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逻辑思维方式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训逻辑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训逻辑思维方式

篇1

自从人类有意识开始,就有了思考力,什么是思考力,就是人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也是通过条件,推导出结果的能力。思考力最核心的特征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类科学进步发展的基本思维方式。

仔细分析各类企业,你会发现这样的特点,缺乏逻辑思考力的管理者往往有以下特征:

1、强调快速,爆发式的成长机会,希望通过一项出奇的策划和广告来一战成名;

2、希望能够用一个能人来完成一夜成功的想法,所以招聘高级人才往往是越是能放大其投机心理的职业人越受到喜欢,但一般这种职业人干不了太长,一年半载,赚一笔就走人。目前市场上流行着大量的江湖术士式的职业人。这是老板们的缺乏逻辑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

3、缺乏构建管理体系和培养人才的耐心,也缺乏进行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4、强调行业的特点,拒绝接受优秀企业或者其它行业的人才和建议。

5、强调本企业的客观原因,把失败的原因总是推到执行力或者外部机遇上面。

从事咨询业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接触各类企业主和高层管理者的思考模式。要说在咨询工作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那就是企业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很多企业在寻找咨询公司或者培训老师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本行业的经验”。而现在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在这一点上丝毫没有显示出逻辑思维的进步,他们有时把人的经验当成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割裂企业的共性,而强调个性的特征,其结果是让企业形成封闭的思维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只要有一点不同思维的人都会被认为不符合本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征,在这种封闭的圈子中,企业主天天在行业内寻找着创意的大师,企业如何能做得好呢?

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必然缺乏对未知事物的判断能力,没有逻辑思考力的企业必然导至企业老板判断不出什么是好的人才,什么是优秀的咨询方案。对于优秀的咨询师而言,你的方案要有效果,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要具备和相近的思维方式,只有思维方式相近的人,才会产生共同的认知。

没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是理解不了靠逻辑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的。不能正视市场的经营的现状往往是思考力缺乏的最重要的一个表现。

篇2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非逻辑思维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41-04

收稿日期:2012-02-06

作者简介:王龙(1959-),男,安徽安庆人,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一、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遵照形式逻辑的规则来思维,在许多时候都表现出非逻辑的一面,似乎有另一种大家公认的心理逻辑。但是,非逻辑并不意味着非理性,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心理逻辑具有理性的一面[1]。非逻辑思维可分为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理悟)思维。从直觉能力的层次上来考察直觉思维,可把直觉思维划分为可能性直觉思维、联想性直觉思维和美感性直觉思维。所谓可能性直觉思维是指一个新想法、新结论从直觉上看是否可能达到,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去发展等等;联想性直觉思维是指需解决的问题是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似性问题,是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之间可能联系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最简洁、最快速地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的问题;而美感性直觉思维是指要解决的数学或其它学科问题或一个新的想法是否满足“美感”的问题。显然,从层次上来看,此三者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思维能力。灵感思维是指“形象思维扩大到潜意识,从显意识扩大到潜意识……人的中枢系统是有层次的,而灵感可能是各个自我,是脑子里的不同部分在起作用,有时僵直不动,有时却忽然接通,问题即告解决”[2]。事实上,灵感的很大成分就是顿悟,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是突然出现的、瞬间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进一步地说,灵感就是在人的脑海里将相关的现象、期望进行“浓缩”,并在瞬间“闪电般”地将“阻塞”研究目标的通道打通,同时在思考问题的途径或方向上有所创新,是方法论方面上的“飞跃”。灵感思维在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灵感思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创造是人类发展、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创造过程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协作的过程。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在创造过程中的准备和验证阶段,其作用是引导思维的深入,在创造完成后对创造结果的证实。而非逻辑思维则是创造的源泉,是产生创造的必经环节。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总称为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经历了新思想的提出和新思想的论证这么前后两个基本的思维阶段。前一阶段以非逻辑思维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后一阶段则以逻辑思维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显然,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创新思维是人人都有的,但因人而异,如果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那么其创造力就发挥不出来。因此,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只有提出了新思想或新问题,才有逻辑思维求证或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动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是大学研究性教学的 主要目标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3]。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4]。研究性教学理念的产生有其思想渊源和长期的发展历程。从孔子“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到苏格拉底的“层层诱发”与辩驳的“产婆术”,无不蕴含着研究性教学的萌芽。学界对现代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关注发轫于美国的博耶委员会1998年《重振本科教学: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报告中提出的“基于研究的学习”,其理论来源相当丰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论都包含了研究性教学的思想, 共同构成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5]。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这正是研究性教学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思中学、做中学、失败中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主题和步骤,把握学习的节律,成为学习的承担者和反思者,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心理、品质、自然天性和生命意义的自我建构, 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衍生出大学研究性教学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究性、体验性、生成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标示着研究性教学形态的复杂、灵活与不确定性[6]。研究性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完善。教学内容一般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是值得师生共同去探讨、探究的一系列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涵养,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可以看出,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具备创新的勇气、想象力和表达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格外重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7]。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为学生提供运用创新能力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表达前所未有的尊重,认同学生的创新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研究性教学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的。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从他律到自律,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极力张扬学生的主动性。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尽管如此,目前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偏重知识传授,忽略思维能力培养;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为中心;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时代变化”等等弊端。调查研究发现,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状况并不乐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范围不广,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管理者认识偏差、重视不够,教师认识错位和积极性低、传统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制约、素质滞后、工作时间和精力限制,学生学业负担重、依赖授受式教学、缺乏科学研究素养、实践中的畏难心理,学校教学管理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培训不到位、课程与教材体系僵化[8]。因此,大学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研究性教学中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途径

