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专业导论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农业专业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农业专业导论

篇1

关键词:物联网;必要性;技能型人才

物联网,顾名知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的浪潮。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及上万亿规模的高科技市场,职业院校承接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责,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何定位,如何培养,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随着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已经成为支撑众多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物联网初期投入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集中在公共安全系统,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市政管理等工程,每一个点无不可以搜索到物联网技术的影子。尤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

技术上,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通信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平台或中心,从而实现物物、物人的信息传递,从而提升效率,保障安全,可以跨时间跨空间进行溯源、追踪、定位、管理。

二、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从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表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继而物联网也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的规模,并会在短期内可能超过万亿规模,是一个航母级产业。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战略的竞争。物联网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从事该行业的人才还比较匮乏,仅在交通物流等领域,人才需求量就超过20万,而且每年都在增长。做为基础型的产业对人才的海量需求,这也为职业院校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有一定基础、能力、条件的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与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

1.职业类院校学生的特点。职业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安装、调试、维护、生产、营销和推广等工作。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众多本科类院校也在开设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但主要面对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研究方面的研发工作,要求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具备专业覆盖面广的优势,职业类院校学生胜任起来有些困难。纵观物联网的从业岗位,对于技术人员,尤其是建设调试、维修保养、技术服务、营销推广等工作,不需要非常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具备最基础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岗位必备的技能技巧即可以,正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强、适合奔波式工作的职业特色,所以对于当前人才需求量大的物联网技术相关行业,职业类院校开设上此专业正具备最基础的条件。

2.各行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工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公共安全、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

我国当前处理物联网技术人才处理缺乏状态,笔者随意浏览了一个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上与物联网相关的招聘信息有500余条,前程无忧网站上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招聘信息达到1000余条,智能招聘网站上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招聘岗位达到400余条,另经常有公司通过微信、QQ、网站平台、私人联系等方式在招聘技高能优的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的几大应用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可能均会超过20万以上,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慧生活等。

3.对物联网应用技术关键领域展开教学与研究。RFID技术等短距离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众多理工类职业院校有着丰厚的基础,承着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职业类院校可以对这些核心的技术展开教学与研究,使得培养的人才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工业等领域得到发挥。

4. 职业院校具备校企合作的基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步伐一直没有停息过,从项目教学法、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微课教学、Mooc教学、混合式教学、顶岗实习等,究竟花落哪种模式,没终极结论。实践场地不断翻新,合作企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技能不断涌入,已经让当前的众多高职院校具备了充分的校内实训基地,具备了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当前的基础上,开发物联网技术专业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从教学方法上看,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积累了成熟适用的经验,从硬件基础上看,已经具备了搭建物联网相关实训室的基础条件,从师资力量上看,已经拥有了开设此专业的技能与技术。院校与物联网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熟练掌握物联网知识与技术的信息服务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开放性、深入性、针对性。

总之,在当前本科类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同时,各职业类院校也必须要迎头赶上,以呼应本科类院校培养的研究型人才,牢牢把握住这一机遇。中高等职业类院校作为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开办此专业显得尤其重要与必要,有处于当前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大好形势 ,扭转物联网人才资源匮乏的局面,从而培养大批的具备物联网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全国的职业类院校都以当前物联网发展的大好背景为依托,积极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培养人才战略。

由于我国物联网专业教育于2010年才起步,对于很多院校开设此专业还处理犹豫与探索阶段,如如何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从何而来?实验室不完善如何办?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等等诸多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所以研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及输送人才的通道更显得重要。

参考文献:

[1]董荣胜.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

[2] 彭力.基于案例的物联网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年10月.

[3]陈国良.计算思维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10月.

篇2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农业;传感;4G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3-00-01

0 引 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即万物互联。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互联网有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物联网,其包含了计算机技术、传感网技术、3G/4G无线通信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己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现代农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中国是农业大国,如何让农民使用先进的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是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未来农民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一定会摆脱现有的方式方法,使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依靠物联网技术对玫瑰种植基地的科学管理。

1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传统农业完全依靠农民的经验进行种植管理,无法检测农作物的湿度、湿度、土壤水分浓度、CO2浓度。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靠天种植的概念,种植变得科学化、集约化、效率化。依靠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视频技术,农民或种植户能根据手持终端随时查看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当土壤养分不足或缺少某种肥料时,系统会自动告知农户该补充哪种物质;当湿度和温度不利于作物生长时,系统会即时警示,同时作物的生长状态也能被时时监测。原有靠感觉来种植的方法完全被弃用,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会帮助农民精准把关,保障大棚的科学管理。种植户可以通过带有4G功能的手机接入信息数据库,根据专家(系统)开好的科学种田“处方”,用计算机对温度、湿度、灌溉和施肥等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农业物联网的出现对推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与信息化全方位融合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围绕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实现、系统构建、智能农业关键技术以及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进行研究,并对相关技术实施面对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

2 玫瑰种植基地物联网技术应用详细设计

2.1 智能玫瑰大棚的系统架构

智能玫瑰大棚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该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感知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玫瑰大棚中的室内温度、土壤温度和湿度、CO2浓度、光照、露点温度和叶面湿度等关键要素通过各传感器不断采集,将信息及时传送到监控系统平台,使种植户通过电脑、手持终端和手机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管理,提高玫瑰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和收益。同时把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整合起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益,精确测量设施环境,利用实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花农提高玫瑰产品质量,提高对病虫害的监控水平、预测水平,并减少农药使用量。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环境数据库,以帮助种植户、专业生产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强化管理手段。

2.2 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玫瑰大棚系统主要分为大棚现场、采集传输、业务平台和终端展现4层架构。

玫瑰大棚现场主要负责大棚内部环境参数的采集和节点控制设备的运行,采集的数据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及农业生产所需的光照等数据。

采集传输主要负责相关数据的采集,包括湿度、温度、水氧分含量等数据和图片视频等。采集由终端探测仪和摄像头组成,传输工作主要依靠ZigBee技术实现。

业务平台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及反馈。业务平台包括数据库、前端和后台,是数据的处理中心,可以实现业务流和数据流的收集、分析和决策。

终端展现主要负责向手持终端推送数据的结果以及实施意见。向种植户提供有效的“处方”和决策意见。最终实现用户的精准化管理。

3 智能玫瑰大棚系统的关键技术

3.1 基于ZigBee和4G网络的连接问题

ZigBee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以其近距离、短时延、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高容量、高安全、免执照频段等特点著称。因此能实现与传统网络的有效结合,其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将数据快速传输到各个节点,适合传感与控制。

3.2 基于ZigBee和4G网络的数据融合问题

由于ZigBee工作在2.4 GHz频段,传输数据的大小受到一定限制,有效速率达不到100 Kb/s,因此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如图片、视频等信息。但传输温度、湿度、土壤数据等监测值数据则完全没有压力。

3.3 手机客户端访问的速度、可靠性、界面友好性等问题

手机客户端的可靠性、速度、界面易操作性等问题取决于手机连接网络的速度,是否有4G网络可用;系统设计是否简单易操作,功能模块不要太复杂,能即时获取一些关键数据。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可大大减少劳动成本,同时对规模化鲜花种植能实现集约化规模经营,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对于大数据的收集大有益处,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薛燕红.物联网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⒒君,刘传清.物联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陈令芳,张珊珊,张凯,等.物联网技术在蓝莓病虫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初探[J].物联网技术,2016,6(7):95-96.

