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群众;参与精神;文化活动

0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来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社区建设在手段和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区文化部门对群众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根据群众的兴趣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活跃了社区气氛,构建起了和谐的社区环境。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应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社区文化氛围,提高生活质量。

1 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什么是社区?按《辞海》的解释,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所谓社区,就是由一群具有个性特征且相互联系的人组成的和谐共处的区域或团体。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那么,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区域共同体包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是区域性的。社区文化是一个地域性集合文化现象,具有一些与其他文化现象所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区域性。这是社区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地域内的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受到特定环境条件、居住人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各个社区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因素质爱好不同,会对社区文化活动起到不同的导向作用,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气。

(2)和谐性。社区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它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共同建设起来一种群体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全社区成员所遵守的一种文化范示,体现出和谐性的特征。

(3)群众性。社区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群众是策划者、表演者,也是观众和裁判员,它是扎根于社区居民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教育的方式。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身心能得到充分的愉悦,从而也对他们创造的文化,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是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如果没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也就是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 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当前的社区文化来说,先进性和群众性是其重要特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重要的社会单元,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狭义上讲,只有社区稳定了,社区群众和谐了,城市整体社会氛围才能和谐,整体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社区文化还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2)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在社区建设中,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保证社区文化是先进的,还要保证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保证社区文化能够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提高社区文化的发展质量。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对社区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因为有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社区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保证,进而促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对社区文化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社区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使社区文化能够成为广大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项目,具有更强的参与性,满足社区群众的实际需要。

3 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基于社区文化的先进性和亲和力,社区文化活动具备了吸引社区群众参与的特点,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也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方式,找到了丰富业务生活的方式,将空闲时间投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兴趣,还活跃了社区气氛,对社区群众和社区文化部门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使社区群众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其中,并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同时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社区群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社区群众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

(3)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有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了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满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构建有意义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霜.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提高城市生活品味[J].群文天地,2011(09).

[2] 黎雪萍.发展群众文化 促进社区和谐[J].科技信息,2011(17).

[3] 赵彩碧.成庄矿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实践[J].青春岁月,2011(12).

[4] 金萍女.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观念文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区文化;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75-02

对于“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的概念,由于国外、国内移民的方式不尽相同,因而学术界尚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各学者曾从目的层面、原因层面等多维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落脚点不同,但其核心内涵是共通的,即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脆弱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将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地区的人口。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开发,进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宁夏实现生态移民工程的奋斗目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宁夏地区成功地将数十万贫困人口从南部山区移出,这一工程使得移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但生态移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其带来的成效在短时间内很难确切的衡量,在移民期间或在迁入地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要使移民融入新的社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通过移民社区文化建设来进行调节。

一、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进行,移民原有的社区将出现转型、解体,而作为移民迁入地的新社区内会出现重组、组合等现象。因而将产生移民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问题,如果移民间相互认同度高,社区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民融入新社区的过程也是其在迁入地再社会化的过程,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认为:“由于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与其社会生活地位相适应的习惯和智力特征,才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称此为文化适应。”[1]移民在新的社区环境中会受到民族、文化、行为、职业及素质等各种差异的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就是对新的社区文化的重新构建过程。但是在构建过程中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利益冲突

利益是生态移民过程中产生社区冲突的重要根源。宁夏的移民属于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组织和资助下的自愿移民,在实践中生态移民迁移的社区整体性分为:整体迁移与部分迁移。其中整体迁移的主要冲突表现为:在新的社区中各种资源能否在移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或者移民能否认同制度性资源分配的结果。而部分迁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移民“插花”式的被分配到新社区,在社区组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来源的移民集结为新的社区,一开始就存在着社区内群体的分化,这种潜在的利益竞争群体极易发展为现实的利益冲突群体。此外,在与周边地区原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本地人”与“外来人”之分,而移民作为“外来人”享受着一些优惠政策,使得原居民心理产生不平衡。进而出现政策安排上的“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形成在资源使用上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冲突极易发生。

(二)文化冲突

由于移民迁出前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进入新的移民社区环境中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竞争、对抗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冲突。对此,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再是经济或宗教之间的矛盾,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一观点虽然存在缺陷及不足,但也从某一侧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

宁夏的生态移民迁出前的生活环境多是交通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在这样一个相对孤立封闭的系统内,居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与之相反的是新的移民社区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这里与外界会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及资源的交换。由于迁入地社区的开放性,促使移民的观念发生变革,活动自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迁入时间的延长,移民社区成员对利益、权力的竞争意识就与日俱增,而受其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勤劳等因素影响所导致的财富上的差距也逐渐扩大。通过在宁夏生态移民过程中部分迁移或整体迁移,随之出现多民族杂居或多的移民社区,社区成员也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