创造学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创造力人皆有之;二是创造力可以训练。非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非常复杂和高级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人们后天的习得或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是: 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较少的、不充分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9]。研究性教学正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法,不仅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契合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正道。一方面,教师是引向理解的前导;另一方面,学生是走向理解的实践者[10]。大学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工具”和“容器”,研究性教学观则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深刻理解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提高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自觉性;第二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灌输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注意启发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知识不惟课本,评价学生不惟分数,真正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切实达到在教学中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第三是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研究性教学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单靠教师积累的传统经验很难有效地实施研究性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1]。

应该说,目前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忽视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要么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照本宣科,要么就是过分强调逻辑思维,强调纯演绎式的教学,把直觉、想象、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当作可有可无,由此导致了课程教学仅赋予学生的“再现性思维”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误区。为此,在研究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途径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1.鼓励想象,进行联想性直觉思维训练。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为想象没有任何框框,可以任意飞跃、演变,甚至是无中生有,所以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在教学中,关键是要破除知识的权威,解除思维定势和惯性思维的框条,教师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充满激情的鼓动语言,创设学生大胆想象的氛围,运用比喻和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2.启迪猜想,培养灵感思维。猜想是一种想象力,是科学想象与形象思维的巧妙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直觉结果,是“灵感”的化身。而直觉思维恰恰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也是很多自然科学创造、发明的基点。灵感思维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因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新奇性、独创性和忽逝性等特征[12]。要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因为它决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在一定知识信息储备的基础上,对疑难问题久经沉思之后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突然沟通。其次,还要帮助学生捕捉灵感爆发的最佳时机和环境。灵感往往出现在长期的紧张的思索之后的暂时的松弛状态,所以,要培养学生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长时间紧张的思考之后,适当放松一下,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使身心得到休息、调整,而且往往也是灵感爆发的良机。

3.变式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不断地变换问题。变式教学要求通过变式的过程,展示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过程;它通过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变”的规律;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完成“应用——理解——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认知过程[13]。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变式教学能有效训练大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结语

大学教育,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重任。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经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非逻辑思维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鼓励想象,创设情境,经常采用变式教学等途径,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思维方法的教学与具体的课程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思维方法为载体,才能促进课程知识内容的教学;只有深入地探讨和揭示隐藏在具体课程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慧颖,等.人类非逻辑思维辨析[J].心理科学,2006, 29(6):1409-1411.

[2]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8.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31/info139...37K,2008-05-28.

[4] 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62-65.

[5] 姚利民,等.大学研究性教学理论基础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8(4):55-59.

[6] 严启英.关注高校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 高教论坛,2009(3):73-77.

[7] 李延保.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2011(6):7-9.

[8] 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23.

[9] 余华东.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1-9.

