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形势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外市场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外市场形势

篇1

据国内媒体报道,在刚刚结束的戛纳影展上,我国影片的海外版权市况异常热闹,据说某些影片仅美国版权所得就收回成本了;也有说某些影片遭欧美买家争抢,一度推高价码;更有报道称,这些影片的投资者、发行方在戛纳影展期间忙得不亦乐乎,还在好莱坞报刊上大登广告,收效甚著云。

一夜之间,我国影片好像咸鱼翻身,有望打入世界主流市场了。

事实上呢?

圈内人都知道,一部影片其实早在拍峻之前甚至更早,比如故事大纲和主演、导演敲定,买家如果相中,就可以落订金了,极少在影片拍好之后才拿到市场上吆喝。当然,也有些影片是在影展过程中被发行商看中而将其买下,特别是一些获奖的原先并不起眼的影片。但此种情况不在国际市场主流做法之列。更重要的是,发行商早在获得某些较为准确的讯息时就会有下一步动作,而非在正式市场展销时才获得这些讯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影片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但是仅限于动作类型片。这完全是因为李小龙的影响。之后,才有成龙、李连杰等人主演的影片走进国外大银幕。前些时候,香港电影金像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香港洲立电影公司老板黎筱娉,原因之一便是其早年曾在海外市场成功推广过香港功夫片,为香港电影走向海外市场作出过杰出贡献。

一般情况下,海外发行商只认识明星的市场价值。这一难以颠覆的道理,是多年来的市场经验告诉他们的。而整个海外市场上,男明星的票房号召力远超女明星。同理,我国影片也以成龙、李连杰等主演的影片在海外市场较卖座。即便近年风头正劲的甄子丹,也未能突破成龙和李连杰那样的号召力。由此,某些在海外影展市场上吆喝的影片,片方其实心知肚明――这样做总比不做要好些。

笔者早就说过,国内电影的短板之一便是类型片不成熟。换言之,大凡在中国卖座的外国电影又有哪部不是类型电影?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类型电影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说它可以成功进入海外市场,这近乎白扯。很简单,国内有哪个明星拥有海外市场号召力?当年的《英雄》能卖到美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连杰。那里的观众基本不认识Maggie Cheung(张曼玉)和Tony Leung(梁朝伟),尽管某些喜欢非主流电影的观众或会认识他们。

篇2

??当北京集佳商标专利事务所受广东志高空调的委托,赴印度尼西亚进行商标检索并欲申请商标注册时,却惊讶地发现与其本公司一模一样的一个商标已经在该国注册。经过调查为志高空调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经销商以自己的名义对志高空调的商标进行了注册。如果通过正常程序注册,没有在先的申请,志高空调可以仅花费1000美金左右,完成在印尼的商标注册,但现在志高空调如果想夺回自己的商标,其费用至少高达3万美金;

??无独有偶,上海“英雄牌”金笔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但其商标却被日本商人抢先在日本注册,从而要求中方按“英雄牌”金笔在日本的销售量向他支付5%的佣金,致使中方在日本的代销商因无利可图而停止代销,中方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

??曾几何时,中国的许多企业一直低头默默耕耘,辛勤培育着自己的品牌,从没有想到过在国外市场中会有人觊觎自己的商标,中国的这些企业一直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品牌怎么会在一时间成为别人的权利呢?当我们充满困惑,蓦然抬头看世界市场的经济的“游戏规则”时,我们却发现已经被落了好远。

??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和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原则时不变的,一般都规定对注册商标所有权进行法律保护。中国许多企业的过去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缺乏商标专用权保护意识。有的认为办理商标注册手续复杂,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而不愿到商品进口国去办理注册,有的认为等自己的商标名气还不够,想等出了名再注册,还有的认为自己的商品根本不愁销路,注册不注册没什么区别。

??正是国内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忽视商标注册的结果,使中国一些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努力树立起来的品牌被外商抢先注册或者假冒,占为己有,而中国的这些企业的份额被一点点蚕食,逐渐地挤出已有地市场。不去遵循世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中国的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企业已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要在全球的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商战利器,也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象征,商标是国际贸易、商业活动中的“世界语”。商标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应该先在出口国注册,否则很难会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

??世界驰名商标“可口可乐”、“奔驰”、“麦当劳”、“柯达”、“雀巢”、“欧米茄”等均在150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并取得商标权。“松下”先后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注册了1.3万件商标。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在世界各国拥有注册商标达7万件,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就超过了1000件。而我国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比较薄弱,商标意识较为淡薄,给外商可乘之机,致使近几年国内一些著名商标,甚至驰名商标在国外被纷纷抢注,给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为这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严重障碍。

??这些年来一件件国内企业的知名商标被抢注的例子触目惊心:

??“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一名荷兰人注册;

??“红星”二锅头酒在欧盟、瑞典、爱尔兰、新西兰、英国等国家被一家英国公司抢注;

??“杜康”酒、“GONGHUA”链条、“龙井”茶在日本被抢注;

??“标准”牌洗衣机、“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

??“天坛”牌蚊香在马来西亚被抢注;

??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的“大白兔”商标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和英国都曾被抢注;

??“QIDI”电器“DETON”音响在印度尼西亚被一商抢注;

??“牡丹”、“PEONY”商标被荷兰销售商在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卢森堡等五国抢注;

??“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信阳毛尖”等多个茶叶的名称在韩国被一茶商注册为商标;

??“红塔山”、“阿诗玛”、“云烟”、“红梅”等香烟商标被菲律宾商人抢注;

??“丰收”桂花陈酒在法国抢注;

??“三角牌”、“金鸡牌”商标在智利抢注;

??“长虹”在南非被一家中国的企业抢注;

??“老龙口”酒在韩国有7家企业进行了相关类别的注册;

??……

??澳大利亚的一个商人竟在一年内抢注了我国180件著名商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曾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注册在先”的原则,即谁先在该国注册商标,谁就拥有商标的专用权并得到该国的法律保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虽然义愤填膺,却也无可奈何、进退两难。因为,他们都是依他们的“法”申请注册的,我们如果要夺回自己的商标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如果不夺回自己的品牌,又面临着被诉侵权或退出已有市场地命运。

??目前,我国产品在海外申请注册约有近15%品牌遇到已被抢注的尴尬局面。我们针对2002年公布的中123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品牌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地区的调查中,我们竟发现有近50%的企业没有在美国、加拿大注册;近60%的企业没有在香港注册;近80%的企业没有在澳大利亚注册;有近8%的企业品牌在美国,近10%的企业品牌在香港,近12%的品牌在澳大利亚被以非中国企业所有人名义进行注册。这些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应该是非常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商标在国外的注册和保护情况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想象国内其他企业的保护情况和重视程度。

??中国的企业到2002年底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系统到其他国家的所有国际注册申请共有2450件。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2年的国际商标注册报告中我们发现如下一列数据:在2002年提交国际商标申请数量最大的用户来自德国(5,158件申请,即23.2%)、法国(3,406件申请,即15.3%)、瑞士(2,500件申请,即占总数的11.2%)以及比荷卢提出的2,429件国际申请(10.9%)。这些国家在2002年一年的申请量比中国从1989年10月4日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系统到2002年12月31日这13年中中国企业所有的马德里商标国际申请的总和还要多。这的确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深思。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真的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商标的国外注册工作,为自己的产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创造条件。如果发现商标一旦在国外被抢注,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利用法律手段尽力进行救济。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二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十六条第二、三款中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利用自己商标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或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七:“商标所有人的商或代表人未经商标所有人的授权而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注册商标的,该所有人有权对所申请的商标提出异议或请求撤销注册……”之规定通过诉讼等司法程序争取过来属于自己的商标。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企业要不可避免地走向世界,中国地企业在知识产权地意识方面、在对商标地选择和国外注册等方面,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我们需要有更长远的国际眼光,做世界级的企业。

