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可行性

篇1

一、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近十年来,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的主题,其呈现出的特点:

(一)现代文化旅游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旅游、地域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节庆文化旅游。

(二)娱乐与文化旅游密切结合,精华文化资源通过娱乐活动可以使旅游者得到深刻感受,寓教于乐,使文化资源发展为可体验的模式。

(三)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理念,生态文化旅游是这一特点的最佳例证。基于文化旅游的特点可使我们对文化旅游产业有深层次的认知,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

二、城阳概况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城阳区基本情况

城阳区设立于1994年6月,位于东经120°07′-120°34′、北纬36°11′-36°24′。东依崂山区,南接李沧区,西临胶州湾与胶州市相邻,北与即墨市毗连。东西最大横距4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公里。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辖城阳、流亭、夏庄、惜福镇、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8个街道,230个社区(村),全区总户籍人口49.03万,民族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朝鲜、蒙古、满、壮、锡伯等少数民族。海岸线长91.6公里。城阳区自然环境良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3.5℃左右,年降水量602.6毫米。

城阳地处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近郊,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北大门,距青岛市区中心35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域内交通发达,民航流亭国际机场坐落区内;距青岛港18公里,距黄岛前湾港45公里;胶济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308国道、204国道、济青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青银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形成了极其便利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青岛通向国内外的必经之路,也是青岛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城阳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26.58亿元,第三产业228.22亿元。城阳区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业人员人数合计37.1万人,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0.5万人,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不到0.1万人。

(二)城阳区旅游概况

1、城阳区众多名胜古迹及景点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子遗址,法海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阳汉墓群遗址,通真宫;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福庵,石桥庙,青云宫,民风民俗展览馆;以及玉皇庙,康成书院,玉蕊楼,女姑山,摩天岭,红岛等。有亚洲最大的人造堤坝平原水库,被誉为“亚洲明珠”的棘洪滩水库;有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生态植物园世纪公园;行政中心前的人民广场;休闲娱乐好去处河套水上公园;太和景区以及惜福镇景区等。

2、旅游发展规模逐渐加大

据统计,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旅游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且旅游收入约占城阳区GDP的1.42%。文化创意产业开始破题,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良木家居文化创意园项目,由青岛动漫研究院原创的《崂山道士》动画电影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和山东省泰山文艺奖。2012年全区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12家,星级农家乐14家,省级旅游示范点10家,省级旅游特色村5家,省级旅游强镇2个,国家级示范点1个。2013年城阳区被评为“好客山东最美风景县”。这一年,城阳区通过举办赏花会、采摘节、市民节、饰品节、韩料美食节、绿博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突出展示了登山健身、农业体验、滨河生态、历史人文等旅游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城市人文风情令人印象深刻,成为省内城乡特色鲜明、旅游稳步发展的优秀典范。

3、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发

《青岛市城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时要突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创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华强、宏广动漫、文化创意总部基地和中视动画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建设动漫研发基地与服务平台,打造“动漫之都”、“创意之城”。《纲要》还明确指出要积极建设中央休闲区,发挥自然禀赋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和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度假、娱乐、体育健身、保健服务等休闲产业,不断丰富完善餐饮、购物和居住功能,加快推进华强、法海寺、宏广动漫、中视动画、文化创意总部基地等项目,重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区、东部山区旅游文化产业带和西部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

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涵盖红岛街道,用地规模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文化传媒创意、动漫创意设计、工业创意设计等产业,创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东部山区旅游文化产业带:主要包括王沙路以东以南区域,用地规模约4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与节会经济,加快建设精品住宅、度假酒店、餐饮购物、体育健身、休闲度假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建设法海寺佛教文化旅游区与崂山西麓休闲旅游区,建成国内知名的历史与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西部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包括环胶州湾沿线及桃源河、大沽河流域。积极发展滨海休闲文化,重点加强湿地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启动桃源河、大沽河流域生态湿地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胶州湾滨海旅游度假区与桃源河湿地休闲度假区,打造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胶州湾生态绿洲与现代海洋休闲旅游胜地。

三、城阳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城阳区西临胶州湾,海岸线全长78公里,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凭借优美的海滨自然风光,区内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如红岛休闲渔村、红岛赶海观光园、黄澜海韵苑等。这些景区充满渔家风情,让游客能够深入体验渔民生活,参与"赶海、耕海、吃海、玩海、知海、购海"六大板块的旅游项目。例如红岛休闲渔村中除了传统的渔家海鲜宴,还有“挖蛤蜊”体验,游客能更好地融入渔家生活之中,加深对渔家文化的认识。据统计,2009年第六届青岛蛤蜊节期间,城阳红岛共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各项收入达1538万元。2013年第十届红岛蛤蜊节开幕首日,红岛休闲渔村、华强方特梦幻王国、韩家民俗村等景点共吸引游客2万人,其中,有近万人下海挖蛤蜊。红岛休闲渔村还为游客提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游客可成套租赁挖蛤蜊的工具,城阳区组织的“送文化下乡”的文艺演出更是为蛤蜊节助兴。游客满载而归,对蛤蜊节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使得城阳的节事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放交融性。人类文化的对外辐射和交流,尤其是异域异质文化之间跨海的亦即跨国、跨民族、跨地区的文化辐射与交流,都是依傍于海洋发生的。而餐饮和购物又是重要的旅游要素。城阳以此优势成功举办了韩国料理美食节、国际饰品节、市民节,夏庄樱桃山会等。韩国料理美食节自2005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节会通过品尝活动、韩国料理制作比赛等形式,大大促进中韩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青岛国际饰品节吸引了来自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多家品牌展商,为专业买家、时尚消费者提供数十万款新品。展品主要涵盖金银珠宝、玉石翡翠、钻石水晶及工艺礼品等。这一重大节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内外经贸发展,有利于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

城阳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享有盛誉,区内涵盖七涧谷景区、山色峪生态景区等,且形成了多条成熟的时令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如城阳踏青赏花线路、城阳特色采摘线路,这些文化旅游产品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此外,惜福镇街道的惜福生态游活动品牌效应也已逐渐显现。惜福镇街道位于崂山西麓的青岛市城阳区东部,是通往崂山风景区北线的必由之地,面积53.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资源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惜福生态游活动充分利用了街道现有的自然资源,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思路,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山区旅游,综合了健身、文化、生态的旅游元素,开发了踏春赏花、健身登山、采摘品果、品茶休闲、蜂蜜采撷、品农家宴等特色活动,吸引各界游客休闲观光旅游。此外,城阳还建有著名的城阳世纪公园。该园占地645亩,总投资10000万余元,园内北山南水,有“山、水、湖、岛、滩”九处景点,形成了“三山一水一湖三岛一滩”的自然山水地貌格局,游客在此能汲取许多生态知识。

