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途径

篇1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

一、 高阶思维能力及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1.关于高阶思维能力

知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偏重于以下九大能力:创新、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九大能力我们称之为高阶能力。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所谓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比如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这些能力在处理未来信息社会中的各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拥有这些技能的人们将会成为信息时代的首领。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持久的、长期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超越目前较低的思维能力,获得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Perkins(1992)认为,日常思维就像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与技巧上的训练结果。赛跑选手需要训练才能掌握百米冲刺技巧。同样,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支持,包括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所以,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运用什么工具来培养。因此,探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是当代教学设计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2.关于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结合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所谓数学高阶思维即是指发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它具有严谨性、深刻性、定量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等特点:

(1)深刻性。对数学概念理解透彻,对数学定理有较好的掌握;可以自如地将其他语言等价地翻译为数学语言;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操作,发现形式不同而本质相同的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使解决问题的条件不是明确给定的,也能不受表面现象的困扰,从表象中挖掘出隐含条件为解决题目寻找适当的条件;

(2)灵活性。思维的起点灵活,能从与题目相关的各种角度和方向去考虑问题;心理转向比较容易,从正向思维转为反向思维,解题时分析法与综合法的交替使用表现自如;思维转换较为迅速,可以不受先前解题方法的影响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及自我心理限制,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思维的过程中善于转化,可以很容易地化生为熟、化零为整、化整为零。

(3)独创性。能对数学对象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分析;能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观察问题,能在貌似平常的信息中发现不寻常之所在,从而发现隐含的特殊联系,产生与他人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结果;不受常规的限制与束缚,富于联想,在解题时主动联系数学的不同分支、其他学科以及生活实际以至思维跳跃,经常产生创造性的想法。

(4)批判性。平时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不会不经思考地附和他人的意见,能坚持自己的合理看法但也愿意纠正并接受其中的教训;能够比较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形式;能评估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判断从一个结论导出另一个结论的充分性,因而可以发现其他人的解题过程或结论中的错误;

(5)敏捷性。能够较快而且正确地完成对题目的文字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对数字进行较快的运算;能够迅速地判别出题目的模式;能对最近做过的题目有清晰的记忆;能够迅速判断,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是否放弃解决此题的决策。

数学高层次思维的这五个方面不是完全分离、互相独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其中深刻性是数学高层次思维的基础;灵活性和独创性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批判性也以深刻性为基础;批判性又直接制约着独创性;敏捷性则以其他四个因素为前提。

二、 大学数学的教学特点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罗姆伯格(Romberg,1990)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数学知识的掌握,而是培养学生透过学习数学知识来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是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整合,让学习者投入到需要运用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之中,这种学习活动一般称之为高阶学习。在大学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教和学的两方面很好的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好现代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开发一系列适合课程特点的思维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数学高阶思维的特点以及大学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创新教学内容为培养高阶思维提供平台

首先,内容上实施现代化。改变过去重经典、 轻现代的倾向,引入必要的现代数学知识。一是内容上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代数与几何结合, 将原高等数学中的空间解析几何插入线性代数中,形成一个整体;线性代数安排在一元函数微积分与多元函数微积分之间讲,便于使用线性代数知识;数值计算与数学建模安排在最后,体现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 二是注重渗透现代数学观点。在内容的阐述上尽量用现代数学语言与观点来阐释经典的数学内容并介绍部分现代数学重大成果,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现代数学基础。如渗透、逼近、迭近、线性化、离散化及最优化等现代数学观点,加强应用性。

其次,应用上实施强化。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应用的作法。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实验课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把数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经过教师指点,由学生自己动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合适的软件平台, 主动进行数学建模、仿真、 设计算法以及结果分析,然后写出报告。通过开设数学实验课,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大大提高。

2.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要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就必须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二是从先教到先学的时间转变;三是从“教授” 到“教练” 的角色转换。关键是老师不能把课堂变成“一言堂”,应充分把握讲的量和度。教师善于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是学生数学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正如布鲁纳所说: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注重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可知,新的数学知识的产生总是要经过一定的时期或者漫长的求索过程。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数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发问,才能不断地积累问题、提出问题,才会有动力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去用心探究,这样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多学 时少的情况,教师在内容处理上偏重理论与习题的讲解而忽略应用问题的处理 与展开,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认识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建模教学强调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最佳结合方式。

