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

篇1

农产品经纪与创业教育

1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是以培养农产品经纪人为目标,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涉农经贸类新专业。但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缺乏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全国仅有几家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该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是以笔者供职的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开的,基于我院是为供销行业特别是为农村现代流通领域和湖南经济服务,主要培养商贸流通领域尤其是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农产品经济与专业恰恰满足了我院的这一服务面向,即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设置与服务面向的吻合程度。

由于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才开设的新兴专业,其教学方方面面都处于探索之中的大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体现建立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把教、学、练、做的效果置于这一框架之中予以衡量。从而形成一套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基础技能。构建为本专业技能学习所需的基础性知识结构框架。即基础性的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经纪原理》、《农产品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该模块基础课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专业核心技能。构建以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框架。即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商务经纪与实务》、《供销合作经济理论与实务》、《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品牌经营与管理》、《农产品会展及品牌策划实务》、《农产品物流管理与实务》、《经纪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以上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能突出超常地掌握农产品市场的经纪与技能及相关知识,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三,专业拓展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即校内和校外实训锻炼。校内实训是基础性、常用性实训形式。主要是高仿真模拟职业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反复模拟训练,以熟练掌握专业职业核心技能及专业市场知识,为校外实训打下基础。校外实训是提高性、实战性实训形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岗位中顶岗实训,通过实战,促使学生对专业职业核心技能及专业市场知识做到真正掌握和实际运用。

通过实施以上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营销业务能力、商务经纪与综合中介业务能力、产品鉴定与等级评定能力等。

2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发展理念的提出

2.1关于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是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教育。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创业教育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国家的比例达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都有80~100个创业方案获奖,但是获奖作品获得商业成功的案例却很少;而在国外,46%的成功企业方案来自创业大赛。从中不难发现我国在创业环境的营造及创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2.2关于职业技能教育

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以上规定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近年来被实践所证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我国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2.3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发展理念的提出

我院农产品经纪与专业以培养农产品经纪人为目标,随着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产品经纪人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一方面,农产品经纪人这一职业特性决定其现有的就业岗位较少,更多地要求自主创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选择去创业。所以,学院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整合,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1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院建立的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充分利用行业和区域资源,即湖南供销行业和湖南区域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培养掌握现代商务经纪与的基本理论和服务技能,具有现代市场新观念,能独立从事商务谈判、商务经纪与及市场拓展业务的各项技能;

(2)培养学生具备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农产品鉴定、交易、储运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经营管理、财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

(3)培养学生对农产品经济与专业创新、创业现象的发现、探索能力;

(4)培养学生设计与管理农产品经济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主要内容是:

第一,知识结构的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基础知识、二是经济与专业基础知识、三是农产品行业的特定知识、四是创业知识。

第二,技能结构的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基础技能、二是职业技能、三是行业开发技能、四是创新创业技能(如图1)。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我院根据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整合的理念融入到专业模块教学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模块体系。

该课程体系是由“学科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三个知识模块和“专业拓展”、“第二课堂”两个技能模块组成的。各个知识模块之间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

“学科基础”知识模块的课程整合,反映了经贸类专业的教学技术特色:整合了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基础会计、经纪原理、经济地理等课程。

“专业必修”知识模块的课程整合,充分反映了商务经济与农产品方向这一特色:整合了农产品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调查与开发、农产品市场营销、商务经纪与实务、供销合作经济理论与实务、农产品经纪人基础、农产品推销与谈判等课程。

“专业选修”知识模块的课程整合,反映了将创业教育融入农产品经纪与专业的特色:整合了创业学、风险投资商务论、农产品品牌经营与管理、农产品会展及品牌策划实务、经纪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管理与实务等课程。

“专业拓展”技能模块的整合,是将职业技能教育融入到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建设之中。使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上部分课程的实训训练。比如: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农产品经纪与实务实训、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农产品商品基础知识实训、农产品会展及品牌策划实训、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训等项目的实施。“第二课堂”技能模块的整合主要体现: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来我院进行专业讲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学生亲临农产品行业经纪组织,进行经纪管理事务的顶岗实习,以增加其感性认知。并在教学安排中,拟安排最后一学期全部进行专业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以上五个知识模块的实施,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熟悉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兴趣方面有较大作用。

3.2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我院通过对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坚持主动适应我省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需要,以供销行业为依托,以茶叶为切入点,逐步深入到农产品经济与行业的各个领域,分步推进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的执行方面,建立了“‘知识’+‘技能’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选择了茶叶经济与等五个就业方向。同时,将“双证书”制纳入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教学融入“考证”教育,使学生职业资格证(农产品经纪人、助理营销师等)获取率达100%。

在“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我院初步建立了由学校与农产品流通企业“校企联动”的专业调整机制,形成了共建“校中厂”、共建实训室、合办“订单班”三个层面的合作运行机制。并依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股份公司等四家省内知名企业共同投资,在学院内建立了一个农产品市场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引导下,相关专业学生独立负责基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场所;此外依托“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与地方经济发展,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职业文化,先后开设“湘茶班”、“湘贵班”、“君山银针班”等多个订单培养班,2010级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50%。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上有了新的突破。

4结束语

总之,构建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农产品经纪与专业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创业能力、实践技能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成为该行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有望获得职业的升迁,成为高层管理者或企业创始人。对未来行业、社会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元祥,马诗琴.商务经纪与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1).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复合型信息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3]杨国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1.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农业知识产权都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农业知识产权是依法对人们在农业领域通过智力创造而产生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农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涉农商标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其中,涉农专利带动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提高,植物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水准和新品种的改良,注册商标树立当地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地理标志维系当地整个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对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推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农业知识产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其除了具有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无形性、时间性、地域性和法定性等特征外,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还具有保护难度大、保护范围有限等独特的特点。目前,我国动物品种、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还没有列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2.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根据2012年8月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条的规定,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八个方面: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其他农业技术。技术创新是从创新设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它包含研究成果和市场应用两个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发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它是一个涉及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活动等相互关联要素的综合过程。