[5]李硕明.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6,6(5):11-13.

[6]兰玉,刘继超,狄晓伟.物联网技术在高效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2014(11):224.

篇3

[关键词]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高职 知识传递 模式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课程论。(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201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1429,项目主持人:张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3985(2012)08-0015-04

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命意与比较

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系统归纳、清晰表达、易于交换,亦可格式化、规范化、系统化传播的客观知识;隐性知识,也称缄默知识、难言知识等,是指那些因高度个性化、无序化、分散化而难以表述、记录、存储和传播的主观知识,主要以经验、直觉、感觉和诀窍等内隐形式存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如表所示):

第一,从数量特征看,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指出,“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这个命题一是将知识分为已经认识能够告诉的(显性知识)和已经认识却难以告诉的(隐性知识),二是强调隐性知识在数量上大大多于显性知识。如果“我们将人类知识看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显性知识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才是隐藏在水下的冰山的主体”。

第二,从形式特征看,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的、符号化的知识。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说,“知识是人类认识的结晶,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知识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和逻辑形式进行表述的经验系统”。而隐性知识则是难以编码、去符号化的,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结构化并加以逻辑说明和论证的。

第三,从运用特点看,显性知识是能够明确、自觉地被认知运用的知识,因为它是由符号表征的确定化、格式化的东西,人们对它的运用是一种理性、自觉的运用。同时,显性知识的传递是去情境化的、遵循学科式教学规律的。而隐性知识是属于难以用白纸黑字固化、按逻辑规则编码的高度个性化的程序性知识,是基于感觉、经验的混沌、模糊的知识。它是一个“黑箱”,因而人们对它的运用和把握,往往是非自觉的“跟着感觉走”的一种经验行为。同时,隐性知识的传递总是与特定情境联系在一起,哈耶克认为,实践知识总是“融于特定时间与地点”,与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的,当一定的问题或任务情景出现时,附着于个体的隐性知识自然就会被唤醒,再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第四,从样态特征看,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稳定的、明确的,是客观的、普适的、可靠的,既得到观察和实验证实,又得到严格的逻辑证明。如康德所言,是人主观上确信,而又客观上确实的东西。而隐性知识具有非语言性、去符号性、潜逻辑性甚至无意识性的特征,因而是零星的、不系统的、难以规范和不易把握的,是以经验的形态和感性形式加以贮存,并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和获得。

第五,从表现形式看,显性知识是有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原理等明确表征的知识,是由文字载体固化的、能够“传于异时、留于异地”的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它“强调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学习方式的课堂化,学习结果的文凭化,学校制度的组织化”。而隐性知识则是以诀窍、经验、感觉、个人特技等形式保存的知识,是一种内化的、囫囵性的整体性知识,不能被分拆,是以物我不分、主客一体的直觉经验的整体形式投入到情境中的,具有涉身性、场域性和感悟性的特征。

第六,从传递特征看,显性知识有稳定、明确的内涵,可通过传统教学获得,并且可以反复检验,容易储存,便于传递。而隐性知识由于不稳定、难捉摸、背后的道理不明确,常常被表现为个人的诀窍和特技,因此不容易储存、不容易传递传授、不容易掌握和分享。

二、高职课程显性与隐性知识传递的四种模式

根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配伍和组合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得到高职课程知识传递的四种模式:

(一)从显性到显性模式

从显性到显性模式基本上是学科式知识传递的产物,是一种经典的间接经验获取的路径和模式。这种模式讲究知识传递的系统性、逻辑性,偏重于知识概念、逻辑推理和理论掌握,把显性知识当成知识的全部。如从斯宾塞开始,就将关注的焦点对准课程发展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答案是科学知识,由此确定了追求确定的、客观的普适知识的路线。理性主义代表笛卡儿不仅倡导普遍、客观、清晰、确定的理性主义知识观,而且还为提高显性知识学习效能设计了四种方法论规则。规则之一是只接受那些“清晰而显然地”呈现于心灵面前而自明的真理;规则之二是将每一个困难之处“分成尽可能多的部分”以寻找更容易的解决办法;规则之三是“以有序的风格思维”,像几何学家一样沿着“推理的长带”逐步推进,从“最简单和最易于理解的”出发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原理;规则之四是复习前面所有的内容以“确信没有遗漏任何东西”。清晰的定义、简化的方法论、循序渐进的推进、全面的复习,可以说,笛卡儿为显性知识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奠定了学科化课程学习的基础。

(二)从显性到隐性模式

知识传递由显性转为隐性,揭示了知识内化和升华的过程,也是知识应用与分享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由显到隐的内化是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过程,是教育对象在知识接受和能力习得中,与自身的经验和实践相互作用并加以整合的过程。这种内化整合遵循“同化”和“顺应”两种知识建构路径,以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抓手,力图通过学习主体的“先在的经验”熔铸和同化“外在”的知识。经验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经过理性建构的经验。由显到隐的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就是在学生先赋经验(经由实践而生成)基础上的一种内生性增长或整合与重构。同时,这种隐性化还表现为边学边用或学以致用的能力内化过程。例如,我们学习汽车驾驶,要掌握规则、要领、技术等应知、应会的知识,但当我们学会了驾驶并成为老手,原先显性的知识就会转化为隐性的背景性知识,隐蔽在驾驶员熟练的开车技术中,隐性知识成为冥冥中起作用的看不见的手。

(三)从隐性到隐性模式

在农业社会和手工作坊年代,从隐性到隐性的知识传递模式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知识传递模式,亦即师徒相授的“学徒制”模式,是一种经典的直接经验获取的通道和模式,“特别适合于以学习技能技巧为主的活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面对难以用语言、文字等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隐性知识,人们只好在

跟师学徒的过程中,将师傅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学徒的隐性知识。换言之,那些家传绝学、独门绝技的东西,都是采用这种从隐到隐的知识传递方式加以传承的。古代有一匠人与别人讨论箍轮子的事,说如果我把外面的铁圈做得过大,安上去就会掉下来,如果做得过小,就安不上去。怎样做到适中呢?我只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显然这位匠人箍轮依靠的是隐性的感觉经验,他不可能用语言加以传递,如果有徒弟跟学,也只能是在观察、模仿、揣摩之中进行学习。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那些出色的中医大夫也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国的“名师出高徒”的老话,也印证了从隐到隐的知识传递模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实效。

