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用型本科;大学数学;教学定位应
前言:
随着我国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开展,人们对于教育本质内涵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深,高等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原来的“精英式”教学逐渐向“大众式”教学转变,应用型本科就是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以每一位学生为培养对象,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能向社会输送一批批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大学数学课程来说,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对每个环节都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应用型本科的概述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院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办学活动中以为社会输送一批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而所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当中,不仅要掌握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相应的实践活动当中。因此,在整个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课程设置来看,应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定位[1]。
从特点这个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在教学的目标上要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实行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方位教学模式为主体;第三,在教学的内容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创新的方法为主;最后,应用型大学本科的数学课程中要以高科技的设备为主。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定位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掌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以及微积分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并在这种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能逐渐形成一种思维逻辑的能力,以便于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能使用这种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大学数学课程还需要改变学生在以往的经验中对数学所形成的错误的理念,让学生能明白数学在学习当中虽然有一定的困难,对人们的逻辑思维感要求高,但是数学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人们智慧进步的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数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也要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问题。
2.教学内容的定位
在应用型大学本科的数学课程中,其教学内容要和其他类型的大学相互区别,其具体的教学要根据主要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高中时期转变到大学时期,这种学习内容上的衔接。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实践的能力而忽视了理论方面的研究[2]。在应用型本科的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方面既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的定位
在教学方法方面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定位,就要做到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来看,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体现出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大学数学课程中的具体内容;第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出趣味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定位的作用与意义
1.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内涵
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能力解决实际的问题,展示出应用型人才的特征。这种定位结果也体现出了应用型本科的内涵,树立符合时代意义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最大程度上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提升了大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大学数学课程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全方位的定位,教师也容易清楚把握教学大纲中对于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其根据教学标准的规定,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全面发展[3]。
3.和高中数学有效衔接
在应用型本科的具体要求中,要求其课程要和高中所学的知识有效衔接,并考虑到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过渡。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能了解到学生在高中时学到的具体水平,可以根据这种水平选择不同的方法,充分做到和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衔接。正因为教学的内容能和高中有效衔接,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出现过大的难度。
结论:通过本文中的具体描述,能够得知在应用型本科的环境当中,大学数学的课程要做到准确定位以及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投入到学习当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数学的教学水平,能为实现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卿,李庆宏.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11(21):91-93.
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48.02
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曾说:“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乃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本文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
1市场营销学诞生的学科背景――经济学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以经济学分支的形式出现,市场营销理论的诞生与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经济学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学的起源和发展。
1.1市场营销核心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营销学影响深远,亚当・斯密给“市场”下的定义被早期的市场营销学广为采用,他提出的许多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经济学对市场“交换”内涵的揭示,为市场营销学提供了深刻的行为基础,所揭示的需求理论使市场营销学获得了准确的理论和功能定位。
消费者的理性人假设为市场营销学中的基本概念――交换奠定了理论基础;货币理论的信用概念应用于销售策略;地租理论用于解释营销机构的位置和布局;产品差异化理论被用于解释定价、品牌、广告和服务战略;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营销学者提出政府干预市场营销活动的理论等。
1.2营销战略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中的垄断竞争理论和需求理论为市场营销的S-T-P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STP战略的实质是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构建不同的需求曲线,通过产品差异化制造出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形成一个“小的垄断”市场,不同的企业就可以定位于不同的目标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提出,受到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可持续竞争优势”概念的极大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左边是从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借鉴来的思想,右边是这些思想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最终目的都是取得较高的绩效。
1.34P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4P营销组合理论,是从20世纪30年代罗宾逊和张伯伦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直接延伸而来的。
(1)产品策略借鉴了“偏好”和“效用” 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偏好”和“效用”的概念启示营销人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营销学者考虑经济学中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商品分类,研究产品需求变化和购买模式变化,并将其应用到生产线策略、包装策略和品牌策略中。
(2)信息非对称性和价格竞争理论对于价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经济学的需求弹性理论,营销学者提出差别定价法;根据信息经济学中“价格――质量”效应原理,企业将创立品牌与高价策略相结合,力求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高价高质形象;另外,博弈论为企业价格竞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价格歧视也是营销定价中常用的经济学概念。
(3)“分工和专业化”思想与交易费用理论成为分销渠道研究的经济基础。中间商通过大规模分销产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经营的品种较多,范围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垂直一体化销售渠道还是借用别人的渠道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其提供了工具。
(4)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非价格竞争理论为促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交易费用理论是公共关系决策的重要参考;福利经济学家有关市场营销的评价对测定广告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从经济学角度看,促销的功能有两个:提供信息,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影响,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2市场营销学的历史性飞跃――向管理导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正式把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研究转入管理学研究,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霍华德最早使用“营销管理 这个词,在《市场营销管理:分析与决策》一书中用管理学观点重点研究了营销的应用性,标志着营销管理时代的来临。
2.1营销管理概念对管理思想的借鉴
在营销学发展的“金色的50年代”(菲利普・科特勒,1987),产生了许多遵循管理逻辑的营销思想,如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命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等,这些思想对世界营销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管理学引入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还有:科学管理、任务、职能化管理、科学方法、简单化、多样化、标准化。管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认市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营销组织的设置都反映了管理思想的发展,明确营销学属于管理的范畴,是营销活动得以成功的基础。
