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美术设计;特性
美术是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门类之一。首先,美术教育从感性方面就具有审美趣味、人文内涵、情感表现、信息传载等特质。其次,在理性方面又涵概和涉及了如数学、地理、物理等多种学科常识。以《新课标》的全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我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尝试教改,美术课程教材的科目编制由原来专业美术内容的具体设置转换为以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为主的三大块内容。在《义教美术课程标准教参》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指导下,要熟练掌握美术课堂设计特性。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特性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特性反映了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师有关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了教学设计中。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全面规划,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从趣味性引导到审美性
趣味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具体活动中体味乐趣。二是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如审美趣味等。在这里谈的是让中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味乐趣。美术作品本身具有审美特性,创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审美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审美活动要随堂处处可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利用各种契机通过欣赏-体验-感知-评述—评价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创设多元文化情境,通过文学情境、音乐情境、游戏情境等,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设计增加学生兴奋点,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运用灵活教学手段,以游戏、互动等活泼的合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体味乐趣。一堂好的美术课,是美术教师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能从兴趣出发诱导和激发学生从产生兴趣,之后到产生审美的体验和感知,再到产生探究的兴趣,最后使学生达到主动的创造。
2.从教育性延伸到人文性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传统基础教育中情感教育存在着种种偏失,忽视了情感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功用。新课程所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是对传统基础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情感教育偏失的一种矫正。优化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美术教育的载体。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美术教师应普遍思考如何将美术的教育功能与人文相联系。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在进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如美术与自然科学、美术与社会科学等,来进行横向拓展性教学尝试,以求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成为有深度文化内涵的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观。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让学生鉴赏艺术作品,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接近艺术,打破对艺术的神秘感,让艺术从神坛上走下来。
3.从悟性到创造性
人类是通过创造不断进取和发展的。创造性是创新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创新美术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引发的教学活动风格多样,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它为启发学生的悟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认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不断给予儿童机会,使他们透过所达到的惊异之心挖掘自身无限潜能”。潜能即潜在的能力,悟性是人先天具有的潜在能力。它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是感知到觉悟的发展过程,它是“人”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悟性的发展是要靠后天的教育来逐步养成的。悟性是产生创造的前提条件之一,有了“悟”才能创造。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教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美术教师通过具体优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悟性。只有在不断的启发和培养下,才能够使学生的悟性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由单向思维方式向发散性思维方式转换。
4.从情境性到联想性
篇2
关键词:工程文化;工程训练;教学设计;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6-0088-05
工业革命以来,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能源紧张、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生存危机。从表面上看,危机的产生是人类工业化带来的“副产品”;从深层次来说,它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及其思维方式的危机。危机的产生,激发人类形成了“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诉求,开始认真反思并有意识规范自身的工程行为,进而推动了现代工程文化的发展及其价值观的形成。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工程文化是一种“微观权力”[1],它强调的是工程组织这种特殊组织的文化统一性和对工程组织成员的约束性、引导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前的工程文化是无意识的自组织状态,即每个个体的文化素质在相互“碰撞、交融和碎片化”[2]的状态下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工程文化,并开始对工程行为及工程本身产生影响。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曼哈顿计划”、“嫦娥工程”和“香港机场核心计划”等大型工程的出现,同一个工程内出现的技术门类和实施主体日益增多,工程的管理与协调愈加复杂,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工程文化的“微观权力”作用日益凸显。管理层逐渐重视工程文化对工程的影响,有意识地推行他们想要传达的工程文化,以引导工程成员的行为,确保工程目标的按时高质量达成。[3]
一、 现代工程文化及其价值观解析
工程文化是指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等,其核心内容为价值观[4]。工程文化价值观是影响工程人员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用以判断工程实践中大是大非的最根本原则,它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不易改变。工程人员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工程文化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也是价值观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手段。
从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诉求进行主动呼应的角度来说,现代工程文化的价值观的内涵体系应包括“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守法合规、尽职尽责、求精求新”等五个方面内容,它们之间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呈金字塔型结构(见图1),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1现代工程文化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以人为本。一是工程实践应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对安全、发展、舒适、便捷及审美等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人类合理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工程实践只有依靠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管理者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潜力与首创精神。
和谐共生。工程与自然、社会三者间以及工程实践群体内部都要和谐相处,实现彼此共同发展。工程的建造与运行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合理改造自然,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注重不损害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工程实践群体内部,所有人要真诚沟通、团结协作,并积极为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提携互助。
守法合规。规范化管理是工程得以安全、高效、高质量完成的保障。工程中的一切活动应在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工程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框架下进行。所有人要有按章办事、令行禁止的意识,尤其是管理层要加强自律、带头垂范,重视内控规章制订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加强对员工的有效教育与检查督促,使规章得以落实、行为得以规范。
尽职尽责。具备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的职业准则。诚信做人,忠于团队,将团队合情合法的利益置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之上。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把尽职尽责作为维护自己声誉的底线,将严谨务实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求精求新。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将自己负责的每项工作都做成精品。养成、固化勇于创新的品格与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将掌握的最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二、 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
工程训练教学设计 现代工程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内涵体系丰富,内容抽象且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一般来说,意识形态领域内知识传授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内容固化、内化为被教育者的自我品质,进而能自觉地指导其行为。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培育”应该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普遍关注并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但从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来看,要想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紧密联系实践的知识经验传授比仅凭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为有效。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将大学生从科学理论的殿堂引入工程实际的桥梁,其功能定位是面向全校学生构建一个最逼真的现代生产实际实训环境,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升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工程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工程训练中心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建设投入,实训环境、设备升级及内涵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教学规律、功能定位还是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工程训练中心都是目前高校内最适合于集中开展工程文化教育的平台。
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在总体上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建构逻辑开展,具体遵循“提出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亲身体验知识升华获得能力内化素质”的流程,合理安排案例分析、图片或实物展览、专题讲座、研讨课和项目实践等多种课程环节,培养大学生的人本、系统、责任、合作、创新、环保、安全等意识及相关能力,让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现代工程文化价值观的真谛。这种“领悟”是最深刻、持久,也是最能使学生自觉发扬工程文化的源动力。
1. “工程文化”引论课
