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主办: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2095-0748
CN: 14-1362/N
邮发代号: 22-70
历史沿革:
篇2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总结本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我县加快工业提速升位的有效措施,分析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明年我县工业生产做好准备。
一、*年工业工作
从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形势不错,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增长比例。但是,对当前全县的工业经济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盲目乐观,特别是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第一,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到*%;外贸出口额*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倍;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亿元。*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
(二)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纳入市上考核的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而*、*、*户重点优质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了去年近*个百分点,这种局面可喜亦忧。喜的是重点骨干企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和增速,忧的是其他企业发展缓慢,折射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逐渐显现
一、三产业的比量逐渐倾向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逐渐倾向于新型工业、高技术产业,化工工业的比重逐年提升,已由原建材、轻工领军逐步向化工、医药、电子工业转化。
(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平稳增长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增加较快,增幅达*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减少,扭亏脱困工作有新的进展。从我县“工业*亿工程”的重点企业来看,已呈现出在行业、产品、所有制结构和布局上较往年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
(五)化工企业效益良好,建材行业呈下滑趋势
*等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等水泥生产企业的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建材行业呈现亏损的态势。
第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速度也不算太快,与许多兄弟县一样都存在着思想理念不新、体制较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向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产业链条不长、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共同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结合全县实际,针对*工业发展自身特点和状况,找出当前工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发展缓慢,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现代工业特征不多,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二)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特别是煤炭、矿石、电力供应十分紧张。*年我县煤炭用量缺口达到*万吨以上,用电量缺口日平均为*万千瓦左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加之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后,对企业运输形成冲击。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销售价格多数不升反降,个别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三)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发展滞后。我县大多数企业缺乏原始积累,加之货款回收难度大,融资渠道狭窄,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无力进行技术大幅度的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后,银行的贷款额度收缩,企业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陷入了缺资金—发展慢—更缺资金的恶性循环。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明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同志们,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资源约束的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压力的急剧加大,面对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艰巨任务,面对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探索驾驶和推动我县工业发展新的途径和举措。明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着力实施工业“*亿”工程。按照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头等大事,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盘活资产存量;坚持招商引资,狠抓新上项目,努力扩大增量,制定和落实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
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方针,着力实施工业“*亿”工程,即力争在*年发展*户产值过5亿,*户产值过2亿,*户规模以上企业,使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条迅速延伸,产品结构迅速改善,对财政的贡献迅速增加。
第二,工业抓两手,推进工业发展新突破。一手抓做强做大现有骨干企业,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支持*等*户企业进行扩张,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企业技术改造(对1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实行贷款贴息),对新增规模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手,要围绕加工业、区域特色与状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搞开发,想办法做出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企业,打造特色工业聚集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发挥后发优势,在高起点上奋力,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工业经济超常发展。用现代新型工业的视野审视工业现状,进一步增强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的紧迫意识。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坚持用内涵、外延两种模式发展工业,不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优势资本和先进技术,狠抓现有工业各个产业层次项目的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于高起点,与现行工业布局和特色相衔接,从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面入手,引进化工、纸业、电子、医药等先进项目,聚集资本,扩大工业规模,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性扩张。
第四,以“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模式为重点,巩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崭新的县域工业布局。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发展的要求,思考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做大做强核心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共荣的产业集群。要以*三大骨干企业为依托,构建以铬盐系列产品、浆纸一体化系列产品、磷化工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轻化工产业集群;以*为依托,引进电子、医药等新型工业项目,打造新型工业集群。加快壮大轻化工、建材、食品、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快壮大*等一批大企业,加快*等一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全面优化工业布局。
第五,抓好对工业的预测和分析。认真分析研究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希望工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超前性,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特别是要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情况和问题找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六,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完善的引资奖励措施,坚持全民招商的原则,特别是各个工业主管部门要抓好各自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时,要特别抓好今年以来已签约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实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把这些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落到实处。
第七,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一是政府带头,为建立好的银企关系搭建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增进银企双方的隐妥与合作。二是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模范城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培植扶持一批诚信企业,促进投融资环境的根本改善。三是金融机构要尽最大努力增加信贷投放。*,*银政企融资项目洽谈会的召开,农行*支行和*公司等*对合作单位法定代表分别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达成双方合作协议,工业企业一定要抓好、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
第八,加强督查促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县委和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奖励方面的政策措施,对这些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执行。县委、政府要组成督查组,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落实缓慢和执行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九,创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这里主要是指软环境,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政务风气的根本好转。主要领导要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抓发展中去。每年我们的书记、县长都要深入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办公会定板的事情,有些部门落实起来缓慢,没有跟上县委、政府的步子,使县委、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和承诺在某种程度停留在口头上。这里,请监察部门牵头,对于那些工作不在状态,甚至对企业的事情拖着不办,“吃、拿、卡、要”的,进行严肃查处。按照*的要求,县上专门成立了工业经济协调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任副组长。以后企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们协调小组,涉及到资金问题,我们一起找银行;涉及到电的问题,我们找电力部门;涉及到气、水,我们找相关部门协调;涉及到办事和服务环境的问题,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的板子,决不姑媳养奸。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措施,为*的工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越是加快发展,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后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重点领域的隐患较多,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力度,指导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篇3
