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社区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问题和对策

1 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上了社会发展的议程,对改变“三农问题”的现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社区文化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整个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社区活力,带动社区整体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在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的文化建设,促进软实力的提高。

2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探讨

2.1 发展成绩。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农村文化工作开始走出低谷,逐渐呈现出不断升温之势,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活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曾经出现过两次: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先进乡镇活动。在这两个时期,农村文化事业的载体明显增多。

2.2 地区文化差异。 东部沿海富裕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已经有了以下特征和趋势:富裕农民的生活模式已从生存型转向小康型,为他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同城市文化相比较,农村文化的贫困和弱质表现得更为突出。

2.3 时期的对比性。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农村经济迅速好转,群众文化建设掀起热潮,乡镇文化站、文化室如雨后春笋普遍建立,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文化专业户,从而形成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俱乐部)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

而在最近一些年内,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相比,农村文化领域显露出了很多值得忧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严重短缺现象,(2)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象,(3)自我创收能力较低现象。

3 原因探讨

3.1 成因的级次探讨。 从官方的角度看:对农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抓住群众的兴奋点;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措施不利;乡镇文化站的疲软无力。从村级组织角度来看: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功能的弱化,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级文化娱乐设施的形式主义。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自身需求的层次性,农村文化土壤的板结化现象(人才流失)。

3.2 “二难困境”。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农村文化的转型则陷入了一个二难困境。[1]

户籍制度的存在割裂了城乡文化交流的纽带。农民被人为的拒斥在城市之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难以实现。

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弱化了文化发展的动力。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城乡文化的冲突滞缓了农村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 官办文化(包括三下乡文化,文化站室的文化),应该和寻找出路的民办文化相互联手,共同打造新的农村文化局面。一是对文化站、文化室进行改革,促其向产业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引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倡导民办文化产业。

4.2 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换。 中国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愚忠愚孝、三从四德、宗法等级观念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都是格格不入的,需要加以摒弃。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有着较大的影响,并直接为我国当代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宜吸收的文化资源。

4.3 加强乡土文化的推进。 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发展特色文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契机,推动和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团结到一起,并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增加相互交融的浓厚情感,对促进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2]。

4.4 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与先进文化接触少,现代文明知识严重缺失,农民的精神文明领域出现了两种文化的争夺现象。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便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

4.5 推行成本分摊。 农村文化事业筹资的主体当然应该主要是政府,但政府并不是惟一的筹资主体。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村文化产品的及时生产和提供,就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政府筹资为主体,积极引导市场化筹资和社会捐赠等行为,建立起筹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4.6 树立问题 大文化观念。 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贫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所谓农村“大文化”, 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文教卫生、体育诸多方面,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小活动站”的思维, 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3]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华. 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0(6).

篇2

关键词:群众艺术;社区文化;挖掘;整合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16-01

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正与日俱增。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发展以及“两个文明”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谋求一种能有效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这方面,群众艺术有良好的优势和可操作性。

群众艺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性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所以群众对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利用群众艺术为载体将为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大的便利。通常情况下,对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地区的社区群众,无论是新闻报纸还是专家下乡式的讲说,他们接受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如果在社区文化宣传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来进行政策宣传,科技知识普及以及节日庆祝活动等内容,那么群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都会比较高,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我讲你听”要好得多。比如,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在东北具有很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我们大可以将需要宣传普及的内容改编成二人转和秧歌等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参与这些节目的时候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自发性

群众艺术是在老百姓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老百姓往往会自发地组织和参加相应活动。不管是北方的“千人大秧歌”还是南方的“万人坝坝舞”均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所以,以群众艺术开展的各种社区活动将给我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利在千秋”的长期国策,各个社区各出奇招,很多社区耗费巨资引进健身操教练、开设健身房,然而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倒是一些组织群众跳坝坝舞,扭大秧歌的社区,经常出现“千人齐舞”的壮观场面,把社区的群众锻炼工作推向了不小的。类似的事例很多,无不反映了以群众艺术来贴近群众对社区各种活动开展带来的极大便利。

三、深入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存世最多,影响最深的不是各种典籍,而是大量的俗语和市井作品,究其根源,就在于群众艺术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具体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请专家演讲还是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很难保证这些活动的深入度和持久性,而群众艺术则不一样,由于社区居民接受度以及传播率都很高,尤其是以数来宝、快板、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形式创作的大量文艺作品,流传甚广,对于宣传和推进社区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是明显的,那么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又应该注意哪些元素呢?以下几方面是很好的入手点:

(一)挖掘社区特点,结合群众艺术

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各个社区,即便是同一城市的社区在人口组成,居民素质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摸清楚本社区的特点,再将其与各种群众艺术结合起来。

