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篇1

红色与绿色是四川巴中地区的两种基本色调,在充分认识巴中地区产业融合不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实现“红色+绿色+古色”的有机结合,发挥其资源互补优势,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集群化建设的规模效应、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以及旅游文化品牌,进而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产业;绿色产业;融合对接;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对接研究”(17SB032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SLQ2016B-08)。

红色文化产业是对现有或潜在的红色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挖掘,使之逐渐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产业。而绿色产业则是顺应环保潮流,运用节能手段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川巴中地区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能延伸其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譬如改善老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老区人民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增进老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给老区人民带来致富的预期;另一方面能推动老区绿色产业的培育,增强其产业发展的后劲,拓宽红色消费领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诸多产业为一体的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系统。因此,研究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融合对接路径是当前巴中地区顺应时代节奏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注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必然结果,它也同样折射出了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产业需要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一、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不足

(一)基于意识形态视角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根据目前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思维,应将红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地打造成文化商品。由于红色文化商品承载着爱国情怀,这与通俗化和平易化的大众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太容易被大众所理解或吸收,使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二)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整合和调整的动态过程。但当前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合力,也不易显现其规模经济和整体效应。第一,资源零散,配套规划跟不上节奏。譬如四川通江县城里的红色文化景区就处于闹市区的中心位置,其旁边有着众多的商业摊点,这与“红色”的庄重氛围不匹配,折损了红色教育的整体感观效应。第二,整合力度不够。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没能充分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的融合与对接,没能展现出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第三,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品多以橱窗展示类为主,重静态式的参观轻立体式体验,吸引力较弱,客源市场狭窄,综合功能欠佳,很难发挥其经济合力和综合效应。第四,革命老区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资金,无力打造巴中红色文化产业。

(三)基于文化价值视角

第一,红色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巴中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其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开发价值远不如湖南、江西、陕西等省份的革命老区,关注度相对弱小。第二,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表现手法较单一。目前仍缺乏有影响力的文献作品、红色经典或艺术造型来塑造其红色精神和价值内涵,没能充分提升其认同度和美誉度。第三,红色文化产业零散、不成规模,或品牌、开发档次低。巴中的红色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不强。巴中的红色文化分布较广,但在红色产品的开发、组合、宣传和促销等方面大多表现为各自为政且条块分割非常明显,没能统筹规划,协调机制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作与互动,很难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连环效应。

(四)基于资源融合对接视角

首先,从资源的外延发展看,巴中地区地域辽阔,红色元素众多,但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单体开发,忽视了文化资源的融合重组和立体开发,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综合效益欠佳,主要是由于资源分布过于分散,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能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周围的绿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古色资源有机融合。其次,从资源的内涵发展看,红色资源的设施陈旧,不够档次,开发粗放,项目同质化明显,缺乏创意的构思和创新的思维,许多红色产品只是简单地把革命遗址进行了列示,或用一张桌子、一部老式电话机、几把椅子、几张照片加以展示,对客源没法形成吸引力,忽视了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内涵挖掘。

二、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路径思考

结合四川巴中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在遵循红色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着力体现革命老区绿色产业的生态价值,使巴中地区的绿色产业尽可能地融合于红色文化产业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形成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

首先,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资源都非常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地方政府应着力挖掘区域内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基本内涵,依托区域绿色产业特色,科学地提取和创意性地设计出巴中地区的文化产品,将红色文化引入当地的小商品加工制造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纪念品加工产业,同时这也能有效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其次,可以将当地的绿色果蔬和粮食以及特色野菜、野味进行精细加工,或将地方大众化的俗食凡品与区域红色经典故事、情节融合起来,设计出“忆苦思甜”式的红色农家菜系列,这也可以纵深推进巴中地区红色文化食品产业化的进程。再次,对当地区域的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和景观维护,深度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学习或培训基地,吸纳公众或机构人员前往参观学习或实地考察,形成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点。这样有助于实现巴中红色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发的融合性和多元化,形成区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

(二)重塑红色文化的主题,形成产业化集群的规模效应

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资源独特,但分布零散且不均衡,应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集聚来打造巴中地区的产业化集群,树立红色文化产业的主题,优化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首先,必须跳出“红色”的思维局限,动态地思考产业融合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依赖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某个方面或某个节点。因而必须以红色文化产业开发为核心,把红色与绿色、古色等几种颜色的资源融合对接起来,才能延伸产品链,拓宽消费市场。把文化产品市场与交通运输市场、绿色农特产品市场、旅游市场、餐饮食品市场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高红色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这样才能带动关联经济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战略升级。其次,用产业化集群意识来进行科学规划,将巴中地区打造成为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巴中红色文化产业集群。譬如将南江县域内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与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融入南江文化产业集群;将通江县域内的县城、红色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与诺水河溶洞自然景观融入通江文化产业集群;将巴州区域内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恩阳镇和南龛山公园与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融入巴州红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巴中地区产业集群化建设,积极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红色文化的主线,形成特色化的旅游品牌

按照“以红为本、以绿衬红、以古托红”的产业化建设思路,深度打造复合型产业链,用红色精神感染情怀,用绿色美景陶冶情操,用古朴民风熏陶人生,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化融合的旅游文化品牌。首先,应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譬如通江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可以将县域内的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重点进行有机串联,设计出一条连贯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次,应科学设计生态的旅游线路。巴中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以南江县光雾山的奇峰峡谷、通江县诺水河的溶洞和大坝森林公园的原始生态为主,这些景区空间地域跨度不大,相隔间距较近,如果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上能把这些自然生态景区有机串联,将成为四川巴中地区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再次,应精心构思历史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巴中地区有1900多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展示给公众的不仅是巴山人民勤劳致富的时代形象,更是底蕴深厚的巴山文化的敦实沉淀。既可追朔谜一般的“巴人文化”、典故众多的“三国文化”、入乡随俗的“佛教文化”,也可让人领略巴中人民奋发拼搏和顽强不屈的巴山文明。

(四)围绕红色文化的主调,优化产业化的营销环境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巴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旅游管理、文化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认真剖析和仔细斟酌,以小搏大,逐步打造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红色产业区域,为红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第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广渠道地吸纳社会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和公众积极注资于红色文化产业,为红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三,更新或修复基础设施,做好道路通达规划和旅游线路设计,寻找红色产业与自然景区、民俗之间的融合点,夯实红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第四,在开发与改造景区时,必须加强对资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历史性保护,为红色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五,深度挖掘红色景区辉煌的革命事件或英雄人物,适当利用声、光、乐组合的科技手段进行视频技术和艺术改造,为红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

(五)强化绿色产业的生态管理,优化红色产业发展路径

首先,红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地域内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障。四川巴中地区地貌复杂、资源丰富,不仅有珍稀的革命历史遗迹、奇特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朴实幽静的自然风光。这些与红色人文环境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中地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基础,也是红色产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因此,要促进巴中地区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红色区域生态化建设。其次,要强调生态管理理念,有意识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带和生态敏感区,对配套设施也要强调绿色标准和要求,实现资源多级开发及能源循环利用,逐步完善生态产业链,构建城乡一体、红绿结合的区域红色产业生态化运行模式,使整个红色产业系统实现集约、高效的生态运转,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红色产业优化发展。

作者:封伟 吴秀林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何雄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13,(12).

