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篇1

[关键词]城市交通 突发事件 应急系统 宁波

城市交通是由机动车辆及各种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突发事件是发生在城市道路网上,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的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的交通通行能力下降,引起社会连锁反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损失的事件,较为常见的有交通事故和非周期通拥挤。

尽管近年来,一些城市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了城市通行能力,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私人汽车大增,给城市土地资源容量和城市环境容量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首都变成了“首堵”。道路基础设施不可能无限制扩容,城市交通的复杂局面仍然将长期存在。依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的交通管理虽然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件的发生几率,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交通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提高城市交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是政府交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各部门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城市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

1 发生的不确定性

虽然部分突发事件有发生征兆或预告,但是确切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很难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其发展轨迹。最初仅仅是道路上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如果处理不及时,最后却有可能导致交通严重堵塞,进而可能出现城市的局部混乱。这就是其中的“连锁反应”和“放大效应”。

2 处置的高难度性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上相对车流量大,交通比较拥挤。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往往使得救援力量无法或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到现场后,又往往局限于地形环境因素,大型设备施展空间有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路面人车混杂,还使得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存在极大的危险性。

3 后果的广泛社会性

城市道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城市主干道,其影响面会迅速扩大,产生“涟漪”效应。可能导致城市交通进入危机状态。

二、宁波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处理系统现状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交通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运和水上搜救部综合应急预案和部分预案。宁波市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也根据实际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维护正常的出租汽车营运秩序,及时化解行业内存在的矛盾,有效预防和处置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宁波市交通局出台了《宁波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发生的出租汽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将突发性出租汽车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件,并列出不同的处置方法。预案要求市公管处建立监测网络,及时将一般性以上的出租汽车突发性事件信息报送局里。

为促进宁波市交通系统“三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三防”工作能力,保障在台风、洪水、潮汛等自然灾害面前,车辆、船舶、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了《宁波市交通系统“三防”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范和处置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升级、后果扩大,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制定了《宁波市交通系统重特大事故应急处预案》。

为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保障应急物资和人员及时安全疏运,保证应急求援行动顺利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宁波市交通局制定了《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行动方案》。

近年来,宁波市应急反应机制初步建立,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现有机制总体看应急指挥系统还缺乏标准、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地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增强城市交通应急反应能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政府交通部门以及相关各部门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

三、宁波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思考

1 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1世纪的交通将是智能化的交通。智能交通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决策和指挥调度,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表明智能交通在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减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宁波初步建立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建设了包括交通信息综合业务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视系统、 “电子警察”系统、智能卡口系统、高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无线移动警务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交通管理应用系统。在交通管理智能化发展方面,重点加强了五大系统的建设,即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一期、二期项目)、道路实时交通信息(事件)采集、监测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高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无线移动警务系统。智能化、高科技化交通管理系统为宁波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建立应对交通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应急管理、预防和处置交通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映灵敏、保障有力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结合宁波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我们认为,宁波城市应该建立预警联动总中心,在该中心下,建立交通突发灾害预警联动分中心。

(1)实现在“总中心”下的资源共享

将城市电力部门、排水部门、气象部门、地质部门、消防部门、治安部门、道路管理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等等各部门都纳动中心,各部门建立预警子系统,通过联动中心实现资源共享。联动中心必须将会影响交通系统运营的预警信息及时传入城市交通灾害预警子系统中,便于该子系统及时采取预警措施。

(2)建立统一的报警号码台

目前,110、119、122,120等多个号码台的存在,使人们在危急关头求助时,还需要首先想一想自己所处的状况和应该拨什么号码,因此必须将各类不同的社会服务号码,如交警96122报警,医疗122急救,高速路政、高速拯救、业主管理处指挥中心、

FM93电台收入交通信息导航等等多报警系统的联动,可以建立统一的报警号码台,或者使各个信号台之间相互沟通,无论是哪个信号台收到报警信息,都有责任将其信号转传给正确的信号台,确保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报警信息,同时向多个部门同时发出指令,立即展开抢险、排险、救护、疏导、保卫、侦察等工作,势必会极大地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3)建立统一的应急领导和指挥体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应急工作

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设立值班电话,健全应急反应网络。其职责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和事故的破坏;领导和协调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其主要任务包括: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开展人员培训、处置演练、消防管理和信息技术服务;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各类紧急事件;给予下属机构在处置紧急事件时所需人员、技术和资源的支持。

