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调研

篇1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篇2

关键词 乡土教育 台湾 天津农村 萌芽期 发展期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成为了一个难题。然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讲,又具有先天的乡土课程资源优势。但这些资源都属于隐性资源,需要充分的挖掘和整理才能被教育教学所利用。而乡土教育就是建立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的一种给予学生认识生活乡土环境的教育。①

1 天津农村地区乡土教育“萌芽期”的表现

笔者通过深入天津农村地区(宁河县、蓟县)的小学进行调研,认为在天津农村地区乡土教育正处于“萌芽期”。下面将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加以阐述“萌芽期”的表现。

(1)从宏观上看,新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在为素质教育铺平道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为农村小学指明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也为农村乡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天津市一些农村小学积极响应,依托区域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乡土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编写了相应的乡土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教育。

(2)从微观上看,教师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访谈、听课以及问卷调查,农村教师基本上都具有乡土意识。接受问卷调查的63名小学教师中,96.8%的受访者表示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多少有所了解,90.5%的受访者认为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必要的,71.4%的受访者对于所在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有比较丰富的了解,31.8%的受访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利用过乡土课程资源,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经常被教师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并且利用过的教师都表示学生会给予积极的反馈。

2 台湾乡土教育发展概述

2.1 台湾乡土教育的发展历程

台湾乡土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日本的殖民统治时期,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乡土教育只是在少数的几个县分散式地进行,这可以看作是台湾乡土教育的“萌芽”,而乡土教育正式具有“官方身份”则是在1993年“教育部”颁布的“国民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增设“乡土教学活动”一科。1994年又公布了“国民小学乡土教学活动课程标准”,1996年将“乡土教学活动”定为小学的一门课程,每周一节课。②自90年代乡土教育开始进入发展期。发展期的乡土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并且出现了乡土教学的单独设科,与之相对应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了摆在专家学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乡土教学单独设科使得发展乡土教育课程,编写乡土教育教材需要课程专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指导。为了统一乡土教学,专家学者提出了乡土教材应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编写原则。③当然进入发展期的乡土教学不仅仅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在乡土教育研究上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其中期刊论文有150多篇,博硕论文有120多篇,还有一部分专著问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政杰、李隆盛主编的《乡土教育》等。④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理论的盛行和文化间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台湾乡土教学趋向于并入各教学领域,乡土教育日趋成熟,并且建立起了一套乡土教育研究、乡土课程和教材开发、乡土教学等完备的体系。

2.2 台湾乡土教育的实践意义

拥有完整体系的台湾乡土教育自“萌芽”以来就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乡土教学实践在学生身上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欧用生教授指出乡土教育于学生具有四大功能:一是人格教育功能;二是生活教育功能;三是民族精神教育功能;四是世界观教育功能。⑤纵观台湾乡土教育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台湾人都有一种“台湾情”,一来他们对生养他的故土文化具有很深厚的感情。二来这种乡土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整体的文化修养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效用。

3 台湾乡土教育比照下的天津农村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方向

3.1 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农村小学要立足地域特色,加强校际联系,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挖掘整理本区域内可资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

(1)把乡土课程资源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当中,深化小学教育评价机制。各地利用地区教育自,通过乡土知识、乡土技能等的考察或者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评价。(2)地区教育部门联合小学以及文化事业单位在专家的指导下挖掘整理可资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乡土资源隐形资源,而且存在于农村广大的地域范围内,零散、不系统,利用不便。挖掘整理,编辑成册,为教师利用提供了便利。(3)同一个地域内的几所学校形成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共同体,推广“台湾模式”。同一地域内的几所小学之间要加强联系,在形成学校特色的同时共同开发当地乡土课程资源,合编乡土教材,教材在学校间共享。(4)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资,学校要优化资金配置,使其达到效益最大化。学校领导在资金配置方面要分配得合理有序,坚决取缔“面子工程”,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3.2 教师带动学生,学生联系家长,形成纽带式的开发利用网络

(1)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接受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深入农村,搜寻可资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2)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究中得见解,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中发挥积极作用。(3)家长应大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给孩子们讲解自己所了解的乡土知识,帮助孩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注释

①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② 欧用生.乡土教育的理念与设计[A].乡土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座谈会资料[Z].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编,1994.

③ 万明刚.论台湾的乡土教育[J].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篇3

笔者从在《读者》乡土人文编辑部实习的亲身感受出发,结合对其改版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获得了较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本文即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营销特色等五个方面对《读者》乡土人文版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

产品策略:《读者》乡土人文版的目标市场定位

所谓媒介目标市场,就是媒介要进入并为其服务的市场。可以说,找准媒介目标市场是媒介取得成功的关键。

《读者》乡土人文版是《读者》杂志社为了提升杂志社的竞争力、适应媒介分众化时代的到来而创办的。20世纪末,大众期刊市场竞争惨烈,市场份额趋于饱和,杂志的消费群主要集中于城市,面向农村的大众期刊几乎没有。

在这样情况下,《读者》杂志社采取了差别性目标市场策略,创刊时就将乡土人文版的目标市场定位为“具有高小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村干部、教师、学生、打工族和关心农民生活的城里人”,①农村青年是主要的目标人群。同时,编辑部将杂志的内容也相应地定位为“关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期望《读者》乡土人文版能成为“一份为中国9亿农民办的杂志”。

2006年,编辑部在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杂志的主要购买人群是“具有农村经历的城市人”,并不是之前的“农村青年”。先前努力要开发的农村市场却始终难以进入。这对杂志的目标受众定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读者》乡土人文版平民化的优质低价策略

媒介价格战略是媒介战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者》乡土人文版自创刊起就秉承了《读者》主刊成熟优质的低价策略。

2000年创刊时,杂志定价为2.00元,黑白印刷,纸张印数为48页;2002年杂志提价,价格为3.00元,纸张印数为56页;2006年1月,《读者》(乡村版)改成《读者》(乡土人文版)后价格不变,同年7月,杂志开始改为全彩,四色胶印,纸张印数为每期64页,而价格始终保持为3.00元。

从 2002年到2008年,《读者》乡土人文版所坚持的优质低价策略使杂志在同类型的全彩印刷的期刊中占据优势,同时,该定价也符合最初所确定的市场人群的购买力。

由于物价上涨、印刷成本增加,2009年1月起,杂志实现了全面提价,每本定位5.00元,纸张印数也增加到了76页。

《读者》乡土人文版的发行策略

快速的发行渠道是媒介成功的重要环节。相较于主刊成功的发行渠道,从创刊到2005年,《读者》乡土人文版的发行采用了邮发策略,杂志在创刊时当期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8万。但是由于邮发的不及时, 2006年起杂志的发行由发行商来完成。

