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

篇1

【关键词】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机构部门

1 我国金融投资和筹资的总体结构分析

2010年,我国国内机构部门资金运用合计416212.7亿元,资金来源用合计390439.8亿元,从全社会看,我国国内资金保持盈余,2010年盈余达25772.9亿元,比上年的20911亿元增加4861.9亿元,增长23.25%,与前年比却有所减少,下降5523.1亿元。这说明我国跨过了经济低谷的2009年,经济开始转暖,国内资金比较充足,而且还反映了2010年的储蓄大于投资,国内资金流向国外,即国外资金是在净利用国内资金。

从金融资产(负债)的分布构成看,比重最大的交易项目依次为存款、贷款和证券,三者合计占全部金融资产(负债)的三分之二,资金运用方面存款、贷款和证券占64%,资金来源方面三者占68%,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金融资产构成基本一致,表明在金融资产的筹集和使用中,我国目前仍以信贷和债券投资为主。而直接投资则微乎其微,不到1%。

从金融资产(负债)的部门构成看,2010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的资金占用合计分别为102863.5亿元、225547.2亿元、19539.3亿元和68262.8亿元,资金来源合计分别为117986.0亿元、227985. 7亿元、13920.3亿元和30547.8亿元,其中金融企业部门资金占用和来源的比重最大,为54.19%和58.39%,这是由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地位所决定的。2010年,金融机构首次资金占用小于资金来源,净金融投资-2438.5亿元,为负值,属于资金短缺部门;资金占用和来源总量最少的部门是住户部门,只占总量的16.4%和7.82%,但却是我国最大的资金盈余部门,2010年住户部门净金融投资达到37715.1亿元;而政府部门2010年的资金运用大于资金来源,资金盈余5619.0亿元,是近几年来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非金融部门是我国资金短缺额最大的部门,2010年短缺额为15122.6亿元,主要通过住户部门的大量资金流入,弥补其社会再生产中资金的不足。

2 国内机构部门资金来源及运用状况分析

根据2008-2010年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2.1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来源与运用增长幅度减缓

2010年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来源与运用分别比2009年增加37.10%和17.57%,而2009年与2008年比则增长速度迅猛,资金运用增加了146.70%,资金来源增加了73.15%。所以2010年的资金运用增幅比上年放缓了110个百分点,而资金来源的上升速度则减缓了55个百分点。

从资金筹集的构成看,2010年非金融企业部门扣除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23346.0亿元外,资金筹集总额94640.01亿元,银行贷款是其中最大的资金来源渠道,为64263.7亿元,其次是发放企业债券等证券融资18532.9亿元,两项之和占所有资金筹集的87.49%,与上年相比比重略有下降,2009年企业贷款和证券的筹集比例更是高达95.46%,这种结构反映出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和证券投资的方式为主的特点。此外企业从直接融资市场借入资金12529.0亿元,占筹资总额的10.62%,虽然比例不高,但与上年的5.33%相比,却增长了近一倍。从这可以看出,直接融资方式也将逐渐成为非金融企业资金筹集的重要途径。从资金运用上看,扣除未贴现的汇票,2010年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运用总额79517.45亿元,其占用情况如下:银行存款62584.2亿元,购买债券等证券投资168.9亿元,购买保险投资666.7亿元,这些情况说明:(1)企业在努力增加贷款的同时,也加强了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资金的筹集;(2)企业在间接融资市场上能筹集到的资金量有限,不得不加强在证券融资市场上的资金筹集;(3)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企业筹集资金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使企业不仅能从银行借到资金,也能从直接融资市场上借到资金。

2.2 金融机构部门资金运用首次小于资金来源,由盈余转为短缺,且下降幅度比较大

2010年,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和来源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1.97%和31.53%,增长幅度与上年基本一致。与前两年情况完全相反,资金运用合计首次小于资金来源合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近三年来净金融投资(资金运用合计减去资金来源合计)盈余一路下滑,从2008年的8490.0亿元,2009年的2066亿元,到2010年出现资金短缺,为-2438.5亿元,比上年亏损4545.55亿元,下降了2.18倍。从其金融资产分布上看,2010年作为金融机构比重最大的资产项目――贷款为97226.6亿元,总量上比上年减少了9.66%,而作为金融机构最大的负债项目――存款为130662.2亿元,只比上年减少了1.58%,两者相抵仅这两项金融机构短缺资金8351.8732亿元。

2.3 政府部门资金运用与上年持平,而资金来源有所增长

2010年,政府部门资金运用合计大于资金来源合计,差额5619.0亿元,与2009年的8264.0亿元相比,减少2645亿元,增长率为-32.01%,即盈余缩小了三分之一。从资金运用上看,2010年政府部门金融资产净额中,基本上全部是银行存款;而金融负债净额中,70%是政府发行债券所致,与上年相比多发行债券等1554亿元。这说明近两年国家要求政府部门厉行节约的政策已见成效,虽然财政的债务负担很重,但是大量的银行存款足以抵补巨额的债务。

2.4 住户部门资金占用继续增长,资金来源增幅有所回落

从资金运用看,2010年住户部门金融资产继续增长,与上年比增长率为12.28%,增幅上升了6个百分点,从交易项目上看,居民银行存款达44491.5亿元,占当年全部金融资产的65.18%,说明居民投资的主要形式仍是储蓄。跟上年比小幅增长了3.1%;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6498.5亿元,占9.52%,增长幅度达到44.19%,说明由于国债、人民币理财产品等具有高出储蓄利率的优势,吸引了居民的较多投资,促进了证券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2010年保险准备金5638.1亿元,占8.26%,比上年减少了2757.9亿元,虽然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投保也逐渐成为住户部门金融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这些年保险行业暴露出的好多弊病也使得老百姓在商业保险上望而却步,慎之又慎;2010年居民手持现金大幅增长,上升62.04%,这与银行利率偏低,劳动报酬、财产收入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有很大关系。从资金来源看,居民的负债100%来自银行贷款。

3 我国对外金融投资状况分析

我国资金流量表中的国外部门指与我国机构部门发生经济交易的非常住单位集合。国外部门的资金运用即我国的资金来源,反之亦然。2010年国外部门的资金运用14202.7亿元,是上年的2.25倍,其中国外部门在我国的直接投资12529.0亿元,占国外资金占用的88.22%,是上年的2.35倍;2010年国外部门的资金来源39976.9亿元,其中我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仅为4071.9亿元,所占比重为10.19%,比上年增加35.78%。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之一,即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大量的国外资金流向国内,而利润则流向国外。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增长势头虽然有所遏制,但2010年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仍快速增长,达到319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4.%,从长远看,应逐步恢复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状态,才是宏观管理的最佳目的。

【参考文献】

[1]邱东,主编.国民经济核算分析[M].格致出版社,2009.

篇2

    资产组合与资金来源不匹配保险业专家日前指出,我国要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实施积极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

    据介绍,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投资业务,而不是承保业务。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还是依靠承保业务,保险资金存在运用不充分和低效运用的问题。2001年和2002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3%、3.14%.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的3%的资金年收益率底线,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资产组合与资金来源不太匹配,也是保险资金运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保险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重太大,权益类投资的比重太小,加上受近年来连续调低利率的影响,债券组合的收益率和协议存款的利率均大幅下降,导致了保险资金的综合收益水平不断下滑。

    对此,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专家建议实施积极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管理部门应尽快推出过去已经作了大量研究的措施,包括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管理办法,外汇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管理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等。

    第二,要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开发、集中营销、集中管理、集中运作各类投资连接型保险产品。

篇3

关键词:寿险公司;资产配置;资金运用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截至2007年3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4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6344.1亿元,占比31%;债券投资9910.2亿元,占比48.5%;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3732.6亿元,占比18.3%。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在不断放宽,从投资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拓展到股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业投资。虽然多元化的投资可以分散风险,但是如何在资产回报和承担风险间寻求合理平衡,就需要保险公司合理配置资产。

一、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意义

寿险公司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润,扩大积累和增强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积累资金向投资的转化,通过资本市场等渠道,向外输出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寿险资产配置对公司的意义

寿险资产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的稳定。首先,寿险公司要实施经济补偿功能,寿险资金就必须不断保值增值。在寿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寿险资金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如果不对寿险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收取的保费将不足以保证履行将来的赔付义务,公司的经营费用也没有办法保证,这就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

其次,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寿险公司往往通过降价进行展业。费率的下降使得寿险公司的承保利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利润为负的情况,因此寿险公司更加需要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确保寿险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通过价格竞争来稳定或扩大市场份额。

(二)寿险资产配置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加快保险市场发展,推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的互动与协调,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寿险资产配置和资本市场是互动互补的关系。寿险资产配置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寿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可以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推动资本市场的成长和结构的改善,同时寿险公司作为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减小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二、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资金规模限制