比如四川遂宁的天心社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社区,然而该社区由于有一所老年大学,爱好唱歌跳舞的中老年人非常的多。于是天心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社区特点,将这些中老年朋友组织成秧歌队,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舞、小品,与各个社区频繁互访,到各地演出交流,即丰富充裕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和社区文化,更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联合其他社区,发散群众艺术

社区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将群众艺术作为桥梁与其他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对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将大有裨益。例如通州某社区就充分利用了该社区明清时期是字画艺术中心的特点,开展“字画文化进社区”的文化走亲交流活动。与周边20多个社区结成友谊社区,开展了“书法绘画作品展”,“书法技法探讨”,“民间艺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所到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各社区的民间书法家、绘画家更是积极参与,在展示自身作品的同时与书法绘画爱好者探讨,交流。整个“文化走亲”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使该社区的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也必将是为群众服务的有力工具,我们只要在工作中深入挖掘社区特点,将其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注意加强交流,那么,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滨海新区;文化建设;历史定位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36-0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未来的改革部署变得清晰可见,在已公布的全会公报中,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家软实力被列为我国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

滨海新区早在2006年就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与广东深圳特区后又一个国家级重点建设新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新区的经济发展增势迅猛,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区除应保持原有的优势与活力外,还要勇于承担起探索深化改革之路的任务。如果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完善与加强新区整体文化的建设则是刻不容缓的,这直接关系到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增强。而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则是了解新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一、滨海新区整体文化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1.历史文化积淀薄弱。不可否认,滨海新区有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迹和工业遗存,经滨海新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现存文物遗址132处,已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其中比较著名的并被列入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有:大沽海神庙遗址、南塘遗址、北塘炮台遗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海河防潮闸、日本新港港湾局办公厅旧址、塘沽火车站旧址、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旧址等,除此之外滨海新区也还保存了具有一定特点的渔民民俗文化。但是,总体来看,在这些历史遗迹与民俗特色的基础上并没有形成整体的历史文化与历史精神,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建设上没有注意新区与老城区的时空联系,使新区的文化建设丧失了历史的底蕴。

2.新型文化没有形成体系。所谓新型文化,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由于我国的城市文化发展较晚,且一开始是被动起步,因此受西方城市文化影响较深,而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较少。几年来,滨海新区的新型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新建了一批文化设施,但大都偏于应用,而且彼此没有构成体系,也没有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在整体文化建设布局上历史定位的缺失。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横向比较来借鉴先进地区的文化建设经验,例如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区,上海的浦东新区和广东的深圳特区的经验,在这些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的区位特点,建设出具有明显特点的滨海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时间的向度,既关注过去也关注未来。所谓关注过去指的是,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应突破我国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割裂的问题,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谓关注未来,指的是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建设出具有未来指向性的文化。

3.行政区划松散致使文化空间的整体性意识淡化。滨海新区的整体文化建设方案需要统一的制定、执行。因此,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新区建设7年以来,虽然已经成立了新区政府,但琐碎的行政区划致使文化建设的整体空间被分割成几个联系松散的区域。不过,2013年9月后启动的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无疑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新区将撤销原有的塘沽、汉沽、大港等三个行政区域,代之以政府对街道、乡镇的直接管理,从新区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这样将十分有利于政府从宏观、整体的时空视角制定新区的文化发展政策,准确地为新区整体文化的建设进行历史定位。

二、新区文化历史定位中的三组关系

前已论及,所谓文化建设中的历史定位包含两个要素即时间与空间,二者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这两个要素的定位,便可以逐步厘清新区整体文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关系。

1.冀文化与滨海文化之间的关系。所谓冀文化指的是以燕赵文化为主体但又不局限于他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冀”是我国早期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冀文化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后随着历史的变迁又衍生出燕赵文化,京味文化,津味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等子文化。时至今日,冀文化的基因在这些子文化中依然十分鲜明,概括来说就是粗犷、浑厚、刚烈、豪放,滨海新区地处津冀交汇之处,而且又吸引了大批河北籍的人员到新区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好新区文化与冀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天津传统文化与滨海文化之间的关系。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应该定位为天津市整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城市发展的时空上看,滨海新区是天津城市的一个新区,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组成部分。天津文化600年积淀下来的流动、开放、兼收并蓄的河海文化特点又都与滨海新区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滨海新区不仅应成为天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点,而且应该为天津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以看出,滨海文化对于天津传统文化有着继承与发扬的责任。

