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

篇1

 

关键词:民间文化 动漫 原创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诞生之时起就参与和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必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制约。在文化大系统中的民间文化,是立足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的文化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民众之中并身为民众一员的作家、动漫家、读者、观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动漫创作与动漫欣赏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动漫的显著特征是创意性,而文化积淀是创意的源泉。动漫创作必须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本区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走产业化道路同人文坚守之间的相融相生,并在动漫形象的塑造、动漫产品的研发、动漫品牌的树立、动漫企业的崛起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文化传统决定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 

 

首先,从美学角度来看,民间传统文化涵养了原创动漫的美学品质:在审美风格上,倾向于意境美、道德美、意味美;在审美价值上,是寓教于乐、注重写意、质朴阳刚、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在艺术思维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永恒秩序以及和谐统一;在塑造形象上,崇尚“神似”、“神韵”和“会意性”。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原创动漫的基本美学气质,《大闹天官》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人物造型风格以古雅和神奇致胜,追求的是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的奇幻风格,引入了脸谱艺术、民间彩塑、戏曲表演、壁画年画等设计元素和色彩配比,并从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汲取营养;在场景设计上借鉴了民间艺术造型元素并发挥想象创造力,虚实结合,简练而变化有致,鲜明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艺术风貌凸现出民间艺术极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这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宇宙观、审美观,并将人民性和民间性表现得浪漫而神奇,民间文化与动漫形式自然交融,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其次,民间艺术凸现出的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是中国人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动漫创作应从中国人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自强自立的开拓精神,惩恶扬善、反抗、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善良质朴、勤劳智慧、诚实谦虚的传统美德等人文精神中,集英纳萃、提炼浓缩出作品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地展现民众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采取主动的姿态吸收传统文化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形成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追求。如《葫芦兄弟》讲述七只神奇的葫芦,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同法力无边的妖精进行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其中老翁与穿山甲代表了正义与奉献;绿色的仙草代表了生命和希望;蛇精和蝎子精象征“邪恶的智慧”和“阴毒的力量”;葫芦种子则是上天为了克制恶的力量而赐予人类的宝物,用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人类的七种品性:勇敢无畏、温柔宽容、刚强坚毅、平和慈善、嫉恶如仇、活泼自由、沉郁思辨。七兄弟的故事如同七个生动的寓言寓示受众:优点可能同时也是缺点,长处有可能转化成为短处;放纵单方面特定的优势或夸大个体的力量,势必会导致整体的失衡与失败;唯有“七子连心”的融合、凝聚与团结,才能最终战胜阴险、黑暗、诱惑和背叛。而结尾那充满生机的美丽的七色峰,象征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向往和谐的人文追求。《葫芦兄弟》成功地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动漫审美特征、民间意象与现代内蕴、鲜明的民族价值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原创动漫中的经典。 

 

二、民间艺术为动漫创作提供广阔的生命空间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形 造型 观念

一个民族造型观念的形成,总是受这个民族所处的地域地理环境、历史、民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左右着该民族人的眼睛对客观物体造型的观察和认识。从而影响着这个民众造型审美和应用的方式。古代中华民族造型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同样是饱受这个地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滋养的结果。传统图形有点类似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而民间艺人都有一颗像培育庄稼的劳动者那样的默默而美好的心灵,他们对自然、对土地、对人群、对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有着难以言传的爱和绵延不尽的情感。我们从造型文化的角度。重拾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或视而不见的东西。从而了解我们自己传统造型文化的特色。

一、传统图形的再现与表现

人们常常将传统图形的造型方法概况为变形、打破时空、表现动感等形式,并且将传统图形的造型与西方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相联系,甚至以为他们的造型观念在中国传统图形那里已经找到了答案。实际二者的造型观念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老百姓不喜欢马蒂斯,也不理解毕加索,而且有人以为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是表现性而非再现的,是抽象的而非写实的、具象的。实际上民间艺人以为他们手中剪出的三头六面的人物、躺着走的牛、六条腿的马是最写实的。在民间艺人那里,再现、写实观念导引下的造型都成了最主观、最富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所谓的夸张、变形却并不是他们主观有意识、有目的作出的选择和处理。

每一种再现艺术都有着各自独立的视觉基础。艺术的再现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角度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及视觉的惯性出发,对客观现实所作的解释。他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与自己的视觉基础、视觉惯性以及文化背景相一致。

在中国传统图形创作活动中,民间艺人认为自己表现的人物、动物、花鸟是真实的,是事物现实的样子或应该有样子;而历史上其他民族或其他艺术家也以为自己的再现是最真实的,这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对真实或现实的理解有所不同,每一种再现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的视知觉心理基础。他们之所以被自己社会中的其他人认为是真实的,倒不一定是这种艺术本身就是写实的,而是因为这种真实是与这个社会的视觉惯性相一致,也就是这个社会教会了他们这种观看事物、表达物象的方式。

传统图形中在我们看来是变形、夸张的主观表现,是富有现代意味的非再现的,而在他们看来却是真实再现的。而且他们并没有以为自己在能动地变形、夸张,他们也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什么是夸张。在传统图形中。有人看来是现代派的抽象性的某些艺术造型,我们或可以称其为“概念真实”,而不是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的现代主义表现。

在中国传统图形的历史沿革中,这种写实观念、非写实形式的造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并非是传统图形造型的全部。写实再现与知觉选择不仅具有某一群体、某一民族的社会性、历史性的特征,并受其规约,即使某一个体由于个性的差异也有较大的不同。就中国文化传统及艺术发展来看,中国对西方造型艺术观念和形式的接纳也只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它改变了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发展,但在整个历史长河的流程中是何其短暂,虽然这种改变是空前绝后的。

而对于中国传统图形,由于中国普通民众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阶层,乃至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造型艺术虽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却并未完全波及到民间。因而中国传统图形造型仍然较多地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衣钵,并显现处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传统图形的主观性、随意性、自由性

