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一、名词解释

1、双因素理论

2、管理信息系统

3、非正式组织

4、流程再造

5、创新

二、填空题

1、经人类一再表明,管理的有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___ 、 ___ 、 ___。

2、管理科学是美国谁提出来的___ 。

3、管理部门化有三种主要形式:___ 、 ___ 、 ___。

4、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系统调查、___ 、 ___ 、 系统实施、系统维护构成的。

5、控制过程:确立标准、___ 、 ___ 三个过程。

6、集体决策方法:___ 、 ___ 、 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4、简述组织文化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2、论述你如何做好领导.

市场营销学:

一、单选题(很基础)

二、填空题(涉及到4C 、营销的发展阶段、产品的分类、促销人员的奖励等)

三、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

2、潜在需求

3、选择注意

4、渗透市场

5、市场

四、简单题

1、简述产品整体概念

2、简述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3、简述选择目标市场时的战略

4、简述定价的一般方法

5、简述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篇2

课程代码:0050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努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我们民族的文化宝库,以大量的、绚丽多彩的文化产品充实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在文化生活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文化发展的

A.总目标 B.战略目标

C.组织目标 D.个人目标

2.1954年美国管理学家______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

A.泰罗 B.杜拉克

C.韦伯 D.梅奥

3.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管理规律性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文化管理主要体现为代表皇权意志的统治者的管理

B.中国古代文化管理长期处于一种有序的、自然的、快速的发展状态

C.拥有健全的文化政策与法规

D.相对有序的管理机制与模式

4.下列艺术团体中,西方国家对其予以政策性扶持的是

A.流行音乐 B.电影业

C.娱乐业 D.交响乐

5.国家和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包括四个方面,其中______是指运用经济的手段,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达到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向予以把握的目的。

A.法制调控 B.舆论调控

C.经济调控 D.行政调控

6.下列有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翼

B.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可以互相影响、制约与促动

C.文化事业中有产业化因素,文化产业也要承担公益性文化建设的职责

D.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7.所谓______,一方面是指文化管理者所掌握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还包括管理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技术。

A.政治素养 B.人文品质

C.管理技能 D.艺术才能

8.下列有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的客观要求

B.它是抵御腐朽与没落文化对人民精神侵蚀的重要举措

C.它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D.它是使中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9.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于大量文化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处理和传输的过程,传播成为从信息源到信息接受的重要中介,因而在一定意义上

A.传播也是管理 B.传播也是生产

C.传播也是市场经营 D.传播也是服务

10.电脑功能的不断提升使得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动画等艺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可以轻松制成高度精确的电影画面,越来越多的雕塑家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做出惟妙惟肖的三维形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现代传媒对______具有重要影响。

A.文化艺术创作 B.文化艺术制作

C.文化信息传播 D.文化接受层面

11.______是指通过国家性的文化管理机构和所的命令、指示和规则,来对管理对象和下级管理部门发号施令、进行管理的方法。

A.文化经济调节 B.文化法律制约

C.文化舆论引导 D.文化行政管理

12.在好莱坞,各个企业以及各个企业中的个体的编剧、演员、导演、摄影师、化妆师等,都随一个影片项目的启动而聚集,又随一个影片项目的完成而解散。这类文化生产组织采取的管理方式是

A.垂直化管理 B.科学化管理

C.项目管理 D.个性化管理

13.成立于1996年的凤凰卫视通过采用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和名记者的“三名”战略,和以“凤凰”为标志的LOGO与企业文化精神,成功地打造了品牌,因而在短短几年间就由最初的一个频道发展到五个频道,成为大中华区一个影响很大、不可替代的电视台。请问凤凰卫视采用的是下列哪种价值链管理方法?

A.打造纵向价值链

B.突出战略环节

C.优化并有机连接企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

D.提高核心竞争力

14.按决策的层次来分,文化管理决策可分为

A.文化的高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B.文化的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C.文化的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D.文化的决策和满意决策

15.文化管理创新的特征是

A.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 B.时代性、目的性、人民性

C.时代性、实践性、目的性 D.时代性、理论性、人民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文化管理学的特征是

A.理论与应用的并重 B.人文与科学的互渗

C.动态与创新的一致 D.整体与地域的统一

E.调查与统计的应用

17.一般而言,社会及民间管理的特点是

A.这类管理大都出于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挚爱,甚至勇于献身的精神

B.从古代到近代,这类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经验走向科学

C.这类管理有较强的目的性,主要服务于企业发展

D.这类管理是灵活的,有较大的自由度

E.这类管理有广泛的群众性,长期活跃于民间

18.下列关于文化管理客体系统与主体系统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二者相对应,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文化管理整体性的运行系统

B.二者辨证地统一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C.客体系统积极、主动地配合主体系统的管理,与主体凝聚成有机整体

D.没有主体,客体就陷入完全自然发展的形态

E.没有客体,主体就失去管理对象,自身也就无从存在

19.现代文化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动因是

A.现代管理科学的影响与推动

B.社会发展对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C.社会信息化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E.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20.文化管理预测的应用范围是

A.在确定条件下寻找文化发展目标

B.在众多方案中选择实现文化发展目标的方案

C.帮助确定今后需要实现的文化发展目标

D.对文化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过程和手段进行预测

E.预测实现一种目标后将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公益性文化

22.舆论引导

23.个人化文化生产组织

24.工业化文化生产组织

25.文化管理预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26、27题为6分,28、29题为4分,30、31题为5分,共30分)

26.简述文化管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意义。

27.简述产业与市场管理的特点和职能。

28.简述文化产业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9.简述文化经济调节的具体措施。

30.简述文化系统的一般系统特征及其自身特殊的系统性质。

31.简述文化会展管理者在展出阶段的管理任务。

篇3

(一)分段讲解法

对比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 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