??一直备受媒体关注的联想集团斥巨资更换品牌的报道随着从“Legend ”到“Lenovo”的涅槃终于尘埃落定,而国际企业的品牌更换似乎方兴未艾。其他有关著名公司著名品牌更换标识的消息接连不断-

??2月18日,可口可乐全球更换标识;

??3月25日,全球第一包裹快递商UPS沿用40多年的“盾牌”标志正式变脸;

??4月3日,梦特娇开始全球统一更换商标标识;

??4月15日,雪碧新标在中国露脸;

??日本家用电器厂商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近期透露该公司要在国外市场放弃使用其创始品牌National, 将Panasonic作为其全球统一品牌。

??近来频繁发生的大品牌更换标识的事件,其很大的原因在于经济环境越来越趋于全球化,而许多品牌原有的标识会因为各自的原因或多或少地限制了他们的继续拓展。所以企业在选择商标时,要考虑自己产品的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要求和民族风俗,以避免在中国可以注册的商标在国外却不能得到注册,使得在国外要重新打造一个品牌。并要要及时在自己产品或以后要发展的出口国家或地区申请注册商标,以使自己的品牌不因别人的抢注丧失已有的市场。

??在国外注册商标可以逐一国家申请,也可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通过国家商标局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国际局提交国际注册申请,目前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申请可以同时指定71个马德里系统成员国申请注册。

篇3

对美国电子艺界(以下简称“EA”)来说,过去几年在亚洲这片电子游戏的乐土上留下了太多缺憾――亚洲地区营收仅占EA总营收的6%。而在中国,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10%。不过从今以后,EA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变。

10月14日,EA亚洲地区总裁庄利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线游戏在亚洲国家更受追捧,尽管公司主要业务是在欧美地区经营游戏机和个人电脑套装游戏软件,但为了提高EA在亚洲地区的市场地位,公司决定向网游转型。

庄利曼介绍说,今年EA有望推出12款风格迥异的游戏,旨在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在线游戏,分享更多亚洲市场的利益。

联系到此前有媒体报道称EA正着手将其在线游戏业务的研发和推广工作落在中国,以抢滩这块潜力巨大的电子游戏市场,业界人士认为,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景气指数下降的情形下,EA将再度重视亚洲业务。

转战亚洲

目前,美国和欧洲正经受着金融风暴与经济放缓的双重打击。

即便如此,有分析师认为,与许多其他行业相比,凭借价格低廉及能排解压力的特性,视频游戏行业受到经济低迷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但相关数据证明这种观点有违现实。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 Group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市场视频游戏销售1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滑落7%,游戏软件销售较去年同期下滑6%,至6.16亿美元。

《福布斯》专栏作家克里斯・莫瑞斯认为,电子游戏行业过去曾多次躲过经济风暴的侵袭,但这次它可能再也躲不过去了。现在看来,至少EA已经真切地感受到冬天里寒风的凛冽,其股价已跌至5年来的最低点。道琼斯通讯社在9月29日的一则报道则称,今年EA股票跌幅达52%。

同样是52%。前不久,EA在单机游戏领域的强劲对手――美国动视与法国传媒娱乐巨头维旺迪旗下的游戏部门(暴雪娱乐)合并组建动视暴雪公司,一举超越EA,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发行商,其中维旺迪持有52%的股权。合并后的首份季度联合财报显示,动视和暴雪娱乐的总销售额超过lO亿美元,高出EA同期的8.04亿美元。

相比之下,擅长资本运作的EA在最近的收购中也表现得颇为不顺。

今年2月,EA出价20亿美元洽购Take-Two,但后者以出价太低为由拒绝。经过5次延长报价期限后,EA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笔交易。

虽然EA公开表示,对于未能成功收购Talce-Two,EA丝毫不感到失望,Take-Two对EA已失去吸引力,但业内观点认为,EA试图通过收购Take-Two扩大单机游戏产品线,从而与动视暴雪公司拉开差距的梦想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失去了Take-Two这个猎物,余下适合EA并购的游戏公司并不多,即便有,也没有像Take-Two这样手握重量级游戏,可以让EA业绩迅速提升的游戏公司。因此,EA必须找到其他出路。业内专家表示,在欧美游戏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大力开发亚洲等新兴市场将是EA提高市场份额的有利策略之一。

或许正因为此,EA抓紧了在亚洲布局。2008年伊始,EA便高调宣布了下一轮的亚洲新策略,其中包括将亚太总部迁往新加坡、将中国市场作为亚洲五大市场之一,计划在2008年进行新一轮亚洲地区的投资收购等。EA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亚洲市场扎稳脚跟。

此前,EA已在亚洲16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并在新加坡、印度海德拉巴、上海、首尔和东京设有游戏研发中心。

借道网游

在今年9月召开的亚洲地区网络视频游戏展(GCA2008)上,新加坡媒体发展署副署长Seto Lok Yin认为,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为150亿美元,他预计未来数年这一数据将增加至250亿美元。

这一数据显然对最近失意的EA充满诱惑。庄利曼宣称,EA计划将网络游戏由占目前开发规模的10%左右提高到50%。

作为老牌的游戏开发商,EA在网络游戏开发上的实力不容小觑。早在1997年,EA就对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有过一些尝试,推出了颇受欢迎的《创世纪Online》。虽然它并不是世界上第一款图形网络游戏,不过大多数资深玩家仍然认为“网络游戏进入影像时代,是从《创世纪Online》开始的”。

并且,虽然EA在美欧市场上仍以单机游戏为主,但近几年来的几项收购举措足以显示,他们已经开始重视网络游戏的研发工作。去年10月,EA宣布收购两家独立游戏工作室,部分原因就是其中一家正在开发一款大型多人网络游戏。2006年EA收购了独立网络游戏开发商Mythic娱乐公司。市场分析人士认为,Mythic最近推出的《战锤Online:决战时代》将直接向暴雪旗下的《魔兽世界》发起挑战。

《战锤Online》自9月18日正式发售以来,一直雄踞北美最新热门网游榜榜首,注册用户已经超过75万人。英国BBC电台甚至认为,尽管《战锤Online》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界姗姗来迟,但已成功脱颖而出,“并一扫很多网络游戏固有的陈疾陋习”。

截至目前,EA在亚洲市场已经推出了《FIFA online》、《NBA Street Online》和《战锤Online》等在线游戏,并计划于明年《战地英雄》网游版和《极品飞车》网络版。

不过,EA毕竟是迟到者,动视暴雪在新兴市场已占据明显优势。《魔兽世界》在全球的10002万用户中,有超过一半来自亚洲。更有传闻称,新合资公司将通过暴雪的影响力帮助在欧美备受好评的动视打入亚洲市场。这对仅占有该地区6%市场份额的EA说不算好消息。

失败教训

中国是亚洲最重要的游戏市场之一,EA觊觎已久。早在2004年,庄利曼就雄心勃勃地表示,EA未来几年将全力进军中国市场,包括收购本地游戏开发商,或者与他们展开合作,同时要在中国成立游戏开发中心,推出符合本地游戏玩家口味的网络游戏产品。

然而,EA之前在中国的,实际表现缺乏诚意。

2004年,EA与光通公司联姻一事曾一度引起游戏行业极大的关注。可惜好景不长,EA美国式的运作理念和经营方式让充满美妙幻想的光通公司吃尽苦头,最终不得不以失败告终。2006年,EA再次向光通公司原总裁杨京创,办的天悦网络示好。然而合作不到一年,EA便单方面毁约,直接投资九城,还欠下天悦公司一笔巨额的员工薪资和运营费用。

EA在中国的两次失败表现在游戏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中国玩家觉得EA“缺乏基本的商业道德”。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魔兽世界》等在线游戏在中国大获成功,EA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战略性地位。

