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老子开创的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最高概念,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哲学流派。道家的哲学本质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种种羁绊,返朴归真,追求一种合乎人本性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摄取道家经典而产生的道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教,她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其哲理博大精深,其教义包涵万有。作为四大道教名山之魁的武当山,不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宗教,而且也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武当武术。在武当武术文化中深涵着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认识角度看,道家的认识论不是独立的知识系统,它与人生理论认识境界和实践活动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家以老庄的“道”的本体学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万事万物皆生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的认识论方法基本继承了老庄之学说,并根据道教“修仙”的宗教要求,把道家的认识方法神秘化,使之与炼养术紧密结合起来。道教的认识方法论是综合性的,直觉体验与感性、理性融为一体,侧重于用形象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它强调修炼的实践,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其具体的方法有内视、存想、坐忘,守一和性命双修。
在“道法自然”的道家认识论影响下,武当武术重视自然,且强调“效法自然”,并把其作为区别其他拳派的本质特征之一,乃至上升为武当武术理论的根基。武当武术在形成过程中,侧重于用形象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以养生、悟道、技击三位一体的综合方式,大量采用了对自然万物的模仿,经过加工提炼、修炼、再改进、再修炼的螺旋上升的认知方式,实现“知行合一”,以求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得“气”“完形”。相传,张三丰从鹊蛇相斗(龙凤斗),蛇能取胜中悟出深刻的哲理,以此创编了武当拳。体现的就是“拳法自然”的原则。
道教修炼长生,主要有两大方术,一曰“外丹”,一曰“内丹”。从认识的对象来说,外丹注重自然界阴阳五行之道,内丹注重生命个体内在的“精气神”。外丹学重视自然界的规律,认为万物之性是可知的。内丹学把人体看成小天地,以五脏为五行,以三宫为三光,分内气为阴阳,视人的生命体为一动态的、有若干无形流转系统的有机活体,因此,崇尚养“气”,使“精气”永远存在于身体之中,同时又重视“养生”,使形体永远不坏,成为神仙。而“气”就是“人”与“仙”之间的桥梁。同时认为体内有二十四真神存在于各主要器官,炼养时要存思守一,返观内视,以表示对体内真神的尊重。由此可见,道教内丹学重视对人体生理、心理的认识,认为其中有内在规律可以把握,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宗教神秘色彩。
武当武术的内家功夫最初源于道门,目的同样是为了长生不老乃至飞身成仙,因而十分注重内修(炼丹)。武当武术名家们认为,武当武功达于化境的基本条件: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盛则生命力强,气亏则生命力弱。武当武功注重内修、炼“气”,从完善小宇宙进而对宇宙万物和生命的“气”的体认和肯定,是与中国古哲学中的“元气论”相通的。实践证明,武当内家功夫虽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确实能达到祛病延年之功效。值得强调的是,道教气功与武术动功的结合,是武当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理由一,气功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加以阐释,为气功的普及提供便利;理由二,丰富了武当武术的价值取向,使一部分武当武术把养生健身作为其首要价值。可见,道教气功和动功的结合,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同时,由于道家文化的神秘性,导致了人们对武当武术中的导引术和气功的许多曲解。在道教理论中,导引术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导引术中的引体术实际上是一种体操健身法,有着很好的锻炼实用价值。但是,当导引术嫁接为武当武术的内容后,由于片面的追求得道成仙,不仅没有从传统的理论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立的科学健身体系,反而越来越神秘,变成了一种法术,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都制约了武当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二、从世界观角度看, 道家思想认为万物生成发端于“道”。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以“道”作为它的名称,就是因为它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在道教的教义思想体系中,宇宙的本体就是“道”,或者说,“道”的物化才有了宇宙万物。万物生成依靠“气”的运作。气又分阴阳。“气”的思想浸透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道教中,“气”则占据着核心地位,渗透在生成、运动、变化等范畴中。
阴阳(也称两仪)来源于太极,太极来源于无极。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就是从无形质的“道”到有形质的“一”之间的结合点,太极的理论包含着全部道的学说。
秉承道家文化中的这些世界观,武当武术理论极端重视“精气神”的修炼,尊重互相依存的关系,认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气”是“精”的载体,“精”、“气”的形式流布全身,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神”是“气”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气”构成了天、地、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故提出了“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认为练拳就是为了使人体吸收外气,补充内气,保护真气,降其浊气;练拳时要注意以意导气,以气固形,形体的运动要利于气在体内流动,利于吐故纳新,自始至终将精、气、形混而为一,使神形凝聚不散;炼拳是为了养气,养气为了养生,养生为了长生。武当内家拳就是通过练拳的手段从而达到炼气的目的。
