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5 10: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管理

篇1

如果仅仅将“设计”与“管理”这两个概念拎出来组合在一起,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也会产生多种不同概念。可以是对管理进行设计,也可以是对设计进行管理。然而设计管理不是简单的将设计与管理相加,许多国家的不同学者对其也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些定义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对设计师层面的管理;其次是对企业层面的战略性管理。“设计管理就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①因此,设计管理者要有设计的意识和管理的头脑,就是要必须同时具有管理方面的协调能力和经验,又能熟悉设计及有关程序上的诸多问题。

2 设计管理的范围

“设计管理”的概念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既“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②不难看出Michael Farr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提出的设计管理的定义。 设计组织中,设计师是组织成员中的主体,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能力的要素,因此如运用管理手段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也成了设计管理所关注的。

设计组织还可以通过与设计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如:宝洁公司设置了好几种外部创新者联络的网络,包括与大学、政府、私人实验室、其他小公司、网上智力产品交易市场等。”③李彬彬教授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也有幸参与到了与保洁的合作项目中,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除了从设计师的角度谈设计管理,李彬彬教授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从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的角度,将企业设计划分为两个部分:企业外部设计和企业内部设计。在企业设计中,有一个重要参数是不可忽视的,即用户满意度(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SI)研究:企业外部满意度由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者有机组成的整体CIS,企业内部满意度则是,针对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强调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改造,以关心用户的需求、满意度和内部员工满意度为目标。

3 设计管理的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质性的改变了企业、用户、供应商和内部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换渠道,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用户群的选择等企业设计战略要素,作重新审视和调整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设计重点也从关注设计物到设计人的行为,从功能到用户体验,从产品本身到对服务及整个流程的重视。

3.1 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

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行为。在产品开发阶段,即会涉及到验证、开发、规划、技术研究等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④好的管理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会安排好不同的内容与工作重点,同时在不同部门进行良好沟通,控制产品的时间、成本等重要因素,即可以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敏捷大大提高了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效率,长远来看,敏捷的氛围是互联网产品发展的大方向。⑤比如在原型阶段,快速高效的对设计进行调整与修改,建立好的原型设计,便越有助于未来产品的顺利开发。

3.2 设计管理善于整合设计资源

设计管理研究的是如何在各个层次整合、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并对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4页)动进行管理,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以达成企业的目标和创造出有效的产品(或沟通)。Ron Newman先生认为,设计师处于设计管理的核心位置,属于内部资源,设计师的四周排布的是设计、客户、文化和市场,属于外部资源。我们可以作这样理解:设计管理实际上就是以设计师为核心,协调其与设计、客户、文化和市场关系的行为系统。内外部资源沟通非常重要,对于管理者、设计者、开发者、客户、市场等之间,都需要进行顺畅的沟通,而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开发者、设计者需要组成一个紧密的团队,相互合作,最终才能够实现团队合作时的无障碍交流,更好的进行产品开发。

3.3 好的管理重视用户体验

从行业来看,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用户体验为王、消费者驱动的时代。以前用户购买商品更多是一种被动选择,没有主动权,可是随着互联网及社区的出现,用户的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管理,重视用户,把用户的体验和利益放在最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如果问我们上个月吃过的每一顿饭,可能我们都不记住。但是在一个特定的饭店,跟一些特定的朋友,吃了一顿有意义的饭,那么我们就记住了这次经历,因为它有内容、有情感在里面,有特殊的意义。这次特殊的经历就是用户的一次美好体验。好的管理注重使用户在特定场景下,通过与产品互动的行为,带给用户情感共鸣,从而带给人们好的体验。

3.4 设计就是一门管理艺术,好的管理成就好的设计

设计,其本身就意味着“管理”的要素,“管理”因素本来就是“计划”过程与终结的题中之义;今天“设计”之所以还要冠之以“管理”,真正的目的,在于强调促进设计行为本身合理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于通过科学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使设计效益最大化。⑥这里所说的效益,既有经济效益,更有设计造福人类的社会效益。那么,这样的设计必然是好的设计:具有设计师和用户都能感受到的情感;给未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指引;能够平衡企业、用户和设计师之间的利益;使人人感到平等;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设计本身而言,能成为时代烙印的丰富物质等。

篇2

关键词:艺术管理;设计管理; 宏观;微观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13-02

艺术管理和设计管理是中国学术研究中新兴的两门交叉型学科,两者都带有很强的市场经济色彩。由于这两门学科在国内还处于引入和初级探索阶段,使得人们对两者的认识还是一种雾里看花和含混朦胧的状态,不清楚两者究竟是一回事,还是各自独特的两码事,或者说两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两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应该是艺术管理的下一级分支,与表演艺术管理、画廊管理、剧团管理、影视艺术管理、文博管理等一样从属于艺术管理(如下图)。

因为,从艺术学的角度看,既然艺术设计从属于“大艺术”这一范畴,设计管理理所当然从属于艺术管理。这样的认识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这样的认识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我们所指的“设计”除了指的是艺术设计外,还包括现属于工学范畴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而设计管理所研究的对象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关于工业设计的管理或者说产品设计的管理,如果完全运用艺术管理的思维与理念来对待设计管理,似乎总有一些“勉为其难”。

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因为都具备艺术的基因而必然会产生一定血缘联系,但是,我们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基本概念、性质目的、内容层次、手段方式等许多方面实际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1.从两者的基本概念上看。艺术管理是“将五个传统管理职能(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在表演或视觉艺术的创作以及艺术作品的展示中应用。”(国际公共政策与管理百科全书)而设计管理则是“为了谋求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虽然到目前为止艺术管理和设计管理各自都还没有个比较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但从以上两个相对被较多认可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管理主要是指对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管理,毫无疑问,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外延就相对较广了,而设计管理通常只是指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管理。

2.从两者的性质目的上看。艺术管理主要为文化服务,它是要通过管理来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最大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艺术管理首先要符合国家整个文化政策的导向,符合国家舆论宣传的导向。它一方面要把文化艺术推向大众,传播积极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产生必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艺术管理所涉及的对象是各种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其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当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冲突时,艺术管理应该毫不犹豫的考虑社会效益。设计管理主要是为经济服务,它是要通过管理来使企业的设计活动程序化、规范化,以产生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尽管这种设计方案同样具有精神属性,但是这种精神属性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要附属在一定的产品之上,进而转化为商品流入市场,其目的是要帮助商品扩大销售量。所以设计管理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换而言之,设计管理与生产管理一样,经常考虑是如何安排最小的成本投入,来为组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当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冲突时,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基本公德的前提下,设计管理考虑更多的是企业效益。

