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认知失调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失调理论的核心是颇为简单的。它认为:(1)在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失调或‘不合适’关系;(2)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3)在这些压力下,操作上表现包括行为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认知。”鉴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下选择几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观点加以论述。
1.“失调”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失调”和“协调”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存在于成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对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无关、失调、协调。当一个认知元素对某个其他元素全然没有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当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相反,当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那么,这两个元素间存在着协调关系。为什么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费斯汀格认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们同已经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产生失调的现象;(3)逻辑上的不一致、文化习俗的差异等都可以产生失调现象。
2.减少失调的方法
失调的出现,产生了减少或消除失调的压力,促成了减少失调的行动,费斯汀格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通过改变与该元素相应的环境,有可能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来自强迫服从的失调
强迫服从是指由提供奖励或由威胁性惩罚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服从,但内心观点并未改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涉及的观点或信念相应的认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在或陈述相应的认知元素。这两组认知元素明显地彼此失调。很显然,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即提供奖励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胁性惩罚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从表现出来后产生失调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少的失调。
二 认知失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契合”
“失调”的内涵、原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调”即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讲,“失调”的内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它们只是在不同学科上的表述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实质。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契合。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重要来源,也是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政治观点,正是引起人们认知失调的来源,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正是消除或者减少人们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
减少失调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实际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减少失调的方法。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的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等。而这三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而当通过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不协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或认知结构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是怕他们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因此,就造成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记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这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言语与行动上产生不协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产生学习与认知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身的认知图式产生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其次,发挥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把课外活动组织成“三贴近”实际内容,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接触、了解社会,接受丰富的信息,产生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社会、对道德认知的不协调,激起求知的欲望,达到认知协调。
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激励原则。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处于强迫服从情境中的失调,往往是因为有奖励及惩罚措施在制约着人们,使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遭受惩罚而“违心”地做出外表上服从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因奖励和惩罚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消除或减少。认知失调理论研究指出,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小的失调。因此,在奖励和惩罚过重的情况下,从改变个体内心观点的角度来讲效果并不理想。与惩罚或奖励过重相比,当惩罚或奖励相对较轻时,常常更容易发生紧跟着公开服从之后的内心观点的改变。这样,如果除了公开服从之外,我们还想使教育对象的内心观点得到改变,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奖励或惩罚刚刚足够引发外在的服从。实施严明的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实施奖惩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个度,使人们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做到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渗透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处于被动接触信息的情境时,人们是否避免或规避会产生或增加失调的信息材料,要取决于他们对材料的预期或对材料的早期判断。那么,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情境,对某些信息的预期和早期的判断能减少失调,材料本身实际上是增加失调的,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大的失调。这样可能更容易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观点,接受新的观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者认知不协调的地方,发现其思想状况的薄弱点,找准症结,精心创设特定的教育氛围,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别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
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行为元素所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改变了,失调就能够消除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如参加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只有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劳动,不断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巩固劳动锻炼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在价值的实现中感受愉悦。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而这些认知元素又能产生新的协调关系,就会减少失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人们的认知结果不稳定,极易变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认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还不完善,对自我和外界对象的认识缺乏客观性,评价水平较低,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其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地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增加那些能减少整个失调的新信息,从而减少失调的程度或消除失调。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琳.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篇2
Relations betwee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ZHOU Jinnian
(He'nan Pharmaceutical School, Kaifeng, He'nan 475000)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Marxist theory of education has far-reaching history, achiev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education both in connotation, embodiments of education, education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Yet another close link between the two, while the Marxist theory of education as a pol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foundation for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lofty goals in lif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odern universities offer some innovative boot. Meanwhil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lways embodies marks theory of education value.
Key words Marxi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理论之间的不同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者同属于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内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它主要是对受教育者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言,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改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对人生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重新进行思考定位,帮助学习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等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肩负着受教育者价值观的重新建构的任务,它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处理享受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勤奋节俭,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而理论教育则主要是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与政治观的教育,在世界观的教育中,它教育人们世界的本质根源,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用实践的眼光去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在政治观的教育方面,理论教育人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的理论观点为无产阶级服务,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奋斗。
其次,教育的实施方式不同。理论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理论知识传授来实现的,通常所采用的方式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机械的有计划的理论知识传授,受教育者会不自觉地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但是不容否认,由于理论的特殊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理论“灌输”的现象,当然这种灌输不同于一般的刻板训械或者刻意的强调,学习者对这种“灌输”的接受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无意识的行为。相比之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显得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之外,还可以通过实践训练,谈心教导,影视观摩等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取得的教育效果在短期看来也比较明显。