从科学管理开始,现代工业工程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与自动化、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学科,在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领域和范围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内容更加广泛,应用范围由微观扩大到宏观系统,任务是研究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和整体优化,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包括提高生产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安全、良好的服务以及系统的革新和可持续发展,其显着特征为: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条件。重点转向集成生产,传统的生产系统结构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延伸到整个经营管理系统,成为研究微观和宏观系统,追求系统整体优化和综合效益的工具。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着更深的层次、更广的层面上深化,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开化。企业必须以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做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才能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工业工程在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当前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如下变化
1.全球化,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走”出国界,加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组合,以取得全球竞争力和战略优势。
2.社会加速信息化,信息作为仅次于人力的第二大资源,是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球目前正在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
3.动态市场带来挑战和机会,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使得市场日益动态化,这样既给企业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又为企业带来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机会。
4.技术创新加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发展与创新的密切关系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被人们所确认;技术创新的速度、范围、深刻和影响力等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技术创新的人本观、效率观、变化观、集成观,体现出了其系统性特征和现代管理的思想。
5.可持续发展引起普遍关注。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二、现代制造作为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制造,已有数千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制造经历了不同的制造模式。从古代到19世纪,为手工或手工场模式。从2O世纪初至6O年代是机械模式。在2O世纪初,美国创立了基于自动化的大量生产模式,该模式为机械论主导,人被当成机器,无视员工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从70―80年代是生物模式。提出以此战略为核心的制造业的历史使命――制造业被迫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方法向21世纪的制造技术和方法的关键性转变”,从9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看,世界制造业进入从传统的制造生产方式向适应2l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方法的历史性战略转变。现代制造存在的问题:
1.工业面临的困难:一是现有的产品饱和,制造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二是“工业空洞”推动发达国家将中低技术产品和基础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三是资源的滥用己引发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危机。四是职业吸引力迅速下滑。
2.企业管理中存在不足:没有按照系统科学和系统集成管理进行企业设计,没有同社会科学密切结合。
3.工业制造技术不足:表现为设计与制造分离,制造与管理结合不密切,传统的生产技术与方法严重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三高”传统工业化道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灾难,成为不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它是人们致力于改善生产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以及质量,降低成本的实践中产生的学问,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把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水平更高和运行更有效的系统,去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技术。
工业工程的应用:工业工程应用及意义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有两种增长方式:一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产系统及管理,挖潜革新,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增加产出,即提高生产率。后一种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我国工业企业的综合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是长期困扰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除了有赖于体制改革外,从我国当前企业生产与工业经济的实际情况看,在企业中推行Ⅲ技术,特别是基础正和传统正,如方法研究、工作研究、作业测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技术方法,立足于对现有企业的改良、调整与提高,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诊断、结构调整和综合治理,在少投资或不投资的条件下,达到生产系统的再造。在日常管理中,很多企业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使用基础正技术,因而全面和系统的推广、应用正技术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篇4
__镇企业发展服务中心(20__年2月日)|
领导、同志们:
我镇是__区的工业大镇、科技新镇、经济重镇。早在10年前,就以工业为主导特色,成为郊区“五虎之一”,市内与建湖、市外与戴南相提并论;鞋机支柱产业在“九五”期间被列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助推工业快速发展;“十五”企业改制以来,我镇民营经济、外向经济迅猛崛起,招商引资势头良好,经济增速全区领先,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以上。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推进乡镇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座谈会,并在我镇观摩了现场,这是我镇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我们做大工业特色镇、服务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今天,是新年后镇党委、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大会,也是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动员部署会。我们将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产业升级提升工业化。
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要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园区为载体、产业为支撑,致力通过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来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招引项目力求高新化。引导招商主体围绕我镇的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突出招大引强,突出招商选资,努力在产业延伸配套、升级提高上做文章,在产业高端技术、接轨国际上求突破,以项目的“高大新外特”加速工业经济的发展。二是扩张园区注重规模化。在现有机械、纺织、冶金等五大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以产业为纽带,通过退二进三移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自主投入扩项目等措施,积极兴建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冈中社区民营经济创业园,把园区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品牌做响,以园区的规模扩张促进工业提速发展。三是培植产业实现集群化。产业是工业的基础和经济的支撑,我们将继续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纺织做大、鞋机做强、冶金和磨料磨具做特,突出把鞋机产业从“全市十强”培育为“全省百强”产业集群,进一步张扬__工业的知名度。
二、坚持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
发展现代工业,要发挥好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走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开发行业前沿和高端市场的新产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专利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名校名院为技术创新支撑。二是鼓励人才创业。引导民营企业家走人才兴业之路,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人才招聘活动,鼓励他们不惜重金引聘专业对口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凡条件成熟的支持创办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群体,同时加强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引导有经济头脑、有创业激情的各类人士兴办实业,从就业走向创业。三是引导创优创牌。质量、品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我们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打造精品,提高品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手段;引导企业申报名优产品、知名商标、星级企业和诚信单位,打造企业文化,树创企业形象,提升综合素质,增强龙头骨干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领跑力。
三、坚持以优质服务促进工业化。
按照改革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全力做大、做精、做高服务平台。一是依托鞋机商会,组建纺织行业协会,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商贸技术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组织鞋机企业与广州、温州和意大利鞋机商会互动往来,组织纺织企业与苏锡常、浙江等地行业协会联络,在更高技术层次、更加密切领域寻求合作。二是发挥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提高制鞋机械产品质量,促进鞋机产业升级。抓紧办理征地建设手续,加快建设进程。同时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要求,切实发挥好技术服务功能,把检验中心的监督检验作用惠及到每一个鞋机企业,促进轻工产品升级换代,带动全镇工业产品的技术提升。三是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扩大企业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帮助解决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引导企业与金融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构建新型银企关系。
