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的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的文化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 文化发展 文化策略

文化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定义,是国家的、民族的文化,涵盖宗教、社会等方面。2011年在中央会议上,文化发展战略被提出,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上下致力于贯彻落实文化发展战略工作,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无非就是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这些内容。推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化发展各方面不能各自发展,内部存在着联系,城市文化的发展要全面的发展。

1文化发展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的要求。文化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互依存,缺了哪一个发展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因此对城市文化的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政府面对如此的发展情况,不能只是注重城市的经济增长,要满足百姓对于文化的需求,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影院、文艺活动的开展等;把文化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城市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也不能松懈。城市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2)国家文化体系建设的本质.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发展示范区,带动全国的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公平发展,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文化服务,无形中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2城市规划中文化发展的问题

(1)缺少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观念.国家发展要软硬兼施,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文化建设。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文化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已经见不到踪迹了,城市特色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的新都市,每个城市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当前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停滞期,低端文化层出不穷,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流。通常这样的文化也没什么内涵可言,好的文化再难寻其踪迹。许多文化工作者为了追求利益,亵渎了文化的纯洁性,大众就随波逐流,沉浸在低俗文化中不可自拔。归根结底,缺少的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理念。(2)失去了民族特色。城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科技不断升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的是商业性、娱乐性。城市的建设主流是经济发展,完全忽略了要保留地域文化的特色,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每座建筑看上去都一样,不重视城市发展特色,大肆的破坏文化设施,在发展的过程中属于民族的独有文化特色正在消失。(3)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许多城市的文化遗迹已濒临被拆除的境地。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个城市纠结于是否拆除古建筑来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对此的看法两极分化,有的人支持拆除文化遗迹,进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有的人却不同意,认为城市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保持特色,文化遗产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城市要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尽力的保护文化遗迹,避免城市格局过于单一化。

3文化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作用的策略

(1)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在设计的时候,要着重的反应民族特色,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增添城市文化魅力,给城市的生活增添一些文化气息。在设计大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民族或者城市发展历史中一些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元素,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城市的发展要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的定位,制定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发展计划,以此来保证城市可以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提升城市的欣赏力,在发展中更具有城市竞争力。

(2)改变观念。文化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文化策略的重要性。有的人认为经济的发展才是首要的,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是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了灵魂城市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文化要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群众,在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时,要注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资源的共享。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中来。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分享给其他地方的人,加强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文化发展的大繁荣。

(3)文化发展融入基层。文化的发展需要基层人民群众的参与,社区活动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在一些社区中会有许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诗歌朗诵、歌唱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群众积极的参与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让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而且也可以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推动文化建设。文化要从基层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文化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清楚的了解群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目的的推动文化的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开展的文化活动要积极向上,不能有负面情绪的影响,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文化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文化发展。从全球的局面来看,文化发展策略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我国对于文化发展策略是非常重视的,把文化的发展上升到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高度,文化策略对于我国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城市规划中文化策略的实施,虽然有其他国家的案例可以得到一些经验,例如许多西方国家很早就探索文化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身的特色,保持谨慎客观的态度,分析当前国情和城市发展现状来制定合理的计划,逐步的推进城市规划中的文化策略,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力,防止文化策略自由发挥,而偏离城市规划中的要求。作为领导阶层要转变城市规划的旧有理念,从基层入手,主抓文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路线,经济、文化两手抓,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水准。

参考文献:

[1]夏鼎然.探索文化发展策略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篇2

【关键词】城市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策略

城市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旅游的不竭动力,在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坚固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根据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达到培养出良好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类型,文化旅游可分为:文化主题公园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遗迹遗址旅游等。此外,城市文化旅游者在参观遗产地、画展、观赏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和参访某区域人群生活方式、习俗、服饰、烹饪、语言、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旅游

(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了整个城市区域中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至居民素质、政府综合形象、企业管理模式等隐性条件,小至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雕塑装饰、街景美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公共广场的设计与规划等物质实体。它综合了一个城市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品和影响。狭义的城市文化则是单纯的指城市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精神意识形态,主要侧重于艺术、科技、语言、文学、教育等精神理念方面的构建。

(二)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是在城市旅游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科学水平等方面所开展的文化性旅游活动。作为城市旅游的分支,城市文化旅游是与城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相并列的一项旅游模式,其旅游活动的主要是展开于城市区域之内,作为立足于城市文化的旅游中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相对立的关系。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随着人类文化发展所衍生出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形式多样的不同层面,例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闲暇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每个层面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趋向。城市形象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精神理念、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认知形态和传播方式上让人们形成的感观认知和综合印象。一座城市的形象能够集中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些城市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塑造起游客耳熟能详的城市形象,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人间天堂杭州等。这些城市形象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游客的参观到访,深入人心的城市形象带动着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筹规划。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之前,必须要合理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并在资源开发后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根据的文化资源类型可以将开发模式分为直接利用型、主题附会型、原地浓缩型、复原历史型以及整合提升型,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文化资源类型以及游客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开发与发展。

(三)根据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结构。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日渐从以往的标准化过渡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城市文化旅游若要在日渐细化的旅游环境中长久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职业性质、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游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性的推出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游客兴趣,例如针对中老年人所进行的养生旅游、针对年轻人所进行的冒险旅游以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科普旅游。通过优化旅游结构的方式,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活动,达到提高文化旅游者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发展城市内民俗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加大对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和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确保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根据旅游模式完善旅游线路。根据城市文化旅游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和完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事业。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不同线路。一种是对相关主题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并联合面向旅游市场。这种旅游线路大多以城市旅游资源为主体,能够突出文化旅游的重点,但在线路安排上具有局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文化旅游者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线路模式,它是随着背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旅游线路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线路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标准。

三、结语

城市文化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根基,而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在地域、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努力构建起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篇3

2014年8月,安阳市委曾在全市开展“我为安阳发展献一策”活动,即是为了集中民智民慧,推动安阳城市的新发展。从活动的征集内容来看,此次活动的落脚点仍在发展经济,解决安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必然面临的转型问题。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经济方面发展的战略战术改变必不可少。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建设的软实力同样不可忽略,它是“赋予城市魅力、个性和创造力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英国曼切斯特城市委员会在文化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美国的波士顿、匹兹堡等先前衰落的中心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文化,带动了城市的新繁荣;巴塞罗那通过与城市设计相关联的文化计划和城市文化节活动,推动城市再创辉煌;这些都是充分理解城市文化作用机理,将其运用到城市发展中的优秀案例。