“道”运动轨迹的圆圈运动,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殆”的最佳图式,武当武术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自然也要选择这一优化模式。武当武术中的太极、形意、八卦均以圆弧为本,另外各种拳在劲力的蓄放上,也均以圆弧运动轨迹作为基础。因此,在拳理上,武当内家拳法吸收了道家思想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运行变化、相生相克之原理。再如武当内家拳中的太极拳、八卦掌、九宫等等,其名称就与“太极”、“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者,武当武术中技术与理论,如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变换、内外合一等,都与道家的阴阳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教对于人生是执著的现实主义态度,极为重视人的今生,强调现世报和立地报,追求福禄寿喜,追求长生不老。因此,道教把世界两重化,在人间之上构造了一个神仙境界。道教的“重生”和“全生”养生观对武术的基本价值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都极为鲜明地突出了养生作用,弱化了其技击功能,成为武术流派中一种集养生、技击为一炉的新的武术实践体系。武术招法动作是武术文化表达的符号和最终形式,道教的精神、思想观念也透过技术文化的层面表现出来。八卦掌因八卦方法而变化,形意拳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矛盾规律而编制,太极拳以阴阳转换理论而构建,其它拳种也都可以找到其道教思想的容摄和影响,不同的只是程度差异。
三、从方法论角度看,道家关于无为、贵柔、尚雄、崇阳、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和原则。宋明时期,张三丰又把道教的宗教精神和原则融入武当武术,指导武当武术的理论建设和发展。道家的“虚己顺物”、“人取我予”、“虚心实腹”、“守柔处雌”、“缘督为经”,在养生和技击上给武当武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武当武术中武德讲究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优良品质,实质就是“守弱”、“无为”,是“道”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只能用直接的体验去把握的存在,是一种无规则又有规律的自然运行。正是这种“欲小成者武事、欲大成者化功”的思想,把武当武术推向了巅峰,摆脱武术招式、技能等的束缚,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追求一种旁若无人、无所畏惧、至刚至大的精神境界。
武当武术之内家拳的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崇下尚退、先发后至,太极拳中的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空中”以及形意拳的“直中”、八卦掌的“变中”,都是道家思想方法的完美体现。武当武术的动静转化、刚柔转化、阴阳转化随意可见,这些转化都是道家“反者道之功”、“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思想的变迁,充分体现道家“乾坤交泰”、“简易中和”、“阴柔虚反”、“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武当武术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对抗中的大小、快慢、强弱,主张“四两拨千斤”的巧斗,采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制快、以力小胜力大的运动方式和虚实变化的手段,“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攻其所不攻”。
武当武术援用道家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特征的思想方法,认为诸多拳法中的招式、攻防、进退,是可以传授、观摩和学习的,但其中的意境、神韵、气质和内力运行,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习练者须先意会,再用直觉去领会,然后通过反复的、日积月累的实践并加以揣摩,进而悟出武当武术中道家思想的精微玄妙之真谛。
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篇3
关键词:武术文化;门派;继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91-02
武术,即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武术帮助人们猎取生活资料、抵御外敌、博取功名,更重要的是,武术一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用以强身健体。武术是中国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武术已经成为代表中国走向国际的名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一、中华武术的门派
中华武术有四大门派,为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下面仅将少林派和武当派进行介绍。
1.少林派
素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语,可见少林派的悠久历史和武林地位。少林是中华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又称少林拳,少林武功等。
少林武术的要旨,传说当日达摩祖师见很多和尚坐禅,萎靡不振,难以入定,有碍佛法,细究其由,发现是因躯体衰弱所导致的,悟到修习佛事必须先强健体魄,于是效仿鸟兽神态创立拳法,因此,少林武功的特点,首要之点即为调呼吸,进退敏捷,刚柔兼济而尤以刚为主,以长手为主,成为各类外家拳法之集大成者。
少林武术的发扬光大,始于隋唐之际的一件大事。武僧谭宗、志操、惠汤等十三人,技艺超群,秦王李世民邀请,参加讨伐王世充战役。出师大捷,解救李世民,打败王世充,活捉王仁则。唐太宗登基后,重赏少林寺僧,赐少林寺大量庄田银两,扩建少林寺,准许少林寺成立僧兵队伍。谭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的人“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少林武功,经受实际战斗的考验,拳艺更有发展,从此,开创了少林武功的新时期。少林寺极盛时期,占地一万余亩、大殿十四座、房屋多达五千间、寺僧发展到二千余众,其中拥有武艺高强的僧兵五百多人。
2.武当派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也称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目前,武当武术已流传到海内外,并成为人们养身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活动。
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华武术中的体现
1.儒家思想在中华武术中的体现
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核心是其“仁爱”观念,同时这也是中华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武德”。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得中华武术在世界人们心目中不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2.道教思想在中华武术中的体现
道教修炼的基本主张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实现,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一点充分反映了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与道教文化的依附关系,同时逐渐形成了我国的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
