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的意义

篇1

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诸多关于身心关系的描述。如“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等。《吕氏春秋?尽数》中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一表述清楚地阐明了运动有益于身体和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和精神相互依赖的关系。现在社会中,由于信息交流加速,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都处于身心紧张的状态中,心情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忧患、焦虑、精神高度紧张,经常感到身心疲惫。许多人面临精神方面的问题,而长期的不良和紧张的情绪又是许多心身疾病的重要致因。

一、太极拳的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认知行为假说认为:“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状态具有抵抗作用”。分散注意假说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穿,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常气血。所谓“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有意识地、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以上太极拳要领的综合运用,可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另外,长时间的太极拳锻炼,对发挥正面A型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情绪,从而延缓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人际关系,使社会安定;同时,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有良好影响。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太极拳的动作较为复杂,学习起来较其他项目困难,如果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定效能。这些都有助于打破与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相关联的恶性循环。太极拳其拳理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老子主张“道义”,提倡凡事不应急躁,更不能逞凶斗勇。太极拳作为道义之拳,重德之拳,要求练习者只有深怀道义之心,多做对社会、国家、集体有益的事情,少索取,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利,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解放自己,“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恬淡虚无状态。“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陈鑫语),太极拳是正道,练习者从中可以悟出立身之本,做人之理,不断追求精神健康,道德高尚。

二、太极拳的运动方式调节机制

太极拳练习要求是在松静、柔缓、圆顺、驰张的基础上做螺旋缠绕的意识运动。这些运动方式和要求对调节心理有良好的作用。

松,指精神和形体两方面的放松;静,指思想与情绪上的安静。以自然为法,以舒适为度的松静,能有效减轻人的应激反应和精神压力,改善紧张焦虑状态、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反应,对人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太极拳运动是意、气、形的整体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意气相随是行功的法则。这种运动方式充分发挥了脑(心)对生命过程动态变化的控制作用,强调通过意识指挥下的精微的肌肉运动,对人体经络产生刺激而使体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而太极拳练习要求人体注重运用精神意念的一紧一松,使内气运行流畅,肌肉收缩有律,紧、松、刚、柔互为其根,周而复始。一紧一松的精细的肌肉运动又可使人体运动的节律趋同于人体的生物节律,同时也有利于内气的起动与发放,使丹田之气鼓荡。太极拳动作的圆活是以脊柱为轴,并通过两腿的虚实转换和重心的左右移动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来带动四肢进行或大或小的弧行运动。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柔顺和缓、沉着稳定等特点所表现出的心意慢运、肢体缓随的行动节奏,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低强度、长时间的值下运动特点,它可避免由于大强度运动后,给人体生理带来的各种负效应。这些运动方式有利于人体的有序化,而这种人体运动状态的有序化,能达到重新调整精神,塑造行为的目的。

篇2

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如何来帮助、指导年青一代认知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而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从学校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想象等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哈罗克(E.Harlock)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批评而引起的恐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聋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没有努力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态度消极,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问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友圈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正常孩子要小的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聋校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属于直接不理睬,不接受状态。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四处碰壁,从而使内心一再受挫。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从德育方面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骼肌肉活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的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综合保健。

再者,传统教育中,我们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重点。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智力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在聋生社会地位不被认可的状况下,他们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平衡。比如,谈恋爱、玩电子游戏、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等。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

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此时,对聋生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形式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将对聋人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减少,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聋人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聋人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东西的出现,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篇4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心理评价指标,旨在通过比较参加或不参加医院社团活动的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队列研究,论证社团活动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积极促进效果以及其起到的干预效果,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部门工会组织分别抽取本部门参加社团活动与未参加社团活动人员发放问卷,在参加社团活动人员中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回收率91.4%,有效率97.2%;在未参加社团活动人员中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26份,其中有效问卷223份,回收率90.4%,有效率98.7%。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参与社团活动情况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8,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针对16岁以上人群,从十个维度较为全面地评价自身心理健康程度。不同因子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