3.从两者的内容层次上看。艺术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上国家对艺术文化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层面上的艺术企业经营管理。在宏观层面上,艺术管理思考更多的是国家、艺术企业、艺术家、社会四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取得协调,如何在符合国家正面舆论导向的同时创造出艺术企业的利润。在微观层面中,艺术管理思考是艺术企业、艺术中介的管理,而这里所指企业不是进行一般产品生产的工商型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是生产或经营非常特殊的产品(艺术品)为目的的企业,如画廊、剧团、演出企业等。这种产品具有单一性,针对的通常是特定消费者,有时也并不一定要完全转化为商品。设计管理则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从层次上看,它主要是一种微观性的企业管理。这里的企业主要是指具有设计意识和设置设计部门的一般工商企业,以及独立的设计企业。这种工商企业或设计部门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以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针对的是大多数消费者。设计管理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企业形象管理和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形象管理具有很强的规则性,而设计项目管理,更像是企业的一项工程管理,其管理思维和方式颇具程序性。随着企业对“设计”价值的认识,它正逐渐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营销等一样,成为当代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战略。

然后,从两者的手段方式上看。由于艺术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所以它运用的管理手段也是多样化的,国家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杠杆、行业自律规章,以及艺术企业自身的制度都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除了艺术企业自身的制度、规章外,这些手段都带有调控性,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事务,因此艺术管理又是一种相对柔性的管理。设计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企业项目管理而诞生的,它具有很强的工商企业管理色彩,设计项目管理更是设计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设计项目过程中更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的制度与规章,带有很明显的干预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项目有计划、有步骤、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设计管理是一种相对刚性的管理。

4.从两者的理论借鉴上看。艺术管理在中国只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能直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有限,许多现代管理理论只能作一定参考,而非直接套用。艺术管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通过实际操作的思考和总结逐步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其研究所用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归纳与总结。设计管理则可以较多的借鉴工程管理理论以及现代工商管理理论,进而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与演绎是设计管理研究常用的思维方式。

除了以上几方面明显的区别外,两者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完全把设计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来管理,用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的管理思维与理念来对待设计管理并不十分妥帖。设计行业所具备的理性和科学因素是其他艺术门类所缺少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成熟企业把设计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待,或者纳入到企业品牌管理之中。设计管理实际上已经逐渐融入到一般工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图)。就实际情况而言,把设计管理作为工商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资源或手段更符合设计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

当然,如何理清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的关系,是否应该从艺术管理的角度来研究设计管理,把设计管理与艺术管理整合在一起;还是更应该从一般工商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研究设计管理,最终把设计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整合在一起,还需更多学者作进一步学理探讨。

Arts Management and Design Management

TAN Wei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Fine Arts,Yongzhou 425100,China)

篇3

关键词:室内装饰餐厅

1、餐厅有哪些使用要求?

餐厅中,就餐餐桌、餐椅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应配以餐饮柜,即用以存放部分餐具、用品(如酒杯、起盖器等)、酒、饮料、餐巾纸等就餐辅助用品的家具。另外,还可以考虑设置临时存放食品用具如(饭锅、饮料罐、酒瓶、碗碟等)的空间。

所以,在设计餐厅时,对以上因素都应有所考虑,应充分利用分隔柜、角柜,将上述功能设施容纳进就餐空间,这样的餐厅才能给你以方便、惬意的生活。

2、如何考虑餐厅的空间组织?

餐厅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三种:

厨房兼餐室;

客厅兼餐室;

独立餐室。

另外也可结合靠近入口过厅布置餐厅。餐厅内部家具主要是餐桌、椅和餐饮柜等,它们的摆放与布置必须为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留出合理的空间。这方面的设计要依靠室内的平面特点,结合餐厅家具的形状合理进行。狭长的餐厅可以靠墙或窗放一长桌,将一条长凳依靠窗边摆放,桌另一侧摆上椅子,这样,看上去,地面空间会大一些,如有必要,可安放抽拉式餐桌和折叠椅。餐厅在居室中的位置,除了客厅或厨房兼餐室外,独立的就餐空间应安排在厨房与客厅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从厨房将食品摆到餐桌以及人们从客厅到餐厅就餐耗费的时间和空间。如果餐厅与客厅设在同一个房间,餐厅应当与厅在空间上有所分隔。可通过矮柜或组合柜或软装饰作半开放或封闭式的分隔。餐厅与厨房设在同一房间时,只需在空间布置上有一定独立性就可以了,不必要做硬性的分隔。总之,不论餐桌布置在何地,必须尽可能地和厨房靠得近一些。

3、如何考虑餐厅的界面处理?

所谓界面,是指形成一个使用空间所需要的地面、侧面和顶棚。餐厅的界面材料的品种、质地、色彩,与空间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面一般应选择表面光洁、易清洁的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地砖。墙面在齐腰位置要考虑用些耐碰撞、耐磨损的材料,如选择一些木饰、墙砖,做局部装饰、护墙处理。顶棚宜以素雅、洁净材料做装饰,如乳胶漆、局部木饰,并用灯具作烘托,有时可适当降低顶棚,可给人以亲切感。

整个就餐空间,宜营造一种清新、优雅的氛围,以增添就餐者的食欲。若餐室内就餐空间太小时,则餐桌可以靠着有镜子的墙面摆放,或在墙角运用一些镜面与装饰,餐具柜相结合,可给人以宽敞感。

4、如何选择餐厅的家具?

餐厅家具式样虽多,但国内最常用的是方桌或圆桌,近年来,长圆桌也较为盛行,餐椅结构要求简单,最好使用折叠式的。特别是在餐厅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折叠起不用的餐桌椅,可有效地节省空间。否则,过大的餐桌将使餐厅空间显得拥挤。所以,有些折叠式餐桌更受到青睐。餐椅的造型及色彩,要与餐桌相协调,并与整个餐厅格调一致。餐厅家具更要注意风格处理。显现天然纹理的原木餐桌椅,透露着自然淳朴的气息;金属电镀配以人造革或纺织物的钢管家具,线条优雅,具有时代感,突出表现质地对比效果;高档深色硬包镶家具,显得风格典雅,气韵深沉,富涵浓郁东方情调。在餐厅家具安排上,切忌东拼西凑,以免让人看上去凌乱又不成系统。

5、餐桌尺寸如何确定?

