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理性 科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88-01
所谓科学思维力,就是指孩子科学思维的逻辑性、敏感性、周密性和条理性。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只对感性材料本身特别感兴趣,常常会因为一味地操作材料而忘记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因漫无目的的操作而使探究无功而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目标明确,条理清楚,思维周密,提高探究的效率呢?下面谈谈作为一个基层教师的我关于这方面的学习思考。
一、动脑后动手――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科学探究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我们强调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采用“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目的。而且,动手也并不一定会“自动地”促进“动脑”。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路老师的终极目标,提出这样的一个活动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了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不就是对摆本质了解的时候吗?
二、倾听后挑刺――提升思维严密性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涉及到自变量、应变量、控制变量方面的一些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学生甚至老师最难把握的便是控制变量范围的确定,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控制变量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稍有不慎,便会遗漏,致使实验失败。然而这也为我们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其中一大策略就是多让学生表达和倾听,学生的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内在思维过程,对学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表达的“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冷热和温度》时,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手心温度。结果,一位学生汇报为39℃,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到底是学生在谎报还是确实如此呢?教师问学生是怎么测量的,学生就演示了一遍,原来他是用双手搓温度计的方式使温度上升到了39℃,学生的汇报显然是真实的。但教师却并未就此而罢休,反而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为什么会对他的汇报产生怀疑吗?”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最后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参加的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讨论的过程,虽然最终实验证明学生汇报是科学的,但这中间教师的行为真的是一种“多虑”吗?学生所收获的只是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只有37℃这样一个常识吗?若教师不从心底关注学生的表达,又怎能发现这其中的“不科学”,发现这其中蕴涵着的教育资源呢?
所以,在科学课的交流中,我们也应像语文老师那样关注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并在表达和倾听中让学生思维严密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三思而后行。
三、反思后质疑――增强思维批判性
增强学生思维批判性的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向权威发起挑战,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比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当有学生指着那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老师往往用先在水中加盐再烧的方式验证前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体是盐。这样的验证真的可以说明这是盐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在此时能问一句“你凭什么知道这就是盐?白色的物体只有盐吗?”从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自身批判。“一节没结论的科学课恰恰是一堂最具科学的课”。在“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中,教材上明确指出物与像等大。可以说这是科学真理,是不容质疑的科学真理,然而在注重证据的科学课堂上有学生却质问老师:物与像的等距是怎么测出来的?这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傻了眼。接下去老师该怎么做呢?是一锤定音式的逼学生记住结论还是鼓励学生想办法去证明,将这原已成为真理的定论变成悬而未决的猜想?我想从为学生一生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选择后者远比选择前者的意义来得深、来得广。
篇2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出示教师范作,这样做虽然使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长期以往的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学生画画的公式化。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想象被临摹褪化。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在学生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去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学生个性的创造力。
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三、运用各种学科的优势互补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社会本是一个整体,把知识分科,知识为了研究的深入,他们最终还是会融合在一起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能够取长补短,那会完善的多。
1、美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
2、美术教学中需要文学的渗入
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最密切。中国的国粹“国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给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
3、把表演融进美术教学
美术创造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经历越多,供加工选择的内容越丰富,想象的途径也就越广,想象活动越活跃,越有创造性。表演是一门形体和语言的艺术。在美术课堂运用表演不仅是课堂活跃,而且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形体动作,积累素材。
四、用大师语言感悟,拓展创造思维
让学生了解、接触艺术大师,学习、感受大师创造的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审美能力。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用真挚的心灵去感受美。有时,大师们也为学生的大胆创新而倾倒。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内心,展露世界,没有更多合理与不合理的舒服,用心感知自然,创造自然。一幅画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生命。学习凡高、毕加索、蒙克、伦勃朗、米开郎基罗等各派大师的特点,扩大事业,为内心注入了更新的火力。
五、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日本现代美术教育 》 吕中元 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2]《美术教育学 》 赵长江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3
一、通过一题多解的启发诱导,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期,其思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因而我们要把创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体验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思维不循常规,寻求变异,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发现,学生提出富有个性的见解的时候,往往是“思维火花”闪烁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的讲评,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提出一题多解的解法,大胆地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在每个人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对同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进而有不同的分析思路。教师应“让”出讲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验自己是研究者。教师给予学生很高的肯定,总结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注意订正学生解法中的正误。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效果良好。
这种解法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改正。
从上述的多角度分析和探索可知,解数学问题如果能应用恰当合理的思维视角,把问题的隐蔽条件挖出来加以利用,常会使问题的解答避繁就简,化难为易,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一题多解可以使学生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的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但是学生的解法也时常有错误的时候,如视角6,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并说明理由。
二、通过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教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感叹:这个问题平时做过,但在考试中遇到同类问题(变形题),学生又不会做了。其实这说明学生对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真正的“理解”,思维灵活性差,无变通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通过对典型题目的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教学,往往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目的。这种做法适应于习题课、高三复习课。
