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篮球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篮球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初中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

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共有40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复习运球技术,并通过比赛形式加以巩固,同时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9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7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运球和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

难点: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三步上篮的节奏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游戏竞赛,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游戏竞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活动、热身阶段;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放松恢复三个阶段。

(一)准备活动、热身阶段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

2、 游戏:胯下滚球 通过小组滚球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热身的目的。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2、  三步上篮练习

①小组自由组合练习三步上篮,体会三步上篮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为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

②教师示范三步上篮

③小组练习三步上篮

④分层次练习三步上篮:1)不运球直接三步上篮 2) 近距离运一次三步上篮 3) 三分线外自己运球三步上篮

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层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我评价,进行不同层次练习,激发练习兴趣。

⑤自我展示三步上篮(小组推荐动作娴熟同学表演)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三)放松恢复

1、放松练习

2、小组评价

3、.教师做课后小结

4、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

5、回收器材

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教师做小结和评价。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教案

篮球——三步上篮 指导教师:毕东川

教学内容 篮球:一、复习行进间运球

二、篮球运球三步上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9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7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运球和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要领

器 材

篮球40个,篮球场2个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三步上篮的节奏

教 学

进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动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提出本课教学目标与要求。

4.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教师到位观察情况。

2.宣布教学内容 。

3.安排见习生。

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汇报出勤情况。 组织形式:

要求:快、静、齐。

段 1. 围绕篮球场运球跑

2.热身:篮球健身操

3.  游戏:胯下滚球 1.教师讲解要领。

2.教师口令引导学生并领做。

3.教师强调规则及注意事项,学生做练习时,巡回指导。 体委带队,在指定地点慢跑热身。

认真模仿教师动作做热身运动。

3.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在指定区域比赛。 运球跑图形(一):

热身操队形(二):

要求:认真做练习,注意力集中

胯下滚球组织图(三):

教 学

进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动,

一、原地运一下球三步起跳

 

二、三步上篮练习

①小组自由组合练习三步上篮

②教师示范三步上篮

③小组练习三步上篮

教师讲解比赛要点及规则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三步上篮

②教师做示范

③教师巡回各组进行指导,与学生交流。适当参与各组练习,给学生做出优美、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学总结,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教师小范围上点拔,纠正和指导。

看教师示范并在指挥下积极参加活动。

分小组在小组长组织下自由创新练习三步上篮。

教师示范并讲解三步上篮要领,学生认真观察。

小组在组长组织下有序练习三步上篮。

运球练习图(四):

要求:听从指挥安排,统一练习。

小组自由组合练习三步上篮图(五):

要求:边观察、边模仿、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

教师示范图(六):

要求:认真观察,注意动作的连贯性

小组练习图(七):

要求:动作连贯,协调,具有创新性。

教 学

进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动,

⑤分层次练习三步上篮

1)不运球直接拿球上篮

2)近距离运一次球三步上篮

2)三分线外自己运球三步上篮

⑥自我展示三步上篮

⑤教师巡回各组进行指导, 适当参与各组练习, 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小范围上点拔,纠正和指导。

⑥教师鼓动动作优秀同学展示自我。

学生们结合自己实际水平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

各小组主动推荐动作娴熟,优秀学生展示自我,其他同学观摩,欣赏。

分层次练习三步上篮图(八):

个人才艺展示图(九):

1.伸展放松操

2.小结

①学生自评

②教师小结本课

3.宣布下节课任务

4.回收器材

5.宣布下课 1.教师组织学生做放松操。

2.学生小组评价之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前面小结。

3.总结提示,布置下节课任务。

1.认真做操,尽量做到彻底放松。

2.学生们对自己及他人学习情况做一具体小结。

3.认真听教师安排下节课内容及任务。 放松图(十):

小组自评图(十一):

教师小结图(十二):

篇2

【关键词】初中篮球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篮球项目是一项热门运动,备受学生的青睐,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篮球技巧,参加篮球训练,不仅可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在篮球比赛中,能够增强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培养其集体观念。所以,教师应针对影响初中篮球教学的因素进行着重分析,采用合理的对策优化篮球教学。