数学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二是相互交流和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三是创造 力、联想力与洞察力;四是对已有科技理论及成果的应用能力;五是团结协作的能力;

4.合理使用互联网可以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联网具有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如下特性:(1)资源的丰富性。学生接触的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每分钟都在变化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使用者的分析信息的能力、评估信息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显得极为重要,而互联网就为发展这些能力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2)全球范围的交流。需要分析并综合使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思考和辨别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解和尊重这些不同点,这就给使用高阶思维提供了机会。(3)相互合作。无论大家相隔多远,是否认识,是否能够见面等等,都不会太大地影响到大家的合作。互联网能促进学生相互协作能力的发展。(4)超文本环境。学生通过超链接获得信息后,需要使用高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信息)来进行选择,否则,面对互联网浩瀚的信息,将不知所措,甚至迷失方向。

总之,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知识快速膨胀的今天,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学会如何公正、客观、理性地学习、鉴别和反思知识。做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无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想[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3]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篇2

摘 要:在信息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而便捷,学会思考和创造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授于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其思考,而思考是思维能力的高级表现。内容就高阶思维能力的界定、其培养的必要性及在课堂中的表现,结合本学科教学策略进行探讨,试图检测怎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不再满足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创新、决策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素养。新课程改革也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隐含着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这种要求也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

一、高阶思维的界定及教学的必要性

布鲁姆研究认为人的思维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记忆、理解和应用属于低阶思维,而高阶思维则超越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利用信息和概念去解决一个个难题和任务。具有高阶思维的人能把学习材料看成是系统的、有联系的,能M行归类和类比,并把琐碎的信息组合成有体系的整体,他们应用合理的逻辑和判断准则来学习,教师一般都称这些学生为“聪明”或“思维活跃”。

高阶思维的形成以低阶思维为基础,用于建构高阶思维技能的低阶思维技能,如:读、写、记忆等,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纳为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死记硬背会让学生变得迟钝和愚蠢,这既有害于学生的健康,又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低阶思维是人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但却有其发展上的局限性,过多的读写、记忆会加重学习的负担。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记忆和检索可以让信息技术(电脑和网络)来承担,个体所需要的是操纵信息、分析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为了学生发展需要,学校教学就该有意识地重视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这有赖于恰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高阶学习模式的支持。

二、注重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控制

传统课堂通常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后,让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及巩固,此过程中教师期待学生理解和记住课堂内容,学生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机械学习或死记硬背上。在高阶思维教学下的课堂,需改变教师和教材对教学的控制,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

注重高阶思维的课堂支持学生公开表达观点,愿意表达和尝试表达比表达了什么更重要,在此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发展思维技能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种课堂以积极有效的提问方式作支撑,在问、答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观察学生反应,并积极作出

回应。

(二)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知识传递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目标重心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确保他们掌握知识,这种过度强调学生知识获取的教学方式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把关注重点从知识结果掌握转变为对学习过程和意义的理解。教会学生推理和思考是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观察到三个特征:能听到学生在解释、推理、描述模型或交流他们的观点;能听到教师询问学生有关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办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能简单用一个字即可回答的,它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具体阐述;能观察到学生在解决常规任务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用的是哪些程序、哪些原理、哪些规律。

(三)问题设置开放性而非封闭式

思维大师杜威认为:封闭式问题是有明确选项和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思考,学生也易在非A即B的答案中禁锢了思维。而开放性问题是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思考,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有利于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更多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实际,也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不解之处。

开放性问题如: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此类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发现规律和问题,提供给他们推理和想象的机会,联系已有知识,试着去总结和比较知识获得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此类开放性问题,能打开学生的分析、评价、创造之窗。

三、地理课堂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让课堂内容“任务”化

“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苏霍姆林斯基)。所以只有在讲课开始或讲授知识前就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必须搞懂或解决什么问题,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

基于这点,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有任务(问题)的提前预设,目前任务(问题)设置有两种,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单元问题(以本节课的知识、能力要求分解而出);二是面向各小组或部分学生的单独任务;前者多以“学案”方式呈现,后者多在活动设计中给小组分配任务。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任务,都要使任务(问题)体现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任务(问题)应该是挑战性的、可行的和有趣的,而不是学习者只要通过简单收集、整理、拷贝就可以完成的,在这样的任务(问题)的设置中要体现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要求,能体现建构主义思想。