(三)文化建设不足

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进行,移民新社区也逐渐发展起来,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接之而来的就是移民能否随着搬迁至新社区后而较快转换社会角色的问题了,这也是衡量移民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要想使移民“稳得住”并且能“住得稳”就不能使其对新的社区产生否定性情感。有学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的跟踪调查研究后提出:移民会将原居住地或其他地方作为自己的心理社区,对心理社区的成员产生依恋感和“我群”感,返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2]由此可见,一个社区的建设发展不能缺少特有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与个人及家庭的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在新社区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使移民能找到“归属感”并主动融入社区活动中。在新的移民社区中,如果没有建立起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以及相关体系,将产生多种社会问题。美国学者塞尼研究认为:“由于原来经济组织和传统权威体系的摧毁,就破坏了移民社会的自身动员社会能力,促使产生对社会的淡漠感。”[3]即在社区文化尚未形成的环境中,许多移民缺少了应有的文化滋养和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增加迁入地及周边地区的不安全因素,促使犯罪率不断上升。

宁夏在生态移民的搬迁过程中,政府将重点放在移民社区生产和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上,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关注度相对迟滞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少了文化氛围的熏陶及感染,也就对移民社区新环境少了归属感,从而可能为日后移民能否实现“住得稳”及宁夏的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

二、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它为其成员准备好了价值、规范和法律,生活在社区中的人必须按规定行事。”[4]由此,为了使移民能尽快融入社区中,就需要加快社区文化的建设进程。重新整合多种要素及资源,形成一种文化重建机制,并吸取迁出地原有社区内部的优良文化传统,这样将在建设新的社区文化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激发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

文化自主性是指移民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主动性。激发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将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维护各种文化接触时的平衡关系。宁夏地区的移民社区既有单一回族的社区,也有回汉混合型社区,为保持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制衡作用,社区工作人员应该设计能充分激发社区移民文化自主性的方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组织和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促使新移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邻里情感使其达到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认同。维护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良好生态关系,同时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和谐。

(二)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多来自于南部山区,其迁出地普遍存在用水困难、教育、医疗条件落后,学校、医院距离居住地比较偏远,其子女上学及居民看病求医极为不便。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环境是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不返迁”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就要对移民社区的各项公共设施及文化发展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

教育扶贫是宁夏扶贫工作的重点,只有为移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拔穷根”,杜绝代代贫穷的现象。因而政府需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教育专业人才到移民地区的学校,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再设立专项资金,在移民社区学校建立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完善学校的各项教育设备,使移民子女不仅能在学校学习课程知识,而且还能参加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来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开阔眼界,紧跟时展。

最后,随着移民社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大众传播文化的载体――电视、电脑等必然逐渐进入到移民的家庭生活中,政府应该完善闭路电视、接通网线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是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贯穿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生态移民社区的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推动移民的生计发展,致力关怀移民的现实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移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全尊重少数民族移民的风俗习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将产生独特的整合作用,促使移民社区内的居民通过风俗习惯和而凝聚起来,从而形成以风俗习惯和为纽带的社区文化。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对宁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迁出的回族移民也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的积极功能,对于建设移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在社区内选取有威信的阿訇,对他们进行培训,进而使他们成为宣传政府工作的桥梁,为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台铺路。

最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文化,需要不断加强移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对移民社区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移民社区的各种文化元素,促使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均衡发展;建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做到各种利益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较少纷争,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任重而道远,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双重使命。事实证明,这一工程在生态恢复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我们同时也该看到移民迁出后产生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移民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移民新区犯罪率提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而,政府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移民社区的文化建设,权衡各种利益得失,组织专业团队积极研究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变化等问题,使新迁移民能“稳得住”并且“住的稳”,从而促进移民社区及整个宁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9.

[2]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1.

篇3

【关键词】 文化遗产地;保护开发;社区参与;政府引导;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遗产作为高品质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彬县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当地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大佛寺进行保护与修缮,现在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大佛寺所特有的,而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使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得到积极保护,更加深入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目前,不少学者就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4] 。但对社区在遗产地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理论的系统研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依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此探讨社区广泛参与对遗产地保护的作用。调查结果依据访谈记录和问卷分析,文中数据来自对发放的300份问卷中263份有效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一、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如何合理保护与开发,首先应找到遗产破坏的因素。目前,学术界关注两点:一是遗产破坏由年久腐坏而致,二是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得情况恶化 。自然破坏或许是我们难以控制的问题,我们也从未放弃过借助人为力量去改善它;但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破坏则是我们难以推脱的,人为破坏尤其是旅游发展,本应随着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减缓,但事与愿违,反而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政绩,将文化遗产地变成经济开发区,甚至成为房地产开发区。此外,当地居民对历史文物的认识不足,在调查中,高达32%的居民认为当地的文物与其生活无关,这种淡薄的保护意识,也是遗产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31%的居民认为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是冲突的,由于遗产地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不相信保护与开发可以齐头并进。但两者确非矛盾的共同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保护好,开发才有客体;而科学的开发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促进文物保护的发展。保护与开发两者和谐关系,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也是政府和所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不合理的开发理念直接导致遗产破坏。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被开发,故不可能选择封存的方式来保护它,而是必须借助一种平台来展示它的价值,才能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否则就不存在开发的必要性。当前不少人认为,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唯一出路就是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发展文物旅游。诚然,效果不错,但随之也出现各种明显问题,比如拆除真文物,制造假文物等。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粗放式开发,影响了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多数人不反对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毕竟游客偏爱于好的旅游资源。但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非常脆弱,经不起折腾。调查显示,36%的人认为现今许多开发只是重视经济发展,对于文物及周边环境保护置之不理。58%的人认为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将原有的文物拆掉重建是一种对文物的不尊重,虽然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但终究无法还原历史文物的真实性,从而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和特色。只有开发没有保护,无疑是卸磨杀驴,还有一些政府只开发有名的文物,对于没有名气的文物置之不理,不开发也不保护,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国家作为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需要全方位规划,当地政府是各种政策的实施主体,肩负着更重的责任。除此之外,在遗产资源市场化的运作中,还存在遗产地居民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等问题。