从教育的成效来看,在教育目的上,虽然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相同的,但是两者在教育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上而言,理论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受教育者理论体系的把握与运用,强调用理论武装人,重在提高人的理论水平。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对人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教育,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强调的是在思想观念上对人的塑造与改变,重在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2 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理论教育是实现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的相关理论为人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认为人们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意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并且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同时,理论要求人们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事物的本身特点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性。除此之外,理论还有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等等,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守的基本原理方法。因此我们说,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理论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界定,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为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人生价值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付出与贡献,在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通过这些理论阐述,以及对人们的引导,我们看出,理论中的某些原理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一定的定向性作用,也就是说,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以理论教育为最高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理论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它对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创新性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中,应该用理论引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巨大的创新动力。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是人的一种普遍生存方式,任何人类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交往,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社会化发展和价值升华。然而,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中,始终没有给交往范畴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特点的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缺失造成其发展瓶颈;而马克思交往理论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契机,对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有助于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义紧密契合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上培养人的活动,是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做人的工作,通过调动和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增强人的自我发展和不同人往的实效性。因此,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义紧密契合,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照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概要解读
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对交往范畴作了有益的探索。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明确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并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①由此可见,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的交往要以人与人的交往为基础,这是交往理论萌生的起点。马克思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决定人的发展,只有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才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在交往视为人类生存突出境遇的今天,以马克思交往理论这一新的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教育资料作为媒介,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交往过程。在现代社会发展变革的背景下,这一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与其教育本质密切契合,同时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的思想变化。
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完成对受教育者客体的改造活动,而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及交往将人带入社会之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完成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德性提升,帮助其健康成长。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交往达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进而实现受教育者的不断觉醒和有意义生存,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个人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从时代要求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交往愈发充分而深入的社会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愈发凸显,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也有所增强,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表现为,人们不再愿意只是接受被动式的灌输教育,而是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倾向于平等交往的教育方式。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正为受教育者这些需求的变化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范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合。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瓶颈造成现实教育中人的失落
(一)交往主体模糊:对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剥离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被人们所认可的论断。但人们对实践本身的理解上却发生了偏差,人们把实践理解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这是一种局限于“主体―客体”模式的实践观。对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则全然把受教育者当成了改造的对象,教育者凭借其丰富的阅历和权威的知识而成了教育活动中的唯一主体,教育实践成为一种教育者高高在上,受教育者唯师至上的被扭曲了的互动,伴随而至的则是各种僵化了的手段和途径。长此以往,这种“无人”的“统治型”教育使本来具有独立人格的受教育者在被动的学习中逐渐丧失其主体性,“人”在一定程度上被物化,成为教育者跟前的提线木偶,正如科恩所说的“作为对象的人从来不是人自己”③;同时,由于没有充分融入个人的真实话语和切身感受,被动接受下的知识也难以真正运用到生活和人生选择中,这样的教育没有“对话”和“交往”,只有“独白”和“哑语”,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
(二)交往内容固化:回避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成人之学”的初衷
背道而驰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科学世界相对于生活世界往往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和支配作用。在“科学主义”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所灌输的多是一些较深奥、玄虚的内容,或与生活世界格格不入,或是对真实生活的随意切割和剪裁。对教育者来说,习惯了“教条式”的教育慢慢磨去了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现实的关注度与敏感度,甚至在拘泥的讲授中也已全然忘记灌输的初衷和要义。而对受教育者来说,科学知识在课堂上或许能被他们一时接受,但离开课堂之后,身处生活中的他们和游离于生活之外的所谓“科学知识”并无交集,课堂上灌输的内容容易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而那些被切割和裁剪的美好生活片段一旦遭遇真实的现状,无疑让成长中的受教育者倍觉困惑和焦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是理想中和教条上的知识,疏离了生活世界,不能有效充盈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状态,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难以帮助受教育者在社会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指导,与“成人之学”的应有之义背道而驰。
三、汲取马克思交往理论,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由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思想需要,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缺失所造成人的失落困境,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启示是用“人”的方式来理解人。只有把马克思交往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之中,才能走出当前育人实效性衰微的泥沼,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一)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走向平等对话的教育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存在体现着双重关系,“一个方面―人对自然的
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人对自然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对象,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则是一种交往行为。交往是以互相承认其主体资格为前提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普遍交往形式时就曾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因为它的前提就是交换当事人都具有独立自由的主体地位,并在法律上拥有对所生产商品的所有权。如果一方是主体,另一方是客体,那么双方就不能实施平等的交换,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和剥夺。”④对于交往的参与者来说,无论哪一方是交往的发起者,只要一进入交往过程,交往双方就进入了主体间的状态。对此,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活动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者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变为真诚的对话者,还原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正如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是‘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只有‘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精神沟通上的‘相遇’与‘合作’关系。”
(二)回归生活世界,挖掘教育理论的现实生命力