“工程文化”引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工程文化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其认识到努力提高工程文化素养对自身能顺利成长为“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性。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工程发展的简述,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工程的本质及特征,从而进一步对在工程活动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工程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探讨。以引导学生对工程文化本质内涵进行探究为主线,通过剖析苏通大桥建设[5]和魁北克大桥坍塌[6]等大量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引出工程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对工程本身的影响作用,进而对工程文化的特征、内容及功能进行梳理性阐述。布置学生撰写课后总结论文――在完成所有环节的学习后,凭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凝炼总结出工程文化的内涵及对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思考并自发形成工程文化的知识体系。
2. “技术演进史”图片展
从知识支撑的角度来说,工程是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体,是由核心技术加上配套的技术所重构的集成性知识体系。技术的革新与演进,推动着现代工程愈发向着复杂集成化与巨大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这使得人类在追逐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如何对待合理利用技术的问题――给技术加上“道德与人文关怀”的约束。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演进历史,引导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技术进步对工程的发展及人类生存条件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使学生明白:追求美好生活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工程发展的源动力,但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和透支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为代价。
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熏陶往往可以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式的学习感悟,起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学习效果。设计制作出包含典型技术主题的“技术演进史”展板,图文并茂,遍布于工程训练实训区域内,使学生在了解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接受到工程文化氛围熏陶。通过让学生写观后感,引导其思考三个问题:①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如何看待技术的传承与发展?②如何定义创新、技术、工程及三者间的关系?③技术的运用是否不受节制?从对人类社会及大自然负责任的角度来看,如何将技术正确地运用于工程?
3. “工程伦理”研讨课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和规范,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伦理章程与稳定的学术建制,促进了工程的良性发展[7]。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内容体系中虽有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但主要是从宏观的维度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较少从技术与工程等实用角度来切入。尤其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未能获得在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中正确处理“道德困境”的能力及妥善平衡雇主利益与公众福祉两者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介绍并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工程案例中的伦理困境及应对行为,从“工程师与伦理的关系”、“工程师的责任”和“工程师的角色冲突”等三个方面阐述工程伦理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伦理角度对工程活动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积极面对、妥善处理工程伦理困境的意识。面向生活与工程实际精心设计伦理困境,让学生撰写分析与对策报告、辩论与共享他们的观点,确立其“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8]的职业准则和“努力实现工程、自然及社会三者和谐共生”的决心,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自主性和工程伦理“解困”能力。
4. “大工程观与全球视野下的工程师能力标准”介绍课
“大工程观”的概念是由时任MIT工学院院长的Joel Moses于1993年首先提出的,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9]。“大工程观”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指导解决工程系统问题的思想及方法,它要求我们不但要从整体关联的角度来掌握、运用现代工程技术,也要把非技术因素作为工程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来加以统筹考虑,如此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工程问题。据此,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新的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指明了新形势下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通过详细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工程师的培养与质量控制过程”、“工程教育或从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性协议”和“美国、欧洲、中国的工程师认证”等三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全球视野下工程师能力要求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通过更好地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5. “工业设计”训练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是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在产品、使用者和环境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10],其目的是同时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
从设计的起源出发,以大量生动的设计案例,从设计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沟通交流、关注情感共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设计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指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塑造时代文化。通过介绍产品的开发设计程序、现代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并以典型产品的设计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建构“以人为本、创新和谐”的价值观。工业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而创意是创新的重要“源思维”。介绍主流的创意思维方法,将学生引入创新的大门;指导学生亲手完成创意小制作,使其体验“创意”过程及实现的。
6. 企业工程师讲坛
长期在企业履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是面向真实工程一线的专家,他们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深刻的工程文化感悟。
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程师,请其就“工程中的非技术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工程师的责任”和“工程规范与工程安全”等有关工程文化的感悟现身说法,这样比“象牙塔”内的教师授课更具说服力。组织好互动环节,学生可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工程师们进行交流探讨。亦可将“讲坛”办在企业现场,让学生直观感受工程氛围,并与工程师们进行“零距离”接触。
7. 产品工程项目实践
“做中学”与“做中悟”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在学生完成了基础工程技能训练的前提下,以设计制作可以实现一定功能且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样机为驱动任务,指导学生按照跨学科(专业)原则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组成项目小组,分配角色并明确任务,完成“需求调研构思创意结构及外观设计工程分析工艺制订加工制作成本分析环境影响评估运行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后形成总结报告,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观、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8. “工程文化”总结课
“工程文化”总结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点进行脉络化梳理,引导其最终形成正确、稳固的“工程文化”知识体系,强化其工程行为自觉接受工程文化素养导向的习惯性。
布置每位学生针对“工程文化”相关知识领域提出自感困惑的问题,所有学生随机抽取他人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来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团队对“问题”和“答案”给出点评意见,并将其公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供所有师生借鉴参考。通过之前所有学习环节后,每位学生应该对“工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涵(定义)、特征及功能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总结性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予以固化。所有学生的论文将列入资料库,以资后来之学习者。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至此全部结束。
三、 教学设计取得实效的保障措施
教学设计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执行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为确保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的培育效果,在实施教学设计的同时,需要重视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与规范,活用多种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受益。
1. 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工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项,属于人文范畴,但又紧紧啮合在融合了众多技术门类的“工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工程训练中心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工程教育平台的横跨优势,发挥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联合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及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等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卓越计划”高校可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邀请)共同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定期举行课程建设研讨会和集中学习、备课,保持与工程实际的密切联系,持续挖掘工程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以教学能力提升为主线,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使团队建设与课程发展走上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
2. 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与规范
工程文化的内涵体系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有机整体性。应努力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文化知识体系,避免因简单堆砌而造成彼此间的离散化和杂乱无章。另外,对于跨学科教师团队来说,由于成员的学科背景不同、教学风格迥异,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规范上做好协调工作,包括在开课前集中研讨、制订教学大纲,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准备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正式开课前进行试讲等等。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确保工程文化内容能对大学生“入脑”、“入心”的关键。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研究性教学法(包括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团队应就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专题研讨、经常交流心得,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4. 执行教学质量反馈完善机制
及时响应、认真处理教学的过程反馈与结果反馈。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行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实时掌握师生对授课情况的反馈,查找不足的原因并马上修正,及时总结经验并做好记录。在全部教学环节结束后,对学生就课程实施的整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反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教学团队对所有反馈进行汇总、集中研讨,形成质量完善方案,分享成功经验,并在今后的教学实施中执行。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卉佳.基于系统理论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文化的构建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48.