[10] 胡弼成,陈小伟. 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2010(8):50-52.

[11] 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篇3

建筑科学是一门跨越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丰富、多元化等特点。随着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知识的普及,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继传统教学方式之后的新型教育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是现代建筑教学进行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先介绍了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然后分析了传统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要求,最后对建筑教学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建筑教学的特点是理论、设计和技术的紧密结合。美的建筑物可以提供美的视觉效果,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但其也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当今社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建筑教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建筑教学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建筑教学体系,解决当前建筑教学面临的难题。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借助现代技术促进建筑教学的全面改革,以成为建筑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筑教学现代技术概述.

一、传统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通过经验传承的方式来丰富受教育者的经验和知识库,而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学者的经验非常少,有的甚至没有经验。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新难题,而对于有经验的专家和设计师来说,他们只需应用多年的经验对作品多家检查和思考,通过调整和分析就可以想出解决的办法。传统的建筑教育重视经验的传承,使得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习惯使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其逻辑思维模式也相对固定,很少有创新之处。当遇到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采取合理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

第二,教育方式需要转换。目前我国的教育方式有一些不足之处,建筑教育学也同样如此。很多情况下,一些老师偏于重视学生的设计成果,忽略了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想法,这样便难以关注到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化、科学化、循序渐进的培养。

二、当代建筑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突破封闭,全面迎接市场

当前,我国教育行业的普遍特点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封闭性的,没有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需求的变化,一味的追求考试高分,实行计划性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很多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缺乏随机应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通常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而且都是理论性的,接触实际工程图纸的机会很少,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关于设计方面,只会追求造型的美观,忽略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考虑,导致很多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的求职。因此,建筑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突破封闭的教育模式,在建筑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敢动手能力的培养,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知识和传授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将设计的工程图纸转化为建筑实体,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迎接市场。

(二)改变传统技术,重视实践行动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进行建筑的创作注重的是思维和实践的结合。所以建筑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更多地注重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三)建设更加强大的师资队伍

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建筑教育课程,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建筑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开拓视野,加强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库。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对自由,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激发起求知欲。同时,教师也要定期展开挂职锻炼,参与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积累实际经验弥补理论教学的空洞性,巩固知识结构,丰富教学知识。

三、建筑教学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一)开展相关的建筑教学现代技术培训活动

建筑信息化系统的运行需要靠建筑从业者的操作来实现,其建筑经验的累积和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开展建筑教育培训的方法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培训方法,实现建筑知识的有效普及。可以借助建筑行业协会的带头作用,组织不同层次的学员开展培训班,展开技术交流研讨会,教授专业软件的使用,做好相关技术人员的考察、资格认证和证书颁发等工作。加强软件使用者和开发者之间的技术交流,派遣技术人员到相关的院校进修,不断学习新知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突出实践行动

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再从立体空间到平面图形之间自由转换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和过程以简洁、清晰的言语传达给学生,还要注意使用现代技术的时间和场合。让学生在了解模型的前提下,进行模型的平面和空间转换。

篇4

一、如何理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正确的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就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思维方式属于再现性思维,也就是说,学生的求知的过程是成人或者前任思维成果或者思维方式过程的一种体现。而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成果,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对成年人来说是已知的。因此我们说,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属于创造的范畴,也不具有创造性和价值的体现。那么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呢?如果一个学生在教师的传授下,教什么,便被动的听讲,遇到问题也只能够用常见的方法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的思维就不具备创造性,他只是再现了前人得思想。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方法

1.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自由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去包含着世上的一切万物,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想象力是知识化的源泉”。是的,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应当在作文的教学中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假如我是……》《我成长30年的日记》《我的未来……》《2030年》等为题目,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多多借鉴相关的科幻方面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设定范围,鼓励新奇构思的学生。引导学生合理的设想、假设、推测、发挥想象,从而培养起创造力。