一、影响初中篮球教学质量的因素

第一,忽视篮球教学,虽然教学改革制度在逐步实施与落实,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初中学校更加注重的是文化课教学,对于体育、美术、音乐等副科教学不够重视,当然也包括篮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仅仅学习广播操而已。其次,初中生喜爱篮球运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新鲜感,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新鲜感是篮球教学的关键。但是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十分单调,教师讲解篮球理论知识,然后再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索然无趣,丧失新鲜感。再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学生需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在初中篮球教学中也应如此。不过,不少体育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篮球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反复多次讲解理论知识,导致他们进行训练的机会较少,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影响其主体地位。

二、提高初中篮球教学质量的对策

1.培养学生篮球兴趣。大部分初中生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充分调动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其热爱学习篮球知识,参加篮球训练。初中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可借助书刊、多媒体等辅工具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与热情,帮助他们初步了解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调动其参与实践训练的欲望和动力,这是确保篮球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与前提。比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精彩的NBA比赛视频,通过精彩的画面感染学生,让他们充分领略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使其产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与浓厚;或者根据学校条件组织学生去现场观看篮球比赛,像NBDL和CUBA等,使他们亲身体验篮球运动的激励、激情和乐趣。同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篮球活动,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观赏能力与学习能力,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兴趣。2.提高教师篮球水平。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篮球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够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想有效解决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篮球水平,可经常参加一些篮球比赛,互相交流心得、讨论体会,相互交流篮球技能。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在空闲时间中,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篮球练习中,不仅可进一步提升篮球技能的熟练度,还能够起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强身壮体的效果。另外,学校应不断加大多篮球场地与运动器材的投资与维护,要想参加篮球运动,篮球和篮球场地是基本设施,也是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场地与设备,篮球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为此,学校需加强对篮球场地与各种设备器材的重视,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合格的篮球训练场地,让他们在空闲时间也进行篮球训练,逐步提升运动水平。3.丰富篮球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篮球教学也应有所转变,教师需不断创新和研究篮球教学方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初中体育教师可将游戏融入到篮球教学中,以此吸引学生,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篮球知识。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游戏,在操作或篮球场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要求他们运球绕桩,不能碰到障碍物,以小队模式进行接力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运球稳定度和带球速度。同时,教师可进行篮球单项技能训练,包括运球、传球、罚球和投篮等,针对单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将这几个单项进行互相穿插,以免引发学生的练习疲劳。另外,教师应经常组织篮球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强度可由半场3VS3、4VS4,逐步过渡到全场5VS5,在比赛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与规则,并将学习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三、总结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认识到篮球教学的价值和意义,高度重视篮球教学,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并不断丰富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亚伟.浅析提高初中篮球教学质量的策略[J].赤子(中旬),2013,08:355.

[2]张国文.运用教学设计手段优化初中篮球教学过程[J].西部素质教育,2015,13:91-92.

篇3

关键词:初中女生;篮球教学;兴趣;实践运用

篮球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对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篮球技术特点多样、初步掌握有一定难度,同时许多体育老师对篮球阶段教学分析不够透彻,教法手段、练习方式缺乏多样化,使学生熟练掌握的难度加大。

初中女生的兴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成才需求等决定了在篮球教学中应注重“学”与“玩”的结合。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不应该恪守死板的模式展开,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其倡导的教学过程可以概况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我们结合快乐体育教学思想,从初中女生的身体、生理特点出发,从培养初中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入手。谈谈如何培养女生对篮球的兴趣,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从而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进行一些探讨

一、女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的原因

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年龄、身体素质及技能基础和身心发展需要,学生就会在被动和煎熬中度过。其次,我们面对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形态已日渐成熟。她们有旺盛的精力,但心理还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来自不同的学校,身体素质及技能基础不同。由于中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在初三的时候只关注中考项目,因此她们在上课时的表现也不相同。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惧,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外在表现出胆小、怕羞、爱面子,自信心不足。上课时不爱动,喜欢说话,怕脏怕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增多,家长过分呵护、溺爱,教育方法不当,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应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教材的搭配、改进教学方法及调节教学进度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培养女生篮球兴趣的措施