[2]朱振涛.工程文化的系统复杂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55.
[3]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4]洪巍,洪峰. 从“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看工程文化[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7-90.
[5]俞春生,姚蓓,王茜.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建设实践与经验[J]. 中国工程科学,2009(3):92-96.
[6]肖峰. 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12-17.
[7]张恒力,胡新和.福祉与责任――美国工程伦理学述评[J].哲学动态,2007(8):58-62.
[8]迈克・W・马丁,罗兰・辛津格. 工程伦理学[M]. 李世新,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教学;文化渗透
0 引言
随着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服装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最近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服装教学的科目,这充分标志着我国服装教学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服装教学需要高端化的教学师资力量和高端化的品牌,因此是其一门综合性的教学工作。服装教学工作中涉及众多的销售内容和销售科目,这些都会对东西文化的内涵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渗透,因此随着服装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文化已经充分渗透到服装教学中,这也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民族服饰发展的潮流。
1 服装教学的主要内容
服装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它主要涉及多门教学课程,并且每门教学课程都有一定的针对性。
《服装设计》:其主要内容就是对服装的整体构建,并且根据最初的设计环节来对服装的架构进行设计。
《服装色彩》:这种主要是对服装本身的色彩部分进行设计,其涉及服装的各种面料、色彩、图饰等的设计,包括颜色的配比等。
《服装材料》:主要是讲述当前的服装在设计或制作的过程中对面料部分进行设计,并且包括各种装饰部分的衬托和设计等。
《服装结构》:主要对当前服装的整体造型进行分析,并且对各种功能进行定义,对功能性和时尚性进行综合分析。
《成衣纸样与工艺》:主要对服装的制作理论进行介绍,并且@种介绍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目前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服装后期的制作与设计。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纸质样本的设计,这些设计都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工艺和流程。
《服装CAD》:服装CAD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从一般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的是现代化的服装技术体系和理论。《服装生产与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当前服装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重点突出的是经济效益的环节,并且能够对当前的服装生产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的服装管理理论从历史学和审美学的角度来对管理理论和设计理论进行综合定义,从而能够全面有效地对服装审美效果的审核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2 服装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1 服装教学中儒家文化的渗透
在当前的服装教学工作中,需要结合现存的技术理论来进行工作的讲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学生所熟知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教学理论进行渗透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对儒家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当前的主题教学工作中,还可以融入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式;在课堂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文化背景对服饰也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如秦汉的风格就是一种沉郁的色彩,唐宋展示的是一种宽袍大袖,这些服饰充分彰显了儒家的内涵和自信。不同的时代背景能够融入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以民族思想为根基,并且强调民族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够设计一套有内涵的民族文化服装。
2.2 服装教学中道家文化的渗透
道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对我国服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服装教学设计工作中,应该充分从服装的风格角度入手,分析各种风格所蕴含的道家文化思想,这种思想能够对各种元素以及分析手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传统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够对服装的教学实现真正的融通。
除此之外,小清新的田园风格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融入和渗透一种道家文化主题和文化思想,这种文化思想涉及了各种文化自然主体,并且对服饰中的各种图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它能够充分表达人们对生活吉祥的追求。除此之外,在这些图案当中还包含了各种圆满或团圆的含义,能够从根本上展现教学思想中关于服饰的含义,并且将自身的张扬个性或思想发挥到极致。
2.3 服装教学中佛家文化的渗透
佛家文化主要是从印度传入,这种文化与道家文化之间有着较多的融合,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能够产生许多契合,相互之间的契合点在多种情况下进行广泛的推崇。当前的佛教与道家文化在主题上存在较大的偏差,两者主要表现的多是宁静致远,或是淡泊明志,另外一种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因此,在教学的工作中,需要对服装设计进行充分的把握,并且融入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整个世界,并且任其自由发展,这种服装教学工作才具有较为明显的实际意义。
3 传统文化在服装教学的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1 缺少灵活运用,生搬硬套
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文化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种繁荣时期之内,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当前的服装教学对文化传统的渗透力也在不断加强,这种加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发展。在当前的这种市场机制和市场需求下,生搬硬套会产生众多的不协调,并且这种不协调会将服装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与课堂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割。因此,需要潜心对其进行研究,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并且将这些思想灵活地应用到服装教学工作中。
3.2 缺少时代感,不能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在服装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并不是单纯的传统思想,它融合了现代化的发展思想,与现代化的思想融合之后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因此,在服装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思想,借助这种思想来进行教学工作的渗透,并且引导更多的学生进行服装材料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除此之外,在环保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断进行渗透。
3.3 缺少时尚元素,教学不够生动活泼
当前的传统文化缺乏一些时尚的元素且对传统文化有一种错误观念,即传统文化是刻板严肃的,所以在传统的服装教学工作中需要充分融入各种文化力量,也要充分表现出各种恬淡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境界。在教学中,除了将元素文化充分融合之外,还可以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服装教学工作中,必须充分融入当前的时尚元素,这样才能够保证当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保证当前的教学不会落后。
4 结语
服装教学有着较为美好的形象需求,并且在形象需求中需要对设计师进行人体包装。在服装行业日益发达的今天,需要对服装行业不断提出各种全新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当前的服装教学可以探索出全新的道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热潮的不断攀升,对传统文化需要进行继承和发扬,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拥有比较灿烂的历史,也不断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这种传统文化对服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同时也展示了东方人的勤劳和智慧。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55―01
中学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发展英语素养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主要是课堂,而且课堂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学生使用和学习英语的主要环境,离开了这个场景,就很少有机会去演练英语,所以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意性设计,让学生在充分学习英语语言的前提下,给学生营造更多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一、初中“学用思”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初中“学用思”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是依据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初中学生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做出预期的且行之有效的策划。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在课堂这一场所中的学习进行优化设计,在学习上重视自学与导学,在运用上重视交流与沟通,在思想上重视思维与表达,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体现了艺术性。
