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维训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对台唱戏法
对台唱戏法即唱反调,指运用逆向思维,从既定语言的反面去寻找思路,阐明某种新观点,也称“反其道而行之”。例如:
班门弄斧―――“弄斧”偏到“班门”
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良药苦口―――“良药”应该“甜口”
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
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偏不“得月”
知足常乐―――不知足才常乐,或知足未必常乐
2、望文生义法
“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只从字面上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这里指运用解析思维的方式,对特定的词语概念,灵活解释,望“文”巧而生真“义”,从而获得形象、风趣的效果。例如:
聪明:用耳多听、用眼多看、用嘴多说、用心多想,日积月累,人就自然聪明。
全才:社会没有全才,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
食:人字下面加个良,若要人家说你好(良),就得请来吃(食)喝。
仁:只要两(二)个人认识,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双方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友爱和谅解。
训话:训字从言从川,信口开河也。
商人:生意人会说话,比如你买衣服嫌大了,他就说会缩水;你嫌小了,他又会说,穿穿就大了,正合适。所以“商”字内“八口”。
3、置换反应法
“置换反应”是化学用语,指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里指运用多变的思维方式,打破原来语言的次序,重新组织语言的形式。这就如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往往能表现一种更新的观念。例如:
有的损人利己―――有的损己利人
不可随处小便―――小处不可随便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名声却追求躲避它的人
4、旧瓶新酒法
旧瓶新酒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旧瓶装新酒,是一种模拟写作,即运用仿拟的思维方式,在既定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更换某些语素,从而赋予新的语言含义。这样,瓶是旧的,会使人感到亲切;酒是新的,则令读者觉得新奇。例如: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个“空谈”诸葛亮,抵不上一个“实干”臭皮匠
见义勇为―――见利勇为
虎头蛇尾―――虎头豹尾
凤头猪肚豹尾―――雄鱼头瘦狗肚老鼠尾
一言堂―――众言堂
又如,《考试铭》:学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则灵;斯是考场,惟吾机动。前排伸头看,后排踢脚跟。左桌对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夹带,翻书本。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六十分万岁,理想在文凭。小子云:何愧之有?
再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轻舞,后不见飞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原指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到别的树木上。这里指运用嫁接的思维方式,将看似毫无关系的词语强制联系在一起,借以显现事物的特征。例如:
0的联想
哲学家说,0是辩证法的否定;
天文学家由0会想起宇宙间无穷无尽的天体;
文学家看到0,会联想到明月和朝阳;
数学家认为0的内涵丰富无比;
化学家识0为氧元素;
力学家会说0,车轮滚滚,快速省力;
只想索取的人说,0不值得一提;
攀登者说,永远从0开始。
再如《笑》:
笑是嘴边的一朵花,
笑是脸上的一朵云,
笑是美的姐妹,
笑是艺术家的宠儿,
笑是爱的伴侣,
笑是美好与和谐的标志。
6、镶金嵌玉法
“镶金嵌玉”原义为把金玉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用扩展思维的方式,在既定语言的结构中嵌入一些语素,将原有的含义重解或扩展。例如:
斯文扫地―――“斯文”(脑力劳动)不如扫地(体力劳动)
改革―――不改不能革新
后勤―――后门走得勤
篇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人越早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艺术审美观和相关知识训练,对于今后从事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就越重要,因为优秀的设计能力与设计思维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础审美之上。
反观我国现阶段艺术教育现状,学生在小学阶段后的中学阶段几乎没有系统的美术教育,仅仅依靠每学期几节美术课算是完成了美术熏陶,到了高年级学生正需要艺术修养培养的阶段反而没有任何艺术课程,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考卷挣分数,大部分学校和家长不会拿出时间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欣赏各类艺术展或者阅读纯艺术类书籍,可以说我国学生的中学生阶段是艺术教育的断层期。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断层不仅伤害将来的艺术人才,也使我国整体国民的艺术审美受到影响,中国产品用色、造型不讲究,其根源也在整个早期的美术教育的缺失。这种教育模式伤害最大的还是将来要考设计院校的学生,在这一阶段也几乎没有什么设计知识和基础审美的相关储备,这种艺术审美的断层对高校设计类人才资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对于整个需要设计的产业来说,也是致命的。为何中国消费者对国货有那么深的偏见,除了安全等因素之外,国产品牌的设计缺陷也是硬伤。
我国大部分普通设计类艺术院校的本科专业招生由于条件和体制限制,还无法一对一面试入学,几乎都是通过默写或者照片临摹等形式完成艺术专业入学考试,而这样的考试是无法甄别出学生是通过短期死记硬背几幅作品的速成品还是进行过长时间美术系统训练的真功夫,最后结果是泥沙俱进,设计艺术类院校成了完成高中升学率指标的快速通道,各种适不适合学艺术的“疑难杂症”学生都通过水分极大的艺术专业考试曲线进入大学,完成人生奋斗目标。在多年的专业考试阅卷过程中,我和许多同事已经深深地感觉到流水线式、快餐式的高考美术考前教育,正在慢慢毁掉我国的高校设计教育。这种教育体制下不说出大师,连优秀的设计员工都很难遇到,虽然我们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设计学院。
