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专业知识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

一、我国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独立学院在逐年普及的同时,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包括专业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等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就产生了一种尴尬的现象: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毕业生需要就业,而另一边却是企业在抱怨无可用之人。这样的矛盾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尖锐。因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一直都是较难就业的一个专业学科,这就提示我们要对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独立学院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首先,从学校招生方面看,很多独立学院都设置了法学专业,以致于每年我国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招生数量庞大,但高校教育资源却相对紧缺, 这就使得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在法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部分开设法学专业的独立学院对法学本科教育中课程的开设都是要求学生必修14门法学核心课程,选修若干其他部门法课程,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较为粗浅,是“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学,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最后,在辅导员设置方面,独立学院中大多数的辅导员是不授课的,只是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个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时候并不能对学生如何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这让很多刚入学的学生变得无所适从,不清楚大学期间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既造成了日常生活的紊乱,也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导致法学专业学生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在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中全面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对独立学院法科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传统的高等教育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以相对封闭的、静态的和单一的标准要求、评价和衡量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统一规格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造和创新能力。”但现代社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应改革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因材施教。设置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打破以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学与指导分离的教学模式。给本科生确定导师后,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利用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与掌握,也有利于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培养与辅导。

2、有利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2011年底,基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考量,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决定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有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出优秀、卓越的法律人才。这样使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具备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

3、有利于实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

现代大学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著称,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更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说,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即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从专业角度去思考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即要求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大学本科四年的法学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言,让他们独自去学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法学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较为困难的。再者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大学一开始就要求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也让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在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有利于实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

三、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

1. 建立合理的导师遴选与管理机制

在校内导师的遴选上,但笔者认为,校内导师的选择不应有职称的限制。一则是因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高级职称者人数不多,二则本科生导师不同于硕士生导师,其更多地是予以学习方向和方法的指导,而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和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甚至比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更有经验。因此,在校内导师的遴选上应该不问职称,只问德才。在校外导师的遴选上,更应看重候选导师的品格和修养,候选导师应通过所在单位和学校的双重考察,避免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导师的构成上,应按学生就业方向分组,每组配备具有相应专长的导师4-5名。在校内外导师的构成比例上,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校内外导师应各占50%为宜。

2、选配导师的时间安排

从导师的配给时间看,各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大一、大二、大三甚至大四开始的都有。但就独立学院而言,其法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实施的最佳时间为大二上学期。如果配给时间过早,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了解太少,专业兴趣和就业方向也难以确定,对导师的选择就比较盲目,自然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导师配给的时间过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基本形成,老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施加有效影响。再加上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以及找工作的压力,学生更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活,这时导师的介入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而选择在大二上学期配给导师,一方面,法学最核心的课程已经开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显现,对未来的就业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具备了实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这时候也是最需要导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而且导师制实施的期间是三年,这为导师对学生的全面塑造和施加良好影响提供了时间保障。

3、导师制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导师制能够切实实施的制度保障,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多元的导师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和管理者评价,其中应以学生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应占总分60%以上,而且必须采用如问卷、座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评价能够自由地、真实地反映出导师的工作状况。其次,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导师的“导”,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导师指导的结果,还要评价导师的指导过程。当然,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导师对学生就业所进行的指导以及学生最终的就业状况应该是重要的评价因素。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应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比如作为评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因素等,以改变目前部分院校出现的“导与不导一个样,导好导坏一个样”的局面,使导师制能够真正造福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 伟.比较优势:西部地方性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法学教学研究,2007,(3).

[2] 刘济良.本科生导师制的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

篇2

论文摘要: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原图在于一些法律院校没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致“供需不符”。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法科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法律院校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法学界和法律教育界是比较热闹的,其中关于法律人才的培养比较引人注目,各种观点和方案层出不穷,如关于法律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争论,关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导致的社会评价降低等,甚至,还出现了建议取消法学本专科教育的呼声。基于此,笔者以为,应该从社会的需求中寻找培养学生的依据,从市场的需要里发现教育的真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主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是完成使命的落脚点和归属;。本文即着眼于探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宏观背景、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我们的实践总结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一、法律人才需求的宏观社会背景

在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行考察与法律人才需求有关的宏观社会背景,这些背景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法律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这些宏观背景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方略、统一司法考试和加入世贸组织等。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而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其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显然会“刺激”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再次是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与启动。由此,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再仅仅是关注是否是“科班出身”,还会再关注他们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项改革通过社会需求对本科法学教育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成为法学教育界争议至今的问题。最后,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能否培养出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法学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法律服务业在全球法律服务贸易竞争中的地位。

二、当前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具体能力的要求分析

我们通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在参考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以下一些能力应当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普遍需要,兹分述如下。

(一)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的要求

本科法学教育既为硕士教育打基础,又为学生适应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打基础。所以,法学本科生应当获得本国和其他国家制定、执行、管理和解释法律规范等在内的整个法律制度的框架知识和本国法律文化中的核心法律学说的基本框架及术语。例如作为基础理论课的法理学、法史学、比较法学、法律社会学和法学方法学等;也包括在法律人才知识结构中专业性、实用性极强的知识,如民事法学、刑事法学、商事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等领域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以满足社会不同部门不同机构的需求。