(四)从隐性到显性模式

从隐到显的知识传递模式是指知识的外化、利用、交流与共享,是一种策略建构的过程。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场依存型”学习特点鲜明,属于“感官-思考”型学习风格的人,更需要找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和策略,通常有比喻式、类比式、交往式等方法。比喻和类比都是事物的异类联结,比喻是两类事物一个相似点的单一的形象比较,类比是两类事物多个相似点的系统比较。在两类事物的比照中,必有一类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具有隐性特征;另一类则是形象的、易于理解的,具有显性特征。例如,可以把枯燥的公式与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把深奥道理与熟悉的经验类化起来,通过两类事物的差异比较,彰显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隐性内涵,使其显性外化。“交往式是主体间以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信息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行为。”德国学者卡西尔把语言视为一种用以交往、认识和固定意义的工具,并得出了“人是符号的动物”的结论。海德格尔则强调,语言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人的存在家园。所以,“使缄默知识显性化是一种语言过程,也是一种符号化过程。”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就是典型的由隐到显的模式,即通过对话交流的“语言过程”,激发对方的思考,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使人的内隐思想外显出来,得以澄明和揭示。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智慧善端内在于己,因此不必外烁,只需内求。他为学生提供课程就是设置问题情境,让他们自由交谈,刨根问底地追问,最后由学生自己顿悟”。

总之,撇除由显到显纯粹的学科知识传递模式(虽然它对职业教育来说也是必要的、共享的),我们可以得到三种基于行动体系的高职教育知识传递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高职课程对四种“致知”模式的应然选择与显性的“致知”性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是隐性的“致能“性教育。对学科教育而言,显性知识是主导性的,隐性知识是支撑性的、伴生性的;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隐性知识就是目标性的,显性知识则是服务性的、从属性的。姜大源先生认为,学科教育是基于知识存储的课程,职业教育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学科教育主要指向知识构成要素,职业教育则主要指向工作过程要素。不同的知识性质和类别,应对应于不同的教育形态和类别,亦应选择不同的知识传递模式。有学者指出:“当下职业教育课程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教育内容从学习者最困难地方――理论知识开始的,这与其说是课程的组织方式出了偏差,还不如说是课程开发者的思维方式出现错误。”所以,作为“能力本位”“职业先导”的高职教育,应该以隐性知识传递为主导和根本,以隐性知识传递作为逻辑起点,而辅之以显性知识的传递。

(一)由隐到隐的传统模式

职业教育的早期形态是学徒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周记・考工记》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郑玄注:“父子世以相教。”在学徒制教育中,师傅一般不会讲解概念、原理等显性的理论知识,而是先从制作一些技能要求低的产品开始,逐步过渡到制作技能要求高的产品;徒弟则先观察师傅是怎么做的,然后进行模仿,在制作过程中用心领会诀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尽管古代学徒制已经瓦解湮灭,但其经验学习、传承的方式对现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启示。例如,它对技能教育中隐性经验、技能传递规律的遵循;它的教育过程与工作过程同一的原则;它的学习内容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紧密结合以及按照任务复杂程度展开教学的逻辑秩序等。正因为如此。英国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的“现代学徒制”迄今仍然很有市场,教育部也正在江西新余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这说明由隐到隐的传统职教模式,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仍有开发利用的前景和价值。

(二)由隐到显的主导模式

由隐到显是高职教育的主导和理想模式。如果说“从隐到隐”意味着经验的形成,那么“由隐到显”则意味着策略的建构。高职教育不能停留在由隐到隐的传统教学模式层面,让宝贵的隐性知识资源、经验财富在朦胧、混沌中沉睡,而应激活它、唤醒它,尽可能地将其外化为显性知识加以传递。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把握,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正如姜大源先生所指出的,“从隐性到显性的模式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知识间的转化。在这种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依附于个体而存在的个性化知识和实践技能被深刻地概括和清晰地表达……意味着隐性形式的知识向显性形式知识的升华”。所谓“熟能生巧”,熟是经验,巧是策略,但“巧”是不可言说的隐性知识,倘若我们能将“巧”中蕴涵的东西提炼出来、总结出来,上升到显性层面,将转化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智慧。由隐到显的知识传递,一要善于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隐性知识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因此要善于将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实践”“行动”的过程中,直接领会知识,理解消化知识,体验深化知识。这样所获得的知识就是真正“躬行”而后“绝知”的知识,而不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抽象的符码。二要创设真实的情境。隐性知识是与情境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知识,真实的情境能够诱发学生真实的感受,当一定的问题或任务情景出现时,附着于个体的隐性知识自然就会被唤醒,这样隐性的经验就被激活而显性化或亚显性化了。三要善用交流、讨论、对话的方法。石中英教授指出,一个从来没有说出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是很难有创造性可言的。交流对话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自己隐性知识再强化的过程,也给其他学生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经验知识在头脑中是气体,说出来就变成了液体,写出来就成了固体。采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谈心得、体会、经验、方法,使隐性知识彰显出来、流动起来、碰撞起来,就能“相击而发灵光、相荡乃成涟漪”,达到相互启发、彼此给予、共同拥有、全员造就的知识传递目的。

(三)由显到显的必要模式

由显到显的知识传递模式是学科教育的传统模式,但高职教育也并不排斥这种模式,而是通用和共享的。第一,学科课程的设置需要显性的知识传递模式。现行高职课程通常是由基础文化课(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专业发展课(以专业培养为核心)、实践技能课(以技能训练为重点)、选修拓展课(以提高素质为关键)等组成的。在这一课程结构中,基础文化课和选修拓展课基

本上都是以显性知识传递为主的,因而显性模式必不可少。如果我们打破了这种模式,而又不能找到更好的整合知识的逻辑纽带,知识传递就会陷入混乱、无序、低效的状态之中。第二,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要求掌握“必需、够用”的显性知识。理论知识的功能是理解实践,如果完全排斥理论知识的学习,会阻碍学生在一般的、抽象的层面理解任务,从而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迁移。再者,物质的机械设备是技术知识的凝结和物化,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了解机器的原理、性能和工艺程序,给技术规则以理论上的说明、解释和指导,光有操作技能,没有智力技能,那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第三,人文素养的生成需要显性知识奠基。纪宝成先生曾指出:“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的精神格局,素质是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人并非单向度的简单和扁平,人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精神的存在物,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所以,高职教育绝不能仅仅关注功利性的职业目标,还必须“谋个性之发展”,关注人的一生发展,重视人的生活所需要的“形而下”和“形而上”构成的张力,为学生的精神建构和终生幸福奠基。这些都需要显性知识的建构来赋予学生高尚的道德、完美的人格以及生活的智慧。值得赘言的是,对高职教育来说,显性模式虽然是必要的,但却是次要的和从属的模式,处于补充的、辅助的地位。无视这一点,就会迷失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特质。

(四)由显到隐的生成模式

由显到隐是职业教育的内化生成模式,“强调个体对于新知识的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自身隐性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这种知识的转化和隐型,标志着显态的知识向人的内在心灵转移,有形的理论向无形的思想、智慧转换,外显的操作向内隐的技能转向,没有这样的内化生成,知识就永远只能是外在于人的玄虚符号,而不能成为“灵魂的粮食”和“人类精神的阳光”。实现知识的内化生成的逻辑路径有:第一,重视理解的生成建构。理解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致知的工具。它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理解通过知识建构了人与世界的意义关系,形成人自身的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正如金生铉先生指出:“不论哪种类型的知识,只有经过理解,才能与人建构意义关系,与世界建立应用关系。”它是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展开和演讲的过程。离开了理解,知识就无法内化生成、建构意义,人就无家可归。第二,重视经验的缄默支撑。经验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是知识的源泉。“生活表达在经验中”,人的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寓于经验之内的,都是凭借经验的联结而找到知识的“寓所”。任何学习如果没有经过学生经验所统整、所应用,其所获得的知识,就是食而不化的知识,就是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无法转变为行动智慧的“无根”的知识。第三,重视实践教学的价值。以往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教学是依附于课堂教学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高职实践教学则是自主型的,要求理论教学要围着实践教学转,为实践教学服务。这不仅是为了体现显性知识的价值,克服显性知识与实践的分离,而且是为了应用显性知识,使显性知识在应用中向内在的实践智慧转变。

[注释]

①杨林生,牟惠康.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4):104.