随着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城阳区也紧紧抓住创意文化旅游的机遇,突出发展生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内已有青岛方特梦幻王国、青岛盛文特雅5D艺术馆、青岛油画城等创意文化旅游资源。其中,青岛方特梦幻王国是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内核心的高科技文化游乐项目,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拥有10多个主题项目区、包含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配套服务项目等200余项。2011年开门纳客,三年来,方特梦幻王国将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一举改变了青岛旅游格局,成为青岛旅游新地标。总投资规模达20亿元,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以上,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创意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四、城阳旅游市场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与市场定位

伴随着青岛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文化旅游成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文化旅游的自然依赖性较小,联动效应显著,对城阳的政治、经济、社会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加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依托创意文化旅游资源和节事文化旅游资源。不同的季节,青岛有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如韩国料理美食节、青岛国际饰品节、青岛樱桃节等。数据显示来青岛的入境旅游者主要是韩国人和日本人。青岛与日韩隔海相望,城阳区西临胶州湾,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给城阳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城阳依托于韩国美食街等重要旅游资源,举办韩国料理美食节,在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同时,为城阳营造了良好的国际休闲文化氛围。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根据《纲要》精神,创意文化旅游产业极具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对体验性产品的兴趣日益高涨,依托青岛盛文特雅5D艺术馆、青岛油画城等资源的多种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一一出现。城阳凭借553.2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与华强携手,成功打造了依托青岛方特梦幻王国。而方特梦幻王国又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资源的稀缺性及产品项目的持续创新性为该项目产品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与市场定位

篇2

[关键词]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本真性要素;保真多维度;具体语境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15)11-0039-05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从“民族文化”到“民族旅游文化”,文化经历了被选择、被建构、被展示的商业化过程,民族文化也因此体现出更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民族文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过滤性选择、扭曲性建构、迎合性展示的过度开发现象,致使民族文化在旅游语境中逐渐失真变味。本真性理论为“民族文化”到“民族旅游文化”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尝试回到本真性理论的起始点———“何为真实”,解读客观本真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概括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要素,构建守护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模型,探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游客的本真体验。

一、客观本真性的文献回顾

本真性一词出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博物馆学将“本真性”概念用来描述和鉴定展品的真实性,之后被借用到旅游研究中,激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热情。麦克康耐尔认为,旅游帮助人们逃避异化的、无意义的现代生活,为游客创造纯净的、原始的、自然的、不受现代文明破坏的体验机会,因此,寻找本真性、了解旅游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成为游客旅游的真正动机①。科恩也表示远古、原始、自然、异域的形象是多数游客出游的预期②。在此理论引导下,学者开始探寻旅游对象物的客观本真性,寻求旅游客体的真实存在,并提出了客观本真性的概念,进而引入客观主义研究范式,提出了客观主义本真性的研究框架。

客观本真性强调本真性是旅游对象物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游客追求没有经过设计和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旅游对象物。布尔斯汀和麦克康耐尔认为客观本真性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测量和评估,而节日、仪式、美食、工艺品等则要看是否由本地人按照传统来制作或组织①。

夏朴雷认为旅游商品,例如手工艺品、节日、仪式、美食、服装、建筑等都根据一定的标准被描述为“本真的”或“非本真的”,这些标准包括是否由本地人根据本地习惯与传统制作和加工。在这个意义上,本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来源,是一种真正的、独特的真实感②。王宁强调了本真性概念的适用情景:客观本真性的确与某些旅游类型是相关的,例如民族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等,这些旅游类型涉及到空间异地性或时间历史性③。

为了证明旅游吸引物的真实性,实证主义成为常用的研究范式,学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揭示旅游对象物和旅游目的地的本真性。李特瑞尔等在研究中讨论了旅游纪念品的真实性,他们深挖了旅游纪念品应有的特征,确定了游客眼中影响旅游纪念品真实性的因素,如独特性、原本性、纯正性、历史文化特质、工匠的手艺、使用的材料,以及纪念品的审美性和实用功能④。

威特选取澳大利亚悉尼的岩石旅游区作为研究案例,提取了13个关于本真性的指标,其中4个指标关于“环境”,5个指标关于“活动”,另外4个指标关于“建筑”⑤。瑞委拉和多德研究了游客对墨西哥普埃布拉(Puebla)特拉维拉彩陶(Talavera pottery)的本真性定义,提取了5个主要因子:外观与用途、传统与认证,获取难度、本土生产、价格优惠,并且发现本地游客更看中的是彩陶的外观和认证,而国外游客则更加在意彩陶是否为本地居民在本地所生产和加工⑥。

林龙飞等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评价体系,认为建筑遗迹、服饰、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及礼俗信仰是影响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最重要因素,决定某地区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最主要方面⑦。卢表示客观本真性使游客对旅游对象物的真实性的感知⑧,但是在多数客观主义学者眼中,客观本真性不是由游客来感知的,而是由专家来鉴定的,因为游客感知到的本真性可能并不真实,可能是舞台化的、虚拟的、模仿的,原因是游客可能对旅游对象物了解不多,游客可能受媒体宣传的影响而对旅游对象物产生了某些刻板印象。在斯坦纳等看来,客观主义本真性不具备理论范式特征,应该摈弃,应该为更明确的术语取代,如真正的、确实的、精准的、真实的、实情的等⑨,而不能因为概念的多元和模糊而否认客观本真性的意义和价值。

二、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意义

纵观本真性概念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存在主义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自从王宁“存在主义本真性”概念提出之后瑏瑠,学术界更强调自我本真(self-oriented authenticity)的意义和诉求,强调游客摆脱日常生活,在不同寻常的活动中更自由地成为自我和表达自我瑏瑡,也强调旅游对于存在主义本真性不是替代物,而是催化剂①。可是,存在主义本真性过于强调旅游是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追寻本真的过程,存在主义者倡导的旅游方式中,游客更多地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的需要相对较少。而且,单纯的存在本真性不能推导出人们旅游的原因。因此,真实性的定义应同时结合旅游客体(旅游对象物)和旅游主体(游客),忽视旅游客体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也许比主体的本真更为重要②。到访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比游览自然山川的游客更加注重客观本真性,即在乎民族旅游文化的真实性,因为存在主义的自我本真离不开旅游对象物的真实。

