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

篇1

关键词:湘楚文化;楚巫精神;神秘浪漫;乡土精神;写意;古拙粗犷

中图分类号:J314.2文献标识码:A

一、浸润于湘楚文化中的民间雕刻艺术

关于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地方性与全球化论题的探讨绵绵不休地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各地各界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这一论题的关注,这些论题随着世界范围内辩论的不断深化,细致入微地影响着各领域的本土文化情结的回归。如:源于湖南境内对国学之一“湖湘文化”的系列大力宣扬活动,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众多对此论题所持态度的一种表现行为。关于湖湘文化,王兴国先生在《湖湘文化纵横谈》一书中阐述说:“从文化的层次上加以划分,所谓狭义的湖湘文化是指‘雅文化’,即经过知识分子再加工的精英文化;所谓‘广义’的湖湘文化则包含湖湘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即广泛存在于湖南各族人民中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等的总和。”在这样的文化艺术大背景下,蛰伏于湖湘一隅的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因为其典范地域性成为“湖湘文化”中民间俗文化艺术的有形代表,由此日益受到来自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艺术人士的关爱。

建筑雕刻是指建筑上的装饰雕刻,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建筑就有“丹楹刻桷”的常规做法,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关于建筑木雕的详细做法和图样,至明清两代,建筑雕刻的技艺已相当高超,并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湖南北部为水域,林木较少,房屋低矮,民间雕刻因而相对较少。而湖南的湘中、湘南丘陵地区,层峦叠翠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筑与雕刻物产。其民居建筑用料因地取材,从而形成明清两代多饰雕刻的木架砖瓦结构府第式建筑。据《清泉县(今湖南衡阳县)志》记载,南宋民情曰:“清泉四界,山高林密,宜耕田亩甚少,丁壮多富余,事竹木雕者甚众”。[注:参见左汉中主编《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雕刻》,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加之湘中、湘南地区居民以汉人为主,且“湖湘文化”的渊源是“湘楚文化”,对“湘楚文化”的传承被尽显于民间建筑雕刻图案中,从而以湘中、湘南地区为典范的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中的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无不表现出“湘楚文化”传统上神秘浪漫的神巫精神及怡情闲适的乡土情结特征。

二、神秘浪漫、怡情闲适的审美揉合

一种艺术特征的形成,审美往往起到先声作用,并影响到其题材、形式、风格等特点的走向。对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中图案审美趋向的总结,终究离不开“湘楚文化”精神对其作用的探究。“湘楚文化”精神的源头是神农文化与炎黄文化,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神农氏的身影遍布三湘,农耕文化由此深入民间,加之湖南冬寒夏暑变化无常的恶烈气候对先民赖以生存的农耕的影响,湖南先民的“天问”及自主奋进精神尤为彰显,由此揭开了湘楚巫文化的序幕,形成了湖湘古人神秘而浪漫的审美情怀。这种情怀在马王堆的帛画漆画、屈原的楚辞中都得以尽情宣泄。此外移民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湘楚文化”传统审美精神的成型。据史料记载,湖南境内由于战乱纷扰致使原住居民没落,元、明两朝有两次政府行为的大移民。移民务实拼搏的精神,促使湖南浪漫而又现实的鲜明地域特征在神秘虚无的精神世界与现实具象的物质世界中被揉合,由此生成了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神秘浪漫及怡情闲适的双重审美取向。这种审美情结成为湖南民间建筑雕刻图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与青瓦白墙、庭园草木、室内陈设相互映衬,融于整体建筑中,体现出湘人特有的文化品格与审美趣味,尽显了湘人神秘浪漫的神巫精神及怡情闲适的乡土情结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

现存的湖南民间建筑雕刻主要分布在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中,如:凤凰古城,张谷英村,湘中地区的体仁堂、柏荫堂、韦伯堂,以及散落在湘南民居中的桂阳阳山村何氏家族建筑群、永兴县板梁刘氏家族建筑群等。一因中国特色的木结构建筑的不历久性,其次明清时期湖广通商,经济的发达使衣锦还乡的商人大兴土木,建筑业的繁荣给雕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并在此中传达出“湘楚文化”神秘浪漫的神巫精神及怡情闲适的乡土情结艺术审美传统。

三、巫术神性与乡土世俗题材的共存

审美的取向往往能决定对艺术题材与内容的选择。

湖南地境层叠延绵的山峦,成为保护地域文化纯粹性的自然屏障,移民文化所带来的纷繁变异性因山峰的阻隔,被融于先楚神秘浪漫的情怀中,即使是明清的商人也不敌这千年来所根深蒂固的神巫情结与乡土精神。民间美术是一种民俗现象,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注:参见左汉中主编《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传统审美在日常的民俗活动中被世代承袭下来,湘南民间巫术活动至今没有消亡:为小孩“惊夜”招魂,每月初一、十五的祭祀等等,仍然是老一辈必行的民俗活动。这种精神寄托不可避免地在民间建筑雕刻图案题材的选择中显现出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却对神巫的精神寄托,古时湘人的现实生活便是生生不息的农耕传统。“湘楚文化”艺术审美中神秘浪漫的神巫精神和怡情闲适的乡土情结传统,共同促使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中的图案题材在选择上具双重性:神秘虚无的神、巫世界与直白具体的乡土现实互融互通,既有巫术神性纹饰,也有山水风光、田园小景,还有戏曲故事、演义传说,丰富的题材被展现于同一个舞台。如湖南传统民居雕刻艺术图案中有很多具有巫术神性意义的纹饰:中梁上压煞的太极、护宅的神龙;卦木上保家的太极八卦、狮子,檐檩下边象征神水以及避火的鳌鱼或鲤鱼托木;门坎侧边表示“海边”和“鲤鱼跃龙门”的“鱼打挺”纹饰;大门前吃鬼的“吞口”;饰鱼虾祭水神的柱基……等等。[注:参见左汉中主编《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雕刻》,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在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的舞台上同时还上演着,随处可见的具浓郁生活意味的世俗化和生活化题材的图案:祭祀、农耕、放牧、采桑、织布、纺纱、剪裁、渔猎、砍伐、瓜果、鱼虫、蔬菜、水草、家禽等。

