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农学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家中职示范校;农村医学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66-02
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应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用三年时间,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国家对中职示范校建设投资大、范围广,学校申报立项、专家评审复核、检查验收各项工作长期而艰巨。目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农村医学专业就是我校创建示范专业之一,现就该专业的改革与大家共同探讨。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是中职办好农村医学专业教育的保证。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是中职办好农村医学专业教育的保证。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实施,社区农村医务人员的需求增加:“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远未达到国家要求水平。原因是一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县、市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很少;另一方面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卫生人员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依然存在。
中职卫校属于医学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多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我校地处上党老区,科学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县、乡覆盖面大,我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兴办农村医学专业教育。
2. 生源现状要求加强心理教育。
该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将来服务于农村。由于中职卫校生源多数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过程中“打工族”的子女,这个特殊群体从“留守儿童”逐步变成了“留守少年”, 或多或少都缺乏父母亲情,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安全、教育、情感、自卑等心理诸多问题,表现为主动意识不够,自控力、自律性不强,遇到问题易情绪化,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我校是中职卫生学校,因此我校学生不仅要学好治病救人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健康、自信的心态服务于社会。因此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引领学生如何做人。
3.课程改革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
我校应按照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以解决基层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为满足学生参加临床职业助理医生考试的需要,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培养合格的新型农村全科医生。
4.加强“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力量。
在该专业的师资配备方面我校应重点选用实践经验、教学经验都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必要时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到我校上课[2]。
5. 强调教法、学法并重。
完善实验室建设,注重开展实践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利用仿真模型等模拟演示治疗过程;课余见习,根据教学需要,必要时临床带教老师可适当调整实践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课余见习;充分利用辅助教学手段,如录像、幻灯、多媒体、模型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典型病例不足的问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制作教学课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病案讲解,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
6.教师灵活应用教材。
教师应从实用出发,打破原有教材结构,根据教学和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同步学习练习册,使知识考点化、考点习题化、编入执业考试习题,讲解考试规律,一方面让学生尽早适应执医考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我校农村医学专业改革方面,我们应在积极落实我校创建国家示范校建设进程中,从我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服务长治、晋城卫生健康事业为宗旨,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改革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重点,以“思想引领、制度规范、目标激励”为手段,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师资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六个提升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学规律,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空间、创业有条件,使学校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教师满意。使我校农村医学专业达到国家中职示范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
篇2
关键词:农学;综合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现代的中职教学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2000 年,教育部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界定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事实上,很多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只是针对培养第一线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 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尽管学术界不断地研究综合职业能力,也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但在其内涵的研究方面还没有一致的观点。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等学者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涉及基本职业能力(即指胜任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实用性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指对基本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技术改造能力、质量与经济意识、市场运作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层次。[2]
由此可见,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提高、学科知识的丰富等因素不断变化而不断更新的。
2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大多数人对中职教育一直存在着误解,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规教育,比不上大学学历教育,一般是求学无望的同学才去学习中职,且即使学习过也是徒劳无获。在这种认识误区下,又学的是农学专业,和农业生产相关联,就更不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农学类中职生的生源质量是比较差的,中职农学专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在课堂教学上,职业教育依然是传统教学法,即注重学生理论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书本知识的教学,很少有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究其原因,其一是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经费及场地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专业建设上相对落后,实验场地及设备不能适应新生知识的发展,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二是缺乏相应的校外实习机构,这种实习机构可以是园林、农场及其他企业,因为缺乏和相关机构达成互惠互利协议,所以学生的实习机构是少之又少的,加上学生身处的家庭及社会背景条件,这种情况下,专业实践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在学生培养方面,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部分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为专业技术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等教育就是培养一技之长的学生,只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能让学生找到就业出路就行。