2.2管理过程论为营销管理提供立论依据
亨利法约尔创立的五要素论和管理过程论是现代营销管理的立论依据,管理职能的研究途径成为现代营销学最通用的研究方法。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强调管理的综合职能以及过程性和普遍性。市场营销过程就是管理职能的实现过程,具体表现在:营销计划是营销活动的首要职能,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包括营销活动编排、产品、价格、分销方法、推广决定;营销组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包括订立目标、计划、决策、建立模型;指挥体现在企业领导营销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营销过程中;协调是企业以整体营销策略去适应变化的环境的重要职能,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要素的力量能集中起来的重要保证;控制包括营销活动控制、销售及成本分析和营销审计等。
2.3营销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的借鉴
管理科学对市场营销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管理科学的某些模型在市场营销活动(如新产品开发、竞争性订价、广告预算与媒体选择、推销时间分配以及营销组合规划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描述性模型主要应用于沟通(传播) 、解释、预测等营销活动,包括马尔科夫过程模型、排队模型和模拟三种基本形式。决策模型主要应用于通过评价不同决策所导致的不同结果,来寻求一个最佳决策,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决策模型有微分学、数学规划、统计决策论、博奕论(对策论) 四种基本形式。
3行为科学给营销管理注入灵魂
行为科学为解释消费者和组织购买行为提供了基本概念和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更关注顾客的行为及其关系,应用行为科学的比重上升。
3.1行为科学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
行为科学正是基于古典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因素和作用的忽视而提出的一门新型管理学科。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人看作是“社会人”。现代营销观念的确立正是体现了以“人”(顾客) 为中心的思想,而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贯彻在整个营销管理过程中。从这一点讲,市场营销学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核心思想,行为科学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依据。受行为科学的影响,营销管理把企业目标与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企业可以在获得消费者满意的同时,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受行为科学研究组织的启发,营销管理既研究营销组织机构本身的功能,也重视公共团体对营销的影响。
3.2市场分析对行为科学的借鉴
市场分析特别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广泛吸纳了行为科学的理论概念。首先,促销策略、广告策略中借鉴了约翰・B・华生的“行为主义”概念,其基础是行为来自刺激,行为可以学习并习惯化。其次,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的需求和行为受到社会群众的压力和影响,以至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商品需求、兴趣、爱好、购买方式、购买习惯上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营销人员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哪些人对哪些产品最具有影响力,以使这些人在最大限度和范围内施展其影响。再次,威廉・莱泽关于价值观与生活方式(value and lifestyle)的思想引起了营销学者们的注意,营销学者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实质,就是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即消费方式。随后,约翰・霍华德和杰迪逊・西斯提出了著名的“买方行为理论”,对生活方式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另外,马斯洛(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也有重要的意义。
3.3行为科学促进了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
行为科学认为,用户对产品的购买行为是由其购买动机和消费心理直接决定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心理规律的研究,以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营销策略,该理论认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企业提出承诺,单向劝导顾客,更重要的是追求企业与顾客的共同利益,培养忠诚的顾客。
(1)Custom(顾客) 是针对“产品”而言的,认为消费者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企业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创造顾客比开发产品更重要,②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2)Cost(成本)针对“价格”而言,要求暂时忘掉固有的定价策略,从消费者所需付出或肯付出的成本着手。
(3)Convenience(便利性) 针对“地点”或“渠道”而言,要求忘掉固有的地点、渠道,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性着手,并且便利原则应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售前、售时、售后、处处、时时让顾客感到方便。
(4)Communication(沟通)取代促销,强调企业应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以积极的方式适应顾客的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
美国营销学家舒尔茨(Don E Schultz)又提出了更新的4R策略: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强调以竞争为导向,着眼于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和双赢,积极适应顾客需求的同时,主动创造需求。
本文只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实际上在不断地吸纳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营销学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组织框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而又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郑锐洪.西方营销百年理论发展重心的转移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1).
[2]李会太,何青,张文杰.美国市场营销发展的七次浪潮[J].经济管理,2002,(5).
[3]刘洋.浅谈市场营销理论的演进与扩展[J].现代商业,2009,(12).
[4]杨智,万后芬,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篇3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会计执业界运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始进行会计行为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行为会计学,其中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行为科学的含义及主要理论
人们对行为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用类似于其他自然科学的试验和观察的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198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第三版)。即把行为科学理解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对人(动物)行为研究成果的集合。从狭义上来讲,人们通常将行为科学理解为借用社会科学各门类中某些原理的行为研究成果去研究企业管理的学科,即组织行为学。美国管理学会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24年的霍桑实验开始的,特别是梅奥等人对职工的行为及心理的研究为后来的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和后期的行为科学。早期的行为科学又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行为科学在很多方面比人际关系学说更加细致和深入,主要集中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主要理论有麦格雷格的X理论与Y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目标――途径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库尔特・卢引的团体动力学说、莫雷诺的团体成员关系分析理论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的工作条件(安全、基本生理需要)和薪金对于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来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用马斯洛的观点来看,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集中力量改进工作环境的因素不大可能导致优异的成绩。
(二)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理论及启示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员工极端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管理政策;技术监督系统;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公司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工作安全。他认为,当这些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能维持员工的现状,但不会因此而提高其积极性。以上各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同时,赫茨伯格也发现使员工感到极端满意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会经常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处理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如下启示:1.告知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措施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也是有限和不能持久的。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注意对人的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实际上,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根据工人“搬运生铁试验”总结出的“科学管理方法”而得来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法,到现在的增值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行为科学始终伴随着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只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以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局限于提供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信息,对人的激励局限于经济利益。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
(一)协助企业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的决策,决策方法由最优化准则向最满意准则转变。
(二)协助企业做好纵向各个层次的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与各级、各部门以至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三)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管理控制为主的做法,取而代之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采取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以至组织成员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他们感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和需要也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最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组织内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预定的目标体系。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就是一个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得很好的例子。