在传统图形的造型中,现实物象的择取和连接、形式元素的运用和处理以及主体情感意志的表现,都呈现高度的主观性、随意性、自由性。它们仿佛是一幅幅“唯我”的世界景象’“凶猛的狮子可以变得像稚童一般憨厚天真:照看牲口的牧童可以有三个角度的脸面,吃草的马可以同时长着两个头I四台院与房子可以改挪为正面朝向中心:禽畜身上可以绽放多姿的花儿:春芽、夏花、秋果可以在寒冬里同时向主人奉献………”总之,无论天上地下、陆地水中、人神鸟兽、过去未来、宏观微观。一切事物都可以交陈互处、浑然一体。在民间美术世界里,宇宙万物完全以创造者自我为中心,时空秩序完全为创造者自我决定,人类憧憬的自由王国以五彩的砖石构筑起来。这是多么轻松愉快、自由无稽的“征服”举动呀!那些双手沾满泥土的农夫村妇希望创造一个真正的理想世界――他们以能动的认识态度,把外部世界纳入到主观意念的秩序,让现实事物按照他们的意志重新构造。这实在是一种艺术地对待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态度。

受民间文化观念历史的或现实的支配和影响,老百姓在图形创作活动中。尊重自我心灵要求,自觉地按照自我理想重新安排外部世界的现实秩序,赋予它们以某种新的存在形式,使他们完全转化为合目的性的存在和贯穿主体灵性、意志的存在。他们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理想出发,画自己头脑里的东西,笔是随心走的、随心里喜欢配色,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图形创造的心理状态,也展示了传统图形造型的规律。

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心里有”、“随心草”表达了传统图形创造的自主性、随意性,同时又表达了民众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传统图形的造型向我们展示了―个五彩缤纷、不可思议的艺术世界。也许表面看来,传统图形的这种造型方式如同儿童美术和原始美术。秋天的树上挂着秋天的果子,放风筝的儿童比楼房还要高。如果我们仅仅从形式和构成的相似将传统图形等同儿童美术和原始美术,以天真、稚拙来看传统图形造型显然会失之偏颇。

传统图形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说明传统图形的这种主观创造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他们对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要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自己既在画里又在画外。“爱画啥就画啥”,说明民间艺人十分清楚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懂得艺术创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传统图形的造型中,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完 全从自己的理想、爱好和兴趣出发为了好看,总要选“趣”的画。画画全靠心思巧。农村妇女绣的花都是心里的花,不比真的像,但是比真的好看的多。他们在审美创造中既尊重审美客体,又不受具体形态的制约。尊重主体的心灵要求,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重新组织安排客观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使它们转化为合目的性的存在。并赋予客观物象以主体的灵性和精神,这的确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这种主观的认识与表达更好地体现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说明民间艺人懂得艺术创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这种主观的、合目的的功利性与整个民间文化观念长期重叠、交织在一起而发展的审美特性,致使民间审美创造在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方面与民间文化背景下的功利意识、功利态度和追求相互交织重叠、浑然统一。在这种关系中,民间审美意识必然要为民间价值观念的取向所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殊性。

三、传统图形特性与个性的自由

传统图形的造型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而存在的。民间文化观念决定了传统图形造型的面貌。传统图形的形式特征及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作为民间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体现了审美创造活动中面对传统图形造型观念作出的选择。以及个体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自由的创造性。这种造型过程实际是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统一:造型的格局是文化历史的形式符合与现实的形式符号,社会化的意义和个体化的涵义相统一的产物。

民间文化观念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融合的特性,还应该反映蕴含在观念结构形式中的具体内容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当然也奠基在农耕生存方式上。一方面,农耕生存方式规定了主体意识来源的基本范围、对象和性质。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中,主体各自的认知活动就有可能首先在感觉、知觉、表象层次上获得相对一致的感性材料或要素,进而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层次上,通过思维机制的加工、整理和组合,形成相对趋同的意识,并最终在语言和行动上呈现出共同的倾向。

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依赖于土地和气候的统一性现实因素,导致中国百姓对天地的普遍认识和崇拜,使天地观念成了中国自然崇拜观念的核心内容。也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人总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指称某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总是以“天知地知”来表白占卜者对自然事物信赖的虔诚态度,总是以“天地良心”来标示人们对品德操行要求的标准。还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遥远的星座才获得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名称,如箕、定、毕、斗、水车、轱辘把、梨、井、牛郎、织女、老人等等,那数十万件原始彩陶才会反复装饰上少数几种为人类传递自然信息的动物,如鹿、鸟、鱼、蛙、蛇、蝉等等。这种意义上的具体内容的统一,缘自意识主体自身的主动认知活动。

篇3

一、剪纸艺术的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发展,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的一支。民间剪纸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民俗活动为民间剪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由于封建经济基础未变,民间文化观念没变,民俗节日仍然存在,虽千百次的改朝换代,民间剪纸仍在传承中获得发展。民间剪纸以民俗活动为主要内容,造型单纯、简练、富有装饰性,形式自然、淳朴、夸张具有东方民族的品格。它别于高雅淡素的中国文人美术,也不同于严谨造型和斑斓色彩的西洋美术。它是按照民间自身特有的观察方法,思维模式以意象的自我理解的美的观念来造型,表达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心理愿望。

剪纸“美化生活,娱乐身心,启迪智慧,激发创造”,颇有益处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例如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都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我国民间也经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见右图)、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的剪纸。

二、对中国剪纸艺术认识和应用

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拟人物像和人像,与逝去的人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这一习俗现在在农村的葬礼上还比较普遍。

现在,剪纸大多是应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人们最常见的是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叫做窗花。人们逢年过节在窗户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会贴上祝福的窗花,以示吉祥、幸福。窗花的形式很多,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剪纸艺术造型简洁概括,通过平面简单的图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之处并不是无生命的自然形态的装饰变形,而是有生命的观念的装饰变形。剪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渗透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纤巧成天的意趣,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如今,剪纸艺术早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艺术的广阔天地,如包装设计、邮票设计、影视等个方面都有民间剪纸的身影,透出独特的清新淳朴的气息。民间剪纸的造型蕴含着东方基本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蕴,可以使现代动画艺术设计的内涵得以升华。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寓意性成了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剪纸最先普及在民间,当时人们为了驱邪、祁福,多把剪纸作为寄托。在色彩上,剪纸要求明快鲜艳,对比强烈。依据年节的要求,单色剪纸则是夸张的红色和绿色(见右图),如需组合则按趋吉避凶的观念采用五行生五色的方法,遇到丧白事则多用素色,如白、蓝、银、紫等。