篇5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这次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惩办先进,布置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刚才,会议惩处了2010年度发展突出的大企业(集团)小巨人”企业以及企业服务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市长郑传德同志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果,对“十二五”时期特别是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再讲4点意见。
一、要把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来认识
国民经济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工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动力。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发展就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抓工业发展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实际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国沿海发达地区也无一例外是通过快速发展做大工业来做强经济总量的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业居于主导地位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我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越40%时间尚不到20年,加快工业发展仍是市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加快工业发展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十一五”期间。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全市GDP总量位居全省第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65%提高到7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比“十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700亿元,十五”末的3.4倍。这些数字标明,工业一直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将在当前和今后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加快工业发展是加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乡村是工业的载体。工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目前,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已成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产要素配置低效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安排。就“三化”协调发展来讲,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物,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只有加快工业发展,形成产业高度集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才干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需以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为支撑,没有工业基础,乡村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加快工业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站在十二五”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越90%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市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20%左右徘徊。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干形成充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金融安全、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只有加强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时提高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才干带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二、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落实
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肯定选择,精心调结构、积极转方式。也是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业工作的着力点,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一)要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主要抓手。确保今年6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16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积极争取省重点项目和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力争100个以上项目纳入省项目盘子。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促进产业项目投入继续扩大。认真筛选、论证、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贮藏库,着力构建运作继续、接续有力的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等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要推进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企业解脱困境、加快发展。目前,市大多数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发展过于依赖外延扩张,一旦遇到市场需求下降或激烈竞争,就很容易被挤出市场。要把引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深入实施“1010科技工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着力抓好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效果转化和应用;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要加快产业集聚。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最佳平台。其中工业投资2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二要建设好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80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确保早建成、早见效。积极采取BTBOT等融资方式和整体开发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起步区和近期发展区基础设施全覆盖。三要加快多层规范化厂房建设。每个产业集聚区规范化厂房面积要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标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此需要强调的投资强度上每亩地不能低于200万元,投资亿元以下项目原则上不予单独供地,必需入住规范厂房,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节省建设用地、促进产业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也是为了企业减少投入、降低本钱;香港150平方公里的面积70%以上为山地,但目前仍有40%后备用地,靠的就是集约发展。同时,要增强环保意识,严把高污染企业的准入关口,否则,当代和子孙后代都要为之付出代价。四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省、市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用好产业集聚区发展扶持资金,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推动产业集聚区继续快速发展。
(四)要健全完善体系。把新型工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一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风电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超硬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工程,力争风电整机项目批量化生产,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市场化生产,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医药项目产业化生产。二要做强做优主导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电力装备、食品、发制品等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做精做优食品工业,巩固壮大能源工业,加快发展电力电子、烟草、发制品、金刚石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三大主导、四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创新问题,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子,也希望能够总结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创新是企业共同的发展路子。原阳县有一家生产酒的企业,用我禹州的钧瓷做瓶子,一瓶酒卖到3800元,把两种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创新。三要改造提升激进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创新工程,推动激进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高效发展。突出抓好纺织、箱包、建材、再生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要把企业培育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来推进
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企业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军。促使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做优。
(一)要培育骨干企业。扎实推进大企业培育工作。实现激进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要以现有龙头企业和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快速扩充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在推进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抓好50家大企业集团、100家小巨人企业和20户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要素倾斜、重点服务,使其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要依照省政府培育“双百”企业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50家大企业(集团)作为我市“50强”企业,以100家小巨人企业中的前50名作为我市“50高”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力争今年全市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4家。