吉祥题材虽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共性,但湖南民居雕刻艺术图案中主要冀望的是福、寿、财,这与同时期安徽、福建等省民间雕刻对“马上封侯”“加官进爵”的大肆宣扬截然不同。至今湘南一带还保存着“传杯”的习俗,每逢来客、节日或办喜事,举家围桌而坐,由家中长者先举杯从“一杯出行大吉、动步生财;二杯双发,人发、财发;三杯为多,人多、财多、福多;四杯如意”依次对家人朋友予以祝福,这种围绕人本位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乡土情结式吉祥文化,在民俗中流传,在古拙的民居雕刻艺术中再现。

八十年代兴建的湘南民居还有很多青瓦青砖挑檐、门窗四周粉白的传统民间建筑,正门四周虽少施雕饰,但依然大肆画栋,题材仍没有脱离巫术神性与乡土世俗情结与人本位的乡土情结式吉祥寄喻。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题材上巫术神性和乡土世俗共存的特征,相对于徽州和福建的民间建筑雕塑图案题材的选择而言,说教功能与文化意味相对淡薄,巫术与装饰目的纯粹,也更富于人情味。

四、古拙、粗犷、写意的形式与风格

审美的取向同样作用于艺术风格及艺术表现形式。

楚巫文化与移民精神共同促成古时湘人主观、激越而又浪漫的性情的形成,加之乡土情结致使――湘南民间建筑装饰雕刻图案形式上不追求对称和工稳,风格古拙、粗犷、写意。

神性传达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共性,在这一点上,湖南民居雕刻图案的特征则体现出主观、激越的浪漫主义神性表现,如:宜章县篱笆乡车田村刘桂良家的雕花门额中的鸾凤和鸣以拟人的形式表达夫妻之爱;宜章县篱笆乡宋家村宋孟祥家的窗栏板二龙戏珠中罕见的龙首蝠翼造型,无不道出湘人主观激越的浪漫主义情怀。加之乡土情结和移民精神的融入,便形成了湖南民居雕刻在形式上不追求对称和工稳,却尽表神秘、浪漫而又现实的鲜明地域特征。二千多年过去了,湖南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依旧,这种情怀和精神在湖南民居雕刻图案中一以贯之。

另外,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中对主观、激越的浪漫主义神性及怡情闲适的现实性,均以古拙粗犷的写意性手法表现出来。建筑雕刻注重正立面的观赏效果。湖南民间建筑雕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都有,其中大多是浮雕。其图案常以叠压的手法表现正面观看时的前后远近的空间关系,两到三层为多,一般不细腻刻画。其造型语言洗练,刻画人物不着意雕刻五官表情,对动物与植物的表现也无细节刻画,而偏于表现所有物象动态的传神写照。艺术风格尤显稚拙、质朴、洗练、明快。形象的生动,常令观者被真挚感人的形象所动,不能不说这是对“大巧若拙”的精妙诠释。与徽州雕刻的写实、福建雕刻的细腻相比,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粗犷、古拙、写意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没有匠气,更为生动,主观激越的情怀在大刀阔斧中更显湖湘地域文化艺术的纯粹性。

篇2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篇3

【关 键 词】 乡土文化;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国当代社会学、民俗学大师先生,尽其全部精力创作了中国近现代民俗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乡土中国》。该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声情并茂地为世人展现了民国以来华夏大地上富于风土人情的社会风貌。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乡土民俗”现象,乡土文化也就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乡土文化从那里开始,被赋予了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它泛指普通大众所创造、使用和沿袭的文化内容。乡土文化是经历着千百年的沧桑和沉浮,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流传于民间,是民间颇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乡土文化有其特定的载体,其中乡土民情、民风民情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溯源追古,华夏大地孕育着色彩斑斓的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乡土民间是我国璀璨文明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瑰宝。随着初中语文大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正视乡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巧妙地将乡土文化与语文课文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融合,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学习乡土文化为学生开阔视野、积淀内涵提供了重要帮手,这样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研究以乡土文化进课堂为论述中心,重点阐述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一、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厚重的乡土文化。具有浓重农耕色彩的文化积淀,在不断变迁的社会转型中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积极向上,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乡土文化具有厚重的社会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礼仪和道德,可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结。如对的艰苦敌后抗争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一股浓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志。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加强民俗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时快乐的动人场景,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些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乡土文化包含了我国很多文化符号和文化底蕴,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乡土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习得社会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当助推学生对全方位、多学科知识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如在对我国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先秦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和追求浪漫、自由的心境;在对类似于陶渊明、杜甫、李白诗歌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领略诗人或悠然自得或忧国忧民或豪情万丈的情怀。

二、提高乡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率

作为我国基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具有非常多元化的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教学目标等情况,综合把握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

第一,利用乡土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否认,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因此它也非常接地气。通常来讲,接地气的事物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在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热情和乐趣,他们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率。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乡土文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其更有亲切感,因此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由于很多初中课程涉及到先秦或者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文化和描述与现当代学生们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反差,这就阻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入乡土文化,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屈原《离骚》节选片段时,学生对于楚辞和离骚体非常头疼。诗歌中不仅存在很多生僻字,而且整首诗歌还晦涩难懂,特别难翻译和理解。这时,教师应当把楚国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样,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语文教学实际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拓视野,利用乡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传统农耕社会,家天下制和父权制构成了封建社会权利结构的核心,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山水园林建筑为例,从选址、施工、配饰等多方面都在诠释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

第二,巧借各种习俗,丰富课堂氛围。乡土文化在民间具有肥沃的土壤,可以源源不断地汲取各种营养,造就多姿多彩、生生不息、具有很强中国风的文化氛围和璀璨文明。学生作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主题,同时也是乡土文化生活的影响者,对于它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这些先天学习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氛围。