3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预案是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补救措施。应急预案分总预案与专项预案。总预案是指对突发事故(件)进行应急处置的原则、组织、程序,以及有效控制的对策、措施等总体要求。专项预案是按照突发事故(件)的类别,组织指挥各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有效控制的具体对策、措施。公管处、航管处、公路局等各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并针对实施中的具体情况,适时对各级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1)完善交通管理和疏导的联动应急预案

宁波是个台风、暴雨多发区,有关部门须制定和完善非正常天气状况下的交通管理和疏导应急预案。交管部门应与气象、水电、市政等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如台风来临后,交管部门要派出警车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必要时断绝社会交通,确保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还要重点加强环路、桥区等重点区域的交通维护疏导,根据情况,适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主路车辆走辅路。还要建立救援车辆绿色通道,凡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等,一律派出警车开道,确保特种救援车辆快速通行。

(2)完善交通事故急救制度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建立的较完备的交通事故急救制度,如要求学习驾车者首先须参加急救培训班并取得证书后,才有资格考驾照:要求司机在车里预备急救箱等等。我国作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的国家,宁波作为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大城市,有必要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交通事故急救制度,除了培训驾驶员、交通部门管理人员等,同时在各级急救中心设立交通事故急救队,保证一定的人员数量、装备和技术,并建立急救培训系统。这些预案和制度的出台会很大程度上杜绝或缓解交通堵塞等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慧艳: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辽宁交通科技[J]2005(11):23-25

[2]朱嘉:谈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5(5):65-67

篇2

【关键词】突发卫生事件;铁路;应急机制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日益增加,SARS事件作为典型的突发事件以及铁路交通工具在其传播链中起到的作用已被引起高度重视。铁路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客流量大,客流成分复杂、人员密集,物流、人流的位移速度快、跳跃式、远距离、活性大等特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铁路也是最容易受到直接波及、间接影响或无形侵害的场所。卫生部在《关于非典预防控制有关技术方案的通知》中强调了“预防非典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指导原则”,进一步催生了铁路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1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含义

1.1铁路突发事件是指国内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借铁路传播的事件;铁路车站、列车发生3人以上集体性或者有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铁路单位内部发生的3人以上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

1.2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指铁路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各种制度保障以及运行程序的总称。具体应包括组织保障、预警、预防和应急准备、信息报告、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牵涉面广,不明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建立健全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减低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和危害。

1.3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条块结合,路地联控;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基本原则。铁路是全国大联动的运输行业,呈走廊式分布,系统内部工种设置复杂,管理以铁道部、铁路局、分局、站段纵向管理为主,因此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铁路逐级负责,实现内外全面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2建立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几点看法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2.1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正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危机性以及政府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在宏观层面上指挥、决策、调度、协调权威性高的组织主体。铁道部、路局、分局要在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成立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铁路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根据突发事件波及范围、性质和管辖区域等不同情况,在服从国家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分工负责;其次成立专家组,负责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突发事件的预测、评估、指导和检查;在铁路疾控机构成立现场调查处理小组。

2.2制定有效权威的应急处理预案根据2003年SARS防治工作中牵涉到多部门、多专业、多岗位、多环节的相互支援和衔接才能达到全面控制的经验。因此,铁道部、路局、分局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认真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达到5W的管理要素(Who、When、Why、Where、What)的要求,实现组织上下结合,程序流程贯通,分工责任明确,执行简便可控。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环环相扣,保证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通过执行预案来规范行为,培训队伍,并通过建立防范和处理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其权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篇3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图像的编码和解码;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

中图分类号:TN949.197文献标识码:B

Adaptive Newton-based Set-top Box Hardwar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for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ZHANG Wei, YANG Xiao-yi, ZHAO Quan, CHEN Yan-yu, JIN Bo

(I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VB-C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issues. First of all, it point out the reasons why the quality of the television image is unsatisfactory. And then it introduce the DVB-C system and the concept of image encoding and image decoding. At las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daptive Newton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is adopted. This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processing of image and its fundamental theori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DVB-C; image encoding and image decoding; auto-adaptive Newton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引 言

200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组织系统内外众多专家,编制完成了《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并于2001年初颁布实施,这是我国步入21世纪后指导我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国家数字电视发展计划的时间表[1],2003年完成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和标准制定,并有计划地在某些重点城市进行标准清晰电视和HDTV的实验播出,2005年正式播出;“十五”期间全面推进卫星数字电视传输,2005年停止卫星节目的模拟传送;2010年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完成从模拟制式向数字化制式的过渡。

