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文化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商业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它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生成的依据,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情感的保证。课标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笔者通过整合教材,把目标明确为: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政策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比较明确,重心也很清楚——通过商业经济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感悟传统的商业文化。这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比教材更有条理性,实践中也容易操作。
二是设计顺畅的教学流程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流程包括本课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什么活动,解决什么任务,达到何种意图,各环节间有何内在联系等。教师要特别注意各环节间的逻辑。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设计了两条线索。从历史内在逻辑来看,第一部分介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主要是商业现象;第二部分着眼于商业现象背后的政策,探究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第三部分透过商业看商人,力图发掘传统商业文化的精华。这条线可归纳为从商业现象到商业政策再到商业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学习过程来看,第一部分由于教科书的表述琐碎,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探究春秋、唐朝、宋朝和明清的商业发展状况,梳理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括其特点,为学生的建构提供知识基础。第二部分通过聚焦个案,探究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因素,以达到体验探究、反思历史的意图,为学生的建构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力图从枯燥的商业史中发掘出人性与人文,还原商人的真实形象,达到清晰认识、传承文化的意图,为学生的建构提供情感基础。本课通过内外双线的安排,层次清晰,意图明确,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考虑到学生不易理解古代的商业,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化解历史与现实的隔膜,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导入时,笔者出示了一副学校周边示意简图。可以看出,以景山学校为中心,有米市大街、灯草胡同、油坊胡同、大豆腐巷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地名,它们都是古代的商业市场。同时笔者提问,学校周边这些老街巷曾经是做什么的?看到这些街巷的名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些熟悉的地名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新课中,笔者设置了几个历史情境:到春秋跑买卖、到唐朝做外贸、到宋朝开饭店、到清朝办票号,让学生通过四种商业活动,体验历史,感受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情境体验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其主动探究的兴趣。
篇2
历史渊源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於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
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於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百亩千亩桑麻的业主和以经营渔盐的业主越业越多,这就是最早的齐鲁商帮。
形成背景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齐国与鲁国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这为商业的发展具备了重要条件。齐国建国之初,人民贫穷,国家不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弥补农业“少五”的不足,国家当局允许人民经商,从而使得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为商鲁的形成创造了宽鬆的环境。同齐国相比,鲁国相对保守一些。由於封土面积较小,随着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汉时,人们为了生存,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只得以经营工商业作为出路。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邹、鲁“好贾趋利,甚於周人”的经商习俗。
先秦时期,齐国统治者多实行较为宽鬆的经商政策和发展商业的宽鬆环境,这样就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鲁商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记载,吕尚被封为齐侯,在治国时利用山东半岛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对男人,而且还劝妇女参与经商。经商的行业主要是鱼、盐、漆、布、帛等。
经商之道
鲁商的经商之道,最早形成於战国秦汉时期。齐鲁商人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主要包括预测分析、经营谋略、业务作风等较为完善的经营之道。
这些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不仅为当世和後世的人们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提供了参考与指导,而且还为中国古代商业经营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构成我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朱公范蠡在这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出色。他不仅预见到市场上商“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变化趋势,使自己处於有利的位置,而且还预见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定陶,为经商的好去处。故到此经营,取得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经济效益。
