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沼气;模式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913-03
Ligament Function of the Biog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WANG Zhuo-li,GENG Peng-xu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was a typ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at utilized the ideas and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agriculture. It maked use of the wast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ultry excreta and the co-production of urban industries and rural enterprises based on agricultural raw materials. It could turn the harm into the benefit and recycle the waste to create remarkabl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with biogas as a ligament was the best model, which might comprehensively utilize the agricultural waste.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application of the circular economic eco-agriculture, the r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t pres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and use of biogas as well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s of bioga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biogas; model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思想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将物质循环理念引入经济学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工矿企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90年代后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1993年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1998年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代表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1]。“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阿尔伯韦奇于1970年提出的,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以仿生学为根据的农业,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生产3种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2]。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节约,旨在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生态农业类型[3]。
1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类型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基本原理:整体效应原理,相居而安原理,种群演替原理,食物链原理,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4]。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的,而生态学始终研究整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整体出发。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中,整体效应原理是最基本的原理,其他原理均基于该原理之上。在生态农业中,应重视物质和能量在农、林、牧、渔、加工等各业的交换和转化关系,挖掘资源潜力,对物质进行多级利用和转化增值,发挥生态农业的整体效应。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生物,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而形成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有一定的量化或比例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任意打乱它们的关系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功能上起关键作用的环节,一旦消失或受到破坏,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烈波动,而及时维护或修补这些关键环节,则能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限制因子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涵义是任何一种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其耐受范围,就会成为限制因子,从而影响整体效果。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对于生态农业系统来说,并非所有因子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在分析生态农业时应集中注意那些可能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2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化肥、农药使用过量
1979年以来,我国每年化肥使用总量平均增加159万t,年均增速为18%。我国的总体化肥使用水平不仅高于世界水平,而且高于各个收入组别水平。经研究,由于农民大量使用氮肥,氮素在土壤中的积存迅速增加,使得碱解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尽管农药有着现实和潜在的环境危害,但由于其明显的增产作用,在农业生产中仍被大量使用。我国农药使用数量15年间增长了2倍,年均递增7.4%,年均增加4.84万t。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危害,而且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2畜牧业发展迅猛
我国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肉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畜牧业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也随之而来。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粪便管理问题。由于未经发酵处理的畜禽粪含水量大、恶臭、不卫生,其处理、运输、施用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加之种、养分离,畜禽粪很难还田,大量的畜禽粪便及冲洗混合污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不仅对大气、河流及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可传播疫病。长此以往,对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3土地荒漠化加剧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地的荒漠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与冻融荒漠化。水土流失是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问题。土地沙漠化是指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的风沙活动和沙漠景观现象。土地沙漠化不仅影响土地的利用,而且土地沙漠化所产生的沙尘暴等还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威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土地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尽管全国土地盐碱化的程度低于水土流失,但土地盐碱化还是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严重衰退[5]。
随着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畜牧业副产品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不仅造成了土壤板结、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后果,而且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3开发利用沼气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及效益分析
沼气的原材料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既可解决废弃物堆放和燃烧污染的问题,又能够使能量和物质得到多级利用并转化增值,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提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正向促进作用。在生态农业中,可以把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看做是限制因子,作为限制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将这些废弃物变害为宝对整体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从食物链原理来考虑,发展沼气也是符合生态原理的。沼气的开发使农业的循环经济得以实现[6]。
以沼气开发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对沼气开发利用的认识日益提高,沼气的功能效应日益显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日益协调。
3.1生态效益
发展利用沼气首先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柴的问题,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砍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据推算,一口8 m3的沼气池,一年可产沼气380~450 m3,提供的热能可提供3~5口人的农户全年的生活燃料和照明,相当于0.2 hm2的薪柴林所产生的能量[7]。因此,推广使用沼气可以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加强沼气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开发利用沼气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秸秆、薪柴和煤作为农村传统的主要能源燃料,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据测算,一口8 m3的沼气池可减少15 kg二氧化硫和2.7 t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农村全面使用沼气,1亿口沼气池可减少2.7亿t 二氧化碳的排放,显然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再次,沼气发酵处理后,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7亿t,在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付之一炬”,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通过沼气来利用秸秆,不仅可以获得沼气能源,而且可保证作物秸秆很高的养分归还率,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沼液不仅可以代替化肥(沼液是农作物的全素营养液),而且还可以代替农药防治病虫害,从而能用于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3.2经济效益
沼气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纽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将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氧化,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被农户使用,沼液可作为养鱼、养猪和养鸡等的饲料添加剂,沼渣可用作有机肥。“猪-沼-菜”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促进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从而有效治理了农业污染,而且还促进了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建一个8 m3的沼气池需要约1 400元,沼气池年均产气300 m3,折合成煤约0.8 t或柴5 t,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猪舍养猪每年可出栏10头,每头节约饲料29 kg。栽培150 m2的特色蔬菜,按每年3茬计算,户均纯收入达4 000~5 000元。通常沼气池的使用寿命为20~30年,且操作使用简便,使农户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开支。此外,户用沼气池一年生产的沼肥作为化肥可节支300元;沼液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可节支农药50元。同时,使用沼液浸种小麦可增产5%~15%,水稻可增产10%~20%;沼液喂鱼可增产20%,喂猪可提前20~30 d出栏。由此可见,其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明显。沼气建设与设施农业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农业模式,其全年的经济效益约2万元,是单一经济结构和传统方式效益的3~5倍。随着沼气的大量推广使用,为第二、三产业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生产水泥、沙子、密封涂料的建筑建材业,生产沼气用具和沼气设备的工业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流通、运输、科技服务等行业。
3.3社会效益
沼气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外,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①解放思想,优化劳动力结构。通过沼气技术的推广使用,给农民带来了全新的享受,传统守旧思想被破除,视野开阔,思路拓展,对科技的感知和认知程度明显增强,求学求知欲望日益高涨。同时,使用沼气、现代化的烹饪器具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家务负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读书学习、从事运输等行业中。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为科技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的作用。②农村的环境卫生得到改观。发展沼气规范了厕所,使人畜居住分开,生活环境可上一个台阶。使用沼气过程中,圈粪被集中到沼气池内,可避免村道脏、乱、臭的现象。此外,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原料经发酵处理后还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疫病的传播,农村卫生面貌和农民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4沼气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从单一模式向多模式转变,从户用沼气向大中型集中供气转变,大力发展户用秸秆沼气、大中型秸秆集中供气、农村卫生学校沼气工程,统一配送沼气原料等模式,拓宽原有农村沼气池的适用面,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推进沼气稳步健康发展。首先沼气的发展要与当地能源需求情况、经济水平保持一致,可采取不同的模式如“一池三改”生态家园模式、“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大中型沼气工程,从而促进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综合利用模式上,积极引进和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采取集中供气、有偿供应的方法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具有热值高等更多优势,不但可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可进一步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养殖场沼气工程以运行稳定的规模化养殖场为依托,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结合沼气工程建设配套有机肥综合处理设施,发挥综合效益。通过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建设,可把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实现畜禽粪便的变废为宝和养殖企业的持续增效,形成“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发展现代绿色循环农业。
参考文献:
[1] 朱冬元,刘纯志.循环经济量度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3):32-33.