去年5月,EA出资1.67亿美元收购中国主要游戏运营商之一的九城15%股份,并将《FIFA Online 2》的中国区运营权交给了九城。目前正计划与腾讯和天游共同推出《NBA Street》网络版。庄利曼预计,未来一到两年里,中国将成为EA三块增长速度最快的亚洲市场之一。

篇4

金秋十月,好帮手重拳出击海外三大展会

随着2008香港环球资源展、香港秋季电子展的相继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子行业买家聚会分别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以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拉开帷幕。

2008香港环球资源电子展,数以千计的电子产品遍布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的八个大型场馆,云集了包括好帮手公司在内的更多优质中国及亚洲的供应商,盛况空前。好帮手公司面积为54平米的展位座落在6P02,展位以大胆前卫的风格设计,并融入了好帮手LOGO的设计理念,为整个6号馆增添了亮丽风采!12日到15日展会期间,好帮手客流量保持了以往的火爆,众多海外市场的新老客户纷至沓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会好帮手公司将最新卖点IPAS-智能轨迹倒车系统直接制作成产品体验区,让参展商实时体验好帮手公司真正为车主设计的人性化的功能。加上D105新技术平台产品的展示,此次出击环球资源展,好帮手可谓是有备而来。

2008香港秋季电子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隆重举行,有超过3010名参展商,比去年增长了17%。吸引了超过70000名参观者前来,场面异常火爆。一如往年,好帮手公司参加了展会,并将海外七款新研发即将上市的产品如数展示。在好帮手公司的展馆里,长时间挤满了前来观看、洽谈的买家,足见CASKA产品的高人气。来访买家以南美洲、欧洲市场的客户占多数。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处于衰退的今天,好帮手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应该寻求多点开花,找到新市场中真正有实力的买家取得合作,共谋双赢。

第104届广交会如期举办,作为第二次参展的好帮手公司,派出了主要针对南美、中东市场的业务精英参与接待及业务洽谈,展位中展示的八款新产品对现场买家来说极具吸引力,莅临的新买家都惊叹好帮手全面的产品线及极具实力的生产规模,大部分买家都希望到好帮手新产业基地参观,一睹好帮手的风采,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105平台全球首发,CASKA海外傲视群雄

2007年10月,好帮手D103技术平台刚刚面世,随即乘香港2007秋季电子展之东风,在香港举办首届CASKA新产品会,作为业内首个面向国际的新品会,好帮手将D103平台全面推向全球市场,极大地提升了CASKA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2008年10月,好帮手全新一代平台D105应用平台及智能轨迹倒车系统(IPAS)相继面世,受到了业界的热烈追捧。14日,携这两大技术亮点,好帮手再次于香港举办2008 CASKA新技术及产品会。

篇5

[论文摘要] 面对海外零售企业的进入,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国内零售企业在坚守本土市场的同时,走出国门以求更宽松的生存空间是迟早的事。本文对零售企业在海外扩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加入WTO,国内有关分销领域限制逐步取消,海外实力强大的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面对海外零售企业的进入,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国内零售企业在坚守本土市场的同时,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扩张以求更宽松的生存空间是迟早的事。近些年,国内少数零售企业也开始进行海外扩张,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海外拓展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那么零售企业在海外扩张中,究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充分认识海外市场,选准东道国

零售业的跨国经营往往比制造业的跨国经营更复杂、更困难,因此,在决定是否进入海外市场时,必须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论证。这是进行海外扩张的第一步。世界零售巨头都特别重视海外市场调研工作。如沃尔玛每进入一个外国市场,都要对该国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为进入中国市场,沃尔玛曾经进行了长达6年的准备工作,1992年7月,沃尔玛获得进入中国的许可证后,没有立即全面扩张,而是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作,这些都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反,那些进入海外市场后出现失利局面的企业,往往都是事先对国际市场研究不足所致。如,我国第一个开拓海外市场(俄罗斯市场)的零售企业天客隆,在走出国门之前,虽然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天客隆集团在投资俄罗斯之前并没有认真研究当地的投资环境、市场行情、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和政策法规等。导致天客隆海外拓展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显然,对于国际化经验不多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在海外扩张前,应进行长期周密的全方位投资环境的调研分析,将拟投资国的社会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人口因素、竞争因素等研究清楚,方可开始投资行动,以免重蹈天客隆覆辙。

在对海外市场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零售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介入的目标市场,即选准东道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可以看成是零售企业市场范围的地理扩大,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海外扩张的成本,零售企业市场范围的地理扩大过程一般经历国内市场——国外邻近市场——国外其它市场这样几个发展阶段,许多跨国零售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地理路径选择过程中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如在国际化初期,家乐福主要选取地理、文化、习俗与法国比较接近的海外市场(诸如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进行扩张,随后扩展到全欧洲、中南美洲和亚洲;美国沃尔玛首选墨西哥与加拿大;法国家乐福首选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零售企业以亚洲沿海地区为主。这种优先开拓海外邻近市场的扩张战略在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初期尤为明显。我国零售企业在东道国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地理、文化等因素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投资首选点,如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海外华人基础较好的地区。

二、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情况,确定恰当的进入方式

确定恰当的进入方式对于整体实力尚不强大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国零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无法和沃尔玛这样的公司相比的,如同德国的投资失败,沃尔玛可以承受,对中国零售企业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通常,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有机体式的扩展,即运用自己的资源从其他零售商处购买现有场地,或从零开始;二是收购,即通过出资加入一个已在正常经营的企业体系;三是合资经营,即寻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合资企业;四是特许经营,即授予某个国家和地区特许经营权人经营权,签订协议。

由于各种海外扩张方式各有利弊,所以,零售企业应对所有可能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多项分析比较,即对控制力度、资源投入、所承担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选择一种能使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这方面国际零售商的做法值得借鉴。沃尔玛在墨西哥和中国的投资,采用了合资方式;在加拿大、德国、韩国、英国采用的是收购方式;在阿根廷选择有机体式的扩展方式。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在邻近的欧洲国家,采取并购和有机增长方式;但为扩展亚洲市场,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进入90年代以后,东欧市场成为宜家扩张的重点地区,在东欧就采取了并购方式进入。在当前情况下,中国零售企业由于资本和技术处于相对有限状态,因此,在确定具体扩张方式时,就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初期可考虑以合资、特许经营和收购为主,当对东道国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之后,再寻找时机过渡为独资经营。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扬长避短。

三、针对多变的海外市场环境,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零售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时,即使是进行了周密的海外市场调研,进行了科学的海外市场选择、进入方式选择以及业态决策等,但进入海外市场以后依然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尤其是零售企业直接面临的消费者市场的流动性和变动性更大,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对原有的策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这是企业在海外市场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尽管不同的国际零售商有着不同的经营策略,但他们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都特别注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以获得成功或尽可能减少失败的损失。沃尔玛在1994年进入巴西市场时,采取率先降价的方法与对手竞争,而家乐福与其他当地竞争者也相继降价,结果引起一场价格大战。沃尔玛出师不利,出现了亏损。在分析市场形势,看清市场需求之后,沃尔玛改变方针,从降价转向提高服务质量,加深销售产品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成功压倒了家乐福与当地的众多小竞争对手,巩固了在巴西市场中的地位。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沃尔玛最早把华东地区的上海作为主要目标市场,但与其合作者谈判失败。沃尔玛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很快与深圳国际投资公司合作,在深圳开设出中国的第一家店,自此沃尔玛以深圳为中心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零售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后,不应固守进入前计划好的策略,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如地址选择、商品的组合策略、价格策略、服务策略、促销策略等。只有不断在新市场学习,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策略调整,才有可能在海外新市场获得持续性发展。当然,如果在东道国的零售网络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也可以从战略上考虑主动退出该市场,以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于其他更有利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怡:零售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6