首先要直面真实的生活,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引导。教育根源于现实生活,最终仍要与“真实的生活世界”对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从偏重社会政治生活转向与经济、文化生活和个人生活并重,摒弃不可捉摸和高不可攀的虚无缥缈,使之易于被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一方面,要全面反映社会生活而非有意遮蔽和裁剪,将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置于双方的视野,从中引导受教育者在价值冲突中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运用原理性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活,将宏大叙事与个体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真诚关爱与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其实际问题,以实现教育、生活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其次要拓宽教育视域,适应世界往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活世界的外延也在不断外扩,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它(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⑤今天的个人在开放性的社会中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教育成为一个愈发庞大的生态系统,只有将交往的视野置于世界性的范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时代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者要不断接触环境,从教育内外环境中搜集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对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的了解,并根据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自我需求,营造更为广阔的交往平台,帮助受教育者适应世界往的发展。
最后,要规范网络交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活阵地。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生活世界的内涵,人机交往成为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并对其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双重影响。在这一新的交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引导现代传媒,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和渗透到受教育者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信息革命的步伐和受教育者生活的步伐,进而通过有效的规范引导,占领网络这一新的生活阵地。
(三)增强精神交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体现在“现实生活的语言”中,“精神交往”则表
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并认为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诚然,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但在社会信息多元开放和个体主体性意识凸显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接受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十分重要,它是认知态度的问题,是愿意听、不愿意听的问题,精神交往的有效性往往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价值接受的程度和效度。马克思曾十分精辟地指出“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取爱,用信任去换取信任。”⑥以爱和信任为基础的精神交流是直接体验价值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增强精神交往,从情感上、思想上深入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积极主动和受教育者开展平等的对话沟通,才能一方面促进教育双主体间关系的融洽,使其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共鸣,产生移情效应。这样的情感氛围必然使受教育者体验到安全感、友好感和舒适感,从而为思想道德规范的接受与内化提供情感动力。受教育者一旦从中意识到自身与社会要求的不适应,则能更愉悦地接受、积极地超越这种不适应,无形中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结语: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启示是:在交往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人的回归。通过有效融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给予受教育者应有的主体地位、善于在生活世界中挖掘理论的现实生命力、积极增强教育主体间的精神交往、注重德性的生活培养等,从而为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根基,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5月第3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美]艾里希?弗洛姆(著),亦非译.爱的艺术[M ].京华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伊?谢?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 ].三联书店.1986年12月
[6]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5月第3版:83
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4
③伊?谢?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 ].三联书店.1986年12月:172
④闫艳,王秀阁. 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界[J].求实.2009年第8期:79
篇4
关键词: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障碍 策略
接受是指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接受效果受到信息接受者、信息传导者、信息传导媒介、信息接受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接受理论是基于接受影响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它强调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感知和对接受者的影响效果,简而言之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转化人的工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更离不开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互动的效果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大学生的接受效果,即大学生选择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消化信息之后的思想观念转变效果或思想发展效果,由此可见,接受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加强对接受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就是大学生获取、吸收思想道德信息的过程和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而大学生思想素养的不断提升不是在获取接受信息之后,就马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遵循一定的接受机理,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经历一定的发展变化,才能将获取的信息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成熟与发展。从接受机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信息的获取。高校思想政治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施加影响,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信息的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的获取,获取的方式就是通过自身的感官系统和神经反射系统,将外界信息反射到大脑。当然这种信息获取过程不是无条件地全面获取,而是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已有的价值判断标准、思维方式确立对信息取舍,是对信息有选择、有标准、有条件地获取,也就是说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有选择的获取过程。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只有他们的感官得到了刺激,接触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才有可能获得信息。当然,因为学生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有获取也有舍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传送的信息多选取、少舍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信息的融入。大学生个体接受信息后,经过思维加工、梳理之后就要融入自身的思想体系中。这种融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融入的思想信息与原有的思想认识一致时,将起到丰富思想体系、固化思想认识的作用;二是当融入的思想信息与原有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时,将起到优化思想体系结构、改变思想内容成分、转变思想认识的作用。总之,思想信息在大学生思想体系中的融入,在不同程度上将引起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倾向、道德意识的优化和思想认识层次的提升,将有利于使大学生从感性层面得到思想境界或理论知识上的提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通过理论灌输或说教的方法,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送,大学生信息的融入都会引起其思想道德体系的优化,促进其思想政治道德感性认识的提高。所以,信息融入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奏。
3.信息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大学生头脑,成为学生个体的感性认识之后,其形成的思想道德认识还十分浅显,还不能成为稳固的、真正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这种思想道德认识必须经过外化的过程,即经过个体在客观世界和社会活动中进行反复验证,逐步固化,才能使个体形成自己独立的、稳固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价值观),达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化的效果。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理论灌输、理论教育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要真正使之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须引领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活动、实践检验,才能真正使大学生领悟、认知和验证已有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最后形成自己独立的、稳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
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接受机理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感知、信息选择、信息融入和信息内化的过程,它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定方式方法,
[1] [2] [3]
来达到大学生接受的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受到信息输送者、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媒介和方式、信息传送环境的影响。其中信息传送者的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影响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信息接受者的感知能力、需求动力、实践活动影响自身的接受效果;信息传播采用的方式方法、传送途径体现了信息传送者的工作艺术,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接受效果;信息传送的社会环境影响信息接受者接受动力的发挥。由于上述诸多要素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互动关系中的障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干部还是专业任课教师,要实现育人的目标,必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存在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障碍性因素,使得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协调、不顺畅,甚至发生矛盾冲突。从教育者自身看,有的政工干部或教师的认识不到位,使得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表现出生硬、直接,或不看时机和学生的需求,不讲策略与方法,缺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关爱,从而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或接受态度的漠然;从学生自身看,有的学生由于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缺乏成才意识和发展意识,以混学历、耗时光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活,很多学生往往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使得他们对教师的信息发送无动于衷,有的甚至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当前,社会各种思潮激荡,多元价值并存,多种矛盾冲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文化需求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送中,有时夹杂有不健康的思想信息,或表现为传送信息上的不切实际,这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他们对外界信息刺激模式的淡然。就大学生来讲,由于环境的影响,也使大学生对主流思想信息的获取、吸收和内化缺乏动力驱动,甚至存在厌烦和抵触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缺陷。我国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如长期运用政治观点来代替整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导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发展、社会化程度、心理健康、文体特长、审美发展等很多方面的教育缺失。尤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沿用传统的灌输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阻碍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的主动性、能动性。
