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宣传中医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宣传中医文化

篇1

那么,如何辨别养生宣传中的是非问题呢7我主要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对当前养生宣传中的一些糊涂观念、错误导向如何进行辨别;第二个是告诉大家中医的养生理念究竟是什么。

养生热与养生乱

养生热跟生活水平有关,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人人追求健康长寿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出版物、电视、网络、广播没有不讲养生的,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大体都是养生书,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播的也都是养生节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二分之一,每年我国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多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的比例是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每年增加25%。有人说养生书是中国家庭的“红宝书”,普及率非常之高。养生热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有人说,肿瘤患者都是被药物毒死的i有人说,90%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很多老人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养生理念的问题,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和我们的国计民生要发生直接联系了。

当前养生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我简要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寒入养生 中医养生是门科学,它既来源于生活,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又不能与生活和文化画等号,因为它是经过中医学研究、改造、升华之后才形成的。我们不能把文人书中记载的个人生活习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的个性化生活经验都冠以“中医”养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伪科学的东西强加给中医。我举几个例子,有人宣传喝生蛇血、吃生蛇胆、吃活泥鳅,其说辞是以类相求,同类相生。中医理论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中医是发展的,茹毛饮血的落后早已被祖先认识。当没有条件吃熟食的时候,人不得不吃生食。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饮食带来了质的变化,人们早就不再以吃生食为基本生存条件了。生食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其带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触目惊心。有报道说,生活在南方,有吃生海鲜习惯的地区,寄生虫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发现,有一个村庄56%的男性青年都感染了寄生虫病,与他们生食或半生食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非典”的教训记忆犹新,也与生食某些小动物肉不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吃生鸡蛋能润喉清热,有人吃了之后喉咙疼痛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因为鸡蛋是凉性的,鸡蛋有清热解毒之效,这个说法与中医理论相关,中医确实讲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但古人处方中早已不用生食鸡蛋了,说明人类对生食问题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如今,生食鸡蛋造成的感染问题屡有报道。细菌感染之外,如果不做熟,鸡蛋中一些物质对消化和吸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古代一些生活习惯确实被中医引了进来,但是经过中医选择、提炼并提升到科学水平。还有一种说法,借酒消愁,因为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话。中医对饮酒问题,是从两方面认识的:一是无损害饮酒,有益于人。无损害,就是适量,健康的人可以稍微多喝一点;二是肝脏有问题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中医也同时强调:“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喝得迷迷糊糊,就是醉酒,醉酒就是乙醇(酒精)中毒,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未去新病来。更有甚者,有人把一些不健康的民俗也拿来当养生知识讲,其结果肯定是既背离医学也危害人民健康的。

二是以偏概全,抽调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学有三大特点:一是天人相应观,二是整体认知观,三是辨证论治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不是“斗”;提倡从整体看事物(人体),不能机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广东人和黑龙江人、老人和孩子、男性和女性、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绝不能用一个公式去要求,提倡全民去吃某一种食物,这不符合科学。中西医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长。有人用打比方的方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中医的法宝是望远镜,西医的法宝是显微镜:中医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认识,西医把人体进行分解,细了再细,直至细胞,基因;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看病,男性、女性、老人、孩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有中西医两种力量,这是人民的福气。中西医的结合,扬长避短,中国的养生、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一些养生介绍忽略了中医的这些基本思想,不管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个体的差异,用固定的模式和的方法,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层面,很难达到中医学要求的养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给民众正确认知中医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圆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保健问题,这也是当今健康养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讲饮食养生的书居多,讲饮食养生的讲座也最多。如何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问题,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民众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医在饮食养生上有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人们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药物;二是食补(食养)与食疗(药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绿豆,人们使用它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关键是如何给它派用场:如果作为食养(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如果作为食疗(治病)时,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误导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四是瞒天过海,夸大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任

何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有局限的,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全民都去吃某种食物、让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国国情、民族习惯和中医基本思想的。不少养生宣传中都刻意要求大家去吃某一种食物,把它说成“唯一的”、“最好的”,这显然不是科学态度,起码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全国人都去吃某一种食物,这行得通吗?事实上,人对于食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并不是人人都要吃某一种食物的。错误的导向,加上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养生问题的路非走偏不可。

五是混淆是非,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很多人把养生与进补画等号,以为补比泄好,补出问题了,还不以为然;泄不出问题,也不乐意接受。女人都要补血,男人都要壮阳,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保健药。过分养生既不是中医的理念,也不是西医的理念,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符合国情。不要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很富裕的国家,养生理念也不能是这样糊涂的。养生与进补是不能画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要解决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千万不要盲目进补,也不要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中医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毒药疗疾”的问题。只不过天然植物药的毒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化学合成类药品小一些,这也是事实。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贻害无穷。

如何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养生专家和书籍问题?

第一,是作者(讲座者)必须得是有学术职称的正牌专家。第二,编写、讲座的背景应该是他本人所从事的领域,那些从事文化研究来讲治病,从事骨科工作来讲内科,肯定讲不好。我认为,专家的价值就在于专。如果写养生书、讲养生知识的人是万事通,什么都会,我建议大家打个问号。第三,是看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背景,他们的目的必须是公益的,如果养生讲座讲的就是某种产品如何好,还硬性动员你去买,肯定有问题。另外,对出版社也要有选择,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医疗出版物的出版单位要有医学资质,必须拥有5位以上医学经验丰厚的专业编辑人员,其中两位是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中医的养生理念是什么

篇2

关键词 传统医药产业 传播途径 发展研究

1 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及战略定位

2006年10月17日,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披露:近些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亿美元。目前英国约有中医诊所3 000多家,每年约有250万人采用中草药、按摩、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法国有中医诊所2 600余家,有针灸师8 000人左右。荷兰有中医诊所1 500多家,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约占荷兰总人口的15%。美国有中草药专营公司400余家,每年有100多万人接受中医针灸疗法。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与我国卫生部的双边合作协议中,有50多个协议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中药出口创汇最高的1995年,出口贸易额达7.7亿美元,当时世界天然药市场约为150亿美元,约占市场份额的5%。1996~2001年,中药出口贸易额一路下滑,徘徊在4~5亿美元之间。与此情形相反,进口草药却呈上升趋势,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药进口总额达6.51亿美元,出口4.6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我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介绍,我国的中医药只是“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我国每年7.2亿美元的中医药出口额,仅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量的0.3%;而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至今还一个都没有。如果仅从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份额看,我国的中医药的确面临被全球化和现代化“边缘”的危机。