出口将达13万辆

吉利增速最快

“吉利汽车1-7月出口增速达到了30%,成为了今年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增速最快的一个汽车企业,年底出口量争取在13万辆以上。”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不无自豪地说。据称,在中国汽车出口整体低迷的形势下,吉利汽车一直保持同比超过30%的增速。

吉利汽车今年1月至6月累计出口50438辆,成为国内海外出口增幅最大的车企,其中帝豪EC7系列成为吉利出口最大的单车系,今年1月至6月己累计出口23370辆,占据吉利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今年开始投放海外市场的SUV-GX7,己开始成为继吉利帝豪、吉利熊猫车型后,吉利汽车海外出口的又一主力车型。

谈及原因,杨学良表示,一方面,吉利汽车出口产品经历了新一轮的升级换代,并处于生命的上升周期,以前是自由舰、金刚,现在是GX7、熊猫、EC7等,海外市场产品竞争力得以很大提升;另一方面,吉利出口战略立足长远,实施属地化战略。据了解,吉利目前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埃及均设有CKD工厂,乌拉圭的CKD工厂日前首款车刚刚下线,此外在乌克兰、斯里兰卡和埃塞俄比亚设有SKD工厂。

杨学良认为,吉利汽车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将有很大的希望成为年度自主品牌出口冠军。“全年2013年设定的目标希望出口达到13万辆,争取在13万辆之上,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非常有信心。”杨学良说,在吉利的整体战略规划中,出口占据重要的位置,力争在三到五年内使出口占到总销量的30%-40%。

与沃尔沃合作

研发全新中级车平台

面对欧美市场,杨学良表示,目前吉利旗下的产品暂时没有出口欧美市场的计划。

不过,针对该市场,吉利汽车已经在准备着一把利刃,那就是与沃尔沃共同合作开发的全新中级车平台。预计该平台首款全新产品有望在2016年正式上市。完成收购沃尔沃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协同效应。

根据沃尔沃和吉利去年在上海签署的协议,在确保沃尔沃独立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双方积极推进,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车、油电混合车及插入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之后,双方再次达成技术合作,于沃尔沃总部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

据悉,全新的中级车平台将较沃尔沃此前的可扩展整车平台架构SPA更小一些。未来基于新架构打造的车型将面向全球市场发售,而中国将是重点的投放市场。

吉利汽车

公关总监 杨学良

Q:对吉利而言,海外市场占据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A:海外市场肯定已经成为吉利的战略市场,去年我们全年销售是49万辆,其中海外是10万辆,大概占20%左右,今年我估计能到25%的比例,这个比例还会不断的提升。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把比例提高到30%到40%。

Q:卖得最好的市场和增速最快的市场分别是?

A:目前我们主要的几个区域是前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在海湾地区,前1-7月份,市场实际销售比率,海湾地区增长达到了176%。

篇7

关键词:海外人才;培训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2

为了适应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订单式”培训思想,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全力推进海外人才培训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海外人才的培训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近年来海外人才培训工作现状

一是针对海外项目需求,抓好培训的针对性。

大庆钻探海外业务发展10年,境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项目管理标准及甲方对人员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海外人才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为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开发人才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召集各海外项目负责人座谈会,与项目人员进行广泛交流;通过深入到海外一线走访,与甲方有关人员面对面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情况。组织下发《关于开展海外市场开发骨干人才培训需求调查的通知》,广泛征求所属各单位在外部市场开发骨干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周期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将培训调查结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海外人才培训计划的科学性。

二是针对海外项目发展,做好培训的前瞻性。

按照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目标和人才需求计划,我们启动了千名海外拓展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实施储备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加大海外人才的储备力度。一是拓宽海外人才选拔渠道。灵活选人用人机制,制定了《关于赴境外作业人员培养及选用工作的意见》,明确赴境外作业人员培养标准,完善选用程序,对拟赴境外作业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把关,为境外作业人员选用提供了依据。在全公司范围内,遴选具有市场开发潜力和资格条件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同时,积极探索开发国际化、社会化人才资源,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引进高水平人才,解决公司的人才瓶颈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库机制。2009年以来,公司开展涉外人才信息库建库工作,从国内现有的施工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海外储备人才,坚持用人才库机制选人、育人和用人的原则,加大对人才库中各类人才的培养。为满足国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有序对外部市场开发人员进行补充和调剂,在新毕业的大学生中,通过英语口语及笔试测试,优选一些外语好、能力强、有志从事市场开发工作的青年纳入到后备人才库中,按外部市场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并有目的选派到国外项目的关键岗位进行实战锻炼。所属单位层面,重点对海外后备人选进行岗位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始终保持储备库人员充足。

三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抓好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尽快打造一批涉外人才队伍,我们采取务实管用的培训方式,促进了涉外人才的成长。一是实施“订单式”培训。结合项目需要,根据不同人员的能力和潜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商务、出国人员资质等海外知识培训。为提高鲁迈拉项目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我们开展了以英语特别是口语为主、汉语和阿拉伯语为辅的外语培训,有效提高了项目人员的阅读、书写和翻译的能力。二是开展“实战式”培训。把海外优秀项目管理人员、市场开发骨干纳入公司内训师队伍,不定期组织海外业务研讨班,开展实战能力传帮带。坚持“以项目带项目,用队伍带队伍,靠人才带人才”的原则,选送优秀后备人才到海外项目工作,提高他们海外项目运作管理的实战能力。三是开展“激励式”培训。为激发海外人才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我们建立项目经理年终述职制度,强化业绩考核,深入落实《赴境外工作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建立《海外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加大对特殊贡献员工的奖励力度。深入探索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优先推荐海外员工的政策,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作用,调动海外人员提升素质、创造业绩的积极性。四是开展“便捷式”培训。为使培训工作常态化,我们把员工培训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实际。把现场常用的英语交流100句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对照录音,制作成MP3格式,将现场生产的常用工具排成图片,用中文、英文和阿文分别标注,将英文版HSSE标准和甲方制定的“黄金九条”等规章制度翻译成中文和阿文,排版印制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下发到每一个作业队,保证人手一本,让相关岗位的员工能够加深记忆并准确用外语表达岗位业务知识。同时选用部分中方钻井工程师,随时随地对中方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对当地雇员进行汉语培训,选用部分当地HSE监督,对当地雇员开展英语培训,对中方员工开展阿语培训,利用项目部作业、技术、HSE等部门的当地高级雇员,开展管理人员的阿语培训,选用英语水平相对好的中方管理人员开展基础汉语培训,提高了项目部人员的整体语言交流能力。五是开展“送教式”培训。将国内选聘的优秀教师送到海外项目部,对涉外现场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近4年来,公司举办涉外人员储备、IWCF、硫化氢防护、境外雇员赴总部学习等培训班25个,培训2137人。派员参加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海外知识培训班24个,培训473人。

四是放眼海外长远发展,保证培训的持续性。

按照国际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我们着眼于提高涉外人才的竞争实力,通过不断完善机制、选拔培养、强化实战等方式,持续提高海外人员的市场洞察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属地员工管理、财务管理和国际惯例执行能力,提高平台经理的语言沟通、生产组织和安全防恐能力。

注重开发编译不同语种的各类培训教材。在继续抓好海外市场员工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针对海外市场的不同拓展区域,赴海外人员不同的语种培训需求,组织相关人员对IADC和钻井技术等教材编译成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不同语种的培训教材,作为海外员工培训的第一手资料。

积极建立海外市场内训师队伍。评选优秀的项目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纳入到企业内训师队伍中。不定期组织海外业务研讨班,开展实战能力传帮带等培训教学活动。同时,利用倒班回国时间,有计划安排内训师分期分批对海外储备人才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提高储备人才的综合素质。目前,鲁迈拉项目已经完成6期61人的培训,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常用口语和听力方面进行了强化练习。