(二)让课堂提问多“开放”

正如上文所述,“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高阶思维必须有开放性问题来激励,开放性问题有其相应的提问方式,在地理课堂中可多做如下几种形式的提问:

1.比较、发现类问题。这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地理规律的呈现中可多用,问题如: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空间分布有何不同?你能区分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吗?这类问题让学习者自己去观察和发现知识,加深对表象的认识。

2.证明、阐述类问题。在地理成因分析中此类问题比较多见,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沙尘暴?沙尘暴是在怎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培养阐述观点的技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选择、决策类问题。在地理问题的解决中,如工农区位的选择、工程路线的选择、工程建设可行性的决策,需要问:你觉得哪个路线的选择更为妥当,原因是什么?这类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评估利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4.假设、推理类问题。许多地理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规律性或逻辑性,这容易产生推理类问题,如:当黄赤交角为20度时,你能想象四季和五带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类问题多新奇,且能打破现有格局或现象,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使学习乐于探究,能让学生联系地去看事物和现象,并提高创新能力。

5.质疑、批判类问题。质疑和批判本身是深入思考的结果,这种精神是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这类问题如:你相信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吗?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学生在批判和修正所遇到的知识时,思维是积极的,学生乐于去冒险,此时在讨论和辩论中高阶思维能力就提高了。

(三)让课堂氛围宽松、民主

课堂氛围的宽松表现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静态思考和语言表述,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尔(Carl Schorske)认为学习不是一件能被持有和传递的东西。它是一个过程。就提高高阶思维能力而言,学习作椤肮程”必须得到充足时间的保证。思考需要时间,表达需要时间,教师必须在预设过程中留有时间给学生。甚至可以为了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突破原定教学课时的限制,调整教学计划。

开放性问题所引导下的发现、决策、批判、质疑让课堂具有太多的不可掌控性,并可能出现挑战教师和教材的可能,这些需要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只要放下权威和专制,平等、宽容、欣赏地看待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劳动结果,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和积极表达。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课堂中的措辞用语、态度和神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的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具有明确的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更多的能力,也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这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 经济与教育[M].姜闵文,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篇3

关键词:深度学习;学案设计;考试焦虑;心理健康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的思维与学习。传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属于高阶思维活动,更注重自主参与学习和知识理解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式,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人们积极探索深度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场景和途径。

一、图式与深度学习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原本是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后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改良后变成心理学概念,并由此提出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如果头脑中没有图式,即使理解了字面意思,也无法理解其内在含义。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概念源于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联名发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浅层学习对应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知道、领会的认知水平,通过外动力促使学习知识的重复记忆、简单描述、强化训练,属于低阶思维活动;深度学习对应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应用、分析、綜合、评价的认知水平,主动参与学习和知识的理解、应用,属于高阶思维活动。

图式实际上是关于知识的认知结构,它与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在旧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构建新图式的过程,深度学习相关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实践应用阶段,各学科都努力探索在教学中使用深度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案与深度学习的联系

学案是中国教育教学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学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探究”的精神,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但是学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率并不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以传授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教师不会耗费精力系统性地,结构性地设计学案,学案知识呈现碎片化,最终沦为练习题。

学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这与深度学习的运作机制是一致的,深度学习的重点并不是知识内容本身难度,而是在于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者对知识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构建。

从教学目标来看,学案中学习目标的制定离不开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深度学习直指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系统的最高层次,高级认知技能水平。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案教学合一的特性,一份合格的学案可以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课后的“练案”。以深度学习理论为背景设计的学案,将会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案设计策略——以“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为例

(一)关注生活经验,导向深度学习

教育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在设计学案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环境入手,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唤醒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直接经验,在此图式的基础上修正,从而形成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式,将新知识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为支点进行深度学习,间接经验为学生提供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结构,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例:在《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课程的引入环节,通过音乐放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再体验重大考试的情境,完成学案内容“你曾经在重大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体验过下面哪些感受?”小组内分享个人经验,完成学案内容“你的朋友们体验到哪些不一样感受?请将你们的感受分类,哪些是属于生理反应?哪些是心理反应?哪些是行为反应?”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了解到考试焦虑的表现。

