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概念

篇1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06-04

一、概念内涵研究

目前“主体功能区”这一名词虽已被普遍接受,但其内涵尚未得到清晰界定。对于其内涵,一些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魏后凯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为规范和优化空间开发秩序,按照一定指标划定的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承担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域。冯德显、王振波等定义提法相对统一,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为依据,统筹考虑区域未来人口集聚流动、经济发展态势、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生态功能,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与规划区域。马仁锋从对象属性、本质特征与过程属性等角度对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定义。在类型划分上,陆玉麒认为,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所面对的区域是一个兼具均质属性与功能属性、且功能属性更为突出的综合性区域。顾朝林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一种“政策空间”,李宪坡认为是“地理空间+职能空间+政策空间”的复合体。以上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均认为,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服务于特定功能类型区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合理空间格局的构建,明确产业合理规模和布局,引导各种功能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总体来看,目前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和内涵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将会随着对区域发展理念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明晰和统一。

二、理论基础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实质是区域空间规划,“点一轴系统”理论、全球化视角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新时期下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是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张明东认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理论基础。樊杰提出,“空间结构的有序法则”、“因地制宜”的思想及其相关的理论方法构成主体功能区划科学基础。由于采用何种管治理论及方法直接影响主体功能区运行,因而地域空间管治理论也是其理论基础之一。从现有研究看,地域分异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包括空间有序性法则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得到学者一致认可,地域分异理论有助于其区域类型辨别,生态经济理论引导其主体功能定位,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促进其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其发展战略。总体来说,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体系初步形成,而上述理论的进一步整合以及新理论的提出,不仅能指导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也是今后地理区划的研究热点。

三、区划技术基础研究

(一)区划类别与单元

主体功能区有四大基本分类,但实践下来,普遍感到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在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的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相差很大,粗线条的划分可能不利于发展。为便于分类指导和管理,有学者提出到省级及以下层面可以突破四类主体功能区。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是四类主体功能区,突破四大基本分类的为数也不少,如熊丽君把上海市浦东北部区域划分为三大类、五亚类,米文宝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六类,樊杰构建一级功能区与“反功能区”(即二级功能区)的两级功能区结构。

在区划单元上,张明东等认为在国家及大区域层面应以县级行政单元、省级层面以乡镇、市(县)域级以微观公里格网的GIS技术为空间发展类型基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功能区划分应以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联系强度为基础进行界定,而不应当简单地以现有行政区划地区为单元进行划分。从实践上来看,最为微观的是基于公里格网的县域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对省域级及以上区域进行划分多采用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基本划分单元,也有学者尝试采用地级市作为基本划分单元。部分学者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进行功能区划研究。不可否认,基本划分单元越小,划分会越精确,但数据的获取难度更大,工作量也剧增,在目前情况下很难实现。

(二)区划指标体系

在指标选取上,李宪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一“指标库”来规范指标选择,同时把指标分为必选、限选和可选三类以保证弹性。魏后凯认为不同主体功能区不应追求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叶玉瑶等建立了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开发潜力”为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而石刚基于承载力的视角构建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类似思想。有学者专门针对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马远还以新疆为例设计了边疆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

从国家的总体要求来看,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应当由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等类指标构成,这既是人文和自然类指标的复合、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复合,又需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这种多维、多指标项的主体功能区划对技术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经典方法的挑战。从目前研究看,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争论焦点主要有三个:指标简单化和复杂化、代表性指标选取以及指标的区域性和可比性问题。指标体系的确立是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应尽快确定一套相对统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三)区划技术路线、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