广泛搭建网络培训教学平台。利用油田公司内部网络平台,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将公司内训师的授课内容以课件的形式上传到网上,给员工创造学习的环境,打破学员在地域、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学习限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关键岗位外籍员工培训。为保证涉外项目运作,持续增进与当地雇员的合作关系,促进当地员工了解钻井、录井、测井、固井施工工艺流程,掌握整个施工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高钻井、录井、测井、固井技术水平,满足施工现场技术服务的需要。

做好海外专业化培训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境外项目员工硫化氢防护培训。在以往培训108人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伊拉克项目高含硫作业风险,对硫化氢性质、危害、现场防护、急救等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员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减轻境外员工工作压力。二是持续开展境外项目HSE监督培训。在已培训43人的基础上,系统培训HSE规章制度、HSE管理工具应用、应急反应等知识,提高项目整体HSE管理水平。三是持续开展境外员工心理健康咨询培训。过去我们已培训了244人,下一步主要针对境外员工长期高风险环境下的工作减压、情绪处理,及对企业归属感等实际情况,开展身心健康、缓压技能的培训,提高境外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调动境外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海外人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公司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高端市场对国际施工规范要求越来越高,海外市场对人员分类越来越细的、对国际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新形势,公司在海外人才培训上,还有些与目前发展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培训的实战性不强。以往的涉外培训,多以培训内容为中心开展,而不是以涉外人员为中心组织开展。多以取证为目的,而缺乏涉外人员适应海外现场岗位开展的培训,缺乏现场应用口语培训和石油钻井专业现场岗位英语培训。

二是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项目外派人员名额受到严格限制,没有条件将涉外储备人员派到海外现场进行实战培训。由于缺少现场实践环节,涉外人员初到海外现场工作,不适应现象较多,既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运作,也会给甲方留下了员工素质不良印象。

三是培训与使用衔接不畅。从海外人员储备数量上看,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海外人员培养周期上看,由于人才培养耗时较长,满足不了海外项目对人才的急需;从海外人员职业发展上看,由于受现实岗位编制的限制,海外人员培训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最初的职业生涯设计存在较大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海外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海外人员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庆钻探海外市场拓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海外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形势,海外人员的培训应该跟上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管理。针对海外人才的培训特点,利用公司目前拥有的培训资源,建立海外人才培训团队,系统对海外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用制度约束培训,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

二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学习培训效果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与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员绩效奖励挂钩,同时,有选择性地给考核优秀的人员高层次的培训奖励,从根本上改变员工对培训的态度。

三是探索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遵循井控、HSE培训的特点与规律,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结合、长期培训与专题培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培训渠道。尤其要海外员工作轮休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片、网上教学等优势,适时对海外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培训的实效性。

四是做好借脑育人,抓好内训工作。利用海外骨干的海外工作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涉外专业知识等,每年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任务,抓好海外员工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内训评比,建立内训师队伍,实现以人带人,以队伍带队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篇8

今年出口什么样?

阮早升:

截止目前,吉奥2007年上半年共出口6500余辆,创汇约为3900万美元,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70.13%。同时,完成了海湾六国(GCC)的认证,南非SABS的认证,以及意大利、俄罗斯的认证工作。2007年,吉奥汽车新增商22家,现在可以说是初步建立起海外市场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

赵杰:

2006年吉利汽车完成出口整车10000辆,备件销售110万美元,同时吉利国际签署第一个海外CKD/SKD项目,且筹备了第一个海外销售公司。而2007年,仅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量已近2万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主力。

王凤英:

长城从1998年起开始从事出口贸易,目前实现批量出口的高达70多个国家。这几年长城汽车一直是出口金额和出口量最多的自主品牌之一。

2006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3万多辆,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90%以上。目前我们出口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中亚、东南亚、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形成了稳固的国际营销网络,出口品种从皮卡到SUV、哈弗CUV和最新研发的风骏高端皮卡。

黄国华:

国家自今年3月1日起对汽车出口实行资质和许可证管理。由于此次政策调整设置的准入门槛不高,虽被淘汰的出口企业数量众多,但其所占的出口份额有限,这部分企业的退出在中长期内并不会影响整体局面,未来我国汽车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不过相对于前几年累积的较高基数,汽车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今年全年出口总量将突破50万辆,增幅在50%以上。

出口“忧患说”

韩镭:

形势虽然乐观,但也非常严峻。因为早期的汽车出口,无论哪个品牌都多少体现着国家的形象。很多企业盲目地进行出口,以此拓展市场,甚至有些企业一年出口几台车都要宣传一番。但忽视了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在国外不断有类似“碰撞门”的事情出现。要知道,一旦质量不过关,砸的就是一个市场。

当然,我还注意到,目前很多的汽车出口都是到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说,我们的汽车产品实际上并不是跟那些大汽车品牌一样,在一流的汽车市场共舞。侧面反映出的是,我们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自主品牌出口国家越来越多,入乡随俗的本地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车型的本地化改进,更包括对当地民俗的深入了解和尊重。

王凤英:

首先是技术壁垒。应该承认,我国自主品牌起步比较晚,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质量还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出口的车型现在还处在国际低端水平,产品质量和安全排放等很难满足欧美标准。

二是品牌问题。在海外市场,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汽车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低质低价”阶段,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远远赶不上跨国公司。

三是运输问题。现在整车出口主要靠船运,因出口数量还较少,船运得不到及时保障。国际上很多的船运公司都和跨国公司汽车品牌互相参股,所以在运输上优先保证他们的产品,而中国汽车出口对他们来说,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四是贸易壁垒问题。很多国家为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口关税较高,设置种种障碍,进口认证成为一个手段。

五是海外售后服务人才欠缺,找到既懂技术、又会当地语言的人才非常难。

阮早升:

中国汽车的出口虽然在增长,但出口整体秩序混乱、出口企业散、乱、差,恶性竞争,内斗不止。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成长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除了产品品牌、规模、档次和质量以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和配套物流服务等方面的欠缺也阻碍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经营;在海外经营前,没有系统地进行市场调研,经营过程缺乏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海外业务总体战略严重缺失;国内企业很少关注环保问题,在技术和生产环节上投入少。

黄国华: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品种和目标市场高度重叠,产能过剩背景下同质化竞争加剧,低价竞销等行为屡有发生,且出口急剧扩张势头引起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关注与警惕,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加大。

其次,自主品牌企业生产规模有待扩大,研发能力有待加强,产品档次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消费者要求的质量和技术标准有待靠近。从2005年陆风到近期华晨的“碰撞门”事件都表明,以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开拓欧美市场还存在相当难度。

另外,自主品牌汽车对海外市场的长远规划和控制能力有待加强,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未及时跟进,品牌影响力依然较低,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的瓶颈凸显。

打铁先要自身硬

王凤英:

针对上述问题,长城汽车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可以说是经验。

首先要在海外市场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们首先在进口关税较低,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打开突破口,中东、海湾地区成为稳固根据地;第二步进入非洲、中南美市场;继而大举进军中亚、俄罗斯及东欧前独联体国家,长城车的足迹几乎遍及了世界各地的左舵车市场;现在,目标又瞄准了欧盟和原英联邦所属国家和地区,同时开发出了右舵车。

紧接着是强化售后服务。自2004年以来,海外战略向全方位纵深发展,从过去“单纯的整车贸易”转为“系统地做海外市场”,涉及到了品牌建设、销售和服务网络拓展、技术输出、海外设组装厂等项目的展开。尤其是售后服务,实行“整车未动,服务先行”,现在已在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多家维修网点,保有量较大的区域服务半径控制在300公里以内。