3.1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与中国SCL-90常模9相比,被调查者的总体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常模数值,且通过方差分析后显示,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他因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当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欠佳,尤其是强迫症状、躯体化以及焦虑和抑郁情况较为突出。而躯体化水平较高同时反映出当前医务人员生理健康情况亦不容乐观。

3.2社团活动干预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为确认参与社团活动对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影响,本研究根据是否参与社团活动作为分类依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参与社团活动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均低于未参与社团活动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医务人员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有效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缓解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各类负面心理状态,尤其是改善人际关系效果较为突出。

3.3参加不同类型社团对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分别将参与体育类、素质拓展类、手工艺类和艺术类社团人员与不参与社团活动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参加体育类社团人员在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上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素质拓展类社团人员在敌对、偏执这两个因子上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手工艺类社团人员在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4个因子上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艺术类社团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上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参与多种类社团对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倾向于参加多种类社团,本研究将部分参加多种类社团人员心理因子得分与不参加社团人员进行比较后发现,参加多社团人群在人际交往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6个方面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说明医务人员参加的社团活动越多,越有利于改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3.5参加社团时间长短、参与频率对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

为进一步分析参与社团数量、时间长短与参与频率对心理健康改善是否有影响,本研究根据参加社团时间长短、参与频率进行分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时间长短、参加活动频率对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开展社团活动有助于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

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务人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岗位竞争、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医患矛盾等,种种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断侵蚀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从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出愿意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人群心理健康要明显高于不参加人群,这就说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放松身心、调节思想、稳定情绪、振奋精神、抚慰心灵,达到改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工作积极性的目的。这就提示需要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覆盖面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

4.2不同类型社团对于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不同效果

实验发现社团活动对于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效果,但是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改善体现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运动类社团具有明显的缓解压力效果,对于改善抑郁情绪和精神病性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能够减缓敌对情绪,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艺术类社团活动以沟通交流为主,能够促进人际交往,故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情绪起到改善作用,而且艺术的熏陶普遍能减缓焦虑情绪,拓展视野减少偏执,缓解各类精神病性症状。手工艺类社团活动能让医务人员提升耐心和创造力,对于改善抑郁和偏执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素质拓展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培养医务人员的特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取自我满足,并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减少自己的偏执情绪和敌对情绪。

4.3参加社团活动越多

越有利于改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发现参加多种社团活动的医务人员能够结合各类型社团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优势,在更多心理因子上得到优化。这就提示医院管理者需要保证社团种类的多样性,应当在给予物质保障的同时,对社团组织定期考核,保证各个社团的活动内容、效果和参与度等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4如何将社团活动更好地融入医院EAP工作中去值得进一步思考

当前医院EAP工作开展形式主要包含各类宣传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各类专项沙龙活动,以及进行危机干预。EAP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既然社团活动对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管理者就应当思考如何将社团活动融入医院EAP工作中,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向医务人员提供减压放松、自我成长等的文化氛围。

5小结

篇5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艺术类学生的健康状况总均分男生稍高于女生,但两者并不具备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分析表明(表2),艺术类男女学生中,总体差异性并不明显。但在焦虑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男生在偏执方面明显高于女生(P>0.05);其他健康因子并无显著差异(P<0.01)。因为男女两性紧张认知程度不同、所承受压力的质与量不同、心理防卫方式不同以及生物基础不同,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性别发展中始终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女性的生理周期对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波动影响。而且女生较男生更偏内向,更注意细节,因此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更大,心理的焦虑状况也更加明显。艺术类学生,由于其专业性质,会影响到独立性和个性意识的发展。加上男生较女生更加自我,性格情绪化也教女生变化大,存在偏执心理问题,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结果提示:在体育教育的干预与促进研究中应重视女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同时注意不同性别学生的区别对待,发挥两性优势和两性互动效应,促成两性和谐发展。