篇3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篇4
【关键词】:“三孔”传统文化;现代意义;商业文化;地域性
1、 “三孔文化”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促进
孔文化自他诞生直到现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不仅自身在不断变化发展着,还被发扬光大,走向世界。随着世界各地孔子文化学校的设立,中国儒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传播,被世人所学习和了解。近年来,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上百个国家中建立了上百个点,这些学院的建立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一种文化被世界所传扬,人们便会慕名到文化发源地去参观,所以曲阜“三孔”文化胜地区域性文化深入打造不仅可以促进本地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以文化促进旅游,旅游进一步传播文化,进而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之旅。
在地域文化的促进上本文主要从“三孔”文化周边商业街的创新设计谈起。孔府、孔庙、孔林传统文化胜地与周边的商业街在环境关系上密切,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除了“三孔”被完整保留下来周边的建筑已然是现代化的面貌,目前周边的商业街在外形设计上与传统文化建筑有统一的地方,对于曲阜地域性文化的促进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广传统“三孔”文化,对其周边商业街的全方位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对于地域性文化的宣传和促进旅游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三孔文化”与周边商业环境的文化交互设计
曲阜“三孔”周边的商业街在外形整体上与其相互呼应,商业建筑外观上采用古代建筑的黑色带檐子的瓦,墙体通体采用红色,红色与黑色的颜色搭配与周边的文化旅游胜地比较统一。经过对“三孔”周边商业街的考察,商业街建筑除了在外观上做了颜色的统一,在其他形式上的设计并不是很多,如何更好的将孔文化深入影响到周边,甚至整个地区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孔”周边商业街的创新设计不仅仅应该在外形颜色上去改变,更应该将整个商业街区包括道路交通、交通工具、周边各种做成文化特色,形成整个周边与孔文化相互融为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
如何将周边商业文化街打造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改造:
2.1传统符号元素的现代化设计
商业街文化在设计上采用“三孔”文化中的传统元素符号,在外观设计上,原有的商业街建筑在颜色和屋脊的设计中沿用了传统元素符号,使得商业街在整体色调上与“三孔”文化建筑相得益彰、相互辉映。具体运用体现在商业街区建筑整体采用了黑色的砖瓦做成古建筑的房檐,远远望去,“三孔”古建筑群与周边商业建筑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环境;在建筑颜色上采用中国古代建筑墙体通用的砖红色,使得整个文化景区及其商业街区与现代化的城区既有相同,也保留了传统应有的韵味。
2.2商业街周边环境的营造
除了商业街本身的建筑外,在周边环境的设计上也应该做到统一,周边环境建筑在一定高度上做到适度,树木植被的设计规划也应该做到一致。周边外环境的营造给人以从“三孔”城内到一层一层过渡到现代化建筑,周边环境除了在建筑外观上做到与传统相协调,在其他方面的设计营造上也要做到与文化景区相统一。商业街区的宣传画面除了使用现代化的霓虹灯外,在造型、材质上都要加入具有文化意义的设计才能体现古文化商业街区的特色文化价值。
2.3商业街交通道路系统设计
在道路交通系统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3.1商业街区道路指示系统设计
商业街区的道路指示系统其实也就是对整个“三孔”景区及其周边环境的指示系统,在道路指示牌上要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手法,将道路指示系统牌使用中国的木、竹等等元素,运用竹简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表现“三孔”景区商业街的指示,使游客在游览景区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建筑的魅力以及孔文化的影响,还能够在阅览竹简道路指示系统时感受到远古时代文人读书的场景,使人身临其境。
2.3.2商业街区道路改造
在商业街区的道路设计上遵循主街区采用现代化道路,方便车马等交通工具的通行,次街道等行人街道采用碎石铺路,运用各种图案造型、字体造型设计等,可以展现时展的痕迹,游客走在这样的道路上也宛若回到古人生活的年代,通过现代设计去感受古代是古今文化融合的良性设计。
整改道路周边临时摊点的使用,统一规划设计,除了在位置设置上还要在谈点车的造型设计、摊点喷绘等细节进行设计,加入文化色彩,让游客在吃、喝、玩等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防止景点文化全国一致化,打造本土特色,特色文化才能体现其文化专属性和特有性。
2.3.3商业街区交通工具的使用
商业街区作为传统古老城区相统一的周边环境,在道路工具的使用上,旅游区内有马匹的使用,在新设计后,将旅游城区内做大型地下停车场,将“三孔”周边地面上的现代化车辆进入停车场,减少街区内现代化车辆的气息,尽最大可能的保留传统复古气息;街区内保留车马交通工具,体现慢城曲阜街区的特色。
通过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能够让传统文化依托现代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也能够让现代化快餐文化的今天通过传统的展现放慢速度,古今相互借力发展会是传统流传发扬的新途径。
结语
曲阜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传统文化,
更在于经过成千上百年后“三孔”深厚的文化沉淀对于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通过“三孔”文化以及周边商业街的创新改造,让传统文化以旅游的形式传播,深入人心,旅游周边商业街的文化性设计又为文化的渗透增砖添瓦。传统文化商业街不同与普通的繁华商业街区,要“化”而非“华”,传统文化商业街的改造必须要以传统文化内涵为依托,做到在旅游中得到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以旅游的方式被传播和发扬是其最好的发展传承方式,做好文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传统在现代中传承的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文麒.山东-齐鲁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03.