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中社区参与的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文化遗产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与当地居民在历史、文化和情感等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这种联系逐渐减少,以至许多现代人不理解本地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所在。而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专注于通过保护工程和技术手段防止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的恶化,往往漠视了民众分享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忽视了重建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感情联系。因此,在文物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取得广大民众尤其是社区的理解和参与。

遗产在开发过程中,当地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使其开发规划科学化和人性化。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遗产的价值评定与相关规划由少数专家决定,没有引入社区参与机制。这不仅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更不利于遗产保护良好社区环境营造。

在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社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优化遗产地环境,尤其是当前文物旅游盛行时期,旅游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良好的社区环境、热情大方的民众以及和谐的社会治安等有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和遗产保护;二是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谐社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休息和娱乐的环境,有助于游客在当地停留和消费,而利益的刺激也有助于社区提高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社区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佛寺附近的村庄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大佛寺的发展给当地社区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就业渠道增加,人民财富增多等,但当地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积极性较差,社区发展尚缺乏统一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为了生计,不少居民在博物馆门口摆摊,破坏了大佛寺整体的环境。

此外,社区居民看待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社区居民支持当地遗产开发,他们会以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热情饱满的投入保护与开发工作,自觉维护遗产地形象。反之亦然。在有没有意愿参与,能否参与以及参与程度深浅方面,还与当地人口的素质有关。一般来说,居民整体素质较高,其保护遗产的意识也较高,他们会主动参与遗产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决策等。但是大佛寺附近居民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及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社区参与在大佛寺保护与开发中的整体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遗产保护与开发有赖于政策合理执行,发展模式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重视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社区参与利益与意识提高。笔者认为,要使遗产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得到合理保护并深入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意味着物质实体的保护,还关系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使之与人的生活更加密切相关。可以说,遗产所在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是遗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调查显示,80%的居民对大佛寺及周边的保护措施不满意,45%的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景点质量。如果保护单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常住居民的生活环境,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最后反而不利于景区的保护。

近几年来,彬县政府着重进行大佛寺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在未来的规划中提到,政府出让土地,在2016年实施民俗村建设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合作建设的形式,按照错落有致、参差有别的风格修建150户仿唐民居。这样既能和文化遗产保护景区相辉映,又能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民俗村建设需要政府和社区发挥其存在的现实意义,避免成为“游客的风景,住户的尴尬”。在调查中,不少居民表示愿意积极配合遗产开发与保护,52%的居民提出要转变想法,学习现代旅游管理技术;42%的居民提出要与政府共同协商,促进遗产地开发,创造有彬县特色的文化景区。可以看出,当地居民是支持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所以,政府在进行规划时,需要征集当地社区的意见,与当地居民共同协商,否则造成不理解甚至是抵制,对当地发展以及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都不利。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良好的指引和统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加强社区遗产教育,提高居民遗产保护意识。在发展教育事业外,更需要加强直接对村民的社区遗产教育,建设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做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加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全面了解和理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召开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将相关知识添加到中小学等学校教育中,使人们从小认识到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扩宽遗产保护人员来源的渠道,减少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阻力。大佛寺博物馆现有正副馆长各一人,工作人员十三人,这样的队伍还不够强大。如果可以吸收当地居民从事相关保护与开发工作,无疑是对大佛寺发展的有力支持。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健全遗产保护支持体系。社区需采取有效可行措施,加快内部发展,为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发展需要统筹全局,合理规划。大佛寺周边社区不在遗产核心区,但可以成为其发展的服务和支持区域。

此外,还可借鉴国外遗产地社区建设经验,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社区概念是二十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概念,在我国发展和研究时间并不长,而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经验。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需要社区建设为依托,而社区建设更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在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积极引导。目前,我国遗产地社区建设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社区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还有待提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谈到文化遗产面临的诸多生存危机时,总结了八方面。具体而言,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与计划、缺少公共财政支持、管理体制不完善、专业人才不足、法律不健全等。但主要问题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应当明白,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由政府出面,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调整政策。只有在政府正确的引导和规划之下,社区建设不断完善之时,文化遗产才能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凌云,郑浩.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J].规划师,2003(6) 26-28.