三、行为科学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
(一)平衡记分卡的原理
平衡记分卡起源于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大卫・P・诺顿对十二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它的功能在于识别和监控企业各个层级上的关键衡量指标,主要目的是将管理层制定的战略与运作层面的活动整合起来,通过在四个常常冲突的衡量指标值中实现平衡而发挥作用。这四个衡量指标是: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和成长。至于为什么是四个指标而不是五个、六个指标,难以通过数理方法进行证明,包括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在内的许多人也都难以给予明确的回答。从1992年起,平衡记分卡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1996年,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来使用》的文章。自此,平衡记分卡逐渐被财富1000强中近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这些企业逐渐认识到平衡记分卡不仅仅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而且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那么,为什么来自经验总结的平衡记分卡会具有如此广泛的代表性,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能在不同的企业发挥作用呢?一方面是由于它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制定业绩指标,注重贯穿四个维度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强调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在应用中十分重视“人的行为”,战略目标的传递、业绩指标的理解、奖励机制以及支持系统无不体现出行为科学中的有关理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平衡记分卡中体现出的行为科学
1.提倡共同参与
“参与”本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参与为员工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在企业管理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因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衡记分卡帮助企业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衡量的指标,然而,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并根据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平衡记分卡提倡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如企业将制定的战略目标在内部信息网上公布,并通过E-mail收集公司各级员工的反馈信息,使员工都主动地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同样,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也要根据各部门讨论的结果和员工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指标的主要负责部门和主要支持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1)对参与者来说,通过参与,实际上将“自我”融入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可以将他们参加执行标准的测定看成是其对执行标准的认同,可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2)员工的参与可以降低其与指标相关的压力和担心,因为参与者已经知道指标是合理的和可达到的。让执行者参与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他们执行起来就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完成指标时会更加顺利、积极、有效率和效果,并可以在执行中更好地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指标。平衡记分卡中的参与性融合了行为科学的理念,是满足组织成员受尊重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手段。
2.注重团结协作
在平衡记分卡的奖励机制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的完成情况有关,还与本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有关,与整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关。通过平衡记分卡创造出了一种激励环境来激励人们,确立了这样的行为准则:进入组织的成员不能脱离整个组织而有所作为,也不能脱离组织而各行其是,在组织和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组织的每个成员只有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最大贡献,成员的个人目标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均以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这正是组织行为观的核心。为了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员工除了完成自己的指标,还要帮助本部门的其他员工完成指标,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满足了员工“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3.通过学习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
期望几率模式是美国科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个行动成果的评价和此人对这一行动导致后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共同作用,决定了此人采取某一行动内驱力的强度,激励力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行动取得成果,通过成果得到满足。因此,为了激励职工,组织管理当局应该一方面让职工知道行动成果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他的期望几率,以提高激励力。平衡记分卡中的学习和成长正是通过投资于雇员培训、改进技术和提高学习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壳牌油有限公司通过对销售人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外行认为你是内行,内行认为你不外行”。此外,还通过销售技巧、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指标,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4.通过支持系统实现自发的反馈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科学;行为科学;边界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1-0098-07
[收稿日期]2011-12-2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信息技术引发的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研究》,项目编号:JAll051S。
[作者简介]1.牛艳芳,女,山东财经大学(筹)会计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济南250014)2.阳杰,男,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温州325035)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研究通常被视为一种应用性研究,因为它关注的是在社会和组织环境中会计实务人员所使用的技术和技术性实务方面的内容。但是,当前会计研究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对标准化的财务信息的综合、分析、验证和报告过程的影响以及所报告的信息对经济事件的影响。这类研究虽然具备学术上的严谨性,但缺乏实务上的相关性,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界的批评(Parker et al.,2011)。会计要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其研究具备学术的严谨性是前提,但如果忽视学术研究对会计实务问题的解决,那么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将难以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自身的调整,其现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持续丧失,甚至有被另一门信息学科取代的危险。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会计和信息技术(IT)相结合产生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AIS),AIS也由此成为研究会计与IT共生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和后果的学科,相比会计研究而言,处于会计信息化变革时代的AIS研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它与实务的相关性要更强一些,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所有的会计研究都必须考虑IT所带来的影响,这些研究不可避免地会被纳入到AIS研究的范畴。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AIS研究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AIS已经并非一个独立的信息孤岛,而是已经融入组织中综合信息系统之中(如ERP),这使得AIS的边界开始模糊,甚至消融,由此也导致了AIS研究者对其研究范畴感到困惑,学界对于AIS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似乎并不关心,AIS正面临着“身份危机”,所以,厘清AIS研究的边界与范畴,是AIS研究的前提;其次,过去大量的AIS研究侧重于对实务应用的总结或者设想,虽然具有高度的实务相关性,但由于未能进行理论的构建和评价,因而被认为缺乏学术严谨性,其科学性也经常被质疑(Ferguson&Seow,2010),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研究范式,将传统会计研究的严谨性和AIS研究的相关性有机结合,作为高质量AIS研究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边界
(一)AIS边界的模糊
在手工会计时代,会计无论是采用单式簿记还是复式簿记,都是以企业唯一正式的信息系统身份而存在。企业经营业务所引发的所有货币性数据都汇集于会计部门,这些数据通过会计模型的加工与浓缩,最终以财务报告为最终信息产品加以呈报,由此也就决定会计信息为决策和控制提供支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先前沿袭着纸和笔操作的手工会计系统,依靠不断改进和升华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基本能够满足决策和控制的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此时的会计边界明显而清晰。但随着近半个世纪的企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信息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与日俱增,手工会计系统益发受到时代的挑战,会计信息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无疑让会计研究者看到了会计变革的曙光。步入IT应用初期的AIS,凭借着百炼成钢的十分规范的手工会计规则和流程的模型,以及会计数据处理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促使企业将手工会计系统引进IT成为必然。西方AIS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企业中推行的会计信息化只是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要的组成步骤,而AIS作为企业唯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持续期十分短暂。从1946年到1985年美国主流会计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来看,在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当年,就有论文对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前景加以展望,直至上一世纪50年代中叶,许多论文都集中在探讨如何实现会计业务自动化方面。
