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宣传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宣传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宣传内容

篇1

一、警钟常鸣,认真审思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但一直成效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消防宣传教育方法形式呆板、不喜闻乐见,难以引起农牧民学习消防知识的兴趣。长久以来,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习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你打我通”的灌输式课堂宣传教育、张贴消防宣传画等等,而大多数农牧民经常或早出晚归、春耕秋种,放牧养牛或外出打工、忙于生计,这些宣传教育形式与农民作息现状和业余生活不相吻合,不够喜闻乐见,难以激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二是消防宣传教育内容枯燥无味、不贴近实情,难以增进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与城市消防宣传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如农村牧区消防重点与城市消防重点不同,建筑物间距相对较宽,多为木质结构,房屋周围草囤较多,易发生雷电火灾、烛蜡火灾、自燃性火灾等火灾,这与城市建筑物间距较密,多为钢筋水泥结构,使用现代化生活设施较多,加上娱乐场所较多,易发生煤气火灾、电路火灾、电器水灾,而且容易引发群体性重大火灾。再如城市民众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强。而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习惯用方言交流,对书面语言及普通话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然由于我们在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只是套用城市消防宣传教育内容,严重脱离了农村牧区消防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进而导致消防宣传教育往往停留在墙上、纸上、家门口,难以入村入户、入心入脑。

三是消防宣传教育渠道比较单一、不灵活多样,难以形成多管齐下、全面立体的消防宣传网络。当前,由于农村牧区公共性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条件较差、消防宣传教育主要依靠张贴消防宣传画、写消防标语、农村牧区广播、下发消防知识小册子等几种有限的宣传渠道,面比较窄,同时种类比较单一,难以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消防宣传网络,进而导致消防知识难以达到妇孺皆知、村喻户晓的宣传效果。

联系当前农村牧区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对象特点,分析上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诸多问题的根源,关键还是在于消防宣传工作没有找准突破口、找好宣传载体和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口,创建一种流动性强、生命力强、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新模式,提升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二、勇于创新,积极寻求以草原文化为载体开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新路子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资源宝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牧业大国,草原文化在农村牧区积淀很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农牧民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创新农村牧区消防宣传模式,就必须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这一特殊资源优势,并以此为载体,增强消防宣传教育渗透力,提升消防宣传教育效果。

首先,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生命力。草原文化是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在农村牧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借此为载体,将消防宣传的丰富内容融入于草原文化中,既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内涵范畴,又能使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形中扩大了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群众基础。同时草原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导向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给人以某种制约与塑造。它的约定俗成将成为独立于权力、政令以及法律之外的一种潜在控制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相对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草原文化这种“不成文习惯法” 的控制力尤为突出。将消防宣传融入草原文化这一载体,将产生相对于法律强制性的一种更加自觉的控制力,有效弥补农村牧区文化、法律素质薄弱的缺陷。

其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草原文化起源于农村牧区民间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群众参与广泛,故而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是最贴近民众的“草根”文化。借助草原文化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既能增强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内容的亲和力,拉近农牧民对消防知识的距离,无形中达到对消防知识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同时又能将消防宣传内容通俗化、农村化,牧区化,促进农牧民对消防防火知识、自救知识、扑救初期火灾知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理解与掌握,进而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渗透力。

再次,以草原文化为载体有利于拓展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的渠道方式。在我市广大的农村牧区地区,各种各样的草原文化以其自身的优势和可娱乐性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借助草原文化这种形式多样、四通八达的特点,无形中拓展了各种不同形式、不拘一格的宣传渠道,极容易形成一种隐形的立体宣传网络。如在广西一村庄通过“传锣”防火,以快板、顺口溜、山歌等形式使村民们时时崩紧防火的那根弦,全村十年无火灾事故发生;在山东省的农村消防宣传中采取“村村贴”消防宣传瓷砖壁画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探索实践,不断在借助草原文化强化消防宣传效果中提升消防工作质量

一方面要强化职能意识,搞好组织筹划。要通过政府牵头、消防部门指导, 由被动宣传向主动筹划过渡。由于草原文化地域性和分散性的局限,很难在大范围得以发展传播,再加上农村牧区消防宣传工作还处于成长阶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的职能,充分挖掘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文化资源,举办有组织、有规模、有切实宣传效果的消防宣传活动,这当中消防部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区域 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宝贵工作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流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提高农民保护意识

就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现状来看,其在农村的宣传工作远远不够。很大部分的农民仍然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只有在农村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物,才能够让农民朋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亲切感,从而产生对属于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从而真正的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决不能简单的由文件替代,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农村举行简单隆重的仪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大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共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宣传途径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让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与数据,开展研究编撰工作,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继承,进入农民日常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的传承下去就应该实现其活态,即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常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来看,农村规模较小、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做到合理开发、活态传承,同时有力的借助政府、社会团体等多元化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例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艺术形式都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中可以通过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进而逐渐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