这种极不正常的选拔模式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教、学双方都很痛苦。大学阶段本来应该是直接进入专业设计教学的快车道,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生往往困难重重:首先大部分学生几乎对于色彩造型等基础的审美几乎没有过关,教师必须从头教他们如何认识这些基础要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变化。其次,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学过艺术史等课程,对于中外艺术史及当今现状一无所知,教师必须从头补起,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课程深入进行,从而导致课程质量下降。而设计大国意大利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学完了厚厚几本中外艺术史。而安特卫普的服装设计专业能够后来居上,培养出那么多世界闻名的设计人才,是因为他们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建筑、历史、哲学等比色彩、造型、材质等更高层次的东西,恰恰是这些头脑深处的思考造就更伟大的、更深入的设计人才。而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这种边补基础边教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其严重后果是很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专业能力是不过关的,导致我国与设计密切相关的行业整体水平都不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中低端产品设计严重缺失,行业设计能力跟不上行业制作水平的进步,有时甚至制约产品工艺水平的进步。我国产品一直徘徊在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很大程度上是设计附加值)很低。从大的方面讲,这种教育模式也伤害了中国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无法改变中学教育模式的情况下,作为高校设计及教育教学又如何应对与改革呢?
篇3
一、巧妙设疑法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而思考的源头就在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和启迪剂。只有存在疑,思维才会开启,也才会应运而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巧设疑难,触发思维。如我在教授《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书上有这样一句“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那么可笑。”写出了斯科特上校痛苦、沮丧的心情。我适时地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作家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呢?这一问题,就像沉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叩开了学生的思维心扉。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更长久的思考。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作为教师仅仅会设疑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怀疑思维因素”的培养,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常见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通过比较开启思维
比较应该是开启确定对象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要辨别真伪,见识好坏,就要进行比较。实际上,比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按照学习的范围分类,可以是中外比较、古今比较。按照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是题材比较、主题比较、写作艺术手法比较。按照学习的方法分类,可以是课文之间比较、课文与同类课文比较、单元与单元比较等。如我在讲授《最后一课》时,在分析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前和上课后的变化时,就引导学生思考: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最后一课上课时和平日上课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设计这一问题的意图就是:通过对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三、推根究底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语言现象认识思维实质的思维方法,或者说就是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或者从个别的人物事件中去认识它所代表的普遍意义。如《社戏》一文,作者通过在平桥村度假生活、看戏前风波、月下航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看戏风波几个片段部分描写了幼时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找出书中看戏带给孩子们感受的语句,学生很多找出“看的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等语句。再找出豆是怎样煮的――仅仅只是有盐。我让学生思考:结尾处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的表面写的是看戏,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作者并非是停留在表面看戏和吃豆,而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探究下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叙事的纵向思维的能力也颇有裨益。
四、分析解剖法
篇4
[关键词]小题 解法 思维能力
“小题不要大作”,这在现实生活中很有道理,可以很好地解决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对填空题、选择题的讲解,也经常遵循“小题不要大作”的思想,仅仅停留在把答案找出来,为解题而解题,长期如此,学生的数学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更深程度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一些小题的内涵,想尽办法让学生的思维呈立体状,尽可能地让一道题目变得更丰满,知识容量更大,让小题目也大有文章可作,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例题】 若直线xa+yb=1 与圆x2+y2=1有公共点,则( ).