(l)方桌

760mm×760mm的方桌和1070mm×760mm的长方形桌是常用的餐桌尺寸。如果椅子可伸入桌底,即便是很小的角落,也可以放一张六座位的餐桌,用餐时,只把需餐桌拉出一些就可以了。760mm的餐桌宽度是标准尺寸,至少也不宜小于700mm,否则,对坐时会因餐桌太窄而互相碰脚。餐桌的脚最好是缩在中间,如果四只脚安排在四角,就很不方便。桌高一般为710mm,配415mm高度的坐椅。桌面低些,就餐时,可对餐桌上的食品看得清楚些。

(2)圆桌

如果客厅、餐厅的家具都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圆桌面直径可从150mm递增。在一般中小型住宅,如用直径1200mm餐桌,常嫌过大,可定做一张直径1140mm的圆桌,同样可坐8-9人,但看起来空间较宽敞。如果用直径900mm以上的餐桌,虽可坐多人,但不宜摆放过多的固定椅子。如直径1200mm的餐桌,放8张椅子,就很拥挤。可放4-6张椅子。在人多时,再用折椅,折椅可在贮物室收藏。

(3)开合桌

开合桌又称伸展式餐桌,可由一张900mm方桌或直径1050mm圆桌变成1350-1700mm的长桌或椭圆桌(有各种尺寸),很适合中小型单位平时和客人多时使用。这种餐桌从15世纪开始流行,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餐桌。不过要留意它的机械构造,开会时应顺滑平稳,收合时应方便对准闭合。用一张圆餐桌,便可得到较好的空间调整。使用圆桌就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坐的人数有较大的宽容度。只要把椅子拉离桌面一点,就可多坐人,不存在使用方桌时坐转角位不方便的弊端。

6、餐椅尺寸如何确定?

餐椅太高或太低,吃饭时都会感到不舒服,餐椅太高,如400-430mm,会令人腰酸脚疼(许多进口餐椅是480mm)。也不宜坐沙发吃饭,餐椅高度一般以410mm左右为宜。餐椅坐位及靠背要平直(即使有斜度,也以2°-3°为妥)坐垫约20mm厚,连底板也不过25mm厚。有些餐椅做有50mm软垫,下面还有蛇形弹弓,坐此餐椅吃饭,比不上前述的椅子来得舒服。

7、如何考虑家庭酒吧设计?

家庭酒吧是居室中的“特区”,这一空间区域应该成为室内的视觉中心。设计时,主要是确定柜位、灯位、杯位、瓶位、食具位等。可制作或选购高度为1-1.2m的酒吧专用玻璃柜。

柜内上方安有照明和装饰用的灯具,柜内后壁最好镶有一块玻璃镜,以反射柜内的物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有时也可衬以粗旷的石材,通过对比来反映酒柜内物品的精美,酒柜上方,灯光不宜太亮,采用15W橘红色灯泡,可取得一种温暖朦胧的效果,另一种则是以较为强烈的投光射灯,通过背景的亮度,增添一种强烈气氛,以形成室内的视觉焦点。

这两种设计手法分别作现出一种浪漫优雅和现代时尚的风格。夏季则换上15W蓝色灯泡,以获得清凉宁静的效果。吧柜一般放置在客厅或宽的过道中,柜形可根据具体地形来设计或购买,一字形或L形都可以。

8、如何考虑餐厅的色彩布置?

就餐环境的色彩配置,对人们的就餐心理影响很大。一是食物的色彩能影响人的食欲,二是餐厅环境的色彩也能影响人们就餐时的情绪。餐厅的色彩因个人爱好和性格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总的说来,餐厅色彩宜以明朗轻快的色调为主,最适合用的是橙色以及相同色相的姐妹色。这两种色彩都有刺激食欲的功效,它们不仅能给人以温馨感,而且能提高进餐者的兴致。整体色彩搭配时,还应注意地面色调直深,墙面可用中间色调,天花板色调则浅,以增加稳重感。在不同的时间、季节及心理状态下,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会有所变化,这时,可利用灯光来调节室内色彩气氛,以达到利于饮食的目的。家具颜色较深时,可通过明快清新的淡色或蓝白、绿白、红白相间的台布来衬托。桌面配以绒白餐具,可更具除力。例如,一个人进餐时,往往显得乏味,可使用红色桌布以消除孤独感。灯具可选用白炽灯,经反光罩以柔和的橙光映照室内,形成橙黄色环境,消除死气沉沉的低落感。冬夜,可选用烛光色彩的光源照明,或选用橙色射灯,使光线集中在餐桌上,也会产生温暖的感觉。

9、餐厅陈设应如何布置?

餐厅的陈设既要美观,又要实用,不可信手拈来,随意堆砌。各类装饰用品因其就餐环境不间而不同。设置在厨房中的餐厅的装饰,应注意与厨房内的设施相协调;设置在客厅中的餐厅的装饰,应注意与客厅的功能和格调相统一,若餐厅为独立型,则可按照居室整体格局设计得轻松浪漫一些,相对来说,装饰独立型餐厅时,其自由较大。

具体地讲,餐厅中的软装饰,如桌布、餐巾及窗帘等,应尽量选用较薄的化纤类材料,因厚实的棉纺类织物,极易吸附食物气味且不易散去,不利于餐厅环境卫生;花卉能起到调节心理、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切忌花花绿绿,使人烦燥而影响食欲。例如,在暗淡灯光的下晚宴,若采用红、蓝、紧等深色花瓶,会令人感到稳重。同样这些花,若用子午宴时,会显得热烈奔放。

篇4

一、设计方面

1.先定价后设计的策略在宜家设计家具是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的,尤其体现在其对产品价格的控制方面。与大多数家具制造商不同,宜家先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分析竞争产品的相关信息,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对产品制定市场定位和销售价格,设计师根据制定的销售价格来设计产品。从而避免了价格高于消费预期而使销售受到阻碍,进而增加库存的风险。

2.注重设计团队的合作宜家设计团队相互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紧密。其设计团队的组成一般包括:产品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材料工程师、采购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等(图2)。