3.农业知识产权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国家激励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一是国家通过政府拨款、政府采购、合作研究等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市场;二是包括产权激励、税收激励等方式在内的市场激励型手段。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激励,其实质是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再通过农业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及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有效运用是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反过来又促进创新:第一,农业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排他性,激励主体从事技术创新。由于农业知识产权人拥有一定垄断权,持续创新将有利于赢得竞争优势并避免侵权,良性循环地促进创新发展;第二,申请农业知识产权以农业创新技术的公开为条件,这种“公开制度”不仅可以使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在他人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研发,提高科研起点,而且能够避免因信息获取不及时导致的“重复创新”,从而在更高的平台开始科研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缩减科研周期,实现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第三,许可制度保障知识与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科技资源的自由流通与合理配置。TRIPS协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促进技术的创新、转让和传播,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知识产品的经济效益;对知识产品进行保护要采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以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另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是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一,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侵权人的侵权成本;第二,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延长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时滞,保障创新者利益的回收;第三,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转向市场化的进程,并进一步推动创新者的技术创新及新一轮的成果转化;最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营造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吸引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进而推动本国的技术创新。可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之于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农业技术创新申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提供法律保障,减少侵权现象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热情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充分发挥农业知识产权的积极作用,激励农业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实现农业的增量高质发展。

二、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业知识产权申请与授权的数量相对不多。

以农业发明专利为例,截至2013年底,国外农业发明专利总授权率为37.44%,而我国总授权率仅为32.68%。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179件和2085件,农业专利申请授权率为33.74%,虽略高于全国,但是仍低于国外水平。

2.农业知识产权的结构不平衡。

以植物品种权为例,2013年,全国大田作物的植物新品种授权量分别为118件,占全国植物新品种授权总量的85.51%,其次是蔬菜和花卉,分别占9.42%和5.07%,果树、牧草和其它均为0件。而在大田作物中,玉米、水稻和大豆三者的授权量占2013年大田授权品种的92.37%。

3.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各地差距较大。

截至2013年底,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列国内前五位的为苏、京、鲁、沪、粤,其申请总量占全国的46.04%,笔者所在的湖南申请农业发明专利的数量为6179件,仅占全国的2.64%;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位居前三位的是京、鲁、豫,该三省之和占国内申请总量的24.96%,湖南则以436件的申请量在全国居第12名,占全国总量的3.98%;国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注册主要集中在鲁、川、浙、鄂、闽等省,五省共1770件占总量的39.77%,远超湖南的126件。

4.农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显现。

在发达国家,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大部分农业产品领域,科技营利性很强,能够通过成果转化实现的利益弥补科技开发、引进、推广的成本和风险损失。相对于政府推动模式而言,农业企业在趋利的动机下能够有效地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引进和转化环节的传递,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普及率。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科研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的,仍沿袭着部门立项、科研攻关、项目试验、专家鉴定、政府评奖的模式,科教单位在知识产权创造中地位凸显,科技成果大多诞生在实验室,缺少中试环节。而且,农业科研偏重产中研究,产前、产后科技力量薄弱,尤其产后科技力量不足导致了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的科技成果不多。以农业发明专利为例,从1985年至今我国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农业创新成果产出量一直高于涉农企业和个人,而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研发成果不多,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如在湖南,尽管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一些涉农龙头企业较为注重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省内大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因资金不足、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影响了其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5.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与相关司法体制存在不足。

当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较为分散,具体来说,涉农专利的管理工作由各级知识产权局负责;植物新品种的管理工作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涉农商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及其相关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工作由农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管理部门的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细化,但是也分散了执法力量,导致部门分割,职权交叉,易发生执法不到位、消极执法的现象,增加了执法成本,减损行政执法效率和维权效果,进而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此外,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刚刚起步,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6.涉农单位对农业知识产权管理薄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不少涉农单位,农业知识产权意识保护薄弱,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评定或对科研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发表较高质量的论文成为科研人员晋升职称或者获得相关待遇的重要条件。受这种非市场化成果鉴定和驱动机制的影响,形成了重学术轻市场、重论文轻专利的评价和奖励机制,造成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和将农业知识产权商品化、市场化的积极性。

7.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知识产权化的协同机制不健全。

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创新过程,是指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目前,国内不少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不注重协同创新,与涉农企业或者农户联系不紧密,使得创新成果难以知识产权化,或者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观念。

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创造”层面上,要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转化和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运用”与“保护”。如果只注重“创造”而忽视了“保护”和“运用”,一方面研制出来的创新技术成果得不到知识产权保护,易被他人侵权,无法通过法律渠道寻求救济,严重打击了农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若不能将农业创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应用,无法在实验科研和农业生产实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将不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其技术创造将失去意义。

2.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

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法律和扶持政策。以涉农专利为例,目前我国的涉农专利仍适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而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科技,不是单单依靠科研人员的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就可以完成的。农业技术创新不仅受制于科研周期长、可控性差、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再加上其“大田式”实验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搭便车”现象的出现,使得侵权现象频发,需要立法部门推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科学立法;还要结合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促进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此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采用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农业知识产权资本化,改进和完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管理等措施。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农业知识产权与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探索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分离制度,重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如政府可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对内管理权委托给涉农协会,由协会按照政府与涉农龙头企业、农户等共同协商制定的严格标准来加强对内管理。对外,维权事项可以考虑外包给专业的律师事务所,价值评估可委托给中立的第三方。

4.完善司法,发挥司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主导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了《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指出要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笔者认为,应该扩大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范围。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至少应当设立1个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中级法院,并在知识产权案件高发区成立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基层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受理争议标的不大、案情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同时,在知识产权中级以上法院设立专家委员会,协助法官对案件中专门技术知识进行解释。专家委员会成员通常为大学教授等专家和具有不同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澄清案件中的技术问题或者加快诉讼过程。

5.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进行法律和政策宣传,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形成崇尚科技创新、尊重权益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氛围;鼓舞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实现农业创新技术高质优产,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畅通农业创新技术的信息流转通道,推动新技术的传播和转化应用。

6.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条件下的成果共享与转移机制。

篇3

关键词:“四在一体”;基层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7-137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7.045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Modules in One Plat’ i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Basic Leve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GU Jun

(Tongfang Knowled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agricultur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basic leve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s important increasingly, and demands for the ability-upgrading and guidance to farmers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tend to become diversified. According to long-ter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basic leve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 ‘Four modules in one plat’ service model was suggested, which included four modules of ‘online learning + online communication + online information + online management’, each of the modules had its own focus and different modules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Through the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the promotion for knowledge update and ability enhance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icians, interaction between experts and agriculture technicians as well as agriculture technicians and farmers, information exhibition of brand-nam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of extension process should be realized.