(二)优化问题设计,推动思维发展

以问题设计为载体,深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知识融入问题设计中,把核心知识(重点、关键点、易错点)转化为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图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修正旧图式,形成新的图式的构建,再将新图式运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存在着差异性,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整体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同类问题解决的变式学习,表现为同一类问题在情境条件、解题方法方面的变化或者是对同一事物(问题)的多侧面思考,多视角形成各侧面的子问题。

例:在理解考试焦虑水平和考试成绩直接的关系时,通过层层设问,引出倒U曲线。学案内容:

“1.刚刚你们描述,都是考试焦虑带来的消极表现,请思考一下,在即将面临考试的压力下,人们会做出哪些积极的行为?

2.为什么有时候考试焦虑让人们体验到如此强烈的负性情绪并表现出消极行为?有时却可以引发积极的行为?

3.请绘制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图。”通过绘制倒U曲线,让学生了解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过度焦虑才会影响焦虑。此时,学生自然会希望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如何,是不是属于过度焦虑。学案中提供考试焦虑自评量表,计算方法,结果说明,学生可以完成自我测评。

(三)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认知网络

学生认知结构生成和发展以知识结构的掌握与理解为前提和基础。知识结构,是将学习材料概括化或结构化整理,帮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快速而清晰理解后续所学新知识的逻辑,并将新的知识融入个人知识结构。用连贯的知识链条有助于的学生理解和记忆。具体包括知识组合、知识呈现形式及知识学习路径等要素,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或某一问题(概念、原理、规则)等知识要点形成的“主题式”或“问题式”知识结构。学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会加速新知识的迁移和理解。

教师是构建知识结构主体,负责整合各种知识内容。首先要对知识识别和判断,将知识的难易分类,由简单知识入手,分层递进到难的知识;辨别哪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预留开放性空间提供给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设小组合作的协同学习形式;深度学习内容要与已有经验,已有知识相联系;知识结构要匹配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遵循学生认知结构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例: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同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不同,即使有些同学焦虑表现相同或者相似,但应对方法也可能大相径庭。心理调适既有共性方法,个体间又存在巨大的差异。此时配有学案的小组讨论和分享,可以达到心理调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案内容:“1.针对小组内部出现的各种考试焦虑表现,请小组成员讨论分享并提供两种以上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法(小组成员经过实践,亲测有效)。2.结合学案第一部分考试焦虑表现和考试焦虑测评结果,判断自己考试焦虑状态是否需要调适。3.如果你的考试焦虑状态需要调适,参考小组成员的经验,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讨论进度和内容,及时给予调适方法的补充和引导。

(四)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类信息触手可及,思维能力才是核心。高阶思维能力更适应现代社会对需求,学习者要能够具有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和覺察事物的内在逻辑的能力,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具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多元创新的思维。

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思维的发展。学案学习目标的设定包含高阶思维的培养;合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思维跳跃做铺垫和准备;有技巧的设问和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深化。

篇4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陈卫华

【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为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应分阶段进行,并把它分成初级阶段、形成阶段和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分阶段 探究教学 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而探究教学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如何开展探究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认为中学阶段可采取分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的策略,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根据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级阶段

在此阶段,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知识能力有限,主要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简单小制作、通过报刊、网络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以及介绍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究范例,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让其学会使用长度、时间等测量工具,学会画全班的身高、体温等直方图。另外,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所选的实验器材要尽可能取自于生活实践中比较常见、相对容易得到的器件,有的可能是玩具、废旧物品等等,要尽量符合低成本实验的思想。例如在演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时,不用课本上实验器材,我只用一只注射器,一个电子发音器来演示。课外预习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寻找一些实验器材,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装,如在验证单摆的周期时,提问学生能否用生活中的小器材来做此实验,有个学生拿出一个跌打药丸空壳、一根细长线、一支钢笔、水和细沙来做此实验。这样让学生感到“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感受到实验贴近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了解到并不是只有实验室中的高精仪器才能做实验,并不是科学家才能做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适时介绍一些科学史上的探究范例,如介绍伽俐略观察教堂的吊灯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原理等,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只要细心观察和思考,生活中随时会有物理问题,并且有些是我们能够解释的。

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了解了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才能为以后的探究打下深厚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都是有限的,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设计的实验甚至荒唐可笑,教师决不可嗤之以鼻,而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至少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其实,科学发展本来就是如此,充满曲折和荆棘,要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艰辛过程。

二、 形成阶段

当学生掌握了探究所需的一些基本技能,并了解了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后,可以给学生安排探究课题的某一部分,或者是完整的单因素探究课题,教师给予一些指导,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

(一)、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然,此前学生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由自己来探究问题的水平,而发现问题和找到症结所在是探究赖以进行的前提,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问题,如“揭开色彩的奥秘”一节内容,问:雨过天晴的彩虹为何是彩色的?