[2]徐克勤.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

[3]罗昌智.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与路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4).

[4]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

[5]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J].企业经济,2014,(5).

[6]黄佩.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态势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受众;红色文化;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大大开拓了文化的传播范围。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正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红色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立德树人功能日益显现。但随着网络环境持续调整和网民结构不断变化,网络红色文化也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及挑战。本文拟从受众视角分析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探究其高效发展路径。

一、受众视角下的网络红色文化传播困境

网络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以受众(网民)的认可度为基础的。因此,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困境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有利于网络红色文化更好地发展。众所周知,受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干预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传播活动的过程、决定传播活动的效果”。[1]从受众的角度看,当前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忽略了受众分类原则。自传播活动产生以来,传播要素和传播手段不断发生变化,受众也从最初单一媒体的捕获者转变为多媒体的挑选者,其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在网络上,受众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职业分工、文化旨趣等不同而出现了明显的分流现象。这种“人以群分”的聚集现象是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客观发展规律。但不少红色文化网站及红色文化平台的目标人群意识淡漠,所提供的红色文化产品既缺乏层次感又缺少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网站及各种平台的相对价值难以体现,大众化、通俗化导致其无法抓住固定的受众,红色文化的各项功能受到抑制。其二,漠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换原则。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传播者提供信息资源,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换取信息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充实。但不同类型的受众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交换关系中,宣传型受众处于被动地位,是某些信息观念的传播客体,而市场型受众则要求将其看作信息的消费者,以便自由地选择信息。在网络世界,红色文化的宣传理念相对滞后,以“无偿”的方式默默奉献,没有树立市场型受众理念,因此出现网站疏于管理、内容及形式单一、信息更新迟缓、忽视与受众的互动等问题。这种把受众纯粹当做宣传对象而不注重提高信息质量的做法使得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其三,漠视受众信息接收的心理和习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富有革命底色,所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及传播必然带有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这原本无可非议,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目的性的文化传播活动。但是,若对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挖掘不到位,把握不住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三者的统一关系,则很容易陷入对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标签式宣传,以形式代替内容和目的,让政治色彩淹没心理情感,从而遮蔽了红色文化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的拒斥心理。

二、受众理论与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改革措施

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播学者纷纷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传播过程,美国学者施拉姆曾评论说:“一般传播学理论中的最大变化是逐渐放弃了被动的受众的思想,并以异常活跃、异常有选择的受众概念取而代之,这种受众操纵着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操纵,他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完美的合作者。”[2]网络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也是受众参与、获取、评价、批判的过程。遵循受众理论,加大网络红色文化的多元创新是提高其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其一,以打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为基础。当今社会,虽然文化形式多元,文化消费观念分歧较大,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代表了时代的主旋律,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仍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和接受。因此,红色文化要在更广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在“量”上具有优势,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相关文化部门和网络机构应积极推动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为红色文化在网上传播提供更大空间。在网络红色文化的建设上,一方面要建设先行,逐步丰富完善,坚持易得、有用原则,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满足网民的基本需求,确保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把握网民的需求意向,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时了解网民的文化动向,充实网络红色文化发展的薄弱之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整合、创新功能,打造出数量可观的红色文化宣传应用平台和知名的大型红色文化网站联盟,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使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均能有章可循,各取所需,找到适合自己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网络红色文化的“公民之家”成为公民获取精神食粮的宝库。其二,以网络红色文化形式体裁创新为先导。受众对任何一家媒体而言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客,其对传播信息反应的变化会左右其选择,而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二:一是受众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的变化;二是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信息欣赏力的改变。在网络上,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法和形式,丰富网络红色文化产品的体裁,特别要善于利用各种聊天和通讯软件传递红色文化信息,积极开发红色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新体裁作品。根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比例为:10~19岁人群占24.5%,20~29岁占30.7%,30~39岁占23.4%,40~49岁占12%。[3]很显然,青年人是网民中最庞大的群体。调查统计报告还显示,网民对即时通信、网络音乐、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非常高,反映了信息时代网民对网络服务的总体要求。网民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要求网络红色文化必须重点利用好新型网络应用工具,不断开发符合现代网络技术潮流的红色文化产品,满足网民的需求心理。而且,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网络应用具有再传播的便捷性,这也是网络红色文化不可忽略的传播规律。一件好的作品无须有意推广早已众人皆知,原因就是作品与受众产生共鸣,因为“二级传播论”特别强调大众传播中的再传播规律,认为有部分受众常常会将得到的信息主动传播给他人,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如201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红颂中华幸福广东”红段子网络文化创作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网络提交红段子作品,而且能够轻易地复制和快速地传播红段子,从而促进了红段子的广泛传播。其三,以时代价值和意义拓展为灵魂。目前,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良倾向,分别是低俗庸俗的文化恶搞、刻板乏味的平铺直叙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这三种不良倾向是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出红色文化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效度不够,对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入。但任由这些不良倾向发展下去,必将损害受众的审美心理,破坏红色文化的应有价值。为此,应跳出对红色文化的既定认识,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首先,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也要把握时代性,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道德教化功能。我们现在宣传红色文化就是让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其次,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必须把握科学性,彰显民族性,富于群众性。追求科学性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确阐释红色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彰显民族性就是反对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认清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发展,两者间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富于群众性就是强调人民大众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红色文化是群众文化,它来自人民并将服务人民、指导人民。红色文化脱离了群众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红色文化的创新应注重满足群众的需求,以朴素而真挚的形式给人民群众带来心灵的感动,特别要扎根在人民群众中,从群众中挖掘素材,讲好人民大众的精彩故事。其四,以增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为发展动力。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客观具有交流讨论权。早在1967年,美国学者J.A.巴伦就提出了社会参与理论,倡导维护受众的表达自由及对传播活动的参与权。受众的社会参与是促进文化广泛传播的基本条件。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时期,需要不断倾听受众的意见建议。虽然现在大多数红色文化网站均设有留言区、电子信箱等交流渠道,但此类交流窗口的使用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在线交流”的作用。为增加与受众的沟通交流,还需发挥微博、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传播功能,及时了解网民的意见建议,并积极推送关于红色图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信息。同时应增加网民的参与感,如举办红色文化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征集红色故事、编辑红色短信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互动交流形式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被高效利用,进而达到育人效果。其五,以培养热爱红色文化、熟谙网络传播技术的专业队伍为关键。曾说:“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方向、抓队伍建设。”[4]网络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立足于文化本位,发挥智库优势,着力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进行挖掘和研究,提升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及价值内涵;另一方面要突出技术支撑,无论是红色网络文化工程的建设,还是各类红色文化交互式平台均需要专门技术,因此要以技术创新带动红色文化产品质量升级,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提高网络红色文化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充当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加速器,但拥有了网络技术并不等于拥有了网络世界的控制权。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告诉我们,文化交流是信息与受众互动的过程。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播需要充分尊重网络文化发展及传播规律,同时要认真研究受众的上网心理和网络行为,使网络红色文化既符合受众需求,又能够在网络世界中体现和传播时代价值。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受众的作用,但网络红色文化不能仅限于满足受众的需要。红色文化的传播属于但不限于一般的信息传播,它更注重价值的内化,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净化心灵、树立风尚、坚定信念的目的。我们从受众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红色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为了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红色文化产品,更要以网络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工具影响受众、感化受众、教育受众,培养受众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因此,只有基于受众的发展要求,以创新思维推进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才会不断激发网民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情,才能使其在网络课堂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38.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篇3