与主刊和其他两个子刊相比,《读者》乡土人文版的发行虽由发行商来完成,但其遭遇的挫折非常大,主要体现在杂志与发行商的合作艰难,发行量起落不定。尤其是2006年改版后,杂志第6期发行量下滑到了5万册,在更换了发行商之后,发行量才有所回升,维持在9万册左右。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乡土人文版于2006年改为全彩印刷之后,成本增加,定价未变,每发行一本杂志,便亏损0.1元,杂志的盈利主要靠广告来实现。而在广告商的选择上,发行商又必须秉承《读者》制定的广告原则,发行商利润小。

二是杂志的每次扩版变动,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发行商固有的认识,尽管杂志在封面、内容上都做了大的调整,但是与发行商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距离。

截至2008年12月,《读者》乡土人文版的发行总由安徽智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目前杂志的发行覆盖面依然很低,月发行量保持在10万册左右。

《读者》乡土人文版的促销策略

《读者》乡土人文版在市场渗透过程中自然也采取了一定的促销策略,主要方式是全方位的立体宣传:

依托主刊的品牌优势进行宣传,同时与《读者》其他两个子刊互动宣传。

利用图书博览会和发行年会等机会进行宣传。如在2006年之前,新疆的报刊市场并没有《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部通过参加新疆图书博览会,该刊于年后就进入了新疆市场。刚开始月订数仅500本,从2007年起除邮局的订数外,新疆市场又增加了1000本。

征订期间,和其他杂志互换广告。每年年底,《读者》乡土人文版通过与其他杂志如《人生与伴侣》、《风景名胜》等进行合作,互换征订广告以扩大影响。

《读者》乡土人文版的特色管理策略――“读者关系管理”

所谓“读者关系管理”,是企业顾客关系管理在媒介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读者关系管理”是《读者》杂志社的一大营销管理特色,乡土人文版沿袭了这种特色管理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与读者沟通的最佳点,同时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比如,请读者荐稿,实行一稿三酬;倾听读者心声;开辟专门的版面如“交流”栏目,刊登读者的感受;热心为读者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服务措施都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增强了读者对杂志的认同感。

问题和思考

《读者》乡土人文版在经过了9年的发展与经营之后,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

首先,目标市场定位有待进一步调整。《读者》乡土人文版的主要购买人群是“拥有乡村经历的城市人”,杂志的市场集中在城市,这与创刊时的目标受众定位有巨大的偏差。这使杂志面临尴尬的境地,也使编辑在杂志内容的定位上产生了困惑。

究竟是在原目标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调整杂志内容,开拓农村市场,还是重新定位,在巩固现有的城市读者群的基础上慢慢拓展市场,成了编辑部最迫切的问题。若通过新一轮的市场调研,倾听已有市场的反映,编辑部应该能找新的方向。

其次,发行策略需要进一步改进。由于杂志编辑部与发行商在沟通上的问题导致发行商更换频繁,这直接反映在了发行量的起伏不定上。

目前杂志只有上海一家印厂,没有其他分印点,杂志的发行覆盖面小,仅限于一些大中型城市。着力为9亿农民而办的杂志却无法走进农村市场,这是杂志发行上的极大欠缺。因此,《读者》乡土人文版在找到合适的发行商的基础上,应再寻找其他合适的多元发行渠道,如民营书店等,以扩大发行量。

再次,促销策略有待加强。《读者》乡土人文版虽采取了诸多的促销手段,但都是在主刊的荫护下进行的。应自己独立策划一些社会促销活动,如开展乡俗民情的主题活动,送书下乡活动等来扩大影响。

注释:

①孙燕君 康建中 刘再兴等著:《期刊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4

一、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

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相比较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音像展现的模拟情景,家乡的真实环境对学生更亲切、更真实、更直观。

镇平县位于河南南阳盆地西部,伏牛山脉南侧,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层发育。气候处于北亚热带,体现出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的特征。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玉雕产业历史悠久,扩张迅速。可供开发的地理教学素材丰富多彩,我校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步骤如下。

1.搜集文字资料,调研地理事实。

教研组分工查阅镇平县志、乡土教材等文献,搜集整理各种乡土地理数据及文字资料,调查研究本地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社会经济环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等),人文环境(文化、古迹、风俗习惯、建筑、服饰、语言、宗教等)等与高中地理相关的教学素材,为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2.加强乡土资源与教材的衔接研究。

不是所有的乡土地理资源都能直接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应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理要素,能反映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具有一定地理教育教学价值的乡土资源,并加强乡土素材与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研究,使其符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际。

3.筛选整理,形成文本。

地理备课组把查阅、搜集、调研的资料,进行内容衔接的对比分析后,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总结经验和不足,进行添减与修正,形成文稿,作为教学素材或案例,以备地理课堂教学之用。

二、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例如,地质构造(褶皱与断层)的教W设计。首先,课堂上用规范的画图讲解,非常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而要真正实地判断褶皱与断层,则需要有理论知识、考察经验以及科学方法去寻找证据,才能最终确定。所以,在本文,笔者利用本县杏花山地质考察资料。

1.杏花山西部山谷两侧砂岩、灰岩相间分布,研究确定它们按成因分类所属岩石类型、岩石的新老关系以及两侧岩层倾斜方向,从而确认杏花山西部山谷是背斜构造。

2.杏花山与伏牛山之间老庄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原因。教给学生考察方法,观测研究菩提寺山门前的菩提崖是断层崖;汤河水库南北狭长,一侧陡峭,一侧平缓,说明发育在断层上;秋树湾铜钼矿床,是因为这里地质历史时期,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而形成,从而得出老庄盆地是断裂下陷形成,从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这是只靠课本永远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地理课堂教学应不断地探究新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技能,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形成正确人地协调观,实现地理新课程目标。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不仅能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更是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设计管理;村庄整治规划;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农村的本质特点是以血缘宗亲维系的社会自治管理系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系统,以及低成本的资源环境消费循环系统,并以此构筑起乡村生命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明确了乡村社区同城市社区一道,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也体现了尊重、发展乡村社会的意图。在当前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恢复乡村生命力,实现乡村复兴,这里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一、问题:村庄整治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三点不足

