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篮球的教学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43-02

水平四(八年级)“传接技术的运用”单元共设计13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是以篮球的几种传接球方式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物体在空间的传接技术,即在熟练掌握传接技术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不同情况下的防守人,使传球人根据防守人和接球同伴的位置和距离判断、选择使用合理的方式将球成功地传给同伴,而接球人如何根据来球的路线、速度和方向进行判断和移动主动将球接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练习情境,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在各种情况下,理解如何判断和选择传接球的方式以及这样选择的原因,使学生不仅在动作上巩固提高,同时在意识的认知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并通过比赛引导学生将所学技术灵活应用及迁移。

1.学生分析

水平四的学生正进入青春发育中期,在生理上已具有了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系统的能力;心理上学生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也有了提高,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占主要地位,开始关注自我并开始出现自我反思。基于以上特点,水平四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思维认知上能够对运动技术中的“共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概念。所以该水平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此项技术的基础,为本节课在设置防守人的情况下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保证。

2.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掌握和运用简单的技战术这一水平目标来展开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有防守人的情况下对传接动作的熟练操作,和通过观察防守人的位置选择合理、有效的传接方式完成任务。该内容目标的达成不仅表现在对肢体动作的操作上,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多种不同典型位置防守人的分析和综合,提高学生思维认知层面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水平四技能目标所包含的,需要重点考虑的目标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传接技术的运用,即如何进行判断和有效选择等思维认知方面进行正向迁移,对类似的技术进行归类总结,然后举一反三地进行应用。

3.教材分析

篇2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探究地球仪的意识,初步了解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3.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难点:培养学生看地球仪的能力,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搜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准备地球仪、地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为大家邀请了一位嘉宾,你们认识她吗?对,就是2013年6月20日在太空为我们讲解宇宙知识的王阿姨。今天王阿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快一起听一听吧!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蓝色的星球,去探索它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声音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对外太空的向往,激发学生探究地球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

1. 这节课,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小帮手―地球仪,来帮助大家认识地球、了解地球。

2. 请大家以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地球仪和书上的资料完成探究卡上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三:解惑

1.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的汇报人拿好你们小组的探究卡。哪个小组想起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结果。第一题?

2.老师真喜欢你的回答,既完整又洪亮!这个小组的答案对吗?你是根据哪些资料找到这道题的答案呢?

3.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第二题的答案?老师请举手最标准的同学来回答。

4.他回答的好不好啊?你们是根据哪部分资料填写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以下视频来验证一下吧!

5.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到了71%,难怪大家都说地球应该叫做“蓝色的星球”。

6.接下来我们看看占地球21%的陆地都由几个大洲组成啊?分别是什么?海洋呢?你是怎么找的?

7.探究卡上的问题都做对的小组举手,真不错,说明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强,真棒,老师也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大家也把祝贺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8.看到同学们这么用心的学习,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怎么样?“你敢挑战吗”: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了七个大洲、海洋则分成了四个大洋,你能在地形图上标记处他们吗?

9.教师根据黑板内容进行小结:通过探究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包括海洋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海洋的面积占到了71%,陆地的面积只有29%,海洋分为四个大洋,陆地有七个大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步一步的解答导学卡上的知识,肯定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此环节的设计达成了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能力与方法目标。】

活动四:情感

1.这蓝色的星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工业化的发展,让我们看看地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吧?同学们,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老师还找到了这样一段资料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3.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强调“惟一”!

4.就是这“惟一”的家园,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5.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地球妈妈的诉说了吗?你们看到地球妈妈的眼泪了吗?你有什么想对地球妈妈说的吗?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6.谁想读一读你写的话?同学们写出了你们的真实情感,老师也被你们深深的打动了……

7.现在,大家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要环保,社会也陆续出现了多个环保行为,“世界一小时”、“世界地球日”都由此而生。

8.瞧,相信在我们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一行能使地球还原到美丽、富饶的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等资料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通过歌曲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