关键词:陕北红色 体育旅游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41―03

红色体育旅游是通过把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活动整合设计成相应产品,进而引起人们的消费参与,在体验中感受革命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活动Ⅲ。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能还原战争中的历史故事和场景,升华人们的革命精神思想和爱国主义情结。

这样不仅为陕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为陕北红色旅游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红色体育旅游应该是陕北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

1 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红色体育项目开发现状

从2007年起,延安市先后对宝塔山等各景区进行综合治理,投资5.7亿多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新建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陈列展室,先后打造“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万花山牡丹节”、“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瀑布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7大节会。2012年全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19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这种集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极大地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安红色旅游气候大成,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争夺焦点。2006年延安开始尝试由静态转向动态,然后又由参观转向参与体验,2010年打造的全国红色景区独一无二的倾世之作“延安保卫战”横空出世,真枪实弹、飞机、装甲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观众也可以穿上军装、拿起钢枪参与“保卫延安”,通过擒哨兵、打伏击、运动战的展示,还有革命胜利后的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重现了当年我边区军民英勇善战与感人情节。延安保卫战表演的轰动与好评既是延安红色旅游的创新,也是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之举。

2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丰富的基础资源

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心部分的陕北,地貌呈千山万壑、森林、千万条的河流、水库融为一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境内有“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还有的落脚点胜利山有二万五千多个台阶。榆林毛乌素沙漠与红碱淖湖泊沙水合一,独特的景观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觉。延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910.6万亩,实现了延安由黄到绿的转变,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污染少的生态农业观光城市。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拥有山地、沙漠、高原、河流也只有陕北了。经过多年旅游路线改造,所有景点旅游专线基本全线开通,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新修高速公路,开通动车专列和航空线路,如西安至延安至包头高速公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延安至西安、北京、重庆、广州等航线,加快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系。延安市宾馆饭店共计162家,星级饭店37家,非星级饭店125家。延安市旅游局从网络、投诉意见、问卷调查等多渠道了解游客感受,对宾馆酒店进行严等级评定,从而全面引导、督促宾馆饭店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和提升质量。这些良好的基础资源是延安红色旅游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2 独特的陕北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陕北是汉族和少数名族融合交流的前沿区域,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源于区域条件的复杂性,其古老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同时为现在的陕北提供了后续的历史资源。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其他民间民俗体育如陕北大秧歌、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月。其中民俗体育代表安塞腰鼓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天下第一鼓”、“中华一绝”。这些体育项目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展现陕北独特黄土文化的有效媒介,可以让游客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革命年代边区人民自娱自乐的方式。

3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的劣势

3.1 陕北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体育旅游管理水平落后

虽然陕北红色旅游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如:交通、酒店、城市服务硬件设施已经建得比较好,但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更需要相应政策的扶持和法规政策保障,目前由于陕北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度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出台。同时陕北缺乏专业的体育专营公司,运动俱乐部各方面的条件也相对落后,如教练专业素质、职业化水平低、器械陈旧落后、开发产品种类简单且品质内涵程度不高。游客不能享受相应服务且生命没有保障,游客对旅游景点失去兴趣与信心,那还谈什么发展?在一线城市,体育旅游如火如荼,同类型景区也极力发展红色体育旅游项目,相关政策、经验都可以“唯我所用”,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陕北实际情况出发,应主要以体现陕北革命文化与黄土文化,打造一个不同的“革命圣地”。

3.2 体育项目开发带来巨大环境压力与景区环境人为破坏严重

虽然红色体育项目开发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精神享受,但是同时也给景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体验式体育项目需要足够的场地条件,但陕北各红色景区基本为四面环山和靠山而立,景区自身范围不大,从周围开发也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虽然众多的红色旅游游客能为红色体育旅游提供消费基础,但是游玩旅客的增多,景区内绿化、文物建筑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因地制宜设计红色体育产品和保护景区环境是陕北红色旅游区域内在的最大问题。

3.3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陕北现有项目主要是徒步寻踪、江河源头探险等,如果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这已经背离了红色体育旅游的本质。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职业素质较低,应对突发事故、紧急情况风险判断意识薄弱,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谈旅途趣味性和红色文化内涵的体现。从酒店服务业来看,饭店的负面评论是1355条,占到延安市宾馆饭店总负面评论(1465条)的93%。一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服务态度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差;二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管理不很规范、硬件设施损坏,不达标、整体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与游客想象和期望值有很大的差距。在好的硬件基础上,要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游客的问题,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一线人员服务水平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3.4 同类旅游及周边市场的压力

在同类旅游产品中,广西百色是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广西百色和陕北在民俗文化和地貌资源有着巨大的相同点,广西百色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资源,在红色旅游区域中成为一个佼佼者。宁夏的沙漠、沙湖等主要旅游资源和榆林类型接近,西安凭借六朝古都的历史资源将全国的游客引至停留在榆林的大门,陕北旅游景点也只能望洋兴叹;山西相邻地区主打黄土文化与大院文化,似乎也比陕北要抢先一步。同类旅游和周边市场的“包围”,决定了陕北红色旅游必须“亮剑”,这种气势不是单一的跟随,最主要的是开发自身特点,借助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整合体育项目将是陕北旅游崛起的必由之路。