篇5
艺术创作也是艺术功利化和大众文化消费的结果,也数以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追逐到古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艺术品并没有商品化,所以它的观赏性大于实用性。尤其是在古代中国,书画知识文人交往的方式,也是体现个人修养的一种感觉手段,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和大众个性的解放,艺术的功利性上升,此时此刻的艺术需要借助商业来吸引消费者。所以现代艺术风格的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构思和理念,而在娱乐和商业的背后构成了艺术创意的功利性内涵。比如说中国馆的造型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灵感来源于古代建筑的斗拱构建并将放大,使之有着新的文化内涵。
2、创意和传统技艺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中怎样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看到的很多都是流水线加工出来的,曾经那些手工繁杂的艺术品都渐渐被这些商品所代替。虽然手工传统作品并不在是市场消费的主体,虽然仍有一些怀旧人士与时尚爱好者所崇尚。而在现代的专业美术院校里,选择和学习传统技艺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愿意用软件和多媒体去创造艺术和新鲜创意。民间艺术创作过程中吸收了传统艺术的朴实和纯真,又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一种现代艺术的新形象。举个例子,北欧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北欧家具的设计师很多都是出身工匠学徒,然后经过高等艺术设计的培养,最终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的。实际上这对中国设计培养人才和重新构建高等设计体系也是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的。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实际上这个专业所学习和倡导的就是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有效案例。如何继承传统艺术,将它发扬光大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思想上要创新。我们的观念要从固有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中注入更多新元素,提高它的文化品位与内涵,使它具有时代气息。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就是发现真善美、感知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创造真善美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3、为什么要倡导传统技艺与当今高等艺术的结合?
篇6
当提到农耕文明,对应的印象是淳朴、保守。游牧文明,对应印象是彪悍、尚武。商业文明,对应印象是精明、现代。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
大家都知道,邻河、邻江、邻水而居是世界人类各民族文明形成的普遍模式。《世界文明史》(威廉・麦克高希著)概括了五大文明发源地,公元前4000年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构成了古代社会五大最伟大的文明。而“两河流域文明”是古代社会最早的文明,该文明兴起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属于大河文明。两河文明强大的辐射能力通过尼罗河、红海和黎巴嫩传播到尼罗河流域,影响了该地域的文明形成,对后来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码头,在我国古代叫“津”或者叫“渡头”,是水边供船停靠的建筑。古代交通落后,隔河千里远,走江行船成为人们出行、商业往来的重要方式。为水路航运服务的码头,其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各类码头功能不一,但都是承载着水域文明和内陆文明的连接点,无一不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城市的形成模式分几类,其中,内陆城市多以集市为圆心形成本区域人流物流的汇聚。码头城市以沿江沿河码头为支点形成跨区域人流物流的汇聚。码头商业文明更具有移民性、商业性和包容性,汇聚和交流的不仅仅是物资、资金、信息和技术等,同时为本域和外域形成了文明和文化的多元化交融,共同推进世界文明进步。码头商业文化引领,进而形成的世界商业文明,又岂止是水域文化水域文明呢?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科技进步,码头,已经是商业文明的符号,承载着丰富多彩商道文明的基因。
武汉,其中汉口也许是中国比较早的典型码头文明诞生地。武汉地处江汉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美。东汉末年,中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北方大量的人口向长江中游一带逐步迁移。两晋时期,北方的流民逐渐持续涌进武汉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多元的文化。明清以来,武汉成为万商云集之地。曾有描述:“瓦屋竹楼千万户,本地人少异乡多”“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繁荣富足包容进取的和谐场景。天津,也是因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因从“三岔口”渡河夺沧州占南京,认为“三岔口”是风水宝地,取名:天津。苏州从南宋到明清时期,也是因为“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形成了著名“阊门”商街。历史上繁荣景象从这首诗中得以体现,“繁而不华汉川口,华而不繁广陵阜,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这样描述阊门:“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也表现了当时阊门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总之,都说明了水与商业文明兴起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清明上河图》作为案例,本人深入解读了宋朝汴京(东京汴梁),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为什么在20世纪初能成为人口137万的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现在的码头已不再繁忙,水路也不及旧时作为交通枢纽的繁华,甚至有了几分寂寥和肃穆,但它们却成了我们繁忙之余的心中所往,促使我们去品读它们承载的历史,升华它们的内涵。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企业管理