(二)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知识拓展能力的需求

知识拓展能力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状况。有调查显示,高达50写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川。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更受社会的重视,因为法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而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所以,我国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认为:“我们研究法律的学生,至少于法律学以外的各种学科,都有些相当的涉猎。”

(三)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调查显示,占63.2的用人单位表示看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只有5. 5的用人单位表示不看重_s}。由于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能力是各用人单位所关注的:第一,培养学生寻求甄别法律证据,严谨表述法律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第三,培养学生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简要概括为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川。

(四)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虽然社会不会对他们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之类的创新要求,但是也要求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例如提出学术新观点,解决实践中的疑难案件。

三、回应社会需求而设定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在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上,法律教育界有较大的争论。在我们的培养实践中,对应用法学专业学生设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具体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以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职业人才规格为基准,培养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法律实践技能,获得进行法学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中外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工作,能在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社会需求导引下的能力培养理念与措施

在分析了社会需求并确立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后,在实践中需要明确培养理念和采取具体措施,以下以我院应用法学专业的培养实践为例展开说明。

(一)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基于上述分析,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化,使高校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形成“对接”。在教育目标上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围绕着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在应用法学的教学规划中强调如下理念:(1)在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2)调整课程结构,努力凸显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技能训练。(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这些培养机制包括结构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的内容以及能力考评制度等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1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在校内,应用法学专业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模拟法庭审判、法律援助活动、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庭辩论等。在校外,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与部门接洽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社区、学校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5个,为专业实习开展莫定了必要的基础。

2.确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一方面增开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旨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加大在这方面的师资、设备、场所等的投人,目前设置了法医学、民事案例、刑事案例、商事案例、行政案例和侦查学等6门实训课程并已列人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还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如审判观摩、参观监狱、社会调查以及专业见习和实习等。

3.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学院尝试把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加大实践能力评价在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权重。学院还在探索建立学校主导、用人单位支持、大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考核机制。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在我院应用法学的教学实践中,学院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修订应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以后学院每学年以应用法学新生为对象所进行的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中,体现了如下特点:C1)大幅降低了理论课学时,加大了实践(实训)课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2)设置了创新学分;(3)调整了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专业任意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之间学时学分比例为4: 2 :1; (4)突出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应用性,适应司法、行政、执法不同部门工作的需要;(5)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2.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目前,《经济法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国际经济法》是学校的精品课程,《法理学》是学校精品课程和自治区重点课程。这些课程为应用型法律人才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应用法学教学改革立项为切人点,推进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近年来,围绕培养应用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院获得并启动了一系列自治区级的教改项目。如周世中教授主持的《高师法学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学校一等奖、自治区二等奖和中国法学教育三等奖。此外,还有在研的由周世中教授主持的《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与改革探索》、黄竹胜教授主持的《广西教育宏观政策与依法治教问题研究》、杨丽艳教授主持的《研究生实践教育研究》和薛林博士主持的《广西新型金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同时还获多项学校应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如黄竹胜教授主持的《应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杨建生教授主持的《高校法科学生模拟法庭司法技能课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李艳梅副教授主持的《诉讼法学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蒋人文副教授主持《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等。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法 教学方法 “做乐赛”模式

现今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经济法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经济管理类高技能型操作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务必从注重理论教学,灌输理论知识,转变到注重实践,培养经济法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本人结合自己切身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经验,特提出专门针对经济法课程的“做乐赛”新型教学模式。

一、“做乐赛”新型教学模式简析

关于“做乐赛”,其是一种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其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的“听”变为在“做”中主动的“学”,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工作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发起和引导、教学的组织和为学生“做”与“学”提供指导和咨询。所谓“做”,也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学习,带着兴趣去学,享受体会学习、追求知识的乐趣,并通过竞赛的形式鼓励激励学生学习,“赛”也继而成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做”、“乐”、“赛”三者是同步的,是相辅相成的。其目的是使师生在欢乐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学懂,会用,并在竞赛中激发求知、探索的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枯燥的学习转化为一种快乐的过程。

为了使“做乐赛”突破传统教学,弥补其存在的不足,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本人对“做乐赛”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初步探索出几种方法。如:案例分组讨论、任务设计法、问题分组辩论。从表面上看来,其类似过去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势必是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的,就可操作性,系统性,教学效果方面,都较之以前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下面我会以实践为例,阐述“做乐赛”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二、“做乐赛”教学具体操作模式

(一)“做乐赛”模式的准备工作

首先,分组。将班级学生分组是“做乐赛”模式的首要步骤,分组的用意在于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有利于配合竞赛模式。因此要首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例如60人的班级,平均分为十组。根据每个班级具体情况,每组分配人数不宜过多,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其次,借助多媒体。在“做乐赛”过程中所需要呈现的一些文字、图表、影音资料信息,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实现。

(二)“做乐赛”的具体操作方式

(1)案例分组讨论。案例分组讨论是“做乐赛”的首选方式,在每次课堂上都可以进行,案例分组讨论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