3.近代史背景与滨海文化的关系。任何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历史的追溯,如果脱离了时间的定位那么它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代以来的百年历史,对天津的城市文化影响巨大,这主要是西力东侵的结果,尤其是在1800年以后,天津作为中西冲突的前沿,更是出现了各色舶来文化汇聚的局面。现位于滨海新区境内的北洋船坞旧址、北塘炮台遗迹、永利碱厂旧址无不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衰败、挣扎、与复兴的历程,因此,新区文化整体建设应该重视挖掘历史的纵向深度,以史为鉴,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融入新区整体文化中,形成具有时代凝聚力的滨海精神。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内训师; 误区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66-01

近年来,企业文化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的重大作用,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纷纷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在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离不开“选、育、用”等几个关键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不少企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大大影响了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的质量,不但没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反而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文化内训师“选”环节中常见的误区

(一)忽视人选价值取向的考察

企业文化培训不同于其他业务培训,由于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只有对本组织企业文化高度认同的员工,才有可能准确地讲授本组织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精神和内涵。一些企业在选拔企业文化内训师时,忽视了企业文化培训与其他业务培训的区别,往往也就忽视了对企业文化内训师价值观的考察。曾有过这样的案例,某企业在选拔自己的企业文化内训师时忽略了当选人的价值取向,恰好当选的员工并不认同本组织的企业文化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对该组织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反驳,引发学员的极大兴趣,博得满堂喝彩。但可以想象,这样的培训效果是如何与培训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把朗诵、演讲能力视为培训能力

优美的声音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一般善于朗诵和演讲的人,常常具备优美的声音。但是,如果把朗诵、演讲能力视为培训能力,并将之列为首要且必要条件,而忽略其他重要条件,结果将往往会事与愿违,一方面可能选不出几位文化内训师,另一方面选不出真正能担当文化内训师的员工,也就无法组建一支优秀的文化内训师队伍。

(三)把长相成当必要条件

良好的外表形象确实有助于吸引学员听课,但是,若把长相当成必要条件,有智慧、热心授课而且善于讲课但长相一般的员工可能会被拒之门外,结果将与上述情况一样,企业找不到几个真正能讲课的文化内训师,更不要说组建队伍了。

(四)以职务定级别

一些企业在选拔文化内训师时,往往会以职务来定内训师的级别,简单地将高层管理者定为高级文化内训师,将中层管理者定为中级文化内训师,将基层员工定为初级文化内训师。这样的做法将大大地挫伤各层级文化内训师的积极性。例如,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被定为最高级别的内训师,无论努力与否,都没有什么关系;对中级管理者特别是基层员工内训师来说,更是极大的打击——不管自己如何优秀,也只能是一名初级内训师,如此这般,哪一层级内训师的积极性都无法调动起来。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和部门,往往会将工作比较闲的员工拉出来充当文化内训师。一般而言,工作比较清闲的员工,业务水平比较差,业务水平较高的员工一般都很忙,这就容易造成文化内训师队伍水平低下。

二、企业文化内训师“育”环节中常见的误区

(一)存在急于求成思想

虽然企业文化内训师是经过严格甄选出来的企业骨干,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同时具备培训、策划、讲演等一系列文化传播能力,但并不代表就可以自然地成为企业文化内训师,而是需要通过较长的专业培训和实战历练的。但是一些企业在组建文化内训师队伍时,往往以为借助短短几天的集中培训就可以培养出能直接上台的内训师。让未经过一系列严格专业训练而轻率上阵的文化内训师匆忙授课,往往事倍功半,既容易打击文化内训师的自信心,又容易使学员产生不满。

(二)存在精英思想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深植,依靠的不是某一个企业文化内训师,而是一群、一代,甚至是几代企业文化内训师。但是,一些企业在组建文化内训师队伍时,往往只把眼光盯在当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少数“精英”身上,对具有一定潜能的员工挖掘不足,没有做好后继人才的储备,容易造成文化内训师的断层,还容易造成某方面的内容只有一个文化内训师,一旦这位文化内训师调离或因其他原因离开,授课就会被中断;此外,让学员长时间面对同样的人上同样的课,容易让学员缺少新鲜感,产生厌倦懈怠心理。

(三)重使用轻培养

跟其他业务工作一样,作为文化内训师,需要进行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持续的学习积累。但是,一些企业在组建文化内训师队伍时,稍加培训就让这些内训师开展宣讲活动,忽视对其进行后续培训教育。即使有一些象征性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也较为随心所欲,没有根据系统、科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企业文化内训师“用”环节中常见的误区

(一)授课内容不分层级

一些企业往往让一个文化内训师讲授所有内容即方方面面的企业文化课程。须知,人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不同层级的员工,对企业文化会有不同的领悟与认识。这就需要对文化内训师进行层级的划分,对授课内容也进行层级划分,如身为企业高管的文化内训师,可以讲授战略发展方面的内容;身为中层管理人员的文化内训师,负责讲授执行力方面的内容;身为基层员工的文化内训师,则讲授精神感悟方面的内容。