在实务应用领域,会计信息化的成功起步,给企业内其他部门信息化的开展起着很好的示范效应,过去为AIS提供原始数据的业务部门开始梳理其业务流程,并且借助管理科学与IT发展,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AIS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组成了形式上独立、逻辑上关联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个时期的MIS还只是将过去企业内部的非正式信息网络实现了自动化,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与AIS的对接,它并没有触动传统的会计模型,因而AIS的边界依然清晰可见。在MIS中,对同一业务事件的局部特征数据,是由不同的部门来采集的,而且是分散存储的,这限制了MIS中的会计模型和管理模型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提升MIS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就必须借助IT的发展,将MIS中的子系统加以集成,进而构建综合(total)的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所采集的业务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实现数据一次采集、集中存储于一个全局共享的数据库,丰富的数据源为会计模型和管理模型的变革提供了可能。也正是从综合信息系统概念形成伊始,AIS的边界便开始模糊,AIS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始出现分歧。
(二)AIS研究的分歧
IT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起步于会计部门,故早期AIS或MIS的研究者都隶属于会计部门,AIS也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AIS从一开始就作为企业内部唯一正式的信息系统,思维惯性使部分AIS研究者倾向于从会计的角度思考问题,且将AIS转化为综合信息系统。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决策制定者的信息需求(Borthick,1992),信息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着AIS不断发展,在IT应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基于财务信息的管理,向基于管理信息的会计转变,新的会计模型需要兼容财务和非财务、货币和非货币、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会计的确认、计量规则需要改变,财务报告也需要重新设计。从上一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主流会计刊物上的AIS论文,主要是基于这一思路来进行研究的。例如,有学者提出对会计中的交易概念进行修订,让更多的业务事项特征数据进入AIS,以满足管理的需求。这种思想随后发展成了会计的事项法。事项法虽然与会计相联系,但基于事项法所构建的信息系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AIS,而且更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此后数年,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关系数据库模型引入会计领域,并形成了以REA会计模型为代表的AIS新思想。正是事项法这种研究思潮的出现,导致了会计概念的泛化。Firmin & Linn(1968)认为,随着会计概念的发展,会计未来是否仍称为会计,已显得不重要。与此相关,美国会计学会在1971年的《会计与信息系统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信息和管理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于会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会被学界认为是“做空事”(empty exercise)。其实,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它要受技术、环境、组织、社会和道德等因素的影响,现在被视为会计的核心可能在以前被认为是属于会计的边缘问题,过去看似边缘的实务,在未来可能属于会计的核心‘,因此会计的边界具有易变性和机动性,它是不断生产出来的,而非事先给定的,这就决定了无论是财务会计边界,还是管理会计边界,都是不断变化的。
与上述学者看法不同的是,部分原先从事AIS研究的学者认为,在综合信息系统之中,会计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管理者更多的是从其他信息子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信息,从AIS中获取的仅仅是某些综合性的报表信息。综合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丰富多彩,传统的财务信息仅占其中的少部分,财务会计需要受到公认会计准则和公认审计准则的约束,准则所具的经济后果的性质又决定了财务会计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突变。同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决定了后者的发展必然要受制于财务信息的质和量。如果管理会计研究者试图将更多其他类型的业务事件数据纳入管理会计的范畴,那么,一旦它所用的其他类型的业务事件数据量超过财务信息,这时的管理会计可能更应该看作是管理科学领域发展的分支,这也许是导致AIS研究方向出现不同的缘故。持这一观点的AIS研究者同时认为,AIS已经成为综合信息系统一个小部分,如果只是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综合信息系统,难免会有局限性,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应由传统会计领域的研究者来完成。而目前从事AIS研究的学者更应该研究IT环境下的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变革,对IT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利用IT实现企业战略等问题。这部分AIS学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会计学教授Gordon B.Davis,他于1967年创立MIS学科,使该学科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该领域的研究,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并进一步发展为更加一般性的信息系统(IS)学科。
(三)AIS研究的边界
IS学科与会计学分离之后,它着眼于人员、技术和组织共生与互动过程中的丰富现象,主要包括五个核心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和组织,信息系统开发,IT和个体,IT和市场,IT和群体(Sidorovaet et al.,2008)。会计虽然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但在IS中以AIS表现出来的会计属于IS的一个子集,它的每个领域都要受到IS的影响,美国会计学会为此还专门在2002年出版了《将会计作为一门信息系统学科进行研究》(Researching Accounting as an InformationSystems Discipline)论文集。相比IS而言,会计更加关注的是信息本身,会计的大量工作是用于决定哪些经济事项必须进行确认,以及对这些经济事项应该如何进行计量,同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来确保信息质量,而这些是IS研究所不关注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一般性的IS问题。
其实,AIS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正是由于会计长期垄断着组织的经济信息管理,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加工和利用的娴熟技巧和技能,这是普通IS人员所不具备的。而且会计是一门通行的商业语言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它不仅高度重视信息质量,同时也重视这些信息的经济后果。AIS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研究AIS的前提是要对会计和IS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变革的时期,并非所有会计研究者都能洞悉IS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将AIS研究独立开来。当然,在会计信息化迈入成熟阶段之后,所有的会计研究都必须考虑IT的影响,传统会计研究和AIS研究将走向重合。
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组织内的信息供求矛盾长期存在,这就使AIS研究的核心应着眼于帮助“在信息使用者需要信息时,根据他们想要的形式来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Borthick,1992)。所以,我们将AIS研究边界定义为IS环境下的信息管理。它是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标,将信息作为战略性资源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进行战略开发、系统引入以及为提高信息质量和提升信息价值所进行的管理。
(四)AIS研究的范畴
创刊于198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信息系统分会主办的会刊——《信息系统杂志》,标志着AIS被学术界正式认可而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然而,那时的AIS研究者过多地对过时的信息系统研究进行复述,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增加了些许的新变量,而较少立足会计环境进行研究。同时,许多AIS学者都是从传统会计领域角度对AIS进行研究,多数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也仍然出自于传统会计研究者之手,由此难免使AIS研究囿于传统会计研究之中。时至今日,摆脱传统会计思想之束缚、针对AIS自身的内核和范畴研究的成果仍然很少。
会计和IS学科的不断演进,必然促使上述三者集合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深入与拓展,尽管西方学者对AIS研究范畴已经尝试提出其研究方向或重点,但我们认为,试图对AIS研究范畴进行清晰的定义在近期内不可能完成,AIS要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存在,应该在对会计和信息系统学科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来培养自己的研究内核。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突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虽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依然保持着(Kinney,2001)[6](275-284)。AIS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它必须立足于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进行研究。为此,相对于信息系统研究而言,AIS更应当立足于IT环境,围绕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XBRL、连续财务报告、IT内部控制、连续审计和认证相关的研究。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的领域,它既使用财务信息,也使用非财务信息,因此受Is的冲击最为直接,从管理会计发展历史来看,成本管理一直是其专属领域,加上后来发展起来的绩效评价系统,这是管理会计的两种标志性的职能,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所以,AIS应该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和控制如何与IT紧密结合,以及当企业实施新战略的时候,通过实施新的以成本管理或者绩效评价系统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二,对AIS的研究空间进行延伸与拓展。研究空间是问题、理论、方法和背景四个研究维度的函数(Berthon et al.,2002)。研究空间延伸就是对现有的研究课题换一个视角进行探索。这有两个方向:其一,在IT导向下,对现有会计研究加以延伸,例如,财务报告是会计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IT应用与财务报告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同样,我们也需要研究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审计问题。这类研究要对AIS研究有贡献,就必须阐明为什么IT导致了差异的存在;其二,以会计为导向,现有的信息系统研究进行延伸,例如,将XML应用于会计领域的结果就是现在的XBRL,另外,人工智能、知识管理和技术采纳应用于会计领域的问题,也是AIS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空间拓展就是对尚未探索过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它同样包含两个方向,一是在IS背景下研究新的IT导向的会计问题,例如,对IT内部控制的连续监控;二是以会计为导向,对现有IS研究进行拓展,例如,对IT治理的审计。进行研究空间拓展的关键在于,要对会计和IS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创新性。在明确研究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从理论、方法和背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维度进行研究空间延伸与拓展,具体从哪一个或几个维度进行研究,这取决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条件。