民族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在旅游活动中身兼多职,既是旅游目的地主人、也是旅游对象物,既销售文化,也销售自己。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让本地少数民族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能够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空间特征,能够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本地少数民族通过参与民族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讲解、展示、认证,能够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参与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经营,本地少数民族重新认识和界定了自己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少数民族主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此外,对于民族旅游目的地来说,客观本真性所提供的真实文化土壤和文化空间是游客不远千里到遥远偏僻乡镇去体验民族文化的原因,这也正是其旅游开发和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民族旅游文化异地复制模式在大众旅游时代曾经红火一时,但随着游客旅游频率和旅游经验的增加,这种模式逐渐受到市场冷落。这一现象说明复制的、虚拟的、人造的、真实环境缺位的民族旅游文化难以让游客获得客观和主观的本真体验。总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对于游客体验、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维持和保证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显得迫在眉睫。

三、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保真框架

本文尝试构建起民族旅游文化保真模型,首先归纳出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应具备的要素:(1)源于真实的历史时期。民族旅游文化应该来源于某一真实的历史时期,体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民族文化游客不只是沉醉在传说与神话之中,而散失了历史感和时代感。(2)根植于真实的文化环境。民族旅游文化离不开真实的自然与文化土壤,民族旅游目的地建筑风格、服装饰品、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生活方式、音乐艺术等文化事象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经年累月形成的,离开了物质环境的文化就变成了空中楼阁。(3)真实的原件和原物。真实的原件与原物的展示对于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民族旅游目的地原件原物展示是很容易做到的。(4)体现本地参与。本地参与不仅包括来自本地的材料、原料、商品、活动、时间等的参与,还包括了本地少数民族的亲身参与和贡献。(5)体现传统思想和技艺。传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民族旅游文化应尽量保持和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朴素的宗教思想、传统地生活方式、地道的手工艺制法、淳朴的音乐绘画技艺、真实的仪式节日等。(6)伴有佐证或认证。由于游客并不是文化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游客也并不总是知识渊博,他们或许还带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他们可能难以准确判断旅游对象物的客观真实性,因此,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需要出示一些佐证以说服游客何为真实,或者需要某些机构、专家、精英的认证以证实其真实性。围绕民族旅游文化的客观本真性要素,本文总结出维护和保持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四大维度,即从时间、空间、地方和传统等多角度守护本真性,并且每个维度之下附有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保证该保真模型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时间维度强调民族文化的本源,即要尊重时间、尊重历史,从时间纵向上追溯民族文化的来源。在溯源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脉络将会随着挖掘日渐清晰,而最终触及到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源,保证了民族旅游文化的纯正性和正宗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民族旅游文化开发的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现象。文化挖掘过程中收集的各种老照片、回忆录、遗物、信件等是时间最有效的佐证。动态记录历史的影像资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专家的认证,事件当事人、文化精英、德高望重者的认证等,增加了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可信度,同时也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历史真实感和时代真实感。

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空间维度注重原地空间、非复制空间、原生态空间、旅游舞台化空间、非旅游后台空间。原地空间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社区真实环境的客观体现。非复制空间则指真实的建筑空间、真实的生活空间、真实的活动空间,而不是在异地复制、模拟、再造,也不是隔离空间,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博物馆。原生态空间就是未受现代文明改变的、未受主流文化影响的、淳朴的、原生的物质环境与人际空间。旅游舞台化空间虽然在本质上属于建构主义本真,但其舞台化的取材往往源于客观存在的民族文化,并且由于受游客游览时间和旅游成本所限,旅游舞台化空间被认为是民族文化体验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要求舞台化空间应尽量真实反映民族文化。非旅游的后台空间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专属的空间,是不向外来者展示的空间,该空间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居民的个人隐私,更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正性和真实性;关闭该空间给游客带来的神秘感和遗憾感不但不会减少本真性体验,相反可能会增加体验的真实感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感。

从地方角度来维护民族旅游文化的本真性,强调本地少数民族居民作为旅游对象物的重要贡献,他们的外貌、言行、服饰、性格等都是民族文化本真性的构成要素。近年来古城旅游兴起,出于经济原因古城居民移出古城,造成的古城“空巢”和“人口置换”大大破坏了古城文化的本真性,云南丽江古城等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其次,研究者不止一次地强调客观本真性的标准之一是本地人用本地传统方法参与到旅游文化开发和旅游商品生产中,因此,维护民族旅游文化客观本真性的地方视角还包括本地少数民族的参与。让本地少数民族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代表者、表达者、展示者,那么民族旅游文化真实性和可信度就不容质疑了,本地少数民族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就降低了。新西兰毛利人旅游纪念品强调毛利人的参与,并制定了一整套认证标准及体系,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原住民手工艺品被复制。加拿大政府也明确规定禁止非权威认证的原住民艺术品的复制。除了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地方维度保真还应该包含本地收集和收藏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实物和原件以及生产旅游文化商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原料,如布料、食材、药材、金属等。

传统亦是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手工艺制法、音乐绘画技艺、仪式节日等。在展示传统上,笔者认为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本地少数民族作为文化的持有人或曰主人,应该有自己做主的权力,掌握主动决策权,而不是被动地被游客需求和市场牵着鼻子走。同时,本地少数民族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矜持,知道哪些文化是可以示人的,哪些是隐蔽和神秘的、不容外来者窥视的。事实上,正是这些不容外人窥视的保留才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神秘性,更能激起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还想特别说明的是“传统”并不是“现代”的对立面,而只是不同时间节点的产物,今天的“现代”在多年之后有可能被称为“传统”,因此并非“现在不用的”都是传统,选择性地展示优秀民族传统要考虑时间继承性和代际传承性,这样才能保证传统的新鲜活力。

篇3

关键词:旅游;主客交互;影响因素

旅游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是旅游文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旅游者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业从业人员和其他旅游者进行各种各样的接触和交往。在他们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相伴而生。