这两种观点均和综合职业技能相偏离,因为综合职业能力除了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3.1 思想上应重视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的“综合”方面,不是单一的方面,因此,在思想上要有准确的认识。首先,要弄清农学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明确农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关注课堂培养效果,既要重视文化课课堂教学,也要重视社会实践等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业务能力的锻炼方面,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应坚持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3.2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校企结合 首先,领导应充分重视,增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农学专业涉及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产、作物病害等各方面,而实习实训不仅需要基地建设,而且需要相应设备投入。因此,学科建设要有长远发展,学校就应该有战略眼光,不因农学专业生源不好而就不增加投入。其次,在吸引企业合作方面,出台相关的合作与管理文件,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合作模式,既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加强沟通与交流,紧盯和农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必要的风险与合作协议,并派教师定期去企业学习、观摩,企业也派员工定期去学校演示交流,进而推动校企合作共赢模式的顺利开展。
3.3 调整教师结构 调整教师结构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也要有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等级证。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在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的等主干课程上加强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综合方面的素养。此外多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综合方面,农学专业教育应围绕“综合”这一核心进行开展,不断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观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农学职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篇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中国
谁说农民只有起早摸黑、乡间劳作的命?现代农业也要求新农民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做实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校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农业设施设计、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举例来说,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除了如何选择农作物的育种品种外,对大棚的设计、制作以及棚内的管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不如想象一下,四年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你,看到自己设计的大棚里长出丰硕的果实,一定是另一番滋味吧。
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
绿色食品——这个词想必大家近几年听得够多了吧,这年头流行的不是吃好吃贵,而是吃健康,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这里提到的专业——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就是跟这种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
从专业性上讲,此专业是为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与农业国际贸易的新动向而设立的,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农产品安全与评价、农业贸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准则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很受市场青睐的,而且这个专业的名字中,“安全”与“贸易”的结合很有意思:通过了安全检查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市场,从而能迅速转化成经济利益。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除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管理、生物安全及转基因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等农产品安全类课程,还有诸如市场营销学、wto农业规则与国际农机农产品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贸易类课程。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能在政府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及科研等工作。
林产化工
林产化工也属于农学的范畴,但林产化工专业颁发的是工学学士的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备树木及林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转化和化学工程的知识,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林产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国林产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林产化学工业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发展林产化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林产化工产业的发展,将林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林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特别是非木质林产资源的附加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因为涉及到化工,所以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林特产品化学组成性质及转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产化工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与生物化学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播出的《22岁大学毕业生一年收入百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人公展(女)经营着一个面积达一千多亩的葡萄种植园,每年收入达百万。她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为了做一件爷爷、父亲都没能做成的事情——种植酿酒葡萄,她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苦苦钻研农业知识,特别是关于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方面的书籍。如今,她成功了,现在的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是新农民的杰出代表。据说她现在有个更大的目标:酿造自己的葡萄酒。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也会想到一个问题:学习什么专业可以像展一样从事这一行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瞄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化学、现代酿酒葡萄学和葡萄酒酿造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葡萄酒酿造学、酿酒葡萄学、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设计与管理、贸易营销、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除了熟悉原材料葡萄的选择外,更要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具备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
篇4
我们先来看看园林人到底都学了些什么。
作为一个“伪艺术生”,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当然得学了:立体构成、设计初步等。在大一期间,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绘画技能――要画得了石膏像,要拿得稳色彩关系,钢笔写生要伸手就来。作为大多数没有经过艺术熏陶的园林人来说,美术课真是个抽象派绘画艺术的集结地。
都学成这样了还不是艺术生?
当然不是。我们不是还要会“种花种树”么!相关的课程就包括了植物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栽培学、养护学等。上课期间,我们会跟着老师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捧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植物的名称、特点等,用心的同学还会拿照相机把它们拍下来。如果你刚好跟一位正在学植物学的园林朋友逛街,可能会出现以下对话。
“诶!你快看!”
“什么?打折吗?”
“那棵树是大王椰!我这周才认识的!”