2.灵感是创作的源泉

学生写作创作总是苦于没有灵感,写不出好的文章。艺术家列宾曾说过,灵感是对辛苦劳作的一种奖赏。可以见得,灵感的存在并不是完全虚无的、不可捉摸的。也完全不是只有天才才具备的。无论任何人只要通过勤奋学习,灵感会自然而生。学生若是想在写作中得到灵感,唯一的做法是要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平时的观察、可以积累许多写作的素材。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像那般的搜索枯肠,也不会出现捉襟见肘之态。作为教师应当正确的鼓励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多练笔,常言道,熟能生巧。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演讲、参加辩论比赛等活动,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灵感才会不断的迸发出来,创造的热情也会不断高涨。同时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创作灵感要加以鼓励,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构思,一个小的写作片段。也要给予学生肯定,并且帮助学生斟字酌句,反复的斟酌推敲。直到文章完成,教师要耐心的指导,懂得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萌生出更加强烈的创作欲望,写作灵感源源不断的产生,创造永远不会枯竭。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谈到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觉有很大的创造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思维能够朝向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散构思,从而得到多个独特而新颖的答案。然而发散性思维的创造与客观的逻辑思维又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客观逻辑思维的认定,才能够从众多的分析方法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而现阶段学生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与约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思维会受到限制,思路拓展不开。作为教师应当由其注意到这点。在实际的训练中逐渐的排除这些障碍,让发散性思维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要充分的了解问题,掌握问题实质后,启发学生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单一的思维模式。合理的运用想象、推测、猜想拓宽思路。从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加以分析比较。从而得到多个解决方法和设想。比如一个学生的作文,从选题、选材、到文章的结构、句子和用词。如果能够合理的使用发散性思维,选择性就很宽泛,最后写出的文章会题材新颖,有创造性。

4.逆向思维的培养必不可少

所谓的逆向思维是像传统思维的一种挑战,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对事物有一种常规的认识,而逆向思维是向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提出不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积极的思考,推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不断的否定中,完善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知。对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推陈出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课题。比如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帮扶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讹诈。社会上的观点众说纷纭,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声音。教师可以《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起?怎样扶起?》为题,让学生根据此命题展开联想与拓展开动思维。用反思,求真、论证等方法,最后得出可行性方案,和解决此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此类训练非常有意义,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总之,写作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结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而作为教师且不可急于求成,要记住循序渐进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素材,善于挖掘和发现,善于动脑思考,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写作的素养也会大大提高。让学生修养成为善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读书、勤于写作的好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有最鲜活的范例,生活中有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精彩瞬间,从而开拓写作的空间,使学生在写作中不断的找到灵感,不断的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郑.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第24期

[2]潘颖.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课程(教研)》,2010年第08期

[3]张文丽.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才智》,2011年第22期

[4]彭丽萍.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创作欲.《科技咨询》,2011年第16期

[5]潘春兰.映日荷花别样红——新课程与学生创新写作尝试.《考试周刊》,2011年第55期

篇5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学资源 优化整合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着眼于课程实施的资源,它不是以教科书文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而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它强调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找准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大胆取舍教材

间接性是思维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指思维通过其他事物作为媒介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也是指思维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未知事物的过程。因此初中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认知新事物的思维能力就越强。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分析自己的教育对象,他们对哪部分知识更了解,找准他们思维的出发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出发,去认知新的知识。

1.根据城乡差异取舍教材资源。比如,农村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更为了解,在使用教材文本中的资源时,就可以大胆舍弃学生对城市不甚了解的部分,而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中关于农村部分的资源。

2.根据地域差异取舍教材资源。东部沿海学校与西部内陆学校的学生,南方与北方的学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教材资源时,也必须考虑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而对教材资源作相应的取舍。

二、发挥学生无意注意功能,大胆补充外部信息资源

注意是初中生心理活动中对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对于有兴趣的活动,学生能集中注意乐意参加,置身于活动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相反,对于没有兴趣的活动,学生很难集中注意,有的表现出漫不经心,也有的甚至毫无顾忌地拒绝。这正是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补充外部信息资源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程度,并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所补充的外部材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于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搜取资源,因所使用材料来自学生自身的经历或身边耳闻目睹的事,有亲切感,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与时代并行。列举的材料所反应的事实,应尽量是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事。这样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也即引进学科最前沿成果。

3.针对性。补充的材料所反应的事实还应是比较典型的,能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4、地方性。本地与外地的材料,尽量取本地的;国内与国外的材料尽量取国内的。因为本地的或是本国的材料学生更熟悉,是建立在学生思维出发点基础之上的。