一、主客文化交互的一般模式

从旅游客源地进入旅游目的地,作为客人的外来旅游者就会面临着与作为主人的当地居民直接的接触。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往是通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访问而实现的,其性质多数属于邂逅相遇,目的在于相互之间增进了解、相互寻求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的旅游过程中,由于游客的范畴以及参与旅游的形态多种多样,因而导致主客双方文化接触的情形也很不一样。由于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居留时间上的长短有差异,加之组织性游客与非组织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差异,其与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交互模式也存在差异。

(一)组织性游客与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交互模式

对于有组织性的游客而言,他们对目的地地方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导游、翻译、旅游公司的经营者、目的地地方的某一利益的代表等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有组织性游客与目的地居民文化交流的机会、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中介者”的支配,游客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的选择余地很小。

(二)非组织性游客与目的地的文化交互模式

非组织性游主客要是指不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喜欢独自外出探寻异地风情的游客,即背包游客。与一般的组织性游客不同,背包游客一般不需要依靠旅游中介的帮助,因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目的地居民接触、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更像是“旅游者-朋友”的关系。

二、旅游主客文化交互的渠道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是一种人际间的交往活动,参与文化交流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业从业人员等,其中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旅游者与目的地旅游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文化交互是两地文化交互的主要对象。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必须依赖介体的作用,即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进行文化传递的桥梁,对旅游的文化传递的全过程都有影响。

(一)旅游产品的文化传递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递的途径之一就是旅游产品的文化传递。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产品通过作用于旅游者,实现文化的传递功能。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二)旅游者的文化传递

旅游是客源地和目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旅游者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主要介体,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使者。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旅游者的文化借取

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从旅游目的地将各种文化信息带回到旅游客源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结束后,往往会向周围人们讲述自己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或者通过游记等形式向后来者讲述自己的所知所感。

2、旅游者的文化撒播

旅游客源地的文化为旅游者所携带,在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者本身的文化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他的言谈举止、服饰、消费偏好等对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产生影响。

(三)旅游营销手段的文化传递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的特征,旅游者通过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手段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的初步认识,形成第一印象。随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以旅游目的地的标志物和形象代言人的文化传递作用最为突出。而这些标志物将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抽象为具体的物质,更易进行文化的传递,使潜在的旅游者形成生动的文化印象。旅游者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实现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文化传递。他们为了自己旅游活动的实现,不得不向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目的地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

(四)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传递

参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客源地旅游业从业人员和目的地旅游业从业人员。他们围绕旅游者旅游各项需求的实现进行业务往来,纯商业性质的旅游交往,相比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交往,它所受到的组织规范的约束也就更多。因此,发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带有组织规范的约束的特点。

三、影响旅游主客文化交互的因素

(一)影响旅游主客文化交互的主观因素

1、文化差异是影响旅游主客交互的最主要的因素

文化因素决定了“主”与“客”交往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即使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收入、闲暇时间、年龄或旅游动机,其旅游交往行为也会由于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差异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旅游消费者需要进行空间位移,在其消费活动中往往要接触多种不同的文化。当游客与目的地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时,文化差异对于游客与目的地的文化交互行为便有着特殊的影响。

2、语言和文化习俗对主客交往还会产生明显的障碍

语言文化差异是影响主客交往的主要障碍之一,对主客交往机会和主客交往效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阻碍主客交往的深度,而且还会对主客交往机会的出现造成障碍,往往会引起交往过程中的冲突,从而使主客双方对交往产生顾虑。

3、游客的个性特点、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也对主客交往有较大的影响

文化决定个体游客的旅游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价值观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使人们明白好坏、对错、真假等一系列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游客由于个性特点、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使其在和旅游目的地居民进行交往时具有不同的表F。主客交往双方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往往会决定主客之间的关系。在游客与目的地交往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进行的情形下,以经济交换为基础,个人关系不会受到重视。目的地居民提供给游客的产品与服务己经被商业化了,主客之间的交往也因此而被转变为一种经济收益的来源。

(二)影响旅游主客文化交互的客观因素

除了文化对主客交互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外,交往双方的人口学特征、交往愿望、动机、态度以及交往环境和游客的出游方式等对主客交互也会产生影响。

1、人口学特征

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交往技能等。从性别上而言,男性和女性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交流愿望和性别没有明显的关系。但客观上,因女性本能上的保护和封闭意思,男性天生具有进攻意识,主动性高,使两者在与目的地的交往机会和交往效应上有较大的差异。从年龄阶段看,年轻人更愿意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而且交往时较随便,不像老年人那样比较讲究辈分和礼节。从职业来看,退休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显示了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其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愿望要比家庭主妇和农民强烈的多。学生、商务人员进行文化交流的愿望最强烈,政府职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和工人的交流愿望也较强烈,而推销员和农民的交流愿望最低。从受教育程度看,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观念越开放,知识面越宽,对文化的兴趣越大,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一般而言,游客的旅游经验越丰富,其交往技能越高,也更容易现和当地居民的交流。

2、心理因素

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方面是旅游者内在心理因素的推动;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主客交往的心里因素包括交往双方的交往愿望、交往动机、交往感觉及交往态度等。

动机是是旅游行为的产生原因和推动力量。旅游动机是激发旅游行为及其心理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愿望是动机的重要部分,如目的地对旅游者的欢迎态度、为理解旅游者的需求所作的努力,以及旅游者理解并尊重目的地文化的意愿,都会增加主客交流的机会。

主客双方的交往感觉和交往态度对主客交往机会和效应也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交往双方认为自己在交往中获得的利益越大,这种交往越有可能发生。再如交往双方的宽容、热情、兴趣、慷慨等个性特点,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欢迎态度、为理解游客的需求说做的努力以及游客理解并尊重目的地居民文化的意愿等,都会增加主客双方的交往机会。

3、交往环境

游客逗留时间和交往场景是最重要的两个客观因素。一般地,游客逗留的短暂性和非重复性使主客交互不易发生,即使有表面的互动,也容易产生欺骗、剥削和不信任。在交往情景方面,具体的气氛情形对具体的游客与目的地的交往意愿或顾虑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交往机会,影响主客交互效应。

4、游客出游方式

游客的旅游方式一般可分为参加团队旅行、亲友结伴和个人(背包客)三种类型。团队旅游的游客通常严格按照预先计划进行,统一行动,一切问题都通过导游和领队解决,和目的地直接接触的机会、时间很少,有限的交流也是表面和浅层次的。背包一族的旅游,从制定计划、买车票到预定住宿都由自己解决,这本身就需要和目的地交流。为了更好的实现交流,在旅途中游客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因此,个人旅游和目的地交流的机会明显比团体客多,交流程度也比团体客要深入。和亲友结伴旅游的游客与目的地交往的机会和程度居于前两者之间。所以,游客的出游方式对主客交往机会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对主客交往效应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崇云,顾铮.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2004(3).