每次课上,当教师将理论课讲授完毕,根据当次课的内容,设计相关案例。关于案例,首先,一定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贴近工作生活。其次,将案例可以设定多个小问,布置给每个小组,再由组长带领,将问题分配给组员,分别解答;也可以集思广益,要求每个成员解答所有的问题,最后一起集合答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每个组最终统一一个答案,并做出书面答案,讨论作答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成员发言,可以将书面答案作进一步详解。

(2)任务设计式。任务设计式主要针对个别课程内容而设计,依然由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

以学习《公司法》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模拟完成“申请设立一个公司”的任务,假设每一个学生为公司的发起人,为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依据所学知识主动去进行“市场调查”,选择确定设立哪一类型的公司,讨论确定公司名称,学习了解公司设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准备制作哪些申请文书、经过哪些程序等等,教师可以对各学习小组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引导、辅导、指导和教导;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各学习小组进行相应任务分工、伙伴交流、资料查阅、教师咨询、文件制作、作品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每个学生亲历亲为,对工作印象极为深刻,做乐赛效果极佳。

(3)问题分组辩论。“问题分组辩论”在三种方式中,是最难操作的一种。尤其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扎实系统的掌握相关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而对于高职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法学理论比较薄弱,能达到这种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体验辩论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很多学生也积极反映希望能经常参与这种活动,这是令人倍感欣慰的。因此,该方法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以及教学现场的随机应变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问题分组辩论”的选题依然要遵循依据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所选择的论题应与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已经达到的经济法律水平相一致。可以借助多媒体,选取《经济与法》、《今日说法》中的某些具有代表性、公众知晓的热点案例展开辩论,如涉及税法的辩题“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否能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适合会计专业学生辩论的题目。在组织辩论的时候,事先留给学生至少两周的准备时间,供其搜集资料或是对其进行辅导。学生在辩论的时候,要求也不宜过高,要求观点明确,能利用所学知识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三、“做乐赛”的评价、考核方式

“做乐赛”的评价、考核方式突出反映在“赛”中,既然是竞赛,那就有评价、奖惩,以此作为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做”好,形成三者的有机统一。

对于“案例分组讨论”,在学生完成讨论、发言,教师对每个组的答案进行评价,打分,并将案例答案公布。这时候,学生关心的不仅是自己小组的分数,更会针对自己的答案提出疑问,“为什么自己会做错,错在那里?”然后教师针对理论知识再对案例进行答疑解惑,解析总结,这样以来无形中使学生加深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案例更是印象深刻。

对于“任务设计式”,各组学生将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提交,并由小组代表附发言说明,然后可以采用由各小组相互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评选出任务完成最优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定。

关于“问题分组辩论”,可以采用传统正规的辩论模式评出优胜组、最佳辩手;或者由其他组投票打分评出获胜组。

对于今后的经济法课程考核,笔者认为应当注重应用能力测试。传统的闭卷考试不一定是经济法课程的首选。以上“做乐赛”的成绩可以作为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与最后的期末成绩一起作为学生的经济法课程的总成绩。假如在过去平时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30%,那么实行“做乐赛”模式后,应该相应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更有利于“做乐赛”的推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分析能力测试,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和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陆中宝.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及其挑战[J].当代教育论坛,2009,(02).

篇4

教师专业化就是以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为依据,通过一定的路径和措施,使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或准专业人员)发展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教师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化表明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同样有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其专业化是在一个更高层级上的专业化发展。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大多年富力强,专业功底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具有进一步成长发展的综合素质基础。但在现实中,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许多职业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和支持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评优评先、教学专业竞赛、教学研究、外出培训等活动,首先考虑让青年教师参加,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条件,而对处于事业发展鼎盛时期的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教师往往是重使用轻培养,少有指向这个教师群体的专项研训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同样存在着忽视高级教师继续提高培养的倾向。

另一方面,许多职业学校高级教师既缺乏外在的竞争压力,更缺乏内在动力,一些骨干高级教师或“安于现状”,或安心“吃老本”。不少职业学校教师在获得高级职称后就缺乏继续发展的内驱力,学习研究、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衰退。

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专业化目标具有指向性,强调个性化发展。每个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但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初入职场的年轻教师或教学阅历尚浅的教师还有明显区别。作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是在更高平台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化,其突出标志是更加注重教师个性的发展,尤其强调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强调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这种独特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正是其成功之道,是教师魅力之所在。

专业化内容具有全面性,强调人格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全面成熟、发展以及人格魅力提升的过程,其专业化内容概括来说,主要是指学科的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教学水平、教育水平、教育伦理层次、心理发展水平等。在所有这些内容中,尤其强调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对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理性的、积极的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也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专业化过程具有实践性,强调自主性发展。职业学校高级技师扎根于工作实践,其专业化是伴随着教学实践而不断进行与完善的,是边实践边专业化的过程。然而,在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其教学实践行为以及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自主性,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专业化路径具有多元性,强调反思性发展。职业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包括教研与科研、校本培训和教育反思等多种路径实现专业化发展。对于高级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发展的典型特点是通过对其教学的反思活动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研究和实践表明,教师的成长关键在于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熟与发展。反思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教育的过程,也是促进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自我塑造是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条件支持,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自主自觉、自我塑造,是当前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在明确目标中产生新动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在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时,应根据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设置相应的专业称号,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定期开展评选活动,从而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优秀教师的成长步伐。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对自身所对应的专业称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专业称号的细化标准做到了如指掌,然后制订好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专业发展计划,并对照目标加以落实,待到正式评审工作开始后,就能比较顺利地评选为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专业称号。