②⑧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39.

③徐国庆.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3-94.

④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16.

⑤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1-42.

⑥蒋玉霞.职业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4):29.

⑦王.语言:师生心灵之约[J].教育研究,2002(2):58.

⑨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44.

⑩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与我们的探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5.

(1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及理性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65.

(12)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技术教育教研室编著,技术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

(13)李菁莹.“现代学徒制”离中国有多远[N].中国青年报,2011-08-29.

(14)(17)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4,215.

(15)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6.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19-02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改变。标志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一大转变和飞跃。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具有思想品德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更要有创业素质。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就是其就业、创业的基础,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就是要求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养成创业精神、健全创业心理、培养创业能力。而高职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培养途径,高职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创业心理素质。同时,社会要为高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构建全方位的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教育体系。

一、创业及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内涵

关于创业的定义很多,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创立基业”。在《现代汉语成语辞典》中,对“业”有多种解释:学业;业务、工作;专业、就业;家业、事业等等。可见“业”的内涵极为丰富。从性质上看,可以是学业、专业、业务,也可以是家业、祖业、产业、事业;从类别上看,有“三百六十行”的各种职业;从范围上看,有个人的事业、家业,有集体的产业、事业,有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因此,尽管“创业”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对“业”的范围没有作特殊的要求。也就是说,各种门类、各种职业都可以在最广泛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普遍的使用“业”这个概念。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创业素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创业素质”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综合各类研究,认为由蒋建荣,詹启生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中提出的:“创业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定地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技术水平。”这一定义较具代表性。国外研究机构认为: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要实现成功的创业,必须要具备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以充分挖掘高职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为目的。在高职院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思想品德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尤其是综合性素质和能力,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创业基本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社会环境主动适应和对未来职业的创造性发展问题,较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水平。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个平台,三个方向,二个系列,三个循环”的“1323”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应用型人才;畜牧兽医专业的“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农场单项技能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综合技能实训三个培养阶段,强化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院与附属医院+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距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五双并举、四位一体”模式;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和药学专业的“订单培养”模式等,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大胆地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创新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首先,高职教育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例如,在“三一班”的教学过程中,把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按照“认知实习―专题实践―毕业、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2011年3~5月,机电技术系与“三一”重工合作成立“三一班”52名学生,分赴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市场调查、促销活动,开展毕业、就业综合实习。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采用“任务教学”的模式,把课堂教学完全搬进市场、搬进社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就业和创业的主体,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创新性工作的舞台,增强了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加强了与杨凌本香集团、湖南恒惠集团、湖南熙可食品公司、天龙米业、金浩茶油等涉农企业的深度合作,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办了“恒惠班”、“烟村班”等,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实践技能,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有力地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素质。第四,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教育。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平台,邀请相关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组建职业教育科研联盟,共同研究现代安全生猪产业养殖的新方法、新技术,提高生猪产业的价值,打破畜牧兽医专业与生猪养殖企业对接和深度融合的瓶颈,革新了职业院校传统的科研模式,并用以指导创业教育实践,使创业教育研究的成果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思想源泉。

3.构建和完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开设创业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为目标。为此,首先,要改革课程教学体系。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新五丰订单班”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实施“2+1”教学模式:第一二学年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基本技能学习与训练。第三学年为职业技能实训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在新五丰公司完成生产实训和毕业设计,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快的岗位上手能力,也是学生的“试就业”阶段。湖南新五丰公司全程介入畜牧兽医专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全过程,教学过程实现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岗证课融合,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第二,要按照创业过程开设相应课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一是创新了“教师、学生、农场、企业”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构建了“岗证课”融合的课程新体系;三是形成了“循环轮岗、阶梯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立了教师“双向兼职、专兼结合”,学生“双重身份、做学结合”,基地“双重功能、产学结合”,教学“双项融合、研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灌输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4.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必须以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基地的培训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办企业、“订单教学”、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等一批融教学、育人、生产、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学生实习、就业和创业实践基地,按照各专业门类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单项实习、专题实习、综合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和就业、创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可聘请实践基地工程技术人员或杰出校友担任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通过现场参观、现身说教、讲座等方式,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拓展高职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第三,社会要为高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培养的政策措施,激励和鼓励学生参加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聂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2]李岚清.面向新世纪实施科教不同战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11).

篇5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现状

专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专门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通过专门教育,使学生掌握的创业基本知识,具备创业的基本能力。两种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在“第一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基本知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只是纳入了学分管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分转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创新工作室自2009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以社团活动为项目载体,分专业类、兴趣类、实战类等组建创新创业型小组,结合专业教育,定期开展创新研发、众创空间等活动,培养和指导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将专业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试验、创业尝试,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不紧密、不衔接的现象

各高职院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只停留在创业基础课上,并没有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是带有“创新创业”标签性质的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业导论》等。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触角从普通的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延伸至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却很少,依托专业课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大学生创业,应该是有创新的创业,应该是站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最高端、最前沿,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创新创业道路,以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创业模式,彰显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与活力,若无法对自身所学理论有持续性研究,就会使得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领域较窄,不利于产学研转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申报项目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据调研发现,我院电气类专业学生往往习惯从餐饮行业入手进行创业项目的研究,忽略了专业与创业项目的有机结合,缺失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扎实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才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二)专业教育中缺乏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基本都是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授,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即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关系不大,主要是创新创业课老师,或是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主要职责,这无形中人为地割裂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也涵盖其中。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来自于教授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师,对专业教育的内容了解甚少,尤其是以理工类为主的职业院校。这就导致了授课内容变得单一,教师对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反思,仅仅是创业基础知识的灌输。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创业实践的锻炼。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聘任了部分企业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但是这些外聘教师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开展讲座和比赛指导,对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持续性。所以说加强具有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缺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的融合,不仅局限在“第一课堂”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课堂”即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和平台不完备,创新创业师生工作室、模拟公司等实践场地数量少,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和程度,学生在“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无法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第三课堂”即社会平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院校建立的校企互动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实习中往往只是劳动力的输出者,无法对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进行梳理,无法获取体现专业背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理念,对企业的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感悟更是无法习得。所以说“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无法真正有效运行,学生在专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递进、资源共享、多维联动都无法发挥出来。

三、专业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教育资源的建立与完善

(一)开展前沿微讲座

专业教育中不仅要学生掌握多方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形势也是架起专业与创新创业的重要桥梁。各专业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方向的前沿微讲座,并纳入课程学分。让学生通过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双创理念的更新,可自主进行创新实验,完成创意作品等,并将科研成果有效服务于社会。电子创新工作室在课下针对学生的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前沿微讲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升级。如针对电气系专业开设的《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前沿科技》《信息化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等前沿微讲座,对学生把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转化起到了助力作用。