例3.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任意一点,求证:ABC所在平面垂直于PBC。
变题1:如图(1),已知PA圆O所在的平面,A、B、C是圆周上三点,且平面PAC平面PBC,求证:AB是圆O的直径。
变题2:如图(2),已知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平面PAC平面PBC,试判断点C的位置。
变题3:如图(3),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正方形,点在底面圆周上,AFDE,F为垂足。
(Ⅰ)求证:AFDB。
(Ⅱ)如果圆柱与三棱锥D-ABE的体积比为3π,求直线DE与平面ABCD所形成的角。
三、通过梯度问题的设置和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问题,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的问题系列,在课堂上依次让学生训练(或对学生提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步步展开。这种做法比较适合于概念(定理、公式)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
解析几何中“曲线与方程”一节中,学生难于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我作了如下设计。
先让学生看如下三组中每一组的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学生不一定知道所说的“关系”,我给予适当的启发)
师:(1)中的曲线上的点坐标(x,y)都满足方程y=x吗?
生:都满足。
师:方程y=x的解作为坐标(x,y)的点都在(1)中的曲线上吗?
生:还有一些不在曲线上。
师:我们把(1)中这种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叫“纯而不全”。
然后请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学生一般能总结出:(2)属于“全而不纯”,(3)属于“既全又纯”。
师:关系(3)具有良好的性质,我们把具有这种关系曲线叫方程的曲线,且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
最后,提出“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两个概念,学生就较深刻理解了。
四、通过点评学生作业的错解,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有主见地评价事物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置一些学生错解,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提出争议,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数。
篇4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渐渐变得枯燥无味时,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缺乏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便成为空谈。所以,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异议,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基本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性。而前苏联的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成分是所谓发散性思维占优势。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则对发散思维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理论,即思维的流畅度、思维的变通度和思维的独创度,它们依次反映了发散的灵活性、发散性及新颖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能体会到发散思维对学生高效地掌握各方面知识的作用。
二、倡导一题多变,体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
例如:在低年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练习中,有这样一道转变条件的练习:有白天鹅20只,黑天鹅比白天鹅多10只,黑天鹅有多少只?在学生将此题解答后,变换条件:(1)黑天鹅比白天鹅少10只;(2)白天鹅比黑天鹅多10只;(3)白天鹅比黑天鹅少10只。通过几道类似习题的训练,学生感到条件在改变,数量关系也跟着改变,解答方法也跟着改变。如果教师从低年级就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缺点,更好地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个具体问题,设想它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寻找各种与它有等价关系的词语、数式、原理等。
如一年级数学教材“比多少”的单元中:小猪比木棒少5,可联想到木棒比小猪多5。又如:甲加上5等于乙,乙减去5等于甲。再如S=vt,从物理的行程问题看,表示路程与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四则计算关系看,表示积与因数的关系;从几何图形求积方面看,又与平行四边形面积S=ab相类似;从商品买卖方面关系看,又相当于总价与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可见,意义发散不但梳理了以往学过的分散的知识,还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系统的理解。
四、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竞争合作的班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5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创新兴趣主动参与 思维的发散性
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逐步趋向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教学与原高中数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教学的内容有很大程度上的增加,教材的难易程度相对降低,而高考选拔的标准是不可能降低的。如何研究新课程教材,探索出新的科学教学方法指导高中学生,适应新课程的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按照新课程大纲的指导精神去引导学生,是摆在我们高中数学老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数学的教学包括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基础能力,而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却又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创新能力是通过概念,进行推理、判断,并运用假设,猜想等获得发现和进行创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是前提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为创新教学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老师是关键,要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性维持性的教育。重经验轻创新,教师凭经验教学,形成思维、行为定势、缺乏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研究、创新、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 时而未授予学生“ 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创新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的主体意识,突出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压抑挫伤人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的发挥,窒息人的创造意识形成的种种因素,并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数学来源于生活,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 有些同学亲身体验过, 因此当老师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材料时, 他们会跃跃欲试, 兴味盎然。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的质疑来自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在记忆和解题上,缺乏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析,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反思的少。 如在讲授( 数学归纳法) 时,为了说明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的区别,特别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你们班1号同学是戴眼镜,2 号同学戴眼镜,3 号同学戴眼镜,结论是:全班同学都戴眼镜(哄堂大笑)。
2.全班45位同学,给每位同学量身高,最矮1.45m,最高1.83m,结论是:全体同学身高都在1m以上。
这样的设计,使许多同学在思考为什么第一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第二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同时使学生理解了两种归纳法的区别。
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激发探索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即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鼓励、培植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其探索热情。
1. 创设情境, 诱发动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师如何诱发学生的创造的动机,激活其思维, 让学生在精神愉快的状态下去发现问题, 寻找规律, 解决问题, 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朝活跃、变通、寻异的方向发展。
2. 巧妙设计问题, 揭示思维过程“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在讲正弦定理时,为了让学生弄清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解的讨论,我先设计了下列一组练习。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让学生完成后,自然得出:(1)只有一解;(2)也只有一解,否则不满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有两解;(4)只有一解;(5)无解。