五、课外延伸

4.22世界地球日,希望咱班同学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身边人一起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让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一小时”和“世界地球日”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要保护地球,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44-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快速地推动着人类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技术在生活生产领域的日益普及,已经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我们的思想理念,其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成为教育界和关注教育发展的人们的聚焦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实实在在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式和师资培训模式,以提升高职院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水平,以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根据最近几年的探索,相当部分学者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那么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水平和对相关技术和资源的把握水平是影响教学开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搞好相关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水平,并积极利用这些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等的能力是院校师资培养的重中之重。

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对教学理念、模式、结构、管理、手段和师生关系原有认识,更多的是其带来持续更新的教学手段,打破了教与学时空限制,沟通方式和交流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指导和推动下,作为专业课之一的“专业英语教学”也必须去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有效地在信息化环境下搞好相关资源的整合,实现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拓展空间,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特点

在信息化环境下存在很多种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在线学习模式。当然在线模式根据所使用的平台不同也有很多的分类,比如网页学习平台,网络系统学习平台等等。因为这些学习平台打破了原有的教与学的模式、师生互动模式、空间和时间限制等等。

在具体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环境下的教学应该理解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这种整合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也就是说从备课――授课――复习的全过程,这是教师层面;整合涉及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层面。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授课模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学内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需求,就业需要,职业需求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以更好地来实现课程目标。

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核心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计算机及网络平台为基础,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教与学过程中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重组各个教学环节和相关要素,拓展相应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实现院校、学生、甚至用人单位三方互通互动,在努力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聚集效应,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以外,实现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也是目标之一。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而言的,但是两者并非毫无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首先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而带来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因此,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教学设计,而是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结合各自优势,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借用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三、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要求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掌握更多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要借助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积极转换角色,由传统的主导型向主导和引导型教师转换,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当然,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努力学习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工作的需要,首先,教师要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途径实现由“单一专家型”向“复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其次,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由“单一评审型教师”向“综合评价型教师”的转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成为一名全能者,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已经彻底打破原有的教与学的模式和界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所以教师要积极努力实现由“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向“平等的合作共同学习模式转换”。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引导者、协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努力营造较为宽松的授课环境,创造较为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共学共进的教与学的理念和模式。

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前面所谈到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及相关的教学要求、岗位要求和职业要求,以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体育专业英语》中的一个教学内容――篮球运动作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一个案例,以展示信息化环境下关于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课程设置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服务教学,课题组组织团队去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对毕业生行访谈交流,对专业老师和专家采取征求的意见的方式进行拜访,目的都在于了解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发展和岗位需求和职业要求,进而确定我们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组织教师在紧跟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紧贴学生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编写完成了《新编大学实用体育英语口语双语教程(校本)》。该教材是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毕业后的岗位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编写而成的。这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

《体育专业英语》课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时间学习模式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主要是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方法,通过QQ平台、微信平台和电子邮箱等平台,将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资料提前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前的预先学习活动了解了相关的任务,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了课程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课中,根据提前布置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状况,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并适时开展实训活动(这里面的实训活动是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来设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后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课中所学习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任务,进行任务分析、讲解、指导、示范,然后以视频录像的形式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让专家、教师、行业从业人员和学生进行讨论和点评。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指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改变以往英语教学只能在教室进行的传统观念,根据实际需要走出教室,到实际场地去进行教学,这样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和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再有就是利用假期等时间去相关企业单位进行直接的实际教学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自身优势的条件在校内开设健身班或组织相应的活动,以期待学以致用。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根据学生实际和相关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考核,采取了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充分发挥各个评价机制的特点,打破了一张试卷定结局的局面。

(三)教学过程

以篮球英语为例来说明教学过程。

1.下发任务

虽然篮球运动是很多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但是对于篮球的了解却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将在相关企业单位调研的视频等资料和教学相关材料上传至相关的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篮球场地情况、篮球运动规则和篮球运动的相关技能。

分配任务: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自由组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领取教师分配的任务:篮球发展史讲解(第一阶段任务),篮球场地介绍(第二阶段任务),篮球赛事规则介绍(第三阶段任务),篮球运动技能展示和讲解(第四阶段任务)。

