1 搜集素材,举例说明化学在古代、近代、工业、国防等各方面的应用。

2 趣味实验。

我拿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非常惊讶。接着我又做 “清水写字”、“茶水变墨水”、 “溶液变色”、 “烧不坏的手帕”等“魔术”,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有了强烈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告诉学生学习了化学知识就不难解释这些现象,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介绍一些科技前沿的化学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介绍一些科技前沿的化学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为人类为祖国做贡献,激励学生勇于探索自然奥秘。

如:①核能(核裂变,核聚变)为什么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945年8月8日,美军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达1.4万吨当量;1945年8月9日,投向日本长崎的原子弹“胖子”达2.2万吨当量,造成总计死伤30多万。②月球上丰富的He-3资源总量达5亿吨,可供人类使用几十万年。

通过介绍使学生们了解到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到化学科学与各行各业的相互联系和重要关系,掌握必要的化学常识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为民族学生树立要学好化学的信心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重视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培养民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燃烧及其条件时,我首先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是可燃物在水中的燃烧。学生听说有物体能在水中燃烧,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我介绍了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及工具(组装好制取氧气的装置及导气管,500mL烧杯,干净的铜片,白磷、红磷、开水等),实验开始,先在烧杯中放入400mL开水,再用镊子取一小块白磷放入烧杯中的开水内,观察,无任何现象,再分别取红磷和白磷各少许分开放在铜片上,并将铜片放在装有开水的烧杯上,观察一段时间,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第三步,将制取的氧气通过导气管通入烧杯水中白磷的上方,就会看见开水中的白磷马上燃烧起来,明亮的火光使学生的热情达到了极点,紧接着我提出了燃烧及其条件的一些问题,学生很快就有了正确的答案。在学生情绪最佳、兴趣最浓时,对要掌握的知识的理解应该是最深刻的。

三、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的让学生实验。有时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例如,讲铁的性质时,做铁钉生锈这个实验时,我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只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三个小瓶子中分别装满水、少量水、不装水,在这三个瓶子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 、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讲分子的性质时,为了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其运动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一件红色衣服上附有蓝色的水分子,经风吹日晒,水分子一个个逐渐从衣服上运动到空气中形成云,晒干的衣服就穿在人的身上;还有花粉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使人感到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模拟气体热胀冷缩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分子性质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奇妙的微观世界的兴趣。因此,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微观粒子,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7

关键词:方程式;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一、概念界定

“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新课程明确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效果”: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努力达到每个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应用的集中体现,它具有简明直观、涵义丰富的特点。牢固掌握化学方程式,学会用化学符号进行逻辑思维,是教师向学生传播化学知识的媒介,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认识物质及物质间的变化规律、掌握化学知识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感到记忆和理解困难,教师感到难教,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化学知识的教学进度。通过研究可以解决这一关键难题,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学一个变化采用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的方式感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变化观念树立起的同时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成绩。

三、研究的依据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依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广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心理学观点:“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为了满足这样的基本价值追求,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学生观和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并使新课程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应该说,新课程较为全面地关注了生命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化学新课程体现了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

化学新课程将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类面临的挑战,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懂得如何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化学能源以及有效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二)化学新课程体现了化学服务于生活的实用价值。

化学新课程将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尽可能把化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拉近,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看到学习化学的实用价值。

(三)化学新课程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发展个性的价值。

化学新课程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力求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理解化学的现象和原理;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初步建立起科学的物质观,树立起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追求真理、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去评析社会问题。

1.研究具体内容。

(1)了解初中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的现状,找出书写错误的原因。

(2)研究元素、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的记忆方法。

(3)研究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教学策略,总结书写规律和技巧。

(4)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影响。

2.研究的目标。

(1)真正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不仅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还要进行好化学基本观念教学。

(2)教师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较好地接受和学到知识。

(3)使学生树立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用符号表示的观念。

(4)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读法,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五、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八、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写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

(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阅读有关化学教学理论及教学文章,用心解读新课标,解读课本的编排意图,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并灵活地渗透于课题研究之中,结合有关材料总结出顺口溜等记忆方法。

(3)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过去八、九年级学生的作业、试卷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部分的研究分析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问题。选取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助于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总体的引导。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针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加以反思,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六、措施及策略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化学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生产蓝色果冻”等,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目的。

(二)分散难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的分散难点,提前逐步渗透,减少学习的坡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中就学到了许多的化学用语。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绪言”到第三单元,是元素符号和部分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识记阶段。对元素符号的记忆,抓住学生刚学化学有极大的兴趣,就鼓励学生去看教材P75表4-6常见的元素及符号,并每天记2个,第二周由学习小组检测,并适时加以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阶段:第四、五单元是化学用语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化合价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等,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配平方法等。

第三阶段:第六单元到第十二单元,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三)注重规范化训练。

规范意识是一种有序的严密性科学准则,规范意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首先,教师在化学用语教学和组织训练环节,教师自身要做到板书严谨、表述规范。其次对学生严格要求读写并重,不仅要直观认识,快捷读出不同的化学用语,更要会顺利书写,还能完整表达中文意义,两种方式采取不断重复的烙印记忆。

(四)注重对学生记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记忆化学用语。

1.归纳记忆。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同一专题,学会类比分析,已形成的知识体系才能条理化、系统化。

2.比较记忆法。充分调动学习材料的相互渗透作用,寻找相关化学用语之间的共同特性,注意比较类似用语的微小差别,强烈刺激记忆的兴奋点。

3.顺口流记忆。运用记忆的联想技巧,可以自编化合价口诀。

4.推理记忆。根据各类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推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对应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进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2.09.