A.a2+b2≥1 B.a2+b2≤1
C.1a2+1b2≥1 D.1a2+1b2≤1
解法1:取a=b=1,排除B和D,取a=b=12,排除A,故选择C.
评析:此解法训练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偶然到必然的思维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特殊到一般思想的题目比比皆是:有的考查利用归纳推理进行猜想,有的通过特殊点,确定特殊位置,还有的利用特殊值、特殊方程等解决一般问题、抽象问题、运动问题等.
解法2:设圆心到直线xa+yb=1 的距离为d,则由已知得d≤1,即 11a2+1b2≤1 , 所以有:1a2 +1b2≥1 .
评析:此解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备了数形结合能力,则可截迂为直、快速准确、一蹴而就.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
解法3:由 xa+yb=1
x2+y2=1 ,得(a2+b2)x2-2ab2x+a2b2-a2=0, 由Δ=a4-a4b2+a2b2≥0,可得正确答案为C.
评析:此解法从方程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运用数学语言问题中的条件转化成方程模型加以解决.对于直线和曲线相交问题,经常要转化为方程问题,利用方程的理论加以解决.
解法4:设OA=(x,y),OB=(1a,1b),OA与OB的夹角为θ,则有:xa+yb= OA・OB= |OA||OB|cosθ=1 ,而|OA|=x2+y2, |OB|=1a2+1b2 ,
所以1a2+1b2cosθ=1,故有1a2+1b2≥1.
评析:此解法引入向量来解决问题,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正是由于向量的“双重身份”,所以很多数学知识和问题可利用向量的代数运算性、几何直观性及二者相互转化的简明性,清晰扼要地来描述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法5:由x2+y2=1,可设x=cosα,y=sinα,代入直线方程得:
1acosα+1bsinα=1,由三角知识可转化为:1a2+1b2sin(φ+α)=1. 其中,sinφ=1a1a2+1b2 ,cosφ=1b1a2+1b2 ,故有1a2+1b2≥1.
篇5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思维,训练,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化学实验教学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更好培养学生的潜质与创造性思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仅对新课程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要围绕“三大原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①实验原理;②装置原理;③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如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
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①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②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③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2要进行细心观察的训练,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要运用典型实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课标、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4要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进行思维训练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可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①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②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③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5要通过科技活动进行思维训练
篇6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得让学生多实践、多训练,在训练中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开放式课堂练习和实践性作业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巩固认知,训练必要的活动技能,也有助于学生运用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的有效突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一、精选结论开放的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数学知识训练中就得精选条件开放的训练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知识理解,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设计这样的一道习题:给你4盒录音磁带,你能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式吗?面对自己的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呢?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计算表面积的题目,而是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突破纸上谈兵的局限,就得学会实验,学会与家长、同伴进行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包装上的学问。
为了不把学习训练框定在一个狭隘的空间,让学生只知道埋头啃作业,而忘却自己生活的世界还有很多变数,教师就得重视学生的实践性作业,把一些条件说得含糊些,给学生更多的遐想空间。
二、巧选问题开放的练习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问题开放的练习,引领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问题意识,形成创新意识。
如,在三年级“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练习设计中,可设计类似的练习题:兴盛牧场上,山羊有640只,是绵羊的5倍。一是通过这类问题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审题不只是看条件,更要综合问题一起来考虑。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已知信息,提出较为实际性的问题。学生会在这种训练中逐步明晰这类习题的常见问题:“绵羊有多少只?”“牧场上羊一共有多少只?”“山羊比绵羊多多少只?”从而形成对应的数学学习经验。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补充问题,而是以此为源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把握问题,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三、善选思路开放的练习
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标准思路,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就行。
如,在“认识比”教学中,设计一道练习:“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在途中第一次相遇是甲、乙所行的路程比为5∶4,相遇后两车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行,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返回,又在距离A城180千米处相遇。A、B两个城市之间有多少千米?”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仍然采用比的知识来思考:一次相遇就是1个全程,2次再相遇时行了3个全程,这样甲车就行了15份,乙车行了12份。甲车就比1个全程多6份,第二次相遇点离A城180千米,意味着全程中3份就是180千米,这样1份就是60千米,全程9份,就是540千米。有的学生采用分数与比的关系来思考:第一次相遇甲行了全程的5 / 9,乙行了全程的4 / 9,二次再相遇时甲行15 / 9,这样就有180÷(2-15 / 9)=540(千米)。有的学生采用方程的解法……