3.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教育,深入农村学校教学

青少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假如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农村中小学要承担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课堂教学是农村教育最为基础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学校与教师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需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素材,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或者结合民族与当地区域特点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全面增强农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拓展教学形式多元化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和专家进入校园,走进课堂;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来了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状况。

篇3

【关键词】 表达 实践 农家书屋 发展困境

为了了解湖北地区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高校和其他人文社科单位进行了大规模关于湖北省农村文化生活的调查。本课题组参与该项课题,前往湖北省钟祥、宜城、荆门等地,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对象包括了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群体,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农家书屋的一个基本现状: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政策宣传不够,农民认知度不高;过程管理不善,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等。笔者从“表达与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政府是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的主导者,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农民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体,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实现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协调,才能提高农家书屋的实效性。

一、农家书屋的表达与实践

1、表达层次

从政府表达来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007年3月,为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张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党和国家积极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和盘活文化传播载体。

从农民表达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对于农村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据调查,湖北各地区的农民对于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都表示很支持。以农家书屋为例,当问到农民们是否会向上级反映他们自身的需求这一情况时,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一般不会向上级表达”、“没有就算了”的态度。

在表达层面上,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与农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代沟。中央政府以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行农家书屋政策;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在本地区农村进行农家书屋的建设。然而,作为农家书屋的主体,农民并没有向政府表达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下信息的不对称。

2、实践层次

自农家书屋政策出台以来,全国省市区广泛的在本地的农村开始进行农家书屋建设。在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关于书籍购买、书籍种类、数量多少、各种类型书籍的比例,农家书屋的建设地点,农家书屋建设规格等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建设,各种量化的目标都基本实现。其中宣传是任何政策的执行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有农家书屋的存在,这就反映了政府政策宣传的不到位。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惠农政策,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它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据调查所知,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即使少数知道其存在的农民也很少去借书。农民对于农家书屋的认知程度不够,而且对于农家书屋的参与度也不高。

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宣传动员和农民的主动参与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农家书屋成为了一种摆设,而很多农民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可能参与其中。正是由于表达与实践存在很大的代沟,才使得目前农家书屋陷入发展困境。

二、农家书屋的发展困境

1、政策制定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虽然很多省市的农村地区都已基本实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是据在湖北各农村地区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农家书屋虚有其表,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有农家书屋的存在,农家书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外,农家书屋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建设的,政府并没有深入了解农民对文化的具体需求,而是从自身出发认为农家书屋能够改善农村文化现状。政府期望通过农家书屋建设来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但是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农家书屋也许能够改善农村文化现状,但是实际效果还需要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一定程度上,政府建设农家书屋只是为了上级政府要求的任务,实现量化的目标,而并没有在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积极表达他们自身对于文化建设的需要,真正了解农民对于农家书屋这项政策的执行有什么样的要求,所以在建设阶段农家书屋就欠缺了农民基础。

2、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认知度不高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农家书屋的认知程度不高。另外,宣传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宣传内容上,政府只是宣传国家关于农家书屋的政策,并没有涉及到农家书屋的价值宣传;从宣传方法上,政府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形式单一。宣传是推广国家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各级政府都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加以改善。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各个农村都应该让农家书屋这一惠农政策得到更好的宣传,只有被绝大多数的农民所知晓,农家书屋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成为农村文化建设更好的载体。

3、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农民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的管理体系不太完善,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导致农家书屋后天发展不协调。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应该由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但是农村地区人才匮乏也导致了农家书屋管理欠科学。另外,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也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有时候不到位,所以资金和人才因素也导致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发展困境的路径探究

虽然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存在着部分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与难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农家书屋的存在与发展不论是对农民个人还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甚至国家的繁荣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农家书屋有继续改善发展的必要,缩小农家书屋表达与实践的代沟可以从多方面去入手。下面将针对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政府主导农家书屋建设,农民积极表达需求

政府在主导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应先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定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应该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对于农家书屋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农民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为建设主体的自觉性,主动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增加对农家书屋的了解,然后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表达自身的文化需求。政府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导者,农民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体,两者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改变传统单一的宣传形式,以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要改变农家书屋发展难的现状必须要改变其宣传方式,政府拥有独立的宣传部门,资源丰富,能够更好更快地完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政府应该定位清楚,宣传的对象是农民,大多数的农民对除了农田之外的事物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简单的拉横幅不能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关注相关的新闻,如加强对村干部的相关培训、宣传进农家、广播宣讲等。而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当地特色将文化宣传更贴近农民生活,实现宣传“农民化”。以荆门掇刀区为例,据调查得知该地农村很多家庭早已安装网络,可以因地制宜在荆门掇刀地区通过网络来宣传农家书屋。

3、加强资金和人才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把资金真正落实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上,增加对参与农家书屋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补贴,让农民参与农家书屋日常管理的同时生活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尤其是农家书屋的建设。同时,政府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导者,不仅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到位,还要确保人才的投入,加大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人员招收比例。