篇8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学科还在全县平均分以下,现将我校相关情况做如下介绍,说得不对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我校基本情况: 2018年春季,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383名学生,其中七年级2个班,81名学生;八年级三个班,128名学生;九年级四个班,174名学生。

二、2017年中考情况:全校 199名毕业生总分平均分345.08,七科合格率13.57分,普通高中上线110人,上线率55%。三项考核数据综合排名全县第28名。

三、教学质量偏差原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

1.领导班子面临的困难大,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多年不力,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客观现状。

    2.因阶段性重点工作淡化了教学主业,找借口推脱责任。

    3.学校虽然地处乡镇中心,但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强。

    4.领导班子没有调动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1、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管理上存在畏难情绪,学生管理不严,有的甚至不敢管、不想管。部分教师和班主任与学生思想交流少,师生关系弱化。

2、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2岁,普遍偏大,音美专业教师紧缺。

3、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上课满堂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的重备教法而轻学法。

4、部分教师敬业意识不强,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钻研教学,不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备课不扎实,批阅作业不细致,课后辅导不及时不长期。

5、一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主动作为。一部分教师不学习、不反思、不总结,青年教师得不到成长。

四、提升策略

1.全面动员、强化意识

在总结上学期我校质量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差距、反思不足、激发全校教师的质量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激发全校师生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以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在召开的开学工作会和教研组工作会的基础上,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安排本学期的质量摸底监测和各科竞赛活动,培养良好的学风。把质量的认识深入到全校每一名师生的心中。

2.学习《通渭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切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结合新课改要求,遵循中小学教学规律,贯彻落实《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重视和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在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活动、成绩考查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八个教学基本环节的规范要求、检查监督和反馈矫正。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完善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和检查制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1)、早晚读划定区域。(2)、对早晚自习进行跟踪检查,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范围。(3)建立课表、任课公示和巡课检查制度。开学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课时及时上报学区,同时将学校课表在教导处公示,班级课表在教室外公示,接受学校巡查和上级领导督查。学校每节课(包括自习辅导)都安排值班人员巡课,逐课检查按公示课表上课情况和课堂教学状况,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4)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听随堂课制度。各学科成立备课组,形成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情况必须及时如实记录,学校定期对备课小组的集体备课的资料、活动、成果进行检查。(5)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抽测反馈制度。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九年级学科质量抽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具体负责,提高出卷质量,组织监考阅卷,及时登分汇总,要求抽测学科的老师结合抽测成绩深刻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成绩偏低的科任老师,学校将个别交流,特别差的要调换岗位。(6)建立期中期末检测和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要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充分利用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分析资料,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帮助教师找差距,研对策,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7)建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教研组每两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学校不定时进行抽查,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向教师反馈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检查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校长要亲自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改进;并组织力量跟踪指导检查,促其整改并提高。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扬,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做法。教师常规检查的结果要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过程性依据。 (8)建立基于质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学校根据教体局的要求,重新修订了《碧玉初级中学绩效工资分等发放考核细则》,建立了《碧玉初级中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完善了《碧玉初级中学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制定了《碧玉初级中学评优选先办法》等奖惩制度。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将过程性的工作检查与质量考核挂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在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4.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上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在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中的作用。学校要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深入学习通河初中、安川学校、三铺初中、陇川初中等先进学校以及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如:上学期带领部分教师在安川学校、三铺初中、陇川初中听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满堂贯”的课堂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5. 深入开展听评课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1)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根据自身学科特长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推门听课,随听随评;(2)教导处每周安排一节公开课,在教研组会议上评课;(3)每位科任教师相互听课,每学年不少于20节。(4)邀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随时听评课。

6. 加强课外跟踪督查及辅导。早自习以语文、英语背诵为主,教师抽查 ;晚自习前以历史、政治背诵为主;晚自习以物理、数学、化学为主,要求辅导教师全程辅导。

五、组织保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在出台计划前,和部分教师座谈,校务会讨论修改行动计划。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行动计划(方案);学习新修订的《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并尽快统一思想,将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行为和每个教师的教学管理行为都能落实到行动计划上来,循规范,讲细节,求质量,以不断优化我校教学管理的质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篇9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它们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根据笔者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

》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

        4.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篇10

一、“三风”建设方面

1、根据平川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通知》和白银市教育局“师德师风回头看”活动,制定了《靖煤公司二中“爱岗敬业,奠基未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教师师德档案,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2、通过“三评议”和“七查七看”活动,全面深刻、实事求是地查摆问题,深入剖析,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把师德建设落到了实处。