4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4.1 坚持政府主导,制订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政府确立发展目标,运用政府资源和协调社会力量等方面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红色体育旅游对陕北红色旅游能起到巨大的推动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要尽快制定体育旅游扶持政策和与之配套的法规进行保障,明确体育旅游管理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宏观管理、加强理论研究,对陕北的生态资源、民俗资源等可以结合体育产品开发的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并系统分析做出评价进而制定红色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4.2 整合生态体育资源与体育文化资源,创建新模式

陕北革命老区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陕北现有革命旧址36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文物有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等,还有众多省级革命文物。西安――洛川――延安――子长――绥德――榆林这些地方为陕北红色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观赏性强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民俗文化。体育文化资源有陕北民俗风情陕北婚俗、南泥湾丰收、延安的纺车、手榴弹比武、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在开发中不能脱离本色、特色,要深入规划红色体育资源开发,借助已有基础,发展以“红色体育体验旅游特征”为主线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打破了以旅游为主,体育为辅的思路,重新设计产品:第一,以黄土高原为主题,依托丰富的地貌资源,开发以“寻找革命先烈足迹”的近距离徒步定向,中远距离骑自行车等;第二,以历史文物为主体,在旅游景点区域开发“野战射击”、“攀岩”等拓展性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体会了延安革命精神;第三,以赛事为主题,开发体育赛事观赏和参与方面的体验性产品,比如可以承办红色运动会、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户外比赛。这些主体都能突出强烈的时代感,也加强了景观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在继续推进硬软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在行政区间、旅游景点上加强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

4.3 明确市场定位,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多渠道营销

由于消费人群年龄、职业、参与动机、喜爱项目的不同,革命老区对于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开始下降,消费人群以政府引导的企事业单位学习、中老年消费居多。政府引导的消费群体还是会继续存在,所以要开发中等消费以中青年为主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注重对中青年的宣传,努力打造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青春革命圣地。主体目标是中青年消费者,就必须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满足中青年不同需求的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在宣传上,还可以依托高校教育,高校学生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力军,陕北的高校学子更是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旅游部门是否可以对陕北高校学子提供特别的优惠政策,这样即扩大了宣传面,也加强了年轻人的思想陶冶。旅游开发商、旅行社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提升红色体育旅游的认同性。在宣传手段上要多渠道进行,一是要突出广告的效应;二是直销工作要直接接触到消费群体中。通过全方位的产品、合理的定价、合适的销售渠道、完美的促销,缩小淡旺季旅游差异,延长产业链,刺激消费,吸引参与者,着实打造红色体育旅游中的龙头区域。

4.4 依托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陕北的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厚,如郭必选的《延安学》更是多方位诠释了延安精神。相对而言,红色体育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红色体育的体现主要还是需要产品项目的体现,产品的竞争要依靠人才,如何将无形的红色文化植入体育项目中来引起旅游者的共鸣这也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教育部门应考虑在陕北普通高校开设相关户外运动、户外医学、体育游戏设计等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以研究开发项目。

5 结论

红色体育项目正面的品牌形象、“新、奇、特、优”的特点有独特的吸引力,红色体育旅游发展将成为陕北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将是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红色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统一。如果红色体育体验式项目结合红色理论教育成长,那么红色体育旅游将与体育旅游从目的、结构上区分开来,红色体育旅游也将从体育物质性增长演进到“质的生长”,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经济上产生效益,也在履行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 2012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R].延安市政府办公室.

[3]李雄刚.西部旅游产业开发[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

[4]延安市交通局网站.hap:∥.

[5]延安市旅游局官方网站.http:∥.

[6]李鸿亮等.陕北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7]谭曙辉等.红色景区体育产品开发构想[J].科技咨询导报,2005(5).

[8]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9]常保荣.陕北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C].第六届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12:31

篇4

一个科技进步、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

一个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包容性的“三色文化”体系,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塑造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色文化”的先进性

一个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就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因此,对企业而言,构建一套良好的价值观体系用于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培育提炼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三色文化”是具有华能特色、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华能的战略使命、价值取向和企业品质,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红色”使命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红色公司”的经营思想是贯穿于华能20多年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

早在2002年华能集团重组之初,公司认真总结回顾华能发展历程,明确提出“努力把华能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公司党组进一步提出要把华能建设成“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一个科技进步、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一个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企业使命,这些核心理念表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准确概括了华能经营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产业报国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表达了广大华能人创造业绩、报效国家的庄严承诺。

正是秉承国家利益至上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公司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懈努力,切实履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不打折扣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重要关头敢于勇担重责。无论是在每年的迎峰度夏、两会召开、国家重要活动期间,还是国内遭遇洪涝、干旱、暴雪、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侵袭,无论是在令人谈虎色变的非典疫情肆虐期间,还是遇到煤价迅猛攀升致使发电效益严重萎缩的困难,华能的电厂、华能的职工,都是以巨大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保障电力供应战斗的第一线。此外,公司积极开展援疆扶贫、参与公益事业等工作,华能捐款修建的学校、公路、水井,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增添了希望和力量,有力地帮助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展现了国有企业“长子”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诚信”品质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一切社会交往的基础。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在长期的经营发展实践过程中,华能人始终将诚信视为立业之本,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内外交往的基础和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根本。

公司把“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作为华能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准则,积极倡导诚信商业文明,注重与利益相关方多方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不断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自觉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受到合作各方的充分信赖。同时,公司将诚信作为华能全体员工推崇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努力将“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必信、行必果”等信条打造为华能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规范,积累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成为华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进取”精神

企业精神是形成企业动力机制和左右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华能是改革开放催生的产物,作为我国电力企业是走市场化的先行探索者,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以积极的负责态度、高昂的精神状态开展各项工作,动员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率先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作出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创造出令人瞩目业绩。创业艰难百战多,困难和挫折面前,华能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其间的艰辛和荣誉凝练成不朽的企业精神——“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敬业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自找差距、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

“积极进取、保持领先、不断超越”是华能企业精神的精髓,是华能对待事务的态度。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和体制变革来适应这种变化,但归根结底,企业的创新发展要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多年来,公司鼓励员工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时时想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事事看到竞争激烈、直对挑战、攻坚克难;处处做到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求新求变;逐步营造出一种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文化氛围和一个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人文环境,推动公司走上一条创新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健康之路。

(四)“人本”情怀

华能信奉“以人为本、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充分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权利和主人翁地位,把管理从“成本控制”型的资源管理转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来,实现人力、知识、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统一的“人本管理”。

多年来,公司始终视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注重人的因素,强调人的发展。在企业建立了帮助员工成功、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坚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努力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大家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践行“三色”使命,塑造廉洁人生,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和归属感。