与此同时,一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增加了特级教师评选的名额,缩短了特级教师评选的年限(3年变为2年),而且启动了教授级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这无疑为优秀的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职业学校高级教师要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对照评审条件,在教育、教学、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作出显著业绩。

在读书学习中汲取新营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教师每天和书本打交道,读书学习理应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教师每天面对着求知的孩子,读书学习理应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神圣职责,读书学习理应成为自身专业生活的基本内容。教师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读书学习,才会逐步成长为一名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智者,才会逐渐改善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教学方法、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职业学校高级教师的读书,要重点读好三方面的书。熟读教材是核心。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和融会贯通整套教材,才能高屋建瓴地设计出符合学情的高水平教案,才能从容地调控课堂。精读教育理论是关键。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只有通过系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浏览百科全书是基础。教师要做一名杂家,既要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滋润其人文素养,还要浏览科技文献,滋养其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新魅力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凸显在别具匠心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核心工作,问题设计的水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应力求做到“真、准、整”。所谓“真”,就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梯度、有质量、有价值、有科学含量的真问题。所谓“准”,就是指问题题干简洁明快,不冗长空泛;问题用词反复斟酌,不信口开河;问题表达严谨缜密,不粗制滥造;所谓“整”,就是问题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前后勾连、相互补充、主次分明的问题链,使之成为具有整体特质的主问题。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表现在学法指导的循循善诱。智商高的孩子,未必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智商普通的孩子,如果学习得法,成绩却会比较优秀。于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探寻,必然是学法指导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新魅力,体现在教学理答的精彩纷呈。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和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因此,追求精彩的高效理答,理应成为职业学校高级教师的智慧追求。

课堂教学的魅力,呈现在课程资源的自如运用。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资源,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让课堂教学因资源的恰当使用而充满活力。

在教学研究中拓展新视野

教学工作是一项高智慧的创新活动,因此,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案例研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事案例研究,就是研究者(即教师)通过对研究对象(即具体的案例)的归纳,对其进行分析、推论,提出研究发现结论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教师自身更注重教育细节,更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更注重反思,更快地促进专业的发展。

二是叙事研究。比案例研究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首先,叙事研究要叙述好故事(这些故事要有连续性,有内在联系),但故事毕竟是狭窄的、个别的、特定情境下的事情,而要一连串的故事才能组成对事情的说明。其次,研究者(即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分析研究这个故事,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产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体验,真正起到“以事说理”的效果。

三是课题研究。与案例研究、叙述研究相比,课题研究是一种极为规范、极为严谨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一个致力于在教育教学上有建树、专业发展有作为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必须要从事课题研究。这是因为,研究课题需要思考,做课题研究贯穿着思考,并形成思考的结论,还培养着思考的日常习惯,加快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在教学反思中萌发新追求

绝大部分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宝贵财富,值得好好珍爱和利用。但是,“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G.J.Posner)的这一名言道出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如果要使自身的发展不停滞,就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不仅是职业学校高级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其必须具备的筹码。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基于自身对专业化发展的强烈需求,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主动地提出质疑和改进方法的行为步骤,是对自己过去专业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对自己现有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理性审视,是进一步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实践智慧的升华,主体意识的认同。

依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环节,可以采取不同的反思方法和反思策略。第一,螺旋式反思,就是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作循环反思,即“课前预测,前瞻性反思;课中应变,监控性反思;课后感悟,批判性反思”。第二,内省式反思,就是教师个体通过觉察、矫正、完善等方式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审察、自我内省、自我批判的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说课、写反思日记、教学再设计等。第三,外援式反思,就是依靠学生、同伴与专家的外援和引领,在双方的共同交流和相互合作中,深层次地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案例解读、观摩教学、学生反馈、专业引领、微格分析等。

在提炼风格中形成新特色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敏感期和差异性,还会有阶段性的特征。作为一名有思想的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大多跨入了成熟期的行列。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游刃有余,在课堂教学上得心应手,在教育科研上颇有心得。在领导眼里,他们是最可放心的教师;在教师心中,他们是最受尊重的师长;在学生心中,他们是最值得信赖的长者。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他们中间的数量可观的高级教师,已经步入了“高原期”的行列:或产生了职业的倦怠感,或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或成就感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

篇5

 

根据互联网资料显示,21世纪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软件开发专业的高职类的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不高。①首先学历是高职生就业的硬伤,专科学历无法与本科、研究生匹敌。所以,要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率,就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如何提升高职高专软件开发专业同学的专业技能,是我们从事这个专业教学的专业老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负责实训课程教学的老师,更应该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增加同学们的就业砝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实训教学工作的实践,对软件开发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浅薄的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实训教学改革的措施。