三、运用接受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借助接受理论,跨越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达到有效的契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更多地关注接受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就要关注大学生。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他们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决定于大学生的自身愿望、利益需求和个体状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多地对大学生群体和个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探知他们的各种需求,抓住他们的矛盾冲突所在,根据他们的发展、成才规律,按照全面素质培养原则,施加各种有针对性、有价值的信息,从打好思想素质基础做起,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做好与被教育者的主动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工作中处于统领地位。因此,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转变工作观念,调整工作状态,积极与学生沟通。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工作角色,更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激励大学生,增强他们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在正式场合与学生沟通外,也要善于运用非正式场合、运用非正式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交朋友,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从抓住大学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入手,着重做好与学习障碍群体、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群体、交友困惑群体、择业就业困难群体等学生群体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篇5
一、生态思想
生态思想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关系。通过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的论证结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2]人是自然的产物,那么很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时指出:人是类存在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人都把自身的类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当做自由的存在物对待。类生活首先依靠自然界,从理论上讲,整个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同样,从实践上来讲,无机界也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在肉体上,人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因此,马克思说:自然界首先为人提供生活资料其次才提供生命活动的对象,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首先依赖于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写道:“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所以人的所作所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其次,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的关系。“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4]。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劳动实践活动连接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另外,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界的狭义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义关系。”[5]所以,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决,并且两者必须同步进行,任何割裂两者之间关系的方式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解。
最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是统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改造自然的过程,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6]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7]也就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8]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两种尺度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肯定了人在能动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暗含了人的尺度的发挥依赖于对象的性质。的确,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是主体,但是如果一味的夸大人的主体性那么就会走向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在只注重人类的价值、需要,忽视自然界的内在尺度,仅仅把它作为人的目的、工具。但是如果只重视物的尺度,否定人的自身发展、人的需要,只强调自然界的整体价值,就会使人走向宿命论误区。由此看两者都存在片面性,只有既强调两者的对立又注重两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的生态思想及其丰富的内涵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南与行动纲领,特别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理念为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做了解答。它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化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不断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伦理学始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及工业文明时期的价值观错位。生态伦理学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其研究领域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缺陷所在。因此,生态伦理学揭示了人对待自然“敬畏”的态度、探讨了人对自然的责任,制定了人类自然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理论。
首先,生态伦理学指出人对待自然界是一种“敬畏”的态度。施韦泽认为“敬畏”来源于人面对自然界如此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时所产生的敬畏或谦卑的意识。实际上“敬畏生命不仅适用于精神的生命,而且适用于自然的生命。……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9]。“敬畏”首先体现在自然界“他作为他物的手段和工具的价值”[10]。即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例如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阳光、水、空气等必需的物质;自然界还能提供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比如矿产、树木、煤炭等资源等;自然界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享受、审美的休闲场所,使人陶醉在其中得到放松与娱乐。除此之外“敬畏”自然界还体现在自然界具有自身繁衍发展的内在价值,例如生命的创造。在施韦泽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因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11]。
“敬畏生命”要求把道德关爱的体系进一步扩大,把人与其他创造物都纳入其中,从人与人的范围扩大到人类与一切生物界。道德体系的扩大一方面强调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另一方面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要求人类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利,并发挥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促进尊重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对于每一次向自然发起的行动都要诚惶诚恐的考虑其后果,而不是无所畏惧。
其次,生态伦理学探讨了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认为人是宇宙和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都从属于人类,被人类所主宰,自然界对人来说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界与人类是根本对立的,只有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才符合人类的利益,因此,人类可以对其为所欲为,随意处置。人类行为的恶果就是自然界对违背其生存规律的行为进行挑战,实际上人享用自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取决于一个前提:自然具有可供人类的享用性。自然的这一可享用性以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具体内容和保证”[12]。因此,遵循生态规律、维持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促进恢复生态圈的完整就成为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源于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中“人是唯一的道德行为主体,唯一的道德人”。因此,“只有人能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道德义务”[13]。
当人类承担起对自然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后代和自然物本身,这也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前提,就如《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的呼吁那样:“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通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的责任。”
最后,生态伦理学制定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基本道德原则。生态伦理学为人的行为划分了界限,以其现实的感召力和制约力建立起了“自然道德法庭”。因为正如《世界自然》所写:“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使其他动物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其中,道德原则“它制约着或者贯穿于一定道德体系的各种具体行为规范中,各种具体行为规范本质上都是它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种具体行为规范如果离开了它的指导,其道德价值就很难确定。”[14]笔者认同学者佘正荣提出的四条基本的生态道德原则:“第一,尊重生态系统和基本的生态过程,从而维护生物圈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第二,将不同生态文化区域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与不同道德境界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和生命物种的繁荣。第三,不应当无故伤害生命和破坏自然环境,这是生态伦理学应确立的禁止性原则或不作恶原则。第四,人类对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干预过大,以至影响到物种的延续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圈的完整,应该进行投入,开展治理、恢复和建设的工作。”[15]实际上,从更宽广的视野看,生态道德原则体现了代内和代际的公正原则,因为在环境问题上直接牵涉到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在当代人的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两者兼顾。其中,代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空间性维度”,就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正地享有地球,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16]而代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时间性维度”是指“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又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即要求当代人对后代人负责人,决不能只为一时之利而断送了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17]。