[2] 王路力,王炳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J].新疆社会科学,2002(1) 89-92.

篇4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新校区文化建设遇到问题的分析,提出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

1 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提起航海院校,人们便联想到严谨、勤奋、敬业、服从,这些都是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优秀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与其他类别院校校园文化相比,航海院校校园文化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1.1 校园物质文化

航海院校一般都具有浓郁的远洋特色,对校园环境的打造不仅从宏观的整个校园着手,而且具体到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雕塑等,都可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除此之外,专业用于远洋船员训练的教学科研设备,如航海模拟器实训室、雷达模拟器实训室、自动化机舱、柴油机综合拆装实验室等都鲜明地标示出院校的专业类别。

1.2 校园制度文化

航海院校教育与海运业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海运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国际性,所以有关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从提高船员素质、保障海运安全、减少海损事故、防止污染环境等角度出发,制定和颁布了许多具有强制性的国际规范和行为准则,航海院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精神。

1.3 校园精神文化

航海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在远洋船舶上工作,工作环境相对独立和封闭、工作相对辛苦和单调,这就更需要他们严谨、勤奋、敬业、团结的精神。各航海院校也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1.4 校园行为文化

远洋船工作本身的艰苦性、危险性、涉外性和复杂性要对航海类院校的学生要求非常特别。半军事化管理恰恰能适应航运企业全面提高船员素质的特殊要求。在培养人的敬业精神、集体精神、吃苦精神、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是其他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半军事化管理体现航海类专业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专门管理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严而不僵、活而不乱,既是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作风的有效途径。

2 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许多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但新校区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容易出现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的匮乏且与老校区校园文化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航海院校同其他类别的高校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1)由于地价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新校区大多建于郊区,生活不便,教师较少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结果造成了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同时,新校区建成后,入驻的第一批学生通常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仍住老校区,这样造成了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联系的隔离,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高年级师兄姐的言传身教,体会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导致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很难传递和移植到新校区。

(2)选址的偏远也导致了新校区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仅交通不便、购物不便、休息娱乐设施缺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而且缺乏城市社区文化的“雨露”,并且周边相对落后的城郊文化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新校区缺少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个性文化上的差异。”[2]

3 对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虽然新校区具有大气且特色鲜明的建筑单体,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但这仅仅是魅力的外在形式。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校区都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荒芜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在老校区悠久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相得益彰。

3.1 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

新校区建设伊始,是一张空白的纸,脱离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新校区不占丝毫优势,传承老校区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佳的路径。对于航海院校的新校区文化建设来说,传承老校区特有的“航海”特色文化精神也是笔者推荐的。要从航海院校自身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特质下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石、制度文化为屋架、行为文化为砖瓦、精神文化为砥柱,逐步形成与老校区具有质的同一性的校园文化。

3.2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

“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传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尚的同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

(1)网络创新。在当今网络时代,新校区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为师生员工提供的公共服务,到部门和师生的个人活动的数字化。

(2)社区文化创新。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大学生“内围社区”的社团组织,同时,学校应当主动加强同周边城镇或农村“外围社区”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用开放、包容、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去影响外围的人、物、事,彼此渗透、互相吸收。在这方面,航海院校由于其体育运动设施的特殊配备和先进性,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发挥校园的社会功能和带动效应,从而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得到升华。

(3)环境创新。校园环境建设是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建筑物的风格及装饰,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美化等手段,营造出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文化景点的布设,应纳入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更要有创新意识。

总之,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汲取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精华,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精细操作、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立博大、深远、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各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不因异地办学而湮没,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云琴.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远洋航务,2007.

篇5

在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上的致词

同志们:

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镇人民政府主办了为期10天的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镇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内涵。基层社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正日益成为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镇紧紧抓住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文明社区的有利契机,以促进社会进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社区文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项提升城市品位的民心工程来抓,有力地增进了县城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品位提高,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篇6

关键词:农业文化;牧业文化;设计艺术;区别

中图分类号:K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66-02

商代到战国是农业文化不断交融整合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北方地区出现了游牧民族,也逐渐形成了匈奴文化为核心的牧业文化。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互相渗透,并且不断采纳外来技术儿融为一体的产物。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北方的牧业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农业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人类在最初的阶段,即不能制造工具的时候,完全依赖自然而生存。战国时期,南农北牧两大文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在中华文化的长期形成过程中,这两大文化共同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一、华夏族的兴起和农业文化的初具规模及其特征

夏民族、商民族和周民族,交替在中原地区建立了王朝,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的民族,在长期整合中形成了华夏民族,同时也形成了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农业设计文化胡基本格局。以华夏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文化,已初创农业设计文化的基本理念,农业文化各区、系的设计文化不仅有成熟的面貌,随着农业生产规模胡扩大,各区系设计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农业文化的设计艺术突出体现了其特征。