教师马上提出,它有一般规律吗?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白教材中各条的含义,在学生明白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能用图形、表格等形式来理解以上结论吗?怎样去构造图形、列表?
这种巧设悬念的方法,起到了诱发动机逐步揭示思维过程的功效。
六、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徐治利教授曾指出: 创造能力= 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 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 教师的“导”, 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 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并“会学”,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得到主体的智力发展。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 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
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第78页B组第二题:在矩形ABCD中,AB=2BC,M、N分别为AB和CD的中点,且以A、B、C、D、M、N为起点和终点的所有向量中,相等的非零向量共有多少对?此题想象的空间是广阔的,思维是开放的。
虽然是同一个结论,但是通过不断思考,互相启发,多数学生只能写出其中的部分结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共线(在一条直线)、平行(平行四边形)、方向(一组有两个方向)等方面归纳出结论(应根据学生写出的结论多少给出不同的评价)。这类题目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类看似基本图形,但线段较多,需要学生周密思考,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断,从而得到全部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篇6
一、思维过程的组织要得到相应的重视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观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科学记数法时,可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10的n次方中n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正好是n的绝对值,应该向前移n为正,向后移n为负。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第二,指导积极发散拓展,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发散,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中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我们要挖掘这种因素,沟通他们的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识同化到旧知识,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内容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内容。第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第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二、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第二,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②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例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中位线,怎样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呢?很简单,就是先弄准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作起来也就不难了。③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④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篇7
关键词: 物理模型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品质思维的转换思维方式
物理概念的建立,以及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学生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其思维又有独特性。对这种独特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对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1.建立典型的模型
首先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模型化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
物理学科的研究,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所谓物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型。由于物理学研究自然界中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以及物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涉及许多因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为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步骤。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称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物理思维的特性,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这种思维的多级性,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必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以及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
多向性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必须是开放性的,而且在思考中必须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全面地把握问题,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哪些思维是正确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4.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思维的转换
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的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
思维的转换,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又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
思维的转换,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品质。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物理教学,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形成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在物理研究中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1)假设与验证。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分如下四步,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结论与假设有关的,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验证,都能直接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等效思维。等效方法的运用,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属之,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为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3)实践性。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这一点讲,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都很抽象。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作抽象的概括,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篇8
关键词:课堂;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一、传统教学反思
1.师生关系把握不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更快,传统的方式在当今教学任务中逐渐难以适应,笔者通过对相关文件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当前传统师生关系是阻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使其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当前不少教育机构,尤其是小学,老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一方面小学教师相比于更高阶段的老师而言,自身储备还是有限;另一方面小学教育机构也不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
2.“灌输填鸭式”教学不当
数学这门学科较其他偏文的科目不同,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一个题目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推敲,所以适用于传统教育中填鸭、灌输的方式实质上都已失妥,题海战术的思维已经不合时宜,需要有新的教育观念来革新,而小学生拥有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往往对老师的灌输容易产生困乏,所以也出现了不少尽管老师讲得很努力,但学生的成绩仍然无法得到提高,数学思维依然缺乏的现象。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1.转变师生关系