中国的剪纸艺术名扬海外,很多作品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咸阳市一位剪纸艺术家巧妙地把剪纸艺术与奥运会运动项目结合起来,精心创作出《纸上奥运》系列作品,还被确定为奥运会指定礼品。

三、剪纸艺术的造型观念和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中国民间剪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形态、形式及内容的变化,但其根本的艺术思维的特征却是相对稳定并伴随时展而传承的,其内在规律是可以把握确证的。

(一)以意象和自我理解的美来造型:艺术起源于社会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艺术最初是从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之中萌发的。民间剪纸是广大人民的艺术,它是土生土长在民间的,汲取民间文化精髓,传播民间文化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物取象”和“类比推衍”是中国老百姓观察、比附,寓物表意常用的思维方式。

(二)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在人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和美育中,在一定时期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构中形成、发展起来,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人对事物美的认识,选择和评价。既受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对象审美特性的制约,又受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艺术素养以及社会习俗、时代风尚乃至个人气质、性格、特定情绪的制约。中国民间剪纸的广泛流传有赖于它民众基础,剪纸作品能唤起人们的乡情乡思和民族情感,劳动民众普遍接受。

如今的剪纸品种繁多,制作方式各异,但最为原生态的剪纸方式还是一把剪刀,一张纸,不用画稿的“随心剪”。这种剪纸方法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方法,不论有没有美术基础,会不会画稿,只要能拿剪刀,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能发挥各自的艺术潜能剪出心中美丽的图画,这种剪纸叫“脱稿剪纸”(见上图)。剪纸艺术家郭秀丽多年潜心钻研“脱稿剪纸”,总结和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就,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和发展了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剪纸回归。

四、民间剪纸艺术的本体的形式美

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包含观念和想象的成分。形式美普遍存在于自然物、社会物和艺术之中,是事物外在形、声、色及其内在的组合结构的美,是各种要素和谐完整地组织建构并给人以美感。我们把民间剪纸形式美归为以下几点:简练美、团块整体美、图案化组合的综合美、稚拙美、符号美、完整美。

篇4

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浙江省内起源最早、形式最完整、表现力也较强,而且至今仍在流传的一个民间曲艺曲种。温州鼓词因以瑞安方言为标准音说唱,以瑞安最为"正宗",最能反映温州鼓词作为民间艺术和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魅力,故也称瑞安鼓词。她是温州四大地方曲艺(温州乱弹、温州昆曲、温州道情、温州鼓词)中目前已被列为省民间艺术保护项目候选名录的项目。

为了进一步落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切实做好温州的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积极发掘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准确把握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问题和思路,争取温州鼓词申报"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的成功,根据上级部署,我们就"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现有关情况汇总如下。[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特色与价值

温州鼓词作为温州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她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温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个性,也反映了温州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温州鼓词包括了温州地区的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也包括了温州人的礼仪节庆、音乐创作、工艺技术和等丰富内涵,洋溢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社会习俗等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

(一)演艺行规与语言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在演艺行规与语言选用方面具有独特性。温州鼓词又称"瞽词"。解放前,鼓词系盲人操作之业,主要是盲人为了谋生而演唱鼓词,游走于温州民间,故称。解放后,即使鼓词艺人虽非盲人,但也必须戴着墨晶眼镜闭上眼睛装成盲人演唱,否则视为违背行规和职业道德。温州鼓词用瑞安话说唱,而并非用温州话、平阳话、乐清话等来说唱。因为瑞安方言保留着唐代以前的汉语语法和称呼,韵部数目较少,喷口重,快捷温柔,适于押韵,便于背诵和记忆。因此,温州鼓词南北两派艺人均选择瑞安方言为标准音来叙述曲目故事(唱和念),以有声语言塑造听觉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社会理想,别具一格。

(二)流传区域与人群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流传于温州地区,流传于接受温州方言的人群之中,是温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文艺。因此,有温州人的地方就有温州鼓词声,温州鼓词的流传区域与人群具有明显的人种学特征。过去,以温州市区鹿城、瓯海、龙湾为中心,南起苍南、平阳、瑞安,西起泰顺、文成,北至永嘉、乐清(乃至温岭),东到洞头海岛,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祭祀神佛,犯规处罚等时,都是鼓词的表现地方。现在,温州鼓词的声音随着温州人的足迹,被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成为温州人怀乡恋土的特有情结和休闲娱乐的特有方式。

(三)曲目题材与内容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在题材上,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其内容大都跟中国戏剧内容,可以分神话、历史、武侠、世情、公案等类,以表现朝庭的忠奸斗争、社会的颂善惩恶、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情故事为主,"为识字不多的温州民间的百姓人家所熟悉"。有大小传统曲目四百多本,如《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封神榜》、《九美图》、《二度梅》、《陈十四收妖》、《说岳》、《粉妆楼》《双面貌》等,都通过唱和念、鼓琴拍点等激发人们的听觉思维去联想想象,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传播温州人特有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展示着温州特有的人文信息。

(四)艺术方式与手段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承受古乐衣钵、融合民间小调,集中了在野文人与民间艺人的智慧。演唱时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扁鼓、三粒板、牛筋琴、小抱月等。其中,牛筋琴是伴随温州鼓词而产生的特有的手工艺品,使用牛筋琴伴奏是温州鼓词艺术表现特有的现象和手段。牛筋琴的音律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变化,音色浑厚、柔美、响亮清脆。牛筋琴温州鼓词基本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和"大调"等,板式变化有"慢板"、"流水"、"紧板"等,由上下腔句组成基本音乐腔调,以四句为一段,用"七字句"、"十字句"的文词格式,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演唱时,艺人在敲奏四至六件乐器的同时,还兼扮不同角色,会模仿各种声音,集说唱表演、音乐表演等于一身,别具特色。

(五)曲艺类型与作场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分两种一种叫"平词",用于红白喜庆、款待客人或认错罚词,"唱台"往往在搭在大户人家正堂屋檐下;一种叫"大词",也称"娘娘词",用于求神祭杞,"唱台"往往搭在庙宇或祠堂中。作场时,鼓词艺人将两张八仙桌合并拢,在桌台上加放一张木制太师椅,端坐其上;把小方凳特地颠倒过来,然后把牛筋琴放在其上;将小圆凳颠倒过来,把圆竹鼓(扁鼓)放在其上;右手拿着棒儿敲打牛筋琴,左手腕上挂着由三粒板摆动节拍。柔和的琴声、清脆的节板跟唱词中老生、老旦、小生、花旦、花脸等行当声腔相应和,再现故事情境和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口头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艺术等达到有机融合,令人拍案叫绝。