(一)寿险资金的来源及性质

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前提是寿险资金的来源。寿险资金的来源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是作为负债项目的有偿借人资金。具体来源包括:寿险公司的资本金、保证金、各类准备金、公积金、未分配盈余等。其中各类准备金占据寿险资金的绝对比重。

寿险资金的性质取决于寿险资金的来源。寿险资金的主要构成是各类责任准备金,从而准备金决定了它的性质,而准备金是由其经营的业务产生的,因此寿险资金是由寿险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的。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产品主要有人寿保险、年金产品、健康险、意外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人寿保险和年金产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寿险产品,因此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来探讨寿险资金的性质。寿险和年金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和储蓄,从而寿险资金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储蓄资金,是一种延迟的消费资金,即把初次分配中用于社会消费的一部分资金通过再次分配转移到投资领域,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寿险资金的这一特性不仅决定了寿险资金投资的必要性,而且也决定了寿险资金运用的限制。

(二)寿险资金来源对投资规模的约束

寿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表现为资金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资金流动过程的起点是寿险资金的流人,即资金的来源,资金流动过程的终点是保险金的给付和理赔。从资金流动的整体特征来看,表现为大量资金不断地往返运动。由于风险事故的不确定性,必然形成一个最低规模的资金存量,使保险投资成为可能。寿险公司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来源才能进行投资运用,资产配置才会成为可能。寿险资金来源不仅会约束寿险投资的规模,而且会约束资产配置的结构。

寿险资金的来源对投资规模的约束体现在对初始规模的约束和存量规模的约束。初始规模使投资具有可能性,而存量规模则使投资具有连贯性和可调性。无论是初始规模还是存量规模,都表现为对寿险资金投资规模的约束。

三、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投资限制

保险投资与一般的投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一般的投资原则同样适用于保险投资。但是由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和保险投资资金的负债性、返还性,寿险投资不仅要符合投资的一般要求,还要符合保险经营的特定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影响到保险投资的风险、收益,还影响到寿险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

1948年,英国精算师Pegler提出了保险投资的四大原则:一是保险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可能收益;二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保险投资应尽量分散;三是投资结构应该多样化,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应当根据未来趋势选择新的投资方式;四是保险投资政策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寿险投资的一般条件限制

1.安全性条件

保险公司属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机构,对保险投资的风险边际损失反映比较敏感。保险公司的效用曲线虽然会随着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风险越大,其带来的投资收益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

2.流动性条件

寿险公司始终会产生资金的流人和流出,由于死亡率和退保率等因素,资金的流人流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保证保险金和退保金的给付,保险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3.收益性条件

由于寿险精算费率都有预定利率规定,这是保险公司的最低收益率要求,保险公司要保证给付和盈余,其投资收益必须要超过保单的预定利率。因此,寿险公司作为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要同时考虑三方面的投资约束,这就需要寿险公司在资产配置上做好选择。高度的风险规避就需要寿险公司多持有现金、银行存款等无风险资产;流动性要求就需要寿险公司保持较高比例的金融资产,控制投资于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资产比例;收益性要求又需要寿险公司投资于股票、风险投资等风险资产。

(二)寿险投资的特殊条件约束

由于寿险资金的特殊性,寿险投资必须在既定的规模和结构的约束下实现保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1.对称性条件

对称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公司在业务经营中注意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对称性,也就是寿险投资要使投资资产在期限、收益率和风险度量方面与资金来源的相应要求相匹配,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例如资本金、总准备金等一般可配置长期资产,各种准备金则要根据责任期限的长短来分别配置资产。当然,对称性条件只要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大体一致,并不要求配置的资产在偿还期、收益率、风险度量等方面与资金来源保持绝对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寿险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以及资产组合的投资收益,而且实际业务中要做到绝对对称基本没有可能。

2.替代性条件

替代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公司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根据资金的来源、保单的性质、期限以及保险金给付的情况对投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形式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与寿险公司业务相适应的资产结构形式;最后在某一投资目标最大化的前提下,力求能使其他目标在既定的范围内朝最优的方向发展,或者牺牲一个目标来换取另一个目标的最优化。

3.分散性条件

分散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投资策略的多元化,资产配置结构的多样化,尽量选择相关系数小的资产进行资产配置,以降低整个寿险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分散性条件是安全性条件的直接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首先,寿险公司的投资产品要多样化,在保险法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项投资,尽量分散投资风险;其次,在投资地域上要尽量分散,对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分散;再次,投资资产规模尽量分散,投资于同一行业的资金规模不能过大;最后,适度控制寿险投资的结构和比例,即投资于某种形式资产的最高比例限制和对某项资产的最高比例限制。

4.转移性条件

转移性条件约束指寿险投资时寿险公司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投资风险转移给其他方,以降低自身的风险。最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有:一是转让,即通过契约性的安排让合约的另一方承担一定的风险,如通胀时期的浮动利率债券;二是担保,如保单质押贷款、第三方保证贷款等;三是再保险或购买风险证券化的保单,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四是套期保值,寿险公司通过持有一种资产来冲销持有另一种资产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目的。

5.平衡性条件

平衡性条件要求寿险公司投资的规模与资金来源规模大体平衡,并保证一定的流动性,既要防止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投机性的卖空买空交易,增加投资的风险性,又要避免累积大量资金不运作或少运作而承担过高的机会成本,无法保证将来的保险金给付要求。

四、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渠道限制

寿险公司作为一个企业,要对寿险资金进行有效运用,使之保值、增值。现代经济中寿险资金可以投资的渠道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虽有所放宽,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寿险公司的投资资产类别一般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固定资产以及贷款、产业投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等方式。

表1反映了我国保险业2000年~2006年间银行存款、债券和证券(基金和股票)三类资产的实际投资比例的变化情况。

五、当前寿险公司资产管理的趋势

简单地从传统资产配置的方法——有效边界分析确定合理收益均衡的资产配置方法,由于没有考虑负债的特征,对于保险业而言并不适用。保险资金资产配置要引入资产负债管理的思想,充分考虑保险负债和资产的特性。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的管制放松,利率的波动更加难以预测。因此,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保险负债和资产价值及其利率敏感性的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寿险公司的资产项目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价值相对容易确定。而寿险公司的负债项目主要是各项责任准备金,其市场交易很少,价值确定比较困难。在利率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负债的法定评估——法定准备金相对能够代表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在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准备金的波动也会很大。

篇4

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总量角度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占比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09年-2012年我国银行业同业资产规模年均增长36.4%,分别为总资产增速的2倍和贷款增速的2.2倍。同期同业负债年均增长25.8%,分别比总负债增速和各项存款增速高7.6个和8.7个百分点。随着规模快速扩张,同业业务在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占比和同业负债占比为21.5%和12.8%,分别比2009年末上升了7.3个和2.2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财务数据分析,中小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较高,除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外,上市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均超过20%。

其次,从资金流向看,中小型商业银行是同业资金的主要净流入方。

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主动性批发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成为同业资金的主要净流入方。2013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出10261亿元,而同期中小商业银行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32893亿元,为去年同期的2.6倍。

再次,从业务结构看,同业资产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速和占比提升较快,同业存放仍然是同业负债的重要来源。

买入返售业务已成为中小银行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及盈利增长点,2013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规模达到6.1万亿元,同比增长38.7%,远快于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的增长速度,在同业资产中的占比达52.3%,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和民生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同业资产中的占比均超过或接近七成。同业负债结构则相对稳定,2013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存入、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分别占同业负债的77.1%、14.9%和8%,同业存放仍是同业负债的重要来源。

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的突出特点

(一)票据资产和信用证成为主要载体

银行承兑汇票兼具交易工具及融资工具特性,使得票据资产成为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的主要载体。银行通过买入返售业务,在同业之间转移腾挪票据资产,将原本占用信贷规模的“票据贴现”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从而达到压缩信贷规模、节约经济资本和满足存贷比约束的目的。利用信用证载体的同业创新,主要集中于代付类业务。对开证行而言,开立信用证属于表外业务,不受贷款规模和存贷比约束,且可获得存款沉淀和手续费收入;对代付行而言,由于有开证行担保,其代付资金计入“应收账款-同业代付”科目,不受贷款规模限制,也不纳入存贷比考核,成为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捷径。