二、地方高校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根植、催化、吸引以及直接拉动这四个方面。其中大学作为先进知识和文化的生产地,其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与城市融洽相处,促进城市的发展,成为大学在实现教育功能之外尤为重要的一个功能。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安阳工学院如何从这个作用出发来促进安阳城市尤其是城市文化的发展。

1.地方高校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文化的外部个体和人群融入本土网络的过程,包括经济、社会、空间等不同方面的融合。安阳市作为一所地处中原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地级城市,在社会网络、经济和文化上具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很多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本土网络根植和区域文化根植有助于地方的发展。比如,安有低空领域开放的独特资源,河南正在着力打造中原航空产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经济威力也将辐射全省,而安阳工学院所拥有的飞行专业,独具特色,使安阳工学院成为全国十一所招飞院校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可以招收飞行员的高校。这个独特的资源,学校应该放大它的特殊性,学校所在的城市更应放大它的特殊性,使它成为城市名片中最靓丽的一个头衔。但目前这样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安阳市在力争打造“会飞的城市”这一主题时,还打出安阳工学院飞行专业这一亮点,安阳市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安阳航空运动节”,每年活动内容相对固定,都是以展览、比赛、表演等形式开展,在业界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但是,如果能够结合安阳工学院的飞行技术专业这样的学术平台,邀请与工学院存在合作的国内外业界专家来安阳进行交流,进一步打造安阳航空运动节的专业特色,将活动从社会影响等较为宽泛的层面提升为专业交流平台,势必会加强活动的影响力及增加其美誉度。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过度的地方根植会损害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会损害外来产业集群进入城市发展的信心。安阳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对缓解这一矛盾能够发挥较大作用。比如,在人才引进上,作为一所高等教育院校,工学院虽然每年都吸引着各类专业人才前来应聘,但是,由于我们引进人才的政策与同类院校仍有差距,每年大多吸引的是安阳本地籍贯的硕士、博士,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和安阳市与外界的开放交流,更不利于学校和安阳市的长远发展。外省市人才的引进,可以带来不同的外界经验与外来文化,可以预防文化交流上的“近亲繁殖”,因此,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与生活条件保障,是一切之本,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来自市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在人才引进上,只有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才能真正促进知识与文化的交流,因此,高等教育院校要积极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与生活条件保障,吸引他们来工作,以带来不同的外界经验与外来文化。如果为了维持暂时的稳定而偏向于招收本地籍贯的教工人员,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和安阳市与外界的开放交流,更不利于长远发展,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来自市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其次,高等院校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势必会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如果能够重视这一外来群体,吸引他们了解城市,融入城市并能在毕业后留在此工作、就业、生活,这对于城市与外市、外省的开放交流也会有积极作用。

2.地方高校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作为独立要素带动其他要素如经济的发展,并在其他要素之间起到减少摩擦、减轻磨损,促进融合的作用。以安阳工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融入安阳本地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开放学校资源,比如将现有教师资源、学校实验室、科研基地、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还将学校重大活动比如每年的运动会、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作为事件活动与社区进行交流合作,既能促进学校与社区、城市的交流,促进两者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通过文化融合上的带动,比如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干部走入社会,走进市直单位、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促进双方了解,促使双方能在人才培养、产业接轨、平台搭建上找到合作途径,能够真正站在发展需要、社会需要的角度上培养人才,产出科研成果,实现大学与城市的真正双赢。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政府重视大学文化在促进城市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如开放对学校的招标管辖,让学校能够自主引进先进设备,与市场发展接轨,吸引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等。

3.地方高校对于城市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是指文化空间及文化基础设施对于外来产业及人才的吸引作用。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空间能够极大地提升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居民间信息的有效交流,形成资源的整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大学对于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空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开放学校校园作为居民休闲的场所,开放图书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面向城市居民,开放学生社团与城市里的业务团体或专业团体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特色学科专业与安阳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创意合作等等,让大学成为安阳市城市社会的文化活动中心,对于促进大学与城市的互相融合,促进城市文化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篇4

一、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城市物质文化建设

城市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文化,是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具有鲜明物质载体的文化类型,主要由城市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产业组成。虽然这些文化是以物质的形态出现,但它们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城市的空间是由各种造型、风格、色彩的建筑构成的。这就要求城市建筑不仅要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更要承托起城市的底蕴和文化,成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当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时,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建筑能够使城市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品质。二是一个城市的兴衰伴随着城市产业发展的好坏,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经济产业部门之一,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文化产业不仅直接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也日益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设计等产业融合,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其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转型的独特作用,既可以有力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二)城市精神文化建设

城市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城市的精神价值、观念层次,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大众文化、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民俗文化等,因此其体现文化本质的方式也会更加直接。一是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来说,历史就是城市的根基,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而且,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途径之一。二是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只要广大居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就能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三)城市管理文化建设

城市管理文化对人口素质有定型塑造作用,包含调节市民行为的准则、规范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行政文化建设和城市道德文化建设。城市管理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城市行政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大量集聚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是城市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方针、法律、法规,对城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二是通过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和人本化,使管理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和优秀作风传播到社会各层面和各领域,能够对广大城市居民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河南城市文化建设新发展趋势

(一)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

随着近几年国内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国家在政策方面对文化产业更加重视,引导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进入,使投资主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河南的城市文化建设主体既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也有演艺、影视、动漫等经济性的文化企业;既有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也有清明上河园、天人文化旅游等一批民营或合资企业,还有国有、民营、外资、职工持股等不同所有制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网络文艺社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民营文化工作室等新的文艺组织,以及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独立制片人等新的文艺群体大量涌现,使河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荨

(二)城市文化建设需求呈现多样化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征,而且目前模仿型排浪式的文化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城市的文化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的趋势。这就对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多种形式和题材反映社会现实、多种角度反映当下生活、多种方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而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更要辐射到河南城市的各个阶层和各类群体,尤其是要多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特有的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多元化的河南城市文化供给。

(三)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呈现融合化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全面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城市文化建设呈现出融合化发展的趋势。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印发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大量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呈现。目前,河南城市已经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企业,而且一些传统企业也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实现了转型升级。“文化+金融”成为当今河南最热的创投和风险投资模式。2011年大地传媒借壳上市,2014年郑州墨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知胜广告传媒策划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2015年河南省闯世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文化+旅游”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节等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节会,而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也是文化与旅游、科技、休闲等行业融合化发展的成果。