(二)只强调奉献

一些企业认为,文化内训师作为企业中的一员,每个月领有工资,就不应该再领取课酬,而且往往是在法定的上班时间授课,更不应该计较课酬;即使是在业余时间授课,也是对企业的一种奉献,是应该的,因此,在对待支付企业文化内训师的课酬时,随意性强,不能保证课酬的支付,即使有所支付,也只是象征性地给予一点。这样的做法,说明不尊重文化内训师备课、上课所付的辛苦努力和劳动,极大打击文化内训师的积极性。

(三)同工同酬或以职务定课酬补贴

一些企业在支付文化内训师课酬时,不管文化内训师水平的高低、授课质量的好坏、培训效果的优差,一律按同工同酬的方式支付课酬补贴。一些企业则按文化内训师的职务级别来定课酬补贴,职务高的多给,职务低的少给,没有职务的,就更少。这显然会极大打击文化内训师的积极性。

(四)激励机制单一

很多企业都意识到激励对提高文化内训师积极性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激励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是没有全面考虑到文化内训师内心真正的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式,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往往把支付课酬作为对文化内训师最主要的激励。而且,激励过程中往往没有拿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评先评优“轮流坐桩”,今年你当,明年我当,这样会使先进文化内训师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从而达不到激励效果。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在组建文化内训师队伍时,内训师只有进没有退,即缺少退出机制,容易造成文化内训师队伍庞大,人多而不精。

在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内训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又要警惕和避免上述谈到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育社会生态;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98-02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教结构的调整,许多高校都形成多校区格局。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想校园文化的功能最大化发挥,必须抓住内涵,同时有机结合人文元素并注意创新。十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学校文化”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创新为视角,全方位解读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原来的校区无论土地面积还是教育教学资源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需求,因此高校“开辟”新的校区也就势在必行,甚至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学城”。然而,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建设校园,应如何传承和发扬原有的办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传统,或者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并且创造有自身特色的整体校园文化,便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高校多校区建设的过程当中,新校区建设作为“重头戏”被各级各类高校演绎出不同效果,与此同时,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1.重继承,轻创新,致使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一些高校仅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简单的继承,并未在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上花费心力。建设新校区后,很多学校管理人员都会考虑新校区未来发展战略和组织战略等,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一种“软战略”。

2.重本部,轻分部,减速校园文化的整体推进。一些高校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以老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忽略新校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和特殊情况,还有一些高校只注重对老校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都是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整体推进之路上的障碍。

3.重整合,轻融合,导致校园文化认同感不强。校园文化是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而成。但仍有一些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急于营造新的校园文化,简单地以行政管理方式对各种校园文化进行生硬的整合,忽视构建新的校园文化必须经历新老校园文化间融合阶段,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重构基础不牢固。

4.重结果,轻过程,使得校园文化有断层。不少高校新校区选址都远离城市或是在城市边缘地区,这使“世外桃源”般的新校区存在交通不便利、商业网点少等弊端。不仅如此,高校建设新校区时多数高校都选择在城郊划大片的土地面积进行建造,为日后学校的发展“留有余地”。但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资金在新校区的建设当中消耗殆尽,“空地”现象使校新校区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出现“断层”。

三、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对策

抓住中央文件的精神,着力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全局角度,可以将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核心三个结构层次,分别对应校园文化当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只有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当前实际,有机结合内外部力量,时刻不忘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定能使校园文化功能最大化。

1.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战场”――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用于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建筑群,如: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公寓和校园绿地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因此,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设计,必须要统筹考虑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对学生可能达到的积极影响,更需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自然环境、人文条件、专业传统等优势做到传承经典又不失时代精神与教育意义。新校区建设需更多地体现本校的创新和文化精神意识,既能以图片、警言警句等方式展示校区建设发展历程,又能够让人步入校园后油然而生一种奋斗的热情。

2.规范校园文化运行的“主轨道”――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机制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不紊。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应做到重视各级行政机构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统一制定规划,详细安排,周密部署。在校园建设规划制定过程当中主动让学校各种不同角色的担任者共同参与,以此来提高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严谨性,壮大校园建设队伍,同时使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教师、学生、后勤管理部门员工中的得到普遍认同。在制度建设方面,要贯彻依法制校理念,通过各个部门的倾力配合使学校多项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从而达到保护师生合法权益的目的,对高校育人工作健康顺利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装点学生大学生活的“大舞台”――校园活动。多元多样的多校区校园文化格局越来越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需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用学生参与的热度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青春无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失为“一剂良方”。加强高校多校区校园网络阵地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增强网络宣传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提升文化艺术品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积极开展并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倾全校师生之力打造集特色化、创造性、发展性于一身的特色校园文化。

4.抓住青年学生心灵的“秘诀”――不断创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有兴趣和胆量接触新事物的时期,各类新鲜事物都能够抓住他们的眼球,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若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在保证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同时,利用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参与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能在全校掀起一股打造校园“新”文化的热潮。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当前形势之下的新校区建设“肩负”着许多的压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持整个校园文化系统的和谐,加入足够的创新元素,才能使高校新校区校园建设达到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童志勇.新校区大学文化融合的难点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3.

