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小培养孩子思维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小培养孩子思维的重要性

篇1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思维训练是否会束缚想象力,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一定要“讲逻辑”?采访中,也有家长认同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观点,但并不清楚“逻辑”在思维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网友黄炯林说:“‘逻辑’是个外国词儿吧?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老祖宗就没讲过‘逻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逻辑呢?”

哪些方法简便易行?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阿芸比较认同对孩子进行科学思维方法培训的观点。阿芸说:“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不知道解决问题时该从哪里入手,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棘手的问题时,马上就手忙脚乱了,感觉很无力。”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了,有这么多培训从小就可以参加。不过这种培训班也挺贵的,动辄几千块呢。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最好能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又实用,又省钱。”

专家看点

科学思维是成才关键家长究竟要不要帮助孩子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呢?知名心理学专家肖计划教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中国孩子最缺逻辑能力“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据专家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感受性,容易陷入情绪而影响思考能力。逻辑讲求思维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

小学开始学最合适“一般来说,建议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小学开始比较合适。”专家表示,学龄前的孩子们还处于知识的积累期,大脑中可供思考的“原料”还不够充足,并且具有“思维无限驰骋”的特质。过早地训练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也不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入学后,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少走弯路,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家长是引导关键现代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启蒙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现在多数家长都了解从小培养孩子大脑潜力的重要性,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教学,但往往缺乏科学性,而这其实是耽误了孩子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关键期。科学思维最好从家长做起,并且把对孩子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专家建议

培养思维从趣味性着手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锻炼准确表述—— 语言心理学专家林洁明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训练其“准确表述”的能力。因为语言表达是孩子日常交际和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日常交际的自信心。“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绕口令”、“词语接龙”等内容的练习。

创造思考环境 ——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在与孩子去博物馆、一起阅读、看电视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做“智力游戏”,如比赛谁能想到最多的“找到水”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提出违常问题——“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的。”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

篇2

从知识层面上来看,一年级的知识是处于最底层的,最简单的。但就是这种众人皆知的知识,却是最难教的,也是最应该认真对待的。 

一年级上册的知识主要包括了看图说话学拼音,读简单儿歌认生字,写生字。作为教师第一次拿到教材打开书,a o e迎面铺来,再往后翻,就是一些简单的儿歌,简单的生字。于是会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但是当一群孩子真实地坐在教室里,开始教学时,才意识到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知识越简单,就意味着我们要想得更多。怎样把简单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能够吸引孩子,怎么让孩子能够学懂,并会运用呢?需要教师对一年级的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哪些是重点,那些是难点,那些是孩子容易搞混的地方。在教学中,逐渐认识到学习拼音的重点是认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区别两拼、三拼音节,能够正确标调,知道j q x y 与 ü 相拼时要去掉等。针对这一点做了下面的策略。 

策略一:教学之前,对课本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脑子里得有清晰的思路,对一学期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认清重难点,自己学扎实了,孩子也会学得很扎实。 

二、不要高估一年级的小朋友,重视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一年级,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的关键时间。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几乎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引导。这个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高估一年级小朋友的能力。 

针对现在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幼儿园学习过拼音,也认识很多字,再加之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引导孩子认识一些汉字,这部分孩子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也会感觉比较轻松。另外还有一多半的孩子,幼儿园没有教过拼音,父母也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学前几乎没有学过什么知识。两类孩子“狭路相逢”,差异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孩子思维灵活,接收能力强,也能够很快跟上步伐,如果接收能力差一点,那就很容易变成学困生,也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作为教师,一年级的孩子上课的听课习惯需要我们细心引导。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习惯还是知识,都要反复讲,让他们有好的习惯,新的知识多次见面,达到熟悉的程度。这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更应该关注学困生,不能因为课堂上有几个人懂了,就认为全部孩子都懂了,让他们也能够跟得上学习,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共同进步。 

策略二: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注学困生,让他们在起跑时就有信心超越。 

三、让你的课堂生动有趣,在有趣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小学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因此,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对于后期的“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拼音的教学,但拼音显然是很枯燥无味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让拼音教学变成童话乐园,将拼音宝宝送进拼音王国,拼音王国里有声母宝宝和韵母宝宝。而这些宝宝之间,会发生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能力。如果说孩子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还可以设计必要的课堂活动。可以猜谜语、做拍手操、编故事、编儿歌。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年级的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来。 