(四)城市文化建设管理呈现人本化

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规划和制定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管理城市的各项文化基础设施和对城市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控。在河南城市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一要结合河南各城市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城市文化管理体制,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调节机制和监管方式,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二要加快转变河南城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以“群众文化群众办,社会文化社会办”为原则,从以办文化为主转向以管文化为主。拓宽文化的投入渠道,鼓励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和生产、服务单位转换经营机制。以市场为主导,逐步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河南城市文化市场体系。三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强化以人为本的文化立法和执法工作,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篇5

关键词: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随着现代科技向文化领域的注入和人民群众对新的文化生活的更高追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做为吉林省西部一个新兴的文化城市,如何定位文化产业?如何加快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本文将从白城市的文化产业实际出发,谈一谈加快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挖掘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发挥专业团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要把准自己的脉,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要因地制宜,要有什么做什么,并且做好它,不要盲目地效仿,更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情。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与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的。人们先是解决吃饱肚子,然后才是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所以要分析区域文化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取向。还要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显性与隐性价值、开发途径、开发后的市场价值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论证与评估,这是成功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所必备的工作。同时,要在发展“特色文化”上下功夫,促进“特色文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始用打造特色文化来拉动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如“浪漫之都”的大连,“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的苏杭。白城市相对于这些城市来讲名气上虽欠缺,但并不缺乏特色文化,只不过是缺乏推而广之的物化载体,流传和宣传不够。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白城的文化产业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发展产业链,是促进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白城市自身的特色文化因子,仅仅靠保护和继承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充分利用想象空间和各种创意方法,进行挖掘和开发,整合和提炼,赋予时代内涵,把这一文化品牌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送戏下乡、送艺术下乡、送文化下乡、艺术走进社区等活动,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文化生活,拓宽人们的视野,走出闭塞,融入现代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 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形成结构合理的融资体系,打造白城文化精品产业

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产物,它兼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具有推动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属性。如果打造的不是精品,随便拿出一个题材,推向市场,都不会产生大的效应。打造精品,就是树立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近年来,白城市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抓住经济转型这一机遇,竭力推出向海、查干浩特等旅游项目,把具有自己亮点的东西发扬光大,做成具有鲜明城市标志的品牌。并以这些品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辐射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白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同时,要通过加强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政策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投向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咨询业、广告业和旅游业;通过借鉴北京等省市的先进经验,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文化创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少量引导性的直接投资基金;通过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国内外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市内重大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并争取形成文化品牌;通过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放宽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通过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和股份制改造、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体系;通过改进文化投入方式,加强成本核算,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6

【关键字】:交通文化 现状 发展建议

(一)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而城市交通正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上海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有包容性,且迅速发展的城市,但是它拥有丰厚的文化却没有一个适当的展现平台。城市的交通是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的公共设施,通过将城市交通文化空白的区域改在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使人民可以用使用交通工具的等待时间浏览城市的文化内涵。

结合调查实践研究取得的成果,我们主要将以上海交通文化现状和发展建议两方面为切入点,首先通过对上海公共交通如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上海交通道路、高速路网等的研究得出上海交通建设现状;通过对上海交通出行中广告的设置、特色沪语报站、特色线路设置如迪士尼专线、交通卡、航站楼、重点交通枢纽以及公交站牌等的研究得出上海交通文化现状。再结合现状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问题或疏漏,适当提出对未来上海交通文化这一方面的发展建议,主要包括通过语音播报、电子屏、车站向导、吉祥物等进行城市文化宣传;精神文明如交通安全意识、乘车文明、便民服务;特色线路建设、路况设计、专用车道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等。

(二) 正文

一、交通文化

(一)交通的释义

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类的交通史与人类的语言、符号、图像等的 传递播送。这个定义虽然在外延上比较全面地界定了交通行业的范围,但交通本身的涵义 人们仍然不甚清楚。[1]

(二)文化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著名学者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 一个整合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具体物(使用的器物和生活消费品)和无形的)。

目前,比较令人信服的总结认为,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缔造的社会或地域特色的行为形态。[2]

(三)交通文化的含义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交通文化具有客观性、观念性、独立性、动态性、继承性等特点。主要功能有导向,激励等,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构成。形成良好的交通文化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现代人们走向文明的必修课。[3]

二、上海交通文化现状

(一)交通现状

1.概况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拥有相对健全的交通建设。包括上海城市公交系统,上海道路建设,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海出租车等等。构成了上海交通系统。维系着上海两千万人口的出行。其中,上海公交公司共计44家,运营线路948条。轨道交通共计建成运营14条线路,里程617公里、366座车站。出租车有运营企业44家,线路948条,营运车辆18186辆,日均客运量约784.58万人次。市道路总长7 797公里,其中公路占73%,截止2014年全市道路总长17 797公里,公路12 945公里,高速公路825公里,全市道路面积279.2平方公里车行道面积227.5平方公里。

2. 公共交通现状

(1)公交车

公交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有方便市民日常出行的常规线路,还有针对外来游客的环游上海的旅游大巴,为游客提供了观光服务。然而对于公交车我们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公交车排班极其不合理,有的线路前后两班车的发车时间过长,或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不注重多增加班次,而且公交车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有些需要公交车的区域并未设置公交线路,以上两点容易致使市民在出行时遇到困难,这便是为何如今黑车盛行的原因了。其次,仅仅只有环游上海特色景点这几条线路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再更深层次地挖掘上海的魅力并将其展现,更多的特色线路有待开发。

(2)出租车

当下出租车的服务正在稳步提升,车内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车内空间也越来越舒适,不仅如此,现如今推出的“滴滴打车”等热门打车服务软件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便捷的软服务受到了乘客们的追捧,但是近来关于使用打车软件的安全性使人担忧,对于打车软件这一方面的服务还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司机也有存在着拒载、跑远路欺瞒外来旅游乘客等行为,如何让出租车司机更好地服务乘客有待深思。

(3)地铁

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升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地铁作为自己的交通出行方式了。地铁班次稳定且间隔时间短,免除了人们多余的等待时间,乘车环境也较为舒适。现在有一些车站应经开始注重起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了,如在换乘通道内设置一些有特色的装饰以体现特色文化,将站名用特殊字体书写在墙面上等等,但是我们做到的宣传效果微乎其微,这些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硬件设施也有不足的地方。车厢内并未设置果皮箱、地铁出口指示不够明确误导乘客、无线网络还未普及,这些缺陷都需要修改并完善。

(二)交通文化现状

1.城市文化在交通文化中的体现

健全的交通建设造就了上海人民的便利出行,也造就了上海独特的城市交通文化。目前,上海交通系统中充斥着带有明显海派气息的海派交通文化。例如上海特有的沪语公交报站,方便部分普通话不方便的乘客出行的同时,也给上海公交车烙上独特的印记。