(五)“全球”视野

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始终是华能坚持的重要战略举措。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华能最初的创立无疑是一次国际化发展的实践尝试与成功案例。20世纪80年代,公司打破传统办电模式,大胆利用国外贷款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成为我国第一个面向市场、第一个进行国际融资和负债办电的国有电力企业。90年代,原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开创中国电力到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

“走向世界”是华能人从未懈怠的追求。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成功竞购澳洲电力公司50%、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100%和国际电力公司50%的股权,以BOT方式建成缅甸最大的水电站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电力经营业务扩展到四大洲七个国家,境外权益装机容量接近600万千瓦,技术服务范围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今天,华能要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愿景,就必须培养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开放视野,坚持开发与收购并重方针,按照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稳步提高境外发电装机和煤炭产能的比例,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三色文化”的时代性

华能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企业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推动了不同时期的改革发展。公司以积淀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并立足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注入崭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着力构建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的“三色文化”,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推动管理升级。

(一)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任何先进文化和企业精神都要与时俱进,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公司在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观点,进一步完善公司战略定位,“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已经成为华能员工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打造新优势、实现新超越”“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做优做大”等管理方针,激励员工奋发图强、攻坚克难,掀开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崭新一页。在5.12抗震救灾中,华能太平驿水电站遭受严重灾害,生死关头,电站党政领导挺身而出,带领98名员工跋山涉水,历时14个小时胜利脱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铸就了华能抗震救灾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的负责精神,坚忍不拔、顽强奋战的拼搏精神,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协作精神”。2010年,为缓解电源紧张的局面,华能承担过渡电源项目建设任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华能员工喊出“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斗志更高”“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铿锵誓言,主动为中央分忧、为藏区人民造福,集中体现了“服务国家、勇挑重担的负责精神,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以及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些从磨砺考验和艰苦奋斗中产生的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华能企业文化内涵。

(二)实践中持续创新发展

近年来,公司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凝练经营管理思想,提出了华能的发展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和廉洁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华能价值理念体系。这些理念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指导公司发展和业务工作的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有用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此外,公司不断拓宽企业文化建设外延,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社会责任等管理要素融入企业文化,有效增强了“三色文化”的实效性和时代感。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积极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颁布了《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发了《扎煤公司安全文化手册》,构建了安全文化“四六”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澜沧江公司秉承“三色”公司使命,结合水电开发建设实际,确立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三色水文化”理念。

(三)充分发挥理念引领作用

在20多年的发展中,华能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意识,大力推进公司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注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高效、环保的发电技术,坚持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努力提高热效率的方向,积极为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国产化提供条件和应用平台,引领了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创造了中国电力发展史上的若干第一,为我国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创新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推动我国电站设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进典型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旗帜,也是企业文化倡导的价值理念的个体具象。公司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培育和选树、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先后组织华能劳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用身边真实、鲜活的典型事例,弘扬正气,激励干劲,凝聚人心,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华能人”鲜明的整体形象,激发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自发形成的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以“三色文化”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广大华能员工的思想主流。

“三色文化”的包容性

“三色文化”的卓越性在于它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齐放,才有万紫千红。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公司改革发展的实践推进,华能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不断增加,内外部环境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三色文化”以其深厚的沉淀、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推进“母子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融合,为全面加强集团管控、提升企业凝聚力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一)“三色文化”的多元起源

“三色文化”具有多元性的文化来源,在发展中积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丰富,本质上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特征。它的起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凝结改革开放形成的发展共识。华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作为我国电力企业走市场化道路的先行探索者,华能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形成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思想共识,“敢为人先,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直面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开放包容,积极合作,注重利益相关方利益,取得各方面大力支持,赢得广泛信誉”。二是继承电力行业优秀文化传统。华能天然地传承了电力行业“人民电业为人民”“让光明照亮千家万户”的宗旨意识、开展“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和“创一流企业”活动中沉淀的严谨务实、永不服输的工作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几代电力人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精神,是华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三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创业之初,公司将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发电设备与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厂管理方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不断丰富企业价值理念,“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安全、环保、价格合理的电能,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增长的回报”等企业价值观逐步形成。四是吸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公司所属企业遍布全国29个省(市、区),在推进区域发展过程中,积极吸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为“三色文化”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活力。

(二)母子文化建设体系

公司所属企业遍布大江南北,产业性质不尽一致,企业形成历史、规模特点、所处环境和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为解决好集团文化统一性与各单位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根据三级管理结构和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公司确定了推进“母子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定位。

集团母文化是子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华能系统各单位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企业标识,不断强化“三色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总体规定性、导向性和包容性。同时,鼓励基层企业在集团母文化统一规范性要求的指导下,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企业特征,从自身实际出发,体现创新性和多样性,探索和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满足个性需要的特色文化,努力使华能文化形成一主多元、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生动局面,不断释放出企业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经过多年的培育,公司所属企业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各具特色的子文化体系。如:澜沧江公司在水电开发运营过程中,培育出以“能源于水、有容乃大”为核心理念的“三色水文化”;北方公司在“蒙元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提出“三个负责”和“三个效益”(即“向社会负责、向股东负责、向员工负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责任文化理念;山东公司地处齐鲁腹地,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滋养了特色鲜明的“三色三维立体文化”和“融荣文化”等。

(三)深度促进文化融合

并购重组是企业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战略选择。从2006年至今,华能集团先后并购重组北方联合电力公司、扎赉诺尔煤业公司、华亭煤业公司、鲁能电力资产等,基本上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公司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篇5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很多革命纪念地作为旅游景区走向市场时,仍然出现了诸多尴尬。笔者认为,“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参与来解决。 

二、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意义 

1.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红色旅游具有发展相对不够成熟的特征。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相对其他模式的旅游开发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其软硬件水平较低:硬件方面,如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单一,卫生系统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软件方面,管理体制混乱,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专业化水平,乱收费等宰客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问题致使红色旅游的开发受到多重制约,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红色旅游革命圣地的形象也受到影响。 

红色旅游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赋予了红色旅游资源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旅游地的老区居民也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感到自豪并且有着更为深厚和特殊感情。在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后,红色旅游地社区居民必将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较其他旅游社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要求经营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意味着其所面对的市场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这无疑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色旅游地普遍具有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特征。居民参与旅游的途径较少,参与的程度也较低,主要是在景区内作小工艺买卖,景区清洁工等边沿性、靠出卖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工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他们的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开发的主体,大量的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而他们却不得不承担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红色旅游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采用一些传统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地固有的特殊感情,决定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同时红色旅游地目前软硬件发展的特殊状况、其专业性特征、所面对的特殊市场,以及目前社区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因此要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全面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这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2.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意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 