(二)科研成果进课堂

产教研的融合也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技术成果、学术成果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趋向于能力和成果考核,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在专业课的教授中,将自己的立项课题《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设备资源的设计制作研究》带到了课堂,学生通过低压电器展柜里的设备进行认知,对电工职业资格有了直观的印象,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融合。

(三)教学与比赛互融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技术知识参与到“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首先,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指导其结合专业进行实用性研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撰写论文、开发专利,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其次,创业通过各类竞赛、活动等形式,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生项目,之后将这些项目运行到创客空间等机构进行孵化。最后,将成熟的项目推向社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实现了一次大融合。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指导电气系学生在发表了《基于物联网的精准配方施肥的应用发展》论文,之后将论文内容进行深化,以《水肥一体化自动节水灌溉系统》项目参加自治区的“互联网+”大赛,获得铜奖。现已在获奖项目基础上建立了提供精准农业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农田灌溉技术的服务机构。

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借鉴“专业群”建设的方式,跨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各专业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与需求,创建适合于专业或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例如:机电、机械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专业知识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成果风险防控等实务类课程;而文秘、管理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设立公司企业、金融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实务类课程。积极推动校内系部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作,从而达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课程互选”。

(二)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企业专业技术支持,与校外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构建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同联动的师资队伍,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交叉教学,形成多渠道、分层级的教学模式。形成“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师资团队,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有机融合。校友创业的优秀经验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建立校友企业创业导师制度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电子创新工作室对毕业且创业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形成数据库平台,并对这些依托专业,进行创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创业优秀经验进行资源整合和分享。校友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和人生感悟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创业精神让学生得以敬佩,无形中对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化,实现校友的反哺作用。

(三)积极搭建“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终身教育思潮;定位与发展契机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吴遵民(1952―),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教育政策、终身社区教育

张媛(1983―),女,河北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原理,终身、社区教育。

一、导论

1981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由此,在社会民众的迫切需要及强烈的期待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具有中国本土独创性特征的教育制度正式出台。借助自身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与权威性的种种特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其发展的二十五年间,已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一批批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进一步健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据统计,截止2003年,全国参加过自学考试人数达4200万人,在籍考生超过2500万人,全国每35个人中就有1人参加过自学考试,每年参考人数超过1000万人,本专科毕业总人数达520万人。与此同时,国家亦一如既往地对自考制度在新形势下所发挥的作用寄予了高度期望,如周济部长在2002年全国考委第三届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自学考试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真正在我们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我们的贡献”。

然而,在进入新的世纪以后,尤其是在近年的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亦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非学历教育相对于学历教育增长快速;各类在职人员已取代高考落榜生而日益成为自学考试考生的构成主体;报考专科层次的考生比例下降而考本科考生的比例不断上升等。由此,面对各种接连出现的挑战与问题,高教自考本身的制度缺陷及弊端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趋凸现,如服务体系的松散,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保守单一,教材组织的特色匮乏,评价系统的僵硬固定,以及自考制度“重考试、轻育人”的管理形式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自考真正“功效”的质疑,而自考25年来的优势地位也一度因受到来自其他教育形式的压力与冲击而发生动摇。不仅如此,处在21世纪这样一个由高科技水平、知识信息创新主宰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促进国家强盛的时代,各类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尤其是在当今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理念广为流行、并备受国内社会关注的时期,如何使自学考试制度能真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并成为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则是自学考试又一轮发展的全新课题。

二、对我国自考性质和功能定位的思考

1.自考性质的定位――回归教育属性

要使自考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自考的性质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则十分必要。对于自考的性质,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二条曾对此做过如下阐述,“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作为由国家统一组织、规范执行且对合格者最终授予国家学历的特殊教育制度,其对那些向往接受高等教育、但又因各种原因无法直接进入大学课堂的人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条通往高等教育的通道。然而,随着报考人数的急增和高等自学考试吸引力的不断升温,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历考试”的形式而非对“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注上。由此,对自考内涵的误解亦造成了实施过程中诸多“失范”行为的出现。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自考者自身,如只记不思、只学不做、忽略体验、临场突击等,同时也关乎到自考助学机构,如重应考技巧、轻素质提高、重及格率、轻培养人、重经济创收、轻教养提高过程等,更甚而还对这一国家制度本身提出了质疑,如开考课程陈旧、命题方式呆板划一等。而上述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正确价值取向及定位。

在此,笔者以为,自学考试制度绝非人们在狭隘视野下所持的“为考而考”、“为考促学”、“为考而教”的认识,如何重正自考制度“教育性”的特点,并以此为核心重建自考制度的目标定位,应该成为当前首先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诚然,“自学考试”实施的是我国具有独创性的“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其教育属性可以透过“目标明确”、“要素完整”、“过程规范”、“理念现代”等过程层面得以体现;或也可以通过对自学考试“制度化的教育形态”、“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信息社会的教育形态”等三种不同划分获得阐释,但笔者始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或归宿乃是在于生命成长中的人;换言之,培养具有一定教养水平及可塑性能力的人才,应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这一属性也应在自考制度中得以体现并焕发活力。简言之,自考教育亦应关注个体的生命过程、生命成长及生命体验。

事实上,在自考《条例》中亦明确地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即“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问题是人们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考”字上,相对更重要也是更艰难的“育”字问题,就少有关心了。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无疑不可忽视,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证书的认可固然重要,但考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提高,学习态度、科学精神乃至个性品格的养成则更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换言之,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张张高学历的文凭或资格证书,而是文凭背后有智慧、有情感、有能力的新人。如何解决“智”与“德”二者缺一不可的难题,不仅一般学校需要认真思考,在自考领域也同样是涉及自考性质定位的关键之所在。

2.自考功能的定位――重视阶段性发展特征

我们在研究了自考的目标性质定位后,还需研究它的功能定位。就自考最初产生及形成阶段的功能而言,其主要是在于适应当时“青年要上学、干部要文凭、国家要人才”的特殊社会背景,当时的功能定位亦符合于广大干部和青年对高等教育强烈的需求。不仅如此,专业的开设也多为与专科、本科相衔接的基础课,其中最热门的专业是为党政干部打基础的社科及中文类课程。在社会助学刚刚起步的阶段,上述学科较易通过,学历证书也较易获得。因此,该阶段的自学考主要发挥的是“补偿”教育的功能。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应考对象的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自考的专业结构亦有所调整。1996年全国考委在其制定的《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规范(1996-2000)》中要求,“实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块式结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类或相近专业类互通。在总体上保持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同学历层次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要有自学考试的特色。”不仅如此,由于高校的普遍参与,及全日制助学组织、系统教学授课的出现,使得社会助学主体及自考助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加之自学考试开始承担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学历文凭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试点的全国统一考试,以及非学历性专业证书考试等任务,自考对象与内容进入了扩大与深化发展的阶段,继续教育的功能亦渐趋显著。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自考呈现的世纪交替及时展的新趋向,更使自考显示了多元与多样的丰富功能: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农村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自考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社会化学习服务体系的建立,亦都反映了自考重心向着“人”及“人性”转移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想,这就使得自考的功能定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言以蔽之,自考如何充分整合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以及又如何为实现终身教育对公民学习权保障的重要目标,这些都应成为自考功能定位的新的“闪光点”。