 

1 软件开发专业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软件开发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真正实训的时间较少

 

高职高专的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六个学期,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的学习,第三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甚至有些班级第四学期还在进行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高职高专的学生一般在第五学期就要求进入岗位实习,留给同学们在学校实训的时间只有几周甚至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进入岗位实习,实际的开发技能很差,对以后的就业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1.2 实训教学模式仍为传统教学

 

在很多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虽然在课程设计上加入了实训环节,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②大多数学生被要求按照老师的详细设计思路来完成预设的功能,学生照葫芦画瓢,虽然实现了老师要求的功能,但是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基本处于盲目的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就缺乏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育,很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1.3 实训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软件公司技术更新的速度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技术更新快,技术种类多,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软件开发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总是啃老本,抱着自己的一套技术和框架不放手,总是一招制敌、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心态,③几年使用同一套实训案例和项目。有些老师拒绝学习新知识或者主动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够。总是在使用几年前的技术指导学生实训,甚至有些技术已经被现有的新技术代替,在这种实训教学方式教下出来的学生,显然很难顺利走进就业岗位实习。

 

1.4 缺乏明确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考核方式陈旧

 

实训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一般课程的成绩组成为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成绩。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并不适用于实训课程,因为实训课程是同学们参与度很高的课程,并且学习和教学过程更能考核一个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有些老师沿用一般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或者有些单位限制了平时成绩的比例不能高于 30%。这样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考核,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会打击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 软件开发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培养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所谓“名师出高徒”,好的教师队伍,对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才能有更好的师资指导同学们实训。④

 

争取更多的机会,让我们的实训老师进入软件企业进行实践、交流、学习。目前大部分的软件开发企业都是使用较新的技术,对软件项目也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老师们可以了解并学习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有利于老师知识的更新。

 

让更多的老师在工作之余和寒暑假的时候,更多地参与合作企业的商业项目的开发,在实习商业项目开发过程中,技能学习最新的开发技术,又可以将部分商业项目的模块和代码作为同学们实训的案例,这样既丰富了老师的项目和案例库,有更新了老师的知识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老师暂时脱离教学岗位,挂职到相应的软件开发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工作,这样能够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2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实训考核要建立包括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多方面的考核,摆脱三七开(30%+70%)的束缚,实训老师可以根据项目和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机制,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实训过程,对有创新性的同学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评价,同时应在考核成绩上予以体现。

 

实训课程的考核应该是多元化弹性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要根据实训的项目的实际情况,由实训老师或者课程组协商制定,不应该提供模板或者一刀切的标准。

 

2.3 改革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由实训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建立课程实训资源库。每学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实训库的项目和案例,调整实训的内容和案例数量及教学方式。

 

课程负责人应充分重视和精心设计每一个项目或案例的实训内容,多建立一些实际商业项目的案例,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训初期,让同学们练习相对容易的案例和项目,增强参训学生的自信心。

 

在第三学期分阶段加入实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入“JQuery实训”、“数据库项目实训”,也可以在这期间增加规模较小的模拟综合项目实训,为后面综合商业项目实训做好准备。

 

在实训过程中,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路,教学过程老师教、老师辅导,逐步过渡到老师指导,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创新。逐步使学生发挥实训的主体作用。项目的实训一般要采用分组的方式,或者直接采用项目的名称来命名分组,同学们的身份也从学生到员工第一次转变,项目组成员的角色也可以用软件公司的职位来命名,比如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由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指导小组成员进行项目的启动、需求分析和设计、计划编制、开发、测试等工作。当做完一个项目完成后,可以在小组内根据组员情况进行角色转换,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提高实训参与度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应的职业素养,为日后的工作提前做好准备,提高就业率。

 

2.4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学生最终的归宿要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引入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可以邀请校企合作单位的优秀开发工程师,定期地给我们的学生做专业讲座和行业发展及前景介绍,条件成熟的可以邀请研发工程师参与我们的实训教学环节,实行公司化的管理,让同学们在学校就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和商业软件的开发流程。

 

引入商业项目,由我们的实训指导老师带领优秀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在实际的商业项目中锻炼我们的实训老师,同时也让同学们参与了真实的商业项目的开发。在项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给参训学生一定报酬补贴,更能激发同学们参与商业项目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实训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实训的时候也积累了同学们的开发经验,对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学院的合作单位有世界500强企业微软、惠普、埃森哲、富士通等以及国内知名IT企业联想、上海宝信、中软国际、民航凯亚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这些企业能够保证我们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的有效进行。

 

3 结束语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不是实训教师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些改革的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开发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否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这些问题都需要广大实训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验证,并在实训教学中积极修改不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6

【关键词】专业发展;理论;实践;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下面就让我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要有所规划,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发展.