生字教学也是一年级的重点,如何让孩子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呢?老师必须严格要求。首先,让生字教学更加有趣。认字方法多样化,卡片认字,游戏认字,生活中认字。学生字,一定要教给孩子方法,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发现中国汉字造字的奥妙,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当孩子爱上认字了,我们就要引导他们正确的写汉字了。标准的坐姿、正确的握笔方法、教师的漂亮示范,都将对孩子的“写”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课文的朗读方面,我们更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是的,读书,可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也能够真正让孩子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课堂上,除了教师要有优美的示范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同学互读、抽生朗读等方式,让孩子大胆大声地读出来,对表现好的小朋友我们要大声地表扬,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准备一些小贴纸,小朋友很喜欢这种表扬方式。 

“写”不仅仅是写字,还有写作,众所周知,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一年级的写作就是写话,要写话,就得从说话开始,一年级上期,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训练学生说正确的普通话,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训练说话说完整的话,说清楚,矫正语病。只有从一年级开始潜移默化,到了高段,孩子才能写出语句通顺,优美的文章。 

策略三: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孩子在听、说、读、写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教师的鼓励与示范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备课一定要认真,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把你的课备得生动有趣。 

四、要发动家长的帮助,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对孩子的教育光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的絕对配合。除了认真监督孩子完成作业,还应该关注孩子在家里的书写习惯,避免家校两重天,影响孩子的书写习惯。同时,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拥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孩子是特别爱阅读的,而且理解能力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强。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要引导家长朋友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也要推荐一些育儿书籍与家长分享,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家庭,也浸润每一个小朋友的心灵。 

策略四:成立家委员,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而不是旁观者,让孩子在良好的家族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他们挑起重担,让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朱珊.《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2(15) 

[2]蒋华英.《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8) 

[3]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教育论坛,2015(50) 

[4]冯世明.《<小学生自主作文>教学指导方法》[N].语文出版社,2011.5 

篇3

外婆外公、爷爷奶奶带孩子,这在我们的社会是平常得再不能平常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年轻的父母要在社会和工作中奋力打拼,很少顾及甚至是没有时间教育和照料孩子,于是第三代人的教育和生活重担便自然而然地落到祖辈们肩上。

由此产生了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隔代教育”现象。据统计,大陆目前的“隔代教育”家庭约占50%甚至还多。祖辈们因为是“过来之人”,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和充裕的时间与耐心,又因为祖孙的血缘关系,“老牛舐犊”会更加体贴入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老年人格外心疼孩子,加上现代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对隔代孙儿孙女的溺爱迁就,往往造成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娇气、自私和任性;老年人易受传统思想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自然会带来教育及养育观念的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孩子创新能力与冒险精神的发育和发展;老年人多数因为年龄大了,喜静不喜动,外出活动则更少,耳濡目染的孙儿孙女也容易因为少运动体弱多病,接受新鲜事物少,视野狭窄,缺少活力。祖辈家长们需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用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孙辈已是当务之急。

指导祖辈家长们提高隔代教育质量已经成为许多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的要求。从我国国情来看,城市由社区(农村由村)负责指导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社区与居民家庭紧密相联,使这种指导变为可能。当然,社区要承担这一职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实施这一工作,要因地制宜解决家教指导场地,要聘请一支能用科学理念、知识指导家庭教育的教师队伍等。

提高隔代教育质量必须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只有针对不同类别隔代教育的特点、问题与需求进行不同的指导,才能提高指导的效率。目前社区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总的来说基础薄弱、条件较差,有许多社区甚至是白手起家。因此,应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分类指导方法,对0-3岁婴幼儿、3-6岁幼儿、中小学生等三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的隔代教育进行分类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当然可以划分更细)。

一、0~3岁婴幼儿隔代家庭教育指导

指导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婴幼儿潜能开发教育作为称雄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竞争战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到学校里,教师需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指导婴幼儿隔代教育,使祖辈们认识到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础,非常之必要。

(一)通过指导,认识高度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像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极易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在我国传统的家教中,历来十分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而且凡是起积极作用的都是由于家长自身素质较高和教育方法正确。著名的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指导,使祖辈们在对孙辈进行早期家庭教育中,不仅能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而且能积极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通过指导,认识早期科学家教的多项利好

教育家发现:孩子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孩子具备100度潜能,如果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科学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能力的实现就越少。因此,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杜绝这种递减,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

儿童心理的发展还有各种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就会消失。如果儿童在敏感期内他的兴趣受到妨碍,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适应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导致精神发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碍。因此,成人绝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