[2] 张陆彪,刘书楷. 生态农业系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1991(2):18-21.
[3] 孙鸿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胡银根,游红,杨钢桥.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生态经济,2008(6):112-114.
[5] 李艳芳.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05(2):24-27.
篇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 ℃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图2)
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3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在中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3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包括: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4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2个或2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技术,是平原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平原农区是中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和畜产品乃至蔬菜、林果产品的主要产区,进一步挖掘农林、农牧、林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对于中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節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5 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传统农业的间、套等种植方式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6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达到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在畜牧业全程生产过程中既要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清洁生产工艺,从而达到生产优质、无污染和健康的农畜产品;其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实现饲料基地、饲料及饲料生产、养殖及生物环境控制、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畜牧业粪便循环利用等环节能够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生产过程。现代生态畜牧业根据规模和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2种生产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 ℃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包括: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生态养殖场产业开发模式
7 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结构合理的一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及配套技术。
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池塘混养是将同类不同种或异类异种生物在人工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具有互相依存、竞争的规则,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与数量,合理利用水域、饲料资源,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协调生存,确保生物的多样性。
包括:鱼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鱼与渔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8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中国丘陵山区约占国土70 %,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自然物产种类丰富,其生态资源优势使得这类区域特别适于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
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经济沟模式与配套技术、西北地区“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果园模式及配套技术。
9 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等技术构成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0 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篇3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已有的自然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老师主动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探究社会现象,成为其中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努力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利用好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学生身在其中,培养地理情感,增强对家乡故土的喜爱之情。
二、紧扣大纲,重视实践
教学大纲是老师通过长期教学,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键内
容,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门课的关键点,是其课程的精华。但如果老师只是介绍书本上的知识,无论多么生动的讲解,都只会让学生产生只要好好看书,就没有问题的想法,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懒惰性。为了防止这种心理的产生,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就要学会让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采用类比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进而过渡到专业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愿意参与思考,理解和接受也较快,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专业实习,进行实践教学
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地理教学,最能反映当地的社会与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重大民生问题,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阅历,分析能力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地理优势,而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还能够进行调研、考察,做一些基础的研究性工作,为将来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定产生许多与自然不协调的现象,如何解决和协调好与大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学生对事件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会感到很抽象,但是如果用身边的,一些可触摸的例子,向学生们去描述,则会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会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例如,在讲生态农业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生态农业指的是遵循生态系统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集约化经营,在保护原始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新时代农业发展模式。但是,这是书本上的知识,仅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和例子,学生对生态农业仍然会感到抽象和陌生,这时我会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塘边养猪,再用猪的粪便去养鱼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生态农业,以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塘边养猪为例,说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的原理,这样既能获得丰富的、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又能改变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防止污染,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学生也就更加容易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了。
恰当地将高中地理中的基本原理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付树林,李瑞军.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组织“活动”内容的学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篇4
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价
1.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农田、环境及人为控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特殊性。它不仅包括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食物保障的产品服务功能,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服务功能。
1.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依靠土地资源,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人类所需食物和其它农产品生产的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温度、降雨、土壤养分、pH值等。农田生态系统在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产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具体体现,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特征、生物特征和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作为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说,人类活动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驱动力。但是,不科学的人类管理活动会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巨大的损害。
1.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引起了生态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没有定量经济量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易被忽视,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量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价值量化评估技术,探讨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可为构建绿色GDP、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认识中国“三农问题”、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保护农田及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制定合理的补偿价格 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产生态系统产品的功能,而且具有支撑与维持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功能,如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等。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的核算,而忽视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的核算,通过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对损害(或保护)农田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激励人们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制定合理的补偿价格。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必须给农民适当的价格补偿,补偿的额度应不少于消耗耕地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可为耕地资源合理定价、有效补偿、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篇5
1、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成灾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效率性三个特点。2生态产业理论: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主体和支撑力量,是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核心力量和实际载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生物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的网络型、进化型和复合型产业。它具有如下特点:生态性和长远性。3生态文化理论: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和谐性,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为群体的生态人、智能人。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三、生态经济建设1.生态经济建设新理论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单向流动的机制模式,把经济活动对生产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包括:①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努力实现生态文明。②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以先进科技手段促进县域生态经济建设。③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的再生与综合利用水平。2.生态文化建设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引导。通过推行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各种生态学技术和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同时又在实践中激发生态技术的提高与创新,使生活和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生态文明,使人们形成对森林、草原、水源、土地、生物、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新观念,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新态度。生态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种观念入手,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①生态整体观②生态伦理观③辩证的资源观3.生态产业设计生态产业实质上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产业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