三、中国传统武术辩证的思维方式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中国武术文化是一种朴素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极为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技术中反映出较为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高尚文明,体现了质朴的民族精神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集技击、艺用和体用于一身,并赋予深刻的道德情感思想,成为一种独特的人体文化形式,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人类的文化创造是意显现为象,象著明为言的过程。所谓“文化创造”,可大体分为“宏观”、“微观”。宏观的,是指作为群体的人类的一切创造;微观的,系指作为个体的个人的精神、物质活动。无论是“人类”或是“个人”,他们的创造历程,都是意象言:在此,意是象、言是用。――人类总是先有了某种体验,或某种意,才去表达无形的意(体验)的、有形的象和言,使意(体验)得以显现。象、言是显现意体之用。
马克思有一段名言,表明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创造象,进而物化的过程:“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脑筋中把他构筑成了。劳动过程终末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资本论》第一卷)。这种“观念地存在着”的“蜂房”,便是象;蜂房便是物化的象。
表意之象,包括精神之象及其物化形态――物质之象。当然,较为深层的精神之象,大多是不能物化的。
言,是表达体验的另一种方式。严格地说,言是一种特殊的象,或者说,言是象的特例。在某种意义上说,动物的“言”,也是表意之象。而人类的言,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说,都比动物的丰富得多、复杂得多,有质的不同;究其根本,乃在于人意(体验)的深邃莫测,无穷无尽。人的言,不仅有闻之于声的口语,而且有见诸于形的文字。
我们的汉字系统,不仅是口头言语的书面符号,而且是一种特殊图像;就此而言,汉字在表的体验方面,比任何拼音文字都更优越。――然而,尽管言是一种特殊的象,但言在精神活动中就突出的功能,却是著象:著精神之象和物质之象,尤其是那些不可物化的精神之象;言是象的表述。而且,言所表述的,只能是象;因为象(体验)是无形的,故不可言说;意须现为象,才能用言表述。那些原本不可物化的精神之象,必须经过言的表述,才能具有特殊物化形态。
我们耳闻目睹的,是文化,是象,言。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不在于它绚丽多彩的表层形态,而在于其文化形态,或象、言所表现的体验(意)、境界。为了同于这种体验、境界,我们必须遵循着与意象言相反顺序的言象意的途径,通透言、象,融入意的境界。
武术在我国又这悠久的历史,是博大精神的中华古典文化中一个优秀的文化分支,武术的缠身、发展紧随着种鸽中华文明前进的历程。我国传统武术一直以华夏民族生活范式的表现形式维系着民族的情感,体味着民族的风俗、伦理,构筑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多彩生活,他能使人进入一种高原的境界,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在中华武术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其中加入了诸多独创元素。其中的数字就能很好的体现,在中华武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四、结语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乃是武术星火相传的最广袤的肥沃土壤。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中国武术往往带有思想冶链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特色、意义,对现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文化和谐内涵,寻求科学,合理的武术文化传承途径,是每一个武术文化传承着的历史责任。所以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扬下去,将武术传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4
一、“道”理主导思想
道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万事万物皆于“道”,认为人、天、地、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顺应自然规律而自成规律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武当拳(内家拳)的效法自然,作为与其他拳种相区别本质特征之一。“效法自然”是构建武当拳功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其主要表现为:返璞归真,太极图式,五行变化等。
就人体而言,人身为一小太极,从混沌寂然的无极状态,引发出内动感应的太极状态。实际上就是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通过意念导引动作起着关键性作用。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其实就是道家哲学的恬淡虚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在意识指导下“松静自然”;“神得一以灵”就是以静养神,以神练灵,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太极拳运动顺其自然就是道家哲学对太极拳运动的指导法则。
太极拳的意识,本身也是客观的精神性实体。太极拳的原理要点,正是以“阴阳运转周身”,“阴阳开和即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一阴一阳之为拳”(《太极图书讲义》)。阴阳运转可以说是太极拳原理和拳理所在,即人体内的阴阳通过意识和运动的作用而运转开合,产生了人体内的冲气,也叫气流,以达强身健体于内、克敌制胜于外的目的,这种气的流动和运转形成周天,也就是太极拳的“气宜鼓荡”。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和谐现象,是武当拳功对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的运用,一切人事活动只要顺乎自然,才能生存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武当武术理论基础是道家哲学对中国武术的一大创新和光大。
二、养气主导修炼
武当武术(内家拳)起源与道家的人生观密切相关,产生于道教养生健身成仙的需要。道教对于人生是执著的现实主义态度,极为重视人的今生,强调现世报和立地报,追求福禄寿喜,追求长生不老,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养生之道要在养气”,相信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离,得“道”即可得“长生”,因而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所以强调“仙道重生”,鼓励人们少则争取竟其天年,最高的理想是长生不死,得道飞升,成为神仙目的。
道家在炼气养气的同时,辅以守一、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静功久了,便产生了“动”。动静相合,便有拳法和武功的雏形。如“五禽戏”“八段锦”,“熊经鸟神”“彭祖功”等,在“气”和“功”相互渗透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内功外拳”。这种道家气功与武当拳功的结合,就是武当武术发展史上质的飞跃。