三、终身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新契机

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该法明确指出,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8年国务院通过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进一步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2002年党召开的“十六大”再次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对于已经制度化并受到立法保障的学校教育而言,终身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学校以外的,涉及家庭、社区、休闲乃至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换言之,终身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要把那些尚未被认可或受到轻视的,但对人却具有重要发展与促进作用的,各种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活动予以“统合”并“制度化”。其目的是把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并着眼于使其围绕人一生的发展。而自学考试正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呈现的是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形态特征,并由学习者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但通过国家的“资格”认可,它却又被“制度化”了的教育体制授予正规的学历文凭。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犹如一个“万能接口”,很简单并轻而易举地把终身教育理念所要实现的目标理想――即使正规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校外教育有机地衔接和“统合”起来,最终创建一种超越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贡献的、围绕人一生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尤其是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如何通过内部改革,而能有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对此,广大学者曾基于不同立场纷纷表达各自观点,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笔者着眼于学习者学习权保障及主体性发展来进一步深入挖掘,窃以为可以通过三种突破与转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1.以人为本、实现由学历型考试制度向生命教育模式的转化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考试形式,更重要地应体现为一种教育制度。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之下,只有紧紧围绕人的终身发展,并以终身学习观取代单一狭隘的考试学历观,这才能营造出一个“时时可学、处处有学、人人能学”的学习社会氛围;而唯有如此,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每个人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本的理想社会。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关于生命教育的讨论十分热烈。何谓生命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育人生命的教育。它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教育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教育只有从生命出发,用知识孕育生命、润泽生命,才能达于自身。”上述学者的论点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之所以重要和必需,是因为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未完成性;而更为重要的是,为开发人类生命持续发展的潜能,就必须要实施和谐、协调和均衡的教育。此时,对于教育而言,其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而就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而言,也应顺应这一潮流的发展,即自考应着眼于为人的生命活动服务,培养个体完善的人格,促使教育真正融于人的生活,从而使人从各种功利性的驱动中解放出来。

2.拓展自考领域,实现由城市向农村发展的转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新农村如何建设?重要的一环无疑是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的大局问题。由于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与否是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农民受教育的问题亦开始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

关于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已经加大了力度给予了保障,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已为许多贫困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但农村中的另外两个教育领域,即职业和成人教育领域却一直举步维艰、发展坎坷。这不仅使得农村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知识性文盲和功能性文盲,而且许多来自农村的青年考入普通高校毕业后一般不再回到农村,这就使农村人才大量外流,新农村建设的形势无疑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入农村,以为广大“留守”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摆脱因受教育程度的低下而导致文化教养和技能水平无法提升的难题,应该是一条极好的途径。

当然,为了适应农民既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自学考试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不仅要涉及知识的人文性,更要兼顾知识的应用性,尤其是需要加强农村特色产业所需技能的培养。又如对于课程的命题考察,也需结合实际,强化实践技能的考核,以使农民真正感到学以致用。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应切实坚持自考工作的服务性宗旨,以方便农民考生在报名、购买教辅资料,及组织专业助学辅导方面的便利为原则。在这一方面,江苏省自1999年开始的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试点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3.注重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由封闭向整合的转化

诚如以上所述,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又包括非正规与非正式的教育形态,其所涉及的领域也大凡包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为了保证人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有从事自主学习的可能,这就需要动员整个社会资源参与到终身教育活动之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灵活自主的教育制度,其已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原则与特征。尤其是随着自考制度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其已有效地承担起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从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

面对普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校、网络学院等多种高等教育形态,自学考试如要形成自身特色并进一步确立优势,就必须扬长避短,并与其他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适度的“良性互动”。如作为主考院校的普通高校常常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之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则可确保自考教育在制度管理、知识传授、评价考核、助学过程中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真正落实。又如,作为知识信息时代的产物,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也可为自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参照系。利用现代远程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在招生、学籍管理和教学活动(如过程考核的介入、网络多媒体的声像并茂和图文结合)等方面为自考生如何顺利渡过漫长而艰难的自学过程并保持学习兴趣亦可提供实践的基础。

不仅如此,社会中的其他教育资源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自学考试提供良性互动的环境,如社区中的企事业单位可联合自考委对职工进行资格评定;社区内的学校和社区图书馆可为自考生开辟自考专区,不仅可以提供专业辅导教材,也可为自考生彼此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讨论提供平台;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组织也可在社区内加大对于自学考试的宣传力度,快速传递有关自考的报名事项和相关助学信息、组织自考咨询活动并适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

总之,经过25年的磨炼和发展,如今的自学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开放的制度不仅为更广泛的社会民众、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提供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与此同时,它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今,在国家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并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时期,如何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摆在自学考试发展面前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使命尚未完成,努力仍需持续!

参考文献:

[1]熊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 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200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2006年1月.13~18.

[3] 王海等.试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三次负增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8~20.

[4] 黄恩育.论自学考试的教育属性[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55~56.

[5] 鄢明明、易长发.试论自学考试教育的教育形态[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52~54.

[6]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0.

篇7

一般认为,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学问或理论知识体系.【1】所谓价值,一般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或客体的有用性.【2】价值标准亦即价值判断标准,是指用于评判、衡量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判断标准。学说对法学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一种重要和极有意义的分类是关于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分类。

法学有没有价值呢?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不存在什么异议。应用法学的价值直接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和法制实践中,而理论法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基础性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法学有没有一个价值标准,即对法学理论研究活动及其结论或成果的评价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者一般的标准呢?对于应用法学,人们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一个较为直观的价值判断,争议不大。而理论法学一般很抽象,它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在一些本源性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说各持己见,加以学者们的主观性表达,很难有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有普遍说服力的标准。尤其是在一个主张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学说纷纭,流派芜杂,甚至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接受的。诚然,“存在”即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人总是社会的人,也是历史的人;人的思想、观点,人们的学说、理论,也只能是社会的、历史的。它们属于精神的范畴,但却是奠基于物质世界之上的。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是主观的,因而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判断标准是存在的。法学领域也不例外。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应当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一种法学理论或者法制理论的价值。

二.理论的尴尬

我国素来有追求学术和研究理论的传统。近世以来,一直到当下,“理论”被置于崇高的地位,从上到下,各行各业,各色的人们都要以“伟大的理论”为行动的指南,“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这样的理论在时下大多数人们眼里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只不过是在需要表现或表态时引用一下。

这里我们所指的当然不是那些作为政治统治的符号、旗帜或者工具的“理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作为学术的理论,即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的经验的、理性的认识的理论和学说仍然遭遇了尴尬的境地。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或者某种意义上具有这些色彩的思潮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占据了主流,人们重“实际”而轻理论的倾向广泛存在。法学理论同样面临人们不同程度的冷漠和轻视。而在学术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不少人或是自甘于像蜘蛛一样吐着自己的丝编着自己的网,只把理论研究当做自己修为的途径;或是自以为身负“指导实践、服务现实”的使命,紧跟形势,兢兢业业的为现实政治作着注解和宣传;或是在创新热情的驱动下新益求新,不断引进和创造着时髦的概念和术语,新之又新,玄之又玄,不仅令外行望而却步——甚至是“未望”就已经止步,而且使我们这些初入门者也云山雾水,不知所向。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或者说,对法学理论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了。