(二)突出重点法

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秦俑馆游览,要突出对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讲解。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 。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 4.突出……之最 。 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三)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触景生情贵在发挥,要自然、正确、切题地发挥。

(四)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导游手法。就是说,导游讲解要故事化,以求产生艺术感染力,努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论事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法

问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自问自答法 (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 2.我问客答法 (诱导旅游者回答) ;3.客问我答法 (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六)制造悬念法

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知道答案的欲望,使其产生悬念的方法即为制造悬念法,俗称吊胃口、卖关子。

(七)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效果导游手法。 1.同类相似类比 ,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2.同类相异类比,将两种风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3.时代之比 ,可将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的帝王作类比,也可将年号、帝号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

(八)画龙点睛法

篇4

关键词: 格里高利 圣咏 附加段 继续咏 宗教剧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上,格里高利圣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中世纪教会音乐的历史是围绕着对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修饰、扩展而展开的。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原因,在音乐历史长河中,经历了长期、复杂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论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和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1.圣咏的概念

在西方宗教仪式中,一般把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格里高利圣咏被认为是西方专业音乐发展的源头,因为它不仅具有宗教文化的职能,而且孕育出专业音乐的萌芽,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格里高利圣咏的成因

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格里高利一世的贡献,事实上,格里高利圣咏是在格里高利一世之后一百多年的加洛林时代才开始广泛传播的。圣咏的形成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

2.1基督教的迅速发展

公元四世纪以来,基督教从地下走向公开,很快在各地广泛传播,基督教的礼拜仪式也要求从原始状态步入完善和规范。不同地区的基督教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礼拜方式和圣咏音乐。这一时期流行的圣咏主要有这样几个:罗马的古罗马圣咏,米兰的安布罗斯圣咏,西班牙、葡萄牙一带流行的莫扎拉比克圣咏,爱尔兰、苏格兰及英国北部一带的凯尔特圣咏,以及流行于今法国、比利时一带的高卢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约8、9世纪,它以罗马礼仪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西欧其他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2.2格里高利一世的贡献

为了使基督教的礼拜典仪规范和统一,格里高利一世制订统一的教会礼仪,整顿教会歌唱学校,并积极参与推广新的圣咏。

2.3历史原因

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公元754年,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登基加冕,成为法兰克王,作为回报,丕平随即废除管辖地区的高卢圣咏,引进纯正的罗马教仪。因此,也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是政教联姻在音乐上的一个产物。

2.4查理大帝的贡献

一开始从罗马带到高卢的圣咏可能只有词而没有音乐,为了让法兰克人掌握罗马圣咏,查理大帝为之不遗余力,一方面进一步取缔地方圣咏,强行推广罗马化的礼拜仪式,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学校,训练人才,并邀请英国著名学者阿尔昆担任主持,管理全国教会学校。

2.5成形

罗马的音乐是通过口传进入高卢的,当它在新的土壤中时,一些高卢当地的礼仪音乐因素不可避免地被融合于外来的罗马圣咏,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圣咏――格里高利圣咏。

3.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基本功能决定其基本特征。所以最一般特征为:风格朴素、以拉丁文为歌词;音乐形式是无伴奏的纯男声、单声部;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旋律音调比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音域比较窄。格里高利圣咏的歌唱方式主要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唱诗班分成两部分交相呼应)、应答歌唱(独唱咏唱后,唱诗班重复)。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圣咏的咏唱内容有诵经祈祷和礼仪歌唱两种。其中诵经祈祷是一种类似于平调的半唱半念的朗诵风格,旋律性较差;而礼仪歌唱则突出庄重和神圣,旋律性增强。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礼仪歌唱又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音节式:一个旋律音对应于歌词的一个音节,音域较窄;纽姆式:若干音与歌词的一个音节对应;花唱式:由一个花唱片段对应于歌词的一个音节,具有华丽装饰特征。

格里高利圣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音乐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有四种:1.诗篇歌调――这是最古老的圣咏,一般咏唱圣经中的诗篇。歌唱程式为:由一个短小旋律引入,歌调主体建立在一个静止的吟诵音上,最后通常有一个作为过渡的连接引入后面紧跟的交替圣歌。2.交替圣歌――这种形式最早是在咏唱诗篇时前后加的叠句,由交替歌唱而得名。后来这种叠句与诗篇脱离,演化成一种独立的歌唱段落,在弥撒、日课中均有使用。3.应答圣歌――这种形式由独唱者咏唱,唱诗班重复歌唱而得名,最常用于一些比较精细修饰的礼仪部分,如升阶经、哈里路亚。4.赞美诗――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圣咏歌唱形式,由米兰大主教圣安布罗斯从拜占庭引进,歌词为有格律的诗体,属于音节式,只用于日课的礼拜仪式。

4.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

9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礼仪作为一种统一的宗教活动程序被确立,格里高利圣咏被视为规范的礼拜音乐。与此同时,教廷对圣咏进行扩展,即以不同方式对原圣咏近一步修饰或雕琢。圣咏的扩展主要体现于弥撒礼拜仪式,产生了附加段、继续咏及宗教礼仪剧,它们使教会单声部音乐达到空前繁荣。

附加段是指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形成圣咏的扩展。附加段长常用于日课中的交替圣歌、应答圣歌等部分。方式有引入式的,即在原圣咏前附加新的段落;也有中间插入式的,即在圣咏中间插入新的内容。附加和插入的目的在于对原圣咏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引申。就具体附加手段来看,可以是附加新的内容,或新的旋律材料,也可以二者同时附加。附加段现象集中产生在北方地区,圣加尔修道院是创作附加段的重要中心。附加段兴起于9至10世纪,11世纪达到兴盛,12世纪逐渐衰落。