生态道德原则的提出促使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于人的生活中,冲击人的陈旧的观念,并对人类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在维护人与自然的正常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是自身价值诉求的目标。
三、教育哲学的借鉴
“教育是什么,即教育何以存在”,这是教育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究其根本,我们不能从教育本身入手,而要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中求解,教育离不开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18]。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就是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
那么,教育到底为了人的什么而教?教育为了人的什么而教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人类对于教育价值的追求过程看,教育经历了为人生存而教、为人的发展而教、为人的享受而教三个阶段。教育为人的生存而教注重的是生产生活知识的传递;教育为人的发展而教是人类在度过生存危机的基础上关注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教;教育为人的享受而教主要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可以说长期以来教育多为人的生存而教。这种“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19],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指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20]“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21]。实际上,教育不仅指向人的“有限的目的”,教育的神圣价值更在于它的“无限的目的”,即教育是为提升人的价值而教。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逆反心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83-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效果如何,与大学生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要营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心理,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倾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受众逆反心理及其机制
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1]逆反心理,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传播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或教育情境的抵制和对立的态度。
逆反心理是由认知、情绪和行为意向三个要素构成,三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其中认知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当客观环境或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出现冲突时,主体就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否定的评价,并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情绪是逆反心理形成的潜在因素。情绪影响着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评价及态度体验。对事物的评价会引发主体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主体的思考和判断;行为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直接受逆反情感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综合反映,是一种与教育目标、方向相反的抗拒态度。大学生逆反心理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受众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传播者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把关和者,在传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对受众接收、接受信息产生直接影响,并影响着传播效果。传播者素质包括知识文化素养、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传播学上,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期待保持一致。如果受众期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形象之间差距较大,受众就会对传播活动产生反感,产生逆反心理。传播者对真信、真用,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富于前瞻性,迅速找出学生疑惑之所在,并能从理论的高度、整体性的角度给予观照,才能吸引大学生注意,并为学生所接受。如果传播者没有渊博的知识,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极易降低学生期待值。同时如果用语缺乏艺术性,说教味太浓,也容易引起反感。
2.传播内容因素。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滞后于时展,是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任何形式的传播都要以“内容为王”,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一直以来“过于注重其政治功能,内容过于褊狭,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严重的脱离了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缺乏适应时展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略了其对于受教育者个人成长成才的功能,过分注重受教育者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方面的问题”[2]。因此,传播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吸引大学生注意。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中学相关部分衔接不当,许多内容是中学学过的。由于没有紧跟时展和活生生的实际,容易引起大学生厌烦。
3.传播媒介因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单一,仅仅依靠课本、粉笔、黑板进行,注重受众的视觉和听觉接受。强调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注重理论说教、概念灌输的说教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单调、乏味、没意思”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笼统而概括的观念和印象。它对人们接受信息、更新观念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当代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现在,对说教模式早已形成接受疲劳,对那种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充满抵制。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用来接收信息的媒介大大增多。网页、博客、聊天工具等媒介传递信息更为轻松快捷。通过此类媒介获知信息、交流沟通,已经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没有注意到受众的这种变化,或者理解媒介不够深刻,传播时依旧照本宣科,或者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材内容的替代,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材搬家”,从课本搬到屏幕上。这没有充分发挥新的传播媒介功能,也不符合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引起学生反感和逆反。
4.受众因素。大学生正处于由纯粹的学生向半纯粹的社会人转变过程中,独立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尚缺乏,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不全面,这容易使他们产生矛盾心理:一方面独立性、自信心增强,希望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另一方面社会阅历不深、性格发展不成熟、对问题的思考不全面,面对问题时容易偏激,产生对立情绪,而情绪一旦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不满。
5.噪声因素。在传播学上,噪声是指所有干扰信息传播的因素,包括无用信息、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噪声主要指社会环境因素。当前中国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中,一些人道德观念淡漠、诚信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多元。加之社会上各种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引起负面传播效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认知偏见和认知对抗。认知偏差主要是指受众的知识结构与传播内容存在一定差异,认知偏见是指受众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来观照传播内容,认知对抗是受众负效应心理的最高层面,指受众在无法认同传播内容及传播者的观念时,会产生强烈的逆反[3]。这些社会现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致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传播内容产生疑惑。尤其是当理论内容不能有效解释他们的疑惑时,他们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产生逆反心理。
6.反馈因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离不开反馈。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离开了反馈,信息只是从传播者发出,抵达受众,而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接收还是拒收)无法传达给传播者,这样信息的传播就会中断。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没有或较少关心受众的反馈,师生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信息回路,传播者无法掌握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态度,就没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等,这容易形成师生间对立、冷漠的关系,导致受众逆反心理出现。
三、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受众逆反心理的途径选择
1.提高传播者个人素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道德培育、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传播者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联系现实问题时做到有根有据。才能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找到正确的理论来源,为学生做合理而有效的解答。
2.传播内容要贴近实际,用事实增强理论说服力。面对大学生的疑惑,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4]。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理顺情绪”,从而产生正确的行为意向。传播内容贴近实际,还要“用的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此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做到针对改革中的焦点、疑点、热点、盲点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正确讲解引导,力争内容充实、教材新颖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能为学生解疑释惑,形成共识”[5]。
3.顺应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合理选择传播媒介。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是“读图”。在读图时代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选择简单、轻松、形象的信息,他们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视觉上具有差异性的东西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6]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就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接受习惯,合理选择媒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声、光、电等信号作用于学生的视、听、触觉等,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影片有机组合、集束传播,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把握时代性、体现针对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有效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4.营造和谐的传播环境。 要减少逆反心理,还要营造和谐的传播环境,降低传播过程中噪声的干扰。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毒害,形成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7]。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朋辈群体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和环境。最后还要加强舆论的引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环境,降低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因素干扰。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7.