经过接近十年时间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在奥运的带动下,全年有线整体平移和地面数字电视实现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3月5日,中国权威ICT研究与管理咨询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上,《2008~2009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204.1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用户达到2,035.0万户,至2008年底,中国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922.7万户[2]。

但是数字有线电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产业界及消费界的种种问题。笔者走访了有线数字相关产业运营商以及消费者居民小区,所了解的主要问题分别如下。

产业界:运营模式成为发展障碍,内容出现瓶颈,资金短缺等。

消费界:对产品换代信息了解不够,电视画面质量不尽人意等。

1 电视画面不尽人意原因分析

1.1 信号源不同

电视厂家和商家在商场销售中多采用高清信号发生器送出挑选过的信号流(如逐行的1,280×720、隔行的1,920×1,080)演示产品,所以电视信号在商店内能展现出较好的效果。而在家里收看的电视信号相对分辨率较低,理论值是每帧720像素/行×576行且隔行扫描的模拟信号。另外现在的液晶电视屏幕大于原来的CRT屏幕,需要将4:3的画面格式转换为16:9的画面格式,图像放大拉伸,更加深模拟信号的不尽人意。

1.2 信号传送方式不同

商家可以采用DVI/HDMI数字信号传输(减少了因模拟信号转换带来的信号损失)或用分量信号YUV传输(减少了色差分离带来的信号损失),家中接收的电视信号大部分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从高频头出来的多是复合视频信号合成的,需要经过色差分离。如果电视机中这部分电路的器件较为低档,就会带来信号损失。

1.3 信号处理不同

液晶电视是逐行扫描,模拟电视是隔行扫描。模拟信号多为隔行扫描信号,所以液晶电视需要有一个隔行到逐行的转换。且液晶电视屏幕分辨率多是1,366像素/行×768行(高档的有1,920×1,080),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以上变换(从720×576到1,366×768)。 以上两部分算法(在核心芯片内)的好坏对图像影响很大,而原来的CRT电视无需这两步处理。 另外,液晶电视的像素是固定的,在显示一些低分辨率的画面信息时需要图像处理电路,经过这个电路扩展的画面,会相应地变得粗糙,并把画面的不足放大,如此使得高清电视接收现有的模拟信号时效果反而更糟糕。

2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领域而提出的,在当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技术也不甘落后,打破了传统模拟领域研究的局限,也开始了数字领域的探索,成为数字发展主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字电视信号及数字视音频广播可以通过卫星、同轴电缆、微波等多种方式传输,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将其归类为数字卫星视频广播、数字有线视频广播和数字地面视频广播。目前,在我国的数字广播电视系统中,卫星传输部分已经确定采用DVB-S标准,数字有线电视部分正在试行DVB-C标准,而在地面传输的实验中,有关部门正在进行6个标准的比较测试,目前尚未最后做出决定[3]。

本文介绍的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依据DVB-C传输标准,有线网络系统,调制方式是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且没有使用内码前向纠错[4]。通过有线电视(CATV)系统传输多路数字电视节目,所传输的节目源既可来源于从卫星系统接收下来的节目,又可来源于本地电视节目,以及其它外来电视节目。

DVB-C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1[5]所示。

由于有线电视传输信号信道的途径较短,信号衰减及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因此DVB-C系统中只采用了一级纠错RS编码和一次卷积交织。随后信息均以二进制比特的形式呈现,经过差分编码、QAM调制及相应解调过程输出数据。

3 图像的编码和解码

由于数字化后的视频数据量十分巨大,不利于传输与存储,所以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所传输的数据必须经过编码压缩。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压缩就是去掉信息中的冗余,即保留不确定的信息,去掉确定的信息。而有线电视传输信号主要为图像信息,一幅图像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冗余和主观视觉冗余,因此图像数据压缩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3.1 数字图像自身特性进行编码压缩的可能性

(1) 空域冗余

空域冗余也称为空间冗余和几何冗余,是一种与像素间相关性直接联系的数据冗余,通常邻近像素灰度分布的相关性很强;

(2) 时域冗余

时域冗余又称时间冗余,是针对视频图像而言的。在视频图像进行连续播放时,相邻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很小(例如25f/s的电视信号,其帧间时间间隔仅为0.04s),同时实际生活中的运行物体具有运行一致性,使得视频序列图像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3) 频域冗余