[2]谢彦君.旅游交往问题初探[J].旅游学刊,2012(4).

篇4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81-01

一、项目研究背景

旅游纪念品是具有地方特色,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既能反映旅游地区的特点,还浓缩了地域和民俗风情,又沉淀着旅行的记忆。而购买纪念品是旅行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世界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几乎都烙上了各地的文化特征。随着现代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只有给旅游纪念品附加文化价值,结合载体探寻创新的可行性,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位要求,也让路上的人们有了真正旅行的意义。

二、项目研究内容

(一)在理论知识方面

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说:“文化、设计、创意三者不可分离,文化是生活的精华,生活蕴含着创意。设计体现生活,离不开创意和文化。”旅游文化纪念品属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范畴,其开发和研究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旅游纪念品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承和传播本土文化。旅游文化纪念品的消费过程也是一个不同地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设计纪念品时,应考虑本土地域文化的特点,才能更受消费者欢迎。二是体现民族性、区域性。我国民族众多,形成多元化的风土人情。在设计纪念品时,当地特色材料的应用和风土人情的展现都是给作品加分的方面。三是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旅游文化纪念品属于工艺品,其观赏性是必备的特质,在生活中有实际作用的纪念品会更有市场。

(二)在文化创新方面

在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创新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纪念品的创新不能脱离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特性一定是重中之重;二是在创新的同时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三是在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创新中要考虑到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四是注意文化创新中的工艺创新,常见的旅游纪念品主要是当地的特色工艺品,所以纪念品的质量和价值与纪念品的做工水平高低直接相关;五是在文化创新的同时注重实用功能;最后,在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创新中,要注重纪念与时尚的统一。旅游纪念品承载着游客对某次美好经历的回忆,结合年轻人的审美与品位很重要,但同时也要避免降低文化品位,避免盲目跟风赶时尚。

(三)在设计载体方面

旅游文化纪念品是实物载体,涉及功能、造型、材料等产品的相关因素。通过实地的考察与网络的查询,掌握其大致有如下分类:

1.陶瓷制品。陶瓷极耐腐蚀,环保,不生锈,不氧化,不变形,不溶融,易清洗,具有一些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成为旅游纪念品常用的设计载体。2.金属制品。金属工艺历史悠久。商周的青铜器、唐宋的金银器、明清的景泰蓝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金属工艺。金属工艺品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也日渐走俏。3.玻璃制品。玻璃是一种透明的脆而硬的固体,加热时逐渐软化,加工后表面光滑,有精致感,颜色丰富,因而备受人们喜爱。4.布艺制品。常见的布艺工艺有编制、刺绣和印染。编织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其所应用的原材料多种多样,因而织物也就各有风格,其中以织锦最为名贵。5.泥塑制品。泥塑是以c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捏塑而成形,并涂上艳丽的色彩后,加工制作成的艺术品。其原料几乎俯拾即是,制作方法多种多样。6.雕刻制品。雕刻制品按材质一般分为竹木材质雕刻纪念品和石材雕刻纪念品。竹子坚实而富有弹性,适宜编织。不同的竹种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7.书画作品。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绘画和书法作为家居装饰品,在我国比较普遍。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书画作品比比皆是。8.新材料、新工艺。要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审美要求,必须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来设计,如塑料已经可以被赋予玻璃的特性,材质和纹理处理得可以像木材一样。

三、项目研究意义

旅游文化纪念品及消费的形成既是旅游消费市场的内在发展要求,还是策略性的市场培育过程,应通过特色文化的导入,结合创新载体设计,从不同的层面把脉分析旅游者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传播文化、引导市场、实现旅游纪念品设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让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商品发展,最终获得商业价值。此领域课题研究意义在于探寻旅游纪念品文化性与创新载体的设计搭建上,对于不断发展的旅游行业及其旅游产业提供可参考的可行性发展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婷.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59-03

1 引言

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调回归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近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

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观光旅游,而是包涵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度假休闲游。因而,融水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的建设是历史的使然、时代的需要,是融水县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及资源开发,突现融水纯朴苍古的民族历史,挖掘当代融水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示融水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现状分析

对老子山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从区域旅游、区域经济等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2.1 广西旅游业发展分析

广西富有“旅游省”之称,旅游是广西五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假日产业的形成,旅游这一“无烟”产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的思路:努力推进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大力整顿旅游市场和秩序,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完善旅游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客源市场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海外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努力实现国际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和旅游就业人数同步增长四个目标,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大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2010全区旅游市场工作会议通报广西2009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9.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9%和6.9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49和9.83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33.6%,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0.8和17.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2010年我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内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821亿元,增长25%;入境旅游人数235万人次,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7.42亿美元,增长15%;旅游总收入872亿元,增长24%,力争突破900亿元大关。提前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旅游景区建设方面,广西重点构建六大旅游品牌:其中就包括民族风情品牌的建设。整合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系统整合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桂林印象•刘三姐、柳州鱼峰山、来宾忻城莫土司衙署等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瑶山脉为载体,在金秀开发瑶族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瑶都;培育开发侗族建筑、苗族节庆等特色民族旅游资源等。这给发展融水民族风情旅游提供了依据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2.2 柳州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抓好“风情柳州”旅游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柳州市已深知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全市提出了“山水桂林,风情柳州”的大旅游圈建设目标,并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按照柳州市旅游规划要求,从2007年开始,柳州市致力建设旅游名城。到2010年,建成柳州风情港、瀑布观景台、柳江豪华游轮等项目,将“百里柳江”品牌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体系,三江、融水两县成为广西优秀旅游县,柳州成为广西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5%;旅游收入8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5%;旅游外汇收入4031万美元,年均增长34%。培育3至5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旅游企业。2011年至2015年,完成建设“旅游名城”各项工作,成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名城。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28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5%;入境游客达25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1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8519万美元,年增长16%,年收入超亿元的旅游企业达10至15家。