(六)语言艺术和曲本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曲本形式有"折书儿"、"小说"、"部书"等三种,长于抒情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其韵文包括"唱句"、"念句"和"数板句"三个部分,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其文体一般由韵文、道白相间而成,韵散相间,诗文合壁。其特色是:说唱故事上一人多角,善于重复,倒叙、伏笔巧妙,将"过去重提"、"未来先说",反复叙述,以提醒连场听众记忆,或帮助非连场听众了解故事情节和前因后果;说唱语言上充分运用温州民间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和诗文警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运用修辞上常用"双关"、"对偶"、"排比"、"重叠"、"夸张"等修辞手段,丰富多变;还大量运用象声词、语气词、感叹词渲染气氛,注重整散结合,讲究押韵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

(七)鼓词文化与习俗的独特性

温州鼓词长期活跃于雁山瓯水,成为瓯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温州鼓词文艺真实地反映了越闽文化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如温州鼓词有的曲目《香山》反映了温州作为闽越移民的地情民情与历史,《娘娘词》反映了温州作为荆楚属地的与迷信思想。再如,每逢封山禁赌、红白喜庆、求神祈福、违规处罚时,往往聘请鼓词艺人唱词,"广而告之",成为温州地区特有的社会风俗。还有,温州鼓词较多保留南戏,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其唱腔音乐、伴奏音乐所构成的音乐体系和说、唱所形成的曲艺形态,与瓯绣、瓯塑、黄杨木雕共同成为温州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项目。

历史与现状

据有关史料考证,温州鼓词在温州一带流传,可能源于宋代南下的曲子词,明代时融合民间小调与词曲而形成,清代时流行,民国是濒于灭绝,解放后重新焕发生命,再度发展。经三百年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南北两派。南派流行于平阳、瑞安一带,风格委婉细腻;北派流行于温州、永嘉一带,风格挺拔刚健。传统曲目有《双珠江》、《十美图》、《八美图》、《十二红》等。解放后又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音乐,不同程度地套用了戏曲曲牌音乐,产生了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于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子准、吐子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等;丁派表演庄重、唱腔平缓、道白自然、用鼓准确,善于演唱英雄人物,艺术风格庄重浑厚,代表曲目有《天宝图》、《拳打镇关西》等;陈派嗓音高亢清亮、间色甜美醇厚、唱腔刚柔相济、音乐可 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说唱,艺术风格清丽壮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在长期的发展中,温州鼓词在器乐和音乐上也日臻完善。温州鼓词最初用单皮圆形扁鼓,拿竹筷击节伴奏,说唱吟哦式韵文曲调比较简单。清光绪年间创造了五弦"牛筋琴"伴奏,形成特有风格。后经历代艺人演唱实践,发展到九弦、十二弦、十四弦、二十弦,并加上"4"、"7"半音阶,又加上"三粒板"、"小抱月"伴奏。唱"大词"时,还可以在旁边摆上大鼓、大锣进行敲奏,伴奏乐器和音乐风格特色非常鲜明。解放后,温州鼓词在""的鼓舞下,重新焕发生命,取得了夺目的成果:首先在曲目上推陈出新,改编、创作了一些新曲目,如《双枪老太婆》、《海英上山》、《林海雪源》等;其次在音乐伴奏、声腔板式上进行改革,继续汲取民歌和瓯剧、京剧、越剧、昆剧的音乐曲调,突破了唱一句奏一段的刻板程式;三是在演唱方式上有所发展,为适应青年艺人演唱的特点,加快了节奏、减少了不必要的闲叙、加强了细节描述、改变了"闭着眼睛"演唱的传统;四是演唱组织进一步创新,向评弹学习,演唱从单档(一人自弹自唱)演唱,发展到双档(夫妻双挡或男女双档)演唱和多档(多名艺人合作)演唱,更加富有表现力;五是成立了、鼓词艺人协会、曲艺队等组织,交流、传播和创作曲艺文化,出现了一批鼓词名师(如1958年进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受到接见的的阮世池等)和一些曲目(如1982年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一等奖的《智闯龙潭桥》等)。在音乐、声腔、板式和演唱方式运用上不断改革,曲目内容也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外来文化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年画、皮影、傩戏和地方戏曲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式微,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一些民族语言正在消失,珍稀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日渐销声匿迹。民族民间艺术等无形文化遗产的流传和保护深受挑战。温州鼓词作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得到当地政府和鼓词艺人的关注和保护,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中也正在经受迅速损毁、消失和流失的严峻考验。一是温州鼓词正在淡出温州人的社会生活,即使在温州民间也少有大型的鼓词演唱活动,即使在传统节日中很少听见温州鼓词的亲切声音。二是温州鼓词先有艺人为数不多,更没有年青人愿意把她作为职业或爱好,继承古老的鼓词技艺和传播丰富的鼓词文化,鼓词艺术后继无人。三是温州鼓词的爱好者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青少年对她知之甚少,鼓词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渐渐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空间。四是温州鼓词曲目的收集、收编、收藏以及整理出版工作,因人力、资金及版权等因素难以为继,伴奏乐器的生产技艺也渐渐流失,研究和保护工作力度十分有限。五是瑞安和平阳两地出现了"温州鼓词之乡"----温州鼓词发源地之争,不利于鼓词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六是个别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文化、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不了解温州鼓词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有价值,鼓词的建档、展示、利用、宣传、艺人培养等工作比较薄弱,保护力度十分有限。

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发行商张瑞星录制了80多个版本温州鼓词磁带、88部温州鼓词VCD曲目;90年代,瑞安文艺人郑志强编写了《鼓词集》;20__年,瑞安市文化局组织编印了《瑞安鼓词史资料》;20__年,瑞安市建立了鼓词研究办公室,开展了温州鼓词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温州鼓词保护基本情况、问题和思路。这些,都为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准备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基础、经验借鉴或者措施导向。