1、使女学生明确学习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会上“花钱买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应该让她们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通过运动才是得到健康的最佳方式。初中女生年龄在14-16岁,从发育角度来说,如不通过锻炼消耗多余的脂肪就会产生肥胖,通过打篮球可以起到减肥和预防肥胖的作用。篮球运动具有调节紧张情绪的作用,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和全身供血的状况,增强呼吸肌功能,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女生可以减少感冒次数,缓解现在初中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并且对个子偏矮的女生经常参加篮球运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

2、使女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相一致,推崇健康美。

生理因素导致女学生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对生理卫生知识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如.经期进行适当的篮球运动,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对经期身体不适起到调节缓解作用,还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代谢、盆腔的血液循环体系。只要经期不做剧烈运动、强震动、闭气、静气等对腹压过大,锻炼对健康就是有益的。其次应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应提高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3、设置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它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情况之下激发其强烈的参与的欲望。在篮球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原地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传接球等),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参与,掌握相关篮球技术、技能。教师讲一段故事(发射类的),再设置一些情境(传递炮弹――发射炮弹等),让学生在运用想象的同时,对近、远距离的传球到位,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完成了练习的任务。

4、成立兴趣小组提高部分学生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接受和掌握的能力不同,同一内容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上也会产生差距,因此,设立兴趣小组,其优势有三:首先是优化和丰富女同学的大课间活动;其次使有篮球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在平时的篮球教学中,成为体育教师的好助手,更好的帮助后进生,起到“先富带后富”的积极带动作用;再者为学校的女子篮球队储存后备力量,完善学校篮球的梯队建设。

5、通过各种比赛形式的展开,激发学生的篮球热情。

篮球比赛是在一种攻防的转换中完成,这也是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这一基本特点。在篮球教学活动,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游戏,通过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集体参与的热情,同时可以在每学期组织同段不同班级间多形式的比赛。如一个班组织十五名男生,十五名女生与别班进行运球接力比赛,另外组织十名男女生混合进行投篮比赛等等,形式可以多样,不仅使篮球运动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氛围,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气氛,教师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课前、课后、课中的女生的各种信息,信息传递的渠道必然保证畅通,这样才能了解女生的真实情况,顺利地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形成共鸣性情感反应。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女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那么,就能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也完成教学任务。以上是我们在篮球教学课中的一些尝试,是一线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高杰.小议如何培养中专女生篮球课的兴趣[J].在线学科教学,2009,(7)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兴趣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顺利地推进,新课程正一步一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而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以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教学设计方面,许多教师都下了不少功夫去实践、总结,为了使体育教学与品质形成融合,我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实践——再总结。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要使课堂教学设计面面俱到,就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来决定。这里,我主要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所带来的作用,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1 体育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体育教学中,就要从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造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为目的。在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极佳的情境创设,课堂就很难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就会跟以往一样,课堂枯燥无味,必然失去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如投掷类学习,以铅球为准,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操作,明显是单调的,再加上是乡村学校,体育器材缺乏和场地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走讲解、示范、练习、纠正的老路,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为了突出技术动作的传授与被接受,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在练习过程中,又因器材数量的不足,而导致组织教学不够紧凑,学生达不到身体锻炼的效果及基本技术动作的体会。因此,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影响下,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创新。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设计及教学步骤要适宜。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有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学习体育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达到科学的锻炼身体。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初中篮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被动变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篮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呼吸及步伐,如何缓解“极限”,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方法。

2 体育教学情境的实用性

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实用性就是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具有生活化,它是时刻与生活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中,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需要,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我们所说的,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以便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我认为乡村中学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生活化。如:我设计的教学情境,障碍提水比赛。从选材来讲,水是非常贴切每个人的生活。我从生活中去考虑,从学生的心理去选材。结果反馈是非常的乐观,课堂效果很好。特别是用量筒来让学生自己测量水的重量,然后决定水多的为胜队。我这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是培养学生搬运水的控制能力。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越具有生活化,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就越好实施、越好操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更加和谐。因此,要设计好教学情境,必须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教学情境的创设才会具有实用性。