不同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艺术类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各因子统计分析对比(表3),大四学生的阳性总均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三年级次之,二年级年最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方面,大一学生的均分仅次于大四学生,而高于大二、大四学生;综合比较,大四学生、大三学生的分值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学生,且大一大二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艺术类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于高年级学生。这与对广州地区普通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有一定的出入。在对广州地区普通高校的学生调查中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四年级学生均值呈下降趋势。但四年级在年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因子均分上高于其他年级。分析原因,普通高校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经济困难等。很多大学新生离开长期生活的环境到新的环境以及不同于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导致大学新生普遍感到睡眠不好、食欲不佳、学习不适情绪不高、心情抑郁。而艺术类学生特别是美术类学生,在其进入高校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远离家乡,到全国各地的画室或美术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时间大半年至一年,个别学生甚至学年,并且不止一个画室。经过这些经历,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同学交往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都较一般大学生强,自然出现以上差异。(表4)

大学生体育锻炼感觉状况调查

研究中选用了体育锻炼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和非体育人口的两组人群,锻炼感觉测试表明(表5),体育人群中学生在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两个维度的比较中明显高于非体育人群(P<0.05),安静感均值也低于非体育人群,而疲劳感稍高于非体育人群,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对男女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男、女学生除了疲劳感(P>0.05)外,在体育锻炼感觉的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生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教育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获得愉快体验,尤其是女同学。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措施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预防与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活动的锻炼,可以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模拟的竞争环境中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宣泄不良情绪等。这对于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呈现良好的心境状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1运用体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略了学校体育在其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而学校体育也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对人体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绪以及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2利用体育所蕴涵的丰富价值

和思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体育活动本身的内在精华包括参与的意识、交际的能力、生活的态度、竞争的意识、合作的精神、真善美的价值观以及各类法规意识等。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在活动的竞争中,养成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在复杂多变竞赛情景状态下,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3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有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育环境

学校可通过学校文化的某些干预、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各种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信息,并内化为良好的健康行为的过程。在深化、完善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通过增设学生喜爱的体育选修课,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开展校内、校际间体育的竞赛和交流,开展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

4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基本形式,具有增进身心健康、培养体育人才的功能,具有教育、体育、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学生积极而又经常的身体锻炼,通过自主的身体活动及与锻炼同伴的社会交往,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日益增强。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课外竞赛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活动空间广阔,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结论

通过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分数中度异常的占总数10.65%;总体均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艺术类大学生尤为突出;艺术类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总体均分有类似的趋势,一年级学生在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大四学生在躯体化、焦虑因子均分上高于其他年级。研究表明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应激、愤怒、抑郁、慌乱,提高精力和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篇6

关键词 心身健康一体化 构建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84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gration Building

QI Yuan, CHEN R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perfect state constant desire and collaborative expect long since mankind, but most people always focus on physical health and neglect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i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construction scenario,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health of combining profit or non-profit sites, positive psychology "from a positive to a more positive" theoretical model as a guid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ogether,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side of human nature, increase happiness of life, thus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gration; building; positive psychology

1 心身健康一体化的概念和构建意义

1.1 心身健康一体化的概念

心身健康一体化是由社会组织者将心理保健和身体保健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既可防止心理疾病产生又可减少因心理疾病导致的生理疾病产生的良性循环。心身健康一体化只是一个构建理念的范式称谓,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社会盈利性商业场所,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名称,比如“心身保健室”、 “心理俱乐部”、“健心房”等等。但无论什么称谓,它都是由“心理―身体―社会”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这三个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三角”架构。

1.2 心身健康一体化的构建必要性

美国Franz Alexander 发表的《心身医学》在描述心身疾病之间的关系中认为:慢性情感性变化迟早会导致身体功能的改变,最终引起躯体病理损害。所以心身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精神卫生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心理学研究人员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国家也没有相应鼓励发展政策,市场经济更无类似经营,从而缺少社会支持,所以“心身保健室”、“心理俱乐部”、“健心房”等等以心身健康一体化为目标的心理保健设施场所亟需社会性普及。