二、初中“学用思”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学用思”从学习、运用与思维三个学习层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定位,从学生个体对英语的掌握角度出发,分层次地进行实战训练,并灵活地进行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必须让学生去感受英语,运用英语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增强学生的英语素质。
三、初中“学用思”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在学习阶段,重点是呈现与感受。对所学内容进行样化,多角度的呈现,让学生感受英语词汇与句子的外延与内涵,建立音、形、意之间的联系,从而连通英语信息输入与输出的通道。让学生无论是听到,还是看到,都能对英语语言符号做出正确的感应。在运用阶段,重点是引导与交流。确立主题后,进行适当的准备,让学生结对练习,把握用语的准确性与流畅性,注意环境氛围与现场气氛,对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动作、表情、心态适当表露,进而准确理解语言的功能 。在思考阶段,重点是帮助与表达。思维的表现可以用两种形式实现,一是用笔把所思所想写出来。二是顺着思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准备,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练习,思考方向可以是对学习的总结,也可以是对自己思想的总结。总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师及时为学生解决在思考过程中碰到的语言表达方面的难题,为学生扫清表达上的障碍,而且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四、初中“学用思”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在“学用思”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合理,又要重视评价反馈。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奠定良好基础;注重语言的实践与运用;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自主;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注重跨文化意识;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注重组织课外活动,拓展学习渠道。评价要把握能力取向和目标的差异性。注重发挥导向作用;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注重方法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注重形成性评价要促进教与学,终结性评价要体现综合能力。只有注意了这些方面,“学用思”的课堂才能虎虎生威,展放个性。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软件
一、软件设计初衷
1.着眼形式发展,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文化基础课教师改变现今“鸡肋”状况指明了方向,研发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软件,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任务所需。
2.立足教学现状,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文化基础薄弱,进入职校后,受就业思想主导,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形式枯燥,恰恰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难以使教学双方产生共鸣。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语文教学,集图文视听于一体,产生形象化、立体化、多元化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教学资源看,已经具备了应用信息化教学软件的能力。
二、软件组成及功效
本软件教学内容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四单元,题目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共设五大模块,分别是单元导学、品读理解、综合实践、智慧闯关、拓展链接。
单元导学:包含学习目标和激趣导读两个板块。学习目标板块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问题,确立了学习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激趣导读板块围绕本单元所涉及的4篇课文设计了阅读提示,对课文内容作以简单概括,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读理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阅读为中心,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模块。每篇课文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了感知理解、名句欣赏、读后反思三个小板块。“感知理解”将标准化课文朗读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和场景画面,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领略到文章深刻内涵。“名句欣赏”将课文中的名句朗读、名句解析、名句仿写融为一体,进一步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培养。读后反思环节的设立,更是让学生把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用课堂上的所感所思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应用。
综合实践:此模块由课本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优化组合而成,皆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包含洽谈、诚实守信两个教学实践内容。其中“洽谈现场”、“案例展示”等小板块,通过听、说情境的创设,使训练变得富有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在“善听”中受到感染,进而在实战演练、活动设计中敢于张口说话,实现“善说”的教学目的。专业拓展、直播课堂等小板块,把语文教学与专业课和德育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目的。
智慧闯关:此模块体现的是考核评价功能,学生既可以通过“基础模块”来完成课前预习,又可以通过“提升模块”来进行课后的复习巩固。该模块以打擂闯关的形式,将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场景引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余音绕梁、不绝如缕”的效果。
拓展链接:此模块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哲理故事、名言警句、推荐阅读、佳片赏析等小板块,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实现大语文的概念。
三、软件设计特点
1.职教语文特色突出
软件的各个模块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设计,皆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并将专业课教学融入其中,实现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体现中职语文的“职业化”特点。
2.助学助教功能明显
本软件充分利用视听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信息容量大,情景交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多种感官接受知识信息,潜移默化,培养认知能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如在软件设计中把一个中职学生形象的卡通人物引入其中,通过他的困惑、学习、收获来展现教学教育思想,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软件的助学、助教功能。
3.技术艺术结合完美
本教学软件性能稳定可靠,可脱离平台运行,易于推广,界面内容采用Flash编程,既美观大方,又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声像一体,导航按钮清楚明显,人机交互功能齐全,完全适合学生教师操作应用。教材选择为国家推广教材,教学设计要点清晰,重点难点适中,完全符合中职学生实际,适于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推广。
四、软件设计展望
信息化技术和中职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CBI理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2-0068-0006
1、引言
近年来,英语被盲目地提升到近乎超越母语的重要地位,英语学习几乎普及全民。英语学习和母语学习在地位上的抗衡以及英语学习周期的延长,使大学英语在社会上遭受非议,大学英语的存在与否的问题一度得到热议,蔡基刚教授基于调研的论断――大学英语的消亡势在必行(蔡基刚,2011a:46)更使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感到“岌岌可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自70年代以来,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毕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哑巴”英语从根本上得到克服;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出国潮”和一批又一批的高端国际人才,这足见我国英语教学还是卓有成效的。当然,冯燕对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结果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她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冯燕,2010:67)。我们相信:水涨船高,大学英语的职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能够跟上国际社会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那么,准确地说,即将消亡的课程只是“大学基础英语”,而“大学英语”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具有更宽广的内涵,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继续拥有存在的理据和必要。鉴于此,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关于内容依托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的教学理论研究基础上,诠释了CBI本土化的内涵,阐述在该理论主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呈现的新特征以及教学设计方法;同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管理实践和实证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CBI教学理念诠释
CBI教学理念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教学(immersion programme)(Lam-bert&Tucker,1972)。其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是Krashen(1985)的有意义的输入假说理论,主张用英语教授学科知识,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习得语言,语言与专业的融合是CBI理念的核心内容。对于语言与专业的关系,CBI理论的另一奠基人Mohan(1985)精辟地论述,“语言和专业的分离,使语言失去了工具的作用,同时也使交际失去了目的性和真实性……在知识课中我们往往忽视语言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而在语言课中我们又看不到内容是可以交际的”。Briton等(1989)则提出了三种语言与专业的操作模式:主题语言教学、语言一学科知识平行教学、语言与学科教师合作教学。此外,对于如何实践CBI的问题,StollerGrabe(1997)提出实践CBI的6“T”方法,分别代表主题、课文、话题、线索、任务和过渡。这些论述从不同层面构成了CBI的理论体系。