二、延庆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延庆县地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如何实施山区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是延庆县乃至整个北京市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山区生态与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良策,也是实现山区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延庆县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篇6
1.1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现代生态农业既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又是一种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它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现代生态农业主要有以下7点内涵:
1.1.1现代生态农业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生态(ecology)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结构与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无机因素、生物因素、人类社会等方面)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优化原则,趋时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异原则,生态平衡原则,高效和谐原则,机巧循环原则,相生相克原则,最适功能原则,最小风险原则等。按照生态学原理,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1.1.2现代生态农业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农业生产应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在生态结构上,农业生产应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同时,要有利于发挥资源与自然潜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1.1.3现代生态农业必须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是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单纯为保护而放弃发展;既按生态规律开发,又按生态规律建设;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要确保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做到生态与经济“双嬴”。
1.1.4现代生态农业必须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现代生态农业除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外,应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安全与高附加值。开发安全食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建立严格的农业清洁生产的质量与监测体系,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与人体健康。
1.1.5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现代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的集成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条件。此外,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经营技术为支撑,促进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经营系统的形成是生态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1.6现代生态农业是大农业,多资源利用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应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各业进行有机联合,建立多层次的、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
1.1.7现代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与生态模式组合现代生态农业因区域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结构、功能与模式,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中,必须按区域特点建立各种因地制宜的市级、县级生态区域模式,使现代生态农业在促进地区与国家经济发展中起推动作用。
1.2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的成效
2000~2002年国家批准全国生态区建设试点有314个,其中生态省4个(海南、吉林、黑龙江和福建省),生态市40个,生态县264个,其他试点10个。这一措施取得了以下的成效[1]。
1.2.1推动了试点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江苏兴化市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成都温江县被评为四川省第一小康县,北京平谷县、上海崇明县、浙江安吉县的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些贫困地区通过生态区建设,2000年农民收入达2074元,比试点前增加84.2%。
1.2.2改善了试点区的生态环境北京的平谷县、安徽的马鞍山市、成都的都江堰等地,通过生态保护,均在水资源、矿山生态治理中取得了成效。
1.2.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江西的宁都县、贵州的赤水县等地,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在水土治理、生态竹林产业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1.2.4促进了生态产业成规模发展浙江安吉县、福建华安县、贵州赤水市大力发展竹林生态产业,山东寿光市发展蔬菜产业,黑龙江饶河市、同江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均成为农业产业的龙头。
1.3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的经验
1.3.1形成了政府部门重视的建设目标生态农业的试验与示范,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支持与推动下,成为促进农村面貌发生变化的重大举措。
1.3.2建立了生态农业与示范保障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保证了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使生态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1.3.3总结出体现地区特点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这些生态农业模式有:城乡一体化模式(江苏溧阳、成都温江县);平原生态农业恢复模式(黄泛区);山区生态恢复模式(安徽泾县和绩溪县);南方的“恭城模式”等。
1.3.4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云南通海县的猪-沼-果生态模式,辽宁盘山的稻田养蟹,安徽砀山酥梨复合种植,均在解决水土流失,绿化荒山,防治污染方面取得较好的效益[1]。
1.4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市)的建设与经验
江苏省“九五”期间初步形成了30多个星火密集区生态农业产业,完善了6大农区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建设了20多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增加社会效益达100亿元;这些示范园与基地广泛分布在全省近30个县、市。下面介绍其中4个县、市级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的经验[2]。
1.4.1赣榆县(苏北)“四种、四养、四过腹”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四种”是种作物、果树、牧草、食用菌;“四养”是养牛、鸡、猪、鱼;“四过腹”是,牛粪喂鱼,鸡粪喂猪,牧草喂牛,猪粪进沼气池,这种生态工程模式,获得增产增收和生态效益。
1.4.2武进市(苏南)奶牛场污染排放生态治理工程模式。采用种草养牛,0.067hm2草地的牧草养一头奶牛,牧草与饲料综合利用,生产牛奶牛肉获效益。这是太湖地区防治污染的良好生态模式之一。
1.4.3海安市(苏中)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模式。工程按生态效益与物质再循环原理设计。工程实施后,全县工业污染治理率达80%,实行平衡施肥的农田面积占总面积的9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环境效益显著。
1.4.4高淳县(南京市)蔬菜示范工程。养猪-沼-菜循环利用,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
1.5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5.1遵循生态学原则生态农业建设必须遵循前述的生态学的各项原则,强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1.5.2发展以科技为主的产业市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发展以科技为主的产业市场,形成寓环境于一体的高新农业产业。应当因地制宜,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的根本性转变。
1.5.3重视环境质量和农业安全生态农业的区域及县级示范,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产业;重视环境质量和农业安全,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面向市场,走向世界。
1.5.4重视总结经验和研究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要重视不同模式与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环境响应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总之,21世纪是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的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和谐必将成为推进全社会生态建设的动力。
2农业安全
2.1全国的形势农业安全,主要是指农业的质量安全。当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提高效益,保证质量与不断增收,但其中保证质量是关键。因为,在今后跨入新世纪的现代农业发展中,没有质量就谈不上效益,更无法保证能增加收益。农业质量,是指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当前通过遗传选种及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正在这方面取得进展。但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不仅包括农产品的色、香、味等品质,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即要杜绝任何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引发农产品质量变劣的因素包括自然与人为因素,其中生态环境,包括水、土、气、生等因子的污染,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方面。例如,水体污染所带来的各种过量的有机和无机元素,土壤富含重金属和其他有害元素,大气酸沉降产生的酸雨,以及生物富集的有害物质再返回土壤,均会使农产品品质变劣,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事实表明,随着农业生产的高强度发展,化肥、农药与农膜的大量投入,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每年损失肥料氮量达9×106t,约相当于尿素1.9×107t。尿素进入水体而到土壤,对土体产生污染。目前我国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9.33×106hm2。例如,南京市有的市场所出售的鸡蛋,被初步监测出有机残留物含量超过国际标准15倍。新疆废旧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达37.8kg,最高的可达225kg。这些残留土壤中的农膜一般50年内不会分解,它是造成农作物病害及污染的根源。特别是,当前无论是果、菜、瓜、豆、蛋、肉、鱼、鸡、鸭、油,还是大米、面粉、饲料,均出现不同情况的安全质量问题。这类农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针对上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当前社会上有各种“保证农业与农产品质量”的新提法和新举措,例如,建立“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绿色硅谷”、“无公害食品”等,即有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的新思路。的确,21世纪的农业应该以建立“生态农业”为标志,但生态农业并不等于或不能完全保证是具有安全质量的,如果不能从本质上杜绝有害因素的介入,不能从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与全部生产过程来保证质量安全,也仍然无济于事。总之,农业质量与安全是一个总体概念,只有针对保证人类生命健康的农业质量才是质量安全的核心内涵,这是人类追求农业质量的根本目的,也是本世纪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根本谈不上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3]。
2.2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与问题举例
我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闽南厦门、漳州、泉州地区,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8%,人口占全国的7.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这些地区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2001年GDP达2.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正在迅猛展开。但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却相当严重,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已经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环境污染状况,提出治理对策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4]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20余人,于2002年9月在上述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下面是调研结果和建议。