1.3 心身健康一体化的构建现状

人是身心的统一体,完整的健康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然而现实的健康研究与应用存在着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研究与应用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分裂局面。医院针对身体疾患进行诊治,心理咨询室针对心理疾病进行诊治,只有精神病院的工作带有一定的身心结合性质,但它多侧重对身体因素的考量而轻视心理因素的考虑,对象仅局限于精神病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很有限。

1.4 心身健康一体化构建困境的客观原因

造成这种分割局面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疾病的症状表现是直观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人们预防身体疾病的需求,衍生出很多盈利性身体保健设施,例如按摩、针灸、拔火罐、吃补药、养生理疗、去健身房做运动等等,但是心理疾病的表现和康复的效果在非专业的普通人眼里并不是直观可见的,并且因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一般人并不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社会中没有也很难建立大众性质的保健设施和场所。

1.5 心身健康一体化构建困境的主观原因

普通社会大众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觉得轻度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等各种未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轻微症状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自行内化消解,只有极为严重的才需要看心理医生,他们并不理解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也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像无论身体有无病症都能进行身体保健一样,可以在常态下做些有益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

2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2.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在20世纪末,当西方心理学领域还在以“消极对消极”的模式治疗心理疾病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的以“积极到更积极”模式为主导的积极心理学打破了这个常规。他的研究更倾向于关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了心理学,目的是促进人的完善、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自我的实现。

2.2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目前主要研究的领域有:积极情绪的研究、积极人格的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及积极组织、社会环境的研究。①Salovey和同事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他们指出,无论在预防上还是治疗上,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将会有很好的效果,这都要源于前者和后者呈负相关的关系。②利用积极的心理和积极的情绪状态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内心觉得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2.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让人感到快乐、拥有利他精神和能够创建健康家庭和机构的方法,从而关注到人类全部的经验,使心理学跳出病理框架,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动态剖析心理过程,解读人类幸福,实现心理学的全部使命。

2.4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1998年,塞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从消极转向积极”的研究焦点的出现,使沉寂已久的传统心理学为之一振。积极心理学自诞生以来,无不受到广大心理学家或管理学家的关注及重视,一种以积极取向为主的组织行为被投入实践应用中,称作积极组织行为学,从2001年至今,Luthans与其同事对这种新型的心理学模式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查及研究,并做出了详细的论述。③

3 积极心理学在心身健康一体化构建中的应用设想

3.1 目标理念

塞里格曼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的“习得性无助”对日后的“习得性乐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习得性无助”的实验中,他不断地电击狗,发现狗在持续被电击后,已经放弃躲避,即使可以避开也不躲。由此推理出人类对某类环境事件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在不断的研究中,他发现乐观和无助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于是提出了“习得性乐观”思想,认为避免心理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可以从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来获得。④虽有大量的证据表明, 治疗师可以缓解来访者的障碍和消极情绪,但却没有证据证明治疗师可以使来访者幸福,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个体,具有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应该是帮助人们追求幸福,而不是局限于人类及社会各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⑤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参与者“习得”如何发掘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品质,如何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如何热爱生命、昂扬向上、热情洋溢,如何开发潜能并能乐观地面对生活等。

3.2 目标群体

塞里格曼和本・迪恩曾经为一千多个临床心理学家和咨询心理学家、教练、教师、精神病学家、医生、人事部经理开设了一个48小时的电话式课程,主要是为他们讲授 “真实的快乐”的内容,并对他们进行测试以及干预措施训练。⑥塞里格曼和本・迪恩的训练目标群体主要是针对专业性社会角色,而我们可以构建出“心理保健室”、“心理俱乐部”、“健心房”,目标群体趋于大众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3.3 参与流程

心身健康一体化的保健机构可以自由报名方式参与。报名后首先对参与者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职业、婚姻状况、子女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填写这些基本资料,是为了对他们有一定基本了解。其次为每位参与者设计保健目标,商议最优保健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保健项目安排等。最后为每位参与者建立追踪档案,可以记录他们的保健目标实现过程、保管他们的反馈意见或者其他按照保健项目安排所做的作业等。