第三,开发特色理论。AIS领域中所发生的现象,需要有理论来进行解释。对AIS实务研究而言,我们所关心的不应该仅仅是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关注“是怎样”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如此方能体现不同于实务操作人员的优势,关注“是怎样”和“为什么”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理论。对AIS学术研究而言,我们在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引入AIS研究之后,首先应该着重分析这些理论在AIS之中的适应性,以及这些理论能否从AIS的角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如果我们能从AIS研究中所产生的理论解释其他学科中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些理论就可能是AIS学科的创新思想,日积月累,AIS学科才能逐步确立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成果。
三、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范式
会计、IS和AIS都是人造系统,是一种人工物(artifact)。人工物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产物,用以满足人的需求,它凝结着人的目的,这是它与自然物的根本区别。这种构造人工物的科学在西蒙(Simon)于1969年出版的《人工物的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被称为设计科学,并将它视为与自然科学并列的一种科学形态。设计科学后来由Sutton&Arnold(2002)引入AIS领域,并将AIS研究区分为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两种研究范式。
设计科学关心的是“可以是怎样”,目的在于构建和评价人工物来解决现实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对已解决的问题采用一种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它以“效用”为核心,侧重于综合和创造。这是早期AIS研究的主导范式,它着眼于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实践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实务相关性。行为科学研究的是“是什么样”的问题,它是通过开展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进行理论评价,测试假设和开展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人工物在它所处的情境中如何有效(或无效)、为什么有效(或无效)进行理论开发,并对该理论进行证明,它以“真理”为核心,侧重于分析和发现。这是传统会计研究的主导范式,体现了学术严谨性。
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两种范式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的。在AIS中,如果将它们单独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行为科学范式过于强调情境理论,而没有能够对IS的技术能力进行充分的识别和预测,这潜在导致了AIS理论针对的是过时的或者无效的技术。设计科学倾向于关注IS的技术,这潜在地导致AIS作为“设计良好”的人工物,在现实的会计情境中显得毫无意义。此外,设计科学强调相关性,行为科学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两者联系十分密切,我们根据设计科学所构建的有效AIS人工物,能够引发行为科学对与之相关的AIS理论的开发和证明,而行为科学所形成的AIS理论则可以作为未来开展AIS设计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研究将上述两种范式融合起来应用于AIS之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基于Hevner(2007)所提出来的Is研究的设计科学研究框架和指南,构建了一个用于AIS研究的范式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突出三个研究循环,即相关性循环、核心循环和严谨性循环。之所以加入这些研究循环,是因为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将人工物的理论研究建立在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系统、多因素的空间和多变量的基础上,以求不断寻找期望值的定位的过程,而绝非仅立足于一个单向的过程。从图1还可以看出,环境定义了问题空间,它是由人员、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组成的。AIS研究者可以通过个人对环境的感知,来获取对环境中的问题和机会的理解。这种感知要受AIS研究者角色、能力和特征的影响。一旦感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存在着研究机会,就会引发对设计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环境还提供了对AIS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够被采纳的标准,通过该标准对人工物进行测试,决定它在改善环境中的效用。这就构成了一个相关性循环,它能够确保所设计出来的人工物与实务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测试所获取的对人工物效用的反馈,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对设计进行完善,从而进入下一个相关性循环。
知识库提供了用于AIS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自与AIS相关学科(比如IS、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它们给AIS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工具。知识库中还包括定义应用领域现状所需的经验和专长,在应用领域中已存在的元人工物,也就是过去已经设计好的人工物及其设计流程。知识库是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它用以避免重复研究,以确保研究能够快速产生新的知识,进而体现其严谨性。正是这种严谨性,将设计科学与实务的设计活动区别开来,因为,AIS实务中的设计活动只是将知识库中的知识用于设计,它并不能产生新的知识。AIS研究所产生的新知识,反过来又能够充实知识库,如此也就彰显出严谨性循环的特点。
相关性循环和严谨性循环两者给中央的核心循环提供研究输入。核心循环是AIS研究必须完成的硬性工作,即,构建并评价AIS人工物(设计科学),开发并证明其相关理论(行为科学)。AIS的人工物可分为概念、模型、方法和实例。概念是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定义和表述的语言,它是模型构建的基础。模型是用以帮助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理解,通常表示了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构成之间的联系。方法提供了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指南。实例是将概念、模型和方法在一个系统中实施,来证明它们的可行性,以及它们是否能够达到期望的目标。在AIS研究中,可以针对这四类人工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研究。针对每种的人工物,都存在着四种研究活动:人工物的构建、评价,理论的开发、证明。构建指的是构建一个用于某项具体工作的人工物,证明这种人工物可以被构建。评价是证明该人工物是否表现出了与现有人工物更高的绩效。理论开发是解释这种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它是如何发生的。理论证明是通过执行经验和理论研究来测试所提出的理论。March&Smith(1995)认为构建和评价属于设计科学研究,理论开发和证明属于行为科学研究。一个完整的研究应该包含这四类人工物和四种研究活动。不过,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不同阶段,由于可以的技术应用程度不同,所能够获取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也有差异,而且研究者的认知本身也有一个过程,因而通常只是对一种或几种人工物进行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活动也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在XBRL的初期研究中,我们只能研究它的概念、模型和方法,由于当时尚未进入实践阶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只能局限于对概念、模型和方法的构建。研究的结果需要回放到环境中进行测试,借助于测试结果进而证明对环境有所改善的AIS人工物和相关理论,最后又作为新知识用以充实知识库。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行为主体;行为经济学;职务舞弊;前景理论;预期效用函数
1引言
近年来,关于职务舞弊的报道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职务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就有70家以上,而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统计,2014—2017年职务舞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5.6万亿美元,对公司等组织造成损失的平均数为20万美元。这些数据均表明,职务舞弊对公司及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研究职务舞弊行为动机,加强对职务舞弊的防范和控制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对职务舞弊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视角和行为科学的视角来进行。从经济学视角研究舞弊行为虽对舞弊行为的成因、辨别和防范有成效,但其未全面考虑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的锚定效应、风险偏好等问题及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缺乏现实性。从行为科学视角研究舞弊行为,虽然考虑了行为主体心理因素及组织、环境的影响,但其未将两者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及探究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其未对舞弊行为进行经济分析和度量,缺乏定量性。本文将从结合了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行为经济学视角,运用其前景理论对职务舞弊行为进行分析。
2职务舞弊的定义
本文参考ACFE对舞弊的解释,将职务舞弊定义为:指包括普通员工、经理、高级执行官等组织内不同层次行为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以不正当手段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并对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总称。
3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职务舞弊行为分析
每个行为主体均是有限理性的,在做出职务舞弊行为决策时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舞弊收益价值函数和舞弊成本价值函数(这一价值是行为主体对该决策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价值),以及舞弊决策权重函数(这一权重是行为主体对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主观排序所形成的权重)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前景理论的预期效用、风险偏好、时间偏好、锚定效应及框架效应来分析其对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的影响,进而对舞弊行为决策的影响。
3.1预期效用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行为主体在做是否舞弊决策时,会计算舞弊收益价值和成本价值,这一价值是行为主体对该决策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价值,此外,行为主体会将客观概率转化为其主观心理权重,这一权重是行为主体对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主观排序所形成的权重。行为主体在衡量舞弊价值时,会将给其带来正效用的因素,纳入舞弊收益价值函数,将给其带来负效用的因素归入舞弊成本价值函数。这些因素可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包含当期能够获得的物质收益k和付出的物质成本m,将来可能获得的物质收益j和付出的物质成本n,精神方面包含当期能够获得的精神收益t和付出的精神成本r,将来可能获得的精神收益k和付出的精神成本s。通过对行为主体职务舞弊收益及成本价值函数的分析,可知职务舞弊的预期效用函数为U[(k+t)-(m+r)-p(n+s)+(1-p)(j+k)]。从预期效用函数可知:(1)当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越大,舞弊倾向越高;(2)某次舞弊行为未被发现再次实施舞弊的倾向显著大于某次舞弊行为被发现;(3)行为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偏好程度越大,舞弊倾向会越高。
3.2风险偏好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风险偏好是指为了实现目标,行为主体在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态度。依据风险偏好不同,行为主体可分为:风险追求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规避者三种,且行为主体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但不论哪种行为主体,当涉及收益时,更加偏好确定性收益,厌恶不确定性损失;当涉及损失时,更加厌恶确定性损失,偏好不确定性收益。因对待风险态度的不同,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决策时,所要求的确定性收益与风险性收益差额即风险溢价也会有所差异,故舞弊收益和非舞弊收益直接的差额满足风险溢价的可能性也会有所不同,但只有当两者之间的差额满足风险溢价的要求时,行为主体才会进行职务舞弊行为。因此,风险偏好会对职务舞弊行为产生效用评价约束:(1)在高风险状态下,风险偏好程度高的行为主体,职务舞弊倾向越高;(2)行为主体的损失厌恶程度越大,职务舞弊倾向越高;(3)行为主体预期损失金额越大,职务舞弊倾向越高;