在国内,CBI教学理念在近十年掀起研究的热潮,侧重于该理论的应用研究。有些学者(刘润清,2011;蔡基刚,2011 c,2013;袁平华,2008;俞理明,2003,2005;戴庆宁等,2004)对CBI理论应用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辨性和实证性的论证;也有很多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了不同专业的CBI教学模式。从相关的研究中不难看出,尽管CBI理论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是,在当前本土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它仍然具有特殊的涵义。
首先,CBI是一种内容与语言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每个环节都注重“意义”元素,体现人文、专业和职业的“意义”,使基础英语课程成为专业英语和专业双语的预备课程。
其次,CBI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语言教学法的“意义”教学法。具体而言,它抛弃了无意义的、纯技能的语言训练方法,主张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语言教学。与传统语言教学法相比,CBI教学法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从形式教学转向意义和功能教学,从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从单一学科支持转向多学科支持(刘润清,2011)。试比较以下两种课文题材:
篇7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要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所以高中化学的课堂探究教学设计越来越到受重视。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设计理念;探究教学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规划过程,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教师以及教学媒体的特征,确定恰当的教学事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它应当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选择、课堂实施的调控策略、学习过程、结果的评定及课后反思等。也就是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策划。
我们所说的课堂设计一般都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开始我们的教学课堂设计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问题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大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强化。但是通过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在的课堂化学探究实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实验”。在一些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或者天气等客观因素会导致实验的不成功。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反感,就不愿意去相信实验。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应试心态中走出来。从客观方面来看,看重实验结果,这既与目前当前一些地区的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精度不高、教师对实验误差分析不够有关,也与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居多有关,大量的验证性实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
2.教学过程重探究行动轻探究方法,探究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比较低,实验课普遍流于形式,不能妥当地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化学知识,二是实验技能,三是各种技巧。只有具备了有关知识、技能和技巧,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探究实验活动。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探究教学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摸索实验探究活动的形式上。
3.高中化学教学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历来不重视科学方法论,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从教材对有关实验探究的设计上看,牵涉到科学研究中的几个专门方法,一是实验对照,二是条件控制。无论是化学传统课程还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师通常不会对这些方法作详细说明。这种实验探究,虽然结果是正确的,过程却没有多少科学价值。
4.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尝试“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复杂、动作要求高的实验”。甚至有不少同学一碰到这样的实验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完全缺乏实验的主动性,更无探究性可言。这是当代化学实验的一个通病,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可能还要追溯到在旧课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实验教学固定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课本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宁愿相信书本上一些文字苍白无力的描述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配之相应的行动。新课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中,“全人发展”显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2.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的三个环节:一是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二是知识及其相互关系;三是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只注重第二个环节,对其余两个环节鲜有涉及,因而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融合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3.新课程课堂设计需注重过程教学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而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现有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教给他们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把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融入具有一定情境的过程性探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是设计的前提。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下:课程标准教材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我们要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包含在学习目标中的学习内容作统筹安排并关注学生学习评价”这一思想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方法,并通过评价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的过程。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流程为:确定课堂目标确定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五、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设计要求改变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主动学习、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取新知识。
1.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服务的
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实践证明:对同一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结果。那么我们所谓的教学课堂设计的根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更快乐的学习化学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教学过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尝到甜头”,获得快乐的体验。以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各种生动的情景素材(如化学史实、故事、问题、实验)引入新课学习。精选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密切联系的内容,攫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增加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尽量多地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增强这些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教学实施要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在新课标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机智地把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篇8