由于受递减法则和敏感期的制约,要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早期教育。最关键的阶段是幼儿时期,特别是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这个时候,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语言、情感进行训练,都能够促进大脑和感知觉的发育,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情商是衡量人的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有人这样说过,人生的成就至多有20%归因于智商,80%受非智力因素影响。通常人们大多只注意孩子智力的开发,而不注意孩子非智力的培养。要通过指导,使祖辈们认识到情商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早期培养非常重要。

(三)通过指导,克服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0-3岁婴幼儿教育,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对祖辈而言,有些人认为0-3岁婴幼儿是自然成长时期,对家长而言就是呵护,吃好睡好,走路、说话自然慢慢就会了。这种忽视科学早期教育自然成人的理念,显然是落后了,它不利于婴幼儿的潜能开发。还有一种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有的家长在孩子刚刚出生几十天就教他学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宋词、学外语;有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三岁,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作为隔代教育,必须从注意保护的基础上来发展其能力。比如婴儿听声音一定要注意音量。老年人一般来说电视机声音开得比较大,婴儿长时间听太大声音肯定影响听觉能力。婴幼儿是生理发展极重要的时期,动作的发展尤其重要。如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是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走这几个环节。当幼儿可以独立行走了。此时的祖辈一定不能因为怕孩子摔跤而剥夺幼儿行走的权力,也不能过量练走路而使幼儿腿部肌肉发展受阻碍。总之,祖辈们对孙辈的早期教育,是十分重要而又艰辛的事情。

二、3-6岁幼儿隔代家庭教育指导

3-6岁是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进入小学的前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曾指出:“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也关系到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甚至对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描述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提出了很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式方法。这无疑对隔代教育具有指导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3-6岁儿童教育要奠定良好基础

3-6岁的儿童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准备,也是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隔代教育的祖辈,通过指导学习,应树立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帮助年轻父母克服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孩子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倾向,要坚持“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理念,克服目光短浅、浅尝辄止,不利于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二)3-6岁儿童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

要懂得幼儿阶段孩子思维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促使每一位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生隔代家庭教育指导

孩子进入小学就开始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学习语文、数学等书本知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是孩子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进入富于幻想、追求独立,直至成为成年人的重要阶段,对隔代教育这一年龄段指导颇为重要。通过科学指导,要使担负家庭教育的祖辈们明确这几个原则:

(一)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首要任务

人字一撇一捺,站立起来,靠的是人格、品德。丢失了人格,缺了德行,本事越大,做的坏事可能越多。任何社会对人的教育首先都是道德教育。要使少年儿童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从小就学会爱别人,爱周围的世界,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目前,重智轻德倾向十分普遍。祖辈们进行隔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关心别人、尊老爱幼,爱祖国、爱人民,让孩子知道什么对、什么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家长对事物的道德评价必须坚定、鲜明,做到热情肯定和赞扬那些“真、善、美”的事物,否定和贬斥那些“假、恶、丑”的现象,使孩子从小爱憎分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

合理安排营养,经常锻炼身体,把孩子培养成身体健康、体魄健壮的人。这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孩子借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保持健康的身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青少年,对一生都至关重要。

(三)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少年儿童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家长应培养孩子成为勤学好间、能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少年儿童只有打牢学间的根基,将来才能发挥才干。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孩子的自信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创设环境鼓励孩子自立。教育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事,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行,这样将来如何面对社会。自立才能自强。而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素质。提高自制力要加强思想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化意志力量。

(五)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理

篇4

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今天小编为您分享了寒假亲子阅读心得体会,欢迎各位的参考学习。

寒假亲子阅读心得体会【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洋溢着新春喜庆的气氛中,属于孩子的第一个寒假已悄然离去了,我们从初春的气息中感受到了暖暖的春意,这不仅是春天的缘故,更是因为这个假期中有了书籍的陪伴。