(二)要加快上市步伐。以培育和推动企业上市为主要抓手。规范管理、上档升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要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指导力度,通过举办上市培训、推介等活动,强化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协助企业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尽快确定上市目标;特别要做好大企业(集团)小巨人”企业、百户重点企业中优秀企业的上市辅导。要培植更多的优质上市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多形式、多渠道上市,形成梯次推进的企业上市工作格局,今年要争取12家企业胜利上市,推动23家企业进入辅导报备,上市预备队企业坚持在3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主业,搞好规范运作,实现继续发展。
(三)要加强对外合作。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善于合作,借用外力,走合作扩张发展的路子。当前,中西部衔接产业转移正处于黄金机遇期,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衔接产业转移,转方式、调结构中求得新的突破。要创新投资合作模式,以产业招商、园区招商、招商等形式,吸引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要不断推进与国内外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等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突出“招大招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我市相关产业和企业。要积极衔接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投资合作软硬件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过硬的投资平台。
(四)要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要用好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通过上市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个途径是苦练内功,努力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方法,把规范管理的理念融入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打造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工业企业。同时,要推进管理创新,不时学习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战略性资源管理水平,真正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要把环境优化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来打造
涵盖众多行业领域,工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大局。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形成推动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搞好统筹协调,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演讲》布置,抓紧做好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对经济运行、工业投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质量兴市等涉及到指标任务,要抓早、抓紧、抓主动,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方案,精心谋划,有的放矢,狠抓落实。
篇6
白云区升级打造“产业高地”,是贵州近年来实施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自2010年10月26日贵州省在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上响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以来,贵州省一直奋力调整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2011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果敢地提出“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贵州工业发端于清光绪年间,标志物仅是体小量微的一家铁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建成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工基地,初步勾勒出贵州现代工业的线条。但总体观之,工业不成体系,不上规模。即便在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年代,工业发展的迟滞局面依然令人心忧。
工业不强,是贵州不富的重要原因。贵州奔富,要从做强工业起步。但现实告诉我们,“有工”并不能与“富”画上等号,关键在于搞什么样的工业,怎样搞工业。
在启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之际,贵州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指出,要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工业产品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配套加工转变、工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电力、煤炭、烟酒、装备制造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建材、化工、冶金、有色、林产品等产业的竞争力。积极谋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核心是做大产业规模、做长产业链、做强产业群,变资源比较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围绕这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各地方、各部门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实践探索。
贵阳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让六大产业长成“巨人”。打造装备制造、磷煤化工、现代药业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让贵阳工业跨入“千亿元时代”。
遵义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边思、边议、边谋、边干,从看一看、试一试,闯一闯,到大张旗鼓、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起点地干,路子越来越清晰,越走越宽阔。
毕节“亮剑”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并举,一手抓能源、煤炭、“两烟”等传统产业的提质增量,一手抓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同步拉升工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2010年底,贵州省政府与国家工信部签署《加快贵州工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2011年争取到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专项资金7.28亿元,在促进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项目。
为了保持新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贵阳工业园区一年婉拒了总投资额达300亿元以上的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投资项目,对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企业坚决说"不"。毕节市8个县区,有5个工业园秉持"吃干榨尽"理念,发展煤化工、磷化工、建材工业循环经济。黔西南州兴义市科学制订《轻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沿铁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统筹区域布局,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是工业强省战略中的又一核心篇章。经济快速发展,强了农村,富了农民。大企业进驻,乡村变城镇,大项目落地,农民变工人。两年前连城郊结合部都算不上的毕节市小坝镇,随着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公司进驻,现已成为规划蓝图上的重要城市节点,近2000小坝人由此实现了“村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
伴随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大量的“引进来”、“走出去”,曾经相对封闭保守的贵州人开始“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贵州的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全国乃至世界紧密相连。联央企、通港澳,大规模、高密度走出去,找项目、交朋友、聚人气、强动力。特别是近年来举全省之力,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投资洽谈会等重大活动,尽展黔山芳菲,把全国乃至世界目光引向贵州,为区域发展蓄势积能。
篇7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引领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变革,正成为一种全面、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重塑全球化时代国家产业竞争的新优势。苗圩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苗圩强调,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围绕中央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立足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长远,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把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突出重点。五是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此次展览会和研讨会的举行,有利于准确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形势,有利于明确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苏波总结说,要高度认识两化融合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地位。一是两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二是两化融合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三是两化融合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生产体系。四是两化融合是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催化剂。五是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六是两化融合是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苏波指出,两化融合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理论问题,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必须进行深刻的理论探索和大胆实践创新。这包括两化融合的本质问题、主体问题以及路径和方向问题,也包括两化融合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两化融合与经济转型升级问题。
明确路径 创新实践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国下一步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思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应该按照这一主题和主线来推进。”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推动工业化必须实现四个重要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从依赖外需转向依赖内需,从伤害自然转向珍爱自然,从过渡分散转向适度集中。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同样认为,新工业革命集中表现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上,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这种变革的引领力量。罗文说,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五种趋势,即全球制造、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两化融合在推动新工业革命尤其是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是继续推进两化融合这一国家战略部署;其次是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集成与融合创新;再次是以信息化促进生产业发展,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后,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技术和产品。”罗文说。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看来,两化融合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在时间上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要同步推进;在空间上提高经济社会和各类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就信息产品本身,要实现硬件和软件的高度融合。因此,推进两化融合,就是要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就是要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机遇,占领技术制高点,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特别是国际科技资源。