Key words: four modules in one plat; basic leve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platform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要不断增强基层农技推广能力,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手段和方式[1],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的长期实践与探索,提出“四在一体”服务模式,即“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查询+在线管理”四大模块,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信息化平台促进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专家与农技人员互动、农技人员与农民的互动、名特优农产品的信息展示和推广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四在一体”服务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业科学技术直接送到农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四在一体”服务模式基础在于学习,方法在于交流,手段在于查询,绩效在于管理。四大模块各显其能,互为支撑,发挥整体功能。

1 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现状

随着“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快速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也迎来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将为农业科技服务真正农民创造前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是由农技推广人员实施,推广的技术来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推广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技推广人员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

农技推广信息化重点是人的信息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和农业劳动者普遍存在年龄大、学历不高、知识旧且更新慢等问题,他们对信息化的理解与接受水平有限。通过在线的学习、交流、查询、管理等方式,让这部分人既接受到新品种新技术又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一举多得,可以让农技推广工作取得在的成效。

2 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需求

农技推广人员是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由农技人员构成的农技推广队伍体系庞大而重要,为了了解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实际需求,研究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2015年笔者主持开展了全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需求调研[3]。调研以在线填写调研问卷的方式,分为机构调研和个人调研两部分。全国18个省份、112个县级农业政府机构(包含农业局、水产局、畜牧局、林业局、农机局等单位)参与了机构调研;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884个县(区)10 627名农技人员参与个人调研。调研的内容包含县(区)农业单位基本情况、农技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知识更新情况、推广服务情况、考评情况、急需的实用技术及技能、创业需求等[4]。

2.1 知识更新途径

农技人员更新知识的途径由主到次依次是:会议培训、函授进修、同事传授、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其他知识更新途径。除了通过传统途径获取知识外,网络已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2 农技人员提升个人能力急需的知识

调研发现,农技人员提升个人能力有三个知识需求方向:技术服务知识需求、经营管理知识需求、产业规划知识需求。技术服务知识需求详见表1,经营管理知识需求详见表2,产业规划知识需求详见表3。表1、表2、表3数据均来源于科普蓝皮书《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5-2016)》III专题篇B.8《全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需求研究》。

此次调研数据详尽可靠、覆盖面广、样本量大,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的需求,被选编入科普蓝皮书系列《中国基层科普发展报告(2015-2016)》,由于篇幅所限,只对农技人员急需的科技知识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此次调研分析更好地指导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四在一体”模式探索。

3 “四在一体”服务模式

3.1 信息化服务平台

以中国基层农技推广系统的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服务对象,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建设了“四在一体”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仅创新了农技推广服务、管理、培训和信息采集手段,还打造了一支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无所不在、一专多能、自我学习”的智能农技推广队伍。目前该平台在国内近200个农业县(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应以管理人员(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技推广人员(农技员、农业专家),农民(示范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农资企业、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为服务对象,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实现信息化办公[5];为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提供学习、培训、提升、管理等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提供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多年农技推广信息化工作,特提出“四在一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图1)。“四在一体”是指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信息和在线管理四个模块,面向基层农技推广需求研发产品,服务农技推广工作参与人群尤其是农技人员和农民,将农业知识技术体系、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市场供求信息体系、农技推广办公体系融为一体[6]。

3.2 在线学习(在线培训)

在线学习平台(图2),以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多媒体电子产品为载体,提供专业、丰富的知识资源(图书、期刊、视频、挂图等),并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供检索、下载,实现知识繁乱复杂到简单明了的转换,为基层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使用操作;启动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新学习模式,提供多时间多场合的学习机会,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实时实地学习的目的。为更好满足农技人员及农民自我检测与知识水平提升,结合在线学习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民进行在线的能力提升检测。以权威专家小组编写、筛选的大量题目+答案组建“能力提升”题库,同时组织农技人员和专家自行出题、审题、答题,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3.3 在线交流(互动咨询)

在线交流平台(图3),聘请全国农业领域专家,实施“专家坐诊+自助问答”制,实时在线解决疑难问题;安排专家坐诊,实时处理农民提问,并根据交流内容整理诊断报告;建立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学习互动交流圈,分享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等经验,实现各地区农业从业人员的近距离沟通。通过提问与回答,与专家及全国各地的基层农技员、种养殖示范户、农民及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互动问答交流,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3.4 在线查询交易(市场销售)

在线查询平台(图4),对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实时推送农产品价格。开发成果交易与撮合系统,包括正式登记的农业类中国科技项目创新成果、获奖的地方性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各省市区县的实用性成果。同时,个人或企业可推广自有成果并在线交易。系统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库并搭建链接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的权威通道,提高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3.5 在线管理(重在服务)

在线管理平台(图5),基于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无纸化”管理模式,实现农民教育培训、认证管理、政策制度、技术指导员手册以及科技示范户手册的电子化管理,旨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高政府办公效率。

4 “四在一体”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的示范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关于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中提到:发挥中国智慧农民云、…、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智慧农民云平台通过“四在一体”的服务模式,对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线学习服务平台提供了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农技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在线交流服掌教联通了专家、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无障碍交流;在线查询服务平台展示了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成果;在线管理服务平台为农技推广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八级权限管理,对农技人员考核激励提供依据。智慧农民云平台已通过农业部科学技术成果评价。

5 建议与展望

“四在一体”的服务模式,作为农技推广信息化类平台发展的一个方向,将在线学习升级为在线培训,在原有实用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专家编撰电子课件,包含文字、图片、视频多种样式,实现集“在线出版-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智能问答系统;增加专家在线课堂,聚集优质机构和名师,汇聚精品优质课程。从而用户目标可扩展至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农业实用技能学习平台,致力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四在一体”的服务模式在不远的将来将可推广至各个行业知识服务类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如CNKI食品行业知识服务平台、CNKI科普信息化服务平台等领域的成功应用等。“四在一体”服务模式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将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陈守合,李秀峰.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化发展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10(9):58-64.