继续咏产生于9世纪左右的圣加尔修道院,一位名叫诺特克的僧侣和散文作家是继续咏的重要创造者。据诺特克述,他曾常常为无法记住复杂的花腔唱段而苦恼。后来一位来自法国的僧侣在花腔唱段下方填词,使记忆旋律的困难顿时消除。诺特克受此启发,按歌词音节配乐方式,精心为旋律填上散文歌词,继续咏由此产生。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除开始段(a)和结束段(b)外,中间包含若干对长度不一的诗行,每一对用一旋律,典型形式为:abbccdd……n。继续咏在中世纪后期(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有很重要的影响,数量达到几百首。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影响增大,慢慢显示出对礼拜音乐权威的危害,16世纪特兰托宗教会议下令取缔在圣咏中使用附加方式,除少数几首被保留外,大部分继续咏被禁用于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

5.结语

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在封闭的教会音乐中拉开一丝裂缝,通过附加段、继续咏、宗教剧,教会音乐开通了一条伸向外部世界的渠道,礼拜音乐的性质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化。所以,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单纯的格里高利圣咏一旦被精心修饰扩展,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化音乐也就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篇5

一、简述语感的内涵与特征

“语感”是夏?尊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灵敏的感觉。叶圣陶认为,在听、说、读、写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感,语感决定着人的语文素养;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语感影响着人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语感是读者在阅读语言材料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情趣、情味的理解与体悟,表现为以感性思维方式理解与感悟言语。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有着直觉性、情感性、积累性、敏锐性、感性等特征。

直觉思维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体现为人能凭借直觉自然而然地理解与感悟语言,在阅读文章时,语感强的人不必通过语法、语言分析就能判断语言的优劣正误,如没有学过修辞学的人也能感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用“绿”远比用“吹”或“刮”更合适。语感不是人们周密思考、判断、推理、分析的结果,而表现为人对某种语言现象的瞬间顿悟,是一种自动化的意识活动,语感的体会与感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这种感悟体现为一种整体感知。语言是认知与情感符号,词意的褒贬、文意的抑扬等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感受言语时人们能够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真、善、美,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小学阶段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语感培养是体验与感悟语言的过程,对字、词、句的感悟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世界,改变学生的心理图式与思想情感,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价值观的改变。语文素养包括多方面内容,而语感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感左右着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语感却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与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形象刻画了奇异壮观的塞外风光,也表达了诗人被排挤的忧愤之情,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体会诗词展现出的情感与意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1]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基本工具,人们常用语言表达告知、肯定、允诺、警告、请求、建议、威胁、劝告、欺骗、激怒等各种交际意图,而体会这些交际意图就需要有着较高的语感水平。因而,小学阶段语感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方法策略

(一)在诵读吟咏中积淀语感。诵读吟咏是直觉感悟语言的重要方式,也体悟文章真谛、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耳、口、手都参与到学习之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能使读者进入奇妙的文学境界,感受到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情感性,传统私塾教育就是依靠朗读、吟咏的方式让学生体悟语言规律,以实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传授学生朗读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背诵经典的篇章、优美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唐诗、宋词等古诗词的意蕴丰富、节律和谐、语言凝练,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律反复吟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感内涵与文化意蕴,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儿童诗歌往往有着奔放的激情、奇特的想象、纯真的童心,这些言语材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这些优美的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评析语言中感悟语言。语言学习是以长期的、大量的言语材料积累为基础的,而语感就是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内化而成的语言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将识字任务与实物、实事联系起来,理解字词的思想内涵、情感色彩等。[2]

语感是人们在品读语言文字时产生的心理体验与认识理解,语感训练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直觉和经验感知层面,还应通过篇章分析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和思想内涵。“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言是有温度、广度和深度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咬文嚼字”,推敲、揣摩、咀嚼关键词语和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微言大义”,让学生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意蕴。在文章中表达色彩和气味的词语、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关键词、有较强表现力的实词等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比较、细细品味、仔细揣摩这些词语,想象、体会、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3]

语言是特殊语言环境下的语言,离开了语境,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应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的含义,弄清语言的言外之意。如课文《月光曲》中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弹奏曲子“弹得多纯熟啊!”,可以让学生比较“纯熟”与“熟练”、“娴熟”的区别,揣摩词语的特性。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非物质性。

从形式上看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

2、“活态”性。

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可以最大程度的领略地方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深入体验地方文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旅游者“求异”、“体验文化”的需求,因而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美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和动力,是其参与未来竞争的金字名片,有助于丰富地方旅游形象的内涵。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讲究品牌和形象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成为区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和支撑。旅游目的地在塑造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进行旅游策划、旅游宣传和促销活动时,若能够将本区域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因素有效融合,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具备的特点是:独特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区位性。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越明显、民族风情越浓郁越会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和追捧。正是因为有了非物质文化的浸润,旅游才更有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早己经被旅游业者所觉察,并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如山东潍坊以风筝为契机,形成国际闻名的莺都;云南石林因为阿诗玛的传说而增添了浪漫的气息,尤为年轻人向往;广西凭借“刘三姐歌谣”,开发成功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效益。旅游者通过进行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兴趣盎然,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深透,美好的体验伴随长久。

三、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影响。

1、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现展环境和生存空间。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区别于单纯的静态“死保”,它使活态文化以动态展现的方式在现代社会里生存下来。在旅游的名义下搜集、汇聚大批非物质文化遗址及传承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突破了仅仅停留在呼吁或者自上而下保护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从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到文化传承、技艺拓展等各方面的现展环境与活态生存空间,使其在现代社会里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

2、旅游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为其提供保护资金。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济的支撑非常重要。旅游开发中,开发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供合乎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实现向旅游的转化,获得经济收益,既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又为其深入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来源。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领域广、分布地域宽,许多散布在郊区乡镇,有的因缺乏必要的地方财力支持而难以支撑,制约了其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所获得的资金将有一部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资金上的保证得到了加强。