上海市在两化融合的实践上走在了前列。自2010年以来,上海市连续三年将两化融合列为全市重点工作,着力落实了“1010工程”(聚焦10个重点产业,实施10项重点工程)。
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雄介绍了上海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是.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重点聚焦“1010”工程,通过加快嵌入式系统芯片、电子标签、协同设计制造、过程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生产自动化、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升级。三是围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实践。四是围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五是围绕夯实两化融合基础支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
产学研联动,跨学科融合
从当前来看,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培育新的业态和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长远来看,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任重而道远。这其中,自主创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创新,决定着先进制造业的兴衰成败。
2012年4月21日的《经济学人》杂志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发表了一组关于制造业革命的专题报告。文章认为,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包括智慧软件、新材料、灵巧的机器人、新的生产过程(以三维印制为代表)以及一系列基于Web的服务。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认为,制造业革命的核心在于不断地、迅速地利用各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产品及生产过程进行改造和优化,也包括对业务模式、管理流程和方法学的改造和优化。因此,与其说先进制造业是一种技术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能力,一种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优化制造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的是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信息化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出了同样的判断。他以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为例,分析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所有重大科技专项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都需要产学研的联动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哈工大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成立了一个工业技术研究院,面向我国主要行业提供服务,所有产品技术都是向企业开放的。他们还成立了若干个校企联盟,直接为企业提供这样的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也在积极推进学科的融合以及产学研的联动。据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介绍,北理工在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以及两化融合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据悉,他们提出了“五抓五促”的五位一体战略举措,并于今年4月成立了“两化融合研究院”。
做企业公民,筑工业系统安全
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速中小企业信息化步伐,是多位演讲者共同的观点。的确,两化融合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航空工业具有产业结构层次多、产业链长的特征。作为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承载着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历史使命。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张新国介绍说,中航工业信息化是从关注工程信息化起步的,进而演进到软件产品和应用类型两个方向。未来,中航工业将会构建企业自己的e工程,航空工业技术创新战略将会整体牵引航空工业两化融合组织变革和组织创新,提升航空工业竞争力。
在能源行业,高危作业较多,管理系统复杂。在此次展览会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能建集团)展示了现场混装炸药车、工业炸药现场混装车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这是中国能建集团所属的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和信息化融合的主要成果。据中国能建集团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丁焰章介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篇8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技术;应用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属于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现代化控制系统,可使工业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更多功能,而计算机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促进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1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交互性及可操作性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可使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可使数据传递系统得以构成。所以,在整个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可实现相互代替以及替换。其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开放性特点。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可使其具备开放性及公开性特点,其中对于开放性特点而言,其表现主要为能够使全部设备与系统连接,从而使各个相关设备均能够保证运转正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对接入设备及系统进行合理选择,具有较强灵活性及便捷性。第三,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智能化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可使系统总线具备智能化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利用传感设备的基础上,对于现场各个相关设备,现场总线可进行分析及监控,同时在此基础上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设备,从而可对设备运行状态实行实时监测,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故障可及时进行处理。第四,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精确性。相比于普通调节器而言,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由于计算机具有较强数值运算能力,可对偏差最大程度地进行缩小及控制,从而保证在元件老化及噪音等因素不会对控制精度产生影响,可使系统精确性得到较好保证[1]。
2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
对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而言,其属于通过数字运算进行操作的一种电子系统,其基础为可编程存储器,其主要在系统内部存储程序中进行运用,从而可实现控制及运算,同时还能够以数字以及模拟模式对不同机械以及各种生产过程中实行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与其特点以及功能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所具备优势主要就是具备较高可靠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具有比较完善的功能,具有较强适用性,另外系统设计及构建相对均比较方便,工作量相对较小,在后期维护方面相对也比较方便,比较容易对其进行改造。除此之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重量比较轻,体积比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能耗比较低,比较容易使用,因而在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2.2数字控制技术的应用
数字控制技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其所指的就是通过对数字及符号进行利用,从而在工业生产中对实际生产过程过程实行编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为能够使数字控制技术得以较好应用,需要对专门计算机设备进行利用,以数字状态向相关设备发送操作命令,从而使设备能够依据预先设计程度执行工作。在数字控制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软件技术属于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关键部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动化控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数字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使系统运行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另外,在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以及对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利用数字控制技术可将AI故障诊断出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运用,可使远程诊断以及远程监控得以实现。另外,利用所建立数据库,还能够检修以及维护系统,对相关故障进行修复,并且能够在漏洞进一步扩大之前将零件更换,使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得以最大程度保证。
2.3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属于多级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途径就是通过通信网络。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即过程监控级与过程控制级,对控制、通讯以及计算机与显示等四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在分散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属于核心内容,系统中网络节点为工程师站,其功能主要为对分散控制系统实行组态,从而保证分散控制系统始终均能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另外,对于分散控制系统而言,其具备比较全面的控制功能,可依据实际需求利用网络与性能较高计算机实现连接,在此基础上使高级控制能够得以较好实现,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较好运行[2-3]。
3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快发展,在社会上很多领域内均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为能够保证系统得以更好运行,使系统功能得以更好实现,应当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其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庆芳.论计算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5).