自孩子入金小就读以来,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气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书使人高尚”。以前不知道给孩子读书能有这么大的好处,上幼儿园时的她认不了几个字,我也没怎么给她读过故事。上小学之后,听班主任李绍霞老师讲了读书的重要性,并时常提醒家长和学生读书、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例如,定期填写阅读卡、推荐书目、写心得、进行经典诵读比赛等,督促我们一直坚持读了下来,小学一年级前半个学期下来,童话故事书俊霏已基本上自己能读下来,有时还读得津津有味。有时我认为较难的字她也能认读下来,以至于某时刻我都怀疑她的能力。这些成绩是老师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老师指导下的亲子共读也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较少,但是这个寒假,我们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每天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我们陶醉在书的海洋里,共享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杂志《我们爱科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优质的精神食粮;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用两只兔子的形象表达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对爱的渴望,不仅使家长明白了孩子对自己的爱,也了解了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望;《一年级的花蕾蕾》使孩子明白原来上学这么有趣,让孩子轻松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小猪唏哩呼噜》让孩子明白他们要经历很多事情才能成长为一个善良、可爱、机智、勇敢的好孩子;《汤姆索亚历险记》告诉孩子们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没头脑和不高兴》教育孩子们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养成好习惯,长大才能成才……

我深切感悟到:亲子共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因为从孩子的角度看,它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中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对家长而言,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准确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孩子阅读中的问题,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育好孩子,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机、PAD,关掉电视、电脑,陪同孩子,打开书页,开始阅读,点亮人生的航标,激起智慧的浪花,搏击人生的风浪,奔向成功的彼岸!

寒假亲子阅读心得体会【2】

这次学校为了营造更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改善亲子关系,发出了《寒假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通过开展这一亲子读书活动,促进了父母与子女间的双向沟通,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了温馨、和睦、积极向上的亲子关系。同时,家长的参与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从阅读中得到乐趣,不断地提高了语文阅读、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和孩子把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从中选取了两本书做为本假期亲子共读的必读书目,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寒假读书计划。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起感受故事,一起讨论故事,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亲子共读的时间。因为我们家长要做杂务,孩子要写作业,而到晚上九点钟又要睡觉了,我就把亲子共读的时间定在晚上八点至九点。同时,为了发扬民主,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权利,我要求在这个时间段读书只要不低于半个小时就行了。那时,全家一起漫步在书的海洋里,享受着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是亲子共读的方式。目前,我们家的亲子读书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或搂着一起读,或父母先读、孩子再读,或父母与孩子分角色阅读等,我们叫它“互动式”阅读;另一种是父母读、孩子听。有时候,孩子因为累,不想读书,但为了给孩子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父母也要陪孩子读,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父母读给孩子听,我们叫它“催眠式”阅读。

三是亲子共读的收获。首先,陪孩子一起阅读,会发现孩子的思维和我们的不一样,总是发现孩子学的太慢,简单的知识理解不了,简单的故事记不住。后来,我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要保持孩子的童真,要有耐心,要用孩子思维体会孩子的生活,这是作为父母的一种收获吧。其次,与孩子一起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学习世界观。这应该是读书给予孩子的收获。

亲子阅读使我们家从被动读书慢慢地转变成主动读书,虽然在与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有快乐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我们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以后我们会进一步激发全家人读书的热情,真正做到与书为友,与书为伴,使读书已成为我们全家人的一种习惯。

寒假亲子阅读心得体会【3】

寒假期间,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发起的寒假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倡导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活动,我和孩子把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从中选取了两本书做为本假期亲子共读的必读书目,同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寒假读书计划。

一、亲子共读的必读书目。经过和孩子的认真讨论后,最终决定从学校推荐的书目中选择两本书,它们分别是:《宝葫芦的秘密》和《长袜子皮皮》。

二、亲子共读的时间安排。总体安排为春节前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春节后阅读《长袜子皮皮》,每天的固定阅读时间为晚上八点至九点,最少不得低于半个小时,其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随便安排。两本书的具体阅读时间安排如下:

1、《宝葫芦的秘密》自腊月十七日至腊月二十九日,共十三天。本书共有三十一小节,每天阅读三个小节,十一天读完,剩余两天整理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2、《长袜子皮皮》自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七日,共十六天。本书共有二十五个章节,计划每天阅读二个章节,十三天读完,剩余三天整理笔记,随笔,写阅读体会。

3、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为除夕和春节,停止读书,休息娱乐。

三、亲子共读的心得体会。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培养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children into the school. Many parents can conscious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but it also exists many problems, we know that the school 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education, but the family education also has th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 And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is enormous, only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make children grow into the compound talents of multiple qualities.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1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教育的深化,“家庭教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事实上影响孩子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环境,而孩子的很多习惯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养成的,所以抓好这个环境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学校教育的劣势,学校教育中是一种一对多的教育模式,而且以传播知识为主,所以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价值观等的形成不具备家庭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家庭成员,所以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对于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搞好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推动性的作用,也对于学校教育起着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家庭教育做好做成功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粗略地谈谈。