明确相关要求:分配任务时要求一定要明确关键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自学,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要通过相应的途径进行沟通和学习,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课堂上,让各组学生以代表的形式或团体的形式对相应的任务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2.分析任务

在各个小组领到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讲解,启发学生采取积极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解决办法。

各小组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后一阶段任务完成的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施任务

在按照原来设计完成四个阶段任务之后,学生对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和习得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将四个任务连起来整合成一个大任务,以视频的形式加以录制,各小组通过视频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加以评价,然后进行改进,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然后教师通过各个小组上传的视频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利用回放、定格等手段进行相关任务的修正。

4.任务评价和修正讲解

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特点,教师将最具代表性和共性的作品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以评估相应任务完成的效果。根据各小组和学生自身的表现,教师给予评价,并就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答疑。同时,将作品传至相应的平台让专业教师,行业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和指导。

5.反馈提升阶段

学生根据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的反思和提升。尤其是将反馈信息和自己的实践过程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然后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更新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流程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做到“边学边用”的目的,实现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对接的零距离。

6.考评与反馈

每单元任务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完成任务的质量及时作出评价,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及时对其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篇4

一、教学设计部分撰写要求

1.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作者应针对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重难点及与其他课时上下之间的联系、价值、教材易犯错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安全事项等层面去进行剖析。

2.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要从任课的实际对象入手,从生理、心理、已有运动技能基础以及男女生学习差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突出体育弱势学生的学情困难点分析。

3.设计思路:简要分析在践行理念、方法手段的设计等方面的亮点与特色,提供范式,以便借鉴。

4.教学重难点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方面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的重难点分析,教学组织的重难点分析,这几方面分析入手。

5.教案:教案不要固守格式,可以丰富多样,图文并茂。但是表述要规范、准确、科学,练习次数、组数、时间、运动负荷、心率等要素要齐全。在教学片段之间,可以插入“设计意图”,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创新点在哪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等。

以上1~4点需要做出真正的分析,表述出设计的相关思考,而不是官话套话的堆积。

二、主题预告

第1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足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节点分析;也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呈现上下衔接的准备活动内容呈现与剖析。

一般教材类:利用篮球、足球和排球发展体能的游戏。其他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

3.各水平段足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2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小足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足球传接球活动方法。水平三:足球传接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足球传接球(技术运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足球教学内容“课课练”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运动技能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各水平段足球传接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3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二:篮球运球活动方法。水平三:篮球运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篮球运球(技术运用)。水平五:篮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篮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篮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4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跳跃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水平三、水平四:蹲踞式跳远。水平五:挺身式跳远。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跳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立定跳远;(2)蹲踞式跳远。

4.各水平段跳跃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5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多种形式的走、跑方法和游戏。水平二:基本的跑的活动方法。水平三、四:快速跑、障碍跑。水平五:耐久跑途中跑。

2.案例片断分析类:跑类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1)快速跑;(2)弯道跑。

4.各水平段跑类内容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第6期:

1.教学设计主题类:小学,水平一:排球游戏活动方法。水平二:排球垫球方法。水平三:排球垫球(加组合技术)活动方法。水平四:排球(技术运用)。水平五:排球基本技战术配合。

2.案例片断分析类:排球教学内容准备部分片断展示。片断用设计标准格式,分析设计意图,教学组织重难点,主教材衔接的关键点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课异构主题内容:排球垫球。

4.各水平段篮球运球单元计划设计范例,主要阐述各课时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单元课时数据,确定一个单元实际的课时量。

《教研园地》栏目投稿指南

《教研园地》栏目是教师进行教研的主阵地,本栏目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其基本点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入点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2017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稿件来源分为约稿和自然来稿,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积极投稿。一线教师投稿的字数为2000~4000字。

第1-2期:何为教研,为何进行教研

针对区域、片、校、组谈上年度个人方案、计划、实施及参加培训的体验、感悟、成功与不足,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作为教研主力军的一线体育教师可以谈如何改变、适应、跟进教研,教研的优势、功能、价值何在,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谈自我担当与发展的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也可以结合年度计划、方案等提出探讨的问题、建议或向专家求助。