[2]李岷,孙凤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1).
篇9
一、我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和积极变化
“十一·五”三年以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和省委、省政府“开发皖江第一方阵”战略实施,市委、市政府及时从“追赶跨越”的高度,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工业振兴作为推动__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中,及时研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激励广大企业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技术改造,完善工艺流程,研制开发新产品,引入培养科技人才,积极推崇管理创新,从而加速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催生了诸如船舶制造、医药、电子等新兴产业的成长。使全市工业结构和效益呈现明显积极变化。
一是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逐年大幅增加。三年来,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414.8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37.4亿元,占57.23%。20__年完成工业投资89.0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_.4%、66.4%;20__年完成工业投资143.13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8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63%;20__年完成工业投资202.3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13.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1.4%、38%。工业投资占当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长,分别达42%、43.9%、47%(今年一季度已超50%)。三年来我市工业投资列全省17个市第四、五位。
二是技术创新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全市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近250项,完成技术创新投资33亿元,其中: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6项,截止20__年底共完成技术创新投资23亿元,20__年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51项,完成投资13亿元。创新项目逐年增加,使全市企业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得到快速提升,新产品产值率逐年提高到15%。
三是先进适用技术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全市企业共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数1500项以上,其中多数达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__华茂集团紧密纺技术,__环新集团活塞、缸套、活塞环系列技术,__船用柴油机厂中速柴油机技术,__曙光集团氰化物系列产品技术,__鸿庆精机公司自主开发的dany系统等。由于重点水泥企业普遍运用余热发电技术,机械、纺织企业普遍运用电机变频技术,确保全市20__、20__连续两年要得省“节能目标完成奖”称号。
四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20__至20__年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1220项,其中有12项产品被列入__省20__年企业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计划,产品涉及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医药等项目。__鸿润公司开发高档无菌圈圈绒和高档羽绒制品,__中磁高科公司用铁砂制备永磁铁氧体粘接磁材,__华业化工公司丁位内脂合成香料系列产品,南方实业公司激冷型连续铸球生产线及其智能控制系统产品等获得重大突破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全市有67项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其中有6项产品获中国名牌。
五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联建技术研发机构,既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又推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实现双赢。20__年全市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0项,__安簧公司与__科技大学、__工程科技学院联合研发的重型车钢板弹簧刚度疲劳试验技术获多项国家专利,__丹凤集团与南京玻璃纤维设计院研究开发电子级玻纤布覆铜板,__盛运公司和合肥水泥设计院共同开发垃圾焚烧炉尾气干法处理系统技术设备,__和兴化工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全降解塑料等。使我市企业竞争能力和产品档次明显得到提升。
六是企业信息化得到广泛应用。不断加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力度,每年推出一批作为我市企业信息化示范的重点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信息化工作整体进程。如__恒昌机械公司将信息化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加速光机电一体化,并被省认定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大批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物流、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大幅提高工业效率。
七是企业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截止20__年底全市有17家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多数企业普遍建有自己技术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体系,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4家。
八是不断提升规模经济,工业产值得到快速增长。20__年全市规模企业614户,20__年全市规模企业达916户,208年规模企业达1100户。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亿元,20__年完成608亿元,20__年完成775.8亿元,20__年比20__年底357亿元增长了1.57倍,在地方工业得到显著增强同时,促进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带动了一产、三产的发展。
二、我市优化调整工业结构的swot分析
(一)优势(superiority)
1、人文历史优势。__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会”之称。__是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的发祥地,形成浓郁的特色文化。__既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这种深厚的人文文化资源、人文影响力、构成城市核竞争力,为其招商引资、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2、人力资源优势。历史上__就一直重文重教,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且人们勤劳、聪慧,故名人辈出。每年高考中被高等院校录取的占__全省人数的四分之一,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学习的人数连年占到__的1/3。同时,各类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社会储备量较大。
3、资源优势。盛产优质粮、棉、油、茶、蔬菜、水产及蓄禽类产品,是长江中下游闻名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境内的地表生物资源达到了两千余种,地下矿藏也比较丰富,且分布集中、品位较高,已探明有铜、铁、金、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金属和非金属矿有70多种;拥有247多公里岸线,占全省江岸线的61%,开发的潜力很大,其中深水码头的岸线资源有一百多公里;同时,人文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4、区位优势。作为连接华东、华中两大经济板块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就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作为皖鄂赣三省交汇部位,也是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接合部,长江流经__联接东西,大桥横跨两岸沟通南北,加上周围半径150公里之内没有大城市,更凸显了__的特殊地理优势。
(二)劣势(weakness)
1、很强的二元经济结构。__是一个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农业大市”,共辖八县(市)三区,农村人口503万人,占总人口的83%,非农产业就业比偏低。20__年三次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19.20:41.98:38.83,农业所占的比重与滁州市在沿江八市位中居前两位。由于城市经济薄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难以反哺农业,还不能迅速从超强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中摆脱出来,在区域内由于“回波效应”,而不能实现“扩散效应”的情况下,部分农村就有可能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较为突出。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且比例不合理,二产牵引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中低端居多,难以给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由于历史原因,__石化长期占居着__工业较大份额,加之其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虽在汽车配件、机械制造、轻纺、医药、建材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主导产业,但工业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主要问题有: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滞后,经济发展呼应和配合能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主导产业不强,牵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少,产业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进展缓慢,信息化水平不高。
3、缺乏科学、与时俱进制定的发展政策,成为制约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首先,缺乏从区域空间战略眼光审视自身,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出台系列发展政策,与周边比较政策滞后性较明显;其次,具体政策的可操作性、配套性较弱,差距最为明显的体现在具体的实施细则、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办法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再次,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往往不到位,较大的挫伤市场主体信心。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靠打造功能完善的平台、非常之政策、优好环境来实现的。
(三)机会(opportunity)
1、“中部崛起”、新一轮开发皖江战略带来机遇。__位于沿江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应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抢抓政策机遇,寻找区域发展新定位,充分发挥优势,完善市场体系、基础设施,通过政策、资金、平台三位一体的引进与嫁接,积极扩大工业的承载能力,使__市发展成为长三角和武汉经济圈重要的产业链接地。面对“中部崛起”、
“开发皖江”的政策机遇,大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更多的通过产业升级、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的致富,加速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