(一)强调稳定性和秩序感

农业文化的生产区是有规律的按季节在土地上进行劳作和收获,这强调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人类的智慧。以礼来区分和调和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和完善社会秩序。商周时期的青铜鼎是礼器中心的重器,鲜明地体现出农业设计的稳定性和秩序性。

(二)系列化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

农业生活的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的阶段性,需要系列化的适合各种用途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生产时以锄耕农业为主,所以工具以长柄为特征,并以农业生产的阶段的需要配置各种性能的工具。当时出现的成组配套的农业生产工具时深耕细作的必然结果。农人在休息时在房间中席地而坐,生活器具放置于地面,根据不同的用途摆放于屋中的不同位置,在生活器具中储盛器是代表性器物。

(三)手工艺的精细专门化和多样性

中国古代农业以锄耕文化为主,强调精耕细作,在生产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并且对手工艺的生产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二、游牧民族的产生和南北方农牧业分化及其特征

先秦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驰骋在东起辽河流域,西到新疆准葛尔盆地的绵连万里的草原地带。自此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以雄强威猛为特色的北方草原文化,多次给予长城以南的农业文化冲击和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崛起于阴山及河套一带,在中国历史上,北部草原游牧各族中,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从西到东在地域上形成了与农业文化相对的较为固定的草原文化地带。

(一)适应游牧生活的便捷性

游牧民族的居处是随着畜牧转移的。游牧民族都以马为交通工具,大部分的生活都在马背上度过。所以,游牧民族的服饰和使用的工具都要轻巧便捷。由于北方寒冷时间较长,北方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皮来制衣,皮草的衣服起到保暖和耐磨的作用,衣服的款式也是由他们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

(二)便于骑乘的可携性

游牧民族为了狩猎和征战中更加灵活机动,要求骑乘和携带的武器和用具尽量体积小而轻便。所以使用的兵器以短兵器为主。由于马上携带长兵器有所不便,便发展弓矢来弥补不足,并且也轻巧易带。

三、农业文化的设计艺术和牧业文化的设计艺术的区别

(一)从日用器具和生产工具上看

古代中国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日用器具有较大的区别。农业文化的日用器皿以陶瓷器为大宗,种类繁多,器型多样,往往一器一用,还有成套的食器具。汉代的饮食器有鼎、匕、匙等。农业民族降金银器用于生活用品。

华夏族和后来的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向土地索要粮食,由于站立人的收无法直接接触地面和低矮的农作物,所以大多数农具按有木柄。农业民族的住房是固定的。而游牧民族的住房时移动的,为了游牧的便利。

游牧民族常过流动生活,经常搬徙,不喜欢用易碎的陶瓷器皿,而用坚固的金属器皿,比如匈奴饮食器较简单,喜欢用铜或铁制的,在游牧生活中即可作饮食器,也可作炊器,具有多种功能,除了金属器皿,游牧民族还使用便于携带的皮囊皮袋。游牧民族主要以狩猎、游牧为主,其常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用来打猎的,例如弓矢。

游牧民族还将金银器用于各种首饰、服饰配件等。游牧的飘移性决定了金银器的种类,相对具有便捷性的特点。

(二)从服装服饰上看

农业文化是相对比较发达的文化,从事农业的古代人民上层人士注重礼仪,以宽袍大袖作为服装庄重而有身份的表现。帝服和官服历朝都有严格的规定,以衣服的形制、色彩、图案纹样上都因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的平民百姓相对而言,着衣比较朴素简洁,主要也是为了农耕的便利。服装的装饰上一般比较精致内敛,常绣有精致的花纹。

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便于骑马,服饰行多为紧身窄袖,戴冠着靴,袍中系带,具有通体紧扎,简洁干练的特点,他们的装饰品用坚固儿闪亮的金属和宝石制成,还注重腰带的装饰,如匈奴的带扣和革带上的金属制品,多饰着精美的浮雕图案。带钩是游牧民族常见的配饰。

(三)从兵器上看

农业民族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一般都在平地上劳作和作战。作战兵器主要使用长矛、盾以及刀和弓箭等。这些兵器对于农业民族来说是比较常见且使用方便,有较强的攻击性。

游牧民族主要使用短柄的青铜短刀和短剑,用作武器,也用来割肉和剥取兽皮。内蒙古出土了许多东胡族和匈奴族的青铜短刀,因为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论狩猎还是作战都需要携带体积小而轻便的兵器,长兵器在作战中使用不方便,所以使用的兵器以短兵器为主,为了骑马的便利。