2、借助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这样例子比较多,不必赘述。

3、通过陈述故事的方式引出问题。在讲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可讲述俄罗斯“库尔斯克”潜艇或中山舰沉没和打捞的过程。

4、通过类比等方法合理地将学生当前无法解决的、需用将要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引出,提供给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如教“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大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而气体和液体相似,可以流动,且没有一定的形状,那么,气体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的作用吗?如果气体也可以产生压强,这种压强又有什么特点呢?是否和液体一样遵循相同的规律呢?

5、以常见的思维定势引出问题。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这种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可以反问:难道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二)培养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假设能力

提出猜想和假设是探究的核心,以后的实验探索都要围绕着猜想进行,因此,在此阶段还应培养学生大胆地猜想能力。猜想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使问题进一步明确化;使实验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悬念,维持了动机的强度;启发直觉思维。当问题不够具体、不足以激发和维持实验动机的时候,或者指向性并非唯一时,应更多地运用猜想。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假说和猜想”和许多重大发现之间的关系。如当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原子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粒子被散射,而极少部分呈大角度散射甚至180°散射,由此卢瑟福大胆提出猜想,原子的内部可能不像汤姆生说的那样,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可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有了这样的假设和猜想之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核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猜想决不是胡思乱想,其根本点应该建立在实验现象上,通过实验条件的变化来判断探究的问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提醒学生关注实验现象,注意实验条件的变化等,让其能从复杂的实验现象中去伪存真,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进行大胆地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师生“沉浸”在许多问题的氛围中时,教师应综合各式各样的问题,略加筛选归纳,然后正式提出和本课有关的若干问题。

(三)培养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

实验是探究能否真正完成的关键,因此,还需要再次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探究的角度来看,实验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接获得事实证据。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简易方便,可见度大,效果明显;演示过程中要讲解指导,如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与此同时渗透物理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体会物理实验应该如何进行。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有了假设和猜想作为铺垫,有了前面筛选出来的问题,学生便跃跃欲试,他们极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必须通过实验途径来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如果立即让学生去设计验证的话,学生往往会面对眼前的器材感到茫然,可能出现思维的断层,有的学生草率地应付过去,到时人云亦云,事倍功半,课堂效率低下。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这时教师又要发挥“导”的作用了。点拨一下,并把实验设计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切记,是“导”,不是“灌”。教师绝不可把实验过程彻头彻尾地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行设计的权利,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作出结论的能力

科学家在探究中要花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的探究中,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说,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现象,忽略数据的处理和规律的得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做好实验记录,当实验无法得到相应的数据或现象时,应提醒学生检查实验有无错误,或者实验本身无法获取的,应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其它途径获取。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找出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猜想进行比较,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味认知过程的甘苦,深知每一个物理规律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作出结论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能力

交流评价是当今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家就是通过交流评价把自己的研究情况告诉别人的,以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因此在交流中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评价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信精神。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成果之后,很想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推广给其他同学,得到其他师生的评价。有的小组动手实验能力较弱,思维相对滞后,他们也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完成的,是不是还有比自己更先进的方法。总之,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课堂心理特点,适时地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相互交流、讨论。通过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有时甚至请校外专家来评,培养其交流评价的能力。

课堂上由于受接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问题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对课堂问题的引伸拓展、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更多新的问题,需要留在课后让学生反复思考、甚至实验验证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形成“余音绕梁”之势,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形成阶段是形成学生自行探究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放手优等生,指导中等生,帮助差生,使探究教学能全面开展。