[2] 李昌峰,刘守毅,王安仕,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172-172.

[3] 吴亚男,顾 君,孙振誉.浅议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需求的调研[J].基层农技推广,2015(11):104-109.

[4] 顾 君,范 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5-18.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

农经管理人才是指为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于农村中,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或经营管理经验,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持续为社会提品与服务,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环境的人才。从其职业岗位来看,农经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经纪人、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会计、专业化经营的职业农户等,这些经济管理类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要更多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在农村经济各条战线上发挥积极作用。

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是农经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农经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各类农经管理实用人才,需要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发展

对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的影响

专业教学离不开对职业、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分析。职业的变化、技术的变迁和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农经管理职业教育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职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经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

对职业的研究是专业教学核心内容和教学法研究的起点。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师应熟悉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相关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农经管理职业的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要求。

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经管理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农业产业链延伸,分工进一步深化。一方面,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减少;另一方面,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型人才增加。如江苏、浙江等地水稻生产已出现提供统一供秧、统一插秧、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割等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当前全国各地专业的农机服务合作社也呈快速发展态势。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7960个,从业人员26.8万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活跃着大批的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储运商和农产品营销员。据

(一)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专业教学法是专业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传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可视为为实现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在农经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师生间的互动形式、教学内容的传递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的途径及教学方式的总和。新时期,农经管理的工作、技术和劳动组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岗位进一步细分,新兴的农经管理岗位任务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二)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教学方法要为培养新时期农经管理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与其他专业技能型职业人才不同,市场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经管理类职业人才大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充当决策者的角色,如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员、专业种养农户、专业服务公司或合作社管理人员等,他们的职业活动与市场交换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职业生涯时刻充满选择或决策过程,如对生产技术的选择、生产产品的选择、销售对象的选择等。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其面对不同情境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也要体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农产品营销渠道选择的教学中,应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掌握决策的各种影响因素和须注意的关键事项,从案例中获得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增长。只有符合职教农经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才是合适的专业教学法。

其次,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职业教育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因此,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应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认识新的农经管理职业岗位及其发展趋势,在完成岗位任务过程中,获得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与传统的讲授、反复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的案例分析法、考察或调查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一方面,农经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更多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行动,主动获取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对目前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较多采用的讲授、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可以适当改进,加入行动导向的元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如在传统的讨论教学中适当穿插卡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激发学生参与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方法要体现从职业真实环境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的特点。教学方法是师生活动方式、步骤、手段的技术,职业教育教学重视从真实环境的工作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对学习情境进行整体设计,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农经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真实的职业环境出发,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如结合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环境,以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岗位的任务为例开展模拟教学或角色教学等,提高教学与职业环境的匹配度。

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选择的原则

应从职业、技术、劳动组织发展对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推动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从学科知识体系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向行动导向的现代教学方法转变。总体来看,在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符合农经管理职业岗位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与职业或职业领域以及职业或职业领域里的行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经管理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决定了职教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应更多强调应用性,要求学生思维开阔,知识面广,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强。农经管理类的专业课程知识多偏向文科性质,与理科知识科学严密性、假设严谨性、结果唯一性、操作论证性等特点不同,多与实际联系紧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呈多元性等特点,答案是开放性的,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设计和选择应以农经管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为核心,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理论,构建有别于农经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以促进农经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农经管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根据德国联邦职教所的定义,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这说明职业能力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还应具有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以农村会计岗位为例,过去的会计工作工具是纸质的账簿、人工记账、算盘计算,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农村会计人员随技术的发展更新技能和知识,同时各类不同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业务也有所区别,要求该岗位从业者还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和跨专业的能力。因此,对农村会计类课程的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一般会计原理知识,还可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通过行动体会会计知识在不同岗位上的迁移,真正学会做好不同岗位上会计工作的要点,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重视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职业教育和教学方面有许多先进理念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设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思想,该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在设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德国学者将职业能力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融合,提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不仅要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对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和开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德国学者认为,能力产生于受理论引导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方法不应被理解为是孤立的,针对简化、复制的模型作调整几乎不能给学生打开行动空间的授课技术,而应是以情境和范例的形式去做安排和设计。从事职教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也应重视设计导向思想在专业教学法中的应用。在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真实的职业环境与学习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整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对职业行动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科技信息,2007,(9):41.

篇5

[关键词]实践技能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传统农业正在被现代化农业逐渐替代,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是说农民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农业也需要科技的支撑。然而近几年我校农学专业学苗出现萎靡现象,学习农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与其在校期间农学技术不过硬,毕业以后不能从事本专业,不能为农业做贡献有关系。面对这一现象,我想当前迫切的问题是尽快提高农学专业课技能培训质量和数量,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更多实用农学技能,增加他们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学习实践技能创设良好条件:搞好校内实验实习设备建设。学校应根据农学专业特点及新农村建设对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提供齐全的实验及实习设备。一是鼓励教师自己动手自作相关的实验实习器材,二是学校挤出专项资金,购买必须的实验实习设备,三是向昌图农科站租借必须的实习实验设备。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满足了学生专科课实验的教学为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我学校专门盖建了蔬菜果树大棚,里面栽种了各种蔬菜果树供学生实习。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农学课的积极性。

