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求得发展,需要不断地筹集到资金。从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企业成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部资金积累和外部资金投入。
内部资金是指企业留利和折旧资金,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需要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其中短期资本通过货币市场筹集,长期资本则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按照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调剂,可以把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协商进行的资金融通。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的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是由企业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本的最初所有者筹资,它的基本形式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零散储户或其他委托人那里收集来的资本以贷款、购买企业股票或其他形式向企业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优劣如何,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银行的信贷范围比较广泛,使得融资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而可以调节资金的供求与运转,开发多种金融商品与融资渠道,使融资成本相对降低、金融风险减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掌握融资的主动权,能对企业构成信贷约束,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与配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融资具有相对优势。而有的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低息贷款往往以银行亏损为代价,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淡薄,企业对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上升,银行呆帐、坏帐大量增加,由此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从总体上并不比直接融资低。其次,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发达国家里是“硬约束”,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干预银行信贷计划,使银行信贷约束趋于“软化”,容易产生拖欠贷款现象,使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有效运转,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由此他们认为,间接金融优势论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方式则具有相对优势。
从实践中看,各国在融资方式安排上都是二者并举的。不过,不同国家往往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美国和英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接近完全竞争,往往形成以资本体系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而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受政府指导性计划干预,金融与产业间建立起政府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在企业参股,积极参与企业经营,银企之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链条式传递关系。这样其融资模式只能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很少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筹资,只能转向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因此,直到本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60%,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50%,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相反,日本的间接融资在外部融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0—9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缓慢的反向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日本企业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二)
改革至今,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代表政府直接注资主导国民经济运行,并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牢牢控制着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流向,金融的市场化性质被否定,完全成了计划经济的附庸工具,这时,根本谈不上企业自主地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随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产生出新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0%,流动资金负债率已达到平均80%,从总体上看将变成风险极高的全负债运行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融资几乎只有通过银行,其资产的资本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和注资渠道而无法注入;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体系并非建立在如发达国家一样的理性约束的基础上,与融资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十几年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有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的不良倾向,造成国有企业大量举债经营,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负债结构的失衡,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其二,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必须保证国有企业重点资金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借款不负经济责任,甚至只借不还、负盈不负亏,使银行的信贷约束逐渐软化,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经营引起的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要引起银行的呆帐坏帐。据测算,目前不良贷款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5—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呆帐、坏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将消耗殆尽。同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乱帐问题,以及前些年一度出现的“泡沫”经济破碎后的沉淀问题(如高档房地产积压),都集中反映到了银行,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了愈来愈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巨大的通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内长期、潜在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现在,我们实际靠政权威信、政府信誉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经济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实质是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出路只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由计划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货币资金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
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要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和银行面临的问题,最佳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国有企业的资本化筹资活动彻底推向市场。
一、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发展直接融资
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负债结构的优化、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实行都有利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改革大局的严重问题。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比率低于10%,有些企业甚至是全负债经营。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愈来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国有企业的增资减债、兼并破产、抓大放小等政策措施,但由于国有企业资本金缺口太大,这些措施都一时难以奏效。而可用于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社会资金来源应该是比较充足的,具体来说:一是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居民的收入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化趋势,居民个人已日益成为储蓄和投资的主体,(见表3)到1998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包括外币)已超过50000亿元;二是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而中国广大的市场对国际资本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由于投资方式单一,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的约85%都形成了银行存款,通过银行又贷给企业形成企业债务,这也是企业高负债、低资本的历史原因。同时,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也受到发展条件和高融资成本的限制。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才能更有效地把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和国际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
二、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要求扩大直接融资
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面看,深化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构造合理的融资结构,是分散银行风险、改善银企关系,从而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如本文前面所述,由于国有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银行,使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引起的严重亏损,不可避免的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增加直接融资,减少企业资金中信贷资金的比重,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改善银企关系的根本出路。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直接融资成本要高于间接融成本,因此目前应以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为重点来推动金融改革,不应过分强调直接金融的筹资作用,对此我们应认识到,国有银行的改革关系到全国无数高负债国有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可以使社会资金分流,减轻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压力,国有银行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会随之降低。一般来说,直接融资中的社会成本是个别金融风险,而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政企银企关系尚无根本转变时,银行间接融资难以摆脱的更大的是系统风险,二者相比,风险成本大小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说,要从根本上消除金融体系风险出现的温床,改善我国金融结构,拓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与资本流动,就必须发展直接融资,这不仅关系企业自身存亡,也直接影响到金融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当然,我们应当注意,一方面在强调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间接融资方式仍需在融资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如果一味强调直接融资,忽视银行应有的间接融资作用,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发展直接融资是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当认清深化资本市场不仅是为了改变我国企业资本的注入方式,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资本来源的改变,可以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逐步消除金融体系累积性风险形成的体制根源,所以不能仅仅把到证券市场“圈钱”等同于发展直接融资,而要配合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不断发掘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功能,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总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改进间接融资,以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新型融资体制,我们就会看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下降,资本金将会得到充实;风险社会化会使社会投资者关注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效率,并逐步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化解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风险,最终实现从“货币计划经济”向“资本运营经济”的战略性转变,使国民经济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篇2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融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原来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结构不断向直接融资、银行贷款、银行表外业务和民间借贷结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特征、产生的风险,最后对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融资结构 直接融资 表外业务 民间借贷
引言