[2]曾德生,黄志荣.新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7,(11):67-69.

[3]李俊杰,羞华青.新校区大学与校园文化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7-69.

[4]刘新荣.新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5):39-43.

篇6

论文摘要:提出了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概念,阐述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平台资源建设的途径。

城市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同步、文化同源的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大发展。因此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是促进环渤海区域崛起的有效途径。图书馆以其特有的跨越时空的聚散吐纳能力,延续着历史,延续着文明,它不仅珍藏着人类科技进步的智慧结晶,而且是区域文化发展轨迹的见证。图书馆特定的文化传播能力,决定了其在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宣传、利用馆藏特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展示区域文化魅力,有助于增强区域文化凝聚力,助推环渤海区域崛起。

1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进展,环渤海区域内相继建成了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天津市共享工程资源服务平台、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山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服务平台,但是由于这些平台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各省市只是采集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信息资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还处于分散阶段,合力不足,环渤海区域内还没有设立专门挖掘和加工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服务单位或机构,即使有的部门愿意为环渤海区域的文化信息提供服务,但就现在的服务和管理形式来看,提供高质量的、令读者满意的服务是不现实的,对于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的读者和关注者来说有无助也有无奈。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环渤海区域内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该以地域为中心,立足于区域内的图书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依托,辅以物流配送系统服务,通过静态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动态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实现协调采购、书目数据库建设、网上公共目录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建立健全一种协调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一个体现资源特色的、融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于一体的区域性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其目的是促进区域 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内读 者与用户对文化信息的需求。

2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有 效集中和有效利用文化信息资源,扩大影响,强化传播。整 合各种动、静态文化信息资源,经过图书馆人的精心加工,使 之点、线、面、体清晰,内容全面,结构完整,不但可以集中关 于环渤海区域的所有文化信息资源,提高专指度,还会更有 效地发挥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的作用,使研究者和关注 者扩大选择范围,增加备选内容,各取所需,更方便、更快捷 地获得更多的和环渤海区域有关的理论支持和最新最有价 值的相关文化信息。

其次,建立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强化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传播,促进观念的融合和文化的认 同,增加文化凝聚力。要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共同的价值目标,近几年,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以前的许多场合为了争取话语权或主导地位,各区域都在强调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优势,如皇城根文化、塘沽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其实它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并非相距甚远,但却在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融合和文化认同问题。把带有各个地域文化和特色的所有信息、资源,不论载体文体,不分语种格式,只要和环渤海区域有关,就都集中在一起,并广泛宣传,让每一个环渤海区域的仁人志士、学者以及关注环渤海区域的人,通过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找到自己的切人点,更新观念,共同打造整个区域都能认同的新的区域文化。

3建设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途径

3. 1设立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文化工程,它的实现要靠区域内各图书馆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要充分体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来实现共建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应设立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应是常设机构,选举一名委员会主席,由中心城市图书馆、科技、教育、财政、文化等相关机构组成区域性联盟共享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各城市图书馆、相关高校、机关、科研院所等单位和相关机构推选委员会成员。协调委员会的主要权力和任务可包括: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相关机制,创建一个集中、高效、规范、和谐的管理机制;制定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各类规范性标准、数据、格式和申报程序;研究制定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经费结算等手续的具体规定和违规操作的处理办法;协调解决有关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研究制定有关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中的政策,向 人大、政协提出法规草案。

3. 2整合现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联合采购信息 系统

首先,各成员馆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不分载体,不 论种类,只要和环渤海区域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源,就加人环 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其次,充分利用各成员馆 现已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全面搜集和环渤海区域文化有关的 信息,在取得版权人授权的前提下,采取下载、复制粘贴、重新编辑等各种手段,努力充实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并用光盘刻录等形式,解决环渤海区域数据信息量大的问题。再次,注重与环渤海区域各个网站的链接,充分利用网上媒体的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时刻关注各个网站的更新情况,掌握更新规律,及时宣传和指导各级各类读者,使环渤海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永远处于环渤海数据信息的前沿。最后,通过资源共享网络进行采购协调并组织集团购买,对于高价格、高利用率的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可以由中心购买后设立镜像站点,提供给所有成员使用。各成员馆必须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馆藏基础、经费多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从文献类型、载体、学科等各方面统一协调。