一个大型的企业本身应该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让企业的员工深刻的认识企业文化,并认可其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而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文化值得企业在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达到丰富企业文化,增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诚信经营,品牌为贵
“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朝,在商朝使其政府比较重视商业的发展,这也使得商超的人善于经商,也因此后世的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之为商人。发展到春秋时期,临淄,邯郸等城市成为了著名的商业中心。发展到隋唐时期,洛阳和长安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大都会,而到了宋朝,更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纸币“交子”,同时还出现了早起的银行。到了明清时期,投放到市场的商品达到两百多种。而这几千年的发展中,给我们留下许多古人经营的老字号理念。早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出现了如“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大丈夫”,“生意全凭公道导,货真价实莫欺人”等诚信经营的理念,甚至还出现过“利从诚中出,誉从信中来”的最早的品牌观念。可见我国古代很多商业观念的先进和超前。而放眼当今社会,诚信经营已经成为了企业立足于市场所必备的基本理念,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只有通过诚信经营才能更好的打造出企业品牌,才能为企业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活力和生机。面对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应当更加坚定的以诚信经营为根本理念,将诚信经营深深的成为我国企业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因此,企业要将诚信经营作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将诚信经营的理念传递给企业员工,让诚信经营成为一种可在公司集体中的信念,让诚信经营深深的写进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的心里,为企业除了在创造财富和利润,同时还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遵道贵德,以人为本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道德,道可以理解为方法,规范。而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说,而德则泛指品德,德行。因此道德可以片面的理解为在规范的的品德。而当今社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定要规范企业的行业道德,让企业以厚德之道,恪守行业道德标准,这是一个企业应具有的最近本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将企业更好的做大,做强。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名言深深的提醒我们,遵道贵德,对于当今企业的重要性,也充分的阐述了商业竞争中,恪守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而以人为本,则要求企业做到对内对自己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对外要真正的做到以客户为本,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态度,虚心听取客户对于企业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并有效的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自身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自主创新,超越自我
放眼全球经济发展,身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之中,创新以此已经成为了当今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词汇,也是为企业增加效益,为品牌更具有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的重要举措。放眼当前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改变企业产品或服务之中出现的不足,完善产品或服务的弊端才能更好的适应客户以及消费群体的需求。受到互联网潮流的冲击,各类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的在缩短,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自助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必行的出路,只有不断的开发创新,为企业的产品注入更多的活力。而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企业还应该对自身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更好的创新,使其达到增强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人力资源的地方,使得企业在更好的实现自主创新,超越自我的过程,使得创新精神成为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让企业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乘风破浪,更好的逆流而上,超越自我。
篇8