(1)交通中的广告文化

作为一座金融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具有丰富的交通广告资源,公交移动传媒,轨道交通站点广告设置丰富,巨大的客流量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就目前上海户外广告而言,交通中广告位成为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广告位寸土寸金,每一秒都在像上海两千万人流量传达广告内容。

(2)特色交通卡

交通文化不仅体现在交通系统中,交通卡也可以作为上海文化传播的媒介。目前上海公交卡统一采用简单的几何图案线条设计,底色按照公交卡性质不同分为不同底色。形式略显单一。作为上海的另一张名片,公交卡可以体现出上海城市的风貌。就卡的类型来说,上海交通卡有一日卡,三日卡,长期交通卡。临时卡满足了短期游客的需求。此前,上海也推出过世博卡等特色交通卡。

(3)国际化都市的航站楼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国际友人往来于上海。而上海的浦东机场作为国际机场,承担了尤其重要的任务,成为很多国际友人往来中国的第一站。作为中国的名片,机场航站楼的风格尤为重要。目前上海的机场航站楼建设普遍以简约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主旋律,虽然设施齐全,为旅客提供了充分的便民服务,但是不免也失去了一定的特色,失去了一个宣传海派文化甚至是中国的文化的大好机会。

(4)城市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上海,人口众多,城市面积较大,相对的对道路的覆盖程度要求也很高,七零八落的郊区小路,宽阔平缓的城中马路,复杂繁华的市中高架,各式各样的道路重叠相连,由此,上海的城市交通也出现了几个著名的重点交通枢纽,如人民广场、陆家嘴外滩、浦东国际机场以及虹桥机场等等。交通枢纽是由复杂的交通设备与建筑组成的群体,是一个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交通枢纽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城市的交通文化。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成熟的交通枢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规划。

2.交通中的精神文明现象

(1)公共交通乘车文明

现代公共交通发达完整,其便利的条件设置以及亲民的价格让它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要选择,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现代化都市,每个工作日或者是节假日的高峰期,地铁、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地铁口的电梯无时无刻不在超负荷运作,“左行右立”这一文明的扶梯规则几乎没有人在意;而在列车进站上下车的时候,“先出后进”这一科学有序的规则也很少有人遵守,人们往往挤成一团进退两难;“宁等一辆车,不抢一扇门”是贴印在每扇站门上的温馨标语,然而每天因此发生的被夹被拖行的安全事故一直时有发生。

(2)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中国人老生常谈的交通文明问题即使在已经被重视的今天,也依然时常出现在上海街头。

(3)公共交通从业者的精神文明

公共交通的司机往往掌握着一车人的安全问题,而目前不少驾驶员依然存在着“开快车”等危险的行为;在上海较为靠边的区域,因为路线长短不一等问题的限制现在依然存在着人工售票服务,但是这一枯燥辛苦的工作常常使从业者面对高峰期满当当的车厢服务态度不是十分良好。就此公交巴士公司也较为重视公共交通从业者的精神文明建设,多次发起“争做文明交通人”一类的正能量活动。

三、上海交通文化发展建议

(一)交通文化宣传

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字。“行”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渠道,将一个城市的文化融入交通运输中,更为有效的、大范围的加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增加外地游客对城市的了解与认可。交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一方面,交通的强大运输能力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穿插在交通中,每个人的生活也会受到交通的影响。交通质量成为了城市人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显现出城市建设水平。交通运输质量,建设质都是城市建设能力的体现。

1.完善语音播报系统

语音播报是交通中人机互动的一部分。语音播报的主要作用在公交报站,公交广告等。上海市目前拥有数千公交条公共汽车和电车线路,是上海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上海目前公交文化建设的优点在于逐渐开始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人文关怀,例如在上海很多的公交线路上都已增设了沪语广播,使上海人倍感亲切,也将外地以及外国的游客置于了上海的文化氛围中。对于语音播报,我们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1)报站广播中不加播广告,使关键信息能列车在站与站之间行车的1-2分钟内更加有效传达给乘客。目前交语音播报中,会在语音报站中增加部分广告。使得报站信息 能够精准有效的传递给乘客。

(2)沪语、普通话、英语逐句轮播,提高了不同乘客群的收听意识,使相关乘客都能提前做好下车准备。沪语作为上海特色,在很多线路中采取了沪语报站。一方面方便了上海本地沪语使用人群,另一方面也为上海交通增添一抹特色。

(3)在途径景点的线路中增加周边景点播报。对车站附近著名景点进行简单介绍。公交网络中隐藏着不少国家级旅游景点。在公交报站中增加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可以方便游客做出线路选择。使得旅游交通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

这些小细节,虽然看起来不是非常有影响,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城市文化,从小细节中升华城市交通的魅力,影响人们在交通中的体验。影响城市交通中的每一个人。

篇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建设台州市路桥区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7-02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城市的商业区。经商氛围浓厚,文化意识淡薄,建区10年后仍然没有图书馆。2004年,路桥区图书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发展为今天的具有一定软、硬环境的,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城区图书馆。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一个役有实体馆、没有图书、没有办公场所的图书馆何以在“商业之都、文化沙漠”中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文绿洲?其中,必定有许多创新的理念与举措可以给予新兴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启示。

一、现实情况与发展成果

路桥区是台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濒临东海,全区总面积276.6平方公里,辖4镇6街道,常住人口人口43.64万,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7.8万。路桥地处台州人口最密集的温黄平原中部,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宋时便“商贾云集,车辆辐辏”,现在路桥已成为台州市和浙江省东南部的商贸中心,渐成“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之势。从台州市的整体情况看,文化事业薄弱,发展不够,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一直排在经济之后。作为台州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路桥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必将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路桥建区初期,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无暇给予路桥的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如今,路桥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定水平,2010年的人均GDP将达10000美元,即将跨人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自然而然也会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品质。然而,路桥拿什么去满足市民隐性的、迫切的文化需求?建设公共图书馆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于17世纪中期起源于欧美国家,在其产生后不久便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与普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绝对的公益性与开放性。中国与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英国每一万居民就有一家图书馆,德国6600人,瑞士3000人;中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公共图书馆中,有很多仍然以“藏书馆”的实质存在着。路桥图书馆在建立初期便将自己定位在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文化、人才的孵化器。历经多年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已创建了一个文化集市、九大文化品牌。文化集市包括:“南官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展坛”、“蔡啸书场”、“翰墨雅集――艺术沙龙”、“文学沙龙”、“横泾塘沙龙”。九大文化品牌包含了文化集市的前四项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未成年人读书节”、“商都文化”、“乡村人文大讲堂”。与此同时,共享工程、虚拟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馆分馆建设等工作也已初具雏形,正在逐步成熟。另外,路桥区已把建造区图书馆放到优先发展序列,一座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内部拟设数字图书馆、音乐图书馆、艺术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梦的地下城)、女子图书馆、柯璜纪念馆、地方文献陈列馆等特色馆。届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路桥的“第二客厅”,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路桥文化档次、营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以一个文化集市与九大文化品牌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南官书院”在路桥区域内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被浙江省社科联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图书馆研究工作之一的“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品牌栏目“南官人文大讲堂”,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荣誉称号;馆长也被评为“浙江省讲座工作先进个人”。