(一)农民主体性缺失在20世纪30年代末即指出,乡村自治是一种高效的治理方式。《乡土重建》写到:“和人民直接有关的公务,有地方自治团体负责,而地方自治团体是人民自己经营的具体有关生活和生存的事的,所以效率是不能低的。”[1]但是当前村庄整治过程中,普遍存在政府代替农民成为主体的现象,公众参与即便有也往往浮于表面。当前新农村建设为什么成效不佳,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易,农民主体难”。广大的农户,由于“分散的原始化”组织形态,无法实现通过群体谈判形成真正维护“契约”的可能[2]。农民发展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建设中的消极性和无效率,甚至一个良好的整体方案最终因为个别农户的反对而流产;另外一个是必然产生“花钱矩阵”中的低效率,甚至产生部门权力的“寻租”。(二)形式主义倾向村庄整治普遍存在重外观、轻内涵,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由于村庄环境整治没有立足村民自治和长效管理,因此各级政府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观好看上。有些地方要求所有新旧房屋全部刷白,老房旧屋全部拆除,甚至还建设同城市一模一样的欧式建筑。有些地方明确要求农民门前屋后不准养鸡养猪,不准堆柴晾衣,脱离了农村实际,农民很不适应。这样的“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并非农民的真正需求,无法真正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同。(三)有形物质倾向村庄整治还普遍存在重物质、轻制度,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整治工作更多地体现在物质与有形,而忽视了村庄优良环境存在的制度基础。传统的村庄具有农民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的制度基础,“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劳模)等具有公信力和号召力的人士的存在,有利于制定村规民约,强化卫生管理意识,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共同关心公共事务的氛围[3]。但是这几轮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的工作全部放在物质系统的完善上,主要的精力放在工程的建设上,而没有借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社会活动重新唤回农村社区管理的自治氛围。

二、策略:村庄整治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三项举措

要纠正村庄环境整治的理念错误、目标偏差、重心错位,根本的出路在于重新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必须矫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促进乡村区域科学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必须实现村庄环境整治的乡土回归,重构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机理。(一)主体回归――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的农民主体地位,激发主体创造性在规划设计上,须在调研―制定―实施―维护的全过程逐步恢复农村原有的自治机制。普及基本的营建知识,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以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维护中,要借整治行动系统性地制定后续政策,建立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文明户”等群众性的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自治的轨道。在强村富民上,要立足农民自愿发展“城需型”产业,促进“产村相融”。充分发挥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优势,鼓励乡村提供多元化的休闲消费产品,成立能为村集体增加经济能力、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多种合作社。这样不仅可以缓冲“靠天吃饭”的农产品生产风险,并且也可以避免城市工业进村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市场风险。(二)内涵矫正――进一步明确乡村综合发展的长期思路,激活整体生命力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人为割裂。人、自然、建筑、精神、文化、经济本是一个生命体,只有独立的规划和建设,系统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也就很难做得有完整性,也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应当立足于乡村文化价值传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实现经济特色发展、社会自治管理、环境乡土宜人的综合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是城市的梦想,是城市最后的心灵家园”的美好愿景,以此激发出蓬勃持久的生命力。(三)乡土重建――进一步明确乡村环境整治的根本特点,激发聚落归属感务必扭转当下乡村建设都市化、景区化的倾向,尊重和体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特征,实现乡土回归。首先,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居民点布局特征,切忌通过拆并村庄来建立规模较大的居民集中区[4]。其次,建设与整治进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曾经讲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用30至50年时间,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再次,必须尊重乡村资源环境特征和乡土文化特点。要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的目标[5]。在建设中尽量选用乡土材料、植物,杜绝非功能性造景。施工队伍和劳力也尽量从本地筹集,这样不但有利节约,还能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三、实践:无锡市阳山镇朱村整治全过程的规划设计探索在无锡市阳山镇朱村等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中,由规划设计单位、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以“深入乡村地区的社区工作方法和互动式的社区规划过程”,在“村庄整治中实施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规划融入”这一课题上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一)创新整治工作组织体系1.自主与规范的工作组织村庄整治由镇村两级推动实施,牵涉到镇长、建设站长、所在村村民主任(支书)、村民代表,以及全体村民的工作,客观上存在“决策协调”(镇长―村干部)、“实施协调”(站长―村干部)、“利益协调”(村民―村干部)三重主要的协调关系,村干部是一切工作的“中枢”。“以村干部为中枢”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工作计划部署、沟通协调、定案决策。人、财、物的使用调度都依托村干部及其领导的村委会班子而开展,责任与信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个过程本身也提升了村一级自治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也加强了基层组织与村民的沟通与信任。设计单位则成为这一机制中的信息汇总和方案会诊的平台,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

2.科学与民主的编制工作组织一是实现了多专业力量的融合(见表1)。二是在方案决策上,通过不下十轮的多类型方案论证程序,充分吸纳了各层次各方面意见,使得整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规划设计、研究人员以及镇相关专业人员驻村工作,使得所有问题能够在现场协商解决,并且整个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更能满足群众意愿。

(二)整治中的规划技术支持1.推动促进有效的公众参与具体搭建了一个“村庄整治交流平台”,落实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成员包括村委会、规划设计团队、有文化的长者和建设单位,是整个村庄整治的组织者;第二层次的成员主要包括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党员,负责向上反映村民意见、向下传达整治工作方案;第三层次成员是全村各户村民代表。工作中他们还充分利用了QQ等信息交流工具与平台。根据工作深度和工程推进情况,在各个层次的平台有序进行交流,既能够有效采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无谓的争执和反复,提高工作效率。