要达到上述目标,柳州市必须扩大旅游市场,建设特色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柳州民族旅游元素,加强品牌型旅游资源的整合。然而在桂中地区,尽管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人文资源,但由于历史及交通条件限制,一直缺少品位高,知名度广,富有特色的游憩旅游风景区,更未形成产业,较桂林、南宁、北海等地缺乏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旅游的发展。融水自然人文风景资源丰富,又具民族底蕴,建成这一游览胜地后,就可与柳州、融水、金秀、象州、龙胜等地构成大桂中旅游区,会大大增加柳州旅游景观丰满度,加快地区旅游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2.3 融水县民族生态旅游区构筑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打造世界廊桥文化中心、建设中国最大苗族民居保护景区为核心,大力开发苗族风情生态旅游,知名度日益扩大。融水老子山景区正好处于柳州―三江―桂林民族风情黄金旅游线上,景区的建成,能成为线上一个特色点,不但能给融水、柳州人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能使该旅游线更有吸引力。

2.4 融水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融水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完成7.98亿元,同比增长20.29%;建筑业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22.5%。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6∶34.04∶39.36。目前,融水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步形成。为了融水县发展后劲,并使之有更大发展,必须强势建设特色旅游,发挥旅游资源功能。融水老子山景区的建成,将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一方面能保护景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苍古的民居风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科普的历史教育价值,使之成为进行历史、自然科学教育的天然课堂,这对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爱自然,爱祖国教育意义深远。

3 景区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做好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对规划依据、旅游资源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3.1 景区规划的可行性

景区的开发是否可行,必须按照景区规划的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

(1)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规划理念,构建老子山生态旅游景区”。以发挥旅游资源功能为主诣,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创建特色旅游线路,在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护老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老子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观光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2)为使景区规划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①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生态的基本要求,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

②重视景区历史资源的保护,挖掘民俗古文化,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③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创建和谐景区的原则;

④以环境生态学理论结合景区空间景域建设特色景区的原则;

⑤融合“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旅游名城建设,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

3.2 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老子山景区建设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民族历史苍古,特色鲜明,自然风光崎丽。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因此,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很深的文化底韵,很具旅游开发潜力。

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景观,此类景区实为少有,因此竞争对手少,旅游区起点踏实,规划设计先进,项目齐全,完全可开发成桂中范围内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强的旅游胜地。

3.3 区位优势突出

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县内还有元宝山景区,作为旅游圈。另外,处在桂林、宜州、柳州旅游大格局之中,距柳州仅1h车程,为吸引周边客源提供了便利,更有三江程阳桥,丹洲景区等互补,增强了游客吸引力。广西正在建设的桂中民族风情旅游区,柳州市打造“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柳州建设四大名城之一的旅游名城,老子山景区和元宝山景区正处在重点构建的旅游区内,且是桂林―柳州黄金旅游线上非常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足见其良好的地域优势。

3.4 交通通讯便利

景区正好处县城郊,距离县中心2km,枝柳州铁路过县城。水路南可通融安直通柳州。电讯方面,景区内都己开通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移动通讯覆盖整个景区各个角落。

3.5 客源市场前景好

2008年“ 五一 ” 劳动节1~3日全县共接待游客 1.6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6 % ; 实现旅游收入 495 万元,同比增长 19.3 %;自驾车 500多 辆次。由此可见融水旅游业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这说明文化底蕴丰厚的融水,特别是老子山景区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6 旅游商品基础好

融水居民历来对手工艺品、石玩、花卉、盆景等感兴趣,加上传统秉承下来的三江油茶茶艺、作坊、木工,已形成融水较好的综合旅游产品氛围,只要稍加开发,就可构成规模。这无疑是融水县老子山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之一。

3.7 景区宗教文化浓厚

老子山建制渊远,历史苍古,人杰地灵,宗教文化浓厚。景区宗教文化名声在外,吸引很多区内外香客,使景区中寺庙香火不断。另外,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老子山景区已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于世人面前。

4 结语

广西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柳州市和融水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景区开发中,重点在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开发,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使景区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秋洪.广西年鉴2009[M].南宁: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社,2009.

[2] 柳州市统计局.柳州统计年鉴2009[M].柳州:柳州市统计局,2009.

[3]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黄桂新.导游实务[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篇6

>> 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现代节庆体育的关联性研究: 民间节庆体育的传统结构与现代意义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关联性 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吹枪与现代吹箭的对比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消费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探索与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 四川藏羌彝走廊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源于欧美的现代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开发价值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的开展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 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 体育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与体育延伸的关联性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阳光体育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范建华.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J].学术探索,2011(2):99-104.

[10]周平,熊少波, 周笛.大湘西节庆体育活动流变趋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2):34-37.

篇7

    《补充规定》对《规定》的审批环节作进一步调整、简化和合并,最大限度地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同时压缩部份环节的审批时限,从而达到总时限的缩短。

    本《补充规定》总工作时限50个工作日,只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项目。每个环节的审批时间从材料齐备受理之日算起。城市规划区外的建设项目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应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办建设许可证。建筑方案审查范围:高层建筑、大中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0.5万平方米的生产性项目或建设用地超过1万平方米的项目、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建筑、某些特殊地段的建筑。较复杂需联审的方案10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查只审大中型项目(含高层建筑)及重点项目;房地产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设书申请立项。

    各地市可按本《补充规定》再进一步细化,但总工作时限不得超过50个工作日。

    具体操作如下:

    一、工作步骤和时限

    (一)选址阶段外商投资企业根据自己的投资意向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预审,在城市规划区内,同时按要求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现场踏勘、选址意见书发放、提出选址意见和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10个工作日;用地预审3个工作日。

    凡属甲、乙类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的厂房、库房,应征得消防监督部门的认可、同意。

    (二)总平面设计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书后,向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建议书批复(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建议书合并批复)。同时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总平面设计,以及其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总平面设计、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分别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行政部门、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报批环境影响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独资项目免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1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及总平面图会审、提出建筑红线和规划设计要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分别为15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7个工作日)