频域冗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变化编码技术所处理的主要信息冗余。大部分变换编码将图片信息从空域转换为频域之中,使得大量的信息能用较少的数据来表示,达到压缩效果。另外,又由于大多数图像的频谱具有低通特性,因此,保留低频部分的系数,而抛弃高频部分的系数可进一步提高压缩效果;

(4) 信息熵冗余

信息熵冗余是由于图像中像素灰度出现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即用同样长度比特表示每一个灰度,则必然存在冗余。若将出现概率大的灰度级用长度较短的码表示,将出现概率小的灰度级用长度较长的码表示,则可以使编码总长度下降。

3.2 数字电视编码标准简介

数字电视的编码标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信源压缩编码标准和传输信道编码标准[6]。传输信道编码标准即前文所提到的DVB标准或类似传输标准,本部分重点介绍信源压缩码标准。

(1) MPEG-1编码

MPEG-1编码标准在数字存储介质中实现对活动图像和声音的压缩编码,编码码率最高为1.5Mb/s,标准的正式规范在ISO/IEC11172中。MPEG-1是一个开放统一的标准,并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其图像质量仅相当于VHS视频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广播级的要求,但已广泛应用于VCD等家庭视像产品中;

(2) MPEG-2编码

MPEG-2编码标准是针对标准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在各种应用下的压缩,方案和系统层的详细规定,编码码率达到100Mb/s,标准的正式规范在ISO/IEC13818中。MPEG-2编码特别适用于广播级数字电视的编码和传送,被认定为SDTV和HDTV的编码标准;

(3) MPEG-4编码

MPEG-4是为了促进电信、计算机及广播电视三大网络的最终融合而产生的视频压缩标准,标准的正式规范在ISO/IEC14496中。MPEG-4压缩标准旨在为多媒体通信及应用环境提供标准的算法和工具,用于实现音视频数据的有效编码及更为灵活的存取;

(4) H.264/AVC

运用H.264/AVC标准压缩同等图片质量的情况下,其码率只有MPEG-2压缩标准的1/2左右,将成为今后广播电视(包括HDTV)、会议电视、高密度光盘、多媒体图像通信系统的主流视频压缩编码标准[7] 。

4 单帧图像插值算法原理分析及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研究

伴随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以及视频编码压缩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接收装置也进行着相应的技术更新。目前的电视消费市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CRT显示器,而是逐渐被新型的液晶显示器(LCD)所取代。相对传统的CRT显示器,LCD具有像素位置精确、平面显示、厚度薄、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更值得注意的是,显示器消费市场具有屏幕尺寸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等离子显示器(PDP)问世后,这种新型技术更具有超薄超轻、易实现大屏幕显示的特点。

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接收装置发展的同时,也对自己技术变更产生深远的影响,伴随屏幕显示尺寸的不断扩大,对视频信号图像分辨率的处理,即静态单帧图像重构超分辨率图像成了一个公认的变态求逆问题[8] 。

尽管单帧图像超分辨率处理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但在一定条件下实时图像超分辨率处理仍被广泛的应用[9],传统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的低阶插值函数通常不能获得较满意的视觉效果,随着插值函数阶数的提高,虽然可以改善视觉效果却又使其复杂度迅速增加,运算时间相应增多。本文在对几种常见插值算法进行综合分析及软件仿真对比中,旨在引进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数字算法,并进行相应研究。

4.1 最邻近插值算法

最邻近插值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插值算法,它通过计算与点P(x0,y0)邻近的4个点,并将于点P(x0,y0)最近的整数坐标点(x,y)的灰度值取为P(x0,y0)点灰度的近似值。最邻近插值算法在许多情况下结果也可令人接受,但是,当图像中包含色素之间灰度级有变化的细微结构时,会在图像中产生人工的痕迹。

4.2 双线性插值算法

双线性插值算法是对最邻近插值算法的一种改进,即用线性内插方法,根据点P(x0,y0)的4个相邻点的灰度值,通过两次插值计算出灰度值f(x0,y0)[10]。 用双线性函数来定义一个双面抛物面与已知点拟合。

f(x,y)=ax+by+cxy+d,

a=x0-x,

b=y0-y,

先根据f(x,y)、f(x+1,y)插值求f(x0,y):

f(x0,y)= f(x,y)+a[f(x+1,y)- f(x,y)]