中医药是我国少有的核心的原创性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核心的少有的原创性软实力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但是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而能够站得住脚的能和西方国家相抗衡的软实力之一就是中医药。所以,仅仅认识到中医药是原创性的文化遗产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定语,即中医药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很多文化遗产是不具备生产力性质的,只能保存,但是很难发展,而中医药不同,它的生产力性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竞争力,中医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的,作为核心文化遗产,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所以要使中医药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软实力。

2 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传播

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牵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在转型时期的一个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目前学界对此展开了全面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化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其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传播的问题,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化传播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曾经专门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于2004年10月1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中医药卫星电视传媒网在京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境外传播项目工作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第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中医药对外传播工作,对外传播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战略行动,中医药对外宣传,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第二,要全面正确地宣传中医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对外宣传的每个专病电视片,每份专病临床资料都能反映我国中医药的真正水平;第三,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对外传播的每一项工作,使观众喜闻乐见,国外医生才愿意使用我们介绍的中医方法诊疗疾病。“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将编译一批适合国外传播要求的中医药对外宣传示范资料,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资料和中国中医药年鉴境外版、中医药法律法规汇编、中医药专科专病最新经验及科研成果的电视片和资料汇编、中医药基本知识介绍及科普宣传材料、全国中医院校、中药厂及著名中医介绍手册等。资料编译后,将通过国内外媒体对外传播,或通过代表团互访、驻外使馆、国际组织等途径对外赠送。显然这一举措是在对国际文化交流讯息做出充分研究后作出的正确决定,这为传统医药产业化的国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为配套的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中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在传播的同时,要在立足发展中医药的基础上,发挥媒体优势,做一些调查性的、研究性的报道,反映中医药在发展中切实可行的疗效和实用价值。为此,在发展传统医药产业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篇3

论文摘要:当前,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掀起的中医热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应对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外宣传,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创立品牌,促使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更多、更深人地了解中医药而来到传统医学的发源地中国留学。目前约有3500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中医药,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中医药已成为来华留学生中最热门的专业,高等中医药教育正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沿。

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教育

1.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

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受,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

1.2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中以“团结之路”为题,专门论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性,并认为“学生的流动也和教师的流动一样,可以扩大他们在智力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眼界,也可以使他们能够找到通向最好的或最专门化的机构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加强跨国科研的联系,稳步发展信息和交流技术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而其中,让学生在国际环境中从事学习和生活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的国际流动,不仅受到学术界而且更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所具有的各种因素会产生各种政治经济的影响,而这又往往关系到一国政府如何制定其留学生教育的政策,所以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发展留学生教育以促进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派出和招收留学生两个方面,这里仅从招收来华留学生角度予以论述。

2发展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1面临的机遇

2.1.1我国加入WTO

我国加人WTO,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医药将被WTO所有成员接受,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扩大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利于开拓中医药国际市场。一方面,我国加人WTO后,大批国外人员的流人使得他们有机会直接了解或接受中医药治疗。据统计,长期在华的外国人员90%以上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或有过中医药方面的咨询活动;另一方面,我国加人WTO后,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趋频繁,中医药学的独特文化与神奇疗效,使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2. 1.2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形成了吸引各国留学生的良好外部环境。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为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基础。作为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社会变革急剧且又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的需求已经日益明显和增强,伴随着这种需求,学习中文、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不断增加。我国的几所著名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具有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综合优势,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等,且留学费用相对发达国家低廉,具有价格上的优势。

2. 1.3全球中医热

在人类“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潮流推动下,全球中医热方兴未艾,中医药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成为与西医药并驾齐驱、优势互补而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又一医疗保健体系。在这样的潮流推动下,中医药学备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外国留学生的青睐,在国际教育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2. 2面临的挑战

2. 2. 1观念的挑战

90年代以来,高等中医药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因而在现行的留学生工作模式中,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在观念上没有树立把来华留学生教育看作是中医药国际教育市场的开拓与份额占有的一种竞争以及留学生教育创汇产业的思想。在工作中往往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没有以教育服务的意识来研究中医药国际教育市场的需求,缺乏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观念,从而制约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2. 2不断上升的来华学习中医药需求对传统宣传与招生方式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们在宣传与招生上缺乏主动出击的姿态,常常是采取“坐等”的方式,对一些咨询信件有时不及时回复,咨询接待不到位,宣传手段单一。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建立了留学生招生网站,但网上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善,未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招生宣传网络体系。

2. 2. 3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挑战

教育质量始终是留学生教育的生命线,但在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计划长时期未作修订,师资长年不流动,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等。有的教师一本教案用了几十年不更新,现代教学技术又不会应用。在教学管理中尚未建立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 2. 4国际上中医药的立法状况对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挑战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掀起了中医立法热,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国家和地区已成功将中医立法,针灸已在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不可否认,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态度是制约来华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外在因素之一。

3对策与建议

3. 1转变观念

我国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积极向一些发达国家靠拢,将招收留学生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项内容给予特别的重视。不仅把招收来华留学生与国家关系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还应形成并确立高等中医药教育创汇产业和教育国际市场的观念,而后一种观念的形成在世界各国普遍将留学生教育视为创汇产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留学生教育给高等中医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在理念上强化招收留学生的市场化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全面改进留学生工作。

3. 2加强宣传,扩大生源

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中,面临的巫待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生源,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所以做好国际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摈弃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外广播、电视、报刊、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和驻外使领馆,向国外宣传中医药的文化特色及独特优势,开辟网上留学申请通道。在主要国家设立招生点,与留学中介机构合作,建立海外机构,参加国外留学说明会等等二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以各种方式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展示中医药教育的现状与前景,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应在保持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新专业和拓宽现有专业方向;另一方面要开拓思路,按市场的需求招生办班。同时,要利用国际合作关系,开辟各种渠道,建立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源输人点,以保证充足的留学生生源。