表1 村庄整治工作机构分工概况

机构人员作用

总指挥镇、村相关领导,党政联席会总体调度与决策

总设计师规划院技术负责人方案技术上总体把关

规划设计院规划项目组组员设计与全过程沟通协调

大学机构相关专业教授、硕士生关键环节的咨询

文化组地方文史专业人员地方文化内涵挖掘

建设组镇建设管理部门整个建设整治过程组织

基层工作组村委会人员及村民代表全过程组织、参与、监督

2.GIS信息库建设辅助各项决策以“村民主体”为导向,细化现状调研,绘制“一库一图一表”。以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问卷调研,并结合访谈等形式,对各农户的生活情况进行详实的调研,并借助GIS软件,建立每家每户的“村民信息档案库”。详细标识房屋、围墙、场地、树木、菜地、彩钢棚、家禽养殖区等空间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实际使用农户,明确各类“空间要素”的现状实际权属分布情况,这有利于整治中对相关产权问题的处置和补偿政策上的综合协调,也能形象化地反映各家各户对规划目标的现实需求。3.当好乡土景观的专业宣传队一是在踏勘调研中挖掘特色、构思方案。如在阳山镇朱村整治中项目组不但摸清了每一棵树、一眼井、一方菜园的情况,还掌握了村民全日生活作息情况。并通过与文化站、村干部、村内长者和普通村民的访谈,理解农村产业经济、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特点,尽量避免方案“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整治工作以保持村庄特色。如家前屋后、排水沟渠环境清理,自家违建拆除和房屋修缮。比如在村庄内部留下“微田园”,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鸡犬之声相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保有农村特色和乡村生活的情趣。三是材料工艺的乡土保持。尽量利用好村庄拆除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农村自有的材料。(三)整治后续长效管理1.整治中实现后续治理机构和章程的完善围绕规划实施搭班子、定章程。在具体实施中,明确划定权责清晰的管理范围边界,明晰界定村庄内农户“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重点对“半公共空间”的使用进行明确的界定,激发农户对该区域的自我管理热情。同时又明确了各类空间的整治内容、责任主体,区分村集体统一整治和各家各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并明确整治结束后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使村民在村庄整治工作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划定空间整治责任的“包干区”方法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大力宣传。2.村民自治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后续长效管理,配合规划实施和后续维护出台了“整治与管理责任书”,明确村集体统一整治的内容包括墙面粉刷、空调外机包装、储物辅房整治、屋前平台铺地整理、篱笆安装等;住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包括屋边杂物清理、配合拆除彩钢棚、转移家禽养殖地点、菜园和场地长效管理等。在这次村庄整治活动中,广大村民还接受了一次村镇建设知识、乡村旅游知识、集体议事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了新的信息,提升了审美情趣;通过镇政府组织的先进样板村考察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自我发展、自我治理的热情。3.村庄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在村庄整治进程后期,不少农户看到了环境改善后带来的农家休闲经济机遇,同时借“靠近城镇、紧邻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开始筹划发展农家乐和林果采摘旅游。村委组织全面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并将产业发展、队伍建设、村民培训与村庄规范化管理系统考虑,这为今后乡村产业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企业依赖,全面改善农村大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现代化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总结基于无锡市阳山镇朱村案例的实践,笔者系统思考了“村庄整治中实施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规划融入”这一命题,解析了三个问题,提出了三项对策,又推动了整治工作中三方面的实践。朱村实践也收获了三点经验,一是组织主体回归和责任区管理诱致了乡村自治意识和凝聚力的重构,有利于促进乡村自治恢复。二是农户经济发展和村级公务恢复诱致了乡村自主发展生命力的重构,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恢复。三是乡土文化保护和现代人居环境营造诱致了乡村社区归属感的重构,有利于促进乡村聚落恢复。(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主编.乡土重建[M].长沙:岳麓书社,1948.

[2]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摘录)[J].小城镇建设,2009,(07):10-17.

篇6

关键词:乡土建筑;发展脉络;价值错位;民居更新;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103-06

乡土建筑研究起始于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举办了一个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并出版同名著作,此后,乡土建筑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和建筑师的视野。他曾试图赋予乡土性与建筑学同等的地位,但在国内外几次乡土热之后到21世纪,似乎乡土建筑研究又重新回到边缘,被看作代表着建筑的“过去”,即便不是建筑的某种落后状态,也是不可能再延续的建筑模式;过去那些经典的乡土建筑传统,尽管在设计、功能及美学层面具有显而易见的高品质,但并不被人认为与当今的建筑现实有什么关系。通常乡土建筑被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或者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从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来看,它更多是为特定场合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形式或空间语言的灵感和素材,或者为旅游区或主题公园创造一些异域情调。规划师、建筑师、政治家都对乡土建造者的成就、经验和技艺或者乡土建筑在环境、文化的品质不大感兴趣,因而无论是民居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逐渐式微。究其原因,除了大众意识对乡土建筑认识存在误解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乡土建筑研究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局限了研究的问题、思想和方法。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本身进行反思。新的乡土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乡土建筑的内涵、作用、内容和方法,从而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一、国内乡土研究的概述

国内民居研究起始于刘敦桢在1940年代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到50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民居的研究。上世纪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民居研究开始复兴,开始了对民居的广泛调研。这时期民居研究者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各个地方民居考察的书籍和论文。其主要是对各地典型民居调研测绘,对民居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民居被大规模地改造和破坏。这使得许多学者将民居视为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注重于对优秀民居及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如陈志华先生等人的研究。其他乡土研究主要从文化层面、环境层面、形态层面来对民居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更注重人居环境整体性,比如传统聚落、村镇、名城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建筑实践方面,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对民居特色的研究成为改变时期僵化的建筑教条与探索建筑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方法。这时,莫伯治早在 1959年设计的泮溪酒家则成为新建筑设计的典范,广州新建筑设计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学派,这对全国的民居研究和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这一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设计界也将民居研究作为获得形式和空间设计素材的一种方式。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古村镇和历史街区成为旅游的热点,虽促进了民居研究的热潮,但也造成了许多拙劣的“布景式”模仿民居形式的商业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借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理解民居形态的演变及意义。例如,在云南,受到拉普普特(Amos Rapoport)著作《住屋的形式与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居的形式逻辑、源流,比如蒋高辰先生及后来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年轻学者的研究。

20世纪 90年代后,乡土研究再度兴起,但研究的重点却有所转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力图摆脱“乡土”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于是提出所谓“新乡土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对过去乡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进行延续和发展,对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进行汲取和升华。而在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仍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这是为现代主义建筑找寻中国式表达的一种路径。

进入本世纪,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多个维度(自然地理格局、政区地理格局、文化地理格局)来对民居的形式进行解析,试图回到建筑本体来理解民居的形式逻辑,并对全国和各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的“民系”进行民居类型的划分[2],并从建筑空间及形式要素(材料、屋顶、山墙、院落空间大小、比例、组群的关系、结构、装饰)来定性民居的特征[3]。

国外及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表2。

二、有关民居更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于是对传统村镇、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和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民居更新(有的学者称之为民居再生)的研究开始增多,它关注如何使民居更新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求又部分延续并保持传统建筑的特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新民居创作和建设的民居更新研究

与传统乡土或者地区建筑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则更偏重于建筑实践。而与那些目的是创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从城市中借用乡土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是“回到”民居本身,在乡村地区开展(部分在城市的传统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开展实践工作,目的是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设计和建设方式来提高民居品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更新研究和实践包括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整体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以及在北京旧城的规划研究和菊儿胡同的建筑更新实践[4];单德启先生在广西、安徽等地的新民居理论建设实践;在云南则形成以朱良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西双版纳、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地进行的新民居建设实践。