三.绕不过的一道坎

无论承认与否,当我们去评论一种理论学说的时候,总会有一道绕不过的坎。必须承认,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回避的。在当前的主流话语中,“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诚然,实际当中有很多对所谓实践标准的片面化、教条化和庸俗化的理解,但是,真正的实践标准是有极高的含金量的,它不是绝对真理却最具有真理性。现在,一种所谓的先验的或超验的价值标准基本上没有什么说服力了,而另一种坚持完全的基于人的理性的观点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人以及人的成长、认识积累原本就是一个客观的实在或过程,人的理性也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而是以客观现实为土壤的。主观的价值标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从历史的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客观的标准不仅存在,而且在形形的主观标准中鲜明地、实在地存在着。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决定,任何一种认识、理论和学说,只能放在实践中、放在客观现实的语境中去检验、评价。

我在这里所理解的实践,在广义上不仅包括人们的物质性活动,还应该涵盖人们精神、思想领域的创造。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当代,人们物质性的活动和精神性活动日益交融,紧密结合,而后者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这种理解是必要的。

我在这里所理解的现实,也不仅仅局限于孤立的当下,而是包括过去以来的传统、积淀以及他们对当下的影响,包括未来在当下社会里的投影,即当下社会中已经出现的趋势和走向。它是现在与实在的统一。【3】

在这两个基础上,我认为下面这种观点是极端正确和精当的。即:“衡量一种法制理论的价值如何,主要的一个标准是看它对法制实践是否发生作用、发生什么样的作用;衡量一种法制实践科学已否,主要一个标准是看它能否自觉接受理论指导、接受什么样的理论指导。”【4】这种观点认为,“我们不是实用主义者,不排除研究一些与法制之间无直接关系的问题的必要性,这种研究有助于扩大法制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法制理论研究水平,因而也有助于使法制理论更好的指导法制实践;但就法制理论研究的全局或总体来说,我们主张应尽量围绕法制实践问题进行。我们也不是教条主义者,不否认法制实践的许多步骤可以超出既有的理论范围,没有这种超出范围,就没有法制的发展,因而也没有法制理论的发展;单就法制实践的整体来说,应在科学的法制理论指导下进行。”【5】

这段话从对应的两方面阐述了法制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众所周知,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用法学是要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而理论法学的价值和生命力也系于现实和实践之上。无此,它不仅不能指导应用法学的良性发展,不能促进它们作用的发挥,而且它在广义上的基础性作用也无从发挥。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发展的最终选择证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必须仰赖于法治这一条件。而法学理论学说则是法治大厦的基础性材料,或者说是法治生态环境的基础性要素。它如果远离了大厦的建设实践,或者说脱离了生态环境的实际运行,就无从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它自身也无从进一步发展。

以上是说法学要对实践发挥作用,它才可能是有价值的。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看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实践和现实这个平面上,我们有必要找到几个具体可行的标准。

四.平面上的三个坐标

实践标准是一个宏观、概括的标准,缺乏对其全面、具体、准确地把握,则在实践中往往会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被幻觉误导,看见水中的影子就以为发现了真理本身。

有学者认为,法理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启蒙、科学和应用。“法理学研究最深层的目的,最深远的影响就是思想启蒙。突破传统的困扰,挣脱偏见的束缚,是法理学创造性思维方式最集中的表现”;“科学是法理学内在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法理学社会功能的力量源泉。启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实践,而科学则是法理学家修炼自身的艰苦研究”;“应用既是对一种理论科学与否的检验,又是这种理论的延伸。就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而言,应用是这个过程的制度性结果,是思想启蒙运动的制度保障”。【6】在实践标准这个平面上,我认为还应有以下这三个方面的考量.

(一),启蒙

首先,就人文性价值取向而言,判断一种法学理论价值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看这种理论是否坚持了进步的价值取向并对社会和人们起到启蒙、教化作用,从而成为法律现实的思想先导和大众法律意识的培育者和引导者。

法学理论的启蒙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往往不尽一致。在社会变革剧烈的时期,它早先往往在各种桎梏、偏见的夹缝中传播,逐渐酝酿着变革的气氛,后来最终发出时代的呼声,成为变革实践的旗帜和号角。而在社会发展较为平稳的时期,理论的呼声不是那么响亮,但它们承接大变革时期的余音,把各种进步的思潮和社会理念如春风化雨般在最广泛的群体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传播。润物细无声,但却给鲜活发展的法制实践以最基础最厚实的支持。比如我们当下法律话语中对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讨论,对私法自治、罪刑法定、程序正义等理念的阐述,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启迪这人们的思考,从而推动着法制实践的进步。

此外,法学理论的启蒙作用对不同的社会主体又呈现出差异性,因而其外在形式也有不同。对法律专业学生、法律和法学工作者,即时下人们倡导的法律共同体而言,它要培养他们对人类生存状态和世俗生活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对人类社会法律生活的哲学态度,塑造他们的法学世界观,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同时也训练其法律思维方式和能力。总而言之它要能够提供鲜活的思想并指导、促进人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的理论学说一般要严谨、深刻得多,甚至是深奥艰涩,表现得很学术,很高远。但同时也应看到,理论不仅仅是理论者的理论,也不仅仅是理论应用者的理论,它也需要为一般大众所了解、认知,从而实现大众的启蒙,奠定法律信仰的基础。因此有必要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些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理论形式。法理学不能因为高深艰涩甚至是玄之又玄的面孔疏远了一般民众,而应该表现出必要的亲和来。比如面向广泛大众的法学或法律论坛,普及化的法学随笔等形式。法律是一门专业知识,法学的专门化和法律的职业化同大众启蒙意义上所需要的大众化、通俗化是不矛盾的,后者实际上可以为前者提供更为深厚的基础。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法治有三个要素:有法,法为善法,善法得到普遍的遵守。法学理论坚持进步的价值取向是保证法为善法的前提。除了紧随时代的进步潮流外,一些永恒的价值是法学理论必须恪守的。

从这个标准来看,古典自然法学派表现得最为突出。尽管有人批评他们以非历史的简单程式和任意的假设为特点,但是他们“通过无视历史的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努力发现一种理想的法律和正义制度的方面,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其意义大大超过了仅研究法制史的学者所作的工作。经过几代思想家的集体努力,古典自然法哲学家显然为建构现代西方文明的法律大厦奠定了基石。”【7】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的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法学家们的著述,不仅在西方的大变革时期起到了开启民智、解放思想的历史作用,奠定了西方社会法治信仰的厚实土壤,而且以后一直在不同程度上起着作用。虽然到十九世纪以后古典自然法学派在西方走向了衰落,但它对广大正处于专制黑幕笼罩下的人们来说,仍无疑是黑夜里的明星,二战以后自然法学派的复兴,也证明了它的价值。它在整个世界走向法治文明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个学派的经典作家的著述,至今仍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二),科学