我国融资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财政主导的融资格局。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融资格局完成了从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的转变。从1980年起,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陆续发行国债、企业债和金融债,多种融资工具的出现丰富了融资市场。随着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分别成立,证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成长正式开始。但是,在2005年之前,我国融资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的80%左右。从2005年开始,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信用债的大量发行,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增加,加之银行融资类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民间借贷资本井喷式增长等因素,我国的融资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民间借贷也对我国融资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民间借贷仍然是金融系统风险管理中的死角,目前我国民间借贷法律极不健全,监管严重缺失,对我国民间借贷风险难以掌控,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融资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方面,直接融资及表外融资缓解了我国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融资结构变化增加了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如何化解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成为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难题。
我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
我国融资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银行表外融资类业务和民间借贷资本的大幅度增加。融资结构的变化使得融资工具更加丰富,融资体系更加合理,但是市场监管的不足和法律制度的缺失也是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增加
我国2010年直接债务融资余额达到20.2万亿,比1997年增长了42倍,占GDP比重明显上升。我国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运行,贷款融资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股票融资占比显著上升,债券融资继续增加,截至2010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20.17万亿元,占GDP的52%。债券融资已经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之一,融资结构明显优化。总体来看,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融资比例不断下降,直接融资所占比例上升较快。
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加适应了我国发展的需要,其中债权融资比重的增加是融资市场结构趋于合理的必然结果,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主要通过债权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以美国为例,美国2010年债券融资总量达到1.9万亿,而股票融资仅为0.26万亿,二者比例达到7.3:1,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债权融资占比仍有待提高。
(二)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大幅增加
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是指不列入其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其当期损益的融资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融资业务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保函、信用证和融资类理财产品等。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逐步收缩,尤其是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过度扩张的银行信贷受到一定限制,为维系企业客户,银行大量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理财产品等方式帮助客户融资。如果说委托贷款和银信合作是银行资产方的“表外化”,那么存款“搬家”至理财就是负债方的“表外化”。面对严格的监管和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纷纷发售理财产品,一是依靠短期理财产品期限的精准设计来保证关键时点的存贷比考核和业绩;二是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然后放贷出去,不仅不受央行信贷规模的限制,还能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表外融资使社会融资总量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了市场中的流动性,但由于表外融资业务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法律监管的难度。
(三)民间借贷体系发展迅速
随着近年来浙江温州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出现的民间借贷危机,民间借贷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中金公司以央行公布的2010年1季度末全国民间借贷余额2.4万亿为基数,增速按照央行浙江省分行公布的民间借贷规模增速推算,得出2011年全国民间借贷余额约为3.8万亿。至于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国有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太少,条件苛刻,放贷时加售大量理财产品,民企苦不堪言。国有银行主要是为国企服务的,民营银行主要是为民营企业服务的。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紧缩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异常突出,民间借贷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大部分从民间借贷市场筹集,因此,民间借贷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还是个人财富的增长,都离不开民间借贷的因素。
我国融资结构变化的风险分析
(一)直接融资市场不规范
近些年我国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比例有所下降、企业债融资逐步放开、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变得多元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用等级普遍较低,不能从银行中获得资金支持,而直接融资市场和民间借贷无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出路,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流动性。
但是我国建设直接融资市场,也需要建设一整套完备的法律进行监管约束,直接融资市场是把双刃剑,使用恰当则可以减少金融系统风险,增强企业和银行系统内的流动性,如果在监管不足、法律缺失下滥用,则会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巨大风险。
(二)表外融资业务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
虽然表外业务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要,但相对于表外业务的创新步伐,监管却相对滞后,表外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已经引起关注。表外业务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信托资金主要投向了房地产,理财资金由于“资产池”运作,也不可避免地流向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较高领域。此外,银行还面临信誉风险。因为客户购买银行的信托或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银行的信赖,产品一旦发生问题,必然对银行信誉造成影响。目前已有超过40%的借款者都是通过信托方式贷款,房地产商占绝大多数。资金流向房地产以及融资受限的企业,使得政府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巨额理财产品也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风险对冲机制和有效“防火墙”,表外业务风险很容易向表内蔓延。“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导致表外风险转嫁表内。
(三)民间借贷监管不力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民间借贷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重的。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确有促进作用,民间借贷既可以缓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资金不足的压力,又可以缓解居民储蓄投资的现实需要。但是我国目前的民间借贷市场尚不规范。2011年以来爆发的浙江温州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事件更使得民间借贷风险显性化。民间借贷资金扩张,甚至形成民间借贷产业链,大量资金积聚于借贷中介,并没有投资到实体经营中去,造成了资金配置的失效。民间中介机构的高杠杆性,使得当中介机构的资金链发生断裂时,民间借贷的风险被迅速放大,严重影响借款企业的流动性,给借款企业造成重创,给整个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高利贷和超高利贷严重损害借款人利益,使得区域内的消费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如何发展民间借贷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我国融资结构变化的对策
以上分析可得出,融资结构变化增加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但是由于我国融资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以银行体系为主的融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企业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靠银行贷款。虽然其他融资方式会产生一些风险,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多层次的融资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有序良性发展。
(一)完善金融市场
“十二五”期间,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尤其是投融资结构的完善,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融资结构来看,虽然目前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在增加,但是从整个大的格局来看,加快直接融资是完善下一步金融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必然会极大地提升现有的金融市场规模,同时会提升金融市场体系的功能。另外投融资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必然还会进一步产生新的市场组织和市场形式。所以目前在巩固已有的金融市场的同时,应积极探讨贷款转让、资产证券化、信托受益权的组织和票据市场建立,以及建立一个服务中小企业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股份交易市场等,以使这些市场构成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市场体系。
(二)银行表外融资需要控制和加强监管
近些年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开展,融资性理财产品停了又开,银行和信托相互帮衬,给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由于表外融资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使得原本清晰透明的账目变得较为复杂。银行表外业务应当逐步实现表内化,进入监管的视线,这样既能有效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也有利于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加强表外业务风险控制,防范表外风险向表内蔓延,建立有效“防火墙”,真正做到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的风险隔离。这就需求,一是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条件,注重对表外业务形成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项目实行统一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二是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建立独立审计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三是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引导和完善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各有关部门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社会多元化融资需求。对于民间借贷,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是对合理、合法的民间借贷予以保护。二是对投资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借贷活动,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引导。三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传销、洗钱、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司法部门应介入,严厉打击。对原先未纳入金融监管范围、涉及到存贷款业务的民间金融机构,应当由银监会牵头、地方政府配合,进行清理、整顿。对符合资质、管理规范、未涉及非法活动的,可以允许其在金融监管部门重新登记后在规定范围内继续营业。对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银监会也应适度放松对其从银行融资的要求。
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正确处理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同时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严厉打击非法吸储行为,妥善处理企业之间互相担保、单个企业资金链断裂波及其他企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卫红,吴中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11(20)
2.吴学文,郑静,蒋川.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7)
篇3
关键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一些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而金融市场结构变化直接导致了社会融资结构的深刻变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原则的条件下金融系统的作用逐渐凸显。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体系和部门的重要功能在于其能充分发挥着集聚、融通和分配社会资金的作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资金流通,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的功能发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最先出现的间接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以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借贷的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和负债业务实现全社会的资金融通。另一种则是直接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作为资金供求双方交易的平台而直接进行交易。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因此间接融资方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此后,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有组织的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建立,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成为企业融资的另一条重要渠道,直接融资比重在全社会融资总量比例也逐渐上升。这一融资结构的深刻变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孕育了促进未来进一步创新改革的机遇。近年来,青海省社会融资总量不断扩张,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2014年,青海省非金融机构部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列为1.6∶1,全省商业银行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应顺势而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青海省社会融资结构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间接融资在全省融资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青海省金融运行报告的统计数据分析,从2001-2014年,全省社会融资总量稳步增长,从规模上看,截至2014年末,全省社会融资总量达1412.3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25倍,其中,间接融资高于直接融资占比24.4%;从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占比近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96.7%下降至2014年这一历史最低水平62.2%,而近十四年来,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平均年增长率为38%,这表明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融资结构持续深化,但银行贷款依旧是全省非金融类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尚未改变(如图1)。