“……”
我们偶尔还要给校园里的树木施个肥、嫁个接,埋几粒种子然后观察它们发芽、开花的周期,检查校园里的植物得了哪些病虫害……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并没有,我们还要会“设计公园”不是?进入大二、大三之后,课程会逐渐深入,从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建筑等,逐步学习到城市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其实,我们不仅会设计公园,还会设计城市居住区建筑的外环境,小到一个私人花园,大到一片区域。另外,还要学习怎样实现设计――园林工程;怎样介绍设计――园林文学及专业英语;怎样表达设计――制图软件CAD、PS、3d Max;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分析――气象学、生态学、地质学。我们甚至还要学习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标与投标等。
实践课程是园林学子最期待的课程,所谓“学以致用”,在实践课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测量学的时候,我们会扛着各种测量仪器满校园地跑――测量各种数据、定位绘制地图等。当你在校园中看到一群拿着奇怪的仪器晃荡的学生,如果不是我们园林人,那就是建筑系的人了。我们也会利用假期去一些周边的公园进行测量。大三时的大实习是其他专业的孩子最羡慕的――我们当年考察的是苏州园林。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哇,真爽!集体去旅游!”然而事实是我们在人群密集的热门景点里风雨无阻地做着各种观察测量工作、记录数据以及写生。
园林专业的课程相当繁杂,想要面面精通确实有些困难。学校会根据就业方向将课程分为植物方向和设计方向,选择园林专业的学生最好在大三之前就决定好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所侧重地选择课程。
关于园林专业的就业前景,根据国家的发展趋势来说是相当乐观的。我国正处于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热潮中,园林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挑战。我作为已经就业了的园林人,在此给园林专业的学生提出两点忠告。
一、要多看书。工作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步入社会之后需要你投入精力的事情非常多。
二、要有个好的身体。设计行业的加班熬夜现象在我国还是相当普遍的,如果你想往设计方向发展,保持身体健康是关键。
园林VS 风景园林
这两个专业长得很像,经常被考生们混淆。
篇5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76-03
一、北京生态需求分析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别提到了“熟悉(农)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见表1),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均为5门,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二)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善于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关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均为限选课,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三)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专业以外的全不会”,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且没有针对性,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统计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林)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完善课程体系,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0-73.
[4]赵连静,李华,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贾卫国,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9):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3):91.
篇6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设计;特色定位
一、特色定位的释义及重要性
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曾指出:特色专业“应该是在专业建设的观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教结合架构上有独创性”。[1]这一界定,是关于高校特色专业设置的属性界定,其“四性”表述,对于特色定位的释义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么,什么是特色定位?简言之,就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而言,特色定位就是与众不同办学风格、特点、取向的形成与确立,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和方向诸方面独特性、新颖性、科学性、独创性的个性展示。而就农林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而言,特色定位应当以与农学林学关联为办学宗旨、以涉农涉林为课程设置原则、以培养宽口径多用途生态环境设计专门人才为目标。对自身特色定位的权衡和考量要特别注重必要性、适配性和前瞻性,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紧密衔接。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专业特色的重要性,都在充分施展自身优势使专业尽可能办出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一些冷僻专业、新办专业和普设专业,为了吸引生源、提高社会知名度,尤其在专业特色上大作文章。据笔者了解,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谋求自身的发展,扩大生存空间,我国农林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打出自己的“特色牌”。为什么?这是因为,我国现有高等院校2845个,其中设置了设计类专业的学校有1947个,有400余所各类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设计专业。[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无论是就普通高校而言,还是就农林类高校而言,环境设计专业所面临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如果我们在专业特色上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下一个出局的就会是自己!