如以乡间老百姓都离不开的“红白喜事”来说,里面无处不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有人结婚时,民间都采用比较固定的拜堂仪式。在这仪式里,司仪(主持婚礼的人)虽然总会用固定的语言来主持,但其流利的“四言八句”和熟记于心的流畅台词,必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诗词句赋的教学时,若能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学生领悟,必然会让学生兴趣浓厚。若要求学生去模仿或改造这些台词,学生或能倾其所学,从而实现老版文化的创新。民间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也承载着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春节写对联、贴对联,元宵节耍灯(组织灯会),清明节化袱(给去世的人烧冥币)祭祖等文化习俗,无一不在召唤着学生们去感悟和体验,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着学生语文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时,可以借助他对儿时社戏前后场景的刻画,展开联想,挖掘更加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如借助篇文章中“社戏”桥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南戏的历史进程,从南戏的历史看南戏在乡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第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参与乡土文化建设。虽然初中语文课程不需要像物理、化学那样通过多种实验,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但作为乡土文化来说,它源于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积极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参与中融化民俗文化,建设乡土文化。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应当充分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建设乡土文化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篇4

一、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缩影,广大农村物产丰富、文化厚重,各异的民族习惯,独特的地域风情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民风。了解多彩的人文风情,学会注目脚下的土地,学会回味已被湮灭的岁月,学生们宛如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穿越了历史,透视过去,审视现在,t望未来。于是就会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盈,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学生们就会心生自然的情感,倾注更大的爱心去关注这块赖以生存的大地,及其这大地上的生灵万物,有感于心就会用手中的笔去主动描绘,自然表达。

本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乡土文化最真实、可感知、可体验。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学生带着兴趣去关心脚下的土地,去领悟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既为他挖掘了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源泉,又为他夯实一个丰厚坚实的精神底子。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他国风情,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学习本土文化是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本土文化中把许多伦理道德、教化礼仪、为人处世之法都包容了进去,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春风化雨般润泽于灵魂深处。年轻的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海量的信息,多彩的活动,美丽的自然,深邃的知识对他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教师如果合理组织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处理好课内外的延伸,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放松放松身心,亲近乡土文化,会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个体的发展起到有很大帮助作用的。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围绕课程与教学这一核心而展开,其出发点与落脚点也离不开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质所在。”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其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挑战,其一,唤醒并激活教师的课程意识;对于教材的选择,老师一直以来都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执行者,而教师也被称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但是,校本教材的开发,会让教师转变课程理念,并改变课程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其二,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会让教师走出课本、走出校园,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民风民俗,并把了解到的东西整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身份传承地方文化,增强了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全方位地培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实践证明,学生不仅有个体差异,也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校本教材应该以学生的需要而不断地调整,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单向选择,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冲突、整合的双向磨合过程,是一个“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循环开发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建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培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传承本土文化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地球一天天地缩小,跨时空的信息传递和密切联系,“全球化”和“地球村”既已形成,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文化的全球化正是以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多样性的存在才要求交流和融合,才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亦是全球文化的一分子,而有着明显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土文化进入语文校本教材资源开发,正是发展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措施。

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的同时,一些原有的本土文化也在社会的进程中悄无声息地淡化甚至消失,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尤其像时下许多人才外流严重,经济后盾不强的农耕边地,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些原有的村落正在慢慢消失,那些曾经的沧桑岁月和光辉历史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另外,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想法设法脱离农村,涌入大城市,家乡的本土文化亦在渐行渐远的脚步下,被日益淡漠。这样,把当地的优秀文化搜集整合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也是保持和传承本文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完善语文教材体系

乡土文化注入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利用,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课程资源与众不同,千姿百态的地方课程资源大大活化并补充了单一的国家课程的内容,拓宽了课程资源的范围与种类,有效地改善了课程资源的品质。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语文校本课程,亦是众多地方课程中的一朵浪花,它将学生从静态的书本场景引向动态的生活场景,使教材更贴近生活,体现生活,使语文教学更具有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也使语文课程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

篇5

关键词: 民间 权威 宗法

相对于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主要以农耕村落文化为其主体和特征,体现着民间大众的善恶价值观念。它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所有民间民众创用的生活文化。[1]顺顺集民间权威和封建家长于一身,是沈从文笔下有血有肉独具审美内涵的人物形象。作为民间权威人物,顺顺豪爽慷慨,乐于助人,受到乡民的尊敬和拥护;作为家长,他严格要求,教子有方,是宗法文化影响下的严父。由于宗法文化内在的矛盾性,使他的生活蒙上了黯淡的色彩。

一、豪爽慷慨的民间权威

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本位,国家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救济措施,社会控制能力非常软弱,广大下层民众无法从国家那里得到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服务。在乡土社会中,那些热情、慷慨、任侠、活动能力强,社会关系圆融且乐于助人的人,受到民众的欢迎,具有了控制和调动民间社会资源的权力和威望,便是民间权威。

顺顺年少时在外面闯荡,接受了文明世界的洗礼后又回到了湘西,是新湘西的建设者和古湘西文明的维护者。他学会了做生意,很快成为湘西茶峒比较富足的人家。他具有湘西社会的美德,大方洒脱,事业顺手,且喜欢广交朋友,慷慨热情,乐于助人,为人公正无私,明事明理,正直平和,侠义疏财。只因为老船夫赞美了两次肥大的鸭子,他就让儿子把鸭子送给了老船夫。当他知道祖孙二人生活拮据,节日里包不起粽子时,又送了许多三角粽子。同时,“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他这种活动能力强,社会关系圆融的特点,受到当时乡土社会民众的欢迎和好评。当调解民事的执事人死后,他便成了代替者,实质是这个乡土社会的民间权威。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人伦、轻契约的社会,人们最看重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关系的稳定。民间权威是宗教仪式的领导者,“其权威不是来自官方的任命,而是来自传统文化的规范及对‘能人’形象的塑造。”[2]顺顺作为乡间的“名人”“能人”具备了这个特点,有了控制和调动民间社会资源的权力和威望。