(1)社区参与红色旅游能有效带动经济 

社区参与式红色旅游开发是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除了传统农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大力发展社区参与红色旅游开发管理,可使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参与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服务,从而为农村地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完善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建设,使旅游者得到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营造了双赢的局面。 

(2)社区参与能够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其本身挖掘革命精神,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原因之一,通过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则更加能加深当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革命老区的社区居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红色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社区居民对红色旅游地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旅游社区不可比拟的,同时他们了解很多革命圣地或者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无疑都是构成红色旅游吸引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充分的发挥红色旅游社区居民特有的这一优势,势必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欣赏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感受老区人民纯正朴实、热情好客的精神。 

(3)社区参与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既给当地带来了积极影响(如地方文化的复苏、就业机会的增加、跨文化理解增强、福利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文化变质、资源过渡使用)。社区居民作为红色旅游地的组成部分,是当地红色资源的使用者和了解者,他们对当地旅游中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参与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活动,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居民这种基于谋求自身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参与成为了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1.扩大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范围

红色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等诸方面带来各种影响。作为生产和生活于该区域的社区主体——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体会最深,因为社区居民本身就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获得社区尤其是生活生产于其中的最基本群体---社区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积极性,引导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到景区的开发管理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倾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希望和看法,并接纳这些意见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政府决策中去,这样才会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社区居民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与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是相辅相成的。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其根本点在于使社区居民成为在红色旅游发展当中积极影响的受益者,而非消极影响的受害者。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护居民应有的利益。比如,制定保护社区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帮助社区居民筹措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等。通过资金、技术以及知识扶持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利益的分配。

3.重视对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

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开发多少景点、路线,更应从根本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社区居民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珍视社区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不能一味迎合游客需求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所谓的文化改良,使红色文化变质变味。社区居民要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学会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当他们看到先进文化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时,相信他们就会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由被引导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召海: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篇6

摘要:文章以太湖县图书馆晋熙书屋、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及文献手稿收藏室的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为例,剖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35-02

1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概况

我国公共图书馆展陈设计正在一个发展的阶段,设计形式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图书馆展陈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形式大同小异,很难彰显出一个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展示的个性。目前,图书馆的展陈形式大多以静态陈列为主、以展品为核心、简单的互动并存。在展陈空间的设计上,目前我国图书馆都只是将展陈设计当做是单纯的室内空间设计,并没有将展示设计与整个大的空间环境联系起来,如与建筑物本身、与建筑内部构件以及与外环境融合起来。

近几年,在国家及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浪潮下,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一个又一个新馆落成。在新馆建设中,如何做好公共服务空间的设计,满足读者的需求,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做好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是公共图书馆学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2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特点

2.1彰显地域文化,注重特色手法

一个区域文化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要想做出好的展陈设计,必须要了解区域文化历史,剖析文化根本,考证文化源流;必须对区域社会的历史环境以及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史料文献和文物进行收集和整理、整序;必须对区域主要历史文化、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做深入挖掘,找出其社会精神内核,从物质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文献中找出地方文化之魅力;必须通过充分挖掘文化历史,利用历史文化的特征、符号,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来显现文化特色,通过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展现地方文化的内涵。

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要根据展示的文化内容和所表现的区域文化内涵,把握好展陈文献物品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展陈文献物品是空间展示的主角,是传播地方文化知识信息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展陈文献物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构建完整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在空间的处理上,文化内容和空间形式在设计上要保持相互统一与呼应,以便实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果。通过展示的文化内容和文献物品的充分结合,尽可能凸显展陈文献及其所传递信息,以达到极致。

2.2彰显文品魅力,注重文化内涵

展陈设计应根据总体设计理念,保持展陈文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协调统一,从而确定展陈文献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法,设计展陈文献文物用具的尺寸、形状等。根据陈展文献的类型、风格、尺寸、色彩、造型,为达到一定的展示效果,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法,用最佳的创意去表达凸显所传递的信息。展品是展示活动的基础和依托,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也是展示目的和任务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陈展空间“形式”设计是在原有建筑造型空间基础上,根据空间的平面形状以及所处的区域环境条件,运用物质的、技术的、艺术的手段,将展品、道具等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以一定的序列关系进行组合排列。其目的是将展品的文化呈现出来,将其所赋予的文化艺术魅力和历史文物价值传达给人们。其以占据一定场所空间为先决条件,并借助于实物陈列、版面、灯光、道具、音像、色彩等综合媒体有效地传递信息,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

2.3彰显开放能力,注重功能布局

展陈设计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空间的艺术化达到给人心灵震撼的效果,并给人留下了空间的强烈冲击力的感受。空间是读者的第一感受,其他事物次之。空间设计必须是开放的,突出主题性、人文性、艺术性、文化内涵性,揭示、传递地域文化和人文概念,实现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人与人全方位的对话。优秀的设计会使读者在进入空间领域后,便被它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意境所吸引,激发读者强烈的信息拥有欲望。同时,空间设计组合要有序列性,注意空间的层次关系,即整体与局部、大空间与小空间及空间与空间的组合,强弱处理要得当,张弛有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展示文献物品和内在的文化内涵逻辑。

同时,还要重视灰空间的处理。灰空间是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包括建筑群周边的广场和绿地。虽然灰空间经常被忽视,但连接展陈空间的灰空间可以起到调节展陈空间和人的情绪变化的作用。有了灰空间的存在,可以使完全封闭的地方文献展陈空间与户外空间取得广泛的联系,从而使读者有情景交融的感觉。

2.4彰显感官效果,注重节能环保

展陈设计不仅是内容、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根本,设计必须根据人体功能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满足人的需求。设计还必须在综合考虑读者的共性和个性后,从展品的展陈方式到与人的视角、视域、视距再到光源的布设、角度、照度的关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视觉效果,给人感官上的冲击,使得渲染艺术氛围等趋于合理性。

同时,空间设计所用的材料材质、家具选配、灯光运用要充分考虑绿色环保,低耗节能。如油漆选用无公害产品,甲醇成分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通风环境良好,采光尽量使用自然光,灯光尽可能选用点光源,这样既节约能源又利于保护文献文物藏品,使展陈空间环境达到无毒气、无有害物质的境界。

3以太湖县图书馆为例分析

3.1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晋熙书屋

晋熙书屋,于2002年8月建成,收藏了太湖籍人士的近千册各类作品。现收藏有清王大枢《西征录》、李振钧《味灯听叶庐诗草》(孤本)、赵文楷《石柏山房诗存》及当代赵朴初、何鹏、孔凡礼、王曙、赵酬、赵洛、赵国青、石楠、熊尚志等人的手稿、著述、编著,其他各界人士捐赠各类文书、字画、家谱等,共计3,000余册(件)。