第3-4期:如何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丰富多彩,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例谈校本教研的途径有哪些,怎样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让校本教研保持高效、发展的态势。一线教师可以结合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从操作层面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尤其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如何应对、反思、改进、提升中、高考体育策略的点滴体会等。

第5-6期:校本教研的提升,校本教研案例谈

校本教研旨在寻求旧“质”向新“质”突破,在充分了解师生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谈校本教研给自身、学生、学校、学科带来了什么,重点凸显计划、方案与实施、反思、成果的对接,力求说清楚典型案例好在何处,通过捕捉典型案例比对自我,提出独到的见解,以达到资源共享。

《游戏百花园》栏目选题指南

一、主题内容

第1期:室内课游戏

由于各种环境天气条件限制,室内体育课比重无形中会增多,需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性地组织有效游戏,高效务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2期:冰雪游戏

冰雪游戏并非专指在纯冰和纯雪上游戏,还包括一些与之有关的类似形式,如旱地模拟、草地模拟、滑动类、布艺材料类游戏及器材游戏,其中各种项目也可以做适度延展和模拟。

第3期:室内外热身游戏、放松游戏

热身游戏延展就是热场游戏,减缓或放慢就可以是放松游戏。

第4期:校园拓展游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很多优质游戏资源,各种依托新型材料的拓展游戏、大型互动游戏、体育电子竞技游戏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加以引进或是加工成校园拓展实用游戏,融会贯通,这不是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视角的再创新。

第5期:地方特色游戏与特色游戏器材创意

体育游戏的发展总是和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个很好的解决之道,玩道也是道。

第6期:体操游戏

体操被称之为运动之父,快乐体操也是同理,通过简化设置和器材改造,用更简单有趣的方式和方法吸引儿童参与其中。

二、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游戏百花园请最晚于该月份主题前一个月完成稿件,如3月组稿稿件,需2月1日前投稿。

2.游戏主题并非一成不变,作者也可自定主题,稿件择优录用。

3.每篇游戏稿件中每个游戏请配1~2张照片和说明,目标明确、贴近教学,侧重一物多用、一用到底,形式多变,变化无穷。

4.单个游戏介绍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其中包含游戏名称、游戏玩法、游戏规则、游戏延展与感悟。

《场地器材》栏目选题预告

2017年场地器材栏目以“实用、实效”为中心,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征稿,欢迎大家将自己在本方面的研究与经验或外出培训学习中看到的分享、整理出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1.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园环境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布局设计,一些地形、地物完全可以为体育教学所用,特别是一个郊区或边远的学校,如小树林、小山坡、坚实墙体等,可用来摸高(或爬树)、投掷(或上下坡跑)、投掷墙(或做攀岩墙)等,都需要我们去发掘利用。

2.体育器材和生活物品的利用与开发

众多的常规体育除自身显性的使用价值外,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拓展功能,也就是一物多用;在琳琅满目的生活物品中定有一些为教学所用;每年报废的体育器材,通过我们的智慧与巧手,让它们获得第二次生命,重新成为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好伙伴;对废弃的体育器材、生活物品及其他材料进行创新组合设计,便制作成新器材,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会。

3.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设计

一堂精彩、有效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课前、课中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与布置,才会有体育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篇5

体育教学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健康是三维的。所谓三维健康观是指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给体育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如何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观的束缚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导致了在教学设计和操作上过分追求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只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如何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观的束缚,用三维健康观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它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新的课题。我们要在传授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身、心、社”的健康,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应当以“运动”和“运动技能”为载体,突出“身、心、社”健康的教学设计新思路,强调课程目标在三维健康上的达成,用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用教学评价把握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设计。

二、突出三维健康观的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应当围绕增进学生“身、心、社”健康进行设计,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作用方向。在设计时,它主要把握以下教学设计环节:确立作业目标、设计教学等。通过对作业目标进行合适的技术性的界定,可使目标得以最好的实现。通过设计教学为实现作业目标提供支撑和途径。