4、政府与农民协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对农家书屋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农家书屋管理员、书籍、硬件设施等日常的管理,其实更重要的是对管理员的管理。农家书屋疏于管理,缺少相关的人员来管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责任应该落实到个人,具体安排值日人员或是专门管理人员,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重视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所以农家书屋还是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同时农民群众更应该更主动地参与到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中,积极担任日常的管理人员,带动其他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对农家书屋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发挥作为建设主体的自觉性。

四、结语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正处于建设的初期,该政策还存在不够成熟的部分亟需完善。目前广大湖北农村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应该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对农家书屋进行合理化管理,同时还要努力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发挥积极主动性,主动向上级政府表达自身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农家书屋建设的监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 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 郑欣: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2).

篇4

建设新农村,地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需要媒体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布局散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的文明进步,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构建新闻舆论平台,唤起民众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应尽的职责。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喉舌,地方广播电视台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上通下达与舆论宣传工作。在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是因为:

地域的接近性。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上级大台难以兼顾各地情况,而地方广播电视台有着地域优势,对当地情况最了解,与当地联系最密切,因而新闻宣传就更具指导性,开设的节目更有针对性,农民群众也更容易接受。

内容的针对性。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长远任务,也有阶段性的要求,内容多、要求高、任务重。地方台因熟知当地情况,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宣传计划,确定宣传重点,开设节目栏目。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帮助群众释疑解难,化解矛盾。宣传的针对性,有利于当地党委、政府更好地指导工作,也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山东肥城广播电视台在《肥城新闻》栏目中开设了《桃乡新闻》、《劳模采风》等子栏目,通过正面宣传,典型引路,影响、改变农民创业者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摒弃小富即安,小满则成的守旧思想,引导他们放开步子闯市场。

传播的即时性。广播电视节目传播速度快,尤其是现场报道更可做到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步传播。广播电视传播的即时性往往要优于报纸及刊物。同时,广播电视还可开通直播节目,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及时倾听农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方便农民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收听收看的便捷性。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比报刊、网络等媒体,农民朋友更钟情并习惯于听广播、看电视。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他们甚至可以在流动和有意无意之间获取信息和知识。可见,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的便捷性特点更适合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因而更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建设新农村,地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新农村建设已逐渐由破题进入实践阶段,这个关乎9亿农民福祉的“大动作”,不仅为地方广播电视宣传注入了“活水”,同时也给新闻宣传工作开启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广播电视台宣传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哪些新任务,又该如何去完成呢?

转变宣传理念。说起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有人可能将其与以往的“三农”报道联系起来。的确,这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往的“三农”报道主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展开,而如今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求在未来15年左右,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强调立足于农业和农村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些都是新提法、新观念。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必须转变宣传理念,自觉适应新农村建设宣传的要求。

首先,要从原先比较狭隘的“三农”报道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把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放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中来审视,深刻揭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其次,要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全面拓展宣传报道面,注意发现新典型,提供新经验。再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注重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宣传。

抓住报道重点。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中心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应根据本地实际,抓住重点,把报道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方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对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报道。重点报道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与新成果。要加大对致富信息的深度报道。避免粗放式、低附加值的报道,要精深加工,实现信息的二次、三次增值开发,切实体现指导性和实用性,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正式开播后,其《专家咨询热线》、《致富快车》栏目深受农民听众欢迎,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已开始试播,其《为民热线》栏目开播三天时间接到各地咨询电话150多个。本着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怀农村工作者的宗旨,农村广播和新农村频道正以其贴近“三农”,沟通城乡,权威实用,特色鲜明的特点,逐步成为河南广播电视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舞台。

以统筹城乡为主题,报道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典型和新经验。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以工促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农民保障机制等新现象、新举措必将出现,这些更是地方广播电视宣传报道的重点。青岛电视台推出《强镇、强村、强企》专栏,选派记者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通过采访报道新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对农村自主创新和城乡互动、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的好做法的宣传力度。

以社会事业建设为抓手,报道好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重点包括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病残者供养和救助制度等。要加大对农村生活的广度报道,敢于把农村中经济纠纷、婚姻纠纷、风俗纠纷、干群纠纷、治安纠纷、家族势力纠纷等问题进行适当报道并加以正确引导。配合新农村建设,福建广播电台、电视台适时推出了《社区医疗服务走入莆田寻常百姓家》、《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惠及农民》、《诏安贫困村民有医保住院看病不发愁》、《关爱女孩社会捐资育“春苗”》、《健康文化树新风“花”乡文明结硕果》等系列报道。