3.4 场所资质、费用收取、时间及地点安排

“心理保健室”、“心理俱乐部”、“健心房”等场所可以建设为一种盈利性社会商业组织,也可以是公益的免费机构,需要有正式的资质和完善的装修设施。可以收费也可由国家资助。设计与布局应根据组织大小及实际需要而定,可建成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甚至更大。装修风格体现温馨、阳光、欢乐的主题。内部设施以舒适为主,比如瑜伽垫、立墙镜、各种舒适沙发、木质地板、正规健身器材等。时间可安排为周一至周日全天营业,地点需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3.5 工作人员资质

心理学专业人士,具有扎实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咨询经验,长期从事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特质。

3.6 项目安排、参与者分配

心身保健项目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基本可以分为对参与者积极人性观的建构、积极品质的建构以及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三个大模块。自助式心理探讨、自助式心理辅导可由工作人员利用瑜伽、精神分析法、梦的解析等对参与者进行关于人性观的建构;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激励可由工作人员利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放松疗法等对参与者进行关于积极品质的建构;自助式心理团辅、自助式团体沙盘可由工作人员利用热身游戏、沙盘游戏、健身器材等对参与者进行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三大类项目相辅相成,系统化安排,具体可根据参与者报名时登记的个人基本资料进行归类,推荐自助项目。在这里参与者的心、身、环境一体化,化被动为主动,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

综上可见,心身保健机构就如同把积极心理学这支疫苗注射到个体的体内,可以将参与者自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具有积极意义的潜力,在个体的生活中通过自身的修复维持个体心理健康。这不但对个体的健康和幸福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充满活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 钱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7-9.

② Salovey P,Rolhman A J,Detweiler J B,etal.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10-121.

③ Duckworth AL,Steen TA,Seligman MEP.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1):629-651.

④ Schneider.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unian Meaning, Knowledge, and Walm Fuzz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篇7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强大的冲击;第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深入研究,达成共识;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适应性,从客观上看缺乏科学指导。

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第一,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所发展。55.6%的区(县)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81.4%的区(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区(县)教育工作规划;83.1%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75.5%的学校校长(副校长)分管该机构,95.4%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84.3%的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心理教师数量有所增加,开始重视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三,在教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科研带工作的氛围。第四,在家庭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学校走进了家庭和社区,中小学能够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10年2月召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研究在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节奏快、学生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因地制宜加强工作,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泛化,避免用行政化、群众化的方式指导工作。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微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目前,我们已不需要在改变观念上做文章,而要在如何做好、做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下工夫。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它顺应了统筹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思考如何顺应新形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时,我们应该在观念上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上更加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出高招、见实效: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指导与宏观管理;三是加大学术研究的政府投入,鼓励各种学术研讨和成果不断涌现;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逐渐规范培训课程;五是鼓励基层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而言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规律

首先,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如下特点: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信息快速更替,互联网等新型媒体迅速发展:“四二一”(祖辈4人、父母2人、孩子1个)现象较为普遍,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共存。复杂的社会环境给中小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加以重视和研究。

其次,准确把握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代中小学生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学生承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此,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已成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世界,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缓解他们的压力,消解他们的焦虑,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品质。

最后,着重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成长中的突出心理问题,尤其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有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针对性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青少年的自杀问题、网瘾问题、校园暴力问题、性健康问题和违法犯罪问题等。

(二)引进国际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亦越来越高。这使得关注人的积极情感的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在2009年6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51年,人类有51%的人将达到“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那时有51%的人口能经常感受积极情绪,感觉到人生有意义,能够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开放、好奇、愉悦、热情、感激、希望、幽默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包括自制、勇气、正义、仁慈等;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能够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家庭关系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到2051年我国“健康成长”的人口达到甚至超过51%的目标。

(三)积极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

各个地区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特色,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各地区和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做法,将有助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的提高。在总结经验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和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三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进展及取得的实效。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程;中小学学生;学校管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中小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呢?这时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成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为学生人际关系,学业及事业的发展而开设的专门课堂。目前除了农村学校外,城市学校大部分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且配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并且课程的开设也日益多样化,这样就形成了以学校为基本单元的心理辅导站点。