(二)直接融资在全省社会融资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虽然青海省的社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但直接融资稳步增长的趋势也逐渐显现,直接融资占比在2014年到2001年间提升了34.5%。结构上,从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两者情况看,2001年起,全省股票市场开始起步,到2007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出现显著增长,股票增长尤为突出,累计额是企业债券融资余额2.23倍,但仅三年时间,企业类债券发展更为迅速,从2010年,企业类债券融资余额大幅超过股票累计筹资额,在规模和结构方面的提升幅度显著。可见,直接融资迅速发展,从规模和结构上,在全省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日益提升。
二、青海省社会融资结构深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挑战
随着青海省社会融资结构的不断深化,金融脱媒愈见加深,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载体,其业务经营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对负债业务的挑战
随着全省社会融资结构不断的深化,直接融资市场上提供的金融产品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丰富的金融产品更能满足不同企业和居民个性化的投资需求,并提供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率,这促使企业和居民把资产更多地配置到非存款性金融工具上,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注意到社会融资结构深化对其资金来源造成的不稳定冲击。
(二)对资产业务的挑战
青海省社会融资结构深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最直接的挑战来自银行的贷款被直接融资产品所挤占,一些企业尤其是优质的大型企业,将更频繁地进入资本市场,以更低的成本筹集资金,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迅速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银行获得较高收益的贷款资产形成替代。商业银行对此将流失大量优质客户资源,贷款收益将逐渐收窄,这对目前全省商业银行主要以公司贷款为收入来源的格局形成较大挑战。
(三)对中间业务的挑战
中间业务一般包括支付结算类、类、基金托管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咨询顾问类、银行卡、其他类九大类。全省社会融资结构深化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挑战目前表现尚不明显,但未来随着直接融资的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增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重合(或相似)的某几类银行中间业务,比如类中间业务和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将会受到挑战。
三、国际融资模式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德国银行主导间接融资模式
德国由于分别实行全能银行、主银行制度导致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高。德国的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即银行是全能的银行,不仅办理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办理投资银行和保险业相关方面的业务。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主要作用,危机来临时,如果能保住大银行则基本上能控制住危机[1]。
(二)美国市场主导直接融资模式
美国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制度,即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独立经营。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信息处理、风险管理、流动方面的优势,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机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机构投资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自己的持续稳定流入,使得美国股票市场发达,同时,美国的公司债券是信用评级较高的大中型公司筹资资金的重要手段,均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2]。
(三)它国经验的启示
第一,虽然德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但德国全能性银行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有超强的应变能力,为企业提供短期、长期贷款,证券承销、财务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第二,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以市场为主导型金融体系,更有利于创新,能不断满足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多层次融资需求。第三,青海省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虽银行的经营范围受监管政策的严格要求,但面对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转型,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
传统的负债、资产形式将受到冲击,商业银行要加快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大资产、大负债”是涵盖表内外、本外币、境内外、利差和非利差的全领域综合发展的经营管理方式,大资产业务的发展要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变,大负债业务的发展要从传统单一存款向客户全量资金统筹转变。要通过对内强调全方位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对外强调根据不同客户特点,配置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为核心客户提供“大资管”服务。
(二)加快推动传统金融模式向综合化服务模式转变
要变零敲碎打的分散营销为集中统一的综合营销,通过整合客户、产品部门营销资源,配合业务流程优化调整,利用好线上、线下渠道,开展集约化、立体化营销,提升综合营销服务能力,通过实施全量资金考核,健全跨条线、跨部门、跨层级的客户需求综合响应和产品服务整体联动营销机制,形成竞争合力。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打通各类资金供求通道,通过贷款、理财融资、短融、基金、租赁、信托等多项产品,实现高、中、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资产组合,多渠道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三)加快推动传统渠道经营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渠道经营模式转变
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上有特别全面和完善的线下金融服务能力,要进一步推进前后台深度分离,统筹利用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电子银行等多种渠道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渠道服务的合力推动和优势互补。积极构建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上金融超市,加快智慧银行网点建设和推广,实施“移动优先”策略,把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移动银行作为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扩大移动金融业务领先优势。
(四)加快推动传统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向大数据管理模式转变
银行需要进行整合内部数据,搭建完善网络平台的数据可自动归集、便于批量处理,将单纯电子化存储的数据向实时更新和共享的大数据库发展,根据大数据库的信息形成对客户精准定位和客户需求挖掘。将微信、微博、QQ群等新型网络交互平台与网络金融业务结合起来,建立起银行与客户间联系纽带,并在这些交互平台开展业务咨询、业务宣传等相关的金融服务,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阳、吴碧媛:《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德国模式与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4.13。
篇4
【关键词】银行 金融结构 不良贷款
一、前言
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事金融业务的实践工作经验,从调整金融结构入手,对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全新设想,旨在研究不良贷款下降的路径,从而为降低不良贷款做出有益参考。
二、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良贷款始终是银行界不可小觑的重要金融难题,其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体系、银行体系脆弱,所以对不良贷款的研究始终是金融界的首要难题。尤其是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不同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方面,对其关系进行阐述。
第一,可从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的结构来看,不良贷款存在与银行业之中,因此只有银行可以承担贷款这项业务;第二,可以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不良贷款属于间接融资,也只有间接融资才会产生不良贷款;第三,从业务结构来看,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传统业务中的产业遗留,而现代融资业务并不以贷款为主线,也就不会产生过度的不良贷款;第四,从城乡结构和数量来看,不良贷款主要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因为城市的资金更为集中,而农村资金较为分散,也多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主;第五,从区域结构划分来看,不良贷款多出现在经济欠发达的非沿海地区,传统计划色彩较为浓重的重工业地区,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不良贷款主要出现在经济运行不正常的地区;第六,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不良贷款主要存在于共有制度较高的金融机构,而公有制较低的民事银行势必其不良贷款率要低很多;第七,从人员结构来看,不良贷款多易发生在传统业务人员身上,而拥有现代化金融知识,现代化金融理念的人员往往不易触发大规模金融贷款,而造成不良贷款。
而无论从任何一个视角进行观察,通过系统的总结,我们都可以看到,在金融结构中,不良贷款的存在,是可以通过金融结构变动,而有所改变的,也正因如此,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点,我们提出“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设想,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旨在研究不良贷款的下降路径。
三、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
根据上文对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结构与不良贷款之间存在莫大的关联。因此,在此提出“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设想,并且对此作出相对应的金融结构调整,以期找寻不良贷款的下降路径,以下笔者粗浅地从两个方面入手对这一设想进行阐述:
第一,可以从银证保结构入手,进一步调整我国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与保险作为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三大支柱主体,其在金融发展中,主要以银行为主,证券与保险业为辅的基本模式,而这种结构模式,恰恰是诱发不良贷款出现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稳步回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多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所以,调整金融结构,势必成为逐步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我国可先从调整金融机构业务入手,将现有从事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一部分脱离银行业务,开始做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也就是说从源头上降低银行业务的比例,而银行业务下降,贷款也势必会下降,贷款下降了,不良贷款也相应会得到减少。也许有人会担心银行业务比重下降后,会影响到放贷,其实在经济运行中,贷款只不过是融资方法中的一种,贷款的融资方式减少了,完全可以用证券等融资工具谋求新的融资方式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此同样可以解决经济运行中微观主体所需的资金问题。所以,此种方法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第二,可以从金融机构入手,进一步调整我国金融机构。我国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实际调查可以得知,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比例大约在4:6,而我国则在1:9左右。可以说,我国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调整上,还具备相当大的空间。尤其是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得知,直接融资不会产生不良贷款,所以,要想降低不良贷款,可采取调整金融机构,也就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间接融资比例的方式,从而最终向发达国家靠拢的趋势。因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比,其优点相当突出,主要是融资速度快,融资成本低,其根本优点还在于直接融资是释放小风险,避免大风险。例如:证券融资是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风险天天有,但天天有的风险,只不过将小风险每天都释放出来,不会积聚大风险,相反的情况是间接融资掩盖了小风险,积聚了大风险,如贷款融资,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被金融机构隔断了,存款人以为把钱放在银行里风险不大,实际上银行把钱贷放出去后,有的贷款利息收不到不说,本金的收回也感到无望,由此不良贷款金融机构每天在积聚,存款人却无从发现。所以,对融资结构进行调整之后,直接融资比重加大,也会使存款人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市场经济运营中,直接接触金融市场,从而实现风险自担的目的。而金融机构无需夹在中间承担风险,那自然也不会有过大的不良贷款增加之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从金融机构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全新设想,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要想降低不良贷款,不仅仅单一从银行调整经营策略出发,更应该进一步改变企业自身的金融战略发展方针,并且不断加强对降低不良贷款的研究,从而解决这一国际银行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参考文献
[1]冯建强.论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不良贷款下降的关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05).