2、金融危机蕴含着机遇。虽然危机也对我市实体经济冲击较大,但较之于发达地区,我市经济外向度较低,及时调整得当,伤害相对较小。危机加速国际国内产业大转移,给我市定会带来巨大商机,大批资本拥有者亟需寻找更加安全、升值的投资地。__必将以其优势成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新兴市场。利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强化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大力打造功能完善的裁体,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业服务建设,营造企业良好的生态服务环境,吸引国内外市场生产要素加速向我市流动,定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全新局面。
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举措提供机遇。象增值税转型及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等政策,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契机,__作为欠发达地区,投资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总增长较快,但于合、芜、马等工业发展快的城市相比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如何增添发展后劲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所在。20__年,中央对__新增投资3.7亿元,全市安排重点项目322个,计划完成投资160亿元;实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155个,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但相对周边及沿江城市的快速发展态势,亟待提升我市工业经济规模和提高运作质量,以工业经济的加速振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争先进位。
(四)威胁(threat)
1、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对__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农业大市”,深度“文化积淀”的全面影响。向现代化城市迈进中,遭遇传统观念、社会心理、运作模式、体制机遇等诸多方面的强烈撞击,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切不可以丝毫懈怠,科技创新相对退缓,造成一直以来,主要走的是资源依赖型、以量的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而在发展路径惯性的作用下,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向于“低端锁定”现象,这已经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羁绊。
2、与合、芜、马及其他发展较快的周边城市相比较,就其融入、对接周边经济圈而言,存有被“边缘化”的危机。虽从辖区面积和人口上,在沿江诸市中,__处在第一位,但综合各项经济指标,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人均均居后位。从周边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的圈域半径看,很难进入上海、南京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合肥省会经济圈等任何一个城市经济圈。由于投入相对不足和缺乏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优势明显的产业和企业集群,难以融入中心城市并参与其产业分工。
3、实体经济基础和支撑力不强。在工业经济方面,虽然在 石化汽车配件、机械制造、轻纺、建材、农副产品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主导产业,但综合竞争力不强,工业化的发展主要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与合理布局,尚未形成合理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及全民创业的项目,多是以行政区划为界落户,区域(如城区)间的体制机制与行政壁垒,导致产业布局、权力和义务协调、区域联席协商交流机制缺失,产业趋同较为严重,易产生科学发展悖论。
三、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和方向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群产业转移示范区”历史机遇,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为突破口,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为支撑,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选商择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通过加大改革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节约循环经济,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合、芜、马之后第四位。具体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表现并不完全依靠市场,也并不是完全依靠政府,这种结合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有所不同。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如果依靠市场自发完成必然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在区域间竞争激烈,保增长压力剧增的时候,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通过规划、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有效服务等办法,加快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尊重市场选择,明确干预方式。
2、工业转型升级应具有战略眼光。随着全球化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和产业转移,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置于国家、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抓紧按“皖江城市群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要求,根据自身的特点完善工业经济的主体功能和转型方向,从而实现产业间联动转型与升级,以此提升经济整体可持续竞争力。
3、必须实行渐进式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必须因地制宜渐进式转型升级,以减缓工业结构快速转换造成的社会阵痛,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劳动密集型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主动运用“组合拳”,引导企业积极走科技创新之路。
(二)调整方向: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大力振兴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疗、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生产型服务,大力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改善工业投资结构,力戒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依据全市产业布局和空间规划,结合现实产业基础与特色,实行差别化、错位发展。鼓励城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支持各县(市)大力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及特色产业,逐步使全市产业形成梯度,互补格局。鼓励各地从规划、功能、体制上全面加快、完善工业园区的建设,引导集聚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及发达地区产业跨省复制,发展面向全国市场竞争的产业群。
三是提升企业组织结构。按《公司法》要求,鼓励优势企业增资扩股,优化重组,打造一批
“顶天立地”企业。大力支持全民创业,民营企业收购国有集体企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宏大的“铺天盖地”中小企业群。按社会化分工合作引导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着力吸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外资企业,鼓励全市优势企业“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开展两个市场,加快企业发展。
四是提高技术及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顺应国内外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发生产对路的产品,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品牌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五是推动工艺流程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推动重大工业节能项目,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抓好相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技术进步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1、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加强市厂合作,延长石化产品产业链,开发石化下游产品,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生物化工,稳定发展农用化工。将石油和化工产业打造为千亿产业。扩大炼油规模,形成800-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加工能力。开发深加工系列化工和配套产品。加快实施__石化“四建、四改、四配套”项目。四建:10万吨/年乙苯/苯乙烯、10万吨/年聚丙烯、14万吨/年丁辛醇、200万吨/年
蜡油加氢脱硫;四改:第一套气体分馏40万吨/年扩能改造、重整异地改造为60万吨/年连续重整、第一套焦化100万吨/年更新改造、催化裂解100万吨/年扩能改造;四配套: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储运系统及环保设施配套。加快石化下游重点产品的开发,如80万吨/年superflex
lpg裂解项目、30万吨/年聚丙烯、25万吨/年乙二醇、20万吨/年mma、85万吨/年联合芳烃、60/80万吨/年pta、70万吨/年pet、10万吨/年苯酐、20万吨/年dop/dbp、40万吨/年abs、5万吨/年聚丙烯酰胺等项目。此外,打造全省及华东地区洗涤用品、香精、香料加工基地。
2、纺织服装工业。以发展高档纺织和服装为目标,应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纺、织及印染后整理改造力度,加快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原料和服装面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进一步巩固我市棉纺产业在全省行业中的支柱地位。做大做强华茂集团,尽快形成百万锭整体棉纺能力,并向下游延伸至服务加工。重点扶持鸿润集团、霞珍集团、天馨集团、天鹅集团、枞阳毛巾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上规模,扩大羽绒制品、毛巾、工艺被等产品生产出口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用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鼓励棉纺企业向棉花种植和加工延伸,形成棉纤维、纺纱、织布产品链,同时将纺织传统优势向下游生产延伸,积极发展品牌服装,中高档服装面料及装饰用料,大力拓展产业用纺织品。
3、装备制造工业。机械行业:重点发展内燃机产品,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新型节能变压器、组合变压电器为代表的基地设施配套产品,扩大数控机床、数控铣床、专用机床、节能变压器等生产能力,重点发展各类加工配套中心,以及造船、船用设备、新型农用机械、环保机械、工程机械等。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提高为一汽、奇瑞、江淮等国内汽车生产厂的配套能力,加快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以及桐城、潜山、岳西汽车零件配套企业建设,重点实施年产1万台多种车型的中重卡改装车项目,力争__(__)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做大 做强环新集团,扩大活塞环、缸套、活塞等产品生产和出口规模,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建成世界最大的活塞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油机缸套生产基地。积极抢抓政策、市场机遇,大力支持企业研发电动汽车,并促其集群发展。船舶制造行业:大力开发系列中速船用柴油机,推进枞阳、望江造船基地建设,形成每年20亿元的出口船舶生产规模。建设具有中小型现代造船总装厂模式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具有企业集聚效应的有特色的船舶配套业、船舶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具有综合性优势的船舶工业体系。通过对现有船舶工业的改造提升和新船舶基地的建设,到“十二五”末,发展成为具有年造船能力400万载重吨,修船坞坞容40万吨左右的船舶修造业基地。