关键词: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53-0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其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是被广大高职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但仅将它作为一种手段和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项系统工程中,必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前提和根本,系统化地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才能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等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1.“教、学、做”一体化渊源。我们国家“教学做”合一的提出,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切入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理解。“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是实现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主要内涵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内的静态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任务(或项目)等为科学合理的学习载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工作或任务的实施一气呵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间融为一体,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氛围,在项目或任务(或案例)的完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素养养成有效地融为一体,内化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做好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不仅要做好课程的整体设计,而且要做好单元设计,更要做好每一次课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求知求技的欲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缺乏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起点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即专业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滞后而导致课程教学计划、教材、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不够好。
2.教学目标的模糊。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最终结果,它对教学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教学目标的存在、忽视对前续课程功能的延伸和对后续课程的支持作用,而一味地注重教学的细节,如内容、方法、学生的行为等。
3.“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型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从企业中聘任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同时多数老师对教育理论排斥、对教学理论涉猎较少,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忽略了教育理论对教学的指导。
4.忽视学生心理、能力基础的分析。因为改革费时费心费力,教师多沿袭习惯的教学方式,不能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学生心理特别是学习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教学,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5.教学内容处理的随意性。按照自己的兴趣、熟悉程度或研究方向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不顾课程体系与结构,随意按照学生的意愿增加教学内容,不管课程标准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6.教学方法的“世袭”。大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多数教师习惯于一种方法,特别是讲授法,而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多数教师常常是“世袭”的,即他们以自己教育经历中某位或几位自己认为优秀的教师的教学为榜样,甚至在教学内容、体系与风格等方面都一味地模仿,忽略自己的理念与个性,忽视现在面对的教学对象的知、情、力等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
7.教学评价不够完善。教学评价的制度和方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多数教师并未在教学开始之前就有客观、科学的标准确定下来,导致考试常常以某方面的因素、为了方便或偏好来实施。
三、“教、学、做”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原理
1.何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对教学各因素及其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谋划教学的过程、环节及方法,进而得到教学的基本策略。其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形成教学计划,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特征:①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素养养成;②教学设计可以发生在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等多个层面;③教学设计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④教学设计应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职业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本来只就其学习观和教学方面讨论。其二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设计原则。①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满足岗位要求、能更有效地适应就业和发展;②教学目标应与学生学习情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呈现的问题或任务应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拟掌握的;③设计真实的任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的载体;④理论知识传授与项目教学、能力培养做到一体化;⑤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4.系统教学设计观。加涅的系统设计教学观:即将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对其中多种因素的操纵,构成了如下流程:设置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原有水平设计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估每个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终止教学;未达到目标提出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
四、“教、学、做”一体化的系统设计的程序
根据系统教学设计的思想,作为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如下程序:
1.教学诊断。这个步骤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兼顾学生需要但决不盲从)及现有水平,分析学生的从属技能(新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
2.确定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一般指向学生的发展即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和支撑性;目标应当包含知识、技能、素质等诸方面;目标应当具体可操作,目标的标准意义可测量。
3.处理教材。面对大学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教材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资料文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补充其他资料;可以重新设计体系。但应注意教材对完成“教、学、做”一体的参考价值,要对教材进行逻辑分析和深刻理解。
4.开发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小组工作法等都是“教、学、做”一体化较好的使用方法。
5.创设学习情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和环境才能运行,否则,事倍功半。比如以一个项目或一个产品的生产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完成需要教师、生产性实训室或车间、设备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和媒介。更重要的是软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创造学生主动、合作、创新的学习氛围。
6.考核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应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考核要素要多元化。即根据专业及课程目标,应有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细化的指标。考核标准需要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有较详细的方案,在教学开始之前确定下来。
7.改进。当一次教学结束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教学理念如何?学生反响如何?自己对教学方案设计如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等,反思对于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五“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我院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首先,经过专业调研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按照我院提出的“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课程改革思路,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制定了课程标准;改革人文素养课程,修订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等综合能力。第三,一体化教学的场地建设。实验实训条件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条件建设中应关注:①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车间,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②实训岗位重在建成学习的工作岗位。实训岗位的设计,应针对职业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生产规范、工艺流程、安全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安排。③环境氛围重在形成企业文化。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论证期,我们学院就提出了实训条件建设和职场环境氛围建设齐头并进的“软”、“硬”并举的建设思路。学生身临其境,时时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精华,刻刻体验着企业理念的浸润,耳濡目染,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职业素质养成的潜性教育。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我院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许多困难。还有待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在教学改革中,只有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系统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2]刘新春.加强师资队伍建没?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通讯,2004,(10).