(二)通过同业“通道”腾挪信贷资产

以银行自营资金投资信托受益权为例,由“过桥资金”通过信托公司等通道机构向企业发放一笔信托贷款(也可以是委托贷款、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等),然后将这笔信托受益权转让给“过桥企业”,再由“过桥企业”转给“过桥银行”,最终银行C以自营资金购入持有。从资金流向不难看出,整个融资链条实质是银行C给企业间接提供了一笔融资。“过桥企业”的存在,可以绕过监管当局对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投向信托受益权和委托贷款等金融工具的政策约束。“过桥银行”则是将交易对手转化为银行同业,以减少资本消耗,具体操作模式为:“过桥银行”在出让信托受益权的同时向受让银行出具回购承诺书,银行C以拥有回购承诺书为由,把对企业的融资转化为同业资金运用,降低了资产风险权重。过桥银行B实际不承担风险,回购承诺书导致的或有风险并未体现在其加权风险资产中。通过上述腾挪,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被掩盖为银行与金融同业之间的金融资产投资关系,既不占用信贷规模,又降低了风险资产规模,还能够绕开存贷比监管和信贷政策导向的约束。

(三)借助投资类科目隐匿信贷规模

无论票据回购、同业代付,还是信托受益权转让,几乎所有规避监管的同业创新,最终都是以商业银行投资同业资产的形式入账或是由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对接,根据不同的通道类型和载体,主要隐匿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会计科目。与直接发放贷款相比,银行资产规模并未下降,只是资产结构由信贷变成投资,交易对手由企业变成同业,实现了不占用信贷额度、不计提拨备、大幅降低资本占用的监管套利目的。

利用保险(放心保)公司存款的特殊属性,将表外资金和同业负债转化为一般性存款。银行用理财资金(或是直接用同业资金)委托证券公司发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再由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保险公司拿到资金后再与银行进行协议存款。在现行金融管理中,保险公司存款属于一般性存款,商业银行可将此渠道作为揽存手段,短时间内将表外资金和同业资金转化为一般性存款,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存款考核任务,并在外部存贷比监管考核中达标。

同业业务创新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提高了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能力

银行用自营资金开展以藏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票据回购、同业代付以及信托受益权转让等业务创新,其信用货币创造过程与贷款业务类似,最终结果是企业得到融资创造出相应存款,货币总量也相应增加,进而对存款、贷款、存贷比和社会融资总额规模等金融指标产生一定影响。

(二)干扰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一是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同业负债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占比提升,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而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端发起同业创新业务,隐匿了贷款实际规模,削弱了信贷规模调控政策实施效果。二是价格型调控工具效力难以有效发挥。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资金投资同业存款等方式,突破了现行利率管理制度,影响到利率政策实施效果。三是大量银行资金通过银信合作等同业通道流向房地产等信贷受限的行业和领域,抵消了信贷政策调控效果。四是一些银行循环承兑贴现票据虚增保证金存款,利用保险公司协议存款通道将同业资金来源存款化。上述行为新增的货币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不仅难以起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加剧了金融的泡沫化和实体经济的虚拟化。

(三)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大量融入超短期、短期同业资金,转而投资于期限较长的同业资产和贷款,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问题非常严重,进而导致银行体系高度依赖同业资金和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内部流动性管理流于形式。同时,同业间业务交叉和产品复合程度不断提高,使得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结构性的流动性紧张易通过同业链条传导,有可能会演变成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近期货币市场钱紧张的现象,商业银行同业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问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四)对宏观金融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

以个别商业银行“银银平台”业务为代表的同业合作创新模式,对宏观审慎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银银平台”业务,通过科技输出,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向这些机构提供柜面互通、支付结算和资产托管等服务,而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结算资金和富余资金也成为提供平台服务商业银行的主要同业资金来源。此类同业合作模式虽有利于金融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但此类“一对多”合作模式也使得交易对手趋于集中,增大单一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也应予以关注。

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当前分业监管模式下,只要存贷比、信贷规模等数量型监管指标仍起作用,商业银行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同业创新就存在激励机制,而仅通过监管部门通过叫停“堵漏”的方式,只会使业务形式更加复杂和迂回。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同时,鉴于当前存款竞争日益加剧,建议引入可转让存单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工具,并将财务公司纳入发行人范围。利用可转让存单规模可控、交易便利、信息透明的优势,扩大同业资金市场中长端产品种类并提高交易活跃性,稳定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优化中长端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二)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作为未来“非标准化债权”向“标准化债权”转变的主要合规手段,既是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减轻资本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披露制度、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和逐步放宽证券化资产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计量时的扣除规则;扩大证券化市场参与主体,除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外,可考虑借助中关村(000931,股吧)“新三板”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将其纳入全国性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和交易体系,形成多层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提高证券化资产流动性。

(三)改革存贷比指标

目前看,存贷比指标已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也无法约束银行资产的扩张程度,甚至成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短板”。建议短期内适当修改贷存比分子分母的定义口径,考虑到大型企业集团存款同业化的趋势,可在分母中加入“财务公司同业存款”,弱化其对信贷增长的“短板效应”。未来建议逐步调整该指标的政策工具定位,从监管指标逐步过渡为监测指标。

(四)加强流动性分析监测和指导

篇5

目前,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主要包括:商务部交流中心管理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小额信贷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扶贫社,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和四川省乡村发展协会。这些NGO小额信贷机构很多项目区处于亏损状态,操作可持续比率和财务可持续比率偏低,可持续性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二、我国NGO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1.缺乏合法地位

我国目前还缺乏界定小额信贷的合法地位的法律。我国目前主要的NGO小额信贷,有的注册成社会团体,有的注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NGO小额信贷面临着其提供服务的合法性问题。这不仅制约了NGO小额信贷自身的发展,而且导致捐赠人和批发性委托贷款者减少资金支持。

2.治理结构不合理

NGO小额信贷的治理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所有者缺位和资金产权不明晰。NGO小额信贷大多是由捐赠者资助成立或由国际多边组织投资设立的,这样就会出现其产权结构中没有真正的所有者或所有者缺位。在缺乏委托人监督的情况下,机构或项目管理者的行为主要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责任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来制约他们的行为。

3.贷款利率偏低

我国目前利率还是管制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只能在规定的幅度内浮动。NGO小额信贷贷款利率规定为不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目前大多数NGO小额信贷项目和贷款实行的是偏低的贷款利率政策,低于基准利率的4倍,一般为7%一8%。如表1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的小额信贷利率可持续性情况。2003-2007年贷款利率为7%,远远低于操作允许利率(16-38%)和经济允许利率(16-38%),这一贷款项目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依赖捐赠资金维持。

偏低的贷款利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1)小额信贷机构收入难以覆盖其高成本,所以它减少了小额贷款的供给;(2)农户缺乏经营的压力与动力,导致违约率较高。

4.资金来源受限

NGO小额信贷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上融资。因此,NGO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困难,除了寻求捐赠、软贷款和有限的批发金融机构委托贷款以外,几乎没有正常的筹资渠道,一旦补贴和委托贷款停止,绝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将不得不停业。

5.缺乏风险分担机制

农村小额信贷经营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目前NGO小额信贷机构普遍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缺乏贷款风险管理的技术和人才,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大部分机构运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还贷率下降,风险贷款率和拖欠率明显上升的情况。

三、完善我国NGO小额信贷的对策

1.尽快出台有关规范小额信贷发展的法律

我国应在广泛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小额信贷法》、《小额信贷监管法》等法律,赋予小额信贷合法地位,把小额信贷的发展规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现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依法监管。

2.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或商业资本改善小额信贷的资本结构和产权结构,培育商业化的小额信贷机构。其次,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建立独立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合作制NGO小额信贷机构。

3.多渠道逐步扩大NGO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逐步扩大NGO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1)财政转移支付;(2)从商业银行获得批发性贷款;(3)吸引民间资本流入;(4)小额信贷机构在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和财务可持续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应允许其吸收更大范围的存款,而不仅限于贷款客户强制性存款。

4.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

小额贷款机构成功的关键,在于贷款利率要覆盖贷款平均成本。由于小额信贷的平均成本高于大额贷款的平均成本,因此,覆盖小额信贷运营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贷款利率。国际上NGO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则大体在16一30%.我国小额信贷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利率大体在16-40%.所以,我国应适当提高小额贷款利率,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可逐步提高利率浮动上限,待时机成熟再完全放开,由小额信贷机构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自己的贷款利率。

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109-02

[作者简介]王国英(1971-),男,吉林长春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我国财务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

1规定的业务范围

财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新金融机构模式,除了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开立基本账户、发行银行卡外,其主要业务类型与商业银行基本相同。同时,还可以从事保险、证券投资等业务,近似于一种混业经营性金融机构。银监会对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了列举式的规定(15类业务)。从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中间业务三方面归纳如下:

(1)资金来源: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同业拆借;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成立1年后)。

(2)资金运用:成员单位贷款及融资租赁;成员单位票据贴现及承兑;有价证券投资(成立1年后);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成立1年后);成员单位产品的买方信贷、消费信贷及融资租赁(成立1年后)。