二、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专业技能。

在关于农作物栽培及果树栽培和蔬菜栽培的教学中,除了常规教学外,我们还积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一)走出去。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管理水平较高、比较成功的果园、菜园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教学。请园主或专业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建园、栽培管理、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鲜活的实例,消除了学生对专业发展的疑虑,坚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同时,在现场教学中,针对果园、菜园生产存在的问题,我们专业课教师与园主进行很好的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加深印象、巩固下来。

(二)请进来。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辽北地区农业生产上的名、特、优新品种和掌握省内外农业生产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由学校对农业研究所、种子公司和社会上的农业专家聘请为我们农学专业的客座讲师,定期地到学校做学术报告,这些客座讲师的现身说教,使学生能迅速地接受到农业生产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强化操作技能培养。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是职业准入制度的基础,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我们专业教师都在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教学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准入制度等有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并结合每一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四)、创新专业课教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学校制定了有利于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课时计划。每门学科每周安排1到2节实习课,每学期安排两三天实习时间,整个职高期间必须有一学期校外实习时间。积极推进夯实基础,强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高一主要急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高二年级突出专业技能培训,高三着重进行就业或升学教育。

(五)自编乡土教材,充实专业课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在专业课上讲的知识,必须紧跟辽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譬如辽北地区出现果树、蔬菜、农作物新品种我们要及时关注,研究种植技术,及时更新学生知识结构,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农学专业课的真正意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我们学校农学专业的社会效益。

(六)搞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引导农学专业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业。指导他们包果园,种良种水果,修建蔬菜大棚,搞现代化农业经营。在当地起带头示范作用,学校也要积极联系乡里,农业局及其他跟农业相关各企业,拓展学生就业门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让他们真正学有所用。

三、加强教师实验技能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学专业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更新,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性很强,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知识面宽、实际操作技术高、教学经验丰富。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农学专业方面的学术会议,部分教师到国内其他农业院校参观学习培训,或到附近的果园,蔬菜大棚,食用菌基地等参观,丰富农学专业知识,增加实践操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促使实验指导教师一方面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和加强锻炼,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和掌握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出现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篇6

一、“学历+技能”型农民大学生培养

农民大学生“学历+技能”培养模式是指以提高农民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根据某一个农业专业及农民大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素质要求,选择必备的农业知识和应有的农业技能,按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培养模式。

农民大学生“学历+技能”教学模式是一种适用于新农民教育的模式。其课程内容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基础教育”。设计内容是农民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该层面主要由文化课板块、工具课板块、公共课板块组成。第二层面是“专业教育”。设计内容针对某一农业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着眼于强化从业能力。该层面涵盖专业课板块、专业能力强化板块、考证必修课板块。

例如,湖州社区大学针对农民大学生园林技术、畜牧等专业的特点,在日常学历教育进行的同时,穿插中、高级职业技能考试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由湖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证书。具体有园林技术专业的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林木种苗工;畜牧专业的家畜饲养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等证书。

二、配合政府重点活动教学

在县区农村建设、农村实验示范重点区域建设活动中,湖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抓基地、扶龙头、育品牌、强服务、拓市场”,深入实施“4231”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加快发展特种水产、蔬菜、茶叶、水果四大优势产业,稳定提升粮油、蚕桑两大传统产业,优化发展畜牧、笋竹、花卉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农业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因此,只有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

针对这一目标,湖州社区大学利用政策优势,与湖州市农办、农业局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绿色证书”培养

“绿色证书”培养模式是社区大学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借鉴国外先进的农民职业教育经验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模式,适合我国国情,是比较系统、科学、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途径和方法。

例如,湖州社区大学依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师、高级营销员、制冷空调维修、中高级电工等20项技能培训,以及企业管理、素质拓展、信息化管理等17项管理类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培训人数近21000人次,发放证书4750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校企协作互赢培养

校企协作互赢培训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施,以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开展农民上岗培训和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也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教育培训的密集服务。实际上,乡镇区域经济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

例如,湖州南浔区的十大块状经济有近3000多家企业,吸纳劳动力6万余人,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已达61.7%。针对现状,社区大学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实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信息数据库。与企业协作,与农村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协作,强化对企业经营者和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善经营、适应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业实用技工和专业熟练工人。同时,社区大学与市民营企业协会、市中小企业家协会协作,利用“湖州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等有利条件,在“百万技术工人培训”工程中,全力拓展培训空间,服务湖州农村经济建设。

五、校户合作互赢培养

校户合作互赢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和农村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合作,进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技术指导、培训与服务的模式。农村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在知识、技术上使农村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把力用在了刀刃上。

例如,湖州市出台 “以奖代补”政策,使全市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特别是机械化收割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专业户对大中型农机的使用、维修等技能存在较大的短板。湖州社区大学针对现状,从杭州、金华等地聘请农机专家,对专业户进行专项培训。又如德清县建设节约型农业中的“沃土工程”、“肥药减量增效工程”、“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活动”、“农业节能生产技术”等方面,社区教育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培训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超市式培养

所谓超市式培养模式,实际是借用商业中的这一名词,它指农村劳动力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项目,培养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供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自主选择,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湖州社区大学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办农民喜欢的专业班,改变以前要农民学固定专业的教学模式,开出培训菜单,让农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达到实行定向、订单和定岗的技能培训目的。 超市式的办学模式打破了以前的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培训积极性。

例如,湖州社区大学依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教学资源的优势,打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如新型纺织业基地、木地板制造基地、电磁线制造基地,裘皮加工制造基地,为农民提供丰富多采的培训项目,满足农民个性化和多元需求,使农民能得到需要的内容、学到想学的知识和技术。

篇7

一、农业专业教学现状

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农业专业教学基本上仍按原农业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安排学习,这就使学生的就业面变窄,适应当前农业人才市场的能力较弱。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强

学生进入中职学习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重视,主动学习的意识逐步增强,主观上有创造性学习的动力,归纳学习能力较好,农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活力大,使所学知识的操作和实践得以应用。