三、 提高阶段

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安排有关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包括完全的和开放型的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变压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带进实验室且没有让学生带课本,只是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至于电压、电流与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教师只字不提,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索。这是个要求较高的探究课例,在一个等式中存在四个变量,要求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索。学生当然想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方法,选用交流电压电流表、可读线圈匝数的变压器和电阻箱及学生交流电电源等器材来进行探索,自行设计表格,整理数据,从数据中得出规律,与同组同学进行比较交流,与自己的猜想进行比较,此时教师介绍课本上的结论,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仅进行宏观调控,处理好探究活动所花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发生较大偏差、猜想完全离轨时,才给予适度的点拨、启发和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调控学生思维程序,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升华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开放型探究课题显得尤其重要,更应完全放手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后继学习能力才能得以真正形成。

三个阶段教学中,初级阶段是基础,形成阶段是关键,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提高阶段是提高和创新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学习习惯。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造力 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0-02

小学生都处于心智与思维的发展状态。因此,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可塑性都非常高,所以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小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小学学习科目中的传统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小学生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打击了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对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上有着严重的缺陷。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现今的教学状况,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寻求最适合小学语文提升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为小学语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一个多方面的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语文是最为传统的教学科目,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下课自己进行练习,这些教学任务不需要小学生动脑子,只需要机械的进行重复。学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习惯,难以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独立思考,更不用说小学生的创造力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影响着日后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与习惯处于一个打压状态,学生难以在学生中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这是非常不利于日后的学习生活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求知的最高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非常容易。创造力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完美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学语文多是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基础生词的教学为主,所教授的内容都是学生所不知道、不了解的,这就能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的性格特征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都是以传统文化为主,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在作者的思想中进行思考与讨论,从中得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独特思想。小学语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中思考问题,同时也得到创造力的提升。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让教师在高效率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究

根据所分析的情况,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很多因素抑制着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当今的教学状况下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情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究如下所述。

1.创建生活情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传统的课堂非常沉闷无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改善传统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进入到教师所带来的教学情境中,这样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合理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平等的与教师进行课堂上的探讨。创建生活情境,教师注重所要引入的知识与课本题材,所以引入的内容既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乏味、不枯燥。通过创建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并且将生活中的内容与课堂上的知识进行综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更为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应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语文是具有非常大的思想空间的学科,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时极为重要的。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并且有效的加以改善。创造力在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自我的进行探究,从而让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变为合作与交流的关系,教师可以耐心听取学生独立思考出来的成果,并且加以鼓励,为学生的创造力创建于一个良好的环境。

3.多变的课堂形式

课堂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良好的课堂形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学生往往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过得创造力就必须改善课堂形式。课堂形式有教师主讲转变为以学生间的思考与讨论为主,但是也不能偏移教学大纲。多变的课堂形式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的教学效率。创造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相互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

1、以培养人文素质为宗旨。新课程提出,“历史与社会”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愚,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的人文素养,它有利于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所有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造就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因而“历史与社会”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重要渠道。

2、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中心。初中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代表着全民文化水准的基础标准。因此,该阶段的公民教育,不仅要学习常识性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且要特别关注“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有见识的行动能力。“历史与社会”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公民的福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重要课程之一。

二、贯彻“历史与社会”教育理念的策略

1、以教材为本,挖掘人文视点;“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地理、文学、艺术、科技、国际关系等,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散发着人类许多思想智慧的光芒,充满着人文气息。所以,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出人文视点,结合并利用当地的一些教学资源,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另外,“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仁爱、和谐、自省修身、谦让礼仪等一些我国古代传统美德,都是我们要挖掘、拓展的人文视点。对这些人文视点的挖掘,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当地的一些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纪念馆所,通过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身边的事物所蕴含的人文视点,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

2、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大力倡导创新型教育,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而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并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运用发散思维,只有进行发散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因此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的问题更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一个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在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中学生发展的知识,因此“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中学生如何选取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收集资料是“历史与社会”中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我们在一些学校布置的课程改革展示台上,往往能看到学生们制作的精美的资料册,但仔细分析这些精美的资料,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没有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更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的资料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收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学会分析资料并运用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使收集的资料具有针对性,避免让学生收集一些漫无边际的、大而无当的资料;其次要向学生介绍各种获得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再次要指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生在收集资料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辨别、分类和取舍;最后,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概括出当时对所探讨问题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并根据对资料的研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要对全过程进行观察、指导、参与,及时进行检查,既要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要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篇7