家庭教育中注重家长素质的培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就将是深远而且不容易改变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不爱干净的学生,其家长也是不讲卫生的。其实这个我们经常在说,这时一种表率作用,家长的表率恰恰是最能影响孩子发展的。所以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切记不要说脏话这些。而且一定要做到守信,因为守信是现在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如果家长失信于孩子,而孩子很有可能就会被影响而成为一个失信的人,一个失信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家长也让一定要注意家庭和睦,现在社会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而离婚或者家庭不和睦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心理有阴影,而且犯罪的很多,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家庭和睦是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必须做好的一课。讲卫生、懂礼貌、勤俭节约这些简单的行为,孩子在小时候是做好塑性的,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做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到,所以提高家长的素质,对于孩子素质的养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良好成长。

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态度

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态度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态度,学习方面的态度,生活方面的态度。

1、学习方面。其实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在这个方面的态度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很热心的,表现在监督做作业,如果家长知识够的甚至主动教孩子学习,不够的就请家教,上补习班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好的现象,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又无法达到这个期望值,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达到期望,这就导致了一些家长盲目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最终的结果是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更提不高学习成绩,家长做的再多,花费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是白费。凡事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让效果适得其反。早些年国家提倡给学生减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太重了。但是虽然有这个政策,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并没有减负成功,依然有很多学生处于过度学习中,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了,特别是补习班或者是兴趣课的学习都严重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劳逸结合”。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议家长适度根据孩子情况给予期望目标,适度学习,做到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学习小奖励,以提高兴趣,保持兴趣,才能使得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好。当然也有的家长认为“要乖自己乖”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这就导致了不自觉的孩子学习松散,试问又怎么能够学好呢?而且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老师精力有限又照顾不过来,孩子的学习自然是失败的。综上,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必须给予支持,做到松弛有度,适时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学习一些方法,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2、生活方面。在生活上,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很重要,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有孩子的生活,那么家长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有的人说是一个大朋友,有的人说是一个引导者,有的人说是启蒙者,还有的人说是辅助者。我认为这些都对,教师也有着这些美称,所以才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家庭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当然我不喜欢把家长说成是孩子生活的规划者,策划者,因为这明显带着制约性,是会制约孩子思维,行为发展的。既然我们能说家长是辅助者,其实就是说家长是辅助孩子成长的人,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辅助者孩子去解决,而不是代为解决或者放任不管。这个辅助力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我们在学习上经常说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最牢固和不容易忘记的东西,所以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自己去探索生活,适应生活,亲自感受生活,才能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全方面都会的得到发展,心里会变得成熟,那么做事也就更容易获取成功。我们都熟悉的例子是那些最终在事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小时候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而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襁褓里的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成长到青少年的时候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如果家长采取的是制约性的方式,往往会在这个时候适得其反,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直逆反心理增长的时候,强制性的家长其策略往往会是不顾一切的阻止孩子做家长认为是错误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得孩子逆反,你越是不让他做,他越是要做。其实这个时候的家长应该是疏导,最好的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条件下让孩子尝试着去做,让孩子亲身感受了,孩子才会有自己的体验,无论结果好坏,家长都应该辅助孩子分析结果,得到感想。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如果你越打压,好奇心增长的越快,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要么是不让人知道,要么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打压,公开,让秘密不再是秘密,也就没有好奇心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尤为的多,特别是对于他不知道,未知的事物好奇心最多,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较为有危险性的事,在我国,这个时候家长的做法应该基本都是直接就扼杀在摇篮中,绝对的禁止孩子去碰这些东西,但其实,家长越是禁止,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大,就越会偷着偷着的去做,而家长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很多悲剧就是这样就酿成了。如果要避免这些应该怎么样做呢?其实就还是我前面提到的,最好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满足好奇心,亲自去体验,亲自去做,才是做好的疏导,一味的打压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里,家长扮演的角色就是孩子的一个辅助者,一个引导者。家长对于孩子生活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其成功与否都对于孩子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能够看到绝大多数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对于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长,应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肩上的使命。本文只是简单谈谈家长应该注意在与孩子的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事情,可采取的方法态度。教育的成功与否一直是关系我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标准,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地位,而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也是我们应该一直探讨的。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只有搞好了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之路才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韩晓雨.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探讨. [B].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2011,(10)

[2]张敬培.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 [A].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2010,(3)