3.3时间偏好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时间偏好是指分配在不同时点的相同财富会给行为主体带来不同的效用,经常用“贴现率”来表示,即短期贴现率和长期贴现率。每个行为主体对时间偏好是不一致的。由于职务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和侦察手段的滞后性,职务舞弊行为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被发现,时间距离的存在导致职务舞弊的收益发生期要早于舞弊成本的发生期,故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决策时,舞弊收益适用短期贴现率,舞弊成本适用长期贴现率。因此,在面对短期决策时,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存在时间距离的情况下,时间偏好的差异程度越大,舞弊收益的贴现值就越大,行为主体实施职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如果缩短舞弊收益和舞弊成本的时间距离,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体在偏好短期收益的同时也会厌恶短期成本,致使相同数量损失的效用要显著大于相同数量的收益,因此相同时间偏好的行为主体,在缩短舞弊收益与舞弊成本时间距离情况下,行为主体职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
3.4锚定效应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当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价值评估时,会通过一个相对的初始值作为参照点来定义“损失”或“获得”,这个初始值称锚。而锚定效应是指这个初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人们在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与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而这个锚一旦确定,后续行为基本也确定。而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在进行舞弊行为决策时,大到经济形势等大环境,小到工作条件都可作为锚,影响着行为决策。因此就有如下几种情况出现:①社会经济形势、国家的经济法规政策均有可能引导行为主体实施舞弊行为;②处于行业或者企业风气不佳环境下的行为主体,职务舞弊倾向性更高。
3.5框架效用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框架效用是指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问题的框架方式的影响,即问题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行为主体面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于风险的态度。在进行职务舞弊行为决策时,潜在的与职务舞弊有关的问题以正面反馈的方式呈现会使行为主体舞弊倾向较小或选择不进行舞弊,而以负面反馈的方式呈现会使行为主体舞弊倾向较高。
4职务舞弊行为的控制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职务舞弊行为的控制策略。
4.1降低舞弊预期效用,提高舞弊行为成本
从预期效用函数可知,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决定了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故降低舞弊行为潜在收益,提高舞弊行为潜在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可有效降低职务舞弊行为。
4.1.1强化政策约束力
强化政策约束力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手段:(1)提高职务舞弊行为的惩罚标准。可通过降低职务舞弊行为的处罚界限以及提高职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行为主体的舞弊成本以及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心理概率来实现。(2)增强企业员工敬畏感。可通过签署承诺函或写保证书的方式来提高行为主体的舞弊成本。
4.1.2加强反舞弊宣讲教育
加强反舞弊宣讲教育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提高舞弊信息透明度,加强多方式的反舞弊教育。定期违法违规而被惩处的公司或个人,并以案例形式多方式地在一些平台上,以对潜在舞弊公司或个人起到警示作用,从而降低舞弊预期效用。(2)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定期开展反舞弊宣传教育。从社会监督来说,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反舞弊宣传,强化企业反舞弊意识;从企业组织来说,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反舞弊宣传培训。(3)建立检举制度。建立完善的揭发检举制度,提高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4.2正确认识偏好,减少偏好带来的影响
(1)缩短成本收益的时间距离,减少时间偏好的影响。当缩短时间距离,使得舞弊收益和舞弊成本处于同一时间区间,行为主体对于舞弊成本的不安心程度会显著大于对舞弊收益的不耐心程度,从而减少舞弊行为。缩短时间距离可通过延长舞弊收益的发生期和缩短舞弊成本的成本期来实现。(2)职位特征与人员风险偏好程度相匹配。企业可根据职务特征和人员风险偏好程度来进行人事安排,如当职位特征涉及决策较少且更多要求人员诚实、严谨和负责时,可将风险规避的人员安排在此类职务上;而当职位特征涉及更多决策时,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能给企业带来更好发展,但需设置一些制衡监督岗位,从而降低风险偏好的影响。
4.3建立积极的锚定效应,减少消极的锚定效应
(1)降低不合理的法规政策的锚定效应。政府及监督部门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金额、比率、年限等指标要求可能产生的锚定效应,减少公司或个人为满足指标要求而做出舞弊行为。(2)营造企业良好氛围,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引导企业员工将积极向上、作风端正和长远利益作为参照,运用锚定效应消除其从众心理、消极心态。此外,建立员工职业道德规范手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积极端正的工作作风。
篇6
要进入一个领域,首先要了解其定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而教育技术又是一个年轻的领域,故深入把握其定义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历史将非常重要。
一 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个综述》,该文献源于197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书,该书是AECT“定义与术语工作组”的工作成果。书中描述的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5个官方定义中的一个,被称为“77定义”。这个定义比较特殊,它由16个部分组成。其经典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前人工作之上的、第一个综合的定义,所使用的时间也比其它定义长,直到被“94定义”取代。77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lex,integrated process involving people, procedttms, ideas, devices,and organization. for analyzing problem and 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 and managing solutions to thoseproblems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它涉及人、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对所有与人类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
94定义掀起了教育技术定义的又一。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的著作《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已被国内学者乌美娜、刘雍潜等翻译,该书以94定义的研究对象为框架,详细地描述了五个范畴(设计范畴、开发范畴、利用范畴、管理范畴和评价范畴)的内涵。94定义原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04/05定义的出现,挑战了94定义多年来的权威地位,有专家认为,04/05定义是失败的,但是,该定义因其强调了绩效,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出路和方向。04/05定义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和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该定义的优势较多,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特色和工作重点。
当然,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实用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其次,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
随着教育技术定义的不断变迁,国内有关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日渐激烈,有赞同,有批判。但是在众多学者的争议声中,教育技术领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和进步。
二 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
在知悉其定义的基础上,对于一门学科或者一个领域,想要了解其精髓,必须要明白该学科或领域的原型、范式和模型:教育技术也不例外。
原型(“根隐喻”、原始意向或样式),它是探究活动中人们的观点和看法,是比较松散的理论框架。
范式,在本质上是潜在观点或理论的更加具体的概念化的表示,包括定义、陈述及陈述间的关系。
模型,是一个定量的层面,是对现实更具体详细的呈现。
Ivor K.Davies写的《教育技术:原型、范式和模型》一文从三个层面上表征了教育技术的实质,即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以及软硬件结合的层面;提出教育技术的三个原型(视听原型、工程学原型和问题解决原型)和四个范式(媒体范式、传播与系统范式、行为科学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这篇文章比较难懂,但这篇文章把原型、方式和模型与教育技术的使命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读懂这篇文章,对于了解我们教育技术者所从事领域的全貌以及教育技术的使命,将有很大帮助。这篇文章是对教育技术的一个深刻反思,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领域,并紧紧抓住教育技术要解决的四类问题,结合技术学know-how的特性,更好地为教育技术领域服务。
宫淑红在题为《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范式及其历史演变》的博士论文中,依据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结合当代科学、哲学为其带来的新进展,提出了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论,对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范式及其历史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为深入了解教育技术范式及历史演变提供了详细的思路。
篇7
口吃之所以会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能牢牢地吸引口吃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每次开口说话的时候。只有不确定性才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比如,你的腿有点儿疼,如果你不知道它为什么疼,你就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而如果你知道腿疼是因为你几天前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你就不会那么关心这个问题了。
大约6年前,我决定到克罗地亚参加一个探讨口吃问题的大会。在乘飞机回家的途中,我遇到了来自伦敦迈克尔・帕林中心的几位语言治疗师。这次治疗经历与以往大不相同,针对的是我在讲话过程中对于口吃问题的关注,而非我的讲话方式。我学会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当时的体验上,这有助于减轻我当众讲话时的恐惧,也不会过分担心之前的讲话有多么糟糕。我也开始关注自己内心对这些讲话场合的感受,这些感受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好的,并将这些体验用作我对未来讲话的心理准备。关注我们的行为会如何影响自己的感受,这对于我们了解什么会带给自己幸福而什么不会非常关键。
一旦我不再过于关注自己的讲话方式,我也就不再为口吃问题烦恼了。由此可见,改变行为模式、增加幸福感不仅与关注积极因素有关,也与忽视消极因素有关。现在,无论你如何衡量,我的幸福感都几乎不会受到口吃问题的影响。总之,重新分配注意力这一点,不仅解释了现在我的口吃问题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不再那么在乎口吃问题。当然,口吃问题的减轻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我不再那么关注它了。结果就是,我变得更幸福了。
适用于解决我的口吃问题的方法,也同样有助于提升你的幸福感。你的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你所关注的事情会驱动你的行为,决定你的幸福,注意力就是将你的生活点滴联结在一起的黏合剂。