3. 3保证质量,创立品牌

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的优劣是我们能否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留学生教育的核心。要在教学质量上强调品牌意识,切忌为扩大生源而降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因为教育市场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品牌来吸引生源的。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为切人点,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与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强调留学生在教学原则上纳人中国学生的教育体制,又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帮助,加强辅导,安排好教学,使留学生能比较快地适应专业学习。

篇4

“华夏文明”系列课程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校本选修课程(含国家任选课程和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含国家必修课程和北京市必选课程)、校本专修课程(含学科竞赛辅导类课程和自主招生类课程)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的建设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党的《十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华夏文明”系列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目前已开设如下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帮助选修同学了解先哲的基本思想及中国哲学的基本脉络,养成哲学的思维,能批判地、反思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通过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知识,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经典著作等。

文化行――华夏礼仪智慧。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华夏礼仪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思想精髓;通过亲身参与礼乐文化活动,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心中,亲身感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礼乐为切入点,窥中华文化之面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走近汉服。以传统服饰在现代的继承和传播为切入点,以“做中学”的授课方式,介绍传统文化中的服饰、饮食、民俗、娱乐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参与课程的所有同学感悟“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体味传统生活方式中的智慧和乐趣,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走进中医。本课程意在宣传中医知识,讲解如推拿、耳针、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本着介绍和宣传中医的目的,将医学简化成一种可以日常运用、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法,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同学们能正确认识中医、运用中医知识。

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明体达用、经世致用”

“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是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形象地说,就是从传统文化的躯壳中挑拣出一鳞半爪的“符号碎片”来装点我们的精神生活。此外,“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文化之“道”的深入挖掘。在中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当致力于“明体达用、经世致用”,即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用思想文化的提升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1.“明体”――感悟文化之“道”

学习传统文化,究竟是观察一个已死躯体的标本,还是感悟生命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现实中往往是前者。例如,在中国哲学教学中,多平铺直叙、罗列一些观点,这样让人觉得孔孟老庄,不过和埃及的神像、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玛雅的历法一样,是我们从遥远的古代挖出来的珍宝,虽然珍贵,只不过供人把玩赞叹一番,然后放进博物馆陈列而已。礼仪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汉服是中断300年的游魂,中医命运稍好,但也时时听到各种杂音。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何处?马一浮先生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他指出,全部中国文化都可以统摄于“六艺”之中:“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而“一切道术皆统摄于六艺,而六艺实统摄于一心”。抓住这个核心,传统文化教育才有了灵魂和生命。

文化的核心就是“道”,所谓“明体”,就是“明道”。在“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中,我们力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哲学是一种活的思想,是可以指导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力量。我们主要讲授“轴心时代”,即先秦时期,重点学习儒、墨、道、法、名家以及易学的基本思想,以“究天人之际”,并了解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参观历代帝王庙,感受“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瞻仰文天祥祠,感悟“天地有正气”的气节,是我们每年例行的出行计划。

礼仪与服饰也并不是“仪式动作的总和”和“一件衣服而已”。在“华夏礼仪智慧”和“走近汉服”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就是华美的服饰,“夏”就是兴盛的文明道德,“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由此而来;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中原文明往南方迁徙,号称“衣冠南渡”;端庄大气的礼仪,潇洒飘逸的服饰,是中华文化最直观的标志。学习冠婚丧祭等传统礼节,绝不是鉴赏古董,而是对生命节奏的把握。穿着汉服,绝不是“复古”或cosplay,而是对故国衣冠以及失落的文明的缅怀和传承。“走进中医”则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明白,医学是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历史上“废方存药”的失败,正是因为脱离了整体理论框架的指导。

只有上升到“道”的层面,才能领略“生命的学问”。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碎片,也不是被观赏把玩的展品,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活着的、实践着的文化。

2.“达用”――学以经世致用

“达用”即学以致用,在生活和实践中体证理论,用理论点化、提升生活和实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最终要落实为“修齐治平”,即理论要指导实践。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又告诉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能体证理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哲学智慧”虽然理论性强,但是课程一方面设置了《周易》、参观古迹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别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以理解。例如,在“孟荀人性论”的学习中,就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探讨“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结合“我的天啊”“苍天在上”“人做事、天在看”等日常用语,挖掘“天”这一古老信仰在人们精神世界的遗存及演变历程;还有探讨名家“白马非马”时,谈及社会变动带来的“名实之相怨久矣”,让学生明白今天也同样如此。这些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从而如课程说明所说的那样,能“批判地、反思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

“华夏礼仪智慧”和“走近汉服”实践性较强。礼仪本身通过实践才能学习,即所谓“习礼”,而礼仪又对生活实践具有巨大作用,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课程设置了坐立揖拜、岁时节令、冠婚丧祭、观摩射礼、参观坛庙、聆听雅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汉服课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理论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何为汉服,以及汉服的基本款式、古装剧正误、汉服复兴运动等。这一部分的教学不仅有课堂讲授,更有汉服试穿、款式辨认、古装剧挑错等环节,帮助学生将汉服与“古装”“舞台装”“cosplay装”等区分开,理解汉服在今天的意义。实践部分设置了手缝基础(束口袋、汉服布偶等)、配饰制作(绳绦编结、端午五彩绳、古风首饰),以及其它手工,如汉服折纸、端午香包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创作。

篇5

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内对外都需要有形展示。医院对职工进行愿景激励时,应将医院的发展蓝图与美好未来,转化为品牌形象,植入职工的发展意识中,才能焕发出持久的动能与潜力。事实上,医院的品牌营销战略与医院文化建设应融合为一体,使职工的职业精神在理念文化上有可靠归属感,才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医院品牌形象在对外展示中,应适时导入CI形象管理工程,按照CI的塑形模式和方法,对医院实施整体形象塑造与展示。德国哲学家、符号文化哲学创立者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是人类能够创造出符号文化,人类生存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符号的创立与应用。医院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说到底也是对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符号的应用与传播,并服务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医院品牌形象展示与传播的内容,印证着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2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够对医院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揭示与提升