创设合适的情境,引领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入手,在探寻不同解法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开放解题思路,不只是追求一题多解,而是在训练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选择条件开放的练习
教科书是数学教学的蓝本,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这就要求教师在练习设计中以教材为源,但又不囿于教材的束缚,采取形式灵活的改编习题,让它们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在“10以内加法”教学中,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10=+=++=+++,9=+=++=+++”,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9、8等数的构成,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法的基本方法,并在练习中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采用条件开放式的练习,一方面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篇7
一、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谓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打破常规,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寻求变异,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二、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如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等。下面着重讨论如何就上述三种方法对学生展开训练。
1.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就是指针对同一条件,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为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在物理问题的问法与提法上下工夫。一个物理问题的结构对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答程序具有引导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提问的方式,决定着思考的方式和回答的内容[2]。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方式提问,效果截然不同。例如,关于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这样提问:用天平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这种思路狭窄的提问方式,意味着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如果这样提问: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这种思路发散的提问方式,决定了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以及对学生思维引导的有效性和促进作用。
其次,要在问题本身的设计上广开思路。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条件多余需选择或条件不足需假设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答案不清待确定的开放性、不完善的习题,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用不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便于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围绕初中物理概念“压强”的教与学,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实验资源,能设计出哪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应围绕控制物体“受力面积和压力”两个变量来考察“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根据本课题要求,我们把实验设计重点确定为寻找生活中具有“同一物体各端面积不同”结构特点的物品或器具上。为此,首先把实验材料分为文具、服饰(包括鞋)、日常用品、常见工具、人体结构(或肤觉的利用)和其他类别,然后启发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列举身边方便获取的每一类可供利用的资源。
本课题中,基本符合要求的实验材料有:(1)文具类:一头削尖的铅笔、中性笔或笔芯、文具盒、笔筒、长方形橡皮、墨水瓶、书籍等;(2)服饰类(包括鞋):冰鞋、旱冰鞋、高跟鞋与平底鞋等;(3)日常用品:板凳、桌子、椅子、肥皂、图钉、勺子、杯子、筷子、两端粗细不均的各类瓶子等;(4)常见工具:钉子、刀具、螺丝刀、锥子、斧头、铲子等;(5)人体结构(或肤觉的利用):脚与膝盖、指肚与指甲、手指与手掌、站立与趴下等;(6)其他类:砖块、硬纸盒等,或者利用木材、泡沫板等材料自制一些具有“同一物体各端面积不同”结构特点的物品。同时,为了突出压力作用效果,便于学生观察和体验,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选择以下实验材料对实验效果进行放大:细沙、海绵、泡沫板、橡皮泥等。最后,要求学生自选上述材料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学习。
2.逆向思维
思维方向有“顺向”和“逆向”之分。顺向思维指的是按人们一般的思维习惯从正面、表面或明显的、易于接受的方向进行思维。逆向思维则相反,它是从事物的反面,从一般思维习惯的反方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通常有:
(1)利用典型实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习惯
科学史上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就是法拉第依靠逆向思维,借助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得到启示:既然电能够生磁,磁能否生电?历经10年探索,设计了各种实验,他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磁的本质。从物质到反物质,从粒子到反粒子等许多近现代物理成果的发明或发现也都巧妙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这些经典案例告诉我们,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些成功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强化和训练,不仅有助于开发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执果索因,教给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从正面思考问题,即由原因推导出结果。但对某些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顺向思维的解决方法往往比较烦琐。这时,如果我们能倒过来想想,即巧妙运用逆向思维,往往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增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力度来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比如进行变式教学:改变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或把问题倒过来,构成执果索因的逆向性命题。在物理学中,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光学与电学中的“黑箱”问题,需要利用反证法证明的问题等,都是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来解决的典型问题。
篇8
摘 要:本文先简要阐述逆向思维的基本概念,然后着重介绍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关于逆向思维的训练与应用。