再根据f(x0,y+1)、f(x+1,y)插值求f(x0,y+1):

f(x0,y+1)= f(x,y+1)+a[f(x+1,y+1)- f(x,y+1)]

最后根据f(x0,y)及f(x0,y+1)插值求f(x0,y0):

f(x0,y0)= f(x,y)+b[f(x0,y+1)- f(x0,y)]

=(1-a)(1-b) f(x,y)+a(1-b) f(x+1,y)+(1- a)b f(x,y+1)+ab f(x+1,y+1)

= f(x,y)+a[f(x+1,y)- f(x,y)]+b[f(x,y+1)- f(x,y)]+ab[f(x+1,y+1)+ f(x,y)- f(x+1,y0)- f(x0,y+1)]

由于双线性插值算法已经考虑到点P(x0,y0)的直接邻点对它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形下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但在某些应用中,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斜率不连续还可能产生某些不期望的结果。

4.3 三次内插值算法

三次内插值算法属于高阶插值算法,如三次样条函数、Legendre中心函数和sin(πx)/(πx)函数等,这里既要考虑P(x0,y0)点的直接邻近点对它的影响,还应考虑到该点周围16个邻近点的灰度值对它的影响。三次内插值算法较好地保存了图像的细节,但是随着插值函数阶数的提高,运算量将迅速增加。另外,高阶函数也不能无限地逼近理想插值函数。

4.4 灰度级插值算法的Matlab实现

原图效果为图2,图3~5为分别采用最邻近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算法及三次内插值算法得到的单帧图像放大效果。其实现代码如下:

I=imread('ncepu.jpg');

figure,imshow(I)

F1=imresize(I,1);

F2= imresize(I,1,'bilinear');

F3= imresize(I,1,'bicubic')

figure,imshow(F1);

figure,imshow(F2);

figure,imshow(F3)

从以上三种插值方法对图像放大的结果可以看出,最邻近插值法的图像中已经较为明显地改善了源图像中边缘锯齿情况,但相对后者又有着较明显的块状效应,如果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该种情况。双线性插值法的图像和三次内插值法的图像的结果没有块状,但双线性插值法的图像稍有些模糊。综上对比,三次内插值法的图像效果最好。

4.5 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研究

已知函数f(x)在等距节点xi上的函数值为f(xi)=fi(i=0,1,•••,n)。

一阶差分表示为

Δfi=fi+1-fi

k阶差分表示为

Δkfi=Δk-1fi+1-Δk-1fi

n次牛顿插值公式表示为

Nn(x0+th)=t-j,t=,即目标像素点与源像素点的位置关系, h为步长[11]。

已知一维函数f(x)的n+1个等距离节点上的值,根据上式即可求出f(x)的任意一点的值。n值越大,计算结果误差越小,计算量随之增加。当n=1时,对图像的处理即为双线性插值公式;当n=2时,得到二阶牛顿插值公式:

N2(x0+t)=f0+Δf0t+t(t-1)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可将离散的二维图像信号在水平方向进行一维插值,然后对所得信号在垂直方向进行一维插值,即可完成该二维信号的插值处理。

当n继续增加时,会造成计算量成倍增加,本文不予考虑。

假设每个像素点均与3个相邻的源像素点相关,并运用二阶牛顿插值公式进行图像插值计算。若要获得目标像素点P(x0,y0)的灰度值,可将f0、f1、f2代入二阶牛顿插值公式求出,也可以由另一组值f1、f2、f3求得。若所取值f0、f1、f2、f3处在图像均一环境中,即各灰度值相差不大,则任取一组值都能得到相差不大的结果;若所取值f0、f1、f2、f3未能处在均一环境中,考虑到图像细节或者边缘环境,则上述两组值将取得完全不同的结果。如何选取源像素组是自适应牛顿算法所解决的核心问题[12]。

两组源像素值代入二阶牛顿插值算法所得结果如下:

Δ2f0=f2-2f1+f0

Δ2f1=f3-2f2+f1

通过对比|Δ2f0|和|Δ2f1|可以较好地选取适合的一组源像素组。绝对值越小,则源像素组与目标像素点相关性越大,反之亦然。目标像素点的值选取一组相关性较大的源像素点进行牛顿插值计算更为合理。

5 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数值检验

本文采用提取局部像素值,之后分别运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和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进行处理,通过数值比较,直观显现出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优越性。

局部像素数组值如下所示:

XX+1

Y 177179

Y+1 183182

(1) 双线性插值算法数值处理

f(x0,y)= f(x,y)+a[f(x+1,y)- f(x,y)]=177+2a

f(x0,y+1)= f(x,y+1)+a[f(x+1,y+1)- f(x,y+1)]=183-a

f(x0,y0)= f(x,y)+b[f(x0,y+1)- f(x0,y)]=177+b(6-3a)

(2) 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处理

N2(x0+t)=f0+Δf0t+t(t-1)=177+2t2

取x轴数值对比,采取局部像素比较,即|x-x0|

f(x0,y0)=177+b(6-3a)=177+(y-y0)(6-3(x-x0))=177+6-3(x-x0)

N2(x0+t) =177+2t2=177+2(x-x0)2

|N2(x0+t)|

6 结 论

随着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使对图像分辨率处理的算法成为了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外已经出现众多基于改善图像质量的算法思想,却大多局限于运算速度以及硬件平台兼容性等因素。本文仅基于数字有线机顶盒硬件平台,提出一种不提高函数阶数却能明显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的插值算法思想,即自适应牛顿插值算法。

参考文献

[1] 娄惠文.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一期.

[2] 中国信息产业网,2009.3.6.

[3] 温玉成. 数字有线电视前段系统解析.

[4]Jerry Whitaker. DTV Handbook: The Revolution InDigital Video In Digital Video.

[5] 卢官明,宗 P. 数字电视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6][7] 杨秀华. special report. 电视电声研究所,2003.12.

[8] Cheung K F, Marks R J. II, III-posed sampling theorems.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ytems,1985, 32(5): 481-484.

[9][12] 肖建平. 图像超分辨率算法与硬件实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10] 张德丰. MATLAB 数字图像处理[M]. 机械出版社.

[11] 周 品,何正风. MATLAB 数值分析[M]. 机械出版社.

篇4

1、全体领导和教师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学校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

2、出发前班主任要集队做好安全教育及宣布活动安排。

3、活动时班主任是各班的具体责任人,跟班教师附连带责任。

4、本次活动的路线地点,学校政教处制定,老师不得随意更换,不得组织学生到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5、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上车,教育学生上车要注意车号,不要争先恐后,要礼让。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6、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和开展活动,不要随意“放羊”,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活动,要经常清点学生的人数。

7、如需分散自由活动,要求学生三五成群,指定好小组长,不要个别行动,教育学生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跟班老师要加强巡视,分管领导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8、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班主任清点人数上报,并有秩序上车,班主任及跟班老师跟车回校,待学生离校后,才能离开。

二、组织与指挥 :

(一)现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李月梅 13853687480

副组长:李如喜 13851233488

组 员:蒋苏林 13851255321 柳敏杰:13775471508

(二)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

1 、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 、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四)应急状态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活动的各年级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加以督察和指导。

(五)参与活动的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班主任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其他配班老师应当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三、活动过程安排:

1、汽车到校 2、教师清点人数 学生上车

3、出发 4、教师清点人数,集合上车返校

四、监测与报告 :

(一)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汇报,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二)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五、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篇5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杜万金

副组长:王二铎

组员: 各教研组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火灾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补充如下:

1、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2、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3、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学生处。

(二)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三)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陕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 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五)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六)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篇6

副组长:黄松山

成 员:朱清宝

林朝庆

2、学校保卫处为加强平时校园安全的预防力度,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城厢中心学校成立保卫处。保卫处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处理校园各种突发事件。具体名单如下:主 任:林木田(校长)

副主任:黄松山

成 员:朱清宝 林朝庆

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暴力伤害事件应急预案1、活动的组织者或当班值勤者为第一责任人。2、实行“突发事件首望制度”,即暴力伤害事件一旦发生,首先看见突发事件的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并尽可能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3、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一方面应通知“保卫处”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往事发现场,竭全力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及时疏散学生,全力保护受害师生。另一方面应立即与当地公安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镇政府、县教育局)取得联系,要求救援。4、如发现学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马上送医院诊治,并及时通知受伤害者的家长。5、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听从他们的指挥,积极配合救援工作。6、事件平息后,协助保护好现场,并向公安部门和上级政府部门详细汇报情况(口头、书面),做好有关材料。7、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学生及时慰问,稳定情绪,保证校园秩序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组织人员,接待受伤同学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二)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搬离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急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县教育局。3、迅速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指挥师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4、阻止学生救火。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老师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各生活老师、班主任、值周教师等,谁先发现,谁就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属联系。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