[3]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4]姚寿广.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理念支撑与设计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9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高中词汇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理念层面
目前,在词汇课堂教学处理上存在脱离语境讲单词的情况,学生缺少能自己体会和感悟词汇的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也没有把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体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2. 教材处理方面
现行教材词汇量大,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进度,忽视效度,词汇教学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词汇复现率低,造成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考点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和拓展程度把握不准确的现象。
3. 在教学对象的处理方面
部分教师的词汇教学设计忽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词汇教学,使用一刀切; 教学方法单调,讲解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此外,也存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词汇能力的培养的问题。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共生共存,互为基础与前提,相互促进。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注重语境创设和理解,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词汇学习是让学生达到识记,理解,应用和交际的目标,要经过理解、复现、模仿、识记、运用的过程。
2. 文化品格
在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已经从纯知识的教学转向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方面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挖掘语言载体背后的意义,理解语言知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3. 思维品质
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词汇课堂上足量的语言材料给学生呈现出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其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拓宽思路,形成一种结果导向的观念和多元的思维。
4. 学习能力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包括风格差异、内部动机差、认知方式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懂得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体现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需要在英语词汇的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词汇教学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三、 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其实是一个促进新知识增长、优化认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师铺垫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词汇的内涵不仅包括单纯的词汇意义或者发音,还反映或体现一种概念,要把每一个词背后的概念与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注重挖掘词汇的意义和内涵,引导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方面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处理就不会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
1. 提倡语块输入,在实践中实现语言能力
语块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于一体,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和具体的语篇环境。克拉申把语块看做半固化的短语(semifixed, patterns)。语块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特点,,在意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其形式相对稳定,可以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新西兰语言学家Nation认为,要想让学生说得像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一样流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住大量固定的搭配,即语块。(Nation, 2003)要有效的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语块输入,语境协助。
2. 提倡语境创设,在体验中实现文化品格
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olinowski)提出:“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1923)词汇学习和操练基本不能脱离文本语境,词汇主要在阅读篇章中呈现(in context),从意义出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目标语输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一个词或者一段语句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并讨论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有效的词汇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应该和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听说教学及写作教学等相联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词汇学习变得生动、关联,容易掌握。
3. 倡导学生探究合作,在发现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 intake )。克拉申(Krashen)认为动力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要培养学生自主词汇学习能力就要让其在有良好体验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习动力。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遵循语言结构的感知、理解、发现、归纳、运用的教学原则,以“体验学习”的途径设定教学思路,在于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亲身体验,自主发现学习的能力即:fact finding(发现事实), acceptance finding(发现接受事实的方式), problem finding(发现问题),solution finding (发现解决问题方法)和 idea finding (获取新知)。
篇10
[关键词]教学教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问题解决设计的有效性则是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真实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观上,长期存在着为解题而解题、为练习而练习、为应用而应用的认识误区;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为了一味追求解题而盲目设计更多的问题,为了一味追求知识记忆与机械应用而盲目高难度、高速度解题的诸多现实问题,即重视解题的数量,轻视解题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学有效设计的核心在于基于数学问题解决有效质量的设计。
一、问题解决设计的特征
问题解决过程是一种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与学习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数学教学设计应当是“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条件,在为学生构建好课堂问题系统的同时,尽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问题解决的环境或空间。
(一)问题解决的教学信度——程式性
问题解决的教学信度意指学生对问题解决时序上的稳定性。也即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服感和定势性。问题解决的程式性是问题解决教学信度的明显表现。教学中,体现程式性的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强化,以此产生记忆的功能固着现象,这样问题解决的教学信度便得以提升。
(二)问题解决的教学效度——有效性
问题解决的教学效度意指问题解决质量上的有效性,它具体体现在问题解决结果的正确性、过程的优化性、方法的独到性、条件的普适性等方面。问题解决的教学效度既包含内在效度,即问题解决自身方法系统正确与否以及教学目标达成与否,也包含外在效度,即问题解决模型化后的应用外延大与否以及教学延伸性程度大与否。前者着眼于问题解决本身的质量,后者着眼于数学教学过程的质量。
(三)问题解决的教学难度——研究性
问题解决的教学难度意指问题解决的障碍性或非常规性。这种教学难度既体现在问题本身的非常规性上,更体现在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非常规性上。其中,问题解决教学方法上的非常规性具体体现在问题解决方法的独创性、教学情境或问题空间的开扩性、问题探究的挑战性、问题解决思维的变通性、教学逻辑对学习逻辑的统整性以及“会教”对“会学”的引探性等方面。问题解决教学难度的适宜性决定着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性。研究性教学或研究性学习形成的前提则是问题解决教学难度的恰当把握,太难与太易都不可能引发探究或挑战意识,更不可能引发研究意识。
(四)问题解决的教学区分度——策略性