二、工作特色及发展理念

在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事业不同于大城市,在保证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要创造文化资源,激发文化需求,引导群众参与,正所谓“道在民间”。路桥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深谙其中之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市民,在路桥区域范围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的文化生活。总结路桥图书馆的发展经验,有几项工作尤其出色。

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信息共享体系。路桥市民是幸运的,虽然路桥图书馆的实体馆仍然在建,但是借阅常见书籍已不成问题。路桥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博爱医院分馆相继成立,合计可借阅图书30000余册,市民均可到曙光医院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这是路桥建区以来第一次为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路桥在实体馆落成之后,两分馆仍会持续运营,分馆数量与分馆的藏书量也会适当增加,以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的经费一直很紧张,为分馆提供的藏书都是从新华书店赊账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克服困难,承办了规模宏大的路桥未成年人读书节,配合春晖小学的爱心教育,组织学生捐书,送书下乡,成功举办了“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爱心捐书活动”,提高了螺洋居图书馆、新桥居图书馆、金清镇图书馆3个试点乡村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积极与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九个在线网站进行了多次沟通,得到了免费试用权。与此同时,图书馆网络建设也有了可喜进展,网站目前已正式开放。

2.创办“文化集市”。“文化集市”借鉴了“传统赶集”的概念和形式,按照一定的节奏与频率(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居多)举办活动,使市民习惯性地参与其中,让文化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文化集市包含了六个栏目,内容涉及讲座、展览、说书、文化艺术沙龙。每个栏目都有不同的定位,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具有路桥的本土特色。文化集市的栏目设计十分科学,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写写毛笔字、谈谈诗歌;农夫小贩摇着蒲扇听方言说书;阳春白雪、下里巴都可以到人茶馆就坐听讲座。其中,办的最出色的就是雅俗共赏的“南官人文大讲堂”。自创办以来,一直V2"公益免费、自由开放、以文会友”为宗旨,坚持每周日办一场(法定节假日除外),至今已举办100余场。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大讲堂已被市民视作商业之城中的一块人文净土。与之相呼应,同样是一周一期的栏目“南官人文大展坛”也致力于传播、普及人文,展览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已有了一批经常性的观众,吸引了一些个人与单位的主动合作。可以说,图书馆与“文化集市”之间已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为路桥百姓奉献了不少文化大餐。“文化集市”也已成为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据了解,目前路桥区尚无项目

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已有4个项目进入浙江省非遗名录、19个项目进入市级非遗名录、160个项目进入区级非遗名录。路桥灰雕艺术于2008进入省级非遗名录,其“幕后推手”就是路桥图书馆。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工作涉及图书资料、刊物、报纸、老照片。目前,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已集中到路桥图书馆,得以保存。另外,与当地媒体联合开展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在群众中反响颇高,无数群众主动将珍贵的照片资料送到图书馆,其中不乏佳作,能很好地反映上个世纪路桥的风土人情,图书馆杂志《商都文化》每期都会择优刊登。同时,图书馆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同行在南官书院共同召开了多次地方文献研讨会。

三、经验分析与启示

几年来,路桥区图书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化事业单位,却作出了一番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令人振奋的不平凡的业绩。分析路桥区图书馆的经验与成果,可以得到几点具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体会。

1.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步伐,关键在领导。一个具有全局观念、良好的管理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精通业务的领军人物不仅能够让一个机构良好的运转,而且能将社会上文艺积极分子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将上层建筑与普通市民连成一条线,从而拉动一个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馆长是路桥区引进外地人才时从武义图书馆调入的。担任武义图书馆馆长期间,他白手起家,将武义图书馆建设成为全省图书馆的样板。到路桥工作后,同样从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带领着一个团队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全方位开展文化活动,为商都增添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充分说明,文化事业需要热心人,更需要一个具有服务意识,能组织、引导热心人的领导者。

2.耍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理念,以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发展。2009年,路桥区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正式揭牌成立。图书馆采取的合作方式借鉴了股份制企业的运营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成功地实现了图书馆分馆的社会化运作。图书馆为分馆提供图书、管理软件与业务指导,曙光医院为分馆提供场地、基本设施与工作人员负责对外开放服务。2010年,借鉴曙光分院的成功案例,图书馆再次寻求合作,在台州市博爱医院设立了第二个分馆,初步满足了市民的借书需求。路桥图书馆还计划在新馆建好之后建立馆外馆、流动馆,让图书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实现路桥市区范围内步行15分钟就可借阅图书。

创新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出的点子不少,能够实现的不多,所以说现在比善于创新还要关键的就是如何行动起来,将点子付诸于实践。少说多做,创新才会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办讲堂不是路桥图书馆的原创,百家讲坛、浙江文澜讲坛等等都已办得相当成熟,但是,将“南官人文大讲堂”办得如此成功,不是每个县级图书馆都能做到的。办大讲堂面临的难题很多:没有场地,到处借;缺少经费,尽力省;没有讲座资源,找“关系”。大讲堂采取通知不组织的形式,在第一期开讲之前,路桥图书馆已经做好了门庭冷落的准备,但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意料,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0多场,吸引了社会上各类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获“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称号的图书馆中,路桥图书馆是唯一依靠租借场地开展活动的,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可见,“敢”字也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之一。

3.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指个体,也指群体。各个文化事业单位,包括非公益性的与公益性的都是充当着社会文化的引导者与整合者的角色,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服务意识、积极为个人与群体创造好的平台与资源,扩大文化事业的辐射面,推动社会形成以主流文化为主线的文化神经网。

“融入群众”是我们以前长提的一个发展文化事业的举措。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风气日渐开放、民间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面向群众”要比“融入群众”更为恰当。身处文化事业发展核心的精英们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要尊重大众文化、了解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打着精英文化的旗帜孤独行走,不如让优秀的大众文化领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蔡啸书场”、“南官人文大展坛”、“商都文化”等都扮演了市井中的文人角色。这些文化活动既贴近百姓生活。给了百姓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又具有传播人文的重要意义,让市民充分互动,各得其乐,再恰当不过。