(二)注重绿色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民居更新研究

新世纪之交,随着对民居研究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技术的层面来对传统民居形态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结合环境及气候条件来解析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揭示其优秀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当地的适宜技术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加平教授对陕西窑洞的更新和新型生土技术的研究[5],在云南则是柏文峰教授以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民居更新研究及实践[6]。

(三)注重以乡民为主体进行民居更新的乡村营造学研究

以上民居更新的研究,基本是以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它提出一系列包含在设计、技术、建造的方案和方法,然后依赖地方的施工队统一建设。这种方式是将城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方法在乡村地区的移植和运用。因此,一些学者和建筑师也开始立足于乡土,以服务于乡村本身为出发点,探索一种有引导的村民自主更新模式。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与温铁军创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设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采取乡民建筑教育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在国内开创了培训乡民自助改造居住生活的新型民居更新模式。 王冬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民居更新的问题,提出所谓乡村建筑学[7]的基本雏形,它以“合作建造”“过程建造”“自主建造”为核心,涵盖乡村共同建造的“历史传统”“村落建造共同体”“社会功能作用”“模式及方法”“开放体系”“过程及相关技术”六大问题。

上述学者都试图继续着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先辈开创的“平民建设理想与乡村建设”精神。这对于当前大范围大规模的民居更新来说,虽然艰巨,但也许将是一条更契合乡村民居更新需求的道路。

三、当前民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自然历史的乡土建筑研究之局限

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历史研究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前者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得到研究对象的各种现象、素材、数据和认知,研究通常更关注有关乡土建筑的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能够发展出基本的概念、规则和机制,可以把客观对象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面,并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对现实的实践进行科学指导。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历史研究是乡土研究的初始和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物质形态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为导向,形成各种方式的民居类型划分方式;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注重文化和美学层面的品质,从形式风格层面来对乡土建筑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中提取可以借用到新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成为创造本国文化特色和建构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这类研究也忽视了对于真正解决乡土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二)注重对传统具有价值的相对少数个案而忽视或无法应对当代的大量性民居

当前国内民居研究更多关注部分有文保和经济价值的少数个案,却忽视了广大民居主体――大范围大量性由居民自主建造和使用的当代普通民居。这些城市之外主要居住形态正经历深刻的变迁,是亟需研究却又是最缺乏研究,也是目前理论体系无法应对的问题。

(三)嫁接城市经验的民居更新实践与乡土现实条件相错位

与国外发达国家乡土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缘于当前中国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的国情,在城市之外仍具有广大的乡土地域,多数民居仍然是居住形态的主体,也是仍处于不断演化的“生命体”,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乡土建筑已成为了过去传统社会的少数建筑先例和遗迹。简而言之,“当代的”“大范围大量性的”“正在演化的”是中国民居典型存在状态,决定了乡土研究在文保和历史研究之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实践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存在大量的民居更新研究实践的原因。但是,目前的民居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建筑学专业视野和城市价值的、脱离民居使用主体和乡土实际条件自外而内的研究。类似英国工艺美术时期建筑师的实践,他们崇尚乡土建筑的人性和美学品质,却陷入乡土建筑设计的悖论:由建筑师设计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对每一个建筑琐碎的细节都要进行设计控制,“刻意”表现出一种原生自然的、“随意”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成为与乡土建筑精神大相径庭。

(四)自发建造体系研究与当代建筑学缺乏应有的联系

一方面,受自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乡土(地区)建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民居自建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是利用自组织原理来描述和解释乡土(地区)建筑的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8],虽然他们试图从乡土建筑使用主体的层面来反思现代建筑学的缺陷,却较少探讨在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下如何介入乡土(地区)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受亚历山大所倡导的社区自建模式的启发,一些学者也尝试以乡土为主体发展乡村建筑学,对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的探索也很有意义[9]。但这种研究的前提设定或多或少认为当代建筑学在乡村并不适用,乡土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与当代城市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当今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二者是否可以形成更积极的结合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乡土建筑研究的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通过借鉴当前国外乡土建筑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乡土研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

(一)面向当代乡土问题“以积极实践为导向”(activist-oriented)的研究

过去对乡土研究的通常是以物质形态研究、社会研究、文化为导向研究,这在当今现实中并不足够,认为更加注重“以积极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这样就要放弃认为乡土建筑承载着文化“真实性”这种观念,应把乡土认作是一种政治工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对所谓过去进行不断的诠释和再诠释[10]。这些研究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变化的过程,是什么导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消亡、适应、复兴或继续发展?乡土建筑怎样才能在当今及将来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这类研究更加注重影响乡土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问题的研究,包括认同(identity)、族群性(ethnicity族群渊源)、遗产和旅游、传统的终结和再造(reinvention)、政权和统治(power and dominance)。许多的研究着重将乡土知识运用于当代住房领域,尤其是对城市棚户区的研究,将城市非正式住宅看成乡土建筑新的研究领域。

结合当今中国,民居更新虽也算是某种“积极实践”,但是往往只是关注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聚落和民居,对于乡土中那些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大量性普通民居则很少给予关注,而这恰恰是当前乡土建筑研究最重要也最急迫的问题。另外,乡土研究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质环境,而很少关注物质环境背后隐藏的社会公正、生态危机等问题。还有与民居自发营造密切相关的居民和社区如何参与设计,传统工匠在现代建筑体系的角色和发展等问题,均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二)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

鲁道夫斯基曾认为乡土建筑比现代建筑蕴含更多的实践智慧,对比现代建筑给人性带来的许多问题,将其视为解决与自然相和谐关系的建筑良方。然而,这在以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很少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拉普普特[11]在“向乡土建筑学习――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模型系统”一文中认为乡土建筑应对环境、文化、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研究、分析乡土建筑在面对以上问题时的动态变化、它的成功和失败,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

通过在思想、情感、形式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乡土中“原生性”的概念(它们是基于蕴含于乡土建筑中原生的和具有创造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将会产生特定的建筑思想,形成坚实的建筑原型。它们在不同社会中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且又具有某个社会的特定性。这促使现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促进将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

在 1999年一场名为“21世纪的乡土建筑”的演讲中,奥利弗提出应该使建筑学者和大众改变对乡土建筑的思维定势。他们把乡土建筑视为一种过去的、落后和贫穷的代表,这种看法实际是一种短视的思想。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亿万人的居住需求。而当今仍有 90%的住所属于传统的和不断演化的乡土建筑,如果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住需求,就必须不能忽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这代表了当今乡土建筑研究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向。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今生态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变化对乡土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乡土建筑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乡土建筑是否可以应对或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能够符合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还是乡土建筑不得不消失,正如上一个世纪许多业已消失的传统那样?传统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否更加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对其它方面可以存留下来?