[2] 陈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J].求实,2005,(2):225.
[3] 刘冬梅.“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7):91-92.
[4]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EB/OL].省略/policy/txt/2008-06/26/content_15891579.htm,2008-06-26.
[5] 陈孟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剖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0):10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0世纪80年代在系统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兴起复杂科学理论,是人类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出现指导着我们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把握对象,要求用系统、复杂的关系和开放式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要关注整体、重视复杂性。从复杂科学理论的视角来反思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可以从方法论上得到许多有益启示,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使我们能系统地、多途径地、更有意义地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教育主体围绕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渐进的、潜移默化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渗透性影响的教育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与资源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涵义
复杂科学理论要求我们将复杂的事物看作一个自成系统的、完整的整体,同时又和相关联的系统相互联接,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往往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连接。它要求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独立出来,研究其特性,再把它们‘相加’,得出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而应立足于研究复杂事物整体性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对复杂事物完整统一的认识。
用这样的观点研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可以发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是一个涉及多个子系统、多个要素,且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开放、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复杂系统。具体说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是以高校党委系统为组织协调的核心,以校内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和校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教育系统)为依托,将隐藏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激发和整合起来而形成的、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作用的复杂的教育系统。校内的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和校外的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教育系统等实在的组织与活动系统,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体和基础,作用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是从这些子系统的相关要素中被激发和开发出来,没有这些实体系统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存在。
(二)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分析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其内在结构及要素进行剖析,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入认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 校内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学校处于社会、家庭、学生之间的桥梁位置,联系着这三个方面,某种程度上还制约着社会、家庭对学生施与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着从硬件到软件方面的优势,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依据高校自身的性质、承担的任务及内部构成和领导机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以高校党委为组织和协调的指令系统,协调各隐性教育子系统的隐性教育力量发挥教育作用的多渠道、全方位网络式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纵向贯通、横向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复杂系统。构成如下:
一是教学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教学系统由高校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等要素构成。16号文件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有育人的职责。通过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以他们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等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方面。任课教师通过深入开发所授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
二是行政管理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它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的任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它是整个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指挥与保障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等功能。包括了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是后勤服务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后勤服务系统是整个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后勤服务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要包括后勤提供的优质服务、科学的管理、和谐的学生园区环境及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高校后勤只有围绕着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去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服务育人的功能。
四是学生组织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学生组织系统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构成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范围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等独有特征及符合当代大学生注重个性张扬、强调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动力,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构成要素如下:(图1)
图1 学生组织系统的构成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校园文化是高校所独有的、积淀深厚而作用广泛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客观性、自主性、相对稳定性及影响的非强制性和相对持久性等特征。从狭义的层面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建设布局合理、充满人性、内蕴深厚美学的校园物质环境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弘扬合乎时代的大学精神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校内各隐性思想教育系统之间联系广泛、密切而复杂,每一个子系统运行都会受到其他系统运行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系统的变化,各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2. 校外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贝塔朗菲指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强调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强调该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只有不断地进行自组织运动及与外部环境系统的交换运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地运转,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简单相加之和。校外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校内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外在环境系统,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构成如下:
一是家庭教育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家庭作为人类代际间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思想道德灌输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家庭教育的环境如何及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品德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隐性教育系统中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的生活态度、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及家庭和谐度等要素,对孩子产生源头性、持久性、直接性的影响。
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要素。社会文化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的结果,即包括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社会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社会文化系统包含着大量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博物馆展现的悠久历史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各景点的来源、“三下乡”及“四进社区”活动、网络资源等。社会文化系统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了环境保障,还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二、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是潜隐性。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隐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诸实体子系统中。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直接而公开地表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相比,它更多是通过各资源实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性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隐性的特点能淡化教育的强制性和外来性,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弥散覆盖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为广泛,它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而在开发利用上的不足,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既存在于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于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弥散覆盖性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和熏陶。
三是自主接受性。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性及教育痕迹明显性等特点使其在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等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自主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信息及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四是可开发性。只有可以用来满足教育主体教育需要的价值物才能称为资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性使具备了很大的可开发的空间。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达到教育目的过程。而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可以以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资源进行开发、锻造与整合等。当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不是无偿的,必须进行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保证其开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谰.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戴玉英.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3] [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版第2期.