[2]江春,沈润涛.中国经济失衡的金融结构视角[J].开发研究,2009(12) .
[3]张立强.转型时期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刘波.中国贷款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金融创新 供给侧改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显著。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讲,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要看金融体制和机制安排是否有利于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高效率地组合起来,让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较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而银行业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资源配置更偏向稳定、保守和传统优势行业,既不能满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金融需求。因此,金融创新势必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金融改革也将打破和重新梳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一、当前金融体制和机制对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一)金融结构偏重间接融资
以银行业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为主导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显著特点。截至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150 万亿元,机构总数4千多家,占总融资规模的65%,而十家上市的银行资产规模就超过100万亿,贷款超50万亿元。与此相对比,近三年来我国才陆续批准5家民营银行进入金融行业,资产规模不能与传统银行相比。传统银行业的资产分布特点是对公贷款占比70%以上,其中大企业、政府和银行机构贷款占据主要部分。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但由于传统银行业占据体制和机制的优势,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更是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随着民营银行的诞生,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依托互联网技术,民营银行将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融合,快速实现了资金、支付和各种应用场景的融合,开发出一系列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和符合需求的新兴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间接推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跟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供给不足、供需错配问题。但只要银行业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大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其产品创新动力就不会有很大改变。即使被迫做出某些应对,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难以为继。
(二)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充分
一直以来,我国大力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持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截至2012年末,我国股票总市值已名列全球前茅,债券发行规模也保持了高速增长,2012年广义的直接融资占比达到40%,扣除影子银行业务融资额,直接(股债)融资也占到了18.8%,比起当初的10%左右有了较大发展。但从资本市场发展的逻辑看,为了开创直接融资市场的良好局面,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先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的企业往往是效益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在客观上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新兴企业被拒之门外。12年后我国股市开始走向低迷,股权融资规模也呈现萎缩状态。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后,一系列推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三板市场震荡前行,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有个更多的融资机会。
(三)金融创新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手段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主要任务是限制过剩产能资金供给,提高实体产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尽可能将潜在产能快速转化为实际产能。通过金融创新帮助解决因结构问题而产生的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点燃创造热情、激发创新活力。
二、金融创新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体制改革创新
体制创新我国金融发展创新的首要任务。体制创新主要是通过顶层设计建立防控风险与鼓励发展创新的体制,鼓励金融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供给侧主体结构单一化问题一直存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仅限于相同或相似类型主体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创新意识、忧患意识不强,其结果是一方面新兴企业、创新企业急需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而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虽有资金但缺少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产品,贷款难、贷款贵、难贷款的情况非常常见。所以政府必须有决心进行深刻的体制变革,通过体制改革改变金融从业者的意识状态,让其主动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变革需求。
(二)管理机制变革创新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即便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较小的金融机构与社会上一般的企业相比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其管理机制上更是体现了大的特点,就是不管这个银行资本有多少、人员有多少、地方有多偏,在管理上都体现的符合上级要求、听从上级指挥的特点。近年来,国家以及各金融机构多次出台政策措施鼓励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但效果均不理想的原因就在于银行机构在管理上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国有大银行条线管理机制。导致基层分支机构、基层网点虽然了解对客户的需求、地方的特色、产业发展的状态,但是没有能力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没有权限突破规定。因此,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模式,在庞大的运作机构中根据机构层级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保持基层机构灵活性的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产品开发设计创新
一方面是金融体系内的资金充裕贷不出去,一方面是企业缺少发展资金,这最直接的反映出金融产品供给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矛盾,这也是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传统银行机构内的人员没有足够动力了解众多小微企业和客户的需求,沟通他们遇到的各种限制,也就不会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他们的优势来化解风险,进而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来。未来成功服务众多小微企业、新兴企业和广大居民最终靠的一定不是谁得机构最大、谁的网点最多,而是谁最了解其客户需求并及时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篇6
1.金融发展指标本文将金融发展水平细分为四项指标,即金融结构发展指标、金融中介发展指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金融效率指标。金融结构发展指标采用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通常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额与名义GDP的比值。本文选择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金融相关率(x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反映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为间接融资依然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银行中介发展指标(x2)=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可以衡量河北省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即用资本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金融市场发展指标(x3)=(股票市场筹资额+债券融资)/GDP。金融效率指标即资金融通的效率,反映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金融效率指标(x4)=金融机构全部贷款/金融机构全部存款,比值越大,表明金融效率越高,反之金融效率越低。2.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根据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所以选用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比重(y1)作为第一个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GDP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DP有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所以选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y2)作为其中第二个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另外本文还选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y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y4)、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y5)、第二产业就业比重(y6)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其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y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y4)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
二、实证分析及结果