3、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其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观众的欣赏和了解,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为人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进而还可以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丰富和发扬。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发展的。如果这种源于经济原因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能够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联系,则这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篇7

1.布老虎简述

布老虎是一种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工艺品,它品种繁多,广泛流传,而且极具乡土气息。布老虎把现实中的老虎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头部形象进行夸张,加入人的性格,但把身体,四肢的进行收缩,因此整体形象生动、夸张,并且可爱迷人,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我主要是研究山西的布老虎。山西的民间玩具都雄浑豪放、粗犷质朴,极具生活情趣,而布老虎是典型的代表。山西布老虎一般长是14厘米,前高是11厘米,后高是10厘米,宽是10.5厘米(图1)。

2.布老虎的功能特性

布老虎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很容易拿来玩耍。布老虎的尺寸和体量都是很容易在手中把玩的。正如张道一先生在论民艺一书中写到“石器的对称和陶瓷的圆形,与其说体现了形式美的永恒法则,不如说这些形式更且与实际,符合于用途的需要”。布老虎的局部造型和装饰都是在其整体造型能很好的满足把玩功能的基础上再创造的。它的尾部和头部突出,脊背向里凹陷,腹部向下凹陷,人手可以很好的握住布老虎的躯体,手心握住腹部,手指握紧两侧身躯,成年的手指还可以握到脊背,这样 拿起来方便、舒适,还可以防止它从手掌中滑掉。(图2)另外布老虎使用布质材料,里面填充棉花或者沙子,所以摸起来也很柔和,富有弹性。

3.材料和工艺分析

布老虎看起来制作简单,其实它的制作流程还是很复杂的。大致有选材、描样剪裁、填充缝制、细部处理等。

3.1选材

材料主要有花布、纸样(一般都是流传下来的图样)、硬纸板、棉花等,辅助工具主要剪刀、针钳、针锥、缝纫机、针管笔等等。

3.2描样

首先是把花布按照纸样用笔把轮廓描下来,然后用剪刀把形状减下来,一般是三块纸样,一个底面,两个侧面。这一步比较简单,因为纸样是现成的,不用每次都重新制作,只需要按照样式制作就行。

3.3填充

在填充之前需要把底面和两个侧面缝制起来(图3),但是尾巴和耳朵的位置不要缝合起来,主要是为了后面往里面填充棉花或者砂子。把大形缝制好就要往里面填充棉花,目的是要让布老虎支撑起来,填充棉花的时候是先从尾巴的位置往里面填充。等把棉花填充好之后就把身体和四肢完全缝制好,这样布老虎的大体形状就制作出来了。

3.4细部处理

首先是要拿出来布老虎眼睛、鼻子、嘴、舌头、耳朵、眉毛的纸样,用同样的花布和手法剪出来这些细部的造型。同时硬纸板也剪成同样的造型。将刚刚的花布与硬纸板缝在一起,外面再包上一圈锡纸,缝合起来就可以了。然后将这些五官与刚刚的大型缝合在一起,这样一只完整的布老虎就制作好了。

布老虎的材料主要是布料,而且一般都是现成的布料,不用专门去买,就地取材,整个制作流程都是很容易操作的,而且全部手工制作,这也反映我国民间艺术家早在很久以前就具有了不自觉的环保意识。

4.视觉形式分析

山西布老虎的视觉形式极具乡土气息,夸张的同时又活波可爱、极具人情味。下面我主要从造型手法上进行分析

布老虎的造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老虎和理想中的老虎的融合。最典型的就是整个造型的抽象和夸张,头部处理的很大,几乎占整个身体的一半,尾巴向上翘起,四肢缩小,把爪子省略掉了,整体形象就更夸张,具有情趣(图4)。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面部的细节处理。

在头部保留了两只耳朵,由于表面是布料,里面是棉花,耳朵在整个头部的比例也被放大,所以从视觉上看起来很可爱,从触觉上感觉很舒服。耳朵的形式也有很多种,主要是直接模仿老虎真实的耳朵和圆形耳朵.另外还把老虎额头的“王”纹样直接提炼为形象的汉字。(图5)。

眼睛、鼻子、眉毛的处理。布老虎的眼睛和眉毛的处理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双鱼眉和太阳目的形式,太阳目的主要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成,中间的圆为瞳孔,并且比平常的瞳孔体量要大很多,颜色为黑色,另外的两个圆的颜色为白色(图6)。另外一种形式眉毛被省略掉,眼睛由两个月牙形和圆形组成。鼻子的造型是人祖鼻。一般颜色为绿色,中间有两个黑色的鼻孔(图7)。

其他细节的处理。山西的布老虎的嘴巴造型像一个抽象的“山”字,牙齿也是一排抽象的山。布老虎的四肢都绘有纹样,一般都是对称的菱形,或者是半圆,身体侧面也绘有复杂的图案。像五叶形、吉祥图案等。就像贡布里希在《秩序感》所说:“所有的纹样原先设想出来都是作为象征符号的―尽管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消失。” 布老虎的这些纹样都很形象、朴素,含有寓意,保佑把玩者身体健康,趋利辟邪。

5.设计特点分析

布老虎的造型特征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中所追求的“不肖形似,而求神似”一方面省略收缩老虎形体,另一方面加强夸张老虎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头部的创造性的处理。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布老虎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一如翁剑青先生在《形式与意蕴》中说:“从整体的艺术风格和品格上看,装饰比纯粹绘画和雕塑形式则更具有明显的适应性、规则性、和理想性的特征,并且它们又是多样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笔者也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一基本特征。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便会形成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6.结语

山西布老虎玩具品种丰富,但其造型上都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和清新朴实的风格特征。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现实性和理想性为一体。它们是山西劳动人们闲暇之余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创造。布老虎整体造型主要总结为四个特征:1)造型质朴夸张、乡土气息浓郁;2)色彩明快、对比强烈;3)具有丰富的纹饰;4)材料环保、就地取材。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它(民间艺术)是流淌的水,而不是凝固的冰。”以山西布老虎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玩具鲜明的体现了我国广大民间劳动艺术家的质朴的艺术创作力和无限的想象力,也正是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创造愿望、源自现实生活、源自身边生活的创造基础才让民间玩具代代相传,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5):116.