武当拳功的形成作为内功、动功的统一,与其他的流派一样,含有技击、自卫御敌的社会功能,但这种技击功能是在首先保证养生功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无论拳法、剑法,其一招一势、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一刚一柔,拳功结合,炼养结合,旨在养气,都是最合理地对人进行生理心理的调节,有舒筋活络、调和气血、补血调气、滋养五脏、陶冶身心之妙益,抗病延年,可获得心灵上净化,精神上沐浴,体力上恢复,追求生命至上,重人贵生,长生久视。
武当拳功在实践中极其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讲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它以三调(调身、调息、调心)贯彻始终,处处符合医学卫生的原理。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炼精神气力功;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松、静、柔、活等原则。建立了“以丹田运化为核心,以筋络气血津液畅通为目的,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使武术攻防训练和养生修身有机结合起来,如:以静为基的静功、桩功,以柔为形的拳功,动静相间的动功,在练功场地、方向、时间的选择上,阴阳合顺,自然和谐,使身体内部阴阳平衡,脏腑经络与五行相结合,使人体与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自然环境协调,从而达到人体与天体自然平衡,实现还精补脑,增强生命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既练拳又养气,从而达到养生、长生,即“与天地同其元”,这是练拳养气的关键所在,也表现了张三丰“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的真实效用,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养生修身的理论体系。
三、圆柔主导功用
武当武功以圆弧运动作为其武功动作要求和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体现,是其哲学思想的延伸。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地万物演变发展,变化越是延伸展,就离道越远,而最后仍然要返回于“道”。我们从“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来看,道似乎是在说明世界是一个顺进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最终又要回到它的起点――道,也就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
太极图也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与无,阴与阳的转化过程所形成的有无虚盈转化圆圈。既然天地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个互相转化的圆圈,那么按照道的运转轨迹的圆圈运动,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殆”的最佳图式,这也正是武当拳功要达到的养生技击效果,重视圆圈运动的根本所在。
基于练拳宗旨和效果的追求,武当拳功在各类拳种排列组合动作及运行轨迹上极重视“圆弧”的模型。如:太极拳讲究以腰为轴,运动方式和路线要求弧形、圆线、曲线,处处“非圆即弧”,要求人们把自己浑身力量炼成为内气充足“鼓荡”,有向外膨胀感的螺旋运动的球体。从而体现“挨到何处何处击”的技击原理,也就是科学的人体力学。所以尤为注重“圆活、滚动、鼓荡”的棚劲,“圆融精妙,方为佳境”。
武当拳功由于注重圆柔,注重功用、方法的修炼,所以在技击中,身法似游龙飞凤,轻快似风;手法则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步法当随心踩步,步步奇正八方,罡走九宫。
使对方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心理上坦荡、清净、自然,面前有人作无人。不怕近、不怕猛、不怕刚,审时度势,以俟战机,做到“彼不动,我不动,彼已动,我先动”,以最敏捷的反应出其不意而制胜。一招一式阴阳相渗,在方丈地行云流水,变幻无穷。进攻时旋转前进,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擒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弧形化力(圆形)及消卸牵引都是用圆弧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的升华到“牵动四两拨千斤”境界。
总之,武当拳功从拳到械,从形到法,均是以圆弧运动轨迹作基础而表现的。
武当拳的“柔”源于道教的“柔”。《道德经》:“载营魂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里的“抱一”,就是抱“道”,“致柔”即是把精气神调和到十分柔软的地步。这样“道”在一个人身上就像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淳朴了。老子提出了“道”与“气”的关系,提出了“专气致柔”的重要性: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能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这些名言都说明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反”,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因为这会促使它早日结束生命。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不争”,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八章》又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老子深知什么是强,却安于守雌柔。深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卑辱。这种贵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对武当拳功影响极大,构成了武当拳“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等守柔处雌的显著特点。
武当拳功守柔处雌并非最终目的,其终极目的仍是以柔克刚。“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之;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待动,以曲取直”(《武当拳法秘诀练手法》),武当拳功的击法中,常以小力胜大力,无力御有力,以弱胜强,柔胜刚为旨。
武当拳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原理,就是依据道教“柔弱胜刚强”的理论而立。
篇5
武当山玄一道人黄崧峻博士,香港道学学会会长、武当张三丰太极拳第十五代正宗传人、武当武术驻香港全权代表、武当学院院长、武当影视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十年的修道期间,他进修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和教育管理学博士课程;在香港宏道十年期间,他创办了武当学院。一九九七年六月在龙虎山天师府授录时恩师赐号:宏道。玄一道人从武当山下山来到香港立下宏愿:宏道者道行天下!
道法自然,道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万物和谐。可什麽是道?没人说的清楚,说的清楚也就不是道了。道在冥冥之中主宰着宇宙万物,而修道是一条通往道的道路。黄崧峻博士从三十三岁修道到现在,最主要的特徵是人显年轻了,他笑着说做体检时,其骨骼密度跟年轻人差不多。现在,他正着手跟亚视合作拍摄有关太极的纪录片,宣扬太极文化,道家精华。修道悟道且宏道,正如黄崧峻博士所说,修道就是要践行!