3. 3开展多功能全方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环渤海区域的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好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馆藏和网上信息优势,创建以读者为中心,集网上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新模式,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查询与传递、参考咨询、学科信息导航,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以下是几种主要服务方式。

(1)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可以看作是传统定题检索的扩展。它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发现用户兴趣,建立用户档案,然后将信息需求按领域分类,实时搜集信息资源中某领域的信息,如用户感兴趣的专题书目、专题文献资料、会议消息等,并将其推送给用户,用户无论何时只要打开自己的“推送频道”,就可接收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2)个性化信息导航服务。在这个创新的时代,读者的信息需求层次各不相同。由于要搜寻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不容易,迫切需要一种导航或个性化服务,以获得可利用的、可借鉴的、有规律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因此,开展个性化服务,要求从事信息导航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组织、构成、检索系统、网络信息的分布,还要善于运用积累的知识来回答读者咨询,为读者提供查找、选择使用各种合适资源的方法。

(3)一站式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原为欧美国家的商业概念,近几年来,这一概念已被引用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上来,并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追求的最终目标。一站式服务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就是指在一个问答区,读者通过网络一次性检索多个书目数据库,并通过查询一次性地获得各种原文信息,它能提供最直观的信息阅览、数据文件下载、信息传递和专门的信息咨询。对读者而言,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是最理想的服务模式,它能够集咨询、检索和获取信息等功能于一体,可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篇7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开展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07-01

社区文化对社区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如陶冶群众情操、提高群众素质等。当前,我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呈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在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三个方面入手,浅谈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一、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社区群众文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社区群众文化对于社会和谐构成以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第一,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调查表明,60%以上的群众参加群众文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第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密切的联系了多类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涉及到文化艺术发展等多个层面,因此,社区群众文化对于提升群众全面性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意义。第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积极地教化功能。群众文化具有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递功能,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即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能力。

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研究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能够起到为进一步的引领和发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第一,当前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随着城乡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文化内容与形式变的丰富多彩起来。活动方式有社区组织形式,也有群众自发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有广场舞、健身操、大秧歌等文艺性与体育性活动。第二,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社区文化的兴起,一些相关经营性的文化场所也随之兴起。如书法、美术、器乐等,这些相关文化场所的兴起,对一些公益性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补充,同时也引导了群众文化的消费方向,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空间。第三,社区群众文化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当前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热情参与的积极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具备了相当高的专业能力,在这些文艺骨干的带领之下,社区群众文化逐渐的走向专业化,走出了社区,走向了社会大舞台。

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完善社区文化团体的组织制度

社区群众文化团体组织制度的完善,可以使群众的自发组织能力和组织决策得到保证。群众参与才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因此,在完善社区文化团体的组织制度上,政府可以采取引导、建议的方式,帮助社区建立文化团体制度。政府不能强制施行统一性的文化团体制度,因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区也有不同的规章制度。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让社区群众自发的组织和决策文化团体制度,才能让群众的参与性高。由于社区群众文化团体是一种自发组织的文化团体,因此,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二)引导多渠道投资,建设高雅社区环境

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同时,还应当引导社会多渠道投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资金,建设出高雅的社区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高雅的社区环境,为社区群众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如广场、公园、文化站、图书馆等。建立好社区环境,方便与社区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广场舞、健身操等。各种文化活动设施的完善,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联络感情、增强友谊。

(三)突出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特色文化也即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区都孕育出了璀璨的文化。地域文化特点,如:方言、饮食、信仰、建筑等。地域文化因历史的沉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群众紧密相连,地域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要根据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

四、结语

社区文化建设不但关系到某个地区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倡导,深入了解社区文化现状,正确的引导社区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看见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成。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形势;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86-01

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由缁嵘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白社各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自十七大以来,我国一直在朝着社会主义和谐体制方向发展,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执政理念,贯彻“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的执政方针。这也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与群众文化活动相融合,借此来提高群众的人文文化水平。其次,群众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人文文化水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再次,文化活动不仅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二、群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很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并未能吸引多少群众参与其中,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活着最后成为组织者自娱自乐,根本实现不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意义,而且严重浪费活动经费。调查发现,群众反映活动与期望中的活动相去甚远,由此可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员对文化建设实质的误读。群众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是群众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群众文化建设只会是空谈。目前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地域性较强,而居在同一地区的群众文化层次各不相同,个人修养良莠不齐,文化爱好大有差异,因此在文化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居民的不同需求。针对老人和儿童的文化活动仍然不够重视,有待提高。