三、遵循学生逻辑思维特点,大胆重组教学资源

逻辑思维是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进行的思维。它讲究严密的逻辑性,以严密的结构、层次分明的表达受到人们的青睐,便于人们理解。

1.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结构来组合教学资源。比如,《社会生活的规则》一至三课内容,从形式上看较散,学生难以理清思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胆地重组。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规则“是什么”,教材内容包括“关于规则的故事”。其次,利用教材中已有材料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教材内容包括“生活离不开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再次,很自然地过渡到“怎么办”,教材内容包括“第二课在规则中自由成长”、“第三课在生活中运用规则”。这样,以规则专题的形式,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把教材内容重新组合起来,而不是分“课”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到“规则”的学习中去。

2.按“大前题”――“小前题”――“结论”三段论的思维结构来组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消费问题时,先确定大前题“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教材内容包括“生活从哪里开始”。再确定小前题“合理的消费方式”,教材内容包括“合理的购物方式”、“时尚与未来”,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该怎样正确消费”。

3.按“材料”――“结论”的归纳思维方式或“结论”“材料”的演绎思维方式来组合教学资源。比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单元时,在学习了各个区域的典型案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论。然后再指导学生用这一结论去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四、依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大胆改变教学资源的形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所进行的思维。思维的任务和分析综合的过程是用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对“呆板”的“死”的文本材料,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形式上的改造,赋之以新的“生命活力”,必然更有利于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去思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电脑的功能,把教材上的文本资料制作成动态的表格或漫画等,有时还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与材料内容形式相符的音乐。这样能使材料更直观、更简洁,让学生能更直接、更方便地认识材料、体验材料。比如,牛奶的生产“旅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六幅画面简明再现了牛奶的生产“旅程”,笔者在教学中把这六幅画面利用电脑技术制作成动态的画面,学生兴趣大大提高,很快就体会到“生产决定消费”这一观点。

2.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引进一些音像资料,包括学生自己拍摄的生活剪影等。比如,在《社会舞台中的角色》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曾征得一位学生的同意,选取了他妈妈生日时拍摄下来的录像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这段录像既有生动画面,又有优美的音乐,更主要的是里面还有自己的同班同学,学生们兴奋极了。很多学生当时就表示,等父母生日时,自己也要好好地为他们庆祝一下。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家里如何扮演好子女的角色。

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部件修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2-1.5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我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多数观点认为: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两层意思,前指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科学态度等;后者批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法。

实际上,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应当更加丰富。创新能力除包含创新精神外,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要素:(1)创新思维层面,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综合而成,它有三个特征:即变通性,指创新主体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处理信息;独特性,指创新主体对事物常常有与从不同的见解。(2)创新方法层面,是指创新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并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技能。(3)创新人格层面,创新人格是指在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时必须要培养的与创新有关的个体素质,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求真务实、富于社会责任感等品格。(4)知识经验层面,指创新主体具有知识和经验的博专兼具性,包括获取信息以及创新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理论、经验和信息灵活运用的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具体技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在一起。创新学习能力表现为自觉、能动、有目的、创造性地从事学习活动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载教员及书本知识。

可见,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知识积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经验积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或者讲座以及上机实践来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需要学员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更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创新过程来实现。

二、任职教育党员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欠缺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培养的措施与方法,体现在学员的培养方案上。笔者分析装甲机械维修专业现行的2013年版专业课程标准,发现明确提出开设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课程的专业并不多。

即便如此,笔者认为提出创新能力的课程要重视本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来看,培养方法还存在问题,即没有体现出对学员创新战备和创新战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总体上看,当前学员的创新能力存在以下问题:有创新意识,但不知如何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

虽然在少数课程中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技能,例如在“部件修理”的实践教学中,教员经常向学员讲解各种部件装配创新的技术和具体的变换方法,这些方法无疑能使学员了解形形的装配方法,或者如何从一些已有的方法巧妙变换形成一种新的方法,并通过掌握它们来进行新的设计和实验,并进行对比。这些方法固然可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得到创新思路的启发,但限于具体部件的狭小境地,没有搞清楚这些创新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只能使学员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形式中进行一些模仿性的创新设计,难以取得原创性的、不同于以往结构的新方法新思维。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具体的技术创新方法,学员则只知道在该领域如何做一些局部的创新工作,很难把机械领域中的创新技能移植到其它技术领域中。因此,对学员进行创新的能力培养,应在训练其掌握具体创新方法的同时,注重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