(四)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3、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4、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5、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来校上课。6、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学生病愈回校后,任课老师要做好补课辅导工作。

篇7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本乡境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比较严重的事故;重点是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事故,洪灾、森林火灾,矿山、工程建设、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物品、锅炉、管道和特种设备、紧急中毒事故。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副总指挥由乡长担任。指挥中心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五个小分队。

1、办公室。主任由乡长担任,副主任由“心连桥民情热线”值班指挥担任,成员由党政办成员、“心连桥民情热线”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组成。负责全乡突发事件应急救灾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处理日常事物。

2、现场处理小分队。队长由党委分管综治副书记担任,副队长由人武部长担任,成员由机关干部10人、民兵应急分队10人组成。负责事件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

3、现场保卫小分队。队长由派出所长担任,副组长由派出所指导员担任,成员由派出所全体干警组成。负责做好事件现场的安全保卫,疏导交通,维护治安,并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实施监控。

4、医疗救护小分队。队长由分管医疗卫生的领导担任,副队长由卫生院长担任,成员由分管卫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和乡计生办服务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抢救、转移。

5、物资供应小分队。队长由分管财政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由财政所长担任,成员由财政所全体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所需物资供应。

6、善后处理小分队。队长由分管民政的领导担任,副队长由民政所长担任,成员由民政所及司法所全体人员组成。负责事件处理过程中及结束后社会稳定工作。

三、工作要求

1、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组织实施应急预防,开展好事故灾害的求援工作,应急小分队人员应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

2、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小分队在组织应急抢救的同时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如实报告乡指挥中心。突发事件报告以下内容:①突发事件单位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②突发事件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格;③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④突发事件的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⑤突发事件的抢救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事件灾区控制情况;⑥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突发事件及处理的有关事宜;⑦突发事件的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

3、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地有关单位及各小分队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拍照并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管现场重大痕迹、物件等。

4、交通、供水、供电等部门应当尽快恢复被损道路,水电,通讯有关设施,确保救灾现场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5、保卫小分队应加强对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疏通工作预防和防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6、医疗救护小分队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抢救伤员,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

篇8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重大火灾安全事故,学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危险药品安全事故,学校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学校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重大安全事故。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由组长(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级、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未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序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1、每学期要得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从保证学生安全的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

3、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4、学生晚间在校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和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值班。

(二)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值班老师、值班领导、管理人员等要沉着冷静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

2、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教师可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救火

4、及时报告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三)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要迅速组织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2、要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和市教育局。

3、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及时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

3、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及时报告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4、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和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

4、组织抢救受伤师生,并及时报告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市教育局。

(六)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定期检查锅炉使用情况,做好锅炉工的培训工作,购买特种行业保险。

2、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师生员工,及时报告110、119、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3、封闭事故现场

(七)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各班、各年级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向学校书面报告,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实施。

2、若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抢救受伤师生。

3、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市教育局。

(八)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未经学校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110、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

(九)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2、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3、及时报警110、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并及时向市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十)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要迅速利用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及时报警110、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篇9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篇10

为应对医院突发事件,及时有效供应物资,维护正常的医疗、教学工作,将突发事件对医疗、教学工作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等后勤物资供应处理工作。

二、工作原则

1.健全制度,科学预警。完善物资储备应急预案体系,为突发事件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提高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并做好物资供应响应工作。

2.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后勤保障部对后勤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级应急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

3.常备不懈,确保供给。物资应急系统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确保应急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

4.协调配合,快速反应。物资应急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处置工作反映灵敏、快速有效,保证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突发事件发生后,后勤保障部成立物资专项应急协调指挥小组(简称专项协调指挥小组)。

长:戴金奎

副组长:张海波

员:刘明泉

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卢志杰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2.专项协调指挥部职责

(1)向上级汇报应急处理方案;

(2)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3)决策应急物资调动、投放等重大处置措施;

(4)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5)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3.专项协调办公室职责

(1)执行专项协调指挥部的决定;

(2)组织信息收集、传递、通报工作;

(3)检查、督导专项协调指挥部决定的执行情况;

(4)对应急物资的投放、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5)完成专项协调指挥部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四、物资准备和台帐处理

1.与供应商在签订的合同中注明若医院方临时急需货物,供应商应优先组织准备,最大限度按时保证医院方的需要。

2.由后勤各班组负责人按需制定计划,申购储备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