树立见物见人的理念,突出人物报道。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农民是发展农业、推动农村进步的主体,处于社会注意力边缘地带的农民,尤其渴望得到接纳和认可,希望有机会欣赏和体味自己以及同行的成功。对农节目应紧紧围绕农民这个“人”而不是围绕“钱”和“物”做文章,把各类人物报道摆在突出位置,也就是要以人为本,报道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树立大听众大观众的观念,努力吸引都市人收听收看。观光农业,绿色食品消费、乡村旅游等对农节目对于都市听众、观众来说正产生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开辟更多的途径。

创新节目栏目。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应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制作出别具特色的、适销对路的节目,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应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宣传方法、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打造节目栏目的专业化与品牌化,打造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名牌频道和节目。

广播电视宣传的载体是节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宣传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农民群众希望广播电视节目能把道理说得明白一点,把科学技术传播得具体一点,把致富典型介绍得及时一点,节目办得与农民贴近一点。因此,在拓展宣传报道内容的同时,节目栏目也需要创新。根据视听监评调查和信息反馈,广大农民群众对节目有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需要增加新闻资讯的信息量和时效性。地方广播电视对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来说,是他们了解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面前,他们只有靠信息灵敏寻找致富路子,研究经营策略。有用的信息能够对生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条有用的信息就是一个致富好点子,可以使农民少走许多弯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农民还是一味地按照传统慌里慌张盲目生产,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不灵、销路不畅、产销脱节的事情经常发生,进而出现销售难问题。地方台的节目要正确引导和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认识市场、走向市场,必须向农民传递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应增加信息资讯类的节目,不仅介绍本地的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同时也要介绍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增长知识,拓宽思路。鞍山市广播电视台最近开办了《信息窗》栏目,定期向农民国内、国际上有关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信息,栏目中包括项目动态、市场行情、前景分析、供求信息等内容。

需要增加技术类、知识类的节目。因为这类节目与农民致富增收直接有关,地方广播电视台可根据当前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发展种养业的成功经验,邀请有关农业专家或已成功致富的种养大户进行技术授课、开办技术讲座,以满足农民求知求技的欲望。鞍山市广播电视台过去在新闻节目中也曾不定期地安排一些专家讲座、技术人员访谈等内容,但内容缺乏贴近性与针对性,常常忽视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鞍山台有针对性地在新闻节目中开办了《三农天地》、《致富经》、《农民信箱》等栏目。其中《农民信箱》紧紧围绕农民的疑惑,解答农民的提问,给农民朋友一个说话的空间。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去信去电咨询。针对农民的提问,采编人员走访咨询有关部门和专家,及时给农民朋友作出解释和答复。2006年5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通了“新农村热线”,在农民和专家之间搭设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同时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了直播系统,由专家主讲技术类、知识类讲座,在固定时段向农民播放。

需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对农民群众最有说服力。地方广播电视台应开设相关节目,讲述老百姓的致富故事。介绍一些致富典型,让他们走进广播、走上电视,用具体的事实、朴实的道理使农民群众明白“条条道路通小康”,“行行出状元”。只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定能脱贫致富。从受众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往往对那些与自己职业相仿、经历相似的人会产生心理触动因素。广播电视节目只要抓住了这一点,从普通群众中发掘典型,从平凡中发掘不平凡,那么节目自然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很强的说服力。山东肥城广播电视台先后开办了《招商引资功臣录》、《桃乡人》、《致富桥》等专题栏目,着力介绍一批农村先进典型、致富能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需要文化娱乐类的节目。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枯燥的,农民盼望广播电视能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以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许多农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单调与乏味。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地方广播电视单位,应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利用媒体平台提供资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善出一份力。

另外,地方广播电视台在新农村建设宣传方面应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传播新闻信息上,要力求一个“快”字。快速反映、滚动播出,追求第一时效。在主持风格上,力求一个“亲”字,克服“我播你听”、“我播你看”的呆板说教味,多采用双向交流、平等交谈方式;在播出效果上,力求一个“特”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音画”优势,对合适的题材可搞现场直播,追求报道的生动性、可听性与可看性。总之,节目的形式要适合节目的内容,要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不断创新,常办常新。

篇5

背景:宣传教育先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广大育龄群众,根本目的是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但这并不完全是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的结果,我们还面临着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科学,人口素质不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并趋向多元的局面和形势。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建设,将其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全局,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创新人口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农村人口文化氛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必须顺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围绕中央《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适时调整和确立新的宣传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立足四川特色,坚持宣传教育理念、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开展具有特色的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加大包括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等先进的婚育观念、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在内的人口文化传播的力度与广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文化需求,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状:2003年前后,全省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建设了生育文化干线、环线、生育文化广场、长廊、生育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中心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阵地,全省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统一规划和督察考核,许多基层的宣传阵地建设相对零乱,档次参差不齐,“写几幅标语、挂几个灯笼、贴几张挂图、放几本书籍”成为不少宣传阵地的真实写照,而规划科学、建设规范、形式新颖、艺术性强、内容丰富、群众真正喜欢的则不多。

