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开窍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思维开窍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知道,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因素,一个是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大得多。实际上,很多职业中学学生成绩上不去,并不是智力上存在先天的缺陷,而是因为他们在非智力因素上存在问题。如缺少学习动力、目的不明确、不思进取、学习行为习惯较差、存在自卑心理、意志薄弱、畏难情绪严重、学习方法落后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当然不仅是数学这一门学科碰到的问题。但分析数学教学问题,绕不开这些。
一、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
由于许多职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数学学得不好,少有成功体验,长时间的压抑使他们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一提到数学就怕,畏难情绪明显。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轻松地融入职中数学的课堂中来,是我们职中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既然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没有学好、基础不牢,那我们就先把初中数学的内容作一个回顾。也许有人要说,初中三年都没学好,你一个简单的回顾就能解决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再回过头来看所学的内容,就觉得比原来学习的时候简单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跳出了原来的思维圈子,摆脱了思维的定势,站得高看得远了。而原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此山中”。另一方面,是因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在职中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适当下沉到初中教材,帮助学生理一理初中数学的内容与结构,耗时不多,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在每年高一新生的初学阶段都要引导他们回归初中数学课本,一起重温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许多学生都会激动地跟我说,原来初中数学并不难,我那时怎么就不开窍呢?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说其实职中数学也很简单,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学好。
其次,要降低教学难度、放低教学起点。我们虽然说学生的差距主要在非智力方面,但话说回来,智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职中学生在接受能力上毕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一定要低起点低要求,千万不可好高骛远,把学生们刚刚建立起来的数学信心摧毁。可是实际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把完成教学任务看成第一要务,一味地赶进度。
素不知,对于大部分的职中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都有从零开始的需要。只有开始时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后面的学习才会轻松自如。如果一开始就煮了夹生饭,后面再想补救是非常困难的。须知打好基础远比教学进度重要,学会多少远比学了多少重要。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虽然同是职校生,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
二、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生普遍认为,职中生学习数学没有必要,学习专业技术才是主要目的。这也难怪我们的学生,平时教学中老师们也很少提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数学教师必须告诉学生,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这对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中学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将来是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的。同时,学好数学又是训练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职中数学并非可有可无。同时我们要在数学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之间寻找联结点。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把那些与学生专业技术课密切相关的章节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到不是老师要我们学数学,而是我们自身必须学数学。
三、学生缺少学习数学的激情,意志薄弱,缺乏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
篇2
关键词:分层;因材施教;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1 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3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 3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4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 目标分层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 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 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分层次选编基础巩固性练习,拓展延伸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对低、中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低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基础巩固性练习,鼓励选做书中章节习题,中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基础巩固性练习,和书中章节习题,选做拓展延伸性练习,高层学生另外增加综合运用性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配制练习,有利于低层学生巩固基础,中层学生略有提高,高层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5 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总之,运用这个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与每位学生面对面的讲解、沟通,为形成相通、相融、充满民主氛围的宽敞自由的人际心理空间创造了条件。良好的心理气氛胜过任何教育技能。感情的共鸣,信念的确定,行为的顺应,目标的认同,达到教学活动的同频共振,在教学这个复杂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属于决定地位的主体,谁赢得了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娜.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1(5)
2 朱如梅.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1(7)
3 刘丽娟.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学周刊,2011(1)
How to implement the layered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篇3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57-01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
而对学生来说,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加大,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顿令有的人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地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环节,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针对这种状况,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即使优秀的学生,也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辅之于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诸如讲圆周率时,讲一讲祖冲之的成就;讲黄金分割时,介绍一下华罗庚的故事;在乘方概念引入课上,说一说印度国王想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却给不出奖品的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小欧拉智改羊圈;金冠之谜等等。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精心设问,议练结合。
设问应做到以下三点:①精心设问,有利于深入理解新课内容;②精心设问,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③精心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例如讲述“同类项”这一节时,首先由问题开始:小李有长方形(长为a,宽为b)、正方形(边长为x)、正方体(棱长为y)各2个,小刘有同样的图形各5个,两人合起来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有几种算法?由学生列出代数式:
(1)2×[(a+b)×2]+5×[(a+b)×2]或(2+5)[(a+b)×2]
(2)2x2+5x2或(2+5)x2
(3)2y3+5y3或(2+5)y3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找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且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和举例子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议的形式主要是讨论,在新课学习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或教师提出的自学题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加以综合、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数学课来讲,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学生的课内练习、课外作业,要做到少、精、活三个字。对优、中、差学生,可布置同样的练习题,但对中差生要求适当降低。
数学教学要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法,施之以练,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的技巧,让学生从课堂上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直观性强,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篇4
关键词:数学问题;思维能力;教师;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19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认知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等提出不同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适度型问题,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这里所说的适度,就是指设计的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水平。如果教学每节内容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敏捷。
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笨”,思维迟钝,脑子不开窍。其实,这与教师教学时提出的问题有关,或启而不发或发而不着边际。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教师这时首先应冷静思考一下,设计的问题是否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实际,而不是抱怨学生。
例如:教“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直接出现方程x2+6x+7=0就问“这个方程怎样用配方法求解呢?”如此一问,学生很难想到把它转化为(x+3)2=2的形式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但若作如下安排①如何解方程(x+3)2=2?②方程x2+6x+7=0与(x+3)2=2实质上有何异同?③如何将x2+6x+7=0化成(x+3)2=2你能得出规律吗?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一般的方法结论。这样设计的问题既照顾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回答踊跃,激发了学生思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比较,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求同思维就是从己知的各种材料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寻求问题的同一答案。从求同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来看,比较型的问题,与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求同过程是从彼此相关联的大量具体材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结论的过程,从各种材料中寻求共同点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比较型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能力。例如:学完“相似三角形”后,笔者让学生从定义、判定、性质等方面比较“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与“全等多边形”、“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找出异同点,指出联系及区别;学完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图形和结论的异同点;在解题教学中进行题设、解法、结论的比较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应用、深化,而且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判定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强弱,还应该考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还是不灵活。笔者在教学每一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逆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或者从一般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在教“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例题时,在启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后,笔者设计如下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①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③探索题设中四边形的对角线这个条件与所得的四边形有何关系?④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满足什么条件,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会是梯形吗?通过上述练习,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些逆向探索的问题,逆向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培养。