    (三)方案设计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建筑方案审查,建筑方案审查7个工作日。

    (四)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完成后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初步设计审查(小型项目、技术简单项目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会审8个工作日。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审查后,向土地管理部门申办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含基本农田审批)。建设用地批准后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拆迁手续,申请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基本农田使用许可证5个工作日,用地审批15个工作日,先期办理拆迁手续3个工作日。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向抗震、消防、人防、规划各专业部门报请施工图专项审核,各施工图专项审核和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各5个工作日。

    (六)报建阶段完成房屋拆迁和施工图专项审核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签发放样单、核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向审计部门申请中方开工前资金审计(独资项目免)。签发放样单、核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个工作日。核发施工许可证3个工作日,审计2个工作日。

    总工作日50天。(见附表)

    二、各审批环节应提交的资料:

    (一)申请选址意见书

    1、填写《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3、1∶500地形图。

    (二)用地预审

    1、用地预审申请报告;

    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报批项目建议书

    1、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选址意见书》及蓝线图;

    3、《土地预审意见书》和《土地预约协议》;

    4、企业名称核准通知(房地产项目及文化、旅游等特种行业项目提供);

    5、由省以上审批的项目地市计委转报批文;

    6、同级房地产、旅游、文化等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房地产、文化、旅游等特种行业项目提供);

    7、外商资信证明;

    8、合作、合资中方资信证明。

    (四)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填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公司成立批准文件、工商注册登记文件;

    3、选址范围的总平面图;

    4、与原单位签订的征地协议。

    (五)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1、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下一级环保部门审查意见。

    (六)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独资项目免)

    1、投资意向或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七)建筑方案审查

    1、建筑方案设计图。

    (八)初步设计审查

    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文件;

    3、规划总平面和建筑方案审查意见;

    4、初步设计图和相关文件(含地下管线图)。

    (九)建设用地审批

    1、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文件;

    3、经审查的总平面图;

    4、年度投资计划;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或土地部门签章的征地地形图;

    6、征地协议及征地有关报表;

    7、原土地权属证明;

    8、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十)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城市规划区外免)

    1、《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表;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用地界限图;

    4、拆迁计划、安置方案;

    5、拆迁房屋产权审查证明;

    6、建设单位与拆迁单位签订的正式委托拆迁合同。

    (十一)施工图专项审核

    1、规划施工图专项审核

    (1)施工图;

    (2)绿化总平面施工图;

    (3)初步设计批文。

    2、抗震施工图专项审核

    (1)工程地质报告;

    (2)计算书复印件(24米以上建筑);

    (3)施工图;

    (4)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人防施工图专项审核

    (1)初步设计批文;

    (2)规划总平面图;

    (3)施工图。

    4、消防设计图审核

    (1)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请表;

    (2)初步设计批文;

    (3)规划总平面图;

    (4)施工图(含建施、结施、水施、电施、设施图)。

    (十二)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2、各专业部门施工图审查意见

    (十三)中方开工前资金审计

    1、项目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建设资金来源落实及使用情况。

    (十四)申请施工许可证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施工图专项审核意见;

    3、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和用地界限图;

篇8

关键词:晋中市 旅游电子商务 必要性 可行性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44-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旅游电子商务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 并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迅速兴起。旅游电子商务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

旅游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旅游业这一特殊产业领域的应用,是指以网络为主体, 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 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它集合了客户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商户心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多门学科, 展现和提升了网络和旅游的价值, 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以及能同用户直接交流等特点, 能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去完成各种与旅游相关的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实施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如下积极影响:

1.有利于将旅游目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通过旅游网站可以多形式、多语种地将旅游目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介绍给全国、甚至全球的访问者,这种“身临其境”的交流方式要比其他媒体的宣传效果好得多。

2.有助于简化旅游支付手续。在旅游业实施电子商务,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使用信用卡、电子钱包、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等网上结算方式,免去了旅游者携带大量现金办理各种手续的麻烦。旅行社、旅游景点及酒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旅游业务交接,大大简化了交易过程。

3.利用网络可以迅速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通过互联网络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大量旅游信息,方便旅游者集中查询旅游景点、旅行社和交通工具,从而为旅游者节省了信息搜寻成本,便于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和旅游方式之间进行比较,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路线和方式。

4.降低旅游成本。借助网络传媒的数据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合理的广告成本、强大的传播能力、独特的科技形象等,不仅确保了旅游产品的品质,而且避免了复杂冗长的旅游营销宣传资料,克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使旅游产品的促销成本急剧下降。

二、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必要性。晋中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但是,晋中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其资源秉赋却不相协调,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国内资源状况相近的地区,甚至赶不上一些旅游资源较为薄弱的省市,其原因之一是旅游服务方式的落后。就像解决交通阻塞需要建设高速公路,解决生产落后需要引进先进流水线一样,晋中市要改变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必须开展旅游服务方式的创新。而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为顾客提供诚信优质的服务,是实现旅游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晋中市旅游业投入少、见效快的捷径,也是撬动晋中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支点。

近年来,旅游需求出现了个性化、散客化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中散客达到50%以上,旅游内容包括观光、修学、休闲度假和特种旅游等,结构层次比较丰富。国内旅游者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旅游者的阶层不断扩展,个性化要求日趋明显。家庭旅游、自助旅游将成为节假日的主要旅游方式。就目前来看,晋中市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旅游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可以集中分散的顾客,迅速对个性需求做出反应,并产生规模效应。因此,晋中市应该尽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山西推出了三大旅游品牌:晋北佛教古建旅游、晋中晋商大院旅游、晋南黄河根祖旅游,由此可见内涵丰厚的旅游文化是晋中市旅游的一张王牌。然而,积淀丰富的文化、厚重久远的历史,更需要有条有理的整合、分析、解说,否则,外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结构会使游客在眼花缭乱之余深感厌倦,难以激起游客的旅游兴趣,进而影响晋中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以及游客的重游决策行为。网络这个载体和表现形式则可以通过虚拟旅游活动、深刻地反映晋中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旅游同网络的结合能实现文化内涵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这是传统服务无法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则更为必要与迫切。