[2]英、贡布里希,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 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374.

篇8

关键词:小额信贷 贷款技术 联保贷款 激励制度

一、引言与国际小额信贷的主要技术创新

面向贫困人群和遭受信贷歧视的经济主体开展的“小额信贷”(Microcredit),是信贷市场的一个补充,然而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核心因素。一方面是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小额信贷本身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风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额贷款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如联保贷款、正向动态激励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障碍,推动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Aghion和Morduch(2007)1认为:“小额金融与普通金融的区别,不在于其运行的基础,也不在于机构的性质,而在于贷款技术和标准差异。”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信息不对称出发,探讨过去几十年间小额贷款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及其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的进展,希望对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起到一些作用。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国际小额信贷技术创新的发展,第三部分简述对小额信贷技术在我国发展,最后一段是对我国小额信贷技术的建议。

(一)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

其基本特征是,人们自愿成立联保小组,并且违约责任由小组共同承担。在联保贷款下,如果某个人出现违约,他将会影响整个小组未来信贷的计划。这种机制,可以让小额金融机构在无需获取任何新信息情况下,有效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Karlan,2005)2。不过,这种方法对借款人而言成本较高,且在效率方面的有些问题,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其主导地位正逐渐被个人信贷所取代。

(二)提供动态激励的个人信贷技术

贷款对象仍为个人,但与传统上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不同,这种贷款技术努力建立一种正向激励,让贷款人信守合约。具体内容包括:

(1)黑名单制度与停止贷款威胁。事先确定规则,一旦借款人违约,将失去未来贷款机会。3

(2)渐进式贷款。把贷款条款与还款记录挂钩,随着借款人履行次数增加,扩大贷款人的借款规模或者降低借款利率或延长贷款期限)。

(3)弹性贷款。这一贷款体系由两种贷款组成,一种是基本贷款(Basic loan),它是一种普通的个人贷款,借款人依照合同规定,按期偿还本息;另一种贷款则为弹性贷款(Flexiable loan),如果贷款者因收入的季节性波动或其他客观因素,使他无法偿还时,借款人可以选择将原有的基本贷款转换为弹性贷款。弹性贷款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有效降低违约风险,还维护了贷款人的“信用”价值,这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都有正面的影响。

(三)引进新的担保、质押机制

1. 拓展的抵押品机制

通常人们认为,小额借款人收入和财富积累的水平都偏低,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抵押品,从而缺乏对借款人的约束。然而,从激励的角度讲,抵押品的价值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对借款人的重要程度(即借款人的主观评价)。小额借款人持有的生产工具、无产权的土地或者其他财产,虽然市场价值很低,但对维持他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抵押品的丧失可能对借款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而降低他们的主观违约。然而,这种创新虽然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防范道德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客观风险。

2.强制存款制度

格莱珉银行所采用的强制存款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借款人在每一次借款成功后,都需要把借款金额的5%存入一个强制储蓄账户中。强制账户中的金额必须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之上(按借款余额的一个比率来确定),超过该金额以上的部分,借款人可以选择将其转入正常储蓄账户(可以获得存款利息)或者借给小组成员使用(Yunus,2002)4,这个强制账户发挥着两个功能:一是提高了贷款的实际利率,能有效规避利率限制;二是能充作一种抵押品,当借款人违约时,强制储蓄账户将用于弥补银行的损失。

3.外部风险分担机制

对于借款人面临的客观风险,小额金融机构还会引入一些外部的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风险。具体的做法有:

(1)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成立专门的违约补偿基金,对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进行补贴;

(2)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成立专门的保险性机构(或基金),剥离小额贷款的特殊风险,即当发生特殊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等)造成借款人还款困难时,对小额金融机构进行补偿。

三、国际小额信贷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信贷技术的适应性改造

从全球小额信贷技术演变,我们可以得出:信贷技术是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小额贷款机构开展业务的关键,它的产生与演化是对特定地区小额信贷客户所处的文化、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小额贷款的创新,必须要与其所处的国家、地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会具有真正的价值。正如团体贷款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地区的复制过程中,均是在考虑地区因素的条件下保持了其核心技术要素,而修正了一些不适应的技术要素。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的信贷技术选择,应该有宽广的视野,从小额信贷技术工具箱中选择适宜的工具,并加以适应性改造。

(二)贷款技术的组合

小额信贷技术的创新,需要重视不同技术要素的组合,从而有效管理贷款风险。尽管大量的小额信贷机构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均主要关注了连带责任合同或者是否具有抵押担保能力,但是绝不能忽视其他贷款技术要素带来的风险管理效果。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各种类型的贷款技术的合理取舍以及有效搭配,对于贷款偿还率的提高以及其他风险的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给理论研究者提出新的任务,即要评估不同信贷技术组合的风险管理效果,提出小额信贷激励问题的新框架,这将会对小额信贷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注释:

[1]Karlan Dean. Social Connections and Group Banking[R], Yale University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913,2005

篇9

关键词:先秦时代语用思想;道家语用学;无名;无言;无辩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99-02

语用学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其思想史却异常丰富源远流长。近年来,它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追溯语用学的思想的发端,探索其历史发展,对语用学的未来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先秦时代的语用思想

先秦时代,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代已有成熟的书面文学,虽然没有系统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语用学,但作为百家争鸣的工具的语用学思想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的语用思想也是很值得当今语言学学者和专家去思考和探究的。先秦时代的语用学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经》中的语用推理