三、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意见及解决措施

(一)增强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地区或是城市的形象,往往是通过文化设施来体现的,所以相关文化部门,必须增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地区项目和资金规划安排妥当,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设施,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供设施基础。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偏僻的城乡,受到自然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的环境好坏,是文化建设成果高低的决定因素。为了不断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的场地。在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群众的文化知识的宣传,以群众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提高群众文化知识能力。各个地区要定期加强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有助于在群众生活的周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群众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最终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文化素养水平。

(三)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群众文化必须做出改变,力求在普遍中求特殊,在共性中表现个性,将工作做到小型化、多样化、具体化和实用化,以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文化需要。首先,抓牢节日文化。在我国,传统的节日一直深受人们重视。鉴于此,如果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能够紧紧抓住节日文化,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文化活动,一定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彻底改变以往低俗、单一的文化想象。其次,抓好常年文化。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在工作中应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持续开展各种大型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日常文化需求。再次,抓好本地特色文化。鉴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创立文化品牌,这样才能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真正的帮助。

四、结语

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维护社区的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理清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不断思考和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能够使社区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彬.对群众文化的一点思考[J].文学教育,2010(10).

篇9

关键词: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60-01

群众文化喜闻乐见的特性,决定其势必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势必会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1]。然而,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暴露出许多弊端,影响了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人们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群众文化概述

要想了解群众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文化:从广义角度来说,文化是人类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及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从狭义角度来说,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及精神文明的总和[2]。群众文化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群众自娱自乐要求而在群众中间自发形成的,能够丰富广大群众精神世界的文化活动。

十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布局之一,并且提出了"建设健康丰富的群众文化"的口号,这使得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然而,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而且传统群众文化建设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亟需改变。

2.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常见问题

2.1 国家主导文化日渐减少。各级文化馆及文化站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各级文化馆及文化站建设发展速度远不及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从而使得国家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逐渐减弱,国家主导文化在群众文化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抑制了国家主导文化的减少。

究其原因,有关政府部门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忽略文化指标,忽略群众文化建设;人们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群众文化建设人员较少;行政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社会制度的改变,使得部分专业的精通文化的人才流失,影响了文化馆及文化站的发展与建设。

2.2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要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而出现的,因此群众文化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否则将会被淘汰。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群众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现有的群众文化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进而使得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影响。另外,传统群众文化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因而难以满足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代社会生活。

2.3 群众文化工作者缺乏现代意识,创新性不足。过分重视传统文化,忽略现代、时尚的文化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些文化工作者多以中年人为主,他们的文化理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并且其曾经接受的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因而这类工作者的思想相比于年轻人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性。落后的意识、创新性不足使得当前的群众文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不能满足人们极大的精神需求,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其发展及建设受到限制。

3.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发展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应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目的,针对现有群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壮大群众文化队伍、融合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认清社会发展新形势,从而加快群众文化的发展。

第一,稳定并扩大现有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稳定和扩大现有群众队伍应该是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通常来说,社区、街道干部的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因此这类群体是建设群众文化的主要力量。

因此,在稳定壮大队伍时应做到:首先,善于发现社区、街道干部中的文艺骨干及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一支专业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其次,定期组织队伍成员参加各种文化培训活动,确保其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稳定增长。

第二,坚持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化。群众文化的内容应该兼顾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尤其是在中国与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以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侵袭直观重要。

首先,保证游园、灯会、茶艺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定期开展,保护我国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风俗习惯、节日文艺,从而使提高基层群众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涵养。

其次,居委会、街道办等可以定期组织基层群众参加现代文化知识讲座、社区论坛等,向基层群众宣扬科学基础、社会公德、健康保健、环境保护等现代知识文化,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的文明素质、公德意识、科学意识与环保意识。

第三,结合新形势加快群众文化建设步伐。我们只有认清了现代社会发展形势,才能够为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确立正确方向。对此,我们需针对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薄弱、意识不足、投入偏少等问题,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覆盖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四,推动群众文化的市场化变革。新时期,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交流将会变得更加密切,而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样应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对此,我们应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市场化改造,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推动群众文化的长期健康发展,从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及提高对外传播的力度。

4.结语

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布局的逐步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3]。本文在阐述群众文化概念及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稳定壮大队伍、融合传统及现代文化、加快文化建设步伐以及推动市场化变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为群众文化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 许丹萍.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15):15.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

群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基础,是重要的文明展现与社会发展趋势的标准依据,根据社会文化娱乐内容以及重要操作应用的内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科学验证与经济文化结合规范重要应用鉴证。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中,需要对群众文化进行全面的发掘和理论实践的探讨。