2.学生掌握了必要的醚芯/p>作者:蒋贤维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 2013年10期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_first + prnhtml; window.print();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基础理论和技能,亟待参加创业培训

近年入学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相比,在基础文化、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要更好,脑子灵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学习氛围好,正好创造了举行创业培训的机会,使学生更易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实训指导能力较强

现在,农业教师都有十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在专业理论上已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教学经验丰富,这有利于他们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与指导。其次,这些教师经常参与农业生产,到农村基层进行调研,并对种植户给予科技咨询和指导工作,还与大型农场建立实训关系,促进他们掌握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等新技术,现代技术、现代农艺的执教水平较高。

二、中职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

1.地里位置的优势

中职学校大都地处农业生产前沿,与农业生产能近距离接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生产的动态,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和服务。在遇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典型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时,可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治理,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办学经验的优势

职业学校基本上是从农业技术中学转轨而来,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对农业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还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知识。

3.师资力盆的优势

就目前而言,很多农村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25%,有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大。他们大都是八十年代为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的师资力量,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科技知识比较扎实。

三、中职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措施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针对目前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农村留得住、能创新、有作为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多面手。在实施教学上,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可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甚至鸡舍猪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更新旧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农业科技前沿,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中职学校在培养初中毕业生的同时,还应把培养人才目标对准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这些农民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在职业学校深感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在校生少的同时,有一个庞大的农民队伍急需培训和学习。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苦于无门,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请教,职业学校恰恰是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桥梁,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民。

2.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职业学校沿袭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显然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职业教育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不能把学生埋在书本里,实行开放式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目的的定位为多种多样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培养在校生时可以采取动态的教学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制定农业生产的一个小环节,并付诸实施,教师则针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以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针对农民的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类专业包涵了农林牧等专业,不同的行业生产也各不相同,比如从事种植生产季节性较强,而从事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就差一些。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细化程度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从基础知识上强化,又要在专业技能上提高。从培训时间上看,种植类专业可以在农闲时集中进行培训,而养殖类专业可以利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进行。从培训层次上看,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后发培训证书:可以注册中职学籍,采取学分制的形式,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享受中职生待遇;可以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按照中央电大学习的要求,有步骤、系统地进行学习,最后按课程所修学分毕业。

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模式上要有突破、有创新,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看的更远,只有采取多种形成是培训,才会有更多的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才有活力。

3.培养方案的制定

篇8

关键词:涉农专业;培养现状;协调发展

一、目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现状

中职学校涉农类专业,是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专业,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日渐萎缩,甚至在不少地方已经停办,与当前形势极不相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口升学不在吸引人

以前考上大学不但免除学杂费,国家包分配。中职涉农专业的对口升学虽然考的大学不太好,但考上免学费,国家包分配还是很诱人的。可现在上大学需要花很多钱,中职涉农专业上的大学都是农业院校,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上大学的支出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例很大,城里的孩子又不愿上涉农专业,所以,现在中职涉农专业招生很困难。

2.家长意识不强

上中职涉农专业大多都是农村的孩子,涉农专业开设的课程都给农业有关,他们整天在田间地头劳作,辛苦一辈子。根本就不愿意让孩子学和农业有关的专业。也不知道农业是有大学问的。也不指望孩子在职高孩子能学到多大的知识,只想让孩子学一技之长,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困难。

3.涉农专业的实践实习太少

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多数是要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在风吹、日晒、雨淋的艰苦环境下进行,有的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识不强,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对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存在怕辛苦、图省事、实践教学应付了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黑板上种田、书本里养猪”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陈旧教学方法。

4.校外实习基地太少

以往涉农类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是到国有农场、农科所、兽医站、农技站等单位进行实习,学生的食宿、专业技能操作和实习中的技术指导、管理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这些场、站、院、所机构体制的改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受到极大影响,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安排增加了困难,极大地影响到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与产业协调发展相适应

1.改变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向专业大类发展

中职学校的涉农专业教育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搞好涉农类专业的教学,促进涉农类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合农村发展的新型实用人才,专业设置很重要。但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还采用过去的老模式,专业设置比较单一,这与过去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与过去农业生产主要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相适应,而不适应目前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和特色产品。为了适应当前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传统农业的教学,更要重视特色农业的教学。因此,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应重视大专业里面小专业的设置。

譬如,种植类专业增加特色果树和特色花卉课程。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比较多,尤其在大城市。所以,养殖类专业应增加宠物狗、宠物猫及特种动物养殖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自己的爱好来进行选择学习,增加选择性。学生毕业后学以致用,自然就能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涉农类专业办学也就有了活力。

2.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开发乡土教材

(1)加大实践技能课的课时比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课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大技能型课程的课时比重。

(2)开发乡土教材。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是特色农业,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必然选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产品,加快特色产品的生产,提高特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职业学校教学服务的目标。通过实施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特色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就业后的收入,使广大学生及家长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仅可以增加办学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体现。

3.加强学生实践课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中职学校的涉农类专业的实践课比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以前上实践课都是老师边讲边操作,学生围着看,要让学生和老师一块动手,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实训基地、实训车间等。师生共同承担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在教与学的同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教师既传授知识,又指导生产、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彻底改变黑板上种庄稼的教学方式,将实践环节的教学落在实处。

4.在考试及对口高考中应突出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但是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不一样,普通高中老师传授的是基本的文化课知识,以书面考试就可以检验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职业学校既有本专业课本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多是以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自然围着考试内容转,学生高分低能成为必然。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要改变职业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办学方式。就要在考试及对口高考中加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这样学校对实践课的重视力度就提高,学生在实践技能中更能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

总之,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的办学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办学习惯,实行开门办学、实践办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否进得来、走出去、能否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篇9

关键词:知识更新培训;服务技能;成果转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374-04

Innovating Knowledge and Training Mode to Promote the Servicing Skill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he Grassroots Level

HU Ji-hong1,LIU Shan-de2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 Hubei Provice,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By implementing the training project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for grassroots agrotechnicians,and exploring the coaching modes such as topic lectures, classified training;interactive communicating,doubts solving training; teaching visiting,field training;distance education,network training;follow-up service,life-long training,the agricultural service ability of agrotechnicians was upgraded,the creativ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technical personnel was inspired;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 was accelerated;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by science was promoted.