3.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宜家的家具基本都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更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从而提高边际收益。另一方面,模块化的设计使某些产品可以使用共享的零部件,不仅降低了设计成本,也降低了产品库存的风险。模块化的第二个优点在于运输和存储方面,可拆卸的部件提高了存储的效率从而使运输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

4.设计产品的连续性宜家设计的每一款产品都与上一款保持非常好的连续性。这样的没计方式不仅可以在下一款设计中保留上一款产品所表现出的优秀设计点,使产品的成功得以延续,还可以继续使用上一款产品的某些部件,这样一来就降低了设计和生产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上一款产品某些部件库存的风险。

二、生产方面

1.外包制造商进行生产宜家设计的每一款产品都进行专利保护,然后将设计的生产任务外包给其他制造商,尤其是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原料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制造商。同时,制造商生产的部分产品可以在当地进行销售,这样还可以减少一部分产品的运输成本。

2.充分利用原材料宜家非常讲究原材料的节约,尤其对一些边角余料充分进行利用。这些合成板的强度虽然逊于实木,但其质量依旧可靠,更重要的是其价格低廉,而且是生产过程内部生成的,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向外界购买这些木屑。

三、销售方面

1.采用消费者自助选购方式宜家采用顾客自助购买的方式,并且在引导顾客购物方面做得非常充分。宜家卖场里的每件商品都配有标示牌,上面注明有该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原料、产地、规格、价格、注意事项、货架位置等等。这些详细信息,营造了顾客自助购物的条件和氛围,从而可以减少所雇佣的店员数量,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销售中的管理成本。

2.采用未组装的套件销售方式宜家在产品展示区域所展示的是成型的最终产品,当顾客决定购买后,会根据产品上所标示的货架位置去自行提货,提货区所存放的货物并非是最终的成型产品,而是未进行组装的零部件套装。宜家采用这样的销售方式,一方面可以省去对产品的组装成本,另一方面,对于顾客来说,也方便他们对产品进行运输,因为一般家具的体积都是比较大的,如果是最终成型产品的话,会给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搬运过程中也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害。顾客在安装过程中还能得到一定的乐趣,增加对产品投入的个人感情。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可以一举两得。

3.附属产品的销售宜家的产品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家庭用品应有尽有,从洗浴品到窗帘,从幼儿家具用品到老年家具用品,从一般的家庭用品到酒吧用品,产品范围非常广。样板间的展示设计,鼓励消费者购买成套的宜家产品。另外,由于宜家的产品很多都是相互配套的,当产品的某一部分出现损坏的时候,还得到宜家来配相应的部件。例如:在宜家买的灯具,如果灯泡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只能到宜家来配相应的灯泡。采取这样的策略,其隐性销售额便大大提高了。

4.顾客的边际消费宜家卖场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里面都配有餐饮店。这不仅为顾客提供了便利,还提升了宜家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餐饮的收入部分可以弥补家具上因低价而损失的一部分收入,而低价会让宜家的产品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后这部分损失依旧可以转化为收入,这也是宜家的一种销售策略。

篇5

[关键词] 设计与管理 系统性 科学性 社会性 艺术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设计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设计与管理间的结合成为了必然,传统的设计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管理时代。

“设计管理”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那时这个词汇指“管理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1966年,Michael Fair发现了一种新的职位:“设计主管”(Design Manager),其职能是确保整个设计项目顺利进行,并且使得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Peter Gorb(1990)定义

“设计管理”:“通过设计主管对公司内设计资源的有效部署来帮助公司达到其目标的活动。”这个定义强调这点:设计既是目的(把设计与企业目标相联系)也是手段(对解决管理问题做出贡献)。设计管理既是一种“价值管理”(创造价值),也是一种“态度管理”(调整公司的观念)。

设计管理的成功运作有赖于其属性的几个方面即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社会性。通过这四方面和谐使用,达到对设计任务的完美整合。

一、设计管理的科学性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设计不是艺术家的即兴发挥,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行为。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盲目、低效的设计和没有生命力的产品,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的资源,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设计师的思想意图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而另一方面,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科学规律,并且与科研、生产、营销等行为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在现代经济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了解设计规律和特点的管理,以及对设计管理的不力,都会造成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不力。

二、设计管理的系统性

为使企业的设计活动能正常进行、设计效率的最大发挥,必须对设计部门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仅指设计组织的设置管理,还包括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同样,由于企业及其产品自身性质、特点的不同,设计系统的规模、组织、管理模式也存在相应的差别。从设计部门的设置情况来看,常见的有领导直属型、矩阵型、分散融合型、直属矩阵型、卫星型等形式。不同的设置形式反映了设计部门与企业领导的关系、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在开发设计中不同的运作形态。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系统的管理还包括对企业不同机构人员的协调工作,以及对设计师的管理,如制定奖励政策、竞争机制等,以此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保证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举例来说,如果有某一个设计项目6月1日必须完成,项目经理可以在知识管理平台上找3位设计师,要求他们在设计案截止日之前贴出5个设计构想,如果设计师在期限前完成,案子就算结束,如果没有完成,则系统就会自动举发。

三、设计管理的艺术性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而当过程控制达到“美妙”的境界,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不管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是客户的角度,对好的设计品质似乎没有争议。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这就是设计管理;文化被作为基础的东西放在了整个系统的最下方,其用意似乎不言而喻。应该说,正是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不同的市场和客户,进而影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包括设计师本身。文化成了系统中最顽固的形态,其特征还表现在它的隐藏性(更多的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被体验)、广泛性(几乎涉及行为的每个部分)、基础性(积淀特征决定的作用体现)。这也成为设计管理指导实践需要完成的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市场和客户位居左右,大概是因为二者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设计管理的缘故吧。

四、设计管理的社会性

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对资源、对人际关系的整合的过程,设计是以人为本,管理也一样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好的设计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因而设计管理者常常是从优秀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的,因为设计师由于多年的训练与职业生涯,常常具备了非常敏锐的职业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几乎成为本能的实现能力。但是,优秀的设计师不一定必然成为优秀的设计管理者,因为作为设计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作为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并不相同。作为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为设计管理者,协调各方面资源,完成最终的设计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两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设计学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个人自学实践中得到的。

五、以设计管理的优点作为结语:

1.有利于促进技术突破和不同领域的合作,企业社团各方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设计制造的敏捷化,推动技术迅速转化为商品;有利于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设计针对性产品,由设计改变生活方式,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市场。