关键词:逆向思维;艺术设计教学;思维训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的步伐与效率也在不断加快,各大高校也开设了艺术设计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教学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培养,因为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设计人才,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逆向思维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具有提升艺术设计创作水平的实用价值,在艺术设计的训练与应用上都有重要作用。
1.逆向思维的基本概念
1.1 逆向思维的内涵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具体而言就是改变人类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1]。逆向思维表现的事物发展往往与正常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这种思维方式让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反面去深入探索,从而树立新的思维与新的思想,创造新的事物形象。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利用了大多数人常规思维方式的缺陷。
1.2 逆向思维的基本原则
逆向思维包含四种原则:专业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专业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创新逆向思维方法时一定要积淀一定的专业知识,设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设计专业的相关理论,才能把握好逆向思维的方向与尺度,进而形成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目的性原则指的是进行逆向思维时一定要明确设计的目的,逆向思维也要有一个具体的指向,不能偏离,这也是设计策划与进行创意设计的重要环节,明确了逆向思维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创作与想象;适用性原则指的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从对象的不同属性出发,进行合理的创作,因此在进行相应的创作前,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剖析设计对象的各种属性,了解产品的使用群体;导向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为了达到创意的个性效果以及视觉效果而摒弃正确的情感或者价值导向。
1.3 逆向思维的特点
逆向思维具有普遍性,在设计过程中的普遍性指的是可以在作品的结构与位置上进行上下或者左右互换,或者进行高低对立位的转换[2]。
逆向思维具有批判性,在艺术创作中,当所有人都以赞扬的态度去表现事件时,逆向思维者往往会以批判的心态去看待事件,这是对人们习惯性、常识性以及传统性的批判。
逆向思维具有独特性,常规思维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很多人都能想到的,而逆向思维则能够打破这种僵化的局面,往往能让人耳目一新。
2.艺术设计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训练
2.1 创新意识的培养
进行艺术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要求学生深入研究创造主题,找出对象的不同属性,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使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在进行设计创作活动中,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并提倡学生进行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往往是基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量,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在平常上课时应积极鼓励并督促学生多读书,多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2.2 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与实践
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打破常规思维,创新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固化的教学方式,尝试用逆向思维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创作。具体的实践中,鼓励学生将生活引入到创作中,联系实际,将逆向思维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对比用逆向思维创作出的作品与常规思维创作作品的差异,通过找出常规设计的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3 构建创新型的教学氛围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应做好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上的转变,通过搭建创新型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逆向思维的训练中。运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作业,让学生自动组队,推举组长,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创作,由学生自己宣讲成果,创作互动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
2.4 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
逆向思维训练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初步训练时,教师可以借助词汇来训练学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对比两种方式的不同,在初步训练有一定的成效后,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进行不断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在思考问题时也能从正反两方面考虑,这样使学生处理问题是更加全面,也让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出其不意与吸引注意力的功效。
3.逆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1 “错觉”逆向思维的案例
逆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其中“错觉”就是很多艺术家设计时常用的技巧,这种方法就是借助了逆向思维。如图1,是非常著名的鲁宾杯,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杯子,而将背景调换,我们能看到两张相对的脸,这个由格式塔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设计的图形被人们广为流传。
3.2 “解构重组”中的逆向思维案例
解构重组与事物固有的图形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们可以将非常规的图形重新结合起来,打破图形原有的局限,设计出全新的作品,使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通过逆向思维的创作,让学生的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3]。比如在际的课程讲解中,在选择“保护自然动物”为主题的创作中,学生可以用各种贴近主题的事物进行重组在一起,如在实际的设计教学中,有学生就设计了一个画面下放是动物牛与鹰的头像,而画面的上面则是人的手臂以及捕杀动物的工具,该图片表示的意义是提醒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吸引了其它同学的注意力。
4.结语
随着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上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作为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组成之一,是学生创造力的的核心体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逆向思维方法的训练,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向东.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J/OL].科技与企业,2013(17).