2.2.1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体污染严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厦漳泉地区,大部分水体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严重超标。太湖、淀山湖等20个湖泊水质多数在至类,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不能满足饮用水功能的要求。长江和珠江沿岸各大城市下游江段均存在明显的近岸污染带。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城市市区河道水质为至劣类,河水普遍黑臭。珠江广州河段水中已检出有机化合物300多种,其中38种属于国家环保局的优控污染物,114种属于美国环保局地表水质标准(EPA822-Z-99-001)中的优控污染物。上海、苏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已经面临突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和面积都在迅速增加。2001年共发生赤潮77次,造成经济损失约10亿元;仅深圳湾就发生赤潮16次之多,累计面积约150km2。在常量污染物污染的同时,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在水体中日趋积累,已成为新的越来越严重的、具潜在健康危害的区域性水环境问题。已禁用20年的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在长江、珠江、太湖沉积物中都大量存在。这类微量毒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后长期滞留,危害极大。由于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的安全已经难以保障。在整个长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区很难找到可直接安全使用的洁净地表水源。许多饮用水源甚至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毒物和致癌物。2000年太湖水体中微量毒害有机物污染程度比1985年严重得多,例如,作为制药中间体的苯并噻唑浓度提高了100倍,作为塑料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酯浓度明显增加。珠江广州河段水源水被检出了数百种微量有毒污染物,其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衍生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美国环保局地表水质标准。城市上游取水河段普遍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商品瓶装水。
(2)酸雨未获缓解,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日益加重。由于大型燃煤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还在增加,酸雨问题未获缓解。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质量浓度分别在0.029~0.038mg/m3和0.054~0.070mg/m3范围内波动,与10年前大致相当。但总体酸雨频率还有所增加。199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平均pH均在4.8以下,酸雨频率高于75.5%。厦门、漳州、泉洲地区近3年的酸雨最小pH值在4.0以下,酸雨频率达85.0%。大气污染类型出现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逐渐演变过渡的趋势,氮氧化物已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所以,在硫酸盐增加降水酸度的同时,硝酸盐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城市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频繁出现并明显加重。珠江三角洲地区曾于2000年爆发区域性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2002年9月6日,香港和深圳同时出现200μg/m3以上的高臭氧质量浓度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气中有害气体、细粒子和痕量有毒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目前困扰发达国家的一些大气环境问题已在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出现。珠江、长江三角洲及厦门地区的臭氧污染已相当严重,城市大气中观测到的臭氧平均质量浓度经常高于240μg/m3(超过国家标准),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空气中高质量浓度的臭氧不仅影响农作物、植被和森林生长,同时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皮肤有不利影响,危及健康。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大气细粒子污染也已出现。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降尘中有毒重金属Pb、Hg、As的质量分数分别达100.5、38.7、0.60mg/kg;在小于1.5μm的颗粒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达88.9%。大气细粒子成为大气有毒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载体。2002年初在珠江三角洲某肺癌高发病区,大气中富含携带多环芳烃致癌物的细粒子。室内空气污染也越来越成为空气污染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3)土壤污染突出,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沿海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有毒物质大量积累,农田、菜地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质。2000年太湖全流域农田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达100%,滴滴涕和六六六质量分数超标率分别为28%和24%。广州有一半的农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污染。杭州有六七百公顷连片农田受镉、铅、砷、铜、锌等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江苏也曾发生六七十公顷稻田的铜污染及水稻中毒事件。宁波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镉污染普遍存在。上海市郊10个主要设施蔬菜园艺场中,土壤锌质量分数高达517mg/kg,超标5倍之多;而砷质量分数全部高于5.0mg/kg的安全线,有的已超过10mg/kg污染线,原则上已不适宜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此外,菜地土壤硝酸盐质量分数也大幅度增加。土壤质量的恶化影响到农产品质量。2000年下半年广州市检测到蔬菜亚硝酸盐质量分数超标率为6.8%,铅、镉、铬、砷四种重金属质量分数超标率为33.1%,农药残留质量分数超标率为6.5%。2001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由于检测不合格而损失数亿美元。欧盟对中国茶叶的农药检测项目从原来的6种增加到62种,直接影响浙江省每年茶叶出口额670万美元。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
(4)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状况令人担忧。各种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地表环境,并大量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显初步迹象。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自1997年至2001年共发生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8起,中毒415人。东莞市高毒、高残留农药每年造成急性中毒5至7宗,受害人数约300人。类似的急性中毒事故在浙江、江苏等地也时有发生。水产品中有毒物质含量检出率逐年增加,出口退货事件经常发生。此外,赤潮不仅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而且已同时出现多起因赤潮引起的人体中毒及死亡事件。水体生物物种显著减少乃至消失,渔业资源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衰退。2002年在珠江广州市段观察到原生动物多为耐污或食菌及食碎屑种类,而自养或食藻种类减少。在近海,被称为我国四大鱼类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受到的威胁最大,产量大幅下降。围海造地使沿海红树林、芦苇等湿地减少,海域淤积,纳潮量减少,造成航道淤积及港口深水岸线资源的破坏。在厦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的渔场遭到破坏,文昌鱼资源锐减,成为濒危物种。
2.2.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1)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环保投入不足,措施不力;(2)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常量污染物大量肆意排放,微量毒害污染物不断积累,复合污染突出;(3)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物难以控制和集中处理;(4)环保法规不够健全,环境标准不够严格,地区间、部门间缺乏有效的环境治理协调体制与合作机制;(5)区域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滞后,储备不足。
2.2.3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建议与对策
鉴于上述原因,建议将东南沿海城市地区的环境污染与北方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长江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等列为同等重要的环境问题,摆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同时建议该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大规模发展过程中,采取以下治理对策与措施:(1)全面理解、贯彻“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强化“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适当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比例,充分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3)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更严格的区域环境质量标准;(4)实行区域及部门合作,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重视持久性毒害环境的污染物及其危害效应;(5)加强环境科学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加强环保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2.3江苏省农业安全举例
江苏省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由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农业产品质量与农业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全省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3]。
2.3.1环境污染状况
(1)大气污染。衡量大气质量的3项主要指标是SO2、NOx、总悬浮颗粒的质量浓度。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江苏省这3项指标超过二级标准的城市占全省城市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7%、85%和100%。如以全省平均状况论,3项指标都全部超标,超标率为1.0%~12.4%。
(2)酸雨污染。近10年来,全省频降酸雨,酸雨平均发生频率达23%。除淮阴与宿迁局部地区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均是酸雨影响区域。
(3)水体污染。全省除河流、湖泊均受不同程度污染外,尚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饮用水受污染。此外,全省废水年排放量达3.4×109t,其中工业废水2.2×109t,占64.7%。废水中除COD、悬浮物及石油类(年平均质量分别为5.01×105t、1.8×105t、4.2×103t)之外,还含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砷及其化合物,重金属(汞、镉、铅、铬)等,其总质量年平均近300t,占全国的8.6%。
(4)土壤污染。江苏省1999年化肥(折纯)使用量达3.354×106t,占全国化肥用量的8.1%;其中以氮肥和磷肥为主,这两者占全省化肥使用量的75%。农药使用量达1.7×105t,占1999年全国农药用量的9.1%。“九五”期间农膜使用量为4×104~6×104t/a;其中1999年的使用量为5×104t,占全国使用量的5.1%。全省平均每年产生固体废弃物2.89×107t,约占全国产生固体废弃物总量的3.6%,其中含有大量的危险物;废弃物占地面积达2.489×107m2。所有这些物质均严重污染土壤,危害土壤的安全。
2.3.2农业安全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遭受外省污水污染的农地面积超过4×105hm2。由于污水污染,鱼类资源减少,从1985年至2000年,鱼产量下降70%。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重金属铅、镉、汞、铜、砷、锌等元素以及农药,是残留在农产品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质。在受污染的产品中,80%的产品是受重金属污染或重金属加农药复合污染,其中铅的检出频率最高,其次为镉、汞等重金属;20%是受农药污染,农药多为呋喃丹、乐果、甲拌磷等,甚至在南京的市场中检出蔬菜含有禁用的剧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此外,农产品中硝酸盐的检出率也较高,其中,粮食产品硝酸盐的检出率为47.6%,蔬菜类达85.3%。2002年元旦,抽检南京、苏州、常州和徐州四市28种225份蔬菜,结果表明,这四市均出现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分别为46%、42.1%、19%和45%。2002年5月抽检全省8市28县(区)的粮食产品(大米、小麦和面粉)质量,铅检出率达88.1%,超标率21.4%;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基本农田保护区产品质量检测发现,重金属检出率几乎达100%;除苏州因抽样不当而未出现超标外,南京、无锡产品中的重金属铅、汞、镉超标率分别达66.7%、33.3%、25%。据报道,江苏省为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最高的省份,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0%。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江苏恶性肿瘤死亡率一直居各死因之首。土壤中超容量外源重金属的存在,也是导致农产品遭受重金属污染的根源。江苏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监测资料表明,土壤重金属检出率达100%,无锡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超过国家标准的12.5%,部分地区超出国家标准的1倍多。江苏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较为严重的。
2.3.3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宣传,强化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特别是应加强对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的科学技术教育。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大范围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治理、保护、优化江苏环境质量奠定深厚的民众基础,聚集强大的社会与民众力量。