问题解决的教学区分度意指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益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体现在教师问题解决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质量上,又体现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学习风格与学习质量上。前者相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或教学经验,当然又与教学个性相关;后者相关于学生的认知背景或问题解决的经验累积,并且又与学习个性相关。因此,问题解决的教学区分度是体现教师的个性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学习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策略性教学与学生策略性学习的重要表现,更是区分不同教师教学水平与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类型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问题解决的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问题解决的学习,因此,教师以什么方式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就决定了学生会以什么方式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一般而论,从学生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的角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类型主要有知识接受型设计、规律发现型设计以及课题研究型设计三种。这三种类型无好坏之分,仅仅在于各自任务的侧重点不同、各自所处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境有所不同而已。教师的功夫就体现在适时、适地、适人地对其进行合理选用。
(一)知识接受型设计
知识接受型设计的主要意图是按照教师预先构想好的知识传授或知识强化方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构想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知识接受学习。这种设计指向“在做中有意义学习”,即在知识的应用中掌握知识的意义,把握知识的应用领域,使知识形成强有力的条件系统,由此形成一个在意义上、态度上、技能上相互联系的经验系统。
知识接受型设计主要适宜于授新过程,尤其适宜于教学过程中迁移性问题、反馈性问题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问题解决的学习既能有意义接受知识的深层内涵,又能有意义接受知识的条件范畴,更能有意义接受知识的方法属性。知识接受型设计的根本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将问题解决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有效迁移到其他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其能扩大知识的外在效度。
(二)规律发现型设计
规律发现型设计的主要意图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强化其创新意识。这种设计指向“在做中发现规律,明确学习路线”,即在做中发现问题、凸显认知冲突。又在做中产生灵感、发现经验性结论。这种设计强调问题解决的质量,淡化问题解决的数量;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淡化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学生问题解决的学习,淡化教师问题解决的传授。
规律发现型设计主要适宜于授新前后的过渡和总结强化性学习过程。尤其适宜于教学过程中过渡性问题、强化性问题、变异式问题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问题解决的学习能够活化其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敏性,更能激发问题解决的动机和兴趣意识。规律发现型设计的根本目标在于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学习中获得探究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并能激活元认知的参与意识,强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体验意识,进而强化其问题解决的成功感或成就感,促成学生“会解题”并“乐解题”。转
(三)课题研究型设计
课题研究型设计的主要意图在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从真实生活情境中确定研究课题,让学生在课题设计与课题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这种设计指向“在做中研究性学习”,即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数学的真实性与生动性,真正领悟“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赋予活性与灵性;数学来自于大众,又必须回归于大众,数学在大众中得以完善和发展”这一精神实质。无论把数学当作一种社会文化,还是当作科学或艺术,我们都需要去研究、去探索。如果把数学当作一种社会文化,那么社会文化就不应当是原理加例题就可以通晓的,它有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去研究,需要研究者去整合它所涉及的多种学习领域,它能折射出无穷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要通晓数学文化,我们就必须去研究数学文化,要研究数学文化,就必须去探索有效的数学问题或有关数学的现实课题。如果把数学当作一种科学技术,那么科学的价值就在于探索,在于求真,技术的价值就在于寻求有效,这一切都需要创新,真实问题或现实课题则是创新的土壤,课题研究则是创新的根源。因此。要通晓数学科学或技术,我们就必须去求真、求善,去寻求它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把数学当作一种艺术,那么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求美,“数学学习的每一活动过程及其细节都讲究精湛惟妙,讲究个性,讲究感染力,以达炉火纯青之境界”,这就需要去创新。去寻找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与简洁美等。课题研究则是求美的主渠道,因此,数学学习既是一个求真、求善的过程,更是一个求美的过程,它是一个真善美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的形成与感悟有赖于数学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只有通过课题研究性学习,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才能生成,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探究意识才能得以有效强化。
课题研究型设计主要适宜于数学实验课或实践活动课,也适宜于授新后的延伸性教学环节,尤其适宜于教学过程中延伸性问题的学习。学生通过这种问题解决的学习,能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基本技能,也能够由课内的学会延伸到课外的乐学与会学,使课内知识与课外见识能得以有效整合。
三、问题解决教学程式的设计
问题解决是以个体思维为内涵,以目标为指向的认知活动。无论是以机能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说,还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为代表的顿悟说,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都能起一定的方法指导性作用。
各种学术领域的学者们对问题解决的程式描述各异,但综述起来我们可以抽出共同的成份,即:情境激活程式一方案构想程式—假定施行程式一系统改良程式。这种程式构建的出发点是,把数学问题解决作为一种个体的高级思维活动。既体现了问题解决中认知与元认知的统一,也体现了认知与非认知的统一。
(一)情境激活程式——初见者的新奇
情境激活程式属于问题解决出发点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在于创设好问题解决的情境,从而引发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审题。数学问题并非“读而知之”,而应“思而知之”,所以审题并非读题而了之,教师应以读题为手段,以引发学生回顾题中每一句话所牵涉的知识含量为目的,让题中所有知识含量都能通过审题凸显出来,以此激活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有效调用学生的认知经验系统。
情境激活程式中教师应引发学生产生对问题认知的兴趣感,引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探究动机。为此,教师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程式中,教师对问题的认知应具有初见者的新奇感,因为只有教师的新奇感才有可能引发学生的新奇感,又只有师生新奇感的产生才有可能促成问题解决初始阶段情境激活机制的生成。
(二)方案构想程式——未知者的茫然
方案构想程式属于问题解决的试探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在于搜索知识经验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引发全体学生主动探求方法,以此形成所有学生解题方法都能涵盖的方法系统,再由学生择优选取其中的最佳方案。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分享各自的方法与思维资源。
方案构想程式中,教师应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积极发表各自的观点,但教师必须以学生“点到为止”来点评和监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争取为每一位发言者提供“点到为止”的发言机会。这一阶段中,师生应当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尤其是教师始终应当充当方案陌生者的角色,以未知者的茫然来创设“愤悱”的自主探究空间。
(三)假定施行程式——发现者的惊奇
假定施行程式属于问题解决中学生自主择优方案的实施或证明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在于师生共做或让择优选取者口头报告其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交流权力,暂不能抛出自己的预设方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效发挥。
假定施行程式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对自己每一闪光点的认同,相信自己会发展,相信自己已发展,从问题解决中感受到自己对问题解决的点滴成功处。以此强化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体验。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引发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去点评问题解决的施行过程,既发现其施行过程的有效度,也发现其施行结果的正确度。为此,教师自身应以发现者的惊奇感去引发学生对问题解决探究与发现后惊奇感的产生。
(四)系统改良程式——胜利者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