医院的战略目标凝聚着决策层及全体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决策层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医院就会出台什么类型的战略目标。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医院品牌形象战略应着力塑造与揭示的核心要素之一。如医院的发展战略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观,那么医院在品牌营销战略及实施过程中,就应将患者的需求与满意度作为品牌营销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考量,使医院的特色技术品牌和服务品牌能持久地赢得患者的信赖,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转化为工作效率目标和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医院若能切实达到以患者为中心,表明职工在体现价值观时能将自己作为医疗服务者的位势感放平或放低一些,能够将自己的服务对象置于利益关系层级的上一层次,即医务工作者不能以自己为中心。笔者认为,当医患关系与沟通能够真正建立在价值目标相对一致、互利互惠的协调机制上时,医患关系和谐共处的几率将远大于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状态。笔者所在医院在品牌宣传中提出了“患者是衣食父母”的价值观及服务理念,这种遵循市场规则,体现顾客至上的竞争策略,在为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职工的行医实践,即应该从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医院品牌营销战略可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目标市场体系

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医院经营管理、寻找目标市场、构建基层双向转诊网络、扩增市场份额、巩固病源流量,这些管理项目都与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医院战略目标如何实现,与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和医院所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及手段密切相关。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侧重于通过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渗透,以便占领更多的目标市场。如在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办名院”品牌营销中,首先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为名医名科寻找到对应的目标市场。如我院在心血管病专业、骨科脊柱病专业、中医等领域拥有资质深厚的知名专家,市场细分时则侧重于对心血管疾病群体,脊柱和关节置换群体,中医治疗、中医养生、中医推拿按摩等适应证需求群体,进行区划与营销服务,即通过医疗供需双方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名医名科的效应更好实现;同样,笔者所在医院拥有的优势医疗资源多数属于地区领先高新技术,市场细分时笔者所在医院以占领医疗需求的高端市场为目标,针对疑难重症群体展开营销服务,在医院技术优势发挥的同时,也使医院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供方,构建目标市场的实质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而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市场细分没有上下限,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患者群体与潜在需求,如果医院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由稀缺资源上升为品牌资源,营销战略只是辅助手段而已。

4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推进提供传媒支持

医院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持续传播的主要信息是医院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构成要素,传播方式需要借助各种有效的传播媒体。置身于现代信息化时代,媒体与传播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方式。医院的品牌形象主要以高品质医疗服务为内涵,传播范围往往与医院服务的辐射半径及区域性规划相关联,跨地区跨国界的品牌医院毕竟属于少数佼佼者,因此医院品牌营销的定位与传媒选择,应取决于医院战略目标中的医疗服务辐射区域,即应在医院有效的服务区域内选择有效的传媒方式进行持续传播。如笔者所在医院地处北部边疆地区,划定的品牌辐射区域为半径100公里范围,覆盖人口约100万这样的传播范围与医院功能基本匹配。按照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的观点,选择媒体即是选择传播,媒体的力量取决于传播的方式与效率。

在笔者看来,媒体的多元化时代,并不能完全消解了医疗信息不对称现象,当医疗按公众信息的方式传播时,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简要格式进行,但医生或护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普通患者来讲,依然存在知识层面不对称差异,医患沟通在诊疗知识领域很难达到完全通释的地步。因此“明明白白看病”尽管是患者的合理诉求,但医院选择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时,往往以公众信息渠道为主。医院的品牌宣传信息更应该是广而告之的内容,如精美的广告形象宣传设计、公益性医学科技知识展播、名医及专家访谈、健康知识宣教、医德标兵树立、医院文化氛围营造等等,通过多媒体传播方式,将现代医院的科技之光与医道崇尚的仁爱和谐文化融合为一体,外树医院的品牌形象,内塑职工的团队精神,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运行管理,即能对医院的战略目标实现产生持久的推进力。

5总结

篇6

根据协议,2011至2012年,将由中国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那么,中国文化在澳传播的现状如何,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更好将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形象展示给澳洲人民呢?为此,本论文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澳华文媒体传播中国文化形象评价

1894年第一份中文报纸《广益华报》(theChineseAusvNiaHerald)问世,自此华文在澳的传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目前,澳洲的华文报纸主要是以《星岛日报》为代表的港台报纸的天下。这些报纸都有实力雄厚的财团支持。由大陆赴澳华人经营的报纸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且因入行门槛过低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此类华文报纸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根据笔者在澳主持的《墨尔本华文媒体发展状况评价》(2009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陆华人报纸经过近十年的优胜劣汰,已基本进入良性竞争阶段。其报道质量和实力,以及与祖国媒体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华夏周报》等收费周报为例,这些报纸基本是40版,以时事新闻为主,不仅关注澳洲华人生活也及时报道澳洲、中国和世界新闻。从新闻内容来看,它们能够及时反映澳大利亚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此外,它们都非常重视联系华人团体,积极维护华人权益。其中一个案例是,2008年1月22日在维多利亚大学任研究员的曹中军博士遭遇歹徒袭击身亡,华文媒体纷纷展开深度调查,追踪评价审判结果,并号召华人开展募捐和慰问等活动。这些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提升了华人的凝聚力。

总体上,由大陆华人经营的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是以自身行为生动诠释中国文化价值观。例如:儒家文化非常注重“仁爱”精神,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而澳华文媒体一直积极参与各种慈善事业,不仅心怀祖国也关注澳洲。在祖国遭遇自然灾害和2009年的维省大火等事件中,华文媒体倾尽全力进行了大量报道并积极策划和组织慈善募捐等活动,赢得了赞扬。其次,这些媒体对宣传中国文化满怀热情。华文报纸都设有相关固定专版(有的多达10页)且图文并茂。其选题涉及中国历史、习俗、文化典籍和文化大家等多个层面。这些文章成为澳大利亚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第三,它们关注当下中国的文化形象。这些华文媒体开辟专版及时地介绍中国,甚至是各省的各项文化活动和宣传政策,例如:《华夏周报》的《魅力安徽》。此外,它们还通过组织“征文活动”等生动地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例如:在2008年“第二届全球华文媒体国际峰会”期间,《华夏周报》开辟“志愿者”专版,让读者领略到了中国的“80后”和“90后”们积极向上的风采。