二、准确把握特色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特色定位应与本校办学特色挂钩
农林类院校一般都普遍坚持以“农”和“林”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在农林专业背景下,即使是非农学科,也要与农林学科相互交叉,彼此融通。“非农”而不“离农”,才是农林类院校非农林专业的生存法则。为此,农林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着力从专业的交叉性、关联性和延伸性上发力。即: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与农林学科有交叉。比如,我校环境设计系开设的生态室内设计、景观植物等课程,就较好地体现了与广义农学的学科交叉。其二、在本专业与本校其它专业的设置上做到相关联。比如,我校的园林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关联就是非常紧密的。其三、在人才用途的覆盖上做到相延伸。比如,我系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宽口径多用途生态环境设计专门人才,而生态与农业则密切挂钩。
(二)特色定位应与学生就业创业挂钩
学生的就业率与创业成功率是检验教学质量的硬指标。农林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只有紧密联系学生就业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实际才能与本领,做到因需施教,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特色定位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近年来,我系针对社会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为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配强师资力量,开展学研产一体化流程化教学实践,在全面打牢学生学识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毕业生99%的就业率。不少学生还独当一面,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
(三)特色定位应与教学资源优势挂钩
教学资源是师资、设施、科研、信息等各种资源的集合组合。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办出自身特色,就必须最大限度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师能够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设施能够发挥它的最大用途,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运用,文献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共享。我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与“农”密切相关,我系办学也紧紧依托这些优势,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广义农学为学科支撑,体现涉农特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装置艺术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公共环境小品、创意设计与推广等方面的宽口径高级设计人才。
(四)特色定位应与人才培养目标挂钩
农林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离不开以培养农业林业科学类人才为主,以培养其它与此关联类人才为辅的基本定位。如同农口和林口需要大量法律、财务、商务、计算机等人才一样,无论是涉农涉林的产业体系、商业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都无疑需要大量环境设计类人才。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只要能够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和融入涉农涉林的一切产业、商业和社会服务体系,并且学有所用,就算是正确的定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系确立了实现“三个取向”(即技术类人才、研究类人才、环境设计拔尖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对接了学校培养农口类多用途宽口径人才的既定人才培养目标,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三、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特色定位的尝试与探索
近年来,我系在专业的特色定位上进行了一些可行的尝试与探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四点:
(一)紧扣农字,实现农学的关联延伸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我系开设了与“三农”密切关联的专业课程。第一,新增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环境公共设施设计等课程,使部分新增课程直接姓“农”。第二,将原有的数字化环境设计引入证书制度,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的全国计算机技术认证(CAD)实现课程置换,学生学完此课程,经考试合格,即获得全国计算机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证书(CAD工程师),以增加学生在农口领域的就业筹码。第三,将原有的景观设计概论和景观设计,更名为生态景观设计概论和生态景观设计,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生态学的部分,主要讲述如何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将原有的室内空间设计1与2更名为室内生态设计1与2,主要讲述如何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这样调整,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多地融入大农学范畴。第四,将原有的建筑设计拆分为农业建筑设计和城市小型建筑设计两门课程,对农业建筑和城市建筑分别讲述,这样调整,确保了涉“农”的专业课程能够独立门户。第五,开发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训项目,将项目教学贯穿于城市小型建筑设计、农业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1与2、生态景观设计、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光环境设计、室内外空间色彩设计、材料及施工工艺等课程的始终,这样做,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实体设计的实战本领。
(二)取人之长,做到定位的兼收并蓄
我系所坚持的特色定位的兼收并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队伍建设上。在课程建设上,我系贯彻一个“请”字。通过外聘教师,补齐本专业师资力量的短板,收纳各方英才为我所用。在校企合作上,我系贯彻一个“联”字。以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等方式,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等课程的教学交流。将企业工作流程、施工过程等实时传递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可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包,合作开发施工工艺、材料预算等虚拟实训视频,聚集设计案例、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设计素材、教案、课件、视频、资讯等,依托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形成校企共建共享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变化,按照多种职业岗位的从业技术要求,不断更新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融入景观、建筑及室内设计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在队伍建设上,我系贯彻一个“精”字。即精训师资队伍,蓄积教学能量。一是发挥本校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的作用,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使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施展。二是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企业进修深造,吸收外校的教学精华。三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在职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在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四是争取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好地优化师资结构。五是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活动,使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
(三)人无我有,办出专业的个性特色