【关键词】中国 阿拉伯 传统 家庭观念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从功能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人,性满足,经济合作,普遍意义上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从关系来说,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而家庭文化,即家庭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发展和走向。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由此可见,家庭观念对每个民族的形成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在社会文化上的体现,更关系着这个民族的稳定与发展。
一、中阿传统家庭观念的相同点
中国传统家庭和阿拉伯传统家庭都属于大家庭模式,他们都是由好几代人组成,家庭成员拥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祖先;同时家长在家族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等。当然,除了这些最根本的共同点外。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道德教育。中国家庭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在这一教育中,特别推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持家,何以国为”的观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阿拉伯国家道德观的确定和系统整理,始于伊斯兰初期。在其最高行为准则《古兰经》中写道:“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敬畏的。”从而向世人昭示了其道德教育的准则。
(二)重视文化教育。当代中国,早已有“科教兴国”一说。事实上,对任何民族来说,教育的积极作用都毋庸置疑,而家庭教育固然有其显著的意义。中国重家教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孟母三迁即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几乎都存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对阿拉伯国家而言,这一点表现得相当突出。以古埃及为例,埃及古代一直以家庭为教育子女的场所。即使是在学校产生以后,家庭仍然是重要的教育园地;而且家庭教育不仅属于普通生活知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就连高深的专业知能也由家庭传授。就“教育”一词的埃及字源“Sochpr”看,它意味着“使之成为”,是指父亲使儿子成为木匠、医生或军官之类。
(三)重视长子作用。在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着“长者为大”“皇帝爱长子”之类的说法。父亲与兄长常被人们并称为尊长――“父兄”,甚至在有些家庭中,即使是母亲,也得对长子礼让三分。而在儒家经典中,“孝”就是爱父母,“悌”就是爱兄长。“孝悌”信条作为维系中华家族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名分”。在阿拉伯人看来,长子也具有一定的特权。长子被界定为“年老父亲的接班人”,帮助老年人完成任务并最终接替他。不仅如此,长子还拥有承袭父亲权威的优先权。
二、中阿传统家庭观念的不同点
每一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因此,其家庭观念也呈现出不同。要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家庭观念,我们还得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德育的强调形式不同。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外在道德权威,强调把封建纲常名教向个体灌输,而忽视了道德的主体自觉,忽视了个体的道德权利和自主性。重“他律”而轻“自律”,这和道德的真正精神是不相符的。同时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强调血缘亲情在维系道德中的重要性,忽视了道德及其教育中的理性因素。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他们的子女从小就接受以善为本的教育,最初源自于父母亲的训诲,稍大后则学习宗教经典和祖先的训诫。其家庭德育主要是从个体的主动性培养出发,通过宗教及其他一系列的形式,引起人们的灵魂深处的触动,以德来维系整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家庭中等级观念较强不同。两种家庭中,中国家长的特权明显大于别国家家长的权利。在中国,家长与家属分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等级,二者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及义务截然不同,权利集中在父、夫、兄、君,义务集中于子、妻、弟、臣,而家长权力又绝对是至高无上,且这种权利可谓是“终身制”。只要父辈,确切说应该是享有家长权的“父亲”还没有去世,他就一直享有这种特权。在阿拉比国家家庭中,虽说家长和家属之间也存在着权利地位的不平等,家长拥有较高的特权,但这种权力却不那么绝对,家属成员也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同时,阿拉伯家长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主持家庭大事,其权利也逐步减少。最后,家长会选择把权力全部移交给有能力的长子,从而自己安度晚年。
(三)婚姻选择和变更的自由程度不同。在古代中国,子女婚姻一般都得听从“父母之命,”即父。所谓“父母之命”,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具有拍板决定权,而当事人则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任何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古代中国不同,阿拉伯家庭子女在面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时,除了要听从父母的建议,也还可以与父母协商,从而自己进行选择。在夫妻关系上,传统中国家庭要求“夫义妻顺”。 《左传》中说:“夫和而义,妻柔而正。”但在“夫义妻顺”中,中国传统道德更强调的是“妻顺”。中国古代社会还给妇女规定了很多道德诫条,包括“缠足”这一惨无人道的要求。而在阿拉伯家庭文化中,很少有类似这些的苛刻要求。