综上所述,澳大陆华人创办的华文媒体大多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致力于架起中澳文化沟通的桥梁。然而,它们在前进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欠缺厚重的文化积淀,影响了文化传播的质量:华文媒体的有关文章基本源自网络,而且关注点偏重于“猎奇”、“市井”、“美食”和“养生”。从这些文章里看到的中国文化更多的是“宫廷”、“传奇”以及“中医中药”,因此无法生动、全面地展示和说明中国文化精神。此外,由于财力有限,限制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渠道。就传播效果而言,当地影响力大和最受喜爱的华文媒体主要还是港台的。从传播渠道来看,大陆华人经营的媒体以报纸为主,广播,尤其是电视尚处于起步阶段。广播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华人的日常生活,例如:提供各种商品、就业、交友信息,播放点播歌曲,交流居家过日子的小窍门和拿手菜,提供倾诉热线等。对此,受访华人的评价是“(整体看来),电台扮演着全心全意为墨尔本华人过日子服务的角色,像是居委会”。电视台因为经营成本较高,受到的限制更多。华夏传媒集团于2005年创办了华文电视台,其节目来源主要来自国内电视台,例如:广东台的《今日广东》等。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该电视台的自办栏目特色不足,难以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总体上,澳华语广播和电视还难以胜任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二、澳主流媒体传播中国文化形象评价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特征。据统计,澳全国共有200多种语言。

中澳经贸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交流更加频繁,尤其是经贸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外,在澳的华人总数不断增加,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华人约67万人。

然而,与中澳关系发展不相匹配的则是澳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形象传播的滞后和“刻板印象”模式。

以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公共电视台ABC和SBS为例,前者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公共电视台,后者是澳联邦政府资助的民族电视台。笔者以2010年反映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形象的相关重大事件为案例分析了两家电视台的涉华报道,发现:

ABC和SBS对华报道的数量比较有限,在报道中,两家电视台对中国进行报道时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即在报道具体信息时,立场是客观的;在进行观点评价时,态度多为负面;更多的时候新闻的主题是正面的,但是镜头里的画面却时而出现“另外的景象”。以“玉树,舟曲灾害性事件”报道为例,ABC在报道中,其“正面”类报道指的是报道受灾情况和救灾进展等信息(6条),但是在评价“中国政府”的角色及作用时,就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进行了批评(4条)。此外,当报道“受灾居民”的情况时(4条),整体上中国人的形象仍然是无助的、软弱(weak)和茫然的,一如当年澳洲的华工。再以SBS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为例:SBS对中国人的“组织文化”和行为方式表示不认可(6条)。此外,在报道“世博”具体活动时(18条),如:某国馆日,虽然标题和解说文字是客观性陈述,但是镜头里却展示的是拥堵、情绪冲动的参观者和组织者的无奈与抱怨。

同样地,这种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化的隔膜和误读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态度上。根据笔者主持的《20世纪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在澳大利亚的传播》研究结果显示,澳大利亚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绝大多数的有关研究成果是从中国直接引进的中文著述,少部分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学者的作品。可以说,从中国文化在澳传播的发展状况看,澳主流媒体并不关注中国文化,因此,澳本土受众仅凭借国内的主流媒体是难以理解和体会中国人及蕴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文化的。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影响到在澳出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华人。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招生宣传 调查 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不断萎缩,给高职院校招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实践中,做好招生工作的关键在于招生宣传,它直接影响着招生效果和质量。本文以笔者所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蓝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样本学校十余年招生宣传工作经验,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

当下,由于生源的压力,很多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压力。在当今高考形势下,高职考生关心什么,影响考生报考的因素有哪些,何种招生渠道最有效果,成为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

二、调查范围、方法及实施

本调查对象是我校当年入学的2012级高职学生,主要采取全面调查法,共发放调查表289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289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表主要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公信度和代表性。

三、调查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招生信息获取渠道调查

1.通过何种途径得知我校招生信息?(可多选)

2.哪些人曾向你推荐过我校?(可多选)

3.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我校招生简章?(可多选)

4.你搜索学校信息时,主要浏览哪些网站?(可多选)

通过对招生渠道的调查,可以看出网络途径是得知我校招生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占调查总数的54.89%;家长、亲属、朋友推荐是学生获得学校信息的最主要人际途径,占55.54%;学校招生信息网是学校招生简章信息最有效方式,占81.69%;百度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址是搜索学校信息最有效的网络渠道,均超过调查人数的60%以上。

分析:通过调查,网络、招生简章、咨询会是获得学校招生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尤其是网络的作用已经远超其他宣传手段。这就要求学校网站要充分发挥招生专栏作用,及时更新内容,提供优质高效的咨询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同时,应积极发挥招生简章的作用,在招生简章和专刊的设计上,要美观大气,图片多于文字,突出重点和亮点,通过各种现场咨询的机会尽可能发放到考生及其家长手中,采用撒网式的手段,不断扩大对学校的宣传。

(二)影响学生填报志愿调查

1.你填报志愿时,最想了解学校的哪方面?(可多选)

2.你报考我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考生选择报考学校最想了解的信息中,就业、专升本情况和专业介绍占前三位,分别达到68.95%、67.98%和59.55%;报考学校的主要原因中,“就业前景”和“爱好中医药文化”占比重最高,分别占44.77%和43.63%。

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考生关注学校主要集中在学校就业、升学和专业设置这三个问题上。这说明学生及其家长对所选学校的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关注,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招生宣传时,着重突出就业发展方向、专业特色、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实训设施设备、教学成果等几方面的亮点,提高对考生的吸引力。

(三)招生宣传效果调查

请写出你认为学校开展最有效的招生宣传途径(取排名前5的回答)

从样本学校2012年开展的招生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来看,网络、在校生实践活动和高考招生现场咨询会是最有效的三种宣传途径,而网络宣传效果尤其突出。

分析:在信息化时代,招生工作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的作用,不断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丰富学校网络信息;同时,应注重发挥在校学生的积极作用,组织在校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展现良好的学校风貌和学生素养,不断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四、招生宣传策略

通过对样本学校招生宣传工作问卷调查的分析,结合我校近十年的招生宣传工作经验,笔者简要整理了目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主要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体制

应坚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以学校招生职能部门为主导,各系部配合联动的宣传工作体制,以招生宣传为先导,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为重点,同时带动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体制,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能力和高质量的就业能力来推动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开展。

(二)建立高效负责的招生宣传团队

学校应选拔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骨干教师组成招生工作宣传小组。各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各地市招生宣传工作,注重考核,落实激励政策。宣传小组在宣传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服务意识和以考生为本的思想。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服务。