(3)中间业务:成员单位财务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咨询;成员单位内部转账结算、资金清算方案设计;成员单位交易款项的收付;成员单位保险、年金;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成员单位之间的担保;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成立1年后)。

2我国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

基础功能业务——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和结算是其主要业务,几乎所有的财务公司都开展了此类业务。其中贷款业务中银团贷款增长较快。财务公司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了一定的信用功能,通过结算业务,将银行的结算功能嫁接到企业集团内部,节约了货币资金流通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延伸功能业务——财务公司的委托业务、票据业务、担保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发展较快,但总量尚小;外汇业务开展的范围和总体规模有限,尚处起步阶段;获准发行金融债的财务公司更少,大部分财务公司服务范围又仅局限服务于成员企业,只有少数企业集团于在产融结合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如深圳华强集团财务公司,不仅为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还为集团主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

二、现阶段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定位

1银监会对现阶段财务公司发展提出了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立足企业集团、立足资金管理的战略定位”。首先,要服务实体经济。无论是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还是我国2013年6月发生的“钱荒事件”,都说明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自我循环是不可持续的。其次,要立足企业集团。立足主业,充分发挥产融结合优势,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支持。第三,要立足资金管理。财务公司行业发展初期,曾因过度融资、超范围经营、乱拆借、乱投资出现过一些重大风险事件,导致多家财务公司被撤销或勒令停业。为防范经营风险,确立了资金集中管理。

2存贷款业务范围放宽至集团企业的上下游客户。为企业集团增加业务机会,扩大业务规模,增强谈判能力,提供金融支持。

3在金融市场监管成熟、体制完善,财务公司自身实力增强和规范程度提高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向具有产业背景、产业特点的商业银行转变,但需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制约我国财务公司发展的因素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目前,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包括三部分:资本金、成员单位存款、同业拆借。其中成员单位存款占主要比例。随着成员单位现金管理能力的增强,定期存款比例日益下降,活期存款占主要比例。但成员单位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却呈现上升趋势。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从根本上制约了财务公司的发展。

2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加重了财务公司的负担,影响了资金配置效率。存款准备金是央行调解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出于控制通胀的需要,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处于较高水平。财务公司的存准率比商业银行略低,但仍处在较高水平。因此,有些监管政策对财务公司限定的业务范围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是不允许对社会公众吸储,即不具有最主要的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同时存款支付和清算风险又小于商业银行,即高比例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也小于商业银行。

3上市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目前,财务公司所属集团上市或集团拥有上市公司的占比较大,且上市公司在集团中资金占比较大。但根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规定》以及“严禁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相关规定,对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造成较大限制,致使财务公司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4财务公司服务对象有限。基本限定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当成员单位需求不足时,资金会造成闲置;当成员单位资金需求旺盛时,财务公司受资金来源所限,无法及时满足成员单位对资金的需求。同时,财务公司发展规模受制于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盈利空间也有限。

5结算效率低。结算是财务公司最基本的业务。一方面,由于财务公司没有独立的清算行号,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来办理对外结算业务,增加了结算环节,影响结算效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实力雄厚,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能力较强,相比之下,财务公司无疑处于劣势。

综上可以看出,财务公司虽为金融机构,但实质上受监管政策限制,其内外部并不具有完整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颇多。

四、对策建议

1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要切实解决财务公司资金来源问题,必须加大直接融资比例,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支持财务公司长远发展。现阶段最现实的方式就是发行金融债。虽然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7月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但在实际执行中,出于审慎监管的考虑,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只限于少数大型央企。建议监管部门以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放开金融债的发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使金融债成为财务公司长期、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

此外,应充分利用人民银行手续简单的应收票据再贴现业务,积极研究、实践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卖断、转让等创新业务;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金融资产交易所保持良好沟通,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和机会。

2扩大客户群

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局限于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决定了其业务规模有限,业务类型单一。扩大客户群是财务公司发展的关键。

(1)成立合资财务公司。2012年6月,金龙汽车公告,与厦门海翼、厦工股份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财务公司;2012年8月,北京控股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燕京啤酒集团合资成立财务公司。2013年1月,由山东重工集团联合潍柴动力、潍柴重机、山推股份、金谷国际信托5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山东重工集团财务公司。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业务规律、资金收支规律有较强互补性的不同企业合资成立财务公司,可充分发挥财务公司融通资金、调剂资金的作用,优势更为明显。(2)服务对象不局限于集团内成员企业,积极为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3加强风险管控

目前,受规模、业务结构、人员结构所限,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总体而言不高。与专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很大。亟需加强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控。

4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在信息化社会,结算系统的便利和高效率是金融机构重要的软实力。但同样的原因,受规模、业务结构、人员结构所限,财务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无法与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但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又迫在眉睫。因各财务公司业务结构类似,“开拓思路,打破壁垒,联合研发、成果共享”是较为现实的选择。同时,应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协会的作用。

5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和机会并存。财务公司自身要强化内功,提高利率趋势预测管理能力、资产产品与负债产品的定价能力、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能力、开展中间业务能力和金融信息化管理能力等。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中国石化财务公司结售汇业务资格及开展外汇资金集中收付的批复》,批准其为办理结售汇业务首家试点单位;2007年银监会批准中石化、上海电气、中国华能、武钢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2009年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财务公司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海尔、上汽、五矿、中电投为第一批上线试点单位。但以上政策的适用范围只针对个别央企,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对其它财务公司逐步放开。此外,还要为财务公司提供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联行号,以节约频繁的手续费支出,提高结算效率;适当放宽金融机构股权投资资格、同业拆借等;进一步向财务公司开放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

篇7

[关键词] 保险资金运用 收益 风险控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承保业绩急剧膨胀,保险资金不断累积。其中,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如何拓宽,以及在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收益率,一直是我国保险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但保险资金运用领域仍然十分有限,保险资金运用在结构、收益、策略行为和管理模式上都面临着困境和难题,这种局面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制度的变迁背景不无关系。

一、保险资金的来源

保险资金是指保险公司可以用来投资运作的资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权益资产,即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二是保险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总准备金等。这些准备金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重要来源;三是其他资金,比如,承保盈余。另外,保费收入与赔款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资金,在决算形成利税和盈余上交或分配前,也是保险公司资金来源之一。

在保险业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比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利润空间很小,几乎年年亏损,而主要靠投资业务的收益来抵补承保亏损,从而实现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这一趋势在我国保险业竞争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也将日益显现:一方面,保险产品本身经营过程中的部分利润已经越来越薄,甚至可能亏损;另一方面,规模化的保险资金通过充分运用后,抵补费用及亏损,形成保险公司的最终收益。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5年我国保险法颁布以来,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严格管制,其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随着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推出及流行,我国保险投资政策不断发展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各保险公司日益重视保险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关注,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逝逐步放宽。目前,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投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还可以直接投资股票。2005年来,我国保监会颁布《保险外汇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规则》,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也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但我国保险资金在运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

近几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增长很快,但因保险资金投资策略不当,以及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限,导致资金运用收益率一直偏低。近几年的保险投资收益率分别如下:2000年为3.5%,2001年为4.3%,2002年为3.14%,2003年为2.68%,2004年为2.9%,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连跌三年,其中2003年和2004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已经低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的3%的资金年收益率的底线。从2005年保险资金运用形势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开始显现良好势头,投资收益稳步提高,达到3.6%,比2004高0.7%。其中,股票投资全行业平均收益达到6%,债券收益平均达到4.5%,协议存款平均收益达到4%。但据国外资料一统计,只有当保险资金年收益达到7%以上时,保险公司经营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的投资收益普遍偏低,与国外7%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保险投资收益率不能和保费收入同幅增长,将使保险业面临巨大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2.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结构不合理,投资工具缺乏

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银行存款,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4年和2005年以外,前几年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都在50%左右,而临着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风险,我国几家成立较早的保险公司的利差损就是由于银行利率连续几次下调造成的。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扩展,但保险资金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可进入到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容量受到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工具缺乏。以债券市场为例,在美国,债券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美国保险业一般有70%左右的资金都投资在债券市场上。而与美国债券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无论从规模、产品数量以及种类、流动性等多方面都相差甚远,因此,由于我国投资工具的缺乏,使得我国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无法搭建结构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其投资风险加大。

3.投资管理能力低,资金运用效率不高

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关注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管理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一批保险公司已经组建了投资管理公司,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在内部设置投资管理部、证券部等。但我国保险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人才缺乏,投资管理不科学;投资决策的独立性差,易受控制;业务部门和投资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使资金运用和资产配置相脱节;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因此,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而尚未形成其核心的竞争优势。