Key words: training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servicing skill;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hievement

湖北省粮食生产多次经受了暴雨洪涝和冰雪低温等特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全国前10名,什么力量导致大灾不减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下简称“三新”)等科技抗灾救灾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农技人员功不可没。从近几年全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实施情况来看,农技人员的科技服务本领在关键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批农业“三新”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综合效应。

1实施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和背景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迅猛。据资料,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知识总量翻一番需要150年;而在今天,知识总量翻一番只需要3~5年。一个人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不够的,“学历”只代表过去所获取的知识,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近些年,农业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农业的“三新”及经营管理方式方法与传统农业有着天壤之别。农业的效益不再仅仅是由土地产出多少来衡量,建设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需要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农技人员在生产实际中不断传播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打铁还要自身硬”,农技人员需要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知识更新至关重要。

国家十分重视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作,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发【2009】20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三年内完成一轮对乡镇在岗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业务培训”。从此拉开了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的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序幕,当年完成7 000人在岗乡镇公益性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到2010年底,政府共支出1 700多万元,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3 000人,涉及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能源、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行政执法等行业和专业。按照规划要求,2011年将进行三年一轮最后一年的培训,还将培训8 000乡镇在岗公益性农技人员,而且将谋划新的一轮知识更新培训工作。

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在全省实施,深受基层农技人员欢迎。我省基层农技人员有23 010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 446人,占6.3%;大专学历的有

7 797人,占33.9%;中专学历的有10 443人,占45.5%;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 324人,占14.9%。年龄主要集中在40~55岁,多数是在8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生,毕业后一直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工作,常年活动在田间地头、鱼池和圈舍中,再也没参加过在职继续教育,他们渴望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长阳县植物保护站的一名老技术干部动情地说:“我197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就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一干34年,从没走出过县城集中时间系统学习,平时不懂的都是在网上查找,很多东西网上介绍的不透不全面,找不到理论依据,不敢大胆给农民推荐,这次好了,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拿出专项资金让我们免费参加学习,我不仅可以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与各地的同行一起交流,还可以跟老师面对面讨论问题了,许多疑问就会明白了”。

2知识更新培训的主要措施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院校积极参与,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农技人员“可口”的培训套餐。湖北省农业厅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方案,分3年实施,第一年主要对种植业人员进行培训,第二年、第三年主要对畜牧兽医、水产、农机、能源、执法等人员进行培训。在此过程中,省农业厅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实施方案,做到“四落实”,即培训落实到人、落实到班、落实培训时间和培训院校。市、县农业部门按要求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参加培训。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并考虑到地域情况,选定了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承担培训任务。承担任务的院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授课。以上各方面的配合,使得湖北省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障。

2.1创新培训模式

培训院校坚持教育为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我省产业特点、主推技术和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探索了“专题讲座,分类培训;互动交流,解惑培训;教学参观,现场培训;远程教育,网上培训;跟踪服务,终身培训”的五大培训模式,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2.1.1专题讲座,分类培训根据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和服务产业,我们安排了粮油班、果茶班、水产班、农机班、能源班、畜牧班、行政执法班等专业班,每个班人数控制在70人以内。分时、分期、分批、分院校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承担培训的高等院校选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熟练实践操作技能,最贴近农技人员,最了解农民需要的专家、教授授课,通过教授的专题讲座,让学员不仅感受到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还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农业新技术、新技能、新模式和新方法。五峰县牛庄乡农技中心的一名农技人员对“专题讲座,分类培训”感受很深。他说:“我们以前只能在报刊电视上见到的大专家和教授,现在走上讲台给我们亲自授课,而且将每个行业目前最前沿的问题给我们讲得既生动又透彻,有些问题我们以前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彻底明白了。”

2.1.2互动交流,解惑培训成人教育不是对小学生那种灌输式的教育,互动交流很重要。在7 d的培训时间内,学员们结合各自的工作,交流心得和做法,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在课堂上,每讲完一个专题,学员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学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有些学员还与老师在台下“切磋”,气氛热烈,效果好。英山县孔家坊乡一名农技人员在指导大棚蔬菜生产时,发现西红柿根部发黑,逐渐死去,虽然使用了多种药物,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在网上查询,对照实施也没能解决问题,学习期间,与授课老师和同行共同探讨,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治好了西红柿病虫害。他深有感触地说:“与教授们交流,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教授们一起探讨,收获很大,启发很多,而且还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今后的工作更有底气了”。

2.1.3教学参观,现场培训在教学参观,现场培训中,组织学员到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让学员们现场感受现代农业生产方法、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展示园区。长阳县贺家坪农技服务中心的一名技术人员说:“这些先进技术,我们只能在书本上看见,看到这些技术,我们的差距太大,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使这些技术在我们那里生根开花结果。”

2.1.4远程教育,网上培训近两年,湖北省还探索了远程教育培训农技推广人员的新模式,学员根据所选专业,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通过网上视频学习,掌握学习内容。每学完一门课程必须通过无纸化考试,及格后方能进入下一模块学习,否则将无法取得专业合格证书。远程教育网上培训达到了学员学习、工作两不误的效果。

2.1.5跟踪服务,终身培训各培训院校结合实际,将“专题讲座,分类培训;互动交流,解惑培训;教学参观,现场培训”等内容进一步丰富,并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将“跟踪服务,终身培训”做实,与培训学员建立长期跟踪联系,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惑。