凌波: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研究凌波: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展陈设计研究在晋熙书屋的设计中,运用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个性化的空间,展示了空间信息传播通过空间实体间接地与读者、观众交流,使读者在展示场所获取知识信息的功能。同时,设计还注重读者对空间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充分考虑读者的行为习惯,注意流线节奏,用深入浅出的手法,将文献传递的知识信息内容展示给了读者,达到了引导读者去体验、去思考、去提问的目的

在设计中,晋熙书屋以中国古建筑形态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典型江南屋檐的表现形式――嫩戗发戗的型制来处理主入口的屋檐,并配以实木手工雕花对开门。在色彩运用上,晋熙书屋选用沉稳的暗红色,显示古朴、典雅、凝重的感觉,传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同时,晋熙书屋将处于上下层的二层建筑空间完整结合,很好地处理了整体与局部、大空间与小空间相结合的关系。

3.2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

在禅宗文化和家谱收藏室的设计上,其主墙面色彩用佛教黄,墙面中间配置具有徽州特色(江南园林型制)的凹嵌式园型拱门造型,墙面上方铺盖深黄色琉璃瓦屋檐。顶棚用白、黄两色相间进行处理,既四周顶面饰白色油漆,中间圆形顶面饰黄色油漆,寓意“天圆地方”以及佛教文化的“天人合一”,从而以达到“静身静心”之境,营造出“寂静清出”的意境。墙面两边悬挂着佛教名人的对联“狮山问禅 二祖寻踪”,传递出当年二祖慧可在太湖狮子山、司空山一带弘扬佛教、创立中国禅宗学说的信息。

3.3太湖县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室――文献手稿收藏室

文献手稿收藏室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徽文化的元素,江南园林粉墙黛瓦的制式。其都是根据空间的具体尺寸来设计展陈用品的,从文物展示架到文献展示柜再到文献收藏橱,从文房用具到陈列用品再到生活家具都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按照展陈需求制作的。如依据手稿的陈列制作了展示柜,依据文献文物品的展示制作了文物架,依据典籍的保护收藏定制了实木手工雕花樟木橱等。又如陈列室主入口门楼展示的“敬书斋”匾额就是根据文献的内容和特征来确定它的展示形式的。此匾额是书房用匾,书写者为清代赵先生(1808~1877),是嘉庆元年状元赵文楷三子、赵朴初先生太曾祖父,也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岳父。此匾额镶嵌在地方文献室入口门楼下方是最恰当不过的,不但向人们传递了陈列室的建筑功能,而且凸显了“敬书斋”匾额文献文物藏品的文化艺术魅力和历史文物价值,进而展现了其历史文化的内涵。楼梯通道玄关处的展示物品的处理手法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回纹实木窗框装饰的横梁上方展置有清光绪三年县令符兆鹏手书匾额“堂开画锦”;墙面挂有集汉寿侯关羽的手书的拓片“说好话 读好书 做好人 行好事”。走进楼梯通道,古朴简洁而又明快宁静的空间让人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空,给人遐想与探求,同时还舒缓了读者的情绪,净化了读者的心灵,为下一展陈设计作了更好的铺垫。

4结语

以上是笔者从事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之谈,一个好的展陈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再是要注重空间的构造、布局和表现方法。一切空间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对自然物质的理解。一切物质都可以为我所用,理解了它、掌握了它就可以去表现它、运用它,从而做出精美的艺术品,展示物质文化的内涵,传递历史的知识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卢一民.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96(3).

[2]段虎.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河南大学,2011.

篇7

一年来,在县局领导和学校班子关怀引导下,在学校同事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从大局出发,积极工作,认真履职,在本人分管的安全、德育、后勤及考勤等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寻求突破,全力配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教育扶贫、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开展。经过一学年的工作,学校安全环境持续稳中向好,学生德育取得成效,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管理规范有序,为学校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结合实际,就分管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潜心抓安全,提升师生生活安全感

安全是学校办学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工作中,我本着“管安全,抓好安全是主责;管安全,不抓安全是失职”的工作思路,在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下,我始终坚持把提升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感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岗位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不断提升师生和家长对校园安全的满意度。

(一)开拓工作思路,营造安全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制度(利用每天放学、周未放学、节假日放学前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安全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学校利用微信、QQ平台,在各班建立“安全教育联络群”,同时我积极推进“微信公众号”运营,及时推送学校要求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加强强家校配合,引导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安全教育;三是深入推进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普及安全常识与技能,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治安、消防、禁毒、防溺水、防地震、防拥挤踩踏、防传染病、防极端恶劣天气、防校园欺凌、校园集体活动安全、法治、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开展好“安全教育日”“安全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的专项话动;四是进一步规范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推进学校演练常态化开展;五是定期举办安全管理相关人员、教师安全培训活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六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七是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净化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八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极大的增强了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师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严格责任追究,形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为了让学校安全管理达到权责分明,权责一致,规范高效,我积极主导推进完善学校事故管理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失职追责”安全责任体系。学校层层签订“校园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下,安全副校长主管,政教处主抓,班主任包班级、老师包学生的“网格化、网络化、全覆盖”的监管机制,做到业务、安全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考核。

二、用心抓德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为培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我带领德育教师队伍积极探索,以“纪念馆”为依托,以“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基因”为切入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宗旨,力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德育育人氛围,陶冶师生情怀,促进学校内涵式和谐健康发展。

(一)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德育规范开展。为了统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我主导强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支由德育职能部门政教处、团委工作人员、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音体美教师以及少年宫辅导员组成的思政教师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极大地保障了德育工作常态化,实效性推进。

(二)精心部署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主导在全校强势推行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关细则,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点上,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上,力促做到正确引导,点滴渗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篇8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性;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简介】黄柳青(1988-),女,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一、汉语颜色词系统

根据《汉语修辞学史纲》,汉语中最早出现“颜色词”这一名称的时间大约始于宋代。范晞文在他编的《对床夜语》卷三中说:“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如:红入桃花嫩,青归绿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这里所提到的“颜色字”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颜色词”。

汉语中,色彩词概念的外延中应该包括两类词,即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具体色彩词中的基本色彩词可以算作色彩词的母系统,以单纯词为主,而普通色彩词为子系统,以复合词为主。

汉语词的母系统,也是指单纯词,指的是加语素“色”后可以构成名词的单音节颜色词,如:红、白、黑、褐、绿等。关于基本颜色词的构成说法不一:刘钧杰、刘云泉先生认为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有10个,即黑、黄、白、红、绿、蓝、青、紫、灰、褐;刘丹青先生则认为有9个,去掉了“褐”。

色彩词子系统又为合成词,它可以分成复合式、附加式两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合成词:是指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词语。