二、宗法文化浸润下的封建家长

宗法制社会传统中,社会是家庭和家族的扩大与延伸,因此,生活中发生的日常权威的运作具有渗透各种领域的特征――人情和面子。顺顺对儿子严家管教,让他们轮流各处旅行,训练他们的生活技巧,磨练他们的生存意志,培养他们的美好品德。使两个儿子结实如老虎,和气亲人,不骄情,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起初没有给儿子的婚事自作主张,而是让儿子自己决定,他以仁慈的长者作监护,希望后辈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当长子天宝不幸遇难身亡时,他一方面悲痛伤心,误解了摆渡老人,但为了维护他在乡土社会民间权威人物的人情和面子,他在没有弄明白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有意疏远与回避老船夫,使老人忧闷而死。他虽然帮助翠翠安葬爷爷,显示其“君子风范”的大度和热情厚道,但从其言“老年人是必须死的”和其行“各方面看看,就回去了”分析,他巧妙地隐藏了内心的冷漠和残忍。另一方面,他明知道傩送和翠翠两情相悦,没有像老船夫那样“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却逼迫傩送娶王乡绅的女儿为妻,借口“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最终和傩送大吵使幼子愤然出游。他把自己对老船夫的感情迁怒于翠翠,想和王乡绅结亲,却竭力掩饰其“人情”,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来挽回其作为家长的尊严和面子,显示了宗法文化捆绑下灵魂的痛苦与挣扎,人性的真诚和人情的虚伪之间的矛盾。正如所言:“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种前提,因而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3]

三、顺顺悲剧的文化反思

宗法制伦理型文化,导致了顺顺的悲剧人生。他对儿子严家管教,不倚势凌人,对弱者慷慨解囊,济人之危,正直明事理等都是沈从文将儒家文化中刚健自强、吃苦耐劳、仁爱互助等品格赋予了这个人物,使他成为宗法文化浸润下的严父、仁商。但他拼命维护其人情和面子的挣扎与退让,也是宗法社会温情脉脉的情感需要。这种伦理型文化源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环境、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专制与宗法有机结合的政治社会结构等复杂因素的交相融合。顺顺对傩送婚事的关注,对老船夫的误解,对翠翠的迁怒等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家族利益轻个体自由,重直觉感悟轻理性分析调查认知的思维特点,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宗法社会所形成的群体心理和观念形态,强有力地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凝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使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相区别。沈从文通过顺顺的形象塑造,完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构建,具有重要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德利.回归民间:20世纪中国小说的民间文化阐释[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P10.

[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家族、国家与社会――福建美法村的社区史.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G].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93.

篇6

宝清县坚持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一是以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宝清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科学技术成为助推宝清农业腾飞的重要引擎,显著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

二是以合作理念推动农业,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生产的作用,扶持壮大农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延伸合作组织职能,大力发展社办经济实体,加快合作组织功能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从组织生产向开拓市场延伸。

三是以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识农产品保护力度,拓展产品品类,扩大优势品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培育新的农业品牌。鼓励和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设计档次,统一品牌标识、落实品牌管理主体,构筑高端品牌和明星产品,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产地品牌价值。

四是以调整结构振兴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小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等,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实现了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五是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根据农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专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各村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进步的主力。

(二)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一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和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积极积聚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展文化事业,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二是坚持突出地方特色,保护传承特色农耕文明。积极发挥黑土地规模生产文化和独特东北乡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特色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传承为目的,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的农耕文明,成为宝清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业产业形态、建设现代乡村文明的重要基础。

三是融合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创新培育现代农业文明。着力发挥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的成果,促进培育现代农耕文化、现代农村风貌、现代社区文明。密切现代农耕文明与农业发展的联系,不断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文明。

(三)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实现产业快速融合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产业新模式。立足“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完成《宝清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凝练产业发展新抓手。一抓生产基地,二抓重点产业,三抓龙头企业。以基地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产业”的作用,建立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专业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等十大农业重点产业;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

三是坚持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发展新动力。依托农业生产基础优势,持续拓展农业功能,快速推进产业融合。一是实施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转型;二是实施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大力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四)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和谐乡村。宝清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民生为根本的理念,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不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增进广大农民的科学技能、经营本领;大力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各项权益,大大增进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环境的积极性,改进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二是加大多方投入力度,重视乡村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宝清县把乡村的社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村镇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队伍建设,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生动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生活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俗,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在三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一是坚持挖掘利用资源,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以工补农。立足区域的丰富煤炭、油气等自然资源,加速工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保障了以工补农战略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宝清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紧抓中心村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以城带乡。以中心镇村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加速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中心镇村的建设加速了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了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口不断集聚,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一体化显著推进。

三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实施以业兴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心镇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现代农业企业和园区不断聚集。产业基础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创造了新岗位,加速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村镇聚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持续巩固。

(六)在资源有序利用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坚持立足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的思路,“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合理有序利用资源潜力,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到资本、资本到利润的转变。

二是坚持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依托生态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生态、立体农业。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宝清模式”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地方品牌意识,加速品牌农业发展

宝清对品牌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县情为基础的品牌农业路上,宝清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建设保护农产品公用品牌。宝清县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大品牌的理念还需深入和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待突破。

二是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品牌内涵。应大力开发农业文化功能,提升农业产品品牌为地域文化标志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保持长久活力。

三是优化利用品牌资源,融合农业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应将品牌农产品有效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中,实现农产品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的有效融合。

(二)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休闲农业升级

宝清县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体系、发展规模、发展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急需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北大荒休闲农业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是因地制宜,总体布局。北部以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打造湿地生态乡村旅游区;东部开展和农场的区域合作,打造北大荒知青文化农场体验区;南部依托森林和水库资源,打造森林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西部依托炮台山古城遗址,开展古文化游。

三是依托文化,培育品牌。应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北大荒文化产品,树立“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的区域品牌形象;以生态、农耕、红色文化等为主题,分别打造生态、农耕、红色旅游等品牌。

四是丰富业态,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发展功能齐全、环境亮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挖掘包装民俗乡土文化,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通过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就业富民功能。

(三)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功能

宝清农业要坚持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持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加速“三次产业”融合。

一是与产业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三次产业紧密结合,产业链条顺畅衔接,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与科技化融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将高新技术和装备不断融入到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之中,向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和扩散,改良现有农业产业,培育形成新兴农业产业。

三是与服务化融合,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应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设一支全能型、高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服务业队伍,实现农业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四是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信息平台。以整合资源、实施共享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建起覆盖全县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区域文化、特色产品、农业品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建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推进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平台服农、支农、强农力度。

五是与品牌化融合,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品牌体系。要继续加大文化创意投入,实施品牌创意战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将“打造知名品牌,培育知名企业”作为宝清农业发展的着力点。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强县”的良性品牌发展之路。