篇5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教学互动环节拓展活动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改革是初中体育教学成效提升的强劲动力,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深刻领悟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理念、要求,并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各项改进和优化措施。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尝试,下面做简要分析。

一、教学内容安排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整教学顺序。许多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授课,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没有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从整册教材角度进行全盘分析,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结合训练强度、难度等方面系数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松有紧,有快有慢,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从而发挥最大的训练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圆满地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又较好地兼顾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

2.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安排教学补充内容。初中体育教师不应当局限于教材,而要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这一大局,采取通行教材加补充教材相结合的方式,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笔者结合初中生中男生喜爱武术运动,女生喜爱健美操舞蹈等实际情况,将其精华作为教学补充内容,增加乐趣体育学习乐趣,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立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增加教学内容。体育学科应当在初中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结合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够安定的状况,向学生传授了擒拿术防身术等方面的动作训练,尤其是对初中女生传授了应对不法侵害的各种应急招数,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在全校和整个片区得到了有效推广。另一方面,笔者在体育教学中还渗透了对学生的健康宣教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科学锻炼、体育健身、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都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密切联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互动环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教师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自己进行动作的示范模拟,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机械模仿训练,这样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需求,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如在进行了一组动作的训练示范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都以一名动作训练较为规范标准的学生作为牵头人,分小组进行训练活动。学生在小组里进行相互点评、对照、帮助、点拨,整个训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要模式的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领悟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成效。

2.教学设计集聚学生智慧。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组织的前提与基础,这其中不仅要凝集教师的智慧,还应当将学生的智慧积聚起来,吸纳进教学设计之中。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采取个别交谈、征求意见等方式,搜集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并将其中合理的意见建议融入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意见得到尊重,同时提高了教学的科学化程度。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许多方面的精心设计都与学生的建议有关,尤其是在一些训练项目的游戏化改造中,学生所提供的建议使这一改革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较大帮助。

3.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给予学生更大空间的目的,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让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在训练中开展竞赛活动,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初中生上进心强,营造了这样的氛围之后,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体育学习活动在学生眼里不再是枯燥吃力的单调活动,而是一项充满激情的激烈运动,内在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三、教学拓展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结合学生体育爱好组织拓展活动。许多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但是苦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搜集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兴趣活动,将学生中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足球队、篮球队、体操队等不同的兴趣组织,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满足,教师定期进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活动的层次,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结合教学实际条件组织拓展活动。每一个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各不相同,在教学拓展活动的组织中,要立足现有的条件,如,本校体育教学设施较为充足,笔者相应地组织学生开展了多个项目的活动,还结合学校整体规划安排,向学校校级运动队输送了多名人才。

3.结合学生个性特长组织拓展活动。许多学生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的潜质,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细心观察并发掘这些优秀苗子,如果学生有这些体育方面的发展愿望,则要进行针对性培养。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将这些优秀苗子发掘出来,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如学生有志于体育方面的发展,则进行培养计划的量身打造,专门制订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并协调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体育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进入更高一级专门学校进修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动力得到充分释放,从而促进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方案 教学活动 思想教育 拓展活动

教学工作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以课改要求作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初中体育教师要强化教育思考,在教学不同流程环节始终紧扣重点要点,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成长

教学方案是整个教学的思路与框架,教师对教学方案设计都倾注了较多的心血,只有设计好教学方案,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重点抓住三个方面:首先是研究学科特点。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其更注重对学生能力技巧的培养,兼顾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及体育知识普及。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技能动作指导和学生自我揣摩训练,使学生充分领略体育学科的魅力。其次,笔者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实际。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对尊重、理解等情感的需求较强烈,所以笔者一方面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确定训练项目、训练量,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分析研究,多给予学生鼓励支持,让他们充分感受体育学习带来的幸福体验。另外,笔者还重视教学方法经验的积累借鉴。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外地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充分融入先进的教学经验,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取得较高效率。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笔者坚持做到以精细化路线出精品化方案,始终保持教学工作的周密性、前瞻性,使教学设计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学习训练