2005年,针对海外市场的Victor (威科特)计划启动,其主要内容有四项:在海外辐射性强的市场建立了海外零部件中心库。在俄罗斯莫斯科、中东阿联酋迪拜、沙特阿拉伯,均建有长城汽车大型零部件中心站,乌克兰、中南美及北非(东欧)等地区中心库的建立也在洽谈之中;同时成立了国际技术服务中心,加大海外技术服务队伍;加速技术服务输出;建立海外用户的商情信息网,健全完善客户信息档案等项工作。

2006年9月,公司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在海外市场分为6大主线工程,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部对产品、服务、渠道持续改进和提升;外部不断拓展市场区域、出口形式和国际合作。

可以这样说,长城海外战略及售后服务已经走在了中国汽车的前列。

另外,一定要“打铁首先自身硬”。最近从国际市场传来一些不利于中国汽车的消息,对此我认为:一些品牌在国际市场遇到挫折,不能代表中国汽车的整体水平,作为长城汽车来说,现在我们从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出口认证都已实现了国际化标准,这些才是规避风险,减少挫折的根本途径。比如长城哈弗实现了批量出口欧盟,采用的是达到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已达到欧洲严格的排放标准、技术要求和安全法规。

2005年初,长城汽车国际贸易部改名为海外市场部,现已发展到100多人,计划到今年底发展到200余人,分为欧洲、非洲、中南美、中东、独联体、海外技术服务部、SKDCKD部、海外技术中心等部。

从总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我坚信: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也一定能够走出去。只要我们俯下身子不懈地努力,前面就是一片蔚蓝的大海。

赵杰:

作为自主品牌企业,吉利的眼光从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就瞄上全球市场,目前,力图将吉利自由舰打造成吉利出口乃至自主品牌出口的明星车型。

在这个过程中,吉利在产品质量、国际认证、营销战略战术等方面狠下些功夫,提升自己。

在产品质量上,吉利采用世界上通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正在实施国际汽车生产领域更为先进的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零部件的供应商实施严格的动态管理手段。

在国际认证上,2005年年底,自由舰通过美国交通部认可资格的GTL试验室进行的“顶碰”试验,成为首款通过该试验的自主品牌。此外,自由舰还在西班牙全面接受“欧洲认证”,认证项目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制动性能、电磁干扰等40余项,目前顺利通过了该项认证。

在营销战略战术上,吉利提出了“服务先行”的理念。在此指导下,整车质量保修政策将在吉利汽车海外市场全面推行,并将在主要的海外市场建立备件库,切实解除海外经销商和用户在售后服务方面的顾虑。

阮早升:

我觉得,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都应该注重国际市场的长期发展,不能只盯住短期利益。在出口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目标市场的安全法规、产品技术标准,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出口道路,让别人无法模仿。

我们汽车企业自己要注重品牌培育,将质量方针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出口”概念,即不单论出口价格,还要注重综合绩效;借助专业咨询指导国际经营,要让专业的咨询机构在法律、管理、融资等方面积极发挥顾问团的作用。

黄国华: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亟需“苦练内功”,在自觉规范出口行为的同时,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速出口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另一方面,增强品牌意识,及早建立海外市场的自主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利用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和营销经验,提高自主品牌开拓发达国家市场的综合能力。

国家应如何扶持?

王凤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国家的出口政策已经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关键是靠企业去寻找商机,抓住机遇。如果说建议,我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整车出口上给予优惠政策,一如既往地实施出口退税;二是我国进行的出口认证标准要得到国际市场的承认,尽量避免出现“二次认证”;三是为自主品牌出口创造良好的“政府环境”,在国家与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议时,征求出口企业界的意见;四是应该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对一些技术落后、没有实力的小品牌实行必要的遏制。

赵杰:

鼓励自主品牌出口应当纳入国家汽车“十一五”规划,因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世界性品牌的支撑。把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到海外市场,无疑是第一步。而这仅靠少数企业孤军奋战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有计划地帮助自主品牌产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比如制定鼓励自主品牌研发的政策,培育和扶持汽车及零配件出口基地,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信息,在国与国的层面积极促进国外政府的汽车采购项目等,并且尽快地将这些事情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帮助咱们的品牌在国际上立足。

韩镭:

在汽车出口方面,国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规范。例如,前不久对出口许可证的严肃办理,以后凡是出口的企业都必须获得《符合申领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而这是为了规范混乱的汽车出口市场,防止出口恶性竞争,在去年底《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后的重要举措。

未来,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关于出口方面的规范出来,但要明白一点,在中国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并不希望规范出口秩序的政策一下子放慢出口增速。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规范出口市场,同时保障出口车的质量,最终的目的是增加持续健康的出口。

我认为,可以更多地借鉴摩托车市场的相关规范。原来摩托车的出口与现在的汽车出口有些类似,去年3月份开始对摩托车出口进行规范和限制后,效果非常明显,出口数量未降反而大幅增加,而且出口的价格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对于汽车整车产品出口是非常好的借鉴。

篇9

大势所趋,不管冰箱压缩机厂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内外销市场需求收窄,对于冰箱压缩机厂来说,靠增产扩能“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内部挖潜”成了企业寻求发展的主旋律。2015 年,冰箱压缩机市场竞争趋于理性化,往日的喧嚣不再,表面看似平静如水的背后却是暗潮涌动。“可以说,如今‘挖潜’的深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市场地位。”一位冰箱压缩机厂负责人的话颇有深意。值得庆幸的是,冰箱压缩机厂正静下心来,不再苛求销售业绩,而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愿意在一些基础建设层面花费更多心思,于是,流程再造、技术改进、渠道拓宽、人员培训……2015 年后半程,冰箱压缩机厂纷纷表示:“有很多事情要做”。

市场低迷已成“新常态”

“一两年内,冰箱整机市场出现反转性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消费需求不旺势必影响冰箱压缩机的生产销售,身处其中的企业必须认清当前形势,调整好发展节奏。”这种心态让冰箱压缩机厂在2015 年变得小心翼翼。

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 年1 ~ 7 月, 全国冰箱累计产量为5727.05 万台,同比下降1.19% ;冷柜累计产量为1267.36 万台,同比下降8.12。整机产量的下降直接投射到上游冰箱压缩机行业,2015年初,冰箱压缩机厂在制定全年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整机市场需求的变化,纷纷谨慎排产。从《电器》记者采访中获得的冰箱压缩机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15 年上半年冰箱压缩机产量约为7500 万台,同比略微增长了一两百万台。

从出货量来看,由于冰箱压缩机厂严守以订单定生产的法则,2015 年上半年,冰箱压缩机完成销量约为7700 万台,产销整体保持基本平衡的同时,部分企业甚至还消耗了一小部分库存。然而,《电器》杂志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冰箱压缩机行业产能已达2.3 亿台。虽然迫于市场压力,近两年来,冰箱压缩机厂并没有上马太多真正意义上的扩产扩能项目,但是随着各个压缩机厂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技改项目的落实,2015 年冰箱压缩机行业产能比2014 年又有了超过2600 万台的增长,实际情况是,2014 年冰箱压缩机销量只有1.3 亿台,超出市场需求的1 亿台产能给全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各个压缩机厂的每一次调整是否成功,都要建立在对市场占有率的考核上。

竞争格局生变

2015 年,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冰箱压缩机厂的境遇却并不相同,呈现两极分化,有的逆势增长,有的业绩下滑严重,冰箱压缩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015 年,成长速度最惊人的是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GMCC)。GMCC 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 年,截至7 月,GMC C 冰箱压缩机产量为794 万台,同比增长55% ;销量为799 万台,同比增长51%。在市场大环境如此糟糕、整个冰箱压缩机产业产销受阻的现实中,G M C C 冰箱压缩机的增长已成为业内‘异动’,一时间引来业内议论纷纷。无论业内对此是褒是贬,GMCC 强势切入冰箱压缩机市场竞争的种种措施均已奏效。