从目前中小学生存在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来看,学生在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及越轨行为时有发生,虽然我们知道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如果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极为不利。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开设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辅导课堂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群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所以,中小学校的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德育的开展等等。

1.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调适学生的心理困惑及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向上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去学习、生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现在的学生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学业上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与父母沟通的压力、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如同一场及时雨一样滋养着学生的心田。

如,学生在面对同学间的交往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甲同学与乙同学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由于意见不同,甲同学没有支持乙同学竞选该次活动的策划人,最终两个好朋友互相不予理睬了,似乎变成了“仇人”。这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不懂得交往中的技巧造成的。我们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交往”的心理辅导课堂去引导,让我们的学生去调适自己的交往心理,去化解危机。

2.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是基础,是学生能否更好学习、生活的根本。而心理的健康又能有效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调查显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如,学生性心理的发育成熟,有利于性器官的发育。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可以引发各种问题。还有心理的成熟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有一个学生由于长期对甜食特别钟爱,时间一长竟然产生了依赖心理,进而过度饮食,导致严重的肥胖。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才慢慢地摆脱这种心理,身体才有所好转。可见,我们通过心理辅导课堂可以让学生增强心理控制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智力的发展一般跟身体及年龄的发展是相关的,当然也有例外。心理学严重表明,心理趋于健康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结构更加完善。心理学对一些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研究表明,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在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后,比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辅导的学生,智力水平有所提高,有一定的缓释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也可以完善学生的智力发育。同时心理健康对于促进学生的智力与个性又有促进作用,这对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学生尤其必要。智力发育完善了,个性发展成熟了,才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能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当然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完善个性了。

4.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在人必备素养,现在的文盲不是没有学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现在及未来都是信息变化极大的时代,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就会淘汰。而对在校学生,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竞争意识。有些学生害怕竞争,不会竞争,最终自己打败了自己。这些都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如,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无论学习,还是其他一直都是第一,无人能及。一直没有竞争对手的他,也越来越自恃清高。有一天,从外校转来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同样学习优秀,这样甲同学再也无法保持自身的优势,心理承受不起打击,从其一蹶不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甲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竞争心理。其实学习成绩的高度,好比比赛,有输就有赢。如果教师经常开展这样的心理辅导课堂,学生一定能认识到这些问题。

5.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品行,即使学业再好,学习再优秀,都没有用,都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当今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很多,学生需要面对的诱惑也多,他们不得不增强抵御这些不良诱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可以对学生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学校教师的引导正确地去分析这些问题,去自觉地抵制这些不良的诱惑。

三、心理辅导课堂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学校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好了,就有利于学生的管理,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得批评,教师对其错误批评几句就受不了,有的出言顶撞,还有跟教师动手的,甚至动辄轻生。教师是苦不堪言,虽说造成这种难管理的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我们教师如何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堂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校的管理问题渗入教学中,我相信这是值得去探讨的重要课题。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困惑,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更能增强学生抵制不良生活诱惑的能力,为将来的生活、工作做准备。心理辅导课堂意义重大,开展好了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管理,成为德育的基地。可以说,我们各个学校的心理教师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秦陈茜.对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几点建议.群文天地,2012(17).

[2]朱丽曦.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感悟: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0(09).

[3]董靖平.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教学参考,2013(18).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一、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末期,这一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于成人,但又没有完全定型,正处在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生理上的生长发育趋于成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业、升学、感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极易造成他们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如果不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缺少及时的引导和调节,极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且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肢体运动的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表现会通过其行为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肢体运动中,理论课的学习没有较多的肢体运动,而心理的表现更难以通过静态的身体去观察,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将其心理表现出来,便于观察。同时,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自信心,体验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应激过程,使学生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偏差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在调适大学生心里偏差中要发挥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根据地,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来教育和引导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走出心理的阴霾。因此,学校必须起到心理健康工作主战场的作用。要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为了做好上述工作,诸多学校不仅成立了心理协会,还把它推广到各个系部,最后再扩展到各个班级内部,使心理协会能够走近全校师生的身边,这样,可以尽早尽快地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及其家庭,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开始。在有关调查中发现,一定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问题产生的,当大学生心理产生问题时,家长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积极主动地开导孩子,让他们远离疯狂和绝望的边缘,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

(三)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培养健康的心理

首先,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再次,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丰富人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最后,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离的案件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当代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我们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大学们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使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这样,大学生才具备了必要条件,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选途径,我们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测和收集,重视体育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6.