一、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学生所尊敬和信赖的人,能否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都与他的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使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在教育全过程中的精神支柱.精神相对物质而言,物质乃精神之基础,精神之所依,但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能动作用.精神既来源于物质,又超越于物质,超越是精神的本质要义.精神需要是核心和灵魂.作为教师而言就必须具有“教育专业精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教师的精神境界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一种道德信念.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牢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主要包括:(1)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2)热爱学生,无私传授知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关心学生思想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书育人,尽职尽责;(3)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学而不厌,努力进取,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4)教师之间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提升能力

首先应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悟课标精神,其次对所教数学学科的教材分析要进行认真学习,精心备教材,备学生,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胸有成竹,讲解自如.在实践中能善于反思,积累教学心得,总结教学措施,也是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途径.

(一)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师培训实质上是给教师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保证和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年段备课,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活动,出外培训,听课评课等也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机会.

(二)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之一便体现在研究与反思上,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使用到教学中.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可以说,教师正是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的.

(三)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也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旧知为铺垫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对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才上,教师如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可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促成长

每一位老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仁的帮助或专家的引领,特别是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能通过同伴听课、评课,教研中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能过专家讲座,实地指导的方式,不断思考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篇7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改实施的纵深发展,对校长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对教导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却冷冷清清。有鉴于此,笔者试对中小学教导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要求做一些思考,以抛砖引玉。

教导主任专业化成长,是指教导主任职业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教导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要求至少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五个方面。

专业伦理是指在专业环境下,专业人员所具有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专业服务态度等。对于教导主任而言,其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专业态度和动机。

教导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教师中间能够起到表率作用。能够团结全校教师,品行端正,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教导主任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把本职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恪尽职守。

冯友兰曾将宇宙人生对人所具的某种意义,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端正专业态度和动机,对教导主任而言也有四种境界,即职务境界、专业境界、事业境界和生命境界。职务境界的重心关注自身权力和威望;专业境界的重心关注自身专业水平和发展;事业境界的重心关注学校教改事业发展;而生命境界则是把整个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去忘我工作。当然,各种境界可交错融合,兼收并蓄,或有所侧重。而生命境界则无疑是教导主任的最高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把某种艰巨的事业变成生活的核心,他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心灵同这艰巨事业联系在一起。”

教导主任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包括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

一是发展过程意识。要善于反思,对每一阶段的专业发展进行回顾、总结,关注自身发展的足迹,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走快了还是走慢了。对这些问题教导主任要做好回顾和反思,最好要形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定期总结。

二是发展阶段意识。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愈来愈多,信息量愈来愈大,对这些庞杂信息的理解,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判断,都需要教导主任引导教师并通过教师来帮助学生分析、鉴别和选择。教导主任只有不断地调整、充实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缩小与师生(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强化工作的针对性,适应师生素质发展的要求。良好的发展阶段意识有利于教导主任敏锐地感触到时代的脉搏,从而鞭策自己坚定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方法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

教学活动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采用过多课堂上的理论讲授,由于其直观性差、无法操作,学生难以接受,教师需要反复讲解,不但浪费了时间,还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二)学生厌学风气有蔓延之势

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接触实际,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知识会产生深刻印象,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而有厌学情绪。

(三)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做到“无磨合期”就业

教师必须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实训教学方法。

二、分层次开展实训课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处于初步阶段,而市场上在招收会计人才时

一般要求至少有一至两年工作经验,为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

求,学校必须通过校内的培训,使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模拟实习开始逐步走入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

中,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已逐步转变为以校内模拟实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

根据分层次组织实训教学模式的特点,将校内实训课程根据

课程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分为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实训、岗位实

训、综合模拟实训四个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切实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一)基本技能实训

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对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法

讲解法是会计专业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教授会计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时,教师可边讲解每个数字的书写要点边书写示范,使学生对每个数字的书写都有直观感受。此法遵循的规律是“实践—理论—实践”,按感知和理解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操作规范、正确。

2实物演示法

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

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

证并进行审核。

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在学习财务报告时让学生自己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

(二)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珠算》《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

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竞赛法

在实训初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揭示实训中的重点、难点,可采取小组竞赛法。具体做法是:先将学生按四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可组织组与组之间的会计规范知识竞赛、数字书写竞赛、珠算竞赛、点钞竞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技能

水平。

2.难点练习法

一般来说,在实训的过程中不可能平均使用所有的项目,在练习的过程中可把难点抽出来重点练习,反复练习,集中突破,直到完全掌握。例如,错账的更正方法、结账、编制报表等均可使用该

方法。

(三)岗位实训

主要是办税、银行业务、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成本核算等岗位。这些模拟实训可以单独进行,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定位法

让学生将自己定为某一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使实训不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深入到实践中,这样,学生对会计的不同岗位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对不同岗位职业技

能与职业道德的体验。

2.过关法

这里讲的过关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训练项目上逐一过关,完成且掌握一个训练项目后才进行下一个训练项目的学习和练习;另一方面则是人员上逐一过关,以确保每个学生学会并掌握。教师也可辅导学生把所学过的内容像用筛子一样把那些尚未学会或不够熟练的内容挑出来,逐个突破,以防蒙混过关。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应从日常教

学着手,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训练习,不断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冰.浅谈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途径.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3):42-44.