2.有利于正确引导资源的利用,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设计制造的虚拟化,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正确处理企业各方面关系,创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围。

3.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稳定的设计队伍,解决人员流动过频的弊端;有利于创造清晰、新颖和具备凝聚力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范乐明:《设计管理辨名》

篇6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及设计师;管理认知;管理措施

何为设计管理?对于许多的人来说,这个词是比较陌生的,设计管理是国内最新兴起的一门比较热的学科,它与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科或多或少的有些交集,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设计管理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1965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上,它是作为一项奖项颁发给获奖企业的,颁发这个奖项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企业进行设计管理,合理的、有计划的使顾客和公司的员工对公司整体的品质有所认同。而说到设计管理的定义,对于设计师和企业来说,其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毕竟两者的角度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管理是作为解决设计问题的功能而存在的,即找寻合适的设计师在已定的预算内将界定的设计问题解决好;而对于企业来说,设计管理则是运用管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活动进行管理,使得设计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来服务。

对于设计管理,大众对它的认识是极少的,但是从字面上来看,首要的侧重点是设计,其次才是管理。那首先我们就来讲一下设计: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齐头并进,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设计的风格形式也愈加的看重,时尚的更新率也就越来越快,这样就使得人们对设计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加快了设计师们设计的步伐,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有了需求,竞争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型的设计项目不知凡几,一般都需要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合作团队分工合作才能够很好的完成,要想在众多的团队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设计制作公司有系统化、专业化的团队,设计项目管理就在这个时侯应运而生了。

此外,提到设计就必须说说设计师。在现阶段,设计专业已经被划分的相当精细,一个设计师不可能掌握设计的每个环节,也就是说,设计师除了对设计方面的知识要有全面的掌握,还要对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分工合作的时候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漂亮的完成任务。设计师这一职业在以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但是,根据现今设计管理的要求,设计师是作为设计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作为流水线上的一名员工而存在的,而这一重大的改变也使得设计管理成为了一种高效性、优化性的为企业谋求利益的手段。现今,在很多的大公司里边都会专门设立一些设计部门,高等学校就要在这个时候顺应社会的发展,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

除了对设计知识有所认知外,在企业的管理中,还要对设计的全面管理有一定的认知。现代的管理学融入了很多新的理念,其中有一点就是体现企业的理念与定位的形象包装。在产品不断推新的过程中,新颖的设计与准确的定位,以及有力的宣传都会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和更多的商机。一个好品牌的形成,与好的设计是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节省成本、服务产品。所以,为了体现产品的市场定位,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精神内涵,在企业的管理中,就要加大对设计管理的重视力度。

那么企业如何进行设计管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理解设计管理――设计与管理,其内涵都是相差无几的,仅仅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以下就是笔者提出的几项设计管理措施。

第一,对设计战略和策略的管理。设计战略与策略,顾名思义就是企业针对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内外形势,对设计工作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和策略的部署,同时,也是在确定相关设计部门发展方向以及把握设计的方向及准则。企业只有制定合理、完美的设计战略与策略,且加强管理,才能够使产品的开发能力实现提高,使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同时,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提升其外在形象。

第二,对设计目标的管理。设计管理,首先应该找到合适的目标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应先确立目标。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其目标都是不一样的,设计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作为一个较为感性的群体,在确定和执行目标的时候,势必会展露他们感性的一面,这就需要强而有力的管理,以确保制定的目标可以顺利的实现。

第三,对设计流程的管理。设计,在大众的心目中,应该是属于有意境、有思想、有创意的工作,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设计的过程和流程。对于设计流程的管理,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一项工作,只要在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的、系统的完成设计工作就可以了。

第四,对产品品质的管理。一个好的产品,品质应该是放到首要地位的。设计作品品质的管理目的,是为了使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达到设计师设计方案中所要求的标准。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产品设计的具体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样,设计的作品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保证甚至提高所设计产品的质量。此外,还有一点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就是设计的作品在转入生产线的时候,对其的管理也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管理。这就要求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将设计与生产两大部门结合到一块,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使设计的结果尽善尽美。

第五,对知识产权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侵权”这一词语屡见不鲜,“维权”二字也随之出现。对于设计者来说,自己的设计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模仿,甚至侵权的现象,设计者应该在设计好作品后,及时的申请自己作品的专利,运用法律来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企业也应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对设计者的作品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设计管理,由于是融合了大量学科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理论与立法在现阶段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自身的一套完善体系,由于企业发展的需求,设计管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同时,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渐渐的受到了普通人们的青睐,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在国外,设计管理体系已经有了一套健全的管理理论,而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吸取精华,祛除糟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设计管理体系,将这个作为我们接下来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丁建超.电脑美术与平面设计实例教程丛书―包装设计实例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4.

[2] 爱德华・丹尼森,理查德・考索雷.包装纸型设计[M].沈慧,刘玉民,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169.

篇7

(一)我国会展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会展市场不规范,企业缺乏展览设计管理。由于市场的迅猛发展而准入门槛低,导致我国展览设计和服务的企业数量增多,但大多企业实力较为薄弱,更缺乏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企业设计管理水平低下,更没有能力进行可循环展览方面的设计管理。由于展览往往只进行数天,在缺乏设计管理的情况下,往往形成巨大的展台垃圾,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对环境和社会更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参展者缺乏绿色可循环的展览设计意识,展览标的制定不够规范和专业,往往只重视短期布展的视觉效果和价格,缺乏对于展览可循环方面的要求,忽略企业长期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效益。展览公司为了中标,缺乏对设计师进行可循环展览的设计要求,造成设计师的工作重点只在于短期的展览视觉效果和企业的短期效益,通过短期的效果来赢得客户,并不深入开展可循环展览的设计研究。

(三)设计师工作强度大而技术能力有限。由于展览设计的时间短暂,设计师可能在短期内同时参加数家客户的展览设计招标项目,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可循环展览的设计研究。展览设计图纸质量低,大多数设计图纸只有效果图和平面、立面的尺寸图,图纸的数量尺寸不全,标注不清楚,图纸不完整;展览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不细致,常常只标注大尺寸,缺乏设计大样图。这些从而造成展台粗放式的搭建施工、无法回收再用的种种问题。