(四)从装饰纹样上看

农业民族的装饰纹样上看,体现了农业文化的审美特征。农业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农业文化的设计中的装饰纹样是比较经典,也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例如莲花纹、缠枝纹等。虽然每个时期的流行纹样都有所不同,但大的追求方向还是一致的。那就是以花卉、吉祥图案为主的纹样。 牧业民族的设计,更多体现的是游牧文化独特的审美特征,在装饰纹样上,变现处积极奔放喝进去开拓的风格,畜牧和狩猎生产都以动物为对象,因此畜牧在生产中以牲畜繁衍兴旺为美。这构成课北方草原民族喜欢用动物纹样作为装饰的特点。在动物纹中喜用猛兽和猛禽,在装饰品中腰间革带的装饰是富有游牧特色的。

四、总结

先秦时期的设计文化虽然初步形成了南农北牧的格局。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设计艺术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中国古代是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互磨合种发展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两种文化进行着力量抗衡。这两大文化共同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多层次的相互渗透,相互认同,最终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篇7

关键词: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问题

Abstract: Over time, the quality of residents' life is no longer only the grade and quality of the living house,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outdoor environment. Therefore, landscape planting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should be payed special attention to.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planting; desig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发展住宅小区景观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西方工业的迅猛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人类生存环境,发展新兴出环境设计。七十年代,日本率先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并且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 八十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我国是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引进的组团绿化概念。在八十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九十年代后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和谐和活力。人们的居住观,给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家园,居住区绿化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并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二、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的意义住宅小区景观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统一又变化、有节奏友带有韵律、相对稳定又富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三、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的目的做好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设计之中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来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健康。也就是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营造出对人的健康和康复产生有益影响的景观空间。健康景观所营造的居住区环境应是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维持生命活力的各种物质,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在生理方面、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多种经常性需要。四、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住宅区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结合生态园林要求,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创造自然、清新、舒适、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高品位、高格调的绿化环境。

1小游园的设计原则

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2场地

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儿童游戏场不需要很大,但活动场地应铺草皮或选用持水性较小的砂质土铺地或海绵塑胶面砖铺地。

3园路

园路的宽度和绿地的规模与所处的位置、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上,主路宽3~4m ,可兼做成人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下,主路宽约2m ,次路1. 2m 左右,通常最小宽度为1. 2m ,以两人可对行为宜。路面用碎石、卵石、毛石等铺砌园路。

4小广场

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或不规则式。小广场的标高一般与园路的标高相同。

(1)园林建筑与设施:由于小游园面积不大,所以园林建筑与设施应小巧玲珑、各具特色,摆放在适当位置,一般有坐凳、坐椅、花坛、花架、园灯、宣传栏等。

(2)组团绿地的设计原则

绿地组团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5住宅庭院的设计原则

(1)庭院处于住宅群环境中,因建筑物所造成的阴暗部分较多,所以选择和配置耐荫树种十分重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也是庭院绿化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以植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植篱以高2m 左右、宽1m 左右效果较好。庭院的空间尺度、树种的大小、高低要与庭院的大小、建筑层次相称,应以绿化设计的立意为前提。居室外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树要避免直对窗口。

(2)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3)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要考虑将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使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4)居住区道路绿化

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

五、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1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社区医院;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9-2

1 绪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就医心理的驱使,大医院就诊人数居高不下,总是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看病难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城市来说,分级诊疗制度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改革是重点。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医院对于社区居民信息和医生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医院改革的首要工作。社区医院的改革可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在大医院解决的目标,大大缓解大医院看病人多、看病难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几年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工管理可能会造成病人信息错误、遗漏,医疗流程混乱等问题。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及社区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社区医院的日常运行提供帮助,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同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连接,既可以提供并同步更新居民的医疗信息,还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就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相关病症开展研究,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2 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首先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将相关记录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从中了解和总结被调查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域针对性。其次,笔者还选取了江苏省其他城市作为文献调查的对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调查其社区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使得本次调查结论更具普遍性。为了很好地了解南京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在选取调查对象的时候选择南京市不同行政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调查的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社区医院员工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现有信息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观察法。笔者使用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获取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②访谈法。分为对社区医院员工的访谈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两部分。

③问卷法。本次调查设计了关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在社区、每年平均去医院就诊的次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次数占就诊总次数的百分比、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和现阶段未满足的需求等问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到2016年8月中旬结束。首先通过在南京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包括有报刊新闻、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 8月初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亲友分发给居住于不同社区、不同年龄层段的南京市民。在等待问卷回收期间,笔者走访了南京部分社区医院,体验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并对社区医院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八月中旬收回了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访谈记录,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内除个别偏远地区的社区医院,基本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社区医院大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管理,已经可以实现从挂号到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访谈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江苏省就在不断进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南京某社区医院为例,信息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周边居民日常医疗的需求,南京市鼓楼区的十二家社区医院还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这四家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构建了共享与交流病患健康信息、医疗资源的通道。然而,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功能不完善,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居民就诊仍存在着不便因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一是从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角度,二是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角度。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评价,每一项有具体的得分,综合得分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通过问卷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平均得分为50分,可以看出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医疗信息共享交流等指标的得分仅仅过半,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所有5个问题回答的平均满意度在50.84%、基本满意30.52、不满意度在18.64%,虽然有81.36%的人对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对于社区医院具体每项的信息化功能的不满意度有的却达到了3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不高,尽管大多社区医院已经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有许多信息化功能没有被满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①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建立信息化连接。目前,南京市各大医院已经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较缓慢,两者间的不对等导致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病人信息和医疗资源无法使用信息化方式交流,以转诊为例,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首诊后若要转入大医院继续就诊,需凭借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大医院办理转诊,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就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减少复杂的人工操作。