(三)扎实高效地做好常规宣传工作

常规宣传工作是所有院校每年都需要扎实做好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媒体和平面手段进行海量宣传。充分利用传播快捷、覆盖面大、时间集中的电台、电视台及权威性强的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广泛地进行宣传。注重通过印发大量的招生简章,向宣传对象发放,宣传招生办法,介绍学校各方面情况。

2.广泛参加各省、市、区县的现场及网络招生咨询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填报志愿前,各地均会组织一定规模的招生咨询会。这是对考生进行宣传,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争取优秀生源的极好机会,必须充分利用。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当今的网络信息渠道以其快捷、广泛的特点,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接纳。所以校园网在招生宣传中的地位就尤为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贴吧、QQ群和微博、博客等各种网络信息渠道搭建好宣传平台,真正做到“全员宣传”、“时时宣传”,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宣传的优势。

4.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具有职业院校鲜明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扩大学校在县、乡镇、村的基层影响力,提升学校形象,吸引更多生源。

(四)发挥人情因素扩大招生辐射范围

发挥情感因素,调动校友,借助家长,扩大辐射范围,提高宣传的亲和力和可信度。高校有成千上万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工作,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有利资源。他们的宣传介绍更具说服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有在校生万人以上,他们的家长也是学校的可用资源。家长的宣传介绍也更具说服力。

(五)积极调研开发优质生源基地

随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稳定的生源供应基地就成为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招生宣传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地区和对象,积极建立生源基地。高职院校应选择部分生源数量较多、生源质量较好的中学,通过签订协议、挂牌等形式,建立与招生重点地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联系。这是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利用职业院校实习就业基地优势扩大招生宣传范围

职业院校拥有大批实习、就业基地,这些用人单位背后所拥有的是大批潜在的生源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用人单位的辐射作用,通过张贴醒目海报,实习生、毕业生的宣传等形式,扩大学校在对口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有效增强招生宣传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吸引更多行业内职工子女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张瑶祥.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体会[J].教育与职业,2007,(14).

篇8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平等性 方法

语言和文化相互交融,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包含着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变得愈发的重要。然而,在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教学日见成效,而中国文化的教学却没有进展。人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但若对中国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会阻碍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教学同样很重要。

一、 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少部分的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技能,为以后的生活、工作服务;还有少数学对英语毫无兴趣,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学习。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进行中西文化的交流。当问到“相声”“孔子”“中医”“剪纸”“皮影戏”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述。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在教授英语时,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传授;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材中充满着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本国的文化提到的少之又少;教学理论大多是汉语及中国文化对外语学习的不利影响,而其对英语学习的有利的一面却被忽视。另外,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各高校依旧无法弃离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学习英语,而忽视文化的重要性。

二、如何维护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平等性

(一)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要导入中国的文化,教师要首先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精髓具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真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等,这些内容渗透在很多文化表现和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各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通过解决中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可以使中西文化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要解决不平等的意识,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文化平等、语言平等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学会使用英语传播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应彼此尊重,本着互相平等的原则进行交流和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注重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在语法、语音和词汇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既包括对相同文化的吸收接纳,又包括对自身国家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它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有强势的地位,使中国文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从而陷入被其他文化同化的危局之中)是不能进行正常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加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中国文化受古代儒家、道家、法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的独特文化。西方人擅长的是以抽象思维进行分析,而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以具体直观的思维分析事情。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的特点,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强调自我发展、特立独行。同理,若要理解东方文化中的内涵,先要了解中国文化观念所崇尚的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信念。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本国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而且学生能在比较中相互借鉴,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不至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平,吴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篇9

2002年9月26日,亚宝药业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从而成为2002年上市的第5个医药企业、山西省医药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2003年5月28日,总投资5亿元、首期建设投资1.35亿元、占地400亩的亚宝工业园在山西省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作为国内大型中药产业化投资项目,该工业园区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亚宝药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如今,亚宝药业已成为能够生产中西药制剂、原料药、兽用药等200多个品种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山西省34家优势企业之一、山西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及利税大户。

亚宝药业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洛渭黄三水汇集的山西省芮城县。你也许会问:一个规模不大的医药企业如何从一个不大的县城走向全国?而亚宝正做到了这些。令人欣慰的是,作为以上一系列事件的主角,亚宝药业在经历多年默默的发展后,如今终于站到了前台,无可质疑地成为新一代医药企业的先锋。

科技创新“筑路”

亚宝药业的前身是芮城制药厂,1990年,企业全部资产用于弥补126万元潜亏后,即将倒闭。是年11月,现任亚宝药业董事长的任武贤走马上任。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任武贤亲自制定了以中药现代化为中心,以化学和生物药为两翼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为此,亚宝药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亚宝药业研究所);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了北京亚宝中药技术开发中心;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技术合作。通过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亚宝药业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国家级新药。

目前,亚宝药业主营的140多种产品中,有56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有5个,二类新药有5个。主导产品“丁桂儿脐贴”(原宝宝一贴灵)十年品牌,久经验证,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该产品的技术升级产品“小儿腹泻贴”为国家三类新药;拳头产品“曲克芦丁”(原维脑路通)、“尼莫地平片”市场销量在同类产品中稳居全国第一;老年性痴呆症治疗药物――“忆立福”(阿尼西坦),独家中药保护品种“仲景胃灵丸”,“亚宝炎痛消贴”等产品自生产销售以来,市场份额均在逐步上升。此外,公司在中药透皮吸收、药物控释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新建透皮制剂生产线和水针制剂生产线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优良质量“上锁”

质量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为此,亚宝药业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注重产品整体形象的塑造。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拥有从美国、日本等国引进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检测设备,拥有相当数量的中高级专业人员。从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进厂直至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均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药典和相关标准,生产条件符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要求。由于“亚宝”产品质量过硬,深受经营者、消费者的青睐。

营销网络“铺点”

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市场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集团公司董事长任武贤注重在开发产品的同时着手打造亚宝药业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根据亚宝的实际和医药行业营销特点,“亚宝”成立了普药公司、医药经销有限公司和公司,“亚宝”庞大的医药销售队伍已经与全国2000家商业客户建立了业务关系,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医药销售物流网。