意义和目的: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是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是在总结与吸收“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提高与创新。实践证明,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各种人口问题,不仅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而且要充分运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着重以文化的力量解决文化(观念)的问题。开展人口文化阵地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人口文化有效融入到人们的生育、生产和生活当中,形成浓郁的人口文化宣传氛围,以先进的人口文化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是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这些地方选择一些人口相对集中、人口流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宣传辐射面较广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秀农家乐,结合全省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整合、依托和利用各地现有的计生技术服务站(室)、“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乐”,打造一批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建立科学规范、形式多样、创意新颖、功能实用的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既可以展示本地人文特色,又能够倡导和传播人口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但具有宣传针对性强、受众面广、实效性高、点面结合、科学规范的特点和辐射示范作用,而且便于集中宣传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既符合中央“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省委“文化强省”的要求,也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融入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新家庭建设的有力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关于“利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各种文化场所和宣传途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活动”的工作要求。整合人口计生系统现有资源,依托社会资源,利用农家乐这一优势平台,创新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文化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作为人口文化宣传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宣传上要坚持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所关心和喜欢;要寓教于爱、寓教于乐,群众乐于接受。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四川省情及本地地域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注重实效,打造特色各异、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档次的人口文化阵地。

3.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全省统一规划、制作设计方案,重点选择旅游风景区、休闲经济区、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和灾后重建区的乡镇、村、社区先行试点,示范带动,逐步推进。

4.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依托和整合利用乡镇、村、社人口计生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全省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当地乡(镇)、村(社区)社会文化建设规划和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站、人口文化大院(农家乐)三级人口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将先进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内容通过现代传输媒体,覆盖全省乡镇,进村入户。用2—3年时间,通过先行试点,规范和建设一批标准化、具有多功能、多媒体的人口文化阵地,形成多功能、广覆盖的人口文化、计划生育宣传信息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

具体目标:2011年,在县、乡镇规范和建设1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中心,乡、村级规范和建设1000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站(室),命名10000个人口文化农家乐,大力发展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中心户、人口文化书屋。

三、框架体系

四、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一)人口文化大院或人口文化农家乐的建设标准(10000个)

1、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命名和统一标识;

2、在现有的基础上由当地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打造或点缀人口文化环境氛围;

3、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文图宣传品十种以上。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模型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二)村(社区)级人口文化站的建设标准(1000个)

1、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专栏。

2、反映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任务的公益宣传画和环境气氛打造。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信息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十五种以上的图书角。

4、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5、配备广播、电视等声像宣传设备及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每年开展两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三)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的建设标准(100个)

1、反映人口计生主要工作的公益宣传画或专栏。

2、不同形式的木雕、浮雕等环境打造作品。

3、建立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性病预防、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文图宣传品二十五种以上及配置有电脑的读书屋。

4、配置一套卫星远程信号接受设备、投影仪等声像设备。

5、配备一套广播、电视机声像宣传设备和十五种以上的人口文化音像宣传品。

6、制作一个计划生育药具柜和一套孕期胎儿发育科普模型及一个膳食营养搭配实物展示台。

7、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

乡(镇、街道)人口文化中心、村(社区)人口文化站、组(社)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农家乐)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在规划设计上要立足地域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体现形式多样,将传播人口计生知识与展示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将传统宣传形式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将传播文化与美化环境结合,综合运用视、听、看、读、聊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开展人口文化的传播与倡导,达到让群众知晓政策、学习知识、愉悦心情、自觉执行人口计生规定的目的。

五、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步骤与评估标准

2009年各市(州)选点(址)申报,进行试点;

2010年,在总结试点阵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成2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1年建成30%的人口文化阵地。

2012年建成50%的人口文化阵地。

各市州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工作规划完成建设任务,最后由省人口计生委组织评估。

六、人口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

1.宣传氛围。(1)户外要有醒目的标识、规范的人口户外宣传画、温馨的人口宣传内容、形象生动的人口文化艺术造型(部分配置)等;(2)室内设图书角或书屋,配置含有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内容的文图宣传品、广播、电视等视、听、读宣传、学习媒介。

2.阵地建设。阵地建设规范、整洁,具体要求以前面第四条建设标准和要求为量化验收标准。

篇6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期特色文化,全面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精心打造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主要任务

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当代名人、祖训家教、孝文化、风俗习惯、农耕文明和神话传说等进行广泛调查,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二)广泛收集具有历史性文化的有关书籍和资料。主要是通过到书店购书、重要古迹建筑景点购书收集资料、网上搜寻相关信息、搜集查阅地方志、获取民俗文化专家研究成果、走访文物局和考古研究会、与有关研究历史文化的名人座谈等,广泛收集全省历史文化、人物事迹、民俗文化,全方位掌握各地历史文化特点和特色。