其次,就科学性价值取向而言,判断一种法学理论价值的第二个标准就是看这种理论是否坚持了独立的学术品格和科学的态度,是否揭示了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各种法律现象的内涵和本质,从而发现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精神,为现实提供方法启示和实践指导。

对人文学科尤其是法学的科学性和科学化,学说界存在着各种反思和质疑。诚然,法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应当承认法学和法学方法的多元性。法学研究不可能完全揭示法律现象的本质和法的一般规律,法学研究不能为规律所仆役,不能把因果律作为全能的定式到处套用。“法律的发展既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又是一个精神运动的过程。法律发展的规律性并不排斥人的精神活动的创造性。”【8】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人文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概念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中的“科学”概念,而已经是引申意义上的科学了。实际上,人文学科正是从自然科学那里获得了许多启示,特别是借鉴了其科学方法,才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的,法学也不外乎此。法学理论要去揭示法律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要建立体系化的理论模式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不能不注意科学性的要求。

每一种学说和理论不可能是完全的真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谬误,它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真理性的成分。尽管学说要多元化,但一种有价值的理论和学说,即使不能完全达到,至少也要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真理,才可能为法制实践提供尽可能有益的方法启示和指导。法学的科学性要求法学研究坚持独立的学术品格,坚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学术是社会的良知,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机制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要素之一,因此法学——法律的学术就不能仅从研究者的偏好出发,不能只为某一种利益服务,更不能屈服于各种权威或权势,尤其不能丧失立场,无原则地看风向,跟形势,致力于做政治解说和政治宣传,成为政治的附庸。这是科学性的最基本立足点。

(三),应用

再者,从功利性价值取向来说,判断一种法学理论价值的第三个标准是,看这种理论学说是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能够应用到现实法制实践中或者对法制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标准是一般人们最为看重的,也是往往学术界容易忽视的。从广义上讲,法学理论在启蒙和方法启示上的作用也可以算是应用,但显然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在具体法制实践中的直接应用和操作。

说这种理论要产生于现实的需要,对应本文前述的对“现实”、“实践”的理解,就是说这种理论要给当下社会的基本情况以足够的关切,符合实现时代的根本要求,并且注意到现实的复杂性,它包括历史以来至不久以前形成的传统和积淀,包括未来的趋势的可能走向。(比如目前中国法制的主要现实就是:它受几千年来农业社会、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遗传的影响,特别的受上个世纪民主革命以来一系列轻视法或者把法当作工具的实践的顽固的影响,法制基础薄弱,法治环境恶劣。虽然这一二十年来在一个薄弱的基础上屡有突破、不断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基本完备、能够有效运转的法制体系,但距离法治要求还很远——基本上我们是法治不发达国家,可能正走向发展中国家。目前其基本明确的走向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法治社会,它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法治模式的影响。)另外,理论要从现实制度的构建、实际运行以及其效用发挥等实践要求着眼,尽可能进行一些实证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尽可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可操作的方案。当然,这里关注的还不能忽视各个领域、各个范围内的富有创造力的精神、理念创造和构想,它们也是我想强调的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学理论的应用在法制实践中的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的制度构建和改革中,即动态的法制体系当中。而这一体现在立法中最为明显。立法是整个法制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立法活动是一项极富开创性和智慧性的活动,它本身就往往可能包含某些理论创造的成分。因而立法活动接受理论的指导尤为重要,对立法问题作专门研究也就极有价值。在微观方面,法学理论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各部门法相关联的部分,甚至主要是表现为各部门法学或应用法学中的法理部分。这就要求法理学的专门研究对部门法学给以必要的关注,尤其要跟踪它们的发展新动向、新突破,这样才能保持理论的活力,不至于变得陈腐、滞后或僵化。“在历史上,大凡含有一定科学合理成分,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能盛行一时的法律学说和观点,都是参与和总结并指导了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法律实践的学问。古代罗马法律制度和法律学说之所以发达,除了具备商品经济和古希腊哲学等条件外,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罗马法学家富于务实的精神。”【9】

以上三个标准中,科学和应用之间的联系要更为密切一些。就提供方法启示和实践指导以及在应用方面的价值而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表现得很突出。与古典自然法学派不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不从“非历史的简单程式和任意的假设”出发,不喜欢进行价值分析,而是把眼界转向现实的法学现象,侧重实在法,重视现实中实实在在的规则和命令,主张从逻辑角度分析法律的概念、原则、术语及法律规范体系,提倡把法学研究限定在分析的“既定事实”的范围内。尽管这个学派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过于强调形式逻辑和规范分析,忽视社会制度的演进过程,对习惯法也缺乏应有的注意,但是比起它以前的任何一种法律学说来,因为它是实证的,它是坦白的,它注重对实在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的剖析,它更多地发现了法律制度的现实性,更好地为现实的法律提供了规范性的方法启示和实践工具,因而它更符合科学性要求。在西方社会基本走完革命和变革的大时代,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了,新的理论需求使这个学派显示了其对现实的巨大力量,逐渐取代了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地位。

另外同样注重实证的还有社会法学派,不过它所关注的不是国家制定的实在法规则,而是把法看成一种社会现象,将目光投向法的实际存在形态,主要研究影响法的制定和实施的社会方面的因素,力求从活的社会中去发现“真实的法”。社会法学派还反对以往过于重视个人权利、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的做法,强调法的社会利益和法的社会化,引起了一场法律社会化的运动,对当代法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社会法学派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而且其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因而其对法制实践的方法启示功能和应用性也就很强一些。

五.结语新晨

本文中的“法学理论”、“法理学”、“法制理论”等用语,严格说它们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在本文的语境中,它们主要是指法学中倾向于理论方面的内容,因此没有作出严格区分。

本文认为对法学价值进行评判的一个根本标准是“实践标准”,即看其是否对法制实践起作用以及起什么样的作用。具体而言又有三个方面的考量,即启蒙、科学和应用。这三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对某些法学理论进行评价时也不是都必不可少的,而应当是根据其侧重有所选择。

这里还要回应本文第二部分中提到的法学研究中的三种情况。固然,进行理论研究要有扎实的内功,要坐得住冷板凳,但这不是说应该独守象牙塔,远离实践,把理论研究当做自娱自乐的艺术;固然,必要的服务意识不可少,但不是服务于狭隘、片面的“实践”,更不是可以放弃学术独立而沦为御用工具;固然,理论重在创新,它有必要适当超前于实践,但新瓶装旧药不是创造,不切实际一味求新求异也不是值得提倡。关于学者“入世”“出世”的问题,我认为在保守独立精神(哪怕只是内心的)的基础上,入世的态度要比出世更为可取。中国历史上不乏留给后人不少文学、艺术方面的精神遗产的隐士,然而同那些充满现实关怀、积极投身历史实践的学者相比,他们要逊色得多。后者不仅也创造精神财富,而且他们的务实和实践精神还直接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中国当代的法学研究者、学习者,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关注现实,尤其是中国的现实,积极参与法制实践,是最为迫切需要的。

参考书目:

1.《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法理学》,葛洪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理学论从》第一卷

4.《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葛洪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版

5.《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法边馀墨》,贺卫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