篇8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交往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一个人处于社会中的何等位置,只要仍属于社会中的一份子,其在生活中就必然会与他人、与社会产生交往活动,交往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当前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交往能力还是意愿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沉迷网络虚拟世界,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成长与发展,基于交往理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91-02
交往理论从人类社会成员交往的各个方面着手,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交流层面进行了解读。我们将该理论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打开一条通道,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该理论也是当前阶段实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一、交往理论概述
(一)交往理论的含义
交往理论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其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中通过交往所体现出来的人与社会的发展所不可获取的重要规律。许多学者都曾针对交往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以马克思、哈贝马斯、雅思贝尔斯的理论观点最具价值。
(二)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例,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交往的主体方面,交往理论明确指出交往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其次是交往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物资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最后,马克思还指出,交往所体现的是不同主体g的社会关系,同时普遍的交往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1]。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缺乏感情交流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大都沿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方式,并理想化地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但其实它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服务为开展的目标,从学生角度而言,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能是盲目的说服教育,而是情感的交流。大学生在思想上还不能达到完全成熟,其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心理素质、人格养成等方面仍未完全定型,对于与人的交往与情感交流仍存在着一定的渴望与依赖,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将导致学生心理需求受到挫伤,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真正的教育应当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资源的平台,让学生在校园内也能得到真正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中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目前高校仍然停留在大一年级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大三年级进行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日常的教育和引导。此外,在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一方面空洞的道理讲述占据主要位置,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缺乏主动思考与参与的意识,更无法使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2]。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大都来自教材及参考书,且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缺乏重视,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少平等的交流
目前多数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处于教育工作开展的客置,这种非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显然是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知识的不对等和关系的不对等成为师生传道授业解惑当中的阻碍,良师益友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教育、教学中也要落到实处才能有好的效果。此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但由于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主体意识与地位得不到保证,主观意识与想法得不到表达,个性受到抑制,也使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并可能造成师生心理矛盾的加剧甚至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四)对学生个体关注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整体来看针对的是高校的全体学生,但由于当代学生在个性化的追求以及个体差异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而一味的一视同仁将可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过于泛泛化,无法满足学生个体知识、年龄与心理成长的实际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大都较为注重群体交流,而忽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被宠爱,在学校同样也需要被认同、被关注,很明显我们的教育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交流方法进行调整,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
(五)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传统教育方式依然占据很大比重,在对网络资源与交流渠道的利用方面效率与水平都相对较低,然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也是互联网最忠实的用户群体,其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常常超出书本及传统信息渠道[3]。每天学生用在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等网络资源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学生看书读报的时间。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对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储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当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契机。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不仅导致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一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被白白浪费,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交往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转变角色定位,加强平等视角下的情感交流
针对以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师生角色定位的弊端,应以科学的交往理论为指导,积极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建立新的师生交流关系,不再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单一主体,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互动的真正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权利与机。而教师应学会使用倾听的艺术,在学生交流时,应聆听学生的表达,并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观念有较充分的把握,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权威的执教者角色中走出来,在平等视角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应进行认真的考虑与采纳,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实现师生的互相促进良师益友的互动模式。
(二)改变教育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
“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给学生传递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前人的成就和人格是他们成人成才的无形动力。”[4]传统的硬性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需求,也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服务意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从大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社会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大学生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及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也为高校教学活动及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借助网络新媒体,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讲求效率、速度和质量的时代。互联网以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也具有即时、海量、互动、个性化、融合的特点,新媒体在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应当得到重视,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的将网络资源应用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当中去。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富有个性、创造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凸显了大学生的创造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多学科知识的不断融合与交织,使得多媒体、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下的新兴媒体凸显了重要的育人效果[4]。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元素通过网络平台及通信渠道传递到学生的常用网络活动空间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以隐性教育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成长的积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交往理论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当前高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拓展教育工作开展的空间与渠道等,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金宏,周方遒.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杨玉英.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李佳.心理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孙勇.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
[5]吴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人才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收稿日期:2017-01-18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指标;体系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94-02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在不断提高,而大学生们的内心已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以及理想信念的缺失、思想的迷茫、道德已出现了滑坡等等现象,然而我们的现实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难以给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的教学更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这就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然而怎样去改变呢,这就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效果价值体系去着手。找到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西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效果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有效,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然而要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评价原则。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思政理论课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当前的高校的教学评价一般都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也不例外。它的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科学的、客观的原则,所以科学性原则的另一个要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这个科学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真实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各种指标体系的价值关系。
2.思政理论课指标体系的政治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的政治性原则。必须是高度的政治教育为目的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是不断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这是最大的政治原则。