三、在部件修理实践课中训练任职教育装甲机械

维修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实践

如何在让学员学习和掌握创新技能的过程中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是“部件修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的重点内容。

笔者在部件修理中改变了过去单纯传授分解、装配技能方法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入手,结合各种创新方法,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的恰当运用。例如在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方法教学上,并非让学员直接按指导书设定的步骤常规装配方法:即将活动盘、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分别装配,之后合装在一起。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两长(分别装配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共三段,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合装时需要同时保证太阳齿轮和四个行星齿轮、太阳齿轮处密封环与行星架内孔、内鼓的内齿与外齿摩擦片外齿三处配合。而是先向学员介绍行星转向器装配的重难点原理,如何克服闭锁离合器与行星传动器的三处配合为着眼点。同时介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然后,让学员尽可能地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各种能简化配合条件的方法,如先分别进行活动盘和闭锁离合器的装配,再将行星传动器的零件依次装在闭锁离合器上。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一长(装配和锁离合器后依次装配行星传动器零件)共两段。并尽可能搭建所想出的方法进行实践,再观察其方法是否简便且符合装配规定。让学员明确不管采用何种变换,部件的装配都要满足其特定的技术参数。

学员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这种创新装配方法中隐含着发散思维加收敛思维的创新思维方式。事实上,这种创新的方法是从已经确定的装配条件出发,尽可能地思考改变那些要素可以使装配条件进行简化,于是思维就开始发散。想到了选择不同的顺序可以使机构的装配条件顺序发生变化,把同时满足三种装配条件变化为先满足两个再满足一个。实践中,通过机械变换原理中需要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即先让学员在实践时选定一种确定的装配方法,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可能引起改变的所有因素,并用收敛思维的方式逐一考虑在每种条件下是否唯一,确定是否满足装配时所需要的条件。

对多种方法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吸收其长处。综合运用同中求异、发散收敛等思维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创新技术方法重新改进设计原来的装配方法。注意克服其不足,形成更加优秀的工艺。采用具体创新技能同创新思维方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能提高学员对部件修理课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灵活自如地掌握,提高创新能力。

四、加强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为了提高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创新能力培养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把培养任职教育学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作为一门公共的通识课程开设,且宜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具体的创新技能教学内容,并要求把通识课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融入具体的专业创新技能中。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创新教学来提高学员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和创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第二,加强创新通识课程教员和各门专业课程教员对于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其创新教育的教学水平。第三,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让学员了解更多的发明创新案例,开阔视野。第四,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各种创新大赛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好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3).

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离散数学;教学探索;启发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61-02

计算思维的概念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提出的,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纵观计算机诞生以来各学科取得的成就、科技进步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计算与计算科学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最具有竞争力的人必须掌握计算思维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才能。目前,计算思维已经被我国教育界作为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思维的培养分散到各个课程及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了离散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方法。

离散数学[2,3]是近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中研究离散对象的部分。离散数学作为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离散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连接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纽带,亦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基础。各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离散数学都是重点课程之一,通常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离散数学内容广、概念多、逻辑性与理论性强,并且比较抽象,其核心知识单元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初步。该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计算思维活动存在很多共性,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计算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思维在离散数学中的体现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4]。通常,计算思维采用最基本的符号化及模块化的问题描述方法,抽象和逻辑的思维方法。典型的问题求解过程包括明确问题、求解过程形式及求解过程计算机化。计算思维的一般实现形式为问题表示、数据结构、算法、基础程序及系统。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知识修养,更需要有独立自由的精神。计算思维的培养对于人才的知识修养和独立创新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如何培养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计算的基本意识,在了解计算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还要会应用各种计算的基本工具,最终达到计算的基本能力。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增强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离散结构的基础上构建问题的抽象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在该数据模型上解决问题。这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拥有计算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更好的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采用选择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及拓广式教学方法,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选择性教学