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意思维
创意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而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就创意思维的本质而言,创意思维是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在此过程或成果中突破常规有所创新的思维。创意思维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全方位地提高思维能力,更完美而有效地创造客观世界。
1 创意思维的源泉
创意不是随意、随便的空想,创意思维也不是胡思乱想,不着边际的编造和涂鸦。创意思维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各类信息、图片、书本资料等的整理、收集和学习借鉴。生活为我们的创意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离开对生活的热爱、观察和细心品读,那么我们的创意设计也将是很枯涩的,无血无肉的,不能产生有效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一个从事设计和艺术工作的人来说,就应格外对生活、对周边的事物、草木、鱼鸟虫兽等都要有积极的态度和敏感度去感受他们,了解认知他们,就如一片树叶在凡人的眼里和艺术家的眼里看出的是不同的结果一样。我们现在做设计,要追求环保,要做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不能说“绿色”垃圾塑料袋就是环保,不能说穿上一件绿色衣服就说自己热爱自然,绿色环保了,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认真细致观察,寻找那些合理的因素,那些维持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因素,同时要发现那些破坏和谐的不良因素,在进行创意设计的时候,从大处着手,从小处中发现让灵感闪动的东西,以此来引导和激发自己的创意思维,汲取生活中的创意之源,让我们的设计更合理,更具有突破性和可行性。
当然,生活是设计创意的一个基础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也将世界乃至全球的距离拉近,各类信息、图片、书籍资料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设计领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为我们的创意思维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素材。设计本来就是一门涉及学科范围很广的专业和工作,需要设计师具备许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也一定要借鉴他人优秀的创意作品,来引导和启发自己的创意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收集信息、图片和资料,阅读大量的书籍,如科技领域的,生物领域的,小说、散文等文学领域的,从中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为我们的创意思维训练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
2 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
有了对生活的热爱,观察和细心品读,有了对信息、图片、书籍等资料和知识的积累,这不代表我们就能设计出具有很好的创意作品出来,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训练方法有很多,也有规则或法则可循,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虽然说创意思维不应该被许多规则和技法所限制和束缚,但只有对一定的规则、技法等的深入掌握和运用,才能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如前面所说,创意思维不是随意的空想和不着边际的乱涂乱画,它是需要一定的形式美感和功能作用,这正如了解一个人要先和他交往,认识一件事情要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一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训练有许多方法、方式,我们常用到的有多向性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尝试多角度思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的本质的透彻了解;放射性思维:就是紧密围绕一个中心,在与之相关的领域内成放射式地寻找一切与之有联系的信息,以此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换元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构成事物特征的多种元素,并对其中的某个要素进行变换,以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新特征;转向思维: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旦在某一个方向受阻,应该能够及时转向另一个角度。在探索事物的过程中,应学会“旱路不通走水路”。对立思维:从常规思考角度的对立方向展开思维,从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出发,寻找突破的新途径。还有如:联想与想象,标新立异与独创性,广度与深度、求同与求异等等的思维训练方式。这里的每种方式、方法之中又遵循着一定的技巧和模式,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训练和练习,才能使自己能够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并升华到能熟练、综合运用的程度,才能使我们的创意思维能够打开,思维得到真正的开拓。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即使头脑饱满知识,可能创意设计时也会一脸茫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同时,在生活中,随时留意身边的人、事和物,做个有心、用心观察的人,能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去发现一些闪光的东西,激发我们的想象和灵感,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我们所积累的素材和知识才能更多,更丰富,为我们的创意思维设计作很好的铺垫,在进行具体的创意设计时,也不会感到很枯燥或束手无策,我们的创意设计也会如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又鲜艳。
3 创意思维训练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意,艺术设计更是如此。艺术设计的创意、创新和发展也体现着一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社会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共同发展,我们在创造某一产品时,不能只简单的考虑到产品的功能作用,还要考虑到产品的舒适性和美感性,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要使我们的身心感到舒畅和惬意,即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精神的追求。同时,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训练的时候,也激发着我们对艺术设计领域的责任感和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责任感,每个时代对设计师和艺术设计工作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当然不能回避,不能走在时代的后面,而是要用自己的创造,用自己的创意设计思维引领生活、引领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身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玲玲.创意思维训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论文关键词:家居室内设计 创新教育 设计思维创意课程
0、室内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家居室内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而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理想化、舒适化的内部空间。