对策与建议

现在,我国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艺术机构或团体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市今年也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程,开展了温州鼓词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项目申报《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形势很好。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日新月异,再加上温州鼓词保护工作起步太晚,又缺乏应有的科学方法,更没有成套的经验,因此我们要正视温州鼓词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和现实。我们认为,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弘扬温州特色文化,在我省尚无民间艺术保护立法的情况下,必须从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保护、流传、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要解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特有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依靠文化的支持。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可以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标志,可以成为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品牌,可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品位提升的抓手。在某种意义上,民族民间艺术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消亡。因此,温州鼓词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不仅是保护温州的民间艺术,更是重建温州人文形象与精神内涵的客观需要。

(二)要解决地位问题,继续突出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特色地位

对照民间表演艺术类保护项目必须具有浓郁的地方(或流派)风格、艺术特色鲜明、在较大范围内流传、在同一艺术门类中具有代表性、历史悠久并在全国或省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濒临消亡的应首先列入抢救与保护名录等评审条件,继续做好温州鼓词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和宣传、公关工作,进一步凸现的特色和价值,赢得认同。

(三)要解决责任问题,不断明确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责任主体

根据民间文化艺术保护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为方针,主要靠分级保护。因此,温州鼓词除了要争取省一级的保护名录以外,更要在市、县一级的保护名录中列为重点项目,特别是要建立"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人制度、"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人承诺制度,随时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分级保护责任分解。

(四)要解决保护问题,切实保护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保存

温州鼓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保存;属于民间艺术,需要特定区域内人群的呵护和参与;属于地方特色文化,需要政府倡导与弘扬。因此,我市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做好以下保护和流传工作,把温州鼓词发扬光大:

1、建立专门机构或专业协会,配备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专职人员;

2、改善现有温州鼓词艺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鼓励年青一代继承温州鼓词艺术;

3、处理好艺术创作权相关问题,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手段,加大温州鼓词资料的收集和留存工作力度;

4、建立温州鼓词艺术工作坊,研究、评估并完善温州鼓词技艺;

5、设立温州鼓词文化节,展示温州鼓词文化精华,发动群众传播鼓词文化;

6、温州鼓词进校园,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开设"温州鼓词"课;

7、保留温州鼓词的传统曲目,做好点评赏析,通过VCD、多媒体等方式公开传播;

8、开辟"温州鼓词"旅游,在旅游名胜区开办"温州鼓词"现场演唱会,"温州鼓词"展示厅;

9、选择遗留的知名"词场",列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10、举办温州鼓词艺术大赛;

篇5

关键词: 民间美术 现代学校美术教育 价值

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根植土壤的流失,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不理解、不欣赏是民间美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要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存亡与兴衰,事关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最原始形态和最古老的生发点,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文化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性及创造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现状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是劳动群众自己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具有自由创作方式、感性的思维方法及早期朦胧、原始的艺术痕迹和特征,它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在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上达到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与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推到了审美趣味的最边缘。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后继者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使得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美术也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向实用性,更加贴近生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通过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一定信息量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其中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美术课堂,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培训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很多美术课堂知识面太过于局限,缺乏文化内涵。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教育注入的文化底蕴、增加的文化厚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民间美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知识了解甚少。另外,由于我国民间美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改革初期,使得大部分地区在教学中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缺乏鉴别民间美术的素养,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能力,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内对民间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能顺应目前国际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挖掘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如何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在当前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1.民间美术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因而民间美术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当我们把民间美术的中隐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给学生们时,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接受和非常乐意学习的。

2.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想象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法宝,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施一幅幅奇妙的创造图画:造型上的夸张、变形,色彩上的大胆对比,构图形式上的和谐饱满,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的自由心态、丰富的联想等,无不让家长和学生及教师感到高兴与欣慰。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民间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民间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3.民间美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与感受

艺术是感受的叙说,是情感的抒发,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都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4.民间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民间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民间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篇6

关键词 初中美术;剪纸;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12-02

1 前言

2003年,剪纸艺术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在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新形势下,传统剪纸艺术正面临走向消失的历史关头,如何抢救这一经典传统艺术,是当代社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作为人类文明的主体传播阵地,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以待,把剪纸艺术作为对学生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承与发展中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1]。

就初中美术而言,剪纸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里?如何切实地把剪纸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本文试对此做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2 简析初中美术剪纸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剪纸作为一种集手工、工艺和绘画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虽然依然在传承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这项民俗活动日益趋于淡化。因此,把剪纸纳入校园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剪纸虽然起源于古老中国,却属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然而时至今日,除了中国和墨西哥外,作为一种群众性民间艺术文化活动,剪纸在其他地区几乎是不复存在、消失殆尽。因此,应当而且必须抢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世界意义的民间手工艺术。

其次,剪纸是我国历史上一项最具广泛性的民俗艺术文化活动。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大力传承并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明是一项历史责任和使命。积极有效地抢救剪纸这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更是显得刻不容缓。

再次,“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冯骥才)。而现代文明让社会变得越发快捷化,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严重缩减了生存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剪纸为例,即使目前在一些地区的婚丧嫁娶中还会用到剪纸,人们也不需要去进行手工剪制,因为市场上的激光打印剪制花样丰富、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立等可取,这对剪纸这类民间手工艺术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冲击。要重建民间艺术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平台,使其后继有人,最可行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学校教育这种途径开始普及。“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片”,让民间艺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剂不可比拟的“妙药良方”。

第四,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剪纸等民间艺术文化也是他们“接班”与“传承”的应有之义[2]。把剪纸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促进手脑互动、培养手工技艺,发展他们的良好心性、思维想象力,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有效载体。“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难道不是吗?