[2]崔秀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职教通讯,2008(8):75.

篇9

关健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个人知识理论视角教学专业知识发展

一、教学专业知识研究简介

近年来,教学专业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师的重视。由于个人知识理论的兴起,关于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知识的提出有助于深刻地认识教学实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发展正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核心。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大量研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研究观点,但是牵涉到具体的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研究却相对而言很少。自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以来,个人知识理论成为研究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新视角。

“个人知识”一词是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如个体的判断力、信念等对科学发现和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更是如此。他进而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称为明确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明确知识可以言传,能够用各种符号加以表述,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是那种不能明确表述、虽知道但却难以言说和共享的知识,也称内隐知识。对此,波兰尼也有极为精炼概括的表述,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正因为缄默知识、内隐知识是个体的、私有的、难以言传的,所以又统称为个人知识。

作为教师,其“个人知识”是指教师个人在具体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自身体验、沉思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已有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及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观点过分强调外部力量,例如期望通过各,种形式化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成长,对教学专业知识成分的界定也多数是从外部出发,假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从而在教师教育时培训教师形成这些方面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往往局限于一般化理论知识的层面,与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缺乏足够密切的联系,更是忽略了教师在专业知识成长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从个人知识理论角度来看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它重视并强调教师在这种专业知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它反对将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看成是外部力量推动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个人知识理论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而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是连接这种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桥梁。

二、从个人知识理论理解教学专业知识的特征

199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有关“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论坛中,教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即教师应具备的教学专业知识是什么?他们认为,教师必须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

1.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个人自身实践和经验的知识

教学一直以来是一种个体化程度很高的、经验性极强的活动,其内在特性显现在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专业知识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的智慧,教学实践和经验背景构成了教师建构自己的教学知识的专业生活场景。与研究者运用的“理论性知识”相比,教学知识包含了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凭教师个人经验主动的解释、矫正、深化现成的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知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教师的教学知识时都强调其实践性,折射出他们对产生教师有关教学知识的经验情境的关注。

2.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个人事先无法完全预见的知识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既不以个人兴趣、爱好为转移,也不以时间空间为转移,它代表普遍适用性,可以在任何时空与境域发生迁移。这种普适性知识观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批判。建构主义心理学者斯皮罗等人指出了在教学中不仅存在着结构良好的普适性知识,而且还存在着许多结构不良的情境性知识,随着情景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其个人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千差万别且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必须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做出相应的反映。教学专业知识中存在着细节化的、具体的、特定的、无法完全事先预见的成分,而传统的教学专业知识观正是忽视了这些特性。

3.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知识

所谓知识的交流与对话是指拥有知识的主体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以求更加深人的理解和应用。传统的教学专业知识观认为,教师必须掌握预定的这些基本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看作是真理,因而不同的教师学习的都是用同一种符号体系表达的公共知识,虽然这种知识是可以言传的,但却缺乏对话性,目而公共知识意味着真理,教师要绝对服从。而个人知识则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经验性知识.它虽然有可能是“缄默”的,难以言传的,但却是可以对话的。个人知识观认为,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是通过教学实践形成的个人知识,与个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含有大量个人加工的成分,而且这些知识是真正影响课堂教学的知识。因此,他们需要互相切磋与交流,从而不断发展与提高。

4.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综合并且复杂的知识

众所周知,在教师知识的结构中,教学专业知识处于核心部分。因为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高效率、专业化程度都与其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理解理论性知识,更要把握好情境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教育学理沦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对所教科目及其日标的了解和理解,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实施,对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采用等。情境性知识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及时作出判断与决定的行为倾向。它不是一种按步骤、分阶段的逻辑认识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或无意识的行为,而是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相当综合并且复杂的知识。

5.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缄默且难以表述的知识

教学活动作为一利,特殊的文化传递活动,其中某些专业知识是通过内隐学习方式获得的,其专业品质的提高更有赖于通过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缄默知识。它很难被清晰地观察到,也很难通过明确的外部活动改变之。缄默知识指有助于达到有价值的目的,但环境一般难以支持其传递的知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所拥有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未经整理、未经传播、缄默的、直觉的知识,比起那些高度清晰和编码传播的知识更令他人难以掌握。这种教学知识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所获得的,尽管它很难被清晰的陈述,但与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甚至其本身就构成了教学实践的一个程序,表现出一种“不证自明”的直理性,“不言而喻”的合理性以及“所用不知”的实效性。

三、从个人知识理论看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路径

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呢?如何使这些教学专业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1.在教学专业知识发展中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在教学专业发展中应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让教师明确自己是拥有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学知识只有经过自己主动地理解和吸收才能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其次,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在其以个体的主观经验、热情、信念、价值等参与、卷人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可持续地建构起个人的教学知识。比如说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经验等会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或方法来教学,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2.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展教学专业知识