首先以2008年为时界,将2000-2012年划分为两个经济周期:2000-2008年和2009-2012年,每个经济周期都历经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通过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金融发展将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一)2000-2008年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灰色关联度测定与优势分析2000-2002年河北省CPI指数呈现负增长,投资需求疲软。政府通过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引导资金流向,刺激各产业发展。2003-2008年经济历经复苏至繁荣,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资金总量,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可以分析经济萧条和繁荣时期,在政府实施的不同货币政策的引导下,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通过利用表1和表2中的数据,计算各母子因素序列间的关联度,形成关联矩阵R1:2000-2008年各指标关联矩阵R1通过分析关联矩阵R1可以看出:1.河北省金融中介发展指标(x2)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优势母因素。这说明通过金融中介间接融资依然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在日益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下,资金结构配置日益优化。一方面,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刺激投资需求。2008年金融机构年末贷款金额比2000年增长了三倍。另一方面,这个阶段消费潜力巨大,消费结构的优化决定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所以这一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增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效果逐渐显现,这也是货币政策机制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结果。2.河北省金融市场发展指标(x3)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金融中介发展指标(x2)的影响,即(r35>r25、r36>r26)。这说明这一时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对第二产业的扶持力度较为显著。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能够较快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与现实相符,2005年以来,股票市场日渐复苏,截至2008年底,河北省上市公司A股筹资额为155亿元。另外短期融资券已成为河北省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2008年底短期融资券融资发行金额63亿元。3.河北省金融市场发展指标(x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小于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即(r23>r33、r23>r33)。这说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弱,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间接融资。至2007年,河北省上市公司共有36家,其中31家属于第二产业,仅有2家属于第三产业,这也印证了这个结论。4.河北省金融效率(x4)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较低。2000-2008年,河北省金融效率指标从77.6%下降至53.4%,河北省在利用间接融资方面的效率呈下降趋势。在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时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升级。巨额的科研费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银行存款规模的扩大可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资金保障,但这同时需要提高金融体系吸收储蓄并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
(二)2009-2012年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灰色关联度测定与优势分析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经历了2009年经济最困难时期后,河北省经济增长逐步实现复苏。在这个时期为了使经济走出低谷,政府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河北省投资贡献率超过消费贡献率,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产业投资支出离不开金融支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系统的竞争性将储蓄资金分配于不同利润的投资之间,通过调整资金配置效率,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1.2009-2012年河北省金融中介发展指标(x2)依然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母因素。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金融贷款的支持。因为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景气使间接融资再次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与上一阶段相比,河北省产业发展属于投资驱动型,所以政府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对能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部门进行限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河北省金融相关率指标(x1)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比较显著。这说明金融总资产的增长将促进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随着金融机构储蓄能力的增强,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外通过金融发展可以提高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3.河北省金融中介发展指标(x2)对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影响大于金融市场发展指标(x3)。这说明2008年以后,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低迷,间接融资依然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金融中介对各产业的支持,使得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也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4.河北省金融效率(x4)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这一阶段河北省金融效率(x4)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与上一阶段相比,金融效率(x4)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日渐增强。说明这个时期,投资渠道日渐通畅,河北省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有所提高。从2008年至2012年,河北省金融效率指标从53.4%上升到61.4%,河北省在利用间接融资方面的效率呈上升趋势。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河北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非常显著。金融发展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影响较显著,说明完善的金融体制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依靠以金融中介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说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主要流向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金融机构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依然不够。第三,河北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筹资的直接融资方式远滞后于以银行为主导地位的传统间接融资方式。这说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发展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企业上市融资效率。其次,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最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选择。
(二)发展创业投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风险创业基金(VC),让更多资金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重视金融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贷款比例,从而加大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建立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功能,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提高储蓄转化投资的能力,增加直接融资比重。
篇7
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1]是指债权人利用法律和合同所赋予的权利,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方法,对债务人——负债公司及其经营者或经理人员行为进行的监督控制或激励约束,从而对负债公司的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所发生的影响或带来的效应。
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业主所有制的古典企业逐渐进化为现代公司制企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引入了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经营效益不再受业主本人能力的限制,由此产生了委托—关系。但是,管理者与所有者两个行为主体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管理者因为企业不是其所拥有的,所以可能更加倾向于在职享受和消费,而所有者则希望其资本增值。而信息不对称是广泛存在的,使得股东无法对管理者进行完全监督,或者监督的成本大于监督所带来的效用,这样,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经营管理者手中。
在经理人员对企业绝对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投资中负债融资的比例将增大经理人员的股权比例,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在大股东绝对持股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投资中的负债融资比例将增大股权集中度;在法人股绝对持股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负债融资的比例将增大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如果债权人对公司的约束是硬的,那么,在股权分散、法人或管理层持股较小的情况下,增加负债融资一方面相对提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监督力度和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债权人将承担起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职能。如果外部中小股东通过一定程序将自己的监督权委托给大的债权人,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中小股东“搭便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使大债权人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这样因负债增加而使股权相对集中和管理层股权比例相对增加而提高他们追求绩效的动力,同时负债也使失败的风险增加从而使债权人的监督加强,促使大股东和管理层多努力工作少个人私利。两方面作用结合在一起,将大大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负债通过相对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一方面增加了管理层的激励,降低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成本;另一方面,债权人的监督约束了大股东的私利行为,避免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可以说,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具有正面效应。
2、中国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一)中国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现状
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公司预算软约束的情况相当严重,至今仍未硬化(郑江淮,2001),为此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并不是正面效应。谢德仁(1999)提出了这一悖论并进行了解读。进一步说,中国上市公司的情况又如何呢,于东智(2003)、王四满(2005)等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上述“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具有正面效应”的结论也不成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负面效应,即体现为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或称负债融资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
(二)中国负债融资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原因
1.股权融资偏好和便利使得债务融资无法限制经理人员滥用现金流。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表现为尽可能利用在证券市场上增发和配股的机会获取股权资本,排斥债务资本,导致资产负债率偏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欠缺、再融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以及筹资者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认识偏差等,造成了股权融资便利和融资成本较低的假象。在这一假象的驱动下,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而很少进行债务融资。这使得债务融资无法发挥限制经理人员滥用资金流,从而降低成本的作用。