(三)突出关东文化、名人文化和各民族特有文化的挖掘整理。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和梨树偏脸城辽代文化、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杨靖宇、马占山、张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吉林汉族大秧歌、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长白山人参故事等一大批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曲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战四平、四保临江、张鼓峰战役等涉及的重点村庄人物英雄事迹,朝鲜族特色食品、长白山人参、东北大米等特产品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等。通过挖掘整理,打造地域文化,在美丽乡村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四)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可以在历史古迹、名人文化上做文章,可以彰显关东特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宣传以教育激励人为主的孝文化、弟子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家训祖教、家族家谱,也可以展示宣传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现代农村文化、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农民摄影艺术、书画、诗歌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扭秧歌、跳广场舞、办小剧团和举办农民艺术节等多种活动。要对现有的街路、桥涵、广场、河流、旅游景观进行命名,赋予生命力。在村庄显著位置广泛悬挂美丽乡村标识。总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彰显新农村文化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引导。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动脑筋、广辟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有针对性地对文化底蕴雄厚、新农村建设好的地方,下大力量,下足功夫,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丰富村落文化,达到有特色、有内容、有实力。

篇7

一、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农村人口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中,人口文化最具人本性、群众性、基础性。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必须优抚纳入全市人文化事来发展的总体布局,融为一体,共同推进。一是要规划融合。制定全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把农村人口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纳入对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指标,落实责任,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二是要阵地共建。根据农村实际,农民需求,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大院作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重点,市政府列出专项资金,给予扶持补助。要按照“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一院多能”的原则,拓宽人口文化大院活动范围,使其融为民服务、村级管理、文化娱乐、宣传培训、卫生保健、科技推广、计生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三是要部门联动。人口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着眼于建立互联、互补、互动的机制,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广泛职责,广泛参与、联手共建。

二、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支持的重点,各级关注的热点、农村群众的兴奋点。农村人口文化只有贴近新农村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口文化大院的阵地作用,全面促进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文化“富民”。要组织涉农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在人口文化大院开展各类科技致富培训、科普知识讲座,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二是要文化“育民”。要坚持造福农民与造就农民有机统一,建设农村人口文化与提高农民综合素持有机结合,大力宣传少生快富、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等各类先进典型,用先进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三是要文化“安民”。要发挥农村人口文化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教育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型和谐邻里关系。抽调专门力量,以农村人口文化大院为载体,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举办法律培训班,用以案释法的形式教育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村村组建村民议事会,健全农村“三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办事让群众知情、花钱让群众明白”,努力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培育先进的人口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农村,开展人口文化工作,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标准,把人口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融入为一体,大力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评先“十佳道德模范”、文明幸福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和“鲜花送文明”、“道德评议会”等多种形式的评先树优活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四、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人口计生工作之中

人口文化是人口计生工作的艺术化,必须依托人口计生工作、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深化人口计生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普遍性教育。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依托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充分利用生殖健康服务室、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屋等阵地,广泛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用先进的人口文化和计划生育典型事例启发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倡树婚育新风。二是要搞好人口早期教育。随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开展,农村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针对群众对子女早期教育的期盼,开展人口早教工作,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阵地和网络优势,村村配备专兼职人口教辅导员,建立辅导室,形成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师资培训、基地教学和家庭指导工作机制。三是要认真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认真落实各类奖励优惠政策,激发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五、必须把农村人口文化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工作之中

人口文化进社区,不仅构建了计生宣传阵地,传播了婚育新风,而且丰富了社区文化内涵,扮靓了新农村新社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陆续新建了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新住宅新环境,但十分缺少文化建(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设。如何抓好大人口文化建设,我县抢抓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先机,自觉“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喜不喜欢、接不接受、效果好不好”作为人口文化建设的准绳,树立大人口文化建设新理念,注重传统人口文化与现代人口文化相融合,计生政策法规、优生优育优教、生殖健康保健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乡风文明、道德规范等要求相结合,拓展了人口文化外延,丰富了人口文化内涵。在具体工作中,“协调争取先人一步、制定方案快人一拍、文化品味高人一筹”,主动融入、服务群众,使人口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人口文化建设内容形式上狠下功夫,注重设计方案比选改进、好上加好,力求出精品成品牌。以人口文化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增强美观美感上做文章,注意采用反映新农村新风貌和较高艺术观赏性的景观图画作背景,精心设计制作人口计生宣传栏、井字画、灯杆刀旗、异形插牌看板等,与传统人口文化、民居建筑风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做到图文并芪、雅俗共赏;着力在语标内容上体现人性化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群众的接受度,积极改进出新计生宣传语标,如“酿造甜蜜事业,构建和谐计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孩子不在多成才就行”等,做到既馨心暖人,又醒目规范,人口文化品位、质量的提升,使人口文化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作用,成为新农村新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篇8

【关键词】农村女性居民;信息需求;信息服务;河北。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城乡发展的较大差距,大批农村人口进城,或务工,或经商,造成长期居住的农村居民中,女性占了较大比例,他们在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农村信息需求,女性居民这一群体不容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她们代表了当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但目前关于农村女性的信息需求研究还是空白。为了了解这一群体的信息需求,使有关部门的信息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2011年6月至8月,本课题组对河北省农村女性居民进行了信息需求调查,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60份,其中有效答卷598份,占有效答卷的78.6%。