2.2创新工作机制

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四个一”的工作机制狠抓培训环节的落实,即培训一批、服务一批、跟踪一批和包干一批。省农业厅科教管理工作人员一人分抓一个区域,服务一个区域、跟踪一个区域,对每个区域和院校开班前后及时跟踪,按照“三堂课”要求进行抽查,及时了解学员到课情况,了解培训对象对老师讲课的反映,评选“你心中最为理想的老师”,了解学员学习成效,评选优秀学员。

通过这些培训措施,使知识更新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学员“真学、真懂、真用”,自觉把它内化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二班的一名学员感慨地说:“通过知识更新学习,对果树行业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是重数量,轻质量;重技术,轻文化;重生产,轻销售。今后要以稳面积、调结构、增品质为发展目标,主要做好创建标准果园,推进基地管理,做好试验示范,推进科技创新,搞好品牌创建,拓宽销售市场等工作。”

3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实施的初步成效

经过两年的时间,湖北省有59%的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知识更新培训,服务本领明显提升,他们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大显身手。

3.1在科技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给湖北省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在灾害面前,全体农技人员发扬抗洪救灾精神,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农业厅要求,积极摸索灾后恢复生产的方法和途径,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在灾害较重的洲湾,通过实施“六抢”技术措施,改种补种秋杂粮34 hm2,落实早翻秋413 hm2,中稻再生稻1 213 hm2,最大限度地挽回灾害损失。农技人员郭联喜说:“过去在灾害面前,我们束手无策。如今,通过专家教授们上的抗灾救灾课,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救灾有办法,恢复生产有措施。”农技人员及时抗灾救灾,为湖北省农业生产实现连续7年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察看了洲湾灾后恢复生产的现场后对农技人员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3.2在新模式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宣恩县畜牧兽医局总兽医师姚良明2009年11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养殖重点班的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组织宣恩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养殖户培训十余次,培训1 000多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化规模养殖与“4450”模式(一个农户建设40 m2生物发酵床猪舍,饲养母猪4头,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养猪技术、动物防疫、动物繁殖(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肉牛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技术等,并深入规模养殖户现场技术指导127次,为农户解决了畜牧养殖、防疫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项目实施和惠农政策落实相结合,例如,将“4450”养猪模式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每个贫困村安排1.5万元,支持建设5户“4450”模式养猪户,2010年累计支持61个贫困村,扶贫资金达91.5万元,提高了全县规模养殖户、技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转变了思想,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3在新品种推广示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下旬,笔者在枣阳市鲍庄村调查秋冬种时,9组科技示范户董仁林手捧晶莹透明的大米笑呵呵地说:“今年我的这种稻谷质优价高,每千克卖到2.54元,比别的品种高4角多,我种了1.7 hm2,每公顷产量达10 125 kg,卖了4.3万元。而2009年种的稻谷单产不到7 500 kg。我们村的农民都到我的田间参观,全村2011年准备再种这个品种。这要感谢农技人员刘俊波”。枣阳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刘俊波告诉我们,他2009年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培训点粮油二班知识更新培训,了解了“深两优5814”的特性和种植技术,2010年春季省农业厅的主推技术和品种中刚好有“深两优5814”,农技中心组织了一批种子,在鲍庄村推广,对示范户免费提供了种子和250元肥料补贴,集中培训种植技术,统一采取旱秧抛撒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收成。

4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笔者认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认真贯彻《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抓好当前的培训工作,积极谋划新一轮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为湖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深入院校、乡镇、农户田间地头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培训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打好“十二五”开局的第一仗。

二是规范项目制度管理,促进工作健康发展。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继续推行各项制度,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严格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促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增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植和挖掘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利用各种媒体对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争取做好 “十佳基层农技服务之星”评选表彰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柏槐.湖北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篇10

论文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多年来为当地农村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职业学校新的课题。

一、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来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向第二、三产业方向倾斜,第一产业的农林牧专业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甚至被裁掉。有的学校虽然保留了部分农业类专业,但学生的目标是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将来有利于谋求一个好的职业,没有把服务农业放在首要的人生目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30万人(包括农民技术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超过千分之四,这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短缺与培养科技人才过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便这样,很多中职学校仍把重点放在对初中毕业生的培养上,这就加大了培养的局限性,培养的数量捉襟见肘。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学习目的的偏离,培养的质量更值得怀疑。

二、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

(一)地里位置的优势。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大都地处农业生产前沿,与农业生产能近距离接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生产的动态,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和服务。在遇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典型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时,可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治理,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办学经验的优势。

职业学校基本上是从农业技术中学转轨而来,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对农业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还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知识。

(三)师资力盆的优势。

就目前而言,很多农村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25%,有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大。他们大都是八十年代为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的师资力量,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科技知识比较扎实。

三、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措施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针对目前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农村留得住、能创新、有作为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多面手。在实施教学上,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可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甚至鸡舍猪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更新旧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农业科技前沿,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农村中职校在培养初中毕业生的同时,还应把培养人才目标对准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这些农民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在职业学校深感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在校生少的同时,有一个庞大的农民队伍急需培训和学习。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苦于无门,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请教,职业学校恰恰是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桥梁,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学校也只有重新对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农业类专业逐渐萎缩、招生困难、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都制约了农业类专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农村中职校生存的根基。将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在农民这个群体上,学校将在农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会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职业学校沿袭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显然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职业教育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不能把学生埋在书本里,实行开放式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目的的定位为多种多样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培养在校生时可以采取动态的教学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制定农业生产的一个小环节,并付诸实施,教师则针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以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针对农民的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类专业包涵了农林牧等专业,不同的行业生产也各不相同,比如从事种植生产季节性较强,而从事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就差一些。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细化程度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从基础知识上强化,又要在专业技能上提高。从培训时间上看,种植类专业可以在农闲时集中进行培训,而养殖类专业可以利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进行。从培训层次上看,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后发培训证书:可以注册中职学籍,采取学分制的形式,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享受中职生待遇;可以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按照中央电大学习包的要求,有步骤、系统地进行学习,最后按课程所修学分毕业。

因此,农村中职校在培养模式上要有突破、有创新,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看的更远,只有采取多种形成是培训,才会有更多的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