(2)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城镇污水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污染源。“九五”初期,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35%,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尤其是对土壤易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至1999年直接排放量达2.2×108t之多。应当提高城镇污水的处理能力,力争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率在90%以上,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在80%以上,从源头上降低环境污染的危险性。
(3)加快农业结构性调整,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应与工业一样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重视农产品质量的优化。应严格控制施用农药、化肥,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每公顷施240~270kg为宜)。通过实行秸秆还田、平衡施肥,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化肥、农药流失所导致的污染。
(4)综合治理乡镇工业,强化乡镇环境管理。应调整农村工业布局,促使乡镇工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以便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同时努力推进其技术进步与更新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强化乡镇的环境管理,除了对乡镇工业实施从污染末端治理转化为工业生产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与控制外,还要对农业活动中的不良环境行为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
(5)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环保工作的有效性。“九五”期间的1999年度,环保资金投入126.6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1.64%;2000年投入154.0亿元,占全省GDP的1.79%。应当将投资基本稳定在GDP的2.0%左右,以支持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应针对江苏环境问题的特征制订相关的地方法规,使环境法在保护江苏环境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7)开展区域性农业安全与农业清洁生产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广泛推广。当前江苏省正在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创新研究,其总体目标如下:修订江苏省主要农产品国家市场无公害农产品品质强制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标准,并与国内、国际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接轨;针对农产品品质与监测标准,通过示范基地试验,提出环境(本底)质量水平,制定农(粮、油、菜)、畜(肉、蛋)、水(淡水鱼)等生产领域的主要农产品加工技术规程,对相应的技术规程进行集成;开发肥料、农药、地膜、饲料、添加剂的无公害技术,以及治理水体、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技术;在上述示范基地生产清洁农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公司(企业)、农户、市场等管理模式,并通过法规法制体系的调整,不断扩大开发规模,保证从基地到市场和餐桌上的食物有全清洁的生产过程。
为达到上述的总体目标,江苏省正在完善以下五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与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执法体系。这五大体系可概括为:技术、质量、监测、管理、法制体系。这项研究任务的完成,必将有效地推动全省农业清洁与安全生产的进程,并将对全国农业安全生产起促进作用。
3结语
(1)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内容是农业安全。现代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
(2)生态农业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各项原则,强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发展以科技为主的产业市场,形成寓环境于一体的高新农业产业,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的根本性转变。生态农业的区域及县级示范,应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产业,重视环境质量,加强农业清洁生产,重视农业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面向市场,走向国际。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要重视不同模式与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环境响应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
篇7
关键词 农民增收;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0-04
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是位于城镇、城市、或大都市边缘,对城市或城市周边的自 然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生 产、加工或销售各种食物、非食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1]。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 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充裕的 资源为支撑;以生产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生态的持续性来凸现其积极性的[2] 。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生态平衡彼此协调,农业经济功能与农业的生态、文化、社会等功 能的协调,是现代都市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涵[3]。可见,都市农业的社会、环境 功能与经济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但社会、环境功能有赖于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4]。发展都市农业是从发挥其经济功能开始的,尤其是要将农业生产主体的利益给 予充分的考虑,因为农民收入不增加,就不可能注重农业社会与生态功能的开发,不会形成 对发展都市农业尤其是对都市农业的社会与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为过程。如果从系统 论的观点出发,机制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范畴,互动就是二者在互动机制的作用 下按一定方式有规律运行着的动态过程。我们将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系统用语言 描述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都市农业资源、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在内 的诸多子系统看成一个整体,以都市农业资源为约束条件、以人为本的主体以实现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复合系统。
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要素分析
1.1 农业资源因素
从广义角度来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都市农业资源与传统农业资源相比 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都市农业最为主要而又极为稀缺的资源。社会 资源中,劳动力素质上,都市农业必须拥有大批文化和技术素质高的劳动者,技术人员在劳 动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生产技术上,现代都市农业应能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设备武装都 市农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半自 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以便显著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 业,尤其是要通过以良种、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的良种 化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化。此外,都市农业还包含对人们参与农业或农业旅游具有强烈吸引 力的人文或社会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特性、历史特点和乡土特色等诸多方面。
1.2 制度因素
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必须受制于制度因素的作用。一是国家宏观调 控下市场机制,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都市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是适应市场 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调节资源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产权因素,合理有效 的产权制度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可以定义为附着在都市农业 资源上的一切权利;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即社会对都市农业资源内含的种种权利的设置以 及关于这些权利的分配,收益和转让的规则。三是法律因素,建立与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 都市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来保障都市农业的顺利发展和农民增收。对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 而言,法制保障关键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微观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与都市农 业发展相适应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管理体制,包括培育多元化微观经营主体、多元社会化服务 组织、都市农业的宏观管理机构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体系,为都市农业产业化提供体制依托。
刘?颖等: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1.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农业服务体系要素、农业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因素。社会化服务(主要 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与信息等服务)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农业 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有利于突破单个农民在技 术、资金与信息搜寻方面的能力限制,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 播和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的技术进步。都市农业“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 农户经营组织是我国农业的微观基础,这一点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大部分地区也仍然是基本的 抉择,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主导形式必定是建立在农户经营的微观 基础上。因此,契约一体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出现恰好可以认为是对分散独户的农户经 营组织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以及一体化的强烈内在需求冲动的一种有效的反应和适应性的调 整。 农业产业化既是一个要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风险及其利润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 相关经济组织的整合过程。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民经济 预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农户经济行为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 农民的收入,从而增加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实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有利于工 商企业直接投资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4 技术因素
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的投入,然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却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的资 源条件,这主要是技术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稀缺资源。使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 业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以协调资源禀赋条件的失衡。可见,在都 市 农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因素可以达成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利用,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
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静态机制
2.1.1 农民增收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农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归根 到底也是农民。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才有可靠的保证;反之停滞或下 降,不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也使积累与投入的资金失去来源。
2.1.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协同与竞争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在追求经济持续性上的协同;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功 能。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活动的一种类型,只有具备生产性、经济性(或盈利性)才能存在和 发展。因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农业和农村可持 续性经济增长是被抽象化而宽泛化了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由此可见,农业持续发 展的主导就是要追求经济的持续性,这一目标与农民增收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是统一的。