通过多年实践,我系力图将本专业办出姓“农”的个性特色。一是落实培养符合专业规范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构建学研产“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知识学习”为主线的课程模块;以“科研培养”为主线的创新基地模块;以“生产实践”为主线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三个模块按照学研产发展规律,整合成为环环紧扣的教学链,并依据该教学链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模块课程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二是突出素质拓展,实施活动教育提量工程,通过课程展览和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环境设计行业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四)因需应变,对接社会的人才需求
因应人才市场需求,我系适时调整专业课程,具体表现在:一是与用人企业共同优化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设计流程对接。二是深化“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小区景观设计、新农村规划、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居住与公共空间设计与施工项目为搭配,校企合作建立校内专业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三引三进”,即将企业引入校园、将工程项目引入课程、将企业骨干引入教学团队和教师进企业、学生进工作室、教学进现场,实现教、学、做流程化,推行“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强化以参与、体验、实训为形式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将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确定为不少于3个月,将原有的9周更改为12周。同时将原有的采风与专业考查更名为传统文化考查。主要对我国传统民俗、民居文化等进行专业考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此外,还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学以致用的实训项目,引入企业及行业的技术标准,为学生营造生产性实训环境。四是精选学生就业创业的练兵场地。在一些环境实体设计精品较多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设置一系列实践活动基地,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满足学生高层次实习的需要。总而言之,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与生源、教学质量、就业率、社会知名度密切相关,与拓展艺术类专业在非艺术类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密切相关,与补齐补强农林类院校专业配置密切相关,是一个现实而且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式与对策[J].设计艺术,2002,(1):6-10.
篇7
考试科目 1.高起本统考科目(1)理科类(含体育类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理化(物理、化学综合)。(2)文科类(含艺术类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历史、地理综合)。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实行国家统一考试。 2.高起专统考科目理科类、文科类(含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实行国家统一考试。 3.专升本统考科目专升本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各科类统考科目分别为:(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政治、外语、民法。(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教育理论。(7)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专升本各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实行国家统一考试。
4.专业加试(1)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报考省外院校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报考省内院校体育专业的考生须按招生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专业加试。报考省内院校艺术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省统一组织的专业加试联考,分别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负责承办并依据我省成人高考专业加试评分标准(另行)组织考试。各考点受理考生考试范围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大兴安岭行署。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伊春市。省农垦系统考生可就近到上述学校参加考试。专业加试时间定于11月7、8日。11月6日考生须持准考证和二代居民身份证到上述学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报名。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黑教联[2007]1号)文件,组织考试的学校收取专业加试费每生每次150元,此款专项用于本次专业加试的命题、组织、管理、考务、考试用材料、评卷等支出,由各承办高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按照相关财务手续使用和支出。上述加试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各承办学校于11月11日前将考生专业加试成绩报省招考办。(2)已被录取的免试生,招生学校可根据免试生所报专业对其进行必要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对于达不到该专业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的新生,招生学校可以取消其入学资格。
报名指南:
篇8
我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项事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植物和植物生理》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景观设计、生物技术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那么,在这些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院校技能训练为主的要求呢?这个问题对《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了一些园林技术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植生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农业高职院校由原来的农业中专校升格建立,植生教学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基本延续了中专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与实践环节薄弱,不能满足职业技能教学的要求。2006年,我院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该说这门课程的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先列,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是不是对各专业的学生都适用呢?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工作在园林绿化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绿化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监理、绿地养护、花卉苗木技术、植物造型、园林场所管理等工作。《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其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多数农业高职园林专业是从农学或园艺等专业转化或分化而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技能不明确的问题还很突出。
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园林专业专用教材 我院于2000年编写的农业部高职规划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理论知识适中、实践应用可行、适用性广泛,被很多农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选用。但此教材中实践应用部分都选用农作物作为例子讲解,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很不适用。我院唐蓉教授针对这种情况编写了一本园林专业专用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其中实践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实习内容,可以推荐大家参考使用。