有资料显示,近十多年来,中国企业在只包括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证券直接融资的融资总量中,直接融资虽然发展较快,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小,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截至2008年末,银行贷款融资在融资总额中的比重高达91.8%,直接融资比重仅为8.18%。在只包括股票和企业债券的证券融资中,股票发展较快,企业债券发展过慢。在包括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企业债权融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的比重更是占有绝对优势。1995—1998年,平均来说企业债券仅为银行贷款的2.11%。
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对企业来讲,发行债券往往比股票更具吸引力。据资料显示,自1946年以来,在美国全部的外部融资中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比重基本上都高于股权融资的比重。1970—1989年间,英美两国债券融资分别占外部融资的129%和196%。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国更加注重发行债券融资。美国1993年直接融资的债券市值为12.7万亿美元,超过股市7.4万亿美元近50%。美国非金融公司债务总额中,属于银行贷款的比重1979年下降为15.7%,到1989年和1994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0%和8.2%。
2.商业银行独立性的欠缺和债权的软约束。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和个人都被假定为严格地遵守预算约束,在预算约束的范围内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中国却往往出现约束软化的现象,即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方(政府或银行),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坚持原来的实现合约,使企业资金的运用超过了其前其收益的范围,或者从跨时期的时间角度来说,提供资金的机构使企业支出超过了其将来收入现值所确定的范围(平新乔,1998)。对于预算软约束的解释有多种,科尔奈(1986)将其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集权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父爱主义”,以及政府追求就业目标或政治支持等。此后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不仅仅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预算约束的软化,而且集中的银行体制也会导致预算软约束。以上解释似乎都与中国目前的现状相吻合。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属于国家所有,而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既然所有权都是国家的,那就难分彼此了。虽然《商业银行法》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独立性提供了法律保证,但仍受到国家政策甚至行政命令的影响。商业银行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关系依然纠缠不清,它们共同的目标都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自发地产生对银行的依赖感,甚至习惯于对债务进行抵赖。同时,国有银行自身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一股独大”、委托问题和经营者激励问题,导致银行通常并不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此外,中国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是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首要目的,银行作为债权人事实上无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只要企业能够按期偿付贷款的利息,银行就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银行通常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地位,这大大阻碍了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
3.破产退出机制和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法律规章给予政府机构太多的权利,而关于债权人权益的条款则含糊不清,没有明确清晰地规定当企业拖欠债款时债权人能够做些什么。在破产过程中,即使银行能履行一些作为债权人的权利,但是在执行时也常常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掣肘。由于市场规则和债权人基本无法主导破产程序,在缺少市场力量和债权人力量监督的情况下,破产往往成为债务人逃避债务的手段,破产在现实中离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严惩人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发展了十余年了,但上市公司的破产退出制度仍没有完全建立。前面也提到,中国的《破产法》仅限于调整一般企业,而上市公司的破产退出缺乏健全的法律依据。尽管证监会在2001年2月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并于2001年11月进行了修订,使得几家早就被PT的公司先后退市,但此办法对亏损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时如何发挥债权人的相机治理作用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所谓相机治理[7],是一种动态治理的观点,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时,由债权人替代股东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破产法律法规并不支持银行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接管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这大大限制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行政干预、法院独立性不强等原因,银行对企业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3、解决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有利于发展企业债券,这首先表现为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债券利率也相应降低,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低廉;其次,企业股权融资的难度在加大,证监会已经出台了对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该规定要求对拟上市或增发新股及配股公司报送的材料由许可的国内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双重审计,这也增加了股权融资的成本;再次,实施债转股后,中国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下降,拓展了企业债券的发行空间。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目前至少做好以下工作:(1)不断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是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条件。(2)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并在政策上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如逐步放开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限制,由市场定价。制定减免企业债券利息税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3)调整企业债券品种结构,增加债券的流动性和可转换性。进行企业债券品种的创新,能为债券发行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4)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不断完善中国的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和企业信用的评价体系,使资信评估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投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2.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打造独立的债权主体。要解决银行债权的“软约束”问题,消除国有企业随意拖欠贷款的现象,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消极治理的态度,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充分的公司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革,努力解决国有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打造真正独立的债权主体。要严格杜绝各种行政性贷款,消除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尽管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一定要首先树立市场化运作的观念,反对那种把银行当做政府拯救国有企业的工具或提款机的行为,以保证商业银行能够自主经营和自控风险。
3.完善主办银行制度,授予银行更大的监控权。在目前情况下,应考虑授予商业银行更大的监控权。(1)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应当允许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2)可以考虑授予主办银行特殊投票权,允许其代表所有的债权银行享有一票否决负债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力。(3)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允许主办银行对企业进行战略持股,或者允许主办银行直接进行债转股,以更好地发挥债权治理的作用。
4.改革和完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要改革现有的破产法律制度,把改革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对债权人利益和债权人市场的保护上。破产法律制度作为公司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为前提,以维护债权人利益、重整社会经济资源为目的。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对现行的破产法律制度进行改革。(1)破产法律制度对破产主体应当一视同仁,对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破产清算,应当设定相同的程序,而不能有歧视性的规定。(2)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破产程序。破产的目的首先应设定为清偿债务,其次才是社会资源的重整。因此,破产法律制度应当限制政府部门和债务人的主管部门在破产程序中的不正当权力,消除行政权力对破产过程的干预,避免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3)应增加债权人、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在破产程序中的参与权,着重提高债权人对破产程序的参与程度,增强破产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破产法律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债权人有权参加清算组的工作,并可以单方面提出和解和整顿的请求。同时,企业资产的评估或企业的整顿必须在债权人的直接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以保证公正性和有效性。(4)要做好相关的体制改革。破产机制的完善牵涉到许多方面的体制完善,例如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有股的减持。作为所有者或控股者,地方政府更可能通过各种与市场规则完全相反的方式继续扩大对处于困境的公司提供支持,这些措施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实施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向上级部门进行游说等。作为所有者或控股者,当地方政府不得不按照法律、法规及法院判决处置其所控制的公司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干涉相关法律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四满.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0.
[2]张彦,杨富国.如何发挥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J].科技资讯,2006,(6):21-22.
[3]王四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考虑环境因素[J].证券市场导报,2005,(5):36-38.
[4]文忠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06,(3):16:19.
[5]杨兴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J].会计研究,2002,(8):9-12.
[6]曾春华.浅谈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J].商业会计,2005,(12):13-15.
[7]张锦铭.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23-128.
[8]马小英.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分析[J].北方经济,2007,(2):29-30.
[9]Aghion,Philippe,PatrickBolton.“AnIncompleteContractsApproachtoFinancialcontracting”.ReviewofEconomicsStud-ies,1992:73-94.