4.资产与负债管理不匹配,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

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负债,保险资金应根据资金来源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配。我国保险业已经提出动用资产负债管理,但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当中,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保险投资之间的衔接不紧密,保险资金的运用结构和层次不能以偿付期限为依据,加上我国中长期投资工具的缺乏,使得长期资金主要运用于短期的投资,投机性大,风险高。保险资金的运用和资金来源的不匹配,影响了保险投资的良性循环和资金运用的效率,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三、提高保险资金收益的建议

1.允许投资实业,尤其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动产投资已成为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例如,在1996 年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资产分布中,不动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分别达到5.2%、8.5%和9.02%,且其比例在较长一段时间比较稳定。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保险法》明令禁止投资实业,长期以来都不能涉足这一投资领域。不过从目前情况看,逐步放宽这一投资领域,特别是允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是大势所趋。

2.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外资本市场

在众多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最高,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回报率也比较高。以OECD国家为例,美国过去20年货币市场的年平均收益率为3.7%,债券市场5%,股票市场10.3%;德国过去30年货币市场收益率为3.5%,债券市场7.9%,股票市场14.4%;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7%,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5%。可见,证券市场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关键所在。同时数据也表明,在这些国家保险资产分布中,有价证券占总资产比例也是最高的。我国保险公司欲提高投资收益率,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提高股票等有价证券占总资产的比例。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由于众多原因难以像国外成熟资本市场那样提供较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因此,金融监管当局应利用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入市的机会,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培养机构投资者,稳定资本市场。

3.提高保险公司投资能力

首先是挖掘和培养专业投资人才,因此,金融机构加速外汇交易衍生产品的开发非常紧迫。保险公司首先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投资人才,建立一支专业化投资队伍,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险投资风险,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保险投资的发展。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保险公司要充分了解本公司所签发的各类保单的支付特点,利用精算技术预测出未来一段时期支付流发生的概率和数量,进而制定出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策略;二是合理选择投资组合,保险公司在确定了整体投资策略和对每种产品的投资策略后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以及目标的顺序、自身的经济实力、各险种的负债期限结构等确定各种投资方式的比例,将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三是有效管理资产,可设立全资或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保险资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运作,提高保险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峻: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5(5)

[2]马宏:保险市场中的创新监管[J].武汉金融,2006(9)

篇8

一、建立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性投融资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财政政策性投融资是财政为了强化宏观调控功能,以信用为手段,以实现特定政策目的,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活动。其本质是以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的财政关系。作为以财政信用方式取得资金,与常规的财政借贷没有什么区别,但又与常规的财政信用活动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财政金融活动。第一,常规财政信用,是为弥补国家预算赤字而实施的,为国家预算筹集资金,并同国家预算资金一道被无偿用掉,过后要靠增加税收来归还,而政策性投融资与预算是否有赤字无关,它是出于实施财政政策需要而进行的信用活动,所筹集的资金是以有偿形式来运用的,无须用未来时期税收归还。因此,财政筹集起来的这笔信用资金,并不是常规的国家预算资金,而是国家财政资金的特殊补充。第二,它一手以有偿方式借来资金,一手又以有偿方式使用这些资金,与社会一般融资活动相同,但它的运用目的并不是为了盈利,因此,它与一般社会金融活动又有根本性区别,它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第三,它融金融性与财政性为一体,从而在宏观调控中,有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重功能,又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安全得多,加大投融资力度,扩张信用,可以起到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同作用,但又与一般信用扩张不同,不会带来在拉动经济同时,有引发通货膨胀之虞,也不会有引起财政债务依存度过高,带来财政风险问题。它是一种安全性大的特种信用活动。

(二)建立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必要

正因为财政投融资,有以上所说那么多的特点和优点,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倍受一些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视,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了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最为成功者,当首推日本。我国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宏观调控能力很弱,而所面临的宏观调控任务又非常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1.它是填补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财政宏观规模过低的条件下,面对大量的市场配置失效领域的存在,所导致的各个瓶颈产业急需投资的情况,通过健全的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就可以借助社会资金来补充财政资金之不足,用以加快瓶颈产业建设,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日本在战后经济能迅速恢复和发展,是与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分不开的。二次大战后,日本财政十分困难,经济恢复与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十分紧缺,财政政策性投融资起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日本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动员的资金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截止1998年,其融资总额已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3%。韩国在经济起飞中,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在补充政府财政资金方面的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在“一五”计划时期,财政投融资贷款,占政府农林水利投资的25.8%,社会公共资本中占53.2%,70年代在公共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投资中占60 %, 1989年有90%财政投融资用于高速公路、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参见孙鲁军等:《韩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68—70页。)

2.诱导社会投资沿政府意图方向发展之必要。用日本人的话说,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可以对企业和银行起到带头羊作用,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现着政府意志,反映政府扶持重点产业的意图,凡能得到政府投融资支持的产业,表明这些产业很有发展前途,因此,财政投融资重点投入的产业,就会引起商业银行和私人资本关注,跟随其后进行投资,从而拉动社会资本投向与政府资源配置意图相一致,起到宏观调控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即将起飞阶段,加快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建设,以诱导社会财力投向,保持社会资源配置沿着优化方向发展,就更是必要的。

3.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力度之必要。财政政策主要运用税收、补贴和预算支出等手段进行调节,它偏重于调整资金结构;货币政策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贴现与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调节,它偏重于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财政投融资却既有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能力,又有调节结构的能力,在宏观调控中,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协调配合,方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具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重功能,因此,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插入一个政策投融资体系,就可以更好地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当需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更需财政政策多出力时,通过财政投融资体系,可以更多地把社会储蓄吸引到结构调整方面来,从而将货币政策转化为结构调整手段,配合财政政策调节;当需要加大总量调节、扩大需求或供给时,更需要加大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作用时,通过财政投融资体系加大投融资规模,又可以有效的配合货币政策,提高拉动经济力度。

总之,无论从增强财政调控的物质基础来说,还是从更有效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及更好协调两者作用来看,在我国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日本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1.资金来源。日本财政投融资体系中资金来源,比起民间金融机构更有相对稳定的来源,主要由大藏省资金运用部资金和简易保险金、产业投资特别会计、政府保证债、政府担保借款等构成。其中资金运用部资金居主体地位,保证了财政投融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运用上的政府权威性。(1)资金运用部资金。 日本的资金运用部是日本大藏省的一个直属机构,专门承担管理和运用民间及政府资金的一个机构。在《资金运用部资金法》中明文规定,邮政储蓄及政府特别会计的闲置资金必须存入该部。因此,资金运用部实际上受邮政存款、各种特别会计公积金的委托,把这部分资金融通给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团等特殊法人、地方公共团体等,处于财政投融资的核心地位,其运用的资金约占财政投融资的80%。 资金运用部的前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藏省存款部。 后根据1941年制定的资金运用部法,改成现在的资金运用部,同时在其资本运用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形成了现行制度的基础。

1997年度末,资金运用部资金来源总额为455508亿日元,其构成内容25%以上是邮政储蓄,加上福利保健年金、国民年金等众多的小额资金,则占总额的85%。(注:日本《经济统计年鉴1998》,第537页。 )从期限类别来看,大部分委托金是七年以上长期性的。资金运用部吸收的资金均属托管性资金,资金运用部运用这些资金须支付利息。在资金运用上,须经资金运用审议会审查批准,在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资金。运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公共利益,其应用范围被限定在:对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的贷款或国债、地方债;向政府相关机构及公团等特别法人贷款或购买它们的债券;对电力资源开发股份公司贷款或购买该企业债;购买一定限度的金融债。(2)简易保险资金。 所谓简易保险资金(简称简保资金)是在“简易生命保险及邮政年金特别会计”结算中产生的剩余积累金。它作为政府资金综合管理的唯一例外由邮政大臣管理。从简保资金的结构来看,其大部分是简易生命保险的积累金。作为简保资金的运用对象,在资金运用部的对象范围基础上,允许对简易生命保险、邮政年金的契约者提供契约者贷款以及向民间保险和具有竞争力的高利率的电力、煤气、私营铁路事业债(每种都是由资本金在4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发行的)提供资金。在运用资金时,为和资金运用部资金形成一个整体,该项资金也纳入财政投融资计划,资金使用方针和运用条件也必须预先经过和资金运用部同样的资金运用审议会审议。(3 )产业投资特别会计。它是以进行重建经济、开发产业及振兴贸易为目的,承接1953年美国对日援助物资资金特别会计而创设的。作为每年度财政投融资计划的资金来源,1980年以前逐年扩大的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从一般会议筹措,但80年代以后,主要靠资金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收入来筹集。其资金运用方向,从设立到1955年度,主要是对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电力资源开发股份公司等骨干产业的扩充和贸易振兴提供所需要的资金。以后也以公库、公团、特殊公司等为投资对象,1980年以后停止了直接对公司法人贷款,专门行使投资特别会计的职能。(4)政府保证债、政府保证借款。国营公共事业企业、 公团等政府相关机构发行债券或从民间金融机构筹集长期资金时,其本金和利息的偿还,由政府担保的分别叫做政府保证债、政府保证借款。对于这些资金筹措,政府保证的限度需要在一般会计预算总则中,按机构类别规定并经国会决议通过。政府保证债、政府保证借款之所以包括在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中,是因为各机构的借款虽然是民间资金,但最终是由政府保证还本付息的,特别是政府保证债,其发行数额、发行条件等均由政府和银团共同商定,是专门以财政政策为依据的资金,所以作为政府的资金来源处理是比较合适的。从1971年起,为适应将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政府保证债和政府保证借款的发行、借款限额,每个机构都可以在当初50%的限额范围内增加一定数量,即所谓的“弹性条款”。其发行条件是政府保证债及政府保证借款利率,都作为长期利率的一部分,随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政府保证债应募者的利率在普通国债和公募地方债之间,政府保证借款利率属于长期优惠利率,两者比较起来在筹资成本上,政府保证债要低一些。因此,在以政府为保证的资金筹措中,政府保证债占90%以上。80年代以后,由于资金运用部资金有限,已不能满足财政投融资的需要,所以对政府保证债、政府保证借款的依赖性又有了增强。