太极,让生命体更完美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道家的了解,往往停留在风水、老子、周易等笼统的概念上,对道家真正的精髓都是不得其意。黄崧峻博士说,“就像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我们追求大自然的意境,风清气爽、蓝天白云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心境要达到的境界。”他一直做太极的推广,他说太极是修道的一种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太极拳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所创,以前是不外传的。很多人认为太极刀太极棍都可以叫打太极,所有慢的招式都叫太极,其实太极是基於内在的形式,不只是外在的。不单单只是为了打拳而打拳,而是为了内在的修炼。太极就是一种境界,是生命体的一种更深层的层次,通过打坐,可以使一个人通过静,把先天不足的地方补回来。按现在科学解释,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基因,从而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状态。”他详细的解释着太极的深层含义,这其实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一种生命体的更高层次。
男性和女性在修炼太极时是有差别的,“男女有别,初级阶段女性朋友还是要多注意,各自的生理不一样,所以她们修炼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初学阶段不一样,初学者可能没有分清楚,气功等、基本功普通的区分不清,会出现身体不适,但是基本上只要有名师指点,是不会有什麽问题的。到修炼之後就跟男性没多大区别。女性主要分三个年龄段:二十到四十,四十到六十,六十以上的长者。很多学生修道、练太极是为了保住青春,为了身体。身体好了精神才会好。”修炼太极可以让身体机制发挥到更好的状态,这是修道的目的,这並不是自私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文化的深刻体验。
黄崧峻博士说,古代都是帝王将相去修道,没有平民百姓去修道的。道家需要做很多事情,人情通达,博闻强识,就像《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傑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有些人稍微知道比别人多一些,就以为懂得很多,很有内涵,实际上只是雕虫小技。道家追求的是完美,同时追求长久,尽量不要有缺陷,而活的很自在。“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可见,道之於世人、万物,抑或世界,甚至寰宇,皆“无为而无不为”。
这就是道家最高深莫测的地方,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不知不觉中已修成。
道家,自然通达
在这快节奏的社会,各种亚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也是後天带来的一种身体紧张,没有那种自然通达的感觉。这也是很多人修道的原因。“到了一定年龄,元气不足,肝受损,火气就大,人也烦躁,各个方面就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教育也要延伸到这一块,不只是大学生,初中生都要学习,我们现在不是防止,而是去改变。我们修炼就是改变了个人的磁场。你的气场能量大,你的能量就很大。有没有人和,也是靠你的正能量。人生变得精彩,通顺。”
黄崧峻博士这样解释着道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身体状态出问题後是可以通过修道调理好的,这就是修道的根本。“道家追求的今生长久,来生不枉。不是像佛教那样追求那种普遍真理。道家的表现都是很简朴的。道家是让今生变得更好,後代也更加完美,而佛教都是向往来生的。”
修道,完全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老子讲的,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是拿来生活的,道即是生活的规则,又是我们自己本身,修道就是修自己,把自己修完美了,就是修道。我们要有一定规格的,要按照古圣人的观点去做。”道实际上就是一种沉思,一种若存若亡的思考。国外传来的瑜伽就是冥想,道家冥想我们叫入境,也是基础,最一般的功夫,但瑜伽是最高的。所以说道家是最高深莫测的。
老子讲,圣人与世无爭。“香港传统文化的氛围已不是那麽浓厚,碰上有缘人我们才开导授道。有一次,一个年轻的职员问我追求长寿有什麽意义呢,我活到四十就夠了。而另一个中年弟子又说,活着就是有意义,活着自在,自在的人有追求,不会因为追求感到无意义,他的追求是必然的,因为他通达。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像我推广太极,推广道家一样,我的这种追求在通达中而充满意义。”
现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了道德的缺失,而此时全国上下又兴起了国学热。黄崧峻博士认为,因此而兴起的国学热就不是道法自然了,这也不是纯粹的学习道家。“ 道家是不需要培养,现在已经大道渐渐没落。这个社会要靠什麽维持,靠道。德仁礼忠,德是什麽,是身体,道是心态。很多慈善家,捐款人,他们的行为都挺好的,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灵魂和身体统一,这就是只有德没有道。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也违背了别人的意愿,我们追求的是真,不像那样道貌岸然。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可以同心同德呢?他们可以共苦,卻不能同甘。”得失观和荣辱观渐渐缺失,就比如得癌症的人,得失关过了,但生死关过不了,所以很多不是病死而是被吓死的。
篇6
关键词:精益管理 导向 医院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82-02
一、精益管理的来源
1.精益管理的理念来源于著名的“丰田生产系统(TPS)”。二次世界大战后,丰田公司大力发展和应用TPS系统,使自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汽车业巨头。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罗斯和丹尼尔·琼斯在对14个国家汽车业进行5年的研究后指出:“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最佳特征,即能降低单件成本、明显地改进品质、提供更广的产品与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丰田生产系统”引入了“精益生产”这一概念。自此以丰田公司为蓝本的精益生产方式开始被系统地研究并传播,随后这一思路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经营活动全过程,变为“精益管理”,就是通过消除那些被认为是有浪费的活动来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一种工具,任何活动或是过程,其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对于医疗行业而言,精益管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精益生产冲击了100年来工业化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它的诞生实际上是一次新生产方式的革命,而精益思想也改变了生产者们的思维。{1}
二、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医院硬文化和软文化两大方面。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每个医院的文化是指本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医院文化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
三、医院文化的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中最为表浅的第一个层次,是医院文化最直观的载体,是医院文化的表象和外在形象。如医院的院徽、院容院貌、院歌等。
2.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是医院精神文化的体现和外化。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流程程序、操作规范、管理和运作制度等均是医院制度文化。医院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制度文化来表述和培养,医院运作的高效有序与成功的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
3.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也是医院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有形文化的升华。它的核心内容是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核心价值观以员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是医院主导思想。如培育员工的服务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
四、精益管理在医院文化中的导向作用