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教学内容同时涵盖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代数结构)、图论基础及数论基础等多个数学分支。离散数学涵盖的这些数学分支自成体系,同时,各分支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关联。另外,与其他的计算机类专业课不同,离散数学具有概念繁多、理论性强及抽象的特点。目前,由于计算机类专业课的课程门类较多,使得离散数学课时安排的较少,一般高校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置48或64学时。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专业制宜,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为侧重点。离散数学的教学也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特点及课程安排等方面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而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针对比较偏向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重点讲解定理证明与推演的原理及思维过程,使学生搞清楚理论结果的来源、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偏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授课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定理的证明推导完整性,应该重点讲述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应用范畴,并且重点阐述相关知识点与后续专业课的联系,从而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掌握知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和诱导的办法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5]。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兴趣是启发式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启发式教学可以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形成专业技能。在离散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作者适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最终都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要作为学习的鼓励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创建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针对离散数学的课程特点以及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对于探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求异、大胆地创新,引导学生探求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离散数学这门课程中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并难于理解,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能够更好地传达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四、拓广式教学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应以思维训练和提高问题求解为目标。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切入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原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方法[6]。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有先天的因素,更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拓广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将思维由封闭状态逐步转化到开放状态,从较多方面仔细地研究问题,不仅研究问题的本身,还要研究有关的其他问题。在拓广引申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包括对概念内涵外延的引申,对问题条件和结论的引申,对解题思维方法的拓广等;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教师启发式或是课堂讨论式或是课外研习式[7]。通过拓广式教学,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书上条条框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将灌输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学习。拓广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由此,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拓广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离散数学为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文探讨了在离散数学课程中,以培养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从计算思维的层面梳理现有离散数学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选择式教学通过阐述离散数学与其他后续学科的联系,可以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计算思维;拓广式教学法通过充分延伸概念和定理及思维方法,可以增强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能力。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思维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将在培养新时代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改革浪潮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

[2]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Kenneth H. Rosen.离散数学及其应用[M].袁崇义,屈婉玲,张桂芸,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董荣胜.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J].计算机科学,2009,36(4):50-52.

[5]姜同.启发式教学十谈[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18(2):22-26.

篇8

一、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对教材进行更新

教材对教学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教材的优化工作,要保证学生学习最新的数学知识。在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中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材本身与普通学校的教材有一定差异,其比较注重知识的适用性,而且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围绕实用性这一核心,要培训学生数学思维,还要教授学生多种数学方法。数学图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其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职院校中,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这些知识的使用性比较强,所以,在更新教材时,要改变以往理论教学的形式,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突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中等职业院校在数学教育时,不能按照普通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要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弱,基础知识也比较差,很多学生都存在偏科现象,而且对数学有着恐惧感,这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由浅入深,要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中职院校数学教育,一定要整合教材内容,要保证教材内容的精细性,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简单性,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不强,所以,教师要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教学,中职院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具有特色,要做到活学活用,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对教材进行更新时,要注意知识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增加图形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

二、对数学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中职院校有着自身特殊的教学任务,其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当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其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所以,中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一定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数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构建中职院校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要认识到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区别,下面笔者对优化数学课堂体系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知识的整合,要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还要改变学生以往的数学认知度,将不同的数学知识渗透到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价值。采用整合的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还可以消除学生负面的情绪,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还要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中,这样才能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2、采用分类教学的方式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比较差,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较低,学生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并没有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这对其进入中职院校的数学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以及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使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教学时,要有侧重点。分类教学的方式还需要做好选材工作,教材必须具有难度等级,针对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多做练习题,降低知识的难度;而底子比较扎实的学生,则需要提高对其的要求,要多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给学生提升的空间。

三、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四点内容:一是上课时要注意知识的难度,要由浅入深,使学生们不但听得懂,而且愿意听,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参与,多鼓励学生,通过一些难易适度的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比如在讲授统计的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EXCEL软件去完成一些任务。四是做好“三个结合”,开展多种形势的辅助教学。首先,课堂上讲与课下个别辅导相结合,避免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出现放任自流的不良倾向。其次,基础好与基础差的学生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辅导的作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做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最后,课堂教学与课外辅教学相结合,可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往届生的亲身讲解和学生参加工作实践的亲身感受,进一步认识学好数学与做好工作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把握好知识的梯度和深度。