在当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广大乡村聚落和建筑如何良性发展,是影响社会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的各种应对措施却具有很多问题。例如,2011年建设部村镇司提出将“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村镇规划编制”作为一项工作要点,要求各省抓紧出台《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然而,中国大约有行政村69.2万个,自然村535万个(百度百科)。面对如此大量的村庄,要按照城市的方式来编制规划和进行民居设计,几乎是难以实施的,即便是实施了也未必能形成理想的结果。另外,在少数民族或贫困地区,有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民房改造和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激发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避免现在由政府统建造成的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会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社会和生态产生怎样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种适应于乡土转型的建筑知识体系,引导大量的民居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乡土建筑研究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价值错位:乡土研究中移植城市的、现代的技术体系及价值标准;(2)专业偏向:研究偏向于物质的、美学的、有价值的、少数个案;(3)外部介入:专家、政府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操作方式;(4)主体空缺:缺乏居民和工匠自下而上的有效参与的研究;(5)城乡分离:基于自主营造的乡土建筑设计体系与现代建筑学的分离;(6)偏离现实:没能结合当前城乡现实条件变化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和新的可能性。

要应对这些问题,除了上文建议的三条路径之外,从根本上应转变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基于“特色攫取”的“潜意识”和基于城市的思维模式来衡量乡土建筑的“价值取向”,从而回到乡土问题本身。基于乡土建筑具体情境和发展趋势,应从注重自然历史式的考据研究到注重民居形态逻辑、动态发展和内生机制的研究;从注重个体民居(聚落)典范的个案式研究到关注广泛一般民居的普遍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从以专家或政府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局外人”介入方式的研究转变到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语境下结合并民居内生力量的乡村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最终拓展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KH*2/3D]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对现代建筑“中国性”思想中本质主义的解析[C]//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3-687.

[2]蒋高辰.四大谱系统[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11-18.

[3]陆元鼎. 世界民族建筑国际会议论文集[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6-10.

[4]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J].建筑学报, 1989(7):7-14.

[5]刘加平.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再生[J].中国科学基金,2003(8):234-236.

[6]柏文峰.云南民居结构更新与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D].北京:清华大学,2009:101.

[7]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以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8,255.

[8]卢健松. 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J]. 建筑学报,2009(学术专刊):49-54..

[9]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新建筑,2008(4):12-19.

篇7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8年6月开始,笔者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的身份承担了“985工程”重点项目的子课题“东北三省乡土教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经过近2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对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包括1所职教中心)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风格各异的乡土教材,初步掌握了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如表1)。

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结合当地文化生态和生产需要,开发和实施各类型的乡土教材(见表3),从而突出了地方特色。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中学使用的《果树栽培》、《禽畜生产技术》、《作物种植技术》等乡土教材,主要针对当地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类型而编写的,从目前实施情况上看,这些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确实为该地区畜牧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再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区,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和三间房达斡尔族中小学的《达斡尔语言》、《达斡尔美术》、《哈库麦勒舞》、《曲棍球》、《四人跤》等乡土教材是根据该地区达斡尔族聚集的乡情文化特点开发和实施的,这对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各民族相互了解多元文化知识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是立足于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多渠道地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如绥芬河职教中心编写的《英语》、《作文与写作指导》等20多本乡土教材就是在激烈教育竞争中,结合当地浓厚的中俄文化特色而开辟的一条生存之路;双城市第十小学的《阅读双城堡》,既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同时通过这些乡土教材把当地文化历史传播给了更多的人;宁安市朝鲜族小学的《我们学校礼仪教育》、宁安市朝鲜族中学的《礼仪、宁安、风俗》等校本教材,反映了当地朝鲜族独特的礼仪文化和风俗资源。23所中小学主要通过综合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如体育、音乐、英语、语文等)、班会活动、兴趣小组、课间操等多种方式(如表2),积极传播当地朴素而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礼仪风俗等乡土文化精髓。

三是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开发乡土教材,从而强化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杜尔伯特自治县胡吉吐莫镇中心校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海林市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历史与传统美德》等乡土教材,都是结合自身民族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征开发和设计的,因此学生学习乡土知识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校、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使乡土知识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这些学校虽然有各种教学工作和任务压力,但仍以平均每周1~2节课的方式,积极开展乡土知识的传授,从而突出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四是缺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优质的乡土教材。仅从教材的编写内容上看,大多数编写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调查、走访等方式,大量收集资料,把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文学故事、节日风俗等文化内容筛选编入,突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有些教材对资料筛选的严密性和目的性不够,只注重资料的简单陈述和展现,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个别乡土课程只是教师的口述讲授,所谓教材只是简单的讲稿而尚不能称其为教材;个别教材的原创性不高,其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尚未形成一定的编写体系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乡土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也弱化了乡土知识的文化传承魅力。

五是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调查发现,各学校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的教师,几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已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所占比例很小;乡土课程一般由各学科教师兼任;教师对乡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一般都是在教学中边摸索边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自学成才型”。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三间房达斡尔族小学、斡尔族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结合教学把民族舞蹈哈库麦勒舞加入到课间操中,同时在体育课中开展曲棍球、四人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达斡尔族小学,目前开设了达斡尔族服装、剪纸、绘画等民族文化课程,其中部分教师曾接受过中央民族大学阿协律・欧南・乌珠尔教授在该校进行的达汉双语教学培训,但这也是我们调查中唯数不多的得到相关培训的学校。可见目前急需与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相关的教师教育培训,这是当前保证乡土教材质量和优化课堂的主体因素,是促进乡土教材开发与课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总体上看,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突出特征是:一是突出了地方特色;二是乡土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类型各异(如表3);三是得到普及性的相关师资培训学校不多。可见黑龙江省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需要更加完善之处。

二、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之一。那么教师在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应扮演何种专业角色?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1.教师是文化传播者

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具体开发者、实施者和感悟者,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和指引者。在人类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因缺乏高等教育机构关于乡土专业课程设置等相关师资培训的社会资源和条件,教材开发者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内容的筛选与充实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即使有积极性的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有些老师不清楚什么是乡土教材,为什么开发,更不清楚乡土教材会给学生带来何种文化教育价值等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文化传播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必须掌握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认清乡土课程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功能,积极建构更为畅通的教学信息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维度师生互动与合作,才能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体现者。