2.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在努力进行产业结构凋整,旅游与电子商务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对两者都予以很大的支持,这是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政策优势。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而网络的发展更为引人瞩目。网络使用者与旅游者一般都是在收入、消闲时间上较为宽裕的人群,在较大程度上,网络使用者群体与旅游者群体具有复合性,因此,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空间很大,这是晋中市发展旅游电于商务的市场基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和商务模式,以空前的速度进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传统商务的各个行业。旅游业相对于电子商务中的其他行业而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商务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协调与整合问题,而旅游业却不涉及复杂、费力的物流配送问题,资金也可以通过网上结算的方式直接支付,免去了消费者携款到旅行社办理各种手续的麻烦,一切都只在网上就可迅速实现。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晋中市目前也出现了专门的旅游网站,例如:晋中市旅游局网站(sxjzta.省略/index.asp)、晋中旅游网(省略/)等。这些网站的出现必将加快电子商务在晋中市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晋中市的旅游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必将迎来新的面貌。

三、晋中市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1.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晋中市政府主管部门应成为该市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组织者,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

首先,晋中市政府应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的投资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晋中市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便利。其次,晋中市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网站和商务网站旅游业务的规范和引导,使晋中市旅游企业充分认识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自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争取竞争的主动权与先进度。

2.建立特色化的品牌旅游网站。晋中市旅游企业应注册独立域名,将网站加入中英文搜索引擎,提高品牌知名度,实现企业无形资产的升值。晋中市的旅游企业应和电子商务软件企业实现紧密合作,并准确了解旅游者需求,针对细分市场实现旅游服务功能的个性化,使旅游网站的供给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快速有效对接,树立特色化的网站品牌。晋中市旅游网站除了提供景点介绍、咨询预订服务及个性化定制服务外,还应积极推广网上社区,促进网络访客之间的互动性以及访客与旅游企业的联系,以提高访客对网站的忠诚度。

3.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意识。晋中市旅游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网络的可靠运行。晋中市旅游企业应切实加强员工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人才在各大旅游企业中发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优秀人才。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旅游行业将进入产业转型的阶段,旅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成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晋中市在旅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缺口。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网点本身的逐渐成熟,晋中市旅游网站必将需要更多的集网络技术和旅游知识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晋中市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实习互动等方式培育更多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行业应用发展的最新前沿,避免人才短缺成为晋中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晋中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不仅顺应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为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平台。晋中市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技兴旅战略,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以实现晋中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婷.天津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及战略分析[J].环渤海经济望,2008(12)

2.赵军霞.论秦皇岛市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J].中国商贸,2012(5).

3.郝从容,师振亚.关于建立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构想[J] .经济师,2011(2)

4.马斌,毕雪萍.电子商务在山西省旅游业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

5.赵京芳.浅析宁波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篇9

一、更名组建国际旅行社的市场条件:

1.根据《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绘就的旅游蓝图,未来20年,江西省的旅游业将取得长足发展。到2020年,江西接待国内游客将由2000年的0.25亿人次提高到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由129.6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左右,旅游创汇将由0.62亿美元提高到11.7亿美元。

2.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今后江西旅游业将着力推广最

具代表的三条金牌线路,它们分别是名山名水名城瓷都文化游:南昌(滕王阁)——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名城道教文化寻踪游:南昌(滕王阁)——龙虎山——龟峰——三清山;中华红色文化研习游:南昌(滕王阁)——井冈山——赣州——瑞金,以上三条金牌旅游线路设计合理,能够形成江西旅游的积聚效应。尤其对海外游客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上述线路推广以后,将极大地促进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为全省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带难得的机遇,尤其对国际旅行社的运行注入了新的内涵。

3.2002年江西接待国内游客3269.52万人次,旅游收入185.14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24.09万人次,创汇7161.77万美元。南昌市近两年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2001年接待国内游客447万人次,旅游收入27.1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2万人次,创汇2912.55万美元;2002年接待国内游客507.68万人次,旅游收入32.7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4840人次,创汇1642.96美元。随着南昌花园英雄城市的架构初步形成,南昌的旅游业正在不段升温,南昌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20年境外旅游人次和旅游创汇必将取得快速的增长。因此,更名组建江西南昌旅游集团五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势在必行。

二、组建国际旅行社的资金条件

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人民币,由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出资142.5万元人民币,占总出资额的95%。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5810万元人民币,下辖滕王阁管理处、南昌宾馆、江西南昌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南昌五彩旅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上规模的旅游车队等,国际旅行社的成立一定能给集团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三、组建国际旅行社的人员条件版权所有

更名组建的江西南昌旅游集团五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下设

办公室、计调部、海外部、国内部、外联部、财务部等5部一室。员工13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包括总经理在内的4名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公司的两名专职财务人员持有中级会计师职称,在旅游行业有近十年的从业经历,并具备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及企业策划、营销运作的能力。

四、其它条件

公司选址于南昌市福州路165号,位于南昌市区商贸中心,交通便利,毗邻八一广场、省体育馆、省政府大院、人民公园和联通广场,周边遍布省级机关、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营业面积90平方米,拥有传真机、直线电话、电子计算机(可与省、市旅游局联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1辆业务用车。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

篇10

Abstract: In China, the "low-carbon economy "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w-carbon tourism" is gradually coming into view, which propose new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ourism"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可行性

Key words: low carbon travel;development;feasibility

1 低碳旅游的涵义

1.1 概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①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②是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③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2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 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是一种纯消费活动,因而,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应该享受豪华、奢侈,必然是高排放。而“低碳化”,必须借助新技术,从而要求新的投入,增加成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并处在两难选择之中。“低碳”已经形成国际共识,它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对低碳旅游的探讨、研究,可以加强与国际间的对话。可以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技术、优化行业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使“旅游”有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提升低碳旅游方面的技术水平。低碳旅游对目前的国际旅游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人类大量出游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不会因为一些小的改革,就轻易放弃出游的机会;飞机目前仍然是长途旅行最佳的、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方式的开发和应用尚需时日。排除巨大的变革情况,低碳旅游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渐进的,它会涉及旅游的方方面面,其影响目前可以说是正负参半,在给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管理部门增加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负担,对一些缺乏良好习惯的人还是一种约束。

3 低碳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3.1 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行为 发展低碳旅游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特别要在旅游者、旅游饭店、旅行社及旅游景区、旅游商场和导游中,积极倡导低碳消费,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旅游模式,抛弃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智能化旅游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3.2 制定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引导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同时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

3.3 加快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外投资参与低碳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旅游生态环境。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3.4 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旅游的未来,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及引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低碳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总之,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落实,要有操层面的工作,可开展工作的领域非常广阔。全面实施低碳旅游还有待时日,需要从理论研究、技术更新、市场需求等方面做大量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集体经济,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