体育课教学对学生体力消耗较大,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畏难退缩心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参与性不足,自主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拥有参与的平台,这对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帮助非常大。笔者首先鼓励学生开展合作训练,进行动作要点的指导之后,在更多环节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地训练,指出对方动作不够规范的地方,主动纠正提升。这样的合作训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转变教学形式,不仅由教师开展教学指导,而且安排学生进行训练指导,鼓励学生走上前台,以自己的规范动作代替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训练。这样的训练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参与需求的满足,每一位对其他学生进行示范的小教练、小老师都充满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新颖教学模式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非常明显的吸引效果。另外,笔者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拓展深度厚底,使教学活动更贴近时展、贴近学生成长。笔者在教学中增加有关体育明星、体育赛事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同时向学生介绍取得成功的体育明星具有哪些坚忍不拔的品质,使信息补充成为思想渗透的有力武器。

三、精心开展思想教育,使学生身心成长得到充分保障

初中生的心思非常缜密,他们的观点想法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特别是青春期,面临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拥有正确的思想方向引领,会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成长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首先重视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经常设计一些集体拓展项目,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组织团队开展项目攻坚等,每一位成员都是这一环节的一分子,教师可以通过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理念,这对当代独生子女为主的初中生而言显得非常必要。其次,笔者强化拼搏奋进精神的教育,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健儿的训练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勇于吃苦、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许多学生听到马家军著名运动员王军霞每天背负很重的沙袋奔跑训练几十公里的时候,无不为之赞叹,笔者引导他们以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自觉反思自身的行为思想,做到学习拼搏精神不松懈,主动开展学习促提升。另外,笔者还强化友爱博爱精神教育,体育精神之精髓在于团结互助友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初中生对他人的兼容性相对不足,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设置平台对学生强化友爱博爱教育,有些项目可以通过小组方式组织学生训练,大家相互帮助才能最终实现训练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友爱博爱精神得到全面培养。

四、精心实施拓展活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

体育学科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拓展性较强,体育教学质量与课外活动的组织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拓展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建体育团队。无论是排球、篮球、乒乓球还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团队,都可以按照学生自愿加入的原则组建,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系列活动,使体育成为学生强身健体、调节生活的有力手段。二是开展专题研讨。探讨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如怎样科学饮食,研究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等,这样的专题引导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研究范畴,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寻找资料、自主探究总结,进行专题研讨活动对增强体育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三是组织特长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身体素质、禀赋较好的学生,对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特长训练,为有志于未来从事体育方面发展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开展强化训练巩固,对于一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则进行特长指导训练,从而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正面临传统理念和现代模式的激烈碰撞,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深入研究教学现状,分析探讨改进思路与推进措施,切实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进行体育教学。而在苏北的一些农村初中,因缺乏对体育课的重视,体育课还是有着教师“放山羊”、学生“瞎胡跑”的教学现状,还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只是个形式,学生一般是上“室内”体育课,所谓“室内”体育课也就是其他学科的自习课,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体育课堂呢?

一、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实际生活中,人们只注重了生活的节奏,而忽略了体育锻炼。现在中学生的体重日益上升,出现了亚健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体力、增强体质是通过体育锻炼才可以达到的。因此,要求师生都要重视体育课。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教材,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或者在体育课上重复简单的动作,使得教学过程单调乏味。新课改要求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活动计划,改善以往单调、动作重复的教学方式。如体育课上的跑步可以设计成游戏,这样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身心得到锻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存在价值。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现在的学生钟爱电子游戏及网络游戏。再加上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致使现在的学生普遍都存在“懒”得运动的现象。因此在单调的体育教学内容下,学生更加不喜爱体育锻炼。所以,教师要在体育课时选择能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喜爱的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双手掷实心球”时,好多学生认为,实心球从这条线扔到那条线很没意思,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中选择操场的沙坑为教学场地,先准备好抛掷的实心球,在沙坑里选择适当位置挖几个不等距离、不等大小的沙坑作为“实心球筐”,也就是把实心球好比“篮球”,沙堆坑好比“篮球框”,然后从沙坑处开始测量扔铅球的距离,丈量一定距离后,由同学抛掷实心球,比赛谁扔得远并能准确抛进“实心球筐”中,这种竞赛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此次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教学指导