三、如何确立作业目标

确立作业目标时,首先根据各“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筛选教学内容;其次,应把“活动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下位作业目标;然后,应把这些下位作业目标进行整合。现举例说明确立作业目标的方法,以“水平四”“活动目标”为例。

第一步:将学段课程目标进行合理整合,形成三维健康的多目标体系。《课程标准》在“水平四”的“活动目标”里有: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通过多种练习(如球类运动等)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等。这些“活动目标”容易融合成作业目标体系,实现多目标的整合。因此,可以选择篮球教学内容。

第二步:将篮球教学内容分解,筛选出运球、行进间传接球、投篮、运球上篮、教学比赛等。上述教学内容都可以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如分解成运球练习、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等;而上述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如分解成自己统计成功率的投篮练习和运球上篮练习等;而通过教学比赛,借助运动角色的分配、转换,能与同伴配合,如谁打中锋、谁打前锋等。

第三步:复习运球、行进间传接球,实现发展反应速度和灵敏性的目标;复习投篮、学习运球上篮,实现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目标;进行教学比赛,实现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的目标。

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有可能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已有教育功能,挖掘其增进“身、心、社”健康的功能,注意多目标的整合和实现。下面举例说明。

例1“耐力跑”的教学设计。

(1)自定慢跑速度的2分钟节奏跑。要求:自己跑,体会技术动作、呼吸方法、呼吸节奏和慢跑节奏。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一,掌握耐力跑的途中跑技术。(2)2人商定慢跑速度的5分钟伴同跑。要求:2人一组,跑速一致,快者应鼓励慢者,并肩跑进,跑下来后,要交谈体会。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二,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和顽强的毅力。(3)用动作代替语言描述,传递信息接力跑。要求:4人一队,每人跑400米,排头在弧形起跑线后起跑。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三,发展耐力。

例2“障碍跑”的教学设计。

(1)每个学生挑选一种自己最有把握通过障碍物的方法做尝试性练习。(2)每个学生挑选两种自己最有把

篇6

一、高职篮球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

高职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上,大多存在采用培养、了解、学习、掌握、理解等模糊性词语,由于此类词语不具有可测量性,因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大多只能依靠高职篮球教师的篮球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判断,由此,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真实反映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设计的修改等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实际上教学目标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的原点和归宿,其对高职篮球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在于: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供评价依据。规范课程教学指教学目标的拟定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个以学生能力为基石的内容框架,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其稳定性和方向性能够使师生有一个明晰和清楚的认识。指导教学过程既指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任务,又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设计依据,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用。激发学生兴趣表明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标准,过易与过难都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波动。提供评价依据说明教学目标的明晰性要以保证教学测试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为准则,从而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科学合理。合理拟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高职篮球教师可以参照并结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根据辛普森、哈罗等人提出的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系统,按照篮球认知领域、篮球技能领域、篮球态度领域等门类,依次对篮球教学中动作模仿、动作理解、动作协调、动作组合、动作评价、动作创造等进行归类。值得指出的是高职篮球教师在划分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一是要注意高职篮球教学目标与高中篮球教学、本科篮球教学、专业篮球教学之间的区别,合理设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的区间;二是在高职篮球教学目标内部,还应该分别对课程、年级、单元、课时等教学目标有区别性和逻辑性的设定,以课程目标作为总指导,以课时目标为归宿点,注意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保证高职篮球教学目标设定的系统性。