我身为经济学者所受的训练,是促使我开始专门研究注意力分配问题的催化剂。我们随处可见稀缺现象,所以,重新分配资源对于造就理想的结果非常关键。你的注意力有时会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其他的时候你则会分心考虑其他问题,比如晚饭吃什么,或者干脆走神儿了。根据定义,投放在某个刺激物上的注意力就相当于从另一个刺激物上收回的注意力。比如,当你给一个朋友发短信时,你就会忽视坐在你身边的另一个朋友。在英文中,我们使用‘付出注意力”(pay attention)这个表达方式绝非偶然。
注意力资源不足意味着你必须考虑应该关注什么以及如何关注。如果你不像自己预期的那么幸福,那么你一定是将注意力用错了地方。如果你能够以最佳方式分配你的注意力,你就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
“你关注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说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与丹尼尔・卡尼曼一起共事的时候,开始对注意力问题产生兴趣的。本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阐明注意力的分配如何成为一个生产过程,并将刺激物转化为幸福感。
在此之前,大多数试图解释幸福根源的观点,都将收入等外在因素与幸福这一最终结果直接关联在一起,这是错误的。我的方法是将外在因素设定为争抢你注意力的刺激物,它们对你的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你对它们的关注程度。因此,收入对你的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你所拥有的金钱数量,而且取决于你对金钱数量的关注程度。外在因素,如金钱、婚姻、性、口吃或者其他事物,对你的幸福程度的影响既可以非常大,也可以非常小,这同样取决于你对它们的关注程度。
有些因素,如噪声,会比其他因素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噪声将如何影响你的感受,你可以进行控制。如果我说,这一点可以令人振奋,我希望你能同意我的观点。
另一个更令人心生谦卑之感的观点是,我们的许多行为其实是由下意识的思维方式驱动的。实际上,行为科学过去二十多年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简单却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是否会购买那块巧克力,更多地取决于它当时是否被放在超市货架显眼的位置,而不是你想吃巧克力这一有意识的决定。在日常生活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我不清楚自己上车后具体是什么时候扣上安全带的,你知道吗?你下班或放学回家后,是不是想都没想就径直地走向冰箱?
我们的行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一项针对加利福尼亚州300名青少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如果在离学校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家快餐店,这个学校学生的肥胖率就会增加5%。同样,一项关于怀孕女性的调查表明,如果在离家不到800米的地方有一家快餐店,她们在孕期体重增加40磅以上的概率就会增加1.6%。体重增加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再来谈谈作弊吧。虽然我们可能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有机会,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当然,其程度不至于破坏我们在自己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让一群参加考试的学生自己阅卷并报告分数,与那些由老师阅卷的学生相比,前者会报告他们多做对了大约4道题(一共50道题)。这个数目并不大,否则就真的是作弊了。我们作弊的倾向,类似于我们贪吃的倾向,二者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关系不大,而与我们是否有机会做此事关系很大。
篇8
【关键词】管理学 挑战 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的流派及演进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进行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是泰罗,该学派认为,管理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古典组织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韦伯,他们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组织及其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2、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阶段,按照杨文士教授的观点基本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形成阶段,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及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经济理论》。在这一阶段,泰勒重点研究工厂如何提高效率,中心理论是配备一流工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严格的分工等,虽然这些理论相对经验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是把人作为经济人,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法约尔的重要贡献是界定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些职能使管理的内容更加明晰,对于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如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职能又有新的拓展。马克斯・韦伯的主张是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其他的管理学者还包括英国的厄威克与美国的吉利克,他们的研究理论是对前者的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方法上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能动性没有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企业陷入低谷之中,如何从萧条中复苏,是管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管理学理论主要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寻求答案,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着;麦格雷戈的人的特性理论;波特和劳勒提出的复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模式。这些行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人的行为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些管理学家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的不同见解,如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学派,德鲁克的经验学派等。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变化,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管理学引进了战争的词汇――“战略”,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时代。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出版,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阶段强调企业根本的长远的规划和策略。同时这个阶段还强调企业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如劳伦斯和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这些管理学家的观点是企业组织应根据外界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强调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同期迈克尔・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深刻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五种竞争力量,三种基本战略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总之,战略管理阶段侧重于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的竞争策略。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8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发展,盲目扩张的“大企业病”成为企业适应快速响应市场的阻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因此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阐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快速的响应市场,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企业重获活力,因此BPR为起点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的管理热点。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研究热点是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打破原来的组织分割,建立面向市场能快速反应的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标志着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成立,这种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激荡的时期,谁能掌握比对方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谁就更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应把整个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除了学习型组织之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通讯手段与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建立合作,合作的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因此这种组织能快速响应市场,使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更快的响应市场,侧重点是组织的创新。
二、新时期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转向以知识与信息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变革。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
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
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充分,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管理学的拓展方向。
6、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三、对未来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认识
1、管理要素的侧重点变化且不断出现新的管理要素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2、管理竞争主体的变化――组织变革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对市场的敏锐程度,谁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围绕最终消费者而建立的战略联系或者供应链成为竞争的主体。管理活动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组织的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供应链和业务流程;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而围绕着新的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
3、管理客体: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未来的管理重点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是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和,竞合双赢;开始研究企业间的合作,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运用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革
管理内容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研究方法突破定性分析,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2).