一、群众文化之建设

(一)稳固与拓展群众文化队伍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进行稳固与拓展。文化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方向与基层实施方案运行的策略与方法。对于在街道、社区以及管理相关的领导阶层,不断进行工作的深化与调整,针对基层群众的意见以及活动规律,进行群众建设与各个方面的工作管理中,实现对年龄、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等各个方面的推广与探讨,应用管理人员以及常规化的操作,运用管理人员规划的行为标准,从而实现对参与人群的指导与支持。对于社区街道等方面文化活动,进行管理与调整中,设置管理群众,进行常规性的培训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根据社区街道等区域的生活习惯配备各种日常待遇,不断进行物质水平的提升。在物质上获得更多文化生活以及大众视角的应用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控制变化。依据群众收入以及社区的生活标准,进行生活待遇的规划与制定。应用其具有丰富的群众生活以及操作物质控制的变化的基础,实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文化水平追求定位。并且对于管理层面的文化工作状态与环境进行管制与规划。创立情绪舒畅的工作环境与气氛,并且实现各种工作状态以及变化的潜能,不断的进行繁荣以及物质丰富状态控制的调整。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秉承传统文化,重视当地文化的传播

中国进入世贸以后,中国的市场以及经贸体系逐渐开放,对于经济变革的中国经济贸易流通来说,区域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开展第三产业的应用标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领域的文艺特征以及操作标准,需要进行知识的融汇与转换,依据操作标准和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以及群众知识的应用与历史沿袭。对于正确的方针政策等理论依据,进行传播并予以调整和控制,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以及应用操作的文化传统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知识操作的应用与社区论坛的基础表现。破除封建迷信以及不良科学理论依据的操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以及健康标准环保意识规划,不断实现具有社会得到约束的应用基础,以及广大群众建设的文化标准。进行广阔的文化意识交流以及环保状态的控制与调整。

(三)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目标并加快建设步伐

规划建设中,不断进行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的控制基础,对于新时期中,群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建设当前机制的全面性拓展,发展群众文化的底蕴以及操作应用的知识性建设标准,完成较多的应用实际操作以及文化建设标准对应。队伍的控制以及文化建设应用的标准,进行了改制和操作,不断进行推进应用和谐社会的基础,并且在工作方面进行了全面技术上的改进,对于操纵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丰富的社会物质标准,实现了全面的生活水平提升,从而使人们在精神领域的追求空间更为广泛,人们能够通过足够的业余时间以及富足的经济条件对文化活动以及建设进行思考与规划,对于具有社会性以及大众领域方面的规划与调整,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展示与操作标准。在体制与规范约束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与时代标准。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以及群众生活的习惯特征,进行公众文化服务的展示与调整。对于复合经济建设以及文化交流方向的群众文化予以加工和优化,实现加快建设步伐的目的。

二、群众文化之发展

(一)促进文化建设发展,确认产业化规模与趋势

对于国内以及经济建设变化中的条件规范,需要对政治经济进行不断改进与发展。针对国内建设领域的操作与应用标准的具体要求,实现群众文化的市场需求。在这种市场经济产业链模式的需求环境中,“群众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等几大元素需要进行不断的城市规划与应用,对于城市的审美以及生活节奏的分析处理,实现崭新的项目需求与文化领域内容的应用基础。对于文化消费领域的需求与城市生活条件的配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进步。完善操作以你够用的文化需求以及其他国家领域的建设标准,不断实现社会财富对应的规范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在全球领域以及操作应用规范中,实现较为明显的发展目标定义与文化交流定位。

(二)群众文化延伸普遍性的社会化特点

在区域方向定位以及操作应用的文化基础领域,不断进行形式的认定以及操作方式的改革,在规范应用的政治以及经济格局下,进行一个开放式的状态应用。在这期间,需要开明的政治决策,促使经济腾飞和发展,对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设操作应用传播手段,并且实现高水平的信息引导以及技术交流互动以及促进,建设发展应用的环境建设以及规范定制的操作基础,对于文化建设以及发展传播的社会化特点,实现全面的控制与状态应用操作。对于文化的技术交流与联盟形式的沟通,展示一种文化与社会交流的内涵与功能性建设标准。

三、结语

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与丰富内容。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路线与方向需求,文化建设已经上升到了重要的国民发展任务之中。文化的内涵,能够充实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对于物质生活高速发展的国内发展环境,已经在商品经济作用下实现了生产模式的转型。但是对于中华文化的历史沉淀以及内涵,已经实现了具有一定物质基础以及生活交流的群众性规模以及发展特点。这是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新时期面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与需求,在本篇文章研究之余,期望群众文化能够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民.浅议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大众文艺,2013,02:27-28.

[2]陈贝.探讨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3,08:22.

[3]张笑楠,常瀚文.浅议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J].学理论,2015,01:226-227.

[4]程晓冬.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