正如前文所述,师生关系的把握不到位已经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首先要对教师和学生该怎么教与怎么学进行辩证。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这点必须要明确,课堂上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与其灌输和填鸭,不如让学生自主对题目进行思考,不妨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落实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际和探讨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较好激发课堂活力,而活跃的氛围又可以使小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2.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例如对图形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部分题目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辩证题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课堂上,教师在对题目进行讲解时,不妨先询问学生的见解与意见,为了保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好的解题思维还是错误的解题思维,都要予以不同程度的赞许;而在题目的答案讲解时,不妨问问学生是否还存在另外更加简便的方式,多让学生形成“一题多解”“一图多画”的观念,这样可以使他们更习惯思考,对小学生的学习起到鼓励作用。
3.综合多种方式
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教学设备也有所提升,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首先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多媒体可以将图形等表现得更加形象,达到传统黑板无法达到的效果。众所周知,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在课堂上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例如还原情境,加减法的题,可以让学生想象日常生活中购物的情节,这样不失为调动他们兴趣的一种方式;教师还要不断充实自我,塑造相对缓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也可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后期教育的基础,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而当前教学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就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在结合小学生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见解,旨在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更好培养,文中观点不足之处,望不吝指正。
篇9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直面当今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正如物理学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理所当然应在本学科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时不断探索、尝试,摸索出以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营造情感氛围,激活创新思维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师生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有效学习必须具备的环境。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创新思维之花在和谐氛围中尽情绽放。
例如我在上“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一课导入新课时,先用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介绍这首歌的写作背景。然后出示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2)你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果当事人是你该怎么办?
有的学生翻书查阅,有的学生托腮凝思,有的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了和谐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导入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一节课几乎不用老师讲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发言还创造性地概括出了书中的知识结构,这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深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搏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问题意识,启迪创新思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
1.激发学生想疑、敢疑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使其感觉到取得成果的喜悦。即使有的问题有失偏颇的立场观点,也不能立即否定,而是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既能保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又能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反之,教师动辄就批评指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形成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胆地思考、生疑,才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2.教会学生生疑善问的方法
生疑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疑善问是激发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没有生疑善问就没有思考,认识就不会有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就无法形成。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生疑善问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如果从文字阅读能力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小学生都能读通,但其中所表达的概念、观点、思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更不用说理解掌握运用。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理解了、明白了、会用了才能体会到学习轻松愉快有乐趣。否则,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懒于提出问题,认为反正老师到时会讲,自己何必多此一举。
其次,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疑”的存在对整个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善问,既可以是单项的知识问题,又可以是综合性的问题;既可以是智力因素的问题,又可以是思想教育的问题。例如:在初三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小结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短语表达,另一组用疑问句表达,分别提出问题,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归纳。短语组提出的问题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疑问句组提出的问题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或基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的基本政策有哪些?)基本目标一定能实现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展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参加社会实践,发展创新思维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人格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神,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使命。数学是一门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称作创新精神
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是单纯知识的灌输,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了解决问题的思维。
教学中应提倡学生问问题,引导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和分析,不依常规、用新颖的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创造良机,鼓励学生对教师、对书本提出质疑,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让学生来充当直角坐标系,每个学生弄清自己所代表的点的坐标是什么,自己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坐标是什么等等,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问题意识,从而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主要是学生创造想象思维。数学学科的本质就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思维活动的教学,有目的地引导思维的发散、收敛,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新,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已的独到的见解;活,要求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宽,不要局限在某一点、某一面上,思维不应是线性的,而是发散的。做到在广阔的背景下,沿着多条路径思考。同时还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要活,不囿于思维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新”与“活”,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例如关于函数的一道题:一段折线上有几个已知点,写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这道题可以由学生随意发挥没有固定的答案,让学生探索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思维。
创造思维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大胆地想象,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于教材,不迷信“标准答案”要敢于“钻牛角尖”,敢于“异想天开”,敢于“走反面”,保护创新欲望,开发创新潜能,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