[3] 哈德罗・孔茨: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篇9
[摘要]人才是当今企业的能动的技术资源。激励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一样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要想把握这种资源而且进行有效的利用,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经济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人才辈出的时代,资本追逐人才,人才选择资本,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证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管理与创新,使企业高速成长并最终成为长寿公司的根本所在。目前经济行业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对于人力资源的获得和使用效率却比较低下,人才外流和浪费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的需求或成就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满足,仅仅被作为企业赚取利润的工具。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筑,更核心来讲,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的结构与理论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结构分析
Ø简单的讲激励是指通过满足职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即要设法使职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动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
Ø动机和需要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即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回报的在心理或生理上的需求。这是激励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Ø目标是指行动所要得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目标同需要一起调节人的行为,把行为引向一定的方向。可以说目标是行为的一种诱因,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的功能。
Ø绩效指人们的工作成果并加之于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绩效的高低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而在于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从以上四个概念入手就可以给我们所要构建的人才激励机制下这样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人才激励机制就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职工采用一定的激励方式和手段,使组织目标与职工的需求动机相联系,并结合职工的工作绩效,增加职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促成组织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二十世纪以来,管理学界对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管理”,再到现代管理学界所倡导的“文化管理”,历经百余年,其理论精华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加以吸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人才激励机制从那里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可以实证的依据。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推动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即行为者的需要,行为动机和既定的任务和目标。所谓动力,是指一系列促使我们做某事的力量。动力是内在的,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动力的外部因素成为外在激励。同时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方向性的,激励理论研究的就是通过激励来实现行为的强化、弱化以及对行为方向的引导,从而使之不断的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相协调,推动组织工作的开展。
二、激励机制体系的阔面探讨
激励机制坚持公平原则、人本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人才激励机制不能脱离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独立存在,它的效果来源于一整套体系的良性循环。激励机制体系包括以下几点:
1、薪酬制度
薪酬是公司职工为公司劳动而得到的回报,是公司劳动得以肯定的表现形式之一。薪酬的发放是公司最基本的激励形式。当前公司所发放的薪酬主要分为工资、奖金和津贴3类。单从工资制度来说,我比较赞同绩效工资制。因为绩效工资制度它真正体现了绩效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是最符合激励的原理的。绩效工资制引导个人的努力与公司目标相挂钩,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同时使业绩优者得到更多的激励,这无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再者,从薪酬制度的内部结构来看,对于工资、奖金和津贴的比例分配也应因时、因事而异,要充分考虑的行业的差别,而不能一概而论。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整套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薪酬制度,而且这一薪酬制度一定是建立在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基础之上的。
2、奖惩制度
奖励和惩罚都是激励的重要形式,二者辩证统一的存在于人才激励机制之中。相对而言我们更容易忽略惩罚对于职工积极性的激励作用。奖惩严明应该是在实施激励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的奖惩制度的建立就必须使奖励和惩罚构筑于相对公平的标准之上,即要有质的界定,又要有量的评价。
3、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职工作为社会劳动者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社会主要的保障对象,也是社会保险的主体,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企业职工的基本权利。这种保障的存在将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而使其死心踏地的为完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及安全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两个层次的需要,如果这中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他将很难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将大大减少其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不利。所以企业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需的。
4、激励方式体系
激励方式的种类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层出不穷。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一种或几种激励方式是无法长远的达到激励的目的的,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和推陈出新才是我们进行激励的正确思维方式。所以,我们不能把激励方式孤立起来,更不能认定哪种激励方式是绝对有效的,而应该把激励方式看作一个有机体系,充分的挖掘各种激励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综合运用,从而实现激励的最大效果。
三、人才激励机制的探讨
1、人才激励机制要因事、因时而异的改革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其自身所固有的一些体制必然会受到新情况、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如此,对于这些不适应新情况的体制的改革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企业所建立的人才激励机制也应在改革中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激励机制的建立并不等于它能够在激励效用上起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能说是完全的适应本企业或者整个组织的需要,而只能说它为我们有效的实施激励手段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操作平台,具体的实施效果只能在实践中来检验。
2、忧患意识的激励机制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其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竞争:一是企业间的竞争;二是人的竞争。企业和人要在这两种竞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敢于面对竞争,能够对于竞争所引发的危机感做最充分的准备,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忧患意识。我们的发展道路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危机四伏,但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潜伏危机还在于企业内部,即企业决策者和全体职工对危机的真切存在,是否具备足够清醒的认识。
3、提高企业中文化管理含量,实现传统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企业文化作为一股管理新潮,美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通过对日美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比较和思考,逐渐认识到:把雇员当作纯粹的生产要素,当作会讲话的机器,当作“经济人”看待,会损害雇员的感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组织的人情味,做到比日本企业“更符合人性”。从这一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管理在未来企业管理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美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文化管理也刚刚起步,我们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同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更有利于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四、结语
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的人才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行为科学经典理论为基础的,集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薪酬制度、奖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及激励方式体系于一体的有机系统,人才激励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一样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因事、因时而异的改革是我们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芮明杰主编,《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刘云柏著,《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4、陈佳贵著,《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杨忠,国际兼并浪潮与企业核心能力构造《经济管理》2001(第4版)。
6、朱柏铭:《公共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10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计算机、医药、飞机),伴随而来的是柔性的工作组织,比如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新的计酬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竞争中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
需求和制造业的发展向服务业转移,诸如保健、教育和休闲娱乐业逐步发展,产业研究开发和营销的社会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为制造业和消费提供大量需求。
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服务活动的全球化。随着低成本宽带通讯能力的不断增加,服务活动范围已超过国界。
这些倾向正在实质性地改变着发达国家内部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但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产业的兴起,信息处理价格的降低,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趋同”,国际网络化的进程,所有这一切已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
比如,芯片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存储知识的速度,光纤和数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
软件的开发使用使得许多知识包括诀窍类知识也可以编码和商品化,使人们使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虚拟现实可以创造出自然本身很少有机会产生的状态,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机会和效率,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 上一篇:基础篮球教学计划
- 下一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