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文化事业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更多地担当着一个传播者的职责。关起门来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想要谋求可持续的发展,先要“引进来”,在自身强大之后再“走出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形成良性循环。“南官人文大讲堂”能取得今日的骄人成绩。与“引进来”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讲座的质量,“南官人文大讲堂”加盟到了“浙江文澜大讲坛”中,使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成为了其长期支持单位;与台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战略协作关系;与杭州市、温州市图书馆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大讲堂始终保持高水准与向前走的态势,也造就了路桥图书馆的“讲座外交”与“乡村人文大讲堂”的盛况。如今,路桥图书馆已成为了台州最具有价值的讲座资源库,为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枫山书院、台州市曙光医院、台州市警察学校等提供讲座资源。这些活动拓宽了路桥图书馆的交际范围,为拓宽业务活动、开展延伸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5.要以小见大、持之以恒。与大多数单位一样,图书馆的工作很杂、很繁琐,总是小事很多、大事很少,很多工作一天、两天不做并无大碍,然而,长此以往,单位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而判断两者好坏的根据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灰雕艺术出现于唐宋时期,曾在路桥辉煌一时。路桥图书馆馆长发现许多灰雕在拆建中遭到破坏。随后,他了解到一位老先生保存了大量表现灰雕艺术的摄影作品,就与他商量,将这些作品拿去展览,让更多人关注路桥灰雕艺术的保护。2007年9月,《伸向天空的祈祷一路桥灰雕》摄影图片展在浙江省图书馆和浙江省内各地图书馆进行巡回展览。这使路桥图书馆成为了首个向省级图书馆呈送展览的县级图书馆,也在“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风风火火搞经济,勤勤恳恳做文化。一个地区的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完全有可能,但是一个地区人民的人文素养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提高是很难做到的。不是说经济建设不需要恒心,而是发展文化事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与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更多地提出来了,但是。新兴城市对这两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文化事业想要得要长足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篇8

【关键词】城市建筑 地域文化 传承发展

1 选择无锡

1.1 无锡的过去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距今6000多年前无锡先民便已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产劳动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农业社会,到了近代由于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交通、气候条件,无锡逐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稻米、棉布、丝绸的贸易中心,大量的市场需求又带动了农村棉花、桑蚕、稻作经济的扩张以及城市造船业、建筑业、金融业以及餐饮等各类服务行业的发展,北塘沿河及南长街一带商贾云集,商铺林立市井繁荣。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无锡的城市建设,到解放初期基本上形成了“陆衢水巷、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特定的无锡面貌。今天无锡还保留着“棉花巷”、“船厂里”、“酱园弄”等地方经济发展的印记,向人们诉说那一段令人振奋的城市历史。

1.2 无锡的现在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的城市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境内的高速公路、内环高架和立交桥梁像蛛网一样通向四方,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堆砌起来的高层建筑群拔地而起,短短几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新无锡已经矗立在太湖之滨。通过对旧城改造以及以城市扩张为目的的城镇化建设,无锡的城市内涵和城市体量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无锡在旧城改造之前所形成的城市格局以及建筑特色,是在时间的长河里由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甚至市井乡俚等各种社会发展因素雕琢、塑造、拿捏出来的,其深厚的地域经济、人文精神、古风旧俗以及市井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块太湖边的沃土里。陆衢水巷的通达、粉墙黛瓦的幽深、柔糯软侬的吴语和吴地人家旖旎的风光,是人们对于富有人文精神及地域特色的江南历史古城的一贯印象。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无锡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城市面貌。

1.3 无锡的将来

国内很多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都走过与无锡相同的发展道路,一座座格局相似的现代化都市在中国拔地而起,原有的特色民居与民风民俗日趋同化,在同一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原本的个性与地貌特征已基本丧失。所以,选择无锡作为案例来思考地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城市化的高速运作使得人们来不及思考面前所发生的一切便已失去了曾经的所有,在惊叹天翻地覆的变革带来的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突然发现今天的城市超出了想象的膨胀,人文生态、环境生态甚至生活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对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锡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2 无锡的选择

2.1 无锡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反思。

(1)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生态面貌已不复存在

无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湖港汊众多,水网遍布,当年“布码头”、“米码头”、“丝码头”的形成便得益于发达便捷的水上运输。但是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人防工程建设,无锡城内的护城河及城中内河都遭填埋而建成了防空洞;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又把广布城乡的河湖港汊改造为农田,曾经发达的水网体系消失殆尽[1];近十来年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索取土地,劫后仅剩的小河小塘被长长短短的公路和大大小小的建筑覆盖。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拆迁重建,一些既有历史沉淀和文化精神、又有人文故事的街巷建筑,曾经形成了独特的无锡城市文化之神韵,然而在无知无畏的现代化建设中几近消失[2],街巷河道被截弯取直或填平盖楼。被现代高楼和宽阔马路切割后仅存的几条古街也像一段段被阻断的音符,再没有优美连贯的旋律和勃勃的生机。至此,无锡守持的水乡面貌已不复存在。少了这些水乡面貌和文化特征,无锡还是昔日那个充满着历史、人文、儒雅、温情的无锡么?

(2)无锡城市人文生态体系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无锡是吴文化和近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发祥地,无锡旧城遗留的老建筑与桥梁水系表达了本土地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的精神境界,表达与人的生活生存状态相融相通的意趣和品格,从中体现江南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由此产生的独特的城市生活文化。近年来,很多城市在“创建旅游城市”、“保护传统建筑”等政策引导下,把一些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遗存下来尚未完全拆除的老旧街区改造成旅游景点,并统一名曰“历史文化街区”。比如惠山古镇和南长街,安徽农村的徽派民居老宅整体搬迁到惠泉山下显得水土不服,原住民全体撤离,整个老街被改造成一个建筑的道具、一盆供人观赏的盆景,原有的生活气息和面貌已名存实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人造景观而已。

通过人造景观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再现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是单一物质性的形态样式,而是一种对文化的记忆与尊重,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认同度,表现在对生活的方式与立场态度。这些人造景观工程的建设把对地域文化的认识世俗化、表面化、商业化了。今天被称之为“历史文化街区”,还保留多少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呢?