制定园林专业教学大纲 《植物及植物生理》由植物形态结构、植物分类和植物生理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本门课程的讲授重点不能完全相同,应各有侧重。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园林树木、观赏花卉、草坪植物和花圃杂草的分类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有所了解和熟悉。针对园林专业特点,我院植生教研室编写了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应放在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部分,重点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常见园林植物的类型。课时应向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两部分倾斜,课程一学期完成,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总课时64学时,植物学部分36学时,生理部分28学时,其中现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绩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又包括平时考核(含出勤、课堂提问等)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实践项目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是每一次实验实训后完成实验报告,专项考核指园林专业的3项技能考核。
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为后续职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其主要服务的课程对象包括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技术、树木学、盆景与插花、园林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等,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针对以上职业技术课程来选择。我们的经验是植物学部分注重形态识别,减少显微观察;植物生理部分注重实践应用,减少理论原理。因为现在学生的高中生物基础都比较好,植物学的细胞部分内容用4学时复习一下即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要详细讲授并做好有关观察和实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这些基本的植物外部形态结构有感性认识,显微解剖结构不宜过分强调。植物分类部分只把应用性较强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作为重点介绍,主要通过学生课后自学来增强教学效果。植物生理部分内容比较枯燥,要选择贴近园林生产实际的应用性部分讲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理论原理,重点要说明这些理论原理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例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只讲水势的概念、水流方向的判断,不讲水势的物理公式及其推导,要强调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性,特别是园林上常用的树木移栽时如协调水分平等,提高移栽成活率。以大树移栽为例说明增大根部土球可以保护根系,及时吸收水和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的需要,保证植物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如果损伤根系,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会使植物萎蔫;再结合蒸腾作用说明在移栽时要修剪枝叶,或用物品遮盖,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最后,说明如何及时灌溉,根部堆土、配置支架和灌排水管道等,提高移栽成活率。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要略讲机理,结合生产实际讲通风透光、合理密植的要求,介绍温室植物栽培时如何调控环境因素保证物质积累和消耗的平衡。讲光周期时结合花期调控,讲激素时结合树木、花卉株型调控、切花保鲜技术等。这些与园林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明确园林专业的考核技能 对园林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践技能考核内容进行调整,以往的园艺、农学专业,显微结构识别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这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1)可以将考核的内容转换成外部形态认别考核,如皮孔、芽鳞。(2)植物种类识别考核不要求学生递交植物标本,要求进行实物抽签识别。(3)完成一份周边地区园林植物调查报告,要求注明名称、科名、主要识别特征,根据内容进行评分。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
增强现场与实践教学效果 本课程共安排了26学时的现场与实践教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每个器官都安排了现场与实验教学。我们的做法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卞勇教授的做法一致,即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把理论知识和每一次相应的实验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如讲解植物叶时,教师先在教室里把一些关于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罗列出来,但并不做具体讲解。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到校园内观察,看到有关的内容再逐一讲解。在校园里再让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叶的正反面有何不同,单子叶植物叶又何如。在下一节课,就让学生带着这些植物叶回实验室看显微镜,观察一下叶的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灵活生动,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实验观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特别是像皮孔、芽鳞痕、叶痕、叶迹、腺点等比较难认的结构,一定要在自然条件下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显微结构理论不宜拓展或讲得过深,最关键的是要与实物位置形态相结合。例如,维管形成层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位置,以后嫁接的时候要做的是形成层对接。很多学生在显微观察的时候能够在显微镜下准确地指出形成层位置,但拿到实物枝条却不能找到位置。这时,如果让学生亲手把枝条上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一下,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提高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效果 近十多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许多课程都制作了比较全面的课件,但并不是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适时适量,才能保证效果。在《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植物形态部分主要是现场和实验教学,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图片加深印象。分类学部分则主要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可多介绍几种植物类型,课后再让学生慢慢自学消化。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植物生理部分多媒体课件包含从水分、光合、呼吸直到逆境等,这些内容虽然十分完善,但有些对园林专业并不适用。因此,植物生理部分不能过多依赖传统教学课件。相反,由于生理部分的讲解更多地倾向于园林方向的实践应用,这部分的课件大多在专业课中才会出现,如前面提到的大树移栽、温室调控等。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和相关专业课教师沟通,适量补充,保证不同课程对同一问题讲解的前后一致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另外,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实践,理论课教师不会介绍得很详细,科研领域的发展也不是授课的重点。那么,当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或继续深造时需要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去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网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平台。建设一个完备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网站,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考核测试及研究前沿等信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帮助。
篇9