近年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加快市场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成功地走出一条营销新路子:首先,他们加快网点建设,构筑营销网络,先后在北京、西安、武汉、太原等大城市建立销售办事处,销售队伍不断扩大,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公司本着“激励销售、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各地医药市场销售业务大户签订区域性品种协议书,有效地扩大了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其次,他们狠抓责任落实,严格奖惩兑现,加强宣传力度,优化营销格局;再次,调整营销策略拓展农村市场,为市场的长远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导入CI“塑形”

为加大企业媒体宣传力度,亚宝药业积极导入CI,并将CI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是经营战略明确化;第二阶段是视觉识别系统化,他们请专家设计了企业标志、标准字等一系列的视觉识别系统,增加文化附加值;第三阶段是市场营销策略化,通过对产品、价格、包装定位,抓好市场开发工程。随着亚宝品牌影响力的日渐扩大,由此带来的效益也日益凸显。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亚宝”推出一系列品牌“套餐”:

――重塑企业文化。他们从企业经营理念到员工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着装规范等进行一系列的整合,从各个方面来体现“亚宝”的特色文化,从而在市场上树立全新的、永久的“亚宝”形象;

――整合形象宣传。在整合形象宣传中,他们坚持做到影视形象、报刊形象、包装形象、店堂形象、员工形象、药品价格、适用范围等九统一,以此来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对“亚宝”品牌的认识。他们还要求营销人员实施跟踪服务,通过服务在客户、医院、药店、超市及患者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重组信息管理。公司内部建立局域网,外部与因特网结合,建立企业互联网站,宣传企业信息,并和各大办事处、商业客户进行互联,传输业务数据信息,以此来使亚宝的信息流提速。

重视人才“固本”

现代社会,在打造精品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愈加显得重要。任武贤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先后举办了“药剂”、“企管”两个培训班。现有30余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及青年技术骨干被推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在读研究生许振江还被推上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在亚宝集团蔚然成风。

篇10

综述分析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监管措施,提倡正确认识、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预防其发生,同时为完善我国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提出建议,保障临床的安全用药。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现状; 原因; 预防; 监管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在为人类带来健康的同时,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世界上平均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人数占因病总死亡数的0.5%~5%[1]。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约为10%~20%,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2]。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提示我们应提高警惕,重视其预防和监管。在我国,中药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大部分人对中药的认识是“纯天然、无毒、长期服用可起保健作用”,对中药不良反应知之甚少。与此同时,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讲求辨证施治的中医和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的中药,其科学性也遭受到了一些质疑,已经影响到中药的使用。

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探寻其发生的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其发生,以巩固中医药作为国粹、国宝的地位,同时完善我国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为临床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1 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68年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药物在常用量时发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以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为使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更加合理规范,也有学者如于培明等[3]提出应该按照不同的目的来定义管理法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并建议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管办法》中的定义重新界定为:“符合标准规定的合格药品,在按照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由此可以推论出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应该是“合格中药或者成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以外的有害反应。”但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界定尚不够明确,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合格药品和用药不当等造成的药害事件也都被包括在中药不良反应当中。

我国ADR监测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4-03 SFDA会同卫生部联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开展ADR监管旨在及早发现新药未预料到的严重不良反应,确认已知的或新发现的ADR,对ADR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机理和后果,使医护人员更加重视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ADR,并通过临床信息反馈,全面评价药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2 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

由于化学药品频频出现不良反应,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疗效相对稳定、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但是随着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数量也有所增加。据WHO与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报道,1994年以前收集到草药不良反应报告计4960例,1999年底已增至8 986例。

不同于西医和西药,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中药经过炮制和配伍,也能达到一定的增效减毒的目的。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不仅涉及如乌头、雷公藤这类“有毒”或者“有大毒”药物,还涉及三七、川芍、木香、天麻、车前草、火麻仁、白芍、红花、杏仁、何首乌、没药、南沙参、夏枯草、砂仁、贯众、桃仁、柴胡、黄芪、槐花、人参、甘草、当归、麦冬等常用药物[4]。

中药不良反应的药品品种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中又以显效过程短、速度快的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最多。有统计结果显示,2001~2003 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占ADR报告总数的13.5 % ,其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77.2 %[5]。一位专家收集了199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引起不良反应(ADR)文章292篇,涉及药物121种,致不良反应1096例。除单味饮片外,内服中成药发生ADR的品种为46种,例数415,占37.85%;外用药品种为14种,例数为50,占4.56%;注射剂25种,例数452,占41.24%,死亡数90例(其中雷公藤制剂致死者83例,为1984~1997年之间的例数)[6]。1999年全军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收到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液占78. 3%[7]。

根据各年的文献综述,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涉及人体很多器官,发生毒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肝脏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生殖系统损害、造血系统损害、皮肤、黏膜损害、重金属中毒等。

3 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综述各方学者对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药物因素

3.1.1 某些中药本身含有的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有毒中药七十余种[8],植物药如乌头类含有乌头碱,雷公藤含有雷公藤碱等;矿物药如朱砂、水银、砒霜等;动物药如斑蝥、蜈蚣等。

3.1.2 中药材污染、变质引起的不良反应环境污染、种植不当或者贮存不适,中药材会出现铅、镉等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霉菌毒素超标等问题。

3.1.3 中药的品种来源不同,质量良莠不齐中药的品种复杂多样,其药效、毒性大相径庭,而同名易物、同物异名的情况甚多。目前除了按《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研制的中成药外,尚有大量各省市自行研制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9],这都不利于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

3.1.4 药材炮制不相宜如附子、半夏、朱砂等常用中药都需要炮制,如炮制不当或者炮制不足就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3.1.5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目前虽然有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一些中药进行质量控制,有《中国药典》对有毒中药毒性成分的剂量做出严格要求,但我们仍然对很大一部分中药的有效部位、有毒部位还不清楚,中药质量检测的难度较大。

3.1.6 中药中动物药和昆虫类药物的使用也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动物药中所含异型蛋白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3.1.7 其它因素中药的用药部位、采收时间、贮藏条件等对不良反应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3.2 使用不当

3.2.1 使用剂量不当中药的使用没有本着调和阴阳的原则,讲求“君、臣、佐、使”,因证而定,因方而别,因人而异。

3.2.2 药证不宜,配伍不当若辨证失误造成用药不当,或者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用药适得其反。