农民短期收益最大化与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都市农业生态持续性目标要求农户 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对生态持续性的维持,这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但在农民所拥有资源一定 情况下,必然会减少农民投入到追求短期经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总量,在 技术、生产效率等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所能获得的短期收益必然会引起下降,这不符合追 求短期收益最大化的农户的目标。农民作为利益主体,其主要是通过对拥有资源的配置与 利 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样农民的微观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及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之 间可能不一致,尤其当农户追求短期内的经济目标时,这种矛盾性会更突出。
2.2 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机制
本文研究假定 在保持都市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 服务的前提下,农业资源如何组合以实现都市农业产业产出效益最大化和都市农民收入最大 化这一经济学命题。
2.2.1 都市农业资源与农民增收
经济利益是农户利用与配置资源的最根本原因,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农民 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动力。根据经济理性化原则选取经济核算的方法,资源利用时当 边 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时,边际利润为零,也就是资源利用所能产生的总效益达到最大 [5]。在现实的情况下,农民一般进行多种经营,要权衡、考虑食物保障、收入、休闲 和 长远资源体系的再生等等相互矛盾的目标,因此需要根据农民自身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配置 。假设农民的经营成果是农民多重性经营目标的函数,用公式表述即为:
U=U(G1G2…Gn)
其中U表示最大化效用,G为农民经营目标。组成上列函数的因素G(农户的目标)很多,大致 可分为收入导向型和资源再生导向型[6]。
农民在都市农业资源利用与配置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大致有三种途径实现:微调 、转产或转业。按照微调这种方式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并不准备进行大的调整,是 一种渐进式的方式。采用微调方式的农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该农民在资源利用与配置过程 中已经实现了相当优化的方式,进一步调整的潜力不大,但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希望取得 更好效果的探索。另一类是该类农民经济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受资源、资金、技术和 经验的约束和保守思想的考虑而不愿意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做出大的变动。微调方式考 虑的是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转产是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的重大调整,使农 民户采取转产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技术和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决 策受价格的诱导,当某一农产品出现有利价格时,农民会改变原先农业资源在各农产品上的 分配,大规模应用到该农产品上去;当农户掌握了某项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带来农户效益的 提高,必然会促使农民减少其他项目的生产,转向多使用该技术扩大生产;政策环境的改变 也会促使农户进行转产,如“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 。农民转业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动转业,农民因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有从事非农产业的 资本,从而放弃农业生产,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或者彻底放弃;二是被动转业 ,主 要原因是国家基本建设征用或非农业建设占地,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原来承包的土地,在获得 一定的补偿后成为无地农民[5]。
2.2.2 都市农业资源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基础,既要达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又 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就必须采取资源消耗少而使用效率高的方式,也就是都市农业资源的 优化配置,只有走优化配置都市农业资源的道路,才能达到都市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才 能实现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农村城市化为依托,以高科技农业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支柱,以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以及先进管理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规模化的集约农业, 设施化的高科技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实现都市生态、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2 ]。
3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实践模式
3.1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家庭模式
目前我国都市农业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模式把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应用在村镇庭院的种植、养殖、加工、住宅建筑、园林化等多种产 业,有机结合成不同循环类型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倡导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对提高 家庭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失为一种长效机制。
3.2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模式
根据农业生态产业链建立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以产业经营带动企业经营。农业生态产业链 (体系)是在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及其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加工 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 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体系(链网)。各产 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相 互间构成横向耦合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
3.3 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模式
生态农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其目标 应是尽量减少废弃物,将园区内某种农业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种农业或企业的投入 或硬指标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清洁无污染。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农业生态的原理探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深 层次矛盾,因地制宜,强化区域内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充和完善现有区域生态功能。
3.4 特色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所谓特色生态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推动 主导产业标新立异和品牌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实现高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运作模式。这种模 式可以说是农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以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开发、 基地建设为措施,以集约化、基地化和规模经营为方向,以发展“特色”为突破口,面向 工业、面向外贸、面向城乡市场,结合发挥城市生态农业双层经营的机制优势,发展高产、 优 质、特色、高效农业。
3.5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是较为常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 了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 业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 建 立起了生物种群多、食物链结构较长、物质能量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达到了农业清洁 生 产、农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南方“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 为 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 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用能源,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 、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 民收入[8]。(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uc J A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 (1):5~7.
[2] 顾海英,周小伟.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 1,(1), 23. [Gu Haiyong, Zhou Xiaowei.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 of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Agriculture[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1, (1):23.]
[3]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20~2 7.[Cai Yizho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untrysi de[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1, 20~30]
[4]杨振山,蔡建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 06,(5):31. [Yang Zhenshan, Cai Jianming. Positioning Role and Fun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5) :31.]
[5]邹礼红.经济安全保障下的农户资源利用与配置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 06 ,29~31. [Zhou Lihong. Study on Farmer Households’ Utilization
and
All oca tion
of Resources under the Guarantee of Economic Security:[D], Huazhong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2006, 29~31 .]
[6]赵登辉,丁振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1998,(4) : 51. [Zhao Denghui, Ding Zhenguo.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 ures in the Peasant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 n
of Lan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4) : 51.]
[7]Jac Smit, Annu Ratta and Joe Nasr. 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 inable Cities[R].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New York,NY,1 996,3~10.
篇8
【关键词】 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对策
一、“秦岭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引入
陕西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山两水” 孕育了陕西丰硕的文明成果。秦岭是陕西境内最大的山脉,在这个区域内谱写了周、秦、汉、唐的卓越成就,这促使陕西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发展印记。这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陕西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步入快车道,同时陕西境内生态环境却在承受着各种毁灭性的开发活动,污染问题逐渐加剧。目前,高速公路从中穿过大大提高了陕西省内交通的便利性,使汉水流域与渭水流域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为促进陕西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另一方面也给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保护秦岭这座上天赋予陕西人民的珍贵礼物,实现秦岭生态经济产业化,这是在当前我们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状况
秦岭横跨我国中西部地区,山脉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覆盖区域面积广阔,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省接壤,拥有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秦岭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生物种类,汇聚了大量珍稀动植物,拥有广阔的原始森林,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开发优势。除此之外,秦岭还是我国巨大的“生物基因库”,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秦岭拥有各类植物3446种,脊椎动物600余种,昆虫种类超过5000种,另外还有大熊猫、朱鹤、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秦岭山脉伟岸的身躯将南北气候一分为二,并借助巧夺天工的地理结构和造型,具有调节湿度、阻挡寒潮、调配水量、调节气候、汇聚生态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其对整个黄河、长江领域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平衡“控制器”。
三、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优劣势分析
1、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的基础条件识别