引言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教育部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教高[2007]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湖北省教育厅了《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07]7号),决定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提高高校教学改革质量关键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范型,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素构成[1]P59-62。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最早出现在1994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文件当中,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文件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蔡炎斌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2]P79-81。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3]P86-87目前中国高校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常见与比较典型的模式有:①“2+2”的分段教学法,即新生入校一般不分专业,前2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后2年再分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②“1+3”模式,即新生集中教学、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集中管理,一年后再实行分专业教学。③“3+1”模式,指前3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1年主要在实习单位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④“2.5+1.5”,利用前两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剩下的一年半时间进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撰写[4]P69-81。长江大学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活动,经历了“2+2”的分段培养模式向“1+3”模式的转变,在高校教育改革中走在前面。
一、长江大学一工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江大学在全校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依据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的要求,学校从2005级起在“文史类”、“化学化工类”、“机械类”、“电信类”、“经济类”、“农学类”、“管理类”等7个学科28个普通本科专业中实行“2+2”的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谓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经过学科类基础平台学习后,由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等因素,以及社会需要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2”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整合基础,优化课程”为主要内容。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四学期末分流到相应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方向内。在分流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质量优先原则和有利于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原则,在“2+2”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1+3”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江大学从2006级新生开始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1年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课,在一年级集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人文素质等课程,一年级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并与“2+2”模式相衔接[1]P59-62。成立于2006年5月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作为贯彻学校“1+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单位,经过三年时间的运转和实践操作,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后推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1.“1+3”人才培养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大学在大学入学填报志愿时,由于对相关专业了解和父母的影响,所选择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从而导致大量厌学和逃学现象。在学校专业分流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相关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和机会,为了获得较好专业选择机会,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2.对基础课程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提高了素质教育,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工部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和学生专业需求,大学英语按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分A、B两级。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分A、B、C、D四个层次进行分类分级教学,基础化学分为化学化工类与非化学化工类,对每类又进行分级教学,工程训练分为1、2、3个层次。这种分级分层次教学既兼顾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又兼顾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学效果显著。如2006级学生一次性英语四级过关率为71.5%,2007级学生一次性英语四级过关率为88.6%。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60名学生获奖,占全校获奖总数的51%[1]P59-62。
3.集中教学、集中管理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年级教学工作部针对新生特点,积极开展“专业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作风训导”活动,引导同学们走好大学第一步。据一工部校园网网上调查统计,学生按时起床率保持在95%以上,上课率98%,晚自习率%%,按时就寝率99%[1]P59-62。#p#分页标题#e#
但是,一工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例如:
1.教学模式安排存在“一刀切”现象。长江大学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80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有一些学科院系的课程教多,需要在大一开展部分专业课程,但在现有的一工部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部分院系的要求,导致部分院系的学生进入大二、大三学习专业课程太多,感到学习压力较大。
2.部分学生反映一工部对学生管得过多过死,缺乏自由。从长江大学BBS等网站的一些留言看,部分学生感觉在长江大学读了一年“高四”,每天学习日程被安排好,缺少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课外活动不丰富。
3.由于采取单独教学,一年级大学生主要集中在西校区,导致学生与老生接触不多,失去了传统的老生带新生的优势。很多事物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生走入大学校园,充满激情和好奇,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误入歧途。在学校外面的网吧里,每天都有大量夜不归宿的大学生。