一、调查对象的组成

本次调查对象为居住在河北省乡、村一级的农村女性居民,职业不仅仅是农民,还包括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调查组认为:她们的信息需求应该是农村女性居民信息需求真正的代表,这样的信息提供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在被调查的598名女性居民中,根据年龄统计,29岁以下的占21%,30-39岁的占26%,40-49岁的占39%,50岁以上的占14%。30-49岁的女性占了农村女性居民的大多数(65%),符合作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的代表。

根据职业统计,598名被调查者中,从事农业种植业的占41%,技术员占5%,乡镇企业人员15.4%,教师7.6%,医护人员占2%,经商人员10%,村干部2%,其他人员12%。其中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乡企务工和商业经营者占了被调查者的66.4%。

根据文化程度统计,这些被调查者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7.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6.8%。初、高中学历人员占了农村女性的大部,这与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实施有密切关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人员中,职业集中在教师、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1.职业需求和性别需求突出。(1)信息需求集中在农业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培训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农产品供求及预测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特种种植、养殖信息、气象与灾害信息、外出务工信息、财经金融信息、医疗保健信息、家庭生活信息、子女教育信息、风俗习惯和权益保护等十五种信息类型。各职业排名前五的信息需求(见表1)。

(2)不同职业群体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除了农业信息需求外,我们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农业方面的信息关注度呈下降趋势,而医疗保健、权益保护、子女教育等信息则成逐渐上升趋势。

(2)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各群体获取信息的手段有差别。

从调查结果可见:获取信息的手段集中表现为首选电视,其次,随着学历的增加,手机和电脑在信息获取方面作用越来越大;报刊比重逐渐增加;固话和收音机比例递减。

从调查结果可见:小学和初中文化的群体获取农业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和邻居亲朋之间的口耳相传,高中及以上文化群体则主要依靠电视和互联网来获取农业信息。

3.影响农村女性居民信息获取的原因。“限制个人获取信息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 影响农村女性居民信息获取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按得票数排名):不知从何处获取、害怕假信息、信息不及时、个人文化素质、缺乏合适的信息。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现在农村信息宣传形式少,多数农村宣传渠道缺乏常规化。像广播、宣传栏、群众大会这些传统方式,虽然在有些地方还用但内容已大为不同,广播多为经商,为农民传经送宝的很少,而且收听效果也不好;群众大会已改为有关部门的科技大集,时间不固定,内容受限制。宣传栏的内容主要有村务公开、村民章程及政策标语等,很少有及时的和贴近生产和生活的信息登出,这些宣传栏几乎是一次性的,很少更换,所以这一主要信息传播渠道基本堵塞。除了电视、电脑这些动态信息提供媒体外,农村居民没有常规化的信息传播渠道,这也是到了21世纪在农村,亲朋好友之间的口耳相传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的主要原因。(2)假信息的存在,使广大农村居民对信息获取心存顾忌。由于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农村居民接触面窄,加之缺乏常规化的信息获取渠道,造成信息辨别能力差,这给一些不法人员造成可乘之机,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等各种坑农害农的事件是有发生;而在农民看来最具权威的电视媒体,由于审查乏力,也不免为假信息提供市场;互联网这一开放媒体的信息更是真假难辨,当然对大多数农村居民而言,上网搜集信息还是理想中的事。总之,农村人让假信息坑惨了,他们害怕假信息。既然不能辨别信息的真假,拒绝接受和获取假信息也就理所当然了。(3)相关部门不重视信息,没有做好信息工作;现代媒体的内容没有紧跟农村发展的步伐,或者说是忽视了农村信息市场。调查显示,现代女性农村居民理想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电视、电脑和手机。目前,各地都建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但其中信息一是的不及时,更新得不及时;二是内容偏少,农村种养殖的技术多一些,但跟踪指导谈不上,其他涉及农村法律、权益等方面的信息还很少。电视作为一个动态的媒体,其信息不好保存、也不好定制,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多信息不能被获取和利用。(4)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亟需培养。个人文化素质是农村女性自身感觉到的限制其信息获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文化程度和日常接触面的问题,他们还只能从邻居和亲朋的交谈中和电视节目中被动地获得信息,主动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缺乏。女性居民的信息意识和获取能力确实存在相当差距,急需培养。

篇9

一、宣传对象

宣传对象要由单一的育龄群众{20—30岁生育旺盛期人群}向整个社会人群转变,包括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各个阶段的育龄人群和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和老年人群。

二、宣传内容

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广”字,即不仅继续宣传人口理论、基本国情、党和国家的生育政策、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观外,而且要针对农村家庭和农村妇女的需要,传授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如以帮助群众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供发展种植、饲养、庭院经济等致富信息、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等,以改善生活为目标,帮助育龄妇女提高治家理财能力,学会烹调、缝纫等生活知识和保健、疾病防治等知识。