篇7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整合营销 湖北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内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张,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大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纷纷意识到通过整合开发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性。
湖北省地处华中,交通发达、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漫漫的历史长河不仅在湖北筑起了一座浩瀚的历史实物博物馆,也形成了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湖北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应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湖北所取得的旅游业绩却不甚理想。当不少省市借助旅游业迅速实现经济腾飞时,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却还徘徊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湖北省旅游营销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影响了湖北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2 湖北区域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斯蒂勒(Steiner)1979年提出了SWOT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进行分析。在SWOT分析框架中,S是Strength(优势),表示有利于主体发展获得竞争力的因素;W是Weakness(劣势),即不利于主体创造财富的因素;O是Opportunity(机会),即潜在的区域外有利于获得竞争力的因素,经济主体可以使用而可能获得收益;T是Threats(威胁),指存在于区域外可能对主体获得竞争力存在不利影响的因素。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弱点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和威胁代表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湖北省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开发战略和营销手段来适应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见附表)。
2.1 湖北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
2.1.1 旅游资源优势
湖北省旅游资源存量丰富,景观类型多种多样,地区差异性强,许多景观资源品位高,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旅游资源大省,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湖北位于长江中游,祖国腹地,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荆楚大地,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水乡泽国”的绮丽景观。山脉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使湖北自然景观异彩纷呈,长江三峡、武汉东湖、武当山、大洪山、襄樊古隆中、通山九宫山、赤壁陆水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阳清江、武汉九峰山、大别山天堂寨、神农架等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农架、五峰后河、长江新螺段及天鹅洲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武当山、明显陵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和“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2.1.2 文化沉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湖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华始祖炎帝就诞生在湖北。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很大。战国时,楚国极为强盛,其别称“荆”成了当时外国对中国的称谓。楚文化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文化在湖北积淀深厚,是不可多得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在湖北发育充分,明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形成了武当山九宫九观,堪称我国道教文化的宝库,禅宗圣地五祖寺也是香客热望之地。以荆州古城、赤壁、当阳、隆中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是湖北旅游文化的又一特色。始于鄂而播及全国,使得湖北具有深厚的近代文化底蕴。另外,由于湖北为南北两大文化结合地带,自古人文繁盛,留下众多人类文化遗址,还有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药文化、花卉文化、鱼文化、竹文化和石文化,以及众多的诸如野人、悬棺等世界之谜。
2.1.3 教育文化资源
湖北省号称“唯楚有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省会武汉高校云集,数量之多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提出的“走进象牙塔”的高校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迫切想感受一下高校的文化气氛,因此也造就了一批旅游“品牌”,武汉大学的樱花园、华中科技大学的瑜家山、湖北大学的沙湖琴园等为许多游客所青睐。另外,还有许多革命史教育基地,如八·七会址、二·七纪念馆等都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些革命遗址和无数的烈士墓,生动地记载了中国近代革命史,是从思想上塑造游客人文精神的教科书。
总体上看,湖北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三者并存、以数量多、分布广、品位高、差异性强为其主要特征。鄂西地区自然景观闪烁、民俗风情浓郁,鄂中地区人文景观荟萃,鄂东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容,地域差异和组合规律十分明显,全省基本形成了比较配套的旅游资源体系。
2.2 湖北区域旅游的竞争劣势
2.2.1 旅游产品开发中自发和短期行为居多
成功的旅游产品开发一般在线路组合上较注重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交通的便利性以及旅游整体促销的作用等,但目前湖北区域性旅游资源还做不到合理有效的互惠共享,一些旅游点、旅游线路的设计比较随意,与资源和产品特点联系不紧密;线路的组织编排也并不是从各景点的有机联系出发,而是看价格,哪个景点给旅行社的优惠价打得低,协议就签谁,就向游客推荐谁。显然,这种以低价格为纽带建立起的合作得到的只是眼前利益,对竞争力的打造并不一定有效。
2.2.2 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
湖北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许多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未得到深度开发,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考察、美食购物等专项旅游产品,造成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规模、速度和效益的提高。
2.2.3 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过小
湖北省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如武汉东湖、农讲所、将军县等都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但却没能把这种先天条件转化为旅游知名度,旅游促销不到位,在国内外没有形成很好的客源市场。
2.2.4 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不足
资金是产业启动的燃料,旅游产业化过程中,处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从湖北省的旅游发育状况来看,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其旅游业大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3 湖北省区域旅游合作的营销对策
3.1 注重旅游线路规划,塑造特色品牌