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相互配合。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沟通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课上的一些动作是部分学生很难把握的,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直到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体育教学项目。比如,在教学“跳山羊”时,有几个女生怎么也不敢跳,要么就是怎么也跳不过去,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安慰与指导。教师可以先做几个示范性动作,然后告知学生从什么地方开始助跑,到“山羊背”时抓住时机两手支撑山羊同时起跳、分腿、推手回落。帮他们多练习了几次,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果然这几位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班上每位同学都可以顺利地完成“跳山羊”的动作。

其次,教师要注重快乐的教学模式。严肃的课堂氛围只会拘束学生的活动空间,以运动为基本体育锻炼的快乐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快乐的教学方法一般可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挑战法等,然后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比如,一堂排球课,先准备好所用的体育器材:排球和场地,场地是操场的排球场。先教给学生发球、垫球、传球、扣球的基本动作,然后讲述怎样拦网,让同学练习一节课,在下节课时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可以参加到其中一组,在活动中教师随时规范动作指导,在师生互动中,大大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做好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心理衔接 方法衔接 教学工作

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过渡阶段,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加强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衔接,使学生能通过小学的学习顺利进入中学知识的探究中。在进行中小学衔接教育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兴趣变化,从知识衔接和学习方法衔接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使学生从小学踏入中学之后,能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促进教育的有效衔接

从小学走入到中学之后,由于学习氛围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学生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导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影响了学习效率,产生了心理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初一学生的心理情况,通过和他们进行积极的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和疏通。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积极融入新环境中,树立学习信心,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在学生进行中学学习时,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减轻了学习压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不断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兴趣衔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小学教学中,学校比较重视第二课堂的创设,举办围棋、舞蹈、音乐、篮球等兴趣班,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学生一进入初中一年级,就要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繁重的课业下,很多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不到发展,影响了兴趣爱好的发展。在中小学衔接教育中,初中学校既要注重对学生文化方面的教学,又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他们的特长发展。例如,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开办心理教育、美术特长班、舞蹈特长班等活动课,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使他们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和兴趣班,不断发展爱好和特长,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在德智体多方面获得发展,使中小学衔接获得实效。

三、了解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促进知识的有效衔接

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时,中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用进行专门的讨论和学习,而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思维面,完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重点探究,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掌握这些知识。在了解小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教学,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大胆探索过程中将小学知识和初中知识建立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了解,能让小学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中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为他们顺利进入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中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掌握中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中小学衔接教育取得实效。

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促进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与探究。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彻底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之后,一些学生不适应这种主动学习方式,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能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独立完成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篇9