2.资金运用。日本政府的财政投融资金运用,是依据每年制定的财政投融资计划综合运营的。财政投融资计划由“财政投融资资金计划”、“财政投融资原资推算”和“财政投融资用途别分类”三部分构成。其中,“财政投融资资金计划”是按投资对象机构来确定如何运用资金;而“财政投融资原资推算”和“财政投融资用途别分类”既是财政投融资计划的附表,也是财政投融资计划主要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用途分类的明细表。另外,在资金运用部资金和简易保险资金中,期限未满五年的短期运用,不列入财政投融资计划。

归纳起来,依财政投融资计划的资金运用方向,大体包括:住宅建设、改善生活环境、社会保健福利事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农林渔业、国土保全、道路修建、运输通讯、区域开发、救灾重建、促进外贸与经济合作、及推进产业与技术发展等方向。其贷款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用途范围内的用款者,都可得到贷款,其中很多是经过公共金融机构贷出的,直接供款的主要是,国家各种公共事业特别会计贷款;对公营的企业事业团体贷款,公共金融机构供款。以及认购地方政府债券等等,其中对公共金融机构是基本贷款对象。

财政投融资活动是通过政府的金融机构实施的,日本公共金融机构,是由资金运用部为核心的,吸收存款的邮政局和发放贷款的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公库构成的,主要由两行十库构成,两行是“日本输出入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十库是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医疗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这些金融机构在行政上归大藏省监督和管理,业务上一般由大藏省及有关主管省厅共同领导。商业银行、专业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民间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营活动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但必须服从于法律的制约。而政府金融机构是为贯彻国家政策而在不同领域内设立的机构,故又称为“政策金融机构”。它们在贷款中优先考虑政策目的,只对民间金融机构因资金不足、害怕风险和收益不大而不愿提供贷款的领域进行贷款,而且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它们一般不办理存款业务。

三、改革中国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设想

(一)我国财政政策性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

所谓财政政策投融资,它不是泛指财政一般性的投资和融资,而是专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调节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有偿的投资融资手段。我国的政策性投融资,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存在,并在后来得到不断发展,例如财政在50年代对国营企业实行的小型技术改造贷款,60年代建立的支农周转金,80年代末推行的基本建设资金“拨改贷”以及不少地方搞起来的“财政信用”等等。90年代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策性投融资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政策性投融资都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并没有形成,现有的政策性投融资不仅分散,而且规模过小,还常常是同财政一般性投融资混在一起实施。给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融资链条不完整。我国政策性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借社会财力的手段。加之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导致财政预算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列入政策性投融资资金来源,政策性投融资机构资本金不足,同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益低下,亏损问题严重,不仅上缴财政收入减少,而且一部分还要靠财政周转金和借款度日,财政对企业的投入不能产生效益,投资难以收回,导致政策性投融资链条断裂,难以为继。

2.形成不了统一的投融资体系,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管理机构,操作主体各自为战,且不说地方的财政信用管理上的五花八门,就是1994年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专司公共政策职能的银行,也是各自独立作战,缺少一个类似日本“资金运用部”这样一个统筹资金、协调行动的管理机构。当然,政策性银行要受中央银行监督管理,但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它不能替融资体系的协调管理工作。在当前,正是因为政策性投融资没有形成体系,才使各政策性银行陷入资金短缺,影响其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

3.资金使用缺少严格法律规范,各类政策性资金的运用都没有同各项政策规划对接起来,致使资金运作中随意性较大,特别是有的地方财政信用和财政周转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要么是“蜻蜓点水式”的投放,发挥不了应有的政策效应,再不就是缺少可行性研究,盲目上马,造成资金投入有去无回,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将财政信用投放于盈利性项目,搞一些税高利大“短、平、快”项目,形成和商业银行争利的局面。

4.体制定位不合理,至今依然把政策投融资,与国家预算拴在一起,看成是国家财政预算一种支出形式,所有的政策性投融资的形成,都主要依靠财政预算资金转化。这种体制定位,使各个政策资金运用机构,对国家财政依赖性过强,不仅造成财政不应有的过分负担,更造成政策投融资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因为,第一,财政的性质决定,财政资金的使用只能是无偿性的,搞有偿使用只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经济收支有结余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所以,规模庞大的政策性投融资的需要,主要靠财政供给是不可行的,这样做势必会由于财政收支矛盾的制约,使投融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使政策性投融资陷入困境。当前各个政策性银行资本金难以到位,以及融资渠道不畅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就是明显例证。第二,把政策性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局限在财政预算资金转化上,就阻断了政策性投融资与社会资金之间的渠道。各国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实行宏观政策,仅靠财政资金不仅调控力度有限,而且使用过度,还会带来严重负面效应。如果借助社会财力,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常常还会发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现行的财政投融资,不仅还很不完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跳出计划经济下财政投融资的基本思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在我国建设起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很有必要重塑我国的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制度。

(二)投融资体系改革总思路的选择

当前可有两种思路供选择,一是着眼于现行的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完善,在维持财政筹集和供给资金原有方式基础上,将现有的投融资渠道,集中统一由财政管理;二是着眼于投融资体系的重塑,以日本财政投融资制度为例,建立我国的资金委托、资金管理、资金运用三分离,全有偿式的投融资体系。两种思路比较起来,应当推后种思路为先。因为如前分析,我国现行的投融资体系的问题,并不单纯是由于管理分散的结果,更有其运行机制问题。不重塑投融资体系,机制就不能转换,现存的投融资体系运作中的问题,也就无从解决,政策性投融资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后一种改革思路,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现行投融资管理权分散所带来的诸多毛病,而且可以转换机制,更好的协调政策性投融资各方面的权责利关系,克服在融资来源上的、单纯依赖国家预算资金转换所造成的各种困难。

1.在投融资资金来源上,实行法定的委托制,可以使融资体系有一个比依靠国家预算资金转换,更为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拥有稳定的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乃是政策性投融资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政策性投融资的投向投量,要以各个时期政府宏观政策目标为转移,而不能依资金来源多少而定,只能靠拥有充分资金来源,依各项政策目标所需的调控力度,投入与之相匹配的资金量,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政策性投融资的资金运用,它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以实现宏观政策为目标,因此,向资金使用者收费不能高,但政策性投融资又不能亏本经营,必须保本,这就要求政策性投融资所取得的资金成本低廉。所以,建立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就必须给投融资体系,设定一个稳定而又成本低的资金来源。仅靠财政预算拨款,虽然成本不高,但要遭受财政收支矛盾的制约。如果靠财政在金融市场上,依市场利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虽然资金来源充足,但又适应不了低成本的要求。而实行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法定委托制,却可以克服这些矛盾,因为,实行法定委托制,将一些社会财力以法律形式,划定为投融资体系托管资金,诸如将社会保障体系积存资金、邮政储蓄、以及公共团体的某些基金存款等等,划为委托投融资体系资金,就可以使投融资体系的资金来源,有一个稳定而又规模可观的渠道。

2.建立资金委托、资金管理、资金运用三分离而又全有偿的投融资体系,财政作为资金管理者,则处于资金委托者与资金运用者之间的中介地位,只是投融资组织者,而不是资金实际供应者,一手受托、一手贷出,一手收回贷款、一手偿付委托者本息,这样既可以减轻负担,而又全面监督资金运作,保障资金安全和有效。