开发湖北省区域旅游资源只有根据市场定位将景点组合成合理的旅游线路,形成特色品牌,推向市场,才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以线串珠,形成了6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①新三峡之旅。从武汉出发,经荆州、宜昌、到长江三峡和神农架,以三峡大坝“高峡平湖”景观和原始自然的神农架为主体,是湖北最经典、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②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之旅。从武汉出发,经荆州、荆门、襄樊,到十堰,以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古隆中等三国胜迹和武当山、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支撑,是湖北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③武汉都市之旅。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孝感、洪湖等地,是一条兼具都市风情和湖光山色特点的旅游产品;④鄂东南生态人文之旅。连接黄冈、鄂州、黄石、咸宁等市,是一条融红色革命文化、名人名寺和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⑤清江土家民俗风情之旅。以宜昌为起点,沿清江向西延伸,是一条山水风光和土家民俗相结合的旅游产品;⑥“一江两山”精品之旅。以长江三峡和神农架、武当山两座名山为核心,连接武汉、荆州、宜昌、神农架、十堰、襄樊、随州、孝感等城市,是一条贯穿鄂中、鄂西北的精品旅游环线,湖北旅游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3.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决策者和旅游企业的经营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取得持续发展。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比较与文化参与活动,作为旅游工作者,应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宗教、风俗、礼仪、禁忌等有一定的了解。作为现场导游人员,更应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园林固件、书法绘画、饮食文化乃至地域特点都要知晓,并能引导游客去欣赏、去审美。
3.3 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提高湖北区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魅力,使湖北旅游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建造文化之旅。湖北省拥有许多英雄传奇故事和独特民俗风情的红色旅游地区,应把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丰富其文化内涵。
3.4 建立系统的客源资料库,实行双向沟通
篇8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旅游和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家、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的生活方式。着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法则、、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旅游管、旅游心理学、旅游、旅游、旅游地学、旅游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
。对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着.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汉中;民俗;汉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汉水流域概况
汉水流域地处我国中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之间,靠近秦岭――淮河这条最重要的自然分界线。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汉水流域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明显地具有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人文地理特征。
(一)汉水流域是联系中国南北与东西的纽带
汉水流域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北倚巍峨苍翠的秦岭,南屏连绵不断的巴山。自古以来,汉水河谷就是连接东西的要道。其所流经的汉中、襄阳、南阳,又是是连接我国西部和中部、南方和北方的通道。历史上在它们周围有我国几个著名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西北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东北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平原,东南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西南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
(二)汉水流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轴心
介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汉水文化,既有北方文化的刚健、厚重,又有南方文化的浪漫、清新。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便是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和发轫于长江流域的《楚辞》。前者具有现实主义特征,擅长状物传情,具有一种朴素之美;而后者更具浪漫主义色彩,富于想象变化,具有一种华丽之美。但非常有意义的是,《诗经》和《楚辞》所描写的地域文化恰好在汉水流域重合。
屈原的后继者宋玉在他的文章中曾描绘到:“ 东家之子,……腰如束素,齿若篇见,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而《诗经》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可以看出“东家之子”和“汉有游女”都是在追求漂亮美好的女子,而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含蓄比兴。它们所描绘的是同一题材具有浪漫情怀的诗歌,但却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诗经》与《楚辞》有关汉水流域文化的篇章,呈现出了不同的地域色彩,然而又在汉水流域发生了美妙的碰撞。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以夏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中原文化,和以楚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汉江、长江流域的文化汇合而成的。楚文化的浪漫绮丽色彩与中原文化朴实的理性之光,交融汇合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汉中地区概况
汉中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自然环境对汉中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终年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温和湿润。虽整体地貌属于丘陵,但其间有平原,也有山地,河流湖泊遍布其中,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汉中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得这里的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加上秦岭巴山作为天然屏障,使得这里的地理环境又相对封闭,所以造成汉中人民自古以来勤劳、朴实、知足常乐而又内向、保守的性格特征,这也正是作为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孕育于此的原因。
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但是不能随意改变自然规律。所以汉中人民在受到优越的自然环境荫庇的同时,时而也会遭受它无情的侵袭。比如旱灾、水灾、蝗灾、虫灾等。从《汉中地方方志》和各地方县志来看,各地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灾害。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古代,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显得无能为力,但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人们只能借助巫术,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驱走妖魔的残害;借助神灵,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人们认为,要想生存,就得“靠天吃饭”,因而对“老天爷”的顶礼膜拜就成了精神上的唯一寄托。逢年过节必得要进行大型的祭天活动。
三、从汉中巫鬼之风解读汉水流域人民的鬼神信仰
汉中人民普遍认为,凡是家里面有一些邪祟作怪的,可以从一些草木或者日常所见的东西中看出来。而且从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看见邪祟的所在。一般情况下,是比如像失魂或者邪祟附身而致的病征。一般的小问题是在那个地方丢了魂,引本主到那个地方,焚烧黄纸,一边呼其名字,一边向神祈祷。家人在很长时间之内没有康复,知道这是邪祟附身,于是在家中堂屋上面设立一个四通的屏风,前面摆设一个案子,上面供奉着用竹子扎起来以土坯为基础的上面用红笔写着先祖或者神仙名讳官号的字。案子前面摆上纸扎的黄穗子,设立三盅酒,用公鸡血涂在各处。使用道教先生的符水,符上各写着七十二位神o的名讳,以供召唤差遣之用。招山神就在山下少,库神就在仓库前烧。人将死的时候,焚大香看其效果。烧得快就表示可以还魂,反之则不可。家中有邪祟,可以用汤禊的方法验证。用筷子树立在一碗清水中,松手不倒的就表示其存在。