(四)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对于展览设计的宏观管理方面缺乏对可循环方面的要求,特别对于展览资源回收、环保、可循环使用设计并无具体的要求。在发展可循环展览设计方面缺乏行业指导文件,对于参展者和展览承建商、设计师无明确的指引。展馆和展会主办方也缺乏这些方面的意识,并且缺乏处罚与激励手段,因此企业对于发展可循环展览的动力不足。

二、加强展览设计管理发展可循环展览设计的途径

(一)明确可循环展览设计的目标

参展者和设计者应该把展览的可循环性作为设计的目标,参展者和设计者必需明确展台使用的观念,不仅仅考虑本次展览的效果,还必须考虑是否产生展览垃圾,材料能否回收再用,展览零部件能否循环再利用;必须考虑使用成本和社会影响。在经济性、美观性、实用性的目标中加入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设计要求,达到审美和绿色可循环的统一。展览设计在符合企业形象识别设计系统的同时达到可循环的要求。

(二)加强可循环展览设计的设计质量管理

可循环的展览设计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览设计和搭建服务企业必须加强设计内部管理,对展览设计的图纸深度(包括精度、准确度、清晰度)提出明确要求。设计师对展览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单次建造的要求,还应该考虑长期使用要求。设计者需绘制组装和拆卸程序的图纸和详细的设计工艺用料说明,制作详细的安装手册,对材料和部件进行分解编号,而且必须考虑运输和仓储的要求。提高设计质量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发环保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来更好地实现展览设计的循环使用,通过组装和拆卸来实现展览展台既能够循环使用,又大方美观而且经济实用的目标。展馆对展览设计和搭建企业的图纸也必需加强审图管理,不仅仅针对展览的安全性和防火要求,而且必须增加对绿色环保、低碳、可循环方面的设计审查,引入国际认证,加强可循环展览的设计管理。比如借鉴ISO9001设计质量体系来进行可循环展览方面的设计管理。通过建立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专人专管,流程衔接、流程间的互相检查监督管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监督,保障可循环展览设计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可循环展览设计的管理体系

展览设计有法可依是会展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须建立健全可循环展览设计的管理体系。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组织专家学者,对于可循环展览设计的相关内容给予法律上的明文要求。参展者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对展览设计进行管理,展馆管理者能够依照法律法规对参展者和展览设计、搭建服务商进行规范管理,展览设计企业能够具有明确的规程来指导可循环展览设计。另一方面,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也必须提出可循环展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展览用材的环保性和可回收性,对展览制作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料的处理要求、展台回收处理的方式和工艺要求,对可循环展览的设计技术要点、展览使用的能耗要求等等方面进行规范。

(四)在政府投资展览项目的设计评估和评价体系中必须对可循环设计进行明确的要求

政府投资项目往往是重大展会的大型展览项目,如“世博会”、“高交会”、“文博会”等国际大型展览项目,这些项目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示范作用。而目前在政府投资的展览项目的招投标中,仅仅只关注建设的经济性和视觉效果的艺术性。必须对展览展台的可循环使用进行评估,通过单独对绿色环保、低碳可循环的展览设计进行评价,对可循环的设计进行支持和鼓励,才能引导企业进行可循环展览设计的开发。

(五)加强展览设计知识产权的管理,特别是可循环展览的相关技术专利的管理

篇8

在当今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筑产品的研发,它是艺术创作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房产开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和不同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都不同,因此需要完整细致的综合策划。以住宅项目为例,在通过大量的调研确定了购房客户目标定位和价格定位的情况下,首先要研究建筑功能如何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并进一步开发它的附加价值,然后研究城市规划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调研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确定建筑的形态、外立面设计的艺术创作风格走向,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并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的优秀作品。对商业、办公地产的开发,前期营销策划更为专业,设计规划需要与相关专业策划机构共同研究开发策略和确定目标消费人群,继而研究办公空间、商业业态、组合关系和商家定位,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对设计单位提出较为明确的方案设计要求。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从空间的利用、平面的布置、动线的安排、面积的分配到公共空间的设施布置,奠定设计的方向,从而完成融实用性、合理性、品质化为一体的公共建筑。当今低碳、环保、绿色等概念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履行好各专业规范要求的环保节能指标外,更应该主动创新,研究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努力营造出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

2项目设计阶段的技术性要求

2.1项目设计进行阶段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开发项目在设计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确而及时的沟通使项目设计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沟通是多层面和多方式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沟通为:内部沟通,与设计公司沟通,与政府部门沟通。尤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要及时甚至提前,在沟通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建立沟通信息的存贮体系和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信息可通过不同方式由团队成员和项目公司工作人员共享。2.2确定设计方向的完整在开发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通过销售及市场策划机构确定消费目标,收集开发区域地形、地貌和土地招标中的规划设计条件等多方面的基础资料,编制设计任务书,将项目的开发意图、策略、实用功能要求完整、清晰地传达给设计单位,最终使设计成果符合既定的销售市场定位。2.3确定设计周期设计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项目开盘时间,如何做到既合理缩短设计周期,又保持项目品质,是公司设计管理的关键点之一,这要求项目前期准备充分,梳理好公司产品线,扩大产品和管理的复制性,市场调查的长期研究和积累充分;设计阶段管理程序优化,主要方法是各分项设计交叉进行。2.4选择确定设计公司一般规模较大的开发项目设计,不仅包含规划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暖通设计、节能环保设计、人防设计、智能化设计,还包含室内精装修设计、景观绿化设计,有的项目还需要专门进行标识系统设计、建筑立面照明设计、玻璃幕墙设计、艺术品和家居用品设计等,还有各类招标项目的技术评审等配合工作。如此繁杂的设计管理工作,必须清晰的明确全部设计内容,将根据项目的开发计划,分解成不同的工作节点,对每个设计节点明确内容、要求、目标、时间,对每项涉及内容都要选择好相匹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团队,在项目整体开发过程中有序的落实完成。2.5评审确认各设计阶段的成果设计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各阶段设计成果应予以评审和确认。在方案阶段,应对建筑形体、风格、朝向、位置、间距、高度、退界、结构基本形式、主要出入口、平面交通组织、绿化环境布置、建筑面积等基本设计要素予以充分讨论、评审、确认。在扩初阶段,建筑专业除了统筹结构和机电各专业外,还应详细研究建筑各个细部和材料,地基处理或基础形式比较,建筑主体结构形式和构件尺度控制等,机电专业对系统进行技术比较和经济论证,以及主要设备及管线的布置等。在施工图阶段,检查和评审各类工种的技术要求的落实程度,核对各专业图纸的设计深度、准确性、完整性。