3.建立三分离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可以使资金运用机构不必担心资金来源的有无,能够全神贯注的、按照国家宏观政策意图,用好交给他的资金。从而解决现行体制下,各个政策性银行自筹资金所带来的诸多烦恼。同时,也解决了商业银行,按法定利率认购政策性银行债券的负担,为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创造条件。

4.投融资的三分离体制,也使资金供、管、用之间丽权利界限分明。任何一环都不能无偿动用资金,这就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强化了监督机制,有利于克服现行投融资体制中,责任不清、约束无力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三)新投融资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廓清政策性投融资与各相关方面关系。集财政性与金融性於一身的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它与社会一般投融资活动不同,它与中央银行的宏观政策管理,以及财政公共预算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实施的投融资,也是不同的。在建设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中,必须划清相关方面的职能界限,才能保障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准确定位。(1 )划清政策性投融资与一般财政收支关系,政策性投融资作为政府财政的一项特殊行为,它与财政的一般分配行为,是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不同事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是政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手段,其目标也是一致的,从地位来说,政策性投融资乃是一般财政分配的补充。然而,两者又是必须严格分开,不可相互替代的不同事物,其基本区别点有二:第一,运作范围和对象不同。一般财政分配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它同市场配置一样,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日常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政策性投融资,虽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行为,但它是专门为纠正市场配置之失误的手段,是为了满足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就是说,财政一般分配是主,财政政策性投融资是从。第二,补偿方式不同。一般财政分配是无偿的,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也不能进入市场。政策性投融资则是有偿的,虽然它同样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它的活动可以进入市场配置领域,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的,它可以向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企业贷款。(2 )划清政策性投融资与一般投融资的界限。政策性投融资与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前者是实施政府政策为目的,非盈利性的;后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行为,这无须多说。问题是政策性投融资与中央银行宏观政策管理,特别是与政策性银行关系应当如何处理。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动作中必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紧密配合,协调动作,一般来说,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之间的分工,应当如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工协作一样,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应当主要着眼于结构调整,当然,政策性投融资体系运作中,也会对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影响,应当注意与货币政策协调一致,至于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与政策性银行关系,在建立政策性投融资体系过程中,理所当然要将现存的各个政策性银行,纳入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资金运用机构之中。而不应仍然独立于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之外。

篇9

[关键词]信托业;整顿;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92-01

一、我国信托业现状

我国的信托业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个时间国内改革开放政策深入拖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完善金融行业发展。我国信托业开始兴起。截止到当前信托公司67家,总资产规模上万亿.信托投资涉及的领域逐渐成为了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信托机构与企业开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信托公司通过在资产评估、企业改组、产权交易、资产托管等方面的业务开展,拓展了活动的领域,显示了其金融功能和强大的资金运作技巧。如今,信托业可以更为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建立专业的机构,拥有专业的人才,是当前金融创新和融资的重要方法。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信托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我国信托业从发展之初就走进了一个误区,而在多年的发展中,同样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1. 先天资金不足

从目前的数据统计资料来看,当前信托机构的资金近占到了目前正常运营资金的8%左右。工行系统的信托机构,根据自由资本金应当是44。4亿元,但是实际上只有20。4亿元,只是应有资金的46%。资金的不足导致的是信托业业务经营范围和种类难以拓展,不利于信托业的壮大。当前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信托机构在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了各种方式与专业银行争存款、资金,去容纳“规定”之外的资金。例如通过吸收企业事业单位的计算资金、建设资金,甚至出现了通过委托方式挖银行墙角的行为。很多信托投资公司存在着经营不合理,勉强度日的情况。但是随着我国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清查的加大,信托业原有的资金来源必然受到冲击,而国家还没有从法律或政策上明确信托业的资金来源。

2. 业务不明,经营自硫化

信托他欧资业务是信托机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预先支付一定的资金,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企业或者项目的投资。在投资过程中,信托机构根据国家已经有的法律、政策等,合理公平的参与投资企业或项目从而获得收益分配,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当前国内在信托知识普及方面工作不到位,使得很多人认为信托业是银行工作的延伸,是为了弥补银行信用的工具。从而办理一些银行做不到或者不办理的工作。受到这种思想的限制,我国信托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作用难以有效的实施。信托机构更多的活动停留在融资上,这种认识的错误,导致了目前信托业与银行业务的雷同,加上国内约束机制不完善,使得信托业营业严重自流花,带来金融信托业的严重风险。

3. 方向不清晰,地位不稳定

1980年国务院为了促进各种形式之间的经济量和,要求银行试办信托业务,童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在大中城市试办委托放款、投资、投资性贷款、出租保管箱等业务。1983年信托业务规定为“委托、租赁、、咨询”。该规定已经脱离了信托业开办的业务内容,为了加强对信托业的管理,1986年公布了《关于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离。对信托机构统一称为信托投资公司,并对其规定了设置、报批以及经营范围,信托业开始有了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从1986到1996国内对上述规定并没有做出改变,因此信托业迫切需要能够适应今天的一些法律规定,给予信托业正确的定位。

4. 行政干预严重,自身存在问题

信托业的整改过程中,政府系列的信托投资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显然没有改变行业机构过剩的问题。在行政体制的保护下,各类机构只是服务于自己的部门。市场竞争没有有效的开展,资源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银行与其所属信托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资金关系,而政府部门与其所属信托钩子公司也存在着行政干预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信托业的思路和策略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国信托业不断的总结教训经验,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地将信托业打造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具体优化我国信托业的思路和策略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完善法律规定

《信托法》的出台是重中之重,防范和控制信托业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首先立法,尽快制定《信托法》,从而明确信托业的方向、经营方针以及业务的范围,以及信托机构的条件、手续、权利和义务。解决长期存在信托业中各种不明确的问题。同时需要在信托法的基础上出台配套的管理条例和细则,对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规定,具体包括有问题资产、逾期贷款、合理股价、外汇交易损失等等,都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得有章可依、有法可依。

2. 拓宽融资渠道

壮大资金来源,增加资金平衡力需要保证信托机构应吸收的五类资金不被分流。五类资金应当按照严格的规定办事,其他金融机构不得抢占,保证信托存款来源,转变经营机制,将独资经营转变为合作、股份合资方式,通过国家、集体、个人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要一银行存款方式作为吸取资金来源,转变为以信托存款方式吸收资金来源,必须签订必要的契约,明确信托人、委托人、受益人之间的关系。再次可以通过发行信托受益证券,扩大资金来源。

3. 健全信托业经营机制

信托业需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坚持信托特色,发挥信托业的基本只能,为社会理财提供更为丰富的信用服务。具体业务中,要办好委托业务,使其占到整个业务的重要地位。在信托业经营机制方面需要做到,遵守国家和人民银行规定、严格控制内部管理;分业务管理,禁止从事一般银行业务

4. 加强监管工作

提高信托业抗风险能力,需要从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两个方面入手。前者,不能够仅仅局限在原有的稽核监管,还应当更为积极主动进行防风险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分业经营,既要有对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监控,又要灵活现场检查以及分现场检查等。后者,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制定风险评级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化解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实施最后贷款人职能、接管或限制业务开展、兼并或破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再分配效应特征;贫富差距

一、 引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或四种类型。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投保资助型(或称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三种类型(刘志英,2006;徐鼎亚、樊天霞,2004)也有的学者将其分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型、储蓄积累型和国家保障型四种类型(王延中,2012),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苏联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作为一种单独的类型分割开来进行分析。在吸收借鉴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分为福利国家型、保障国家型和储蓄国家型三种类型,这样划分一来考虑到四分法中国家保障型已经比较陈旧,实施的国家很少,不具有代表性;二来类型名称简单明了,很容易看出各自的特征。基于此,本文就通过这三种类型及其代表性国家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在收入再分配效应上的差别。

二、 不同类型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

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而不同国家间再分配效应的差异却是绝对的。同一种类型的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对每种类型的代表性国家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每种类型在养老保险制度在再分配效应上的特征。

1. 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1)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悠久,早在1908年英国就制定了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1992年颁布和实施了现行的《养老保险法》。英国国家养老保险由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公民都可以得到基本养老金,只是这种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待遇保障水平比较低;补充养老金的多少与公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正相关。之所以认为英国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英国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国民,覆盖范围极为广泛;筹资模式上采用现收现付制,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养老金代际之间的转移;英国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除了由雇主和雇员提供以外,英国政府也为其提供大量资金支持,这更有利于养老金的宏观调配;缴费率上,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小于养老保险总收入的40%,缴费率比较低,而一般的税收收入占到保费总额的60%,从而有效实现了养老金的互济互惠;给付方式上,根据不同的缴费年限实行差别支付而且大约七成养老金由英国政府以现金的方式支付,进而更直接更快速的实现资金的自由转移,缩小了贫富差距。