一、尊重学生好奇心理

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倍加爱护和培养。

多给学生鼓励和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这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深挖教材展现数学美。创新,源于问题,往往发端于自觉。与数学的其他分支相比,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即使解决相当简单的几何图形问题,也常常要运用观察、操作、猜想、作图与设计等各种手段,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增强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大量的几何图形,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在于突出一个“讲”字,在教师尽力讲清楚、讲完整、讲正确的“满堂灌”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扼杀,自然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对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加强思维方法和学法的指导。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又是科学思维的最高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用“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等。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或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严谨性等。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开设创造思维的学法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营造民主科学的创新氛围。一位学者曾讲过:两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人只能得到一个;两人交换思想,却能使每个人有两种思想。而两种思想的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第三种思想,这第三种思想可能就是创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是既要设计好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案,又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并选好问题焦点,有目的地组织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的,教师也应充分肯定其主动性;还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思考问题,哪怕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也要问问学生也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常言道:“学以致用。”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让数学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而我们要驾驭数学这个工具,就必须掌握解题能力。小学中高阶段逐步从单纯的算式计算拓展到应用题,这就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题其实就是对实际问题的情景描述,它要求我们能在阅读题干时,通过语言逻辑,弄清楚数量关系,进一步通过已知量找到未知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他们通过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此,笔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优选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进行讨论。

一、指导阅读理解,分析逻辑关系

应用题是通过语言描述将数量关系通过一定的逻辑情境展示出来,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排除繁杂信息,将情境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建立数学关系,这样才能达到解题目的。小学阶段的应用题阅读相对简单,第一要准确理解概念,第二要找准数量对比标准。

1.准确厘定概念

阅读应用题时我们首先要掌握情境概念,只有掌握概念,才能有效建立数量之间的对比联系。反之,如果概念混淆,解题就会误入歧途。如下题,(1)“一条路长2千米,修了■,还有多少千米?”(2)“一条路长2千米,修了■千米,还有多少千米?”这两道题,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能厘定对比的概念,肯定就会产生混淆。针对这样的题,我们要指导学生认识到题目对比的是路的长度千米,而(1)中修了■是比例,所以要求还剩多少千米,我们就要先算出修了的■是多少千米,即:2×■=■千米,然后剩下的就是2-■=1■千米;而(2)题中修了■千米是具体的量,所以剩下的就是2-■=■千米。

2.分清对比标准

应用题中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的是数量关系对比,如果我们不能在阅读中掌握对比标准的变化,就会造成解题失误。如下题,“某商品原来的单价是100元,活动期间降价10%促销,活动后又涨价10%,问该商品促销后价格比促销前贵了还是便宜了?”这样的题目对比标准发生了变化,第一个10%的对应标准是100元,而第二个10%对应的是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即90元,只要我们能明白这个对比标准,这个题目就一目了然了。

二、建立数学模型,提升应对能力

应用实际中问题是动态发展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要指导学生建立模型,对应用题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实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数学模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前瞻性,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必由之路。比如,针对如下工程类应用题:“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4天完成了全长的■,如此进度,需要多少天完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几种答案:3000÷(3000×■÷4)或1÷(1×■÷4)后,最后我们再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找最简便的解法:“4÷■”,有效提升了解题效率。

三、鼓励发散思维,探索多种解法

许多问题往往有许多解决方法和途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对比讨论筛选最优方案。而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剖析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开阔视野,掌握全面多角度的认知和探索方法。因此,教学训练课上,我们要注意设置开放性习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收获方法。

比如,针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复习,笔者这样来设置引导:“学校图书室有科技书120本,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3:5,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几本?”解法一:把科技书看作单位“1”,那么故事书就是科技书的■,列式120×(1+■)=320本;解法二:把故事书看作单位“1”,那么科技书就是故事书的■,列式120÷■+120=320本;解法三:把科技书和故事书的和看作“1”,那么科技书就是总和的■,列式120÷■=320本;解法四: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8份共多少,列式120÷3×(3+5)=320本。复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喜欢的方法,既体现方法的多元性又优化了方法。

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题能力的优选讨论。当然,提升数学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和指导,千万不能单纯地拘泥于概念和做题,要立足学生的综合能力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学习 创新教育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解放出来,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改革落后教学方法,改变陈旧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数学,探索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