2.教师是文化的加工者和创造者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播者,对教学场域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创新。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导入者和实施者,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正确定位课堂角色的必备条件,更是重新组合、加工和创新课堂信息必备的积极品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在编写乡土教材过程中对什么样的内容应编入教材,应如何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存在各自的看法,常常感到有些困惑甚至茫然,这正说明,教师作为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主导者,如何正确选择、理解和传授乡土知识的文化性是一个极其关键因素。不过倡导一种“珍视乡土”的价值观是目前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者的共同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加工和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感恩和回报社会,这是教师课堂角色的深入和升华。尤其是应试教育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积极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乡土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知识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三、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培训

1.通过培训及时提高教师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反映形式,通过选择、加工和创造传统文化精粹,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魅力,通过学校教育途径扮演着传承人类文化的重大责任。教师作为具体的实施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知识,乡土教材的文化性、知识性和传承性,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独特的文化功能,才能更好地把有血有肉的文化特性挖掘出来,实施教育影响,成为学生接纳和吸收的精神营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目前在我国,由于不同学者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但无论把乡土教材作为强调传承地方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手段,还是强调为国家教育体系服务的教材特性,我们不容忽视百余年来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乡土教材是能为教师按照当地人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更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尝试和手段。调查发现,基层中小学教师对乡土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教师的乡土知识贫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尚有困难;大多数年轻教师迫切希望参加乡土教材开发的相关培训。可见滞后的乡土师资培训,影响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的效果和质量,制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应立足于当地现实,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采取专家讲座、人物访谈、实地参观与走访、目标培训等方式,对教师定期进行有关乡土基本知识的培训,促进乡土教材的开发、实施与乡土知识的传承,才能切实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乡土教材独特的教育功能。

2.选择和筛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开发中编写者对乡土知识的把握是开发优质乡土教材的关键。调查发现,目前乡土教材的编写和后续开发与实施中尚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需完善之处。如大多数学校的乡土教材实行“一校一本”制,无年级区分,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并不能符合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身心有差异的规律和特点;再如从编写成员的结构来看,虽大多为在校担任相关科目的一线教师,但也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及并不了解当地文化风情的一些人员参与编写教材,故部分教材编写目的和方式简单,其内容选择上随意性大,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和指导,更缺乏后期的教育反思与完善过程,尚存在“在摸索中因缺乏科学依据而无所适从”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乡土教材内容的收集与整理都是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学校或任课教师自费或义务性的一次性开发,故其开发中对如何把握教育规律及其贯彻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得不放弃开发”或者“因资金不能再度印刷”等尴尬局面。因此应积极建立改善和提高培养真正人才为基点的乡土教材编写与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与实施?如何反馈与完善?如何后续开发与推广等诸多实际问题,注重与时俱进,删除和调整不适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教材内容,通过加工和改造,开发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规律的有区分度的乡土教材,以便于实现掌握乡土知识的同时塑造有用人才的教育目的,使乡土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从而提高学生成长质量。

3.建立多渠道师资培训模式

乡土教材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生存的土地,并立足生存条件,奔向未来的文化土壤,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积极树立乡土理念,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推广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工作中,把编写教材作为教师自觉、自主、自愿之事,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作为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应具有如何传承当地乡土文化的基础和条件,才能更准确、尽致地发挥乡土文化固有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这是师资培训中要解决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乡土教材开发中首先要注重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级的师资培训体系,从而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成效性。一方面,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信息不畅等实际情况,调动当地文化资源、借助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帮助,鼓励教师与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跟踪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不能及时到现场接受培训或尚未有条件得到培训的学校教师,可适当采取远程师资培训方式及时能够得到培训。同时教师培训一定要在开发教材之前、开发过程和课程实施的自始自终紧密结合进行。这种多渠道的师资培训方式,可以真正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与生活状态,充分发挥地方乡土文化作用,使教师具有开发和导入优质乡土教材的多元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虽然目前构建更为和谐完善的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模式尚有困难,但这必将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乡土教材以时弱时强的生命力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尤其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人们视野的今天,我们仍能在“乡土中驻足脚步,在乡土的浓郁芳香中沉思!”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值得庆幸的事,乡土教材不失为弥补和解决当今教育改革弊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家庄子古村落 建筑文化 文化遗产

高家庄子古村落是山东省招远市一个古老的村落,坐落于渤海南边的辛庄镇,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子的南侧相邻206国道。该村南高北低,两侧是平缓的丘陵,村西有一条小河自南往北流向渤海。

一、高家庄子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

西汉元年,高氏家族迁居于此,高家庄子由此得名。该地靠近沿海,为防水患,建有镇龙庵。元至正年间,徐进之出任北海守墩吏,迁居该村。明初,为抵御外患,徐氏后代迁至高家庄子定居以看墩报警。至清初,官府撤墩,徐氏家族并没有离开此村。清中后期,徐氏家族进京经商发迹,在高家庄子大规模建设,使高家庄子由最初的一所庄院发展成有几百户人家的大型村落。

二、高家庄子古村落的建筑文化及特色

在到处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城市里,乡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心灵净土的追寻。古村落文化作为乡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古村落的建筑布局

高家庄子受传统村落布局的影响,整体格局是以南北大街和关帝庙、徐氏家族祠堂为核心的方形格局,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贯穿,东西走向的街道7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十几条。村子西边的九龙沟发源于村子南方,流向渤海,成为围子墙西侧的护城河。

(二)古村落的公共建筑

高家庄子古村落的建筑受到胶东地区建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具有标志性的公共建筑有:

1.徐氏祠堂:建于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位于村子十字路口以北。徐氏祠堂是砖石材料建成的单层结构,祠堂大门是八字墙、大门楼;祠堂院内有三颗古树,为两株古柏和一株古木梨;祠堂正堂是三开间,西厢有两间,有古朴的明柱,明柱上有副瓦联;祠堂向阳面有出厦,廊子很宽,增大了祠堂的空间。

2.关帝庙: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康熙十九年重建,现位于徐氏祠堂的西方,历史上曾经有两个,现存一个。庙内正中间有关公神像,两侧为周仓与关平,人物造型逼真,做工精巧;侧面的山墙绘制着关羽生平事迹壁画。

3.镇龙庵:修建于清康熙十九年,是为防水患而修建,并在西侧建有三官庙和土地庙。镇龙庵大殿气势雄伟,两株古松柏枝繁叶茂、耸立殿前,大门楼有高台阶,也有走廊和明柱;庵内有三尊神像,三头六臂的火神位于正中央,两侧为药王和财神;殿外东北角有一尊龙王陶瓷像。