篇8
【关键词】医院 体制改革 融资模式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竞争日趋激烈,人民群众对医疗需求也日益提高,大量民营医疗机构纷纷涌现,使国有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机遇。如何适应卫生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进行医院投融资及资本运作的改革以推动医院的发展,已成为各医院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影响国有医院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而医院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产权管理主体的确定。加快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明晰产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有效的改革医疗管理体制,为拓宽医院融资渠道提供根本上的支持。
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方向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这其中就包括融资效率。我国对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即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如果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更合理的是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公立医院、非政府所有的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产权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总体层面,二是个体层面。总体层面的改革,也就是对医院所有权的改革,会重新规划分配社会的医疗资源,调整不同性质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比例。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众多,政府难以同时给予如此多的公立医院以足够的财政支持,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而公立医院与其他性质的医院相比,存在着融资渠道较窄和方式不够灵活的劣势。要维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必要对部分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做出调整。在对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时,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出售的方式,在将竞争引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还要保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和非营利医院的主体地位。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对于那些有优势的公立医院,应该保持其公立的性质,以保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二是对于优而无势的公立医院,即拥有良好的技术条件,设备和人员,但规模不大、对本地医疗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强的医院,可以采取横向、纵向整合或民资、外资参股的方式,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强弱联合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联合。在正确评估双方医疗资源特别是弱势一方的资本和整合后的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这种整合方式能有效的实现双赢的结果。三是对于处于劣势的公立医院,由于政府已无力经营这些医院,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更有效地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可以采取将这些医院竞价出售,或让民资和外资参股、控股而国有资产股份逐步退出的方式。虽然这些医院改制后,大部分都会变为营利性医院,公益性的色彩有所减弱,但是有资料表明,许多改制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运营状况都有大幅度改善,较改制前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体制改革后的融资模式
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足够的资本规模,可以保证医院投资的需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和规避融资风险,融资方式的妥善搭配,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因此,融资活动决定和影响医院整个资本运动的始终。融资机制的形成,直接决定和影响医院的经营活动以及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
现代公司融资理论认为,融资机制的形成,表面上是融资形式的选择,实际上是医院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由融资工具本身的特征、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决定的。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医院融资机制的重要内容。融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
医院的融资是一个随经济发展由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的过程。一个新的医院建立后,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当医院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利用外源融资可以扩大规模,提高竞能力。当医院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医院往往会从融资成本的比较中选择一种更高层次的内源融资方式。实际上,就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没有内源融资,也就无法进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获得权益资本,医院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资,首先取决于医院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同样也才能获得借入资本。从融资原理分析,医院负债经营,首先是医院自有资本实力的体现,自有资本为医院负债融资提供了信誉保证。而且经济效益好的医院,投资回报率高,股东收益好,更应注重内源融资。与发达经济国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医院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而内源融资比例很低,一是以往的旧体制决定了医院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二是医院缺乏自我积累的动力和约束力。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外源融资决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医院只允许间接融资,而否定直接融资。实际上,能否直接融资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医院制度改革。1952―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低收入分配加社会福利的政策。低收入集中分配的政策造成了积累主体单一化。直接融资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变化后才出现和可以利用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还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和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究竟以谁为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方式(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十分发达,医院行为完全是在市场引导下进行。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的著名学者梅耶斯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医院融资的选择,应先依靠内源融资,然后才是外源融资。日德模式的特征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产融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受到抑制。日本的银企关系有着特定的制度安排,即主银行制度,主银行是指对于某医院来说在资本筹措和运用方面容量最大的银行。德国实行主持银行制度,特征与日本主银行制度相似,其存在背景都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制约较弱。
我国在长时期内形成了医院对财政的依附关系,尽管我国不可能达到美英那样的直接融资比例,也很难确定最佳的融资比例,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必然趋势。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改善医院融资结构,将是我国医院融资结构方面的方向性选择。
四、政策建议
我国应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医院间的新型监管关系,形成市场对资本结构的调节选择机制。主要政策建议有以下几方面。
1、逐步缩小政府投资领域和范围,减少对医院微观活动的行政性干预
对公立医院而言,卫生投融资改革在赋予其理应得到的投资决策权的同时,也需要医院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让医院真正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投资决策和运作;对政府而言,卫生投融资改革是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卫生投融资体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减少对医院微观活动的行政性干预,逐步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并提高政府卫生投人的适宜性,促进卫生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减少对医院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行为的直接干预,推行法人投资责任制,为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政府卫生职能应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充分体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综合运用规划、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引导和管理市场,履行规划、准入、监管、经济政策调控和信息、促进多样化和竞争等职能。政府要为组织和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而承担筹资者角色,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扩大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和医疗救助人群,改善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国家卫生财政投人方向准确,将能大大改善卫生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使政府投入有限资金承担起本应承担的社会职能。除医疗市场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仍应由国家负责之外,其他领域可让非国有资本进人,当民营资本和外资进人医疗市场后,可以改变目前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局面,打破现实的垄断。当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医疗市场后,国家的卫生投人可从大多数人们所非必需的医疗市场中逐渐退出,更多地投向可以保证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中。诸如妇幼保健、血站、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建设,以及卫生监督、社区基本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
2、完善卫生投融资政策,加强对公立医院经营活动的监管,维护医疗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应创造有利于社会捐赠卫生事业的政策环境,如对捐赠者减免税收等,鼓励社会对卫生事业的捐赠。为支持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和鼓励社会资本向非营利性医院的投入,政府应根据社会投资的地区或项目,对社会投资实行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吸收社会投资产生的新技术、新项目,给予一定的定价自,以便非营利性医院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国有非营利性医院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财务行为的监管,监督其是否真正非营利,是否承担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确保非营利性医院提供卫生服务时,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并将社会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严格控制在一定的合理合法范围之内,保证其收益主要用于医院发展。政府要制定并尽快颁布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使非营利性医院的产权性质、设立、经营管理、破产、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章可循。要制定协调政府卫生、民政、工商、财政、税务、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相关政策,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兼并重组,促进营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公立医院转制过程中人员安置问题和转制后人员流动问题,减少转制成本。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在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对进入医疗行业的社会资本进行宏观调控,监控服务价格、防止价格欺诈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取缔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卫生服务提供者,维护医疗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庆文、邵海燕、陆竹:股份合作制医院的理论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1(11).
[2] 王小万、刘丽杭:医院融资机制分析与资本运营[J].中国医院管理,2002(4).
[3] 陈晓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 黄伟灿、孙庆文、吕世伟:我国公立医院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经营,2003(8).