总的来说,英国初次分配的效果很不理想,收入差距非常明显。然而,英国收入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很强,经过再分配之后,有接近一半的家庭贫困状况得到缓解。

(2)瑞典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早在20世纪初,瑞典便开始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所有达到法定年龄的老人都可以享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另一部分是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紧密相关的补充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体系的设置既体现了公平又兼顾了效率。作为福利型国家,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覆盖范围上,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遵循“社会保险,人人受益”的原则,覆盖全体国民,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保障水平上,劳动者的养老金收入约占退休前工资的70%,用于养老保障的开支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且支出水平随物价的变动不断调整,可见其福利水平比较高,且有效降低了家庭贫困率;筹资模式和内容上,瑞典采用以支定收的现收现付制,其突出特征是把现收现付计划建立在具有个人账户的既定供款制度的基础上,其中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比重较大,从而有效调节了家庭间的收入差距;资金来源上,瑞典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等,其中税收的比重很高,占工资收入的19%,这有利于借助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提升其社会化程度。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显著成果与该国政府实施的强而有效分配措施密不可分,其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置对于缩小代际之间的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贡献。

2. 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1)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1935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社会保障法》,该法是美国退休制度开始实施的标志。时至今日,美国已经形成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共同组成的三足鼎立的养老保险体系。

美国养老保险体系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调节收入再分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覆盖范围来讲,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针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而不是全体公民,整个国家90%以上的劳动者被这一保险所覆盖;受益条件上,养老金待遇与工资收入、养老保险费的缴费状况相关联,属于“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受益条件为缴费满40个季度且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不到退休年龄提前退休者,依据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扣减相应比例的养老金,对于延迟退休的老人,增加相应的养老金给付额;资金来源上,养老保险费主要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各占总保费三分之一左右,随着经济发展,雇主和雇员所缴纳的保险费率也在不断调整提高,从而有效保证了再分配所需的资金;给付水平上,养老保险约占社会保障总给付额的一半左右,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适中,2014年美国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水平约为39.4%;给付方式上,现金给付基本占据全部,实物给付所占比重只有0.01%,有效提高了再分配的效率。

此外,美国政府为体现养老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防止退休后的收入水平过高,设置了保险费的缴费上限,规定工资收人超过上限的部分不计入保险费的计算当中,从而有利于缩小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尤其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2)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德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随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最终建立起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共同组成的,具有强制性和针对性的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都很高,甚至高于福利国家型的英国,而且二者在比重上相差无几,这就使得制度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收入来源上,社会供款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税收的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德国较强的社会保障意识;缴费率上,采取根据实际需要一年一定的方法,如1995年的缴费率为18.6%,1999年达到19.5%,2009年又调整为19.9%,从而增强了养老保险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给付模式上,工资收入、缴费状况影响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但不是享受养老金的决定因素,德国政府坚持统筹和共计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得收入不同的劳动者在退休后享受的养老金差距不大;给付方式上,现金给付所占比重很大,约占总给付额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这一比例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总的来说,德国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中,积极强调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充分发挥了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的缩小了老年人的贫富差距。

3. 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1)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两部分组成,即中央公积金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中央公积金制度创建于1955年,它是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该制度的收支水平很低,收入约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3%,支出大约占2%。覆盖范围包括达到55岁退休年龄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所有雇员、自雇人士和自愿交纳公积金者;缴费率上,雇主和雇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费率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公积金建立之初,双方缴纳比例各占5%,19世纪中期提升到各占25%,20世纪初又调整到雇主占18%、雇员占22%;资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共同提供的公积金最低存款,最低存款由预期退休的余寿和预期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来确定,2003年后最低存款要求为八万新元,政府不以任何形式给付养老金,只提供税收优惠和保障收益率;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由员工工作期间的工资水平、中央公积金局制定的总投保费率以及存储利率来决定,并与三者成正相关关系。

总之,就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它特别强调自存自用、多存多用,不能充分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收入再分配的调节能力极小。

(2)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智利是拉丁美洲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后来经过1980年改革,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资金来源上,取消了雇主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由雇员自行承担全部保费,保费按雇员月工资收入的10%缴纳,另外基金管理公司收取3%的管理费,二者一并组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给付模式上,智利采用缴费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缴费20年以上的参保人员,政府制定了最低养老金支付标准,对于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或基金公司破产等情况,政府保证其享有最低养老金;管理方式上,对养老金分散管理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即每个投保人可自行选择中意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会为投保者设立专门的账户,由其对基金进行管理与投资,并将缴费和收益一并存到投保者账户待其退休后领用。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效率,每年养老保险的收入、支出占GDP的比重变动很大;但忽视了公平,虽然积累了大量资金,能够实现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相当少。

三、 各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

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设立了养老保险制度或养老保险保障措施,具体国情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设置也就不同,但对于一些经济制度相似、发展水平相近或其它社会因素趋同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也可能存在一定相似性。下文就从养老保险制度类型的角度来分析其在再分配效应上得特征。

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以“普惠性”为基本原则,倡导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保障内容全面的、高福利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最早是由英国创立的,后来逐渐被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接纳和采用。从筹资、给付模式来讲,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现收现付制,并采用“以支定收”的方式确定养老金水平;从资金来源来讲,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来源于国家税收,政府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从领取条件来讲,只要其公民达到退休年龄或规定的年龄都可以领取相同数量的养老金,与公民的职业、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等都没有关系。因而,综合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并结合以往相关学者对筹资机制、给付机制与收入再分配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尽管会造成国家的税负负担过重,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但也使得全体国民的福利水平普遍提高,具有很强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以“选择性”为基本原则,它与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普惠性”原则在覆盖范围上有明显的区别,即该模式并非囊括全体国民,而是侧重于向那些从事生产经济活动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劳动者提供保障。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是这一制度的典型代表。从筹资、给付模式来讲,这些国家多采用现收现付制,每个公民所获得的养老金与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密切相关,因而属于“以收定支”的模式;从资金来源来讲,多元化特征显著,一般包括社会缴款、税收、资本收益等多种形式,养老基金一般由政府部门监管但其它社会组织可以参与运营;从领取条件来讲,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就决定了并非达到退休年龄的公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还与公民的缴费金额、缴费年限密切相关。因而,综合社会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可以看出该模式明显带有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特征,强调风险共担,其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比福利国家型弱。

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度以“自保性”为基本原则,国家通过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个人按时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纳入个人账户用于满足退休后的养老需求。新加坡和智利等国家和地区是这一制度的典型代表。从筹资、给付模式来讲,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劳动者工作期间进行储蓄,退休后用储蓄金养老,属于完全的基金积累制和以收定支的模式;从资金来源来讲,储蓄积累型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来源于劳动者投入储蓄的那部分收入,整个过程中政府不缴纳任何费用,完全依靠劳动者自助,由专门机构对积累的资金进行管理和投资运营;从领取条件来讲,对于那些通过储蓄进行养老金积累的劳动者,一旦这些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相关机构就会一次性或逐月将其存入个人账户的资金返还给退出劳动市场的公民。

四、 结语

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三分法划分,可分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型、储蓄积累型三种类型,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从每种类型中分别选取两个代表性国家,剖析其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进而概况总结出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特征涉及覆盖范围、资金来源、筹资方式、筹资原则、给付条件、保障水平、再分配效果等多个方面。简单地从再分配效果来说,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果最强,社会保险型居中,储蓄积累型最弱。然而,福利国家型缺乏明显的激励机制,储蓄积累型具有很强的调节个人生命周期内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只是内容和特征上的差异,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

参考文献:

[1] 石美遐.中外养老保险基金来源及缴费比例比较研究[J].财政研究,2007,(3):18-21.

[2] 刘h蓉.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与社会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社会保障模式的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2,(3):67-72.

[3] 成新轩.公平促进效率的增长――瑞典的实践[J].求是,2008,(11):63-64.

[4] Shen C.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the U.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J].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

[5] 于秀伟.从“三支柱模式”到“三层次模式”――解析德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J].德国研究,2012,(2):70-79.

[6] 金玲.新自由主义福利的拉美实践:智利养老保险改革策略的解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2):111-116.

[7] Feng T,Gao X.A Study on the Choice Preference and Fusion Effect of Rural Endowment Models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Policy[J].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2013.

[8] 李耀华.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险――强制储蓄制度[J].中国金融,2015,(1):92-93.

[9] 刘波.当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分析与理论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渐进式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的缓解效应研究”(项目号:15YJC630105);民政部部级课题“老年社会工作研究”(项目号:2015MZRO17-16);第59期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项目号:2016M59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