四、设计联想型问题,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心理学家认为: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创造性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类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等。教学中如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要求设计联想型问题,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例如,教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和性质后,让学生解答下列问题:(1)己知一次函数y=-3x+6,求:①与x轴的交点坐标;②y0时,x的取值范围。(2)已知直线y1=-4x+13,y2=-x+8求:①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②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通过上述两题的训练,可知使学生掌握解决函数的有关问题时,教师必须联想到对应的方程(组)、不等式(组)的有关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方程(组)、不等式(组)的问题来解,从而加深理解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设计联想型问题,可以给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可以诱使学生步入解题成功的殿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灵活、更具有独创性。
五、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教师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1:如图,AB=AD,BC=CD,AC、BD相交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他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写出4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例2:己知:关于x的方程x2+(2m-4)x=2m=0,(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2)是否存在整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1)(x2+1)=8?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m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教学中还可以设计补充条件后才能得到结论的问题。象这样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条件结论,需要自己参与编题的教学方法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能激发思维的有挑战性的各种问题,就能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赵国防.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优化 课堂提问 培养 思维能力
一堂课要提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提,先提什么,再提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上下功夫。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不但能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能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冒险,能启发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大胆探索,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精神。
一、问题的设计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1.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化学课内容前后联系最为密切,所谓“温故而知新”,那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极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广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观察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3.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现规律一样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二、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开放式提问。
1.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听了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是:红色部分占长方形的1/3;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1/5;蓝色和黄色部分共占长方形的2/5;红色和蓝色部分或红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4/5。学生回答到这里,如果老师延迟评价,迫使学生继续想下去,还会产生下面的答案: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相当于红色部分的1/3;蓝色和黄色部分共相当于红色部分的2/3;蓝色部分相当于红色和黄色部分的1/4;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和蓝色部分的1/4。学生的这些较为巧妙的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突破式提问
突破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不仅限于所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而往往是超越课本知识以外的回答。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对于学生只能用课本上的现成知识回答,而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基础,根据自己收集和储存的知识能量,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来回答问题。其作用,一是开阔知识视野,处处留心皆学问。二是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三是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相信离开老师,自己也能获得知识。四是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其目的,无疑是培养探索意识,保持学习热情,丰富知识基础,为创新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同学们呢?”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对于那些极爱表现自己,又不怕怯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是大好时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壹百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钱。”一个学生接着说:“里面还有一个人头像,如果没有也是学生了解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太多了,有的是教师和成年人都不曾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再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千差万别、千奇百怪,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知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撞击,相互吸收,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
3.比较式提问
比较式提问,是指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众多答案中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的答案。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比较式提问,能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教师出示了两组学生身高的数据,要求比较出哪组学生的身高更高一些。根据这个题目老师提问:“你认为怎样比能更快、更准确地比出结果?”听到这个问题一个同学回答:“一个一个地比,把比得的结果记下来。”接着就有同学回答:“可以把各组人的身高数加起来,比总数。”还有同学思考的是“比各组的平均身高。”在这些答案中哪个最好呢,有同学反对第一种比法,认为:一个一个地比容易出错,一会儿第一组的人高,一会儿第二组的人高,比着比着就混淆了。大家对这一认识表示同意。还有同学反对第二种比法,认为:两组的人数不相同,怎么比总身高呢?大家对这一看法也表示赞同。接着大家评论了第三种比较的方法,感觉求平均数比较合理。于是教师抓住时机宣布,今天就来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
用比较式的方法提问,学生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又进行集中思维训练。根据问题发散,再根据比较集中,不受定势的影响,在众多平凡的答案中产生出不平凡的答案。这才是创造性思维的最终目的。
4.启发式提问
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也就是说问题情境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中所感受到的,但又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又熟悉又不能马上解决,才产生诱惑,引发思考,促进探索。这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将已知信息重新组合,才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的课尾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每月3分,4分,6分,7分……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假设、有分析、有正向思维、有逆向思维,且都不出学生知识经验的范围。这样的提问,学生不能用现成的知识直接回答,而必须将学到的知识重新组合后,才能回答出来。这个过程才能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启发式提问”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起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师本身的创造性,一般的教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会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而好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出一般教师不易发现的问题,那才是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对巩固知识启迪智慧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内容欠妥,方法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因此,要切实发挥提问的积极作还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不假思索,简单问答。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有的只注重问,不注重讲,简单认为提问的多就是启发式教学。表面看,提问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2.不要先点人名,后提问题。被喊名的学生站起来了。还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心中无数惶惶不安,其它学生则不集中注意思考所提问题。这种提问方法违背学生思维的规律;违背组织教学原则,会造成一个惊慌,大家松驰的被动局面。
3.不要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本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信口点名,这就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高材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不要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个“难堪”,这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生关系。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学习的氛围,充分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张明生,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 上一篇:事业单位法律专业知识
- 下一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