一、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在固有的数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多,因此造成了数学的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无聊,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放眼学生的未来,在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关注的事物,在进行备课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发挥其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余角和补角这个课程的时候,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并提出一定的问题吸引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课前就把三角形的简单的特征和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疑问,就会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让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得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对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要参与进来,对于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向来思考问题。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从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其对于准确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更高。而其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容易在课堂中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理解,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由于初中的数学与小学相比,其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理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生活情景。比如,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要让学生掌握带入消元的解法来把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解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创设班级篮球比赛来引入。假设自己班与隔壁班每一场都要分出输赢,如果赢的一场可以得到二分,输掉一场得到一分,如果我们的班级队伍在十场的比赛中总共得到了十六分,那我们的篮球队胜负的场数可以分析出来么?通过这样的情景带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答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一个二元一次的方程组:[x+y=102x+y=16]。然后再让学生把之前学到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对比,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而有效掌握新的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开阔思维,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考虑更加全面和完善,学生对于知识更乐于接受,这样教学效率也就会随之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对于学生将来对数学更深入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重视对教学的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的数学教师要重视对教学的反思,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反思,反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几个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反思,总结出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变化,这样在不断地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师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才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技术也在快速进步,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课堂中利用媒体的手段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可以对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使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预防处理突发事件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给我引发的思考,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案例:在区里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一名教师上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课,在课中教师运用了一个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出手速度,方法是将实心球换为学生们更加熟悉和喜爱的篮球来进行两人一组的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场地的距离是篮球的两侧边线,目的是通过改变球的重量来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快速挥臂鞭打出手,根据教师要求,练习动作在哨声的指挥下完成,第一声哨,持球准备;第二声哨,后腿弯曲,身体后仰,手臂后引;第三声哨,自下向上发力,蹬地发力,快速出手。教师讲完要求,示范动作后,准备第一组练习,1,2,就当老师刚吹响第二声哨不久,这名同学使劲的将球投了出去,此时只听到篮球在塑胶地上清脆的落地声,同学们也停止了练习,并发出小声的嘲笑和议论,那名同学瞬间脸红了,并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这时同学们将目光投向老师,看老师会怎样处理他,场下诸多听课老师对教师的处理也很期待,教师走向那名同学,不但没有发火去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听清要求,而是冲他微微一笑,大声的说:这名同学肯定平时很喜欢打篮球,一拿到篮球走上球场有点小激动,恨不能马上练習起来,是不是?同时呢,刚才这名同学的投掷动作还是比较规范的,同学们感谢他为大家做了一遍示范,掌声……但是呢,现在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集中精力,过会儿老师让你出列给大家展示,好吗?对面的同学把球传过来,咱们开始。此时,这名同学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羞愧,缓解了尴尬的局面,一旁听课的教师也露出赞许的微笑。

在体育课上,学生没有集中精力,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练习的事情经常发生,尤其是年轻教师上课时,出现问题后怎么办,很多时候老师沉不住气,发脾气,质问学生:干什么来,听见了没,你看看有你这样的吗,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耽误教学进程,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不到“震慑”作用。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通过此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课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我采用的是避其锋芒,因势利导。“突发事件”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我认为,这都是由孩子的天性和个体差异造成的,遇到此类问题,千万不要回避,正确的去引导解决。

那么如何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将意外情况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使课堂都掌握在自己的预设中,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理解。

一、如何预防

我采取的方法是编写详案,创设情景,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备课详案是从课前的准备,到与学生见面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课上所有的语言;学生有可能的问题,一直到最后下课全都都经过思考写下来,经过认真修改,上课之前还要在头脑中过一遍。编写详案的好处在于把整个上课的流程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于青年教师特别有利,尤其是在准备汇报课和评优课时可以作为上课的抓手,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保证有序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编写详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的教师,可逐渐过渡,最终形成普通教案或电子教案。在传授技能的时候,换位思考,创设情境,体会学生有可能问的问题以及练习时的问题,可以将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后,认真了解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二、怎样处理

正像我之前说的,一旦遇到此类问题,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不能逃避。由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学生出现的情况肯定让教师很意外,有时问题可能还很尖锐,这时我想我们大可不必太较真,以“圆滑“的太度去处理,顺利的过渡,正所谓避其锋芒,如果教师过于在意,不能冷静下来,很有可能处理不当,出现“跑题”现象,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可以联系本课的教学内容或者采用的方法手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多鼓励,从而作为课上的一个正面的小插曲以达成最后的教学目标,效果事倍功半,正所谓因势利导。

体育课上的“突发事件”还有是因为场地、器材和天气造成的,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我们都应正确的面对,妥善的处理,课前认真准备,课上认真负责,真正做到“避其锋芒,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张红新.中学生冲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培养与教学训练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海永.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郭荣美.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张亚乐.浅谈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5]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6]刘露.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小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7]赵金环.篮球兴趣与终身体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