二、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象的特征

学生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在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其展开必要的分析,才能让教学做到“知已知彼”。有研究认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适当划分教学对象的类型,尊重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个性,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获得收益,是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选择正确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4]从高职学生的起点能力来看,心理学理论研究指出,之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将持续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如果不具备或者不拥有学习某一内容的之前性知识、技能与态度,掌握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能力就会明显不足。可以说,高职学生在起点能力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方面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学生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别是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分数线的限定下,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了高职教学中相关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应太高。但是,高职体育教学与高职专业教学却有所不同,因为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素质,相反,不少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将篮球等运动作为一种“游戏”,充满了兴趣并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拥有较高的篮球运动素养,而需要高职篮球教师注意的是高职学生的态度起点能力,他们对传统的学习有着较为明显的抵触,只有开发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成为高职篮球教学对象特征分析的重点内容。按照心理学学习风格研究理论,从社会维度考量,高职学生明显属于积极主动型而非深思熟虑型,他们希望教师在授课中能够采用讨论、解释、提问等方式教学,而不是从概念到原理的讲授方式;从生理维护分析,高职学生属于感觉型非知觉型,他们善于学习能够直接接触知识内容,因此,高职篮球教师的教学应该多采用室外实践课而尽量少用室内理论课,即使是理论课也应该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图文资料传授篮球知识;从心理维度分析,高职学生多属于循序渐进型而不是总体统揽型,这要求篮球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篮球技术难易程度和篮球动作的程序步骤,有计划有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另外,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篮球教学中,学生的生理特征等因素也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考虑的。

三、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的拓展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网络技术拓展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首先要树立教学活动的中心与核心是教学而非技术的观点。以篮球教学而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体育课程,其除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大量的动作技能训练需要在课外活动场所才能实现,因此,篮球课程网络资源的拓展不可能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完善学生对篮球动作技能的认知,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动作表象,达到对篮球动作程序知识的自我构建,进而指导室外训练,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当前,篮球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会增强篮球课程的生动性与互动性,特别是篮球网络教学页面的设计与运用,由于能够与互联网链接使得篮球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对某一篮球技术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费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分段,篮球网络教学似乎将篮球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与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分割开来,因为单纯的网络学习只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完成对篮球动作的理解,形成篮球动作的运动表象;但是,应该看到网络教学会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认知与反馈,为学生的练习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指导学生完成动作的内化。

四、高职篮球课程练习方法的选择

篮球练习方法是高职篮球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只有经过以掌握一定的篮球动作为目标的反复操作训练,才能达到对篮球技能的掌握。保证篮球练习时间实现篮球练习效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因此高职篮球教学中教师遵循适当的练习原则,并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练习方法,十分重要。高职篮球课程练习的原则一是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高职篮球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训练后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不论是采用目标激励功能的方法,还是通过目标反馈功能的方式,设计练习时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近并完成目标,课程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防止练习与既定教学目标偏离;二是要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其教学联系最好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练习中既展现学生的个人技术,也体现集体的配合;三是把握有序性与层次性原则,篮球训练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递进性与阶梯性,教师练习方法的采用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四是把握练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反复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厌倦,而多变、灵活的练习设计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和角度,让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保持并提升学生兴趣。

五、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评价的反馈

注重教学忽视评价是当前高职篮球教学中一个普遍问题。而实际上,按照教学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活动是否有优化的必要,还存在哪些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获得教学系统运行反馈信息,才能达到改善、提高篮球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了解学生技能的掌握,通过教学测验与评价,分析学生篮球学习的动机、情感、技术、战术,查找学习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原因,并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与改善;调控篮球教学的过程,评价结果作为一种教学反馈信息,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以此调整、改进教学内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调动教师教学的情绪,以教学督导为主体的适时、客观评价,可以让教师在获得一定成就感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激发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改建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情绪;强化学生学习的导向,不论是测验也好还是教学比赛,在开始之前学生出于提升学习成绩的目标,都会对学习内容继续反复的训练与练习,并尝试进行技能的整合,在此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分析、解决篮球技能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一般而言教学评价主要有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种,其中,诊断性评价大多在教学活动之前,为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计划性,教师通过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往往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这种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的实时反馈,帮助教师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总结性评价一般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评价判断教学目的是否达成。按照系统教学理论分析高职篮球教学课程评价,应该是三种评价方法的叠加使用,而不能仅仅采用一种评价方法,特别是以往篮球教学中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而此种评价方法的有限性,对篮球教学效果的系统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作者:林芸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景元.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J].科学决策,2014,12:10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篇7

【关键词】高校 篮球 视频 公开课

在教高[2011]8号文件的指导下,2012年开始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启动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潮流。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视频为主的高品质课程。视频公开课建设将是我国高校今后重点建设的内容,它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包括自主建设、专家参与、社会公众评价、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等方式,它将切实推动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