(四)对女子的尊重和保护程度不同。在传统家庭中,虽然两国家庭都不太喜欢女孩,但在阿拉伯家庭中,女孩通常还是能得到较多的照顾。如在教育方面,他们虽首选送男孩子去学校上学,但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他们也会送女孩去学校。相反,中国家庭的女孩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学堂。在对成年女性受尊重上,阿拉伯妇女得到受尊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享有与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不仅如此,阿拉伯国家离婚女子和寡妇同样比较受人尊重。离婚女子不但可以支配自己的陪嫁,还有拥有选择重新嫁人的权利。生活穷困的寡妇也会得到世人的同情和帮助。然而在中国,离婚女子和寡妇则通常会遭受社会的歧视。
三、中阿传统家庭观念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阿拉伯国家传统家庭观念存在着差异,主要是两民族在地域、经济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区别。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这些因素都给予两种家庭以深刻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理解两个民族的家庭观念差,就必须要探究两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文化起源存在差异。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三面陆地、以免临海。其北面多沙漠,西部为绵延的山脉,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其内部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自给自足,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天朝上国”观念。这些因素就给中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中国处于一种半个隔绝状态。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相对保守的大陆文化。总之,相对封闭的地形,造就了中国相对保守和封闭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不同,阿拉伯国家地形开阔平坦,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要冲,不仅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帝国,而且也曾出现了多个文化中心,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国家的繁荣,提倡进行科研研究和探索,鼓励人们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古代文明大国如埃及、古巴比伦、波斯、希腊等都包围环绕着这个地区,且它还接受了两河流域文明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文化的洗礼。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差异。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商品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古代注重农业的发展,作为立国之本,从而重农抑商。而长期无变化的自然经济,使中国文化更注重实用与内敛而非创新与开拓。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截然不同于中国。以地处西亚的巴勒斯坦为例,巴勒斯坦地处处亚、非、欧三洲之要冲,因而从一开始采取的就是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远远小于中国,商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同时阿拉伯国家教育还把经商当作一门必学的课程,人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有着极强的经商意识。除教育外,政府对商业的发展也采取支持政策,如在国内兴建港口,设立商业网点等,都大力提倡进商业活动。
(三)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古代中国极其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一直以来,血缘关系始终都处于人际交往的主宰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使得古代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在推行“礼制” 和“仁政”的主张之时,同时推衍出 “三从四德” 等一系列规范。正是在这些思想纲常的熏陶下,人们的价值观极度扭曲。于阿拉伯人而言,他们所处位置地势开阔,便利交通,利于和外地交流沟通,由此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士和异国文化,从而冲击和降低了血缘关系的“神话”地位。同时在国家机构和社会控制中,血缘宗法关系和血缘组织的作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些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他们学会了注重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发展。无论是在社会结构中,还是在家庭关系里,他们都极其强调平等的价值观念。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和阿拉伯传统家庭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他们重视德育,重视教育,重视家庭伦理,这些都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但通过比较,我们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阿拉伯传统家庭观念的独到领先之处:他们尊严个性的发展,主张家庭成员平等;在人际交往中轻家世而重品行;在两性观念上强调对女子的重视和保护等。所有这些,即使在当代中国,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坚持以和谐为主的社会,家和则社会安,因此,我们更要努力吸收其他民族家庭之长处,以此促进中国家庭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伟良.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哈宝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贡献[J].宗教文化,2012(12).
[3]刘庚常,孙奎立,张俊良.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6(02).
[4]李桂梅.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特点[J].湖湘论坛,2002(02).