篇10

 

关键词:中专生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近年来,中专学生在校抽烟、喝酒、打架、故意毁坏公物,抢劫、甚至自杀、故意杀人等事件频频发生,这说明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大专生、本科生,他们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初中毕业后在社会闯荡过几年的青少年,思想上、行为上正处于极不稳定时期,正处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型时期,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面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合理,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上的不适应,以至出现厌学、退学等情况。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师长,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责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参加中专学习的学生构成情况相对复杂。从生源情况看,良莠不齐,大部分是考不了高中或考不了统招学校的学生。从学生的构成来看,相当一部分是中考落榜学生,在学习、品德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打工几年后回来上学,他们认为是走不了别的学校才来上中职,所以他们对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如果校园环境再差强人意,教师授课有偏见,语言或表情上有所讥讽,更会让他们产生人生失败的挫折感。对学校不满意,对老师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现实,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走投无路”的迷茫,丧失自信,进而会有混日子的思想。这种不良想法深埋于心,久而久之,便会让他们消沉、悲观,与人为敌,与校为敌,稍不如意,便头脑发热,火往上冲,喝酒、打架、发生暴力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厌学、偏科,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由于中专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就没有打下好的基础,所在在进入中专学习后,由于专业课程增加,在学习中随意性较强,对自己喜欢的课程会根据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消极学习,再加上以往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 

(二)学校教育教学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性差的“双差生”,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许多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全适应,没有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方法单一,处理矛盾不恰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弱。 

当前,家庭状况变化普遍引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不同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又不尽相同。一是贫富悬殊较大,贫困家庭的子女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平衡。家庭条件好经济较富裕的学生,其消费较高,花钱大手大脚;家庭条件差,经济较困难的学生,消费水平低,花钱节衣缩食。处在贫困线下的学生,明显感觉心理失衡,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大都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和感情相当脆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不断加压,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则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金钱刺激,就是棍棒教育,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心灵扭曲[1]。 

(四)生活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没有要求孩子做家务的习惯,随着孩子长大,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养成了这部分学

生的依赖性。在看到社会中贫富悬殊等,许多学生很难适应,便在其心灵上产生自卑、冷漠、忧郁等不良情绪。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普遍产生厌学、敌视社会、仇富情绪。 

(五)网络媒体的危害。 

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及网上娱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分辨力和判断力不强的中职 

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才能形成良好品德,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 

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反面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2]。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现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上家长尽量满足,在学习上从严要求,缺乏吃苦教育,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性格焦虑,脾气暴躁,或沉默寡言,意志消沉,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注意这些学生,从思想上给予指导,精神上鼓励,培养融洽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拾回自信,这样有利于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以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培养其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又称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渲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包括男女生交往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与别人沟通的方法;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处理口角等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调节学习生活,学会欣赏艺术,亲近自然,以培养良好的个性。 

2.学习辅导。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教育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班主任的优势在于经常和学生接触,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训练,能起到对学习态度教育的补充。在科学的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班主任对于纠正学生偏科和偏师现象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方法: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难点是如何纠正学生上课走神、讲话、抄作业,考试舞弊等学习习惯问题。这些问题仍可以归因于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就能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就医脚的被动局面。在中专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3]。 

(二)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除了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外,授课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表情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激励一个学生进步,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站在三尺讲台上,就要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走,要充满爱心,注意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充分分析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

程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4]。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调动各种教育渠道才能完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作为教师,要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爱学生,才受到学生尊敬,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和人生态度对待学生,对待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3】管新《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