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正数与负数的引出。可以结合实例提问:“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好货物的搪子上画个“+”号表示物重超过规定重量,画个“-”来表示小于规定重量;在数学上最早采用这“+”“-”来表示,德国数学家魏德曼,由于这两个符号简捷方便,后来就使用了,于是产生了带符号的数――“正数与负数”。这样引出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可引导学生去探索、创新数学知识。

2.利用数学图形的结合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教育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而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图形都是几何图形,它们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或由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如矩形图形中是最合理和最美的图形,矩形的长和宽是用黄金分割来组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线条美和图案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如房屋装修中装饰大部分都是几何图案。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创选图形美的欲望,使他们去创新,并激发他们创新。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等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的法宝。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点,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会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开始就牢牢抓住,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中。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历程,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都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学习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是指导学生后继行为的重要认知策略,也是学生智慧技能学习的最高阶段。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如初一代数第一册(人教版)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生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习惯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总之,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金工实习 个性化教学 拔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5-02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同时“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此外“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的引路人。就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要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前提下,通过创新型的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学生能力,而尊重学生兴趣,挖掘和发展学生潜能的个性化培养手段,或称精英式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国家方针为指引,以学校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再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努力发掘和培养有兴趣、有潜能、有优势的学生,为拔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我校本科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中心开设有金工实习、工业认识实习等基础实践类课程,同时还开展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学科竞赛、航模竞赛、慧鱼模型设计大赛、开放实验等创新设计训练。其中,金工实习是受众面最广、最基础的实践教育环节,参加更高一级创新设计训练的同学往往都经历了金工实习过程,因此,在基本实习阶段诱发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发掘出一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后续的高阶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学生层面而言,通过调查发现,在基本训练阶段许多学生并不满足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他们期望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创新或自我提高。因此,基于以上因素,工程训练中心在训练过程开展个性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实习兴趣,挖掘出一批有潜力的、可持续培养的学生去参与更高一级工程训练,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和选拔提供储备。

2.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思路和举措

金工实习是我校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按照机械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式将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复制,其自主性、个性和创新性还不够,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工程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是有差别的。金工实习作为基础训练以及受众学生最多的课程,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

当然,机械制造工艺作为金工实习重要内容仍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也只有在基础夯实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好创新活动。在这里学生是主导,教师是辅助,学生自主性和个性的发挥是开展教学的关键,学生必须通过亲身实践去分析和处理设计或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挖掘自己将构思变为现实的潜能,这就是中心开展个性化教学的举措。

通过个性化教学既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人数众多的学生中发现一批思维活跃、创造力突出的学生。

3.个性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3.1 个性化工种的选择

实习工种的选择是体现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的硬件以及各实习工种可容纳人数的多少是能开展好个性化设计与制作的必要条件。目前,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单批次可容纳实习学生人数为240人,按照学校现行实习安排,中心的工种设置和设备台套数基本满足需求。学生在完成传统加工、先进制造技术和特种加工各个工种的基本训练之后,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工种,完成相应内容。在基本训练阶段,实习指导教师就要组织同学对喜欢的工种进行选择,并做好相应登记,若某工种单批次可容纳人数达到极限,我们会组织学生自行调整到备选工种,以此尽可能满足个性和兴趣需求。

3.2 训练内容的确定

个性化设计覆盖专业面广,参与人数多,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他们必然存在知识、技能和思维上的个体差异。在个性化设计与制作阶段,除了纯粹的自主设计与制作之外,还设计有固定训练内容,供学生选择,同样能达到技能锻炼和能力培养的目的。比如在车削实习,大部分同学都自主设计作品且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依然有部分同学仅仅对车削加工基本工艺和操作感兴趣,其设计能力还有一定欠缺。所以,金工实习各工种个性化教学阶段的实习内容是以个性化自主设计和综合练习相结合的模式,学生先选择工种,再选择训练内容。

3.3 实习过程的教学和管理

就个性化作品设计,对还未参与实习的同学而言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在实习动员会上任课教师就要将个性化作品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办法讲授给学生,使其在实训期间有足够的意识,能逐步思考如何去完成既定目标。

此外,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优异的设计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如车削设计零件,必须包含几种不同型面,即设计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尽可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开放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极大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