《易经》即《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一部占卜的奇书。古人用占卜的方法预测吉凶祸福,占卜的过程也是推理的过程。为了帮助进行推理,先哲们写出了卦辞和爻辞。占卜者根据卦象和占辞,并结合占卦时的实际情况来预测事件的吉凶祸福。由于易占是在语境中推理,所以易占预测实际就是语用推理。在易占推理中,语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结论的性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辩学

辩学是以驳倒对手观点以证明自己观点、思想为目的一种学术方法。辩学是中国古代语用学研究的最高成就,特别是春秋战国时盛行的辩论之风和层出不穷的雄辩家。以辩论推理为主要内容的语用推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古代语用推理的辩学理论。名墨两家曾对辩学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在辩学讨论过程中,墨家甚至涉及到言语行为等语用问题。

(三)名学

名学是研究名与实关系的学说。名实关系,是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本属符号学,语用学是符号学的重要部分,所以名学也具有语用学的性质。

(四)表达和释义理论

诸子百家的名实之争越来越发展,后来为“言意”之辩打下基础。言、象、意的关系曾被道家的庄子系统深入研究并有专门论述。庄子的“立象尽意”和“得意忘言”说是重要的语用学思想。当今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就是一定语境中说话者和听话者对语言的表达和接受。

道家在整个先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庄之道对语用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在道家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对其在语用学领域内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道家思想简述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是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综合体,其中儒、道两家不仅是纯正的本土文化,而且也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两个思想流派。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道家主干说”的提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马祖毅、任荣珍曾在其专著中总结道:“如果说20世纪以前,中国儒家思想是影响着世界的主要思想的话,那么,到了19世纪末,随着老子、庄子的著作大量的译介,中国的道家思想便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主要思潮了。”汉学家陈汉生也明确宣称过:“在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哲学史中,道家的观点更具有意义。”可见,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中,对西方人而言,道家哲学似乎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一)道家精神

1918年8月20日,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提到:“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严格来说,“道家”与“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道家”,是指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一个先秦学术流派,“道教”是东汉末期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本土宗教。但是,道家与道教又有着深厚的渊源。道教在继承道家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弘扬了道家精神,“道家精神”概而论之就是“道法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指一种本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所以,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自然”是“道”的本性。从“道法自然”的观念出发,道家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道家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要人做事,而是教人要顺应自然不肆意妄为。司马谈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道”使天地万物顺时自生自灭,虽然我们看不见“道”究竟做了什么,但“道”实际上支配了天地间的一切,真正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与经世型的儒家文化相比,道家文化更具超世型的特点。道家学说同儒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儒道思想的互补,构成了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塑造了中国人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东周的史官,是一位博学的人。《史记》载“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著有《道德经》,通本五千言,意丰言约,是道家主要经典。牟钟鉴先生在《道教通论》中认为:“《老子》书以‘道’为核心概念,以‘阴柔’为基本特征,以‘自然’为最高原则,提出一套博大精深的宇宙论、人生论和政治论,结构严谨,风格一贯,个性鲜明,自成一家,非哲学大师如老子者,无人能以为之。”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早年曾做过漆园小吏,后隐居不仕。楚王听说他很有才能,就派使者去厚礼相聘做国相,被庄子婉言谢绝。庄子受老子影响较深,擅长写作论辩。庄子虽一生贫困,但他始终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心情宁静,崇尚自然,安处顺命,自得其乐。《庄子》一书是对其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最好诠释,十万余言,肆恣,在哲学、文学、美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代表着先秦诸子在思想深度和文学表达两方面的最高成就。

三、道家语用思想特征

道家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家论道着重于天道,“自然无为”也是根本的人道,治国的根本原则。道家认为道体虚无而作用实在,本不可名、不可言,然而无名则不可称,无言则人不知,所以不可名而名之,不可言而言之。庄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言意的关系,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主张用领悟的方法去把握“道”。这些思想在当今语用学领域都是研究的重点,可见古代中国道家蕴含了丰富的语用学思想,其语用特征也值得总结探究。

(一)无名

“无名论”显示了道家独特的语用学思想,它涉及到名与实以及它们的语言表达等问题。“无名论”首先是由老子提倡的。《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是指说得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本质上来讲,道是不可以用名来表达得清楚的。他还指出过有名来源于无名,有著名的短论“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微妙,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不可道”的道论,也即接受了老子“名不可名”的无名论思想。庄子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他认为,宇宙原本是“无”,没有“有”,也没有“名”,道呈现为混而为一的状态。在庄子看来,万物有不同的规律,而道不偏私,所以道无名,《庄子》中还有多处讲到“无名”。

(二)无言

老子的“无言论”,直接来源于他的无名论。天道无为,人道亦不用言表,一切顺应自然。既然老子的“无言论”渊源于无名论,那就同无名论一样并不排斥一般的名言概念,更不排斥人们的言语交际。老子说:“言有宗,事有君。”意在揭示言语要有主旨,行为要有主宰,说明了言语和行为的必要性。庄子主张“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中的论述已为大家所熟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由此基础上庄子讨论了“言”和“意”的关系问题,得出了“言不尽意”的重大结论。

(三)无辩

老子既然认为大道无名、无言,当然无辩也就顺理成章了。关于老子的“无辩论”,主要有两处论述。一句为“大辩若讷”,大道即真理,拥有真理的人无意于逞口舌之能。另外一处便是“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也是说善于言说者止于理,不必立巧强辩,而刻意立辞者并不是善于言说的人。老子并不反对辩论,但是对巧言强辩确是极其不赞同的。