3、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4、加强了日常值班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通过网络管理、班级考评、班级日志、星级学生评比展示等有效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风”建设活动。

二、教学管理方面

1.加强管理,追求实效。

① 组织落实多级听课制度。

一是领导随机听课制。制度要求校中层干部及其以上的领导每学期必须听课三十节以上,且听完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实际的进程看来,这既加强了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的联系,又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二是各层次教师的公开课制。根据制度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优质示范课,部分中青年教师上一节成果展示课,教龄在五年之内的教师上一节达标汇报课。从实施的情况看来,这既有助于新老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又有助于教学的创新;使得整个学校都处于不断的教研、探讨、进步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既竞争又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是教研组公开听课制。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组织,根据学校的要求,教导处严抓教研组管理,严格要求教研组必须有计划的实行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交教导处汇总存档。从具体的进程看来,各教研组都能严格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一共进行了60多节公开课,课后教研组都组织进行了评课活动,不少课都获得了好评。

四是建立师带徒培养制度。学校制定了师带徒培养计划,全校共有18对教师结为师徒。要求徒弟认真、虚心地向师傅学习,每周听师傅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徒弟在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要勤奋实践,每两周上一节汇报课,请师傅指点和评价,认真做好教学心得或反思的记录,要努力争取大胆地参与教学实践。师傅尽力上好每周一堂课,以规范先进、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影响徒弟,给他们以启迪。一学期下来,效果非常明显。这不仅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而且形成了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局面。

各种听课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得广大的教师都参与到听评课中。这些有记载、有汇总、有总结的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学校教学新面貌的重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与管理。尽量做到集体备课不走过场,达到“统一”与“个性”相结合。各备课组在充分学习课标、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以本校、本班学情为背景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都能够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同时,本学期学校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网站的建设。通过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传电子教案,做到学校内部资料的共享,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了解和联系。这将为我校全面实施电子备课奠定了基础。

③加强年级组日常工作的监督。本学期学校制定了教师坐班制度,教导处人员随机检查教师坐班情况,并在邮箱中进行公布。通过这项制度,可以保证教师能够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④ 狠抓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

1、本学期两次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业务笔记、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公示记录并反馈本人,每次检查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

2、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本。从抽查效果看,许多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书写教案,内容详实,并每课做到有教学后思,达到课时数。学生的作业本比较规范,但学生书写还需加强,作文质量有待加强,周记稍有欠缺。其它有些学科作业次数还不够,批改符号海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通过检查评比,对教师的优秀教案和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了展览,并进行了奖励。

3、加强教研组管理,经常化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教研。大家能围绕如何走进新课程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研究过程踏实、稳进。教师们能深入钻研教材,研讨问题,精心设计教案,上课认真扎实,课后能较好地研讨反思。另外还进行了分组说课和集体评课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并及时做好记录,效果较为明显。

⑤积极组织各年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

1.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了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其中蔺倩同学获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三等奖,芦伟、郭栋梁、米素来马来、高双红、赵强强分别获市级一、二、三等奖。王婷玉、李彦荣、贾东燕分别获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市级三等奖。在2011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赵启明同学获甘肃省一等奖,范文涛、郭栋梁、李彦荣获甘肃省三等奖,常子君同学获白银市二等奖。王耀军、朱桂英、张玉璞、张志圣老师分别获省、市级辅导教师奖。

2.语文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作文竞赛;数学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数学竞赛;英语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英语知识竞赛。政史地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政史地竞赛活动。同时,小学也认真组织开展了作文、数学、硬笔书法、百科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⑥加强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导处一开始就狠抓毕业班工作,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早进入备考状态。制定了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措施。强化备考研究,明确中考改革精神,研究近几年来中考改革动向。加强各轮复习计划措施的落实工作,组织月考检测,并对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与问题整改,查缺补漏。加强了与兄弟学校毕业班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学生动员会、家长会,做好中考报名工作,宣传招生政策,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今年中考情况获得了预期的目标。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和政治理论学习,力求使广大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②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以“白银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培训与达标”活动为契机,学期初就号召每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理论,进行课件制作,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教师的群体优势。本学期多媒体教室的上课率非常高,真正达到了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

三、活动计划的落实情况

根据学校在学期初制定的《公司二中“教学管理年”活动计划安排表》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比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三月份:

1、制定学校各种工作计划(教学、综治安全、总务、德育、体卫)和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年级组、教研组、教师)

2、组织学习《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文件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开展校园文明月活动

3、开展学《守则》学《规范》主题班会

4、组织九年级教师考前动员会

5、组织六年级教师考前动员会

6、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7、制定《公司二中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实施方案》

8、召开三风建设动员大会,启动学校“三风”建设年活动

9、制定《公司二中“讲党性、重品行、树正气、作表率、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10、制定《公司二中“爱岗敬业,奠基未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11、讨论制定《学校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过关考评实施办法》

12、组织选拔参加全区初中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13、组织参加全区初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

14、组织学习《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文件

15、组织小学低年级硬笔写字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