四、从宗教意识看汉水流域人民的“道家”生活理念
对于汉水人民来说,他们意识到人生存于大自然中,大自然长育万物借以养育人类。人与自然不可分地紧紧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的人生哲学里“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无为不仅是宇宙万物、人类社会而且是生命个体不能违背的根本原则。纯任自然,赞美、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合一等就成为汉水人的人生理想和生存目的。道家这种“无为”、“出世”的态度,对汉水人民的人生观影响颇大。人们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过着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不与外界相争,安于现状,不让自己沉沦于物质世界的繁华。
老子立足于辩证法之上的贵柔学说,“曲则全”、“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的斗争策略原则深深植根于汉水文化之中,使之呈现出一种宏大的超越精神。“汉水文化哺育了大批‘爱好自由’,‘以柔弱胜刚强’,敢于藐视、批判、摇撼封建腐朽政权的斗士。”[1](P45)“处弱怀柔于汉中的刘邦得以暴秦击败项羽,并采取“无为而治”“修养生息”的政策以兴汉室,就是深得这一事物相互转化的辩证法之要旨。
因此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汉水文化呈现出以下的几个特点。其一,汉水文化内容丰富,大量的继承并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民间的风俗文化;其二,作为楚文化的承载地之一,汉中在坚持传承自己独有的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也同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融合,吸收改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水文化保留了大量的上古以及中古时期的文化形态,特别是道教形成以后的精神形式,在此更是较为完整的保留下来。众所周知,道教的形成是以吸收道家思想和民间的神仙方术等内容作为其基础的。然而从历史中来看,方术以及神仙思想一般是分布于南方的,而北方不及南方丰富,且在范围上也是不及的。因此,可以认为汉水文化直接继承荆楚文化并且对后世产生直接的影响,就是道教的文化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等等。
篇10
关键词: 武侠文化 美学肌理 成因
将“武侠文化”纳入学术范畴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但是纵观中国的文化史,从民族文化思想发轫的东周、先秦到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数千年间都不乏武与侠的文化表述。“武侠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已成长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集体记忆,已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不同时代、地域的人们对此种文化都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兴趣。武与侠的文化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已经悄然扎根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审美习惯之中。应以武侠小说、武侠影视和武侠网络游戏等形式将“武侠文化”广泛传播。不夸张地说“武侠文化”也已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支撑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迭起的现状折射与反映出中国人历史文化道德、审美心理等诸多文化事项。
一、民族根性的内容编码
梁启超在其《中国之武士道》中说道:“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也就是说对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分析,需要深入到精神基因层面才能做出足够深入的分析。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每一个民族文明时代的精神起点都来自一个特殊的历史区间。”在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华民族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意识,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也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区间,儒家文化成型,在这次蒙昧人性的觉醒将“仁”作为一个坐标提出,仁爱精神在民族生命意识的注入,决定了民族的精神结构,也成了中国武侠文化的基因源头。
“仁”是儒家文化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一种生命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武侠文化之所以被推崇,跟其间的侠义观念在传统上能让中国人接受、能产生伦理道德上的认同有很重要的关系。而“仁”即是侠义精神、侠义伦理之于武侠文化内涵的价值核心。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仁爱与否取决于主题的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正因为这种“仁”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的存在,对仁的恪守和强调既是现实伦理的标准又是审美标准。而这种标准同时被千年中国人奉为道德圭臬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仁爱”为基础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仅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仁”的文化注入让武的行为有法可依,也使得武者有了一种审美的视角审视自己,这种深刻有力的影响催促习武者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不断进行主观修炼,最终达到缺乏了“仁”的精神在场就会不安的地步,侠义精神作为侠文化的基本内核,成为侠之为侠永恒的行为动机,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仁”所产生的不仅是道德实现而且是情感愉悦,也就是说在追求最高境界的努力中,审美的精神境界要高于技能境界。这正是历史上诸多不武而可称侠的文化根源。儒家的美学精神是一种功利性、社会性、伦理性、道德性的显性人生美学。孔子认为人生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观意识的修养的终点是乐,这么一种充满理想化期待的审美尺度。
二、“故事”意识——武侠文化的“远景”生存
如果说音乐的载体是音符、旋律、节奏,雕塑的载体是线条、造型的话,那么武侠文化传承千年的载体为何呢?我想那应该就是故事。美国传播学家斯蒂芬·李特约翰在其《人类传播理论》一书中说:“讲述故事和交流修辞远景是共同的,也许是普遍的人类活动。信息传播和说服故事的功能也因此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从这句话可以判断,故事不仅是一种共同的普遍的人类活动、社交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修辞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远景”意义,这是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美学呈现。相比冷漠的现代工具比如广播、电视、电影,武侠故事的口口相传却体现了极富生命知觉的冲动,又有着可以追溯久远历史的永久性。区别于中国诸多其他传统文化理念的抽象存在,无论是历时的传承还是共时的传播武侠文化都是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人物作为载体存在的。一提到武松的勇武,人们的脑海中立刻会出现“三碗不过冈”、“醉打蒋门神”、“喋血飞云浦”等一连串的故事加以佐证,以及“一箭双雕”、“桃花岛招亲”、“血战襄阳”等故事也与武侠郭靖的形象融成一体被记忆和传诵。
之所以说故事意识对武侠文化生存有着“远景”意义,不仅是因为通过这种最基本、最本源的思维方式进行文化传达,故事思维作为一种文化生存的基本形式也具有工具性的品格与符号的意义。以美国学者大卫·格里芬的话就是说:“故事就是解释世界——即对这个世界中万物的发展、本质和价值可信的解释。”从文化的本源上讲,传说、故事是为了回答人类对宇宙万物、自然世界神智包括人类自身的来源和因果关系的追问才被创造出来的。人类对未知世界提出追问,并尽其所有的科学知识与诗性智慧做出尽可能完美的回答。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之一。武侠文化的载体武侠故事也因为蕴含着社会、历史、人生、宇宙的种种追问而变得深刻,成为“远景”的人生哲理的依据。用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话说,这“人类诗性智慧”的反映和表达,使武侠文化成为具有最高诗性色彩的传播现象。
三、“势”的修辞传播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