4、新型建材工业。以节能降耗、环保达标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为龙头,带动新型建材(新墙材、化学建材)、人造板、非金属矿开采及制品等的发展。优化水泥工业生产力布局,禁止建设日产20__吨以下新型干法及其它水泥生产线,重点支持海螺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发展日产5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加快枞阳海螺四期、五期日产2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进度,到20__年枞阳、怀宁水泥熟料生产规模达到20__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扩大白水泥生产规模,产能达到30-40万吨/年,成为亚洲重要的白水泥生产基地。加快岳西花岗岩、宿松汉白玉、枞阳玄武岩、太湖石英矿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成全省最大的非金属矿及其制品生产基地。扩大非金属纤维及制品、涂塑窗纱、pvc建筑用管材、管件、塑钢型材、纳米宽幅pvc阻燃地板、水泥复膜包装袋等化学建材产品生产规模,对桐城丹凤工业园、宿松召立山建筑陶瓷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形成建材工业新的支柱。围绕建筑、石化、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需要,发展石灰石、方解石、硅灰石、脉石英、滑石、石膏等矿产品超细材料、改性材料和特种用途料的生产。
5、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以培育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走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区域化,精深加工集约化,贸工农一体化路子,尽快将农副产品加工的重心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移,由低级技术向高级技术转移。以基地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为城市市场服务的优质粮、无公害蔬菜、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的优质棉、原料林、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吸引投资建成棉业系列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和集生产、贮藏、保鲜、加工、营销于一体的淡水养殖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围绕大宗农产品资源,培植和扶持稼仙米业集团、胡玉美酝造食品、大旺食品公司等一批资源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扶持骨干酿酒企业的发展,白酒突出低度、纯净、健康理念,啤酒向高档化、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积极发展天然绿色营养保健食品,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
6、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基础较好、优势比较明显,市场前景好的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战略性突破,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与我市签订长期产学研合作协议的高等院校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和市留学生创业园工程,发展壮大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的科技创新企业。
五、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我市导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继续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抓好项目引进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一)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一是加速淘汰现有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二是按照我市工业布局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分类指导,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具有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新兴产业和能发挥本地优势的传统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项目储备;四是抓住国家中部崛起和国内外产业递度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弥补缺失的产业及环节,完善和延伸我市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和配套能力。
(二)全力推进重大牵动性强产业化项目
举全市之力加快“炼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招大商,引强资,促进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建设一批如船用柴油机、卫生专用设备、叉车等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企业发展,加快产业聚集。
(三)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确保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方面逐年有新的突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建新型信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步伐,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立足现有和引入新增重点企业,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技术升级和换代,筛选确定一批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手段扶优扶强,分类指导,全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分工体系。
(五)大力推进工业集聚集约发展
按照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要求,通过规划引导、强化统筹、政策支持等系列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提升工业园区的水平和档次,推进工业向园区聚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大力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完善区外企业调迁入园的优惠政策,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建设筑密度等规定,提高投入产出率。集中力量和资源打造出更高水平、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工业产业园区。
(六)进一步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力度
以加快我市工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举,确保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一是集中资金,突出支持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财力支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提高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拓宽支持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根据工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大对工业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企业融资、开拓市场等财政支持,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缓解企业融资难,降低两项资金占用,促进和引导产业聚集、企业发展。
篇10
首先,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体现。而对于社会经济来说,机械制造工业技术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工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从而增强此工厂中生产出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由此一定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尽管我国的现今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还处于弱势阶段,但是未来的潜力已显现。机械化制造的工艺技术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工艺技术的诞生既是既定的事实,也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
2.1激光技术的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在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激光加工技术,主要是因为激光不仅单色性和方向较好,而且亮度也很高。所以针对激光的优点,在机械制造工艺中主要分为快速成型技术和激光热处理技术。其中快速成型技术是为了方便的对原材料进行直接的切割让其快速成型,而通过计算机的CAD单元操作的技术。再者在机械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增加零件的磨损和性能,通过激光的热处理技术,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辅助,再加以涂抹拥有耐磨性质的材料在零件表面,固化零件的表面或修复模具。
2.2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分为自动化制造生产线、自动化制造工厂和自动化制造单元三种技术方法。首先,自动化制造生产线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被称呼为一条自动化的加工流水线,因为它的各项设备由一台计算机所控制。这种系统最方便操作,需要很少的人工监测,就能把原材料加工成所需要完成的产品。其次,自动化制造工厂是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综合性很高的自动化技术,它完全不需要手工可以从原材料直接自动生产制造为完成品。自动化制造工厂由自动化制造系统控制,在计算机内与高自化运输系统互相辅助,完成产品的自动化制造。但是因其需要的启动资金和技术含量过高,并没有过多的运用。最后,自动化制造单元是相对了自动化制造工厂成本资金太高而产生的一项自动化技术。它仅仅需要使用单个的机械设备或者多个去独立的完成制造任务,而且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逐渐取代其他技术在制造工艺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已经持续了很久,其优势表现在各个方面,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发生了变革,先进的现代科技迅速发展起来,未来的机械制造工艺也将迎来更完善的技术。
3.1自动化从某中方面来说也是让制造产品的机器和设备变得智能化、人性化。所谓智能化,则是指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为主导的机械制造厂广为应用的操作技术。它与自动化一样,是机械制造工艺领域终极的追求目标。随着全球经济化脚步的加快,提高制造产业的自动化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还能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减轻劳动人员的负担。
3.2精密化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机械制造的过程,都少不了严谨的精密化来制约。对于发展机械制造工艺来说,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对于加工方式和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精密化代表了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也是推动未来机械工艺技术迅速发展的剑士力量,对加工零件的精密化更是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的关键。精密化技术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微型机械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带领了各项技术走向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3.3数字化所谓数字化指的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保证自动化过程的信息化、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数字化决定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良的重要建设力量,还可以减少操作成本,提升制造出来的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制造企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为监测者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4、小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