4.钟楼: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建于东汉年间,是一座木石结构建筑,以石材作为地基,有四根木石结构的柱子;上面有一个纯木顶棚,全部用卯榫结构,没有用一个钉子,歇山式屋顶,出檐向上卷起,显得飘逸灵动。

5.围子墙:是高家庄子古村落独特的建筑,总长2100米,墙高6米,厚2米,是村民为了保卫家园而集资修建。该建筑是一座土城墙,所用材料为三合土,在当时是坚不可摧的,还建了五座铁门,但是已被大面积破坏。

三、高家庄子古村落建筑的独特之处

高家庄子古村落建筑除了有老北京文化特色外,也有其他独特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瓦作。在胶东地区的其他村落中,屋顶上的瓦一般为凹面朝下的合瓦,而高家庄子古村落民居屋顶上的瓦都是瓦面朝上的仰瓦,以适应沿海地区多雨雪的气候,可以使雨雪的积水很快顺流而下,既方便实用又古朴整齐。

第二,门楼。高家庄子古村落的门楼有两种特殊的样式:一种是在门楼与厢房的脊之间,用瓦片做了各式带有寓意的纹样;另一种是门楼的屋顶从厢房凸出,做成卷棚式,与南厢屋顶的直线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多变的效果。

第三,挑檐石。该村落中民间住宅的挑檐石比墙体凸出一截,多出的部分呈往下的尖角状,其圆柱体上雕刻了精美的图案。

四、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与保护

高家庄子古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表现在:其一,高家庄子古村落是胶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传统建筑类型多样;其二,高家庄子古村落是胶东地区现存最早的古村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村落的风土人情、设计构造及古建筑的细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挖掘。

高家庄子古村落的研究价值在被重视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界的担忧,千年的古村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建筑已经出现了损坏,镇龙庵被拆毁、2000多米长的围子墙也只剩下半壁残垣。因此,亟需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一,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防止人为的继续破坏;第二,进行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包括其自然生态环境、完整的风水格局、村落空间、风土人情、乡土文化等;第三,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集体行动,共同参与到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中。

结语

高家庄子古村落内有标准的乡土建筑,乡土建筑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平台和环境,是乡土文化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具有人情味的一部分。高家庄子古村落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失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并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建波.山东招远市高家庄子古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13(10):65.

[2]李栋,解焕新,张丕基,光先.高家庄的四合院[J]. 走向世界・仙境烟台,2013(22):85-87.

[3]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8-160.

篇9

枣庄市以煤建市、以煤兴市,130多年前诞生的中兴煤矿公司,不仅从经济领域发掘了枣庄市的潜力,更在文化(工业文化、乡土文化)领域演绎了它的辉煌。作为中兴煤矿公司的子弟小学,中兴小学自1923年创立以来,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中兴公司的发展历程,而《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中兴小学教师深入挖掘中兴公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写而成。本教材通过对中兴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历史遗迹的介绍,展现了枣庄市光辉的民族工业文明史、文化史和发展史,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情。同时,《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也找到了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既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又为学生的自主、能动发展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最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乡土教材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学校的办学渊源和文化积淀后,中兴小学确立了“百年中兴文化,儒雅校园师生”这一学校品牌建设工程。经反复调研、论证,2012年学校达成了“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共识,并对学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提炼,即以在枣庄市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的中兴为发展基点,以“兴德尚雅”核心理念为拓展半径,画“兴在心,雅于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圆”,科学定位属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精神,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2013年,中兴小学被确立为小学特色品牌建设跟踪指导学校。

同时,中兴小学以校园文化为本,将乡土课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构建了以乡土教材(《百年中兴史话》)为平台的百年工业文明实践体验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编写了“兴雅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中兴小学文化读本《兴在心,雅于行》(该丛书分为《知兴篇》《践兴篇》和《行雅篇》)。

二、乡土教材与学生评价

中兴小学开发的《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涵盖了百年中兴的发展历程、文化精髓和历史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三个突破。其一,系统整理百年中兴的历史资料,深入挖掘百年中兴的文化精髓,并以此为根基,开发、编制乡土课程,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二,符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满足他们的个性差异,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三,丰富区域校本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办学特色的形成。

在学生评价方面,中兴小学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并力求客观、科学和全面。具体有四点。其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开发,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有利于他们全面认识自我,还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通过对《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既能展开学生之间阶段性的总结评价,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其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在教学评价中的独特之处。其四,科学、合理的评价比例。在《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中,各方评价所占的比例分别是:教师评价(包括对课堂表现及书面作业的评价)占40%,综合实践成绩占30%,学生互评占20%,学生自评占10%。

三、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1.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由于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所以,校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校的各个方面。就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而言,校长的积极和主动必然带给教师良好的影响。基于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开发小组,并在充分领会课程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使研发工作更加深入。

2.激发教师的智慧和热情

教师的智慧和热情直接影响乡土教材的质量,只有让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都将全体教师视为课程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力争为他们打造展示自我的绚丽舞台。

3.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学校历时两年编写的山东省枣庄市首部乡土教材《百年中兴史话》,不仅填补了枣庄市地方史校本教材的空白,更被推荐参加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四、乡土教材的效果与反思

学校欣喜地看到,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既使百年中兴文化得到弘扬,又使师生素质获得提升,还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1.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具体有四点。其一,打造“名师工程”,即号召资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带动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打造名师效应,从而形成“学校以名师为荣,名师以学校为傲”的良性循环。其二,开发“青蓝工程”,即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为广大教师实现“三年强基础,五年担重任,十年成名师”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其三,加强“师德工程”,即师德是教师从业的核心理念,据此,学校在校园中开展了一系列“最美教师”的评选活动,即通过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和令人难忘的瞬间,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这不仅鼓舞教师,更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其四,打造教师团队。学校不仅形成了一支涵盖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和专家型等各种类型的教师团队,更为中兴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中兴小学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夯实他们的基础,培养他们的能力,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更让他们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在歌声中释放真情,在绘画中畅想未来,在竞技中超越自我,在思考中探索真理,在实践中规范品行。

尤其是,中兴小学的活动类课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不仅侧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学生以社团为中心,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展与社团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并取得理想的成绩。例如:舞蹈《七彩童年》在全省第四届青少年杯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并代表市中区参加团市委文艺汇演;2012年,在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学校的相关作品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2013年,在全区的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的小制作、科幻画等作品被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篇10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XX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XX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