(一)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
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它的目的就是使人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学习、休息感到舒服。心情愉快。
(二)合理组织家居室内使用功能
就是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通过思想思维的工作,而使布局更加合理,使家居室内结构层次分明,室内动静空间流线通畅。
(三)构架出舒畅的家居室内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的处理在生理方面应该适应人们的各种要求,让居住者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时感到满意,这主要涉及到通风条件、绿色和采光等方面的合理处理。
一、室内设计的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室内设计方面正逐渐向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富于文化.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设计是人性化的空间,其中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本质.每个室内空间都有不同的组合、生存与发展方式。
(二)文化的品味来源于陈设艺术
精致的陈设和简洁的装修是营造文化品质的一种手段,在室内陈设中,应该注意陈设与业主的身份、修养的合理和协调性。在陈设和风格上要追求一种独到的艺术品格.在组合中家具与陈设、绿化与陈设、照明与陈设等有机地协调结合起来,并且互相补充,以达到一种美。
(三)健康的设计理念
健康的设计注重装修设计和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品质。就是在施工中选择环保性材料和天然的材料,而在设计中则突出环保的概念和主题。
(四)精致产品
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人员的选择到材料的选择.从装修到陈设,不论哪一个环节都要谨慎对待,这样可以为业主创造舒适生活,也可以给设计者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我国室内设计创新教育发展的简况
早在20世纪初期,俄国代表巴甫洛夫和美国代表华生建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影响我国的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是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迟钝的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们失去了自主的思维和行为,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导和倡导下发展起来的,许多艺术院校都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也都纷纷将设计思维创意课程运用在设计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扩展能力,与以前的技巧性的知识的积累相比,这种模式更注重思维形式和素质的培养。
三、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
良好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学生中发掘出其固有的特点,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独创性。设计思维创意课程就是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加以有效训练和开发的课程设计与体系,这种创意思维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已储存的设计知识及新获得的各方面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式,克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打破陈旧,经过各种信息、知识的组合、匹配,借助类比、灵感和直觉等特点创造出相对于自身的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转贴于
我国很多院校都一味效仿外国设计院校或者是视觉大师的理论研究,都只是一味地复制。要想培养出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设计的人才,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自主的设计创意思维,顺应万变的社会。
四、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一)构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完美的创造人格。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面貌,学生建立起的创造性人格直接决定着他在创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可以使学生从容坚定地应对创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创造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在设计思维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打破陈旧的影响,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广泛爱好,发现学生自身的直觉能力、独创性与独到的欣赏力,激发学生自身的不同个性与想法,以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室内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思维技能的训练和教授,这是开发创造性思维最有效且最直接的办法,我们需要总结出一套既能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的模式。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及什么时候使用它们,让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科学的训练充分地得到开发。
(三)思维的训练方法
1.直线性联想思维训练方法
直线性联想思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视觉形态中主体对客体通过思维后的提炼和升华。在思维心理学领域中.这种模式的规律性较强,思维方式比较冷静和理智。该模式的特点是直线性,不作横向或者反方向的思维运动。学生应该通过艺术化设计手段将该手工艺术表现在作品里,使观看者直接通过视觉的表现形式,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和传递的艺术思想,让观看者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
2.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逆向思维方式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法,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寻求一种突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方式与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相比,它打破了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该方法的思路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而是背道而行,表现在设计上,往往采用与正常思维方式相差异。逆向思维模式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把在创作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多个事物结合起来打破常规,求新求异,让自己的思路逆向进行,让人们过目难忘。
3.交叉性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