②社区医院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与组织。在所调查的社区医院中,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没有建立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医院内只有一两位负责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当有限,只能处理计算机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改善。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规划方案。调查的结果表明,60%的社区医院都没有制定本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而他们给出的长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也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也没有确立每一阶段建设方案,

导致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形同虚设,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带来显性的经济效益,使得社区医院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相应的投入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不到平衡。

针对上述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①社区医院管理者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是未来社区医院的生存之道,加大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社区医院配备好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实现规划目标。

②社区医院管理部门应适当引进具备医疗、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在职的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专人授课、实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提高他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社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并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

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应加强信息化交流,交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社区医院与邻近的大医院应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社区医院可以选择简化大医院的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信息系统,减小差别,进一步打破院与院的独立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便于交流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医疗改革的进行使得社区医院成为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社区医院发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社区医院信息化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南京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社区文化;传统文化;融合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33

地域传统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地域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社区居民团结一致。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集商贸与文化教养于一身。现今,绍兴城市的发展明确地定位为水城、桥城、酒城与名士之城。

1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解析

绍兴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绍兴社区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鉴湖文化:鉴湖水域辽阔,自然柔美,宛如绍兴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好水酿好酒,衍生出了独特的黄酒文化,有水就有桥,由此衍生出独特的桥文化。水桥相映,形成独有的江南水乡韵味,由此又衍生了独特的旅游文化。鉴湖凝聚着历代绍兴人治水、识水、用水、改良水环境的智慧和勇气。

名人文化:绍兴的、、鲁迅、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文长、秋瑾、大禹、勾践、范蠡、马臻等,他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先驱。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引导和激励着后代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此特色文化中,还包括了“师爷文化”,在名士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造就一代又一代绍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纺织文化:绍兴以纺织而闻名,纺织经济是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在绍兴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240个,从业人员60多万。绍兴的纺织既有历史,又有规模。几千年来的纺织业的发展史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那就是从传统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从他们身上蕴含着绍兴人勤劳、坚韧、智慧、创新的精神品质。

黄酒文化:绍兴黄酒历史非常悠久。在绍兴,不论城市和农村,在餐桌上、在厨房里有家喻户晓的绍兴黄酒。由此引发出的绍兴特有的酒联、酒谜、酒舞、酒歌和酒乐形成丰富的酒文化。在黄酒文化的熏陶下,绍兴人练就出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精神。

2绍兴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1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正在发展阶段,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待遇过低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现有的部分文化工作者人浮于事,使得他们无法专职自己的文化工作事业。

目前,高校很少设立相关专业,很多文化人才都是专项于某一个方面,从事于一些“高、大、上”的专职文化机构,很少选择任务烦琐的社区工作。总之,社区文化干部整体建设落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使得社区文化发展缺乏生机与动力,据笔者在绍兴市越城区的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等所辖社区调查得之,目前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之外,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传统节日的会演等方面,几乎没专职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

22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较低

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民组成的自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让居民及相关社区组织主动积极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是自上而下式的,主要依靠政府的政令推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社区中各种组织的不健全,其参与程度也远远不够。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的主要方式是动员式参与形式,即由社区居委会或社区中的精英进行宣传、影响,劝说居民参与。这种参与的方式在社区建设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也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动员型的参与模式极大地阻碍了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23社区文化发展结构失衡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构成的全部。社区文化建设的结构性失衡,是指构成社区文化的四大部分在发展水平上不能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城市社区发展仍处在发展期,很多方面的发展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社区文化建设中重物质轻精神,重制度轻行为是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制度文化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制度保证。制度的核心价值是提供文化建设的标准。但在我们进入社区调查时,发现的现实情况是制度归制度,行为归行为。

相对于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的建设相对较为缓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与主导者对社区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认识的偏差,加上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单调性,使得二者建设更慢。

24社区居民认同感弱化

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力量,其核心是文化的认同。在传统社区中,由于受乡土、地域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相对容易建立,但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邻里之间彼此没有太多地缘关系,邻里间互帮互助观念淡化,归属感也就随之弱化。

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社区居民归属感以社区认同感为前提,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难以形成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区文化亲和力与服务水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原则,落实力度不够,导致社区文化亲和力较弱;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社^文化建设重管理轻服务,服务意识弱,服务水平较低。