3 剪纸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简要应用与研究

“心灵”与“手巧”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充分利用好“一张纸、一把刀”,就能在激发学趣、培养能力和陶冶心灵等方面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

努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剪纸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情境决定心境,心境生成智力。”这与现代认知学所强调的“情绪智力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爱上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在校园内创建专门的艺术教室,并以丰富多彩的各式剪纸来布置与装饰它,让学生从中获得充足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享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剪纸的艺术氛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脑课件来展示丰富多元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在“视觉盛宴”中产生相对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还可以借助于课件这一优势平台,组织引导学生对相同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比较、体会与感悟,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

笔者把李可染水墨画中的“牛”与剪纸画中的“牛”分别展示出来,让学生首先讨论与分析前一种“牛”的艺术特点和表现特征,再让他们与后一种“牛”相互比较,更好地感受剪纸具有的“平面性”和“装饰性”的艺术特点。除此之外,剪纸艺术在表现物象各部分中还具有“符号化”的特征,即是表现在构图图案化、形象概括简练、线条流畅和色彩对比强烈等方面。再配备与之相应的传统民族音乐,其教学效果更是出人意料[3]。

努力创新教学思维模式,切实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开展具有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活动 初中学龄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发展阶段,学生具有“求新、求异、求趣”的活泼思维,“动手”能力和自我表现意识都较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知并有效把握这些特点。剪纸艺术虽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特征,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方可显现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比如,教师根据现代学生的普遍喜好,可在教学内容中适量地加上卡通剪纸等元素,这样做可以迎合学生的学习心态,为剪纸艺术拓展充满时代活力的表现内容。

再如在教学方式上,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让学生想怎么剪就怎么剪,让他们的自然心态和审美情趣得到自由发挥。在此基础上开展相互之间的讨论、评价与分析,形成一定的感性思维。

其次,教师边示范边有针对性地讲解具体操作方法,适当地予以拓展,如把剪纸与黑白装饰画、木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深刻的感受与理解。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想象、提炼画面,研析合理的剪刻技法,寻找合适的个性化创作思路和方法,这样才符合“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教育理念[4]。

努力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在内学外用与学用结合中不断激发并放大剪纸艺术的学习效应 课堂教学固然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主阵地和制高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速成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和厚积薄发的发展性过程。就剪纸艺术活动而言,要学习其基本技法并不难,要剪出一幅作品也不难,难的是熟能生巧,难的是剪出好的且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这对于普遍存在“90后”“00后”时代特质的现代学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课堂教学之外的拓展延伸工作,有效促进学生在“内学外用”与“学用结合”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剪纸艺术的兴趣、能力和素养。例如:课后时间利用微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分步而有序地介绍中华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特征与价值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方搜集剪纸素材并进行艺术性创作,或者利用网络搜集剪纸作品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引导学生建立剪纸艺术学习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作品展览与评比等活动,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的良好效益和效应;等等。

努力开展激励评价活动,为传承并光大剪纸传统民间艺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 强调把剪纸活动运用在美术课程教学之中,根本目的绝非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剪纸艺术人才,而在于把这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艺术元素能够持续不间断地传承下去,让这一极具群众智慧的民俗活动永放艺术光芒。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战略思想,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因材施教的剪纸艺术活动,与此同时,更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比如:把原来单一的“教师评学”转化为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为主的评价形式,努力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把传统的个体评价发展为“个体评价”与“群体(如多人小组)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把剪纸基本技法比赛与作品个性化创作相结合,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

4 结语

总之,“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如何让剪纸这一历史悠久、古老经典的传统民间艺术“永不朽”呢?这不仅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课题,更是对学校历史责任感的重要反映,美术教师应高度重视、认真以待,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华春梅.在美术课上实施剪纸教学的方法之我见[J].快乐阅读,2011(14):160-162.

[2]杨波.对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有关经验述评:以乌鲁木齐市三十一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剪纸为例[J].文教资料,

2011(23):121-122.

篇7

关键词:宁夏;回族剪纸;审美;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51-02

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在宁夏回族人民中广为流传。人们按照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感以及进行剪纸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抒感和心愿,在其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地域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由于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居民的人文环境,将成为他们文化艺术创作的导向,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艺术因为空间向度的展开而具有了地域性。

宁夏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南部山区,其民间剪纸也是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典型代表。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然环境相对恶劣,人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气势如海的黄土丘陵和雄姿磅礴的六盘山脉塑造了这里独特的地理文化和人文情怀。单调朴素而又壮美的地域风格和面貌,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具有了朴实、憨厚、豪迈的群体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内化为人的心理情感,又通过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得以诠释。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也就呈现出独特的地域审美特色,即不同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民间剪纸,也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回族民间剪纸。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给人以朴拙之感。宁夏回族剪纸朴实质朴,不追求色彩的绚丽,没有铺彩渲染,没有繁琐的修饰,呈现出一种大美无华之势。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具备有意识的美学准则,仅仅是剪纸艺人根据传承的经验和自身体验随心而为,表现得是民间艺人的直觉灵感,稚拙有趣,具有原生态的美。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呈现出一种粗犷厚重的风格特征。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没有细致的对于线条的精雕细琢,剪纸线条较为粗大,有时甚至肥胖,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粗犷壮美,给人厚重之感,传神写意,浑然天成。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虽然朴拙、粗矿,却不乏委婉含蓄。民间艺人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诉诸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之中,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剪纸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对于难于言表的婚爱繁衍的暗示和的联想,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二、宗教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独具审美内涵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文化则以伊斯兰文化为其文化底蕴,审视整个回族文化,伊斯兰教对其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伊斯兰文化本质,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文化。因而,回族文化区别于其他的文化体系,具有了伊斯兰文化独有的宗教文化特色,涵盖了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包括剪纸在内的回族民间艺术是回族文化的产物和反映,它浓缩了回族剪纸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真实记录着回族的民族特性、民族心理、思维方式、风土人情及回族作者本身的心灵轨迹。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必将折射出伊斯兰文化的宗教性及其宇宙观,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有着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是阿拉伯风装饰艺术风格,即‘以抽象为主,其理论基础是伊斯兰美学’的装饰艺术纹样。”这种“阿拉伯风”装饰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追求的依据,直接来源于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统一”即“认主归一”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创造的,反对多神崇拜。同时它也是伊斯兰美学的内在根据,因此,包括艺术在内的伊斯兰文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基础——统一。回族民间剪纸对表现内容的这种取舍,是回族民间剪纸艺人受到其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教义规范的结果,是为了符合伊斯兰造型艺术对具象的压抑和排斥的原则,伊斯兰艺术是禁止表现偶像的艺术。

就其形式而言,图案化的成分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有时候完全支配着剪纸画面构图,尽管这种倾向并没有最终形成一个程式化的造型程式和规定性。就内容而言,回族民间剪纸主要以植物纹样或一些小动物为主,较少出现人或较大动物,即使出现往往也会采用弱化人物形象的手法加以表达。例如在宁夏著名剪纸艺术家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作品中,回族女性面部刻画的极为简约,细长的眉目,不起眼的侧脸,硕大牡丹花掩饰下的小巧脸颊。这种眼部和面部的弱化及淡化处理,体现了作者尽量遵循伊斯兰教不崇拜人物的理念,尽量少刻画人物眼睛,以求得和本民族教义的统一性。