尽管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压缩机有限公司2015 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6%,但是恩布拉科也明显感觉到来自行业竞争的压力。恩布拉科亚洲市场部经理刘美华坦言:“2015 年下半年,乃至2016 年全年,这种状况都将持续。

华意系旗下,华意、加西贝拉两大品牌情况都不错。“2015 年1 ~ 7 月,我们跑赢了大盘,发展势头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了同比近10% 的增长。”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凡告诉《电器》记者。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汪俊也表示,2015年1 ~ 6 月,加西贝拉业绩同比增长10%。然而,汪俊仍然流露出对2015 年下半年冰箱压缩机市场的担忧,他说:“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7 月、8 月,很多冰箱整机厂的业务量降幅都超过20%,甚至出现了接近30% 的下滑,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西贝拉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把产品做得更好、服务做到位,才能顶住压力,保证加西贝拉的市场份额。”

“2015 年上半年,钱江整体销量保持7% ~ 8% 的增幅,虽然没有预期的好,但是在行业里情况应该还算不错。然而,进入7 月以来,冰箱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全年业绩如何,现在还很难说。”杭州钱江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蒋士忠在介绍冰箱压缩机的产销情况时说。目前,钱江压缩机产能已达3000 万台,是必须靠销量维持正常运转的企业,市场前景不明朗,让钱江感到不踏实。

“产销量同比增长近10%,内销量基本持平,外销量增幅较大。”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表示,“2015 年,面对整个行业的变化,东贝将工作重点放在产品小型化、高效铝线化、变频化等方面,以保障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不错。”

2015 年上半年,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产销出现5% 左右的下降。“业绩出现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总经理谢勇表示,“冰箱市场不景气,上游压缩机厂销量不可能大幅增长。况且,为了保证企业利益,维护行业有序发展,广州万宝压缩机在2015 年拒绝了一些低价订单,2015年上半年只完成了700万台左右的产销量。”

目前,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压缩机厂年产能为800 万台,这个量级让白雪的境况有些尴尬。“2014年,白雪只生产销售了300 万台冰箱压缩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5 年这个数量将很难达到。”提到企业面临的困难,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任顾益新告诉《电器》记者,“虽然拼制造,白雪规模不够,无法与产能千万级的冰箱压缩机厂相抗衡,但是转投其他领域,白雪就浪费了在冰箱压缩机领域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企业转型非常困难,进展缓慢。”

2015 年,四川丹甫制冷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丹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对旗下业务进行调整,而关于冰箱压缩机制造的规划仍在正常进行中。“往年冰箱压缩机销量好歹会有些增长,今年则仅仅是持平,这让我们的压力很大。”该公司总经理庄继海介绍说,“截至目前,丹甫压缩机生产销售与往年基本持平,2015 年预计销量在500 万台左右。”

天津扎努西冰箱压缩机的销量却仍能保持20% 的增长,这让扎努西电气机械天津压缩机有限公司孙广谱很满意,他说:“虽然我们盘子小,但实现这样快的增长也很难得。”据介绍,目前,天津扎努西将冰箱压缩机的年产能从600 万台提升至700 万台,2015 年1 ~ 6月,冰箱压缩机销量达到180 万台。“公司改制后,振邦为天津扎努西注入军工品质,在零部件精密加工水平上实现全面提升,这让天津扎努西的压缩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今年情况还好,按照原计划增长了20%,麦迪盘子小,正处在业务上升期,受市场影响不大。2015 年1 ~ 6 月,麦迪与合作伙伴业务发展稳定,实现生产销售压缩机100 万台。”杭州麦迪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建明说。

外销给力,各企业抓住机遇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5 年1 ~ 7 月,冰箱压缩机累计出口量达到2293.8 万台,同比增长9.41%。杨凡认为,令华意压缩整体业务在2015 年逆势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拓国际市场策略初现成效。他说:“2015 年上半年,华意压缩海外业务增长了10%左右。目前,海外业务在华意压缩整体业务中的占比超过20%。”同为华意系,2015 年,加西贝拉海外业务增长并不明显。汪俊分析说:“面向海外市场,虽然加西贝拉冰箱压缩机每年保持千万级的出货量,连续八九年都在行业保持外贸出口业务的绝对主力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压缩机厂开始垂涎海外市场这块‘蛋糕’,加西贝拉受此影响,2015 年海外业务增长不多。”

拓展海外市场将是钱江2015 年及2016 年的重要工作。对此,蒋士忠说:“钱江本身就是知名压缩机品牌,今后海外相关展会钱江都会参加,扩大钱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据了解,2015 年,钱江压缩机海外销售业务将实现6% ~ 7% 的增长。

广州万宝压缩机每年出口量在340 万台左右,尽管2015 年公司总体业绩下滑,但是出口业务基本与往年持平,只是欧洲市场的订单少了一点。对此,谢勇告诉《电器》记者:“出口市场是广州万宝的重要业务,占比超过20%。近年来,万宝压缩机一直在出口业务上积极拓展,而随着一些万宝老客户国际化生产进程的推进,客户在海外建厂也会采购万宝压缩机,带动了万宝压缩机的出口量。”

麦迪靠压缩机出口业务起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海外市场销售比例占麦迪总体业务的40%,2015年,麦迪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浙江冰峰压缩机有限公司旗下89% ~ 90% 的产品出口海外市场,2015 年,截至记者发稿,冰峰完成冰箱压缩机生产销售500 万台, 实现10% 左右的增长。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施庆丰告诉《电器》记者:“面对海外市场,冰峰有很好的市场规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长为年产值3 亿元的企业。未来,冰峰将坚持高端化产品路线,克服困难,进一步巩固在海外市场的地位,把企业做大做强。”

冰箱压缩机业务中,外销占比约为10%,海外市场也是GMCC 长期发展的重点。在全球领先战略的指引下,GMCC 积极布局全球市场,近年来出口量成倍增长。2014 年,GMCC 冰箱压缩机出口量为71 万台,同比增长近7 倍;2015 年,冰箱压缩机出口量将达到180 万台,同比增长有望达到1.5 倍。

捍卫利润率,谨慎降价

日子艰难,几轮激烈竞争下来,冰箱压缩机生产早已利润微薄,再谈价格战,冰箱压缩机厂均表示无力也无心纠缠。然而,《电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是听到业内传出单台冰箱压缩机供货价跌破100 元的消息。是否应战?如何应战?成了冰箱压缩机厂的烦心事。

“即便是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恩布拉科的产品依然能够保持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差。”说到这里,刘美华很自豪,她说,“这说明,恩布拉科坚守技术、质量、品质的做法是被业界认可的。”

杨凡表示,冰箱压缩机供货价格已经很透明,必须捍卫已经很微薄的利润,才能保证企业长远有序地发展。关于价格波动,华意压缩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利润率相对较高的机型在华意压缩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与此同时,华意压缩将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让旗下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虽然加西贝拉绝不主动挑起价格战,但是我们也不怕价格战,会积极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汪俊的态度非常明确,“尽管市场不景气,但是企业总要维持正常运行,加西贝拉必须保证目前冰箱压缩机的市场份额,为此,将不惜付出一切努力。”针对冰箱压缩机市场价格整体下调,汪俊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他说:“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迫使压缩机厂降低价格拼市场。另一方面,近两年,原材料价格也在下调,再加上压缩机厂在降低成本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到了收获阶段,供货价格自然降了下来。”

“到底还有没有降价的空间?”谢勇强调,冰箱压缩机生产企业必须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他说:“虽然万宝压缩机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努力降低制造成本,但是不能提供合理利润空间的订单,万宝是不接受的。从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动用价格武器的时候,同行们一定要谨慎。”