六是与生态化融合,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积极探索宝清县农业主体功能分区,科学规范农业资源开发。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开发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四)进一步突出差异多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坚持乡村建设多样化。宝清县新农村建设应该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多样性的统一,避免单一模式的趋同现象,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社区文化本土化。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文化实践,积极引导和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融合,推动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创新发展,避免把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简单地移植到乡村。

三是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围绕“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协调推进文化建设,以“大湿地”、“大森林”、“大冰雪”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大粮仓”和黑土地规模经营为特色的农耕文化;以地方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抗联和珍宝岛等战争遗址为标志的革命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名人效应的知青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农业示范价值的农场文化;以挹娄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全民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

宝清县新农村建设愿景

一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硕果累累。农业资源得到利用保护,清洁生产得到大力推广,循环、低碳、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重要形式;乡村环境更加洁净、清洁能源普遍应用,农村生态环境面貌一新,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呈现出“林茂谷香,水绿天蓝”的秀美景观,“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成为北大荒原生态文明的传承发扬地。

二是立足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区位优势卓越。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宝清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为主的立体、便捷交通网络体系将陆续建成,形成“立足宝清县,辐射黑龙江,放眼东北亚”的优越区位,宝清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将成为我国东极旅游重要目的地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是立足推进“三化同步”,“三农”基础扎实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推进,整体经济持续反哺“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突破,中心村镇带动“三农”更为强劲;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形成“产业化依托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产业化”的新格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态势。

四是立足农业功能拓展,产业融合更加高效。绿色农业保障力强,加工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多点开花,科技农业动力强劲,景观农业独特优美,创意农业内涵丰富。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宝清农业功能拓展将更加高效,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五是立足全面推进原则,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各项设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齐全,形成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交织、教育科技与文化卫生全面发展的局面。宝清县乡村文明蒸蒸日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村风民俗谱和谐,乡容村貌树新风”科学发展态势。

六是立足提升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人才济济。农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合力强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成为宝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宝清县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七是立足提升幸福指数,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文明持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农村建设形成“整洁村庄点缀绿色自然,幸福农民乐业广阔田园”的优美画卷,宝清新农村发展欣欣向荣,成为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率先实现区。

篇7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自主旅游时代,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满足游客追求特色化、品质化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文旅厅及剧院的工作安排,2020年8月4日—5日,剧院党办主任董海珍、杂技团副团长吴群组成调研小组,先后考察了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内蒙古抗战纪念园2个4A级景区。通过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突破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农耕”文化,运用创意手法,着力打造了农耕文化体验街、农耕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广场、绿色长廊、民俗活动互动区、农业大地景观、移民文化村、河套民俗文化村、黄河文化园、宇鑫温泉水世界、葵博园等农耕文化旅游景观等休闲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

存在的问题:一是景区、景点均属于公益性质,全部免收门票,无收入来源,景区运行靠财政支撑,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作为4A景区,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等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吃、住、行、游、娱、购的产业链。三是景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维护费用逐年增加。四是景区没有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之地方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难以保障。五、景区内缺少表演艺术的支撑,活力不足。

(二)内蒙古抗战纪念园

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与人民群众思想沟通的纽带,更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五原县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过程中,关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多产融合发展,在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景区开发运营等方面逐见成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4A景区,五原县委县政府在以烈士陵园为中心,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在4A景区基础之上做出提升。结合展馆、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墙、墓冢、展厅、骑马石雕、广场和地道等设施,打造军事文化体验、地道观光休闲运动、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休闲体验等多个元素体验区。将总体定位为以乡村资源为本底,以抗战文化为特色,集红色研学、自然观光、民俗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红色参观游览与乡村风情旅游区。

存在的问题:一是运行经费不足。现园区每年运行费用需200万元,因设备老化运行费逐年递增,县财政困难,所以运转难度大。二是纪念馆内没有声光电设备,缺少展陈物品。抗战纪念馆在2017年建馆后,自建馆以来此项多媒体工程至今未做到全部设计和施工,展陈物品稀少、品种单一。三是内蒙古抗战纪念馆二楼与地道急需布展。由于资金紧缺,纪念馆二楼需装修并布展。四是烈士陵园区需维修。由于受地翘运动、盐碱渗透等影响,目前现状总体陈旧,急需进行维修改造。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调研组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蒙古族文化为亮点,打造河套农耕文化体验区,构建满足可吃、可玩、可观、可乐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功能;二是针对观光休闲型大众游客,创新游憩方式,打造具备户外运动、民俗观光、康体健身、绿色休闲四项基本功能的体验区;三是以河套民俗文化村为核心,打造河套商业休闲带。

其次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解决的是客户的需求。曾有旅游专家讲过关于“后备箱”的故事:我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标准就是看游客的车的后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用什么东西来装满他的后备箱呢?应季的农产品只能满足一时,别的时间怎么办呢?要满足游客旅游中“购”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些深加工的东西,把农产品变成礼品,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如特色民俗产品、面人、竹筐、豆腐、榨油、酿造酱油等等,可以通过体验让游客参与制作,也可以做好卖给游客,既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乡村旅游本身所蕴含的生态诉求,生态建筑、新能源建筑在休闲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在农村进行建筑改造,既要保存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与功能。有相当多的市民愿意为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支付更多的费用。民宿、农家院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需要景区在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方面多下工夫。

篇8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地域性 差异

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

对于城市文化这一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各个领域都从其专业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但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二是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二、城市文化的特征

1.聚集性

城市以其独有的向心力使人类的财富、信息、权力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汇集。这个集中过程使城市文化更具社会化,它的涵盖面越来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这必然带来文化在城市的聚集和繁荣,进而逐步形成多民族文化特色。人类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城市积聚的文化有来自不同时代的文化(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和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城市积留,而且在城市融合、渗透和创新。

2.层次性

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总和。城市是由众多子系统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巨型多面体,城市文化也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由城市的各类房屋建筑,各项基础设施,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表层”;由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的城市居民在这些活动中创造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浅层”;由城市的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由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一整套规范、准则,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心理等构成的城市精神文化是“深层”。

3.多元差异性

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洗礼、信息化的来临,这些冲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之城市生活的高度差异性,使人的生存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生活中,城市人彼此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多元差异性的城市文化环境为每个市民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个人同其同类相分离的可能性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强化着个人共性中的个性差别”。城市从来就是各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风俗与新的社会形态就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城市文化的这种多元差异性,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增加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吸引力。