(3)盲目的“拿来主义”加剧了地域文化的扭曲变形

近些年无锡城市建筑对于超高、豪华、新异的追求表现出极大热情,盲目引进国外设计师的惊世之作,把新奇怪异视为前卫时尚[3],在面子工程与显富心理的驱使下,建筑孤立于城市整体文化生态体系之外,投资者相互攀比呈现出一些超高层建筑群的体制景观。如今科技发达了,建筑施工技术强大了,但建筑文化却掉价了,城市建筑的高度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深度和文化个性,密集的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更多地是考虑奢华现代的外在视觉效果,根本不考虑光与声所带来的建筑污染。这些巨大的玻璃幕墙犹如悬挂在城市高空的定时炸弹,构件材料老化与未必健全的日常维护机制,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危害。

为了迎合崇洋心理,房地产开发脱离本土文化之底蕴,把追求新奇西化视为高档时尚,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让无锡拥有众多以洋名字命名的住宅小区,“威尼斯花园”、“哥伦布广场”……罗马柱、巴洛克式的屋顶呈现奢华气派、惊艳显贵的西化景观在无锡随处可见,似乎太湖之滨的无锡已经整体搬迁到了地中海沿岸。这些现象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使城市文化生态体系失衡。在这种表面繁盛的背后则是文化上的荒凉。今天,我们庆幸生活在已高度现代化的无锡。但是,在尽情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作为代价,那个记忆中的江南历史名城已经消失淹没。现今50岁以上的无锡人还能依稀记得旧时无锡城的模样,但是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谈起曾经有过的这些时,换来的是一脸茫然,由此带来的是地域传统文化根脉的割裂和断层。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精神上的贫乏日趋凸显,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度不断降低,对城市文化的定位产生偏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漠,呈现一种浮躁、焦虑、空虚、自私的社会心态。我们无锡地域文化的发展与成果体现落后于苏州、南京等省内其他城市,如果任其惯性发展,“无锡是个好地方”将难以得到认同。

2.2 无锡需要学习和借鉴

无锡与其紧邻的苏州在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城市体量上都有着密切的可比性,无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比照苏州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同样从历史中走来,苏州的老城还基本保留水乡的生态原貌,一律粉墙黛瓦的低层建筑无声地诠释着最原本的生活气息,即使是公交车站台的设计也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元素,与城市整体风貌相统一。所有的现代建筑只有在苏州新城才能看到,老城和新城的城市定位特色鲜明、功能区分明确且互不干扰。这座古城的本土文化生态体系自成格局,她并没有一味摒弃,也没有一味拿来,它与外来文化甚至现代新新文化有选择地交流、交融,并保持着距离所产生美感。比如,由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并于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其设计在充分尊重古城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了传统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之与原有的文化生态相协调,但又决不是“秦砖汉瓦”式的重复,处处传统又处处创新,是对从历史传统中走来的苏州最得当的现代诠释。苏州博物馆的成功在于她大气而不矫情,简约而不潦草,风姿卓越而不搔首弄姿,既厚重又明快,既守拙又富于变化。这样大的体量,不突兀不张扬,含蓄优雅仪态万方,充满古城文化,包涵水乡元素,穿越时空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城市的高度、宽度、密度、广度是可以用数据去衡量的,但城市的精神面貌、个性风格、人文内涵只产生于人们对于城市建筑、城市景观的内在感受。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物,城市建筑应该体现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指向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全球化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城市的趋同,但片面强调传统有可能导致与现代都市生活之间的鸿沟。在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延续城市的历史传统,苏州博物馆作了一个有高度、有深度的榜样。延续传统是理解潜藏于传统中的审美情趣和深层思想本质,不是复制复古。在延续的基础上创新,不割裂传统,为传统注入新生命。代表地域文化外显的建筑设计既要与现代设计观念相协调,又要有本土传统文化意识的延续。一栋好的建筑是与地域文化、环境乃至社会习俗相融相合的,体现对人、对自然、对文化的尊重[4]。

结语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符号,也是城市的灵魂,高低起伏的建筑轮廓,投影在天际处的曲线,便是这座城市无声的旋律,她浓缩了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她向人们述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如果不顾城市人文历史,一味脱离实际盲目学习西洋,抛弃民族精神追求高大新奇,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虽堂而皇之但恰似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对当地城市文化生态、人文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生态的无序发展以及所产生不良的后续影响,一定会逐步显现。一座懂得用心珍惜过去,善于思考未来的城市才称得上是一座富于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参考文献

[1]陈易.政策调控与城市化进程研究――以无锡城市化发展为例[J].经济地理,2002(1):41-44.

[2]俞孔坚.美化城市还是破坏城市?[J].美术观察,2005(2):20-22.

篇9

关键词:都市文化;精神文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都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早期在现代文学作家笔下被讽刺、诟病的都市慢慢地在中国成长壮大起来。然而,这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我们现在都市发展得很快,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在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都市化道路。

当今,后物质主义对于全球化的世界浸透,是消解人类精神世界坚定的信仰与简朴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在充分的利用世界有限资源,鼓励社会快速增长财富的经济自杀行为,重新分配现有生态资源与破坏环境。在全球化推广与蔓延一种狂热的消费主义思潮,使人们按照全球一体化单一生活方式和标准享受幸福的。

超过了个人实际消费能力,追求过度消费为特征,是后物质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全球化的经济理念造就的现代消费时尚观念,就是在营造更加浪漫式或更加快速的消费场景与氛围,去体验对社会财富浪费式消耗的快乐。而支撑这一理由的消费思想,就是生态资源的可替代性,或者说是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幼稚乌托邦空想。人们不是去关心自身是否有能力消费或是消费之后果,而是应该及时行乐的快速把握住消费的时尚,在体验性消费热潮中,人们经历着生命无足轻重的快乐冲动与流逝。后物质主义的快乐消费培养起来的情感就是冷漠的忘记一切后果,忘记自身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伦理。