二、一工部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长江大学一工部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单位,应该充分利用长江大学已有的教学资源和优势,继续贯彻学校“1+3”与“2+2”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改革。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课课程体系、实践课课程体系、创新教育体系。根据长江大学学校的专业特色,在坚持基础课程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一年级的部分课程和授课时限。长江大学专业主要由石油地质类、师范类、医学类、农学类与经管类专业组成,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对基础学科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像理工科专业对数学要求较高,师范类专业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经管类专业对外语与基础数学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设置安排上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比如,对理工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基本课程要多加课时,巩固其基本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要走上讲台,为人师表,可以在一年级开一些大学语文以及琴棋书画课程,提高文学修养;农学类专业可以多开一些国情介绍的课程;经管类专业生源复杂,数学基础差异大,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安排上要区别对待。大学一年级除了开设一些基本理论课程外,还可以针对部分专业适当开设部分专业课,以缓解他们大二、大三学习的压力。
2.正确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当前在我们学校普遍存在重视必修课而忽视选修课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课较难,考试难以通过,所以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相反,选修课学生重视不够,认为课程简单,不需要考试,或开卷考试,容易通过,麻痹大意,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3.部分院系招生制度的改革。长江大学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广,学科全面,招生范围较广,生源差异大,而部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在全校进行试点,该院系的所有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全部由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择优选择。例如经济学院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招生的时候,经济学院文理兼招,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训练,学生的数学功底仍然很差,从而导致学生在大学四年级考研过关率低下。长江大学可以借鉴其他一些高校的先进做法,把经济学院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其他院系,在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后,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当中挑选部分学生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
篇10
关键词:种植学;趣味性;实践性
职高中所讲述的种植学内容能够体现我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要想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实用性,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做到学以致用,将种植学的知识和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一、提高种植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1.灵活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种植知识。教材有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等主要特征。教师在讲解种植课时,不能将课本作为唯一的讲解依据,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材中的素材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虽然教材中的内容较丰富,但真正能够用到的知识并不多,大部分内容都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职高学校的教师不能只将讲述课本内容作为主要任务,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教材的精华部分进行提取,大胆地删除不适合应用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用性的教材内容,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学手段也在朝着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讲解种植学内容时,如果只是运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使用实物教学和演示教学的手段来体现丰富的教学方式,从而使现代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色彩艳丽的挂图、实物标本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化,也能够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种植学的相关知识。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佳体现,也是发展现代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农学涵盖的内容较广泛,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将大量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发挥多媒体的重要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提高种植教学实践性的策略
1.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学校要想提高种植教学的实践性,就需要开辟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实践基地,这样才能满足花卉、食品、林果和蔬菜等方面的教学需求。在建设管理方面,应该保证实践基地和农学生产的一致性,尽量构建出真实的实践环境,建立起提高学生技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还应该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对职高的种植课题和实践项目进行完善,同时也能够扩大实习品种的范围。学校可以和生产单位构建对接关系,并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来签订协定,从而为学生创造生产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实现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2.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种植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作物,而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北方地区在一年中只能种植一季作物,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安排在作物的生长季中,由于作物从备耕、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6个月,所以应该将学生的时间定为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但在四年制的学习过程中不适合安排较长的实践,所以可以将毕业生的实践安排在春季,8周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春播生产的整个过程。其余的管理实践过程可以在校内实践基地完成,这样就能完成作为整个生产周期的实践过程。
3.完善实践考核标准
要想完成实践性的教学任务,就应该对实践考核标准进行健全和完善。在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课程时,需要学生将植物种好、管理好,还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以及发病的特征和规律,并做好控制措施。在开展实践考核时,应该尽量呈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加专业考核和过程考核的比重。将作物的试验记录、生产总结、病虫试验、种植管理和出勤率等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职高之所以开展种植学科目,是为了给我国农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种植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这样既方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联系在一起,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宗玉美.种植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沙棘,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