[5]李润强.中国传统家庭形态及家庭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
本研究受吉林省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13]L201307)资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30日
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旅游活动进入大众化阶段,各国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精髓的世界遗产地,自然在这种旅游发展大潮之中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的首选目标,遗产与旅游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一、遗产旅游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不断成熟,人们对旅游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遗产旅游不断升温,并在整个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美国旅游协会的市场营销调研显示,在美国6,500多万成年人于1996年游览了艺术与历史景点或参加了艺术及历史有关的活动,总计高达8,600万人次;英国国家旅游局1995年调研报告称,每年游览英国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中有20%是去参观历史景点的,大约为6,700万人次。又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该州的旅游大约有20%为遗产旅游,据估计,遗产旅游这在1997年为该州的经济贡献了将近55亿美元,其中包括遗产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13.4亿美元、大约7万份工作以及6.17亿美元的税收。
文化遗产地与旅游的结缘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综观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无一例外地发展着旅游业。世界遗产,如美国《地理杂志》所描述,是“全球最珍贵的地方”和“最好中的最好”。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的佼佼者,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发挥着其时代的使命,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欣赏它、了解它、传承它。
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及文化遗存中有突出价值的代表,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分析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们具有记录历史、展现历史风貌的价值。如山西平遥古城,历经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于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了解明清时期该地区历史风貌及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庙内保存大量历代塑像、绘画和石刻,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二)科研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伟大创造,这些宝贵的遗产资源不仅为人们研究人文科学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为人们研究自然历史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演化规律提供珍贵的资料。例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实证。又如,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其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年代最久、唯一保存并仍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今天仍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这一工程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发展状况有重大科研价值。
(三)教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骄傲,它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及文化,并对增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信心、凝聚力具有极其突出的作用,同时其普遍价值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世界文化遗产也因此可成为人们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人文精神的教育基地。如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文化遗产,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典范――儒家思想,它使中华儿女产生认同感,同时也会使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四)艺术价值。《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反复强调的价值之一便是艺术价值。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对美的追求,代表着人类的一种进步。世界文化遗产中众多项目都是人类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开平雕楼则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正是具备了以上这些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才成为了被世界所珍视的项目,一项文化遗产一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属于当地社区,属于国家,还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为不可再生的社会公共资源,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些都决定了自始至终我们都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一直被称作“无烟产业”,“非耗竭性消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旅游业发展至今,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提升,旅游开发的范围、尺度不断拓宽,在人们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不当的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商业化严重。目前,我国遗产旅游的开发过多地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而文化遗产本身多具有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往往被边缘化,这便造成了遗产严重商业化的不良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0年认为丽江古城“商业氛围和旅行氛围过于强烈,侵蚀了传统文化,随着旅游和现代文化的出现,传统建筑的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信仰、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正在消亡和改变,导致古城面临文化危机。2002年丽江古城有69.66%的门面目标顾客是旅游者,19.92%的门面面向游客和居民,仅有10.42%面向当地居民,比例近7∶2∶1。2000年周庄古镇内66.17%的门面顾客群体是旅游者,17.99%的门面顾客群体为旅游者和居民,而面向当地居民的门面仅占7.28%,三者比例为9.2∶2.5∶1。又如,我国境内唯一遗存的母系氏族社会泸沽湖,曾有一时,因旅游业的发展,湖畔建造过录像厅、歌舞厅等现代化实足的设施,结果并未叫好,后又被拆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实上,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广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旅游开发中应兼顾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
(二)文化遗产景观破坏。景观破坏主要是破坏性建筑造成的,包括在景区内及景区周围建设大量的人造景观以及与景区环境氛围不协调的建筑,如在景区建设大量的宾馆、餐厅、商店等,以及在景区周围建一些高大的现代化商业建筑。文化遗产往往体现着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而现代化建筑过多地包围着文化遗产景观,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景观的完整性,破坏景观的历史风貌。
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必然要建宾馆、饭店等辅设施,然而在一些文化遗产旅游景点,为了单纯经济上的创收,在被开发的文化遗产周边建造许多与遗产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不想匹配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给景区带来了视觉污染、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大大降低了文化遗产的文化品位。例如,陕西省的临潼旅游区,聚集着秦始皇陵、秦陵兵马俑以及唐华清池等著名景点,与此同时,旺盛的人气也带动了周边许多人造景点不断出现,人造景点良莠不齐,成为临潼景区的一块赘疣。在这一点上,苏州市的做法广为称赞,苏州市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限制老城区内新建筑的高度,从而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三)文化品位挖掘不深。这一问题的存在衍生于遗产旅游的过度商业化,也根源于人们旅游开发意识的偏差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过度重视,人们往往忽略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挖掘,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趋于庸俗化,而文化遗产之所以被世人重视,其形固然重要,其神才是其存在至今及继续存在下去的根本。如一些文化遗产地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以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展示给旅游者,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由于游客缺少评价和判断地方文化遗产价值的能力,并不重视真实性,一些新的文化景点如丽江的东巴文化村,黟县的赛金花故居等都搭遗产地的“便车”,获得游客市场。
四、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不少人眼里,文化遗产就是一般的公园、游乐场、旅游区、度假地等,就应该想方设法让游客进行形形的旅游消费。然而,文化遗产是根本区别于如主题公园等现代人工兴建的旅游点的,遗产是历史保存下来的,原本不是为旅游者而建的,遗产旅游仅仅是实现遗产价值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回归历史和自然的旅游。因此,文化遗产资源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发展也应更加慎重。
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使其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其中就包括长久地发挥其旅游功能,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在满足当代人对文化遗产的旅游需求的同时不破坏遗产,不影响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使其继续传承下去,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持续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明确遗产保护的意义,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2、政府部分应发挥其职能,制定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及法规,以法律的力量约束及制约破坏性旅游开发和过度开发,并起到协调各方的作用。