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区域重要分界线,秦岭山脉两侧拥有截然不同的气候、自然和生态条件,它不仅是各类动植物的乐园,也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更是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
首先,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地理气候条件。近年来国家开始实行自然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这为增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环境承载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可以缓解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避免环境受到新的污染。此外,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通过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反过来,自然资源禀赋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作用,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充沛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正在筹备建立大秦岭生态经济区,以提高区域内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其次,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积累了一定的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和先天条件。秦岭周边城市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农耕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且近几年来,各地生态农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同时依附于生态农业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业也日益繁荣,景区周围的农家乐和其他旅游服务项目层出不穷。针对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卓有成效,例如开发区的草滩生态产业园,以及支撑起技术创新的高新区户县科技产业园和长安科技产业园。这些产业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收到了不错的发展成效,更主要是积攒了经验和知识,上述相关内容都体现了今后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的差异性禀赋分析
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是陕西高校资源集中地,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陕西省深化改革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为秦岭区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制度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尤其是省内交通规划项目不断推进,为秦岭区域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成员已开始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对待。
综上所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具备十分成熟的条件和时机。
四、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要破除各种阻碍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通常来说,区域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经济问题干扰,例如投资、政策、交通、人才等,如果不能很好的统筹利用这些资源因素,区域生态资源就难以发挥出其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发展目标。目前,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继续解决的问题有:
1、秦岭生态经济区内总体竞争力偏弱
由于秦岭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尚未成熟和完善,经济发展综合效益较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升级无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缺乏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产业结构失衡会导致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造成巨大 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同时加剧环境污染。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尤其是在多年经济发展失衡情况下,秦岭生态经济区作为初级资源生产基地,其不可避免会遇到产业发展失衡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要化解上述经济发展问题,必须要尽快建立生态环保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多年来过度开采和低水平利用导致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一直以来,人们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味向自然索取资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秦岭生态经济区内生态严重失衡,野生动植物种类逐年减少,给区内动植物资源造成了难以恢复的损害。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没有将其所有价值完全开发出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相对较低,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3、生态经济区内部资源开发零散无章
受多种客观因素条件限制,例如资本、技术、观念等影响,秦岭生态区内经济资源开发呈现分散无序状态,企业或各区域之间都各自为战,缺乏统筹一致,不能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在产品开发方面,企业从自身经营目标出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缺乏统一配合。在这种无序竞争形势下,生态经济区内产品难以形成品牌,无法发挥出规模经营竞争优势,严重降低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五、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实现路径探析
1、围绕秦岭城镇群落大力推进秦岭生态经济区建设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高度聚集地。它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逐渐减轻人口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促进秦岭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秦岭聚集了六市、38个县(市、区)和452个乡镇,区域内总人口487万,如果城市化战略能够最终实现,区域内人口数量将会达到数千万,这将有效提高区域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融入和体现生态文明发展观念,在城镇规划和选址方面突出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逐形而建,打造现代化田园城镇、绿色城镇和环保城镇。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优化调整秦岭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当前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政府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生态区内企业朝着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新型产业规模;产业政策要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加快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区内产业结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秦岭生态经济区内丰富的资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秦岭生态经济区各市县要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在加强区域合作基础上,优化配置区内资源,在不影响区内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开发秦岭生态经济区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唯有如此,才能加快秦岭生态经济区产业健康发展步伐,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4、全面推进秦岭生态旅游业发展
秦岭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在旅游资源方面大做文章,使其成为生态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今后秦岭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当前,秦岭生态区内不少景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景点数量少、层次低,不能大量吸引国内外游客,难以形成较大的旅游经济规模。因此,当务之急要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通过优化配置景区旅游资源,发挥区域协作作用,开展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实现生态旅游经济跨域式发展目标。
陕西是我国南北气候、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的时空分界线,南北元素在这里被划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属性。陕西不仅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还有丰富的自然宝藏和生态资源,这有数不尽数的奇花异草和独特地理地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基因保存库之一。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着陕西生态省的建设。在当前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的背景下,秦岭生态经济区需要用绿色意识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朝着生态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宏.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经济学审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6.6-7.
[2] 李培祥,李诚固.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1.11-13.
[3] 李秀娟.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05.
[4] 宿永铮.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与镇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江苏大学,2010.
[5] 高欣. 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 高考地理 综合题 备考策略 对比研究
一、综合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015年高考刚刚结束,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选择题较往年容易,但综合题有难度。不少学生对地理综合题无从下手。
高考命题既要立足于选拔考试的目标,又要符合中学教学实际,试题体现了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与地理语言规范表述的考查。高考试题具有选拔性,难度相对较大,而学生对地理“一般”规律的归纳和概括,形成知识网络,但考试通常会提供某一区域的背景材料,分析回答问题,甚至出现逆向思维。学生往往对新问题认识不够、判断不准;或者对问题表述不清、不够准确;生搬硬套、答不到点子上。本文在分析综合题答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备考策略。
二、综合题备考的教学建议
1.回归教材:熟记地理“一般”原理规律
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掌握是基石,在遇到新区域、新问题,才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答题方向。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强调“淡化单一知识点的个别考查,强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河流、气温、气候等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材并没有完整的章节专门描述,而是分散各章节。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将地理必修教材内容中的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进行提炼,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思维,形成知识网络。
如河流相关的“一般”性原理规律可概括为:
①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②必修二第五章:河流对聚落发育、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③必修三第三章: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④必修三问题研究:以阿斯旺大坝为例:河流大坝修建的利与弊
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熟记,应做到心中有“例”有“理”,回归教材,结合教材案例,从零散到整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认知高度。
2.重视创新:深究地理“特殊”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
地理考试说明强调“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S特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近几年试卷得到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原理和具体地理事实联系起来。在面对某地特殊区域问题时,解决方式如下:
①尝试多种表达方式,解决新问题。
通常判断河流流向,通过地形地势(等高线)判读。但2015年安徽卷第35题第1小题,没有给出具体等高线数值,需要学生据图示中干支流夹角判断流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尝试用多种表达方式解决新问题。
②尝试逆向思维,解决新问题。
2008年全国卷中有一道经典例题:大河入海口一般会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但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形成三角洲,应具备以下条件:丰富的泥沙来源河口地势平坦海水顶托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对照“一般”规律,结合该河流具体情况就可以得出其区别于其他的“特殊”所在:河流携带泥沙少(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中部为刚果盆地,泥沙沉积其中,到河口处的极少)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搬运能力强泥沙不易沉积。这就提醒学生,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跟课本案例“相反”的情况,不要慌张,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尝试逆向思维,解决新问题。