1.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内涵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我国的专有名词。教高[2011]8号文件中确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内涵,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以及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以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着力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2.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

2.1篮球教学内容选择。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与课程的目标定位相一致,突出课程选题的特色,同时避免艰深的专业知识。篮球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在选题相应的最新技术前沿的背景下,有理论、有历史、有应用,形成理论高度、历史纵深、学习趣味的有机结合。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中,录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因此,需要精心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合理规划每讲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专题。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而临很多的问题。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是从社会人文领域的讲座开始,还是通识类课程优先建设?或者从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始,每门课程如何建立一定的更新机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总结研究,以求实效。

2.2篮球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方法选用上,目前大多篮球视频课程仍使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将教学内容和题材逻辑有序的展示,让教学知识点具有清晰明了的层次性。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上名师精湛的教学技巧让课程内容得到了浓缩和升华,为课程注入了生命力。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也有弊端:内容上偏重知识的全而性和系统性,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开发过程上又偏重其他技术方而建设,忽视教学方法设计,没有专业的教学设计或教育技术学人员参与进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导致部分课程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既是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中国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公开课之问的巨大差距。但是,如果想一蹦而就地解决这个问题,缩小差距,势必会失去自身的特色。因此,在视频公开课的教学中不应言目地模仿国外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鼓励教师发挥个性、展现特色,勇于突破自己,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的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

2.3篮球教学设计。教师作为视频公开课的“主角”,主持控制“全场”。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对教学的设计决定了视频公开课的欢迎程度。借鉴国外热门视频公开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既要系统地、逻辑严密地组织教学内容,又要借助案例,启发学习者思考,理论联系生活,从实际中激发学生发散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同时,教师放松自在的态度行为也会感染学生及观看者,拉近师生关系,更加积极地探讨、主动学习。

3.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发展策略

3.1加强宣传。利用好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可以通过添加微博、微信等公共账号宣传推广;利用好高校网站资源,高校校内网上添加公开课的链接是学生喜欢的推广方式;最后,利用好教师资源,高校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很广,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符合本校学生学习情况的课程推荐给学生。另外,爱课程网站和网易公开课联合举办的“2013我最喜爱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评选”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宣传与推广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引起社会的关注。

3.2调整内容。高校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要充分关注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改革,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要特征的课程,能够促进高校和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课程教与学的环境。所讲授的内容不仅要扎实,更要有新意,能够产生启发作用,激发学生或者说是听众的创新意识。作为授课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加强创新,突出特色,多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切忌照木宣科。要做到与学生的互动,从而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激发观众的求知欲与学习内动力。

3.3强化评价体制。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资源评价机制,引入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优胜劣汰。在国内课程的建设和选择上,要注重学生的反馈,选择出学习者最喜欢的课程形式。如何选择、哪些课程才是最受观众喜爱的?评价机制的引入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引入教学评估团队,教学评估团队的任务就是需要收集来自社会各个方向的反馈,及时作出新的策略,进而调整。同时应该开发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评价指标体系,让更多地人了解,这有助于相关高校在建设篮球精品视频公开课时能有参照的标准,确保建设的高效率和课程内容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朋娇.我国网络视频公开课选题和内容涉及的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6):48-54.

篇8

小篮球是小学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篇9

在我看来需要把体育教学看成一门艺术,追求体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力的充分展示,体育设计的艺术需要吸引力和感染力,老师的设计就需要老师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体育课上的不类似于传统学科那样枯燥乏味,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也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不能单纯的把体育教学当成纯技术性的工作,老师除了要具有知识经验还应当具有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性,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的观点往往被认为是一门科学,我是十分赞同的。我认为教学设计应该科学的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对于艺术,不是每一位教学者都能够掌握的,即使掌握,掌握的程度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老师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领悟,把体育教学科学的设计成一门艺术,使学生欣然接受,要按照科学的本来面目把体育这门学科设计出一定的程序步骤,这样就能使各种各样的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结果。体育教学设计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的长期领悟与研究,使体育课堂变成学生都喜欢的课堂。