人们在过度消费中放弃了精神纯粹性的追求。在后物质主义之外,人们的心灵好像已经麻木,难以接受来自精神的愉悦和幸福的体验。人们放弃了信仰和宗教的情感,去单纯的追求后物质主义的浪漫情景,构成了现代社会场面中最动人的激情;人们沉沦于物质财富的占有与消费中,幸福就是如此浅薄的表现为过度消耗中的快乐。人们满足于虚拟的场面所表达的消费的狂热与快乐,汽车、洋房、美女、权力、荣耀……在一片广告语词的诱惑之下,人们接受了当下世界输入给我们的一切价值选择。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今日中国的都市化浪潮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而提到都市,有人认为它是天堂,有人认为它是地狱。我却以为,都市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都市里的生活,常常面临着各种矛盾、误会、陷阱与背叛。换句话说,都市实乃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为我们提供便捷、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时刻制造着冷漠、虚伪、欺骗与龌龊。因此,表现都市生存中的人情冷漠与人性缺失,也成为当下都市生存中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阻挡都市化进程浩浩荡荡的前行脚步。但是,倘若这种都市化报之以人们的精神缺失和生存质量危机为代价,那它的意义何在?在这里,无法从哲理上对都市发展的利益双方进行居高临下的思想审判,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人一事。就当下的中国而言,对广大都市平民和正在融合的农民来说,除了在自身有限的资源上动脑筋,除了想方设法压榨自身潜力博取更多利润,还有什么更直接更迅速的捷径,能够解决现实的困扰和生活的窘境呢?如某些文学作品中所写:城里人听着多好多滋润,实际上很多都市平民都在为养家糊口,还完房贷之后争取把生活质量弄得好一点而不断奋斗着;对农民而言,外出打工有打工的难处;留下的还有留守妇女和儿童问题;精神信仰和婚姻财产问题等等……这就是当下不可避免的现实!

英国都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都市》中对都市化的问题提出了反思。霍华德认为,现实生活中,事实上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都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都市的研究比较物化,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都市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而存在的。都市的主体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人。”

寻求都市困境的解决之道,并追求更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推动中国的都市转型成功。

一、直面现实,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

不少城市都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希望以此获得外界的关注与尊敬,从而摆脱内在的焦虑与空虚。标志性建筑是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

但正如古人说“百年而可以谈礼乐”,城市文化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传承,而不是只要有了钱就可以买来的商品。由于这个深层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品牌战略与追逐驰骛中,上演的多是一出出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本身严重透支城市的文化资源、恶性损耗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因而表面上繁华和强大的城市躯壳包裹的却是一颗极为孱弱和发育畸形的文化灵魂。中国城市由此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上日益陷入焦虑与危机中。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用其带动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前进,切勿贪功冒进,得不偿失。

二、避免城市异化,激发文化自觉

城市文化的衰落、城市形象的扭曲、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和谐与精神生态的严重污染,是人们对城市产生怀疑、不满、厌恶甚至怨恨的内在根源。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市文化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加以研究并通过制度建设加以疏导和化解。

对此,一方面以对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取代以竞争力、GDP排名、总部经济、投资潜力、百强等硬实力排行。尽管这主要是中国城市化“倒逼”的结果,但对疗救在经济发展中被恶性损耗的城市文化机能无疑是一方良剂。另一方面,激发城市文化觉悟,依据本地实际进行城市转型,把精神文化、城市文明等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化解当代人与城市之间日益严重的离异感或流浪感,集聚离散的人心和逐渐冷却的人气,把城市建设为平民的当代家园,精神上觉醒市民阶层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为都市化进程的“软着陆”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让更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达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以及优秀的文化产品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能利用其商业网络迅速的传播城市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加速文化输出与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建设要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提供和地区教育产业,加大文化研发力度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劲松.《中国当下都市生存背景中的文学书写》,《文艺评论》,2011年09期.

[2] 刘士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问题与文化自觉》,《文汇报》,2011年8月.

篇10

关键词 : 城市化;传统建筑文化;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also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emerging gradu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ally profound, modern art and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the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ulture protection status, and explor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ity development 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Keywords: urbanization; The tradition building culture;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具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从古代起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中国建筑的独有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城市建筑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文化的交融影响也更加激烈,西方建筑的风格和方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建筑,比如上海就是一大典型,其部分建筑具有西欧国家建筑的特点。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筑历史,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向西方国家学习,而没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一、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

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符号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是当前必须去做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部分是现代建筑无法取代的,比如我国古代的排水设计是采用向下渗水的方式进行的,从地表大范围的向下渗透排水。现代的下水道技术是引进西方技术之后发展而来的,一旦有一个地方的下水道堵住了其他地方就会出现积水。许多类似这样花费较大精力设计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考虑中国实际城市环境,最终制造出新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存在许多闪光的地方,在长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应该被抛弃在时间的尘埃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体系和方式都被西方的建筑思想所取代。只在少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还保存着传统建筑的营造体系,城市的魅力和风格并不在与马路有多高,建筑有多么宏伟。而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独特性。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各自历史发展的痕迹和记忆,或是战争或是古代帝王的都城,或是某个名家的故,这些都赋予了城市建筑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在一味高楼大厦的建设中往往会忽视城市的文化背景,为了追求城市建筑规划的整齐划一,拆除具有城市特征和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破坏我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这些与大众生活构成的文化根基紧密联系的,保护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是城市化建设中的必然内容。

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随着经济进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是适应时展趋势与世界接轨的必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城市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包装城市,尽可能的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当前正面临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的过程,城市人口压力急增,因此不得不开拓更多的空间来适应日渐庞大的城市人口。空间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建筑立体空间的开拓以及对城市外延的扩展延伸。

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使然,是社会发展的的需求、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房屋建设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交通建设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建筑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城市建筑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现代化发展必然会对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腾飞的中国为了追求城市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和彰显现代化特色,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把原有历史建筑推倒重建,造成原有的城市文化断层,文化丢失。现代化进一步加快可是城市建筑的差异性越来越少,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艰难困境。

三、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城市独特性和人文气息的关键,同时实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发展接轨也是新时代对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要实现城市建设的和谐健康发展,即要在二者中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这样的平衡是动态发展的不断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和不同时间的时代背景。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灿烂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城市独有的气息和底蕴,它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纽带。城市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不仅只是为了留住过去,而是因为现在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旧的建筑中存在着诸多资源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可以综合运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将现代化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相融合在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新的城市结构,既符合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又保护了传统建筑文化,彰显了城市独具一格的魅力。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平衡,并且结合城市的特点,实现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和科学性,与当前弘扬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历史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传统建筑文化是静止的,但现实生活却是动态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维持动静的有效结合便是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担任着营造人文气息的作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不仅仅需要留住城市发展历史上的灿烂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现代化城市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却相融合的关系,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最终使得现代化与历史性完美结合,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2]董世永,李骐莉.浅议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重庆建筑, 2006,03.

[3]蔡海鹏.失谐困境下的变革——探寻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的和谐之道[J].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4]柳意云,闫小培.转型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4,11.

[5] 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建筑学报,2003,02.

[6] 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J].建筑学报,2003,01.

[7] 宋春华.技术环境文化•建筑学报,2003,01.

[8] 吴向阳.不唯中西 只求先进——论海派建筑文化的社会生成[J].建筑学报,2003,06.

[9] 王兴田.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J].新建筑,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