冷静备战,谨慎布局

新常态下,市场布局很关键。

“市场很难重回高点,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16 年也是华意压缩做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尽管市场走势尚不明朗,但是华意压缩的销售目标底线是一定要跑赢大盘,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进一步落实产品高端化、战略全球化。”杨凡说。

尽管冰箱压缩机市场已经饱和,钱江还是计划扩大产能,但是这次的调整与以往有所不同,流露出钱江提高生产自动化,转型高端市场的战略决策。“2014年,钱江投入2 亿元,购进4 条自动化生产线,将为钱江增加1500 万~ 1600 万台的产能,新购入的生产线将主要生产配套高端冰箱压缩机。

篇10

在全球汽车产业一片愁云惨雾中,中国汽车产业多少保持一点亮色,首先得益于2008年年底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其次受惠于中国潜在的巨大消费空间和汽车产业较低的生产成本。有乐观人士因此认为这将是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头号汽车大国的好时机。此言对也不对,竞争对手生存艰难,正是中国汽车积聚实力,图谋强大的好时机,但因此小视对方的实力,却也难免会犯错误。

中国汽车产业还存在严重的技术不足,核心技术还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的汽车企业。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研发创新能力不够都是制约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在外部市场上,中国汽车还无法同先进车企抗衡。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的中国汽车多是中低端汽车,且出口地区也多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极易受到汇率及外方市场需求变动的影响。一旦出口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出于保护民族企业的考虑,中国汽车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排挤。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迅猛,但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凸现的主要原因。

汽车作为中国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对GDP贡献巨大。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有291万,相关从业人员达3000万,创造产值占GDP的2.31%。因此汽车产业的振兴与否将对中国GDP能否“保8”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已经出台的支持政策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将会怎样?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何在?中国汽车产业能否达到预期的年增长≥10%?为此我们采访了著名汽车产业评论人贾新光、北京工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长城汽车国际部市场总监王士辉以及上海纳铁福传动有限公司康桥工厂副厂长金红心。

汽车行业当前的困难只是发展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未来仍具发展潜力。中国政府出台的汽车振兴规划方案是振兴,不是拯救,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2008年全球汽车产业穷途末路,关于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论调甚嚣尘上。中国汽车如何从中觅得希望?

北京工业局研究员:我个人对中国汽车产业抱乐观态度。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汽车产品也是具有刚性需求的产品。现在一些国外车企遇到困难,主要是其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成本日益提高(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庞大导致决策僵化等问题,在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来临情况下的集中显现。这些困难只是发展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汽车产业本身仍具发展潜力,并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产品的持续推出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汽车产业在中国也属朝阳产业。国内汽车市场刚性需求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未来,符合农村消费需求的经济型轿车和生产用车、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的新能源汽车、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车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贾新光:有媒体将汽车振兴规划的出台称为政府“救市”,我认为不应该如此定义。之前有些悲观的宣传我也不认可,如说增长率创十年最低,产销1000万辆的目标没有实现等等。这些应从全球的汽车产业的大背景来看:中国的汽车市场去年销售量增长接近7%,增长率的确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全球前十大汽车生产国的销售量都在下降,2008年美国汽车销量1319.50万辆,下降18%,其中只有日本下降0.3%勉强算持平。中国能达到7%的增长率已经非常好,所以说中国并不存在“救市”的问题。

既然如此,政府为什么要出台振兴汽车产业的相关规划呢?那是因为我们现在要振兴整个经济,需要汽车行业为整个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金红心:根据2009年前两个月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形势已在好转,我们的实际产出、销售,已超过预算20%以上。去年年底,工厂的生产是每周5天3班制运行,到今年2月份已开始每周6天3班制运行,并开始向社会招收新员工。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汽车行业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汽车售价将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今年的汽车销售预计将会比去年有提高。中国市场向来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最近出台的一些政策(例如减免小排量车购置税),将会促进汽车的购买热情。预计去年未释放的需求,将在今年逐步消化。

汽车产业的增速目标是科学计算出来,而非凭空制定出来的。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里对2009年汽车产业提出的目标是在全年GDP“保8”的形势下,汽车产业的增速要超出GDP2-4个百分点。这一目标在当前形势下能否顺利完成?

贾新光:业内提出的汽车产销量年增幅达到12%左右在2009年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去年增长速度比较低,因此今年的增长基数不是很大。并且这个12%的增长率是可以算出来的,是经过科学计算后预估出来的数据,而不是凭空定下一个指标。振兴规划对1.6L以下的小排量汽车给予鼓励,这类车的市场份额占轿车的60%,占整个汽车市场30%多,去年其增长还在10%以上,今年加上政策刺激,预计可以达到14%-15%;规划还鼓励了农用汽车,按一辆车补助3000元测算,50亿元财政补贴资金将拉动150万辆轻型货车和微型客车的消费,分成3年,一年也是50万辆;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带动运输发展,运输能带动商用车增长。

另外,今年1月份开局不错。按常理,1月、2月是全年销量最低的,尤其1月是春节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对全年来说是很好的势头,可以看出国家的小排量鼓励政策起了作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下半年情况会更好。

北京工业局研究员:如果国内GDP能保持8%的增速,汽车产业增速维持在10%左右应该没太大问题。我持谨慎乐观态度是基于中国以农村市场为代表的刚性需求和中国区别于国外的高储蓄率(汽车贷款消费比例大概8%)。当然还要看国外汽车产业复苏的程度。

我国汽车出口受挫的原因有海外市场开拓不够深入,以及受危机影响,国外市场大大萎缩,未来恢复要看经济复苏的状况。同时,新能源车将是未来的新希望。

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卓异是因为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出口市场自2008年萎缩严重,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遭遇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

贾新光:汽车出口受挫首先是经济危机使得一些国家汽车市场萎缩,还有就是某些国家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形成贸易壁垒,如俄罗斯。但根本原因是海外市场开拓不深入,企业对出口做的不扎实,往往只是找个人在国外卖,一遇到变化就没有任何应对措施。

海外市场今年的形势仍然不会太好。汽车振兴规划是一个涉及几年的规划,成效要从长远看。目前看来总的形势对我们仍然有利,海外汽车公司的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正在大量流向中国。另外,中国的新能源车的投入可能取得突破,比如比亚迪电动车、双环新能源SCEO。新能源车的出口是比原来出口多少辆廉价车要好得多的事。

企业的行动应该跟“振兴”结合起来,开拓海外市场,不是简单地出口廉价车到不发达国家。新能源车是能够出口到发达国家,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车现在虽然卖得少,但企业绝不能放松市场,关于产品宣传和销售网络的工作还得做。新能源车虽然在中国还没被老百姓认可,但在国外非常受重视,因此新能源车的海外市场前景看好。

王士辉:2008年长城汽车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15%。2009年长城汽车的出口计划是7万辆。受经济形势影响,预计2009年出口的走势是前低后高,但具体情形还要取决于各国经济的恢复程度。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可能会面临以下困难:首先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我们统计了一下,2008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了6.8%,而长城主要出口国俄罗斯、南非等国货币对美元却是贬值的,如果人民币再升值,和我们合作的外商资金压力就会增加;其次是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抬头,比如提高关税等,或者在技术上提高准入门槛;还有就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国信贷问题日益严峻,影响这些国家居民的汽车消费。

为了解决2009年的出口难题,长城汽车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包括开辟受经济危机影响小的新市场,推出13款新车以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争取更多海外政府采购等大宗用户等。然而,要解决出口难题,单靠企业是非常困难的,希望政府在促进汽车出口上,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

北京工业局研究员:汽车出口主要存在海关汽车产品归类标准不一、报关手续繁琐、海外销售网点建立困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去解决。

在支持汽车出口方面,希望政府考虑更多的细节,解决更实际的问题。

有消息说,在汽车振兴规划方案下,商务部正在讨论制定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的细则方案。你们期望得到怎样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