4.地域性

城市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另外,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使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自然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作为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城市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市民对本民族与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认同了的看法及行为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延续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能够延续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一座城市,其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都是它的价值所在。若抛开长期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则该城市的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就会减去大半。虽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世界性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取消各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反还刺激了各地区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总的看来,以上四个特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地域性,亦即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最突出的特点,而前三个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地域性差异的引申。

三、我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表征

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城市文化的鲜明地域性,主要从城市市民的趋尚、行为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为人原则等方面体现出来。如北京人的好礼,武汉人的重商,重庆人的热情豪爽,成都人的闲适从容,上海人的精于计算,温州人的善于经营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城市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特有的地域神韵,趋时求异的创新精神,具有历史感、共同性、地域性。下面我们以南北方城市的文化差异为例来简要说明其差异表征。

我国南北方城市文化显著的地域性差异的表现很多,如“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街头多口号”、“北京讲主义,广州讲生意;北京出决议,广州出效益”等顺口溜,都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不同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心态。

这种地域性差异往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乘坐公共汽车来说,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后由售票员在车上大声嚷嚷:“哪位乘客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儿!同志们,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只要站起来就行了。”有没有用呢?全靠自觉了。上海的做法则是在起点站设“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当纠察队员,谁坐谁站,全凭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个别需要重点照顾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则安排到“坐队”的前面。显然,作为政治中心北京的做法靠道德,而经济中心上海的做法靠科学。前者基于人情礼教,后者基于理性精神。

再以南北方的城市服务业为例,在北京豪华型消费场所不少,而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场所比较少,北京的商业服务显然不是主要面向白领为主的中产阶层,而是老外和富豪们大手笔消费的场所。上海、广东就不同了,各种价格适中的消费场所随处可见,而且服务水准和经营功夫用在细微之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都是我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的表现。

四、我国城市地域性差异成因

中国城市文化的个性差异,既是中国城市的迷人的魅力,也是中国城市地域经济发展的特殊的推动力。那么,中国的城市为什么会有这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呢?

1.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的现代城市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密切关系。我国的城市一般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南京等等,都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这些城市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古代城市由于规模较小,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经济很不发达,基本上属于半自然经济与半小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态。中国的古代城市的城市功能在大海般的封建自然经济中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中国的城市迟迟未能发展到它应有的成熟阶段,始终被强大的农耕文化影响着。这样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作用下,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化始终没能摆脱中国农业文明的印记。城市文化的这种鲜明的乡土性,在中国的城市文化中既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典型性。

中国的农业文明有着华夏民族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性。这就是说每个地方的农耕文化都会给当地的城市文化造成特色化的深刻影响,自然而然地使当地的城市文化带上该地区农耕文化的特殊色彩。由于中国古代城市不仅会受到当时当地农耕文化的共时性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当地农耕文化的历时性影响,所以中国的城市从古代直到近代都长期受到中国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影响。这些城市的市民与当地农村中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市民文化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小商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因素,但却始终摆脱不了小农意识。这正是产生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与个性特色的基本原因。可以说,中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由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与地域农耕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的。

2.自然地理原因

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城市所处的纬度位置、距海远近、海拔高度、地形特点、植被状况、气候特征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该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因为自然风物的不同,必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不同的感应。客观的自然物作为审美的客体,作为人们长期生存的环境,必然反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使人们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趋向。一切精神文化现象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在建筑样式、街区布局方面一定有区别。如北京市一般少有高层建筑,单体建筑布局以四合院落居多,占地宽阔而气势庄严。这种建筑样式的形成,与北京地区的地势较高,气候偏冷,多有风沙的地域特征有关;当然或许也与北京作为的王者之气的熏染有关。而南方钟灵毓秀,崇尚精致,房舍一般都显得精致玲珑,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交融。这与南方的青山绿水、湖光山色、茂林修竹、山石清泉等物候有关。自然环境还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城市性格,成都人由于生活在四面环山、较为闭塞的四川盆地之中,环境的封闭平和给人以稳定感、平和感,静态特点鲜明。受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都人形成了气性平和、态度从容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文化的选择和走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交通原因

中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还与中国古代交通的不发达有关。一般来说,交通、通讯发达的国家,它的城市之间难以形成独特的个性。因为交流是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没有交通、通讯的发达,则没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达。所以中国交通、通讯的不发达,产生了一个意想之外的结果,那就是每个城市受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更容易形成其文化的个性特征。中国城市彼此之间文化交流、影响困难,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之中,各自比较独立地发展着、生长着,适应着各自的地域环境、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地域的时空中,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可能完全没有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只是一种缓慢的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因为一种少有外界影响的文化,要靠它自身的内部裂变造成新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交通与信息的闭塞倒是为一种文化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结语

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性这种城市文化特色其实就是一种识别标志、认同标识,它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吸引投资、招徕旅游者……是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促进城市延续传承的根本。我们要明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认清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努力维持城市特色,理解城市内涵,继承城市传统,维护城市灵魂,以保护个性,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

参考文献:

[1]武向青: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4):75~77

[2]叶岱夫:浅议南北方城市文化之差异.城市管理,2002,(4):8~9

[3]刘中项: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湖南文理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4,(11):13~16

篇9

关键词:海子;沈从文;文学情愫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与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分不开,中国20年代文学都围绕“人”去完成文学创作。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身于文学启蒙的大潮中,他的文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甚至要比人的世界大。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更多是对湘西的美好世界的描述,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之美,他一种遵循其内心的感受,希望创造出一条美与爱结合的世界。而八十年代诗歌中朦胧诗成为新时期主流文学,“带着中国文学从未有过的思想情感和新奇语汇呈现于世,给予中国人对自我的认识强烈的震撼,对时代具有不可阻挡的开启性意义。”①

两位作者在不同时期,在文学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海子作为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并不只是是主观抒情,自我陶醉,而是实体的描述。沈从文,沈从文作为最具代表的文学巨匠之一,以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先河,其作品多元化的模式中,可以用纯情浪漫主义去解构。两位作者又因有着相似的文化心理,即相似的生活经历,乡下的生活为之后的创作素材做了铺垫,因此两位作者在工业文明、现代文明之中,在抒写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挽歌与赞歌。