3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要求

3.1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建筑项目设计分成三个阶段:方案阶段、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在每个阶段形成文件时应及时由造价控制部门编制相应的概算、预算,供设计管理部门及时地进行细化并分散到各专业分项中。要研究材料和施工条件等进行多方案经济比较,尤其是外立面材料与造型的选择,从而降低每个构件的造价。而在机电系统选型时不仅要考虑到初期投资,还要考虑运行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评估,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建筑艺术、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3.2房地产开发因素涉及到一个综合经营的过程缺一不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是一个融技术、管理、经济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经营过程,每个环节都相扣、缺一不可,设计管理工作贯穿在项目的前期定位、中期建设、后期营销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它的作用无容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管理工作,更应该是一项引领性综合类管理工作,它将艺术、技术、经济融合在一起,所以它既要求见多识广,又要求技术过硬,更需要综合协调能力,并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不断地积累和总结。3.3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注重风险的把控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同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的话往往会造成结果与期望值相差甚大,或者是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过程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只要项目公司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作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做到预防在先。从而使设计阶段和后续施工工作进行顺利。

4结语

篇9

关键词:服装设计运动系列环保系列高科技面料宏观趋势分析

中图法分类号:TS941.2

虽然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空间正逐渐被其各种衍生物所占据。于是,在科技与自我之间,我们也在寻求新的平衡: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对无拘无束人生的向往、对自然清晰的认识与再认识、对科技客观的评价与把握、对精神空间的深层探寻、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反思......一场场国际时装秀都强烈地给我们这些信息。消费者、生产者、乃至民族和国家都十分关注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

那么当今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到底有哪些呢?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是设计师必须把握的重要趋势。它体现了设计师对社会的深层定位,其包括三大趋势:运动系列、环保系列和高科技面料的运用。

一、运动系列

现在不论是T台还是大街,时尚的运动风扑面而来:窄小的茄克、轻薄的裙子、流线型的轻便女鞋加上高科技的材料和舒适的剪裁,拉链、连帽设计、尼龙搭扣、T恤、热裤......其实,这并非一夜之间的改变,时装与运动装的“感情”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蒸汽机车和商用飞机使人们感到空间在不断变小、好莱坞的影剧院和纽约的摩天大厦、汽车和家用电器、各种传播媒介和每天塞满家庭信箱的各种推销目录将人们推向一种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生活。女人们纷纷走出家庭从事各种工作和体育、娱乐活动。敏感的设计师们很快抓抓住了这一社会变化。“时装女王”夏奈尔在女装设计制作中首先引入了针织概念,设计出朴素而时髦的机能性很强的管子状女装(将在此之前只用与于男式内衣的针织面料做成男式女套装,无领对襟羊毛衫套等),虽然她的锐意创新招来非议纷纷,但却同时发出了一个革命的信号:柔软、轻巧、不皱、针织令行动自由,让身体毫无羁绊地移动。它使人感觉自由舒适又毫不影响优美风度。同时夏奈尔还创作出长及腿肚的长裤、平绒茄克和大框架墨镜等一系列运动型作品,被誉为“运动型之母”。夏奈尔虽然“只有一种样式”(夏奈尔自称),但她的样式却有惊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是一种与现代生活非常合拍的,结构简练、合理、实用性很强的20世纪的代表作。

历史上运动时装成功范例府拾皆是:八十年代,极富运动精神又不缺乏女性味的索尼娅·里奇尔那舒适的海绵慢跑鞋是妇女们的青睐之物;她们还爱穿马里捷和费朗索瓦·吉尔搏设计的牛仔衣;还有十裁不衰的鳄鱼翻领运动衫;雷佩托设计的轻便舞鞋,混色的阿迪达斯迷你茄克和飘马的塑料运动包......

近几季的运动系列服装更是愈演愈烈,在颜色和面料上,金属系列与明亮色(鲜黄、粉玫瑰色、橙色、草绿色、靛蓝色等,虽不是整体使用,但却有一种标志、一种在路上起信号的作用)的搭配,面料采用半透明尼龙、浆棉府绸、丝质雪纺、网状面料、翻新牛仔布、皮革、仿毛皮等;在外型上采用无袖短上衣、T恤、包型臂饰、无袖背心(两种面料叠用)、皮上衣、短裤、五分裤、运动配饰等,值得一提的是腰间背包,包型臂饰,展示出青年人希望两手空空,无任何负担,渴望自由的思想;在服装细节处理上,拉链与系带结合使用、衣兜处凸型滚边、暗扣新用途——尼龙搭扣、金属小扣、拉链代替钮扣、同质材料与其它材料综合使用,鞋子使人想起那种专门保护脚的鞋子——流线的造型从侧面看象一辆法拉利赛车,等等。现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年轻人或是长者,都穿上了球鞋和轻巧的茄克,运动装消除了年龄、性别和阶层的差异,难怪一位时装史学家说:“运动装是一个全球化世界的标志性产物,过去的价值观失去了它的合理性,而人类尚未发明出新的玩意儿取而代之,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前途难卜的千年。面对疑惑,有两种态度。聪明的人踩着篮球鞋、套上拉链衫轻松自在地冲向未来,其余的人则蜷缩在自己狭小的壳中。”

横亘于两个世纪交汇处的运动装选择了我们,紧张工作下的新千年的我们能拒绝她吗?

二、环保系列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设计倾向。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们掀起了一股“生态学热”的风潮,不断推出环保系列服装,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这股热潮有増无减。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以自己的生态环境换来了这种发展:黑烟、废水、废气、酸雨、温室效应、原油污染、病牛病等,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于是各国人民都开始自发地反省和制止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国际性的环境保护组织成立了。时装向来就是社会事象的睛雨表,“生态学热”这一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国际时装设计在这一趋势中的主要特点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和新的节俭意识。