A、表性状或程度的形容词加颜色词,其中,前一个语素从程度或性状方面对表颜色的语素进行限定。能构成程度或性状的语素并不太多,常用的有深、浅、明、暗、纯、大、等。

B、表示事物的名词语素加“色”。这种构词方式中的前一个语素有比喻的意味,表示“像……一样”的意思。如:枣色、草色、砖色、肉色、米色等。

C、表示事物的名词语素或短语加颜色语素。这一类颜色词同样是有比喻的意味。后一个语素限定了具体的颜色范畴。如:月白、金黄、葱绿、铜绿、橘红等。

D、两个单纯颜色词复合而成。这种颜色词使用的两个语素都是表示颜色的,但前一个颜色语素表示辅色,后一个颜色语素表示主色,从而构成了一种修饰关系。如:紫红、绛紫、绯红、粉红等。

(2)附加式颜色词:指由一个表示具体颜色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的。

A、单音节颜色词加叠音后缀。如:红扑扑、红通通、白茫茫、白净净等。

B、单音节颜色词加多音后缀。如:白不呲咧、黑不溜秋灰里叭叽等。

二、英语颜色词系统

英语颜色词的数量极为丰富,从词源角度来分析,大致可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两类。

英语基本颜色词是指那些本来就用于表达事物的颜色词,如:red,white,black,blue,purple等。这些大都是单音节词,其词源几乎全部是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即英国本族语(British NativeLanguage)。英语基本颜色词中还包括一部分外来语,如:verdant(翠绿色),crimson(深红色),scarlet(腥红色)等。

英语实物颜色词最初只是某种实物的名称。由于各种实物本身具有其突出的颜色,后来这种实物的名称就产生了新义。它们不但代表实物,而且也代表一种颜色。最常用的英语实物颜色词如:gold(黄金—黄色),silver(白银—白色),violet(紫罗兰—紫色),orange(橙子—橙色)。

三、颜色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充分利用对比分析法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对比教学,对比是语言教学的敲门砖。”在颜色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颜色词时会对本族语的颜色词概念产生一定的负迁移。上文已经提到太多的例子来证明英汉颜色词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对比差异性着手,让外国学生从了解中国文化开始,学会正确的使用颜色词,并在日常交际中活学活用。

(二)恰当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对于汉语学习来说,亚洲学生的文化相似性较大,而对欧美国家的学生而言,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较大,文化的冲突很明显。教师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积极学习中国文化,以文化作为依托来学习汉语。颜色词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词汇,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特定的节日做启发,如中国人过年,喜欢红色灯笼,贴红色窗花和春联,结婚时,新郎新娘要着红色的服装,宴会布置也以红色为主,而丧礼一般以白色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语言文化的接纳能力。

(三)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对位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在寓教于乐中是学生掌握新知识。例如,在颜色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家庭,参观家庭陈设,感悟中国人对颜色的喜好,在特殊的节日,教师可在课堂上模拟中国人的过节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对颜色的感受。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二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避免留学生文化知识的负迁移,以及汉语颜色概念的泛化,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找到差异性,自觉理解中国颜色文化的内涵,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是颜色词教学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2]吴东平.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M].

[3]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10

国外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多限于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国内学者在引进软实力概念时,则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它。近年来,部分学者尝试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区域软实力,软实力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其应用范围也从宏观领域延伸到微观领域,区域软实力逐渐成为一个为理论界普遍接受的概念。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南昌市是该生态区建设的重点之一。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有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品味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研究南昌市软实力的提升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城市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总体而言,由于软实力研究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正名”阶段还未画上句号,还在探索前进,因此存在说法不一、概念混淆的问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在城市软实力研究方面,国内关于城市软实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不乏深刻、精彩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看来,仍然处于概念阐述阶段,有关城市软实力的内涵等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倪鹏飞博士首次明确地将城市竞争力分为硬力和软力。在各种关于城市软实力的阐述中,马国庆等(2007)和陶建杰(2010)等对城市软实力做出较为完整的定义。马国庆等于2007年出版了专著《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在该专著中他们把国家软实力的模型和构成要素投射到区域软实力中,提出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由“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因为城市软实力是区域软实力重要构成部分,因而马国庆等关区域软实力的研究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城市软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

陶建杰(2010)在马国庆等人研究区域软实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根据“投射法”,我们将“城市软实力”定义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竞争中的一种总和合力,这种合力是建立在城市文化、城市环境、人口素质、社会和谐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而形成的包含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等在内所形成的合力。这种力量,最终通过市民对城市的认可和城市对外部公众的吸引产生作用,主要表现为外部公众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影响力。

综合现有文献,作者认为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人力素质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要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环境舒适力、文化号召力、居民创造力和政府执政力等非物质力量。

二、城市软实力构成的要素分析

陶建杰(2010)认为城市软实力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他从“目的层、表现层、资源层和元软实力层”构建了城市软实力的概念模型,并从资源视角出发,认为城市软实力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等8个子系统构成。作者认为其在“资源层”对城市软实力的阐述有待商榷,因为“资源”是“力量”构成的基础,但不是“力量”本身。基于资源视角,并根据上述城市软实力的定义,作者认为城市软实力主要由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人力素质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要素构成。

(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城市软实力的基本保障,而政府执政力也主要体现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水平。政府是城市的直接管理者,政府的意图,决定了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步骤。政府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是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内容。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行政服务、企业服务和居民服务。

(二)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载体和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本身及对文化资源的运用和转化能力,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软实力的水平。独特的城市文化,吸引着外部人才、资源、资金等的流入,最终转化为城市的竞争优势。马国庆等(2007)认为城市文化包括物态文化、人文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化经济、文化与产业结合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以外的经济效应等。其中物态文化包括文物建筑、文化产品等;人文精神包括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文化活动包括宗教、图腾文化等。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主要指气候、自然资源、城市景观等硬环境。城市的气候是否宜人、城市的水资源是否充沛、城市的自然灾害是否少发、城市的景观是否和谐,都或多或少影响该城市对公众的吸引力大小,吸引力则是城市软实力的本质属性。通过人们对城市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修饰,所表达出来的城市文化理念和审美感受,也是城市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城市人力素质

城市居民素质是城市软实力的关键资源,也是城市软实力发展的基本动力。人力素质是指城市人口的质量,即在一定的城市历史条件下,一定区域人口总体上反映出来的,在体力、智力、科学文化水平等要素的综合情况,可包括政府干部素质、企业家和技术人才素质、居民素质等。

三、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的基本思路

目前,南昌市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已出台。这都为南昌市提升软实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外部条件支持。结合南昌市的软资源优势,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南昌市软实力提升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