一、海子与沈从文的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即“在本民族和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集体无意识的制约之下形成的一种符号化心理定势,它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②在改革开放初期,同样掀起了“沈从文热”,以这样的形式去关注人性,沈从文自己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造一座希腊小庙来供奉人性。而在中国九十年代进入消费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被消费文化击碎,而海子在消费文化与诗歌精神冲突的时候,坚守“做物质的短暂情人”,在2009年兴起了“祖国 以梦为马”的热潮,以此来纪念这位奉行神性写作的诗人。如今,要去全面解读作家的文本时,不是以简单的某一热潮跟风去阅读作家文本,而是需结合作家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利用文化学等方式来分析。

(一)早前的生活环境

沈从文《从文自传》提及到自己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告他识字、药名、决断,自己的气度也深受母亲的影响较多。自从逃出私塾之后,便看到了外面的自由和大千世界。可见沈从文早年的家中的经济生活还好,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军人,最终没能完成这样一个理想。1922年,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渴望上大学,离开湘西前往北京,最终却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被迫选择旁听,迫于生计,创作大量的文章,却屡屡被拒,在都市遭到了冷落和白眼,不被理解、孤独苦闷的心绪无处宣泄。在1925年3月《晨报副刊》发表《遥夜・五》,讲述了自己窘困的处境和坚持创作的经历,引起了北大教授林宰平的关注,主动帮助沈从文,并以这样提携的方式,结实了“新月派”的作家,得到了等学者的帮助,也因此遇到创作生涯的绝佳机遇。

而海子则与沈从文不同。贫困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母亲操采菊在私塾读过两年书,母亲希望海子成为一名教师。从小生活在落魄穷困的家庭中,母亲承担了家庭的败落和生活的重压,默默忍受,不善言辞,因此海子的性格显得胆怯和内向。作为长子的他,孝顺尊敬有道。母亲的形象永远以一个温暖的样子出现――“在查湾村口,母亲泪流满面”。15岁的查海生考进北京大学,村里人为之骄傲。于是母亲迈着小脚,挨家挨户地送上她连夜蒸好的白糕,为之庆祝。1983年毕业后,留在北京,一次母亲从家乡怀揣着50枚鸡蛋去看海子。临走时,海子借了300元执意要母亲带走。而那300元,母亲没舍得用。因为贫困,海子常常挨饿,也遭到了同学的嘲笑,为此要改变命运,只能努力,靠知识改变命运,事实并非如此,创作出的诗歌并没有成功投稿,也得不到诗界的同行认可,如朦胧诗人多多在一次诗歌聚中,指出了海子长诗、诗剧不入大流。海子在自杀之前,只看过一次电影,在其房间,见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从1983年开始到离世,诗人一直生活在昌平,昌平的生活格外的孤独,同时也忍受着精神的孤独。如《在昌平的孤独》诗中提到,“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见的猎鹿人 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而“无比拮据的家境,让海子更懂得贫穷的含义,并在心中留下了对物质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③

(二)地域文化

沈从文生活在苗文化语境中,是一个“地道”的苗族作家,苗文化中豪爽大方、不计功利的人生态度影响了沈从文。多山属于湘西地区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封闭了苗文化,也导致在晚清末年与汉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有了落差,并受到了外界的压制和歧视,苗族退居山林,因此苗族长期生活于高山峡谷中,束缚了人们,也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作为“凤凰之子”的沈从文,上过私塾,有看过“杀人游戏”,参过军,即使离开湘西前往都市中,他见过形形的人,但在都市生活中他以“乡下人”自居,并以“乡下人”的态度批判现实中的不满,因此写出了许多美化湘西社会风土人情的小说。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来嘲讽上流社会的腐朽、虚伪自私的教授们。

然而,出生于相对封闭的安徽农村的海子来说,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田劳作是农村生活中的常见得到的。比起沈从文,海子的农村生活更加的封闭,无法与形形的人接触,只熟悉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话语。由此可见,海子保守、朴实、不善于交际的性格,在15年的农村生活中已经形成。即使留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海子,一直没有评到更高一层次职称。如《麦地》,用到的意象都与农村生活相关。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二、文学情愫在文本的表现

海子与沈从文的经历有所不同,两位作者创作领域也不同,海子以诗歌为主,沈从文则以散文和小说著称,但两个人的文明情怀却是相似的,都在极力称赞乡土文明和农业文明,谱写出了赞歌和挽歌。

沈从文离开湘西到都市,作品中写的都是最原始的湘西,文化中的湘西。到了1949年民族危机的紧迫,他开始审视湘西,寻找民族文化的病根。从30年代开始沈从文的创作有了思考和反思,也就是“理性节制情感”,沈从文说道:

“曾经有人询问我‘你为什么写作?’

我告诉我这个乡下人的意见:‘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④

如《边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自然的美映衬出人性美,翠翠的形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野兽。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⑤而在《烛虚》《黑魇》,一些作者迎合商人政策,对文学坚持的妥协,叹文学沦为商业和政治的雇佣。强调文学需有一种永恒,一点力量,一点意志。就如翠翠在最后在等傩送是否会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而海子的诗歌是乡土世界的歌唱。后朦胧诗人于坚曾评价海子,是一位才子,是一个农业社会的抒情诗人,他的梦想是乌托邦的,具有纯洁唯美的色彩。海子有着长达十五年的农村生活,曾说他可以用这农村生活的素材写十五年的乡土世界,却在刚创作七年的时间点,断然离去,留下个人的悲剧与文明存在的思考,留下后人悲悯与反思的态度看到海子的自杀事件。诗意的自然与朴素的劳动融汇成立一幅幅农耕画卷。如《春天》

一匹跛了多年的

t色小马

躺在我的小篮子里

故乡晴空万里

故乡白云片片

故乡水声汩汩

我的红色小马躺在小篮子里

就像我手心的红果实

听不见窗户下面

生锈的声音

就像一把温暖的果实

自朴实、纯净的农村走出来,他带着无比洁净的童心至有金属气息嘈杂的大都市,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层面。空间移位后进入的异质文化空间,让他感到不适,生活在城市中,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村庄的异度空间。因而有了海子站在都市之上,面向广袤大地歌唱,空虚而寒冷,浪漫而飘逸,质朴的嗓音发出灵魂之音,回荡在赋予海子精神的村庄与拥挤的都市之间。如《黎明》之二,失望的情绪更显力度。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和工业化中消退。海子诗歌中的文学理想化与生存悲剧化,加剧了他对农耕文明的惋惜。