3绍兴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传统文化融合的构建策略与方法

3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推进社区文化人力资源建设

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对于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来说,对绍兴本土的文化资源并不陌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一支优秀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如何将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地域传统文化,首先要造就一批对绍兴地域文化有深入了解,又有浓厚兴趣的社区工作者,如何将社区文化工作者培育成这样的人才。首先可以对社区中的专职文化工作者进行在职培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讲座的主持人可以是对绍兴地域文化有相当见解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实际从事地域传统文化的工作人;其次应该重视业余文化爱好者,特别是本地域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将他们想办法吸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志愿者。

3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促进社区文化结构协调发展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面向全社会的城市社区文化的理论宣传,从认识上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人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对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趋于理性化,才能按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其次,结合地域特征,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社区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体现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体现文化品位与档次。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实现文化内容再现的多样性,既要有适合现代居民口味的现代文化,也要有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33以地域特色为契机,推动社区文化的认同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社区文化建设追求的最终目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程度是评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寻求社区居民的同质因素,就应该以地域特色为契机,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以达到文化的整合目的。首先要科学分析,准切定位社区的共同价值观。绍兴作为千古名城,其外来人口比例不大,这就意味着寻找大家共同的社区价值观并不艰难;其次结合地方特色,不断完善和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以良好的文化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最后,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互助活动,创新实践载体。社区志愿者互助活动是培育社区居民认同感的有效载体。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34以传统文化为起点,提高居民⒂肷缜文化行为

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共同建设新社区。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

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状况与年龄、工作情况紧密相关。目前社区参与的整体情况是老年人、小孩、低保家庭等参与的多,年轻人参与得少。因此,满足中青年人的文化需求应该成为今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活动要想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就必须根据社区成员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活动。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要想走出目前形式单一、参与不足、结构失调的困境,必须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优势资源,以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来培育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多样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使社区文化建设不再空洞,不再浮于表层,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与档次,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和谐社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髡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马仲良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 误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因其特有的功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进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界定企业文化,如何识别并避开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从而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步展开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当前,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这一观点,已成为中西方学者的共识。关于什么是企业文化,众多学者看法不尽相同,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优化外部经营,理顺内部关系的各种活动中,基于管理者和员工的互动而逐步形成并为企业全体人员所认同和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道德规范、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管理制度、优良传统、企业发展目标等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理念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思想,通过其导向、激励等作用对员工的行为实现调节和指引。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和管理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最佳途径[1]。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主要具有引导、聚合、激励、规范、创新五大功能。其中,引导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对大至企业整体,小至企业成员个体的价值和行为取向所起到的引导、指向作用。聚合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因得到企业成员认可而在全体成员间产生的一种团结向心力。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正能量环境,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积极进取的心态,形成良性竞争的有利局面,从而提高员工个人及企业整体的竞争力。规范功能是指作为企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有益补充,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影响,使员工明确自身行为的界限,进而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而创新功能则体现在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与时俱进,并且能够鼓励员工在企业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现阶段,我国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还在低水平徘徊,甚至走入了误区,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文化应有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一)热衷形式忽视实质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早已获得广泛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容易陷入重形式而轻实质的误区。具体表现在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热衷于做一些挂口号、贴标语、拉横幅的表面工作,却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获得企业全体成员认可并自觉遵行的企业基本价值观。这种看似形式多样,实际上缺乏内在精神的企业文化,往往内容分散、零碎,华而不实,容易引起企业员工的反感,更谈不上形成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了。这就需要企业家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和持续的教育、灌输,以获得全体员工对本企业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并自觉遵行,这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正确途径。

(二)全盘仿效失去特色

一个成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固然是先进的、优秀的,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的,但这种企业文化毕竟是建立在该企业独具特色的发展经营模式基础之上的。部分企业在借鉴、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时,却忽视了企业文化应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属性,一味地生搬硬套,盲目效仿,缺乏对其形成背景与机制的深入研究,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只学到了优秀企业文化的皮毛和表象,而无法触及其所蕴含的内在精髓。可见,企业在塑造自身企业文化时,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营特点,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模式、企业所处的外部坏境、企业家特质和企业成员素质等因素,本着创新的理念,准确定位、总结、提炼,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成员乐于接受和遵行的企业文化。

(三)盲目创新缺乏稳定

当前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其一大特色就是创新。因此,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不能一劳永逸,而是应当针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整和完善,避免企业文化阻碍企业发展的情况出现。然而部分企业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创新时,却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反而步入新的误区。特别是在企业领导者更替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各任领导者打着创新的旗号,建立体现个人意愿和文化理念的企业文化的情况,使得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时出现断层,难以形成稳定、完善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员工的无所适从,人心浮动;而由此引发的企业形象不稳定也会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见,企业文化的创新是对既有企业文化继承地、发展地创新,是提升和完善,而非对原有企业文化的全盘否定。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发展和壮大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企业文化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阻碍企业的成长、进步。这就要求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识别并远离建设中的种种误区,建立企业员工乐于接受并遵行的企业文化,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