三、宣传品制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品是传播人口文化、生育文化的有效载体,它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鲜明特点。在形式上,要尽量使宣传品生活化,用群众喜爱的年画、连环画、掌中书等艺术形式,用扇子、围裙、手帕、手提包、扑克牌等群众不会轻易丢掉的实用小物品,把人口与计生知识渗透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在内容上,应以政策法规、关爱女性、预防出生缺陷、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预防艾滋病、生殖保健和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为内容进行全方位宣传。

四、宣传方式

1、在方法上突出一个“送”字:(1)利用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站、室、人口学校及协会集体送,即充分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作用,向群众讲授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时,讲授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科学技术及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2)因势利导,利用典型户现身说法送。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各异,要想帮他们治愚治贫,就必须知各家之所想,帮各家之所需,送各家之所盼。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善于培养、树立、发掘典型,树立既是建设小康的典型,又是计划生育的模范,这些本乡本土人现身说法,使人看得见信得过,可达到送到位、学到手的效果。(3)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小型展览、业余文艺演出经常送,由于农民群众,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普通偏低,计划生育宣传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口味,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内容他们能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如可在广播、电视上开设“日常生活小顾问”、“发家致富小灵通”、“婚姻家庭小信箱”等专题。

2、根据农村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实行分类宣传。目前农村人群流向大体有三类:一类是青壮年农民外出从工经商,男性多,女性少;二类是好些劳动力进入了非公有制企业,农闲务工,农忙务农,有的是白天务工,起早贪黑务农,劳动在厂,吃住在家;三类是在家的劳动力,从事农副业生产,根据这三种类型的对象,可采取工厂宣传与农村宣传相结合,集体宣传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固定宣传与分散宣传相结合,将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综合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把宣传教育和提供优质服务结合起来。从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出发,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科学的婚育保健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同时,要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服务。特别对于农村贫困计划生育户,要把实行计划生育与扶贫帮困结合起来,在安排项目、资金和生产技术培训方面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少生快富的积极性,计生工作者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在思想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做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沟通感情,密切关系,坚决克服对计生群众要求多、帮助少、索取多、给予少,甚至简单粗暴,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以文明执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赢得育龄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成为造福人民的事业。

篇10

文化传播阵地求“进”

加强生育文化大院建设。近年来,庆安镇将人口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开展人口文化大院创建活动。通过人口文化大院,向农民传授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育儿等知识,讲授科技致富、种养加工等技术。现在,全镇有高标准人口文化大院8个、村级人口学校23个,新型生育文化街2条,计生宣传一条路3个,人口文化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

发挥村级人口学校作用。把镇、村人口学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人口学校建设意见,规范人口学校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争创示范、合格人口学校活动。还利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一契机,争取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人口学校全部达到示范标准。下一步,筹备建设“向阳花婚育新风苑”,使之成为群众满意的农民休闲场所。

文化传播形式求“活”

以节日抓传播。在“3.8”妇女节、“5.4”青年节、“6.1”儿童节、“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10.1”国庆节、“10.28”男性健康日、“12.1”世界艾滋病日以及“九.九”重阳节等,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发放各类计生宣传品,接受群众咨询服务,传播新型人口文化。

以活动带传播。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紧紧围绕“关爱女孩、关心女性、关怀母亲”,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新风尚、新观念,宣传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子女教育等知识,宣传国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禁止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等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宣传“女子成才”、“巾帼英模”等典型人物,宣传各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

以帮扶促传播。开展“帮成才、帮发展、帮就业、帮生活、帮养老、帮健康”活动,对独女户家庭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帮助农村独女户发展经济,走脱贫致富之路。通过帮扶独生子女家庭、计划生育家庭、女孩家庭,促进了新型人口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载体求“精”

庆安镇不断增加宣传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努力开发实用有效,群众满意的计生宣传用品,把婚育新风、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等有关内容印在毛巾、围裙、茶杯、手帕、阳伞、纸杯、扑克、童车等生活日用品上,发给广大育龄人群,让育龄人群时时感受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浓厚氛围,意识到人口计生工作是大家的事,更是自己的事。近年来,全镇共投入50多万元,制作各类实物、宣传品50余万份,扩大宣传品覆盖率,受到广大育龄妇女的喜爱。

文化传播对象求“广”

关注流动人口。在流出人口集中地区设立人口文化宣传,向流动人口传递新型人口文化信息,促进同宣传、同服务;开展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活动,帮助生产、关注健康、关爱生活、关心学习,同步宣传新型人口文化,提高先进人口文化的普及面。

关注青春少年。积极协调驻镇学校开展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青春期心理咨询服务;在学校建立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举办人口文化讲座、青少年健康讲座,促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的全覆盖。

文化传播效果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