总之,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积淀着回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宗教认同感等文化心理结构和共同的宗教文化心理,渗透着回族的审关情感和审关理想。从题材的选取、对象的刻画到装饰风格都能看到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影响。

三、兼容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具有审美文化的多元性

回族是在中国形成的以伊斯兰教为的民族。由于历史上回族形成的这种独特性,回族文化是一种后伊斯兰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是以伊斯兰文化为主体,和中华本土文化相互吸纳融合的产物,是作为中国民族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非伊斯兰的大社会环境下,自我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多元性。明清初以王岱舆、刘智等为代表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就已经将伊斯兰教最根本的信仰——“认主归一”与儒家程朱理学的“太极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了伊斯兰教“认主归一”的基本信仰,又吸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核,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剪纸作为一种传统而普遍的民间工艺美术,自然而然的反映和代表着民族文化。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也就具有了审美文化的多元性。从整体上看,回族民间剪纸的型制、样式、装饰等不仅释放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贯穿着伊斯兰文化的宇宙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集合体。仅就装饰纹样而言,既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阿拉伯样式的几何纹样和图案,又有中国传统的几何纹样,如如意纹、祥云纹、纹等。

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作品中,标志着伊斯兰文化的汤瓶、拜毡、清真寺等十分常见,剪纸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也多为民族装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明快鲜艳,对比强烈,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正如前面所述,回族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宗教审美内涵。

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四季平安的花瓶、寓意吉祥如意的“鱼戏莲”、代表生命繁衍的石榴等。除去外在形式的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反映。在这些剪纸中贯穿着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这一人类发展的基本文化意识,体现着派生出以儒、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哲学体系的中国本源哲学,即混沌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即使回族独有的汤瓶、盖碗,也与中国民俗民艺中的壶、瓶、扣碗一样,可以看作是鼓腹母体的象征,意在子孙繁衍,生命长续。以阴阳观和生生观为基础的中国本源哲学体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基因,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同样的以传承和发展。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文化多元性,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很好的诠释了回族文化既保守又开放,既排斥又兼容的特点。

可见,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民族性及文化兼容性,使其绽放出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是宁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

项目基金:该文为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本原哲学研究”(2011zqy011)成果。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

篇8

关键词:泥泥狗 历史传说 造型特征 文化美学

“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农村传统民间泥玩具的统称,它的造型奇幻别致,具有厚重的原始色彩,被许多考古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它的造型种类非常丰富,先前大多以奇禽异兽和传说中的神怪形象为题材,后又增加了不少以动物,特别是十二生肖为题材的作品,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原始时期图腾崇拜的体现,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口传心授而遗留下来的文化产物。

一、泥泥狗的传说

河南省淮阳县附近的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都要在淮阳太昊陵举办纪念太昊伏羲氏的朝祖庙会,泥泥狗是人祖伏羲太昊陵中泥玩具的总称,由当地农民用黄泥捏成,是含纳福避邪之意的祭祀物,相传已有3000多年历史。因此,泥泥狗又叫陵狗、天狗,为淮阳太昊陵独有。

淮阳“人祖会”以泥泥狗作为祭祀伏羲的“神物”,淮阳人崇拜敬重狗,认为神狗能为人类祛病消灾,传说伏羲崇狗,至今淮阳民间仍流传着伏羲的神话。传说远古时宛丘国(今淮阳)受到兵围困,国王许诺若有谁能击退敌军就把女儿嫁给他,这时蔡河里飘来一只黄狗击退了围城之兵,国王无奈嫁女于犬。但犬要在金钟内才能变成人,公主却忍不住提前打开了金钟,犬就变成了人首狗身,即“伏”字,亦是之后的伏羲氏,又称“五色犬”,泥泥狗被后人看作伏羲精神的化身。也有人把泥泥狗的两个“泥”字解释为:一是“制造”之意,是动词,二是“泥土”之意,是名词,含有亲昵之意。而传说中的女娲之城又在今河南西华一代,以泥土为原料的泥泥狗有女娲攒土造人之意,因而又与女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泥泥狗的艺术特征

1.外形奇幻别致

泥泥狗的造型形式有很多,如人面猴、草帽老虎、双头虎、双头鸟、九头雁等,其造型本质上都是由人们心中所惧怕的动物或怪神的形象所构成,但它还是由传说而来,所以大都为兽首狗身,通过一代代手工艺人口传心授而形成。每一代手工艺人也都会在制造时加上个人观念,然后继续往下传递,最终汇集在一起后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造型各异的泥泥狗了。

泥泥狗的立体式造型是科技手段不能达到的,它每一个造型所存在的寓意也各不相同,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和随机性。笔者走访制作师傅时,白楼许村的许述章师傅曾经对泥泥狗的造型做出这样的描述:“泥泥狗的造型不应用像或者不像来形容,因为它是看上不看下,看前不看后。”

2.神秘厚重的色彩

淮阳的泥泥狗几乎全部使用黑色作为底色,再在上面添加红、白、黄、绿、蓝、粉等色彩,这也是它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首先,以黑为底色的装饰方法具有一定历史可考,据说远古时人们崇尚黑色。至今,当地人也称黑色为“稀罕的颜色”,每逢盛大的节日人们喜欢身穿黑色衣服跳一种流传很久的“巫舞”――担经挑,跳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词,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距今2500年前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的龙山文化的黑陶,也是以黑色为底色的,在宋朝也有崇尚黑色之说。

其次,在彩色线条的装饰上,基本采用红、白、黄、绿、蓝、粉等色彩。黑色为底色,通常以白色作为主要的刻画色彩,突出嘴眼口鼻等部位,而后用鲜艳的彩色线条来填充使之更为饱满生动。这些艳丽的线条既表现了当时人们对野兽的认识,又体现了人们想以此来击退野兽的愿望。

民间的艺术泥塑作品以鲜艳的色彩居多,无论是无锡的惠山泥人,还是天津的泥人张,这些民间泥塑基本上都以鲜艳的色彩着色。这与人们当时的审美观念有关,他们需要通过这些色彩明快艳丽的装饰来愉悦身心,表达质朴豪爽的情感。