庄子的无辩论似更具体复杂。庄子看来,道原本没有分界,言语本没有定说。因为大道是不可言说的,“言”争辩就有所不及,所以大辩不可言说,既然事物没有是非界限,甚至有谓无谓都不存在,所以辩论就没有意义可言了。庄子从他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观点出发,提出“无辩”乃至“反辩”的主张,虽然有些违背常理,但是从庄子的是非齐一的观点来看也还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当代的语用学研究方兴未艾,面对如此丰富的中国语用学思想资料,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把握语用学思想的研究对象,从中发现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来使语用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了。

――――――――――

参考文献:

〔l〕陈宗明.中国语用学思想[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 自然手语 比较句 句法特征

自然手语是聋人的母语,也是聋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工具。语言学界的学者例如吕会华和高立群(2011)在论文《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中明确界定:“中国手语是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有自己的语法体系的一种自然语言,也就是中国聋人社群中通用的自然手语。”[1]自然手语具有不同于汉语的语法特征与语序规则。汉语和手语各有语法,但是有的时候两种语法是可以共享的。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手语与汉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手语的语言规则和差异。纵观自然手语中各类表示比较的语句,我们不难发现自然手语的比较语句多种多样:以语法结构为例,有繁式与简式;若以语言方式为例,则有明比与暗比;若从项目数上看,则有单项式比、双项式比及多项式比等。研究手语的比较句的句法特征的目的在于找出汉语和自然手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发现其中规律,寻觅它们内在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运用两种语言。

1.手语中比较句的语法特征

1.1繁式和简式

手语中比较句分有繁简之分,不同的说法,同一个意思,既可用较复杂的句式表达,又可用较为简单的句式表达。例如,“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手语至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用两个并列的小句。

汉语语序:小李力气大,小明力气小。

自然手语:小李/力气/大/是,小明/力气/小/是。

(“/”用来划分手势词界)

(2)用一个偏正复句。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两人力气比的话,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比/小李/力气/大。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要论力气大小的话,还是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大小/看/小李/力气/大/是。

(3)用一个简单的比较句。

汉语语序:小李比小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是

以上多种句式,逻辑意义相似,附加语调色彩却有差异,这取决于自然手语的语法表现形式主要在面部表情等非手控特征、利用空间布局和部分手势词形变化等方面有所不同。

1.2明比和暗比

明比句更加直白明了,在语句中把相比的两端都诉诸语言,无论是描述的对象,抑或是比较的对象(或基准)都表示出来。

例如:汉语语序:土鸡肉比家鸡肉香。

自然手语: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汉语语序:口比糖甜,心比煤黑。

自然手语:糖/口/比/甜/煤/心/比/黑

暗比句则更加含蓄隐晦,在语句中只把相比的一端诉诸语言,而一般会选择把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基准)略去。

例如:汉语语序:往右转走(比往直走)近些。

自然手语:往/右边/走/距离/近/是

汉语语序:坐飞机去(比乘其他交通工具)快些。

自然手语:飞机/比/快/是

汉语语序:这件衣服的袖子太短了。(跟一般的衣袖比或自己衣的标准比)

自然手语:衣服/这/袖子/小/缩短

这些比较的对象多是浅白易懂的,可以略而不谈,因为这样运用话题优先和重复一些关键词手势的视觉效果是增强了语气,突出了重点,更好地传达和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1.3比较事物的异同和高下

在比较事物异同,或就某一特征比较高下(优劣)方面,汉语的句式多用随同格(和、同、跟),而在手语句式都一一省略,代替为“两”多用比较格强调视觉空间的位置,比较两个词汇的方式有时是先空间定位,后用指点手势提及或圈出提及范围进行表达比较级。例如:

(1)汉语语序:小麦和青稞不同。

自然手语:小麦/青稞/两/不同

(2)汉语语序:计算机与电脑意思一样。

自然手语:计算机/电脑/两/一样/意思/是

(3)汉语语序:你现在的样子跟以前不一样。

自然手语:你/样子/现在/以前/两/不同

比异同也可不用随同格,而用相似、像等,它们都位于比较对象之后。例如:

(1)汉语语序:他像小孩一样。

自然手语:他/小孩/像/是

当然,形容词根复合的形式(多少、高矮)在这里也适用。或是为了达到表示在某一特征上的异同关系的目的,而在形容词根加后缀的形式。例如:

(1)汉语语序:这两只苹果大小一样。

自然手语:苹果/这/两/大小/一样/是

(2)汉语语序:他们俩个子高矮一样。

自然手语:他们/二/身体/高/一样/是

1.4比人、比物和比事

某些时候,同一定义的手势标记,会同时在自然手语中两人相比或和两物相比中使用。例如杭州手语方言中,比人句用“大于”之意的手势表示“超过”。语法空间位置是以手语者以视角为标准诠释的,这些位置,朝哪个方向进行比较,都是从手语者的角度判断是超过哪个。例如:

(1)汉语语序:他比我快

自然手语:他/我/大于/快

汉语语序:这只黄瓜比那只黄瓜长

自然手语:黄瓜/这/那/大于/长

比事句跟比人不同。比事句涉及动词时,需要加上手势“好”往上的动作即比这个更好的意思强调句子中心。例如:

汉语语序:与其杀死母牛,不如留着挤奶。

自然手语:母牛/杀/不/留着/挤奶/比/好

汉语语序:你去不如我去。

自然手语:你去/不/我去/比/好

2.比较句的归纳分析

随着手语的发展,聋人沟通的自然手语越来越丰富,手语比较句也起了一些变化。从今天看,不仅今天跟以前有所不同,就是今天自然手语里面也有不同的汉语语序规则的分歧。就比较句的异同而言,我们也可以谈谈自然手语言中二物相比的句子,可以“A比B好”为例。通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自然手语比较句的基本格式与类型进行了初步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2.1语序分析

让我们一起分析(A比B好)这个二物相比的例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一句子中包含四个成分:名词A(描写对象)、名词B(比较对象)、比较标记和形容词。