3、深度发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注重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体现。
4、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其依存的自然环境,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做到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统一。
5、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旅游应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社区参与。
6、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积极促进作用。
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源自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意识。作为旅游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遗产旅游更应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实现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戴伦・J・蒂莫西等.遗产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3]顾军.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古文背诵 发扬传统 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汉语教学是文史方向的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如何发挥古代汉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就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和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能力。
1体现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古代汉语是现今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出版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大体达成一致,即“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而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则认为:“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也是为了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总而言之,从两位《古代汉语》编纂者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汉语研究的深化和教材的编写都对古代汉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文言文掌握并能应用于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古代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学生进一步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对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方面的理性知识,从而培养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当代大学生将来从事语言研究及其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具有相当的难度与深度,这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心耐心教育,更需要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了解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
研究表明,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古代汉语的学习同样如此,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真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动接受知识,一种是活学活用提问题。而面对古代汉语这门比较深奥的课程,想要学好,就要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都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尝试构建以问题为起点,以过程与方法为轴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勤抓古文背诵,增加文化修养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文学和基本理论知识两大部分。只有既重视文选教学,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文学支持理论,理论总结文学,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阅读古书的能力,并且熟能成诵,做好古代文学作品的积累,在平时生活中多体会、多运用,才能真正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
另外,以古代汉语为基础,以古代文学史为拓展。构成了大致的古代文学部分教学内容,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联系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再进一步的延伸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并以中国文论为辅助深化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并接触相关理论,形成独立见解。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英语学习,对网络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古代汉语学习还要不要在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大学教授和语文教学专家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古代汉语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思想修养和表达情趣乃至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影响。
4弘扬传统文化,傲立文化竞争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入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代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另外,在文化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代,承袭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的古代汉语课程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古代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主要表现为诗歌、辞赋、散文等艺术形式,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呈现绚丽的图景。因此,随着近几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发展,中国古典文学在文化创意人的创意制作下,与广告、动漫、影视等结合,使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让人们领略到更高层次的艺术美,并为市场带来了高附加值产品,创造出更高的财富价值。
5激发文化动力,彰显中国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具有其独特性和特有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先生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精神”,也可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导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大学生是现在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加强现代高等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远离大众文化的不足层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刚健有为和刚柔相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时期对大学生来说讲求的是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毕业之后也许很多人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在这个时候,自强不息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生活的规律并不惧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作为建设社会的重要的力量,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也是未来社会的指向标,倘若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社会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2)人本主义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的社会根基,是大陆型、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而影响中国最大的儒家也实行忠恕之道。在这种文化传统中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不受商业经济利益化的影响,以达到至善的程度,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只有重伦理,倡道德才能让大学生不只是在意自己的利益而更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这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不以利益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才更加纯洁和坚固,才能以德服人,这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在商业社会中形成相互谦让宽容的社会氛围。
总而言之,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细分到最后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社会理想和现代的知识修养。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很多,但对于中国而言,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关于对他们的培养,更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帮助。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不仅能激励现在的现在的大学生奋发图强,更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来迎接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中国是由传统蜕变而来的中国,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新定位和回归,世界的东方将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张世超教授所讲:“我们的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我们更要通过《论语》《古文观止》、教材中的优秀篇目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了解我们华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并要将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2]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M].商务出版社,1999.
[3] 全,宋乃庆.建构主义的全息性概念与数学经验性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