3.原始的象征教化

象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中,象征的喻化意义可以说是各种文化形式存在的基础,如年画、剪纸等题材多有吉祥的含义。

泥泥狗亦是如此。首先,它在形象上体现了原始的生殖崇拜意味,如“猫拉猴”“猴骑虎”等,都以动物的方式来教化人类的交合模式并体现了人类繁衍生息的愿望。九头雁、多头兽等则象征着人对于生殖力的渴求,反映出人们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并以此象征性的教化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当时的人们通过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4.形象的移情观念

艺术美学中把人这个审美主题对审美客体加以寄托自己的感情的形式叫做“移情”,在民间艺术中口头相传与实物移情是重要的艺术特征,在传统的吉祥纹案中这种移情手法被大量使用,并且几乎都是由动物的形象来组成常见的图形,如福、禄、禧同蝙蝠、梅花鹿、喜鹊等。这在泥泥狗也有所体现,如“猴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等,虽然在造型上与象征的事物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却逐渐形成了共识,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

三、结语

泥泥狗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形式和美学意义,无论在造型的古朴别致,还是色彩的神秘厚重上,都是原始的民间艺术的展现,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艺术瑰宝。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方向20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郭新生.试谈“泥泥狗”的造型与审美特征.农业考古.2008年第3期.

篇9

一、中国古代民间美术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承

由于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基本都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美术专业训练,可能他们的作品从专业美术的标准上来看,似乎在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上都让人感到欠缺,甚至会觉得粗糙和幼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恰恰是在这方面没有约束,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也更能流露与体现出民间美术的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单纯而质朴的艺术风格和极强的创造力。也正是这种单纯质朴之美,令人陶醉,也被其清新、活泼、富于创造性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所征服。在民间美术的宝库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具备着单纯、质朴这一民间美术典型的艺术风格。”④比如,人们常说的户县农民画、嵊泗渔民画、邳州农民画、金山农民画等,这些作品都反映着作者炽热的情感。从体裁内容上反映的都是自己身边所熟知的物和事,所以给人以非常亲切的感受。所用的颜色明快艳丽,整体构图无拘无束,从形式上给人一种质朴淳厚的感染力。让观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种博大、深厚的民族审美意识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现今我们的设计作品之中就缺失了这种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都过于商业化了。就像人们在高楼大厦中呆久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向往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那么设计作品也是一样的,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如果能融入一些单纯质朴的艺术元素,则会像一阵清风一样,不仅能带给人凉爽之感,而且能进化心灵之美,让人一直都能保存一种平常心和质朴的心态。

二、中国古代民间美术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资源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民间美术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和不同的民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民间美术也在题材内涵、形式风格乃至门类上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各民族之间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文化相互渗透、吸收,风俗相互影响、感染,因此,民间美术在题材内涵、形式风格上还是有着区域、民族之间相互融通的现象。比方说,中国民间美术中的民间绘画——年画,就以南方明快柔丽的桃花坞木板套色年画和北方人工彩绘与木板套印相结合的杨柳青年画最具代表性。它们虽风格各异,在民族特色也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民间绘画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和审美特色。那么,在我国传统的中国绘画中也有着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但不论南方还是北方的绘画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当然在现今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应该巧妙利用这一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设计出更符合当地人生活和情感需要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来。

三、中国古代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材质与肌理美感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篇10

1.现代艺术设计课程是磁州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磁州窑文化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和兴衰起复,传承和发展到今天,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正面临着生存的重要挑战。磁州窑曾经作为我国宋代北方的最大民间窑系,不仅对我国,对朝鲜、泰国、越南以及东南亚等国家,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从建国到现在,我国政府在恢复磁州窑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对磁州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想摆脱磁州窑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无疑是最为有效,也最为快捷的方式。艺术设计课程作为对磁州窑文化进行传承的主要途径,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职责和功能。应该以创新性的教育思维来逐步引入以磁州窑为例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

2.磁州窑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资源

磁州窑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可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对磁州窑文化这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是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拓展,也是对艺术设计教学思路的创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合理运用磁州窑文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使这种文化形态再次大发异彩。

二磁州窑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模式选择

1.以课程教学模式引入

为了创造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也为了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特点,对磁州窑文化以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有取舍的运用和引入。首先应该根据设计专业的不同,对磁州窑文化内容及形式进行有选择的引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来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及内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可借助知识传授和文化分析等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课堂交流等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2.以实践教学模式引入

当然,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对磁州窑文化的运用,不仅仅应该停留在课堂上和学校中。而应该以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使教学由校园走向社会。学校可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比如文化交流、磁州窑展、制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磁州窑的设计内涵。校企合作一直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与培养的重要模式,因此,应该积极的加以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和成长,完成从个人技能发展,到整体素质发展的完美蜕变。

三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的共性分析

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共性,那就是艺术性。磁州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艺术性不仅仅包含着对社会文化、审美以及精神的积淀,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神、形、意的结合。现代设计课程想要现实的,不仅仅是对学生艺术设计技能的培养,更要实现对学生审美价值、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从根本上看,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从本质上都是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审美特征的呈现和实现。二者在艺术创作及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不言而喻的共性。

2.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磁州窑文化蕴含着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审美,也是人民智慧的积淀,有着重要的民俗性和民族性,也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与文化气质。将磁州窑文化作为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教育资源,融入到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即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主义艺术设计人才。磁州窑艺术形式鲜明而富有特色,是一种具有原生态风格的艺术设计,能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全方面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灵感,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艺术设计风格。此外,现代艺术设计课程也正处在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急需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途径进行拓展。磁州窑文化的引入,迎合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从现代教学设计建设和其它教学资源配备方面来看,将磁州窑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当中是十分可行的。

3.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效率虽然提高了,但趋向性也越来越强了。笔者认为,磁州窑文化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引入,正好能够为艺术设计课程提供多元化的创作思维,使现代艺术设计能够在造型方法、设计理念、文化内涵方面得到重要的拓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应该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进一步加大对以磁州窑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教授比重,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体验到磁州窑文化的艺术精髓和文化本质。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依托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资源配备上,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磁州窑文化内容。艺术设计教学还应该结合磁州窑文化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能够从磁州窑创意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对这种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