改变过去那种脱离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方式。就教师培训而言,应改变那种单一将教师集中起来对其宣读学科知识、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方式。应该以教师主体和教学实践为出发点,采取多样且.有效的培训模式。比如采取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对受训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然后,组织专家根据录像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分别进行研讨,并加以适当的评价和分析。这样将能大大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保证使每个受训教师都会有所得,有所提高。

3.加强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点,是对日常教学中已经习惯性了的、部分常规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理性的判断、检验与评价的过程。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是如何教学的,实践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反映了自己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加以改进,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因为行动研究的重点在于增加教师解决现场教学问题的知识和方法,改进课程、教学或学习。通过行动研究,从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知识,发展为研究型的积极主动的职业教育家。

4.提供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教师群体内部同伴间教学经验的探讨与交流,让教师从其他教师那里发现有借鉴价值的经验,进而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发展并有效指导日后的教学活动。教研小组是比较有效的教师交流活动方式。它能够围绕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同事互助观课作为另一种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交流的方式,是指教师之间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而开展的同事之间互助指导式的听课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进行的分析、讨论和切磋,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进教学行为。这无形中就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同事互助观课活动。

篇10

关键词:专职辅导员 专业导师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98-02

现代教育发展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加强学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转型。辅导员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学生相关的管理工作中,随着新的教学观念的不断深入,专职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就业、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就为新时期专职辅导员及导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1 专职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及高校的思想政治等工作,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因此,好的辅导员除了具备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包括职业素质等在内的其它条件。

1.1 较高的职业素养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辅导员首先要做好身为教师的本职工作,重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辅导工作,但这些工作的前提是辅导员自身端正正确的政治立场,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用耐心、细心对待学生。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价值观、世界观等正在形成,其思想教育工作格外重要,专职辅导员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

1.2 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不断学习的习惯

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时展的需要,也才能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1.3 良好的思想品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的行为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端正的行为,获得学生的爱戴和敬佩,这样才能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 导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1 能有效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融合

受传统教学机制等影响,长期发展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中,很少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很多任课教师甚至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及就业形式等变化,辅导员受专业性质等影响,虽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性质及就业要求等知之甚少,长期发展中,造成教学管理与专业教育的脱节。导师模式的推行,不仅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等进行解惑,实现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局面。

2.2 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学生素质的提升

在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等,可以增加对学生生活、学习、未来职业规划等了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导师的影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研究的课题的实践中,凭借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检验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是让学生熟悉研究课题的过程,从而能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3 是增加学生阅历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实行专业导师的发展模式,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加强教师对学生职业选择及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减少选择的盲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好的认识,这对自身就业能力的增加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4 满足了大学日常管理工作细化的要求

专业导师与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合作协调,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变化,可协助任课教师等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也是将学校日常工作进行细化的过程,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大帮助。

3 专职辅导员与专业导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探讨

3.1 明确专业导师的角色定位

专业导师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导师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对导师这一角色做正确的分析。专业导师在学生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专业导师的角色定位为专业学生的辅导人、专业技能的指导者和学生就业的引导人。

3.1.1 学生专业的辅导人

明确教师这一角色后,要明白导师对大学生的专业启蒙及入学教育等有重要影响。因此导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班会会或者活动,创建更多的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机会,并对学生在专业和就业等方面的疑惑提出解答,尤其是专业知识讲座的开设,导师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做学生专业学习的辅导者。

3.1.2 专业技能的指导者

大学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导师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专业培养中,导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如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可借助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导师对计算机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教学,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这也为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3.1.3 学生就业的引导人

因为导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接触较多,对学生的特点了解甚多,同时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对相应专业的学习和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指导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也要求专业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的关注,尤其是重视对毕业季学生的关心,了解其就业意向,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人际资源,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调和沟通,并及时将专业发展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学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参考。

3.2 明确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

3.2.1 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

根据教学发展的要求,高校在做好日常教学活动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一重要任务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专职辅导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政治立场,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动态,配合学校党员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多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这是专职辅导员组要做好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

3.2.2 教学工作管理者和服务者

从现实发展来讲,单纯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贴近生活,才能起到真正的效用。因此,辅导员要将思想教育与生活服务相结合,在教学管理中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加强为学生服务的能力,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3.3正确处理辅导员与导师的关系问题

高校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了解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协调双方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辅导员要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性指导,从宏观上对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答题指导;专业导师则在具体工作中将各项事务进行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并选择适合学生管理和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在教学发展中相互合作,共同体现出导师与辅导员协调工作模式的优越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协调高校各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完整监督机制

高校的运行和发展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在发展中需要多方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各部门要在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其次,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活动评价制度,奖罚分明,加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减少导师在过重的工作任务中出现工作疏忽等问题,真正发挥导师和辅导员的作用;最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积极创建安全和谐的高校校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导师与专制辅导员的合作发展在高校建设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也是顺应时展要求的大胆尝试。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学生思想的关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对该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不断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白.浅谈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团队协作模式[J].时代教育,2014,15(4):262,264.

[2] 贺文佳.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程育人的新路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班级导师制实践观察[J].装备制造与教育,2014,4(19):23-28.

[3] 孙天星.在高职教育中设置专业导师的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2):67-69.

[4] 赵海丰.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