3.2.3 长期用药长期服用大黄等清热解毒药物会对胃肠道造成损伤,马兜铃科中药长期使用会对肾造成损伤,而就连“调和诸味”的甘草若一日用量在10 g以上,连续使用多天也会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

3.2.4 中西药合用可能由单纯的中药或西药引发,也有可能是由于合并用药使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而引发。

3.2.5 煎服方法不当一些应该先煎、久煎、后下的药物,若不依法煎煮会导致不良反应。

3.2.6 给药途径不当近年来随着中药新剂型、新品种,新配方的发展,一些传统的给药途径随着剂型的改变而变化。如一些外用药口服,口服药改为注射用药,或者将肌肉注射的中药注射剂用于静脉注射,都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7 选药不当由于辨证偏差,造成药不对证、错用、误用等。

3.3 个体差异中药的不良反应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及服药季节、时辰有关。某些不良反应如药物性皮炎在某一性别的发生率高;老人、婴幼儿由于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较差或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而比成人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不同病人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不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管措施建议

4.1 强化社会公众安全用药的意识,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目前人们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还不足,有“中药是纯天然的药物,没有毒副作用”的误解,同时也没有科学地客观地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一旦某一种药材或者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就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这是不正确的。其实,“是药三分毒”,无论是化学药品还是中药,在一定的发生率之内发生不良反应都是正常而可以理解的。

4.2 加强国家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管

4.2.1 统一中药质量标准,规范临床用药品种结合药理学、毒理学,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或者可控性成分,使中药质量检测能够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也为合理科学地阐释中医的辨证理论配伍理论以及中药的作用机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确定毒性中药的每次给药最大剂量以及长期连续给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剂量,为用药的安全性监护和毒性防治提供依据。同时,规范中药的品种及名称,保证临床用药有序进行。

4.2.2 保障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中药由于产地、种植、生长期、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储存等环节有别,不但成分和药效不同,且不良反应也不同。政府应该组织标准统一的种植、栽培、采收,以保障中药的有效质量,避免中药在种植过程中的污染。在强调成药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完善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和方法,特别对有毒中药的炮制更应该严格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另外,在中药材的采购、运输、储存中应该随时关注药材质量的变化,防止变质和污染。

4.2.3 继续巩固和发展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上报制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主要通过从各地不良反应监察中心、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自行报告的方式获得不良反应报告。但是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的报表仍参照国外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不良反应报表。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范围的扩大和工作的深入,应该根据中药的特殊性,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不良反应报表,以获得全面、有效的信息,有利于病例报告的分析、评价和信号的筛选。

4.2.4 规范药品生产企业的宣传和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有些制药企业往往一味强调药品的疗效,忽视、回避对不良反应的解释,甚至宣称其药品“无任何不良反应”,这些虚假宣传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应该严格规范制药企业对药品的宣传,规定在药品说明书中如实、详细地罗列出药品的禁忌以及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清楚了解药品,减少误服和过量服用等情况引发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药药品,其不良反应更应该详尽地阐述,医生在开出处方时也要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

4.2.5 完善中药材及成药的上市后再评价通常认为在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是不可能发现所有不良反应的,所以药品的上市后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10]。做好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及时发现有害和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和管理,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4.2.6 广泛宣传中药不良反应知识及危害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广泛,大部分人对中药的作用和毒性存在误解,故此编印、出版中药不良反应方面的信息,加强面向公众的中药不良反应的正面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患者安全用药。可以多元化信息方式,通过报刊、电视媒体、网络,拓宽信息的覆盖面。同时,在医院、药房等主要公共卫生场所,放置宣传手册,使患者和公众都能够便捷地了解相应的信息,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宣传体系。

4.3 规范临床用药单位的工作医生和药师应该合理用药、合理配伍、规范用法用量,应该尽量少使用对脏器有直接毒性的中药,特别应该重视中药与西药的合用。用药之前,医生一定要清楚明确患者的体质、用药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对儿童、老人以及孕产妇更应该注意药量。医院应该强化对药房的管理,杜绝伪药、假药流入,特别应该严格把关有毒中药的使用剂量。药师在发药时要细心、仔细,对于有特殊煎煮、服用要求的中药,要详尽清楚地向患者说明。

4.4 提高中药生产企业的责任感中药生产企业在上报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应该也有责任正确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在美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60%是企业上报的,由医务人员做的不到7%。在我国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99%的不良反应是由医务人员上报的,而只有1%是由企业自己做出的[11]。中药生产企业不注重药品不良反应,看重企业销售盈利,有的中药产品甚至对基本的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剂量、疗程等问题都避而不谈。中药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中药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标准进行药品生产;有责任和义务提醒患者使用药品应注意药品的危害性,并要告知医师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有责任向医师、药师和患者提供其必须知道的药物安全性资料,并合法地、合理地、忠实地、结合实际地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

4.5 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救济制度在增强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以及监管的同时,也应该尝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救济制度。根据国外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经验,有建立基金形式或者保险模式,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12],资金的来源主要还是药品生产企业。政府部门需要在救济基金会和特殊保险之间选择适合的模式,科学测算向制药企业征收救济金的比例、制定救济金赔付的具体金额和上限。

我们应该将作为民族文化瑰宝、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医药发扬光大,尽一切可能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人们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中药。

参考文献

[1] Juntti-Patinen L, Neuvonen PJ.Drug-related deaths in a university central hospital. Eur J Clin Pharmacol.2002 Oct, 58(7):479.

[2] 孙定人,齐 平,靳颖华.药物不良反应,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

[3] 于培明,黄泰康. 不良反应概念的合理界定[J]. 中国药房,2007, 18(5):392.

[4] 李 钟.几种常用补益中药的不良反应[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 3(1):47.

[5] 张 力,杨晓晖.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7):581.

[6] 高益明.从“龙胆泻肝丸事件”看如何正确对待中药不良反应[J].中国药品监管,2003,1:61.

[7] 陈如泉. 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上市后再评价[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1):5.

[8] 朱 敬,娄红祥.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预防[J].药物警戒,2007, 4(2):107.

[9] 黄 萍. 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监测[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1):54.

[10] Amery WK. Why there is a need for phamacovigilance[J].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1999,8:61.

[11] 孙玉琦,肖小河.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 26(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