其实体育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项工程,教学设计就是对教材加以说明、安排、实施、测试和修饰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整套的流程,要清晰地评估教学需求、明确教学目标,预测和操作教学活动,评定教学的结果,并且修正下一步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熟悉整个授课流程,掌握授课技巧。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把人的因素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措施、教学情境都是为学生安排的。例如,针对学生各种兴趣对他们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提供多种不同的体育运动让他们进行选择。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首要明确他们的教学目标,换言之,就是老师这堂体育授课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什么,是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还是学到技能,这都需要老师细心地去设计这节课。

在体育的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方法的分析无疑会促使老师对教学任务的把握,在设计中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生上课的动机,建立学生上课的期望,把它变成学生的内部力量,促使他们可以主动的操作体育课堂。其次,老师在设计中也要采取一切办法引导学生观察,选择那些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刺激信息,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目标刺激从其他刺激中分隔出来,找到他们对体育课堂的欲望,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采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把所接受的知识信息有效地储存,以便于提取,达到他们对体育课的热爱。作为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适当的、适量的活动和目标去让学生完成,这样就能促使学生通过作业或操作活动来检验自己在课堂上所收获到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去检验自己的身体,并且选择他们所热爱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跑步)

篇10

篮球教学融合游戏的教学价值

在小学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学当中,融合游戏教学策略的主要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贯彻“寓教于乐,快乐施教”的科学教育理念。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基础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对于篮球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热爱学习篮球,要比篮球技巧教学更加重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贯彻“寓教于乐,快乐施教”的科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而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当中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其这一需求,游戏教学方法其本身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利用游戏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篮球体育课程学习质量。第二,强化小学生的团队精神。新课标教学理念当中明确提出,现代小学生的体育篮球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小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技巧教学,而团队精神的学习正是小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素质当中的重要一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利用篮球教学来强化小学生团队意识和精神的重要性。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篮球教学当中的融合正好可以满足其这一需求,比如说,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个人的篮球”设计为“一群人的篮球”“合作捕鱼”等教学游戏的方式,来教学生融合在一起,让其在团队合作当中感受合作协助的强大力量,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强化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

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有其基本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追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方法来辅助篮球课程的教学时,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第一,安全性设计原则。不论是在篮球课程的教学当中,还是在小学体育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当中,安全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任何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形式都应当在严格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策略来辅助篮球课程的教学时,它的教学型游戏活动都应当严格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及严格遵循安全性的设计原则。第二,适应性设计原则。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来合理地设计篮球教学游戏,避免出现教学游戏活动量较大,对于小学生身体负荷较大的篮球游戏情况产生,充分保证教学游戏设计的适应性。第三,针对性设计原则。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游戏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保证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学游戏设计和应用的正确性,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游戏的设计时,应当充分地保证所有的教学游戏设计都具备针对性,以小学生的篮球学习为中心,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篮球教学游戏设计的正确性和教学效果。

篮球教学中的三个阶段

根据小学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学结构特点,本文从小学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准备阶段、教学阶段以及结束阶段这三个阶段,来详细地分析论述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第一,在准备阶段方面的应用。小学体育篮球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也被称为开始阶段,在时间上来说主要是小学篮球课程开始时的前面5分钟左右,这一阶段的篮球课程教学主要为准备活动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尽快地活跃身体的各个器官,以适应即将开始的篮球活动。因此,针对这一基本需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游戏来代替传统的、枯燥的单一动作教学,比如说“左右传球”“上下花式传球”或者“短距离接力游戏”等,这些教学游戏相对而言难度不大,可以有效地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小学生身体技能的重要作用。第二,在教学阶段的应用。教学阶段是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当中的关键阶段,是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点所在,这一阶段的篮球教学效果要求是最高的。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游戏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科学的设计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来代替普通枯燥的教学练习,比如说设计“一人运两球”“移动篮框”等教学游戏来代替传统的往返投球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起到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效果。第三,结束阶段主要是放松小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调节身体情况,平静情绪,这一阶段的教学游戏设计应当以放松为主,比如说“盲人放球入框”等。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