篇9
一.我国的融资环境
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企业制定筹资战略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环境之下,制定时要考虑:1.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一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高速的发展势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表明,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游资找到了出路。3.技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科技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有计划培养,都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公众的状况,这是确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前提。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顺利实现。此外,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应该属于企业筹资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政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研究开况等。就筹资而言,企业内部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吸引资金、技术进入企业,因此企业要得到实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应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将资金、技术交由企业使用和管理。
二.企业的筹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下面对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分别加以介绍:
(一).内源融资方式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在这里,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表外筹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的作用等。比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一项产品的筹资协议,先将产品售给客户,然后再赊购回来,该项产品并未离开企业,但企业却通过这一协议得到了借款。因此,表外筹资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鉴于表外筹资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太普遍,而其应用的前景又十分广泛,所以,笔者将在这里对表外融资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表外融资可分为直接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直接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筹资。由于资产所有权未转入筹资企业表内,而其使用权却已转入,所以这种筹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又不改变企业原有表内资金结构。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有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大多数租赁形式属于表外筹资,只有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经营租赁是出资方以自己经营的设备租给承租房使用,出租方收取租金,承租访由于租入设备扩大了自身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并没有反映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中,承租方只为取得这种生产能力支付了一定的租金。当企业预计设备的额租赁期短于租入设备的经济寿命时,经营租赁可以节约企业开支,避免设备经济寿命在企业的空耗。此外,维修租赁、杠杆租赁和返回租赁也属于企业的表外筹资。
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最常见的间接表外筹资方式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母公司将自己经营的元件、配件拨给一个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将生产出的元件、配件销售给母公司。附属公司和子公司实行负债经营,这里附属公司和子公司的负债实际上是母公司的负债。本应有母公司负债经营的部分由于母公司负债限度的制约,而转给了附属公司,使得各方的负债都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某公司自有资本1000万元,借款1000万元,该公司欲追加借款,但目前表内借款比例已达到最高限度,再以公司名义借款已不可能,于是该公司以500万元投资于新公司,新公司又以新公司的名义借款500万元,新公司实质上是母公司的一个配件车间。这样,该公司总体上实际的资产负债比率不再是50%,而是60%,两个公司实际资产总额为2500万元,有500万元是母公司投给子公司的,故两个公司公司共向外界借入1500万元,其中在母公司会计报表内只反映1000万元的负债,另外的500万元反映在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内,但这500万元却仍为母公司服务。现在,许多国家为了防止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转移,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的半数以上,应当编制合并报表。为此,许多公司为了逃避合并报表的曝光,采取更加迂回的投资方法,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控股关系更加隐蔽。
除了上述的两种表外筹资外,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帐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化为表外筹资。
(二).外源融资方式
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如下图(略):
企业外源融资究竟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从国际上看,英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历来主要依靠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70年代以前,通过企业债券和股票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源融资总额的55%-60%;日本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相反,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取外部资金,1995年以前,日本企业的间接融资占外源融资的比重约为80%-85%。70年代以后,情况缓慢的发生了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的比重,日本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由此可见,如何搞清各种不同的外源融资方式的不同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下面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逐一加以详细的介绍:
1.直接融资方式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直接融资将成为企业获取所需要的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1).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不断弱和困难的财政状况,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由于银行对信贷资金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使银行不良债务急剧增加,银行自由资金比率太低,这预示着我国经济生活中潜伏着可能的信用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危机;(3).企业本身高负债,留利甚微,自注资金的能力较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不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机构而从货币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资,已成为一种通常的做法,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遇此相对应,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个人持有金融资产的增加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趋强,对资本的保值、增值的要求增大,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债和股票等许多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无疑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
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的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发达国家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股票投资,突出显示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如美国的股份公司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普遍停止了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而是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以至于从1995年起,股票市场连续两年成为负的融资来源,其原因有二:
从投资者角度看,任何债券能否发行成功,首先取决于是否能吸引投资者的资金。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键。然而,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取得必要的信息越来越困难,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种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股票融资来看,股权合约使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委托关系,就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为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但这样做的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债券合约是一种规定借款人必须定期向贷款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契约性合约,不需要经常监督公司,从而监审成本很低的债务合约比股权合约更有吸引力。
从筹资者的角度看,债券筹资的发行成本要比股票筹资低,债券利息可从税前利润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盈余。债券融资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债券投资者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权力,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分配红利的权力,对于想控制股权,维持原有管理机构不变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有吸引力。
目前,国债市场已得到很大的改进,国债的市场化发行,使得政府不必通过限制发行企业债券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任务完成,客观上为企业的债券发行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国债利率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这为确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提供了依据。由于现在的投资者更加理性,债券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较稳定,吸引了大批注意安全性以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大批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如长虹公司、海尔公司、春兰公司等,销售额都在百亿元以上,且这些企业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可以大量发行债券,可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角,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2.间接融资方式
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由于上市指标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基本上与上市无缘,就使得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随之近几年来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导致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的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通过杠杆收购方式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为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益朝着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规模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条件之一。对企业而言,采用杠杆收购这种先进的融资策略,不仅能迅速的筹措到资金,而且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来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杠杆收购融资较之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而言,具有不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筹资企业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以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以用于收购目标企业,即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十分适合资金不足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二是以杠杆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是迅速淘汰经营不良、效益低下的企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能壮大自身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有拟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因而其贷款的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银行乐意提供这种贷款;四是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来源于所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因为在收购活动中,为使交易成功,被收购企业资产的出售价格一般都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五是杠杆收购由于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参股,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杠杆收购融资,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可以设计不同的财务模式。常见的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即筹资企业采用普通的杠杆收购方式,主要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已达到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筹资企业一般期望通过几年的投资,获得较高的年投资报酬率。
(2)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既由筹资企业评价自己的资本价值,分析负债能力,再采用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以购回部分本公司股份的一种财务模式。
(3)杠杆收购控股模式。即企业不是把自己当作杠杆收购的对象来考虑,而是以拥有多种资本构成的杠杆收购公司的身份出现。具体的做法为:先对公司有关部门和其子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负债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以杠杆收购方式筹资,所筹资金由母公司用于购回股份,收购企业和投资等,母公司仍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企业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完成收购活动后,需要按规模经济原则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以便尽快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尽量做到用所收购企业创造的收益偿还银行的杠杆贷款,偿还方式与偿还办法按贷款合同执行,同时还要做到有一定的盈利。
三.我国现状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及融资方式的选择。
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等各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的亏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了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坏帐和呆帐的增加,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了,但是,银行却对公众承担着硬性的债务负担,这种债权和债务的明显不对称,一方面使得的银行为此承担了极大的利息成本,另一方面,也酝酿着极大的银行信用风险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为了改革这种局面,许多文献主张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的降低银行系统的风险,减少政府承担的责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股票市场的发展的确能分散风险,但这只是从经济个体的风险偏好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与我国融资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个体风险的含义,而后者要考虑的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股票市场的的系统性风险尤为显著,这一点可以由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得到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和银行体系的风险,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即股份制经济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分散了企业的风险;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变得格外重要了。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指得是能够使得未能在初始的企业合同中明确的一些经营管理决策,能够被作出的一种机制。
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采用以下形式:一是股东通过选举的董事会来监督经理;二是通过大股东来监督经理的行为;三是对经理形成的约束可能来自于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时,股票市场的收购和接管。在实际中,上述的几种形式是混合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的。
篇10
尽管其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样,但其参与的主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的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二是起连接生产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城市商贸加工企业以及一些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三是以一些农户为主的合作中介组织,如专业合作性的专业协会;四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在产业化过程中,几类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本文以龙头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以推动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忽视农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业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因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产业化融资,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鉴于农业产业化达到重要作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状况,有必要对其融资体系进行制度的重新安排。现在各国政府大都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利用产业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完全“财政式”的产业发展资金的解决方式和寄希望于完全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机制这两种思路都有失偏颇。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的模型主要有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一群人的自发行为所引起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以法规形式来实现的制度变迁。在目前金融秩序混乱,行为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完全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将势必阻碍及延缓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基于此,政府应以多种形式给农业产业化以金融支持,走政策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道路。
(二)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的特殊性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在资本运作、融资方面具有弱质性,其主要表现在内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农业龙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方面。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多为其它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且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条件要远远高于大企业,限制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利率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农业龙头企业则不实行。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方式,擅自或变相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此外,这些企业单笔借款额小,笔数多,商业银行监管难度大、风险大、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高。而且在中间业务方面,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难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效率。其次,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一定困难。
二、构建完善的龙头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直接融资系统包括并购、公开上市(主板、二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四个层次;间接融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策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非盈利性的企业间互助担保机构、盈利性的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
- 上一篇:篮球教学的教案
- 下一篇:试述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