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海滩色、泥土色、森林色、天空色、冰川色以及非洲原始民族的自然色彩是设计师的主要用色。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在面料上选用一些未经人工处理的本白色原棉、麻、生丝等天然纤维织物,加上粗糙的手感;在造型上采用不加垫肩的自然肩线,追求无拘束的舒适性、原始民族服饰中一些自然随意的造型特点以及“内衣外化”、“薄、透、露”等手法大量使用;同时伴随生态保护意识出现的是人们对资源的珍视,开始重“质”而不是重“量”,追求以最低的素材发挥最大的效益,强调节约和废物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的“破烂式”令世人瞠目,现在许多设计师的作品也出现了类似的设计倾向:故意露着毛边或流苏装饰,或不拆衣服的缝捺线,或有意暴露衣服的内部结构。甚至粗糙的大针脚也成为一种绕有趣味的装饰。在2000年12月份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在日本设计师古川云雪先生的时装秀中始终给我们贯穿一个理念,那就是环保:手绘的鹦鹉图案、针织面料上印的昆虫图案都出现在时装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更重要的是这些面料大都是由环保厚材料做成的,就是用饮料瓶碾碎后纺成的,他说:“我热爱自然中的色彩和图案,太阳的火红、鲜花的艳丽及各种生物的形象、都是我灵感的源泉。这次时装秀的主要目的是要向人们提倡一种环保的意识,环保理念深入到我的服装中,热爱自然就要保护它。这些环保面料设计成的时装,既是人类一种智慧的展现,对大自然也是贡献,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对皮肤也有一些好处。”

这些现象,无不说明一个事实,环保这一主题在时装界方兴未艾,从某种角度看,它将引发一场人类服饰文明的深层革命。

三、高科技面料的运用

高速发展的科技使我们的很多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同时也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制造了不少麻烦,我们面临着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阳光中过度紫外线的辐射;电脑、微波炉等家电以及手机的电磁波的辐射等,这些辐射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抗此类辐射的新型面料,同时随着我们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我们其他的诸如舒适、保健、防水透气、免烫、防油污等需求也要得到满足,现在,高科技已能使我们的这些种种需求变为现实。例如,用微细旦长丝制织的高密度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功能,解决了以前防水织物闷热不透气的缺点;“棉+莱卡”的内衣解决了以前纯棉洗涤后变型、缩水、走样的问题;“舒丝莱卡”这种高科技材料做成的内衣在强化塑身承托效果之余,更让女性感受到贴身的舒适与自由,打破了有关内衣“修形与舒适”不可兼得的观念;还有冬暧夏凉的面料、反射红外线的面料、消臭面料、防蚊虫叮咬面料、智能播放音乐面料、随环境温度或光线变化而出现变色的面料等等。这些高科技功能性面料不胜枚举。千变万化的面料为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服装与高科技面料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是以面料材质为构思创造的源泉,通过面料发挥与众不同特色,表达时装设计师的创意与灵感,传达服装最本质的美。现在高科技功能性面料正在走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系列,环保系列,高科技面料的运用这三大宏观趋势并不是单独存在、绝无联系的,一方面,所有技术性的发明和新面料首先运用到运动服装,如前面所提到的冬暖夏凉的面料首先运用在登山服,消臭面料运用到足球服、反射红外线的面料运用到长跑服等。再如古川云雪先生的环保系列时装面料本身就是高科技面料;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人类自身不断变化的需求心理的作用,总是希望有新功能的新面料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就促使新面料不断地被开发和被国际时装设计师们所运用。可以说运动系列、环保系列这两者与高科技材料的运用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一体。

参考文献

[1]李当岐《服装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97~2991998年7月第一版

[2]《世界时装之苑》杂志1999年第8期上海译文出版社、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64~66

篇10

1.1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项目评估阶段、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整体设计阶段与施工建设阶段。设计阶段在此环节起到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建设方案,为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当遵循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原则,确保方案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1.2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阶段还是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规模、建材设备的配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内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造价成本,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为承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增加竞争筹码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阶段我国钢铁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管理问题

2.1工程承建企业忽视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工程承建企业忽略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对整体造价成本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承建企业投资效益的提升,对其长远发展不利。部分承建企业存在技术第一、经济第二的老旧思想,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仅将技术当成首要参考目标,不具备招投标意识,难以真正选出设计质量过硬、经济性强的设计企业承担工程设计方案制定重任。还有许多承建企业将设计单位的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认为工程施工建设环节才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关键,设计方案经济性的强弱不会对整体成本造成影响,何必将时间与精力放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正是由于承建企业对设计环节成本控制的片面认识,导致其在设计环节把关不严,造成较大的成本浪费。

2.2越级设计现象频频发生

由于我国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在挑选设计单位时,多以其所在的资历等级为主要参考标准,严重忽视对实际设计人员从业资历的审核,使得越级设计现象频频发生。当前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在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建设设计需求前提下,从具备设计资历的单位中挑选合适企业承担方案制定工作,忽略了对其从业人员的资历审查,导致部分设计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聘请无相关从业资格、无过硬设计功底、无丰富从业经验的设计者承担工程方案制定工作,严重危害工程建设安全,增加工程返工重建风险,不利于造价控制。

2.3设计费用计取方式存在弊端

我国工程建设现行的设计费用计取方法存在较大弊端,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审核结算时没有将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算入考核标准中,使得部分缺乏责任心的设计单位直接忽视设计方案成本节省需求。计取方式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使得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拟定出具有成本控制意识的设计方案所获报酬与仅考虑施工质量与安全稳定性拟定出的设计方案一样,这极大程度上磨灭了设计者的积极性,导致成本控制受阻,不利于工程建设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较大的浪费。

3利用设计管理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方法

3.1实行设计费用计取方式改革

工程建设单位要树立起全局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设计成本问题,不能一味地靠压低设计费用节省造价成本,而要不断转换观念,适当提升设计费用,充分调动其设计单位及设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必要的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从细节之处突显成本节约理念,通过“加大设计费用投入、降低工程整体造价”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还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奖惩机制,以此奖励在设计方案中考虑到成本控制需求的设计人员,为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好铺垫。相应地,承建企业也要对、马虎对待方案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员采取一定的经济惩罚,提升其责任意识,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造价上涨情况发生几率,从根本上控制造价成本,为承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工程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视程度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想在设计阶段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设计管理审查力度,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条件。

3.3审核设计人员资历,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审核工程师制度

要想全面杜绝越级、靠挂设计现象的再次发生,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选择最佳设计单位时,不仅要核查其单位是否具备设计资格,还要对其从业人员设计资历进行核查,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做好铺垫。除此之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当就审核不严等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由国家出面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审核工程师制度,将设计审核从设计管理中分离出来,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并成立专门从事设计方案审查、监督的合法机构,规范设计单位的实际操作流程,制定出兼具经济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承建单位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