以上四项可用代号表示如下:名词A=X名词B=W,比较标记=than,形容词=Y。自然手语比较句的语序可以是:(1)“W+X+than+Y”,(2)“X+than+W+Y”,例如:

(1)家鸡肉/土鸡肉/比/香

(2)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以上两句,语序不同,意思一样,都表示“土鸡肉比家鸡肉好吃”。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手语比较句语序的一些基本特征:形容词Y(谓语)的位置是固定的,总位于句子结尾处;比较标记也是固定不变的,它通常排列在比较标准之后;而句子中唯一可以一互换位置而不改变句义的,则是描写对象和比较对象,描写对象必须置于比较标比(than)的前面。由此得出,以上格式改写成下面的形式或许更加会清晰明了:

(1)X+(W+than)+Y或X+Wthan+Y

(2)(X+than)+W+Y或Xthan+W+Y

综合上述,无论自然手语、汉语手势还是各种的语言交流,在就基本语序而言,它们都是一致的。若将句式加以扩展,语序安排相应就会更加复杂。以形容词前再加一个名词为例,就可以把事物的属性说得更详细。如“A比B好”可以扩展开为“A比B身材好”,“A比B学习好”,“A比B技巧高明,心更细”,等等。由此看出,这里句子的排列排序有多种,且全句整合了三个名词性成分。以“他比我学习好”为例,至少有四种说法存在于自然手语中:

我/他/比/学习/好他/比/我/学习/好

我/学习/他/比/好学习/他/比/我/好

如果全句名词项更多,语序排法自然就更复杂。例如“北京牛肉比南京牛肉价钱高”涉及“北京”、“南京”、“牛肉”、“价钱”四个名词成分。在自然手语的表达中,下面几种说法的意思是相同的:

(1)南京/牛肉/北京/比/价钱/贵

(2)牛肉/北京/比/南京/价钱/贵

手语比较句句式的这些表层差异是由自然手语的语序特点决定的,也与聋人在视觉上的认知方式有关。所谓“视觉语言学”这个名称是游顺钊在1983年提出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证明了手语具有人类语言所应具备的所有成分。唯一不同之处是:手语这样的语言系统是以视觉―动作的管道而不是听觉―发声的管道作为沟通方法[2]。

2.2形容词Y分析

形容词在比较句中的用法有几种不同情况。在汉语里,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宾语。例如前面举过的例子:小明比小红身高,牛奶比羊奶香。在自然手语中,形容词根一般置于句末,很少出现单独作谓语的情况,后头要加点手势动作的频率和力度表示语气和程度。手语句子结构是主题在前,说明在后。自然手语里有一种表面上看来是以形容词比较级形式结尾的句子。例如:

这所房子比那所房子高自然手语:房子/这/比/这/高X2

这朵花比那朵花漂亮自然手语:花/这/比/这/漂亮(加力度)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带有指向性的手势为辅助动词跟前面的形容词根缩合在一起了,在否定句和疑问句里有这个指向性的手势,直接指点,以人或地点代词,如:

这个是不是比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有/没/有

这个没有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没有

2.3疑问分析

在不同的方言里,比较句的问法各有不同,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因地而异、格式不同。在自然手语中,一般疑问句从来不加以问号:吗?呢?呀?等,而脸部呈现疑问的表情:睁大眼睛和扬眉毛表示疑问。手语表示对事物的选择时,先要明确在几种事物中选择。然后伸出左手手指,几种事物就伸出几个手指,并指明哪个手指代表哪个事物。最后用另一手在几个手指中,比较提问时,就指明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手指代表的事物。同时面部配以疑问的表情[3]。

这个比那个高吗?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哪个?

这本书比那本书厚吗?自然手语:书/这/那/厚/大于/是?

男孩和女孩哪个大?自然手语:男孩/和/女孩/两/年龄/大/哪个?

2.4否定分析

比较句的肯定式加上否定词即“是”要加点头的动作或“不”摇头的动作,是以摇头皱眉的面部表情就构成否定式。但这个否定词加在哪里,自然手语的语序就不一样。在聋人手语里,否定词“是/不”也可以直接放于形容词后面或句末的。例如:

这个比那个不高。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不

汽车没有火车快。自然手语:汽车/火车/比/快/不

他体力不像我这么强自然手语:他/体力/我/强/相似/没有

否定比较句在形容词后面是手语与汉语语法的一大区别。手语中的否定词在句末,是对前面所述事情的否定,这样的句法结构聋人容易理解。

3.结语

在自然手语中,比较句的类型多种多样,难以一言以蔽之。以上的一些初步分析只针对其一特征和双项比较句,而未能对几种比较句的句法特征、语序结构、具体句式的使用语境等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探讨。目前,中国手语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手语研究资料比较缺乏。世聋联主席马克・约肯尼先生简述了联合国《维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全面综合国际公约》,在此公约草案中,更确立了手语为正式语言,确认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1998年10月,世界聋人联合会(WFD)主席莉莎・考比宁博士(Liisa Kauppinee)率团访问中国,曾提出:中国需要手语研究[4]。挪威心理学家特亚。贝斯列提出一个饶有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我们接纳一个人,也就已经接纳了这个人的语言;如果我们排斥一个人的语言,也就排斥了这个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5]。足以证明手语研究的重要性,任重道远。这是值得关注的自然手语的语法问题。中国一些手语研究专家,虽然在自然手语领域尝试过诸多探索,也有过“柳而花明又一村”般的收获,但终究对手语语法系统深入研究不足、手语句法特点很多,很难总结。未来,我们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永不止步、让更多的手语语言学及聋教育专家共同努力发展中国手语研究事业,促进聋人文化及手语教育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当代语言学,2001,VOL13(2):116-123.

[2]游顺钊.视觉语言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4.

[3]沈玉林,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4]戴目.中国手语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