三、结语

湘西作家沈从文与悲剧的理想主义诗人海子,在创作中都以浪漫主义的风格书写文化文明的挽歌和赞歌。沈从文在创作的文化环境中,懂得变通,顺应这社会环境文学环境写出不同的作品,原始的湘西到文化中的湘西再至历史中的湘西。仅从小说《边城》翠翠的经历,可以看到乡下人性美自然美的赞歌,也可以观察到都市文化对“人”的负面的影响。翠翠孤独的在等待,也预示作者在寂寞的文化环境中摸索、思考。而海子迫于生存的压力,诗歌不受接纳的因素,将自己定位为悲剧精神式的诗人,张扬崇高的生命力量,主动承担时代的晦暗,在与晦暗和悲剧抗争时,以牺牲自己作为文明的挽歌。两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人生经历,都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值得因此为戒,当下的文化创作环境以光明的写作方式持续。

注释:

①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十章 朦胧诗开启的精神向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271页。

②朱曦,陈兴芜:《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第二节 沈从文的文化心理》,重庆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4页。

③余徐刚:《海子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6页。

④梁桂莲:《审美的诉求 沈从文文论研究》,2013:39.

⑤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八卷,第64页。

参考文献:

[1]金肽频.海子纪念文集评论卷[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2]金肽频. 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3]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

[4]余徐刚. 海子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5]西川. 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

[6]王俊虎,邱跃强.老舍与海子个性气质比较论[J].北方论坛.2017(02).

[7]单人耘.从沈从文的人生美学谈起 [J].书屋.2014(03).

[8]刘明坤.从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作品看京派作家的文化心理转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9]王爱松.现代出版机制下沈从文早期的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12(06).

[10]朱曦,陈兴芜.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5.

篇10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景观;人文元素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如何融入人文元素的设计方法和要点,逐步探讨适用于当今生态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化人类对于生态景观设计的认识,提升其价值。创造一个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设计。

一、景观设计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设计是一个多种文化学科交融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具有主客观的双重性,包括具象的生态形式和抽象的生态形式。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它还在寻求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

生态景观是把景观设计的触角延伸到生态的层次,把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和改造自然环境,提高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手段并形成生态的景观效果。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意义和学科的交叉影响,更主要的是这种景观设计的广泛性、科学性,以及它所形成的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生态景观设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为景观,包括自然生态景观、经济景观、人文景观等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多种藕合复合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系统之间的生态联系。它强调人类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有机结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关联,以及天、地、人之间的融洽性,倡导“科技、生态、景观、人文”的共同主题。生态景观设计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目的,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原始、天然、趣味的大自然环境引到城市建设中,使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能够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二、生态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也可以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由于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景观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人文元素主要面临问题:

1.建设性的破坏。由于认识的偏差、措施不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旧城改造中,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使得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遭到破坏,破坏了历史古迹,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周干峙院士对这种现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名为新思路、新风格,实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拆掉了不懂得真古迹,却又拼命地热衷于建造假古迹。假古迹既不代表古代文化,又不代表现代文化,将一些人文元素濒临灭绝。

2.改善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

3.要加强法制保护。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强法律保护。因为文化遗产是最稀缺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造性,也是不可替代的。它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和监督机制来加强对遗产的保护。始终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包括文化元素本身,而且还应涉及周围自然景观的保护。

三、生态人文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的融入思路

1.生态人文景观设计方向。自然观光旅游开发:群植古银杏观览、孤植千年古银杏观览、野生动植物景观。民俗民风展示山地景观观览、茶园、田园风光、历史文化观光产品:古朴幽深的古祠、民俗民风博物馆、古朴民居、摩岩石刻、寻找英雄足迹、野战活动游戏。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农家乐、民俗民俗风情展示、休闲垂钓、山地野营、山地运动、山地休闲。山寨绿林疗养产品:山寨疗养、山地绿林度假、山地绿林保健。

2.生态建设措施。注重生态自然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保护现有自然环境,荒山荒地应抓紧实现以森林覆盖为主的绿化,最大限度地增加林地面积,做好造林,抚育工作,使地形地貌不受到破坏,山石水体不受到污染,动植物生长不受到阻碍,生态系统平衡不受到伤害。例如,在山体上种植一些茶园,既可以传承茶文化,也可以保护生态自然资源。总体目标:蓝天碧水,林深草密,清新自然。注重水体资源与环境保护。水质治理是切入点,水体质量一旦遭到破坏,其净化的代价往往非常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形成最大障碍。例如,通过在水体中种植可以净化水体的藻类,放养鱼类,既可以开发成为休闲垂钓中心,也可以保持水体资源环境的平衡发展。在旅游景区和浏览道路的景观范围内,严禁开采山石,要保持山体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采用:“游住分离模式”,最好还要在山上建各类接待设施。

3.人文元素及其环境保护。保护人文社会资源。注重保护民俗民风博物馆:如氏祠等几个姓氏的的几十本草族谱、族规界碑及期修祠纪念碑。保护当地乡土民情,其中古朴民居、居民的生活活动方式,也是生态旅游景观中被观赏的对象,是景点。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组织专门机构,专人,分门别类进行收集整理历史文化与民众资源、编辑、出版相关文化、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人物词典、小说使其成为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即可提高旅客的探迷,探知兴趣,同时也是提高旅游区文化品位的需要。

传承文化典故。以当地农耕文化的石磨,水车,风车,织布机等古老的劳动工具,作为风俗风情展示,传承农耕文明,发扬当地风俗风情。“五老树”、“银杏至尊”等神话传说的典故,通过摩岩石刻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法,传承银杏谷文化,发扬中国传统。

严禁毁坏文物,杜绝人工建。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状况。入口大门的设计、雕塑、小品的设计以千年银杏村的银杏叶为设计元素,将现代的大门、雕塑,通过融入人文元素的设计方法,设计成为既生态,又具有人文元素的生态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l]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