篇9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数学离不开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所有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概括是思维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而数学思维方法又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而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探索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走向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由具体运算为主,逐步向形式运算为主过渡的时期。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或者说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抽象的事物理解困难,若能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它将能使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认知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大脑思维方式刚从具体思维进入形象思维时期,抽象思维才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要让适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儿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必须把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先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由“具体――形象――抽象”的思维规律来认识掌握数学知识,并通过多次的这种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是说,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教学小学数学知识,即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课堂中我们尽可能地让课本枯燥的知识与现实情境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小学一年级进行10以内加减法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将数字符号具体化为形同数量的小棒,以此来帮助理解消化知识,或者具体化,2+5=?或者开始有2个粘贴,后来老师又奖励5个,一共多少个?这样通过具体化的认识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再纠正就非常困难。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习惯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尤其是低年级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又一重要方式。例如,我们在做进位加法的时候,8+3=?先让学生摆11根小棒,把8根小棒和3根中的2根凑成10,3根小棒中又剩多少,这样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的手和脑同时动了起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的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利用语言来进行的,小学数学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以言语训练基础的。课堂训练学生说话,不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说话”的能力。比如,在做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采用说的方式,例如:58-6=52时,让孩子这样练习说:58能分成50和8,先算8-6=2,再算50+2=52,所以58-6=52。学生在进行说的同时,也明白了算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篇10

第一个原因,务实挤占了务虚的必要空间。工业品企业的决策层,务实作风占主流。一个房间,若是摆满了家居,视觉受堵,思维受限。一个管理者,若是案头有看不完的文件和报告,经营重心自然就会被问题牵扯不堪。企业家,围棋高手,有着必然的关联。注重实空,但警觉盘中大势与要点。想赢棋?那就得起步于大局观。大局观就是务虚,不为蝇头小利所左右,算得清一盘棋、一个项目、一个事业部、一个企业的得失。落子有力度,赢棋有信心。

第二个原因,误将产品价格等同于客户价值。重化工行业,开始向管理要效益了。以更低的成本,买更低的价格,产品品质没有提升,产品毛利也还是原地踏步。可很多工业品企业认为,更低的价格,就能让客户节省成本,省的就是赚的。

叶敦明认为,供货价格的降低,会连带促使客户“自动”降低成品价格,而且,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应得的,并不会对供应商的苦心经营而心存感激。帮客户省钱,是必须的。而只有帮客户赚到更多钱,才是充分的。终端客户的价值,在于体验,在于使用价值;中间客户的价值,在于经营上的改善与赢利能力的提升,而成本与价格,只是其中的重要变量之一,绝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

第三个原因,逻辑思维完全排斥了形象思维。工科男,工业品企业的决策层主力军,偏爱有规律的事务,对于胡思乱想、朝秦暮楚的客户,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没有价值的垃圾,只要裹上时尚与高科技的外衣,为什么就会大受欢迎呢?而自己的产品这么好,又为什么鲜有人问津呢?凡事都要寻根问底,凡物都要找到规律,这种思维方式对既定框架内的持续改善,是大有裨益的;而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感性化消费的领悟,就会手足无措。叶敦明觉得:说的绝对一点,改善靠左脑,创造靠右脑。而企业家日日念叨的执行力,右脑是发动机,左脑是驱动轴,主次不可颠倒。

如何敞开心扉拥抱工业品营销红利呢?先从经营价值观做起,也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体会客户的感知与使用价值。要想别人接受你的价值观或产品服务,那么,就先让自己接受客户的价值观或使用方式。唯有知彼解己,才能奉献双赢的客户价值。其实,生活中的父母,工作中的上司,同样也需要转换自己的教育或职业价值观,更多地给与引领,而不是强迫。经营价值观改变了,思维方式与经营风格的转变,也就会顺意而为。

成本红利,要转化为销售净利;政策红利,也要内化为战略权利。成本红利,针头削铁;政策红利,可遇不可求。唯有工业品营销红利,若是用心经营,再苦再难的行业也能结出好果子。叶敦明认为,经营企业就如同经营人生,用心用情者必有回报。工业品营销红利的背离者,就请将客户价值放在企业经营的至高位置上,让自己企业的树苗长在客户价值的沃土上。好树,定结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