3.思政理论课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原则。在思政理论课指标评价体系中包括主题评价系统、评价对象系统、评价指标系统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系统等等。这些评价体系必须客观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要素、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4.思政理论课指标体系的实效性原则或可操作性原则。思政理论课指标体系的实效性要求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贵州高校的大学生,使他们的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原则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以定性评价和等级评价为重点,同时加大学生为主体的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把学生思政理论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综合起来评价。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西部的高等教育已得到了发展,使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倍加关注,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关注又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一种对大学教学活动的价值评价,它在教学方面首先表现为各种宏观的、微观的、整体的、个体的教学评价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评价活动已为大学教学评价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许多新的正面的和负面的许多思考,这些思考引发了人们对教学评价的创新探究,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客观的思考,从而让我们去追寻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思政教育之路。
在西部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制度更多地演化成一种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政策工具的角色,行政化色彩很重,没有把教学评价与实际结合起来,落到实处,被评价者完全处于一种上下级行政管理的被动的地位,在教学评价中、实践中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其可信度降低。而教学评价的单一,则重点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
三、当前西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普遍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质量的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使之更加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当前的思政课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存在一些缺失和不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
1.当前思政课评价指标不够完善。当前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完善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较为突出的情况是评价指标体系专业性不够强,实用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各高校采用的教学评价指标不同,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的发展。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与其他专业课程完全一致,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便于操作,但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质。事实上不同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指标评价有较大的影响,实际效果已不同。用同一指标体系对所以课程进行评价显然不够合理。
2.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从当前的指标评价体系来看,学生在评价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对评价的效果起决定作用。然而学生们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同时还有教师的严厉程度,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教学评价的真实水平有待商榷。然而,从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价的发展来看,行政管理现象特别明显,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由教学管理者们制定,主要靠学生们来评价,教师们根本不能参与评价指标的制定,对教学指标评估的参与度非常低,导致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3.学生在教学指标评价中被忽视。西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不是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而是盲目地进行测评,在评价指标的建构上,更多重视管理者的看法,如有的专家在测评中“搞形式”,人情式或关系式评分。或者把指标建构重心过多地移到教育教学上,如教育教学条件、教育教学特点等,又或者在评价上只是重视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教育教学指标体系就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重要的位置。
4.指标评价缺乏广泛的多样性。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都是依靠其他课程的教学评估方法,这些评价方式,很难实际地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单一性较大。同行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受到限制,如果评价者不能深入课堂教学考核教师授课,考核学生的想法,而要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对当前的评价指标全面否定是不客观的,但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评价本身的准确性,而且还会使评价的真实意义模糊不清,最终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失去意义,失去价值。
四、西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新思考
要构建好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要有新的思考,并且要有新的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新思想建立新的体系。
1.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综合评定方案。在已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方法基础上,创新改革评价的方法,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过程,因此要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最终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教学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构成的新型评价方法。
2.在教学中建立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在教学完成后都必须对思政课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记录,并由教师和教务部门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与总结,并挑选优秀的学生及个别学生进行研究与个别分析总结(当然注意隐私),进行研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
3.建立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重点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对于教育教学条件与计划的调整、师资队伍的配备上都有着重要的暗示作用。同时对于指标体系的建构与运用我们应该由被动到主动,从被动接受政府、社会、学校关于建立教育教学指标体系的意见到主动去构建一个具有西部高校现状、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体的指标体系,实现以“学”为中心,“教与学”的统一,研究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篇10
关键词 顶层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一、“顶层设计”理论的内涵
“顶层设计”最初为引进的工程学概念,英文为“Top-down”。 它被定义为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方法实质上是“将系统理念贯穿于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之中,每个子系统同样需要经过提炼的理念并向下一级系统延伸,直到阐明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止。
目前学界针对“顶层设计”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建筑学、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其中,主要是在工程学应用领域内,在这里“顶层设计”就是一个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在工程学中如果光有规划,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有可能导致在总体规划之下又出现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因此传统的“顶层设计”理论着重解决的就是子系统如何有效统一在总规划中,其实质就是如何将系统理念贯穿于整个子系统中的理论。
二、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顶层设计”是全新的现代科学设计方式,它适用于教育或学校的科学发展设计,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划。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阐释顶层设计理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运用,但在有意无意间,顶层设计理论却逐渐和高校发展规划等同起来。事实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的是高校的发展目标,规定了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强调宏观性、原则性和前瞻性;而高校的顶层设计,是从其功能和社会角色入手,强调组织的系统化、管理清晰化、措施的可操作性。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发展规划可以是宏观的、抽象的,但其顶层设计必然是系统的、明晰的、可实施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我们常说的发展规划是有联系有区别的。
三、“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顶层设计理论的特征有三点:一是顶层决定性,即高端决定低端,顶层决定底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是顶层设计的灵魂;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理论是一个工程学概念,尤为强调系统的作用,它注重母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系统化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三是过程的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抽象概念,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对每一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对顶层目标的完成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它必然要求系统的运转过程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过程可以控制、结果可以反馈。参考这些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认识不统一,缺乏核心理念。
每所高校与思政相关的部门都有各式各样的表述繁杂的教育理念内容,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互不相干,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却不得而知。这就给高校内部各机构教育理念的摩擦创造了条件。
(二)目标众多,终极目标不明晰。
学校思政教育各部门都有相应的目标,诸如德育目标、教学目标、后勤管理目标、特色教育目标等等。这些目标经常变换和更改,而学校思政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却很模糊。由此,基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往往只能清除最直接的二等、三等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却难以详述,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难以言明的困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缺乏系统整合。
学校内思政教育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学校发展理念与实际运作游离,理念和目标成了一种虚假的摆设;思政教育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不匹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例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管理,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专门的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系统、有财务处学费管理系统、有教务处选课系统、医保系统、住宿管理系统、团组织团员管理系统、党员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分属不同学校机关管理,各系统相互独立甚至不兼容,人为割裂了本应统一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设计缺乏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同。
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理念、思路、计划和措施并不是在征得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由学校几个领导研究形成的。没有广大师生的知晓和认同,再好的发展理念和计划都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招致巨大阻力和抗拒。因此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参与需要纳入学校发展的系统设计。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都需要倚重“顶层设计”才能予以解决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于核心理念的系统目标的构建,因此就要求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系统设计,并使其最终体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管理的“顶层设计”中。
本文系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秦明.学科生态承统棋型的建构和解读闭[J].西安电子料技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
[2]徐敦楷.顶层设计理念与高校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
- 上一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
- 下一篇:科技发展的本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