③尝试原理迁移,解决新问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中频繁出现设问开放题型,考查创新能力。如2013年安徽卷第35题(3)题要求学生具备根据果园化肥农药污染和苹果加工果渣污染等问题,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关于该问题基本原理,地理必修二课本给过“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案例,学生需以“陕北南部黄土高原区域”为载体,以种粮生态环境问题种植苹果效益提高和环境问题并存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学生在平时训练中,遇到开放性、创新性问题,应结合教材案例,尝试原理迁移,解决新问题。
3.细品经典:把握核心知识点考查的共性与差异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出现一些经典好题,偶尔出现一些怪题、差题。高考后期二、三轮复习,教师应梳理,提倡“老师下海,学生上岸”,少考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引导学生把握核心知识点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多次训练、揣摩经典例题,加深对“一般”性原理规律的理解,并熟练运用原理解决“特殊”区域的问题,把握地理规律的核心联系。并做好常见原理认识纠错工作,对主干知识、核心考点的理解不犯重复错误。
4.关注考纲:探究热点问题与命题角度
随着时展,高考命题思路与考查方式也在变化。《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指南。教师应对比新旧指南,关注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范围的变化和选择的题例的变化,梳理可能命题的热点素材和出题角度。加强考试研究,科学把握地理高考变化,能促使地理教师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有效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使高考这个“指挥棒”,更科学和合理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可以巧用“一般”与“特殊”关系备战高考地理综合题,让学生在彻底理解地理规律的前提下掌握,才能做到知识掌握扎实,提高模拟实战能力和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环境问题 博弈分析 环境保护
我国的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的原因,不仅经济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而且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开始启动,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讨论了我国西部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然后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供给两个方面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为如何处理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1.西部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归纳起来,我国西部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西部地区降雨稀少、气候干燥,造成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放牧和开垦、滥砍乱伐森林等因素加速了干旱、沙漠化的进程。
1.2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污染投入严重不足 进入90年代后西部地区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发展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反,治理污染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控制情况和治理率均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
1.3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巴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这些大山丰富的森林资源,由于近年来的过度砍伐、已经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难频发,生态环境日渐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渐降低。
1.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西部的生物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植物物种资源流失或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的处境较野生植物的处境更为恶劣。
总之,西部环境问题的形成,直接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对自然资源长期低效、掠夺式的开发和使用;二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的严重不足。下面我们就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这两方面对环境问题的形成进行深入的分析。
2.西部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
2.1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
假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生活”着n个理性参与人(企业或个人),这些参与人进行着“产品”的生产活动,他们在利用该区域环境资源的同时,为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努力设法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我们用 xi代表第i个参与人使用资源量的大小,则 n个参与人使用资源的总量为X=xi,用v代表参与人每使用环境资源一个单位可带来的平均利润,v是X的函数,即v=v(X)。我们假定:
① 每个参与人在该区域中均享有在利用环境资源上的自由,所有理性参与人在相同的技术水平下生产相同的“产品”。
② 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受到彻底的破坏,参与人自身的生存亦受到影响。亦即可以认为存在一个最大可容许的资源利用量Xmax,当 X0;当 X≥Xmax时,v(X)=0。
③ 随着参与人资源使用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资源使用量将会使现有资源使用水平下每单位资源使用量产生利润下降。即有v'(X) < 0。
④ 每增加一个单位使用量形成的成本为c。
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博弈中的每个参与人的问题是选择xi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即
i(x1,…,xi,…,xn)=xiv[xj]-xic i=1,2,…,n
上式的一阶条件是:
x=v(X)+xiv'(X)-c=0 i=1,2,…,n
(1)
式(1)的n个一阶条件定义了n个反应函数:
x*i =xi(x1,…,xi-1,xi+1,…,xn)
这些反映函数的交叉点就是纳什均衡点:
x*=(x*1,…,x*i,…,x*n)
将n个一阶条件式(1)相加,可得纳什均衡总资源使用量,X*=xi*,X*满足下式:
v(X*)+v'(X*)=c (2)
该区域最优目标是使区域总剩余价值最大化,即
(X)=Xv(X)-Xc
其一阶条件为:
x=v(X)+Xv'(X)-c=0
求解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区域最优的总资源使用量X**满足:
v(X**)+X**v′(X**)=c (3)
比较区域总体最优的一阶条件式(3)与各参与人最优的一阶条件式(2),由于v'(X) < 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X*>X**
这表明各参与人博弈纳什均衡的总资源使用量大于区域最优的总资源使用量,说明在各参与人单独决定自己的资源使用量时,虽然其个人达到了最优,但整体却并不是最优,即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了。
2.2环境保护供给的不足
n个理性参与人在保护该区域环境方面,每个参与人提供的专用于保护环境的物质可看作是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设第i个参与人的环境保护供给为yi,该区域环境保护的总供给等于所有参与人的供给之和Y=yi。令每个参与人的效用函数为ui(hi,Y),其中hi为参与人i的“私人资产”的数量。我们做如下基本假定:
① 参与人的效用大小与他的私人资产数量成正比,即ui /hi>0。
② 用于环境保护的总供给越大,参与人的效用越大,即有: ui/Y>0。
在这个博弈里,每个参与人面临的问题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hi,yi),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ui(hi,Y),即
ui(hi,Y)
s.t. Mi=Phhi+Pyyi i =1,2,…,n
上式中,Ph为参与人私人资产的平均“价格”,Py为所提供的用于保护环境物质的平均价格,Mi为第i个参与人的总预算收入。由拉格朗日乘数可得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 i =1,2,…,n (4)
n个一阶条件定义了n个反应函数:
y*i =yi(y1,…,yi-1,yi+1,…,yn),
纳什均衡点为:
y*=(y*1,…,y*i,…,y*n ),
纳什均衡总供给:
Y*=yi*
不失一般性,对于区域公共物品的总供给,我们假定区域效用函数为:
W=1u1 +…+iui+…+nun, i ≥0,
区域最优是在所有参与人预算收入约束下,使区域效用最大,即
max W=iui(hi,Y)
s.t. Mi=phhi+pyY
由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区域帕累托最优的一阶条件为:
∑= (5)
将式(5)与式(4)比较,说明个人最优选择是个人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率,但区域帕累托最优则要求所有参与人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价格比率。因此在同样的预算约束条件下,区域帕累托最优的公共物品总供给要大于个人最优选择纳什均衡的公共物品总供给。这表现为在个人最优选择下,环境保护的供给不足。
3.关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个人最优选择条件下,一方面,作为公共资源的环境被过度利用;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保护物质总供给却不足,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必然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保护环境的措施:
3.1适度调整以开发资源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一直采取资源开发导向战略,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工业内部结构则以重工业为主,造成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自给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首先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减轻对生态环境退化和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
3.2组建企业集团
随着参与人的增多,环境作为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的程度越大,纳什均衡的环境保护总供给与帕累托最优总供给相比愈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组建企业集团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 可以看作在该区域中参与人数量的减少,这会使环境资源被过度利用的程度减小、环境保护的供给增加;
* 加强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它从中获益的程度将加大,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将会提高;
* 参与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大的企业集团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更大的积极性,它也允许小企业搭便车 (相当于智猪博弈)。
3.3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强环境立法、执法
博弈分析的结果说明参与人的效用水平应主要取决于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而非取决于企业自身职工的多少或设备规模的大小。从政策角度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地位的变化,要求它充分利用财税手段和法律手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包括自然资源价格政策;对于环境保护者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先在西部城市开放环保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发展环保产业;同时要加快环境立法的步伐,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3.4公众参与
从世界范围看,公众的参与极大地推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公众既需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过程,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决策,也需要参与对决策执行的监督。并且公众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声势,充分发挥环境诉讼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施加外部压力来实现其监督作用。
3.5科技先行,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应将发展有关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技术置于优先位置,必须彻底摆脱过去重行政管理轻技术落实、重软轻硬、重虚轻实的倾向,应在环境技术开发的队伍建设、环境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环境技术认证和成果享用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等方面加以落实。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应直接切入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及时将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广到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
4.结论
4.1讨论了我国在西部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4.2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依据博弈论的有关原理,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形成及治理的有关问题,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即在各个参与人最优选择的条件下,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治理的供给不足的两方面双重作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4.3根据理论分析结论,讨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各种措施,给出了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